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东师《教育学》离线作业
东师大教育学离线作业
离线作业考核《教育学》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教育:广义的教育,凡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和人的体质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即学校教育,就是根据一定社会的要求和个体的身心发展规律,在教育者的积极主导和受教育者的主动参与下,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全面系统影响的社会活动过程。
2、遗传素质:遗传素质是人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人的机体构造、形态、感觉器官以及神经系统的特性等。
人的这些生物特性是通过遗传获得的,故称之为遗传素质。
3、智育:智育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武装学生,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
4、“三个面向”:三个面向是我国教育的重要方针,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5、教学:广义的教学,包括人类在所有情况下教和学的共同活动,不论是有组织的还是无组织的。
狭义的教学是专指学校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有组织的教和学的活动。
二、判断下列观点正误,并简要说明理由(每题8分,共40分)1、德育就是道德教育的简称。
(×)答: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政治经济要求和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施加系统影响的过程。
德育主要包括政治教育(政治方向和政治态度教育)、思想教育(世界观、人生观和方法论教育)和品德教育(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育)等三个方面。
2、教育不是人类社会的独有现象,动物界中也存在。
(√)答:教育生物起源说的提出者是法国的社会学家利托尔诺,他在《教育之演化》一书中认为,教育是一种在人类社会范围以外,远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已产生的现象。
他根据对动物生活的观察,认为在动物世界里存在着如大猫教小猫捉老鼠、大鸭教小鸭游水之类的教育活动形式。
据此,他认为后来出现的人类教育,不过是继承了动物界业已存在的教育形式,使其获得了新的性质而已。
3、素质教育实质上就是培养学生体、音、美等方面素质的特长教育。
2016年春期东北师范大学教师专业发展离线作业
期末作业考核《教师专业发展》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教师职业道德答:教师职业道德是又称“教师道德”或“师德”。
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中所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必备的道德品质。
它是社会职业道德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师行业特殊的道德要求。
2.教师反思答:教师反思是指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育上有成就的大家一直非常重视之。
3.探究性教学答:探究性教学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学习方式对当前教学内容中的主要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深入探究并进行小组合作交流,从而较好地达到课程标准中关于认知目标与情感目标要求的一种教学模式。
4.教师专业发展答:是指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专门训练和终身学习,逐步习得教育专业的知识与技能并在教育专业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从教素质,从而成为教育专业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合作对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何重要意义?答:(1)合作有助于教师发展意愿的激发与强化。
(2)合作有助于教师个体反思能力的提高;(3)合作有助于促进学校组织学习。
合作有助于教师的个人知识、实践知识的总结和推广;合作有助于学校组织文化的形成、传授与变革。
2.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哪些基本模式?答:(1)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
(2)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特征是:①尊师爱生,相互配②民主平等,和谐亲密③共享共创,教学相长(3)新型师生关系构建的基本策略是:①了解和研究学生;②树立正确的学生观;③热爱、尊重学生,公平对待学生;④主动与学生沟通,善于与学生交往;⑤努力提高自我修养,健全人格。
3.根据舒尔曼的论述,教师的知识结构应包括哪些组成部分?答:1、通晓所教的学科和专业。
东师离线作业-教育评价学
离线作业考核《教育评价学》满分100分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举例说明个体内差异评价的优点与不足。
个体内差异评价法其最大的优点是充分体现了尊重个体差异的因材施教原则,并适当地减轻了被评价对象的压力。
但由于评价本身缺乏客观标准,不易给被评价对象提供明确的目标,难以发挥评价的应有功能。
个体内差异评价法照顾了个体差异,但由于被评价者不与他校(或他人)相比较,这就难以找出自己真正的差距,而且个体内具体的判据,往往不容易选择。
故应把个体内差异评价法与相对评价法以及绝对评价法结合起来使用。
2.举例说明常模参照测验和目标参照测验有什么区别?常模参照测验是将被试与常模相比较,以评价被试在团体中的相对地位为目的,标准参照测验是将被试与以绝对标准相比较,以评价被试有无达到该标准为目的。
常模是根据标准化样本的测验分数经过统计处理而建立起来的具有参照点和单位的测验量表。
3.如何理解教师评价的校本原则?答:校本管理最基本的定义是将权力下放至学校。
权力下放的意思是指教育当局给予学校更大的权力和自主决策的自由空间,使学校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学校的具体情况去决定资源分配,财政预算、课程设置、人事决策等方面改革。
教师评价作为学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走向校本应是校本管理的题中之意与必然要求。
坚持校本原则,要求在进行教师评价时,要以学校为评价改革的基本单元,从学校本身的特性和需要出发,以学校为主体,以促进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尊重差异,最终促进教师队伍的整体发展、教育质量的提高和学校长远的发展。
二、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联系实际论述教师自我评价的意义及实践中如何有效进行?答:教师在进行自我评价时,最常出现的问题可能是往往对自己的评价过高或者过低,为此,我们应该针对教师在进行自我评价时,首先要注重教师的自我评价结果,并不是说将教师的自评结果完全同奖惩挂起钩来,而是说,当教师对自己评价后,对自身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有了一个充分的认识后,尤其发现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后,作为管理者(学校领导)应及时会同有关人员,积极帮助教师分析存在的问题的原因,并对解决问题的方法、措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东师《教育学16秋在线作业1
东北师范大学东师教育学16秋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60 分。
)1. 教育方针的核心内容是()。
A. 教育大纲B. 教育目标C. 培养目标D. 教育目的正确答案:2. 17世纪,对班级授课制给予了系统的理论描述和概括,从而奠定了它的理论基础的教育家是A. 北欧的尼德兰B. 捷克的夸美纽斯C. 法国的斯图谟D. 德国的福禄培尔正确答案:3. 提出“灵魂说”与和谐教育的人是A. 柏拉图B. 亚里士多德C. 苏格拉底D. 昆体良正确答案:4. 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和心理学起源论之所以反科学是因为它们的共同之点都是否定了教育的A. 阶级性B. 历史性C. 社会性D. 民主性正确答案:5. 学校进行体育的基本组织形式是()。
A. 早操、课间操B. 运动队训练C. 课外体育锻炼D. 体育课正确答案:6. 人的世界观基本形成于( )。
A. 幼儿期B. 儿童期D. 青年期正确答案:7. 在教育工作中,我们要“一把钥匙开一把琐”,这是遵循了人的发展的A. 阶段性B. 不平衡性C. 顺序性D. 个别差异性正确答案:8. 教师的专业能力就是教师的()。
A. 知识拓展能力B. 设计教学的能力C. 教学创新能力D. 教育教学能力正确答案:9. 关于师生关系的理论中,“儿童中心论”的代表人物是( )。
A. 赫尔巴特B. 裴斯塔洛齐C. 杜威D. 夸美纽斯正确答案:10. 评价教育效果的最终标尺是()。
A. 社会发展水平B. 经济发展水平C. 人的发展状况与水平D. 教育发展水平正确答案:11. 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学法的书是()A. 《大教学论》B. 《教育学》C. 《雄辩术原理》D. 《学记》正确答案:12. 教学工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其基本程序是A. 说课上课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B. 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内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C. 备课说课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D. 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正确答案:13. 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是由()的特点所决定的。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20春离线考核试题及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20春离线考核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教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是()A. 教育现象B. 教育本质C. 教育规律D. 教育目的答案:C2. 以下哪位教育家提出了“教育即生活”的观点?()A. 赫尔巴特B. 杜威C. 康德D. 裴斯泰洛齐答案:B3. 以下哪个选项不属于教育的三大功能?()A. 个体发展功能B. 社会发展功能C. 文化传承功能D. 政治功能答案:D4. 以下哪个课程理论认为课程应该以学科知识为核心?()A. 课程经验理论B. 课程活动理论C. 课程学科理论D. 课程发展理论答案:C5. 以下哪个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A. 讲授法B. 案例教学法C. 探究教学法D. 演示法答案:C6. 以下哪个选项属于教育评价的定量方法?()A. 比较评价B. 分析评价C. 综合评价D. 实证评价答案:D7. 以下哪个阶段不属于我国教育发展的“双一流”建设阶段?()A.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B. 世界一流学科建设C. 国内一流大学建设D. 国内一流学科建设答案:C8.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教育政策的基本特征?()A. 指导性B. 权威性C. 实用性D. 严肃性答案:C9. 以下哪个选项属于教育管理的基本原则?()A. 依法治教B. 教育创新C. 以人为本D. 以德为先答案:C10.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教育科研的基本方法?()A. 实证研究B. 质性研究C. 定量研究D. 文献研究答案:B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教育的本质。
答案:教育的本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旨在促进个体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2. 简述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答案: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主要有直线式、螺旋式和折衷式三种。
直线式是指按照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组织课程内容;螺旋式是指在不同年级重复出现同一课程内容,但难度和要求逐步提高;折衷式是指在课程内容组织上,既考虑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又考虑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
东师教育学16秋在线作业2
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
正确答案:
18.夸美纽斯指出:“凡是需要知道的事物,都要通过事物本身来进行教学;那就是说,应该尽可能地把事物本身或代替它的图像放在面前,让学生去看看、摸摸、听听、闻闻等等。”乌申斯基进一步指出:“一般说来,儿童是依靠形式、颜色、声音和感觉来进行思维的。”“逻辑不是别的东西,而是自然界里的事物和现象的联系在我们头脑中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重视运用()原则。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教育学16秋在线作业2
一、单选题(共20道试题,共60分。)
1.受教育者个性得以充分施展的最好途径是
A.教学
B.社会实践
C.课外活动
D.劳动
正确答案:
2.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是()。
A.各门文化课
B.思想品德课
C.课外活动
D.少先队工作
正确答案:
3.一般的14、15岁到17、18岁,称为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7.社会教育的涵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8.教师的业务素质是指教师教育教学工作所应具备的知识水平和工作能力。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9.学科课程依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但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0.教育的根本问题是解决人的社会化问题。
D.奠基工程
正确答案:
10.按教育内容的分类来说,法制教育属于()。
A.美育
B.体育
C.德育
D.智育
正确答案:
11.在协调社会、家庭、学校对儿童青少年的教育工作时,起主导作用的是( )。
东师大17春教育学-离线作业
期末作业考核《教育学》满分100分一、判断并说明理由(每题1分,共10分)1、(×)教育的对象是人,但教育的出发点则是社会。
理由:教育的对象是人,这是对的。
但說教育的出发点是社会是不全面的。
教育应该从社会和个人的共同需要出发。
2、(√)教师的劳动具有很强的创造性。
理由:教师的劳动对象学生不是死的自然材料,而是具有独特品质的活生生的人。
他们的整个身心发展水平都存在着极大的差异。
同时,教育的对象还具有能动性,他们并不是消极被动地接受教师的教育,而是能动地参与教育过程,制约着教师的劳动。
因此,这就必然决定了教师这种培养学生的劳动,不能像工人生产物质产品那样,有统一的操作规程,统一的型号,用同一个标准与模子来生产和铸造。
在教育工作中没有一套可供教师在任何情况下,对任何教育对象都有效的现有模式。
教师既要遵循国家的教育方针统一要求培养学生,又必须注意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及其个性特点,提出不同要求,采取不同的方法,因材施教,创造性地完成教育任务。
3、(×)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
理由: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
认识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我们不能简单化,从总体上说,学生既是客体,又是主体,是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
学生是教育的客体。
这是相对于教师而言的,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是施教者,是教育活动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代表着社会的利益和要求向学生传授一定的知识内容和价值观念,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而学生是教师施加教育影响的承受者,是教育的对象。
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是教育的客体。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在教育过程中,学生是学习任务的主要承担者。
相对于学习内容而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与学生主体相对应的是学习的客体,它不仅包括教师施加的一切教育影响,也包括教师本身,教师也是学生学习的对象。
如教师的行为举止,教师的个性风格等无不在学生的学习和模仿范围之内。
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具有重要意义,它可使教师在教的过程中想到学生的学,并自觉地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奥鹏】[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在线作业1-0001‖满分参考
教育学在线作业1-0001教育的本质是选项A:上层建筑选项B:保存并传播知识选项C:生产力选项D:人的培养正确选项 :D运用先进典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是德育的()。
选项A:引导法选项B:榜样法选项C:谈话法选项D:讨论法正确选项 :B提出“产婆术”的人是()。
选项A:柏拉图选项B:亚里士多德选项C:苏格拉底选项D:昆体良正确选项 :C“给我一打健全的儿童,我可以用特殊的方法任意加以改变,或使他们成为医生,律师……或者使他们成为乞丐,盗贼……”这种思想称为()。
选项A:遗传决定论选项B:环境决定论选项C:教育决定论选项D:自然发生论正确选项 :C研究人类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是选项A:教育学选项B:心理学选项C:社会学选项D:教育哲学正确选项 :A()是现代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它的出现在教育史上是一大进步。
选项A:课堂教学选项B:复式教学选项C:开放教学选项D:电化教学正确选项 :A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
选项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选项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选项C:教育活动中要遵循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选项D: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的制约正确选项 :C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对突发性事件作出迅速、恰当的处理被称为“教育机智”。
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 )选项A:复杂性选项B:师范性选项C:创造性选项D:主体性正确选项 :C马克思人的本质观认为()。
选项A:人的本原由物质构成选项B: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选项C:人性善选项D:人性恶正确选项 :B教育上的“拔苗助长”违背了人的身心发展的()规律选项A:顺序性选项B:阶段性选项C:互补性选项D:个别差异性正确选项 :A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选项A:心理过程选项B:认识过程选项C:逻辑过程选项D:信息过程正确选项 :B与一般身体锻炼相比,学校体育更具有 ( )。
选项A:随意性选项B:娱乐性选项C:自觉性选项D:系统性。
2016年秋东师《教育学》离线作业(含答案)(含5篇)
2016年秋东师《教育学》离线作业(含答案)(含5篇)第一篇:2016年秋东师《教育学》离线作业(含答案)期末作业考核《教育学》满分100分一、判断并说明理由(每题1分,共10分)1、(对)教育的对象是人,但教育的出发点则是社会。
2、(错)教师的劳动具有很强的创造性。
理由:示范性指教师言行举止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可成为学生学习的内容。
教师的劳动手段是言传身教,所以教师劳动的示范性特点很强。
3、(错)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
理由: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
4、(对)人的遗传素质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可塑性。
5、(对)人的本质是一切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
6、(对)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7、(错)“班级授课制”不利于因材施教,必须取消。
理由: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班级授课制是把一定数量学生按年龄特征和学习特征编成班组,使每一班组有固定的学生和课程,由教师根据固定的授课时间和授课顺序(课程表),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对全班学生进行连续上课的教学制度。
它可以大规模地向全体学生进行教学,一位教师能同时教许多学生,扩大了单位教师的教学能量,提高教学效率,而且使全体学生共同前进。
班级授课制有优越性,不可取消。
8、(对)校长负责制的核心是校长全面负责。
9、(错)德育是由思想品德课来完成的。
理由:思想品德课是实施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
10、(对)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遗传基因”,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如何认识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及基本走向?答:目标:1、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2、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3、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4、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5、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6、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基本走向:1、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2、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趋势3、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倾向4、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和问题5、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的趋势6、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7、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发展的趋势2、学生为什么必须要接受教育?答:1、学生接受教育首先是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的统一;2、社会需要其未来社会成员都是理想的能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个人也需要适应社会从而在社会中获得理想的发展;3、学生是未完成的社会人,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东师范比较学前教育学16秋在线作业3免费答案
:d7a6c3ec-8549-4a1e-9e9e-d4be9343a27b:88041af5-25b0-4cd1-8564-f713a823e154比较学前教育学16秋在线作业31:外国比较教育研究的学科蓬勃发展阶段的时间是:A:1817年至19世纪末B:1800年至19世纪末C:19世纪末至20世纪40年代D:20世纪50年代至今正确答案:D2:在比较教育史上,学科的形成阶段被称为:A:借鉴时代B:因素分析时代C:社会科学方法时代D:描述时代正确答案:B3:日本第一所学前教育机构是:()A:儿童之家B:东京女子师范学校附属幼儿园C:托儿所D:托儿所—幼儿园正确答案:B4:认知发展理论课程模式的哲学基础是:A:卢梭的浪漫主义哲学B:洛克的文化递派C:杜威的进步主义哲学D: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哲学正确答案:C5:前苏联最盛行的一种学前教育机构是:()A:托儿所-幼儿园B:集体农庄幼儿园C:幼儿之家D:疗养幼儿园正确答案:A6:著有《实际保育学》和《保育学》的日本幼儿教育家是:()A:仓桥物三B:和田实C:田中不二磨D:铃木镇一正确答案:B7:皮亚杰认为,智慧的萌芽期属于:A:感知运动阶段B:前运算阶段C:具体运算阶段D:形式运算阶段正确答案:A8:蒙台梭利学校的教育内容括:A:日常生活练习B:感知觉练习C:初步的知识学习D:-正确答案:ABC9:外国比较教育研究的学科形成阶段的代表人物有:A:朱利安B:萨德勒C:康德尔D:施奈德E:汉斯正确答案:BCDE10:在日本幼儿教育的发展期,保育的内容包括四个项目,指的是:()A:游嬉B:观察C:谈话D:手技E:唱歌正确答案:ACDE11:保育所和幼儿园趋于分离是日本幼儿教育的发展趋势。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A12:为幼儿入小学学习做好准备是保育学校的宗旨之一。
A:错误B:正确正确答案:B13:儿童的发展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所造成的认知结构变化的结果,知识的发展是内外相互作用的结果是发展成熟论课程模式的观点。
东北师范《小学教育》离线作业 网络
《小学课堂管理》满分100分一、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答:知识本位的价值取向认为知识引导人的生活,教育应建立在知识本质与重要性的基础上,而不是建立在学生兴趣、社会需要等的基础上。
课堂教学应根据知识本身的逻辑与发展组织进行。
2、教学机智答:教学机智,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事先没有估计到的偶发情况,善于及时、巧妙、灵活地加以处理,从而收到意外的教学效果。
3、课堂xx交往答:课堂师生交往是在学校课堂教学情境中师生之间相互交流信息、思想、情感和共享信息的活动。
师生交往是一种特殊的人际沟通,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途径之一。
4、CIPP评价模式答:CIPP评价模式是由背景评价、输入评价、过程评价和成果评价四部分组成的评价模式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制约课堂常规建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答:制约课堂常规建立的因素主要有:国家的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本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教师的教育理念;学生的需要;课堂风气。
2、简要回答课堂教学情景的设计原则及方法。
答:(1)课堂教学情景的设计原则:针对性原则、现实性原则、代表性原则、开放性原则、新颖性原则、启发性原则。
(2)课堂教学情景的设计方法:利用教室环境法、巧用导入法、巧设问题法、创设争议法、情感体验法。
三、论述题(共20分)1、结合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论述应遵循哪些原则处理课堂问题行为?答:首先回答处理课堂问题行为必须遵循的原则:预先建立课堂常规,明确学生的行为标准;处理学生外在的问题行为;鼓励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避免强化问题行为;尽量避免惩罚问题行为;体现一致性、公平性和个别差异性;寻找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
然后,结合实际经验,论述自己对于处理课堂行为问题的认识。
2、首先,论述课堂行为问题产生的原因:教师方面的因素、学生方面的因素、环境方面的因素。
其次,预先建立课堂常规,明确学生的行为标准;处理学生外在的问题行为;鼓励学生良好的课堂行为,.避免强化问题行为;尽量避免惩罚问题行为;体现一致性、公平性和个别差异性;寻找课堂问题行为的成因。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16秋在线作业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16秋在线作业教育学16秋在线作业11:教师职业独立和专门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设置 ( )。
A:师范学校B:职业学校C:国民学校D:初等学校正确答案:A2:认为教育起源于动物的本能行为的理论是A:生物起源论B:心理起源论C:劳动起源论D:进化论正确答案:A3:《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A:1985年B:1986年C:1987年D:1988年正确答案:B4:现代学校的基本特征之一是A:具有宗教性B:以文法学校和修辞学校为主C:基础教育是义务的D:缺乏系统性和连贯性正确答案:C5:在多种的教学组织形式中,()的形式自夸美纽斯确立后,几个世纪来一直为各国采用。
A:小组教学B:道尔顿制C:个别教学D:课堂教学正确答案:D教育学16秋在线作业21: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美育过程的起点。
A:感知B:理解C:判断D:创造正确答案:A2:社会本位教育目的论的代表人物是A:涂尔干B:卢梭C:赞科夫D:福禄倍尔正确答案:A3:教育过程的关键是实现()。
A:教师讲授过程B:学生学习过程C:校长管理过程D:教材呈现过程正确答案:B4: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教育家是A:皮亚杰B:赞可夫C:维果茨基D:苏霍姆林斯基正确答案:C5:提出以高难度和高速度进行教学的原则的是A:凯洛夫B:赞科夫C:布鲁纳D:巴班斯基正确答案:B教育学16秋在线作业31:制定教学计划的首要问题是()。
A:课程设置B:学科顺序C:课时分配D:学年编制正确答案:A2: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的教育著作是A:《教育漫话》B:《大教学论》C:《爱弥尔》D:《普通教育学》正确答案:C3: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A:商周B:春秋战国C:秦汉D:隋唐正确答案:B4:按照学生的能力、学习成绩或兴趣爱好分为不同组进行教学的组织形式称为()。
A:活动课时制B:分组教学C:设计教学法D:道尔顿制正确答案:B5:教师在上新课之后向学生进行有关教学的谈话,这是()。
东师《教育学16秋在线作业3
东北师范大学东师教育学16秋在线作业3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60 分。
)1. “齐风俗,一民心”反映了德育的( )。
A. 社会性功能B. 个性生存功能C. 个体享用功能D. 经济性功能正确答案:2. 教师的专业能力就是教师的()。
A. 知识拓展能力B. 设计教学的能力C. 教学创新能力D. 教育教学能力正确答案:3.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决定着教育工作应该因材施教。
A. 顺序性B. 阶段性C. 差异性D. 不均衡性正确答案:4. 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久、影响范围最大的教育是()。
A. 学校教育B. 社区教育C. 家庭教育D. 行会教育正确答案:5. 不属于社会教育途径和形式的是A. 街道B. 社区C. 校外机构D. 家长会正确答案:6. 学校工作的最主要内容是A. 教学B. 劳动C. 实践活动D. 娱乐正确答案:7. 培养人的主体意识的基本途径是A. 社会实践B. 教学C. 劳动D. 课外活动正确答案:8. 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教育体系,有利于形成A. 教育系统B. 教育集团C. 教育合力D. 教育网络正确答案:9.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说明了教师劳动的()。
A. 长期性B. 创造性C. 复杂性D. 示范性正确答案:10. 德育是为了培养受教育者的()。
A. 思想素质B. 政治素质C. 道德素质D. 品德素质正确答案:11. 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愉悦,增强其学习的动机,改善教育活动氛围主要有赖于A. 惩罚B. 说教C. 监督D. 奖励正确答案:12. 从作用的呈现形式看,教育功能可分为A. 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B. 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C. 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D. 政治功能和经济功能正确答案:13. 全部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 教育方案B. 教育内容C. 教育原则D. 教育目的正确答案:14. “教育即生长”反映的教育目的论是()。
A. 神学教育目的论B. 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C. 教育无目的论D. 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正确答案:15. 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学生呈现、介绍大量和系统信息的方法是()。
东北师范大学16秋教育学在线作业题库
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16秋在线作业1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60 分。
)1. 倡导个性解放、尊重人的价值的是( )。
C.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2. 教师的根本任务B. 教书育人3. 教学工作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其基本程序是D. 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和评定4. 近代最早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是B. 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5. 以下哪种方法属于实际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 D. 练习法6. 教师职业独立和专门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设置( )。
A. 师范学校7. 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负责组织、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采用科学的方法,获得良好的发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
C. 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活动中的主导作用8. 人生教育的起点,个体社会化的关键是D. 家庭教育9. 学校体育能使学生在劳累之后在体力和精神上得到恢复和放松。
这是指体育的( )。
D. 娱乐功能10. 社会主义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A. 提高全民族素质11. 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具有B. 自发性12. 全部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D. 教育目的13. 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A. 班级授课制14. 教师职业独立和专门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设置( )。
A. 师范学校15. 教师进修提高最经常、最普遍的形式是()A. 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在本校组织的活动中学习提高16. 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B. 科技进步17.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但需要高级科学技术专家,而且迫切需要大量素质良好的中、初级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技工和其他城乡劳动者,所以必须大力发展C. 职业技术教育18. 被称为“危机期”、“动荡期”的是A. 少年期19. 学校教育始于B. 奴隶社会20. 毛泽东同志在1957年首次提出的我国社会主义的教育目的是( )。
A. 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有文化的劳动者二、多选题(共10 道试题,共20 分。
)1. 实施素质教育的目标是把我国的基础教育真正变成A. 发展性教育B. 预备性教育C. 选择性教育D. 普及性教育正确答案:AD2. 当代课程改革的共同发展趋势是()。
东师中外学前教育史16秋在线作业3
正确答案:
2.二战后苏联学前教育发展的具体措施是:
A.实施托幼一体化
B.《幼儿园教育大纲的修订》工作
C.《学前教育构想》的制定
D.培训学前教育师资
正确答案:
3.我国古代胎教积累的优秀经验有:
A.注重环境对胎儿的影响
B.注重母体的精神因素对胎儿的影响
C.重视母亲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C.因材施教
D.发扬民主
正确答案:
2.外国在中国设立的幼稚园的特点是:
A.一种慈善事业
B.通过教会组织
C.外国化严重
D.宗教色彩浓厚
E.真正促进儿童发展
正确答案:
3.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民办幼儿园包括:
A.国营企业幼儿园
B.事业单位附属幼儿园
C.城镇街道幼儿园
D.农村集体幼儿园
正确答案:
4.康有为学前教育思想包括: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8.裴斯泰洛齐被称为“传统教育学的鼻祖”。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19. 1919年,美国第一所公立常设保育学校成立。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20.伊拉斯漠斯力主推行人文主义基督教化或基督教人文主义化的幼儿教育。
A.错误
B.正确
正确答案:
中外学前教育史16秋在线作业3
正确答案:
9.乌申斯基代表作有:
A.《家庭和学校》
B.《儿童世界》
C.《人是教育的对象》
D.《祖国语言》
正确答案:
10.赫尔巴特教学过程分为:
A.联想阶段
B.方法阶段
C.明了阶段
D.系统阶段
正确答案:
奥鹏教育东北师范大学2016春离线作业-教师专题讲座
奥鹏教育东北师范大学2016春离线作业-教师专题讲座《教师专题讲座》教师职业倦怠的调节策略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近年来,随着职业倦怠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教师也是职业倦怠的高发人群之一。
职业倦怠是1974年美国学者费登伯格研究职业压力时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
职业倦怠现象作为一种现象,我认为它不是就单个个体而言的而是一种社会群体现象。
黄荣光先生下的定义中‘一个人’的提法不妥。
我认为教师职业倦怠现象是指教师在长期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源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表现的一系列消极心理、生理综合症的现象。
教师职业倦怠的产生原因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很多,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职业因素与其它职业相比,教师职业负担重,经常处于高压状态。
实施素质教育虽然已经成为国家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但在实际工作中,分数、升学率依然是评价教师工作好坏的重要的、甚至唯一的标准。
教师的教学不只是工作,更是一场永无休止的竞赛。
许多教师还兼班主任或其它管理工作。
现在独生子女居多,自理能力差,很多生活小事都不能独立完成,因而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加大。
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还得接受各种各样的检查和考核。
这些都让教师颇感压力巨大。
(二)社会因素教师不但要传递人类文明,而且承担着为国家建设培养合格的各级各类人才的重任。
社会赋予教师的期望值很高,当教师不能够完全达到社会期望值时,往往会受到指责,甚至辱骂、殴打。
从客观上说,教师对社会的共享就决定了教师应该有较高的地位和待遇。
虽然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以不断提高教师的工资待遇和社会地位,但与其他行业相比,中小学教师的工资待遇依然偏低。
教师工作负担重、待遇低,社会地位得不到认可,使教师荣誉感和责任感、理想和现实之间形成了巨大反差,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热情,使其产生懈怠态度。
(三)自身因素职业倦怠产生的因素也与教师自身的性格特征有关。
东师离线作业考核课程与教学论
离线作业考核《课程与教学论》满分100分一、辨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新的课程评价主要是对学生的评价,把发展性评价放在优先地位。
答:对2、教学理论就是研究教师行为的理论。
答:错。
教学理论所研究的内容非常广,包括教师,学生,课程等等。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答:邓小平同志的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培养目标:新课程的培养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质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的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2、基础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哪些?答:课程目标的改革,课程结构的改革,课程内容的改革,课程实施即教学过程的改革,课程评价的改革,课程管理的改革。
3、你认为教学过程应该包括那些要素?他们的关系是怎样的?答:教师、学生、教学内容,他们之间是教师和学生以教学内容为凭借所展开的师生之间以及师生与文化之间的交往互动关系。
学生、教师、教材、教学媒体与方法;我们要研究刚才我们说的这几个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必须从动态的综合的角度加以考察。
在实际教学中,教学过程的每一个要素都产生一定的力,但导致最后的教学效果的这种力,并不是各个要素的力的简单的加和,而是每个要素之间构成的这种合力。
这是教学过程中一条重要的规律。
比如,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选择了好的英语教材,还要有教师的理解、熟悉和研究教材,合理的应用这套教材,还要配合适当的媒体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使教学效果显得更为突出。
东师——小学教育研究方法(离线考核)
离线考核《小学教育研究方法》满分100分一、举例说明(共30分)1. 举例说明什么是单组实验、等组实验、轮组实验。
答:⑴单组实验形式单组实验的形式是被实验者仅有一组,只能前后比较,就叫作单组实验形式。
单组实验的形式,是比较简单的一种实验形式,是以一人或一班学生为实验对象的,控制一种或几种实验因素,然后测量这些实验因素所产生的结果,以求出结论。
例如,我们实验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方法与默读方法哪一个比较好些。
用一班学生为对象,每一次以半年为期,先实验朗读方法,后实验默读方法,然后比较两个实验的因素所产生的结果,以求出哪一个方法比较好一些。
这就是运用单组实验的形式,求出来的结论。
⑵等组实验形式等组实验的形式,是常用的一种教育实验形式。
其形式是把被实验者,分为人数相等,能力相等的两组或三组。
其他条件如教师能力、教材内容、教学时间、教室环境等,也都应当相同。
各种条件相等后,再给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因素,分别应用于这两组以上的学生,经过一段时间,再测量这两个实验因素所产生的结果,以求得结论。
例如进行语文教学中的背诵练习与阅读训练的比较实验,选定甲乙两组各方面相等的学生为实验的对象,将甲乙两组进行同一的测验,以测定其学力,作为“初试”。
初试后甲组进行阅读训练,乙组进行背诵练习,经过一段时间,再以同一的测验,各测定其学力,作为“复试”。
甲乙两组各求其“初试”与“复试”的差数,定甲线为“差1”,求“差1”与“差2”的相比较数,就是这个实验的结果。
也就知道背诵练习和阅读训练谁为最好。
如“差1”的数比“差2”的数大,那就是背诵练习比阅读训练好;反之,“差2”的数比“差1”的数大,那就是阅读训练比背诵练习好。
⑶轮组实验形式轮组实验的形式,是被实验者有两组,而两组的人数和能力是相等的,也可以不是相等的。
将两个实验的因素,轮流在两组实验,然后比较其结果,就叫作轮组实验形式。
轮组实验的形式,是以两个实验的因素,分别用在甲乙两组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期末作业考核《教育学》满分100分一、判断并说明理由(每题1分,共10分)1、(√)教育的对象是人,但教育的出发点则是社会。
2、(√)教师的劳动具有很强的创造性。
3、(×)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性作用。
4、(√)人的遗传素质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和可塑性。
5、(√)人的本质是一切现实社会关系的总和。
6、(√)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
7、(×)“班级授课制”不利于因材施教,必须取消。
8、(√)校长负责制的核心是校长全面负责。
9、(×)德育是由思想品德课来完成的。
10、(√)教育是“人类社会的遗传基因”,对社会发展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如何认识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及基本走向?答:目标:一、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
二、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三、密切课程内容与生活和时代的联系。
四、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五、建立与素质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评价与考试制度。
六、实行三级课程管理制度基本走向:一、课程改革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
二、强化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趋势。
三、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倾向。
四、课程综合化的趋势和问题。
五、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实用化的趋势。
六、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趋势。
七、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发展的趋势。
2、学生为什么必须要接受教育?答:学生接受教育首先是社会需要和个体需要的统一;社会需要其未来社会成员都是理想的能适应社会未来发展的需要,个人也需要适应社会从而在社会中获得理想的发展;学生是未完成的社会人,具有极大的可塑性。
三、辨析题(每题10分,共20分)1、教育要培养人的世界视野,但不是培养“世界公民”。
答:对。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地球村的时代,教育培养人必须要具有国际的视野,这是社会发展对人的必然要求。
但在今天的时代里,还存在国与国的竞争和差别,还存在阶级和利益的冲突。
教育还必须主要为本民族和本阶级服务。
倡导培养“世界公民”是不正确的。
2、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实践活动,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
答: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武器是科学,人类继承和掌握科学的最基本方式是教育。
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是——思考的能力和劳动的能力,而提升这两种能力的是生产力水平、是科学。
如果人类放弃教育,将一步倒退到原始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从人的本质角度讲,就是想低级动物的倒退。
所以,从人的本质角度讲,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实践活动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为人。
四、论述(每题10分,共20分)1、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其实现条件。
答:从广义上说,教育是环境的一部分,是一种经过有目的地选择和提炼的特殊环境,这就决定了它的特殊地位,即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这是因为:第一,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是专门培养人的活动。
它能根据一定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和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方向,选择适当的内容,采取有效的方法,利用集中的时间,对人进行全面的教育和训练,使人获得比较系统的知识和技能,形成一定的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第二,教育具有较强的计划性和系统性。
学校教育是在各种规章制度的严格制约下进行的,它保证了教育、教学的良好的秩序,把人的发展所需要的一切时间和空间全部地投入到可控的程序之内,使教育、教学得以顺利地进行。
同时,学校教育又具有系统的学习内容,这些内容既考虑了社会发展对人才规格的需要,又考虑了知识的逻辑顺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
这样就保证了人才培养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第三。
学校教育具有高度的组织性,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的教育机关――学校进行的。
学校是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组织起来的,它是比较完整的组织机构,又有经过教育和训练的专职教育工作者。
因而,它对人身心发展的作用,比其他任何影响人的条件都要有效。
第四,教育可以根据个体的遗传素质,有意识地发挥其长处,弥补其不足,使先天的遗传素质向有利于身心成长的方面发展。
教师通过有意识地鼓励神经类型弱、反应迟缓、胆怯、积极主动性差的学生参加集体活动,经常回答提问,来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他们逐渐变得活泼、主动。
第五,教育能对各种环境加以一定的控制和利用。
它能按照预定的目的选择和提炼有利于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克服和排除那些不利于人的发展的因素。
学校可以把学生组织起来开展有教育意义的集体活动,以使他们免受不良环境的影响。
可见,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主导作用。
正因如此,有人提出了"教育万能论”的观点,认为人的发展完全是由教育决定的。
17世纪英国教育思想家洛克、18世纪德国的思想家康德就是最典型的代表。
"教育万能论”对教育作用的高度评价,对认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意义。
但是,把教育视为人的发展的决定因素,就夸大了教育的作用。
因为人的发展并不是单纯由教育决定的,而是各种条件综合作用和人的多方面的实践活动的结果。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只是相比较而言的。
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如果没有遗传为之提供相应的生理前提,没有环境的积极配合,没有社会发展作为物质基础,没有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调动,教育要发挥它的主导作用也是不可能的。
2、结合实际,谈谈你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答:⑴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素质教育是个体在先天的基础上,通过后天的环境影响的教育训练而形成起来的顺利从事某种活动的基本品质或基础条件。
⑵关于素质教育的概念的是指学校教育中以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素质为根本目的的教育思想的教育活动⑶素质教育的内容构成有以下六点:①政治素质教育主要指对民族、阶级、政党,国家、政权,社会制度和国际关系的情感,立场的态度的教育。
当前主要是四项基本原则教育②思想素质教育,指基本的世界观和思想方法的教育,包括思想信仰、信念追求、理想动机、民族精神、人生观、价值观等等。
③道德素质教育,道德素质教育是指个体所具有的正确处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他人之间关系的良好品质。
道德素质教育就是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修养,行为习惯,道德情操,道德思维能力,判断能力,责任感,事业心,奉献精神,自由自律的品质等。
④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指基础的科学文化知识,审美修养,劳动技能等方面的教育。
科学文化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与核心。
⑤身体素质教育,指教育个体保证生理机能的正常发育和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与卫生保健常识。
⑥心理素质教育,是指培养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调整学生的心理状态,解决学生的心理矛盾,以及增强学生自我平衡状态的能力的教育。
⑷中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实质是使全国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保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即基础性,能够给予学生未来发展中最基本,最基础的素质,这些素质可以成为他们进一步发展的潜能和条件。
全面性,包括接受教育人要全面,避免英才教育选拔教育;人的发展内容要全面,而不是单方面发展学生的应试能力。
发展性,指注重使学生获得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培养合格特色的人才。
五、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13岁少年奇奇(化名)由于在校打架等问题受到老师的处理。
老师的做法是,让全班同学进行无记名投票,就“要不要奇奇继续留校读书”的问题进行表决。
由于没能够通过表决,奇奇的父亲只好给孩子另外找了一所学校去上学。
请结合工作实际和教育学的学习,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看法。
答:这是典型的违背义务教育法的行为,是对学生自尊心的伤害。
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是帮助学生获得发展,而不是把犯一点错误的学生赶出学校。
在小学教学工作中打架这样的事情经常见,不知道奇奇打架的问题到底有多严重。
如果不严重,老师这样做的确有些不妥,这样可能会严重的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让奇奇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
老师私下找奇奇沟通谈心也许效果会好些。
如果问题很严重,假设:老师为什么让全班投票,也许奇奇经常欺负班里的同学,经过很多次教育也没有改观。
给班里的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不安全因素。
这样我认为老师应该把问题反映到学校主管部门,学校出面解决这个问题。
是让学生留还是走应该由学校决定,让班里的学生投票这样,奇奇心理会认为自己已经成为班里的公敌,心里也许会有更大的扭曲。
总之,班里公开选举三好学生,班干部等等好的方面的事情应该大力提倡,对于批评教育这种事情,毕竟针对还是一个孩子,没必要去让他承受这么大的挫折,和心理打击。
2、某教师在对中学生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说“读书考大学,是为了自己,不是别人。
读书增强了自己的本领,提高了自己的资本,将来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挣下大把的钱,从而有一个美好的生活。
比如生活愉快,人生充实,前途美好,事业辉煌,甚至找一个漂亮的老婆,生一个聪明的儿子。
”请结合工作实际和教育学的学习,谈谈你对上述现象的看法。
答:我把这段话反复看了多遍,实在看不出错在哪里。
概括起来应该是“读书就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使自己生活得更加充实、美好。
”这是完全正确的,这话是带有一定的“功利”--为了增强自己的本领,提高了自己的素质,将来能找到一个好的工作,从而有一个美好的个人生活,但这种“功利”有没有错呢?我认为是没有错的,读书就是为了使我们的谋生能力更强,使我们短暂的人生更加完美、充实。
这是合情合理的,完全是利党、利国、利民的事情,应该给予鼓励和支持。
读书为什么要讳言“功利”呢?我们生存的基本物质条件不就是从书中获取的知识、技术“功利”来的吗?在读书的问题上,我们为什么不能实事求是一些,多要一些真诚的“平凡”,而总是喜欢去搞那些虚伪的“崇高”,虚假的“拔高”呢?长期以来中小学德育存在的针对性、实效性差的原因就在这里--我们的教育总是习惯从成人的自我感觉出发,脱离儿童少年的生理、心理成长的实际,甚至脱离现实生活实际,脱离常人的思维方式,从而违背教育规律,导致教育的低效和无效。
主要表现为:1、脱离中小学生实际的教育目标的盲目攀高。
我们过去的道德教育,总是一味地拔高,对公民的道德要求超出了一般人在生活中可以达到的高度,对中小学生的教育也是超出了儿童少年可以接受和达到的程度。
我们以为把口号喊得越高、越响,就越能鼓舞人、打动人;无论什么事情,越不考虑自己就越是显得高尚。
同时还以为将一些选定好的高、大、全“标本”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情,不加分析地、不看具体情况地、盲目地让学生学习、模仿,以为对学生要求越高,就越能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远大理想。
其实这种大人们自己一厢情愿的想法,并不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
我们知道,一个人对做某件事情的动力,首先来自于个人的真实体验和需求,而不是抽象的、冠冕堂皇的、没有具体意义的空目标。
儿童认识事物,是从他熟悉的生活经验、他能理解的浅显小道理开始的,是有一个由浅入深、由近到远、由形象到抽象的过程,而不是相反。
而在这件事上,强行让一个儿童去理解和接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伟大意义,就犯了由深到浅、由远到近,由抽象到形象的错误,这种教育方法,孩子们除了必须按照老师的要求说(背)出这句话以外,是不会有实质性理解的,因此也谈不上形成真正的、持续的学习动力,也就不会如你想像的那样,“人人只要有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伟大理想就会发愤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