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在职攻读课程与教学论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2010-西南大学

合集下载

关于印发《西南大学教职工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

关于印发《西南大学教职工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

西校…2006‟41号关于印发《西南大学教职工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各单位:《西南大学教职工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管理暂行办法》已经校长办公会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六年二月二十八日西南大学教职工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管理暂行办法为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有计划地培养教学科研人员、专业技术干部和党政管理干部,保证学校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报考条件第一条教学科研人员、专业技术干部和党政管理干部报考在职研究生应服从人才队伍建设的培养计划和所在单位的工作安排。

第二条教学科研人员、专业技术干部和党政管理干部在我校工作满2年,可报考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

第三条教学科研人员报考博士、硕士研究生所学专业应服从于本单位的学科建设需要,报考院校应是国内外著名大学或重点专业院校。

第四条党政管理干部和其他专业技术干部(以下简称“干部”)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所报考的专业应与所从事工作相关,或与本人本科以及硕士研究生期间所学专业基本一致;党政管理干部一般只能报考本校的相关专业,专业技术干部只能报考重庆市辖区内的学校。

第五条校部机关一个部门同时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的干部人数不得超过本单位实有人数的三分之一;一个部门的处级干部同一时期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人数不得超过本单位处级领导干部总数的三分之一。

第二章审批程序第六条教职工报考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按以下程序办理:政治辅导员报考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由本人填写《西南大学教职工报考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审批表》,经所在单位负责人签署意见后送组织部、学生处会核,报人事处审核。

党群系统处级以下干部报考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由本人填写《西南大学教职工报考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审批表》,经所在单位负责人签署意见后送组织部会核,报人事处审核。

处级及其以上干部报考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由本人填写《西南大学教职工报考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审批表》,经所在单位负责人签署意见后送组织部会核,经分管(联系)该单位的校领导、分管组织干部工作的党委副书记签署意见后,报人事处审核。

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附件4
西南大学
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食品科学与工程
专业名称食品科学
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
专业代码
083201
083202
083203
083204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2006年7月6日修订日期:2009年11月12日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1、食品科学(083201)
2、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83203)
3、粮食、油脂及植物蛋白工程(083202)
4、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083204)
* 系食品科学学院院外指导教师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三、课程设置(包括前沿讲座、学术报告等)
备注:1、平台课即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1-2门,按一级学科范围设置;
2、每个二级学科设专业课2-3门,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须在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
学科;
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4、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增设“教育科学通论”、“现代教育技术”为必修课
,免除“学术
活动”、“社会、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二项必修环节;
5、港、澳、台及外国留学生免除“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第一外国语”课程的学习和考核,
增设“中国概况”为必修课;
6、选修课可以根据学科发展需要而增列,并按照研究生课程管理程序申报。

五、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六、需阅读的主要文献。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语文)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硕士点培养具有比较宽厚的教育专业理论基础,了解国内外课程和教学论发展的动向和趋势,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能阅读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相关学科的知识,能够承担教育学、课程论、教学论等课程的教学、科研工作和教育管理工作的专门人才。

本硕士点毕业的研究生授予教育学硕士学位,应达到以下要求:1、政治立场坚定,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努力学习和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敬业、博学、求实、创新”,遵纪守法,学风严谨,品行端正,有较强的事业心、责任心和献身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2、培养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了解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历史与现状,有独立从事课程与教学论或相近学科的教学、科研或文化工作的能力。

3、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较为熟练地运用一门外国语查阅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相关资料、撰写论文摘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能够独立地进行学术交流;能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和网络,具有较强的信息检索能力。

4、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健康的身心。

二、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三、学习年限本硕士点研究生培养实行弹性学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课程学习时间和毕业(学位)论文撰写时间原则上各占一半。

对于品学兼优、提前完成培养计划、修满学分且符合学校有关规定者,允许其提前毕业;对于完不成学业,没有达到学校培养要求者,可以申请延期毕业,但在校学习年限最长不得超过四年(含休学)。

延期学习期间,培养经费自筹。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1、本硕士点课程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低于37学分(含学术活动和实践活动各2学分)。

课程结构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两大类。

学位课程包括政治理论课、外国语课、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非学位课程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指导性培养方案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指导性培养方案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指导性培养方案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是一项较为常见的学习方式,对于工作人士来说,既能兼顾工作,又能进一步提升自己的学历和专业能力。

针对这种学习方式,制定一份指导性培养方案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规划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果。

以下是一份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指导性培养方案,旨在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指导和支持。

一、培养目标1.系统掌握教育理论和方法,能够在教育实践中运用;2.具备教育管理和领导能力,能够有效地组织和管理教育工作;3.具备教育研究能力,能够进行实证教育研究;4.具备教育和创新能力,能够推动教育和发展。

二、课程设置本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包括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

必修课为学生提供了基础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提供了学科专业整体考察的机会。

选修课为学生提供了进一步深化学习和个性化定制学习的机会,可以根据个人需求和研究方向选择相关课程。

1.必修课程:-教育心理学-教育统计学-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管理学-教育法律法规-教育经济学-教育与社会发展-教育技术与创新2.选修课程:-学校领导与管理-教育评价与质量管理-教育与创新-儿童与青少年发展-教育信息化-教育研究前沿三、研究项目为了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培养方案设有研究项目。

学生在完成必修课程后,需要选择一个研究方向,并提交研究计划。

在导师指导下,完成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

四、学习支持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学习,提供以下学习支持:1.学术指导: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学习进程,随时与导师进行学术交流和指导。

2.学习资源:学校提供相关教育资源,包括图书馆、电子图书和期刊数据库等,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3.网络学习平台: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平台进行在线学习和交流,并获取课件、教学资料和作业要求等信息。

4.学生互助:学校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学习,可以组建学习小组或参加学术讨论会,促进学习氛围和学术合作。

五、学位评定完成培养计划中所有课程、研究项目和论文答辩后,学生将被授予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西南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地理培养方案

西南大学-全日制教育硕士学科教学.地理培养方案

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教学.地理)一、培养目标和要求培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的、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的中学地理课程专任教师。

具体要求如下: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积极进取,勇于创新。

2、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

3、具有较强的教育实践能力,能够胜任地理教育教学工作,在现代教育理论指导下运用所学理论和方法,熟练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够理论结合实践,发挥自身优势,开展创造性的教育教学工作。

4、熟悉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掌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新理念、新内容和新方法。

5、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

二、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三、培养方式采用理论知识与应用能力培养、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培养、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培养紧密结合的培养模式。

要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课堂参与、小组研讨、案例教学、合作学习、模拟教学等方式。

应在中小学建立稳定的教育实践基地,做好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成立导师组负责研究生的指导,并在中小学聘任有经验的高级教师担任指导教师,实行双导师制。

1、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着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实务能力的培养。

2、成立导师组,采取集体培养与个人负责相结合的指导方式。

导师组吸收中小学经验丰富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参加。

3、加强教学与实践的联系和交流,聘请中小学具有经验的高级教师和管理者参与教学及培养工作。

4、必修课的考核分为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

四、课程学习及必修环节1、课程与必修环节设置课程设置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攻读本领域(方向)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研究生须完成以下课程的学习和必修环节,总学分应不少于36学分。

2、必修环节要求论文选题及报告要求:论文选题及报告要求:开题报告是学位论文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

硕士生入学后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确定研究课题,硕士生学位论文开题时间放在第二学期期末,可与中期考核同时进行。

关于2010年度在职教师攻读西南大学教育硕士

关于2010年度在职教师攻读西南大学教育硕士

关于2010年度在职教师攻读西南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的政策解释1、依据组织教育管理和教学人员报考西南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工作是常州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加强我市事业单位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加快教育管理和教学人员队伍建设,提高教育专技人员素质的具体要求。

采取和西南大学联合办学的方式,具体工作由常州市人事培训中心组织落实。

2、报考条件2007年7月31日前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或本科以上毕业并取得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只有国民教育系列大学本科学历、未获得学士学位者,如具有小学高级、中学一级、大学讲师任职资格的教师也符合报考条件)的在职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均可报考。

根据教育部规定,招生时不允许招收调剂生,所以报名时需直接填报西南大学。

3、资格审核与入学考试资格审核时间为7月下旬,入学考试时间在10月底,地点均在南京,届时市人事培训中心将统一组织前往。

全国联考科目(教育学、心理学、英语)分数线由教育部根据学校具体情况划定(单科满分100分,总分300分,09年西南大学分数线为165分,其中单科成绩不低于20分)。

市人事培训中心将在暑假期间开设考前辅导班,由西南大学教师来常上课(去年同类辅导班通过率为90%),专业课由西南大学自主命题、自行阅卷(一般及格即可)。

当年未达录取分数线的学员可选择先跟班就读,在后续的两年内继续报考,录取后跟班时的学分有效。

4、招生计划与专业人数西南大学教育硕士入学分数线由西南大学划定(一般低于我省同类院校),今年在我市计划招生150人,并视具体情况增加调剂名额,因各专业公共基础课程大都相同,故各专业人数不设限额(在招生总人数范围之内)。

5、上课形式、地点采用现场授课的形式,上课、论文开题地点在市人事培训中心(北直街35号),一般选择周末、寒暑假等业余时间集中上课。

学员仅需在论文答辩时到西南大学,时间安排在双休日,一般需二天左右(由人事培训中心组织前往,参加论文答辩、毕业典礼等)。

西南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

西南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

西南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管理办法(2010修订稿)为保证和提高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根据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办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针对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特点,特制定本管理办法。

本办法适用于我校招收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

一、总则第一条专业学位研究生采取校内课程学习和校外实践研究相结合的多学科综合、宽口径的方式培养。

《西南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学位工作的主要依据。

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学习年限、课程学习与学分要求、必修环节、学位论文(设计)工作等要求按相应学科领域方向和类别的《西南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要求执行。

第二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实行双导师负责制,由校内具有相应专业领域实践经验的导师与实践基地(单位)或学员所在地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职称(务)人员等联合指导,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内导师负责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全面指导,校外导师主要负责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学位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

专业学位研究生校内外导师遴选聘任按《西南大学专业学位指导教师遴选办法》实施。

第三条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按专业学位类别设立各专业学位分委员会,负责相应专业学位教育的学术及专业实践统筹管理。

第四条具体业务和党政管理实行校、院(所、中心,含实践基地或单位)两级管理体制,并以各培养学院(所、中心)和实践基地(单位)的管理为主。

第五条研究生部主要负责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政策制定和组织协调,新生报到及入学教育,公共课程开设及教材、教室、教学安排,各培养环节的宏观指导和质量监控。

第六条各培养学院(所、中心)应有领导专人分管,设立工作秘书和专职辅导员各一位,并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人数设立班主任一位或多位,具体负责落实专业学位研究生报到注册,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课和选修课程开设及教材、教室、教学安排,实践活动,学位论文选题报告,论文指导和论文答辩等环节的工作。

西南大学专硕培养方案

西南大学专硕培养方案

西南大学专硕培养方案西南大学是一所位于重庆市的综合性大学,其管理学院设有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其中包含了MBA和MPAcc两个专业方向。

以下是西南大学MPAcc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方案:1.专业方向:MPAcc专业硕士研究生是针对会计、审计、税务等相关领域从事专业工作并具有工作经验的应届申请者,以及从事管理、金融、法律等非会计专业工作并具备会计基础知识的应届申请者。

该专业旨在为学生提供深入与广泛的经济、管理、法律、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从事会计、审计、税务、财务管理等专业领域提供高素质的人才支撑。

2.培养目标:通过培养,MBAcc研究生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和素质:(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高尚的职业责任感;(2)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现代管理理论;(3)能够熟练运用现代管理工具进行科学决策;(4)掌握现代会计、审计、税务的相关理论和实践技能;(5)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语言能力。

3.培养计划:(1)研究生第一年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理论学习、基础培训和实践训练。

主要包括会计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等领域的课程。

通过理论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了解行业的最新进展,并且提升一些必要的技能;模拟练习和实践训练可以让学生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实践经验,为进一步的论文工作或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2)研究生第二年主要是选修课程和论文撰写。

在第二年中,学生可以选择心仪的课程进行进一步学习,并且可以由导师安排具体的研究方向,撰写一篇符合专业要求的论文。

论文撰写是研究生拿到学位的标志之一,并且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因此,导师和学生需要共同努力,确保论文取得一定的成绩。

4.培养方式:西南大学MPAcc专业硕士研究生采用为主、辅以国际导师制的培养方式,即本土导师加国际导师。

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吸收国际视野和理念,而且还能更好地理解国内外行业的最新动态,从而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

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介绍(doc 9页)

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介绍(doc 9页)

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介绍(doc 9页)附件4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报表)一级学科名称工商管理专业名称会计学专业代码1202014 公司理财公司理财理论研究;中国上市公司财务问题研究,上市公司财务问题实证研究毕茜副教授王克勤教授5 管理会计现代管理会计基本理论、方法及一些新的发展领域;企业成本会计研究,企业质量成本会计研究张孝友教授(博导)陈昌明副教授张集琼副教授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培养目标(本表可不填政治标准):本着培养研究创新型、应用开拓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要求学生:1、系统掌握会计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门知识,掌握本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熟悉会计学科前沿和发展动向,具有从事会计学理论问题研究的能力。

2、在掌握会计学坚实的基本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术方法的基础上,能够解决会计实际问题并能够从事会计业务管理工作。

3、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地阅读专业外文资料。

4、具有实事求是、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严谨的学术态度;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为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学制:2~5年,基本学习年限掌握在3年应修学分:35学分(各学科可自定)其中必修22学分,选修13学分。

三、课程设置(包括前沿讲座、学术报告等)类型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开课学期学时学分任课教师考核方式备注必修课公共课1100000001 第一外国语 1 140 5研究生院考试1100000001马克思主义理论课(自然辩证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1 723 研究生院考试平台课1112020111高级计量经济学 370 3戴思锐考试1112020112高级微观经济学 160 3温涛考试专业课1112020121管理学理论及方法论 250 2王钊考试1112020122会计基本理论与方法 250 2彭珏考试1112020123审计理论与实务 250 2张孝友考试选修课1112020151 财务会计研究 240 2陈昌明考试1112020152 现代企业理论 250 2段豫川考查1112020153实证会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340 2毕茜考查1112020154高级财务管理理论 340 2石声萍考查1112020155 国际会计研究 340 2彭珏考查1112020156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与审计3 40 2 汪军考查1112020157 税务会计研究 340 2李峦松考查1112020158 博弈论 340 2熊风华考查1112020159 金融经济学 2 50 2谢家智考查111202 0160 经济学研究方法论 350 2 李容或王定祥考查111202 0161 企业组织与创新研究 340 2段豫川考查111202 0162 制度经济学理论 340 2张应良考查111202 0163 高级宏观经济学 340 2谢家智考查111202 0164 决策理论与方法 350 2王钊考查111202 0165 证券投资理论与实务 340 2刘文朝考查110000 0040 计算机应用基础 350 2研究生院考试必修环节学术活动(不少于5次),参加学术报告、前沿讲座(每次应有500字以上的小结)2 提交学术报告,导师签字,学院核查文献阅读综述及论文开题报告 3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学院提交选题报告一份中期考核 4不计学分,完清审核签字手续,向学院提交相关材料各一份社会、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三选一)不计学分,导师审查签字后向学院提交实践报告一份同等学力考生补修课程统计学原理 1 不计学分会计学原理 1 不计学分西方经济学 1 不计学分管理学原理 1 不计学分注1、平台课即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1-2门,按一级学科范围设置2、每个二级学科设专业课2-3门,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须在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4、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增设“教育科学通论”、“现代教育技术”为必修课,免除“学术活动”、“社会、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二项必修环节5、港、澳、台及外国留学生免除“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第一外国语”课程的学习和考核,增设“中国概况”为必修课。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硕士培养方案(2023年1月修订)一、专业概况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新兴旳学科,属教育学旳二级学科。

南京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创立于2023年。

本专业遵照高校人才培养规律、面向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探索综合性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人才培养旳新型模式,着力塑造服务于教育科研机构、教育行政部门、基础教育学校和高等院校课程与教学管理、学生事务管理、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课程与教学评估以及教师发展培训开发等方面旳专门人才。

本专业依托综合性大学所具有旳学科群体优势、学术研究气氛,融合有关学科旳教学和研究力量,统整式、前瞻式地培养课程与教学研究、评价、管理和服务领域旳专门人才。

授予学位:教育学硕士。

往届毕业生重要就业岗位:教育科研机构,高校教学管理部门,高校学生管理部门,高校科研管理部门,中小学课程与教学管理部门,大中型国企旳行政管理部门、人力资源部门,社会教育培训机构,企业旳人才管培部门、行政管理部门等。

二、培养目旳本专业重要培养具有现代课程与教学理念、严谨治学态度、良好课程与教学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适应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工作需要旳课程与教学专门人才。

其详细规定是:1.具有严谨旳治学态度、科学旳思想措施和诚朴旳工作作风,具有良好旳思想政治素质和学术道德。

2.系统掌握课程与教学论学科领域旳专门知识,理解学科发展前沿和国外大学课程与教学改革旳动向,掌握高等教育学、教育管理学等有关领域旳新知识、新理论,具有扎实旳知识基础和较宽旳知识面。

3.具有措施论意识,学习和掌握教育科学研究旳基本措施,学会运用科学旳研究措施开展教育研究工作,并具有运用教育理论、措施分析和处理实践问题旳能力。

54. 具有较强旳国际交流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并可以在本学科使用外语进行学习、研究和交流。

5. 具有良好旳团体合作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善于进行跨学科合作,能胜任教学和管理工作,并具有独立从事教育理论研究和服务于课程与教学开发、设计与评估实践旳能力。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1. 研究生培养方案的概述教育是国家的命脉,培养优秀的教育人才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

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许多高等院校特设有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本文将对该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的重要性和主要内容进行探讨。

2. 培养目标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具有深厚教育理论基础和较高教育研究能力的人才。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研究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学术素养和实践能力,能够独立从事教育教学研究和课程设计,并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专业性的建议和支持。

3. 课程设置3.1 基础理论课程研究生需要修习一系列基础理论课程,包括教育学理论、心理学、学习理论等。

这些课程旨在为研究生提供坚实的学科基础,帮助他们建立教育研究的理论框架和方法论。

3.2 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核心课程涵盖了教育研究的前沿领域和重要内容,如课程设计与评价、教学设计与评价、教育技术与创新等。

这些课程旨在培养研究生的专业素养,为他们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提供有效的支持。

3.3 选修课程研究生还需根据个人兴趣和职业发展需要选择一定的选修课程。

选修课程包括但不限于教育政策研究、跨文化教育、课堂管理等。

这些选修课程的开设旨在满足研究生个性化学习需求,扩展他们的学术视野和专业知识。

4. 实践环节4.1 教学实习为了培养研究生的实践能力,研究生培养方案通常包含一定的教学实习环节。

研究生将进入实际的教育教学环境进行实习,通过亲身参与教学实践,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

4.2 课程设计与研究项目研究生学习期间,需要完成一定的课程设计与研究项目。

通过独立设计与实施教学方案或开展教育教学研究,研究生能够提升自身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

5. 硕士学位论文作为培养方案的一部分,研究生需要撰写一篇硕士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在培养期间采用科学的研究方法,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综合性论文。

通过撰写学位论文,研究生能够提高自己的学术研究能力,为国家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做出贡献。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学位研究⽣培养⽅案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硕⼠学位研究⽣培养⽅案⼀、学科专业简介课程与教学论是属于教育学⼀级学科下的⼀个⼆级学科,其发展历史不长,所以也是⼀门新兴的学科。

⽬前该学科正朝着新的、更⾼⽔平的理论综合和不同学科教学论专门化研究的⽅向发展。

本学科着重探索先进的课程与教学理念,研究学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问题,积极参与现⾏的课程教学改⾰。

我校课程与教学论专业主要借助国内外课程与教学论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积极探索和研究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争为基础教育课程改⾰、教师教育改⾰和发展做出贡献。

⼆、培养⽬标本专业主要培养教育科研机构、教育⾏政部门、⾼等院校和中⼩学所需要的从事课程与教学实践教学、课程与教学研究和管理的专门⼈才。

具体培养⽬标如下: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较⾼的⽂化素养;2.掌握系统的专业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从事教育教学改⾰与研究的能⼒,能独⽴地从事本学科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教学⼯作;3.具有⼀定的团队合作的意识和能⼒;4.具有运⽤⼀门外语进⾏学习、研究和交流,能够⽐较熟练的阅读本学科的外语⽂献资料的能⼒;5.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理素质;6.具有较⾼的信息素养,能够利⽤信息技术进⾏学习和研究。

三、研究⽅向1.课程与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主要研究课程、教学理论与实践中的基本问题,如课程论、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与⽂化、课程与教学等问题。

2.基础教育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主要研究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问题,如基础教育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和基础教育课程改⾰等问题。

四、学制年限及应修学分学制年限⼀般为三年,⾄少应修满35学分。

五、培养⽅式与⽅法硕⼠研究⽣的培养实⾏导师负责制与集体培养相结合、个⼈学习与集中学习相结合、课程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的⽅式。

导师是硕⼠研究⽣培养的第⼀负责⼈,教育科学学院根据专业实际情况成⽴了教育科学学院硕⼠研究⽣导师组,充分发挥集体培养的作⽤。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在职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研究生处编二ОО九年目录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培养方案 (1)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课程设置 (3)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科教学.语文)培养方案 (4)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科教学.语文)课程设置 (6)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科教学.数学)培养方案 (7)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科教学.数学)课程设置 (9)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科教学.物理)培养方案 (10)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科教学.物理)课程设置 (12)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科教学.英语)培养方案 (13)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学科教学.英语)课程设置 (15)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管理)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一)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热爱教育事业,为人师表。

(二)掌握比较宽厚的教育理论、现代教育管理理论,掌握现代基础教育管理的技术和方法,具有较强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成为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和较高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面向基础教育的教育管理工作需要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三)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

(四)身心健康。

二、招生对象大学本科毕业并从事三年以上中、小学教学、管理工作,教学效果良好的中、小学教师和管理人员。

三、培养方式与学习年限1.培养方式:在职攻读。

2.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一般为三年,最长不超过四年。

课程学习应在前三个学期完成,第四、第五学期用于学位论文的选题、开题和撰写,第六学期用于论文定稿、打印、送审和组织论文答辩及学位申请等。

四、研究方向中、小学学校管理五、课程设置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学位课程为必修课程,非学位课程为选修课程。

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总学分不能少于39学分,其中学位课程不少于33学分,非学位课程不少于6学分。

西南大学免费师范生在职研究生培养方案

西南大学免费师范生在职研究生培养方案

免费师范毕业生攻读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教学(语文)045103 】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具有较强教育教学实践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质中小学(幼儿园)专任教师和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并为免费师范毕业生成长为优秀教师和未来教育家奠定教师专业发展基础。

具体要求为:(一)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情操和为基础教育发展服务终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具有良好的学识修养和扎实的专业基础,了解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具有符合时代要求的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理念,深刻理解青少年儿童成长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能创造性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逐步形成个性化教育、教学和管理风格。

(三)具有育人为本、实践取向和终身学习的教师专业发展意识,具备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本教研组织、实施能力,初步形成教师专业自我发展能力和团队发展引领能力。

(四)能运用一种外国语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形成国际化视野。

二、学习年限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最长不超过5年。

三、培养方式与教学要求(一)积极探索与地方政府、地方师范院校、中小学(幼儿园)合作的培养方式,选择生源相对集中且具备条件的地方师范院校、中小学(幼儿园)、教研机构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建设免费师范毕业生在职攻读教育硕士培养基地,实行高校教师与基础教育名师双导师指导机制。

(二)以在职学习为主,课程学习主要通过集中面授与远程在线学习相结合方式进行,实行学分制。

课程教学应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教学宜采用课程讲授与案例教学、模拟教学、实践考察和自主学习等多元结合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应加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使研究生树立长期从教的职业信念。

应注重教师专业素质养成,注重教育教学能力的提升,注重实践反思和教育科研能力的提高。

每门课程可采取集中面授或在线学习加自主研修的方式完成教学,面授或在线学习课程18课时并辅之以一定自主研修计1学分。

1.集中面授部分:利用寒暑假时间,研究生回校本部或培养基地完成,采用理论讲授、案例教学、课堂实录分析、专题研讨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硕士)

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学术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硕士)

大学教师教育者专项培养计划课程与教学论专业(XX)学术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专业代码:040102)一、培养目标总体要求:培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掌握系统专业理论,拥有独立从事高等XX教育教学和研究能力的“有知识、有见识、有能力”的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师院校学科教育研究人才和骨干教师。

具体要求如下: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2.系统掌握XX学科的思想与方法、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掌握XX学科教育教学的相关理论与知识,了解XX学科教育教学的国际动态与发展方向,具备较为宽广的国际视野;3.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协作能力,善于获取并运用教育教学信息;具有较强的指导学生进行学科教学的能力,能独立地进行学科课程与教学方面的相关研究。

4.熟练的掌握一门外语,能熟练地阅读教师教育、学科基础教育的外文资料,具有较强的教育科学研究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语言能力;5.具有独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学术人格。

二、学制与学分基本学制三年,最长学习年限为四年。

实行学分制,总学分原则上不低于41学分,其中课程学习35学分,学位论文6学分。

三、培养方式培养采取导师指导与专业指导组集体培养相结合的方式,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采取系统的理论学习与科学研究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自学、讨论相结合。

注重能力培养,充分发挥研究生学习和科研的主动性和自主性,积极创造条件为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与社会实践,培养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和合作精神、创新意识。

1.充分发挥文献阅读在深化和拓宽硕士生本学科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中的作用。

要及时列出文献目录,采取多种形式提高经典文献阅读效果,要有明确的阅读和考核要求。

每位研究生应在第1、2学期期末之前至少各提交1份书面文献阅读报告。

2.硕士生培养以课程学习为主,课程学习与学位论文工作交叉融合,协同发展。

课程学习中力求注重研究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总体方案

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总体方案

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总体方案一、背景为提高高校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推动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许多高校积极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本计划旨在培养具有高水平的学术研究能力和较强的教学实践经验的硕士研究生。

三、培养方式1.课程学习在学生完成硕士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的学习后,他们可以选择参加与自己研究方向相关的其他课程的学习。

2.科研实践为了提高研究生的研究能力,每个研究生都需要选择一个专业研究方向,并与其导师一起参加科研项目的研究任务,完成研究任务与实践工作。

3.学术讲座研究生需要参加一些与其研究方向相关的学术讲座,向其他研究人员和学术界知名人士如教授们提出自己的研究工作,并与他们进行深入的讨论。

四、培养流程1.第一年第一年的课程将包括硕士专业课程和公共课程。

研究生需要选择研究方向和导师,并参加学术论坛等活动。

2.第二年第二年研究生需要完成专业领域的选修课程,并开始进行科研实践,完成论文的初步写作,并向导师汇报研究进度。

3.第三年第三年的时间研究生将更多关注于科研实验和研究工作,完整地完成硕士论文,并向导师和学院进行论文答辩。

五、培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1.要着重关注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将实践与理论结合起来。

2.要注重导师和学生间的沟通,及时解决各种问题。

3.要加强对学生的考核和管理,保证学生完成论文和学术研究的工作。

4.要注重短期和长期目标之间的平衡,尽可能避免让学生分心。

六、总结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已成为高校教师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的重要渠道。

高校应该探索更加完善的教学安排和管理体系,使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

西南大学专硕培养方案

西南大学专硕培养方案

西南大学专硕培养方案西南大学作为国内重点高校,为了更好地培养专业人才,设立了专业硕士培养方案。

本文将着重介绍西南大学专硕培养方案的相关内容。

一、培养目标西南大学的专业硕士培养方案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在相关领域深入研究和应用学术知识的高级专门人才。

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可以掌握和应用相关的学科理论和技术,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学制与课程设置西南大学的专业硕士学制为2年,共设有学术型和专业型两种类型。

其中,学术型专业硕士在课程设置上以学科基础课程为主,旨在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原创性,促进学生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专业型专业硕士在课程设置上以应用性课程为主,旨在满足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提升学生在实践中的能力和素养。

三、实践环节实践环节是西南大学专业硕士培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实践环节的设置,学生可以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和经验。

实践环节的设置包括企业实习、课程设计、科研训练、创业学习等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实际工作环境和社会需求。

四、导师制度西南大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的另一个亮点就是导师制度。

每位专业硕士研究生都会分配一位导师,导师负责监督学生在学习、科研、实践等方面的成长,协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指导论文撰写等。

导师还会定期组织学生进行学术报告、讨论研究方案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学术水平。

五、优势与未来发展作为国内知名高校之一,西南大学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具有多方面的优势,例如师资力量雄厚、课程设置丰富、实践环节实用性强等。

未来,随着科技发展的不断推进,专业硕士将成为更为重要的人才培养渠道,而西南大学的专业硕士培养方案也将不断完善和优化,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和能力。

总之,西南大学的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全面的课程设置和实践环节的完善,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素养和能力。

未来,期待西南大学的专业硕士培养方案在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

课程与教学论(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程与教学论(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课程与教学论(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040102)一、培养目标在学校的总体培养目标要求基础上,我们提出本学科培养目标的具体要求如下:能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分析问题,具有较为扎实的数学基础和教育学基础,具有开阔的学术视野;较为系统地掌握课程与教学的基本理论,了解与初步应用相关的数学教育技术手段,掌握一门外国语,关注国内外数学课程与教学理论的发展过程和最新动态;在本学科前沿问题的探索中,有积极参与的意识、学术对话的能力、科研合作的精神;德才兼备,身心健康,学生毕业后能够从事相关领域的数学课程设计、开发与研究,培养能够从事数学教育的教学人才或教学管理人才。

二、研究方向:一级学科名称:教育学二级学科名称:课程与教学论(数学)具体可分为:1、数学教育与数学文化2、数学方法论3、现代数学教育方法4、竞赛数学三、学习年限及时间分配硕士生的学制为2年。

课程学习在前2个学期内完成,学位论文时间不应少于1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见附表1五、文献阅读根据本专业对硕士研究生论文工作文献阅读量的需求、我们拟定从入学的第二学期开始,第三学期末结束。

阅读文献的目的是能够了解国外数学教育的基本发展状况及当前数学教育领域中的热点、难点问题。

考核通过,获得1个必修学分。

六、教学实践教学实践是本专业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一般安排在第3、4学期。

所实践的课程应为数学教育或相关专业(如高等数学等)的课程,由导师亲自指导或委托有关课程主讲教师负责指导。

本环节包括研究生的见习、试讲、授课、做助教等方面的工作。

在见习、试讲的基础上,研究生应当亲自授课不少于8学时。

上课时由导师或具有经验的老教师听课,做具体指导和评价工作。

此外,研究生还可以适当地跟班做辅导教师,做答疑和批改作业等工作。

教学实践结束,经考察合格可以记1学分。

七、调查研究调查研究的形式有收集资料、参加学术会议等。

一般安排在第三学期。

调研工作前,硕士生拟定调研计划;调研工作结束后,硕士生应写出调查报告,并由导师评定成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4
西南大学
高师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报表)
一级学科名称教育学
专业名称课程与教学论
专业代码040102
西南大学研究生院制表
填表日期:2006年7月3 日
修订日期:2008年9月13日
一、学科(专业)主要研究方向
二、培养目标与学制及应修学分
三、课程设置一(包括前沿讲座、学术报告等)
注1、平台课即一级学科专业基础课1-2门,按一级学科范围设置
2、每个二级学科设专业课2-3门,按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者须在备注栏内标明所属二级学科
3、必修环节在研究生毕业前必须完成,构成答辩的必备条件
4、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增设“教育科学通论”、“现代教育技术”为必修课,免除“学术活
动”、“社会、教学和科研实践活动”二项必修环节
5、港、澳、台及外国留学生免除“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第一外国语”课程的学习和
考核,增设“中国概况”为必修课。

四、培养方式与方法
五、科研能力与水平及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
六、需阅读的主要文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