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郎溪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2019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2019最新】精选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历史试题卷(文科历史试题共6页。
满分100分。
时间10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计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周礼·夏官》:“凡制军,万有二千五百人为军。
王六军,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
”这反映出A. 周朝社会动荡战争频繁B. 周王室的军队数量庞大C. 天子严格控制诸侯军队D. 分封制下等级秩序森严【答案】D【解析】材料中对于军制设置等级,“大国三军,次国二军,小国一军”说明国家不同,享有军队数量不同,体现出分封制下等级森严,故D正确;材料体现不出社会动荡,故A错误;B不是材料体现主旨;分封制下诸侯权力较大,天子难以控制,故C错误。
2. 陕西周原董家窖藏裘卫盉(盉:酒器),盖内刻有铭文132个字,记载了西周一个名叫矩伯的奴隶主为换取觐见周王的礼器和礼服,分两次付给了裘卫1300亩土地。
裘卫把这件事情报告了执政大臣,得到了大臣们的认可,还进行了授田仪式,从而确认了转移土地归属的合法手续。
从中可以看出A. 青铜铸刻铭文成为社会风尚B. 商品经济发达,商人地位高C. 原有的社会秩序出现了动摇D. 井田制瓦解,土地买卖频繁【答案】C【解析】礼器和礼服是权力的象征,西周时期土地属于天子,材料中礼器和礼服的更换以及土地的变迁,说明原有的社会秩序出现动摇,故C正确;A不是材料体现主旨;古代商人地位较为地下,故B错误;材料不能足以说明井田制的瓦解,故D错误。
安徽省郎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返校考试题
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郎溪中学高二年级暑假返校考历史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春秋争霸”的“霸”是伯的通假字,伯是一方诸侯首领的意思。
可见,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A.推动社会结构转型B.以维持秩序为目的C.强化了周王的权威D.本质上是爵位之争2.孔子看到鲁国大夫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是A.仁者爱人B.忠恕之道C.克己复礼D.中庸之道3.唐高宗时的薛元超以父荫袭爵后擢升宰相,却因“不以进士擢第”而抱憾终身;唐宗室子弟李洞因屡困于科场,曾赋诗:“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
”这表明唐朝科举制度A.打破了宗室势力对官职的把持B.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C.强化了士人崇儒入世的观念D.维护区域人才选拔公平4.自南宋起,江浙地区已成为人才密布区,有“财富之地,人物渊薮”的说法。
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南方商品经济水平较高B.江浙一带统治者重视人才培养C.江浙地区人杰地灵有良好的文化氛围D.经济重心南移推动了文化重心的南移5.北宋时期,长江中下游地区开展“圩田”、“沙田”、“架田”、“山田”等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
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A.南方地区人地矛盾显现B.南方农业强调精耕细作C.小农经济生产模式盛行D.水稻种植面积得到扩大6.中国古代专制皇权不断加强,中枢权力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汉武帝时建立“中朝”决策机构,废除了秦以来的“三公九卿”制B.唐朝由中书省起草诏令,直接传递给尚书省具体执行C.宋朝时设枢密院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和财政权D.明太祖废除丞相,设立内阁参与军国大事的决策7.明中后期时尚之风盛行:唐伯虎之画,宣德之铜炉,时大彬之紫砂壶,成为人们普遍追求的时尚之物。
苏州成为引领时尚之都,凡是做人透骨时样,就被称为“苏意”,凡是衣服式样新颖,就被称为“苏样”。
(精品)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答案二、材料题。
25.(1)东印度公司的“垄断”:源于殖民扩张的需要;由国家授权,具有政治、经济、军事等职能;本质是资本原始积累的手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垄断”:是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的结果;主要职能是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生产率;本质是适应生产力进步的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6分)原因:①所处时代背景不同:前者产生于新航路开辟之后,早期殖民扩张时期;后者产生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取得巨大飞跃。
②资本主义发展所处阶段不同:前者处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期,攫取财富以转化为资本是新兴资产阶级的主要目的,资本主义制度的逐步确立也为其提供了政策支持;后者处于资本主义高速发展时期,自由资本主义已难以适应生产力的飞速发展,降低劳动成本、提高生产率成为促进资本主义继续发展的当务之急。
(9分)(2)含义:资产阶级代议制逐步走向成熟与完善;生产力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科学技术的进步;资本社会化程度提高,大量资本输出促进了生产和资本国际化;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节作用日益加大。
(10分,任答三点给9分,四点10分)26.参考答案示例:发展阶段:1905年,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创立。
历史现象: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发展阶段提取于材料,与历史现象具有关联性,历史现象属于该时代,给3分)概述和评价:甲午战后,随着列强资本输出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
清政府为扩大税源,解决财政危机,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这些都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外国资本主义,另一方面也为资产阶级革命在中国的爆发储蓄了力量。
(时间、过程、代表性事件等基本要素完整准确给4分,评价全面合理给3分,历史现象的概述与评价的逻辑关系一致给2分)27.(1)特点:50—70年代:实现了中央对乡村基层政权的有效管理,中央与乡村基层高度统一。
郎溪中学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试题
郎溪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当代哲学泰斗冯友兰认为“在中国哲学史各时期中,哲学家派别之众,其所探讨问题之多,范围之广,及其研究兴趣之浓厚,气象之蓬勃,皆以子学时代为第一”。
子学时代哲学繁盛的原因是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 B.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C.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 D.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革2.孔子非常推崇周公的政治,在他看来,实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是“正名”。
实现“正名”,则须在“政”“刑”之外借助“德”“礼”。
据此推断,孔子倡导“仁”“礼”学说的主要目的是A.恢复周代政治制度 B.扩大儒家思想的影响C.实现德治政治理想 D.变革周代的社会秩序3.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认为天地固然是化育万物之本,但如果万物不经君主圣人整治梳理,只能以散漫的形式存在,只有经过君主圣人之功,万物,特别是人类,才能各得其所,井然有序。
由此可见,这一认识A.是诸子学说趋向统一的体现 B.为专制制度提供了有力支持C.表明儒家思想得到普遍认同 D.意味着百家争鸣的基本结束4.荀子“讲学于齐、仕宦于楚、议兵于赵、议政于燕、论风俗于秦”。
孔子不入秦,荀子却对秦政、秦俗多予褒奖,而同时批评其“无儒”。
这说明荀子A.违背了儒学的基本信念 B.关注现实充满事功精神C.实现了儒法的完美结合 D.政治诉求有理想化倾向5.汉代民间的原始宗教信仰的主要特点是多神崇拜,最为流行的当属祖先崇拜。
由于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祭祀祖先成为汉代民间的重要风俗。
这反映了汉代A.宗法制度体系日益完善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君权神授被人们普遍接受6.孟子主张“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
”董仲舒主张“限名田,以澹不足”“塞兼并之路”“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历史】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返校考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宣城市郎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返校考历史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部分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1. “春秋争霸”的“霸”是伯的通假字,伯是一方诸侯首领的意思。
可见,春秋时期的争霸战争A. 推动社会结构转型B. 以维持秩序为目的C. 强化了周王的权威D. 本质上是爵位之争【答案】【解析】从材料中“霸”字的含义可知,春秋争霸是争夺首领地位,必然冲击当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会促进制度变革,社会转型,故A项正确,B项错误;诸侯战争争夺的是土地、财产和人口而不是爵位,也与血缘为特征的宗法无关,故C项和D项错误。
2.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材料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主张是A. 仁者爱人B. 忠恕之道C. 克己复礼D. 中庸之道【答案】C【解析】根据季氏属于鲁国的大夫,却僭用周天子专用的乐舞,孔子批判这一现象反映出孔子极力维护西周奴隶社会等级秩序,即维护周礼,故C项正确。
A、B、D三项属于孔子思想,但与题意无直接关系。
3.唐高宗时的薛元超以父荫袭爵后擢升宰相,却因“不以进士擢第”而抱憾终身;唐宗室子弟李洞因屡困于科场,曾赋诗:“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
”这表明唐朝科举制度A. 打破了宗室势力对官职的把持B. 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C. 强化了士人崇儒入世的观念D. 维护区域人才选拔公平【答案】B【解析】据材料提到,因“不以进士擢第”而抱憾终身……“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科举入仕的观念受到重视,说明科举制改变了士人的仕途观,故B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宗室势力对官职的把持,故A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崇儒入世的观念,故C错误;材料也未涉及区域人才选拔公平的问题,故D错误。
故选B。
4.自南宋起,江浙地区已成为人才密布区,有“财富之地,人物渊薮”的说法。
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 南方商品经济水平较高B. 江浙一带统治者重视人才培养C. 江浙地区人杰地灵有良好的文化氛围D. 经济重心南移推动了文化重心的南移【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安徽省郎溪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5月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郎溪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二年级考历史试卷(模拟)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计48分)1.春秋时期,贵族在会盟、祭祀、宴请等国事活动中都把“赋诗”作为重要的政治手段。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把“诗教”作为重要的政治教化活动之一。
据此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A.文学素养成为春秋时期选官制度的标准B.古代文艺作品创作追求政治教化功能C.《诗经》可作为研究春秋时期政治的史料D.儒学思想成为春秋时期社会主流思想2.宋代理学家所强调的义理,与汉代董氏的儒学相比,其重点不在政治哲学上,而在伦理道德上;与先秦的元典儒学相比,其对伦理道德的阐述,更侧重于哲学的表达。
这说明宋代理学A.在内容和形式上发展了儒学B.否定了先秦孔孟的元典儒学C.以构建哲学体系为终极目的D.完成了向近代学术体系转型3.两宋时期商人捐纳买官日益增多,对此一官员上奏称“一州一县无处无之,已仕者约以千计……是皆豪猾兼并之徒,屠酤市贩之辈”。
这从根本上反映了两宋时期A.平民阶层上行流动的路径畅通B.商人阶层社会地位与经济实力不对等C.庇商恤商的社会风气已然形成D.商品经济繁荣推动了社会结构的巨变4.翰林院始设于唐朝,原为政府网罗各色艺能人士的机构。
明清时翰林院地位迅速上升,进士前二甲方能人翰林院,翰林学士多为皇室子弟侍读,内阁或军机重臣也皆出翰林。
这一变化A.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完善B.适应了强化专制皇权的需要C.促使了丞相制度的废除D.体现了中央集权加强的趋势5.李贽在著作中把一向被斥为“聚敛之臣”的桑弘羊列为富国名臣。
在叙述桑弘羊的主要理财措施盐铁、均输(调剂运输)平准(平抑物价)酒榷之后,对昔日史家作出的“民不益赋(增加赋税)而天下用饶”的评价,李贽一再赞叹道:“真,真!”材料反映了A.桑氏理财措施促进市场竞争B.汉朝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弛C.明朝工商皆本观念开始出现D.李贽重民安民的民本思想6.下表为1870-1889年中国进口洋货的价格指数(1870-1874年的指数为100)(注:16种商品为本色市布、漂白市布、洋标布、粗细斜纹布、粗布、羽纱、英国羽绫、棉纱线、棉花、米、铅块、锡块、钉条铁、煤、火柴、鸦片。
2019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试题(含解析)
【2019最新】精选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质量评估试题(含解析)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框。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4.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考古数据显示,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基本上差别不大;各国文字,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也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 文化统一为政治统一提供了条件B. 文化发展呈现出趋同的特点C. 争霸战争促进了文化发展与交流D. “百家争鸣”促进了文化的统一【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春秋战国时期文化与政治发展的相关内容,旨在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提炼有效信息的能力。
由“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可知文化没有实现统一,所以排除A;由“基本上差别不大”、“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可知出现了文化统一的趋势,与当时的政治发展趋势类似,所以B符合题意。
争霸战争对文化的促进和文化统一性与多样性共生局面都没有体现,排除CD。
故选B。
考点:中国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2. 唐太宗在总结其治国经验时,提出“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的理念,同时又认为“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抑情损欲,克己自励耳。
”唐太宗的治国经验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些学派的主张A. 儒家、法家B. 儒家、道家C. 墨家、儒家D. 法家、道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对材料阅读分析,唐太宗主张治国“以人为本”“无为、无欲”,结合“百家争鸣”所学,分别体现了“以人为本”-----儒家思想,“无为、寡欲” –体现的是道家的主张。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与答案
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卷与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0小题,第1—30题,每个1分;第31——40题,每个1.5分,共45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栗,吾得而食诸?”由此可见,齐景公认为治理国家的关键在于A. 解决粮食生产问题B.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C. 维护社会等级名分D. 尊重知识分子意见2.“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
……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思寡欲,绝学无忧。
”这一主张体现了A.关注民生,民贵君轻的儒家思想B.消除等级、主张兼爱的墨家思想C.崇尚自然、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D.强调权术、主张变革的法家思想3.历史学家黄仁宇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中这样评价中国古代一位思想家的思想:“他的哲学以慈悲为怀,认为这种悲天悯人的心情出自人的天性。
”黄仁宇评价的是A. 孔子“仁”的思想B. 孟子的“性善说”C. 墨子的“兼爱”思想D. 陆九渊的“心学”4.有学者评论战国时期某学派说:“他们都是些注重实践的政治家……他们认为贵族的存在已不合时宜……他们把商人和学者看作是可有可无或多余的人。
”这一学派是A.儒家B.道家C.墨家D.法家5.“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
”这一学说A.反映了国家衰败在所难免B.成为神化皇权的理论依据C.对君权有一定的限制作用D.有利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6. “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与这首诗的观点最相符的是A. 天人感应B. 心外无理C. 格物致知D. 经世致用7.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
”这一思想反映了哪一阶层的要求A.地主阶级 B.农民阶级 C.新兴市民阶层 D.新兴资产阶级8.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员刘志琴说:“从梁启超、胡适到侯外庐对中国早期思想启蒙的发掘和研究,揭示了中国传统思想发展到明末出现异质因素。
高二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doc
高二年级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班级姓名座号第Ⅰ卷共50分(注意:将选择题答在第Ⅱ卷后面)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共25小题,每道题2分共50分)1、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根本原因().A.手工作坊规模扩大 B.手工业者生产水平显著提高C、雇佣关系的形成 D.手工业者专业化程度显著加强2、资本主义农村的产生主要是通过()A.圈地运动 B货币地租的实行C D 农产品商品化3.A. B.《马可波罗》的流传C.造船、航海技术的进步D商路不畅引起的商业危机4.对新航路开辟起决定作用的是(A.天文、地理知识的进步 B航海造船技术的发达C欧洲通往东方商路被切断D欧洲各国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5。
开辟新航路的环球航行先后经过的海洋是()A.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C.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D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6.文艺复兴运动首先在意大利开起是因为()A.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在这里出现B.意大利有优越的地理环境C.意大利产生过许多伟大人物D.意大利具有丰厚的文化遗产和人文积淀7.恩格斯说:“文艺复兴这个名字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表达出来”其含义是()A它没有把古希腊、罗马文化全部复兴起来B它是将古代文化古文今用C.他没有明确揭示这场运动的实质D运动只是打着复兴古典文化旗号8.人文主义思潮的实质是()A.强调满足个人私欲至上的思想B.提倡个人主义思想C.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思想D.欧洲的复古主义思想9.文艺复兴运动最主要的影响是()A.推动了欧洲文学艺术的发展B.推动了欧洲自然科学的产生C.促使欧洲资本主义萌芽产生D. 促使欧洲人思想解放10.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大师把人文主义当作自己旗帜,史称“人文主义之父”的是()A 但丁B 薄加丘C 彼特拉克D 毕加索11、在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中,以叛国罪被处死的国王是()A詹姆士一世B詹姆士二世C查理一世D查理二世12、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的重大历史事件时( )A.英国宣布成立共和国B、克伦威尔被宣布为“护国主”C.“光荣革命”D.议会通过《权利法案》13.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英国宣布为共和国②处死查理一世③克伦威尔被宣布为“护国主”④斯图亚特王朝复辟A.①②③④B.③②①④C.②①③④D.③②④①1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促使英国资本主义发展起来的三大杠杆是()A.重商主义圈地运动、海外殖民B.殖民机构、海外贸易、手工工场C.圈地运动、海外掠夺、手工工场D.中央集权、圈地运动、殖民战争15.欧洲启蒙运动兴起的原因不包括()A.资产阶级力量逐渐壮大B.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C.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D.法国人才辈出16.最早提出分权学说的是()A.霍布斯B.洛克C.孟德斯鸠D.狄德罗17.欧洲资产阶级启蒙思想的核心是()A.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个人自由B.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C.主张消灭专制王权D.反对贵族特权和等级制度18.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造成封建统治危机的根本原因是()A.波旁王朝的腐败无能B.国家财政陷于破产C.启蒙思想冲击D.资本主义发展要求冲破封建束缚19.法国的国庆日定于7月14日是为了纪念()A.法兰西共和国成立B.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C.制宪会颁布《人权宣言》D、法国人民取得反普奥战争胜利20.《人权宣言》进步意义最主要体现在()A.宣传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B. .体现要求摧毁君主专制和等级制度的思想C提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宣扬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21、美利坚合众国诞生的标志是()A.北美独立战争开始B、第一届大陆会议召开C、《独立宣言》通过 D.北美英军宣布投降22.下列事件的先后顺序是()①波士顿倾茶事件②来克星顿枪声③第一届大陆会议④美国诞生⑤华盛顿当选为总统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②⑤C.①②④③⑤D.①③②④⑤23.之所以说北美独立战争又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主要是因为()A.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赢得了民族独立B.建立近代第一个独立国家C.为美国资本主义发展奠定基础D.对法国大革命和拉美独立运动产生积极影响24.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西、葡的封建专制统治B.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需要C.启蒙思想的影响D.广大人民的强烈要求25.拉丁美洲第一个独立的国家是()A.海地B.墨西哥C.阿根廷D.巴西第Ⅱ卷共50分二、材料题(共两道题,每题15分,计30分)26.恩格斯指出:“自然研究用来宣布独立……的一个革命行动,便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他用这本书来向自然事物方面的教会权威挑战。
安徽省宣城市三校(郎溪中学、宣城二中、广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宣城市三校(郎溪中学、宣城二中、广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分值:100分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1. 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
下列选项最能反映这一倾向的是A. 克己复礼B. 礼法兼用C. 民贵君轻D. 选贤举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克己复礼”是春秋晚期孔子的思想主张,体现儒家的思想;“民贵君轻”是战国时期孟子的思想主张,属于早期的民本思想;“选贤举能”是墨家的思想主张,ACD项均没有体现融合的倾向,故排除。
“礼法兼用”是战国晚期荀子的思想主张,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礼法兼用”体现了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的融合,故答案为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代表人物及思想2. 西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开始创办太学,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
宣帝时,五经博士和弟子员大有增加,到东汉质帝(公元146年)时,太学生员已多至三万人。
太学大量扩充的主要原因是A. 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加强B. 政府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儒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D. 儒学教育取得发展进步【答案】B【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是西汉武帝及之后的史实,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儒学从此确立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主流地位,为了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统治者兴办太学,故选B。
题干没有提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A与题意不符;C是题干材料所反映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故排除C;题干所述的材料是D的表现而不是原因,故排除D。
点睛:汉武帝时期,中央设立太学,它是官办最高学府,是儒学官方化的制度化的标志。
太学以儒家经典为教学内容,从而使得儒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3. 儒学在与佛教、道教的斗争中发现自身的弱点——对宇宙本体缺乏系统思考,缺乏思辨色彩,所以有人引佛入儒、引道入儒,儒、佛、道三教合一,产生理学(新儒学)。
安徽省宣城市三校(郎溪中学、宣城二中、广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联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三校高二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分值:100分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1.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
下列选项最能反映这一倾向的是( )A.克己复礼B.礼法兼用C.民贵君轻D.选贤举能2.西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开始创办太学,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
宣帝时,五经博士和弟子员大有增加,到东汉质帝(公元146年)时,太学生员已多至三万人。
太学大量扩充的主要原因是()A.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加强 B.政府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儒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D.儒学教育取得发展进步3.儒学在与佛教、道教的斗争中发现自身的弱点——对宇宙本体缺乏系统思考,缺乏思辨色彩,所以有人引佛入儒、引道入儒,儒、佛、道三教合一,产生理学(新儒学)。
由此可知理学( )A.关注社会现实,提倡忍耐顺从B.坚信因果轮回,重视气节品格C.崇尚积极入世,提倡为政以德D.重视哲学思辨,思考宇宙自然4.理是万物的起源,万物“之所以然”,必有一个“理”。
朱熹认为获得“理”的方式是()A.格物致知B.反省内心C.知行合一D.“致良知”5.蒙古统治者于1233年在燕京设国子学,让蒙古子弟学习汉语、汉文。
忽必烈下令诸王子及近臣子弟从汉儒学习经典。
元朝廷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加封屈原为忠节清烈公,改封柳宗元为文惠昭灵公,谥杜甫为文贞。
这些事实反映了()A.蒙元统治者对儒家文化的推崇B.蒙元时期理学已成为官方哲学C.朱子学说被元朝政府奉为正统D.民族融合在蒙元时期达到高潮6.“天子之尊,非天帝大神也,皆人也。
”与这一主张最相近的古代思想家是()A.孟子B.董仲舒C.李贽D.黄宗羲7.“正心诚意”、“物欲横流”、“天理良心”等词,成为古代社会的流行语,几乎人人皆知。
这些词语的出现主要受到哪位思想家的影响()A.孔子B.董仲舒C.王阳明D.李贽8.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经过不断改造创新,成为封建社会的主流思想,这主要由于()A.儒学反映了广大民众的利益和要求B.儒家思想是古代最进步的思想主张C.佛教道教思想不利于巩固封建统治D.儒家吸取各派学说以适应统治需要9.“民本思想虽然受到封建专制主义的压制,但它却因封建社会主要矛盾的不可调节性而具有存在的必然性。
安徽省宣城二中、郎溪中学、广德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三校联考试题(含解析)
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在中国历史上,儒家学派对商人抱有强烈的偏见,认为商人“轻义”,以致商人总是被排在四民(士农工商)之末。
在儒家学派看来,主要是因为商人( )A.不读儒学,文化浅薄B.忙于经商,行为粗疏C.自由平等意识强烈对君主统治构成威胁D.行为有违“礼”的规范和“仁”的精神【答案】D【解析】考点:古代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家们普遍认为商人重利轻仁义,与儒家思想的说教不符合,因此遭到儒家思想家的排除,被排到四民之末,故选D。
2.孔子说:“天何言哉? 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韩非子说:“唯夫与天地之剖判也俱生,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
”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A.针对先秦的社会现状提出了共同的政治主张B.认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C.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D.认为自然是可以认识的【答案】C【解析】考点:百家争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道法自然,“自然”就是规律的意思。
至天地之消散也不死不衰者谓“常”,“常”就是规律的意思,所以从以上儒家、道家、法家言论来推断,三家都表现出人对自然及其规律的尊崇,所以本题答案就是C。
3.南朝吴均在《齐春秋》中记载:“有病邪者,以问欢(人名)。
欢曰‘君家有书乎?’曰:‘惟有《孝经》三篇。
’欢曰:‘可取置病人枕边,恭敬之,当自瘥(治愈)。
’如其言,果愈。
后问其故,欢曰:‘善禳祸,正胜邪,故尔。
’”这则故事反映了( )A.儒家经典在民间被神圣化 B.儒学正统地位开始确立C.思想界出现三教合一趋势 D.儒学影响中医治疗方法【答案】A【解析】考点:儒家思想的发展。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安徽省郎溪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无答案
安徽省郎溪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学科试题命题人:审题人:分值:100分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1 •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的时代。
“宽容”具体指()A. 私田的大量开垦B.商人地位提高C.诸子百家争鸣D.诸侯重视教育2. 孔子曰:“修已以安百姓”;孟子指出:“有不忍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荀子强调:“王制”,主张君主要讲求王道仁义。
据此,三者都主张()A. 道德修养和政治治理相结合B. 礼乐制度和仁政相结合C•“克己复礼”是君民共治的前提 D.反对苛政和肆意的刑杀3. 下表是“两汉社会观念高频词汇统计表”,它表明两汉时期()A. 社会价值观儒学化 B .法家思想退出政治舞台C.商人政治势力强大 D .国家政权实现了平民化4. 董仲舒认为,天意要大一统。
皇帝受命于天;各封国的王侯又受命于皇帝;大臣受命于国君。
家庭关系上,儿子受命于父亲;妻子受命于丈夫。
这一思想()A.强化了男尊女卑观念B.体现了宗法分封原则C.体现了敬天法祖观念D.服务于专制集权制度5•“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该诗反映()A.孟子的“仁政”B. 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王阳明的“心学”D. 顾炎武的“经世致用”6.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 ”,是“吾人禀赋之自然”。
这说明() A.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 B. 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 C.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 D. 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 7•《四库全书总目•别史类存目》中对某人的书的评价是“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惟此书 抨击孔子,另立褒贬,凡千古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尤以罪不容诛者。
安徽省宣城市三校(郎溪中学、宣城二中、广德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宣城市三校(郎溪中学、宣城二中、广德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含解析)分值:100分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1. 战国中后期,思想领域出现融合倾向。
下列选项最能反映这一倾向的是A. 克己复礼B. 礼法兼用C. 民贵君轻D. 选贤举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克己复礼”是春秋晚期孔子的思想主张,体现儒家的思想;“民贵君轻”是战国时期孟子的思想主张,属于早期的民本思想;“选贤举能”是墨家的思想主张,ACD项均没有体现融合的倾向,故排除。
“礼法兼用”是战国晚期荀子的思想主张,荀子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礼法兼用”体现了儒家思想与法家思想的融合,故答案为B。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代表人物及思想2. 西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开始创办太学,为五经博士置弟子员五十人。
宣帝时,五经博士和弟子员大有增加,到东汉质帝(公元146年)时,太学生员已多至三万人。
太学大量扩充的主要原因是A. 中央集权制度得到加强B. 政府罢黜百家独尊儒术C. 儒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D. 儒学教育取得发展进步【答案】B【解析】注意题干中的时间是西汉武帝及之后的史实,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儒学从此确立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的主流地位,为了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巩固政治上的统一,统治者兴办太学,故选B。
题干没有提到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A与题意不符;C是题干材料所反映的结果而不是原因,故排除C;题干所述的材料是D的表现而不是原因,故排除D。
点睛:汉武帝时期,中央设立太学,它是官办最高学府,是儒学官方化的制度化的标志。
太学以儒家经典为教学内容,从而使得儒家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3. 儒学在与佛教、道教的斗争中发现自身的弱点——对宇宙本体缺乏系统思考,缺乏思辨色彩,所以有人引佛入儒、引道入儒,儒、佛、道三教合一,产生理学(新儒学)。
安徽省郎溪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10月月考试题
郎溪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25道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当代哲学泰斗冯友兰认为“在中国哲学史各时期中,哲学家派别之众,其所探讨问题之多,范围之广,及其研究兴趣之浓厚,气象之蓬勃,皆以子学时代为第一”。
子学时代哲学繁盛的原因是A.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建立 B.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C.中央集权制度最终形成 D.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变革2.孔子非常推崇周公的政治,在他看来,实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这一目的的有效手段是“正名”。
实现“正名”,则须在“政”“刑”之外借助“德”“礼”。
据此推断,孔子倡导“仁”“礼”学说的主要目的是A.恢复周代政治制度 B.扩大儒家思想的影响C.实现德治政治理想 D.变革周代的社会秩序3.春秋战国时期,有思想家认为天地固然是化育万物之本,但如果万物不经君主圣人整治梳理,只能以散漫的形式存在,只有经过君主圣人之功,万物,特别是人类,才能各得其所,井然有序。
由此可见,这一认识A.是诸子学说趋向统一的体现 B.为专制制度提供了有力支持C.表明儒家思想得到普遍认同 D.意味着百家争鸣的基本结束4.荀子“讲学于齐、仕宦于楚、议兵于赵、议政于燕、论风俗于秦”。
孔子不入秦,荀子却对秦政、秦俗多予褒奖,而同时批评其“无儒”。
这说明荀子A.违背了儒学的基本信念 B.关注现实充满事功精神C.实现了儒法的完美结合 D.政治诉求有理想化倾向5.汉代民间的原始宗教信仰的主要特点是多神崇拜,最为流行的当属祖先崇拜。
由于统治阶级的大力提倡,祭祀祖先成为汉代民间的重要风俗。
这反映了汉代A.宗法制度体系日益完善 B.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 D.君权神授被人们普遍接受6.孟子主张“制民恒产”“勿夺农时”“省刑罚,薄税敛。
”董仲舒主张“限名田,以澹不足”“塞兼并之路”“薄赋敛,省徭役,以宽民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郎溪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学科试题命题人:审题人:分值:100分时间:10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2分,共50分)1.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的时代。
“宽容”具体指()A.私田的大量开垦B.商人地位提高C.诸子百家争鸣D.诸侯重视教育2.孔子曰:“修已以安百姓”;孟子指出:“有不忍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荀子强调:“王制”,主张君主要讲求王道仁义。
据此,三者都主张()A.道德修养和政治治理相结合B.礼乐制度和仁政相结合C.“克己复礼”是君民共治的前提D.反对苛政和肆意的刑杀3. 下表是“两汉社会观念高频词汇统计表”,它表明两汉时期()财富观念A.社会价值观儒学化 B.法家思想退出政治舞台C.商人政治势力强大 D.国家政权实现了平民化4.董仲舒认为,天意要大一统。
皇帝受命于天;各封国的王侯又受命于皇帝;大臣受命于国君。
家庭关系上,儿子受命于父亲;妻子受命于丈夫。
这一思想()A.强化了男尊女卑观念B.体现了宗法分封原则C.体现了敬天法祖观念D.服务于专制集权制度5.“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该诗反映()A. 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独尊儒术”C. 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6.在价值层面上,贵族化是宋明理学的根本特征,理学家否定现实社会中个人的生命、情感、欲望等世俗价值,而明末一些儒家学者在价值取向上正好与之相反,肯定“财之与势,固英雄之所必资,而大圣人之所必用",是“吾人禀赋之自然”。
这说明()A.经济发展导致思想变化B. 世俗化是明末儒学主流C. 理学认为人性违背天理D. 明末市民文学得到发展7.《四库全书总目·别史类存目》中对某人的书的评价是“皆狂悖乖谬,非圣无法,惟此书抨击孔子,另立褒贬,凡千古相传之善恶,无不颠倒易位,尤以罪不容诛者。
”此人是()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8.普罗泰格拉等称自己为智者或“有知识的人”,苏格拉底则称“自知自己无知”。
这种差异反映出()A.前者的文化素养更高B.后者兼顾知识与美德C.两者受教育程度不同D.两者对知识认识不同9.教皇尼古拉五世时期(1447~1455年),佩脱罗翻译波利比乌斯(古罗马历史学家)的作品,得到了五百金币奖励;盖利诺翻译斯特拉博(希腊历史、地理学家)的《地理》一书,得到了一千五百佛罗林;费勒福翻译《荷马史诗》,尼古拉五世在银行里给他存入了一万佛罗林。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尼古拉五世积极倡导文艺复兴运动B.教皇企图借文艺复兴维护统治C.人文主义思想为欧洲社会普遍接受D.这些作品体现了人文主义精神10.以下是16世纪东西两位思想家的言论,其共同之处是()A.挑战权威 B.否定神性C.崇尚理性D.倡导民主11.雕塑家罗丹参观博物馆时,面对一些人物塑像,曾有感而发地说:“瞧!伏尔泰对面的卢梭,目光中含有无限精微的气息,那是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
”罗丹所谓的“18世纪诸人物的共同性格”是指()A.以理性思考社会,反对专制,提倡民主与法制B.批判君权神授,提出天赋人权,建立民主共和国C.批判宗教神学,提倡人性,主张三权分立D.反对教会的封建束缚,主张“信仰得救”12.有学者认为:中国在明清时期就出现了早期启蒙思想,欧洲17、18世纪也产生了启蒙思想,但前者是封建社会末期的产物,而后者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
后者被看成是“近代社会的宣言书”主要是因为它()A.推动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B.促进了亚洲国家的社会改革C.为法国大革命作了充分准备D.规划了资本主义的政治蓝图重15.京剧脸谱是根据某种性格、性情或某种特殊类型的人物而采用某些色彩的,具有“寓褒贬、别善恶”的艺术功能。
如红色脸谱表示忠诚耿直、热情吉祥;黑色脸谱表示豪爽粗暴、刚正不阿。
由此可知,京剧脸谱艺术()A.具有社会教化的功能B.注重人物性格的多变C.折射了社会伦理秩序D.表明了戏剧艺术成熟16.1846年9月23日,德国柏林天文台的天文学家发现了太阳系中第八颗行星海王星,它是唯一利用数学预测而非有计划的观测发现的行星。
这一成果的取得主要得益于()A.哥白尼的日心说B.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D.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17.1859年以后,信仰再次产生严重的危机。
“宗教真理之金同那个盛装它的古老破旧的钱袋一起丢弃了,而且再也找不回来了。
”这主要是由于()A.马丁·路德提出信仰得救,与“上帝直接对话”B.牛顿创立经典力学理论,摆脱神学对科学的束缚C.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否定生物“神创说”D.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突破近代物理学理论框架18.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它提供了治理和利用热能,为机械供给推动力的手段。
因而,它结束了人类对畜力、风力和水力的由来已久的依赖。
”“它”是()A. 蒸汽机B. 内燃机C. 发电机D. 信息技术19.《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
结合所学判断,该书()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 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C.提出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 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20.1876年,郭嵩焘出使海外期间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劝其扩大留学范围。
他的这些言论引起了士大夫们的谩骂,有人说他是“汉奸”。
结果,出使不到两年他就回国了。
这说明()A.李鸿章的洋务思想日趋保守 B.郭嵩焘对西方体制过于推崇C.郭嵩焘的主张超越主流思想 D.清廷的对外政策发生了变化21.民国初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规定,学校不准祭孔、不准尊孔读经。
袁世凯上台后,下令尊崇伦常,提倡礼教,尊孔之风盛行,章太炎等首先站出来反对。
针对孔教的争议()A.造成了立宪派与革命派之间的论战B.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学的对立C.引发了中国思想文化层面深刻变革D.推动中国由君主立宪走向民主共和22.著名学者任鸿隽在1915年创刊的《科学》发刊词中指出:“世界强国,其民权国力之发展,必与其学术思想之进步为平行线,而学术荒芜之国无幸焉。
”任鸿隽主张()A. 民主制度必须与科学思想相结合B. 科学救国是近代中国的唯一出路C. 科学革命比政治革命更显得重要D. 新文化运动的方向开始发生转移23.在《民报》发刊词中孙中山明确表示:中国不能重走欧美资本主义老路,近时“志士舌敝唇焦,惟企强中国以比欧美,然而欧美强矣,其民实困。
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日炽,尤不能免于第二次革命”,这表明孙中山()A.反对仿效欧美资产阶级革命B.主张建立贫富均等的大同社会C.反对渐进式的资产阶级革命D.将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相结合24.黄仁宇在总结国共两党的历史博弈时说:“毛泽东的成功归功于他打破城乡之间的沟通障碍…当毛泽东的话语延伸到小村落时,被孤立在城市的国民党绝对没有机会赢得中国。
”据此可推知材料()A. 夸大了毛泽东话语的作用B. 肯定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 有意抬高毛泽东的政治地位D. 认为国民党对农村统治薄弱25.老百姓概括邓小平理论:“一块石头两只猫,三个梨儿四只鸡,五十加一百。
”所谓“一块石头”,指的是改革开放和搞经济特区前无古人,允许大家摸着石头过河;所谓“两只猫”,指的是“不管白猫黑猫,捉得住老鼠的就是好猫”。
那么所谓“三个梨儿”指的是()A.三个有利于的检验标准B. 改革开放的基本路线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第26题18分,第27题20分,第28题12分,共50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8分)材料一唐宋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复兴的时期。
韩愈及其以后的一代又一代儒学者提倡回归经典。
中国的古典并没有丧失,只是经过韩愈以后重新检讨,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从丝绸之路传入的西方宗教,包括基督教、佛教、摩尼教,分别在中国扎根。
唐宋时代,外来的文化力量非常强大,契丹、女真、蒙古以及中亚等外族进入中国,使中国不再是单纯的华夏民族。
中国文化接受了外来的刺激,也吸收了许多外来的文化。
在此基础上,韩愈、柳宗元、李翱的工作,终于引发了后来理学、新理学和禅宗的活跃气息。
材料二 1096年欧洲第一次十次军东征发动,通过东征,欧洲人发现在教会垄断的文化圈外,还有许多不同的思想观念。
特别是他们发现古希腊留下来的文化遗产都被教会一手遮天,不为欧洲一般人所知。
东征带回的许多古希腊文化典籍,由教会外学者翻译为拉丁文,这就开启了文艺复兴的契机,让欧洲人可以重新检视其文化遗产。
欧洲人也经由东征,发现了遥远的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接触到了新的事物。
文艺复兴的意义在于欧洲人重新发现过去、并开始认识远方的人类文明,他们扩大了视野,不再甘于只接受独断的基督教文化。
他们重新认识古典,并且设法将古典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作一番融合。
——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⑴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宋文化复兴的背景。
(8分)⑵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文化复兴和西方文艺复兴的相似之处以及对文明发展的启示。
(10分)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失败使清朝统治者和士大夫们深感“创巨痛深”,因此“人人有自强之心,亦人人为自铎之言”……他们接过林則徐、魏源所倡导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旗帜,采西学,设局厂,谋自强,掀起了一场以“求强”“求富”为目标的洋务运动。
这一以“师夷智”为新内涵的经世运动,不仅给经世学注入了新内容,将晚清经世实学思湖推向高湖,而且造成中国文化结构的异动,为近代“新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摘编自黄长义《晚清经世实学的流变》材料二随着工业革命与西方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张,包括“抨击中国专制说”在内的西方学说,随着西方的商品,一同被输送到世界各地。
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种观点传入中国。
谭嗣同在1896年完成的《仁学》中说,“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对秦汉以下的中国政治持全盘否定态度,此后……都将从秦始皇开始到20世纪初延绵不绝的中国的政治体制一并视为专制政体。
——摘编自侯旭东《中国古代专制说的知识考古》(1)根据材科一和所学知识,说明中国近代“师夷智”运动产生的原因和影响(12分)(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l9世纪末20世纪初“抨击中国专制说”得以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
(8分)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2分)材料 1687年,牛顿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阐述了其后被视作真理的物体运动三大定律。
同年,牛顿被选为国会议员,后被封为爵士,成为英国皇家学会会长和法国皇家学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