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学》

合集下载

《实验动物学》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实验动物学》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实验动物学》试题库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检疫的目的是确定有无( )存在,避免新引进动物造成本设施内已经饲养的健康动物群感染疾病。

A、血液寄生虫B、潜在性疾病C、体外寄生虫D、病毒正确答案:B2、年,ICLA 与世界卫生组织 ( WHO ) 合作,并于 1979 年改名为国际实验动物会 (ICLAS ) ()A、1966B、1955C、1958D、1961正确答案:D3、成年大鼠的体重为( )克。

A、250-450B、150-160C、160-180D、18-22正确答案:A4、Wistar 大鼠属于( )。

A、无菌动物B、近交系动物C、普通动物D、封闭群动物正确答案:D5、目前有效的预防兔病毒性出血热的措施是( )。

A、动物剖腹产B、定期外购动物C、自繁动物D、定期注射组织灭活疫苗正确答案:D6、犬细小病毒感染临床表现以急性出血性肠炎和( )为特征。

A、化脓性肺炎B、非化脓性心肌炎C、化脓性心肌炎D、非化脓性肺炎正确答案:B7、螨病的诊断方法可以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结合( ),如发现大量螨虫虫体可确诊。

( )A、内脏虫体检查B、肉眼检查C、病变部位皮肤刮取皮屑检查虫体D、脏器病理学检查正确答案:C8、适宜于观察减压神经对心脏影响试验的动物是( )。

A、豚鼠B、大鼠C、兔D、小鼠正确答案:C9、在近交系动物管理实践中,一个品系动物基因型在饲养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随机改变,这种改变多由于近交系动物残留杂合基因分离,造成了亚系的形成,这是( )。

A、突变B、遗传污染C、遗传漂变D、遗传改变正确答案:C10、一般来说,海水中生活的动物尿液是( )。

A、等渗B、高渗C、低渗D、测不出渗透压正确答案:A11、( )在哺乳类动物中妊娠期最短。

A、兔B、小鼠C、地鼠D、猫正确答案:C12、仙台病毒感染动物解剖时,可见鼠肺呈( ),切开时有泡沫状血性液体( )A、杨梅色B、灰白色C、血红色D、猪肝色正确答案:A13、因气管平滑肌对致痉剂和药物的反应最敏感,而作为支气管扩张药物研究最常用的动物是( )。

实验动物学的概念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实验动物学的概念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实验动物学的概念及其主要研究内容
实验动物学是一个涉及广泛的科学领域,包括模式动物、动物保护、生物学实验等内容,主要是在研究有关生物体(例如植物和动物)的结构,功能和影响的实验研究。

它强调实验室的设计和管理,以确保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动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一、模式动物:以某种特定的动物作为实验的模型,用来研究另一种物种的行为和生物学特性,如小鼠、大鼠、家兔、无尾熊等。

二、动物扩增:利用遗传学和转基因技术,改变动物的基因组,以达到某些特定的研究目标,如研究基因功能、研究新药等。

三、动物保护:确保在实验中所有动物不受到不必要的痛苦和痛苦,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确保实验室的安全和良好的环境。

四、生物学实验:利用实验动物,进行医学、药理、食品等方面的实验,以研究不同疾病、药物、食品的作用机制等。

五、动物繁殖:家兔、小鼠等实验动物的繁殖,以为实验提供足够的动物样本。

实验动物学的研究内容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影响,为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实验动物学

实验动物学

实验动物学实验动物学是关于使用动物进行科学实验的学科。

通过实验动物学,科学家能够研究和了解生物学、药物学、生理学和心理学等领域中的基础和应用性科学问题。

实验动物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

古代的医学家和科学家常常使用动物进行实验,以了解人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

在18世纪,法国的生物学家和解剖学家比约克开创了现代实验动物学。

他使用小麦、豌豆和果蝇等动物进行实验来探索遗传基因的传递和变异。

实验动物学的应用非常广泛。

其中一个主要应用领域是药物学。

药物的研发过程中,常常需要通过实验动物模型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通过使用实验动物,科学家能够了解药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代谢和排泄过程,以及药物对细胞和组织的影响。

这些实验结果对于确定药物剂量、疗程和副作用等方面的信息至关重要。

此外,实验动物学在生物学研究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使用实验动物进行基础生物学研究,科学家能够深入了解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解析细胞间的相互作用和信号传导机制。

例如,使用小鼠模型可以研究染色体的结构与功能、基因的调控以及细胞的增殖和分化等生物学过程。

实验动物学还在许多其他领域有应用,如心理学、神经科学和疾病研究等。

在心理学中,实验动物模型被用于研究认知过程、学习和记忆、情绪和行为等方面。

在神经科学中,实验动物模型可以帮助科学家了解神经系统的发育、功能和异常,并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在疾病研究中,实验动物模型可以帮助科学家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诊断方法和治疗策略。

然而,实验动物学也面临一些伦理和道德问题。

人们普遍关注动物的权益和福利,并呼吁减少对动物实验的使用。

在进行实验动物研究时,有严格的伦理和法律规定以确保动物的福利和最小化痛苦。

同时,科学家也在努力寻找替代实验方法,例如使用体外细胞模型和计算模拟等,以减少对动物实验的需求。

总之,实验动物学是一门关于使用动物进行科学实验的学科。

它在药物学、生物学和其他许多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帮助科学家们深入研究和了解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和疾病机制,并为药物研发和疾病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实验动物学

实验动物学

名词解释:1实验动物环境生态学:是研究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实验动物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

2 AEIR要素:A(Animal)实验动物;E(Equipment)仪器设备;I(Information)情报信息; R(Reagent)化学试剂3遗传:后代在形态、生理、生化等方面的特征与亲代的一致性4变异:后代与亲代或者兄弟、姐妹间的不一致性5等位基因:两条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点上的基因。

6复等位基因:在群体中,两条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点上多种基因组成的基因系列。

7性染色体:与性别有关的一对染色体,是一对形态、大小、结构有很大差别的染色体。

8伴性遗传: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以至这种性状的遗传基因因性别而异。

9近交系: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而成,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该品系称为近交系。

10近交系动物:又叫纯系动物,是指至少连续经过20代以上全同胞兄妹或亲子交配,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的动物群体。

11转基因动物:通过实验手段将外源基因稳定地整合至基因组,并能遗传给后代的动物。

12封闭群:以非近亲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一个实验动物种群,在不从其外部引入新个体的情况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封闭群也称远交群。

使用量上封闭群远远超过近交系13杂交群:是两个不同近交系动物杂交所产生的第一代动物,也称为杂交一代动物(F1代动物)。

14突变系:带有突变基因的品系15遗传概貌:遗传概貌是指用各种方法和技术对各种品系的遗传特性进行检测后的数据汇总。

16基因互作:控制一个性状的是两对等位基因,非等位基因之间相互作用出现了新的性状类型的现象;这两对基因叫互作基因。

17动物环境:是指影响动物进化、生态反应和生长的所有外界条件的总和。

18环境的复合态:环境对实验动物的影响并非仅受单一因素的作用,而是受到诸多因素的复合作用,称之为环境的复合状态。

《实验动物学》复习提纲

《实验动物学》复习提纲

《实验动物学》复习提纲实验动物学是研究动物在科学实验中的使用和保护的学科,涉及动物行为学、动物生理学、动物解剖学等多个方面知识。

下面是《实验动物学》的复习提纲:一、实验动物学概述1.实验动物的定义和分类2.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和意义3.实验动物在医学、农业、环境等领域的应用二、实验动物的伦理和保护1.动物实验的伦理原则2.动物实验的法律法规3.动物实验中的伦理审查和道德责任三、动物行为学1.动物行为学的基本概念2.动物的种类和特征3.动物行为的分类和调查方法4.动物行为的意义和影响四、动物生理学1.动物生理学的基本概念2.动物的生活活动和生理特征3.动物器官的功能和作用4.动物的生理反应和适应机制五、动物解剖学1.动物解剖学的基本概念2.动物的结构和组织3.动物的器官和系统4.动物解剖在实验中的应用六、实验动物的疾病模型1.实验动物常见的疾病模型2.疾病模型的建立和应用3.疾病模型对药物研发的意义和作用七、动物实验的方法和技术1.动物实验的基本原则和方法2.动物实验中常用的技术手段3.动物实验中的常见误差和控制方法八、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1.实验动物的饲养环境和条件2.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标准3.实验动物的健康监测和疾病防控措施九、实验动物的替代方法1.动物实验的替代方法和发展趋势2.人体细胞和组织培养技术3.计算机仿真和数学模型在实验中的应用十、实验动物的福利与道德1.实验动物的福利措施和标准2.动物福利与道德理念的冲突和统一3.动物保护组织和议题以上是《实验动物学》的复习提纲,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系统地复习这门学科,提高对实验动物及其伦理保护的认识和理解。

祝大家学习进步!。

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
7、相容或匹配原则
8、易获性原则
9、重现性、均一性原则
10、经济性原则
(二) 各系统研究所使用的典型动物
1、 高血压的研究最常用的是犬和大鼠;
2、 犬有发达的消化系统,且与人类消化过程相似,适用于做消化系统的慢性实验,如食道瘘、胃瘘等;
3、 大鼠和马没有胆囊,适合做胆总管插管收集胆汁;大鼠胆管与十二指肠相连,适用于胆管插管;大鼠的肝脏,再生能力强,适合做肝脏移植实验;大鼠可用于实验性肺纤维化、肺水肿的研究;大鼠有抗体IgE,关节炎的研究;
《实验动物学》复习资料
一、 实验动物定义
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培育、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对其质量实行控制、用于科学实验及产品生产的动物。
实验用动物是指能够用于科学实验所有动物,实验用动物不仅包含了实验动物,而且还包括野生动物、经济动物和家畜等。由于野生动物和经济动物及家畜与实验动物相比其生物学特征、遗传背景、微生物控制状态等都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因此应用这些动物进行科学实验其结果往往出现较大差异,降低了实验结果的可信程度。
二级:中等个体危害、有限群体危害,对人体、动植物或环境具有中等危害或具有潜在危险的致病因子,对健康人、动物和环境不会造成严重危害,有有效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2)减少 是指在科学研究中,在动物实验时,使用较少量的动物获取同样多的试验数据或使用一定数量的动物能获得更多的试验数据的科学方法,减少的目的不仅仅是降低成本,而是在用最小的动物达到所需要的目的,同时也是对动物的一种保护。
目前,减少动物使用量常用的几种方法:①充分利用已有的数据(包括以前已获得的实验结果及其他信息资源等);②实验方案的合理设计和实验数据的统计分析;③替代方法的使用;④动物的重复使用(这应根据实验要求和动物质量寿命来决定);⑤从遗传的角度考虑动物的选择,如在生物制品效力学毒性测定中,测定结果不仅受所使用实验小鼠微生物状态以及饲养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即反应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基因型使用国际标准小鼠可以确保测定结果的敏感度和准确度,同时可达到减少检验中使用动物数量;⑥严格操作,提高试验的成功率;⑦使用高质量的实验动物。

实验动物学所包含的基本内容

实验动物学所包含的基本内容

实验动物学所包含的基本内容1.引言1.1 概述实验动物学是一门研究动物在科学实验中的使用和应用的学科。

它涵盖了许多基础的内容,包括实验动物的选择、饲养与管理,以及实验动物学在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和伦理与法律问题等。

在科学研究中,实验动物被广泛应用,用于了解人类身体机能、疾病发展机制以及评价新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等。

而实验动物学的概述部分主要探讨了实验动物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实验动物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对实验动物的选择、饲养与管理、实验设计和实验结果分析等方面的探讨。

在实验动物的选择方面,研究人员需要考虑动物的遗传背景、生理特征和行为特点等因素,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同时,研究人员还需要合理饲养和管理实验动物,提供适宜的环境和生活条件,以保证实验动物的福利和实验的可行性。

在实验动物学的应用前景方面,实验动物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药物研发和毒理学评价等领域。

通过对实验动物进行各种实验和观察,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疾病的发生机制,探索新药物的疗效,并评估潜在药物对人体的安全性。

然而,实验动物学的应用不可避免地涉及到伦理和法律问题。

研究人员需要严格遵守伦理规范和动物保护法律法规,确保实验动物在科学研究中的合理使用和保障其福利。

同时,也需要不断努力发展替代实验方法,减少对实验动物的使用。

综上所述,实验动物学作为一个学科领域,涵盖了实验动物的选择、饲养与管理,以及实验动物学的应用前景和伦理与法律问题等内容。

通过深入研究和推广实验动物学的合理应用,我们可以更好地推动科学进步和促进人类福祉。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是整篇长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提供读者对文章内容的整体把握。

本文的结构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引言、正文和结论。

在引言部分,我们会对实验动物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进行概述,简要介绍本文的主题和目的,并提供整个文章的结构框架。

在正文部分,我们将深入探讨实验动物的选择、饲养与管理等内容。

《实验动物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实验动物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实验动物学》考试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1分,共30分)1、小鼠腹腔注射一次给药最大容量( )。

A、1.0mlB、0.5mlC、2.5mlD、1.5ml正确答案:A2、( )有冬眠现象和假妊娠。

A、地鼠B、兔C、小鼠D、猫正确答案:A3、实验动物的饲养室和实验室熏蒸消毒方法是( )。

A、0.1-1%漂白粉B、0.5%0.05%-0.2%的新洁而灭C、3%-5%的来苏儿D、15ml/m3 福尔马林加7.5 克高锰酸钾正确答案:D4、一般来说,淡水中生活的动物尿液是( )。

A、高渗B、等渗C、测不出渗透压D、低渗正确答案:D5、先天性 T 淋巴细胞功能缺陷动物是。

A、新西兰兔B、大鼠C、裸鼠D、Beagle 犬正确答案:C6、下列哪个选项表示该同源导入近交系的遗传背景为C57BL/10sn(=B10),导入 B10 的基因为H-12b,基因提供者为 129/J 近交系。

( )( )A、129-H-12b. B10 DB、B10.129-H-12bC、B10-H-12bD、B10-H-12b.129正确答案:B7、显微注射法培育转基因动物时,将外源目的基因注射的正确方法是( )。

A、注射到成熟卵母细胞的细胞核内B、注射到受精卵的雄性原核内C、注射到受精卵的雌性原核内D、注射到受精卵的细胞质内正确答案:B8、下列( )不是昼伏夜出的动物。

A、兔B、大鼠C、小鼠D、犬正确答案:D9、预防布氏杆菌病,对狗群应在雌犬动情前数周用( )进行普查,发现可疑病例,再用其他诊断方法进行确诊。

A、免疫荧光反应B、玻片凝集试验C、生化反应D、ELISA正确答案:B10、( )是指粗纤维含量不足 18%,或每千克饲料干物质中含消化能10467kJ 以上的饲料。

主要有谷类籽实、块根、块茎类饲料及其加工副产品。

A、粗饲料B、青贮饲料C、能量饲料D、青绿饲料正确答案:C11、马属于( )。

A、偶蹄目B、奇蹄目C、爬行纲D、食肉目正确答案:B12、( )不属于实验环境方面影响动物实验结果的因素。

实验动物学 第一章 绪论

实验动物学 第一章 绪论
• 优化(refinement)原则:要求优化 实验设计和操作,以减轻动物的痛苦。
第一章 绪论
要求掌握内容
1、实验动物学、实验动物、动物实验、 实验用动物、AEIR、3R的概念。 2、实验动物的三大特点。 3、实验动物学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意义。
二、满足动物需求是动物福利的首要原则, 动物需求主要表现在三方面:
1、维持生命需要。2、维持健康需要。3、 维持舒适需要。
• 三、实施动物福利,必须让动物 享有5大自由:
• 1、享有不受饥渴的自由。2、享 有生活舒适的自由。3、享有不 受痛苦伤害和疾病威胁的自由。 4、享有生活无恐惧和悲伤感的 自由。5、享有表达天性的自由。
第三节 实验动物学的意义与作用
一、实验动物学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意义: “AEIR”是进行生命科学实验研究所必需 的四个基本条件。 “A”即animal(实验动物), “E”系equipment(设备), “I”为information(信息), “R”是reagent(试剂)。
在当今,我们要获得精密的仪器,高 纯度的试剂、最新信息是轻而易举的。但 获得理想的实验动物却不那麽容易,一方 面是人们重视程度不够;二是我国实验动 物学科起步晚,比较落后,即使有钱也不 一定获得理想的实验动物。即使获得了所 需的实验动物,若动物实验环境和动物饲 养条件达不到标准,也不可能获得理想的 实验结果。由于我国实验动物学科发展滞 后,制约了医学、药学及生命科学研究的 发展。
犬和猴没有 清洁动物等级。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specific pathogen free(SPF)animal]通常被 称为SPF动物,除清洁动物应排除的病原 和寄生虫外,不携带主要潜在 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 验干扰大的病原和寄生虫。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及答案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及答案

实验动物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1、实验动物学:研究实验动物培育、应用及动物实验方法的一门综合性科学。

研究实验动物与动物实验。

2、实验动物: 是指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或来源清楚,用于科学研究、生产、教学、检定及其它学科的动物。

3、实验用动物:指所有用于动物实验的动物,包括实验动物、家畜家禽(经济动物)、野生动物、观赏动物等.4、近交系:指至少经连续20代以上全同胞交配或亲子交配培育而成,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

5、封闭群:是一个长时期(一般为5年以上)与外界隔离,其种群保持一定大小(一般不得少于25对),雌雄个体之间能够随机交配的动物群体,其遗传组成较接近于自然状态下的动物群体结构。

6、基础动物:又称普通动物,是微生物和寄生虫控制级别最低的实验动物;要求不携带所规定的人兽共患病病原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病原的实验动物,7、无菌动物:是指用现代的技术手段在动物体内检测不到有其他生命体的动物。

8、清洁动物:是指除不携带基础动物应排除的病原外,还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研干扰大的病原。

9、人畜共患病:由同一种病原体引起,流行病学上相互关联,在人类和动物之间自然传播的疫病。

10、实验动物的营养需要:指为满足动物维持正常生长和繁殖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

11、配合饲料:根据动物的营养需要,将多种饲料原料配方经工业化生产的均匀混合物。

该饲料营养物质均衡全面,能够满足动物的各种营养需要,无须额外添加其他营养成分,直接饲喂即能获得满意的饲养效果。

12、实验动物营养学:研究各种实验动物,不同等级,各个发育时期的营养需求,制定营养配方,生产各种饲料,进行营养监测。

13、杂交群动物:由两个无关的近交品系动物之间有计划的杂交而繁殖的第一代动物,称为杂交群动物或杂交一代动物,简称F1代动物。

其遗传组成均等地来自两个近交品系,属遗传均一,基因型和表现型相同的动物。

14、屏障系统:动物生活在气密性很好的设施环境内,设施内外空气流通只能通过特定的通道进入和排出。

实验动物学

实验动物学

一、名词解释l、实验动物2、实验用动物:3、实验动物学4、动物实验5、普通环境:6、屏障环境:7、隔离环境:8、近交系:9、杂交一代动物(F1代):10、封闭群:3、垫料的基本要求:二、是非题(下列试题中正确的用(√)错误的用(X)号)l、实验动物医学:研究实验动物微生物的检测及其对实验的干扰;研究实验动物疾病的病因、症状、病理特征,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防治措施;研究风险性动物实验与人畜共患病的防治措施。

()2、比较医学二:以实验动物为替身研究人类。

通过建立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做人与动物的类比研究,探讨人类疾病的病因、发生发展规律,最终战胜人类的疾病。

()3、按遗传控制分类,实验动物可分成近交系、封闭群、清洁动物和SPF动物四大类动物。

()4、按遗传控制分类,实验动物可分成近交系、突变系、杂交一代动物和封闭群动物四大类动物。

()5、按微生物控制分类,实验动物可分成普通级、清洁级、无特定病原体级、无菌级四个等级的动物。

()6、按微生物控制分类,实验动物可分成近交系、封闭群、清洁动物和SPF动物四大类动物。

()7、实验动物科学是研究实验动物培育和应用的科学,它涉及实验动物、动物实验、实验动物医学、比较医学四个方面的内容。

()8、我国国家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规定,全国实行统一的实验动物质量监督和质量合格认证制度。

()9、我国国家实验动物质量管理办法规定,各省(市)实行独立的实验动物质量监督和质量合格认证制度。

()10、从事实验动物饲育工作的单位,必须根据遗传学、微生物学、营养学和饲育环境方面的标准,定期对实验动物进行质量监测。

各项作业过程和监测数据应有完整、准确的记录,建立统计报告制度。

()11、从事实验动物饲育工作的单位,必须根据遗传学、微生物学、营养学和饲育环境方面的标准,不定期对实验动物进行质量监测。

各项作业过程和监测数据应有完整、准确的记录,建立统计报告制度。

()12、实验动物的保种、饲育单位,应采用国内或国外认可的品种、品系,并持有效的合格证书。

实验动物学

实验动物学

医学实验动物学第一章绪论1、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2、按遗传学分类:近交系动物、封闭群动物、突变系动物、杂交一代动物。

3、按照微生物控制程度分类:普通级、清洁级、无特定病原体(SPF)级、无菌级{悉生动物}。

4、实验用动物:能够用于科学实验的所有动物。

它包括实验动物、经济动物(家畜、家禽及观赏动物)、野生动物。

5、动物福利→“3R”:Reduction(减少)、Replacement(替代)、Refinement(优化)李安乐老师:1、近交系数:根据近亲交配的世代数,将基因的纯化度用百分比来表示。

即群体中某个体通过遗传携带两个同源等位基因的概率。

2、血缘系数(Rxy):群体中个体之间基因的相似程度。

如:同卵双生Rxy:100%、亲子Rxy:50%、近交系Rxy几达100% (实际20代为99.6%)。

3、近交系:至少经过20代以上连续全同胞或亲子交配,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的动物群。

近交系数达98.6%以上。

4、亚系:指一个近交系内各个分支的动物之间,已发现或十分可能存在遗传差异。

5、近交系特征:(1)基因位点纯合性、(2)遗传组成同源性、(3)表型一致性、(4)长期遗传稳定性、(5)遗传特征的可分辨性、(6)遗传组成的独特性(个体性)、(7)敏感性、(8)近交衰退、(9)分布广泛性、(10)背景资料和数据的完整性。

6、普通近交系(Inbred strain animals) (1)个体极为一致,实验反应一致:动物用量少 (2)组织相容性抗原一致:移植实验 (3)明显生物学特点:隐性基因暴露 (4)遗传分析:多个近交系对比使用7、重组近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strain, RI) :由两个无血缘关系的近交系杂交后,得到F2代,分组分别经20代以上的兄妹交配而育成的近交系系列动物。

实验动物学专业学什么

实验动物学专业学什么

实验动物学专业学什么实验动物学是一门研究动物生理学、行为学和生态学等方面的学科。

它致力于通过实验研究,揭示动物在不同环境下的适应性,并通过探索动物行为和生理机制来推动相关领域的发展。

实验动物学专业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研究能力,为他们进一步深入研究动物行为和生态学领域奠定基础。

下面将介绍实验动物学专业学习的内容。

1. 动物解剖学和生理学在学习实验动物学专业过程中,动物解剖学和生理学是必修课程。

学生将学习动物体内各器官的结构和功能,了解动物生理过程的基本原理。

掌握这些知识对于后续的实验设计和数据解读具有重要意义。

2. 动物行为学动物行为学是实验动物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学生将学习不同动物种类的典型行为,包括觅食行为、繁殖行为、社会行为等。

他们将研究和分析动物行为背后的驱动因素和适应性机制,并通过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来验证和解释相关假设。

3. 实验设计与统计学实验设计和统计学是实验动物学专业不可或缺的课程。

学生将学习如何设计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选择适当的实验动物和环境条件,并学习如何采集和处理实验数据。

他们还将学习统计学的基本方法和工具,以推断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推广性。

4. 动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是实验动物学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生将学习动物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分布、行为和相互关系。

他们将研究动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探索动物如何适应和响应环境变化,以及动物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5. 实验动物的养殖与管理实验动物的养殖与管理是实验动物学专业的实践性课程。

学生将学习如何养殖和管理常用的实验动物,包括小鼠、大鼠和兔子等。

他们将学习动物饲养条件的设置、动物健康监测和动物实验的伦理规范。

这些实践性课程将帮助学生提高实验技能和动物照顾能力。

6. 科研方法与学术写作科研方法与学术写作是实验动物学专业的重要培养内容。

学生将学习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原则,包括实验设计、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等。

他们还将学习如何撰写科技论文和学术报告,以及如何进行学术交流和阅读。

实验动物学试题及答案

实验动物学试题及答案

实验动物学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实验动物学研究的对象实验动物、动物实验;2、根据我国实际,实验动物被分为四级,分别是一级为普通动物、二级为清洁动物、三级为SPF动物、四级为无菌动物包括悉生动物;国际上公认的标准实验动物是SPF动物,我国公认的标准实验动物是清洁动物;3、通常称近交系动物为品系,称封闭群动物为品种;4、实验动物的年龄通常根据体重来判断;5、裸鼠除全身无毛外,还有裸体和无胸腺,并随年龄增加皮肤变薄,头颈部皮肤皱褶,发育迟缓等特征;6、药物筛选实验首选动物为小鼠;过敏实验首选动物为豚鼠;发热研究首选动物为家兔;实验外科学首选动物为犬;人类脊髓灰质炎等病的研究最理想的实验动物是非人灵长类动物;做反射弧分析实验常用实验动物是青蛙;7、实验动物常用给药途径有经口给药、注射给药等;二、名词解释1.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养、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的,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鉴定、及其他科学研究的动物;2.近交系动物:是指至少经过20以上连续全同胞或亲子交配,品系内所有个体都可追溯到其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鼠的一对共同祖先的动物群;3.杂交优势:杂种一代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对疾病的抵抗力强,寿命较长,容易饲养,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近交衰退现象的优越性;4.封闭群动物:不以近交形式进行交配,也不引入任何外来血缘,在封闭条件下交配繁殖,从而保持群体的一般遗传特性,又具有杂合性的一个实验动物种群;我国制定的标准作如下定义:以非近亲交配方式进行繁殖生产的一个实验动物种群,在不从其外部引入新个体的条件下,至少连续繁殖4代以上,称为一个封闭群,或叫远交群;5.诱发性动物模型:是指使用物理、化学、生物等致病因素作用于动物,造成动物组织、器官或全身一定的损害,出现某些类似人类疾病的功能、代谢或形态性结构方面的病变,即人为地诱发动物产生类似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三、问答题1.悉生动物和SPF动物有何区别悉生动物又称已知菌动物,是指在隔离系统饲育的,经检测其体内外仅有经人工有计划接种的已知微生物或寄生虫的动物;这类动物是向无菌动物接种一种或几种已知菌而获得的;SPF动物是指在屏蔽系统或隔离系统饲育的,经检测体内外无质量标准规定的特定病原微生物和寄生从存在,但可带有非特定的微生物和寄生虫的动物;实际上是无传染病的健康动物; SPF动物和悉生动物的区别是:SPF动物体内外排除哪些微生物和寄生虫是已知的,悉生动物体内外携带哪些微生物是已知的;2、以常用实验动物家兔为例,简要说明它们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⒈发热研究及热原试验家兔的体温变化灵敏,易产生发热反应,发热反应典型、恒定;因此,常选用家兔进行这方面的研究;⒉免疫学研究家兔常用来制备高效价和特异性强的免疫血清;免疫学研究中常用的各种血清,大多数是采用家兔来制备的;⒊心血管疾病及肺心病的研究①家兔颈部神经血管和胸腔很适合做急性心血管实验;②可以复制心血管病和肺心病的动物模型;③广泛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复制⒋生殖生理和胚胎学研究家兔属刺激性排卵,雄兔的交配动作或注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80~100U可诱发排卵;注射孕酮及某些药物可抑制排卵,排卵数量可以卵巢表面的鲜红色点状、小突来计算,并可准确判断排卵时间,容易取得同期胚胎材料;因此,常用于生殖生理、胚胎学研究和避孕药物的筛选等;⒌传染病的研究家兔对多种微生物和寄生虫都十分敏感,可建立天花、脑炎、狂犬病、细菌性心内膜炎、淋球菌感染、慢性葡萄球菌骨髓炎和肺吸虫、血吸虫、弓形虫等疾病的动物模型,用于研究人类相应的疾病;⒍遗传性疾病和生理代谢失常的研究如进行软骨发育不全、低淀粉酶血症、维生素A缺乏、遗传性骨质疏松等研究;同时也广泛应用于研究药物的致畸作用或其他干扰正常生殖过程现象;⒎眼科学的研究家兔的眼球大,眼球体积5~6cm3,便于手术操作和观察,是眼科研究中最常用的动物;同时在同一只家兔的左右眼进行疗效观察,可避免动物年龄、性别、产地、品种的个体差异;还常用家兔复制角膜瘢痕模型等;⒏皮肤反应实验家兔皮肤对刺激反应敏感,其反应近似于人,常选用家兔皮肤进行毒物对皮肤局部作用的研究;兔耳特别是兔耳内侧可进行实验性芥子气皮肤损伤和冻伤、烫伤的研究,化妆品对皮肤影响的研究等 ;3、生物医学研究中,实验动物选择遵循哪些原则,并举例说明;实验动物选择遵循原则:一、相似性原则⒈结构、功能及代谢的相似性:一般来说,实验动物进化层次愈高,其功能、结构愈复杂,反应也愈接近人类;猴、猩猩、狒狒、长臂猿等灵长类动物是最类似人的实验动物;它们是研究人类脊髓灰质炎、脑炎、痢疾、肝炎、麻疹等传染病的理想动物,也是放射医学、牙科学、生理学、免疫学、营养学的良好动物模型;猕猴生殖生理和人非常相似,是人类生殖课题研究的首选动物;2.年龄的近似性:选择实验动物时必须了解有关动物的寿命并安排与人的某年龄时期相对应的动物进行实验研究,如犬龄1年相当于人龄15年,犬龄2年相当于人龄24年;3.群体分布的相似性:以群体为对象的研究课题,要选择群体基因型、表型分布与人相似的实验动物;如药物安全性评价、药物筛选时,应考虑人类与实验动物群体在代谢类型上的差异;通常以封闭群模拟自然群体基因型动物作为实验研究对象;4.生态或健康状况的近似性:在人的生命过程研究中,寻找与人类生态情况相似的替代模型非常重要;在实验动物的遗传背景、营养及环境背景标准化后,其生态和健康状况对实验的影响就显得至关重要;现有的GF无菌动物、SPF、CL清洁动物和CV普通动物及动物分别代表着不同的微生态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适用于不同的研究;在选择时应结合课题目的、研究方法、实施条件及经费等作综合考虑,然后做出正确选择;5.疾病特点的相似性:许多自发或诱发性疾病模型能局部或全部的反映出与人类相似的疾病过程及临床表现;可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合适的疾病动物模型进行实验研究;6.操作实感的相似性:为临床操作打基础的动物实验,应选用与临床操作较接近的动物;如模拟人类心脏移植,练习手术操作的动物实验,可选择猪器官作实验材料,因为猪的心脏形态和大小与人很接近;练习胃肠吻合术、脾切除术等可用犬作实验材料;二、差异性原则:各种实验动物在基因型、组织型、代谢型、易感性等特点上的差别也是实验可比性内容;当研究过程中要求以这种差异为指标或特殊条件时,选用不同种系实验动物的某些特殊反应,更适合于不同研究目的的需求;如家兔颈部的交感神经、迷走神经、减压神经是分别存在、独立行走的,而人、猪、犬、猫等减压神经并不单独行走,如果要观察减压神经对心脏的作用,选择家兔更合适;家兔的胸腔结构与其他动物不同,很适合做开胸和心脏实验;三、易化性原则:尽量选用结构简单又能反映研究指标的动物;如选择两栖类进行神经反射弧试验;利用果蝇寿命短12d,染色体数目少2n=8等特点,成功地进行遗传学研究,并确定了染色体的连锁互换定律;四、相容或相匹配原则:在设计动物实验时,所选用的动物质量等级要与实验设计、实验条件、实验者的技术、方法及试剂性能等相匹配;如果将经过微生物控制的SPF动物或无菌动物购回后,饲养在普通环境中进行实验,无疑也是对实验动物资源的一种浪费;五、可获性或易获得性原则:在不影响实验质量的前提下,选用最易获得、最经济、最易饲养的动物是实验研究时必须坚持的原则;如实验大鼠、小鼠是在生物医学领域用量最多,用途最广的实验动物;六、重复性和均一性原则:重复性和均一性是实验结果可靠、稳定的重要保证;若实验结果不能再现或不稳定,则不能被公认;生物医学实验应选用标准化实验动物,只有选用标准化的实验动物,才能排除因遗传上的不均质引起的个体反应差异,排除动物所携带微生物、寄生虫和潜在疾病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并便于在国际上与同类研究进行比较和交流;在标准化实验动物中,近交系Fl代动物、突变系动物均有很好的遗传均质性,个体差异小,而SPF动物则是排除了一切疾病影响的健康动物;医学科学研究中应杜绝使用随意交配而来的杂种动物和未经任何微生物控制的非标准动物;4、什么叫动物模型动物模型设计应遵循什么原则如何评价所建立的动物模型;动物模型:是指生物医学研究中所建立的具有人类疾病模拟表现的动物实验对象和相关实验材料;动物模型设计应遵循的原则:1.相似性原则2.重复性原则3.可靠性原则4.适用性和可控性原则5.易行性和经济性原则;评价所建立的动物模型:建立疾病动物模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防治人类疾病;因此,对疾病动物模型的评估主要取决于模型与人类疾病的相似或可比程度;一个理想的疾病动物模型应具有以下特点:1.能再现所要研究的人类疾病,即动物疾病表现与人类疾病相似;2.动物可重复产生该疾病,最好能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动物身上复制该疾病;3.动物背景资料完整,等级合格,生命周期能满足实验需要.4.动物要价廉、来源充足、便于运送;5.尽可能选用小动物;5、动物麻醉有那些方法动物麻醉时应注意什么事项动物麻醉方法:全身麻醉:吸入麻醉;非吸入麻醉局部麻醉:1表面麻醉2区域阻滞麻醉3神经干丛阻滞麻醉4局部浸润麻醉5椎管内麻醉动物麻醉的注意事项1.有些麻醉药物,如乙醚,是挥发性很强的液体,易燃易爆,使用时应远离火源;平时应装在棕色玻璃瓶中,储存阴凉处,不宜放在冰箱中,以免遇电火花而引起爆炸;2.所有麻醉药使用过量均可引起中毒,应特别注意各种麻醉药的剂量和给药途径,应准确按体重计算麻醉剂量;由于动物存在个体差异,文献介绍的剂量仅能作参考使用;3.注射时,一般要求缓慢,并随时观察动物的肌张力、角膜反射、呼吸频率、夹痛反射射等指标;4.动物麻醉后,体温下降,要注意保温;5.万一麻醉过量,应根据不同情况,积极采取措施,如施行人工呼吸,给予苏醒剂,或注射强心剂、咖啡因、肾上腺素、可拉明,也可静脉注射5%温热葡萄糖溶液;。

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共篇)

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共篇)

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共9篇)实验动物学实验报告实验一大、小鼠的基本实验操作一、实验目的: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大、小鼠的一般操作方法,包括大、小鼠的抓取和固定、性别鉴定、给药、采血。

二、实验动物:昆明小鼠4只(2雌2雄)、大鼠4只(2雌2雄)、灌胃器2个、注射器4个、酒精、棉球、生理盐水、小鼠固定器1个、大鼠固定器1个。

三、实验步骤1、抓取和固定1.1抓取:左手抓小鼠的尾根部1.2固定:左手抓住小鼠的尾根部,让小鼠在粗糙平面上爬行,后拉尾跟部,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抓住小鼠两耳及其间的颈部皮肤,小指和无名指将尾巴固定在手掌面。

1.3同样操作将大鼠抓取和固定2、性别鉴定:2.1抓取和固定小鼠2.2观察肛门与生殖器间的距离和二者之间的毛发。

雄性:距离长,毛发密(和其他部位一样);雌性:距离短,毛发稀疏。

2.3同样鉴别方法,重复鉴别大鼠。

3. 给药3.1 灌胃法3.1.1按正确方法用左手抓取和固定小鼠,使腹部朝上,颈部拉直。

3.1.2固定后,右手持持接灌胃针的注射器吸取药液(或事先将药液吸好),将针头从口角插入口腔内,然后用灌胃针头压其头部,使口腔与食管成一直线,再将灌胃针头沿上腭壁轻轻进入,转动针头刺激动物吞咽,然后沿咽后壁慢慢插入食道。

3.1.3当感觉有落空感时表明灌胃针可能进入胃内,向外抽动注射器活塞,感觉有负压,此时可将药液灌入。

3.1.3用大鼠重复同样操作3.2 注射给药3.2.1皮下注射3.2.1.1用左手拇指和食指轻轻提起动物颈后肩胛间皮肤,3.2.1.2右手持注射器,使针头水平刺入皮下,针头能自由拨动无牵阻,推送药液时注射部位隆起。

拨针时,以手指捏住针刺部位3.2.1.3用大鼠重复同样操作3.2.2腹腔注射3.2.2.1以左手固定小鼠,使腹部向上,3.2.2.2右手持注射器从下腹两侧向头方刺入皮下,针头稍向前,再将注射器沿45 角斜向穿过腹肌进入腹腔,此时有落空感,回抽无回血或尿液,即可注入药液。

实验动物学名词解释

实验动物学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46道题)1.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养、繁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及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应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和检定以及其它科学实验的动物。

2.实验用动物:是指用于科学实验的所有动物,它包括实验动物,也包括野生动物、经济动物和家畜等。

3.实验动物学:以实验动物为对象,研究生物学特性、营养代谢规律。

遗传特点、微生物控制技术、开发、培育及应用4.动物实验:是以各学科的研究目的为目标,研究实验动物的选择、试验手段、方法、动物模型等,人为地改变环境条件后,观察并记录动物的反应与变化,并做类比研究,是保证试验的质量和试验的可重复性的科学。

5.国际实验动物科学委员会(ICLAS):由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医疗科学国际组织和生命科学会联合成立,负责国际实验动物科学事业发展的指导和协调工作。

6.普通环境:普通环境设施符合动物居住的基本要求,不能完全控制传染因子,适用于饲育教学等用途的一般实验动物7.屏障环境:屏障环境设施适用于饲育无特定病源体(Specific PathogenFree,SPF)级实验动物,这类设施严格控制人员和物品进入,动物来源于无菌、悉生动物或SPF动物种群。

利用空调送风系统形成清洁走廊、动物房、污染走廊、室外的静压差梯度,以防止空气逆向形成的污染。

屏障内人和动物尽量减少直接接触,工作时应戴消毒手套,穿着灭菌工作服等防护用品。

8.隔离环境:隔离环境设施采用无菌隔离器以保证无菌或无外来污染物。

隔离器内的空气、饲料、水、垫料和设备均是无菌的,为了保证这种无菌状态,人不能和动物直接接触,工作人员通过附着于隔离器上的橡胶手套进行操作。

隔离器的空气进入要经过超高效过滤0.5um微粒,滤除率99.97%),一切物品包装灭菌后通过灭菌传递舱移入,动物来自无菌动物、或其哺育的剖腹产动物后代。

该系统的设施适用于饲育无菌们(Germ Free)级及SPF级实验动物。

9.近交系:经连续20代或20代以上的全同胞兄妹或亲子交配培育而成,品系内所有个体都能追溯到起源于第20代或以后代数的一对共同祖先的动物群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动物学》复习重点第一章概论1. 概念实验动物:实验动物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实验动物学:实验动物学是以实验动物为研究对象,专门研究实验动物的饲养繁殖及育种、实验动物的标准化、实验动物的质量监测、野生动物的实验动物化及其开发应用以及动物实验技术的科学。

比较医学:比较医学是对不同种动物(包括实验动物和人)的基本生命现象以及健康和疾病状态进行类比研究的科学。

3R原则:即动物实验的三大原则:替代原则、减少原则、优化原则。

具体而言,“减少”就是尽可能地减少实验中所用动物的数量,提高实验动物的利用率和实验的精确度;“优化”即是减少动物的精神紧张和痛苦,比如采用麻醉或其它适当的实验方法;“替代”就是不再利用活体动物进行实验,而是以单细胞生物、微生物或细胞、组织、器官甚至电脑模拟来加以替代。

2.实验动物的特点。

答:实验动物具有以下几大特点:①遗传限定:遗传动物必须是人工培育的,遗传背景明确或来源清楚的动物,即是人为遗传限定的动物。

②携带的微生物和寄生虫得到控制③适宜环境和均衡营养保证其健康生长繁育。

④应用于科学研究。

3.实验动物与实验用动物的区别。

答: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培育,对其携带微生物和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以及其他科学实验的动物。

而广义的实验用动物是指一切用于实验的动物,包括野生动物、经济动物、警卫动物、观赏动物,也包括实验动物等。

现在实验用动物则特指不符合实验动物的定义,即非标准化的实验动物。

4.国际上对动物实验伦理的5项要求。

答:国际上对动物实验伦理有如下5项要求:①动物居住空间应符合标准,注意日常的饲养管理,不使动物陷入饥饿、缺水和患病状态;②尽可能的采用代替法最少地使用和牺牲动物;③在必须使用犬、猫和猴时,在实验前应进行训练,尽可能的减少动物的恐惧和不安;④实验结束和动物不可能恢复时,应采取安乐死;⑤要爱护动物,对因实验死亡的动物应持有怜悯和感谢之情。

第二章实验动物的遗传学控制1.概念近交系:近交系是经至少连续20代的全同胞兄妹交配培育而成。

封闭群:5年以上不从外部引种,只在一定的群体中进行繁殖,为经常提供实验动物而进行生产的群体叫做封闭群。

杂交群:杂交群是指由两个不同近交系杂交产生的后代,又称为系统杂交动物。

2.近交系动物的特点。

答:近交系动物有以下几个特点:①基因的纯合型;②遗传组成的同源性;③遗传组成的独特性;④遗传特征的可辨别性;⑤遗传的稳定性;⑥表现型的一致性;⑦背景资料的可查性;⑧国际分布的广泛性。

3.封闭群动物的特点。

答:封闭群动物的特点有:①繁殖率高,封闭群动物为避免近交,保持了较大数量的个体,从而群体内的基因具有较大的杂合性,有利于防止近交衰退;其生活力、生育力都强于近交系,因此易饲养,抗病力强,且繁殖率高,从而可大量生产;②对实验刺激接近自然种属的反映特点。

4. 杂交群动物的特征。

答:杂交群动物的双亲来自两个不相关的近交系,具有以下几种特征:①各个个体的基因型相同,是其父母基因型的组合;②表型一致,对实验反应均一;③具有杂交优势,生活力和抗病力比近交系强;④常具有两系双亲的生物学特征;⑤由于基因相互作用,可产生不同于双亲的新的性状,成为表现症状的自发型动物模型。

第三章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控制1.概念:普通级动物:普通级动物是指不携带国家标准规定的人畜共患病原体和动物烈性传染病的病原体的动物。

清洁级动物:清洁级动物是指除普通级别动物应排除的病原体外,不携带对动物危害大和对科学研究干扰大的病原体的实验动物。

无特定病原体动物:简称为SPF级动物,是指除清洁级动物应排除的病原体外,不携带主要潜在感染或条件致病和对科学实验干扰大的病原体的实验动物。

无菌级动物:无菌级动物是指用现有的检测技术和方法在动物体内外的任何部位均无法检出一切生命体的实验动物。

悉生动物:又称已知菌动物或已知菌丛动物,是指出自研究目的,向无菌级动物体内人为植入已知的一种或数种微生物的动物。

哨兵动物:也称岗哨动物。

是在某特定区域内用于监控或预警环境中各有毒有害物质或潜在性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程度的一类动物。

2.无菌级动物的生物学特性。

答:无菌级动物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独特的生物学特性:(1)形态学改变:①消化系统,无菌级动物盲肠肥大,比普通级动物要大5-6倍;②血液循环系统,心脏相对变小,血液中白细胞减少且数量波动范围小,这一特点与无病原体入侵有关;③免疫系统,免疫机能基本处于原始状态,胸腺和淋巴结处于功能较不活跃状态,脾脏小,无二级滤泡;④泌尿系统,肾脏较小。

(2)生理学改变:①免疫功能,无菌级动物免疫应答速度慢,过敏反应、对异体移植物的排斥反应以及自身免疫现象消失或减弱;②消化功能,无菌级动物肠道上皮细胞更新率比一般动物低,肠蠕动缓慢,肠壁的物质交换也较慢,食物通过肠道时间延长;③代谢,代谢周期比普通级动物长;④生殖,无菌条件对动物的生殖影响不大;⑤抗辐射能力,无菌级动物具有较强的抗辐射能力;⑥生长率,无菌条件下对不同种属影响不同;⑦寿命,无菌级大鼠和小鼠比普通级长寿。

3.实验动物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质量监测的取样原则和检查方法。

答:(1)质量检测的取样原则:应采取随机抽样的方法,避免人为误差。

为了提高阳性检出率,检查抗体应选用成年或淘汰动物,病原体分离选用幼年动物。

进行动物实验时,如果是短期实验,且饲养设施条件较好,购买合格动物后可直接用于实验。

如果是长期实验,为了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除了用于实验的动物外,还需导入一些试验期间用于微生物监测的哨兵动物。

(2)检查方法:微生物学检测所用的方法和一般微生物学检查方法相同。

如细菌学检查采用分离培养、生化反应和血清学鉴定的顺序。

病毒学检查主要用血清学方法测定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

在微生物学监测中一般不采用直接病毒分离或病毒抗原检测的方法。

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疾病流行早期高度怀疑某种病原体感染,或某些肠道病毒感染,粪便中含有大量的病毒颗粒,需进行病毒分离和病毒抗原的检测。

寄生虫学检查一般采用镜检寻找虫卵或成虫。

第四章实验动物的环境控制1.概念:普通环境:普通环境符合动物居住的基本要求,控制人员和物品、动物出入,不能完全控制传染因子,但能控制野生动物的进入,适用于饲育基础级实验动物。

屏障环境:屏障环境符合动物居住的要求,严格控制人员、物品和空气的进出,适用于饲育清洁级和(或)SPF级实验动物隔离环境:采用无菌隔离装置以保持无菌状态或无外来污染物。

适用于饲育SPF级、悉生及无菌级实验动物。

2.不同实验动物环境的适用动物等级。

答:3.掌握不同等级环境设施的特点。

答:(1)普通设施应符合普通环境控制要求,用于饲养普通级动物。

设施常为单走廊专用房舍,有空调和送、排风装置,有防野鼠、防昆虫措施。

此外,还应配置动物实验室、手术室、清洗室、笼器具和饲料垫料仓库。

(2)屏障设施:依据设施的规模,可分为屏障系统、屏障单元以及局部屏障设备三种①屏障系统用于饲养SPF级动物或进行SPF级动物实验,在设计和布局上要求基本与外界隔离。

可设计为单走廊、双走廊(一条清洁走廊和一条污物走廊)或三走廊(一条清洁走廊和两条污物走廊)。

空气要经过初效、中效、高效三级过滤器净化后才能进入室内,其空气洁净度要达到7级。

屏障系统通常分为3个区,即屏障内洁净区、屏障外清洗消毒区和辅助区。

②屏障单元是简化了的屏障系统,常利用旧建筑物中改建一间或多间为洁净动物饲养室或实验室,与高压灭菌室、清洗室、饲料垫料仓库等分离,未形成一个系统。

室内空气洁净度达到7级,人员、物品出入口设有缓冲间,进入的物品经包装消毒后送入洁净室。

③局部屏障设备是利用空气净化设备在饲养室或实验室内形成局部的洁净空气屏障,用于饲养清洁级、SPF级动物。

局部屏障设备包括层流架和独立通气笼盒,这些设备自身无法控制温湿度,需要在饲养室或实验室内安装空调进行调节。

4.了解常用的局部屏障设备(独立通气笼盒)。

答:独立通气笼盒是采用先进的微型隔离技术,通过主机配置的净化设备将清洁空气直接通入每个动物饲养笼内,并由排气管将笼内的臭气排出饲养室外,防止有害物质或被污染的气体在动物饲养笼之间传播、扩散;由于独立的通气系统,各种课题的动物实验可以分隔饲养,又可以在同一工作区内管理。

独立通气笼盒不仅提高了动物饲养微环境标准,为锯齿类动物提供洁净环境和绝对可靠的分割预防屏障,从而防止交叉感染,保证动物的健康和安全。

第五章实验动物的营养和饲料质量控制1.概念:实验动物的营养需要(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实验动物为维持正常的生长发育及生理功能、繁殖后代的营养所需称为实验动物的营养需要。

包括水、蛋白质、脂肪、糖类、无机盐和维生素六大类。

2、各种常用实验动物特殊的营养需要(P69-71)。

答:①小鼠的营养需要:小鼠饲料中含有18%左右的蛋白质即可满足需要。

小鼠喜食高碳水化合物的饲料,特别需要含亚油酸丰富的日粮。

小鼠对维生素A和维生素D的需要量较高,但对维生素A的过量很敏感,特别是妊娠小鼠。

对繁殖用小鼠还应适当补充维生素E,以提高受孕率,无菌小鼠还应注意补充维生素K。

②大鼠的营养需要:大鼠饲料中含18%-20%的蛋白质即可满足生长、妊娠、泌乳的需要。

在生长期以后蛋白质需要量锐减,可适当减少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以延长其寿命。

特别注意脂肪酸的供给,因生长期的大鼠易发生脂肪酸缺乏,饲料中必须脂肪酸的含量应占总能量的1.3%,其中亚油酸在饲料中含量不能低于0.3%。

大鼠对钙、磷的缺乏有较大的抵抗力,但对镁的需要量较多,无菌大鼠还应该注意补充维生素B12,。

③地鼠的营养需要:地鼠对蛋白质需要较多、小鼠高,要达到20%-24%。

如果蛋白质不足,成年地鼠将出现性功能减退,幼鼠则生长发育迟缓。

地鼠跟反刍动物一样能有效利用非蛋白氮。

它的胆固醇代谢较为特殊。

④豚鼠的营养需要:豚鼠对某几种必须氨基酸特别是精氨酸的需要量很高。

豚鼠饲料中应保证含有10%-15%的粗纤维,豚鼠自身不能合成维生素C,对维生素C缺乏特别敏感,必须在饲料中补充。

一般每只成年豚鼠每日需补充维生素C10mg,繁殖豚鼠为30mg,可在添加时增加10%的安全系数加入饲料中或直接加到饮水中。

⑤兔的营养需要:应保证饲料中的粗纤维含量在11%以上,从而维持其正常的消化生理功能,但无菌兔除外。

兔日粮应该补充精氨酸,精氨酸是其第一限制性氨基酸。

饲料中含15%左右蛋白质即可满足需要⑥犬的营养需要:必须供给犬足够的脂肪和蛋白质,同时还应考虑饲料的适口性。

犬能耐受高水平的脂肪,并要求日粮中有一定量的不饱和脂肪酸。

狗的维生素A需要量较大,尽管肠道内微生物可合成B族维生素,但仍需要补充维生素B12.⑦猫的营养需要:生长期的猫对蛋白质数量和质量要求较高,猫特别是初生小猫对脂肪需要量高,亚油酸的水平不能低于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