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福建省长汀县第五中学七年级历史教案: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新人教版上册)
七年级历史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4、班超怎样经营西域?
5、例举东汉与大秦友好往来的史实
(三)组织学生自学:
(学生标注知识要素)
(四)检测:
1.基础知识: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汇报,中上生评判、更正。
2.质疑、释疑:
(五)探究新课:
1、在你的印象中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孔子。
2、结合做人的道德,进一步认识孔子思想,增强崇敬感
2、第二步完成找对子。
墨子 改革法治
孟子 知己知彼
庄子 无为而治
韩非 兼爱非攻
孙子 仁政
百家争鸣:运用所学知识各抒己见:诸子百家的思想有哪些积极的东西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利用?
也可以辩论。
结束语:诸子百家的思想如巍巍泰山,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中华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课堂教学设计9月1日
课题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教时
1
主备人
教
学
三
维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
2、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张。
过程与方法:
学会归纳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六)当堂训练、完成课堂作业。
1、战国时期有哪几家著名的学派?
2、晚期开创儒家学派的思想家是谁?
3、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有哪两个?
4、哪一个主张保护环境?
5、晚期开创道家学派的思想家是谁?
6、时期道家代表人物是哪一个?
教师投影图片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
(1)布置自学任务(2)指导自学的方法(3)明确自学的要求(4)了解他们自学中的困难,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案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第九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一、教学目标1、了解:春秋战国时期各门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X(儒、道墨、法、兵)2、掌握:孔子的政治主X和教育思想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孔子的政治主X和教育成就难点:通俗讲解各位思想家的主X三、教学流程设计(一)、导入:复习导入,由第六课、第七课、第八课的课题引出春秋战国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从而导入“思想上又有哪些体现呢?”(二)、授新课:1、学习目标2、百家争鸣的背景(1)视频:百家争鸣(2)教师板书图示总结百家争鸣的背景3、孔子和老子(1)名人档案:通过设计“名人卡片”的形式,让学生分组讨论学习并设计卡片,规定时间完成,并让学生起来交流,以实现“兵教兵”的效果。
(2)教师补充:学生交流后,由教师通过课件总结并进行相应的补充(4)拓展探究:孔子:孔子的主X为何当时的人不接受?如何评价孔子?(曲阜三孔、祭孔、孔子学院)老子:“视频”以加深理解4、百家争鸣(1)自主学习(表格形式)(2)自学检测(表格填充)(3)教师补充(4)巩固深化:①“话题”——关于战争——关于治理国家(通过话题对各家主X进行总结,从而巩固深化学生的理解)②你认为哪家观点最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也有利于结束分裂战乱局面?5、拓展探究:“思想超市”:我们应如何采取诸子百家的学说思想来遏制不良的校风?(三)、当堂训练1.“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
”2.有人做过统计,在《论语》一书中,“仁”“仁” B.“仁”“仁慈” D.“仁政”为春秋多数统治者所接受班上是倒数第一,经过不懈努力,三年后,他的成绩跃居第一;小林则相反,由于沉迷电子游戏,他的成绩从第一落到倒数第一。
这种对立的事物可以互相转化的思想的提出者是:A.孔子义,仔细想一下,如果战国时期思想家中有人来到现代,谁会第一个8.下列人物的思想观点有利于缓和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之间的矛盾的是:①老子②孔子③孟子④韩非⑤孙武A.①②B.②③C.③④D.④⑤。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案 新人教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课程标准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在掌握孔子思想与教育方面的影响和贡献、诸子百家(以儒、道、法三家为主)的思想特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理解政治、经济、文化三者辩论关系的能力;利用表演、质疑、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述历史的能力;在对传统思想文化批判和吸收的前提下初步形成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史的联系,初步形成历史的整体观。
通过阅读教材编制表格,增强阅读能力,学习制表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对儒、道、法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确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和勇于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
学情分析1.知识掌握状况: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已学过有关孔子办学的内容,对孔子已有初步的了解。
语文课刚刚讲完《论语十则》,对孔子思想内涵的了解又有了进一步加深。
历史课又学习了“大变革的时代”一课,对春秋战国时代背景(特征)已有相当的认识。
2.学生心理特征:初一学生正处于童年期向少年期过渡阶段,从心理上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他们喜欢表现自己,敢于发表自己的观点,好争辩。
教材处理教材较好地落实了《课程标准》对本课内容“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的规定。
标准要求虽然简单,但所涵盖的教材内容思想理论性强,社会运用性强,知识结构呈开放性,这为教师根据学生实际选择和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
为了便于该堂师生合作活动课的开展,在尊重“内容标准”的基础上对教材作如下处理:1.将课文“百家争鸣”子目中关于“百家争鸣”背景的阐述前置于课文开篇。
因为“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相互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的背景阐述同样适应于孔子、老子等思想家产生的时代。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孔子在思想、文化上的成就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以及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墨家、儒家、道家、法家、兵家等。
过程与方法目标:以辩论法展开课堂教学,学会在辩驳中准确引用历史事实,抓住问题的关键环节,清楚表达观点,学会在辩驳中互相学习、吸收对方思想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的成就是建立在经济大发展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努力学习,积累知识,在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和创新的时代中贡献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孔子及其历史贡献难点:通过学习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对“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基础决定社会意识”有初步的了解,但是想要达到理解层面,是个难点。
[课时]1课时[教具]课本教材、地图册、相关多媒体图文资料、考古发现图板书设计: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他在思想、教育、文化上的贡献:1、思想上他提出“仁”的学说。
2、对教育的贡献:A:兴办私学,广收门徒B:“温故知新”C:学习的态度要老实3、政治主张:为政以德4、孔子的弟子编写的记录孔子言行的书叫《论语》二、思想家老子道家学派----创始人是老子,著有《道德经》朴素辨证法的思想,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而且相互转化。
三、百家争鸣1、墨家学派----创始人是墨子,主张“兼爱”“非攻”2、儒家学派---战国时期:是孟子,他反对战争,提出“春秋无义战”,实行“仁政”3、法家---代表人是战国的韩非,主张A:实行法制;B: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著作是《韩非子》4、兵家---创始人是春秋时期的孙武著有《孙子兵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兵书,还提出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5、道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庄子,他提出顺其自然“无为而治”[授课过程]教学内容教法、学法导入新课:新授课: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是孔子,他在思想、教育、文化上的贡献:1、思想上他提出“仁”的学说。
七年级历史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学案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学习目标:1、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
2、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张。
3、学会归纳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的能力。
4、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1.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成就。
2.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
教学难点: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基础填充。
1、百家争鸣的时间,原因。
2.春秋时(晚)期:a、孔子:学派的创始人。
政治主张:提出“”学说。
主张“”,“”反对和。
教育成就:创办,。
注意“”。
教育学生要要。
要求学生要及时复习以便“”。
他的言论被弟子整理成《》。
b、老子: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学说记录在《》里。
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有,能够。
善于从面思考问题。
c、孙武:兵家鼻祖,著有《》,这是世界上的兵书。
军事格言。
3、战国时期:a、墨子:学派创始人,主张“”“”,支持正义战争。
b、孟子:提出“”,笼统的反对一切战争,要求统治者实行“”治国,轻徭薄赋。
主张保护c、庄子:主张顺其自然,“”。
d、韩非:学派的创始人,主张,实行,他提出建立。
二、探讨交流1、在你的印象中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孔子)孔子的教育思想有哪些值得我们继承?2、9月,以“走进孔子.喜迎奥运.同根一脉.共建和谐”为主题的中国国际孔子文化节拉开帷幕。
儒家学说,被作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孔子作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其思想的核心是什么?(3)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3、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有哪些派别?他们的思想有哪些积极的东西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利用?3、探讨课本48页动脑筋4、某同学前几次考试成绩都不理想,心理很难过。
你认为用本课哪一学派的什么观点可以劝导他?并说明理由。
三、巩固练习:1、儒家学派对我国思想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创始人是()A.孟子 B.庄子 C.孔子 D.墨子2、右图是某电视剧中出现的一块匾额。
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案新人教版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一、教学目标:知识方面:学生掌握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的朴素辩证法思想。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仁”的学说的内容;孔子在教育和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
“百家争鸣”的概念;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墨家墨子、儒家孟子、法家韩非子等代表人物及其政治主张;《孙子后法》与《孙膑兵法》。
能力方面:引导学生结合前几课所学的知识,分析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以“战国时期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为出发点,使学生明白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促进文化的空前繁荣,进而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政治与思想文化相互作用的观点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自学为主,以列表的方法总结“孔子的教育思想”,指导学生利用图表掌握历史知识的方法,以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总结历史问题的能力。
指导学生回答“战国百家中,哪一家的学说对战国时期的封建统治者最有用”,培养他们的对比分析能力。
思想方面:指导学生阅读“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民贵君轻”等教材所摘录的材料,及本课孔子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方法,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生活态度。
通过对老子、孔子为代表的许多大思想家的观点及其著作的讲述,使学生明白这些宝贵的历史遗产和精神财富对后世以至世界文化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以此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孔子和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教学难点:如何认识、理解春秋战国时期各家学派的思想三、教学过程1.导言:略。
2.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4.教师在学生完成上述内容后,重点引导学生分析孔子的思想主张及其教育成就。
5.能力探究:引导学生分析春秋战国时的“百家争鸣”是在怎样的具体社会环境下产生的?在当时那一学派的思想最为符合社会需要?6结合答案总结本课内容。
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第9课 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主备:字学娟课时:2课时一、教学内容及分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指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思想文化领域出现的“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儒家、道家、墨家、兵家、法家,各学派相互激荡,涌现出一批杰出的思想家和军事家。
其核心是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理解它关键就是要弄清孔子在政治上,一则他赞美西周的分封制,主张把社会拉回到西周去;再者他提出了“仁”的学说。
孔子的教育成就,主要从创办私学、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有效的学习方法四个方面去分析。
学生在小学《社会》课中已学过有关孔子办学的内容,对孔子已有初步的了解。
语文课刚刚讲完《论语十则》,对孔子思想内涵的了解又有了进一步加深。
历史课又学习了“大变革的时代”一课,对春秋战国时代背景(特征)已有相当的认识。
本节课的内容中华文化的勃兴(二)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由于本课中的法家思想是统治者最受欢迎的思想,特别是秦始皇在巩固统治时所采取的措施是典型的法家思想的代表,所以在本学科中,法家思想始终贯穿在其中。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解决重点的关键是弄清孔子在政治上,一则他赞美西周的分封制,主张把社会拉回到西周去;再者他提出了“仁”的学说。
孔子的教育成就,主要从创办私学、学习方法、学习态度、有效的学习方法四个方面去分析。
二、目标定位及分析1、目标定位:(1)、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能记住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及他的思想、教育领域的重要成就。
(2)、能说出老子开创的道家学派及它的主要思想主张。
(3)、说出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主张。
2、目标分析:(1)、分析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能记住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及他的思想、教育领域的重要成就。
就是要说出孔子在政治上的主张和教育思想。
(2)、能说出老子开创的道家学派及它的主要思想主张。
就是要知道老子辩证法思想体现。
(3)、说出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主要思想主张。
历史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第9课
历史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第9课篇一:七年级上历史第9课教案篇二:七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案人教新课标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在掌握孔子思想与教育方面的影响和贡献、诸子百家(以儒、道、法三家为主)的思想特征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用历史的观点理解政治、经济、文化三者的辩论关系的能力;利用表演、质疑、辩论等形式培养学生语言表述历史的能力;在对传统思想文化批判和吸收的前提下初步形成联系实际、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将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政治历史与本课思想史的联系,初步形成历史的整体观。
通过阅读教材编制表格,增强阅读能力,学习制表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对儒、道、法代表人物思想的了解,认同优秀传统文化,确立正确的思想方法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形成敢于独立思考、敢于表达思想、尊重别人意见的个人素质和勇于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
学情分析:1.知识掌握状况:学生在小学课中已学过有关孔子办学的内容,对孔子已有初步的了解。
语文课刚刚讲完,对孔子思想内涵的了解又有了进一步加深。
历史课又学习了“大变革的时代”一课,对春秋战国时代背景(特征)已有相当的认识。
2.学生心理特征:初一学生正处于童年期向少年期过渡阶段,从心理上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他们喜欢表现自己,敢于发表自己的特点,好争辩。
教材处理:教材较好地落实了对本课内容“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的规定。
标准要求虽然简单,但所涵盖的教材内容思想理论性强,社会运用性强,知识结构呈开放性,这为教师根据学生实际选择和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提供了较为广阔的空间。
为了便于该堂师生合作活动课的开展,在尊重“内容标准”的基础上对教材作如下处理:1.将课文“百家争鸣”子目中关于“百家争鸣”背景的阐述前置于课文开篇。
第9课七年级历史教案
总课题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总课时数 1 第1课时课题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主备人马文杰课型新授时间教学目标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张。
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灵活运用随堂小品、知识竞赛、故事会等形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分组这一形式,培养学生的协作性;通过假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激发其历史学习的兴趣!通过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教育学生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教学难点各位思想家的主张。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一、导入新课山东被誉为“一山一水一圣人”。
“一山”是指泰山。
“一水”指黄河。
同学们,这“一圣人”指谁?今天,我们通过本课学习,要掌握以孔子为代表的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思想。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弄清各学派的代表及其思想。
二、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1.指导学生看孔子像及其学说,回答:孔子是个怎样的人?他有何学说?(学生回答: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仁”的学说。
)2.指导学生阅读第53页第二自然段,提出: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3.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回答由孔子主持编定了哪几部著作?孔子的言行被弟子编成了什么书?教师过渡:后世影响巨大,被誉为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与孔子同一时期还出现了另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是谁呢?三、思想家老子1.指导学生阅读老子插图及说明文字,了解老子生平及思想。
2.老子主张以柔克刚。
相传老子曾经张开嘴让弟子们看,然后对弟子们说:“我那坚硬的牙齿早就掉了,可我那柔软的舌头却还在!”想一想,老子的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它的这种思想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是否有用?如果你认为有用的话,能不能举出一个实例加以说明?(1)老子的意思是坚硬的东西未必结实,柔可以克刚,体现了他辩证看问题的思想;(2)我认为有用。
它使人认识到:什么事物都不是绝对的,都是可以变化的。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案 新人教版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了解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知道“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
2、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配合以学生的参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协作性、想象力和探究能力,激发其历史学习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辨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难点:通俗讲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课前准备:预习教材本课内容,阅读相关课外知识教学过程新课导入: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点:在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变革时代, 大的社会变革促使那些有识之士去深入思考当时的种种社会现象,提出这样或那样的政治主张。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科学文化领域的有关内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思想领域的内容,了解几位著名的思想家、军事家和它们的主张和著作。
新课讲授:一、孔子生活时代:春秋晚期所属学派:儒家(创始人)政治思想:提出了“仁”的学说,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
教育成就: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培养出的学生有3000多人,其中著名的有72人,被称为“孔门七十二贤”。
教育思想:“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
学术著作:《论语》(由其弟子整理)二、老子生活时代:春秋晚期所属学派:道家(创始人)思想精髓: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矛盾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学术著作:《道德经》,又名《老子》(由战国时期道家学派整理而成)三、百家争鸣1、墨家墨子墨家学派创始人“兼爱”“非攻”2、儒家孔子孟子“春秋无义战”,反对战争,“仁政”治国,轻徭薄赋,爱护自然资源荀子“制天命而用之”,人能认识自然规律,要按自然规律办事3、道家老子庄子顺其自然,“无为而治”4、法家韩非主张改革,提倡法治,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5、兵家孙武《孙子兵法》“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课堂小结课堂练习1.老子的学说记录在(A)A.《道德经》 B.《尚书》C.《论语》 D.《春秋》2.“苛政猛于虎也!”说这句话的是(B)A.老子 B.孔子C.韩非子 D.庄子3.下列内容中属于战国时期法家思想的是(D)A.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不义战争B.提出“民贵君轻”的观点C.主张减轻赋税,实行“仁政”D.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4.《孙子兵法》的作者是(B)A.孙膑 B.孙武C.伍子胥 D.庞涓课后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学设计: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识记:知道孔子;了解“百家争鸣”的主要史实(七上P46-49)1、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的鲁国人,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晚年根据鲁国历史材料编成《春秋》,孔子死后,他的言行由弟子们整理成《论语》一书(非孔子所写)。
后来,孔子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孔子是一位大思想家表现:核心思想是“仁”——主张“爱人”,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孔子是一位大教育家表现:⑴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打破官府垄断教育的现状。
⑵主张:①老师:“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②学生:A、学习方法:“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B、学习态度:a.老老实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b.谦虚好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相关知识: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说明的道理:应该利用积极因素,抵御不良影响。
2、老子春秋晚期的老子(姓李名耳,楚国人)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记录在《道德经》里。
老子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如难和易、长和短、前和后,对立的双方能够相互转化,他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善于从正反两方面思考问题,具有朴素辩证法思想。
3、百家争鸣⑴、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相互辩论,形成“百家争鸣”的学术繁荣局面。
⑵、原因:社会大变革⑶、百家争鸣的主流:总结巩固地主阶级统治的经验教训⑷、主要学派、代表人物及主张◆墨家:创始人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反对侵略战争,支持正义的战争;崇尚简朴,反对“厚葬”“殉葬”。
◆儒家:(1)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主张①“春秋无义战”,笼统反对一切战争(与墨子不同);②“施仁政于民”,“民贵”“君轻”;③“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④主张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这样自然资源才能持续利用——“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体现孟子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具有环保意识)。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中华文化的勃兴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案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学习目标】掌握孔子思想与教育方面的贡献和影响;老子的主要思想;战国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及思想【重点难点】孔子的政治主X及教育成就。
【关键问题】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
【学法提示】表格法、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知识】通过课外书或其它途径了解孔子【预习评价】问题1、孔子生活在什么时期?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主要思想是什么?他的思想具有怎样的影响?他的主要的教育成就有哪些?代表作品是什么?问题2、老子生活在什么时期?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他的主要思想是什么?代表作品是什么?问题3说一说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背景?战国时期的主要思想家都有谁?他们分别是哪一派别的代表?他们的主要思想是什么?【我的问题】【多元评价】【学生生成问题】【教师预设问题】问题1.请自主完成下列表格。
问题2.诸子百家的学说中有哪些积极的东西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利用?问题3假如你是封建的国君,你将选择哪一家的思想来治国?. 【多元评价】问题训练-评价单【教师预设】一、单项选择题1.伴随中国的和平崛起,全球兴起了一股中国文化热,如全球祭孔。
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其思想核心是()A.“仁”的思想B.“兼爱”的思想C.“非攻”的思想D.“无为”的思想2.“孔子很了解自己的学生,他知道高柴愚钝,曾参性子慢,子X好偏激,子路爱冲动,就有针对性地对他们进行教育,发挥他们的长处,帮助他们克服不足。
”这体现出孔子的教育方法是()A.以“德”教化人 B.有教无类 C.因材施教 D.当仁不让3.主X以柔克刚的古代思想家是()A.孔子B.老子C.庄子D.墨子4.提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军事家是()A.孔子B.孙子C.孙膑D.韩非5.下列哪些人物与孔子是同一学派的()①孟子②墨子③荀子④庄子⑤韩非: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⑤6.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中,其主X对当时的封建统治最有用的是()A.儒家B.道家C.法家D.兵家7.下列哪位历史人物的思想与行为,如果在现代最有希望得到“诺贝尔和评奖”()A.孔子B.墨子C.老子D.庄子8.在治理国家问题上观点相反的是A.儒家和道家B.儒家和法家C.道家和法家D.墨家和法家9.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根本因素是:A.频繁的争霸战争B.学术繁荣C.社会大变革D.新兴地主阶级产生二、非选择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斧斤以时入山,材木不可胜用也。
人教版七年历史第九课导学案《中华文化的勃兴》
班级:姓名: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知识目标】【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
【难点】通俗讲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
一、分层训练·基础达标1.下列哪句话不是孔子说的()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B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C“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D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2.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翻译了记录孔子言行的著作并带到欧洲,孔子学说开始西传。
到目前,全球已建成的孔子学院有140所。
这部著作应是()A 《诗经》B 《论语》C 《道德经》 D《孙子兵法》3.孔子的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而另一个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教育他凡事要请教父兄后再做。
这体现了孔子什么样的教育思想()A为政以德 B因材施教 C 温故知新 D谦虚好学4.春秋时的思想家认为一切事物都有对立面,并且对立双方能够相互转化。
这是()A孔子 B老子 C 孟子 D韩非5.“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出自()A 《论语》 B《道德经》 C《孙子兵法》 D《春秋》6.战国时期哪家学派的主张深受秦国国君的赏识()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7.战国时期主张持续利用自然资源的思想家是()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韩非8、我国现在提倡和谐社会,重视环境保护,早在我国战国时期,就曾有人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此人是()A.孔子B.老子C.庄子D.孟子9.认为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的思想家是()A庄子 B 孟子 C墨子 D孙武10.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主张,认为人能认识自然规律的是()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老子11.主张改革,提倡法治,提出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是()A孔子 B韩非 C老子 D孟子12.反对以强凌弱的侵略战争,支持正义战争的是()A墨子 B孟子 C孔子 D庄子13.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的思想家是()A墨子 B孟子 C庄子 D 韩非14.“百家争鸣”反映的社会现实是()A孔子创办私学,使社会上有学问的人增多 B秦始皇暴政,人民怨声四起C西周灭掉商朝,实行分封制 D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二、分层训练·思维提升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早年丧父,家境贫寒。
(七年级历史教案)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七年级历史教案第一范文本课课件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知道、了解孔子在思想教育文化方面的主要贡献,知道“百家争鸣”中的主要派别及代表人物。
2、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通过灵活运用随堂小品、知识竞赛、故事会等形式,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分组活动这一形式,培养学生的协作性;通过假设历史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探究能力,激发其历史学习的兴趣!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孔子的教育思想,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培养辨证看待事物的能力;学习诸子百家在社会大变革时期,敢于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创造性探索的勇气和精神,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孔子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成就难点:通俗讲解各位思想家的主张课前准备预习教材本课内容,阅读相关课外知识学情分析导入新课:1、山东被誉为“一山、一水、一圣人”,“一山”指泰山,“一水”指黄河。
同学们,这一圣人指谁?(孔子)。
2、放幻灯片。
讲述:孔子三岁丧父,幼年生活贫困,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库)和乘田(放牧牛羊)这样的小官,由于他发愤为学,博学多能,三十岁时便开始开办私学,广收门徒,成为文化传播的使者。
51岁时任鲁国中都宰,卓有政绩,后先后任小司空、大司寇。
54岁时因鲁君不听相劝,便离开鲁国,开始周游列国,传自己的政治主张,鼓吹恢复西周的制度。
他带着弟子到过7个国家,但未能得到任用,XX年后回到鲁国,专门从事古代文献的整理和传播工作,五年后逝世。
培养学生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活动):请给孔子先生做一个名片,那我们该如何介绍呢?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鲁国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
中国思想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世界历史文化名人。
(学生讨论):孔子在政治上的主张和学说是什么?(主张恢复西周的奴隶制度,提出“仁”的学说。
)(讲解):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最高的道德准则什么是“仁”?包含一切美德七年级历史教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主而主人,己欲达而达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苛政猛于虎”(相关知识联系)语文教学“《论语十则》”(学生阅读)1、44页“文献资料栏”孔子的三段话,“动脑筋”:孔子这三段话的意思是什么?对你的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他教育我们对学过的知识要时常温习,要不断总结和向别人学习好的学习方法,要具有老老实实和谦虚好学的态度,才能学有所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战国时期有哪几家著名的学派?
2、晚期开创儒家学派的思想家是谁?
3、时期儒家代表人物有哪两个?
4、哪一个主张保护环境?
5、晚期开创道家学派的思想家是谁?
6、时期道家代表人物是哪一个?
小结:填写本表格
学生各抒己见
阅读、思考,自己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对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质疑。
教师巡视检查
引导学生去思考、动脑
引导学生探索、交流
教师归纳总结
教师出示图片
教师出示
组织学生完成练习
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
教学反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了激发学生复习兴趣,采用多媒体教学,把内容分成三大板块“孔子”“老子”“百家争鸣”。每个板块都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独立完成,各具特色。每个板块中唯一不变的主题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自己去听、去看、去感受、去谈论,充分发挥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优势,使学生体验自主学习的快乐。
1、家争鸣有哪些代表人物?其思想主张是什么?同桌交流完成图表:时代/代表/学派/主张。(
2、第二步完成找对子。
墨子改革法治
孟子知己知彼
庄子无为而治
韩非兼爱非攻
孙子仁政
百家争鸣:运用所学知识各抒己见:诸子百家的思想有哪些积极的东西值得现代社会吸收、利用?
也可以辩论。
结束语:诸子百家的思想如巍巍泰山,是祖先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把中华文化继续发扬光大!
二、
第一:料展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让学生快速看书后回答:
①引文反映了谁的学说?出自他的著作_____。
②引文中包含着什么思想?
总结:这是朴素辨证的思想。举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讲故事。
第二:展示老子主张“以柔克刚”。说成语“滴水穿石”。提问:老子辨证的思想对我们有何启发?
三、
教学难点
诸子百家的思想主张。
教学方法
阅读指导法、自学法、创设情境导学法、归纳法、对比法、、讨论法、史料分析法。
使用的多媒体资源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教学流程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春秋战国时期,政治风云变幻,经济不断发展,社会经历着巨大变革。许多有思想的人纷纷发表自己的主张,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大好局面。今天让我们穿越时光隧道,去领略大思想家们的风采”。
(二)课件演示学习目标、导读提纲
1、西域的地理概念
2、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经过、影响
3、丝绸之路的路线
4、班超怎样经营西域?
5、例举东汉与大秦友好往来的史实
(三)组织学生自学:
(学生标注知识要素)
(四)检测:
1.基础知识: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进行汇报,中上生评判、更正。
2.质疑、释疑:
(五)探究新课:
1、在你的印象中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用最简练的语言概括孔子。
2、结合做人的道德,进一步认识孔子思想,增强崇敬感
3、知道孔子的那些教育言论?完成讨论题:孔子有哪些教育思想成就?对我们的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
4、知识拓展:⑴认识三孔图片⑵展示去年官方祭奠孔子诞辰2555周年的对联“先师功德垂青史,儒学精华照五洲”评价“千古巨人,万事先师”
组长组织学生汇报,
看书自渎培养自学能力。展开想象回答问题。
四人组讨论。
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历史与现实结合,认识孔子的伟大之处。
学会快速阅读课文
快速提炼知识,快速记忆的能力。
开动脑筋
回答问题
加深对老子思想的认识。
学生动手设计表格
学生讨论
完成填图练习
教师投影图指导自学的方法(3)明确自学的要求(4)了解他们自学中的困难,
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课题
第9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孔子的政治思想和教育成就。
2、了解老子及其他思想家和军事家的主张。
过程与方法
学会归纳知识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创新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习孔子的教育成就,树立良好的学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
孔子的政治主张及教育成就。诸子百家的思想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