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下册《湖心亭看雪》说课稿2河大版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精选文档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湖心亭看雪》说课稿[创意说明]《新课程标准》对初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提出了要求:“阅读浅显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手法,能粗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雅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结合《湖心亭看雪》这篇课文的特点,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有一点畅想,有一点创造,我设计了这堂“活动板块型”课式,意在用多样式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活动中交流、在活动中探究、在活动中对话、在活动中体验,让学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
[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培养古文的阅读理解能力。
2、了解雪后西湖的美景,感受作品所描写的景物和画面。
3、领悟作者的志趣,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教学重难点]俄罗斯作家契诃夫在谈创作体会时说过这样一句话:“简洁是力才的姊妹,写得有才华就是写得短。
”这篇《湖心亭看雪》就是最好的证明。
全文不过一百六十个字,却把湖心亭的夜间雪景写得气象混茫、恍惚迷离,把作者拥毳围炉、深夜观雪的孤高性格和落寞孤寂的情怀展现得栩栩如生。
所以我把品味文章的语言美及理解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定为这篇文章的重难点。
[教学方法]1、自学法。
学生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了解文章大意。
2、讨论分析法。
通过提问、课堂讨论,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
3、品读法,感受文章的美点[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使课堂讲解显得思路清晰、提示到位,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先检查学生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描写西湖的诗词,然后进入“西湖名诗大拼盘”,大家共同欣赏西湖名诗句并谈谈阅读后的感受。
2、:第一板块:朗读释疑活动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是通过朗读和质疑解惑,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先听配音朗读,然后学生齐读。
2、学生自主学习,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了解课文大意,并就不懂的地方提出疑问。
3、老师释疑,讲解重点字词及难懂的句子。
第二板块:探究活动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是通过提问和课堂讨论,理解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
变化,增强文章的艺术色彩。
生对观察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抽象、概括以
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是最常规的训练形
(四)鼓励性原则
及在此基础上的联想、 想象等思维训练的特 式, 情境作文命题要贴近学生生活经验,符
修改、指导作文,要以鼓励为主,多肯定,
点。 观察对象尤其是学生们喜爱的玩具、文 合学生心理特点,拨动学生的心弦,燃起学 少批评,多建议,少修改,不以教师的思想、思
察时的注意力, 而且会使学生对自己的言行
以上三个阶段是相对独立又是相互交叉 学生的情感体验, 引导学生在生活积累的基
议中讲评修改作文, 让学生体会自己使用文 式进行作文训练, 引导学生以观察为基础展 兴趣,使作文由“苦差事”变为“乐差事”,由讨
字表达认识、思想的水平高低。 学生活动的录 开合理想象, 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对未 厌变喜欢。
像让他们自己观察,学生感到新奇,增强了观 来的美好憧憬。
总之,作文教学的关键是创设情境,激起
情。 尤其是这篇文章,其优美的语言、深远的 意境只能在反复的朗诵中才能体会理解。
2.讨论交流法。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采用合 作、探究、交流的学习方式,只有让他们各抒 己见、畅所欲言,再分析综合,群策群力,以及 教师的适时点拨,才能深刻理解作者的感情。
七、说教学设计 1.导入 (1)导语激趣。 导语的作用是既让学生明 确本课时的主要任务, 又要激发他们的学习 兴趣。 我设计的导语是: 同学们去过西湖吗? 可能大部分同学没 有去过,可我们学过的西湖名句很多,谁能背 诵出几句? (生答出几个句子后)这些句子都 是描写西湖哪个季节的? 有人说,没去过西湖 的人,读了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就足够了。 那 么, 我们今天就随着张岱的这篇文章欣赏一 下冬天雪后的西湖是什么样子的, 作者是用 什么方法描绘这幅画的, 又包含了作者什么 样的感情? (由回忆描写西湖的名句入手,并 指出大都是写春夏季节的, 从而突出了本文 的内容特点— ——冬天 雪 后 之 景 , 同 时 点 明 本 课时的学习重点。 ) (2)创设情境。 多媒体播放本文的朗诵视 频。 (这个环节把学生自然地带入了文章的美 妙意境中。 ) 2.寻找美景 让学生齐读短文, 边读边找出文中写景 的句子。 学生读完后, 找基础较差的学生回 答。 (带着问题朗诵会提高阅读效率,学生有 了第一课时学习的基础, 这个任务应该很容 易完成,所以找几个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让 他们带着成功的自信进入到下一个环节的学
文言文《湖心亭看雪》说课稿(通用12篇)
文言文《湖心亭看雪》说课稿文言文《湖心亭看雪》说课稿(通用12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文言文《湖心亭看雪》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言文《湖心亭看雪》说课稿篇1一、导语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诵多少?学生吟诵“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是啊,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
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二、走近作者多媒体摘要显示:张岱,号陶庵、蝶庵,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
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
《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
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
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
张岱曾有《自题小像》一文,“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
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
之人耶有用没用?”覆瓮,比喻著作毫无价值,只可以作盖酱罐用,多用为谦词。
作者在自嘲中讽世骂时,显示自己的卓然独立。
三、感知文意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或设置背景音乐,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及停顿。
2.学生读课文,疏通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1)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并质疑。
(2)小组讨论交流,质疑解难,教师巡视酌情指导,教师也可预设重点字词全班解决。
四、品读文本㈠三读蓄势1.一生朗诵全文,师生简评。
2.一生再读,明确要求:找出短文中作者犯下的一个颇为严重的前后矛盾的错误。
(“独往湖心亭”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及舟子的喃喃自语)教师乘势设疑是否要让张岱改改。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湖心亭看雪》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歌,因为表现出了诗人高雅的品味和情感抒发,被广泛传诵。
本文将围绕着这首诗歌展开,进行说课稿的撰写。
一、教材分析这首诗歌是李白在唐玄宗时期所创作的,诗歌通篇表现出了诗人对自然的豪情和感性的表达。
整首诗歌共五十行,以形象、细致的描写方式来表达作者观察雪景的感受和心境状态。
诗歌语言简洁明了,表现出了诗人遒劲自然、笔力雄健的特点,是一首独立成篇的诗歌珍品。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领略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2.通过学习《湖心亭看雪》,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审美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化素质。
3.让学生了解李白的诗歌创作特点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
三、教学过程1.导入利用图片、声音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进入冬日中的璀璨雪景,引发学生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和情感。
2.诗歌解读(1)学生朗读全诗,感受李白在描写雪景时的富有情感的笔触和情色。
(2)让学生了解到诗歌中一些生僻的词汇、句式,进行阅读理解。
(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如“银河迢递”、“玉台前”(4)逐行解读,辅导学生提升诗歌丰富的意境。
3.聆听将《湖心亭看雪》配以优美的音乐,渲染出宁静、空灵的雪景氛围,让学生用心聆听音乐,感受诗歌中的意境。
4.文化解析李白是唐代著名诗人,吟咏自然,豪情万丈,被誉为“诗仙”。
通过阅读李白的其他诗歌,了解其人生境遇、文化背景,掌握李白的诗歌创作特点。
5.学生阅读让学生阅读其他李白的代表作品,如《将进酒》、《庐山谣》等,进行对比研究,感受李白的诗歌风格以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影响。
6.课堂作业要求学生自己创作一首唐诗,既能体现自然景观的独特魅力,同时能够表达自己的感受和心情状态。
四、教学育人通过学习《湖心亭看雪》,让学生领略中国古代诗歌艺术之美,感受李白豪放的诗歌风格和人生态度。
在学习中,注重发掘学生的想象能力、审美能力和文化素质。
通过鼓励学生创作,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造能力,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文学修养。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
4 味深情 . 体
情 尤其是这篇 文章 . 其优美 的语 言 、 的 深远
意境 只能在 反复 的朗诵 中才能体会理解
f) 1让学生齐读课文 的叙 事部分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找出文
中能概括 出张岱形象的词语 . 然后找一个学生
学生 们 已经学 了很 多借景抒 情 的文章 . 如本单 元刚刚学过 的 《 始得 西山宴游记》 满 《 井游 记》所 以. , 对于这 种写 作方法 应该 是很 容易理解的 本课的重点是结合时代背景 . 体
一
《 湖心亭看雪》 是河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 四单元的一篇文章 本单元以“ 旅行 见闻” 为主
我计划用两个课时完成 :
第一 课时 : 生 自读 、 以学 自查为 主 , 通 疏 文 意 . 解全 文内容 , 理 识记 孥 、 、 毳 雾凇沆 砀 、
毡 等重点词语
题内容编选了六篇文章 . 其中有5 篇文言文 通
文自描 的写作 手法
宦之家 . 明亡之前未 曾出仕 . 一直过着布 衣优 游的生活 明亡 以后 . 曾参 加过抗清斗争 . 他 后 来避居 在浙江剡 溪 山中 .专心从事 著述 . 《 陶庵梦忆》西湖梦 寻》 《 即写于明亡他 人山以 后. 书中他缅怀往昔风月繁华 . 追忆前尘往事 . 字里行 间流露 出深沉的故国之思 和沧桑之感 . .
过本单元的学习 .学生要积累一定量的文言词
汇 名 句名篇 达到理解背诵的程度 , 同时要结
合背景和内容理解作者抒发的感情 《 湖心亭看 雪》 明末 清初 文学家张 岱的 是
一
第 二课 时 : 在教师指导 下 , 品析写 景的句 子. 学习 白描手法 . 系背景及作者 活动感 悟 联 作者孤傲 的情感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
湖心亭看雪,是一篇描绘冬日湖景的散文,其内容生动形象,语言优美,是学习描写景物和表达情感的佳作。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以
下方式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全文,感受文章的韵律美和节奏感。
在朗读过程中,学生可以注意到作者如何运用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以及如何通过细腻的描写来传达对雪景的赞美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其次,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分析文章中的关键词汇
和句子。
例如,文章中的“湖心亭”不仅是一个地点,也是作者观察
雪景的视角,而“看雪”则是作者情感的投射。
通过这样的讨论,学
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文本的内涵。
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探讨文章中的情感表达。
文章通过对雪景的
描绘,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冬日静谧的向往。
教师可以
让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通过景物描写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以及这种
表达方式对他们有何启发。
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尝试从不同的角度来解读文本。
比如,从文
化的角度来看,湖心亭看雪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审美情趣;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文章中的雪景也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对生命和
宇宙的沉思。
最后,教师可以布置相关的写作练习,让学生模仿文章的风格,写一
篇关于自己观察到的自然景观的散文。
这样的写作练习不仅能够锻炼
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文本中的情感和
思想。
通过上述的教学步骤,学生不仅能够深入理解《湖心亭看雪》这篇散文的内容和形式,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
《湖心亭看雪》优秀说课稿(精选3篇)
《湖心亭看雪》优秀说课稿(精选3篇)《湖心亭看雪》优秀说课稿(精选3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湖心亭看雪》优秀说课稿(精选3篇),欢迎大家分享。
《湖心亭看雪》优秀说课稿1一、教材分析《湖心亭看雪》位于八年级下册的第七单元,第七单元全是古代诗文,都是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
阅读这类诗文,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湖心亭看雪》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
作者张岱对故国往事的怀恋,以浅浅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
全文笔调淡雅流畅,看似自然无奇,实则耐人寻味,西湖的奇景是因了游湖人的存在而彰显了它的魅力,写景与写人相映成趣,写出了作者超凡脱俗的文人雅趣。
二、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课文,把握文意,积累文言词汇。
2.学习作者写景和叙事的技巧,了解白描手法。
3.理解作者孤高自赏的情怀,评价作者的性情。
寻求人生的启示。
三、教学重点:在深入理解写景特点的基础上熟读成诵。
四、教学难点: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刚刚领略了承天寺中如水的月色,今天,让我们再到杭州,去领略西湖的秀丽风光。
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更是一处风景绝佳的地方,它自古就令许多文人墨客魂牵梦萦,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句。
请同学们回忆描写西湖的诗句: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今天让我们随着张岱的文笔,去欣赏雪中的西湖。
二、初读课文1、教师范读2、正音正字3、学生齐读4、学生自由读5、指名读三、学生合作探究:1、语词破译组:解决文章中生字、文言词语以及文言翻译等方面的问题。
2、心灵探密组:走进作者心灵,体会他游西湖时与众不同的思想感情,以及产生这种感情的原因。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湖心亭看雪》说课稿1教材分析:《湖心亭看雪》是九年级(上)第四单元中的一篇文言文。
这是一篇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全文不足二百字,却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体,作者张岱以清闲淡雅的笔墨,给我们勾勒出了一幅气象雄伟的湖山雪夜图,以不着痕迹的浅淡笔触展示了游湖人的高雅情趣,文情荡漾,余味无穷,阅读这类诗文,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陈述我的教学设计及设计理念。
一、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的设定《新课程标准》对中学阶段提出了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
”结合教材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知识目标:积累相关文言实词,翻译并背诵课文。
能力目标:品味雪后西湖奇景,了解__白描的写作手法。
情感目标:理解作者孤高自赏的情怀。
课文篇幅短小,虽寥寥几笔,意却在言外,有一唱三叹之致。
学生在多次诵读之后,能了解__大意,因此我把多形式诵读及背诵作为本课的重点。
把了解写景这种白描手法及赏析__的思想内容作为__难点。
二、教学方法1.说教法本课主要采用竞赛活动法,朗读法,赏析法等教学方法,此外还利用多媒体展示辅助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2.说学法传统的文言文教学的方法往往采用串讲法,师授生记,虽然字字落实,但不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我国古代的教育文献《学记》曾强调“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对注入式,倡导启发自主性。
另外作为初三学生已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引而不发”,只把获得结论的途径指给学生,促其自求,使其自得。
三、教学程序设计主要分三步:初读—精读—品读。
以读贯穿始终。
(一)初读1.导入课题课前多媒体播放有关西湖的图片,使学生对西湖有个感性的认识。
对此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我抛出引言“白雪覆盖的西湖又是什么样子的呢?”带着这份好奇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湖心亭看雪优秀说课稿
湖心亭看雪优秀说课稿一、说教材1、《湖心亭看雪》是张岱的代表作,出自《陶庵梦忆》。
2、本文是一篇小品文,以精炼的笔墨描绘了西湖雪景的奇绝和作者的独特心境。
二、说学情1、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具备一定的文言文基础。
2、但对于张岱的写作风格和情感表达,还需要深入理解和体会。
三、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1 积累文言词汇,理解重点词句的含义。
12 能够准确、流畅地朗读并背诵全文。
13 学习白描手法,体会其艺术魅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21 通过反复诵读,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
22 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31 感受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
32 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四、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1 理解文中重点文言字词和句子的含义。
12 品味白描手法的运用,领略雪景之美。
13 体会作者的情感,理解其复杂的内心世界。
2、教学难点21 感悟作者的精神境界和人生追求。
22 理解文中“痴”字的内涵。
五、说教法1、诵读法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让学生感受文言文的韵律美,理解文意。
2、问题引导法设置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探究,深入理解文章。
3、点拨法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教师适时点拨,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六、说学法1、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预习,查阅资料,初步了解文章内容。
2、合作探究法小组合作,共同探讨疑难问题,培养合作精神和思维能力。
3、圈点批注法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圈点批注,记录自己的感悟和理解。
七、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 展示西湖雪景的图片或视频,营造氛围。
12 提问学生对雪景的感受,引入课文。
2、初读课文21 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2 教师范读,强调重点字词的读音和节奏。
23 学生再读,初步感受文章的韵味。
3、疏通文意31 学生结合注释,自主翻译课文。
32 小组交流,解决疑难字词和句子。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湖心亭看雪》。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湖心亭看雪》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的代表作,选自《陶庵梦忆》。
本文用清新淡雅的笔墨,描绘了雪后西湖宁静清绝的景象,展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淡淡的愁绪。
这篇文言文短小精悍,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培养学生文言文阅读能力和审美情趣的佳作。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能够感受到文言文的魅力,提高文言文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二、学情分析我所教授的学生是初中具体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文言文基础知识和阅读能力,但对于文言文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尤其是对于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和意境的把握。
此外,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审美体验相对有限,对于文中所描绘的雪景和作者的情怀可能难以产生深刻的共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品味、想象等方式来理解文本,感受作者的情感。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中重点字词和句子的意思。
(2)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全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品味文中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
(2)通过想象和联想,感受文中所描绘的雪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会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淡淡的愁绪,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之情。
(2)引导学生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意,背诵全文。
(2)品味文中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受雪景之美。
(1)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理解文中“痴”的内涵。
(2)学习本文白描的写作手法,体会其表达效果。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1)朗读法: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韵律之美,理解文意。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湖心亭看雪》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生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课后评价反思等方面向大家详细的讲解我这节课的安排。
一、说教材分析根据教育学中,教师要整体把握教科书的原则,我对教材做了如下分析:《湖心亭看雪》选自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篇文章,属于自读课文。
前两篇《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描写登亭台楼阁,领略历史文化的底蕴,而本文写湖光山色,让我们感受自然之美。
本单元所选的诗文在描写景物,抒发感情的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志趣抱负,在学习本文时要注意体会古人寄托于山水名胜中的思想情感,感受诗人情怀。
二、说学情九年级学生积累了一定的文言基础,加之前两篇文章的学习也做了一些铺垫,因此在疏通文意上没有太大障碍,不需要老师过多地讲解,而在体会作者思想情感上可能稍有难度,本文虽短小简洁,内容却十分丰富,学生理解起来是有些难度的,这就要求老师有效的引导,在最恰当时间引出作者及写作背景的介绍,便于学生更好地解读文章主旨,体悟作者情思。
白描手法学生容易理解,但是掌握这一写作手法,学要老师多举几个例子训练巩固。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以上我对教材的认识和分析,结合本阶段教学特点和学生学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积累文言词语,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2.赏析雪后奇景,掌握白描手法的运用。
3.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四、说重难点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课特点,我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赏析雪后奇景,掌握白描手法的运用。
教学的难点确定为:理解文章内容,把握作者思想感情。
五、说教法与学法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事半功倍,使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本篇课文教学中,我灵活运用诵读法,提问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六、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过程,我分以下几个环节来进行。
1、诗歌兼图片导入,对描写西湖美景的诗句的欣赏,激起学生对雪夜西湖的好奇,激发兴趣。
初中语文《湖心亭看雪》说课稿模板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语文教课方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学校:年级:任课教师:讲课稿 /初中讲课稿/初中讲课稿范文编订: XX文讯教育机构初中语文教课方案文讯教育教课方案初中语文《湖心亭看雪》讲课稿模板教材简介 : 本教材主要用途为经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育学生的阅读能力、沟通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知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讲课稿资料合用于初中语文科目 , 学习后学生能获取全面的发展和提升。
本内容是依据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能够放心改正调整或直接进行教课使用。
一、教材剖析( 一) 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本教材为人民教育第一版社第一版的八年级上册的《语文》课本,这是依据教育部拟订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稿 ) 编写的。
这套教材表现了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 二) 课文所处的地点及作用《湖心亭看雪》位于八年级上册的第六单元,第六单元全部是古代诗文,都是描述自然山水的优异诗文。
阅读这种诗文,能够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累积。
( 三) 教课目的知识与能力目标1.认识作者和写作背景2.掌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过程和方法目标1.认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2.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怀于一炉的写作特点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本文展现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但又表露出悲观避世的意绪,应指引学生批评地对待、历史地剖析。
( 四)教课重难点俄罗斯作家契诃夫在谈创作领会时说过这样一句话:“简短是才力的姊妹,写得有才干就是写得短。
”这篇《湖心亭看雪》就是最好的证明。
全文可是一百六十多个字,却把湖心亭的夜间雪景写得气象混茫、恍然迷离,把作者拥毳围炉、深夜观雪的高慢性格和落寞情怀展现得绘声绘色,因此我把认识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定为这篇文章的重难点。
二、教课方法(1)朗诵法《语文课程标准》 ( 实验稿 ) 中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累积,培育语感,发展思想”,因此朗诵是必不行少的。
初中语文《湖心亭看雪》说课稿模板
初中语文《湖心亭看雪》说课稿模板一、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1.了解唐代诗人柳宗元的生平和创作背景;2.掌握诗歌朗读的基本技巧;3.理解《湖心亭看雪》这首诗的基本意义和艺术特点;4.通过阅读和理解诗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二、教学重点1.掌握《湖心亭看雪》的基本内容和主题;2.理解诗歌的情感表达和艺术表现;3.学会朗读诗歌,体会语音、语调对诗歌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于唐诗文学的陌生和理解不足;2.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象和意境;3.帮助学生学会正确地朗读诗歌,体会语音、语调对诗歌的影响。
四、教学内容1. 柳宗元简介柳宗元(773年~819年),唐代文学家、政治家、哲学家。
他的诗歌代表作品有《江雪》、《赋得古原草送别》、《鹿柴》等。
他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奠基人之一。
2. 《湖心亭看雪》的基本内容《湖心亭看雪》是唐代诗人柳宗元的代表作之一,描写了雪天夜观西湖景色的情景。
诗歌分为前后两部分,前四句描绘了人在西湖看雪的情景,后四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的感悟。
3. 诗歌的情感表达和艺术表现在《湖心亭看雪》这首诗中,柳宗元凭借着自身深邃的感受和良好的文字表达能力,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对比,表达了对于自然的景色和人生苦短的感慨和思考。
诗歌之美在于它通过文字的运用,传达出一种感性的信息和心灵的共鸣。
4. 学生朗读练习在诗歌朗读环节,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准确、自然地朗读诗歌,体会语音、语调对诗歌的影响。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诗歌的节奏和韵律上进行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增加对于文学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五、教学方法1.听、说、读、写相结合的综合教学法;2.讲授理论知识,与诗歌语言的运用相结合;3.通过文本阅读和诗歌朗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艺术表现和美感;4.经常性开展分组讨论和课堂辩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创造性。
六、教学设计1. 预习(5分钟)教师在课前要求学生预习课文,了解柳宗元以及《湖心亭看雪》这首诗的基本情况和内容。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
说课稿大家好!我是来自文新学院2010级汉语言文学师范一班的吴静,下面是我带来的说课展示。
我说课的题目是《湖心亭看雪》。
这篇课文是人教版语文教材,初中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我将从教材、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这四个方面来说。
将重点说教学设计。
首先说教材。
我将从课程标准和教材分析两个方面来说教材。
九年义务教育课课程标准与本文教学有直接联系的相关要求是:1让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分析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作用;3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4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5能够变换文章的文体或表达方式等进行改写;接下来说教材分析从本册教材开始文言文就是以两个单元的形式出现,可见文言文教学重要性不容忽视。
通过目录、单元说明、课前提示、课后练习等助读系统有助于把握编者的意图,了解相应的课标要求。
在目录中不难发现,本文所处的第六单元共五篇课文,本文是处在第六单元的第四课,作为一篇加星号的课文与同样带星号的《观潮》相邻。
作为自读课文其地位也不容忽视。
在课标中被纳入了必背诗文中。
单元说明中提到整个单元都是选了一些描写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要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课文大意,在反复诵读中进入文中情景交融的境界并对作品语言特色有所体会。
但对描绘自然山水的课文的理解和把握侧重点会有所不同,有的会侧重作者寄托于山水景物中的情,有的会侧重描绘自然山水的美,课前说明提到本文的语言是清新淡雅的,文中会涉及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营造出了一个湖、山、游人三者共同构成的艺术境界。
课后练习中涉及背诵,文中写景句子的语言特色分析、白描手法、本文与柳宗元《江雪》在情感表达和描写手法上的比较的练习。
以及对于有关西湖诗文的收集与交流。
方框中也涉及到扩写的相关知识的介绍。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
《湖心亭看雪》说课稿[创意说明]«新课程规范»对初中阶段的白话文学习提出了要求:〝阅读深刻的白话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了解基本内容。
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手法,能粗步了解、鉴赏文学作品,遭到庸俗情操与兴趣的熏陶。
〞结合«湖心亭看雪»这篇课文的特点,为了让先生在课堂上有一点畅想,有一点发明,我设计了这堂〝活动板块型〞课式,意在用多样式活动激起先生学习兴味,在活动中交流、在活动中探求、在活动中对话、在活动中体验,让先生真正做课堂的主人。
[教学目的]1、积聚白话词汇,培育古文的阅读了解才干。
2、了解雪后西湖的美景,感受作品所描写的景物和画面。
3、领悟作者的志趣,了解作者的肉体世界。
[教学重难点]俄罗斯作家契诃夫在谈创作体会时说过这样一句话:〝繁复是力才的姊妹,写得有才气就是写得短。
〞这篇«湖心亭看雪»就是最好的证明。
全文不过一百六十个字,却把湖心亭的夜间雪景写得气候混茫、恍惚迷离,把作者拥毳围炉、深夜观雪的孤高性情和落寞孤寂的情怀展现得栩栩如生。
所以我把品味文章的言语美及了解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定为这篇文章的重难点。
[教学方法]1、自学法。
先生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疏浚文意,了解文章大意。
2、讨论剖析法。
经过提问、课堂讨论,了解作者的肉体世界。
3、品读法,感受文章的美点[教学手腕]运用多媒体教学辅佐手腕,使课堂解说显得思绪明晰、提示到位,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1、先反省先生课前搜集到的有关描写西湖的诗词,然后进入〝西湖名诗大拼盘〞,大家共同欣赏西湖名诗句并谈谈阅读后的感受。
第一板块:朗诵释疑活动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是经过朗诵和质疑解惑,让先生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1、先听配音朗诵,然后先生齐读。
2、先生自主学习,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疏浚文意,了解课文大意,并就不懂的中央提出疑问。
3、教员释疑,解说重点字词及难懂的句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大版九年级上语文《湖心亭看雪》说课稿2
新乡市第七中学李振华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所处的地位及作用
本教材为河大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的一篇文言文,这是根据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编写的。
这套教材体现了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
(二)课文所处的位置及作用
《湖心亭看雪》是描绘自然山水的优秀诗文。
阅读这类诗文,可以激发灵性、陶冶情操、丰富文化积累。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2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
(2)过程和方法目标
1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游湖人的雅趣
2赏析课文融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的写作特色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本文展示了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但又流露出消极避世的意绪,应引导学生批判地对待、历史地分析。
(四)教学重难点
俄罗斯作家契诃夫在谈创作体会时说过这样一句话:“简洁是才力的姊妹,写得有才华就是写得短。
”这篇《湖心亭看雪》就是最好的证明。
全文不过一百六十多个字,却把湖心亭的夜间雪景写得气象混茫、恍惚迷离,把作者拥毳围炉、深夜观雪的孤高性格和落寞情怀显现得栩栩如生,所以我把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定为这篇文章的重难点。
二、教学方法
(1)朗读法《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所以朗读是必不可少的。
(2)赏析法《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要求:“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所以带领学生赏析文章是本堂课的重要方法。
三、教学手段
使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使课堂讲解显得思路清晰、提示到位,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四、教学程序
一、检查预习
在这一环节中,先检查学生搜集到的关于西湖的诗词,然后进入“西湖名诗大拼盘”,大家共读描绘西湖名诗句。
在“字词障碍一扫清”这一环节里,检查了学生字词的预习情况。
最后“齐心合力疏文意”,完成了检查任务。
二、课文赏析
首先请学生自定学习目标,读课前预习提示之后,大家把这一课的目标定为“了解雪后西湖的奇景和作者游湖的雅趣”。
这一部分有三个环节组成“叙事初探张岱情、西湖冬景雪亦奇、共赏奇景品雅趣”。
在“叙事初探张岱情”中,我先让同学们归纳了一下本文的记叙要素,从整体来感知课文,
然后我提了两个问题,1、作者晚年写《陶庵梦忆》,明朝已亡,纪年却仍用“崇祯”,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怀?2、本文的题目是《湖心亭看雪》,而本文却为什么用近一半的篇幅写人?第一个问题其实是在暗示我们在张岱的心中明朝始终是没有灭亡的,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为什么要在“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后的“更定”时分独自一人去赏雪,他的那种落寞与孤寂无不与此有关。
第二个问题其实是在暗示我们本文的题目虽为“看雪”,但是实际上作者不单纯是在写景,更是为了抒发一种情。
接着我们进入了下一个环节:西湖冬景雪亦奇。
在这里我说了这样一段话:有人说,没有见过西湖冬景的人,只要读了张岱的《湖心亭看雪》,就足够了。
那么张岱为我们描绘了怎样一幅奇景呢?请同学们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
后明确,共有三句: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3、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湖中人两三粒而已。
然后我们对这三句话进行赏析。
针对第一句话,我提了一个问题:你认为这句话中哪个字写得最传神,为什么?学生们很快便达成了统一意见,就是“绝”,然后我进一步提示学生:是什么“绝”了呢?学生回答:是人和鸟的声音。
于是我便趁势带领学生回忆了谢道韫在《咏雪》中的名句“未若柳絮因风起”以及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并且指出它们都是从视觉来写雪,而张岱却从听觉上着眼,写出了大雪后一片静寂,湖山封冻,人鸟都瑟缩着不敢外出,寒噤地不敢做声的森然寒意。
这对于很少下雪的杭州、对于很少见到大雪的张岱而言,难道不是一番奇景吗?对于第二个句子,我带领学生分析了“雾凇沆砀”的景致,这句把大雪盖地的静穆与水气,湖面上雪花水气茫宕一片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另外作者连用三个“与”字,把天空、云层、湖水之间浑茫莫辨的壮阔雪景进行了总体描绘。
第三句我带领学生分析了本句量词使用的特点,让人觉察出小船正在夜色中缓缓前进,空间正在不断地位移,这样既创造出一种梦幻般的朦胧意境,又使人感到在这个混沌一片的冰雪世界中,人只不过渺如一粟。
分析完之后,我总结说:我们大家会发现在这样一个时刻,天地之间一片白茫茫,作者所乘的小船在缓缓行进,船桨划过水面,发出哗哗的响声,一切都是那么静谧,极目望去,茫茫雪景中隐隐露出长堤的一道痕迹、湖心亭的一点轮廓,好像淡妆的西子在向我们悄然走来,这对于看惯了西湖平日里车水马龙、游人如织的张岱而言,不就是一番奇景吗?恍惚中,作者觉得自己好像已经到了湖心亭上,想想自己刚才坐得那一叶小小的扁舟以及舟中那如豆粒般大小的人影,真是觉得天地是那样的广大,而人又是那样的渺小。
面对着这样的奇景,怎能不让张岱思绪万千!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下面就让我们“共赏奇景品雅趣”。
在“共赏奇景品雅趣”中,我让学生自己去找表现作者情趣的词有哪些,经讨论明确,分别是“独”、“喜”和“痴”。
在夜深人静、寒气倍增的时刻,作者宁可披着皮袍、带着炉火也要一人独往,不愿看见人,也不愿被人看见,这在常人的眼中当然是一种痴举,但这个“痴”字包含了多少避世的幽愤和孤傲的情怀啊!叵料此时此刻却有两人铺毡对坐,“喜”字写出了作者的惊喜,但作者并不说自己大喜,反写二客“见余大喜”,实为作者自己的心声。
经讨论,我们认为作者在这里表现的是一种“孤高自赏”、“落寞孤傲”的情怀。
课文赏析完了,我做了这样一个小结:一篇短小的小品文,为我们描绘了一个像梦一样的冰雪世界。
在这里,有神奇的景、有高雅的情,记叙、写景和抒情水乳交融、浑化无迹,体现了作者高超的写作艺术。
大家也许发现,我在大屏幕上打上了四个字——走进张岱。
大家也许觉得张岱很神秘,其实不然,想想你自己,也许就曾经在如泼的大雨中漫步,任雨水把自己浇个透湿也毫不在乎;也许就曾经把自己关进小屋里,独自一人去感受那流淌自心底的音乐;也许就曾经长久地抬头仰望星空,不为别的,只为感受那份寂静。
在那一刻,甩甩头,让所有的烦恼都随风飘散;在那一刻,你也许想到了“世人皆醉我独醒,世人皆浊我独清”。
所以,当我们品读张岱的《湖心亭看雪》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张岱离我们并不遥远,他在
穿越时空的隧道,和我们的心灵进行对话,一同去感受那份孤独、一同去感受那份静谧。
小结完之后,在深沉而有些悲怆的音乐声中,我有感情地朗读了这篇文章,使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
三、巩固拓展
这里安排了三个环节“体味白描、比较辨析、品读课文”,白描的手法通过《清明》这首诗再一次得到了体现;在和柳宗元《江雪》的比较辨析中,学生的思维也得到了拓展。
最后,全体学生和老师在音乐声中齐读《湖心亭看雪》,使课堂气氛再一次达到高潮,结束了这堂教学。
板书设计: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奇景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