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生物(全国通用版)大一轮复习(检测)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第27讲 免疫调节

合集下载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综合测评8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阶段综合测评8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藏躲市安详阳光实验学校阶段综合测评八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云南玉溪一中高三模拟)下列关于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HPO2-4构成的缓冲体系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D.内环境的变化会引起机体自动地调节器官和系统的活动解析:内环境的渗透压下降会刺激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减少,这样才能够使水分的排出量增加以提高渗透压达到平衡,A选项错误;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CO3/NaHCO3缓冲对构成的缓冲体系,B选项错误;细胞代谢的场所在细胞内,C选项错误;内环境的稳态是受神经—体液—免疫共同调节的,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D选项正确。

答案:D2.(百校联盟模拟卷)如图为人体下丘脑、垂体和甲状腺的关系及弥漫性甲状腺肿发病机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状腺激素进入下丘脑、垂体和组织细胞从而发挥调节作用B.抗体A作用于甲状腺,使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减少C.弥漫性甲状腺肿属于过敏反应,抗体A主要分布于细胞表面D.物质C的作用是抑制细胞X分泌淋巴因子及抑制细胞Y增殖分化解析:本题考查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分析能力。

甲状腺激素通过体液传送,作用于下丘脑细胞、垂体细胞和各种组织细胞,从而发挥其调节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及组织细胞代谢活动的作用,A 选项错误;抗体A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甲状腺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细胞抑制作用减弱,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从而促进了甲状腺发育而肿大,B选项错误;弥漫性甲状腺肿属于自身免疫病,抗体A主要分布于血清,其次是组织液等,C选项错误;细胞X为T细胞,细胞Y是B细胞,细胞Z是浆细胞,物质C可抑制细胞X即T细胞的分泌活动,导致淋巴因子分泌减少,并抑制细胞Y的增殖分化,D选项正确。

高考生物大一轮总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考情专能提升

高考生物大一轮总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考情专能提升

闪堕市安歇阳光实验学校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考情专能提升重点题型突破——稳态调节模型【题型例解】下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机制的模式图,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该图表示反射弧,兴奋都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B.若该图表示突触的结构,则图中的b代表突触间隙C.若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则d代表促甲状腺激素D.若该图表示细胞免疫的过程,则b为浆细胞,c代表抗体【解析】若该图表示反射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间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递;若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则d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若该图表示细胞免疫的过程,则b为效应T细胞,c代表靶细胞;若该图表示突触的结构,则图中的b代表a、c细胞之间的间隙——突触间隙。

【答案】B 【方法技巧】1.生命活动调节的模型(1)若图表示人体内水平衡的调节,a表示下丘脑,则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知渗透压的变化,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b(垂体后叶)释放,作用于c(肾小管和集合管)。

(2)若图表示反射弧结构部分模式图,a表示传入神经,b表示神经中枢,c表示传出神经,则兴奋在其中的传递形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若图表示预防接种一段时间后的同种抗原再次入侵,a表示记忆细胞,则b表示浆细胞,c表示抗体。

二次免疫反应中抗体产生的特点是更快、更多。

(4)若图表示血糖的调节途径,a表示胰岛B细胞,则b表示胰岛素,c表示相应的靶细胞。

当血糖浓度升高时,a的反应及调节的结果是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减少,使血糖维持正常水平。

2.分级调节的过程(如图)(1)寒冷或过度紧张时,通过神经的传递,促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血液传递给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通过血液传递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2)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过多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促使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量减少。

2018版高考生物全国一轮复习规范训练第八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8-3 课时规范训练 含解析 精品

2018版高考生物全国一轮复习规范训练第八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8-3 课时规范训练 含解析 精品

课时规范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动物激素调节及其应用方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饲喂添加甲状腺激素的饲料,可使蝌蚪快速发育成小青蛙B.给肉牛注射生长素,可以使肉牛快速生长,早日出栏C.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的哺乳动物,其耗氧量会增加D.长期服用性激素以提高成绩的运动员,其体内的促性腺激素水平较正常人高一些解析:选A。

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蝌蚪快速发育成小青蛙,A正确;促进动物生长的是生长激素,生长素是植物激素的一种,B错误;甲状腺激素可以促进物质的氧化分解,哺乳动物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使耗氧量增加,C错误;长期服用性激素的运动员,体内性激素的水平较高,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体内的促性腺激素水平较正常人低一些,D错误。

2.下图为某健康的学生血糖变化情况,他在13时前仅吃了早餐。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点时,胰岛素分泌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量减少,二者共同调节血糖浓度B.图中B点时,血糖浓度低于正常值,此时内环境稳态失调C.图中C点时,为维持血糖水平,肝糖原分解D.图中所示过程主要通过神经调节来实现解析:选A。

图中B点时血糖浓度处于正常范围,此时内环境稳态没有失调,B错误;图中C点时血糖偏高,不需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C错误;血糖平衡调节主要通过神经—体液调节来实现,D错误。

3.下列有关体液调节叙述正确的是()A.垂体能分泌各种促激素释放激素,是调节内分泌的枢纽B.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只有体液调节C.体液调节中的信息分子被定向运输到靶细胞发挥作用D.激素发挥作用后就会被灭活,所以体内的激素含量总处于剧烈变化中解析:选B。

下丘脑能分泌各种促激素释放激素,是调节内分泌的枢纽,A错误;一些多细胞低等动物没有神经系统,只有体液调节,B正确;体液调节中的信息分子会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部位,但只有具相应受体的靶细胞才可识别,并非定向运输到靶细胞,C错误;正常情况下,在神经—体液调节的作用下,人体内环境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不会发生剧烈变化,D错误。

2018版高考生物(全国)一轮复习第八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8-2 课时规范训练

2018版高考生物(全国)一轮复习第八单元 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8-2 课时规范训练

课时规范训练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神经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B.神经纤维能够传导电信号C.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D.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在脑干解析:选D。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A正确;神经纤维能够传导电信号,B 正确;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C正确;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在小脑,不在脑干,D错误。

2.以下有关神经兴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细胞膜内外没有离子进出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的结合有特异性C.神经纤维的兴奋部位,膜两侧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D.神经递质经胞吐作用由突触前膜释放,进入突触间隙解析:选A。

静息状态时神经元细胞通过K+外流维持“内负外正”的电位状态,A 错误。

3.下列关于兴奋的传导和传递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B.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能量C.神经元动作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一定会引起突触后膜兴奋解析:选B。

神经元中没有特有的基因,基因在神经元中选择性表达,A错误;动作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钠离子内流,C错误;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后,会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或抑制,D错误。

4.有关突触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短期记忆到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B.在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需要消耗ATPD.突触间隙的液体为组织液解析:选B。

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可以观察到突触的亚显微结构,B错误。

5.甲为神经元的动作电位图,乙中的Ⅰ、Ⅱ、Ⅲ是神经元细胞膜上与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有关的转运蛋白。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ab段的出现是转运蛋白Ⅰ活动导致的B.bc段的出现是转运蛋白Ⅱ开启导致的C.cd段的出现是转运蛋白Ⅲ开启导致的D.ab段时的神经元细胞膜为外正内负状态解析:选A。

甲图曲线ab段为外正内负状态的静息电位,由K+外流引起,需要转运蛋白Ⅲ协助,A错误、D正确;bc段产生动作电位,由Na+内流形成,需要转运蛋白Ⅱ协助,B正确;cd段为静息电位恢复阶段,由K+外流引起,需要转运蛋白Ⅲ协助,C正确。

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

2018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

第二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考纲展示]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 2.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Ⅱ) 3.人脑的高级功能(Ⅰ)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62页一、神经元 1.结构神经元⎩⎪⎨⎪⎧细胞体: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构成神 经中枢突起⎩⎪⎨⎪⎧树突:短而多,将兴奋传向细胞体轴突:长而少,将兴奋由细胞体传向外围结构模式图如下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二、反射与反射弧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2.反射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出的规律性应答,具有神经系统的动物才会出现反射现象。

3.反射弧4.反射与反射弧的关系:反射活动需要经过完整的反射弧来实现。

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受损,反射就不能完成。

三、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与人脑的高级功能1.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的关系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

2.人脑的高级功能(1)语言功能(2)学习和记忆①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

②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的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

③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

四、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1.动作电位和静息电位(1)静息电位①概念:未兴奋区的电位。

②特点:外正内负。

③产生原因:由K+外流引起。

(2)动作电位①概念:兴奋区的电位。

②特点:外负内正。

③产生原因:由Na+内流引起。

2.局部电流(1)膜外局部电流的方向:由未兴奋区域向兴奋区域传导。

(2)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由兴奋区域向未兴奋区域传导。

3.兴奋传导的特点:双向传导。

五、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如下图)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164页考点一人体神经调节和高级神经活动[核心考点通关] 1.反射弧各部分的特点和功能2.人体部分生理(或病理)现象的生物学解释(1)产生反应≠反射:反射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综合提升):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综合检测

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综合提升):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综合检测

综合检测选题细目表1.(2016·泰安高三检测)如图表示下丘脑神经细胞与甲、乙、丙三种细胞外液的物质交换关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甲、乙、丙依次为组织液、血浆、淋巴B .甲处的某种激素可提高下丘脑神经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能力C .食物过咸可引起甲处渗透压升高,从而引起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减少D .下丘脑神经细胞、甲、乙三部分O 2浓度大小关系为乙>甲>下丘脑神经细胞解析:分析题图:甲、乙、丙分别为组织液、血浆和淋巴,A 正确;提高细胞摄取和利用葡萄糖的能力的激素是胰岛素,胰岛素可以存在于组织液中,B 正确;食物过咸可引起组织液渗透压升高,从而引起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多,减少尿量,C 错误;氧气的运输方式是自由扩散,最终在细胞中被消耗,所以O2浓度大小为:血浆>组织液>下丘脑神经细胞,D正确。

答案:C2.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

目前PM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

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PM2.5进入人体的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B.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血浆呈酸性C.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解析:消化道、呼吸道、膀胱、肺泡等与外界环境相通,属于人体外部环境,A正确;内环境具有一定的渗透压、酸碱度等理化性质,酸性或碱性物质进入血浆后,可以和缓冲物质发生反应,反应产物可以通过肺或肾脏排出体外,从而使血浆的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B错误;过敏原具有异物性,过敏反应是机体免疫系统功能过强引起的免疫失调病,C正确;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主要在脊髓,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D正确。

答案:B3.食物进入胃会刺激胃壁上的感受器,引起胰腺分泌多种消化酶;由胃进入小肠的食物和盐酸会刺激小肠分泌促胰液素,也能引起胰腺的分泌。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③第8单元第02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教师用书:③第8单元第02讲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第02讲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考点一反射和反射弧知|识|链|接1.神经元(1)神经元错误!结构模式图如下:(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2.反射(1)类型:依据有无大脑皮层参与,将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如看见山楂流唾液)和非条件反射(如吃到山楂流唾液)。

(2)结构基础:反射弧.3.反射弧(1)写出图中标号代表的结构:a.效应器,b。

传出神经,c。

神经中枢,e.传入神经,f.感受器,g.神经节。

(2)据图分析下列有关问题:①上图可构成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其中[d]突触的存在决定了兴奋传导方向只能是单向的。

②图中有3个神经元。

③直接刺激b,能够引起肌肉收缩,这不属于(填“属于"或“不属于”)反射。

深度思考1.结合下图分析破坏c处,刺激a处机体有感觉吗?骨骼肌还会收缩吗?提示机体有感觉,骨骼肌不能收缩.2.某同学在体育课上腿部受损,但刺激腿部皮肤时,有感觉但不能运动,其反射弧受破坏,可能是哪部分结构?提示效应器、传出神经。

题|组|微|练题组一反射及其类型的判断1.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

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解析条件反射的中枢位于大脑皮层,因此大脑皮层参与了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条件反射过程,A项错误;喂食引起唾液分泌是非条件反射,而食物引起味觉未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是反射,B 项错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建立的条件反射中,无关刺激多次和非条件刺激结合促进了相关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C项正确;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在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上都不相同,D项错误。

答案C[技巧点拨]1.“三看法”判断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2.“反射”形成的两个必备条件(1)要有完整的反射弧,反射弧任何一部分受损,均不能完成反射.(2)要有适宜刺激(含刺激种类及刺激强度均适宜).题组二反射弧的结构及功能2.如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B.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⑤C.结构④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D.刺激③时,能产生兴奋的结构是③④①②⑤解析根据题意,该图表示反射弧的模式图,可以判定①表示神经中枢,②表示传入神经,③表示传出神经,④表示效应器,⑤表示感受器。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讲义教师版文档第八单元 生

2018版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讲义教师版文档第八单元 生

[考纲要求] 1.水盐调节和血糖调节(Ⅱ)。

2.实验:模拟尿糖的检测。

考点一水和无机盐的调节1.水和无机盐的来源和去路(1)人体内水的来源和去路其中,由饮食摄入的水是主要来源,排水的主要途径是泌尿系统。

(2)人体内无机盐的来源和去路与水平衡相比较,少了一个人体代谢所产生的;少了一个去路:呼气排出。

2.水盐的调节(1)神经调节途径(完善如下图解)(2)神经—体液调节途径(完善如下图解)1.判断常考语句,澄清易混易错(1)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合成和分泌、垂体释放的(√)(2)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过程中,感受器和调节中枢均位于下丘脑中(×)(3)在水平衡调节中,下丘脑既是感受器,又是效应器(√)(4)人体内水来自饮食和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水,其中后者是主要来源(×)(5)人体内水的排出途径主要是泌尿系统,皮肤、肺和大肠也能排出部分水(√)(6)饮水不足会导致垂体后叶释放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新吸收水(√)2.分析命题热图,明确答题要点下图表示的是体温调节和水盐调节过程示意图,据图思考:(1)图中字母表示的分别是什么激素?提示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d是抗利尿激素。

(2)在寒冷环境中,皮肤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提示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等。

(3)体温或水盐调节的能力是有限的。

命题点一透过生活实例分析水盐平衡调节原理1.(2016·咸阳模拟)哺乳动物因长时间未饮水导致机体脱水时,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A.血浆渗透压降低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新吸收作用减弱答案 B解析机体脱水时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A、C错误,B正确;抗利尿激素随血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新吸收水,D错误。

高考生物大一轮总复习【第8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考情检测(含答案)

高考生物大一轮总复习【第8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考情检测(含答案)

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考情专能提升重点题型突破——稳态调节模型【题型例解】下图表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机制的模式图,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若该图表示反射弧,兴奋都是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B.若该图表示突触的结构,则图中的b代表突触间隙C.若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则d代表促甲状腺激素D.若该图表示细胞免疫的过程,则b为浆细胞,c代表抗体【解析】若该图表示反射弧,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局部电流(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间以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形式传递;若该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则d代表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若该图表示细胞免疫的过程,则b为效应T细胞,c代表靶细胞;若该图表示突触的结构,则图中的b代表a、c细胞之间的间隙——突触间隙。

【答案】 B【方法技巧】1.生命活动调节的模型(1)若图表示人体内水平衡的调节,a表示下丘脑,则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感知渗透压的变化,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并由b(垂体后叶)释放,作用于c(肾小管和集合管)。

(2)若图表示反射弧结构部分模式图,a表示传入神经,b表示神经中枢,c表示传出神经,则兴奋在其中的传递形式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

(3)若图表示预防接种一段时间后的同种抗原再次入侵,a表示记忆细胞,则b表示浆细胞,c表示抗体。

二次免疫反应中抗体产生的特点是更快、更多。

(4)若图表示血糖的调节途径,a表示胰岛B细胞,则b表示胰岛素,c表示相应的靶细胞。

当血糖浓度升高时,a的反应及调节的结果是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增加,胰岛A 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减少,使血糖维持正常水平。

2.分级调节的过程(如图)(1)寒冷或过度紧张时,通过神经的传递,促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通过血液传递给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通过血液传递到甲状腺,促使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2)当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过多时,又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活动,促使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分泌量减少。

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限时训练):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7讲

20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限时训练):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7讲

限时训练选题细目表1.(2017·广州一模)下列有关胰岛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肝细胞和肌细胞中不具有控制胰岛素合成的基因B.胰岛素的分泌过程既存在神经调节也存在体液调节C.缺乏胰岛素受体的病人血浆葡萄糖浓度偏低D.胰岛素分泌不足的病人可通过口服胰岛素控制病情解析:胰岛素分泌的调节过程:胰岛B细胞接受血液中葡萄糖升高的直接刺激,分泌胰岛素,使血糖浓度降低,属于体液调节;血糖升高引起下丘脑通过相关的神经刺激胰岛B细胞,使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从而引起血糖的降低,属于神经-体液调节,故B项正确。

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全部遗传物质,推知肝细胞和肌细胞中具有控制胰岛素合成的基因,只是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未能合成胰岛素,故A项错误。

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通过与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促进细胞利用葡萄糖,使血糖浓度降低,推知缺乏胰岛素受体的病人血浆葡萄糖浓度偏高,故C项错误。

胰岛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因为胰岛素是一种蛋白质,口服进入消化道后会在胃内被初步消化,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成氨基酸,失去疗效,故D项错误。

答案:B2.(2016·郑州一模)用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连续饲喂正常成年小白鼠4周,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小白鼠表现为()A.促甲状腺激素分泌量增多B.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C.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量增多D.甲状腺的分泌功能旺盛解析:甲状腺激素的本质是氨基酸衍生物,可以经消化系统直接进入动物体内,导致体内甲状腺激素过多,通过负反馈调节,促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量均减少,A、C错误;小鼠被连续饲喂甲状腺激素后,体内甲状腺激素过多,导致耗氧量增加,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增强,B正确;由于连续饲喂后,小鼠体内的甲状腺激素过多,根据反馈调节使得自身产生的甲状腺激素减少,甲状腺的分泌功能减弱,D错误。

答案:B3.(2017·潍坊调研)下图为人胃部活动的有关调节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促进胃幽门黏膜细胞分泌胃泌素的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B.胃酸可以杀死胃内的大多数细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可能不作用于神经元D.在神经纤维的两点同时刺激,在这两点的中点处兴奋会抵消解析:由题图可知,当神经元受到刺激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胃幽门黏膜细胞,使其分泌胃泌素,此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A错误。

2018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大题集训 生命活动的调节

2018届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 大题集训 生命活动的调节

高考大题集训(三)生命活动的调节(40分钟100分)1.(12分)家兔的内分泌系统与人体相似。

下图为其下丘脑与部分其他内分泌腺或效应功能关系示意图,A~E代表相关激素,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世纪金榜导学号77982428(1)若处于寒冷环境中,激素________的分泌量将会增加,这两种激素在此调节过程中的关系是协同作用。

(2)图中虚线箭头表示激素分泌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对于维持动物体内激素C的含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3)若切除甲状腺的三分之一,激素A的分泌将会________;若切断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联系,血液中激素B的含量将会________,家兔的尿量将________,激素E的分泌量将________。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4)激素E代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中几种激素中,肾小管管壁细胞上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受体。

【解析】(1)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即激素C、D分泌增加,以增加产热,维持体温恒定。

(2)图中虚线箭头反映了甲状腺激素分泌调节的基本方式为(负)反馈调节。

(3)若切除部分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对垂体的抑制作用将减弱,导致激素A(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若切断下丘脑与垂体之间的联系,垂体释放的激素B(抗利尿激素)含量减少,尿量增加,但不影响激素E(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4)甲状腺激素和胰岛素几乎可以作用于全身细胞,因此肾小管管壁细胞上有甲状腺激素、抗利尿激素、胰岛素的受体。

答案:(1)C、D (2)(负)反馈调节(3)增加减少增加不变(4)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甲状腺激素、抗利尿激素、胰岛素2.(15分)为探究重组胰高血糖样肽-1(rhGLP-1)对大鼠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浓度的影响,进行以下实验: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禁食12小时后,A组大鼠注射生理盐水,B组大鼠注射生理盐水和50%葡萄糖液,C 组大鼠注射rhGLP-1和50%葡萄糖液,定时测定血糖和血浆胰岛素浓度,结果如下图。

2018版高考(全国)生物大一轮复习 生命活动调节类解题攻略

2018版高考(全国)生物大一轮复习 生命活动调节类解题攻略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2.(2017· 山东潍坊一模)正常情况下,突触前膜兴奋时,其中 的 Ca2 通道开放, Ca2 顺浓度梯度流入突触小体, 使神经递
+ +
质的释放量增加。请回答:
协助扩散 。血钙过 (1)兴奋时 Ca2 进入突触小体的方式是___________

高会引起肌无力,这说明 Ca2 对于维持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通关集训】 1.(改编题)如图表示现代生物学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内 容,图中数字表示生理过程或相关物质。据图分析回答: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1)为研究胰腺分泌活动的调节机制,科学家做了下列实验:
神经 调节。 ①刺激通向胰腺的神经, 胰液分泌增多, 该过程属于_____
②用盐酸注入小肠肠腔,胰液分泌增多,沃泰默认为是盐酸刺 激小肠相关的神经后起调节作用,若该观点成立,图示中数字
Ⅵ Ⅳ和________ 可表示该过程。
③斯他林和贝利斯用离体的小肠黏膜加盐酸混合研磨后,将提 取液注入同一只狗的静脉,狗胰液分泌也增多,证明了盐酸能 使小肠黏膜产生一种化学物质,该物质能促进胰液分泌,图示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1)正常人空腹口服葡萄糖后,若检测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变
之后 填“之前”“之 化曲线的峰值出现在胰岛素峰值________(
口服的葡萄糖被小肠吸收后 后”或“同时”),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入血液导致血糖浓度升高, 血糖浓度升高刺激胰岛 B 细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泌胰岛素并释放进入血液, 胰岛素浓度的升高导致血糖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度降低,血糖浓度的降低会促进胰高血糖素的分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8高考生物全国大一轮复习检测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

2018高考生物全国大一轮复习检测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

第25讲神经调节课时跟踪训练测控导航表基础过关1.下列关于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A.所有反射弧的神经中枢都在脑中B.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C.在一次反射活动中,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入神经或传出神经中可以双向传导D.反射弧中的突触越多,则所控制的反射越简单解析:某些非条件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如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等;在一次反射活动中,兴奋在反射弧中只能从感受器传导到效应器,不可以双向传导;反射弧中突触越多,所控制的反射越复杂。

2.依据神经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D )A.突触前神经元具有合成神经递质的能力B.神经与肌肉接点的突触间隙中有组织液C.神经细胞静息时,细胞膜对K+具有通透性D.突触后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解析:突触前神经元产生并释放神经递质;突触间隙位于两个神经元之间,其中的液体是组织液;神经细胞静息时,对K+具有通透性,K+外流引起静息电位;突触后膜不能释放神经递质,而是含有与神经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

3.如图为蛙后肢坐骨神经的示意图,如果在电极a的左侧给一个适宜的刺激,则( C )A.ab之间会产生电流,方向为a→bB.相应的膜内侧电流方向为b→aC.兴奋在整个神经纤维中的传导方向与膜内侧电流方向一致D.电表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解析: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兴奋部位的膜电位由原来的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而未兴奋部位仍然是外正内负,故ab之间电流方向:膜外为b→a,膜内为a→b;兴奋在整个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方向与膜内侧电流方向一致;电极a左侧给一个适宜的刺激,兴奋先传到电极a,引起电表一次偏转,恢复静息后传导到电极b,又引起电表一次偏转,且偏转方向相反。

4.(2017·湖北襄阳摸底)如图为两个神经细胞间相互联系的结构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C )A.③中的内含物以胞吐的形式排出细胞,需要消耗大量能量B.兴奋的单向传递与结构②上的特定受体有关C.若在X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在结构①和②实现相同的信号转换D.结构①和②之间充满组织液,说明神经细胞间兴奋的传递离不开内环境解析:图中①是突触前膜,②是突触后膜,③是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突触小泡中的内含物神经递质通过胞吐排出细胞,需要消耗ATP;兴奋的单向传递是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并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在X处给予一个适宜刺激,结构①先产生兴奋,然后释放神经递质,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结构②才又产生兴奋,化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结构①和②之间是突触间隙,里面充满了组织液,神经递质经过组织液将兴奋传导到下一个神经元,说明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离不开内环境。

2018高考生物全国大一轮复习高考大题冲关四生命活动的

2018高考生物全国大一轮复习高考大题冲关四生命活动的

高考大题冲关(四)——生命活动的调节【典例剖析】请指出题目中的错误答案。

【审答指导】审题思维——理思路(1)病毒甲通过呼吸道感染动物乙后,可引起乙的B淋巴细胞破裂、T 淋巴细胞功能丧失,联系艾滋病的感染机理,可知患病动物免疫功能下降。

(2)新生的乙个体接种甲疫苗后可引起体液免疫过程的发生,该免疫过程中,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可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产生并分泌抗体的是浆细胞;题中“记忆细胞在机体被病毒甲感染”说明体内发生二次免疫反应,根据该免疫反应的特点对题目问题进行作答。

(3)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是大分子或颗粒性物质进出细胞膜的方式,根据这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回答此题。

规范答题——赢满分将错误答案的题号填入下表中,然后给出正确答案并分析错因。

【冲关必备】寻根究源——挖深度(1)为什么B淋巴细胞破裂、T淋巴细胞功能丧失,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提示:特异性免疫过程中,淋巴细胞起主要作用,其中体液免疫主要由B细胞发挥作用,细胞免疫主要由T细胞发挥作用。

(2)为什么注射疫苗能预防疾病?提示:疫苗作为抗原,经吞噬细胞吞噬处理、T细胞呈递后引起B细胞的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当同种病原体再次侵入机体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产生大量浆细胞并分泌大量抗体,及时将病原体清除,防止疾病的发生。

(3)为什么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时,会涉及到胞吞和胞吐这两种物质跨膜运输方式?提示:抗原通常是大分子,吞噬细胞摄取抗原属于胞吞,淋巴因子、抗体也是生物大分子,其分泌属于胞吐。

思维发散——拓宽度(1)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高考中的常考的基本知识点。

免疫细胞行使免疫功能与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有何联系?(从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角度思考)提示:抗原的呈递体现了细胞膜的功能之一: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吞噬细胞摄取抗原及淋巴因子、抗体的分泌体现了细胞膜的控制物质进出功能,同时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2)免疫与人体健康是高考中的热点,肿瘤病是细胞癌变引起的,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为什么免疫功能降低易导致肿瘤病的发生?(从细胞的生命历程角度思考)提示:原癌基因与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细胞癌变;免疫系统有三大功能:防卫、监控和清除,当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时,体内突变的细胞不能被及时发现和清除,人体容易发生肿瘤病。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过关检测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过关检测

第八单元生命活动的调节单元过关检测(八)(时间:45分钟,分值:9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1小题,每小题5分,共55分)1.(2018·山东临沂一模)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是由血浆蛋白浓度决定的B.内环境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物质C.内环境中的组织液和淋巴之间可以互相转化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解析:选B。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A错误;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凡是存在于这些里面的物质都属于内环境,如CO2、尿素、神经递质等,B正确;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而淋巴不能转化成组织液,C错误;细胞代谢的场所在细胞内,D错误。

2.(2018·四川乐山模拟)神经调节是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重要方式,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因为兴奋只能由传入神经传入,传出神经传出B.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则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递C.感受器就是传入神经末梢,效应器就是传出神经末梢,它们都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D.K+外流,Na+内流,导致膜内外电位改变,产生局部电流,是兴奋产生的生理基础解析:选B。

由于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是单向的,故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导是单向的,A错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在神经元之间则以化学信号的形式传递,B正确;感受器由传入神经末梢组成,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组成,C错误;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是兴奋产生的生理基础,K+外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D错误。

3.(2018·福建厦门模拟)同学们在篮球场上打篮球,运动过程中体内不会发生的是( ) A.在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下维持血糖平衡B.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增加水分的重吸收C.在大脑皮层的参与下,瞄准篮筐并投篮D.视神经末梢产生的兴奋在反射弧中双向传递解析:选D。

高考生物人教全国通用大一轮复习讲义教师文档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讲 含解析

高考生物人教全国通用大一轮复习讲义教师文档第八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讲 含解析

[考纲要求] 1.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Ⅱ)。

2.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和传递(Ⅱ)。

3.人脑的高级功能(Ⅰ)。

考点一反射和反射弧1.神经元(1)神经元⎩⎪⎨⎪⎧ 细胞体: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构成神经中枢突起⎩⎨⎧ 树突:短而多,将兴奋传向细胞体轴突:长而少,将兴奋由细胞体传向外围的神经元(2)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导兴奋。

2.反射与反射弧1.判断常考语句,澄清易混易错(1)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 × )(2)寒冷刺激皮肤引起皮肤血管收缩是条件反射( × )(3)起跑动作的产生是非条件反射的结果( × )(4)刺激传出神经也会引起效应器做出反应,这种反应也属于反射(×) (5)传入神经末梢就是感受器,传出神经末梢就是效应器( × )2.分析命题热图,明确答题要点下图是反射弧的结构模式图,请分析:(1)请写出图中大写字母表示反射弧的各个环节。

提示E——感受器,D——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B——传出神经,A——效应器。

(2)C位于脊髓中,据此可判断该反射弧完成的反射属于哪类反射?提示由于脊髓中的神经中枢属于低级的神经中枢,该反射弧完成的反射不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所以为非条件反射。

(3)如果反射弧中的某个结构被破坏,则反射还能否发生?为什么?提示不能发生。

因为只有保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才能发生反射活动。

(4)刺激a,A也会做出反应,这种反应是不是反射,为什么?提示不是,因为该反应没有经过整个反射弧的各个环节,不能称为反射。

命题点一反射及其类型的判断1.(2014·安徽,6)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

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狗一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C.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D.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答案 C解析A项,根据题意可知,狗听到铃声分泌唾液的过程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逐渐形成的条件反射,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7讲免疫调节课时跟踪训练测控导航表基础过关1.(2016·山东临沂调研)下列与免疫系统组成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C )A.扁桃体、淋巴结、胸腺、脾、脊髓均属免疫器官B.胃液、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均属人体的第二道防线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来自骨髓造血干细胞D.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是HIV杀死了大量人体细胞所致解析:“脊髓”应属神经调节的低级中枢而不是免疫器官,“骨髓”才属免疫器官;胃液中的杀菌物质应属人体的第一道防线,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属人体的第二道防线;艾滋病患者的直接死因往往是HIV破坏了免疫系统后,由念珠菌、肺囊虫等多种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或恶性肿瘤等疾病。

2.下列关于人体三道防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A.第一、二道防线先天就有,作用范围广,针对性强B.吞噬细胞在第二、三道防线中都起作用C.溶菌酶、抗体等免疫活性物质在第三道防线中起作用D.第三道防线的结构最复杂,功能最强大,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解析:前两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是先天就有的,作用范围广,不具有特异性,针对性不强;溶菌酶等杀菌物质在第二道防线中起作用,抗体在第三道防线中起作用;第三道防线具有人与人之间的差异。

3.(2017·湖北荆州质检)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A.非特异性免疫主要依靠淋巴细胞来实现B.人体免疫系统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C.抗体、淋巴因子和溶酶菌等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D.吞噬细胞能摄取和处理病原体并传递抗原解析:人体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具有防卫、监控和清除的功能;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等;免疫细胞包括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道防线由皮肤、黏膜构成,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发挥作用;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还具有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的作用。

4.(2016·云南昆明期末)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C )A.一个浆细胞只能分泌一种特定的抗体B.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没有特异性识别能力C.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能迅速分泌大量抗体D.仅受到抗原的刺激,B细胞不能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细胞解析:记忆细胞本身不能分泌抗体,当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出大量的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

5.破伤风杆菌产生的痉挛毒素是一种蛋白质,会使感染者的突触不能释放抑制性递质而引起肌肉痉挛。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D )A.痉挛毒素与抑制性神经递质竞争受体从而引起肌肉痉挛B.破伤风杆菌及产生的痉挛毒素在免疫中分别属于抗原和抗体C.预防破伤风时,第二次注射疫苗产生的浆细胞全来自B细胞D.对于感染者,尽早注射抗毒血清,是利用其中的抗体解析:根据题干信息,痉挛毒素的作用是影响抑制性神经递质的释放,而不是与神经递质竞争受体;破伤风杆菌及产生的痉挛毒素在免疫中都属于抗原;预防破伤风时,第二次注射疫苗产生的浆细胞来自B细胞和记忆细胞;感染者需注射抗毒血清,因为血清中有抗体。

6.下列关于免疫异常疾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D )A.过敏反应是由过敏原刺激机体使浆细胞产生组织胺引起的一系列反应B.艾滋病、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都属于免疫缺陷病C.因为过敏反应不会破坏组织细胞,也不会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所以不危及生命D.艾滋病患者最终常常死于复合感染或者肿瘤解析:浆细胞产生的物质是抗体,组织胺不是由浆细胞产生的;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属于自身免疫病;剧烈的过敏反应也会危及生命;艾滋病病毒攻击人体T细胞,使人体免疫功能丧失,多死于复合感染或肿瘤。

7.(2016·江西赣州期末)大多数感冒是病毒感染引起的,康复时间大约为一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病毒感染后会刺激人体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B.病毒进入人体后刺激T、B细胞产生淋巴因子C.抗体吞噬、消化病毒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D.康复过程中靶细胞裂解,这属于细胞坏死解析:病毒侵入机体后引起细胞免疫产生效应T细胞,引起体液免疫产生抗体;B细胞不能产生淋巴因子;抗体不能吞噬、消化病毒,而是与病毒结合形成沉淀或凝集成团;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对机体是有利的,属于细胞凋亡。

能力达标8.(2016·山东临沂摸底)MMP9酶在引发自身免疫病中具有重要作用,科学家创造了MMP9酶的“人工版本”金属锌—组氨酸复合物,他们将复合物注入小鼠,结果小鼠体内产生了与MMP9酶相应的抗体。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A.自身免疫病是机体免疫功能失调所致B.“人工版本”MMP9酶可引发机体产生体液免疫C.所有免疫细胞均能识别“人工版本”MMP9酶D.MMP9酶的抗体可用来治疗自身免疫病解析:自身免疫病是由于免疫系统异常敏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人工版本”MMP9酶使机体内有抗体产生,由此可判断此免疫属于体液免疫;“人工版本”MMP9酶注入机体引起机体产生免疫反应,因此“人工版本”MMP9酶相当于抗原,人体内浆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能力;MMP9酶在引发自身免疫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利用MMP9酶的抗体能和MMP9酶发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消除体内的MMP9酶,就能治疗MMP9酶引发的自身免疫病。

9.(2016·江苏卷,13)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变异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D )A.HIV感染人群比健康人群更易患甲型H1N1流感B.HIV的高度变异性,致使疫苗效果难以持久C.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D.HIV破坏免疫系统,机体无体液免疫应答,不能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解析:HIV感染人群体内免疫细胞数量减少,免疫系统被破坏,更易感染甲型H1N1流感;接种疫苗产生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具有特异性,HIV为RNA 病毒,具有高度变异性,疫苗效果难以持久;免疫系统通过识别宿主细胞表面的抗原,攻击靶细胞使之裂解死亡,再进一步吞噬、消灭抗原,若被HIV潜伏感染的细胞表面没有HIV蛋白,则利于病毒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可引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摧毁大多数病毒,人体内能产生大量抗体,则可通过检测抗体来诊断HIV感染。

10.无胸腺裸鼠(简称裸鼠)是医学研究领域中重要的实验动物模型。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D )A.胸腺是T细胞生成、成熟和集中分布的场所B.裸鼠的细胞免疫功能完全丧失,但具有正常的体液免疫功能C.裸鼠在自然环境下无法生存,说明机体主要依赖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D.若裸鼠注射某新型疫苗后致死,则该疫苗存在安全性问题解析:T细胞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形成,转移到胸腺中成熟,T细胞主要分布在血液、淋巴液和淋巴结中;裸鼠无胸腺,无T细胞,细胞免疫完全丧失,体液免疫中T细胞也起着重要的作用,故体液免疫也会大大减弱;机体主要依赖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态;疫苗的主要成分为减毒或灭活的病毒,注射疫苗致死,说明该疫苗存在安全性问题。

11.(2015·福建卷,2)有一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是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导致胰岛B细胞死亡而发病。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这种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病B.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高于正常生理水平C.效应T细胞将抗原传递给胰岛B细胞致其死亡D.促进T细胞增殖的免疫增强剂可用于治疗该病解析:该种疾病是免疫系统将自身细胞当作外来异物进行攻击导致的,属于自身免疫病;因患者胰岛B细胞在效应T细胞的直接作用下而裂解死亡,故患者血液中胰岛素水平低于正常生理水平;抑制T细胞增殖的免疫抑制剂可用于该疾病的治疗。

12.乙肝是由于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引起的,接种乙肝疫苗可激起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显著降低发病率。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B )A.该疫苗是小分子物质,可被免疫细胞识别B.初次接种该疫苗后,可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C.再次接种该疫苗后,浆细胞受到刺激将大量分裂并释放抗体D.入侵的病毒受效应T细胞和抗体作用失去致病能力,最终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解析:乙肝疫苗是灭活的乙肝病毒,不是小分子物质;接种的疫苗作为抗原,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产生效应T细胞和抗体,也可产生记忆细胞;浆细胞不能分裂;效应T细胞不能直接识别病毒,而是识别被病毒侵入的细胞。

13.下列有关HIV的叙述,正确的是( B )A.HIV的特异性受体只存在于人体的T细胞表面B.HIV的遗传物质不能直接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C.HIV感染者细胞免疫下降,但体液免疫基本不受影响D.HIV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昆虫等途径传播解析:人体对抗HIV依赖的是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因此吞噬细胞、记忆细胞等表面都有能识别HIV的受体;HIV的遗传物质通过逆转录形成DNA后整合到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中;HIV主要攻击T细胞,导致感染者细胞免疫下降,体液免疫降低;HIV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HIV不会通过昆虫传播。

14.(2016·湖南长沙期末)根据所学的免疫调节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有三道防线抵御病原体的攻击,其中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道防线;主要由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组成的是人体的第道防线,属于(填“非特异性”或“特异性”)免疫。

(2)寄生在细胞中的结核杆菌必须依靠才能将其从细胞中释放出来,然后与产生的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消化这些沉淀或细胞集团需要溶酶体参与,原因是。

(3)对婴幼儿注射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的有效措施,作为注射疫苗,乙肝疫苗应该具备的特点有。

人体接种乙肝疫苗时,一般要分三次接种,目的主要是。

(4)某男子感染了埃博拉病毒(含单链核糖核苷酸)痊愈后,他还是有可能再次感染埃博拉病毒而患病,其原因:①从埃博拉病毒的角度分析: ,②从该男子自身免疫力的角度分析:。

解析:(1)人体有三道防线抵御病原体的攻击,其中皮肤、黏膜是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第三道防线即特异性免疫,主要由免疫器官(扁桃体、淋巴结、胸腺、骨髓和脾脏等)和免疫细胞(淋巴细胞和吞噬细胞等)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

(2)清除寄生在细胞内的结核杆菌时,先依靠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将结核杆菌从细胞中释放出来,然后再与浆细胞产生的抗体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进而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

消化这些沉淀或细胞集团需要溶酶体参与,因为溶酶体中含有多种水解酶。

(3)人体接种疫苗的目的是预防某种传染病,故疫苗应使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同时疫苗本身对人体应无伤害,不会使人体患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