2011试卷分析

合集下载

高考试题——化学(江苏卷)含试卷分析和试题解析

高考试题——化学(江苏卷)含试卷分析和试题解析

2011年高考化学试卷(江苏卷)试卷分析和试题分析2011年江苏高考化学卷,在继承2010年江苏高考化学卷的基础上,又进行了变化和创新。

在试题总题量保持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对试题结构进行了微调。

客观题的题量在增加,而分值在下降;主观题的题量在减少,而分值在增加。

选择题中基础性试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在增多,内容继续向广度扩张,而难度则有所下降。

非选择题部分,纯理论性和计算性试题占比较少,而工业生产流程、基础实验、社会热点等题材的试题占比较大。

这些内容,信息量、阅读量大,对学生捕捉信息、综合分析和创新思维的能力的要求比较高,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和用学科思想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要求与10年江苏高考化学试卷相当,但难度比去年有所下降。

选考内容不管是《选修三》,还是《实验化学》,都比较基础,难度比去年有明显的下降。

总的来说,2011年江苏高考化学试卷,在拓展创新,力避偏题怪题,重视“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注意试卷导向和区分度,考查能力,选拔新人,时代性和新颖性等方面都是值得肯定的。

纵观江苏近三年高考化学试题,基本题型和题量保持相对稳定,但试卷结构却在不断的变化。

化学用语、阿伏加德罗常数、离子反应方程式和离子共存、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电化学和化学反应热效应、盐类水解和离子浓度大小比较、化学平衡、有机物的性质和合成、基础物质制备、离子检验和除杂、实验数据的阅读和处理、图表信息的综合运用等化学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三年基本保持稳定。

近三年江苏省高考化学试卷试题内容双向细目对照表:2012届高三化学复习,我看还是应该狠抓化学基础知识和主干内容,重视基础实验、重视学生操作能力的培养,注重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思考性、灵活性和创新性的渗透,不断穿插生活中的化学常识、化学知识的应用和运用、化工生产流程、节能减排、绿色环保、新能源和新材料等方面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化学适应性和考场应变能力。

2011年江苏省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化学试卷可能用到的相对的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Al:27 S:32 Cl:35.5 Ca:40 Mn:55 Fe:56 Cu:64 Zn:65 Br:80 Ag:108选择题(共4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黄圳小学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六年级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一、整体情况从考试成绩来看:我班整体成绩偏差,出现倒数的班级较多(有二年级语文、数学,三年级语文,四年级数学,五年级语文、数学)。

而且有些班级排名倒一与片排名倒二的成绩相差甚远(五年级数学的三项和只有84.51,与排名倒二的162. 54相差近一倍);进入前三名的班级只有两个(一年级数学、六年级语文)。

从整体来看,我校成绩出现“两头稍好,中间严重不足”的现象。

二、情况分析从学生情况来看:我校学生,整体基础差,智障学生多,好学生往外转的现象严重,从而影响整体成绩。

从教师情况来看:我校教师以年轻的占大多数,学历教高,有丰富的理论知识,都能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但大多数是刚从大学毕业出来的,缺乏教学经验,对教学知识的连贯性还不能很好的驾驭;加上师资力量不足,上双科的教师多,教学任务教重。

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在这次考试中暴露了不少问题:1、教学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改进,个别教师教学方法比较陈旧。

对于我们教师来说,“要教学生半桶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这是肯定的,我们不仅要有一桶水,还要保持这桶水的质量,经常去更新,不能让它成为死水,这就要我们不断的学习,常怀创新的意识。

2、信息还不够灵通,今后要多跟兄弟学校交流学习,多与他们联系沟通,以求扩大视野、更新观念、改进教学方法。

3、对教材挖掘的不够深,教师未能把教材与生活、社会、自然、活动相联系,缺乏对重点,难点,以及知识结构的宏观把握,课堂教学显得死板僵化。

4、新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对教学知识的连贯性还不能很好的驾驭。

这就要求我们年轻教师要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熟悉与学习,提高专业水平。

多向经验丰富的教师学习,多听他人的课,不断丰富自己。

通过这次考试,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学生的成绩绝非是一味地反复练习就能达到效果的,关键还是要我们把精力投入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好课堂教学这一阵地,把握好教材中的每一个知识点,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学生成长,在稳步中求提升,在扎实中要结果。

2011年全国高考试卷I理科数学试卷分析

2011年全国高考试卷I理科数学试卷分析
乏创新 的亮点 。 如第 1 题 : 2 设向量 abc ,,满足 l l= . a 1
题 的 比例 有所 降低 , 本卷 加大 了概率 但 统计 和立体 几何 的 考查力 度 , 承 了近 继 几年 压轴题 的 特点 , 现 了试 卷 的 区分 体
度 与选 拔 功能 。全 卷 内涵 丰富 、 立意新
颖、 特点 分 明 、 亮点 纷呈 , 一套凝 聚着 是
命 题者智 慧的优 秀试 题 。


c. D.1
试题 考查 的知识 点分 布合 理 , 知 在 识考 查 中融人 了数学思 维方法 , 主要考 查 了函数 与方 程 、 化归转化 思想 、 数形结

试卷特点
这题 考 查 的方法 比较新 , 开创 了由 向量 数量 积 、 向量 减法 以及 判定 四点共
向量与 四边形 的外 接圆的性质结合 的试
题 ; 1 题是将 圆锥曲线与 角平分线定 第 5 理结 合进 行命 题 ; 2 题 、2 等是将 第 l 2题 多种知识融合起来 进行 命题 。学生需要 具有扎实 的数学基础 、 丰富 的数学知识 , 并懂得将 知识融会贯通 , 才能解答 。
单 的概率计算 。这些题 目的情 景设置贴 近生活 、 近时代 , 贴 体现 了关注 实际 、 注
重应用 的高考理念 。概率 与统计的考查
() a的取值范围, I求 并讨论 rx ()
的单调性 ;
力 度加 大 , 突显 了其 在生活 中存在 的广
泛性及应用价值 。
4 继 承 近 几 年 压 轴题 的部 分特 点 .
9 8 ( .0 11.2 8 9B) 1.2 3 2 0
A詈 B . . 吾 c詈 D号 . . 一 一

2011年下学期一年级期末检测试卷分析报告

2011年下学期一年级期末检测试卷分析报告

白关中心小学2011年一年级上册期末检测试卷分析报告执笔人:欧海强时间:2012.2.11一、命题意图与试卷结构分析1.试卷命题意图:这套一年级数学试题较好体现了人教版《新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和目标体系。

本张试卷共有三大题23小题,各种题型都注重了基础知识的训练,整个试卷体现"数学即生活"的理念,让学生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

具体有以下特点:内容丰富,结构宽阔(本学期所学内容基本考到,题型丰富),注重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规律写下去、穿鞋问题、排队问题),趣味性强,贴近生活(切苹果问题,看图写算式),注重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钟点表问题、排队问题),注重对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培养(填合适的数、数的组成)。

既考查了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也考查了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试卷结构分析:第一题:填空题(32分)10个小题:考查了学生数数、写数、比较大小、数的组成等知识。

第5题失分最多,主要是学生对十位数和个位数的认识不到位,不能理解题意,第3题的分较多,主要是学生不能计算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第10题失分较多,主要是学生对第几和几个区分不清。

填空题失分主要是两类题:找规律的题和实际应用题。

以后要加强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发现问题观察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第二题:计算题(18分)18个小题:每小题1分。

前面12题考查学生20以内数的基本加减法,学生出错较少,后面6小题考查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的知识,学生可选择不同的顺序进行计算,灵活性比较大,基础不牢的学生容易出错,如14-8-4先算14-4较好,7+7-5先算7-5较好,用简便方法是做好这类的关键,按顺序算的话花时较多,且容易出错。

第三题:分类(6分)3个小题:每小题2分。

考查分类的知识和物体的认识。

第1小题和第2小题出错较少,失分较大的是第3小题,主要是学生没能观察到正方形、长方形的边是线段组成的,而圆的边是曲线。

小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小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小学试卷分析金元村小学一、试卷总体分析:从整套试题看,体现出了新课程标准倡导的要注重学生的独特思维能力,注重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及学习方法的积累的课程理念,对培养和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好处。

这些题型的出现无不显示着新课程理念在教材中的渗入。

对新的教材进行了一定的钻研,对教材中的主干知识掌握准确,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分析到位,对新教材的变化、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亮点把握适当。

二、取得的成绩:在本次的考试中,学生对知识、技能方面掌握很好,对卷面的书写工整规范。

三、存在的问题:在回答问题时,答题不够完整,理解题意不清晰,这和平时教学中不落实能力训练造成的结果。

教师对课程标准钻研不够。

教师对教材钻研不深。

新教材的选材、章节的编排都是力求贴近学生的生活、科学技术的发展。

从考试的失分点来分析,凡与这类知识相关的题目,都失分较多,得分率也不高。

拿着新教材,教的是老教材上的知识点。

对于新教材上的新东西,视而不见,甚至不愿接受,这是非常错误的。

平时我们说:“站得高,看得远。

”要给学生一滴水,教师自己需有一桶水。

"而教师的知识仅局限于教材知识,甚至于连这一点都未能达到。

四、改进的措施:1、加强学生的学习态度,抓好差生工作,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2、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争取做到以课内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以生活问题来促进课内学习。

自觉学习新的教育理论,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自觉钻研"课程标准"、新的教材;学习新的知识,不断充实自己。

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够得到必需的培训,能及时、经常受到必要的教育和提高。

试卷分析和复习建议

试卷分析和复习建议

2010年 2011年 2010年 2011年
10
8
20%
19%
18
19
30%
37%
16
17
32%
35%
6
a6
12%
12% 3
2011年度吉林省中考化学考点分布统计:
一级考点
科学探究 身边的化学物质
二级考点 实验分析与处理能力 地球周围的空气 水与常见的溶液
金属与金属矿物
生活中的常见化合物
物质构成的奥秘
4. 金属氧化物的还原;合金的性能和应用;金属锈蚀 的原因和防止方法;金属资源、材料及其回收等。
a
23
中考命题规律
• 该部分的命题多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以实 际应用为背景,设计情景题,体现学以致 用的原则,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题型涉及选择、填空、实 验探究、计算等。
• 复习该专题时要注意对知识的系统化理 解和应用,尤其是金属活动性顺序,要掌 握答题技巧。
a
13
一、地球周围的空气
课标要求:
a
14
重点掌握:
1. 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选择和选择依据,以及相关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氧气的验满方法;铁、镁、磷、铜等物质与氧气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现象等。
2.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选择,药品选择,二氧化碳的验满、 检验方法(即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二氧化碳与水、与紫色石 蕊试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相关实验现象和化学方程式等。
物质的化学变化 化学与社会发展
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微粒构成物质 认识化学元素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质量守恒定律 化学与能源、资源利用
化学物质与健康
三级考点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硬水与软水 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 金属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金属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酸的化学性质 盐的化学性质 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 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语文月考试卷分析

语文月考试卷分析

安徽省2011年秋季第三次月考试卷分析徐桥镇中语文组刘小明九年级月考(三)已结束,现就试卷特点及学生语文考试情况作简要分析,供各位领导、同仁参考,有不到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试卷特点总的来说试卷基本符合《课标》与《考纲》精神,紧扣本册重点,基本符合安徽中考要求,试题难度偏大,具体特点阐述如下:(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有如下特点:1.题型及分值设计,符合中考要求这类题目中古诗文默写10分,其中补充上下句6分,默写整首词(《渔家傲》下阕占4分),字、词、句占9分,名著阅读4分,综合性学习占12分,这种分值设计及题型是近两年安徽中考的模式。

2.古诗文默写紧扣教材,但没扣准《考纲》古诗文10分默写均为九年级上册所学内容,对于阶段性测试这种安排完全是可行的,也是合理的,但需要说明的是:试题中司马迁《陈涉世家》,李清照《醉花阳》,陆游《卜算子,咏梅》的默写,这三首均不是近年安徽《考纲》规定考的篇目。

3.字词句题量、总分符合近两年安徽中考的要求,但存在着欠缺安徽中考近两年这类题目均为9分,共有4题,这次试卷试题也符合此要求,但应指出的是,写字、注音这次安排了3分,分别为给“给予”注音占1分,给“j픓méng”注音占2分,而中考中只有“写字、注音”各占1分;再如解释字、词的意思近两年安徽中考均为3分,而此次试题只有2分。

4.名著阅读紧扣本册教材,分值符合中考要求,但不是中考规定的篇目本册名著阅读为三篇,即《水浒》、《傅雷家书》、《培根随笔》,而本次考了《傅雷家书》,这种考法体现了阶段性。

为了掌握学生掌握名著的情况是完全可以的,但应指出的是《傅雷家书》不是中考名著阅读规定的篇目。

近两年安徽中考规定的名著均为八篇,其中七篇是相同的,即《安徒生童话》、《朝花夕拾》、《繁星·春水》、《西游记》、《水浒》、《格列佛游记》、《童年》,另一篇2010年是《名人传》,2011年是《伊索寓言》。

2011年河北省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2011年河北省高考语文试卷分析
句式的准确翻译教学 。 由 于 古 汉 语 与 现 代 汉 语 在 语 言
12答 题情 况及 原 因分析 。
121 第 1 .. 1小题 考 生在文言 文翻译部分 存在 的主 要 问题是 关键 词理 解有 误 , “ ” 如 列 本 为“ 各个 ” 之意 , 有些考 生译为动 词“ 排
能 力。
考生译为 “ 皮帽子” 。
产 生 以上 问题 的原 因主 要 有二 :
首先 , 考生平 时的古文基础 不牢 固 , 知
识面 窄 , 累不 够 , 积 遇到不 熟悉的词语 没有 办 法运 用 日常储 备 的知识 解决 , 因而不能很 好地理 解词句 的意义。其 次 ,考生在 考试过程 中由于时间有 限 没能通读全 文 , 只是断章取 义 , 导致对 文句 理解有误。
1 . 第 1 题 .2 2 2小
有些是平时不严格记忆导致印象模糊 ,
有些是一时不慎形成 的笔误,还有些是 未审清题 目要求 ,误 以为每道小题 内任 选一首诗作答 , 造成不必要的失分。
13试 卷评 价及 教 学建 议 .
试 卷命 题 应该 满足 两个 条 件 , 一 个 是 要保 证 所 命 试 题 能 够 符 合考 生 的实际 水平 , 更重 要 的是通 过试 题 能 将考 生 的层 次 区别开来 。今年 的古 文
基 础 知 识 题 基 本 符 合 这 一 要 求 。例 如
⑧ 加强古诗文的赏读 ,提 高学生
的品鉴 、 分析 能力 。 开阔 学生 的视 野 ,
拓 宽其 知 识 面 。
第 1 2小题 是古诗文 赏析 , 大部分 考 生能 够把 握诗 文 的 主要思 想 内容 , 但还 是存在一些 问题。主要包括 :
文 言 文 翻译 的 六 个关 键 词 中 , 至 ” “ 、 “ ” “ ”是必须 掌 握 的基本 词语 , 罢 、列 “ ” 能够理 解 的词语 , 裘帽 ” 遣 是 “ 则具

2011试卷分析

2011试卷分析

三、整体评析
北京卷的评价
• 第一个期待是试卷会跟高考的考试说明, 第一个期待是试卷会跟高考的考试说明, 考纲能够契合的程度, 考纲能够契合的程度,考生复习的时候按 照考纲来复习, 照考纲来复习,考试的时候跟考纲能够契 合到什么程度。第二个期待,有课标, 合到什么程度。第二个期待,有课标,北 京进入新课标改革以后第二次考试, 京进入新课标改革以后第二次考试,试卷 和新课标到底契合到什么程度。第三个, 和新课标到底契合到什么程度。第三个, 大家会关注这个试卷与学生的生活, 大家会关注这个试卷与学生的生活,现实 生活契合程度。地理不同于历史和政治, 生活契合程度。地理不同于历史和政治, 地理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现实 地理学科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 生活中用途非常广。第四个是热点, 生活中用途非常广。第四个是热点,大家 会关注这个问题, 会关注这个问题,每年都会发生很多的纯 地理的还有跟地理有关的一些热点问题。 地理的还有跟地理有关的一些热点问题。 到底会契合到什么程度。 到底会契合到什么程度。最后一个就是与 以前考试,前面历次考试的契合程度。 以前考试,前面历次考试的契合程度。
第三个特点, 第三个特点,全国卷图象特点从数量 来讲,没有太多的图象,它是4个图象 个图象。 来讲,没有太多的图象,它是 个图象。2 个景观图,1个分布图,1个示意图,图象 个景观图, 个分布图, 个示意图, 个分布图 个示意图 稍微少了一些。全国卷一直就是在人文地 稍微少了一些。 理这一块,这个题一直出的比较难。 理这一块,这个题一直出的比较难。今年 题关于美国、 的3、4、5题关于美国、芝加哥的区位还有 、 、 题关于美国 工业发展,乃至于后面的9题 工业发展,乃至于后面的 题,难度还是有 的。 • 总体来看, 总体来看,选择题全国卷还是有一定 难度。 难度。 •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分析2011至2012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分析2011至2012

三年级上册数学期中试卷分析2011——2012(上)期中测试是对我们前半学期教学工作的一个测查,也是对自己教学工作的一个阶段性反思,从试卷中了解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自己教学中的一些不足,以便查漏补缺,更好的进行课堂教学。

一、命题情况分析本次命题从教材出发,体现新课标理念,全面的考察了学生对教材的掌握、应用情况。

整张试卷难易适度,覆盖面广、形式灵活多样,既有深度又有一定的广度;既关注了学生的学习结果,又关注了平时的训练与应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

准确把握了本册教材的知识点,而且有一定的灵活性、开放性,体现新课标对学生知识、技能及生活中应用的监测目标。

我认为这份数学试卷出得非常好。

二、试卷分析(一)取得的成绩1、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比较理想。

2、应用题审题、计算能力都有提高。

(二)存在的问题1、教师。

要想教好数学、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就必须深入到数学的“灵魂深处”。

一个简捷的思路!学生为什么能想不到?我们禁不住又要问。

而且,我们能仅仅满足于答案吗?我们在评讲试卷时,更应该在得出多种解法之后,引导学生往高处站,往大处想,这才是根本。

2、学生。

理解能力还比较差,分析、比较、审题阅读能力都还很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原因分析1、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比较理想。

2、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有局限性,缺少拓展,不能活学活用。

3、注重课内向课外延伸的同时却忽略了常识性的东西。

4、审题不认真,爱凭感觉做。

5、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待加强。

6、学生的空间观念不强。

7、学生应用题分析能力差,稍复杂点的应用题就显得吃力无从下手。

四、改进措施1,深入钻研教学,上好每一堂课,多交流,多探讨。

2、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

3、力求让知识“活”起来。

4、对概念、法则等知识的教学应注重其生成的过程,进而升华、拓展5、要长期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发现问题常提醒,还要从严要求。

6、不断提高教师自身素质。

要有充足的知识、能力储备。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分析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分析

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试卷分析一、试卷特点试卷试题设计新颖,试卷的知识覆盖面大,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理解与应用能力,达到了考查创新意识、应用意识、综合能力的目的,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发挥试卷对数学教学的正确导向作用。

本卷试题设置了适量的开放性、时代性、综合性试题,加强与社会生活、学生经验的联系,增强问题的趣味性、真实性和情境性,重视考查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提出、研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体现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导向。

试题特别重视体现三维目标的考察,是本次试卷的亮点。

二、成绩分析:本次考试参考人数为72人,参考率为100%,总分3068分,平均分42.6分。

及格人数为18人,及格率为25%,优秀人数1人,优秀率为1.39%。

最高分82分,最低分11分。

三、答题情况分析第一大题(选择题1~30小题):第1-10题学生完成得很好,其余题除大部分学生答题较差,主要错因缺少分析问题的能力,审题不清。

第二大题(连线题):本题得分较好,除少数同学对个别历史事件和人物连线错误外,多数同学都能做对,10分中得分在8分以上。

第三大题(填空题)本题计10分,多数学生答得较好,得分在8分以上,个别失分是对基础知识识记不够。

第四大题(材料分析题)本题计13分,部分学生对材料所展示的历史事件不太清楚,理解分析能力较差,所以对提出的问题答得不够全面,个别同学甚至张冠李戴。

第五大题(简答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某一历史事件的理解及分析能力。

学生不能客观、公正、全面的进行分析和评价,有些回答过于片面,有失公允,所以得分一般。

四、存在的问题:1、学生的基础知识不扎实是失分的主要原因。

本次试题基础题所占比例大,容易题占60分左右,从答题情况看,材料题失分相对较多,主要原因是基础不扎实,对课本知识生疏,相当一部分后进生表现尤为突出。

2、审题不仔细是造成失分的又一主要原因。

3、平时学习过程中,学习方法过死,灵活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不足。

2011辽宁试卷分析与解读

2011辽宁试卷分析与解读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辽宁卷)试卷分析李刚 王成栋 王孝宇数 学(供理科考生使用)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a 为正实数,i 为虚数单位,2a ii+=,则a =(A )2(B(C(D )1(2)已知M ,N 为集合I 的非空真子集,且M ,N 不相等,若I N M =∅ 餴,则M N =(A )M(B )N(C )I(D )∅(3)已知F 是抛物线2y x =的焦点,A ,B 是该抛物线上的两点,=3AF BF +,则线段AB的中点到y 轴的距离为(A )34(B )1(C )54(D )74(4)△ABC 的三个内角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2sin sin cos a A B b A +=,则b a= (A) (B) (C(5)从1,2,3,4,5中任取2个不同的数,事件A =“取到的2个数之和为偶数”,事件B =“取到的2个数均为偶数”,则(|)P B A =(A )18(B )14(C )25(D )12(6)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n 是4,则输出的p 是(A )8 (B )5(C )3(D )2(7)设1sin()43πθ+=,则sin 2θ=(A )79-(B )19-(C )19(8)如图,四棱锥S ABCD -的底面为正方形,SD ⊥底面ABCD ,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 )AC SB ⊥(B )AB ∥平面SCD(C )SA 与平面SBD 所成的角等于SC 与平面SBD 所成的角(D )AB 与SC 所成的角等于DC 与SA 所成的角(9)设函数122, 1()1log , 1x x f x x x -⎧≤⎪=⎨->⎪⎩,则满足()2f x ≤的x 的取值范围是(A )[1,2]- (B )[0,2] (C )[1,)+∞ (D )[0,)+∞(10)若a ,b ,c均为单位向量,且0a b ⋅= ,()()0a c b c -⋅-≤ ,则||a b c +- 的最大值为(A1 (B )1 (C(D )2(11)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R ,(1)2f -=,对任意x R ∈,()2f x '>,则()24f x x >+的解集为 (A )(1,1)-(B )(1,)-+∞(C )(,1)-∞-(D )(,)-∞+∞(12)已知球的直径4SC =,A ,B是该球球面上的两点,AB =30ASC BSC ∠=∠= ,则棱锥S ABC -的体积为 (A)(B)(C(D )1第Ⅱ卷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2011年9月 月考 试卷分析

2011年9月 月考 试卷分析
(3)根据纸带算出各点的速度v。量出下落距离h,则以 为纵坐标,以h为横坐标画出的图像应是图8中的C:
〖知识要点〗:第(1)小题考查《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即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数据处理技能;第(2)小题考查《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数据处理、用图像描述物理规律的方法。
〖能力要求〗:记忆能力,分析能力,推理判断能力,数形结合能力等。
(3)、解答计算题共3个,分别为12分、15分、20分,共计47分。
就分值在题型上的分布而言,跟新课标要求一致,但填空题一般每空不低于3分。
2、难度分析
此次月考理综的物理试题,难度较大,起点较高,没有基础的传统意义上的“送分题”。试题总体上对学生的建模能力、分析能力、推理、判断能力、计算能力、想象能力等都有较高要求。同时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灵活应用的能力的要求也较高,所以全卷得分率比较低,平均分及及格率也相应下降。
(1)小车在CD轨道上运动的最短路程;
(2)赛车电动机工作的时间。
(1)xmax=2.5m
(2)t=4.5S
〖知识要点〗: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牛顿运动定律;功率定义;竖直面内无支持物的圆周运动过最高点的临界条件等。
〖能力要求〗: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推理判断能力、建模能力及数学计算能力等。
〖能力要求〗:准确记忆公式及规律,并能恰当地选择以联合求解。
20.如图4所示,一很长的、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的定滑轮,绳两端各系一小球a和b。a球质量为m,静置于地面上;b球质量为3m,用手托住,高度为h,此时轻绳刚好拉紧。从静止开始释放b后,a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B)
A.h B.1.5h
3、在以前讲解题型的基础上将训练题扩展到《练习册》,并随时检查,然后根据学生要求选择合适的题目讲解。

三年级数学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三年级数学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三年级数学质量检测试卷分析(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一度的教育教学工作又告一段落,现将本学期质量检测进行简要分析:一、试题分析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填空、选择、解决问题等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从整个试题来看,题量适中,符合三年级学龄段的学生答题特点,能够使大部分学生在一定的时间里完成答题,试题命题易难度百分比科学合理,试题注重基础知识,通过基础知识的考查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试题中合适出现一些数学广角的题目,既体现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又能更好地抓住了学生由于解答简单的基础知识,而过分的松懈答题注意力。

试题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二、试卷分析成绩分析:本次考试,我镇三年级学生优秀率54.38%,平均分81,及格率89.12%。

从试卷的答题及得分情况看,成绩属于中偏上水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基础知识扎实,运用知识能力较强,失分较少的是计算题,计算题在本学期教学内容中占比例较大,得分的主要因素是教师注重计算题的教学和学生练习时间较长。

(2)知识迁移解决问题能力较强,主要体现在估算、操作题与求四边形的周长,学生在操作时运用知识方法灵活,如画一个平行四边形,有很多学生画正方形或长方形来代替。

(3)卷面清洁,书写工整。

很少用到涂改液,对写错别字处理很好,这与平时教师的指导和训练以及学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答卷中存在不足的问题:从部分题来看,教师关注少的方面,失分还是比较严重的。

主要体现在:分数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忽略了两个分数相等关系的教学,如二分之一等于四分之二等于十分之五……,所以学生在12个物体中用涂色表示四分之三的分数时,大多数学生都做错,要是表示十二分之九时大部分学生都会做对,主要是教师忽视了分数概念的教学,所以像这样的知识在以后的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做到观察与思维相结合,动手与动口相结合,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在解决问题时的应变能力。

2011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2011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析

2011年五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分析本学期的期末测试工作已经结束,从试卷本身和卷面学生答题情况来看,学生在语文知识与能力方面有很大进步,但在许多方面还存在不足,下面就试卷和学生答题情况进行分析,查漏补缺,以求更大的进步。

一、试卷分析本次语文试卷满分为100分。

字词基础占21分;巧用句子占15分;课文内容占17分;生活语文占2分;阅读积累占11分;口语交际占4分;快乐习作占30分。

试题突出了五年级语文的训练重点既重视基础知识,又注重阅读习作训练,体现了小学语文知识和能力的综合训练,侧重考查学生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考核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基本技能。

1、题型多样,综合性强这份试题,注意题型的多样性,力求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评价,一是尽可能多地涉及到课本的各个知识点;二是体现习惯、情感、知识、能力等各个方面。

试题中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从大方面讲,实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维目标的整合,小方面讲,识字写字、积累运用、阅读理解、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习作训练等等方面的有机融合。

2、题目活,难度比较大第二大题巧用句子中,第一和第三小题,出题灵活,这就考查了学生对知识掌握和运用的能力。

3、注重积累运用例如第一大题的第四小题,写出带四个“水”字的成语,并选出一个写一句话。

第三大题的第三小题,写出《七律长征》中有红军、有山水、有云、有桥的句子。

然后再说说“红军为什么不怕远征难?”4、接近学生生活如第四大题的生活语文,第五大题的阅读理解都是关于水的,提醒学生在平时生活中也要节约用水。

二、答题情况分析从整个卷面来看,基础知识部分学生掌握还可以,按课文内容填空也可以,但是灵活运用的题如阅读理解、习作部分失分较多。

三、今后努力方向1、继续抓好以学习生字词为主的基础知识的训练2、抓好培优辅差工作。

抓好个别辅导,促使差生成绩提高,保障优生再提高。

要两头顾,力争减少低分现象,提高优秀率。

3、精心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课堂训练中掌握基本的语文基本技能。

2011年高考语文山东卷试卷分析(青岛第17中学 赵和璞)

2011年高考语文山东卷试卷分析(青岛第17中学 赵和璞)

2011年高考语文山东卷试卷分析青岛第17中学赵和璞一|、中规中矩,难度下降,是我对今年山东卷语文试题出的总体感觉。

中规中矩,试题从形式上沿袭了山东卷几年以来的出题模式,从试题结构上没有做变化,保持了题型的稳定性;难度下降对教师和学生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但高考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考察,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依然是考察的重点,这就要求在平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如既往的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语文基本素养的培养,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就现代文阅读的文学文本和作文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现代文阅读的文学文本选的是著名作家严歌苓的小说《审丑》,本文面向现实社会,针对现实中的个体,体现对“丑”的反思与鞭挞,让考生从不同的方面体悟人间的亲情与善恶美丑。

考题的设计者选择此篇的目的是鞭笞假恶丑,弘扬真善美,出发点肯定是好的;但是值得商榷的是本文主要是展现了“小臭儿”,这一不肖子孙的人性之恶,对自己恩重如山的爷爷不管不问,使其孤独的消逝在简陋的窝棚里。

我想学生读完之后心情肯定是沉重的,对人性之美的呼唤不够,对学生的思想启迪不够充分;另外就小说本身,严歌苓创作小说时犯了“主题先行”的错误,作者可能只是为了突出社会的不肖子孙的残酷性,虚构了这样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就我看来缺乏社会基础,没有做到艺术的真实。

或许世上确实有不孝子孙,对老人不管不问,甚或虐待,但是不孝儿孙的这种兽性肯定有一定的现实原因,本文中“爷爷”含辛茹苦抚养“孙子”成人,而且把“孙子”培养成了一个在城市中可以立足的艺术商人,并且给“孙”子娶亲置业,“孙子”为何漠视,甚至仇视自己最相依为命的爷爷?甚至连爷爷去世,作为唯一亲人的孙子都不得而知,这究竟是为什么?难道,这个孙子是个异类,天生就没有人性?我想不是的,对“孙子”这种泯灭人性的行为,作者并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只是呈现了这样一个令人感到无限悲催的故事,所以使读者产生了一种怀疑,这个故事是编造的。

2011试卷分析

2011试卷分析

2011---2012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四年级数学组一、试卷质量分析本次数学试卷命题检测的范围比较全面,难易适度,覆盖广泛,各部分分值权重合理,比较能如实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学习水平。

试题注重考查了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数的读写、三位数乘两位数、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平行四边形和梯形)、基本能力的培养情况(笔算、作图、解决问题)。

试题共计六个大题(填空、选择、判断、计算、应用一、应用二)。

试题整体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其中:基础题占90%,稍难题(第6、10题、第12和13、16题、第17、31小题)占10%。

第五大题作图题注重考查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空间思维能力。

解决问题考察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的能力,体现学习数学的价值和数学的思考魅力。

试卷以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绘图、应用题四个方面考查了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考查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

体现出《数学课程标准》的理念与思想;试题不偏、不难、不怪,密切关注学生生活,灵活性强,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为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了了导向作用。

全年级共有337名学生参加检测,整体成绩较好。

通过本次考试,可以看出学生在应用及填空方面得分率还不够理想。

学生判断计算方面掌握的还不错。

卷面得分率还可以。

全年级优A率达到了73.9%,达优率93.5%,达标率97.9%,说明教师比较注重整体的进步,在促优防差方面做得较到位。

从各班成绩横向对比,发现班级极差很小,说明教师平时的教研工作做得比较好,教师之间相互探讨交流较多,呈现整体进步的态势。

三、基础性和发展性试题的认识和反思:学生做题中出现的明显问题是:1、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掌握不牢。

如:填空题的第1小题,用“万”和“亿”作单位,第4小题:商是()位数,第3小题:比较大小,学生均有失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地理学科试卷分析
地理组:刘岩
试卷组成:
全卷由第I卷的30道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和第II卷的3道非选择题组成,第I卷、第II卷分别占 60分、40分,全卷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命题主要特点
1.以考查“基础知识”为主
此次考查是在一轮复习结束的基础上进行的,所以命题的第一思想就是重视基础。

整套试题,没有高难度试题,更没有偏题、怪题。

试题的主体是以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地理原理与规律的掌握情况。

2.以考查“基本能力”为主
能力立意为主”是高考命题的基本指导思想,所以,必然是我们进行试题设计的第一要念。

按考纲。

这种能力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重点掌握前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提取与获得试题中给出的有效信息。

看起来,这一要求很简单,事实上,做好很难的。

第二层次的能力是根据试题是提出的问题和给出的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自己的掌握的地理知识与技能,知道怎样解决地理问题,即找准思考问题的方向。

这是一个“战略性”的问题,方向性的问题,它直接关系以后的解题效益与效率。

第三层次是地理能力的运用水平。

主要的是地理思维能力的运用。

谁的地理思维敏捷、深刻、严谨,谁就能越快、越准地完成试题。

3、以地图为载体出题,考察学生的读图能力。

注重区域地理的考察。

学生答卷存在的问题
1、学生地理基础知识较差。

一些基本的地理问题都没有掌握,比如选择题中的10、25、28综合题2、3题失分多,说明学生脑中无图,地图掌握的不好这说明地理知识没有掌握到位。

2、学生分析判断能力不强。

比如说综合题题的第2小题,读图。

学生不能够很好的分析出欧洲西部的局部图。

3、学生读图能力不强。

试卷综合题第3题,写出图中符号所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这题是最基本的图形,让学生填出北亚的地理事物。

可是很多同学就是这基本的图形都无法读出。

4、学生缺乏答题技巧。

如选择题,是可以用排除法与确认法相结合答题的,而我们的考生多数不会运用,就是胡乱填写答案。

对今后复习备考的建议
1、回归课本,牢记知识点。

试卷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

以书本为根本;
2、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提升;
3、多了解热点事件以及相关的知识点;
4、以综合卷的联系为主,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总结
这次试卷总体难度适中,考试方向向区域地理倾斜,主要还是以地图为载体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自然地理部分相对较少,难度不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