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政治制度_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合集下载

2015年高中历史 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件 人民版必修1

2015年高中历史 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件 人民版必修1
1.军机处 (1)原因:直接原因是强化西北军务的需要;根本原因是加强皇权。 (2)特点: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最重要的中枢机构;机构简单,人员 精干,办事效率较高;政治决策封闭性的特征较明显。 (3)意义: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2.密折制 (1)目的: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 (2)作用:使中央的政治权力更集中。 3.影响 (1)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 (2)中央集权逐步加强,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压抑。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目标导
预习引


课程标准
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 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1.说出明清时期的政治状况。 2.认识明朝内阁制度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立对封建专制制度的影 响。(重点) 3.分析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难点)
学习目标
目标导
预习引





预习交流 2
“改土归流”政策有何积极意义? 提示:加强了中央政府对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改变了当地落 后闭塞和割据纷争的状态;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目标导
预习引





练一练:
1.判断:明朝内阁与清朝军机处的共同职能是参与机要事务,都拥 有决策权。(× ) 2.判断:中国古代皇帝集权的两种方式是启用身边亲信近臣和令多 人共行“宰相”之职。(√) 3.填空:明朝的国家权力中心是皇帝,阁臣只是顾问。 4.探究:我国古代曾先后出现了三公九卿、三省六部、内阁、军机 处等制度。这些制度的变革所反映的趋势是什么? 参考答案:反映了专制皇权不断加强的趋势。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不与(军机)大臣相见,无论宦夺(宦官)不 得参,即承旨诸(军机大臣)亦只供缮撰,而 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摘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3.根据材料,回答军机处职责
承旨遵办、跪受笔录、上传下达
【即时巩固】 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寝宫1000 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寝宫只有50米。政务 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过程,从本质上体 现了( ) A.皇宫建筑布局日益合理 B.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高 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
用兵西北,防止泄露军事机密。
材料2:军机处名不师古,而丝纶出纳,职
居密勿。„„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正、 乾隆后,百八十年。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 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引自《清史稿•军机大臣年序表》
2.根据材料,回答军机处的特点。 精、简、速、密
材料3: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者,天子无日
看材料思考:为何“我朝罢相”?
明太祖时,胡惟庸为右 宰相,在位期间,擅自 决定官员的升降,而且 呈给皇帝的奏章要经过 他的审查,凡对他不利 的,一律不予上呈。 胡惟庸
朱元璋感到胡惟庸是极大威胁,以“擅 权枉法”罪把他逮捕,并将其处死,牵连 被杀的官员贵族达3万余人,史称“胡 狱”。
看材料思考:为何“我朝罢相”?
明太祖:
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奠定基础
明成祖: 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正式确立
明宣宗: 内阁大学士—票拟权==发展 明神宗: 内阁首辅—侵夺六部职权==全盛
票拟,明朝内阁大臣的 建议是写在一张纸上,贴 在奏章上面,这叫做“票 拟”。供皇帝采纳。 批红:皇帝用红字做批 示,称为“批红”,亦称 “批朱”。本来是皇帝职 权,后由宦官掌握,导致 宦官专权。
夏商周: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 皇帝制度 秦朝:创立专制主义中央 三公九卿 集权制度 郡县制 中央:内、外朝制 两汉: 地方:郡国并行制 隋唐: 中央:三省六部 地方:隋:州县;唐:道州县 中央:二府三司制 宋: 地方:路州县 元: 中央: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 地方:省、路、府、州、县 明: 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 清: 设立军机处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1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1
3 法规章程
4 文字狱
三、清朝的边疆政策
1、目的和作用
(1)目的:为稳定和巩固国家疆域。
(2)作用:基本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 2、基本原则
(1)尊重各民族自己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 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
(2)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 行政管理。
3、设理藩院: (1)性质:中央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 (2)范围:管理蒙古、新疆和西藏事务。 4、改土归流: 西南地区 (1)演变:
秦专-制-汉主-义-中唐央-集-宋权-制-度元的-发-明展-过-程清
加强
建立 巩固
设“参知政事” 、 进一步发展
首创 “中朝” 枢密院、三司, 丞相制度的废除
皇帝制 的形成
分割宰相行政
内阁制的形成
度,中央设
权、军权和财政权
“三公九卿” 完善
地方推行
三省六部制
郡县制
发展 行省制度
顶点 军机处 密折制
b、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 展到顶峰;
C、与当时世界潮流背道而驰:决策具独断性、随 意性,易出现失误;官吏唯上是从,助长因循守旧之 风;官僚机构膨胀,导致贪污腐化
——封建制度的衰落
2 密折制
(1)目的:为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 (2)作用: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 率。(即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1
积极意义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对于 当时稳定和重建封建统治秩序、恢 复和发展社会经济、粉碎内部分裂 叛乱、抵御外来侵略、巩固和发展 统一多民族国家起到了重要作用。
2
消极意义
• ①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导致地方的政治自主 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
• ②君主专制制度加强妨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束缚了社会生产力,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和进步,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主要把握这点消极影响)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ppt课件39 人民版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ppt课件39 人民版

西方近代的内阁是权力民主的象征,总揽国家的行政
权力,并代表国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是政治民主 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二)、清:设军机处,行密折制
皇帝亲信,跪 受笔录 军机处
皇权到达顶峰 雍正 康熙
南书房 皇权得到扩大 皇权受到限制
议政王大臣会议 皇太极 设内阁、置六部
一、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明清 (一)明朝——内阁制度的形成 (二)清朝: 1.军机处的设立
(2)职权范围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百官
(3)受宦官牵制 4、影响:
明朝的特务政治:锦衣卫、东厂、西厂
①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加强; ②受宦官牵制,明朝的政治更加黑暗
宰相与内阁首辅的比较
相似: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不同
权力来源 职 任 责 免
宰 相
宰相制度赋予 一级决策者 要经皇帝及 大臣商议 制约皇权
汉 满 蒙 回 藏 多 个 民 族
50
18个省、5个将军辖区、2 个办事大臣辖区
二、中央集权加强—清的边疆政策(自学)
1.基本原则
(2)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进行行政管理。
(1)尊重各民族自己的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各民族的上层分子
2、具体举措 元:宣政院 (1).设理藩院(管理蒙古、新疆和西藏事务) (2).重视边疆的交通和军事防务 (3).改土归流(西南地区)
(1)时间: 雍正年间。 (2)原因 ①直接原因: 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
防止泄露军事机密;
②根本目的: 加强皇权。
雍正帝
(3)地位: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最重要的的中枢机构 (4)职能: 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跪受笔录
“ 史 上 最 不 可 思 议 的 办 公 室 和 左上图:隆宗门内军机处 办 公 右上图:军机处内景 大 臣 左图:军机处的位置 ”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2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2

对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的评价和认识
积极:①维护统一,安定社会 ②组织水利工程,加快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 ③保证中外文化的正常交流 ④为抵御外来侵略提供保证。 ⑤防止分裂割据、加强民族交流
消极: ①对人民的政治压迫、经济剥削残酷。 ②导致政治腐败,政局动荡。 ③思想文化的控制、束缚中国资义萌芽发展,阻碍
明太祖—— 殿阁大学士——侍从顾问 ——奠定基础
明成祖—— 文渊阁大学士——参与机务 ——正式确立
明宣宗——内阁大学士——票拟权——发展
明神宗——内阁首辅——侵夺六部职权——全盛
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设内阁
3.内阁的性质作用及评价:
【探究活动1】
??
内人阁尝有谓何辅权臣力(?内与丞阁相大的臣地)位拟与旨权,力相几比于有擅何国不柄同,?
④到明,废宰相设内阁。但是内阁大臣的权利大小完全 取决于皇帝对他们的信任与支持。
⑤到清,军机处的军机大臣们百分之百成了皇帝独裁工 具,军机大臣对皇帝命令只有惟命是从。作用只是上传 下达,皇帝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权利完全集中在皇帝 手中,什么事情都由皇帝说了算。
康乾时代最大的贡献应是开疆拓土,奠定 了中国版图的基础,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 一步巩固。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先后出现,近代自 然科学迅速发展,牛顿力学体系形成。
拓展:从康熙年间到乾隆年间是清朝的兴盛时 期,历史上称之为"康乾盛世"。根据18世纪国际 国内的历史发展趋势说明在这种"盛世"局面背后 所潜藏的危机及其将导致的后果。
——反映了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延伸:明朝的内阁制与西方近代的内阁制? (了解一下)
明朝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无决策权。
它加强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君主对全国的统治, 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不可能对皇 权起到制约作用。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6、明代的内阁制与西方的内阁制一样吗?
明朝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它加强君主
的绝对权力,保证君主对全国的统治,进一步巩固 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西方内阁是权力民主的象征,总揽国家的行政权
力,并代表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西方 近代的内阁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 独裁。
二、军机处
积极方面:有利于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消极方面:缺少制约皇权的机制,社会的兴衰 1、朱元璋为什么要罢丞相? 完全维系在皇帝身上,有利于君主的独裁专制。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废宰相设内阁带来什么 同时也使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 影响?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 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今我朝 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 ①是秦速亡的原因 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 ②各朝丞相多是专权乱政的根源 廷总之,所以穏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 ③相权过大,威胁皇权,为了强化皇权(根本) 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实时劾奏,将犯 人凌迟,全家处死 !” ——《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
•积极作用: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
巩固,社会安定,封建经济文化发展 和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了政 治保障。
•消极作用: 皇权的极度膨胀,严重扼杀了
社会的创造力,严重阻碍中国社会的发展 进步。导致中国开始落后于西方。
一、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隋唐:三省六部制,分割相权、避免独大
相 权 日 益 削 弱 并 最 终 废 除
时 期 明
加强专制 的措施
废丞相 设内阁 军机处


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 宦官参政专权导致政治黑暗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加强皇帝对地方的控制 提高中央政府的行政效率 加强边疆和少数民族管理

第4课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第4课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明太祖实录》
以下材料选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 古者不传子而传贤,其视天子之位,去留犹夫宰相也。其 后天子传子,宰相不传子。天子之子不皆贤,尚赖宰相传 贤足相补救,则天子亦不失传贤之意。 或谓后之入阁办事,无宰相之名,有宰相之实也。曰:不 然。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两路,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 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於隆宗门内, 雍正以来,本章归内阁,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 天子无日不与大臣相见,无论宦寺不得参,即承旨诸 大臣,亦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 ――赵翼《簷曝杂记》 “厥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
四、中央政治制度演变:
①特点: 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中央日益集 权于皇帝) ②史实: A.汉武帝设立“中朝”,实际削弱了丞相权力。 B.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尚书 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后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 官员也等同于宰相,实际上分散了相权。 C.宋朝曾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相以分割相权。


2.关于明代内阁,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明太祖罢除丞相职位,设内阁制 B. 内阁成员的权势和地位有过提高 C. 内阁正式成为统帅六部百司的机构 D. 司礼监最终取代了内阁
3.君主专制在从秦到清不断强化的过程中偶有特 殊情况,能反映这一情况的是 A.战国时秦国以王为首,统一后秦王称皇帝 B.汉武帝以身边近臣组成中朝执掌决策权,隋代 实行内史、门下、尚书三省制 C.唐代决策、审议、执行权分离,宋代中央机构 形成全面的权利牵制体系 D.明初废除丞相,清初“军国政事”由议政王大 臣会议决定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四、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一、明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内阁制的形成
1、内阁制形成的背景: ①明太祖废除丞相,权分六部。 ②皇帝亲理的政务繁多,无力应付。
据史料记载,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 十一日的八天内,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660件。 也就是说朱元璋平均一天要处理207件文书。计算一下, 假设朱元璋每天工作12个小时,那他平均处理一个文书 的时间是多少?
宇宙间的行星运动规律。
画面二:当雍正皇帝颁布“抑商手谕”,乾隆天 子津津乐道于自己的 “十全大武功” 时,英国的查 理一世和法国的路易十六正躺在断头台上,以十倍的 绝望与百倍犁间耕作的喘息 与手摇纺车吱呀呻吟合奏着悠闲的田园慢板时,英格 兰西北部兰开夏郡的蒸汽锅炉吼叫出震耳欲聋的工业 交响曲。
容易带来怎样的后果。
中央废丞相(权分六部)
设内阁
“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 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 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 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 专权乱政。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 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 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 【 xié háng 】 ,不敢相压,事皆 朝廷总之,所以穏当。以后子孙做 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 朱元璋为什么要罢丞相? 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实时劾奏, ①是秦速亡的原因 将犯人凌迟,全家处死 !” ②各朝丞相多是专权乱政的根源 ③相权过大,威胁皇权,为了强化皇权 (根本 ) ——《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 》
军机处。”
——引自昭梿:《啸亭杂录》
3、 清朝军机处的地位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最重要中枢机构。
军机处不是“决策”机构,它只是将皇帝 的旨意跪受笔录,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大 臣去执行。
隆宗门内军机处
军机处内景

君主专制的演进与强化和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君主专制的演进与强化和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串点成面·握全局】
重点诠释
一、从汉至元中央和地方制度的发展特点 1.中央制度的发展特点 (1)相权不断削弱,皇权不断加强。 ①秦朝:皇帝独揽全国的一切政治、军事、司法等大 权,丞相必须完全听命于皇帝。 ②两汉:汉武帝起用布衣为相,创立“中朝”制度,削 弱丞相的权力。 ③唐朝: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削弱了 相权,加强了皇权 ④北宋:在中央增设参知政事、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职 权,皇帝得以独揽大权。 (2)制度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如在“汉承秦制”的基础上,汉朝又创立了中外朝制度。
(3)结果(趋势)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皇权不断加强 (4)实质: 君主专制的不断加强
【小试牛刀】
1.中国古代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 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形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 人共行“宰相”之职,以相互牵制。下列属于前者的措施 是 ( B) A.秦朝三公九卿制 B.汉武帝设立中朝 C.唐朝实行三省制 D.宋代实行二府、三司制
二、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演进 1.演进历程
时期 选官方式 选拔标准
夏商周
西汉 魏晋南北朝 隋至清
世官制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出身
品德 门第 才学
2.演进趋势 (1)选官制度的主要标准由家世、财产、门第逐 渐发展到才学,标准逐步趋向公开、公平、客观。 (2)选官方式由地方评议推荐演变为以考试为选
随堂练习:(2012·江苏单科,21,节选) • 材料 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 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 存在的持久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 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 且将其制度化。„„科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 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 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会心理是一种 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 ——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根据材料,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 借鉴价值。(3分) 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和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和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2012届高考一轮复习学案(人民版)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演进与强化课标要求考点梳理一、中央官制的演变1. 汉朝(1)沿袭秦朝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2)汉武帝频繁更换丞相;(3)设中朝(内朝),由皇帝亲信近臣(侍从、秘书)构成(这些人身份低微,被皇帝破格使用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国家政治中枢的决策,导致由丞相、御史大夫为首所构成的官僚机构成了‚外朝‛,被拒于政治决策之外,相权削弱,君权加强。

2.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1)中央的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

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三省之间既合作,又互相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2)尚书省之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3. 北宋(1)设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职权,长官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2)增设‚参知政事‛,作为副宰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权;(3)设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财权;(4)设枢密院掌军政,长官枢密使分割宰相军权。

4. 元朝(1)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最高行政机关,替代三省,直接统领六部,行使宰相职权;(2)枢密院:最高军事机关;(3)宣政院:统领宗教及西藏事务。

5. 明朝(1)丞相制度的废除:明太祖朱元璋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的教训,正式下令罢除丞相职位,使六部直接隶属于皇帝。

丞相制度被永远废弃。

(2)设内阁①背景:朱元璋废除丞相职位,达到了高度集权的目的,却导致丛杂的政务集于皇帝一身的弊端。

②过程:明成祖朱棣设立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内阁起初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午门内的文渊阁当值,后来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

③地位:内阁是皇帝为加强专制而建立的政治机构,然而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

④影响:皇帝虽然离不开内阁,但是仍然担心内阁地位的上升可能威胁皇权,于是以司礼监的太监予以牵制。

宦官参政,妨碍阁权,甚至控制内阁,是导致明代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原因:
明强化皇权的措施:设内阁.
明 Y(政治地位上升情况) 内 内 内阁首辅 殿 文渊阁 阁 阁 大学士 阁 “部权尽归内阁” 大 大 参与机 政 学 学 密事务 士 士 决策 治 票 侍 地 拟 从 权 顾 位 问 演 X(时期) 变 图 O 太祖 成祖 宣宗 神宗
—奠基 —正式确立发Βιβλιοθήκη 全盛探究1——黄宗羲
•积极作用: 1、奠定中国封建社 会政治制度的基本 格局,为历代封建 王朝所沿用,并不 断完善和加强
2、有利于国家的
统一、社会安定、 经济的发展和文 化繁荣。
明清以前
专 制 主 义 中 央 集 权 对 中 国 社 会 影 响
•消极作用:
1.易形成暴政 和政治腐败 2.束缚生产力 的发展
3.导致思想文 化的加强
形 成 发 展
秦朝
两汉 隋唐 元 明
三省六部
不填 废宰相制度、设内阁 设立军机处 行省制 不填
顶峰 衰落

不填
中央权力加强, 地方权力缩小
发展 趋势
皇权不断加强, 相权不断削弱
• 3.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 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 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 反。”下列最能够反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 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 • A.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 B.唐朝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 C.清朝设置军机处 • D.清朝延续明朝的内阁制度
复习目标
• 1.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创立于何时? • 2,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体现了君权与相权,中 央与地方的矛盾,列举汉、唐、宋、明是如何解 决君相矛盾的,从中可以看出什么趋势?列举周 、秦、汉初,元的地方行政制度分别是什么?从 中总结其演变的趋势? • 3、列举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及科举制实 行的时间。标准及评价。 • 4、元朝省官如何受到中央的节制?行省制的意义 ?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2022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2022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2022(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2022高中历史的学习主要是以记忆为主,为了方便大家记忆,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1.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辅助皇帝处理 军政大事的中 枢机构。
积极:A.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而无吏,又 因地处内廷,外界干扰少,办事效率较高。(简、 精、速、密) 局限性:政治决策具有封闭性的特征。 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4)影响:
2、密折制
1.目的:加强了皇帝对地方的控制。 2.影响: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
相权为首的中央机构 地方机构
两对矛盾
地方与中央权力的矛盾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演变规律
分权以集权
分割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
分割相权集中到皇帝
(三)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发展过程
中央机构 秦 建立 三公九卿制 内外朝制度 三省六部制 地方机构
选官制度
郡县制
州—郡—县 道—州—县 察举制
汉 隋 唐

巩固
完善


答案

不矛盾。二者根本目的相同,都是为了加强皇帝专 制统治。 相权的存废是表明专制统治日益强化。
(一)内阁制度的形成
1、废丞相,权分六部 结合课本17页资料卡片, 回答学习思考“朱元璋为 什么药废丞相职位”。 原因:明太祖朱元璋认为 丞相“专权乱政”,是历 代王朝灭亡的重要原因 废丞相的影响: 积极:使皇权高度集中 消极:导致繁杂的政 务集于皇帝一身。
改土归流大大强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
1.明朝正式创立内阁制度的皇帝是(

A.明太祖 B.明成祖 C.明英宗 D.明神宗 2.清朝时期,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的 标志是 ( ) B.设立内阁 D.大兴文字狱
A.废丞相,权分六部 C.设置军机处
3.清朝为近代中国版图的奠定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符合 史实的是( ) A.其边疆政策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尊重各民族的社会习俗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教案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教案

人民版必修Ι专题一第四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课程标准了解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内阁和军机处的历史基本知识,认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和发展脉络,理解宰相制度的废除是强化君主专制的必然结果,军机处的设立是我国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的重要表现。

理解内阁制与宰相制度的区别和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掌握元明清三朝的边疆政策,初步了解中国近代时期晚清王朝所做的一些政治改革,初步培养学生汲取历史经验以应用于现代政治建设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利用多媒体手段,提供图片、文字、视频等材料,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根据各种图文资料进行分析和思考,从宏观上理解君主专制政体演进过程。

通过问题探究、史料研习、历史比较、图表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既有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也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

中国皇权的高度集中是地主阶级政治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封建社会步入晚期“落日辉煌”的折射。

深刻体会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政体的恶劣影响及由此造成的中国社会落后,产生学习西方民主政治的强烈欲望。

重点和难点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难点:内阁制与宰相制的区别;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教学过程课前预习要求学生认真预习,搜集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材料,并思考以下问题:1.朱元璋为什么要废丞相职位?内阁制与丞相制有何不同?(提示:可结合以往历朝丞相的权力来比较思考)2.为什么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了顶峰?3.清朝的边疆政策对我们今天处理民族关系问题有何启示?4.君主专制的强化对我国社会有何影响?导入新课通过一段关于丞相地位变化的材料,联系所学内容,导入新课学习。

阅读材料:两汉时期,皇帝对丞相待之以礼。

丞相谒见皇帝时,皇帝起立,赐丞相座。

丞相病了,皇帝还要亲自去探视。

第四课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第四课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3、举措
(1)理藩院:
• 清朝中央主管少数民族事务的机 构 • 初只管理蒙古事务,后也负责新 疆和西藏的各种事务。其地位与 六部同。
(2)边疆地区交通建设和军 事防卫
(3)“改土归流”
(3)改土归流
A:含义:废除土司施行流官统治。 B:元代开始土司制度 C:明代:开始“改土归流” 清:雍正年间开始西南地区施行大 规模“改土归流”,乾隆年间基本 完成。
议政王大臣会议
军国大事
军机处
雍正始设
处理军务
内政外交
军机大臣:(职权、办事情况)
军国大计 重大案件
专制皇权发展到顶峰 军机处的职能特 征:?
2、军机处特点




• 就是机构人员十分简单, 不像内阁人员庞杂。军机 处全部办事人员至多不过 三四十人。

• 就是办事效率高。军机处 一切由大臣、章京办理, 皇帝有旨得随时承办,而 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
胡 惟
处死 诛杀



刘伯温
李善 长


1、(1)原 因: 胡惟庸的骄横跋扈,骄恣 擅权;
1、(1)原 因: 鉴于历史上丞相专权乱政、妨碍皇权 的教训; 胡惟庸的骄横跋扈,骄恣擅权;
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必 然产物
朱元璋废宰相加强皇权后, 事情又发生了怎样的改变?
据统计,洪武十七年(1384年)9月14日至21日, 内外诸司奏事札达1660件,共3391事,即朱元璋 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411事,以致“星存而 出,日入而休”仍无法处理好。
材料三:明代自朱元璋起,明文规定“大朝议”须“众 官皆跪”。清朝的官僚上朝跪地时间特别长,以至于大 臣们都备有特别的护膝。 通过这些故事,大家能发现什么历史信息?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制度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制度

第4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各位评委老师好,我今天试讲的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中的第4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导入)首先,我们先回顾下前三节的内容,按历史的发展顺序梳理一下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最开始的夏商周国家实行的是分封制、宗法制。

秦朝实现了大一统,创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实行三公九卿制,地方上实行郡县制。

隋唐时期在中央实行三省六部制,地方实行州县制。

宋朝实行二府三司三衙制,元朝实行一省二院制,地方上实行省、路、府、州、县制。

那么到了明清时期,政治制度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今天我们学习下第4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专制时代晚期是特指明清时期。

下面,我们先看一则史料:“(洪武)十三年春正月戊戌,左丞相胡惟庸谋反,及其党御史大夫陈宁,中丞涂节等伏诛。

癸卯,大祀天地于南郊,罢中书省,废丞相等官,更定六部官秩。

”——摘自明史卷二(本纪第二,太祖二)从这段史料中我们可以得知:从表面上看,朱元璋是因为胡惟庸谋反,将其诛杀,遂罢除丞相制,那么同学们思考下,为什么朱元璋要废除一千多年的丞相制呢?难道仅仅是因为胡惟庸谋反吗?废除丞相制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我们都知道丞相是辅助皇帝处理国家政务的人,名义上丞相是听从皇帝“领旨办事”,但实则国家的许多政事往往不与皇帝商量,自己就做出决定,按照自己的意图再实施下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皇帝本人十分关心朝政,权利欲望很强,那么君权和相权之间就产生了矛盾,而自秦始皇设丞相之后,一直到元朝,皇权和相权的矛盾始终贯穿始终,终于朱元璋解决了君权和相权的矛盾丞相制度的废除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的一个要求。

废除丞相制,皇权自然大为扩张同时,所管理的政务也随之增多,,据统计洪武17年(1384年),9月14日至21日,8日内内外诸司奏札凡1660件,工涉及3291件,这样朱元璋平均每天需要审批的公文为207份,处理的事务多达411件。

这么多的事务,一个人肯定忙不过来,朱元璋设殿阁大学士来协助自己,渐渐被称为内阁,但这只是顾问性质的机构,到了明成祖时内阁称为定制,内阁制正式成立,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文渊阁当值,阁臣开始参与政务,至仁宗时,内阁的地位和职权开始逐步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 殿 阁 大 学 士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宰相制与内阁制有何区别?

历史上宰相是皇帝的助手,对皇权具
有制约作用。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 其地位十分巩固。 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无决 策权。

二、军机处
(一)军机处 1、设置: 雍正为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而设置 2、职能: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秉承皇帝意旨办事,权 力集中皇帝手中 3、标志着君主专制到达了顶峰 (二)密折制度——加强对地方控制 (三)明清政治趋势: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加强, 地方的政治自主性和能动性受压抑。
清: 设立军机处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及影响
3、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4、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晚期消极因素逐 渐增大,主要在于它: A.皇权专制具有个人独断性和随意性,难免决 策失误 B.大小官吏唯上是从,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 之风 C.官僚机构的膨胀导致官僚主义和贪污腐化之 风的盛行 D.极大地妨碍了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 成长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夏商周:分封制、宗法制
皇帝制度 秦朝:创立专制主义中央 三公九卿 集权制度 郡县制 中央:内、外朝制 两汉: 地方:郡、国制 隋唐: 中央:三省六部 地方:唐:道、州、县 中央:中书门下、参知政事 宋: 地方:路、州、县 元: 中央:中书省、枢密院、宣政院 地方:省、路、府、、县 明: 废除宰相制度、设立内阁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军机处
军机处实际上只是皇帝的一个亲信秘 书班子,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军机大 臣只能惟命是从,负责往下传达,连建议 的权力也没有。

从中央各部到地方军政首脑,实际上 都直接听从皇帝的指挥。这标志着我国的 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三、清朝的边疆政策 1、近代中国版图在康雍乾时基本奠定 2、清朝边疆的基本原则: (1)尊重社会习俗和宗教信仰,笼络上层分子 (2)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管理 3、理藩院——处理少数民族事务的机构 4、改土归流
四、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 影响
积极作用: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 消极作用: (1)政治上,专制统治使人民无政治地位和言 论自由 (2)经济上,阻碍生产力和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3)思想上,阻碍科技发展,民主思想被禁止
四、专制时代晚期 的政治形态
课程标准
1、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
的出现 2、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一、内阁制度的形成
1、明太祖在中央废除宰相, 由六部分理朝政 2、明成祖设立内阁制,作 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3、内阁的性质 性质:皇权加强专制建立的机 构,为皇帝提供顾问,不能对 皇权起制约作用 4、为防止内阁威胁皇权,以司 礼监的太监予以牵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