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单元总结)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总结思维导图(一)知识导图(二)能力导图知能要点(一)知识要点【文学常识】1.《沁园春·雪》选自《》。
2.《我爱这土地》作者,原名, 诗人,代表作有《》《光的赞歌》《向太阳》等。
3.《乡愁》作者,台湾散文家、。
代表作有诗集《》。
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作者,建筑学家、文学家, 诗人之一。
5.《我看》作者,原名查良铮, 诗人、。
是“”的代表性诗人,代表作有《穆旦诗集》。
【字音字形】1.莽.莽( )2.素裹.( )3.妖娆.( )4.稍逊.( )5.成吉思汗.( )6.风sāo()7.天jiāo()8.嘶.哑( ) 9.汹.涌( ) 10.lí()明11.fǔ()烂12.窄.窄( ) 13.坟mù()14.娉.婷( ) 15.冠冕.( ) 16.呢喃.( )17.鲜yán() 18.柔nèn()19.忧戚.( ) 20.飘逸.( ) 21.摇曳.( ) 22.丰rùn()23.红yùn() 24.wǎng()然25.流pàn()【词语理解】1.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
2.数(这里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还看今朝。
3.我也应该用嘶哑..( )的喉咙歌唱。
4.那轻,那(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5.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6.哦,逝去的多少欢乐和(忧伤)。
7.随着季节的起伏而飘逸..( )。
【文章主旨】1.《沁园春·雪》以宏伟的气魄描绘了雄伟而又妖娆的北国风光,纵论历史上的英雄人物,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壮丽河山的热爱之情,表达了作者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2.《我爱这土地》以象征的手法,通过鸟儿对土地的歌唱,表达诗人对处于苦难中的祖国刻骨铭心、至死不渝的热爱之情以及决心为其献出生命的强烈愿望。
3.《乡愁》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具体的事物,将抽象的乡愁变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表达了诗人渴望与亲人团聚,渴望祖国早日统一以结束分离之苦的强烈愿望。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
娜成为第一个捧起网球大满贯单打冠军的亚洲选手。
①④⑤⑥是单句;②③是复句。
两种复句 7.递进复句和承接复句。
递进复句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相连,后面分句所表示的意思比 前面分句更进一层。分句之间的顺序固定,不能随意变动。
关联词语 承接复句
• (3)建筑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 《乡愁》共4节,每节的结构、形式一样,句式整齐。(结构美)
• 6.单句和复句。
• ★单句,是由短语或单个的词构成的句子,有特定的语调,能独自 表达一定的意思的语言单位,不可再分析出分句的句子。
• ★复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意义相关,结构上互不作句子成分的分句 组成。
• 3.象征。
• 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 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以物征事的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
• 象征的表达效果是:寓意深刻,能丰富人们的联想,耐人寻味,使 人获得意境无穷的感觉;能给人以简练、形象的实感,能表达真挚 的感情。
• 4.意象和意境。
• “意象”就是融入了作者情思的客观物象。这个所谓的“象”就是 客观的事物,“意”就是作者的感情。
反复
作用
强调,增强语气或语势。起到反复咏叹,表达强烈情感的作用。同时,反 复的修辞手法还可以使诗文的格式整齐有序,而又回环起伏,充满语言美。
反复与 排比的 区别
反复是为了强调某个意思或突出某种情感而重 复使用某些词语或句子,所要表达的侧重点在于重 复的词语或句子上。
排比则是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 一致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短语或句子排列起来使用, 侧重点不在相同的词语上。
• “意境”指诗歌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最新九年级语文上册一二三单元知识要点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一二三单元知识要点第一单元自然物语第1课沁园春.雪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沁qìn园春分fèn外妖娆ráo成吉思汗hán 数shǔ风流人物点拨:“分”“汗”“数”是多音字,要注意课文中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 惟余莽莽惟:只。
(2) 须晴日须:等到。
(3) 略输文采输:差、失。
(4) 俱往矣俱:都。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
(1)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 点明这首词的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 “望”字统领的句子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4) 全词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 写出采用比喻、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2、解释下列句子。
(1) 惟余莽莽。
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2)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3)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统统都过去了,要说真正的英雄人物,还得看今天。
三、段落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沁园春雪》下阕词的内容。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四、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沁园春雪》的作者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第2课雨说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田圃pǔ禁锢gù留滞zhì喑yīn哑斗笠lì襁褓qiǎng bǎo点拨:“滞”不要误读为“dài”。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 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踪迹。
(2) 我来了,我走得很轻,而且温声细语地/我的爱心像丝缕那样把天地织在一起(3) 跟着我去踩田圃的泥土将润如油膏/去看牧场就要抽发忍冬的新苗(4) 第一样事,我要教你们勇敢地笑啊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可是,我是幸运的/我是在白云的襁褓中笑着长大的。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故事默写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故事默写
根据教材要求,下面是第一单元的故事默写题目内容:
1. 《山鸡的窝》
山鸡是一种生活在山区的鸟类,它们一般在高山上筑窝。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对山鸡夫妇怀孕之后找到了一个安全的地方筑窝并孵化蛋的故事。
2. 《脑袋》
小明在播放器中放了一张名叫《脑袋》的CD,并且一直听着这首歌。
他渐渐地变得越来越聪明,但他的脑袋也越来越大。
3. 《世界上最后一只苏门答腊猩》
这个故事讲述了在世界上只剩下最后一只苏门答腊猩猩的情况下,人类和它展开了一场非常紧张的对峙。
人类希望将这只猩猩带出来进行研究,而猩猩则坚决不肯离开自己的家园。
4. 《茧子中的生命》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只正在蜕皮的蝉宝宝在茧子中经历的种种困难和磨难,但它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成功地破茧而出,变成了一只美丽的蝉。
5. 《又见神笔马良》
这个故事中,小明不小心得到了神笔马良。
他发现,只要他用这支神笔画出任何东西,那些东西就会变成现实。
小明开始运用神笔马良创造了许多奇妙的事物,带给他和周围人无数惊喜和快乐。
以上是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的故事默写的内容。
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完成默写题目。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复习
济慈诗才横溢,与雪莱、拜伦齐名。死时他年仅25岁,可 是他遗下的诗篇一直誉满人间,被认为完美地体现了西方浪漫 主义诗歌的特色,并被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杰出代表。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 死亡。(点明主旨)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 没有停息(再次点明 主旨)
生机勃勃的盛夏 前 (动景) 后 呼 应 宁寂严冬和温馨
家庭(静景)
联 想
夏冬两幅画面叠印在一起
4.外国诗两首(2) 俄·叶赛宁
叶赛宁(1895~1925)被誉为“天才的 乡村歌手”、苏维埃诗歌奠基人之一,1916 年第一本诗集《扫墓日》出版。同年应征入 伍,一年后,时值二月革命、十月革命,诗 人写了《变容节》、《乐土》、《约旦河的 鸽子》等著名诗作,以抒情的方式,抒发个 人对革命的感受。1919年参加意象派并成为 中心人物,写出《四旬祭》、《一个流氓的 自由》。1921年诗人与到莫斯科访问的美国 舞蹈家邓肯相识,热恋成婚,并出游西欧、 美国。两人很快由热恋变为争吵,终于离异。 1923年诗人回国。
以上景物确实很美,作者认为还有那种景色是美丽 的呢?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须”的意思是等到。表明天还没有晴,所以这句话是虚写。
简析词的的下阕
下阕:评论历史上人物,歌颂当代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也可分三层。 第一层承上启下,由描写转入评论历史人物。
“江山如此多娇”,承接上文,再一次赞美祖国山河。“娇”是 一种女性美,正与“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相照应。“引无数英雄 竞折腰”,引出下文,指出历史上有很多英雄人物,为祖国的壮丽 河山而倾倒。两句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成为有机的整体。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课文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课文1. 文学常识。
- 作者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
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 沁园春,词牌名,又名“东仙”“寿星明”“洞庭春色”等。
雪,是这首词的题目。
2. 主题思想。
- 这首词分上下两阕。
上阕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阕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伟大抱负。
全词熔写景、议论和抒情于一炉,意境壮美,气势恢宏,感情奔放,胸襟豪迈,颇能代表毛泽东诗词的豪放风格。
3. 重点词句赏析。
-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开篇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互文见义,极言范围之广,气魄宏大。
“冰封”“雪飘”一静一动,勾勒出冬季北国的壮丽景象。
-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望”字统领下文,这里既有对长城、黄河等实景的描写,又有诗人的想象。
“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写出了雪后的雄浑景象,“莽莽”形容原野辽阔,无边无际;“滔滔”形容河水奔腾不息,这里写黄河结冰,失去了往日的汹涌澎湃。
-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群山比作银蛇在舞动,高原比作白象在奔跑,“欲与天公试比高”赋予山原以生命和顽强的性格,生动地写出了群山高原的生机与活力,表现出一种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
-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这三句是想象之景,想象雪后初晴,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象。
“红装素裹”把红日映照下的江山美景比作一个穿着艳丽服饰的少女,“分外妖娆”则强调这种美丽超出平常,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 下阕中“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这几句诗人以“惜”字总领,对历史上的英雄人物进行评价。
“略输”“稍逊”“只识”等词语,在肯定他们的历史功绩的同时,也指出了他们的不足,体现了诗人的豪迈气概和超越前人的伟大抱负。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初中语文 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
一单元知识梳理一、重点字音莽.莽(mǎng)滔.滔(tāo)素裹.(guǒ)妖娆.(ráo)多娇.(jiāo)折.腰(zhé)略输.(shū)稍逊.(xùn)风骚.(sāo)天骄.(jiāo)大雕.(diāo)成吉思汗.(hán)黎.明(lí)嘶.哑(sī)汹涌.(yǒng)腐.烂(fǔ)吹刮.(guā)激怒.(nù)悲愤.(fèn)窄.(zhǎi)一枚.(méi)坟墓.(mù)海峡.(xiá)光艳.(yàn)娉.婷(pīng)鲜妍.(yán)冠.冕(guān)柔嫩.(nèn)呢喃.(nán)揉.过(róu)丰润.(rùn)翅翼.(yì)凝.望(níng)忧戚.(qī)枉.然(wǎng)勃.发(bó)飘逸.(yì)漫.游(màn)流盼.(pàn)摇曳.(yè)二、重点词语妖娆风骚天骄嘶哑汹涌悲愤腐烂轻灵娉婷鲜妍冠冕呢喃忧戚丰润飘逸流盼摇曳漫游红装素裹三、重点释义(1)须:等到。
(2)北国:我国北方。
(3)滔滔:词中指黄河波涛滚滚的样子。
(4)妖娆:娇艳美好。
(5)折腰:弯腰行礼,词中是倾倒的意思。
(6)风骚:本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后来泛指文章辞藻。
(7)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一片。
(8)红装素裹: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注意(10)唐宗宋祖: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和宋太祖赵匡胤(927-976)。
(11)一代天骄:称雄一世的人物。
天骄,天之骄子。
(12)风流人物:词中指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
(13)嘶哑:声音沙哑。
(14)汹涌:(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15)止息:停止。
(16)娉婷: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注意(17)鲜妍:鲜艳美丽。
九年级语文上册字词
九年级语文上册字词一、字词积累1. 第一单元- 沁园春·雪- 妖娆(yāo ráo):娇艳美好。
- 红装素裹(hóng zhuāng sù guǒ):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交相辉映的壮丽景色。
- 一代天骄(yīdài tiān jiāo):指称雄一世的人物。
- 我爱这土地- 嘶哑(sī yǎ):嗓音沙哑不圆润,甚至发不出声来。
- 汹涌(xiōng yǒng):水势翻腾上涌。
形容波浪又大又急。
- 乡愁- 邮票(yóu piào):邮局发售的、用来贴在邮件上表明已付邮资的凭证。
- 船票(chuán piào):乘船的票据。
- 坟墓(fén mù):埋葬死人的穴和上面的坟头。
- 海峡(hǎi xiá):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片海洋的狭窄水道。
2. 第二单元- 敬业与乐业- 征引(zhēng yǐn):引用事实或言论、著作做根据;引用。
- 旁骛(páng wù):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不专心。
- 亵渎(xiè dú):轻慢;不尊敬。
- 敬业乐群(jìng yè lè qún):专心于学业或工作,乐于与同事、朋友一起切磋、交流。
- 断章取义(duàn zhāng qǔyì):不顾文章或讲话的原意,孤立地取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 不二法门(bù èr fǎmén):常用来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 言行相顾(yán xíng xiāng gù):说的和做的相照应。
-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赞誉(zàn yù):称赞;称誉。
- 典范(diǎn fàn):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
- 惊骇(jīng hài):惊慌害怕。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至三单元知识点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至三单元知识点语文考试最注重的是课文内容的考察,也是对考生的一个基础知识的考察,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九班级语文)上册第一至三单元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九班级语文上册第一至三单元知识点第一单元自然物语第1课沁园春雪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沁qn园春分fn外妖娆ro成吉思汗hn 数shǔ风流人物点拨:“分”“汗”“数”是多音字,要注意课文中读音。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 惟余莽莽惟:只。
(2) 须晴日须:等到。
(3) 略输文采输:差、失。
(4) 俱往矣俱:都。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1、用原文填空。
(1)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2) 点明这首词的中心的句子是: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3) “望”字统领的句子是: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4) 全词中起承上启下作用的句子是: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5) 写出采纳比方、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把静物写动的句子是: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2、解释下列句子。
(1) 惟余莽莽。
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
(2)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
群山好像(一条条)银蛇在舞动,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许多)白象在奔跑。
(3)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统统都过去了,要说真正的英雄人物,还得看今天。
三、段落背记知识清单。
默写《沁园春雪》下阕词的内容。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四、文学常识背记知识清单《沁园春雪》的是毛泽东,“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第2课雨说一、重点字词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田圃pǔ 禁锢g 留滞zh 喑yīn哑斗笠l 襁褓qiǎng bǎo[点拨:“滞”不要误读为“di”。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 当田圃冷冻了一冬禁锢着种子/牧场枯黄失去牛羊的踪迹。
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诗歌整合
基础-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那轻,那pīng tíng( ),你是,xiān yán( ) 百花的guān miǎn( )你戴着,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ní nán( )。
轻灵
娉婷
鲜妍
冠冕
呢喃
《沁园春·雪》
意象:鸟、土地、河流、风、…; 特点:深沉、激愤,营造了一种深重、沉郁的气氛。
《我爱这土地》
意象:四月天、云烟、风、星子、月夜…;特点:梦幻,轻盈,营造了一种优美、温暖、浪漫的气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特点:具体可感,营造了一种浓重、怅惘的气氛。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fǔ làn( )在土地里面。
嘶哑
汹涌
黎明
腐烂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yóu piào( )。
基础-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hǎi xiá( )。
邮票
海峡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笑响点亮了四面风;qīng líng(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作者简介
2
写作背景
《沁园春·雪》这首词,是毛泽东于1936年2月所作。“沁园春”为词牌名,“雪”为词名。当时,毛泽东和彭德怀率领红军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和这白雪皑皑的塬地展现在他眼前时,不禁感慨万千,诗兴大发,欣然提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
基础-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如今却只见他生命的静流随着季节的起伏而piāo yì( )。
哦生命的飞奔,叫天风挽你坦荡地màn yóu( ),像鸟的歌唱,云的liú pàn( ),树的yáo yè( )。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目录
部编九年级上册语文目录
一、第一单元
《沁园春·雪》 - 毛泽东《我爱这土地》 - 艾青《乡愁》 - 余光中《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 林徽因《我看》 - 穆旦写作:学习扩写综合性学习:君子自强不息
二、第二单元
《敬业与乐业》 - 梁启超《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 雨果《论教养》 - 利哈乔夫《精神的三间小屋》 - 毕淑敏写作:论证要合理综合性学习:众人拾柴火焰高
三、第三单元
《故乡》 - 鲁迅《我的叔叔于勒》 - 莫泊桑《孤独之旅》 - 曹文轩写作:人物描写要生动名著导读:《水浒传》-施耐庵课外古诗词诵读
四、第四单元
《活动与探究一:戏剧生活》《曹刿论战》 - 左丘明《邹忌讽齐王纳谏》 - 《战国策》《出师表》 - 诸葛亮《陈涉世家》 - 司马迁写作:语言简明综合性学习:走进小说天地
五、第五单元
《古诗词三首》《行路难》(其一) - 李白《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 刘禹锡《水调歌头》 - 苏轼《月夜忆舍弟》 - 杜甫《长沙过贾谊宅》 - 刘长卿《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 韩愈《商山早行》 - 温庭筠写作:学习缩写
六、第六单元
《君子喻于义》《富贵不能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少年中国说(节选)》 - 清朝末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 鲁迅写作:学习改写综合性学习:词的天地
七、第七单元
《智取生辰纲》 - 施耐庵《范进中举》 - 吴敬梓《三顾茅庐》- 罗贯中《刘姥姥进大观园》 - 曹雪芹写作:写作要感情真挚名著导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课外古诗词诵读注:以上目录内容可能根据不同版本教材有所调整,建议以实际教材为准。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笔记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笔记
1.重点字词梳理:包括课本中的生字、生词,以及一些重点词语
的解释和用法。
2.文学常识总结:介绍本单元涉及的文学常识,包括作家、作品、
文学流派等。
3.课文内容解读:对每篇课文进行详细的解读,包括文章主旨、
段落大意、写作特点等。
4.重要句子分析:选取课文中的一些重要句子,进行语法、修辞
等方面的分析,以帮助理解课文。
5.阅读方法指导:针对本单元的课文类型和阅读要求,提供一些
阅读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6.写作技巧借鉴:从本单元的课文中提炼出一些写作技巧,供学
生在写作中借鉴和运用。
7.综合性学习活动:介绍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内容和方法,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提高语文综合能力。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知识点整理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的四篇课文《沁园春·雪》《雨说》《星星变奏曲》《夜》中,涉及的知识点包括:
1.诗歌的基本知识:包括诗歌的定义、分类、特点等。
2.诗歌的主题和意象:包括诗歌所表达的主题思想、意象的象征意义等。
3.诗歌的语言艺术:包括诗歌语言的音韵、节奏、修辞等表现手法。
4.诗歌的鉴赏方法:包括如何欣赏诗歌的美、如何理解诗歌的意境等。
具体到每篇课文的知识点:
《沁园春·雪》:这首诗描绘了北国壮丽的雪景,表达了作者对无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赞美之情。
知识点包括诗歌的意境、象征手法、语言艺术等。
《雨说》:这首诗以雨的口吻,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赞美。
知识点包括诗歌的主题思想、意象的象征意义、语言艺术等。
《星星变奏曲》:这首诗通过描绘星星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知识点包括诗歌的意象、象征手法、语言艺术等。
《夜》:这首诗描绘了夜晚的静谧和美丽,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知识点包括诗歌的意境、语言艺术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诗歌,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语文九年级上册一单元字词
九(上)第一单元字词第一课:一、给加点字注音。
肇.庆()泠泠.()淙淙.()一脉.()怅惘..()汩汩.()古刹.()污垢.()繁衍.()一泓.()二、多音多意字注音。
种种()类刹刹()那种()植刹()车三、词语解释。
1、遐想——2、楹联——3、怅惘——4、迥然——5、盎然——6、万籁俱寂——四、文学常识,写作。
1、移步换景——按地点的转移和时间的先后来安排写作顺序。
第二课:一、给加点字注音。
潺潺.()涟漪..()惬.()意扬镳.()..()吝啬2、多音字注音。
横横()标塞阻塞()蛮横()塞()外塞()车二、词语解释。
1、颤动——2、惬意——3、涟漪——4、和煦——5、分道扬镳——三、文学常识。
1、普里什文,(国)作家,在发表文学作品《在鸟不受惊的地方》一举成名。
第三课:一、给加点字注音。
万壑.()苍穹.()若即.()若离地壳.()二、多音字注音。
都全都()解解()释都()市解()送三、词语解释。
1、崛起——2、苍穹——3、殷勤——4、仙山琼阁——四、成语补充。
万丈深含苞放悬崖壁千百态浮想翩南辕北第四课:一、给加点字注音。
褒.()贬.()醇.()攒.()聚玲珑剔.()透恍.()惚.()圩.()子二、词语解释:1、褒贬——2、恬静——3、袅袅——4、攒聚——三、文学常识。
杨朔,现代家,代表作有《茶花赋》、《荔枝蜜》、、《雪浪花》。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分别回答问题。
【一】拟态——神奇的自然礼物(14分)康乐①当你在森林小径散步时,可能会看到一片不起眼的枯叶,但你的脚还没有踏上去,“枯叶”却突然飞起,瞬间变成一只闪耀着墨蓝色光泽的美丽蝴蝶。
它翩然飞去,很快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原来是罕见的枯叶蝶。
②你或许还会看到一只虎甲在路上迅速跳动,细看却觉蹊跷——“虎甲”竟然长着超长的触角!原来这是一种螽斯①的若虫②,它模拟虎甲的体色、外形和跳跃行为,以防被猎食。
直至完成最后一次蜕皮,它就会成为一只巨大的螽斯,前翅宽阔,脉络清晰,像一片树叶。
九年级上册语文笔记第一单元
九年级上册语文笔记第一单元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笔记。
1. 文学常识。
- 作者毛泽东,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
他是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
- 词牌名“沁园春”,“雪”是题目。
词是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和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
2. 字词积累。
- 妖娆(yāo ráo):娇艳美好。
- 一代天骄:指称雄一世的人物。
天骄,“天之骄子”的省略语。
3. 内容分析。
- 上阕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总写北国雪景,“千里”“万里”互文见义,极言范围之广。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望”字统领下文,“长城”“大河”是典型的北方景物,写出了雪景的雄伟壮阔。
- 下阕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承上启下,“娇”字表现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折腰”有倾倒之意。
接着评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英雄人物,指出他们的不足,“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俱往矣”将历史人物一笔带过,“风流人物”指的是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这里也暗指无产阶级,表达了诗人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念。
1. 文学常识。
- 作者艾青,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现代诗人。
2. 字词积累。
- 嘶哑(sī yǎ):声音沙哑。
- 汹涌(xiōng yǒng):(水)猛烈地向上涌或向前翻滚。
3. 内容分析。
- 全诗以“假如我是一只鸟”开头,鸟的形象与土地紧密相连。
“嘶哑的喉咙”,表明这只鸟饱受磨难,但它仍然要歌唱,歌唱“土地”“河流”“风”“黎明”。
“土地”象征着生他养他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河流”象征着人民心中对侵略者暴行的愤怒,“风”象征着人民抗争的力量,“黎明”象征着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解放区。
- 最后两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祖国深深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全册中心思想归纳:九年级部编语文上册
全册中心思想归纳:九年级部编语文上册第一单元:人与自然课文1:《草原》《草原》描绘了草原的美丽风光,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通过描绘草原的变化,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主题。
课文2:《背影》《背影》通过讲述作者与父亲在火车站的离别,表现了父爱的深沉。
同时,通过父亲背影的消失,表达了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理念。
第二单元:人与社会课文3:《藤野先生》《藤野先生》通过讲述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展现了藤野先生的高尚品质。
文章强调,只有真诚相待,才能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实现和谐社会。
课文4:《我的叔叔于勒》《我的叔叔于勒》通过讲述作者的叔叔于勒的故事,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性的复杂。
文章呼吁关注社会底层人群,追求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
第三单元:人与自我课文5:《秋天的怀念》《秋天的怀念》通过讲述作者与母亲之间的亲情,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感激和怀念之情。
文章强调,学会感恩,珍惜亲情,是人类自我成长的必经之路。
课文6:《散步》《散步》通过讲述作者与家人一起散步的故事,展现了家庭的温馨和谐。
文章倡导,在忙碌的生活中,要学会关爱家人,享受家庭的温暖。
第四单元:人与历史课文7:《古诗十九首》《古诗十九首》通过选取古代诗人创作的十九首诗歌,展现了古代社会的风貌。
文章强调,了解历史,传承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
课文8:《司马光》《司马光》通过讲述司马光的生平事迹,展现了他的聪明才智和崇高品质。
文章呼吁,以史为鉴,研究先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
第五单元:人与科技课文9:《呼兰河传》《呼兰河传》通过讲述呼兰河地区的发展变化,反映了科技进步给人类生活带来的巨大变革。
文章强调,科技的发展要与人类的福祉相结合,才能真正造福人类。
课文10:《我的战友邱少云》《我的战友邱少云》通过讲述邱少云的英雄事迹,展现了他在科技领域的杰出贡献。
文章呼吁,青少年要热爱科学,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总结九年级部编语文上册的全册中心思想归纳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人与历史、人与科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实践
• 找出文中的主旨句
• “大地的诗歌从来不会死亡”, • “大地的诗歌呀,从来没有停息”
1、大地的诗歌是什么意思? 诗人把大自然一切美好动听的声音,比 喻成“大地的诗歌” 2、如何理解“从来”一词的含义? 春秋两季本来就是百鸟千虫欢唱的季节, 夏天,鸟儿不叫了,就出现了蝈蝈的乐音, 冬天,夜晚寂寞了,就出现了蛐蛐的歌儿, 由此,大地的诗歌是四季不歇的,是“从 来不会”死亡的。
3、诗中是怎样体现这一主旨的? 通过对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日 “蛐蛐的歌儿”的描写,赞美“大地的诗 歌从来不会死亡”。
《蝈蝈与蛐蛐》要表达怎样的主题思想?
全诗虽然只勾勒了夏、冬两幅小景,但
它所揭示的却是大自然一年四季歌声不断、
充满生机的规律,歌颂了大自然的无限美好
和生生不息的永恒美,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无
郑愁予
作者简介
郑愁予,原名郑文韬,1933 年出生于山东济南。童年随父辗 转大江南北,1949年随家人去台 湾,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68 年赴美,在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 班进修,获艺术硕士学位。此后 一直保持沉默、很少发表作品。 1973年左右再度出山,“宝刀未 老”,勤耕不辍,代表作有《错 误》、《水手刀》等,大多以旅 人为抒情主人公,被称为“浪子 诗人”。现旅居美国,为“现代 诗社”成员,任耶鲁大学东亚文 学系教授。
九年级语文(上) 第一单元课件
导航图
综合实践
课题及作者信息
四、外国诗两首
教材及单元信息
三、星星变奏曲
二、雨说
一、沁园春· 雪
教材及单元信息
• 教材信息 人民教育出版社 • 单元信息 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课件 • 课文目录
• • • • •
第一课…沁园春· 雪 第二课…雨说 第三课…星星变奏曲 第四课…外国诗两首 综合练习 写作 与口语交际 :雨的诉说
词的下阕在写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 情?
全词小结
这首词,上阕写北国雪景,纵横千万里, 大气磅礴,旷达豪迈;下阕转入抒情、议 论,气雄万古,风流豪壮。全词将写景、 议论、抒情有机结合,浑然一体。写景是 议论、抒情的基础,议论、抒情是写景的 深化。
音乐欣赏
《沁园春 雪》
第二课
雨 说
——为生活在中国大地上的儿童而歌
写作背景
本诗写于1980年,也是诗人首次发表的诗 作。诗人经历了恶梦一样的“文革”十年, 目睹了专职的残酷和人情亲情的被毁灭, 因此对“文革”时代的黑暗进行揭露和反 抗。回想暗夜如磐的年代,诗人倾诉着自 己质朴的愿望,因此写下了此诗,寄托了 诗人美好的梦,也表达了诗人的苦闷与迷 惘,这是诗人思考历史、人和现实的表现。
朦胧诗:又称新诗潮诗歌,是新诗潮诗歌运 动的产物,因其在艺术形式上多用总体象 征的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义性,所以 被称作“朦胧诗”。 是新时期的一个非常 重要的文学流派,是文革后期一群自我意 识开始觉醒青年,利用诗歌的形式对现实 进行反思和追求诗歌独立的审美价值的产 物。 这首诗体现了朦胧诗的一些典型特征。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寒冷中寂寞地燃烧 寻求星星点点的希望 1、反面表达,构成对现实的否定 谁愿意 一年又一年 总写苦难的诗 每一首都是一群颤抖的星星 像冰雪覆盖在心头 2、第一次反问,写出现实世界的苦难
谁愿意,看着夜晚冻僵 僵硬得像一片土地 风吹落一颗又一颗瘦小的 3、第二次反问,写出现实世界的寒冷 谁不喜欢飘动的旗子,喜欢火 涌出金黄的星星 在天上的星星疲倦了的时候——升起 去照亮太阳照不到的地方 4、第三次反问,表现诗人为追求光明而献身的决 心
限热爱和赞美之情。
【俄】叶赛宁
作者简介
• 谢尔盖· 亚历山大德罗奇· 叶赛宁
(1895-1925),俄罗斯诗人。 早期诗作描写农村自然风光,赞 美宗法制农民生活,他的抒情诗 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 绘农村大自然景色,被誉为“天 才的乡村歌手”、苏维埃诗歌奠 基人之一。
1、夜的美体现在哪?
万籁俱寂
(1、4节)
静
溪水轻唱 (以动写静) (2节)
银辉洒落
(3节)
2、诗人在描绘夜景时,采用了哪些不同 的角度展开描写? 分别从听觉和视觉的角度描写了动 景和静景。
小结
1、说说《夜》传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夜是一份独特的静谧与柔美,诗人陶 醉其中而尽情地享受着这份恬静与闲适, 蕴含了诗人对生活中美好事物的钟情与热 爱。 2.《夜》在朗读时应该带着怎样的感情基调? 恬静轻柔、充满喜爱是诗的最主要的 感情基调。
内容分析、诗朗诵欣赏
一、诗人对光明的理想世界的向往
如果大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光明 谁还需要星星,谁还会 在夜里凝望 寻找遥远的安慰 1、由“如果”引领这一假设句,构成对黑暗 现实强有力的否定
谁不愿意 每天 都是一首诗 每一个字都是一颗星 像蜜蜂在心头颤动
2、由“谁不愿意”开头的第一次反问,诗人 借助“诗”和“蜜蜂”这两种象征光明的 美好意向,构成一个富有诗意的理想世界
谁不愿意,有一个柔软的晚上 柔软得像一片湖 萤火虫和星星在睡莲丛中游动
3、第二次反问,构成一个夏夜般柔美的理想世界
谁不喜欢春天,鸟落满枝头 像星星落满天空 闪闪烁烁的声音从远方飘来 一团团白丁香朦朦胧胧
4、第三次反问,构成一个春天般温馨迷人的理想世界
二、诗人对黑暗冰冷的严酷现实的否定,表 达为追求光明而 献身的决心。
第三课 星星变奏曲
江 河
作者简介
江河,原名于友泽,1949年生,北京人, 1968年高中毕业。1980年他在《上海文学》 发表处女作《星星变奏曲》。著有诗集 《从这里开始》、《太阳和他的反光》等。 是新时期朦胧诗的代表诗人之一。他的诗 作中灌注了厚重的历史感,以《纪念碑》 等政治抒情诗和古代神话组诗《太阳和他 的反光》赢得了社会的瞩目。
配乐朗读欣赏
听读要求:(1)听准音。(2)注意朗读节奏
与朗读时的感情基调。
明确:感情基调是喜悦的。朗读语调是轻
快的。
内容探究
*在这首诗中,“雨”象征什么?“大地”具体指什么? 诗中的“雨”是爱的化身,象征自由和幸福。 大地具体指中国。
*标题为“雨说”,那么,雨说了些什么呢?主要表达了什么
意思?
这些殷切的话语集中表达了作者对中国少年儿 童的热爱,期望他们快乐自由地生活,永远笑对人 生,以蓬勃的生命力去面对人生的挑战。
第一课
沁园春· 雪
沁 园 春 雪
·
认识作者
毛泽东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 袖,也是一位伟大的诗人。 著名诗人臧克家说过:"毛 泽东诗词是伟大的篇章。"
诗词联 读
欣赏《沁园春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拓展延伸
我国古代诗词中描写夜的名句:
1.“小楼一夜听风雨,明朝深巷卖杏花”。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陆游)
2.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李商隐) 3.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 4.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
内容探究
*“我要教你们勇敢的笑”这句话中“笑”的内涵是什么?
笑代表一种快乐幸福、乐观向上的态度,是诗人鼓励孩 子们要乐观向上地生活。
*“只要旗子笑,春天的声音就有了/只要你们笑,大地的
希望就有了” 句中的“旗子” “春天”象征什么?这两句 诗应该如何理解? 红旗象征国家。春天象征青少年。 只要孩子们能够勇敢地表达出要求自由、幸福的愿望, 祖国就有希望了。
上阕导读
词的上阕主要描写了什么?表达作者怎样 的一种感情? 一个“望”字管到那里? 上阕写景运用了许多值得你学习的好方法, 你能从这部分中列举一、二吗?
下阕导读
词的下阕中一个“惜”字领到哪里?这个“惜” 字包含了哪些含义?
毛泽东为什么在这首词中单单选择“秦皇汉武、 唐宗宋祖、及成吉思汗”来评论? 下阕中一个“稍”,一个“略”一个“只识”, 在语言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第四课 外国诗两首
作者简介:
约翰· 济慈(1795-1821),英国浪漫主义诗人, 出身卑微,生活贫困,自幼喜爱文学。1817年出 版第一部诗集《诗歌》,其中有名篇《蝈蝈与蛐 蛐》,从此崭露头角。他的著名诗篇有《夜莺 颂》、《秋颂》等,他的诗想象丰富,绚丽多彩, 对世人具有极大的影响。济慈诗才横溢,与雪莱、 拜伦齐名。死时他年仅25岁,可是他遗下的诗篇 一直誉满人间,被认为完美地体现了西方浪漫主 义诗歌的特色,并被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 杰出代表。
5.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刘长卿)
课堂总结
《蝈蝈与蛐蛐》和《夜》是两首优美的 田园诗。它们都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 而又各有其特点。《蝈蝈与蛐蛐》是一首大 自然的颂歌,它以盛夏“蝈蝈的乐音”和冬 日蛐蛐的歌儿”来赞美“大地的诗歌从来不 会死亡”,歌颂大自然的无比美好和无限生 机。《夜》犹如一首小夜曲,它在静谧、美 丽的夜景中,蕴含着诗人的情感,传达出诗 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他安适、宁静的心境。
作者简介:
蝈蝈和蛐蛐 大地的诗啊永远不会死: 当骄阳炎炎使百鸟昏晕,. 写作与口语交际:雨的诉说 躲进了树荫,却有个声音 在草地边、树篙闻飘荡不止; 那是蝈蝈在领喝,在奢华的夏日 它的欢乐永远消耗不尽, 因为如果它唱得疲倦过分, 就在草寸下享受片刻的闲适。 大地的诗啊永远不会停: 在寂寞的冬夜里,当霜雪 织出一片静寂,炉边的蛐蛐 尖声吟唱,歌声随着温度上升, 使人在睡意朦胧中恍惚听得, 绿草如茵的山坡上蝈蝈的歌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