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构建和整合中实施深度课改-2019年文档

合集下载

2019年小学语文教师新课程标准考试题目(含答案)

2019年小学语文教师新课程标准考试题目(含答案)

2019年小学语文教师新课程标准考试题目(含答案)一、填空题1.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2.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3.语文课程总目标第五条是“能主动进行(探究)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4.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课程资源的种类:一种是将课程资源直截了当的分为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素材性资源和条件性资源两大类。

一种是将课程资源划分为(校内资源)、(校外资源)与(网络化资源)三大类。

5.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

6.(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一至二年级的教学重点。

7.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8.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9.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语文课程标准将原来的中高年级“以写记叙文为主”改成了“能写(简单的纪实作文和想象作文)”10.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11.语文课程标准阶段目标从(识字和写字)(阅读)(写作)(小学1至2年级为写话,3至6年级为习作)(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的要求,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12.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新课程改革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新课程改革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新课程改革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一、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当前的新形势下,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在关注学生发展的同时也要强调教师的成长,二者应该并举,不可偏废一面。

新课程改革在做到关注学生发展的这一点上,是通过让同学参与到对课堂教学的评价中体现的。

在课堂教学中,作为授业者的教师,要认真备课,认真研究教学内容,同时要一改以往严肃的课堂氛围,要善于营造活跃的课程气氛,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从而更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体现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多思考探究。

在兼顾学生掌握课程基本知识的同时,要侧重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逐渐培养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形成。

在做好强调教师成长的这一点上,需要依据课改目标和课堂教学评价目标来进行。

评价教师的课程教学结果,实质就是通过此,来了解和发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以此进行相应的改善,提高教学质量。

促进教师的成长也可以通过制定兼顾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并结合课改的改革内容制定教师的个人实际的发展目标,进行目标考核,促进其加快改革。

再者是重视以学定教,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这就需要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

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教”的“以学论教”的评价思想,强调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的状态为参照来评价课堂教学质量,大力倡导“以学论教”,以促进教师在教学方法和理念上的改进同时也让学生更好的汲取知识,更多的培养自身独立思维模式。

二、新课程改革的主要内容1、教学的生态系统在课程毋庸置疑的是,将学生、教师、教材和环境四个因素动态相互结合的“生态系统”是课程。

在此系统内,教材是辅助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一个工具,如何让教材的作用发挥最大需要教师在课程上引导和辅助学生;作为主体的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和配合老师,老师不光是教授课程的基础知识,更多的需要引导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行为,注重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

课程的学习活动要促进学生在课堂上就吸收好应学的基础知识,同时通过课程体验,引发学生思考探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发散思维模式。

课改实施方案

课改实施方案

课改实施方案随着课改实验的不断完善,课改方法的不断更新,面对我区教育改革的新形式、新情况及教育改革的时代要求,我们要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

为了更好地地落实和体现课改的精神,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结合市“343”、区“一三三”课改模式,结合我校实际,因地制宜地开展课改工作,扎扎实实地搞好课程改革工作。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立足我校实际,大力推进教育创新,构建适合学生自主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新体系,不断深化我校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强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课改目标以“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为课堂教学模式,以“训练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潜力”为宗旨,以“提高课堂效率,向课堂要质量”为总体目标,真正地利用好课堂40分钟,使学生在每一堂课中都学有所得,能力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

三、具体目标要在倡导推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反馈练习、拓展升华的和谐而富具活力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形成全方位多角度具有鲜明特色的本校课堂教学模式,并产生我校课改标兵、教学能手,形成有利于教师成长、学生发展,有利于提高质量的课改经验。

四、课改操作(一)、成立课改机构1、成立课改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的具体职责是:制定课改方案、负责具体落实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的组织,教育理论的学习研究,教师的培养,以及课改工作的评估。

组长:李二有副组长:吴计萍王文斌成员:蔡丽王佳2、成立课改教研小组根据课改需要,建立课改教研小组。

成立低段教研组、语文教研组、数学教研组、英语教研组、综合教研组。

具体分工如下:课改小组应承担下列任务:组织教师学习新课改理念,新课程标准,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组织教师上课改达标课,开展听、评课活动,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反思、撰写课改教学论文。

组长:吴计萍副组长:王佳蔡丽成员:李燕王芳李磊韩晋萍吴玉萍(二)、方法措施1、以校本培训方式为主,帮助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

《深化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深化课程改革实施方案》

《深化课程改革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继续组织广大教师学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学习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进一步明确认识课程改革的背景,明确课程改革的目标,确立现代课程意识,更新教学观念,建立各学科课程改革研究小组,推进学校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程实施水平。

二、具体目标1、帮助教师树立现代课程意识,充分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2、优化课程的实施过程,进一步落实“七步走教学法”新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并逐步推广。

3、改革评价机制,探索发展性评价,为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4、加强课程管理和教师培训,改革教师评价机制,培养一支高水平、高素质、多能型的现代教师队伍,把我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推向新的高度。

三、组织机构成立“新课程改革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教导处、政教处、办公室、总务处、教研组长等有关人员任组员,负责决策、组织、协调、保障等工作,在政策、人力、物力、财力、宣传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为课程改革实验营造良好的环境。

组长:李有为组员:杨国强周文昌刘元华肖剑波刘少清陈群芳张建武四、实施措施1、强化师资培训(1)积极参加上级主管部门组织的各类课程培训、课改研讨会。

(2)与其他学校多进行横向联系,有计划地开展“请进来,走出去”的活动,互助互学,共同提高。

(3)学校多组织老师对新课程标准解读学习,使他们逐步掌握课改的真谛,把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运用于课堂。

2、构建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课堂教学是实施学校教育的基本途径,新课程、新教材为教学改革提供了一个崭新的平台,同时又对教学改革提出了全新的要求。

学校要求教师改变传统备课方式,加强钻研教材、了解学情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强调师生交往、积极互动,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为了构建这个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我们准备从一下方面着手。

(1)拓宽课程资源。

(2)改变教学行为。

(3)改变学习方式。

(4)开展课堂比武的活动。

2019年课改工作总结_模板

2019年课改工作总结_模板

2019年课改工作总结_模板2004年课改工作总结本年度,我校随着全县整体进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也使新课程走进了我们的校园,更走进了我们师生的生活。

在县、片区、校三级管理下,我们实实在在地开展了课程改革实验。

在这一年中,我校共有一、二年级共15个班进入新课程改革,参与教师23人,学生654人。

全体教师在课改方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同时课改也给我们带来了不小的变化。

回顾一年的课改工作总结如下:一、加强领导,积极引导。

课改工作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领导,对于这样一次涉及教育领域深刻变革的大事,作为学校确实把它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加于重视,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有效组织,科学管理,为课程改革保驾护航学校成立了由分管教育的副镇长任组长,学校校长为副组长,教导处、教科室及各学科骨干教师为成员的“课程改革实验领导小组”。

还成立了课程改革办公室、学科指导组及专家指导组。

实行“三个一、三有、三保证”的新课程管理办法。

“三个一”:教师每课做一次教学反思、每学期向学校提供一个典型个案,上一节校级以上(包括校级)研讨课;“三有”:教师参加教研活动做到有教研专题、有中心发言人、有会议记录;“三保证”:即教研时间有保证、教研人员有保证、教研实效有保证。

本年度,学校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管理制度,保障实验经费,建立激励机制,有力地推动了课改工作顺利进行。

2、转变观念,多层次、多方位地进行各种形式的培训。

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但如果教师的教育理念不转变,课程改革只能徒有其表。

因此,通过多层次、多方位的师资培训来切实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是有效实施新课程的基础和前提。

县课改办要求所有课改年级教师必须“先培训,再上岗;不培训,不上岗。

”基于这一点,我校实行了集中的通识培训、有计划的校本培训、经常性的自学相结合的路子。

在暑假时,学校就早早地安排好骨干教师参加县级的通识培训和分科培训。

在开学前,又进行了校本培训,先整体培训,使教师对新课程更熟悉,从思想上、观念上、情绪上对新课程产生认同感,并有信心投身于课改之中。

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重新定位-2019年精选文档

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重新定位-2019年精选文档

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的重新定位在传统教育教学中,教师往往是以自己为中心,教学就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培养”活动,教师成了“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领导者,成了知识的所有者和传授者。

这种教学的方式过于单一,被动接受知识灌输的学生掌握的只能是记忆性的指示,以及通过机械地重复训练获得的基础经验。

学生成了一架毫无思想的机器,成了应付考试的工具,学生能力就更无从说起。

而教师则普遍认为能听教师话、能按教师拟定的方案或给出的结论进行作答的学生就是“好学生”。

这样的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性不可能得到充分发挥。

面对传统教育教学的种种不足,如何走出困境,如何让教学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和人的需求,成为横亘在各级各类教育教学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

而新课改的出现恰似一场及时雨,它“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核心理念,鼓励教师成为新型学生发展的引导者、塑造者,使课堂教学有了新的定位,其一是学生观的重新定位,其二是教师观的重新定位。

一、学生观的重新定位新课改明确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程中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一)“学生主体”的重新认识1. 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由于遗传、社会、家庭和生活经历的不同,而形成了个人独特的“心理世界”,他们的兴趣、爱好、动机、需要、气质、性格、智能和特长等方面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

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依赖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绝不是教师想让学生怎么样,学生就会怎么样。

学生既不是教师的四肢由教师随意支配,也不是泥土或牙膏可以由教师任意捏塑。

教师不但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学生,连自己的知识也不能强加给学生,强加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扼杀他们的学习兴趣,引起抵触情绪。

因此,只有充分认识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才能做到“以生为本”,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为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高课程实施水平~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在努力传承我县课堂教学改革成果~实现“五大转变”、做到“六个落实”的基础上~教育和体育局决定在全县中小学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以下简称“课改”,,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现代教育思想和新课程理论为指导~以全面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致力于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和创新~为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实现有效教学。

二、总体目标强化教育教学管理~规范教学行为,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构建自主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关注学生的兴趣、动机、情感和态度~全面落实课程目标~有效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面向全体~分层实施~促进全面均衡发展~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三、基本理念(一)以提升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根本。

“核心素养”作为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贯穿于课程目标、结构、内容、教学实施以及质量标准与评价的整个过程中。

改革课堂教学~旨在更好地落实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培养目标~促进全体1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别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发展学生核心素养~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面向全体学生~保证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全面发展~在可发展范围内主动发展、充分发展、持续发展~最大限度地实现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课程育人理念。

,二,以促进教师成长为关键。

改革课堂教学~需要教师不断完善自我、提升自我~切实提高落实学科核心素养的能力和水平。

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宗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就是要求教师善于学习和反思~把先进的教育理念内化为自身的教育智慧~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从课堂教学中获取职业幸福感~教学相长~在教学实践中与学生共同发展。

,三,以提高教学效益为目的。

改革课堂教学~要以提高效益为工作目标~切实减负增效。

现代教育技术在新课程改革的作用-2019年教育文档

现代教育技术在新课程改革的作用-2019年教育文档

现代教育技术在新课程改⾰的作⽤-2019年教育⽂档现代教育技术在新课程改⾰的作⽤0. 引⾔现在教育⼿段不同于过去,以前的教育⽅式⾮常的简单,就是教师在讲台上讲,学⽣在讲台下听,偶尔板书⼀下就是,这种教育⽅式被称之为“灌输式”的教学⽅法,从教学的⼿段上来讲是⾮常单⼀的。

⽽在现在的教育过程中,可选择的教育⽅式⾮常的多样化。

如现如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加上经济的腾飞,计算机已经⾮常的普及,并在现代的教育⽅⾯得到了很好的应⽤[1]。

在教师⽇常的教学中,如能正确的借助计算机进⾏辅助教学,将会产⽣让⼈意想不到的效果。

1. 利⽤现代教育技术,增加教学⽅法与内容,从⽽提⾼教学效率为了改变以往单纯的“灌输式”的教学⽅式,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利⽤现代教育技术增加教学的⽅式与内容,从⽽加⼤学⽣学习的兴趣,提⾼教学的效率。

如在教学中创⽴情境模式,激发学⽣的学习兴趣。

现代的科学技术⾮常强⼤,运⽤在教育中的⽅式也⾮常的多。

通过这些科学技术的⼒量巧妙的设计教学⽅法,打造⼀个良好的学⽣⽓氛,有效的激发学习的思维,从⽽提⾼课堂教学的效率[2]。

⾃从新课改的实施以来,教师在教学的⽅式上也在不断的研究,希望能找到适合学⽣学习的⽅法,在不断的实践与创新中发现,要想提⾼教学效率就必须要将学⽣的个⼈特点与教学相结合,并努⼒做到以下三点:(1)对⾃⼰的学⽣要尊重,从⽽建⽴起良好的师⽣关系。

要想激发学⽣的学习兴趣,教师⼀定要将学⽣进⾏平等的对待,在⽇常的教学中要适当的对学⽣进⾏肯定,客观的进⾏评价等。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学⽣难免会放⼀些错,这时教师不能只知道严厉的批评,也应该结合⿎励⼀起进⾏教育。

(2)采⽤多媒体进⾏教学,让学⽣产⽣好奇⼼理,吸引学⽣注意⼒集中到学习中去,从⽽提⾼教学的效率。

⽐如,可以将学⽣带到学校的多媒体教室进⾏授课,通过多媒体所呈现出来的画⾯、图⽚、视频等进⾏教学。

这些视频图⽚的冲击⼒绝对要⽐看课本和教师讲解的印象来的深刻。

图⽂并茂,绘神绘⾊的⽅式在教学过程中特别受到学⽣的欢迎。

教师教学改革工作总结-教师教学改革情况

教师教学改革工作总结-教师教学改革情况

教师教学改革工作总结|教师教学改革情况教师教学改革工作总结一今秋,我们xx中学以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宗旨,优化和充实了教师队伍,全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在学校基础年级开设了四个课改实验班,与邓州市其他五所学校结成了课改联谊学校,多次在一起研究课改实施方略。

暂时借鉴了漯河二中读、议、展、点、练的课堂教学模式,推出了课改联谊学校师生共用教学案,我校教师结合我乡原有的五步教学法课改模式,进行了为期三个多月的实践探索,已初见成效。

现对我校两年来的课改规划、实施情况及取得的成效作如下总结汇报。

一、坚定信念实施课改,改善环境保障课改,先进理念引领课改,上下合力共谋课改。

两年前白牛乡教育之现状令人堪忧,徐校长在摸清了实际情况后,立即提出了整合白牛教育资源,全力实施课堂改革的明智构想。

先期整合、实施课改在20XX学年的教育教学管理以及20XX年中招考试中已初见成效:20XX年我校被评为市师德师风先进单位;20XX年我校在全市教育教学工作总评中名列第七,荣获市教育教学质量先进单位。

20XX年春期至今,筹资兴建的教师公寓楼、男生公寓楼、800平米的学生餐厅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校园绿化面积的增大,体育活动场地、器材的整饬、完善,无不为全校师生实施课改创造了舒适安定的校园环境。

为进一步加大课堂改革的力度,真正有效地实施课改,从20XX年秋期开始,中心校徐扬校长、十二中丁校长多次到省内外的课改名校参观学习,每次都带回了大量的课改资料,供教师们学习参考;20xx年春期安排部分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到山东杜郎口中学实地考察学习一周,获得了第一手材料和真实的体验、感受;从今年8月份至今,学校加大课改资金的投入,先后为每位课改教师配置U盘,为各科室、办公室配置电脑,为四个课改班配置了投影仪、电脑等一应俱全的多媒体教学设施;参与课改的教师也激情饱满,在条件很差的情况下依然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改实践中去,学习理论更新观念,潜心研究教材教法,全力追求高效课堂。

深化课改完善模式,积极构建高效课堂

深化课改完善模式,积极构建高效课堂

深化课改完善模式,积极构建高效课堂作者:黄煦来源:《新课程·教师》2014年第10期摘要:“三段六环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广泛应用,较好地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素质的提高,也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但是在具体实践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惑,需要及时探讨和总结以便更好地发挥它的优势,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三段六环导学”;教学模式;成效;问题与困惑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主渠道,也是教师专业化成长的摇篮。

我校的教学改革从一开始就紧紧围绕课堂教学展开,着眼于高效课堂的构建,优化教学模式,形成了具有校域特色的科学理论体系和课堂模式——“三段六环导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目前这一教学模式在我校课堂教学中广泛应用,较好地实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教师素质的提高,也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整体提高。

因此,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完善教学模式,丰富内涵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今后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中心任务。

在两期“三段六环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探索构建之后,本学期学校将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向实践阶段,具体实施了课堂教学模式达标课活动。

该阶段的目标是:学习过程突出“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目标紧盯“情感、态度、价值观”;课堂效果追求“认知、掌握、运用”;用一年的时间,实实在在地让50%的教师达到课堂教学改革的标准。

一学期以来,通过推门听课、多次听课、个别交流、集体评课等形式对我校的模式课进行了评议,效果明显。

一、高效课堂,教学成效明显1.教师课堂教学改革的意识非常强烈,能够以投身改革的热忱、认真钻研的精神、力行有效的尝试和精彩纷呈的展示,表现我们学校特有的教师精神和风采。

2.绝大多数教师能够体会“三段六环导学”模式的精髓,不仅能够熟练运用模式,而且还有一定的创新,这是难能可贵的。

3.部分教师的课堂,能够巧妙而有效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课改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2019年精选文档

新课改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2019年精选文档

新课改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城关镇初中实施新课改以来,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不断尝试课堂教学改革,着力构建“创设情境探究――自主合作交流”的课堂教学模式。

、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构建教学模式新课程理念强调,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教师和同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材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知识。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学校提出了“创设情境――主动探究――合作交流”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变成师生共同参与、相互交流的平台。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是活动的参与者、探索者和创造者。

让学生逐步由以教师为主导的“他主学习”方式,走向以学生自已为主的“自主学习”方式,最后达到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目的。

二、教学模式运行的基本程序(一)创设情境教师通过生动的语言、图片、动画、实验、表演等手段,利用一定的“诱因”,以活动为载体,设疑激趣,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之中。

学校将卡片制作、课件制作、实验操作、多媒体的使用等作为教学常规要求的基本内容,定期组织开展一些竞赛活动,提高教师在这方面的能力和创设情景的习惯。

(二)自主探究教师分层指导,并有针对性地启发引导学生积极进行观察、阅读、思考、尝试、联系等探究活动,让学生在探究中自主分析、解决问题。

学校要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时间不超过钟,其余时20分间留给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三)合作交流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组织好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多边互动活动,让学生的思维在碰撞中迸发出灵感的火花,从而体验成功的乐趣。

学校要求各班成立学习小组,为学生自我展现、合作和探究搭建平台,从而形成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多元评价的学习氛围。

三、教学模式实施的方法策略(一)营造民主和谐氛围创设情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模式要建立在新型的师生关系上。

为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成为学生学习的朋友。

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平等、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探究活动并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现状与反思-2019年文档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现状与反思-2019年文档
三、对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的反思及建议 一体化课程教学改革属于系统工程,受到家庭、学校,企业 和政府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必须运用系统学的理论指导实践, 必 须以系统工程理念作指导。 我们在肯定新教改成绩的同时, 也必 须知道一次课程改革不可能一下子解决技工教育存在的所有问 题。从改革这几年来的情况看, 对实践有指导的理论必须从实践 中逐步得到完善与改进。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可供参考。 1. 在教学实践中要认真总结、 继承传统教学中好的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法是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新教改不能全盘否定, 应继承其中好的教学方法。 比如“启发式”“引导式”“任务驱 动式”教学法,虽然是教师在讲解,学生在被动地听,实际上学 生的大脑却在积极地进行思维活动。 在授课过程中, 教师通过提 问、设疑等多种方式,推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对学生的智力成长 和思考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2. 在教学内容选择上选择,确定“做什么、 学什么、教什么”。教学内容选取要注重典型性和核心性。学校 的培养只是基础知识的学习, 学生在学校不可能完成终身的技能 技术的培训学习, 只有进入社会后通过在职岗位不断锻炼, 通过 继续教育不断提升、不断创新,才能具备掌握新技术的能力,才 能成长、发展。因此从这个角度考虑职业教育,对我们现在很多 课程改革的理念是有挑战的。
是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考证作出初步评价, 也就是学生的专业状况 评价手段是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考试。 因此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制 定一套科学、 有效又让社会认可的新课程评价体系。 结合工学一 体化不同课程的教学过程,笔者认为考核评价可以分为任务考 核、项目考核、模块考核和职业岗位综合考核评价等,要提高考 核评价的过程和实践价值, 完善现行职业等级鉴定制度, 创新职 业生涯发展规划体系。
2. 教师观念、角色没能很好地转化 笔者学校相当一部分教师有着几十年的教学经验, 对教改标 准仍然有困惑, 在新教材面前感到无所适从。 新教材与旧教材的 体系完全不同, 新教材教学内容结合典型工作岗位, 对技能的操 作要求高。因此出现了“新教师不会教, 老教师没法教”的局面, 甚至有一部分专业教师已经习惯了老教法, 培训后虽然懂得一些 新理念,但在课堂教学中还是按照老办法照本宣科。究其原因, 还是教学观念、角色没有全面转变。 3. 教学评价没有再创新 在一体化课堂上, 学生即是学生又是员工。 评价虽然有小组 评价和教师评价,但是教师往往只给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 格的结论,缺少对职业综合能力的评价。笔者曾对教师、学生、 企业、职业技能鉴定中心、人力资源市场工作人员进行了调研, 了解他们对一体化课程教学评价的问题。 现阶段大部分学校仍然

结合课改理念 整合优化教材

结合课改理念 整合优化教材

结合课改理念整合优化教材教材是由教育专家们精心编写而成的前人丰富经验的综合。

但由于编写教材受人员、地区、环境等条件的影响,它不可能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万能”书。

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受学生情况、教师素质、当地实际等因素的影响,决定了教师对教材的处理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切不可完全照搬,搞一刀切。

我们要借助教材的工具性,灵活运用、合理整合,让教材焕发新的活力。

一、大处着手,进行单元整合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教材中有的内容的安排并不是最好的唯一,还是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与教学的具体情况作进一步优化、整合的,这样不仅可以使教学的过程更适合学生的认知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时显得更加自然,教学的效果也就会大大地提高。

二、小处着眼,进行课时优化单元的整合需要一定的勇气和魄力,而课时的整合就显得更加的普遍和必要。

教师在备课时,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角度去思考:怎样才能使学生的学习与现实生活离得更近,联系得更紧密,让学生的学习能够长久地保持新鲜感、亲切感,能够使他们学得自然、合理、轻松。

1.改变教学顺序就一课教材或一组教材而言,其内容呈现的顺序,在许多时候若能进行适当的调整,将更加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更加适合他们的口味,也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链接与衍生。

比如在数学第九册的“循环小数”时,一老师在利用学生生活实际中的原地踏步走口令“一二一、一二一……”很好地引导学生认识了“有限”与“无限”概念的基础上,又回到书本,按照书本的顺序先教学“循环小数”的概念,而后再教学“有限小数”与“无限小数”的概念,这就使课堂衔接不紧凑,给人脱节之感,对学生的知识形成也显得生硬、僵化。

如果在引导学生认识了“有限”与”无限”概念的基础上,能自然地教学“有限小数”与“无限小数”的概念,然后再来教学“循环小数”的概念,则会显得自然、贴切,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并使知识的脉络分明,形成一个整体,教学的效果将更好。

2.更改呈现方式教材的编写不可能既照顾到城里学生的习惯,又照顾到农村孩子的口味,只能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尽可能地体现出他们的共性,这就难免会造成一定的地区差异。

牢固树立“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牢固树立“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牢固树立“以生为本”教育理念全面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改革的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为了真正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课程改革势在必行,而课程改革的重点是课堂。

一、以学促改,更新课堂教学理念正确的教育思想是课堂教学的灵魂。

学校先后进行了多次主题学习培训。

首先是“生本理念”通识培训。

第二是数学、语文学科围绕课改主题进行了跟进式专题培训。

如《用欣赏的眼光走进生本》培训,除理论知识外还对一节“生本”课例进行剖析解读,引领教师们正确看待生本,学其精髓、为己所用。

通过不同内容的学习,努力使教师们转变价值观:一切为了学生;转变伦理观:高度尊重学生;转变行为观:全面依靠学生,以实现“打造生本高效课堂”这一最终目标。

二、以生为本,制定学科课改策略考虑到小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各学科尝试着生本课堂的教学策略。

数学学科的课改策略定为:依托山海关区教研中心于艳主任名师工作室,以“空间设计与教学指导”为主题,低年级侧重教学空间的开放与教师的指导,在教师的带领下适度拓展教学空间。

中年级侧重探究卡的设计与使用,尝试设置探究环节,使用探究卡。

高年级侧重前置性作业的设计与使用,探索以生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学科,以“立足文本,努力实现课内外阅读相结合”为主题。

根据课改的要求,我们把《依托文本,培养低年级学生小组合作下的课内扩展阅读》作为低年级课改的专题。

中年级着力构建“以文带文”的课堂教学结构。

高段语文的课改主题为“大单元下的生本主题阅读”,立足单元整体阅读教学,以生本为理念,进行主题阅读教学。

三、以研促教,夯实教师集体备课只有好的预设才能产生好的预期教学。

我们加大教研组的建设与管理力度。

选派教学上具有很深造诣的业务领导或学科骨干,安排相应的学科年段任教,并以他们为核心重新组建了研修团队,学校中层以上领导全部参与教研组活动中,实现了从任课、集体备课、到教学管理的协调一致,有利于学科课改的有效实施。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实施方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实施方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实施方案——实验小学课改实验领导小组本文作者:admin,发布日期:2003-6-13,你是第6103位浏览者,最后审核:杨文旻2001年秋起,我校成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校,为确保课改工作有目的、正常地、有序地、高效地进行,指导好课改工作,顺利完成旌阳区教育局课程改革领导小组下达的研究任务,结合我校实际,特制订“德阳市实验小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实施方案”。

一、建立组织机构,加强对课改的领导。

课程改革,领导先行是关键,课程改革的实施,强有力的管理是保障。

1.学校课改实验领导小组组长∶贺菊昌(校长)副组长∶叶启全(书记、副校长) 徐成友(副校长)罗绵强(副校长) 陈龙耀(副书记)成员∶张林辉(教导主任) 李白玲(教导副主任、英语教研组长)杨文旻(教导副主任、现代教育技术教研组长)关华琼(总务副主任) 鲁浩(少先队总辅导员)黄艳(少先队总辅导员、数学教研组长)周正宗(少先队总辅导员、音乐教研组长)张增平(一年级年级组长、一年级语文备课组长)代家坤(语文、思品与生活教研组长、年级语文备课组长)康小清(一年级数学备课组长) 钱会蓉(音乐教研组长)冯伟杰(美术教研组长) 姚亚西(体育教研组长)邱长志(科学教研组长) 唐昌旭(教务员)学校课改实验领导小组负责指导、安排、协调、督查、评估实验年级各科的各项工作。

2.学校课改实验各课程负责人(主研人员)总负责人∶罗绵强《思品与生活课程》负责人∶代家坤张增萍《语文课程》负责人∶代家坤张增萍《数学课程》负责人∶张林辉康小清《艺术课程》负责人∶钱会蓉冯伟杰《体育课程》负责人∶姚亚西张军《英语课程》负责人∶李白玲陈丽《信息技术课程》负责人∶杨文旻《科学课程》负责人:邱长志黄旭3.学校课改实验研究小组组长∶罗绵强成员∶代家坤钟晓余倩田晓艳陈志琼宋葵红陈绍娟张增萍邓琴康小清魏群芳董剑陈丽钱会蓉张琴冯伟杰姚亚西陈艳郭阳洋张军邱长志黄旭学校课改实验研究小组负责组织实验教师学习,分析教材、集体备课、说课、听课、上研究课,每个研究教师围绕课改实验自行确立一个研究项目进行研究,总结研究成果,评估教师教育教学等。

学校新课改工作计划6篇

学校新课改工作计划6篇

学校新课改工作计划6篇篇1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我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致力于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为此,特制定以下新课改工作计划,以指导全校师生在新学期的工作和学习。

二、总体目标1. 落实新课改理念,转变教育教学观念。

2. 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课程实施质量。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素质。

4. 完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具体工作计划1. 深入学习新课改理念(1)组织全校师生学习新课改相关文件,深入理解新课改精神。

(2)开展新课改专题研讨活动,提高教师对新课改的认识和理解。

(3)组织教师参加新课改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2. 优化课程设置(1)按照新课改要求,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确保开齐开足各类课程。

(2)加强学科整合,推动跨学科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3)引入地方文化和特色课程,丰富学校课程内容。

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1)加大师资培训力度,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素质。

(2)鼓励教师参加各类教学竞赛和研修活动,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

(3)完善教师激励机制,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

4. 改进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1)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2)实施多元化评价,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3)建立学生学业评价体系,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发展水平。

5. 加强课程实施管理(1)制定课程实施方案,明确课程实施的目标、任务和要求。

(2)加强课堂教学管理,确保教学质量。

(3)建立课程反馈机制,及时调整和优化课程实施策略。

6. 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2)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拓宽学生的视野和知识面。

(3)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四、保障措施1. 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工作计划的有效实施。

2. 加大经费投入,保障工作计划的顺利实施。

“1+3”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1+3”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1+3”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随着新课程的全面铺开,我国的基础教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新的课程体系突出必修和选修的结合,突出能力与思维培养的同步提升。

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在高考指挥棒的重压下,我们的课程往往还是偏离科学的轨道,滑向唯知识、唯应试的轨道,没有真正体现课改的精神。

针对这些问题,我校申报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普通高中特色学校建设项目”规划课题,通过构建崭新的课程体系,真正从课程体系设计和实施的层面践行新的课改精神,真正转变教师灌输式的教学观念,真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真正还原教育的本质,张扬学生的个性。

一、提出的背景: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转变教师教学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要“改变课程管理过程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国家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政策目的之一就是尊重地方差异、学校差异,体现课程的针对性与适应性,鼓励学校根据自身的客观现实确定教育思想,形成学校个性。

课程是一个学校奠定特色的基础和保障,任何学校特色都需要一定的课程作支撑,没有一定的课程支撑,学校特色是难以形成的。

新的课程体系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为目标,着眼于生命的未来。

本课题在课程体系的设置上突出教师的导师作用,给予教师宽松和谐的教学空间;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给予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创新的舞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突出课程的校本性,在国家法定课程的基础上,开设各种类型的选修课,这些课程结合各学科的特点和学校的实际情况,对知识进行灵活多样的拓展与深化;突出校园生活的丰富性,通过社团活动、电影展播、诗歌朗诵、主题活动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校园不仅成为学生汲取知识的源地,而且成为学生涵养自己、升华自己、一生牵系的精神家园。

课题组通过多种途径深入调研后认为,国内外很少有人对这个课题进行专门的研究,有的只是一些零散的、不成体系的探讨。

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课堂教学构建和实施研究

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课堂教学构建和实施研究

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的课堂教学构建和实施研究摘要:学习任务群的构建就是要以具体的学习任务为媒介,将识字写作、阅读教学、写作和鉴赏等知识模块连接起来,解决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教师必须立足当前语文教学实际,在新课改背景下探索运用学习任务群的有效途径,为学生语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课堂教学学习任务群以学习任务为目标和导向,强调发挥教师引导与学生主体的综合作用,提高语文教学有效性和科学性。

在新课标背景下,小学语文学习任务群分为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和拓展型学习任务群这三个层面,具体来看,又表现为语言文字积累和梳理、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文学阅读与创新表达、思辨性阅读和表达、整本书阅读、跨学科学习等教学任务。

教师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和实践原则,探索新课改背景下影响学生学习深度的因素,从优化学习任务设计、创设学习情景等角度入手,构建深度学习的综合性语文课堂。

一、立足语文教材,优化学习任务设计(一)关注学习任务设计的层次化语文课堂本身就是由不同的学习任务串联起来的,由于小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结构、语文积累等方面存在差异,面对语文学习任务时也容易出现个性化问题。

因此,在设计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生本位”思想,依据学生能力状况对学习任务进行层次化设计,以满足不同水平学生学习诉求,充分发挥语文学习任务的驱动作用,提高课堂科学性。

以《寓言二则》的教学为例,本课收录了两篇经典寓言故事《亡羊补牢》和《揠苗助长》,旨在通过阅读积累生字和词语,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表述故事的能力。

由于二年级学生在语言积累和运用能力上存在个性差异,教师设计课堂学习任务时也应该立足学情,对学习任务进行如下层次设计:(1)能够在熟练阅读文本的基础上积累相应生字词,转化为语言表达的重要工具;(2)能够在完成语言积累任务的基础上对故事内容进行简述,明确寓言故事传达的基本哲理;(3)能够在阅读本文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改写或编创,发挥好阅读寓言故事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促进作用,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构建和整合中实施深度课改
2016年9月,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XX局,XX局组织全区校长赴重庆市沙坪坝区各中小学参观学习,开启了参观者学习思考之旅。

所到学校都展示出良好的精神面貌和丰硕的教研成果,其中有不少学校曾走过了一段艰辛而又曲折的路程,给我们以深刻的启迪。

当前,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的课改已到深水区,学校的课程改革不是简单的添砖加瓦,更不是将某一门课程做删减,而是立足于现状,进行深度的整合,在课堂上彰显教育的意义、学习的意义、生命的意义。

深度课改如何走得长远且具有实效,薄弱学校的深度课改又将如何实施,本文拟结合湖南省湘潭市雨湖区曙光学校(以下简称“我校”)的实际情况,探讨深度课改初期如何分步骤实施的做法与构想。

一、认清现状,确立危机意识
我校建校于1902年,是城区历史最悠久的学校之一,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曾是城区人数最多、规模最大的学校。

现在学校教师队伍老龄化明显,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生源锐减,2014年计划招收4个班实际招收2个班。

学校所处的位置在老城区,大部分老师认为城区中心迁移,学校周围政府职能部门的搬移致使学校生源结构发生变化,是导致学校发展受阻的主因。

他们没有认识到学校的内涵发展是学校发展的生命力,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

学校教研气氛淡薄,制度管理因循守旧,课改工作难以推
动。

师资队伍以经验型教师为主,部分经验型教师原有的某些经验已成为课程与教学改革探索的阻碍,多数教师缺乏自我发展的内在动力,职业目标不清晰,专业发展意识淡薄。

他们在我校工作十年以上,对教育前沿信息的了解不多,容易自我封闭,不思改变,教学课堂低效,忽视学情、忽视个体,以教定学的现象普遍存在。

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是,要构建一支强有力的领导团队,促使一批教师积极参与深度课改。

学校面临的挑战和问题首要是激发核心领导小组对课改的必要性、紧迫性的认识。

为此,学校先后派出行政团队和骨干教师赴北京十一学校一分校等学校跟班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课改的新形势,意识到我们所存在巨大的差距,大家一致认同深度课改势在必行。

在教师层面,不再只从个人单项的教学常规工作来考虑管理问题,而是更多地让老师了解学校整体工作思路。

外出考察学习的同志回校后,在老师们中传输了大量关于未来教育教学的信息,鼓励老师们从专业成长的角度抓住未来发展的机会。

二、组建团队,创建课改联盟
薄弱学校必须在已往课程改革的基础上进行深度课改,应该成为学校行政班子的共识,学校领导班子是课改实施成功的关键。

如果领导班子对本轮课改的意义认识不深,对最后要达成的目标心中无数,课改很容易流于形式,并且在课改的过程当中,一碰到问题就会退缩,没有迎难而上的决心,课改工作容易“胎
死腹中”。

学校的中层干部是课改的策划者和执行者,中层干部需要很好地明确课改的方向,在执行中有定力,不动摇。

这样,深度课改之路才能走得更为顺畅。

另外,教研团队带领其他教师实施课改是学校课改成功的重要保障。

在课改实施过程中,有一部分阻力来自教师队伍,他们对于课改的方式方法不一定认同。

出现这样的情况,北京十一学校“鼓励先进,允许落后”的做法值得借鉴,对于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应给予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对另一部分在课改工作中走得慢的老师,应给予理解,并给予成长空间,让学校的每一个人在不同的节奏和速度里开展课改工作。

另外,重庆森林实验小学的做法也值得学习,课改工作实行项目制,鼓励有兴趣的老师申请项目,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充分发挥老师的聪明才智,把精力更多地放在教育教学工作上。

学生家长的理解支持也是进行深度课改的必要条件,教师在推行课改工作的同时,需要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等途径宣传,用微信群和QQ群对学生表现做出及时反馈和评价,让家长了解课改动态,还可以请一部分家长参与到学校课改中来,成为教师有力的帮手。

家长的工作做通了,一方面能化阻力为动力,另一方面,鲜活具体的成功教育教学案例让家长口口相传,有利于进一步推动课改发展。

三、顶层设计,设计愿景战略
重整课程结构是深度课改的关键步骤,国家教育部门2001
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就指出:“要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

”放眼全国,很多学校就进行了整合课程的尝试。

说到课程整合,以重庆的谢家湾小学为例。

“小梅花”课程体系涵盖的学科课程有《语文漫道》《数学乐园》《英语交流》《艺术生活》《体育世界》《科学探秘》,社团课程和环境课程,每天上午学习学科课程,下午都是专题实践活动、体育活动、社团选修活动,从学习与生活截然分开变为相互融合,让小学六年影响学生一生。

学科整合是课改的主旋律。

我校的校名为曙光学校,以“光”为主线,我校设计开发了“七彩光课程”,依据红橙黄绿青蓝紫七色系列,每一种颜色代表一个课程,以青色系列为例,青色代表《阅读与生活》,核心素养为“丰盈自我,乐于表达”,整合语文、英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生命与健康学科内容,使学生能具有敏锐信息捕捉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交流、沟通。

七彩光课程依据小学教育在个体成长和发展中的基础地位以及个体成长与发展
的关键期理论,通过课程内容整合、人与课程整合、人与人的整合,解构原来的课程体系,建构学科课程、社团课程、环境课程三类一体的学校课程体系,旨在帮助孩子轻松地建立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世界之间的有机联系。

在七彩光课程实施初期阶段,因一些工作时机还未成熟,我校没有全部推行,但“R.”综合课程的实施做出了大胆的尝试。

“R.”是英文单词rainbow“彩虹”的缩写,R的小写r,就像
一个竖起的手掌,“竖”表示着每周4天的分科教学,“弯”就代表着每周一次的综合课程。

它以语文、数学学科为主,辅助科学、艺术、人文、体育等学科。

通过动手操作、实验观察、交流讨论等形式,掌握学科知识点,实现了多种学科知识的汇集,是将平时所学知识进行验证和实践的舞台,更是一个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舞台。

每周四的上午,一至五年级推行“R.”综合课程,一年级的《四季》主题、二年级的《海洋》主题、三年级的《家》主题、四年级的《24节气》主题、五年级的《星空》主题。

这种课程整合实则是同年级跨学科的主题式整合,在课改实施初级阶段很符合我校校情,以主题为统领,将不同学科组合,围绕核心主题开展学科知识学习以及综合实践活动。

课改工作最终是为了推动学校整体工作的发展,课程改变了,课堂就会发生改变;课堂改变了,学校就会发生改变。

我校的发展愿景是建设一所受人欢迎的家门口的好学校,创造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重塑曙光学校卓越的品牌,以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

要突破前学校发展的瓶颈,只能从深度课改入手,创新育人模式,把课程和课堂作为战略改进领域。

我们着眼未来,立足实际,提出了“课程是学校最为重要的产品,也是学校的核心竞争力”的口号,将通过对国家课程的开发和学校课程的建设,提供满足学生需求、充分落实学校育人目标的校本课程,实现学校面貌的根本改变。

对薄弱学校而言,课程改革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也
是一项有意义、振奋人心、重塑学校声誉的工作。

当然,课程改革还需和其他工作一起结合来做,如组织结构的变革、制度的重建、校园文化融入等,在课改的实施过程中还需从外部资源、硬件建设等方面进行补充。

一所薄弱学校的深度课改之路也许会历经波折,但我们有理由相信,持之以恒地坚持理性思考、认真探索,深度课改在薄弱学校最终会走向成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