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政治复习共42页文档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中国古代政治专题
中考历史中国古代政治专题复习一、基础回顾一、朝代更替二、重要制度(一)世袭制——夏禹建立夏,禹的儿子启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二)分封制——西周(1)目的:为巩固统治(2)内容:①根据血缘关系和功劳大小,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给宗亲和功臣(分封的对象),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建立诸侯国。
②诸侯要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进纳贡物,平时镇守疆土,服从周王调兵。
(诸侯的义务)(3)意义(作用)开发了边疆,加强了统治,使西周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分封制链接】:●“齐鲁大地”、“封邦建国”、“燕赵之地”、“封建亲戚,以藩屏周”、“三晋之地”等称谓都来于分封制。
●西汉初期,刘邦曾实行分封制,后引发“七国之乱”。
汉武帝时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颁布了“推恩令”,解决了地方诸侯国对中央的威胁。
●西晋初年,晋武帝大封同姓诸王,晋惠帝时出现了“八王之乱”。
西晋从此衰落。
●明朝朱元璋先后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三)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过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集中体现。
它经历了产生、形成、确立、完备、强化、衰亡的发展过程。
1、萌芽——战国:(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是我国封建社会形成时期)(1)实践:秦国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2)理论归纳:战国末期法家代表韩非子提出。
他①反对空谈仁义;②强调以法治国;③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他的思想后来被_秦始皇采纳,成为秦朝的治国思想。
2、建立——秦朝: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正式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以皇权为中心的封建君主专制,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国家政权的统治格局。
(1)目的:加强封建统治,巩固统一。
(2)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的措施:①政治上: 创立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度:A最高统治者称皇帝;B在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C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复习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专题复习作者:李思球来源:《广东教育·高中》2019年第10期复习备考时,一是突出对分封制、中央集权制度、君主专制、刺史制度、科举制、内阁制、军机处等重要概念的理解认识;二是注重理解君主专制演变、中央集权演变等古代政治制度演变的趋势;三是关注对历史现象因果关系的分析,重视从历史结论与成因角度认识政治现象及制度演变的趋势,分析政治、经济、思想之间的内在联系,并和古代经济、思想文化主干知识以及史学理论融会贯通。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早期政治制度的形成阶段和秦汉至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阶段。
阶段一: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民族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
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受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明显,尤其是西周时期,周王利用宗法制和分封制相结合的手段确定了一套严密的控制体系;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
阶段二:秦汉至明清时期是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的发展阶段。
1. 君主专制的形成演变历程:秦始皇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摆脱了血缘政治模式,走向官僚政治集权统治。
秦汉至明清,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并重,直至明初废除丞相,后来明清设立内阁、军机处,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被废除的趋势。
2. 中央集权的加强: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发展,促使秦汉至明清统治者采取措施调整地方機构。
从秦朝郡县制、汉初郡国并行制、宋代权分三司再到元朝行省制,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
3. 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从汉代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但它本质上仍是巩固专制统治的一种手段。
(一)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二)全面理解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1. 形成原因。
(1)经济:封建自然经济的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中央集权来加以保护。
(2)政治:地主阶级需要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人民的反抗。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要点
②利于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利于维护祖国统一与领土完整。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以及形成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
③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④在统一的环境下,利于各民族的融合,利于各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
清
1、皇太极:议政王大臣会议(军国机要)设内阁,置六部(奏章票拟)皇权(受限制)
2、康熙:设南书房(参与机务,起草谕旨)——中枢机构一分为三,(内阁、议政王大臣、南书房)皇帝(集权)
雍正:军机处的设置(上传下达)——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中国古代集权制度发展呈现出的特点、中国古代集权制度不断加强的原因
4、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在王位、爵位的继承上实行世袭制
②在地方管理上实行分封制
③在王族内部实行以嫡长子继承制为主要特点的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宗法制作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
④神权和王权相结合
⑤最高统治集团尚未形成权利的高度集中
朝代
君主专制的强化
(在中央采取的措施)
中央集权的加强
从中央机构的三公九卿(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到地方郡县官吏,建立了一整套官僚体系。
①官职设置:最高官三个: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受御史大夫牵制
御史大夫:下达皇帝诏令,监察百官
太尉:负责全国军务,但秦始皇末任命,自掌军权
丞相之下又设诸卿,如:宗正(管理皇族和外戚);廷尉(管理刑狱、司法)
②特点:三个官职在地位、职责、权力方面相互牵制。
朝代
君主专制的强化
(在中央采取的措施)
中央集权的加强
中国古代政治专题复习
县级行政区最具有稳定性
三级制是历代政区的层级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
三、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轨迹
先秦(西周) 世官制(世卿世禄制) 依据 战国、秦汉、初 军功爵制 依据
战国时期选官制度发生什么变化?
贵族世袭特权被废除,世卿世禄制被 打破。世卿世禄制向赐爵制度转变。
特点 自下而上 察举制 西汉汉武帝
隋唐——三省六部制
削弱相权
强化皇权
审 议 机 构 审 议 封 驳
国 家 工 程 建 设 理要 执 日政 行 常令 国 事, 家 务处 重
执行 行政 机中 构枢
礼 仪 制 度 科 举 户 籍 赋 税 土 地
草 拟 诏 令
决 策 机 构
官 吏 考 核 任 免
刑 法
军 政
宋朝 ——二府三司制
皇帝
最高行政机构
中国古代政治专题复习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的不断发展
一、中枢权力机构的演变
(皇权与相权之争)
秦朝 ——三公九卿制
汉朝
西汉 ——中外朝制度 皇 帝 外朝 丞 相
有事上报
决策机构 中(内)朝 尚 书 令 侍 中
执行机构
常 侍
皇帝亲信近臣
御 史 大 夫 九
太 尉
卿
汉朝
东汉
光武帝扩大尚书台权力 形成“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的局面 ——尚书台取代三公 魏晋南北朝 逐渐形成三省体制
特点:有继承又有发展 程度空前强化
体现了时代特征
7.中枢权力机构演变过程中的焦点问题是什 么? 其发展趋势怎样?
焦点问题: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与斗争 发展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相,皇权 不断加强。
8.中国封建社会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有何特点? 体现了怎样的发展趋势? 特点:以限制、分割相权原则调整中央官僚体制
中国古代政治专题复习提纲
中国古代政治一、主要........政权分析1.原始社会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距今约170万年前,知道用火;北京人: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前,在北京周口店的山洞里发现,会使用天然火,过群居生活,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但手脚分工明显。
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懂得人工取火,过氏族生活,用骨针缝制衣服,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其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其属下发明文字、乐谱,因此,黄帝被尊称为人文初祖。
2.政权更替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封建社会(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辽宋夏金元、明清)战国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秦汉是封建社会的第一次大统一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时期;隋唐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与开放的时期;辽宋夏金元是经济重心南移和民族融合时期;明清是统一多民族国家巩固和封建制度衰落时期。
2.完成统一的朝代:秦朝、西汉、东汉、隋朝、唐朝、元朝、明朝、清朝中国古代历史上统一的时间比分裂的时间长得多,由此可见,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任何分裂国家的企图都不得人心,必然失败。
3.有关都城定都北京的有:金、元、明、清;定都南京的有:三国的吴、南朝、明朝、太平天国、南京国民政府;定都洛阳的有:东汉、三国的魏、北魏定都西安的有:西汉、隋朝、唐朝二、古代政治制度........1.禅让制:尧、舜、禹时期,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
2.世袭制:帝王世代沿袭的制度。
夏启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3.分封制:西周实行分封制,周天子把土地、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封他们为诸侯。
诸侯服从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随从天子作战。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1)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①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分管行政、军事、监察;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中国古代政治史复习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以君权为中心,权力高度集中; 人治高于法治; 对官吏的控制和监督逐渐强化; 始终充斥着君权和相权,中央和地方的矛盾; 君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地方权 力不断削弱.
A. (3) (4)
B. (1) (4)
C. (2) (3)
D.(1) (2)
(2000年高考. 天津)
中国古代用封建官制代替世袭制,适 应了君主专制的需要,主要是因为 ( )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统治基础 C.君主控制了用人权 D.实现了选贤任能
(五)、明清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及衰落
西 周 宗 法 制
3、宗法制
①目的: 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在权力、 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②特点:
最大的特点:嫡长子继承制
把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家”与“国”密切结合 保证各级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 等级森严 ③作用: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强化王权.
4、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
社会条件: 社会经济发展、民族融合趋势加强、人民渴望 统一、经过长期的战争已形成局部统一 秦国国力强盛、秦王雄才大略、统一注重谋略
秦国条件:
(三)、秦的开创
二、秦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内容 皇帝制: 皇帝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特点:皇位世袭,权力不可转移;皇权至上,地位不可僭越 三公九卿制: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郡县制: 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皇帝
丞相
理 全 国 政 事 协 助 皇 帝 处
太尉
负 责 管 理 全 国 军 务
御史大夫
负 责 监 察 百 官
中国古代的政治复习(适合高三总复习阶段)
战国以后, 严格意义的宗法 制度瓦解了,大 量个体小家庭出 现,取而代之的 是家族制度。
朝代 秦朝 两汉
隋唐 宋朝
中央政治制度
三公九卿制度 中外朝制度 三省六部制度 设立枢密院 废三省、实行一 省制度、只设立 中书省 废丞相、设内阁 设立军机处
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 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 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廷尉议是。” ——《史记 · 秦始皇本纪 》
探究: 1之前学过的中央控制地方的方法有什么?是怎样控制的?这种中 央控制地方有什么弊端? 2根据材料判断秦朝中央控制地方采用什么方法?
分封诸侯以后,周天子对诸侯国只是一种间接 的统治。分封制建立的是权力分散的体制。 秦始皇推行郡县制正是从根本上改变了间接统 治的传统,采用官僚制度,建立起中央对地方的直 接统治,即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任世江《西周是个什么样的社会》 探究: 思考郡县制和分封制对比,有什么重要区别?
以下对西周实行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分封制的实行,有利于巩固周朝的统治和对扩大疆域的管理 B嫡长子继承制是宗法制的核心内容,其中大宗和小宗是绝对的 C周礼是周公制定的一整套完整、严格的表示尊卑等级的礼仪制度 D三个政治制度紧密相连,体现了早期政治制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西周时期,我国政治制度的显著特点之一就是实行宗法分封制度。 随着血缘纽带在几代之后的松弛和疏远,在政治上带来的最主要的 不利影响是 A使世卿世禄的贵族特权自生自灭 C中央和地方的政治隶书关系失控 B权力世袭制度渐渐地消亡 D贵族普遍地转化为庶人
2、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之上的,也是宗法制 在政治制度方面的外在体现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政治复习
夏、商、西周政治【夏】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商】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世袭制(世官制)、宗法制、分封制【周】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公元前771年犬戎攻破镐京,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建立东周分封制经济基础:井田制、农耕经济性质:奴隶社会基本政治制度,奴隶社会地方管理制度受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义务:对周天子定期朝贡,提供军赋和力役结束标志: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影响:巩固统治,扩大疆域;春秋争霸战争,国家分裂;为秦朝建立中央集权制提供历史渊源。
宗法制定义:按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关系。
核心嫡长子继承制结果: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宗法关系决定等级。
影响:维系稳定政治局面,构成中国社会等级制度,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安定,祖国统一;易形成地方分裂势力和宗派势力。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特点:神权和王权相结合,以血缘关系为母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高执政集团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春秋战国政治三大“制度”崩溃(世官制、宗法制、分封制)中央集权制萌芽(废分封行县制)军功授爵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秦朝政治统一过程:灭六国(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北击匈奴→开灵渠(沟通湘水、漓水) →南灭越族→西南夷设五尺道措施:政治:皇帝制三公九卿制(丞相、大尉、御史监察大夫)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郡县制、贵族政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背景:①地主阶级建立统治②封建经济③地主阶级力量壮大④法家思想经济: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思想:统一文字(小篆→隶书)焚书坑儒(背景:政治、思想)灭亡: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7年刘邦攻占咸阳,秦朝灭亡评价秦始皇:标准:①人物所处历史背景②赋予历史人物什么任务③该人物完成历史任务情况④综合评价功过(史论结合)影响因素:①评价者政治立场、生活经验、基础知识、主观情绪、个人好恶②时代特定思维水平和思维方式③现实政治的需要④新材料的发现和解密⑤新的史学研究方法两汉政治专制主义:中朝、外朝中央集权:郡国并行制推恩令、附益之法解决王国问题十三部刺史和司隶校尉(监察)察举制:两汉孝廉为标准东汉门第族望为标准魏晋南北朝政治北朝西魏→北齐→隋魏十六国→北魏东魏→北周东汉蜀吴宋→齐→梁→陈--————中央官制:确立三省六部制:尚书省(掌实权)、中书省、门下省北魏孝文帝改革:新制:均田制(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汉化:A经济:农耕化B政治:封建化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标准:门第族望。
中国古代政治复习
时务策;进士科考贴经、文诗赋各一篇、时务策。
2.(朝阳2015-16期末检测)丁丁同学的姓 和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名称是一样的, 他应该姓( A. 夏 ) B. 商 C. 周 D. 秦
3.(9年级目标)河北省有《燕赵都市报》, 山东省有《齐鲁晚报》,山西省有《三晋都
市报》,湖北省有《楚天都市报》。下列古
代制度中与这些报纸得名有关的是( )
【 材 料 分 析 题 】
教材,他短小精悍,家喻户晓,阅读以下《三字经》的部 分内容,回答问题。 始春秋,终战国。五霸强,七雄出。嬴秦氏,始兼并。 传二世,楚汉争。高祖兴,汉业建。„„
魏蜀吴,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宋齐继,梁陈承。
为南朝,都金陵。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与高齐。迨 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唐高祖,起义师。除隋 乱,创国基。„„ 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与金,皆称帝。
【 材 料 分 析 题 】
(3)请你模仿《三字经》的形式,写出 四句秦汉时期或隋唐时期的相关史实。 例如:孝文帝,行改革。 北民迁,开江南。
郦道元,注水经。
王羲之,称书圣。
2.(朝阳2016—17期末检测)科举考试是我国历史
【 材 料 分 析 题 】
上重要的选拔官员的制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隋炀帝时期,设置了进士科,但并没 有形成一种固定的制度。唐代常设的选官制度,称 “常科”,常科所开设的考试科目有十二种,其中 明经、进士两科是主要科目。明经科考贴经、经义、
隋唐 宋代
元朝 明清
创立和完善科举制,扩大官吏的来源,加强
对官员的选拔与监督(?)
采取“强干弱枝”政策,将地方兵权、行政
权、财权都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 在全国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置宣政院,管 明:废丞相,分权于六部;设厂卫 ( 强 化 特务机构;实行八股取士。 清:设立军机处;大兴文字狱。 君主专 制)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复习
3.用唯物主义史观看待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唯物史观要求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应辩证地分析 和采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应放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去审视, 对古代监察制度应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去看待。
(2)线索二:君主专制。①矛盾:君权与相权。②趋势:皇 权渐趋加强,相权渐趋削弱,直至消失。 ③过程:秦朝的皇帝 制、三公九卿制 →汉朝中外朝制度 →唐朝三省六部制 →北宋二 府三司→元朝中书省→明朝废丞相、设内阁 →清雍正帝设军机 处,君主专制发展到了顶峰。 ④影响:有利于提高决策的效率 和速度,但也容易造成政治腐败、夺权乱政。
(3)线索三:中央集权。①矛盾: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② 趋势: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削弱。 ③过程:秦郡县制→汉 初郡国并行制→隋唐道、州、县三级→宋朝派文臣做知州→元 行省制→明朝废行省设三司→清朝进一步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④影响: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
• 2015考试大纲 • 古代中国 1.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 (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 大纲解读:(1)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 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重点考查宗法 制的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和分封制下诸侯的权利 与义务。 • 大纲(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 大纲解读: (2)知道“始皇帝”的来历和郡县制 建立的史实,了解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 其影响。→→重点考查郡县制、三公九卿制,发展 地、辩证地看待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律盲从”等成为民族进步和发展的瓶颈。尤其是道德专制导致了 国人重人治轻法治,严重阻碍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民主法制进程。
复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元朝行省制
秦朝郡县图
元朝行省图
与秦朝的郡相比,元朝的行省有何特点?结合元朝行省 图,指出元朝实行行省制度的现实原因。 数量少,管辖范围大。现实原因:元朝疆域空前辽阔
材料: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 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 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 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 中央政府。——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变与不变?
明 三司 清 省
统县政 郡 区 县级政 县 区
郡
州
州
路、府、 府、直隶 府、直隶 州 州/州 州 县 县 州、县
县
县
县
县是中国历史上最稳定的一级政区; 州的地位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演进趋势(监察区到行政 区); 二级制和三级制是古代政区层级的主体
创新:地方行政区划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
材料:陕西行 省越过秦岭而有 汉中盆地;湖广 行省以湖南、湖 北为主体而又越 过南岭有广西; 江西行省也同样 跨过南岭而有广 东;……至于江 浙行省,乃从江 南平原逶迤直到 福建山地。
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
拓展归纳元朝行省制 特点
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行省 拥有经济、军事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节制。地 方行政区划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形成以北制南的 军事控制局面。
“新朝代(西汉)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 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 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拓展 归纳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1、推恩令 2、酎金夺爵 3、附益法:汉武帝推行的为解决诸侯国问题而 推行的法律 4、左官律:凡在诸侯王国任官者,地位低于中 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 央任命的官吏 ,并不得进入中央任职。 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 300万钱的 “作左官律 ,设附益之法,诸侯惟得衣食租税 ,不 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 与政事”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 5 、设置刺史监察地方 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 6 、重用酷吏 ,打击地方豪强…… 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中国古代政治史复习
秦朝为什么能够完成统一?统一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1)春秋战国以生产力的提高,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各地 联系加强,这为统一提供了物质条件。(2)战国时期,各 诸侯国大多废除了分封制而实行郡县制,局部实行了中央集 权制,从而为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奠定了政治基础。(3)各 族间联系日益加强,以华夏族为中心,形成相当巩固的民族 共同体。(4)广大劳动人民渴望统一。(5)长期的争霸战 争,形成了局部统一。(6)从秦国来说,具有完成统一的 实力。第一,秦国商鞅变法比较彻底,建立了比较巩固的中 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国新兴地主力量强大,经济发展迅速, 军队战斗力强。第二,秦国实行了远交近攻等正确策略。第 三,秦王赢政本人的雄才大略。 历史意义: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封建诸侯割据的分裂局面, 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符合历史 发展的要求;②为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为各族人民的安 定生活和相互交往,提供了有利条件,符合各族人民的共同 愿望。③秦的统一,标志着中国进入“大一统”政治时代。 从此以后,由高度集权的中央政府对各地施行有效的政治管 理,揭开了此后封建王朝的帷幕。
提刑按察司
民政和财政
军政
监察和司法
源泉不同:明朝内阁制度是明太祖在废掉宰相为了加强皇权 逐渐形成的。而西方内阁制度是在英国“光荣革命”以后, 国王经常召集一些政府要员在一个小阁楼里开会而逐渐演变 来的。 土壤不同:明朝内阁制度是在专制主义的土壤中产生的,其 性质也只能是一种封建专制强化的政治制度。西方有历史悠 久的民主传统,内阁制度具有浓重的民主色彩。 身份和职责不同:明朝内阁是由皇帝任命的,阁员、内阁 大学士只是皇帝旨意的拟稿人,执行的是皇帝的命令。西方 内阁是由议会选举而形成的,执行的是议会的决议,代表议 会、国家元首行使行政权,受立法机构和司法机构的制约, 是三权分立的产物。 植根之制度不同:明朝内阁制度植根于中国两千多年封建 社会制度和小农经济基础上,西方内阁制度是在新兴资本主 义制度与传统民主政治双重作用下应运而生的!
初中中国古代政治复习提纲完整版
初中中国古代政治复习提纲完整版一、政权更迭与王朝的兴衰
- 1.1 时间背景
- 1.2 政权更迭的原因
- 1.3 典型的政权更迭事件
- 1.4 王朝的兴衰原因
二、君主制度与封建制度的特点及演变
- 2.1 君主制度的特点
- 2.2 封建制度的特点
- 2.3 君主制度与封建制度的关系
- 2.4 君主制度与封建制度的演变
三、官员及其选拔制度
- 3.1 官员的职责和作用
- 3.2 官员的选拔制度
- 3.3 官员选拔制度的优缺点
- 3.4 官员选拔制度的变革
四、科举制度及其影响
- 4.1 科举制度的起源与发展
- 4.2 科举制度的选拔和晋升方式
- 4.3 科举制度的影响
- 4.4 科举制度的弊端与衰落原因
五、土地制度与农民起义
- 5.1 土地制度的演变
- 5.2 土地制度的影响及其弊端
- 5.3 农民起义的原因与影响
- 5.4 农民起义对中国政治的影响
六、中国古代政治的特点及其启示- 6.1 中央集权与地方自治
- 6.2 君主专制与民主制度
- 6.3 考试制度与能力培养
- 6.4 社会等级制度与社会公平
七、古代中国政治的评价
- 7.1 成就与贡献
- 7.2 弊端与不足
- 7.3 对现代政治的借鉴与启示
以上是初中中国古代政治复习的提纲,涵盖了政权更迭、君主制度与封建制度、官员及其选拔制度、科举制度、土地制度与农民起义、中国古代政治的特点及其启示,以及对古代中国政治的评价等方面的内容。
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专题一 中国古代的政治专题复习
专题一中国古代的政治自主记忆:一、分封制:(周武王首创;周公旦推行。
)含义:分封,就是封邦建国的意思。
周王把国都附近的地区划为王畿,由周王直接统治。
王畿以外的地区分封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目的:①“封建亲戚,以藩屏周”拱卫王室;②适应人口不断发展、疆域不断扩大的需求,为了进行有效统治。
最根本: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统治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先代的贵族,②受封者义务——服从周王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受封者权利——职位世袭、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带有家族统治色彩实质:西周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王畿”由周王直辖,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建立诸侯国统治,而周天子是天下诸侯的“共主”。
破坏与瓦解:西周后期。
西周后期,诸侯势力强大,王权衰弱,血缘关系疏远,分封制开始受到破坏。
春秋时开始瓦解,战国末年,分封制完全瓦解(根源:生产力发展)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
②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如召公之子受封于燕,成为深入东北最远的一支姬姓贵族;周公长子伯禽代表周公受封于鲁,在姬姓贵族封国中位据于最东;)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但诸侯国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埋下分裂割据的隐患。
活动一:根据图一、二、三,概括归纳西周分封制特点。
图一西周分封形势图图二分封方法示意图图三分封和等级制度示意图1、特点复习课题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考试说明西周政权的建立与灭亡;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教学课时1课时(1)从分封的对象看:同姓亲族是分封主体,其他被封的有功臣、殷商的旧族等。
(2)从分封的分布看:同姓亲族封地在富庶的地区和战略要地。
(3)从分封的过程看:层层分封,等级森严。
活动二:你认为分封制有什么缺陷?它对西周政权起到了什么作用?后世的统治者可以仿效西周的分封来治国吗?2、评价(辩证法):(1)积极性:①加强了天子对地方的统治(非加强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区域,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②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
中国古代政治复习
“ 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重
人 伦。”该联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 )制度。 叶氏宗祠
(3)礼乐制度(周礼 克己复礼
2021/3/10
维护以上两种制度工具)
7
宗法制的影响(当时和以后)
①完善和巩固了分封制,森严等级。
②世卿世禄,有利统治集团内部稳定团结
1368-1644
清 1644-1911
中华民国 1912-1949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
2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 ):
时间公元前(
)年
秦: 公元前(
)年
跨越公元前后的朝代是(
);
7----10世纪是( )朝
清朝:( )世纪------( )世纪
统一的朝代有:
2021/3/10
3
2021/3/10
2021/3/10
14
还有两个因素也非常重要: (4)社会根源:战国时期,奴隶制度进一步崩
溃,封建制逐渐形成。为巩固封建国家的统治,需 要建立中央集权制度,同时长期的分裂割据,也需 要中央集权来巩固统一。
(5)思想根源:韩非子,从理论上提出建立君主 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主张,顺应了历史发展 的潮流,在战国时期得到发展,被秦国所采纳,到 秦朝开创了这一制度。
4
关于分封制、宗法制、 礼乐制度:
分封制(国家治理方式)
1.目的?封建由来
“封建亲戚,(分邦建国)以蕃屏周”
2.分封内容:土地及人民 全部土地?
3.分封对象?占大多数的是?
4.义务: (三方面四句话)贡赋=租税?
5.分封示意图
2021/3/10
5
西 周 的 封 国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共29页文档
度?
中
书
皇帝
尚
门
书
下
吏户礼兵刑工
相权一分为三。三省合作,相互牵制和监督, 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创新。
原因:1)历史原因:历史上的宰相“专权 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 2)现实原因: 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矛盾,但导致丛杂的政务 集于皇帝一身的弊端.
时间:明成祖 理机构。
性质:皇帝处理国政的助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后名,于 Nhomakorabea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分封制
宗法制
内容 把土地和人民授予 按血缘划分宗族内
王族 功臣 贵族 嫡庶分配政治权力
特点 享受权力(世袭统治) 嫡长子继承制
履行(贡赋力役)义务
作用
及影 响
扩大统治区域,巩固 王权 王室衰微诸侯分裂
保证贵族垄断政 治,统治集团内 稳定和团结。(封 建社会继续传承)
联系 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
郡县制
隋唐: 中央:三省六部
地方:隋:州、县 唐:道、州、县
宋:
中央:二府三司(中书门下、枢密院)
地方:路、州、县
元: 中央:一省二院(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复习课件
2021/10/10
21
专题一 第2课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2021/10/10
22
第2课 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考试说明
测试内容
测试要求
中国古代中 了解秦的统一
央集权制度 了解“始皇帝”的来历和秦朝的中央官制
的形成
理解郡县制的建立和作用
2021/10/10
23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 A.宗法制 • B.分封制 • C.皇帝制 • D.郡国并行制
• 【答案】 B
•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西周时实 行分封制,周成王封弟叔虞于唐,叔虞子燮父改国号为晋。 所以应选B。
2021/10/10
18
例题展示
• 4.(2015·临川一中)观察下图,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 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 )
都是中国古代社会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都是为了巩固统治
都2在021一/10/定10 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
33
• 郡县制:郡县制形成于春秋后期,秦朝统 一全国后,将郡县制推向全国,因此,秦 始皇不是郡县制的创立者。
2021/10/10
34
例题展示
• (2015·北京西城区模拟)秦朝郡县制度之所以能够适应集权 政治的需要,最主要在于( )
2021/10/10
39
“汉承秦制,有所损益”
下图反映汉初什么制度?
2021/10/10
40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管理制度演变
(二)理解元朝的行省制
1、背景:为加强对空前辽阔疆域的统治
2、设置:
①全国分设十个行省; ②另设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分别由中书省
和宣政院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