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中同步创新课堂物理优化方案教科版必修1习题第3章章末过关检测(三)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优化方案2017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章末过关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

优化方案2017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章末过关检测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章 运动的描述(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2016·洛阳高一月考)北京时间12月6日17时47分,地面科技人员发出指令,“嫦娥三号”探测器载变推力发动机成功点火,361秒钟后,发动机正常关机.根据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实时遥测数据判断,“嫦娥三号”顺利进入距月面平均高度约100 km 环月轨道,近月制动获得圆满成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12月6日17时47分”和“361秒钟”,前者表示“时刻”,后者表示“时间”B .“嫦娥三号”探测器绕月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和路程都为0C .“嫦娥三号”探测器绕月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不为0,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0D .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嫦娥三号”探测器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可以将飞船看做质点解析:选A.“12月6日17时47分”表示时刻,“361秒钟”表示时间,选项A 正确;“嫦娥三号”探测器绕月球飞行一圈,它的位移为0,路程为一个圆周周长,选项B 错误;“嫦娥三号”探测器绕月球飞行一圈,平均速度为0,每一时刻的瞬时速度都不为0,选项C 错误;地面卫星控制中心在对“嫦娥三号”探测器进行飞行姿态调整时,“嫦娥三号”探测器的形状和大小不能忽略,故不能看做质点,选项D 错误.2.钓鱼岛自古就是我国固有领土,又称钓鱼台、钓鱼台群岛、钓鱼台列岛,位置距温州市约356 km 、福州市约385 km 、基隆市约190 km.若我国某海监船为维护我国对钓鱼岛主权,从温州出发去钓鱼岛巡航,到达钓鱼岛时航行了480 km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该海监船位移是480 km ,路程是356 kmB .该海监船位移是356 km ,路程是480 kmC .该海监船在海上航行,确定其位置时可以将该海监船看成质点D .若知道此次航行时间可求出此次航行的平均速度解析:选A.位移表示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路程表示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故路程大于等于位移大小,所以该海监船位移是356 km ,路程是480 km ,A 错误,B 正确.该海监船在海上航行,确定其位置时其大小和形状可以忽略故能看做质点,C 正确.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故给出时间即可求出平均速度,D 正确.3.一质点始终向着一个方向做直线运动,在前23t 时间内平均速度为v 2,后13t 时间内平均速度为2v ,则质点在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 )A.3v 4 B .3v 2C .vD .2v 3解析:选C.前23t 时间内的位移x 1=v 2·2t 3=13vt ,后13t 时间内的位移x 2=2v ·13t =23vt ,所以t 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13vt +23vt t=v ,故C 正确. 4.如图所示,小球以v 1=3 m/s 的速度匀速水平向右运动,碰到墙壁经t =0.01 s 后以v 2=2 m/s 的速度沿同一直线反弹,小球在这0.01 s 内的平均加速度为()A .100 m/s 2,方向向右B .100 m/s 2,方向向左C .500 m/s 2,方向向左D .500 m/s 2,方向向右解析:选C.规定水平向右为正方向.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 =Δv Δt 得:a =-2-30.01m/s 2=-500 m/s 2,负号表明加速度方向与v 1的方向相反,即水平向左.5. 如图所示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关于该物体在0~4 s 内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B .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同C .物体在0~2 s 内做减速运动D .物体在0~2 s 内做加速运动解析:选C.由题图可知,物体的初速度v 0=-2 m/s,0~2 s 内物体沿负方向做减速运动,2~4 s 内物体沿正方向做加速运动,由加速度的定义式a =Δv Δt可知两段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选项C 正确.6. 如图所示为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则在图中给出的该质点在前3 s 内的加速度a 随时间t 变化关系的图象中正确的是( )解析:选A.由v -t 图知,第1 s 内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Δv Δt=4 m/s 2,后2 s 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 =Δv Δt=-2 m/s 2,故A 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7.有关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位置或某一时刻的速度B .平均速度等于某段时间内物体运动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C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D .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平均速度是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解析:选AB .瞬时速度与位置或时刻对应,A 正确;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知B 正确;平均速率为物体通过的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不是平均速度大小,C 错误;不管何种运动,平均速度都是物体通过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D 错误.8.有两个物体都做加速度恒定的变速直线运动,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经过相同的时间,速度变化大的物体,它的加速度一定大B .若初速度相同,则末速度大的物体加速度一定大C .若加速度相同,初速度大的物体,其末速度一定大D .在相同的时间内,加速度大的物体,其速度变化必然大解析:选AD .根据a =Δv Δt ,可知相同的时间内,速度变化大,加速度一定大;加速度大,速度变化一定大,A 、D 正确.根据a =v -v 0Δt,加速度与三个因素有关,初速度相同,末速度大时,由于时间不确定,加速度不一定大;加速度相同,初速度大时,由于时间不确定,末速度也不一定大,B 、C 错误.9.(2014·高考广东卷) 如图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 )A .第1 s 内和第3 s 内的运动方向相反B .第3 s 内和第4 s 内的加速度相同C .第1 s 内和第4 s 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D .3 s 末速度方向和加速度方向都发生改变解析:选BC.第1 s 内和第3 s 内的速度均为正值,方向相同,选项A 错误;v -t 图象的斜率代表加速度,第3 s 内和第4 s 内斜率相同,所以加速度相同,选项B 正确;第1 s 、第4 s 内加速度大小为a =Δv Δt=1 m/s 2,故选项C 正确.3 s 末速度方向发生改变,但加速度方向不变,故选项D 错误.10. 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 0沿直线运动,t 1秒末速度为v 1,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t 1秒内的平均加速度a =v 1-v 0t 1B .t 1之前,物体的瞬时加速度越来越小C .t =0时的瞬时加速度为零D .平均加速度和瞬时加速度的方向相同解析:选ABD .初速度为v 0,末速度为v 1,则平均加速度a =v 1-v 0t 1,选项A 正确;瞬时加速度等于图象上该时刻对应的切线的斜率,故瞬时加速度逐渐减小,选项B 正确、C 错误;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平均加速度与瞬时加速度的方向相同,选项D 正确.三、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计算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1.(8分)(1)在练习使用打点计时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___.A .打点前,小车应靠近打点计时器,要先接通电源,待计时器打点稳定后再释放小车B .要舍去纸带上密集点,然后选取计数点C .打点频率为50 Hz ,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1 sD .实验中应使小车速度尽量小些(2)某次实验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的频率为50 Hz ,纸带的记录如图所示,图中O 点为纸带的第一个点,接下来的前几个点模糊,因此从A 点开始每打五个点取一个计数点.①推测纸带的运动是加速运动还是减速运动?并简单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打出A 、F 这两点的时间间隔中,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______.③B 点的瞬时速度为__________.解析:(1)在处理纸带时,密集点的位移差值测量起来误差大,故应舍去;每隔四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则有五个时间间隔,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 ;若小车速度小,则点与点之间距离太小,测量时误差较大,但车速也不能太大,太大则打点太少,故C 、D 选项错误.(2)①从A 点开始各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t =0.02×5 s=0.1 s ,每隔0.1 s 纸带运动的位移分别是x 1=2.15 cm 、x 2=2.89 cm 、x 3=3.74 cm 、x 4=4.32 cm 、x 5=5.15 cm ,间距逐渐增加,说明纸带做加速运动.②A 、F 间纸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v =Δx Δt =19.55-1.300.1×5cm/s =36.50 cm/s. ③B 点的瞬时速度可以用AC 段的平均速度表示,故v B =v AC =AC2t =6.34-1.302×0.1cm/s =25.20 cm/s.答案:(1)AB (2)①加速运动 理由见解析 ②36.50 cm/s ③25.20 cm/s12.(14分)(2016·大连高一检测)爆炸性的加速度往往是跑车的卖点.保时捷911 GT3由静止加速至100 km/h 只需4.2 s.(1)求保时捷911 GT3的平均加速度.(2)假设普通私家车的平均加速度为3 m/s 2,它们需要多长时间才能由静止加速至100km/h?解析:(1)末速度v =100 km/h =1003.6m/s≈27.78 m /s(2分) 平均加速度a =v -v 0t =27.78-04.2m/s 2≈6.61 m/s 2.(6分) (2)所需时间t ′=v -v 0a ′=27.78-03s =9.26 s .(6分) 答案:(1)6.61 m/s 2 (2)9.26 s13.(18分)让小球从斜面的顶端滚下,如图所示是用闪光照相机拍摄的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一段,已知闪频为10 Hz ,且O 点是0.4 s 时小球所处的位置,试根据此图估算:(1)小球从O 点到B 点的平均速度大小;(2)小球在A 点和B 点的瞬时速度大小;(3)小球运动的加速度大小.解析:依题意知,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Δt =110s =0.1 s .(2分) (1)v OB =x OB t OB =16×10-20.2m/s =0.8 m/s.(4分) (2)小球在A 点时的瞬时速度 v A =x OB t OB=0.8 m/s ,(4分) 小球在B 点时的瞬时速度v B =x AC t AC = 27-7 ×10-22×0.1m/s =1.0 m/s.(4分) (3)由加速度的定义得,小球的加速度a =v B -v A t AB =1.0-0.80.1m/s 2=2.0 m/s 2.(4分) 答案:(1)0.8 m/s (2)0.8 m/s 1.0 m/s(3)2.0 m/s2。

2017高中同步创新课堂生物优化方案人教版必修1习题:第三章 章末综合检测(三) 含答案

2017高中同步创新课堂生物优化方案人教版必修1习题:第三章 章末综合检测(三) 含答案

章末综合检测(三)1.下列有关细胞膜制备及观察的叙述,正确的是()A.家鸡的红细胞是最佳的实验材料B.若选用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则应先用蛋白酶处理以去除细胞壁C.制备细胞膜应先利用吸水涨破法,再利用离心法获取D.可以直接用高倍镜进行观察解析:选C。

家鸡的红细胞中含有细胞核和众多的细胞器,制备的细胞膜中会有核膜和细胞器膜;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用蛋白酶处理无法去掉细胞壁;用显微镜观察时应先用低倍镜,再用高倍镜.2.对细胞内各种生物膜的结构和组成的叙述,错误的是()A.主要由蛋白质、脂质和少量糖类组成B.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C.不同生物膜上的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D.细胞膜与各种细胞器膜的化学组成完全相同解析:选D。

细胞膜主要由脂质(50%)和蛋白质(40%)组成,糖类较少,约占2%~10%。

蛋白质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因此,不同生物膜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同。

细胞膜与各种细胞器膜的功能不同,所含的蛋白质种类和数量不同.3.(2016·宿迁高一检测)下图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一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示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B.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C.图中a表示信号分子(如激素)D.图中b表示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解析:选D.由图可知,甲细胞分泌的信号分子通过血液运送作用于乙细胞,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体现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A项正确;乙细胞为接受信号分子的细胞,即靶细胞,B项正确;a由甲细胞产生,而后经体液运输作用于乙细胞,则a应为信号分子,C项正确;乙细胞通过其细胞膜上的b物质与a物质识别,则b应为靶细胞膜上的受体,D项错误。

4.研究显示,台湾乳白蚁粪便具有一种特殊的功效,即其所含有的起保护作用的细菌能阻止并杀死入侵乳白蚁的真菌.下列相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台湾乳白蚁、细菌和真菌三种生物都存在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B.对台湾乳白蚁具有保护作用的细菌的遗传物质是裸露的DNAC.台湾乳白蚁在咀嚼木材时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D.台湾乳白蚁、细菌和真菌都含有合成蛋白质的机器——核糖体解析:选A。

2021高中同步创新课堂物理优化方案人教版必修1习题:第三章章末过关检测(三) Word版含答案

2021高中同步创新课堂物理优化方案人教版必修1习题:第三章章末过关检测(三) Word版含答案

章末过关检测(三)(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下列关于重力、弹力和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静摩擦力的大小在零和最大静摩擦力之间B.劲度系数越大的弹簧,产生的弹力越大C.动摩擦因数与物体之间的压力成反比,与滑动摩擦力成正比D.物体的重心肯定在物体上解析:选A.静摩擦力F f的范围是0<F f≤F fm,A正确;由胡克定律F=kx知,弹簧的弹力大小由劲度系数k和弹簧的形变量x共同打算,B错误;动摩擦因数与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状况有关,与物体间的压力大小和摩擦力大小无关,C错误;物体的重心是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不肯定在物体上,如圆环的重心为其圆心,就不在圆环上,故D错误.2.如图所示,A、B两物体叠放在一起,由静止释放后沿光滑斜面下滑,且始终保持相对静止,B上表面水平,则物体B的受力示意图是()答案:B3. 如图所示,某人静躺在椅子上,椅子的靠背与水平面之间有固定倾斜角θ.若此人所受重力为G,则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A.G B.G sin θC.G cos θD.G tan θ解析:选A.因人静躺在椅子上,由二力平衡可知椅子各部分对人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上.4. 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小球重G,静止时小球在A处,今用力F压小球至B处,使弹簧又缩短x,则此时弹簧的弹力为()A.kx B.kx+GC.G-kx D.以上都不对解析:选B.设球在A处时弹簧已压缩了Δx,球静止时弹力F A=G=kΔx,球在B处时,弹簧又压缩x,球再达平衡时弹力F B=k(Δx+x)=G+kx,B正确.5.如图所示,与水平面夹角为30°的固定斜面上有一质量m=1.0 kg的物体.细绳的一端与物体相连,另一端经摩擦不计的定滑轮与固定的弹簧测力计相连.物体静止在斜面上,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9 N.关于物体受力的推断(取g=9.8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零B.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大小为4.9 N ,方向沿斜面对上C.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4.9 3 N,方向竖直向上D.斜面对物体的支持力大小为4.9 N,方向垂直斜面对上解析:选A.物体重力在斜面方向上的分力G x=mg sin 30°=4.9 N,由此可推断斜面对物体的摩擦力F f=0,即A正确、B 错误;物体重力在垂直斜面方向上的分力G y=mg cos 30°=4.9 3 N,方向垂直斜面对下,故C、D均错误.6. 如图所示,小球用细绳系住处于O点,绳的另一端固定于天花板上.现用水平力F缓慢推动斜面体,小球在斜面上无摩擦地滑动,细绳始终处于直线状态,当小球升到接近斜面顶端时细绳接近水平,此过程中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 N以及绳对小球的拉力F T的变化状况是()A.F N保持不变,F T不断增大B.F N不断增大,F T不断减小C.F N保持不变,F T先增大后减小D.F N不断增大,F T先减小后增大解析:选D.由于缓慢地推动斜面体,小球处于动态平衡,小球受到大小方向不变的重力,方向不变的斜面的支持力,还有绳的拉力,三力构成封闭三角形,如图所示.开头时绳的拉力与支持力的夹角为锐角,随着绳的拉力F T按顺时针转动,其大小先减小后增大,而支持力F N始终增大,D项正确.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7. 用手握住一个油瓶(瓶始终处于竖直方向),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瓶中油越多,手必需握得越紧B.手握得越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越大C.不管手握得有多紧,油瓶受到的摩擦力总是肯定的D.以上说法都正确解析:选AC.用手握住油瓶,油瓶不掉落下来,表明手对油瓶竖直向上的静摩擦力跟油瓶受到的重力平衡,静摩擦力的大小由油瓶受到的重力(大小)打算;油瓶变重,它受到的静摩擦力必需随之增大,即手握得紧一点才能保证油瓶不会掉落下来;假如手握得不够紧,正压力不够大,最大静摩擦力小于油瓶受到的重力,油瓶就会掉下来,所以选项A正确.手握得越紧,手与油瓶之间的正压力越大,最大静摩擦力也越大,但是油瓶受到的是与油瓶重力相平衡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油瓶受到的重力.可见,选项B、D错误,选项C正确.8. (2022·洛阳高一检测)如图所示,铁板AB与水平地面间的夹角为θ,一块磁铁吸附在铁板下方.先缓慢抬起铁板B端使θ角增加(始终小于90°)的过程中,磁铁始终相对铁板静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磁铁始终受到四个力的作用B.铁板对磁铁的弹力渐渐增加C.磁铁所受合外力渐渐减小D.磁铁受到的摩擦力渐渐减小解析:选A B.对磁铁受力分析,受重力G、磁力F、支持力F N和摩擦力F f,如图,所以磁铁受到四个力的作用;由于磁铁受力始终平衡,故合力为零,故A正确,C错误;依据平衡条件,有:G sin θ-F f=0F-G cos θ-F N=0解得:F f=G sin θF N=F-G cos θ由于θ不断变大,故F f不断变大,F N不断变大,故D错误,B正确.9. (2022·株洲高一检测)如图所示,用轻绳吊一个重为G的小球,欲施一力F使小球在图示位置平衡(θ<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F最小值为G sin θB.若力F与绳拉力大小相等,力F方向与竖直方向必成θ角C.若力F与G大小相等,力F方向与竖直方向必成θ角D.若力F与G大小相等,力F方向与竖直方向可成2θ角解析:选ABD.小球受三个力G、F、F T而静止,三力可以组成闭合的矢量三角形,当F⊥F T时,F最小,如图甲所示,故最小值F=G sin θ,A对.若F与绳子拉力F T相等,如图乙所示,则矢量三角形为等腰三角形,即F、F T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B对;若F与G相等,矢量三角形如图丙所示,则F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α=2θ,C错,D对.10.如图所示,将一劲度系数为k的轻弹簧一端固定在内壁光滑的半球形容器底部O′处(O为球心),弹簧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小球相连,小球静止于P点.已知容器半径为R、与水平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OP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轻弹簧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32mgB.容器相对于水平面有向左的运动趋势C.容器和弹簧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合力竖直向上D.弹簧原长为R+mgk解析:选C D.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于θ=30°,所以三角形OO′P为等边三角形,由相像三角形法得F N=F=mg,所以A项错.由整体法得,容器与地面没有相对运动趋势,B项错.小球处于平衡状态,容器和弹簧对小球的作用力的合力与重力平衡,故C项对.由胡克定律有F=mg=k(L0-R),解得弹簧原长L0=R+mgk,D项对.三、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计算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1.(10分)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试验中,现有木板、白纸、图钉、橡皮筋、细绳套和一个弹簧测力计.(1)为完成试验,某同学另找来一根弹簧,先测量其劲度系数,得到的试验数据如下表:弹力F(N)0.50 1.00 1.50 2.00 2.50 3.00 3.50伸长量x (10-2m)0.74 1.80 2.80 3.72 4.60 5.58 6.42用作图法求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N/m;(2)某次试验中,弹簧测力计的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_N;同时利用(1)中结果获得弹簧上的弹力值为2.50 N,请在图乙中画出这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合;甲乙(3)由图得到F合=________N.解析:(1)依据表格数据描点,然后连成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如图所示,直线的斜率等于弹簧的劲度系数,k=3.506.42×10-2N/m≈55 N/m;(2)读出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2.10 N(保留三位有效数字);以O为顶点,画出两弹簧的绳套方向就是两拉力方向,再确定并画好力的标度,画出两拉力的图示,以两拉力为邻边作出平行四边形,画出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即合力F合;(3)用刻度尺量出合力的长度,依据确定的标度算出合力的大小.答案:(1)55(±2内均可)(2)2.10(说明:有效数字位数正确,±0.02内均可)画法见解析(图略)(3)3.3(说明:±0.2内均可)12. (15分)如图所示,质量均为1 kg的小球a、b在轻弹簧A、B及拉力F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其中A、B两个弹簧的劲度系数均为5 N/cm,B弹簧上端与天花板固定连接,轴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A弹簧竖直,g取10 m/s2.求:两弹簧的伸长量和拉力F的大小.解析:由b球处于静止得:F A=m b g=10 N(3分)由F=kx得:x A =F Ak=2 cm(3分)a、b作为一个整体,受力如图,由平衡条件得:F=2mg·tan 60°=20 3 N(3分)F B=2mgcos 60°=40 N(3分)x B=F Bk=8 cm.(3分)答案:A伸长2 cm B伸长为8 cm F大小为20 3 N13.(15分) (2022·无锡高一检测)两物体M、m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相连,如图放置,OA、OB与水平面的夹角分别为30°、60°,M重20 N,M、m均处于静止状态.求:(1)OA、OB绳的拉力大小;(2)物体m受到的摩擦力.解析:(1)对O点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于物体M处于静止,所以F′=F=G=20 N.(3分)由力的三角形得:F OA=F′cos 60°=10 N,(3分)F OB=F′cos 30°=10 3 N.(3分)(2)物体的水平方向受力如图由F′OA=F OA<F′OB=F OB知物体m所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3分)由平衡条件得:F f=F′OB-F′OA=10(3-1) N.(3分)答案:(1)F OA=10 N F OB=10 3 N(2)F f=10(3-1) N,方向水平向左。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教科物理必修1:高中同步测试卷(十三) 含答案

优化方案·高中同步测试卷·教科物理必修1:高中同步测试卷(十三) 含答案

高中同步测试卷(十三)期中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以下情况中,可将物体看成质点的是( )A.对某位学生骑车姿势进行生理学分析B.计算子弹穿过一张薄纸的时间C.研究“神舟十号”绕地球飞行D.对于汽车的后轮,在研究其转动情况时2. 如图所示,一个可看做质点的物体沿两个半径分别为R和r相连接的半圆弧轨道从A点经B点运动到C点,A、B、C三点共线,则物体从A运动到C的位移大小和路程分别为( )A.R-r,R+rB.2R,2πRC.2R-2r,2R+2rD.2R-2r,πR+πr3.浙江卫视推出大型公益明星跳水真人秀节目《中国星跳跃》,其中有一项是明星双人跳水.关于双人跳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研究跳水者的技术动作,可将正在比赛的跳水者视为质点B.下落过程中,前一半位移用的时间长,后一半位移用的时间短C.下落过程中,前一半时间内位移大,后一半时间内位移小D.跳水者在下落的过程中,感觉水面在匀速上升4.一列火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人站在第一节车厢前端的旁边观测,第一节车厢通过他历时2 s,整列车厢通过他历时6 s,则这列火车的车厢有( )A.3节B.6节C.9节D.12节5. 某同学在实验室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铁质小球被电磁铁吸附,断开电磁铁的电源,小球自由下落,已知小球的直径为0.5 cm,该同学从计时器上读出小球通过光电门的时间为1.00×10-3 s,则小球开始下落的位置距光电门的距离为( )A.1 mB.1.25 mC.0.4 mD.1.5 m6. 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0.8 s时间内的v-t图像如图所示.则甲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 )A.103m/s 2 B.203 m/s 2 C .5 m/s 2 D.53 m/s 2 7.伽利略相信,自然界的规律是简单明了的,他从这个信念出发,猜想落体一定是一种最简单的变速运动,而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它的速度应该是均匀变化的,他考虑了两种可能: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时间来说是均匀的,据此定义加速度a =ΔvΔt ,另一种是速度的变化对位移来说是均匀的,由此可定义加速度b =Δv Δx (俗称另类加速度).现在有一质点做减速直线运动,如果用a 表示速度随时间均匀变化时的加速度,b 表示速度随位移变化的加速度,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如果a 恒定,则b 恒定B .如果a 恒定,则b 越来越小C .如果b 恒定,则a 越来越大D .如果b 恒定,则a 越来越小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8.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速度的方向一定发生了变化B .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变化时,加速度一定发生了变化C .速度变化量越大,加速度就越大D .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9. 如图所示是A 、B 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像,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优化方案2017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章末过关检测教科版必修1

优化方案2017高中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章末过关检测教科版必修1

章末过关检测(一)(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某物体的运动规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在第1 s 末运动方向发生变化 B .第2 s 内、第3 s 内的速度方向是相同的 C .物体在第2 s 内返回出发点D .在这7 s 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不变,向正方向运动1 m解析:选D.物体在前2 s 速度一直为正方向,A 、C 错误;第2 s 内速度方向为正方向,第3 s 内速度方向为负方向,B 错误;根据图像的斜率和图线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可知D 正确.2.将一物体自某一高度由静止释放,忽略空气阻力,落到地面之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v .在运动过程中( )A .物体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发生位移之比为1∶2B .物体通过前一半位移和后一半位移所用时间之比为1∶(2-1)C .物体在位移中点的速度等于12vD .物体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22v 解析:选B.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物体在前一半时间和后一半时间发生的位移之比应为1∶3,选项A 错;物体在位移中点的速度为 0+v 22=22v ,选项C 错;物体在中间时刻的速度为0+v 2=v2,选项D 错.3.甲、乙两汽车在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在t =0到t =t 1的时间内,它们的v -t 图像如图所示.在这段时间内( )A .汽车甲的平均速度比乙的大B .汽车乙的平均速度等于v 1+v 22C .甲、乙两汽车的位移相同D .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逐渐增大解析:选A.根据v -t 图像下方的面积表示位移,可以看出汽车甲的位移x 甲大于汽车乙的位移x 乙,选项C 错误;根据v =xt得,汽车甲的平均速度v 甲大于汽车乙的平均速度v 乙,选项A 正确;汽车乙的位移x 乙小于初速度为v 2、末速度为v 1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 ,即汽车乙的平均速度小于v 1+v 22,选项B 错误;根据v -t 图像的斜率的绝对值反映了加速度的大小,因此汽车甲、乙的加速度大小都逐渐减小,选项D 错误.4.有一长为L 的列车,正以恒定的加速度过铁路桥,桥长也为L ,现已知列车车头过桥头的速度为v 1,车头过桥尾时的速度为v 2,那么,车尾过桥尾时的速度为( )A .2v 1-v 2B .2v 2-v 1 C.2v 21-v 22D.2v 22-v 21解析:选D.从列车车头过桥头开始,车头过桥尾时,列车位移大小为L ,车尾过桥尾时,列车位移为2 L ,若列车车尾过桥尾时速度为v 3,由v 22-v 21=2aLv 23-v 21=4aL 知v 23-v 21=2(v 22-v 21)可得v 3=2v 22-v 21,选项D 正确.5.2016年第31届奥运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若某运动员身高1.8 m ,在运动会上他将参加跳高比赛,起跳后身体横着越过了1.8 m 高度的横杆.据此可估算出他起跳时竖直向上的速度大约为(g 取10 m/s 2)( )A .2 m/sB .4 m/sC .6 m/sD .8 m /s解析:选B.本题也是联系实际的竖直上抛问题,要考虑到人的重心高度.因为是估算,所以可大体认为人的重心在身体的中点.身体横着越过1.8 m 的横杆,此时重心高度为1.8 m ,起跳时重心高度为0.9 m ,所以竖直上抛的最大高度为h =1.8 m -0.9 m =0.9 m .所以跳起时竖直分速度v =2gh =3 2 m/s.最接近的是4 m/s ,所以应选B.6.一质点的x -t 图像如图所示,那么此质点的v -t 图像可能是下图中的( )解析:选A.x -t 图像的切线斜率表示速度,由图像可知:0~t 12时间内图像的斜率为正且越来越小,在t 12时刻图像斜率为0,即物体正向速度越来越小,t 12时刻减为零;从t 12~t 1时间内,斜率为负值,数值越来越大,即速度反向增大,故选项A 正确.7.(2015·高考江苏卷)如图所示,某“闯关游戏”的笔直通道上每隔8 m 设有一个关卡,各关卡同步放行和关闭,放行和关闭的时间分别为5 s 和2 s .关卡刚放行时,一同学立即在关卡1处以加速度2 m/s 2由静止加速到2 m/s ,然后匀速向前,则最先挡住他前进的关卡是( )A .关卡2B .关卡3C .关卡4D .关卡5解析:选C.该同学加速到2 m/s 时所用时间为t 1,由v 1=at 1,得t 1=v 1a=1 s ,通过的位移x 1=12at 21=1 m ,然后匀速前进的位移x 2=v 1(t -t 1)=8 m ,因x 1+x 2=9 m>8 m ,即这位同学已通过关卡2,距该关卡1 m ,当关卡关闭t 2=2 s 时,此同学在关卡2、3之间通过了x 3=v 1t 2=4 m 的位移,接着关卡放行t = 5 s ,同学通过的位移x 4=v 1t =10 m ,此时距离关卡4为x 5=16 m -(1+4+10) m =1 m ,关卡关闭2 s ,经过t 3=x 5v 1=0.5 s 后关卡4最先挡住他前进.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运动的物体也可以作为参考系 B .只要是体积小的物体,都能看成质点 C .时刻表示很短的时间,时间表示较长的时间D .若位移大小等于路程,则这段时间内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解析:选AD.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为参考系,A 对;体积小的物体,当它的大小相对研究的问题不能忽略时,它不能被看成质点,B 错;时刻表示某个时间点,时间再短也不是时刻,C 错;只有在单向直线运动中,物体的位移大小才等于路程,D 对.9.航空母舰是以舰载机为主要武器并作为海上活动基地的大型水面战斗舰艇.若舰载机起飞的甲板跑道长度为300 m ,舰载机的起飞速度为90 m/s.则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 .舰载机起飞过程的平均加速度为13.5 m/s 2B .舰载机起飞过程的平均加速度为16.5 m/s 2C .舰载机起飞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45 m/sD .舰载机起飞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50 m/s解析:选AC.由v 2-v 20=2ax ,可得a =13.5 m/s 2,A 正确.由v -=v +v 02,可得v -=45 m/s ,C 正确.10.一辆汽车在运动过程中遇到紧急情况需刹车,从某时刻开始,其速度平方v 2随位移x 的变化关系为v 2=(16-4x )(m/s)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汽车的初速度为4 m/sB .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4 m/s 2C .汽车刹车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8 m/sD .汽车的刹车时间为2 s解析:选AD.关系式v 2=16-4x (m/s)2可以整理为v 2-42=2×(-2)x ,对比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速度关系式v 2-v 20=2ax 得,汽车的初速度v 0=4 m/s ,加速度a =-2 m/s 2,A正确、B 错误.汽车刹车的平均速度v -=v 02=2 m/s ,C 错误.汽车刹车过程的运动时间t =v 0-a=42s =2 s ,D 正确.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计算题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1.(10分)某同学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研究重物的自由落体运动.在符合操作规程的前提下,得到图乙所示的一段纸带.若他测得AB 之间的距离为x 1,BC 之间的距离为x 2,已知打点周期为T .则利用上述条件得到重物下落的加速度计算式为a =____________;打B 点时重物的瞬时速度计算式为v B =____________.利用该装置测出的加速度总比当地重力加速度值略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重物下落过程中,重物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 有:Δx =aT 2,所以a =Δx T 2=x 2-x 1T2.由于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重物在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而B 为A 、C 的中间时刻,所以AC 段的平均速度即为B 点的瞬时速度.则有v B =v -AC =x 1+x 22T.测出的加速度比当地重力加速度值略小的原因是:存在空气阻力和打点计时器对纸带的阻力作用.答案:x 2-x 1T 2 x 1+x 22T存在空气阻力和打点计时器对纸带的阻力 12.(14分)摩托车从A 点由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7 s 时间通过一座长BC =14 m 的平桥,过桥后的速度是3 m/s.(1)它刚开上桥头时的速度v B 有多大? (2)桥头与出发点相距多远? 解析:(1)由题意:v -BC =v B +v C 2=147m/s =2 m/s ,(4分)可得:v B =1 m/s.(2分) (2)对BC 段:a =v C -v B t =27m/s 2,(3分) 对AB 段:v 2B =2ax AB .(3分) 可得x AB =1.75 m .(2分) 答案:(1)1 m/s (2)1.75 m13.(16分)小汽车甲以8 m/s 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向右匀速行驶.某时刻,发现在其正前方20 m 处,有一货车乙刚好以2 m/s 2的加速度由静止开始向右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且当乙车速度达到12 m/s 时,便保持此速度匀速运动,而甲车继续匀速运动.(1)求乙车速度增加到8 m/s 所用的时间.(2)判断甲车能否追上乙车?若能追上,求出追上时所用的时间;若不能追上,求出甲、乙之间的最小距离.(3)请在图中画出0~8 s 内,甲、乙两车的速度v 与时间t 的图像.解析:(1)t =v a=4 s .(3分)(2)乙车速度达到8 m/s 时,运动的位移大小为x 2=12at 2=16 m ,(3分)此时甲运动的位移大小为x 1=vt =32 m .(2分)因为甲、乙运动的位移差为Δx=x1-x2=16 m<20 m(2分)所以,甲车不能追上乙车,且此时的距离就是最小距离,其最小距离为x min=20-Δx=4 m.(2分)(3)如图所示(4分)答案:(1)4 s (2)甲车不能追上乙车 4 m(3)见解析图。

【教科版】物理《优化方案》选修1-1测试第3章章末综合检测

【教科版】物理《优化方案》选修1-1测试第3章章末综合检测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2010年广东省学业水平测试)下列哪种力是洛伦兹力( )A .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力B .电场对电荷的作用力C .磁铁对小磁针的作用力D .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解析:选D.洛伦兹力是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力,选项D 正确.2.如图3-5所示,当开关S 闭合的时候,导线ab 受力的方向应为( )图3-5A .向右B .向左C .向纸外D .向纸里 解析:选D.导线ab 所处的磁场方向水平向左,根据左手定则,安培力向纸里,D 项正确.3.有关磁感应强度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磁感应强度是用来表示磁场强弱的物理量B .若有一小段通电导体在某点不受磁场力的作用,则该点的磁感应强度一定为零C .若有一小段长为l ,通以电流为I 的导体,在磁场中某处受到的磁场力为F ,则该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一定是F IlD .由定义式B =F Il可知,电流强度I 越大,导线l 越长,某点的磁感应强度就越小 解析:选A.磁感应强度B =F Il是定义式,B 与I 、l 、F 均无关,但通电导体所受的安培力不但与B 、I 、l 有关,还跟导体的放置方式即导线与磁场方向夹角有关.只有当B ⊥I 时,F =BIl 才成立,故B 、C 、D 均不正确,A 正确.4.回旋加速器中( )A .电场和磁场同时用来加速带电粒子B .只有电场用来加速带电粒子C .电场和磁场用来防止外界粒子进入回旋加速器D .一带电粒子不断被加速的过程中,交变电源的电压也要不断增大解析:选B.回旋加速器中电场用来加速带电粒子,且交变电源的电压不需要改变;而磁场是用来让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以便周期性地进入电场被加速.5.如图3-6所示实验装置为洛伦兹力演示仪,可以演示洛伦兹力的方向和大小.它由一个球形电子射线管和一组线圈组成.通过改变电子枪两极间的电压可以改变电子的速度.通过改变线圈中电流强弱,可以改变磁感应强度的强弱.在演示仪中可以看到,没加磁场时,电子束是直进的(图1中球底端的亮线,表示电子束水平向右),加磁场后,电子束径迹变成圆形(图2中球内亮圆为电子径迹),则电子射线管所在处的磁场方向是( )图3-6A.垂直纸面向里B.水平向右C.垂直纸面向外D.水平向左解析:选C.由图1知电子向右运动,由图2知,在最低点电子受洛伦兹力向上,由左手定则可判知磁场方向必垂直纸面向外,选项C正确.6.家用照明电路中的火线和零线是相互平行的,当用电器工作,火线和零线都有电流时,它们将()A.相互吸引B.相互排斥C.一会吸引,一会排斥D.彼此不发生相互作用解析:选B.火线与零线虽然都连接用电器,且相互平行,但是当用电器正常工作时,流过它们的电流方向相反,并且时刻相反.再根据电流产生磁场,磁场对电流有作用来判断.因通过火线和零线的电流方向总是相反的,根据平行导线中通以同向电流时相互吸引,通以反向电流时相互排斥的结论可以得出选项B正确.7.(2011年泉州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初速度为v0的电子,沿平行于通电长直导线的方向射出,直导线中电流方向与电子的初速度方向如图3-7所示,则()图3-7A.电子将向右偏转,速率不变B.电子将向左偏转,速率改变C.电子将向左偏转,速率不变D.电子将向右偏转,速率改变解析:选A.由于电子运动形成的电流方向向下,处于垂直纸面向里的磁场中,据左手定则,洛伦兹力方向向右,电子将向右偏转.据左手定则,洛伦兹力方向时刻与速度方向垂直,因而不做功,速率不变.综上所述,该题的正确答案是A.8.如图3-8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线圈套在一水平光滑的绝缘圆柱上,且能自由移动,若两线圈内通以大小不等的同向电流,则它们的运动情况是()图3-8A.都绕圆柱转动B.以不等的加速度相向运动C.以相等的加速度相向运动D .以相等的加速度相背运动解析:选C.两同向平行电流相互吸引,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两线圈受到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安培力作用,线圈质量相同,所以二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选项C 正确.二、填空题(本题共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9.在用阴极射线管研究磁场对运动电荷作用的实验中,将阴极射线管的A 、B 两极连在高压直流电源的正负两极上.从A 极发射出电子,当将一蹄形磁铁放置于阴极射线管两侧,显示出电子束的径迹如图3-9所示,则阴极射线管的A 极应接在电源的________极上(选填“正”或“负”);蹄形磁铁的C 端为________极(选填“N”或“S”).图3-9 解析:由A 极发出的电子在AB 间的电场中加速,故A 应接在电源负极上,电子向上偏说明所受洛伦兹力方向向上,由左手定则可知C 端为S 极.答案:负 S10.如图3-10所示,在正方形空腔内有匀强磁场,一束电子以不同的速率从a 孔垂直于磁场方向平行于ab 边射入,其中从c 孔和d 孔射出的电子的速率之比v c ∶v d =________,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之比t c ∶t d ________.图3-10 解析:从c 点出来与从d 点出来半径之比为1∶2,所以速度之比为1∶2,运动时间之比为半周期与四分之一周期之比,为2∶1.答案:1∶2 2∶1三、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1.(12分)如图3-11所示,质量为m =50 g 的铜棒长L =10 cm ,用长度均为L 的两根导线水平地悬吊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中,磁感应强度B =13T ,通以恒定电流后,棒向纸内偏转的最大偏角θ=37°,此铜棒中电流的大小为多少?图3-11解析:棒由于受到安培力的作用向上偏转,当其运动到速度为零时,偏角最大.(3分)由动能定理可得:BIL ·L sin θ=mgL (1-cos θ)(6分) 代入数据可解得:I =5 A .(3分)答案:5 A12.(13分)两极M 、N 相距为d ,板长为5d ,两板未带电,板间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如图3-12所示.现有一群电子沿平行于板的方向从各个位置以速度v 射入板间,为了使电子都不从板间穿出,求磁感应强度B 的取值范围.(设电子的电荷量为e ,质量为m )图3-12解析:两个临界如图所示,根据几何知识可知:R 1=d 2(2分) 由R 22=(5d )2+(R 2-d )2(4分) 可得:R 2=13d (2分)根据题意,R 1≤m v Be≤R 2,(2分) 即d 2≤m v Be≤13d (2分) 故m v 13de ≤B ≤2m v de.(1分) 答案:m v 13de ≤B ≤2m v de13.(15分)回旋加速器是用于加速带电粒子流,使之获得很大动能的仪器,其核心部分是两个D 形金属扁盒,两盒分别和一高频交流电源两极相接,以便在盒间狭缝中形成匀强电场,使粒子每穿过狭缝都得到加速;两盒放在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盒底面.粒子源置于盒的圆心附近,若粒子源射出粒子电量为q ,质量为m ,粒子最大回旋半径为R m ,其运动轨迹如图3-13所示,问图3-13(1)粒子在盒内做何种运动?(2)粒子在两盒间狭缝内做何种运动?(3)所加交变电压频率为多大?粒子运动角速度多大?(4)粒子离开加速器时速度多大? 解析:(1)D 形盒由金属导体制成,可屏蔽外电场,因而盒内无电场,盒内存在垂直盒面的磁场,故粒子在盒内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3分)(2)两盒间狭缝内存在匀强电场,且粒子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在同条直线上,故粒子做匀加速直线运动.(3分)(3)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间极短,高频交变电压频率要符合粒子回旋频率f =1T =qB 2πm.(3分)角速度ω=2πf=qBm.(2分)(4)设粒子最大回旋半径为R m,R m=m v mqB(3分)v m=qBR mm.(1分)答案:(1)匀速圆周运动(2)匀加速直线运动(3)qB2πm qBm(4)qBR mm高⌒考]试$题≌库。

2017高中同步创新课堂物理优化方案鲁教版必修1习题:运动的描述章末过关检测(一) Wor

2017高中同步创新课堂物理优化方案鲁教版必修1习题:运动的描述章末过关检测(一) Wor

章末过关检测(一)[学生用书单独成册](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2014年9月我国利用无人机首次对钓鱼岛进行航拍.关于该飞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析该飞机的形状时,可以把飞机看成质点B.研究该飞机在跑道上的滑行时间时,可以把飞机看成质点C.研究该飞机滑行过程中经过跑道旁某标示牌的时间时,能把飞机看成质点D.分析该飞机在钓鱼岛上空的飞行轨迹时,不能把飞机看成质点解析:选B.分析该飞机的形状时,不能把飞机看成质点,A错误;研究该飞机在跑道上的滑行时间时,飞机的大小远小于跑道的长度,对滑行时间几乎没有影响,可以把飞机看成质点,B正确;研究该飞机滑行过程中经过跑道旁某标示牌的时间时,飞机的长度不能忽略,故不能把飞机看成质点,C错误;分析该飞机在空中的飞行轨迹时,飞机的大小可以忽略,可以把飞机看成质点,D错误.2.宋代诗人陈与义乘着小船在风和日丽的春日出游曾写下一首诗,其中的两句是“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表达了他对运动相对性的理解.诗中这两句涉及的参考系分别是()A.岸和船B.船和岸C.都是岸D.都是船解析:选B.“卧看满天云不动”是以船为参考系的,“不知云与我俱东”是以岸为参考系的,故B正确.3.有消息称,中国海监船海监51号、海监75号、海监83号编队再次进入钓鱼岛周边12海里海域巡航,这也是自2013年9月11日以来我国海监编队第8次进入钓鱼岛周边12海里海域巡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2海里”指的是海监船巡航的路程B.研究海监船75号船由港口出发到目标海域的平均速度时,可将75号船看作质点C.以海监51号船为参照物,海监83号船一定是运动的D.自2013年9月11日以来指的是时刻解析:选B.“12海里”指的是海监船巡航到钓鱼岛的距离,不是海监船的路程,A错误;研究海监船75号船由港口出发到目标海域的平均速度时,可将75号船看作质点,B正确;因为不知道两船的位置关系是否发生变化,以海监51号船为参照物,无法判断海监83号船是否运动,C错误;自2013年9月11日以来指的是时间,D错误.故选B.4. 小明从学校出发回家,有三条不同的路可走,如图所示,关于这三条不同的路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三条不同的路径对应相同的路程B.甲通过的路程最大C.分别走三条不同的路径,位移相同D.小明从学校到家和从家到学校位移相同解析:选C.路程为人或物体所经路径的长度,是标量;而位移为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是矢量.不同路径长度不同,所以A错误;路径长度甲最短,所以B错误;从学校到家,初、末位置相同,所以C正确;而位移是矢量,从学校到家和从家到学校其方向不同,所以D错误.5.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 m/s,则物体在1 s内一定走了3 mB.物体在某1 s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则物体在这1 s内的位移一定是3 m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 m/s,则物体在1 s内的位移一定是3 mD.物体在A点时的速度是3 m/s,在B点时的速度为4 m/s,则物体在AB间平均速度一定不会是5 m/s解析:选B.物体某时刻速度为3 m/s,只能表示该时刻的运动快慢,至于1 s内(或其他时间内)运动快慢无法知晓,A错误.1 s内平均速度是3 m/s,则物体在这1 s内位移一定是3 m,B正确.某段时间(如前2 s)平均速度为3 m/s,只能反映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其他时间(如后2 s)平均速度不一定是3 m/s,C错误.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大小无关,D错误.6.关于物体的加速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匀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由于其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很大B.加速度逐渐减小时,物体一定在做减速运动C.加速度与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一定在做加速运动D.加速度为正值,物体一定做加速运动;加速度为负值,物体一定做减速运动解析:选C.匀速运动虽然速度很大,但加速度等于零,所以A不正确;不管加速度如何变化,物体的加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同,物体就做加速运动,物体的加速度与初速度方向相反,物体就做减速运动,所以B 不正确,C 正确;加速度的正负与规定的正方向有关,若加速度为正值,初速度为负值,则物体做减速运动,若加速度为负值,初速度为负值,则物体做加速运动,所以D 不正确,本题选C.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7. 质点沿直线运动,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 s 末质点的速度为零B .2 s 末质点改变了运动方向C .质点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D .质点在4 s 内的位移大小为0.4 m解析:选CD.此质点从位移为-0.2 m 的位置沿直线运动到位移为0.2 m 的位置,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位移的大小为0.4 m ,故C 、D 正确.8. (2016·福州高一检测)如图所示,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A 和目的地B 的直线距离为9 km ,实际从A 运动到B 用时5 min ,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增加了15 km ,当他经过某路标C 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 km/h ,那么可以确定的是( )A .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180 km/hB .整个过程中赛车的平均速度为108 km/hC .赛车经过路标C 时的瞬时速度为150 km/hD .赛车经过路标C 时速度方向为由A 指向B解析:选BC.赛车运动的位移为s =9 km ,平均速度为v -=st =108 km/h ,故A 错误,B正确;车内速度计的示数为赛车经过路标C 时的瞬时速度大小,速度方向应沿实际运动轨迹的切线方向,并不一定由A 指向B ,故C 正确,D 错误.9.(2016·济南高一检测)下表表示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B .火车出站时的加速度最大C .舰艇出航时速度变化最快D .自行车下坡与公共汽车出站的平均加速度大小相同解析:选AD.飞机虽然初速度和末速度均为300.0 m/s ,但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A 正确;火车出站时的加速度a 1=Δv 1Δt 1=20.0-0100.0 m/s 2=0.2 m/s 2,舰艇出航时的加速度a 2=Δv 2Δt 2=100-050 m/s 2=2 m/s 2;自行车下坡时的平均加速度a 3=Δv 3Δt 3=11.0-2.03.0 m/s 2=3.0 m/s 2;公共汽车出站时的平均加速度a 4=Δv 4Δt 4=6.0-02.0 m/s 2=3.0 m/s 2,故D 正确,B 、C 不正确.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 越大,单位时间内质点速度的变化量越大B .某一时刻的速度为零,加速度有可能不为零C .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加速度有可能越来越小D .速度的变化量相同,加速度越大,则所用的时间越短解析:选ABD.Δv =a ·Δt ,若Δt =1 s ,则Δv =a ·Δt =a ,故a 越大,单位时间内质点速度的变化量越大,选项A 正确;a =v 2-v 1t 2-t 1,其中的一个速度为零,另一个速度不为零,则加速度不为零,选项B 正确;加速度反映速度变化的快慢,速度变化越来越快,则加速度一定越来越大,选项C 错误;由a =ΔvΔt 可知,速度的变化量相同,加速度越大,则所用的时间越短,选项D 正确.三、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计算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1.(10分)一个足球以10 m/s 的速度向东运动,运动员飞起一脚,足球以20 m/s 的速度向西飞去,运动员与足球的作用时间为0.1 s ,求足球获得的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解析:规定向东为正方向,则v 0=10 m/s ,v t =-20 m/s.由a =v t -v 0t 得加速度a =-20-100.1 m/s 2=-300 m/s 2,“-”号表示加速度的方向向西.若规定向西为正方向,则v 0=-10 m/s ,v t =20 m/s.由a =v t -v 0t得加速度a =20-(-10)0.1m/s 2=300 m/s 2,加速度方向向西.答案:300 m/s 2 方向向西12. (14分)如图是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A 、B 两物体的s -t 图象,试判定:(1)A 、B 两物体各做什么运动? (2)A 、B 的速度各是多大?(3)2 s 末A 、B 的位移(相对于原点)各是多少? (4)A 、B 何时相遇?解析:(1)因为物体A 、B 的s -t 图象均为倾斜的直线,说明位移随时间的变化是均匀的,故A 、B 均做匀速直线运动(A 为反向匀速,B 为正向匀速).(2)物体A 的速度v A =s A t A =0-22 m/s =-1 m/s ,负号表示物体A 的运动方向和正方向相反.物体B 的速度v B =s B t B =3-(-1)2 m/s =2 m/s.方向与正方向相同.(3)由图象可知,2 s 末对应s A =0,s B =3 m.(4)图象相交时表示物体A 、B 相遇.由图象可知,1 s 末时,A 、B 相遇.答案:(1)见解析 (2)1 m/s 2 m/s (3)s A =0 s B =3 m (4)1 s 末13. (16分)让小球从斜面的顶端滚下,如图所示是用闪光照相机拍摄的小球在斜面上运动的一段,已知闪频为10 Hz ,且O 点是0.4 s 时小球所处的位置,试根据此图估算:(1)小球从O 点到B 点的平均速度的大小; (2)小球在A 点和B 点的瞬时速度的大小; (3)小球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解析:依题意知:相邻两次闪光的时间间隔 Δt =110s =0.1 s.(1)v OB =s OB t OB =16×10-20.2 m/s =0.8 m/s.(2)小球在A 点时的瞬时速度: v A =s OBt OB=0.8 m/s. 小球在B 点时的瞬时速度:v B =s AC t AC =(27-7)×10-22×0.1m/s =1.0 m/s.(3)由加速度的定义得小球的加速度: a =v B -v A t AB =1.0-0.80.1 m/s 2=2.0 m/s 2.答案:(1)0.8 m/s (2)0.8 m/s 1.0 m/s (3)2.0 m/s 2。

2017高中同步创新课堂物理优化方案教科版必修1习题第2章第5节分层演练巩固落实Word版含答案

2017高中同步创新课堂物理优化方案教科版必修1习题第2章第5节分层演练巩固落实Word版含答案

[随堂达标]1.关于合力与其两个分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小的分力,小于大的分力B.合力的大小随分力夹角的增大而增大C.合力的大小一定大于任意一个分力D.合力的大小可能大于大的分力,也可能小于小的分力解析:选D.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共点力的合力大小不一定大于小的分力,如图甲所示,也不一定小于大的分力,如图乙所示,所以A、C不正确;合力的大小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如图丙所示,所以B不正确;仅D正确.2.如图所示,保持两个共点力F1、F2大小不变,使两者的夹角θ从60°逐渐增大到120°,则在此过程中,其合力大小()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先增大后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解析:选B.力是矢量,合成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共点力F1、F2大小恒定,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两个分力的夹角越大,合力越小,B正确.3.同时作用在某物体上的两个方向相反的力,大小分别为6 N和8 N,当8 N的力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两力合力的大小()A.先减小,后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C.逐渐增大D.逐渐减小解析:选A.当8 N的力减小到6 N时,两个力的合力最小为0,若再减小,两力的合力又将逐渐增大,两力的合力最大为6 N,故A正确.4.如图为两个共点力的合力F随两分力的夹角θ变化的图像,则这两个分力的大小分别为()A.1 N和4 N B.2 N和3 NC.1 N和5 N D.2 N和4 N解析:选B.由图像知,两力方向相同时,合力为5 N,即F1+F2=5 N;方向相反时,合力为1 N,即F1-F2=1 N.故F1=3 N,F2=2 N,B正确.5.如图所示,天鹅、大虾和梭鱼一起想把一辆大车拖着跑,他们都给自己上了套,天鹅伸着脖子要往云里钻,大虾弓着腰儿使劲往前拉,梭鱼一心想往水里跳,它们都在拼命地拉,结果大车却一动不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的合力一定比大虾的拉力大B.它们的合力与大车所受的摩擦力一定平衡C.它们的合力可能为零D.大车所受的合力一定为零解析:选D.因为大车一动不动,由平衡条件知,大车所受的合力一定为零,D项对;它们的合力与大车所受其他力(包括重力、支持力、摩擦力)的合力一定平衡,B项错;由题图可知它们的力不在同一平面内,合力不可能为零,与大虾的拉力也无法比较大小,故A、C均错.[课时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如图所示,某人静躺在椅子上,椅子的靠背与水平面之间有固定倾斜角θ.若此人所受重力为G,则椅子各部分对他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A.G B.G sin θC.G cos θD.G tan θ解析:选A.因人静躺在椅子上,由二力平衡可知椅子各部分对人的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G,方向竖直向上.故答案为A.2.如图所示,大小分别为F1、F2、F3的三个力恰好围成一个闭合的三角形,且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是F1<F2<F3,则下列四个图中,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的是()解析:选C.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可知,A图中三个力的合力为2F1,B图中三个力的合力为0,C图中三个力的合力为2F3,D图中三个力的合力为2F2,三个力的大小关系是F1<F2<F3,所以C图合力最大.故C正确.3.在一次抢险救灾工作中,一架沿水平直线飞行的直升机利用降落伞匀速向下向灾区群众投放救灾物资,假设物资的总重量为G1,圆顶形降落伞的重量为G2,有8条相同的拉线一端与货物相连(拉线重量不计),另一端均匀分布在伞面边缘上,如图所示(图中没有把拉线都画出来),每根拉线和竖直方向都成30°角.那么每根拉线上的张力大小为()A.3(G 1+G 2)12B.G 1G 28C.G 14D.3G 112 解析:选D.8根拉线在竖直方向的分力的合力等于物资的总重量G 1,即8F cos 30°=G 1,则F =3G 112. 4.平面内作用于同一点的四个力若以力的作用点为坐标原点,有F 1=5 N ,方向沿x 轴的正方向;F 2=6 N ,沿y 轴正方向;F 3=4 N ,沿x 轴负方向;F 4=8 N ,沿y 轴负方向,以上四个力的合力方向指向(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解析:选D.方向相反的F 1和F 3合成的合力F ′大小为1 N ,方向沿x 轴正方向;方向相反的F 2与F 4合成的合力F ″大小为2 N ,方向沿y 轴负方向.则F ′与F ″合成的合力方向在第四象限.5.如图所示,AB 是半圆的直径,O 为圆心,P 点是圆上的一点,在P 点作用了三个共点力F 1、F 2、F 3.若F 2的大小已知,则这三个力的合力为( )A .F 2B .2F 2C .3F 2D .4F 2解析:选C.由几何知识知,力F 1与F 3垂直,以F 1、F 3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则F 1、F 3的合力为PC 代表的线段,由于PC =2PO ,即PC 代表的力等于2F 2,故三个力的合力为3F 2,C 正确.☆6.水平横梁一端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小滑轮B .一轻绳的一端C 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m =10 kg 的重物,∠CBA =30°,如图所示,则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为(g 取10 N/kg)( )A .50 NB .50 3 NC .100 ND .100 3 N解析:选C.以滑轮为研究对象,悬挂重物的轻绳的拉力是F =mg =100 N ,故小滑轮受到轻绳的作用力沿BC 、BD 方向,大小都是100 N .从右图中看出,∠CBD =120°,∠CBE =∠DBE ,所以∠CBE =∠DBE =60°,即△CBE 是等边三角形,故F 合=100 N.☆7.两个共点力同向时合力为a ,反向时合力为b ,当两个力垂直时,合力大小为( ) A.a 2+b 2 B.(a 2+b 2)/2 C.a +b D.(a +b )/2解析:选B.设两个共点力分别为F 1、F 2,由题意可知,F 1+F 2=a ,F 1-F 2=b .所以F 1=a +b 2,F 2=a -b 2;两个力垂直时合力F =F 21+F 22=(a 2+b 2)/2,所以B 正确.二、多项选择题8.两个共点力,一个是40 N ,另一个等于F ,它们的合力是100 N ,则F 的大小可能是( )A .20 NB .40 NC .80 ND .120 N 解析:选CD.因|F -40 N|≤100 N ≤F +40 N ,故60 N ≤F ≤140 N ,应选C 、D 项.9.某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共点力F1、F2、F3作用,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况中(坐标纸中每格边长表示1 N大小的力),该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正确的是()A.甲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等于5 NB.乙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等于2 NC.丙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等于0 ND.丁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外力大小等于0 N解析:选AD.甲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力:可以先求F1与F3的合力F13=3 N,方向与F1同向,再用勾股定理求三个力的合力F=F213+F22=5 N,故A正确;乙图中物体所受的合力:可以用平行四边形定则依次合成,三个力的合力方向与F2方向相同,大小等于5 N,故B错误;丙图中F2、F3的合力大小、方向与F1相同,所以三个力的合力大小为2F1,方向与F1相同,即F=6 N,故C错误;用三角形合成法求丁图物体所受的合力,由于三力组成封闭三角形,故三个力的合力为零,故D正确.10.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的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列几组力的合力可能为零的是()A.5 N、7 N、8 N B.5 N、1 N、3 NC.1 N、5 N、10 N D.10 N、10 N、10 N解析:选AD.对于A组,5 N和7 N的合力F所在的范围是:2 N≤F≤12 N,8 N处在合力范围内,A组合力可能为零,同理可知D组合力也可能为零.三、非选择题11.请用力的图示作图法求图中三个分力的合力的大小: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以F 1F 3为邻边做平行四边形,量出对角线F 13线段的长度为2 N ,则合力的大小F =F 2-F 13=4 N -2 N =2 N.答案:2 N(1.9~2.1 N 之间均对) 12.如图所示,一条小船在河中向正东方向行驶,船上挂起一风帆,帆受侧向风作用,风力大小为100 N ,方向为东偏南30°,为了使船受到的合力恰能沿正东方向,岸上一人用一根绳子拉船,绳子取向与河岸垂直,求风力和绳子拉力的合力大小及绳子拉力的大小.解析:如图所示,以F 1、F 2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使合力F 沿正东方向,则F =F 1cos 30°=100×32N =50 3 N. F 2=F 1sin 30°=100×12N =50 N.答案:50 3 N50 N。

2017高中同步创新课堂物理优化方案教科版必修1习题:第2章 第6节分层演练巩固落实 含答案

2017高中同步创新课堂物理优化方案教科版必修1习题:第2章 第6节分层演练巩固落实 含答案

[随堂达标]1.将一个力F分解为两个力F1、F2,下列情况不可能的是() A.F1或F2垂直于FB.F1、F2都与F在同一直线上C.F1或F2的大小等于FD.F1、F2的大小和方向都与F相同解析:选D.一个力F可以分解成无数对分力,分力的大小和方向都是不确定的,F1和F2可以与F在同一直线上,但是不可能同时大小也都与F相同,因为两力合力的最大值为两力之和.2.(多选)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现将斜面倾角由30°增大到45°,物体仍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对斜面的压力不变B.A对斜面的压力减小C.A受到的摩擦力减小D.A受到的摩擦力增大解析:选BD。

倾角为30°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mg sin 30°=错误!mg,对斜面的压力N=mg cos 30°=错误!mg;倾角为45°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mg sin 45°=错误!mg,对斜面的压力N′=mg cos 45°=错误!mg,故f<f′,N>N′,B、D正确.3。

甲、乙两人用绳子拉船,使船沿OO′方向航行,甲用1 000 N 的力拉绳子,方向如图所示,要使船沿OO′方向航行,乙的拉力最小值为()A.500错误!N B.500 NC.1 000 N D.400 N解析:选B。

要使船沿OO′方向航行,甲和乙的拉力的合力方向必须沿OO′方向.如图所示,作平行四边形可知,当乙拉船的力的方向垂直于OO′时,乙的拉力F乙最小,其最小值为F乙min=F甲sin 30°=1 000×错误!N=500 N,故B正确.4。

一个G=60 N的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受到两个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分别为45°和30°的斜向上拉力F1=40错误!N、F2=30 N的作用,物体仍保持静止.则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A.60 N B.20 NC.0 N D.5 N解析:选D.按力的作用效果可以看出,F1与F2对物体有向上提拉的作用,且两个分力大小为F1y=F1sin 45°=40错误!×错误!N=40 N,F2y=F2sin 30°=30×错误!N=15 N,所以地面对物体的支持力N=G-F1y-F2y=60 N-15 N-40 N=5 N,故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5 N,D选项正确.5.如图所示,已知电灯的重力G=10 N,AO绳与顶板间的夹角θ=45°,BO绳水平.(1)请按力的实际作用效果将OC绳对O点的拉力加以分解,并作出示意图.(2)AO绳所受的拉力F1和BO绳所受的拉力F2分别为多少?解析:。

2017高中同步创新课堂生物优化方案人教版必修1习题:第三章第3节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含答案

2017高中同步创新课堂生物优化方案人教版必修1习题:第三章第3节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含答案

[随堂检测]1.(2016·河南周口市高一检测)下图是科学家进行的蝾螈受精卵横缢实验.你认为该图最能说明()A.细胞质控制着细胞的代谢B.细胞核控制着细胞的代谢C.细胞质是细胞遗传的控制中心D.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解析:选D。

由图中信息可知,受精卵分裂过程中,只有含细胞核的细胞才能分裂发育成胚胎,说明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

2.(2016·福建漳浦三中调研)入核蛋白含有核定位信号肽段,该肽段能与核孔上的转运蛋白结合,在转运蛋白的介导下进入细胞核。

据此分析正确的是()A.mRNA与蛋白质进出细胞核的方式相同B.核孔对蛋白质进出不具有选择性C.转运蛋白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D.蛋白质进入细胞核穿过2层膜答案:C3.(2016·山师大附中高一期末)下图是细胞核模型图,①~⑤表示细胞核的各种结构,⑥和⑦是两种细胞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②③是生物膜的一部分B.⑦的形成与结构⑤无关C.⑥可以与②直接相连D.分泌蛋白的形成离不开⑥和⑦解析:选B。

图中②和③分别表示核膜的外膜和内膜,属于生物膜的一部分.⑤是核仁,与核糖体(⑦)的形成有关。

由图可知,内质网(⑥)与②直接相连.分泌蛋白由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合成,经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后,分泌到细胞外。

4.细胞是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下列叙述与这一观点不相符的是( )A.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B.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病毒的生命活动只有在宿主活细胞中才能完成C.离开细胞的细胞器,如叶绿体和线粒体等也能独立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D.离开细胞的细胞器,如叶绿体和线粒体等不能独立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解析:选C。

各种细胞结构只有在细胞这个统一整体中,才能完成各自的生命活动,失去了细胞的完整性,都不能独立地完成各自的生命活动。

病毒无细胞结构,必须寄生在活细胞内,依赖于完整的细胞才能完成其生命活动.离开细胞的细胞器,在适宜条件下只能完成部分生命活动,但不能完成所有的生命活动。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配套课时作业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2节探究加

《创新设计-课堂讲义》2016-2017学年高中物理(教科版必修一)配套课时作业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第2节探究加

第2节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1.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快慢,也就是物体____________的大小,与物体的________有关,还与物体________________有关.物体的质量一定时,受力越大,其加速度就________;物体的受力一定时,质量越小,加速度就________.2.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定量关系时,应保持物体________不变,测量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加速度;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应保持物体________不变,测量不同质量的物体在______________的加速度,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法.3.测量物体的加速度可以用刻度尺测量________,并用秒表测量________,由公式____________算出.也可以在运动物体上安装一条通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来测量加速度.4.在该探究实验中,我们猜想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力成__________,与质量成__________,然后根据实验数据作出________图像和__________________图像,都应是过原点的直线.5.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备有下列器材:A.打点计时器B.天平(附带砝码)C.低压交流电源D.小盘、砝码E.导线、细绳F.小车G.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H.夹子其中,还缺少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___.6.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研究作用力一定,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的结论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放有重物的小盘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B.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D.在小车中增减砝码,应使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远大于小盘和重物的总质量7.如果a-F的图像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说明物体的加速度a与施加在物体上的力是________关系;如果a-1m的图像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说明物体的加速度a与物体的质量是________关系.【概念规律练】知识点一实验的操作1.在采用如图1所示的实验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按实验要求安装好器材后,应按一定的步骤进行实验,下列给出供选择的操作步骤:图1A .保持小盘和重物的质量不变,在小车里加砝码,测出加速度,重复几次B .保持小车质量不变,改变小盘中重物的质量,测出加速度,重复几次C .用天平测出小车和砂子的质量D .在长木板没有定滑轮的一端垫上厚度合适的垫木,平衡摩擦力E .根据测出的数据,分别画出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图线及加速度和质量的倒数关系图线F .用停表测出小车运动的时间G .将放有重物的小盘用细线通过定滑轮系到小车上,接通电源,释放小车,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点以上步骤中,不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__,正确步骤的合理顺序是________.(填写代表字母)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关于平衡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平衡摩擦力”的本质就是想法让小车受到的摩擦力为零B .“平衡摩擦力”的本质就是使小车所受的重力的下滑分力与所受到的摩擦阻力相平衡C .“平衡摩擦力”的目的就是要使小车所受的合力等于所挂重物通过细绳对小车施加的拉力D .“平衡摩擦力”时应将小车在重物通过细绳和滑轮而拉动小车过程中进行调整E .“平衡摩擦力”是否成功,可由小车施动而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的点迹间距是否均匀而确定知识点二 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3.某同学在实验中保持拉力不变,得到了小车加速度随质量变化的一组数据,图线.图2【方法技巧练】一、用图像法分析物理量之间的关系4.如图3所示为某些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3A.形成图甲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大B.形成图乙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小C.形成图丙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大D.形成图丁的原因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小二、实验数据的处理技巧5.如图4所示,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关系的实验中,若1、2两个相同的小车所受拉力分别为F1、F2,车中所放砝码的质量分别为m1、m2,打开夹子后经过相同的时间两车的位移分别为x1、x2,则在实验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有()图4A.当m1=m2、F1=2F2时,x1=2x2B.当m1=m2、F1=2F2时,x2=2x1C.当F1=F2、m1=2m2时,x1=2x2D.当F1=F2、m1=2m2时,x2=2x16.用斜面、小车、小盘、砝码等器材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图5是实验中一条打完点的纸带,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且间距x1、x2、x3、x4、x5、x6已量出.图5图6(1)请写出三个不同的计算加速度的表达式.(2)如图6(a)所示,为甲同学根据测量数据画出的a-F图线,表明实验的问题是____________.(3)乙、丙两同学用同一装置实验,画出了各自得到的a-F图线如图(b)所示,说明两个同学做实验时的哪一个物理量取值不同?并比较其大小.1.在本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平衡摩擦力时,小盘应用细线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但小盘内不能装重物B.实验中无需始终保持小车和砝码的质量远远大于盘和重物的质量C.实验中如用纵坐标表示加速度,用横坐标表示小车和车内砝码的总质量,描出相应的点在一条直线上时,即可证明加速度与质量成反比D.平衡摩擦力时,小车后面的纸带必须连好,因为运动过程中纸带也要受到阻力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悬挂物的质量应远小于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B.为减小小车、纸带受到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需把小车运动平面起始端略垫高C.实验结果采用描点法画图像,是为了减小误差D.实验结果采用a-1m坐标作图,是为了根据图像直观地作出判断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我们利用了“控制变量法”.当保持外力不变的情况下,由实验得出a-1m图像是通过原点的一条直线,这说明()A.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与质量成正比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与质量成反比C.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大小成正比D.物体的质量与加速度大小成反比4.利用如图7甲所示的装置探究“质量一定,加速度与力的定量关系”实验时,甲同学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的小车加速度a和小车所受拉力F的图像如图乙中的直线Ⅰ所示,乙同学画出的a-F图像如图乙中的直线Ⅱ所示.直线Ⅰ、Ⅱ在两个坐标轴上的截距都比较大,明显超出了误差范围,下面关于形成这种状况原因的解释正确的是()图7 A .实验前甲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B .甲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垫得过高了C .实验前乙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D .乙同学在平衡摩擦力时,把长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垫得过高了 题号1 2 3 4 答案5.用图8所示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中:图8(1)某同学在接通电源进行实验之前,将实验器材组装如图8所示.请你指出该装置中错误或不妥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改正实验装置后,该同学顺利地完成了实验.图9是他在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图中相邻两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s ,由图中的数据可算出小车的加速度a 为________m/s 2.图96.某次实验测得如下数据:当m 一定时a 与F 的关系如表一所示;当F 一定时,a 和1m 的关系如表二所示.表一 F /N 1.00 2.00 3.00 4.00a /(m·s -2)1.90 3.95 5.85 7.62 表二 1m /kg -10.52 0.67 0.80 1.00 a /(m·s -2) 1.51 2.10 2.49 3.10(1)在图10所示的相应坐标系中分别作出表一、表二所给数据确定物理量的图线.图10(2)在研究a 与m 的关系时,作了a -1m 的图线,而没作a -m 的图线,那么作a -1m 的图线有何优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2节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答案课前预习练1.加速度 质量 受力的大小 越大 越大2.质量 不同外力作用下 受力 该力作用下 控制变量3.位移 时间 a =2x t 2 纸带上打出的点4.正比 反比 a -F a -1m5.纸带和复写纸片6.AC [平衡摩擦力时不应挂放有重物的小盘,只需将小车放在长木板上,使长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垫高,当小车刚好能匀速运动时,即平衡了摩擦力,A 选项错误.当改变小车质量时,小车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摩擦力都跟质量成正比地改变,一次平衡后,就不用再平衡了,B 选项正确.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让打点计时器正常工作,再放开小车,才能打出完整的纸带,C 选项错误.在小车减少砝码时,必须保证小车的质量远大于小盘和重物的总质量,才能近似使小车受到的牵引力等于小盘和重物的重力,D 选项正确.]7.正比 反比解析 如果a -F 的图像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说明物体的加速度a 与施加在物体上的力是正比关系;如果a -1m 的图像是通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说明物体的加速度a 与物体的质量是反比关系.课堂探究练1.F DCGBAE解析 打点计时器本身是计时仪器,小车运动时间可由纸带上的点数来确定,故不用停表计时;在本实验中应首先平衡摩擦力才可去做实验.2.BCE [在小车的运动过程中受到的摩擦阻力是永恒存在、无法使之为零的,故A 选项错误.平衡摩擦力的实质就是让小车轨道具有合适的倾角而成为一个斜面,从而使小车所受的重力的下滑分力mg sin θ与摩擦阻力f 相平衡,进而使小车所受的合力等于所挂的重物通过细绳和滑轮对小车施加的拉力,故B 、C 两选项正确.平衡摩擦力时必须在不挂重物时,让小车拖动纸带自由运动时进行调整(即调整轨道斜面倾角),直至所打出的纸带上的点迹均匀分布为止,故E 选项正确而D 选项错误.]3.见解析解析 “a 与m 成反比”实际上就是“a 与1m 成正比”,以a 为纵坐标,以1m 为横坐标建立坐标系,选取适当的标度,描出坐标点,连线得到图像如下图所示.4.AD [题中甲图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大,牵引力为零时,小车已有加速度,丙图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小,所以A 对,C 错;丁图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小,导致图线不过原点,有一定拉力后才有加速度,乙图是平衡摩擦力时长木板倾角过大,所以B 错,D 对.]5.A6.(1)a =x 2-x 1T 2 a =x 4-x 13T 2a =(x 4+x 5+x 6)-(x 1+x 2+x 3)9T 2(2)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够(3)两小车及车上的砝码的质量不同,且m 乙<m 丙.方法总结 实验的数据处理一般有两种方法,即计算法和图像法.(1)计算法处理该实验时,在测得加速度或得到加速度之比后,可以将之与所受力之比进行比较,或与物体质量之比进行比较,应满足a 1a 2=F 1F 2或a 1a 2=m 2m 1. (2)图像法处理该实验时,将测得的F 为横坐标,加速度a 为纵坐标,描点作a -F 图像,看图像性质及特点可得结论;以1m 为横坐标,加速度a 为纵坐标描绘a-1m 图像(也可描绘a -m 图像,但规律不易看出),研究图像性质及特点可得结论. 课后巩固练1.D 2.ABD 3.B4.BC [在探究“质量一定,加速度与力的定量关系”时,应当消除摩擦力这个因素:将长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用木块垫高,使长木板形成一个坡度很小的斜面,调整所垫木块的高度,使得小车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恰好和小车所受的摩擦力平衡,这样砝码的重力G 可看做小车所受的合力.若小车在不受拉力的情况下能够在木板上匀速运动,就说明恰好平衡了摩擦力.图线Ⅰ表明不对小车施加拉力小车就有加速度,说明平衡摩擦力过度,即长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垫得过高了.图线Ⅱ表明对小车施加一个较小的力,小车也没有加速度,说明乙同学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足,即长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没有垫木块或垫得不够高.]5.(1)打点计时器不能使用干电池,应使用低压交流电源;实验中没有平衡摩擦力;小车初始位置离打点计时器太远(2)0.195解析 (1)打点计时器必须使用交流电源,不能使用干电池;为了保证细绳对小车的拉力作为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实验前必须平衡摩擦力,该装置却没有平衡摩擦力;为了在纸带上打下更多的点,实验时小车的初始位置离打点计时器不可太远.(2)加速度可用逐差法求出:a =x 后两段-x 前两段4T 2=(4.04-1.63)-1.634×0.12×10-2m/s 2 =0.195m/s 2.6.(1)作出的两个图线如下图所示(2)a -m 的图线是曲线,难以找出规律;a -1m 的图线是直线,容易找出规律.。

高中同步创新课堂物理优化方案鲁教必修1习题:章末过关检测三 含答案

高中同步创新课堂物理优化方案鲁教必修1习题:章末过关检测三 含答案

章末过关检测(三)[学生用书单独成册](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下列两个实验中体现出的共同的物理思想方法是()A.极限法B.放大法C.控制变量法D.等效替代法解析:选B.题图甲是利用光的多次反射将微小形变放大,题图乙是利用细管中液面的变化观察玻璃瓶的微小形变,故为放大法,故选B.2.杂技演员有高超的技术,能轻松地顶住从高处落下的坛子.关于他顶坛子时头顶受到的压力,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A.坛的形变B.头的形变C.物体受到的重力D.人受到的重力解析:选A.头顶受到的压力的施力物体是坛子,受力物体是头顶,该力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坛的形变,选项A正确.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个物体只要相互接触就一定会产生弹力B.两物体间的滑动摩擦力总是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C.一本书在桌面上静止,书对桌面的压力是因为书发生了弹性形变D.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就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解析:选C.两个物体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时一定会产生弹力,A错误;滑动摩擦力总是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可能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同,B错误;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书发生了弹性形变要恢复原状时,对桌面产生的作用力,C正确;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不等于物体受到的重力,D错误.4.如图所示,一个球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并与竖直光滑墙壁接触,A、B两点是球跟墙和地面的接触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球受三个力作用,重力、B点的支持力和A点的弹力B.球受两个力作用,重力和B点的支持力C.球受三个力作用,重力、B点的支持力和地面的弹力D.球受三个力作用,重力、B点的支持力和球对地面的压力解析:选B.由假设法可判断出球跟墙壁之间无挤压作用,则A 点处没有弹力作用,故球仅受到重力和B 点的支持力作用,选项B 正确.5. 如图所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小球重为G ,平衡时球在A 位置,若用力F 将小球向下拉下x 至B 位置,则此时弹簧的弹力为( )A .kxB .kx +GC .kx -GD .以上都不对解析:选B.原先弹簧中的拉力大小等于小球重力G ,若用力F 将小球向下拉下x 至B 位置时,增加的ΔF =k Δx =kx ,此时弹簧中的弹力变为kx +G .故选B.6.为了测定木块和竖直墙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用一根弹簧将木块压在墙上,同时在木块下方有一个拉力F 2作用,使木块恰好匀速向下运动,如图所示.现分别测出了弹簧的弹力F 1、拉力F 2和木块的重力G ,则动摩擦因数μ应等于( )A.F 2+G F 1B .F 2F 1 C.G F 1D .F 1+G F 2 解析:选A.由题知木块恰好匀速向下运动,则木块受力平衡,f =G +F 2,f =μF 1由以上两式得μ=G +F 2F 1.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7. 如图所示,用一个水平推力向右推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没有推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木箱运动趋势的方向与水平推力的方向相同B .木箱运动趋势的方向与水平推力的方向相反C .木箱受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D .木箱受水平向右的静摩擦力解析:选AC.假设木箱与地面间无静摩擦力,则人推木箱时,木箱必向右运动,现没推动,但木箱有向右运动的趋势,故受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选项A 、C 正确,选项B 、D 错误.8. 如图所示,质量均为m 的两木块a 与b 叠放在水平面上,a 受到水平向右的力的作用,b 受到水平向左的力的作用,两力大小均为F .现两木块保持静止状态,则( )A .a 、b 之间无静摩擦力B .a 、b 之间一定存在静摩擦力C .b 与地面之间无静摩擦力D .b 与地面之间一定存在静摩擦力解析:选BC.以木块a 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上二力平衡,受到水平向左的静摩擦力作用,大小为F ,以a 、b 整体为研究对象,水平方向上二力平衡,没有相对地面运动的趋势,b 与地面之间无静摩擦力,故选项B 、C 正确.9.如图所示,是探究某根弹簧的伸长量x 与所受拉力F 之间的关系图象,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A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 N/mB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2×103 N/mC .当弹簧受800 N 的拉力作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40 cmD .当弹簧的伸长量为20 cm 时,弹簧产生的拉力为200 N解析:选BC.根据弹簧的伸长量x 与所受拉力F 之间的关系图象可知,当x =10 cm 时,弹簧的弹力F 弹=F =2×102 N ,由胡克定律得,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 =F 弹x=2×103 N/m ,选项A 错误,B 正确;当弹簧受800 N 的拉力作用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 ′=F ′k=40 cm ,选项C 正确;当弹簧的伸长量为20 cm 时,弹簧产生的拉力为F ″=kx ″=2×103×0.2 N =400 N ,选项D 错误.10. 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 的木块靠在竖直粗糙的墙壁上,且受到水平力F 的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木块静止,则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大小等于mg ,方向竖直向上B .若木块静止,当F 增大时,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随之增大C .若木块沿墙壁向下运动,则墙壁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为μFD .若开始时木块静止,当撤去F ,木块沿墙壁下滑时,木块不受摩擦力作用解析:选ACD.若木块静止,则木块受到的静摩擦力与mg 平衡,大小为mg ,方向竖直向上,故A 正确,B 错误;木块沿墙壁向下运动,墙对木块的摩擦力大小为μN =μF ,故C 正确;当撤去F 后,墙与木块间无弹力,则木块不受摩擦力作用,故D 正确.三、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计算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1.(10分)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1)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________方向(选填“水平”或“竖直”).(2)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________时,长度记为L 0;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度记为L x ;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 g 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 1至L 6,数据如下表: 代表符号 L 0 L x L 1 L 2 L 3 L 4 L 5 L 6 数值(cm) 25.35 27.35 29.35 31.30 33.4 35.35 37.40 39.30表中有一个数值记录不规范,代表符号为________.由表可知所用刻度尺的最小刻度为________.(3)如图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纵轴是砝码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与________的差值(选填“L 0”或“L x ”).(4)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 N/m ;通过图和表可知砝码盘的质量为________ g(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9.8 m/s 2).解析:(1)弹簧的轴线必须沿重力方向,所以应沿竖直方向.(2)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静止时,长度记为L 0;比较表中不同数值,可知L 3记录不规范.由于表中测量值已经估读到0.1 mm ,所以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 mm.(3)因为m 0g =k (L x -L 0),mg +m 0g =k (L n -L 0),整理得mg =k (L n -L x ),所以横轴应为弹簧长度与L x 的差值.(4)由mg =k (L n -L x )可以看出图象的斜率表示k g ,故k =Δmg Δx=4.9 N/m ,m 0=k (L x -L 0)g =1.0×10-2 kg =10 g.答案:(1)竖直 (2)静止 L 3 1 mm (3)L x(4)4.9 1012.(15分) 如图所示,滑块A 、B 被水平力F 压紧在竖直墙上处于静止状态.已知A 重30 N ,B 重20 N ,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B 与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则:(1)要使滑块A 、B 都保持平衡,力F 至少要多大?(2)若A 、B 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要使滑块A 、B 保持平衡,力F 至少要多大? 解析:(1)对A 、B 整体平衡有μF =G A +G B ,故F =250 N ;再对B 有μF =G B +f AB ,即A 对B 向下的静摩擦力f AB =30 N.而f AB <f m =μAB F =75 N ,故F =250 N 符合题目条件.(2)若μAB =0.1,显然当F =250 N 时,f AB =30 N>f m =μAB F =25 N ,故系统平衡时必须满足f m =μAB F =G A ,即可得F =300 N.答案:(1)250 N (2)300 N13. (15分)如图所示,物体A 、B 的质量为m A =m B =6 kg ,A 和B 、B 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等于0.3,且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水平拉力F =30 N .那么,B 对A 的摩擦力和水平桌面对B 的摩擦力各为多大?解析:假设A 相对于B 、B 相对于水平面均不发生滑动,则绳对A 、B 的拉力均为T =F 2=302N =15 N , A 、B 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 A 静max =μN A =μm A g =0.3×6×9.8 N =17.64 N >T ,B 与水平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 B 静max =μN B =μ(m A +m B )g =0.3×(6+6)×9.8 N =35.28 N >F ,可见A 、B 均相对地面静止.以A 为研究对象,对A 应用二力平衡条件,可得B 对A 的摩擦力f BA =T =15 N ,A 、B 相对静止,以A 、B 为研究对象,应用二力平衡条件,可得水平面对B 的摩擦力f 平面B =F =30 N.答案:15 N 30 N。

【创新设计】高中物理必修一(鲁科)同步习题:3章末检测

【创新设计】高中物理必修一(鲁科)同步习题:3章末检测

章末检测(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9小题,每小题7分,共63分.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得7分,选对但不全的得4分,错选得0分)1.关于重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落向地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B.物体落向地面时受到的重力大于它静止时受到的重力C.物体向上抛出时受到的重力小于它静止时受到的重力D.同一物体在不同一地点,其所受重力大小可以不同答案 D2图1如图1所示,如果传送带将物体从低处匀速送往高处,物体在传送带上不打滑,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零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上C.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沿斜面向下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解析要排除运动对静摩擦力的干扰特别困难.最佳方式是假设接触面非常光滑,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来的状态,以此作为判断有无静摩擦力的依据.若要判断静摩擦力方向,则需进一步根据可能产生的相对运动来确定.本题中,若传送带非常光滑,则物体就会相对传送带下滑.故传送带对物体有沿传送带向上的静摩擦力.答案应选B.答案 B3.一根绳子受150 N的拉力时就会被拉断,若两人沿相反方向用大小相同的力拉绳,要把绳子拉断,每人用的力至少为().A.75 N B.300 NC.150 N D.小于150 N答案 C4.下列有关力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被竖直向上抛出后,因为受到一个竖直向上的升力作用才上升B.放在斜面上的物体会沿斜面下滑,是因为受了一个下滑力的作用C.放在水中的木块浮于水面,是因为受了一个浮力的作用D.运动员跳远腾空后,是因为受了一个强大的冲力作用所以能前进几米解析竖直向上抛出去的物体的上升过程,升力是谁施予的?沿斜面下滑的物体,下滑力是谁施予的?运动员腾空后冲力是谁施予的?因为都找不到施力物体,所以A、B、D均错,浮力的施力物体是水,所以C正确.答案 C5.用手握紧瓶子,使瓶子静止,现加大手握紧瓶子的力,则瓶子所受到的静摩擦力将().A.大小增大,方向向上B.大小不变,方向向上C.大小增大,方向向下D.大小不变,方向向下答案 B6.在下图中各接触面均光滑,A、B两球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是().答案:B7.如图2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①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左墙上;②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③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④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粗糙的桌面上滑动.若认为弹簧的质量都为零,以l1、l2、l3、l4依次表示四个弹簧的伸长量,则有().图2A.l2>l1B.l4>l3C.l1>l3D.l2=l4解析四种形式拉弹簧的过程中,由于弹力大小都为F,由胡克定律x=F k,得l1=l2=l3=l4.答案 D8图3气球下挂一重物,沿与水平方向成45°角的方向斜向上匀速上升,如图3所示,不考虑空气阻力,则下列关于气球和重物整体受力情况的说法,正确的是().A.受重力、浮力、水平方向的风力B.只受重力、浮力作用C.受重力、浮力、斜向上的冲力D.受重力、浮力、风力、斜向上的冲力答案 B9.实验室常用的弹簧测力计如图4甲所示,连接有挂钩的拉杆与弹簧相连,并固定在外壳一端上,外壳上固定一个圆环,可以认为弹簧测力计的总质量主要集中在外壳(重力为G)上,弹簧和拉杆的质量忽略不计.现将该弹簧测力计以两种方式固定于地面上,如图4乙、丙所示,分别用恒力F0竖直向上拉弹簧测力计,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图4A.乙图读数F0-G,丙图读数F0+GB.乙图读数F0+G,丙图读数F0-GC.乙图读数F0,丙图读数F0-GD.乙图读数F0-G,丙图读数F0解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通过弹簧长度的变化反映作用在弹簧上弹力的大小.乙图中弹簧上的弹力设为F乙,对弹簧测力计外壳这一对象来说,受自身向下的重力G,弹簧向下的弹力F乙及向上的恒力F0的作用,所以F乙=F0-G,则读数为F0-G;丙图中恒力F0直接作用在弹簧上,故弹簧上的弹力大小为F0,则读数为F0.答案 D二、填空题(本小题10分)10.某同学在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时,弹簧的弹力用F 表示,弹簧未挂钩码时的长度用l0表示,弹簧挂上钩码后的长度用l表示,弹簧的伸长量用x表示,则x=l-l0.该同学记录的数据如下表:.答案根据测量数据作出F-x图象,在实验误差范围内,可以认为这些点在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上.得出结论:弹力的大小跟弹簧的伸长量成正比,即F=kx.三、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7分,计算题要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题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11.(12分)质量为2 kg的物体放在水平地板上,用一轻弹簧水平拉该物体,当物体刚开始运动时,弹簧伸长了3 cm;当拉着物体匀速前进时,弹簧伸长了2 cm.已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200 N/m(g取10 N/kg),求:(1)物体所受的最大静摩擦力;(2)物体和地板间的动摩擦因数.解析(1)物体刚要开始运动时,最大静摩擦力等于弹簧的弹力,则f m=F1=kx1=200 N/m×3×10-2m=6 N.(2)物体匀速前进时,所受的滑动摩擦力等于此时弹簧的弹力,则f滑=F2=kx2=200 N/m×2×10-2m=4 N,f滑=μN=μmg,故μ=f滑mg=4 N2×10 N=0.2答案(1)6 N(2)0.212.(15分)图5我国著名发明家邹德俊发明的“吸盘式”挂衣钩如图5所示,将它紧压在平整、清洁的竖直瓷砖墙面上时,可挂上衣帽等物品.如果挂衣钩的吸盘压紧时,它的圆面直径为110πm,吸盘圆面压在墙上有45的面积跟墙面完全接触,中间15未接触部分内无空气.已知吸盘面与墙壁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5,则这种挂钩最多能挂多重的物体?(大气压强p0=1.0×105Pa,可认为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相等)解析最大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成正比,依题意,大气压强对整个挂钩作用面均有压力,设为N,则N=p0S.设这种挂钩最多能挂重为G的物体,根据平衡条件有G=μN=μp0S,其中S=πd2/4,代入数据,解得G=125 N.答案125 N。

高中同步创新课堂物理优化方案鲁教必修1习题:第三章第2节演练知能优化 含答案

高中同步创新课堂物理优化方案鲁教必修1习题:第三章第2节演练知能优化 含答案

1.(多选)运动物体拉动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纸带上打下一系列小点,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直接记录了( )A .物体运动的时间B .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C .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D .物体在任意时间内的位移解析:选AB.因为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是已知的,只要数出纸带上所打点数就可知道物体运动的时间,打点计时器每打一个点与一个时刻对应.因此,打点计时器直接记录了物体运动的时间和不同时刻所在的位置.如果物体做变速运动,只能求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不可能求出任意时刻的瞬时速度.即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各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运动的平均速度,也只能通过测量距离再经计算获得其运动速度,而不能直接获得,可见打出的点不能直接记录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故选项A 、B 正确,选项C 错误.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位移,一方面要通过测量才能知道,另一方面每打两点需间隔一段时间,也不是任意一段时间内的位移都能测出的,所以打出的点也不能直接记录物体在任意时间内的位移,故选项D 错误.2.(多选)如果打点计时器用频率为50 Hz 的交流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打点计时器的打点周期是0.02 sB .每隔2个点取1个计数点,则计数周期为0.04 sC .每隔5个点取1个计数点,则计数周期为0.1 sD .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则计数周期为0.1 s解析:选AD.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 ,故两点间时间间隔为0.02 s ,故A 、D 正确.3. (多选)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时,在纸带上所打的一系列点如图所示,各相邻的计数点间的距离分别为s Ⅰ、s Ⅱ、s Ⅲ、…,则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s Ⅱ-s Ⅰ=aT 2B .s Ⅲ-s Ⅰ=2aT 2C .s Ⅱ-s Ⅰ=s Ⅲ-s ⅡD .s Ⅲ-s Ⅱ=aT 22解析:选ABC.对于匀变速直线运动,连续相等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是恒量,即Δs =aT 2.对于该题有s Ⅱ-s Ⅰ=s Ⅲ-s Ⅱ=aT 2,而s Ⅲ-s Ⅰ=s Ⅲ-s Ⅱ+s Ⅱ-s Ⅰ=2aT 2.所以选项A 、B 、C 正确,D 错误.4.在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和让纸带开始运动中,这两个操作之间的时间顺序关系是( )A .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B .先让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C .让纸带运动的同时接通电源D .先让纸带运动或先接通电源都可以解析:选A.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和让纸带开始运动,这两个操作之间的时间顺序必须是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若先让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因纸带运动快,有可能纸带上还未打上点,纸带就已脱离打点计时器,所以要先接通电源,后让纸带运动.故选A.5.(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________电源的________仪器,目前,常用的有______________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两种,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利用电火花在纸带上打出点迹的,它接的是________ V 交流电源,当使用的交流电源频率是50 Hz 时,电火花计时器每隔______ s 打一个点.(2)一辆小车沿一条直线运动,车上放着盛水的小桶,每隔2.0 s 滴一滴水,在车行驶的路面上留下水滴的痕迹如图所示,图中还放着一把刻度尺,其零刻度线与O 点对齐,若从小车通过O 点开始计时,则当滴下水滴G 时,小车运动时间是________s ,AH 段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保留3位有效数字)解析:(1)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是经常使用的两种,如果它们使用的交流电源频率是50 Hz 时,每隔0.02 s 打一个点,电火花打点计时器工作电压为220 V ;(2)若从小车通过O 点开始计时,则当滴下水滴G 时,小车运动时间为7×2.0 s =14.0 s ,AH 段的平均速度v -=AHt AH =307×2.0 cm/s ≈2.14 cm/s.答案:(1)交流 计时 电磁打点计时器 220 0.02 (2)14.0 2.14 cm/s6. 某学生用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的匀变速直线运动.他将打点计时器接到频率为50 Hz 的交流电源上,实验时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他在纸带上便于测量的地方选取第一个计时点,在这点下标明A ,第六个点下标明B ,第十一个点下标明C ,第十六个点下标明D ,第二十一个点下标明E .测量时发现B 点已模糊不清,于是他测得AC 长为14.56 cm ,CD 长为11.15 cm ,DE 长为13.73 cm ,则打C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 2,AB 的距离应为________cm.(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析:打C 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 C =AE 4T=14.56+11.15+13.730.4cm/s =98.6 cm/s =0.986 m/s.由Δs =at 2得:a =Δs t 2=CE -AC (2T )2=11.15+13.73-14.560.04cm/s 2=258 cm/s 2=2.58 m/s 2.因为v C =BC +CD2T,所以BC =v C ·2T -CD =(98.6×2×0.1-11.15) cm =8.57 cm ,AB =AC -BC =14.56 cm -8.57 cm =5.99 cm.答案:0.986 2.58 5.997.如图中甲、乙两图是使用电磁打点计时器测量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的加速度a 的装置示意图,已知该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频率为50 Hz.(1)这两装置图相比较哪个图所示的装置较好,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探究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是否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利用打出来的纸带可以测出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某次实验得到的纸带如图丙所示,O、A、B、C、D为相邻的五个点,测得OA=5.6 mm、OB=15.0 mm、OC=28.3 mm、OD=45.5 mm,打下相邻两个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02 s.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解析:(1)用夹子固定纸带,便于调整纸带方向竖直,还可避免手持不稳造成打第一个点模糊的情况.(2)g=BC+CD-AB-OA4T2=(0.028 3-0.015)+(0.045 5-0.028 3)-(0.015-0.005 6)-0.005 64×(0.02)2m/s2≈9.69m/s 2.答案:(1)乙图较好,原因见解析 (2)9.698.现用频闪照相方法来研究物块的变速运动.在一小物块沿斜面向下运动的过程中,用频闪相机拍摄的不同时刻物块的位置如图所示.拍摄时频闪频率是10 Hz ;通过斜面上固定的刻度尺读取的5个连续影像间的距离依次为x 1、x 2、x 3、x 4.数据如下表所示.单位:cmx 1 x 2 x 3 x 4 h s 10.7615.0519.3423.6548.0080.00根据表中数据,完成下列填空:物块的加速度a =________ m/s 2(保留3位有效数字). 解析: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利用逐差法,得 x 3-x 1=2a 1T 2 x 4-x 2=2a 2T 2a =a 1+a 22,又知T =1f=0.1 s联立以上各式得a ≈4.30 m/s 2. 答案:4.309.一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打出的纸带的一段如图所示.纸带上0、1、2、3、4、5、6是计数点,每相邻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 ,(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根据纸带上记录的数据判断,小车是做________运动. (2)若小车做匀加速运动,则加速度大小a =________. (3)小车在计数点3所对应的速度大小v =________.解析:(1)由纸带可知,s 1=6.00 cm ,s 2=10.00 cm ,s 3=14.00 cm ,s 4=18.00 cm ,s 5=22.00 cm ,s 6=26.00 cm.因为Δs =s 2-s 1=s 3-s 2=s 4-s 3=s 5-s 4=s 6-s 5=4.00 cm.所以可判断小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由Δs =aT 2得a =Δs T 2=4.00×10-2(0.1)2 m/s 2=4.0 m/s 2. (3)v =s 3+s 42t =(14.00+18.00)×10-22×0.1 m/s =1.6 m/s.答案:(1)匀加速直线 (2)4.0 m/s 2 (3)1.6 m/s10.某同学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0、1、2、3、4、5、6共7个测量点.各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 s ,完成下列问题:(1)根据纸带上各个测量点间的距离,某同学已将1、2、3、5点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进行计算并填入表中,请你将4点对应时刻的瞬时速度填入表中(要求保留3位有效数字).瞬时速度 v 1 v 2 v 3 v 4 v 5 数值/(m ·s -1)0.1650.2140.2630.363(2)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3)由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 =________m/s 2.解析:(1)根据公式可得v 4=s 05-s 032T =11.95 cm -5.68 cm 2×0.10 s=6.27×10-2 m0.20 s ≈0.314 m/s.(2)设纸带上0点对应的时刻为0时刻,则第1个计数点对应的时刻为0.1 s ,速度v 1=0.165 m/s ;第2个计数点对应0.2 s ,速度v 2=0.214 m/s ;第3个计数点对应0.3 s ,速度v 3=0.263 m/s ;第4个计数点对应0.4 s ,速度v 4=0.314 m/s ;第5个计数点对应0.5 s ,速度v 5=0.363 m/s.在速度—时间坐标系中描出各点,用一条平滑的直线连接各点,得到如图所示图线.(3)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物体运动的加速度,根据图象选取点(0.48,0.36)和(0.22,0.22)可得:a =Δv Δt =0.36 m/s -0.22 m/s 0.48 s -0.22 s≈0.54 m/s 2.答案:(1)0.314 (2)见解析图 (3)0.54。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检测题.docx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三章相互作用检测题.docx

高中新课程导学学案同步检测题(必修一•第三章)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吋I'可为90分钟。

2.请川钢笔或闘珠笔将答案直接答在试卷的相应位置上。

3.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题号—・二三总分192021222324分数第I卷(选择题共42分)得分评卷人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有的有多个选项,请将正确选项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选不全的得2分,选错的不得分)。

1 •关于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不是任何物体间都存在相互作用B.常见的重力、弹力、摩擦力都与万有引力有关C.目前我们知道的自然界基本相互作用是引力相互作用、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和弱相互作用D.施力物体不一定是受力物体2.如图所示,物体A和13-起沿斜面匀速卜•滑,则物体A受到的力是()A.重力,B对A的支持力B.重力,B对A的支持力、下滑力C.重力,B对A的支持丿J、摩擦丿JD.重力,B对A的支持力、摩擦力、下滑力3.质量为m的木块在置于桌面上的木板上滑行,木板静止,它的质量已知木块与木板间、木板与桌而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则木板所受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A.pnigB. 2 mg C・ 3 Mmg D. 4 umg4.如图所示,A、B、C三个物体的质量相等,有F=1N的两个水平力作用于A、B两个物体上,A、B、C都静止,则地面对A物体、A物体对B物体、B 必修一物理同步检测题3-1物体对C 物体的摩擦力分别为( )A. IN 、 2N 、 INB. 1N 、 0、 1NC. 0、1N 、 0D. IN 、 IN 、 0N5 .三根和同的轻弹簧(不计弹簧自重),每根长度都是10厘米,挂100克重 物时都能伸长1厘米,若将三根弹簧串接后挂100克的重物,则三根弹簧 的总长度为( ) A. 31cm B. 33 cm C. 1 cm D. 3 cm 6. 一物体受到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而4纽能使物体处于平衡状态的是(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处于平衡状态B. 只要物体的速度为零,它就一定处于平衡状态C. 只要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它就处于平衡状态D. 只有加速度为零的物体才处于平衡状态 &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同一个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纬度的地方所受重力都不和等B. 物体所受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C. 将物体放到绕地球旋转的人造卫星屮,物体仍受重力的作用D. 只有在地球表面的物体才受到垂力 9.关于弹力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物质互相接触,就有弹力的相互作用B. 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就必然对別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C. 由胡克定律可得:k = F/x,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与弹力成正比,与形变 量成反比D. 压力和支持力的方向都垂肓于物体的接触面,绳的拉力沿绳而指向绳收 缩的方向 10. 如图所示,人重600N,大木块重400N,人与木块、木块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均 为0.2,现在人用力拉绳使人与木块一起向右匀速运动,则( ) gtA.人拉绳的力是120NB.人拉绳的力是100N Y Z X ;C.脚给木块的摩擦力向右D.脚与木块间会发生相对滑动A <7:11. 已知两个力的合力大小是10N,-个分力与合力的夹角为30°, 则另一个分力的大小可能的是()CTF2A. F 1 = 7 N,B. F 1 = 8N, F 2 = 2 N,C. Fl =7N, F 2 =1N,D. F 1 = ION, F 2 =10N, F 3 = 9 N F 3 = 1 N F 3 =5N F 3 =1NFi12. 在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中,用两弹簧秤拉橡皮筋的结点至O 点,如图所示, 今保持F 】的读数不变,而逐渐减小a 角(a>0),仍耍使橡皮筋的结点被拉至O 点,则 ( ) A.使F2的读数变大,B 变小 B.使F2的读数变小,B 变小 C.使F?的读数变小,B 变大 D.使F?的读数变大,B 变大 13. 如图所示,斜面上的物块保持静止状态,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物块所受的重力与弹力的合力方向垂直斜而向上 B. 斜面给物块的弹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 C. 物块所受重力、弹力、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沿斜血向下D. 物块所受重力、弹力、摩擦力中任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笫三 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14. 如图所示,一个半径为r 、重为G 的圆球,被怏为r 的细绳挂在竖直的光滑的墙壁上,A. 3NB. 5NC. 7ND. ION绳与墙所成的角度为3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章末过关检测(三)(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1.伽利略创造的把实验、假设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科学方法,有力地促进了人类科学认识的发展.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做如下实验:小球从左侧斜面上的O点由静止释放后沿斜面向下运动,并沿右侧斜面上升.斜面上先后铺垫三种粗糙程度逐渐降低的材料时,小球沿右侧斜面上升到的最高位置依次为1、2、3.根据三次实验结果的对比,可以得到的最直接的结论是()A.如果斜面光滑,小球将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B.如果小球不受力,它将一直保持匀速运动或静止状态C.如果小球受到力的作用,它的运动状态将发生改变D.小球受到的力一定时,质量越大,它的加速度越小解析:选A.根据题意,铺垫材料粗糙程度降低时,小球上升的最高位置升高,当斜面绝对光滑时,小球在斜面上没有能量损失,因此可以上升到与O点等高的位置,而B、C、D三个选项,从题目不能直接得出,所以,选项A正确.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马拉车前进,马先对车施力,车后对马施力,否则车就不能前进B.射出枪口的子弹,能打到很远的距离,是因为子弹离开枪口后受到一个推力作用C.根据效果命名的同一名称的力,性质可能不同D.力的作用效果只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解析:选C.由牛顿第三定律知,马对车施力,同时车对马施力,没有先后之分,选项A 错;子弹离开枪口后,不受推力作用,因为没有施力物体,选项B错;力的作用效果不仅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还可使物体发生形变,选项D错.3.如图所示,用细线竖直悬挂一质量为M的杆,质量为m的小环套在杆上,它与杆间有摩擦,环由静止释放后沿杆下滑过程中加速度大小为a,则环下滑过程中细线对杆的拉力大小为()A.Mg B.Mg+mgC.Mg+mg-ma D.Mg+mg+ma解析:选C.对于小环而言,它向下做加速运动,故mg-f=ma,故杆对它的摩擦力大小是mg-ma,方向向上,则它对杆的摩擦力大小为mg-ma,方向向下,故细线对杆的拉力大小为Mg+mg-ma,选项C正确.4.宇航员在绕地球飞行的太空实验舱中进行体能训练时,最好的运动是()A.拉弹簧拉力器B.引体向上C.跑步D.跳绳解析:选A.绕地球飞行的太空实验舱中的物体都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一切与重力有关的现象都将消失,宇航员在飞行的太空舱中进行体能训练需要力量,需要克服外力消耗体内热量,弹簧拉力器的弹力与重力无关,选项A正确;由于宇航员完全失重,在引体向上、跑步、跳绳时不需要克服重力作用,无法进行体能训练,选项B、C、D均错误.5.如图所示,有一箱装得很满的土豆,以一定的初速度在动摩擦因数为μ的水平地面上做匀减速运动,不计其他外力及空气阻力,则其中一个质量为m的土豆A受其他土豆对它的总作用力大小应是()A.mg B.μmgC.mgμ2+1 D.mg1-μ2解析:选C.土豆A受周围土豆的力的作用无法一一分析.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解得:a =μg .(方向水平向左) 对土豆A 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所以 F 其他=(mg )2+(ma )2=mgμ2+1,C 选项正确.6.质量为m =20 kg 的物体,在恒定的水平外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做直线运动,0~2 s 内F 与运动方向相反,2~4 s 内F 与运动方向相同,物体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已知g 取10 m/s 2,则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 .0.1B .0.2C .0.3D .0.4解析:选B.由图像可知:0~2 s 内物体做匀减速直线运动,a 1=Δv Δt =0-102-0=-5 m/s 2,加速度大小为a 1=5 m/s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 1=F +fm;2~4 s 内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2=Δv Δt =-2-04-2=-1 m/s 2,加速度大小为a 2=1 m/s 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 2=F -f m ,又f =μmg ,由以上各式解得:μ=0.2,选项B 正确,其他选项均错误.7.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用水平轻弹簧系住,并用倾角为30°的光滑木板AB 托住,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当木板AB 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为( )A .0 B.233gC .g D.33g 解析:选B.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得:N =mg cos 30°=233mg ,当木板AB 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弹簧弹力F 不变,重力mg 不变,支持力N 突然消失,小球所受合外力大小为233mg ,由牛顿定律得a =233g ,选项B正确.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错选或不答的得0分)8.如图,在热气球下方开口处燃烧液化气,使热气球内部气体温度升高,热气球开始离地,徐徐升空.分析这一过程,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气球内的气体密度变小,所受重力也变小B .气球内的气体密度不变,所受重力也不变C .气球所受浮力变大D .气球所受浮力不变解析:选AD.气球内部温度升高,气体的密度减小,故气球内气体的重力减小;气球本身大小不变,排开外部空气的体积不变,由F 浮=ρ空gV 排可知浮力不变,所以选项A 、D正确.9.某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受一水平恒定拉力F 作用由静止开始运动,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该物体运动情况的图像是( )解析:选AD.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 =F -fm 得a 为常量,选项C 错,D 对;由v =at 和x=12at 2得选项A 对,B 错. ☆10.(2015·高考全国卷Ⅱ)在一东西向的水平直铁轨上,停放着一列已用挂钩连接好的车厢.当机车在东边拉着这列车厢以大小为a 的加速度向东行驶时,连接某两相邻车厢的挂钩P 和Q 间的拉力大小为F ;当机车在西边拉着车厢以大小为23a 的加速度向西行驶时,P和Q 间的拉力大小仍为F .不计车厢与铁轨间的摩擦,每节车厢质量相同,则这列车厢的节数可能为( )A .8B .10C .15D .18解析:选BC.设该列车厢与P 相连的部分为P 部分,与Q 相连的部分为Q 部分.设该列车厢有n 节,Q 部分为n 1节,每节车厢质量为m ,当加速度为a 时,对Q 有F =n 1ma ;当加速度为23a 时,对P 有F =(n -n 1)m 23a ,联立得2n =5n 1.当n 1=2,n 1=4,n 1=6时,n =5,n =10,n =15,由题中选项得该列车厢节数可能为10或15,选项B 、C 正确.三、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计算题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1.如图甲为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加速度与物体所受合力F 及质量m 的关系”实验装置简图,A 为小车,B 为电火花打点计时器,C 为装有砝码的小桶,D 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在实验中细线对小车的拉力F 等于砝码和小桶的总重力,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 可用纸带上的点求得.(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A.用砝码和小桶的总重力来表示F,对实验结果会产生误差B.为消除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可以把木板D的左端适当垫高C.使用电火花打点计时器时先使纸带运动,再接通电源D.木板D的左端被垫高后,图中细线应保持与木板表面平行(2)图乙是实验中获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是计数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图中未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由纸带求出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加速度a的计算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3)在“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时,保持砝码和小桶质量不变,改变小车质量m,分别测得小车的加速度a与对应的质量m数据如表:利用表中数据,在丙图坐标纸中选择合适物理量为坐标轴建立坐标系,作出直观反映a 与m关系的图像.从图线可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砝码和小桶的总重力不仅使小车获得加速度,也使砝码和小桶自身获得加速度,故小车受到的拉力要小于砝码和小桶的总重力,所以用砝码和小桶的总重力来表示F ,对实验结果会产生误差,A 对;为消除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实验前需要先平衡摩擦力,具体方法是将木板D 的左端适当垫高,B 对;实验时应先接通电源,后释放纸带,C 错;细线与木板表面平行时,可以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全部用来使小车获得加速度,从而减小实验误差,D 对.(2)用逐差法求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a =(x 3+x 4)-(x 1+x 2)4T 2=(2.40+2.88-1.40-1.89)×10-24×0.12m/s 2≈0.50 m/s 2.(3)要想作出直观反映a 与m 关系的图像,需要作出a -1m 图像,如图所示:从图线可得:在合外力一定时,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 答案:(1)ABD (2)0.50 (3)见解析12.(14分)如图所示,小木块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定外力F 作用下,从A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前进了0.45 m 抵达B 点时,立即撤去外力.此后小木块又前进0.15 m 到达C 点,速度为零.已知木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36,木块质量m =1 kg.(取g =10 m/s 2)求:(1)木块向上经过B 点时速度为多大? (2)木块在AB 段所受的外力F 为多大?解析:(1)撤去外力后,小木块做匀减速运动从B 运动到C ,加速度大小为a2=g sin 30°+μg cos 30°=7.5 m/s2(3分)对这段匀减速运动有v2C-v2B=-2a2x2(3分)代入数值可解得v B=2a2x2=2×7.5×0.15 m/s=1.5 m/s.(2分)(2)设外加恒力为F,则刚开始从A运动到B的加速度为a1=Fm-(g sinθ+μg cos θ)(3分)刚开始是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有v2B=2a1x1(2分)代入数据可求得F=10 N.(1分)答案:(1)1.5 m/s(2)10 N13.(16分)如图所示,质量为4 kg的小球用轻质细绳拴着吊在行驶的汽车后壁上.细绳的延长线通过小球的球心O,且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37°,已知g=10 m/s2,sin 37°=0.6,cos 37°=0.8,求:(1)汽车匀速运动时,细绳对小球的拉力和车后壁对小球的压力;(2)若要始终保持θ=37°,则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最大不能超过多少?解析:(1)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将细绳拉力T分解有:T y=T cos θ,(1分)T x=T y tan θ,(1分)由二力平衡可得:T y=mg,(2分) T x=N,(2分)解得细绳拉力T=mgcos θ=50 N,(1分)车壁对小球的压力N=mg tan θ=30 N.(1分)(2)设汽车刹车时的最大加速度为a,此时车壁对小球弹力N′=0,(3分)由牛顿第二定律有T x′=ma,即mg tan θ=ma.(3分)解得:a=7.5 m/s2,即汽车刹车时的加速度最大不能超过7.5 m/s2.(2分)答案:(1)50 N30 N(2)7.5 m/s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