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肺功能仪检查指标及临床意义

肺功能仪检查指标及临床意义

肺功能仪检查指标及临床意义作者:管理员发布:2010年11月15日浏览次数: 479肺功能检查指标及临床意义一秒用力呼气量正常范围:男3.18±0.12L;女2.31±0.05L.检查介绍:一秒用力呼出量为深吸气末,以最快速度用力呼出的气量.临床意义:正常者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在有气道阻塞时,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阻塞性通气障碍时一秒用力呼出量下降,呼出时间延长,限制性通气障碍时则呼出时间提前.用一秒用力呼出量和用力肺活量预计值比值可反映通气障碍的类型和程度.呼气高峰流量(PEFR)正常范围:正常参考值约5.5L/S(升/秒).检查介绍:呼气高峰流量(PEFR):指在测定用力肺活量(FVC)过程中的最大呼气流速.临床意义:需和其他肺功能检查综合判断.最大中期呼气流速与最大中期流速时间正常范围:男:3.369L/S(升/秒).女:2.887L/S(升/秒).检查介绍:肺功能检查指将测定肺活量的气体用最快速呼出的能力,在临床上最常使用,也是敏感简便的最佳通气指标.临床意义:将其所用时间称最大中期流速时间,正常人0.5秒左右.MMFR意义与(FEV1.0%)相同但更敏感,准确."MET"优越性在于不受性别,年龄,身高等影响.延长(超过0.5秒)程度标志阻塞性通气障碍严重程度,如肺气肿.用力肺活量(FVC)正常范围:男:3.179+0.117L 女:2.314+0.048L.检查介绍:用力肺活量(FVC):也称时间肺活量.该指标是指将测定肺活量的气体用最快速呼出的能力.临床意义:实际上常用第1秒肺活量占整个肺活量百分比表示,称1秒率.正常人大于80%,低于80%表明气道阻塞性通气障碍的存在,如哮喘.医学上还用低于80%及60%评判支气管哮喘发病的轻重程度.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正常范围:男:104+2.71L 女:82.5+2.17L.检查介绍: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 受检查者按每秒一次,以最大最快速度呼吸12次气量再乘以5测得.临床意义:本项检查实质是通气储备能力试验.用以衡量胸廓肺组织弹性,气道阻力,呼吸肌力量.医学上多用实测值与理论预计值的比例来表示其大小.正常大于80%,低于60%为异常-通气储备能力降低.每分钟肺泡通气量(VA)正常范围:4.2L(升)左右 .检查介绍:每分钟肺泡通气量才是有效通气量.由潮气量(VT)减去生理死腔量(VD),再乘以呼吸频率.临床意义:需和其他肺功能检查综合判断.每分钟静息通气量(VE)正常范围:男:6.663+0.2L 女:4.217+0.16L.检查介绍:每分钟静息通气量(VE):VE为潮气量(VT)与呼吸频率(每分钟呼吸次数)的乘积.临床意义:低于3升表示通气不足,高于10升为通气过度.应当指出,此项数值正常并不等于呼吸功能正常.肺容量测定(静态肺容量)正常范围:潮气容量:500ML. 补吸气量:男2.16L左右;女:1.5L.检查介绍:潮气容量(VT):这是指平静呼吸时,进入肺内的气体量.补吸气量(IRV):指平静吸气后再用力吸入的最大气量.临床意义:医学上以肺活量实际测定值占理论预计值百分比表示,低于80%为异常.患有胸畸形,胸肺扩张受限,气道阻塞,肺损伤,慢性气管炎,肺气肿,肺炎等疾病时,肺活量均降低.如肺活量,肺总量同时降低,多表示通气量减少.健康人随年龄增加肺泡老化,因弹性减退而扩张,残气,功能残气量相应增加.如两者同时异常增加则表示气道阻塞性通气不良,如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泡一动脉氧分压差正常范围:吸空气时为20mmHg;吸纯氧时低于70mmHg;儿童为5mmHg(0.66千帕);正常青年人平均为8mmHg(1.06千帕;)60~80岁可达24mmHg (3.2千帕);一般不超过30mmHg.检查介绍:肺泡一动脉氧分压差(A-aDO2)为肺泡氧分压和动脉血氧分压之间的差值.此值可作为临床判断肺换气功能.临床意义:显著增大表示肺的氧合功能障碍.同时,氧分压明显减低,常低于60mmHg,一般由肺内短路所致,如肺不张和成人型呼吸窘迫综合征,吸纯氧不能纠正.中度增加的低氧血症,一般吸入纯氧可望获得纠正,如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由于通气不足造成的低氧血症,若肺泡-动脉氧分压差正常,则提示基础病因多半不在肺,很可能为中枢神经系统或神经-肌肉病变引起的肺泡通气不足.氧分压(PO2)正常范围:10.6~13.6千帕(80~100毫米汞柱).检查介绍:氧分压是表示溶解在血中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因氧分压与细胞利用氧的情况有关. 临床意义:减低:见于各种肺部疾病.血液中氧分压低于55mmHg即有呼吸衰竭;低于30mmHg以下即有生命危险.氧饱和度(SaO2)正常范围:91.9%~99%.检查介绍:指血红蛋白被氧饱和的百分比,即血红蛋白的氧含量与氧结合量之比乘以100.临床意义:增高:见于高压氧治疗.减低:见于肺气肿等缺氧性肺疾病,循环性缺氧,组织性缺氧肺弥散功能测定正常范围:25~37MLCO/毫米汞柱/分.检查介绍:弥散功能是换气功能中的一项测定指标.临床意义:弥散功能减退多见于肺间质疾病,如肺纤维化,矽肺,石棉肺,因呼吸膜增厚而造成,肺泡毛细血管阻滞,气体弥散受阻.此外,肺气肿,肺炎,血气胸等因弥散面积减少,弥散量也降低.二氧化碳总量(TCO2)正常范围:24~32mmol/L.检查介绍:二氧化碳总量是指血浆中所有以各种形式存在的二氧化碳(CO2)的总含量,其中大部分(95%)是结合形式的.临床意义:增高:①呼吸性酸中毒(肺气肿,肺纤维化,呼吸肌麻痹,支气管扩张,气胸,呼吸道阻塞).②代谢性碱中毒(呕吐,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缺钾及服碱性药物过多).降低:①代谢性酸中毒(尿毒症,休克,糖尿病性酮症酸中毒,严重腹泻及脱水).②呼吸性碱中毒(呼吸中枢兴奋及呼吸加快等).补吸气量(IRV)正常范围:男2.16L;女1.50L.检查介绍:补吸气量为平静吸气末再用力吸气所吸入的气量.临床意义:补吸气量是肺活量的主要组分,需和其他肺功能检查综合判断.功能残气量FRC正常范围:男2.27±0.81L;女1.86±0.55L.检查介绍:残气量为深听气后残留在肺内的气量.临床意义:减少:肺纤维化,肺切除后等.通气/血流(V/Q)比例测定正常范围:通气/血流=4/5(0.8).检查介绍:全肺肺泡通气量与流经全肺血量的比例称通气,血流比例.临床意义:通气/血流(V/Q)异常,无论升高或降低无疑均是导致机体缺氧,动脉血氧分压下降的主要原因.V/Q小于0.8表明通气量显著减少,见于慢性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水肿等病.V/Q大于0.8表明肺血流量明显减少,见于肺动脉梗塞,右心衰竭.肺活量vc正常范围:男3.47L;女2.44L.检查介绍:肺活量为深吸气末尽力呼出的气量.临床意义:减少:各种肺实质病变,肺气肿,胸膜病变,胸廓畸形,呼吸肌无力或麻痹等.注意:肺活量受年龄,性别,身长,体表面积等的影响,故应以预计值百分率作为指标来判断.正常人群为100±20%,0.93.通气贮量比=(最大通气量-静息通气量)/最大通气量.检查介绍:通气贮量比为较好的通气贮备功能指标.临床意义:0.80.检查介绍:一秒用力呼出量为深吸气末,以最快速度用力呼出的气量.临床意义:正常者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在有气道阻塞时,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阻塞性通气障碍时一秒用力呼出量下降,呼出时间延长,限制性通气障碍时则呼出时间提前.用一秒用力呼出量和用力肺活量预计值比值可反映通气障碍的类型和程度.残气量FRC正常范围:男1.38±0.63L;女1.30±0.47L.检查介绍:残气量为深听气后残留在肺内的气量.临床意义:增加:肺气肿,小气道过早闭合等.残气量明显增加,提示慢性阻塞性通气障碍,如肺气肿,肺心病等.二氧化碳分压(PCO2)正常范围:男4.7~6.4千帕(35~48毫米汞柱);女4.3~6.0千帕(32~45毫米汞柱).检查介绍:又称二氧化碳张力,指血浆中溶解的二氧化碳所产生的压力.临床意义:增高:见于肺泡通气不足,二氧化碳蓄积,为代谢性碱中毒或呼吸性酸中毒,如肺心病等.CO2轻度升高可刺激呼吸中枢,但当达到7.31千帕(55毫米汞柱)时,则抑制呼吸中枢,有引起呼吸衰竭的危险降低:见于肺泡通气过度(呼吸快,深),二氧化碳排出过多,为呼吸性碱中毒,代谢性酸中毒,如哮喘等.气体分布正常范围:一次呼气(氮稀释)法<0.015;重复呼吸(氮清洗)法<0.025.检查介绍:气体分布测定主要用于了解通气分布情况.临床意义:由于气体分布异常可在无阻塞性或限制性通气障碍时出现,故是较敏感的通气功能测量指标.。

常用肺功能指标、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常用肺功能指标、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下降意义同 MMEF,用力依赖性低
下降意义同 MMEF,更敏感,但个体差异 大。用力依赖性低。若 FVC、FEV1 及 FEV1%三者正常而 MMEF、FEF50%、 FEF75%三者中有二个低于 65%预计值、 可判断为小气道病变 简易通气指标,亦反映咳嗽能力,用力依 赖性强。下降见于阻塞性障碍和限制性障 碍 可用微型峰流速仪测定。常用于判断可逆 性支气管阻塞。支气管哮喘患者常于夜间 或凌晨时下降,PEFR>=5% 为阳性,对诊断和疗效判断有意义 用于判断上气道阻塞(UAO)病变。当 FEV1 接近正常而 FEF200-1200 明显下降 时提示 UAO,用力依赖性强 反映吸气能力。下降提示 UAO(尤其是 胸外型),用力依赖性强 意义同 FIF50%
经肺泡容积矫正,鉴别肺容量减少与肺泡 膜病变所致的弥散功能下降 意义与 DLco/VA 同
临床意义 增加提示气道阻塞,受肺容量影响(成反 比)
经胸腔气量矫正,减少提示气体阻塞
经胸腔气量矫正的 Raw,增加提示气道阻 塞 一般在静息状态下测定,用于矫正气道阻 力或计算功能残气量
临床意义 Cst 反映肺的弹性回缩力,肺气肿时降低, 肺纤维化时增高 Cdyn:与肺弹性回缩力和气道阻力有关 Csdyn/Cst<80%反映气道阻塞纤维化等) 及贫血等 反映胸廓的弹性,胸膜病变时降低
临床意义 中枢抑制时可减慢;肺部病变时常增快 包括解剖死腔和生理死腔,肺部疾病时常 增加 反映有效的通气量
人工通气常用指标
反映呼吸系统整体效能(包括呼吸神经肌 肉功能、胸肺顺应性、气道阻力等),用 力依赖性强,阻塞性及限制性障碍均可致 其下降 通气储备能力指标,<60%~70%时可出现 明显气促
用力肺活量及最大呼气流速容量曲线(MEFV)指标

肺功能测定及临床意义

肺功能测定及临床意义

弥散量的测定方法
常用的有: 单次呼吸法(一口气法):易操作、直观、重复 性好,精确性为中等。 稳态法(恒态法):适用于运动实验,精确性最 低。目前应用较少。 重复呼吸法:病人易接受测定结果较准确。但是 操作较困难不常应用。

意义: 弥散功能减低见于:1 弥散面积减少如肺 气肿、肺切除、肺部感染、肺水肿、气 胸、脊柱侧弯;2 肺泡膜增厚引起的如肺 间质纤维化、结节病、石棉肺。3 其它如 贫血。 弥散功能增加见于红细胞增多症、左向 右分流致肺动脉压力增高等。

质控标准: 1 快速均匀吸气,吸气容量应>90%VC, 吸气时间<2.5秒,吸气流速过低、时间 过长可使弥散量下降。 2 屏气时间10秒。 3 屏气时肺容积始终保持恒定。 3 均匀中速呼气,无犹豫或中断。

注意:屏气开始呼出的 0.5~1L 为死腔气, 然后采集0.75~1L的肺泡气作为标本气, 分析其中的CO、He浓度。因此当受试者 FVC<1L 时,不能收集到足够的供测定 用的肺泡气,因而不能进行DLco测定。
质量控制 一条满意的MEFV曲线应达到以下标准: 1升支陡直 要求吸气达肺总量位后迅速用力快速 呼气,要有一股爆发力,后外推的容量不能超 过 10%FVC 。如果开始时呼气用力不足,则 Vpeak Vmax75会降低。 2 呼气充分 呼气时间应达4s以上,要求MEFV曲 线降支能回复到 0 线水平,如果没有充分呼气, 则FVC变小。 3 呼气要平稳,用力要均匀,呼气过程中务必避 免咳嗽,突然中断和转向吸气。 4 为获得高质量曲线,至少应测定三次,每次间 隔 5 ~ 10 分钟,应保证两次测定最大的 FVC 之 差小于5%或100ml,然后选择其中FVC最大、 曲线光滑、起止点清晰的一条作为测量图形。

常用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判断标准

常用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判断标准

常用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判断标准一、肺容积测定的临床意义(一)、肺活量(VC)深吸气后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为VC。

当VC低于预计值的80%即为降低,80%-60%-40%分别为轻、中、重度降低。

VC减少是由于1、主要由限制性通气障碍引起;2、呼吸肌功能不全;3、气道阻塞对VC亦有轻度影响。

(二)、功能残气量(FRC)和残气容积(RV)FRC是平静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量,RV是深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量。

临床上常以RV占肺总量(TLC)的百分比(RV/TLC)来表示肺泡内残留气量的多少,正常人为20%-35%,此值随年龄增长而增大。

RV和RV/TLC增大表明肺组织过度膨胀,其最常见的原因为肺气肿,通常认为RV/TLC 增至35%-45%-55%分别为轻、中、重度肺气肿。

其次为气道部分阻塞。

FRC和RC减少见于各种弥漫性限制性疾病和ARDS。

(三)、肺总量(TLC)指深吸气后肺内所含的气体总量,等于肺活量加残气容积。

COPD患者由于RV增加,使TLC增大。

各种限制性肺疾病使TLC 减少。

二、肺通气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正常肺通气功能的维持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即呼吸肌功能,胸廓与肺舒缩功能,以及呼吸道的通畅程度。

呼吸肌功能不全引起的通气功能障碍可称为通气泵功能障碍,胸廓与肺扩张受限所致通气障碍为限制性通气障碍,气道阻塞引起的通气障碍称为阻塞性通气障碍。

(一)、最大通气量(MBC或MVV) MBC是指每分钟能呼吸的最大气量。

当MBC实测值/预计值<80%为降低,80%-60%-40%分别为轻、中、重度降低。

MBC降低见于以下情况:1、气道阻力增加:为主要原因;2、呼吸肌功能不全;3、限制性肺疾病。

气速指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与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对MBC和VC 的影响并不一致。

引起MBC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道阻塞和肺组织弹性减退,VC减少则主要由限制性肺疾病引起。

因此,测定气速指数有助于了解通气功能障碍类型。

肺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ppt课件

肺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ppt课件
手段,可应用于常规肺功能正常,舒张试验阴
性的患儿,达到确诊的目的。
肺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31
支气管激发试验
❖ 常用药物为组胺和乙酰甲胆碱,其应用方法在成人已经标
准化。
❖ 激发前先作基础肺功能测定,然后吸入激发剂稀释液(常
用生理盐水,进行吸入方法的训练与适应),再测定肺功能
值,有些气道高反应性病人此时即可出现阳性反应,应终止
肺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33
❖ 气道反应程度可依使FEV1.0下降20%的药物( 以组胺为例 )
剂量分为四级:
< 0.1μmol (0.03mg)为重度;
0.1~0.8μmol (0.03~0.24mg) 为中度;
0.9~3.2μmol (0.25~0.98mg) 为轻度;
3.3~7.8μmol (0.99~2.2mg) 为极轻度。
意义:大多数哮喘患者的PF存在明显的昼夜节律
变化,清晨和晚上最低,中午和下午最高。 结合
临床有助于判断哮喘病情严重度,指导其用药,
观察其转归。轻度异常 <20% 中度异常 20-30%
重度异常 >30% 。
肺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15
肺功能障碍的评价
通气功能障碍的类型:

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

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
轻度损害: FEV1<正常预计值的95%可信限,或在79-60%正常预计值或FEV1/FVC在74--60%之间;
中度损害: FEV1 在59--40%正常预计值之间,或
FEV1/FVC在59--40%之间;


重度损害: FEV1<40%或FEV1/FVC<40%
肺功能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肺功能检查指标及临床意义

肺功能检查指标及临床意义

肺功能检查指标及临床意义肺功能检查指标及临床意义一秒用力呼气量正常范围:男3.18±0.12L;女2.31±0.05L。

检查介绍:一秒用力呼出量为深吸气末,以最快速度用力呼出的气量。

临床意义:正常者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

在有气道阻塞时,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阻塞性通气障碍时一秒用力呼出量下降、呼出时间延长,限制性通气障碍时则呼出时间提前。

用一秒用力呼出量和用力肺活量预计值比值可反映通气障碍的类型和程度。

呼气高峰流量()正常范围:正常参考值约5.5(升/秒)。

检查介绍:呼气高峰流量():指在测定用力肺活量()过程中的最大呼气流速。

临床意义:需和其他肺功能检查综合判断。

最大中期呼气流速与最大中期流速工夫正常范围:男:3.369(升/秒)。

女:2.887(升/秒)。

检查介绍:肺功能检查指将测定肺活量的气体用最快速呼出的能力,在临床上最常使用,也是敏锐简便的最佳通气指标。

临床意义:将其所用时间称最大中期流速工夫,一般人0.5秒左右。

意义与(1.0%)不异但更敏锐、准确。

"" 优越性在于不受性别、年龄、身高等影响。

延长(超过0.5秒)程度标志阻塞性通气障碍严重程度,如肺气肿。

用力肺活量()正常范围:男:3.179+0.117L女:2.314+0.048L。

检查介绍:用力肺活量():也称时间肺活量。

该指标是指将测定肺活量的气体用最快速呼出的本领。

临床意义:实际上常用第1秒肺活量占整个肺活量百分比表示,称1秒率。

正常人大于80%,低于80%表明气道阻塞性通气障碍的存在,如哮喘。

医学上还用低于80%及60%评判支气管哮喘发病的轻重水平。

每分钟最大通宇量()正常范围:男:104+2.71L女:82.5+2.17L。

检查介绍:每分钟最大通气量():受检查者按每秒一次,以最大最快速度呼吸12次气量再乘以5测得。

临床意义:本项检查实质是通气储备本领实验。

用以权衡胸廓肺构造弹性、气道阻力、呼吸肌力量。

术前肺功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术前肺功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肺功能测定可以评估患者的通气功能、换气功能以及呼吸肌功能,为手术风险评估提供依 据。
肺功能测定有助于发现潜在的呼吸系统疾病,为手术方案制定提供依据。
肺功能测定有助于了解患者的术后恢复能力,为术后护理提供参考。
评估手术风险及预后
术前肺功能测定有助于评估患者 的手术风险,预测术后并发症的 发生率。
术前肺功能测定 的注意事项
测定前患者准备
患者应停止吸烟2 周以上
避免感冒、咳嗽 等呼吸道疾病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避免熬夜 、过度劳累等
保持情绪稳定, 避免紧张、焦虑 等情绪波动
测定操作规范
测试前准备:熟悉测试流程,确保设备正常,准备测试用品 测试环境:安静、通风良好,避免干扰 测试对象:选择合适的测试对象,排除禁忌症 测试方法: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测试,确保数据准确 测试结果:及时记录测试结果,并与临床医生沟通,制定治疗方案
监测治疗效果及康复进程
评估手术风险:预测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指导治疗方案:根据肺功能结果调整麻醉和呼吸管理方案 监测治疗效果:评估手术对肺功能的影响,指导术后康复治疗 预测康复进程:根据肺功能结果预测患者术后康复时间和生活质量
肺功能测定在手 术科室的应用
胸外科
术前肺功能测定: 评估患者手术风 险,制定手术方 案
指导术前准备
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提 高肺功能储备
评估患者肺功能状况,预测 术后并发症风险
调整麻醉方案,降低麻醉风 险
指导患者进行术后康复锻炼, 提高术后恢复效果
评估术后并发症风险
术前肺功能测定有助于预测术后呼吸系统并发症的风险 肺功能低下的患者术后更易发生呼吸系统并发症 术前肺功能测定有助于制定术后呼吸管理策略 肺功能测定有助于评估术后康复时间和预后情况

肺功能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

肺功能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

肺功能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肺功能检查是一项重要的临床工具,用于评估患者肺部功能的情况。

肺功能检查可以通过测量多个指标来评估呼吸功能,包括肺活量、呼气流量、气道阻力等。

1. 肺活量肺活量是指患者在最大吸气或最大呼气后能够吸入或呼出的最大气量。

肺活量的测量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肺部容积情况。

较低的肺活量可能意味着肺部容积减少或肺功能下降,可能是由于肺炎、肺纤维化等疾病引起的。

2. 呼气流量呼气流量是指患者在呼气过程中的气流速度。

呼气流量的测量可以反映患者呼气道的通畅程度。

如果呼气流量减少,可能表明患者患有气道阻塞疾病,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3. 气道阻力气道阻力是指呼吸过程中阻碍气体流经气道的程度。

气道阻力的测量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气道的通畅性。

气道阻力的增加可能是由于支气管狭窄、肺部疾病等引起的。

4. 肺弹性肺弹性是指肺组织的伸缩能力。

肺弹性的测量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肺组织的弹性情况。

肺弹性的下降可能意味着肺组织纤维化或弹性减弱,可能是由于肺纤维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引起的。

肺功能检查各项指标的临床意义在于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肺部功能情况和疾病状态,从而指导临床诊断和治疗决策。

通过对肺功能检查结果的综合分析,医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肺部状况,并制定相关治疗方案,以达到更好的临床效果。

请注意,我是一个智能助手,提供的信息供参考,不代表最终诊断和治疗建议。

建议您咨询专业医生获取准确的诊断和治疗意见。

> 以上为肺功能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的简要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肺功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肺功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肺功能测定及其临床意义蔡映云肺功能是建立在临床生理学基础上的呼吸功能的测定。

其实肺除了呼吸功能之外,还具有防御、代和免疫等功能,但本节仅涉及肺的呼吸功能。

在少数情况下,肺功能对疾病的病理和病因诊断可提供有力依据,如肺动靜脉痿患者作静脉血分流测定,职业性哮喘患者作特异性支气管激发试验及睡眠一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作睡眠生理监测。

但在大多数情况下肺功能测定仅仅提供了呼吸功能障碍的性质和程度。

肺功能测定的主要目的如下:①探讨疾病的发病机制。

②了解胸部或胸外疾患所引起的肺功能损害的性质和程度。

③协助疾病的诊断。

④胸部或胸外疾患治疗的的疗效评估。

⑤分娩或手术的安全性评价以及术后肺功能预测。

⑥指导疾病的康复。

⑦重症抢救的监测。

⑧劳动力鉴定。

呼吸过程主要由呼吸系统、血液和循环系统密切配合而完成的。

肺循环与外环境的气体交换称为外呼吸,而体循环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则称为呼吸。

肺功能只研究外呼吸过程。

外呼吸包括通气和换气两个过程。

所谓通气是指肺泡与外环境的气体交换,而换气则是肺泡与肺循环的气体交换。

现将常规肺功能测定的项目简述于下一. 肺功能测定的原理、方法和临床意义(一)肺容量1.肺容量的组成(图1)。

肺容量的组成有八项,其中潮气量、补呼气量和残气量是不能再分割的容量,称为基础容积(basal lung volume);另四项为深吸气量、功能残气量、肺活量和肺总量均由二项或二项以上的基础肺容积组成,称为基础肺容量(basal lung capacity)。

潮气疑(tidal volume, VT):平静呼吸时,每次呼出或吸入的气量。

补吸气量(inspiratory reserve volume , IRV ):平靜吸气后所能吸入最大气量。

补呼气量(expiratory reserve volume, ERV ):平静呼气后所能呼出最大气量。

殘气疑(residual volume , RV ):最大呼气后肺的气量。

肺功能检查的意义是什么

肺功能检查的意义是什么

肺功能检查的意义是什么肺功能检查的意义是什么肺部是人体最大的呼吸系统,所以,我们在检查呼吸系统时一定不能遗忘肺功能检查。

意义与早期检测出肺、气道的病变。

所以,对于经常抽烟及哮喘患者来说,进行肺功能检查非常有必要。

今天,店铺就具体为大家介绍的一些关于肺功能检查方面的知识。

肺功能检查的意义对于长期抽烟的人来说,肺功能检查必不可少。

但是,大部分人觉得,进行此项检查非常没有必要。

店铺在此告诉大家,肺部是我们呼吸系统的一个链接,通过肺部检查可以了解一个人的肺活量与正常值是否吻合。

所以,此项检查非常有意义。

一、检查肺功能有什么意义呼吸系统疾病是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近年来,随着呼吸疾病患者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吸烟者的增多、环境污染、以及生活和工作压力等众多因素,使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患者每年成倍增长。

例如,超过1/4 的40岁以上的吸烟者检查肺功能不正常;需要吸氧治疗的病人也在增多。

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慢阻肺(慢性阻塞性肺病)病死率仅次于心脏病、脑血管疾病和急性呼吸道感染,与艾滋病并列。

在我国,每年因慢阻肺死亡的人数达100万,致残人数达500万~1000万。

慢阻肺早期症状轻微,但随着病情进展,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调查数据显示,69%的慢阻肺患者被漏诊或误诊,其实,只要吹几口气,测定一下肺功能,就能帮助医生早期诊断。

肺功能检查是一项对于呼吸系统疾病检测非常重要的诊治技术。

肺功能检测能够客观的测呼吸系统,是被可能会被忽略的殿堂肺功能。

对于协作疾病和鉴别以及诊断都有着很大的临床意义。

二、肺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肺功能检查是临床上胸肺疾病及呼吸生理的重要检查内容。

对于早期检出肺、气道病变,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诊断病变部位,评估疾病的病情严重度及其预后,评定药物或其它治疗方法疗效,评估肺功能对手术的耐受力或劳动强度耐受力及对危重病人的监护等,肺功能检查均是必不可少的。

1、用于检测呼吸道的通畅程度、肺容量的大小,了解通气功能损害程度,鉴别肺通气功能障碍的类型如:阻塞性、限制性、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

常用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判断标准

常用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判断标准

常用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及判断标准一、肺容积测定的临床意义(一)、肺活量(VC)深吸气后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为VC。

当VC低于预计值的80%即为降低,80%-60%-40%分别为轻、中、重度降低。

VC减少是由于1、主要由限制性通气障碍引起;2、呼吸肌功能不全;3、气道阻塞对VC亦有轻度影响。

(二)、功能残气量(FRC)和残气容积(RV)FRC是平静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量,RV是深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量。

临床上常以RV占肺总量(TLC)的百分比(RV/TLC)来表示肺泡内残留气量的多少,正常人为20%-35%,此值随年龄增长而增大。

RV和RV/TLC增大表明肺组织过度膨胀,其最常见的原因为肺气肿,通常认为RV/TLC 增至35%-45%-55%分别为轻、中、重度肺气肿。

其次为气道部分阻塞。

FRC和RC减少见于各种弥漫性限制性疾病和ARDS。

(三)、肺总量(TLC)指深吸气后肺内所含的气体总量,等于肺活量加残气容积。

COPD患者由于RV增加,使TLC增大。

各种限制性肺疾病使TLC减少。

二、肺通气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正常肺通气功能的维持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即呼吸肌功能,胸廓与肺舒缩功能,以及呼吸道的通畅程度。

呼吸肌功能不全引起的通气功能障碍可称为通气泵功能障碍,胸廓与肺扩张受限所致通气障碍为限制性通气障碍,气道阻塞引起的通气障碍称为阻塞性通气障碍。

(一)、最大通气量(MBC或MVV) MBC是指每分钟能呼吸的最大气量。

当MBC实测值/预计值<80%为降低,80%-60%-40%分别为轻、中、重度降低。

MBC降低见于以下情况:1、气道阻力增加:为主要原因;2、呼吸肌功能不全;3、限制性肺疾病。

气速指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与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对MBC和VC的影响并不一致。

引起MBC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道阻塞和肺组织弹性减退,VC减少则主要由限制性肺疾病引起。

因此,测定气速指数有助于了解通气功能障碍类型。

气速指数=(MBC实测值/预计值)/ (VC 实测值/预计值)(二)、用力肺活量(FVC)深吸气后用力快速呼气时所呼出的最大气量。

肺功能测试的临床意义

肺功能测试的临床意义
操作人员的培训等
仪器的安装、调试
多由生产厂方的工程师负责;
需要一个独立的接地,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
房间需要通风良好(特别是开展激发实验和弥散残气测试时);
为清洗消毒方便,房间内应有上、下水系统。
开机自检与测试
厂方提供的专用软件是否成功运行;
仪器自动检查接口卡、阀门、气路、各种传感器等硬件设备工作是否正常;
质控:
重复测定≥3次,测得数据的差值<5%;
先作ERV(北美、英国)还是IC(欧洲大陆)?
SVC时呼气的速度与时间,过快则为FVC。
肺通气功能测定(2)
FVC测定:可得出相关参数如FEV1~3、FEV1/FVC、FEV3/FVC、MMEF/FEF200~1200ml、MET等。
质控:
要求受试者用力快速吸气至TLC位;
含口器,舌应避免堵住口器而增加阻力,嘴唇紧包口器,不能有漏气;
避免过紧的腰带、胸带和衣服。
质控:
平静呼吸测试时呼吸基线应保持平稳;
记录时间应至少2个呼吸周期以上,最好为30~45秒;
慢肺活量(SVC)测试时呼吸动作要缓慢,流速应保持在约2.0 L/s。
一口气法弥散残气(single breath);
体描法肺容积测定(plethysmography);
强迫振荡技术测定(FOT/IOS);
潮气肺功能与呼气负压技术(tidal breathing/NEP)。
肺通气功能测定(1)
VT、SVC测定:平静呼吸≥5次,呼吸基线平稳后启动慢肺活量检查;受试者先缓慢呼气至残气位(RV),然后再缓慢地吸气至肺总量位(TLC),再全部呼出直到不能再呼为止,最后回到平静呼吸。
肺功能测试的临床意义
确定并量化呼吸系统功能的缺陷与异常;

肺功能检查指标与临床意义

肺功能检查指标与临床意义

肺功能检查指标与临床意义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正常范围:男3.18±0.12L;女2.31±0.05L。

检查介绍:一秒用力呼出量为深吸气末,以最快速度用力呼出的气量。

临床意义:正常者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

在有气道阻塞时,一秒用力呼出量<用力肺活量,阻塞性通气障碍时一秒用力呼出量下降、呼出时间延长,限制性通气障碍时则呼出时间提前。

用一秒用力呼出量和用力肺活量预计值比值可反映通气障碍的类型和程度。

呼气高峰流量(PEFR)正常范围:正常参考值约5.5L/S(升/秒)。

检查介绍:呼气高峰流量(PEFR):指在测定用力肺活量(FVC)过程中的最大呼气流速。

临床意义:需和其他肺功能检查综合判断。

最大中期呼气流速与最大中期流速时间正常范围:男:3.369L/S(升/秒)。

女:2.887L/S(升/秒)。

检查介绍:肺功能检查指将测定肺活量的气体用最快速呼出的能力,在临床上最常使用,也是敏感简便的最佳通气指标。

临床意义:将其所用时间称最大中期流速时间,正常人0.5秒左右。

MMFR意义与(FEV1.0%)相同但更敏感、准确。

"MET "优越性在于不受性别、年龄、身高等影响。

延长(超过0.5秒)程度标志阻塞性通气障碍严重程度,如肺气肿。

用力肺活量(FVC)正常范围:男:3.179+0.117L 女:2.314+0.048L。

检查介绍:用力肺活量(FVC):也称时间肺活量。

该指标是指将测定肺活量的气体用最快速呼出的能力。

临床意义:实际上常用第1秒肺活量占整个肺活量百分比表示,称1秒率。

正常人大于80%,低于80%表明气道阻塞性通气障碍的存在,如哮喘。

医学上还用低于80%及60%评判支气管哮喘发病的轻重程度。

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正常范围:男:104+2.71L 女:82.5+2.17L。

检查介绍: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受检查者按每秒一次,以最大最快速度呼吸12次气量再乘以5测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用肺功能测定的临床
意义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常用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常用肺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一、肺容积测定的临床意义
(一)、肺活量(VC)深吸气后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称为VC。

当VC低于预计值的80%即为降低,80%-60%-40%分别为轻、中、重度降低。

VC减少是由于 1、主要由限制性通气障碍引起;
2、呼吸肌功能不全;
3、气道阻塞对VC亦有轻度影响。

(二)、功能残气量(FRC)和残气容积(RV)FRC是平静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量,RV 是深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气量。

临床上常以RV占肺总量(TLC)的百分比(RV/TLC)来表示肺泡内残留气量的多少,正常人为20%-35%,此值随年龄增长而增大。

RV和RV/TLC增大表明肺组织过度膨胀,其最常见的原因为肺气肿,通常认为RV/TLC 增至35%-45%-55%分别为轻、中、重度肺气肿。

其次为气道部分阻塞。

FRC和RC 减少见于各种弥漫性限制性疾病和ARDS。

(三)、肺总量(TLC)指深吸气后肺内所含的气体总量,等于肺活量加残气容积。

COPD患者由于RV增加,使TLC增大。

各种限制性肺疾病使TLC减少。

二、肺通气功能测定的临床意义
正常肺通气功能的维持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即呼吸肌功能,胸廓与肺舒缩功能,以及呼吸道的通畅程度。

呼吸肌功能不全引起的通气功能障碍可称为通气泵功能障碍,胸廓与肺扩张受限所致通气障碍为限制性通气障碍,气道阻塞引起的通气障碍称为阻塞性通气障碍。

(一)、最大通气量(MBC或MVV) MBC是指每分钟能呼吸的最大气量。

当MBC实测值/预计值<80%为降低,80%-60%-40%分别为轻、中、重度降低。

MBC降低见于以下情况:
1、气道阻力增加:为主要原因;
2、呼吸肌功能不全;
3、限制性肺疾病。

气速指数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与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对MBC和VC的影响并不一致。

引起MBC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气道阻塞和肺组织弹性减退,VC减少则主要由限制性肺疾病引起。

因此,测定气速指数有助于了解通气功能障碍类型。

气速指数=(MBC实测值/预计值)/ (VC 实测值/预计值)
(二)、用力肺活量(FVC)
深吸气后用力快速呼气时所呼出的最大气量。

FVC的临床意义同VC。

正常人FVC与VC
相等,而在COPD患者FVC往往明显减少,低于VC。

(三)、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 (FEV1)及FEV1 %
是指深吸气后用力快速呼气,在第1秒钟呼出的气量。

临床上常用FEV1%(FEV1 /FVC或FEV1实/预)来表示。

当FEV1 /FVC <70%时即为降低,70%-60%-40%分别为轻、中、重度降低。

当FEV1实测值/预计值(%)<70%时即为降低,70%-55%-40%分别为轻、中、重度降低。

FEV1临床意义:
1、FEV1及FEV1 %是常用且较敏感的检测大小气道气流受阻的肺功能指标。

2、 FEV1是评价支气管解痉药物疗效的常用指标。

3、 FEV1是气道阻塞可逆性的判定指标。

4、 FEV1 /FVC与FEV1实/预综合判断有利于COPD分级。

5、作为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舒张试验的反应指标。

(四)、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MEF)
为用力呼气曲线中间一半的平均用力呼气流量。

当MMEF实测值/预计值<70%即为降低,70%-55%-40%分别为轻、中、重度降低。

MMEF降低表明小气道阻塞,它反映小气道病变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准确性。

(五)、最大呼气流量(PEF)
由肺总量位用力呼气时,呼气流量随驱动压的增大而增加,约在75%-80%肺活量位时达最大,此时的呼气流量称为PEF。

当PEF实测值/预计值<70%即为降低,70%-55%-40%分别为轻、中、重度降低。

PEF临床意义
1、诊断支气管哮喘,并与COPD相鉴别。

24小时PEF波动率=(PEF最高值- PEF最低值)/(同日内最高值+最低值)
支气管哮喘>20% ,COPD<20%,正常人<8%。

2、判断大气道阻塞性病变及程度。

(六)、75%、50%、25%肺活量最大呼气流量(V75 、V50 、V25)
是指用力呼气到75%、50%、25%肺活量位时的最大呼气流量。

当V75 、V50 、
V25实测值/预计值<70%即为降低,70%-55%-40%分别为轻、中、重度降低。

V75 、V50 、V25降低主要由于气道阻力增大和肺弹性回缩力减弱所致。

V75降低表明有大气道阻塞或呼吸肌力减弱, V50 、V25降低表明有小气道阻塞。

三、呼吸动力机制测定的临床意义
(一)、肺顺应性(CL)指单位经肺压所引起的肺容积的变化。

肺顺应性降低见于:1、限制性肺疾病; 2、肺炎实变、肺水肿使肺容积减少;3、ARDS。

肺顺应性增大常见于肺气肿。

(二)、气道阻力(Raw)
阻力可分为弹性阻力、粘性阻力和惯性阻力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