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量代换课堂实录

合集下载

三年级公开课等量代换教案

三年级公开课等量代换教案

三年级公开课等量代换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理解等量代换的概念,能够运用等量代换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让学生体验等量代换的过程。

(2)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2)培养学生勇于尝试、克服困难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等量代换的概念及应用。

(2)培养学生运用等量代换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理解等量代换的本质,能够灵活运用。

(2)在实际问题中,能够找出等量关系,运用等量代换解决问题。

三、教学准备1. 教具:课件、实物、卡片等。

2. 学具:每位学生准备一套等量代换的实物(如小球、小棍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通过讲解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引出等量代换的概念。

(2)学生分享自己准备的等量代换实物,共同探讨等量代换的意义。

2. 探究学习(1)教师设计一系列等量代换的题目,引导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2)学生通过操作实物,找出等量关系,解决问题。

3. 讲解示范(1)教师针对学生的探究成果,进行讲解和示范。

4. 练习巩固(1)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互相检查,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5. 拓展延伸(1)教师提出一些综合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等量代换解决。

(2)学生分组讨论,展示解题过程和结果。

五、课后反思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问题解决能力等,给予及时的反馈和鼓励。

2. 练习题评价:对学生的练习题进行点评,关注学生的理解程度和应用能力。

3. 学生互评: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共同进步。

七、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数学广角之等量代换_人教新课标

三年级下数学教案数学广角之等量代换_人教新课标

数学广角之等量代换教学实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109页例2,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二十四的第3-5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等活动,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体会等量代换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能够将等量代换思想灵活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当中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出示动画故事《曹冲称象》图片。

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师:曹冲用什么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为什么曹冲称出了石头的重量也就知道了大象的重量?生:因为石头和大象的重量是相等的。

(演示大象的体重=石头的重量)师:说得多好啊!因为当时没有那么大的称能直接称出大象的重量,所以曹冲就用石头的重量代替了大象的重量,称出了石头的重量也就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问题可以用换一换的办法来解决。

(揭题)二、创设情境,启发探究1、情景激趣。

这节课,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小朋友他叫冬冬,他也象曹冲一样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我们来看看他在生活中遇到的哪些问题。

2、出示图,五月一日那天冬冬要去动物乐园玩,冬冬:先去买点水果,打算买西瓜或苹果,买个西瓜(称瓜图)买苹果(称果图),3、冬冬:一个西瓜和几个苹果一样重呢?(假设每个苹果的重量相等)探讨如何换苹果。

同桌交流合作摆一摆师:在小组内摆摆学具,通过合作解决这个问题。

(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及操作学具的时间,老师巡视,给予学生适当的启发与指导。

)小组汇报:怎么想的?贴图演示:西瓜换苹果的思考过程。

生1:因为:一个西瓜3千克(等于3个砝码),1千克(1个砝码)等于4个苹果,我们把一个1千克(1个砝码)换成4个苹果。

西瓜重3千克(3个砝码),总共要换3次,因此是12个。

“等量代换”教学实录与评析

“等量代换”教学实录与评析

为 了突 出教 学 重 点 、 突破 教 学 难 点 , 曾
老师设计 了一 系列的学习活动 从 身边 熟 悉的事物 中感悟理解“ 间隔” 、 “ 每 个间隔的 长” 等数 学概 念 , 到 激发认知 冲 突, 引导化
繁 为 简, 再到 运用化繁 为简的 思想方法探
究植树 问题的规律 , 然后 是 联 系生 活 实 际




【 总评 】
本 节课 的设 计 体 现 了 以 下 三 个特 色。
1 . 处理 教 材 体 现 “ 活” 。
的形成过 程 , 从 而 体 会 解 决 关 于 一 条 线 段 站一人 , 一列 队伍 有 2 2 人, 这列 队伍 长多
上 两 端 要 栽 的 植 树 问题 的 思 想 方 法 。
2 . 设 计 思路 体 现 “ 新” 。
—组 图片“ 生 活中的植树 问题 ’ 。 数 学的价值 , 享受成功 的喜悦 。在 解决 问
【 评析 】 通 过“ 说 身边 类似 于植树 问题 题 的 过 程 中教 师 能 引 导 学 生 应 用 植 树 问
的现 象” 、 “ 欣 赏一组 生活 中的植树 问题 图 题 的 规 律 , 尝 试 用 植 树 问题 的 数 学 模 型 来 片” , 既 让 学生感 受植树 问题 就在 我们 的 思考和 解决 实际生活 中的简单 问题 , 培 养 现 实生 活 中, 数 学就在 我们 的 身边 ; 又让 学 生 的 应 用 意识 和 解 决 实 际 问题 的 能 力 ,
课 件定格 在欣赏 图片的最后一 张 , 引
出巩 固 练 习 。
生 : 我 学 会 了 遇 到 复 杂 的 问 题 可 以 运 用规 律 解 决 问题 。 层层 深入 , 环环相扣 ,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的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的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

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的课堂教学实录及反思【教学内容】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第89页例1和“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题。

【教材简析】本节课主要教学用替换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列表、一一列举和倒过来推想等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学习和运用这些策略的过程中,感受了策略对于解决问题的价值,同时也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策略意识。

通过解决例1这个问题,让学生初步理解并掌握等量替换的策略。

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一是能够由题意想到可以把“大杯”替换成“小杯”,或把“小杯”替换成“大杯”;二是正确把握替换后的数量关系,从而实现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意图。

达能饼干和牛奶钙含量里的替换问题除了巩固例1,也还有一种优化替换策略的价值在里面。

“练一练”依然是把一种物体分装在两种不同容器中的实际问题。

与例1的区别在于,大盒和小盒的关系不是用倍数表示,而是用差数表示。

因此在依据题意将大盒替换成小盒或者将小盒替换成大盒后,原题中的数量关系就有了不同的变化,这是一个跳跃,也是判断孩子是否真正理解替换策略,而不是机械记忆的一个标志。

【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用“替换”的策略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并能根据问题的特点确定解题步骤,有效地解决问题,同时体会画图、列表等策略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价值。

2、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替换”策略对于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4、使学生在合作与交流中体验探索规律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练习活动目标】1、通过练习,让学生进一步积累和运用替换的策略解决问题的经验。

2、通过对练习比较,让学生进一步明确策略的价值,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在练习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和成功的体验。

【达成练习活动目标的策略选择】1、操作演示,加深对替换策略的认识。

等量代换-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等量代换-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

等量代换教案优质公开课获奖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教学内容:P109例2及练习二十四第3、4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理解、验证等活动, 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 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

教学难点:使学生学会运用等量代换这一数学思想方法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教具准备: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一、动画情境引入, 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都有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

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 看船身下沉多少, 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 再把大象赶上岸, 往船上装石头, 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 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 石头有多重, 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

在这里曹冲运用了一种重要的数学思考方法——等量代换。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用“等量代换”的方法解决问题。

2、等量代换的例子在生活中有很多, 比如说一张十元的钱可以等值代换10张一元的钱。

……二、探究新知, 揭示课题。

1、教学例2。

引出问题:1个西瓜可以换多少个苹果?①、师:要解决“1个西瓜可以换多少个苹果?”这个问题, 我们要知道些什么条件?(指名学生回答)②、出示两个已知条件, 让学生说出1个西瓜=4千克, 1千克=4个苹果, (教师同时用图片出示在黑板上), 强调:当天平两边的物体重量相等时, 天平平衡。

③、提问:1个西瓜=()个苹果,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说说你的想法, 引导学生说出等量代换的过程, 让学生上台用图片摆出互换的过程, 再全班学生跟着课件演示说说互换的过程, 得出1个西瓜=16个苹果。

2、师小结:我们把一个量用它相等的量去代换的过程, 叫做等量代换。

3、板书课题:等量代换, 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内容。

三、梯级练习, 巩固新知。

(一)、反馈练习。

等量代换 (2)

等量代换 (2)

《等量代换》课堂实录与评析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教学目标:1.通过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感知等量关系,初步感悟等量换代的思想方法。

2.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用等量代换方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基本策略,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在丰富的数学情景中,让学生感受等量代换与古代生活、现代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等量代换的意义,感悟等量代换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学会用等量代换的思想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师:在上课之前,我带来了几道智力测试题,考考我们班的同学们!1、小智和甜甜同岁,甜甜和小平同岁,小智和小平谁大?2、红红和小亮同岁,小亮比思思大,红红和思思谁大?生:口答。

师:你们真是爱动脑筋的聪明孩子。

师:待会课堂上,你们也要这样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咱们来比比,哪组同学最棒。

同学们,有信心吗?一、初步感知“等量代换”1、课件出示图片师:同学们玩过跷跷板吗?你能从小动物们玩跷跷板的图片中发现什么信息?(课件出示)生1:猪比狗重。

生2:猪比狗重,狗比兔重。

生3:猪最重,兔最轻。

师:猪和兔子没有一块儿玩这个游戏,你们怎么知道的?生:从图片中知道师:虽然它们俩没有玩,但是他们都和狗玩了,所以通过狗就能比较出它们的重量。

那么小狗就是比较猪与兔子重量的“中间量”(板书)师:你会用一个式子表示三个小动物体重的关系吗?生:小猪的体重大于小狗的体重大于小兔的体重(课件出示:小猪的体重>小狗的体重>小兔的体重)2、这时又来了一些小动物,它们一块儿玩跷跷板(出示图片)师:从图中你知道什么?生:一只小猪=2只小狗一只小狗=3只小兔(课件出示)师:我们把这种关系叫“等量”(板书:等量)师:你还能知道什么?一只小猪的重量等于几只小兔的重量呢?生:一只小猪的重量等于6只小兔的重量师:怎么知道的?生:一只猪的重量等于2只狗的重量,而1只狗的重量等于3只小兔的重量,2只狗就等于6只小兔的重量,1只小猪的重量等于6只小兔的重量。

《等量代换》蔡老师的课堂实录

《等量代换》蔡老师的课堂实录

《等量代换》课堂实录班长:起立!学生起立。

师:同学们好!生:老师好!师:请坐!师:有听说过《曹冲称象》故事?生(齐说):有。

师:谁能简要地说一下曹冲是怎样称象的?生1:就是把大象牵到船上,在船上划一道线。

然后把大象牵到岸上。

师:需要把大象牵到岸上。

(课件展示)生1:再把石头放到船上。

师:一直放,放到这道线这儿,是吗?(课件展示)然后呢?生1:然后把石头称一称。

师:然后把石头称一下。

生1:然后就知道大象的重量。

师:然后就知道象的重量。

(师课件演示)我们明明要称的是大象的体重,但最后我们称的是什么?生(齐说):石头。

师:所以大象和石头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呢?(学生思考片刻)来,你说!生2:大象的重量等于这些石头的重量。

师:大象的重量等于这些石头的重量。

在数学上,我们称之为“等量”(板书:等量)。

就因为大象的体重等于石头的重量,所以曹冲称象的时候只要称出?生(齐说):石头的重量。

师:只要称出石头的重量就能够了。

这里蕴含着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做“等量代换”(板书:代换)这里,故事当中是用“什么代换了什么”?(个别学生冒出“石头”)来,你说!生3:用石头的重量。

师:用“石头的重量”代换了“大象的重量”。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用到,比方说:100元的纸币,要兑换成零钱,怎么换?(学生思考片刻)来,你说!生4:拿100个硬币来换。

师:好,请坐!还能够怎么换?来,你说!生5:能够拿10张10元来代换。

师:十张10元。

来,你说!生6:200个五角钱。

师:200个五角钱,能够吗?你还有吗?生7:还有两张五十元。

师:哦,两张五十元的。

嗯,还有?生7:五张二十元的。

师:嗯,五张二十元的。

现在我有一张五十元,两张二十元,想和你换,能够吗?生齐说:不能够。

师:不能够。

怎么说?一张五十元,两张二十元。

生8:两张二十元是40元,加上一张五十元是90元,还少了10元。

师:嗯,真是精明的孩子哦!这样看,是少了10元。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等量代换》教学案例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等量代换》教学案例

《等量代换》教学案例教材分析:等量代换是用一种量(或一种量的一部分)来代替和它相等的另一种量(或另一种量的一部分),它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狭义的等量代换思想用等式的性质来体现就是等式的传递性:如果a=b,b=c,那么a=c;广义的等量代换举例来说就是:“如果李四是张三的同义词,张三,张三是人,那么李四是人”。

这个数学思想方法不仅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是今后进一步学习数学的基础。

等量代换既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也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本课利用天平的原理,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做准备。

如何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容易理解的题材初步体会这种思想方法,并能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是本课教学的关键。

教学目标:1、体会等量代换的策略在解决问题中的重要性,学习用等量代换的方法,会根据已知信息寻找事物间的等量关系。

2、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观察、思考、猜想、分析等过程,从中认识到“换”是按一定规则进行的,并能找出规则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3、让学生初步体验代换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和现实价值,并通过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使学生感受用数学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寻找事物之间的等量关系,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教学难点:找准中间量,使学生能将等量代换思想灵活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当中。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早上邓老师出门准备坐公交车,一摸口袋,急了,只有一张5元的,于是我第一反应就是赶紧找个地方,猜猜我要干什么?换零钱。

(板书:换)我跟你换,你要换几张1元的给我?如果我有3张5元的,你要换几张1元的给我?如果我有20张一元的可以换几张5元的?小结:我们换东西的时候要做到等量才行。

(板书:等量)二、引导探究、激活思维同学们玩过跷跷板吗?跷跷板一头翘起来,一头沉下去说明了什么?两头平平呢?今天我们的主角小牛就超级爱玩跷跷板,想不想去看看?(课件出示第一幅图)从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1头牛的重量等于2只猪的重量。

等量代换教学实录与评析

等量代换教学实录与评析

《等量代换》教学实录与评析新余市渝水区第三小学执教:黄志平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基础知识目标: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2.能力训练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3.个性品质目标:通过发扬教学民主,师生双方紧密合作,交流互动,让学生感受、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

教学重点:使学生学会等量代换,并会找中间量。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等量代换这一数学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或数学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西瓜、苹果和砝码的图片学具准备:每人一套西瓜、苹果和砝码的小图片,题卡。

教学过程:一、动画导入,揭示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喜欢!)今天老师特意准备了一个,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课件播放《曹冲称象》的动画)师:曹冲是用什么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生:用称石头的方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师:为什么曹冲能用称石头的方法称出大象的重量?(指2—3人说)生:因为石头的重量与大象的重量相等。

3.师: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问题可以用换一换的办法来解决。

比如小红把1块橡皮与小明的1支铅笔进行对换。

小白兔把2000克的胡萝卜与小灰兔2千克的白萝卜进行对换。

根据数量相等或重量相等来进行东西对换这叫做等量代换。

(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有关等量代换的知识。

[评析]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

这样利用学生喜欢看动画片的特点,一开始就抓住了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吸引过来,使学生的兴趣空前高涨。

通过观看“曹冲称象”以后,学生能更好地感知“等量代换”,为后面的学习做铺垫。

二、揭示学习目标:过渡语:在学习等量代换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样工具(出示天平和砝码)师: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工具吗?生:天平,砝码,天平是用来称物体重量的工具。

师:你说的真好,一般物体放在左托盘,砝码放在右托盘,当天平平衡时,左右两边的重量就相等。

“等量代换”教学纪实

“等量代换”教学纪实

“等量代换”教学纪实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等量代换”。

教材分析:等量代换指一个量用与它相等的量去代替,它是数学中一种基本的思想方法,也是代数思想方法的基础。

这部分内容涉及的问题是日常生活中应用比较广泛的数学知识。

等量代换是比较系统、抽象的数学思想方法,本课利用天平的原理,通过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使学生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为以后学习简单的代数知识作准备。

学情分析:“等量代换”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交流中学会初步的等量代换知识。

由于“等量代换”须要抽象地想象替换,对还处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向抽象思维过渡的三年级学生来说,虽然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等量代换的思想,但用等量代换解决问题,还是有一定的困难。

只有根据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思维特点来组织教学才能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实践操作来解决问题,在探究过程中感知、体验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

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学会根据已知信息寻找事物间的等量关系,能解决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简单问题。

2.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观察、思考、猜想、分析等过程,从中认识到“换”是按一定规则进行的,解决问题时应找出这个代换的规则。

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了解等量代换的方法,会解决类似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初步体验等量代换给人们生产、生活带来的便利和现实价值,并通过教学活动增强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感受用数学的乐趣,享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体会等量代换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能正确解决实际问题,为以后学习代数知识作准备。

教学难点:能够将等量代换思想灵活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中。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天平、水果贴图等。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感知等量关系师:同学们,听过“曹冲称象”的故事吗?(播放多媒体动画)。

师:那谁能说说看完动画你有什么感想?生1:曹冲真聪明,那么重的大象也能想办法称出它的重量。

数学广角《等量代换》教学实录

数学广角《等量代换》教学实录

《等量代换》教学实录【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数学广角第109页的“等量代换”即例2,及第109页的“做一做”,并完成相关练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什么是等量,能找出等量关系。

能找到代换中的中间量,会用一个相等的量去代换中间量。

过程与方法:会用等量代换的思想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在丰富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感受等量代换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体会等量代换的思想方法。

【教学难点】:将等量代换的思想灵活地运用于解决问题中去。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感悟新知。

师:同学们好!昨天老师安排的预习方案同学们完成没有?生:完成了。

师:我想问问,通过昨天的预习给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最后个男同学你来说说。

生:有一些不知道情况的东西可以通过换来换去师:什么情况可以换来换去?你知道吗?生:我知道,就是有一个西瓜4千克和四个苹果1千克,一个西瓜的重量等于16个苹果的重量。

师:嗯,这是你影响最深刻的,还有其他吗?那位男同学来说说。

生:就是两个相等的量可以换来换去的。

师:哦,你这节课预习得真好。

还有吗?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这女同学来说说。

生:不同的物体,一样的重量,可以互相代换。

师:可以代换,真好。

还有其他吗?老师想问问,你在预习过程中,有听过曹聪称象吗?生:听过师:那是讲古时候有位大官给曹操送了头大象,大家都想把这头大象的重量称出来,可是这么大的大象怎么称呢?有人说砍棵大树做秤杆来称,也有人说把大象宰了再一块一块的称,这些办法都不好。

最好有曹操的儿子曹聪想出了办法,你们知道是什么办法吗?这位同学来说说。

生:先把大象赶上船,标刻好船下沉的幅度,然后把赶下船,再往船里装石头,直到船下沉到刚才的标记,最后称船上石头的重量就行了。

师:你说的真好,我给你们组加一朵红花。

老师想再问,为什么称出石头的重量就知道大象的重量呢?你来说说。

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及反思数学广角等量代换

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及反思数学广角等量代换

三年级下数学教学实录及反思数学广角等量代换【情境引入】师:前几天同砚们都到场了学校组织的春游活动,咱们班的同砚们去哪里举行春游?生:动植物园师:都有什么好玩的地方?生:略。

同砚们这么喜爱春游,那么,本日韩老师想和3年7班的同砚在讲堂上互助举行一次特殊的春游活动,你们愿意吗?生:愿意。

(点评:用同砚们熟悉的情境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兴趣。

)【传授新课】师:首先,我们先去水果园看看,果农正在卖水果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果农称水果的历程。

(播放课件)。

师:你都看到了什么?生:略。

师:我们已经看出了1个西瓜重4千克,又知道4个苹果重1千克,同砚们,你们能根据这两个条件发起什么数学标题。

(学生自由提问)师:这个标题提得真好,一个西瓜和几个苹果同样重?生:16个。

师:为什么呢?谁能说说你的想法?师:请同砚们先以四个别为一组,互相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把一个一千克换成4个苹果,西瓜重4千克,总共要换4次,所以是16个。

生:天平的右面变成原来的4倍,左边也要变成原来的4倍,天平才华保持均衡。

生:一个西瓜和4千克砝码同样重,所以4千克砝码就有4个4,所以有4×4=16个。

师:不管是哪一种要领,都有互助的地方,便是因为一个西瓜和16个苹果都重4千克,所以1个西瓜=16个苹果(点评:虽然思考历程有多种多样,但都是抓住一个要害,便是1个西瓜和16个苹果都重4千克,所以1个西瓜=16个苹果,这个小结夸大了要抓住一此中间量,得出两者相等的干系。

此处突出了重点。

)【反馈练习】师:游完了水果园,老师的肚子都有些饿了,我们去吃麦当劳好吗?师:麦当劳叔叔告诉我们:1个汉堡可以换2个鸡翅,1个鸡翅可以换3个冰淇凌,那么1个汉堡可以换几个冰淇凌?(学生直接抢答)师:你能说说是怎么想的吗?你是怎么列式的?生:1×2×3=6(板书)师:谁能说说这个算式的意思?生:因为1个汉堡和6个冰淇淋都可以换2个鸡翅,所以1个汉堡可以换2个冰淇淋。

【教育资料】三年级下数学教案数学广角之等量代换_人教新课标学习精品

【教育资料】三年级下数学教案数学广角之等量代换_人教新课标学习精品

数学广角之等量代换教学实录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109页例2,相应的"做一做"和练习二十四的第3-5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操作、验证等活动,初步体会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

2、培养学生有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合作学习的习惯。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重点:利用天平或跷跷板的原理,体会等量代换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能够将等量代换思想灵活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当中去。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出示动画故事《曹冲称象》图片。

故事的名字是什么?师:曹冲用什么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为什么曹冲称出了石头的重量也就知道了大象的重量?生:因为石头和大象的重量是相等的。

(演示大象的体重=石头的重量)师:说得多好啊!因为当时没有那么大的称能直接称出大象的重量,所以曹冲就用石头的重量代替了大象的重量,称出了石头的重量也就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其实我们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问题可以用换一换的办法来解决。

(揭题)二、创设情境,启发探究1、情景激趣。

这节课,老师向大家介绍一位小朋友他叫冬冬,他也象曹冲一样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我们来看看他在生活中遇到的哪些问题。

2、出示图,五月一日那天冬冬要去动物乐园玩,冬冬:先去买点水果,打算买西瓜或苹果,买个西瓜(称瓜图)买苹果(称果图),3、冬冬:一个西瓜和几个苹果一样重呢?(假设每个苹果的重量相等)探讨如何换苹果。

同桌交流合作摆一摆师:在小组内摆摆学具,通过合作解决这个问题。

(留给学生充足的独立思考、小组合作及操作学具的时间,老师巡视,给予学生适当的启发与指导。

)小组汇报:怎么想的?贴图演示:西瓜换苹果的思考过程。

生1:因为:一个西瓜3千克(等于3个砝码),1千克(1个砝码)等于4个苹果,我们把一个1千克(1个砝码)换成4个苹果。

西瓜重3千克(3个砝码),总共要换3次,因此是12个。

《等量代换》课堂实录

《等量代换》课堂实录

《等量代换》课堂教学实录九江市湖口县第二小学刘玲莉师:今天我们要学的是什么?生:有趣的互换。

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生1:谁和谁互换?生2:怎么互换?生3:互换有什么规则?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非常有价值,老师相信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一定会得到满意的答案,同时还希望同学们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大胆发言,老师会有意外的惊喜带给大家!学生齐读:“以小组为单位,2颗智慧星可以换1面小红旗,2面小红旗可以换1份神秘礼物。

”师:想得到神秘礼物吗?让我们一起加油吧!生:想!课件出示《曹冲称象》画面师: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生:《曹冲称象》师:《曹冲称象》是我们一年级学习过的课文,谁能用自己的话简单说说曹冲是怎样称出了大象的重量?生:先把大象赶上船,在船上画个记号,再把大象赶下船,往船上运一些石头,一直运到画记号的地方,然后称一称石头有多重就可以了。

师:让我们一起重温这个精彩的故事。

(课件播放《曹冲称象》视频)师:曹冲用什么的重量代替了大象的重量?生:用石头的重量代替大象的重量。

师:小小的故事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那就是等量代换。

(板书课题)师:等量代换可以追溯到很早很早以前,大约三四千年前。

(播放录音)师:在远古时代,货币还没有出现,人们不能像现在这样想什么就可以去商店买什么,通常是以物换物的形式。

课件出示一只鸡换一只鸭,一只鸭换一只鹅。

师:张三家里养了一群鸡,李四家养了一群鸭,王二家养了一群鹅,有一天张三用他家的一只鸡去李四家换了一只鸭,李四用他家的一只鸭去王二家换了一只鹅,还有谁和谁也可以进行互换?为什么?生:鸡和鹅也可以互换,因为鸡等于鸭,鸭又等于鹅,所以鸡也等于鹅。

师:这就是等量的传递,鸡和鹅之间本没有关系,但都和鸭有关,鸭就成了鸡鹅的中间量,找准了中间量就能顺利地完成代换过程。

课件出示水果店情景师:有一天,小红家来了些客人,妈妈让她去水果店买点水果,看这是什么?(课件出示天平秤)你对它有什么了解?生:天平秤,当左右两边重量相等时,天平是平衡的,当哪边重哪边就会往下沉,哪边轻哪边就会往上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等量代换课堂
一、情景引入,提出问题:
1、喜欢玩吗?玩中也可以分析出数学问题,不信你看,这个画面中你发现了什么?生:猪比狗重。

四个字能概括画面的意思吗?你怎么知道谁重谁轻,怎么判断出来的?
2、结合两幅画面,你有想说的没有?按照我们生活中的经验,这个问题稍作思考,不难发现,一句话,齐读。

3、还是它们,我们再往下看,看你有什么新的发现。

这次看到什么了?指生说。

你很完整,很准确的介绍了画面中的意思。

4、那仅限于此吗?你还有什么想说的?小猪和小兔子没有在一个翘翘板上,你是怎么准确的知道它们两个之间的体重关系的?给我们简单说说好吗?听清了吗?准确不准确?清晰不清晰?就照他这么说,声音再洪亮一些,就更好了。

如果你仔细听的话,我相信你感觉到了,他在观察画面进行思考的同时,他把那三只小狗怎么了?别小看这么一换,结论是不是自然就浮出水面了。

结论就是:他刚才用到的方法就是我们数学上非常重要的分析方法,这种方法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叫做等量代换。

板书(等量代换)
【设计意图:借用天平的原理,通过仔细观察前两张天平图中的信息,让学生感知事物之间存在等量关系,学会自己提出问题,建立了清晰的等量关系表象,为后面的操作推理、数形结合推理和想象推理奠定了基础。


二、走进生活寻找代换
1、、这个方法能解决很多问题,古时候就有一个小孩用这个方法解决了一个连大人也解决不了的问题,你听说过这个故事么?我们一起看视频。

2、、明明要称大象的体重,结果称的什么?随便几块石头吗?划线的细节你们
注意到没有?他用的是什么方法?等量代换
三、讲授新知
1、曹冲才6岁,就能想出这样的好办法,曹冲聪明吗?老师相信你们一定和他一样聪明,咱们接下来就用等量代换去解决更多的问题,好吗?
2、出示例题。

小组合作讨论,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出来。

(1)用写一写的方法得出结论。

(2)用画一画的方法得出结论。

(3)用算一算的方法得出结论。

(4)用推一推的方法得出结论。

3、学生汇报。

同学们真了不起,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了这个问题,想不想知道老师是怎么想的?师演示课件。

看明白了吗?你觉得那种方法适合你,你就用哪种方法。

对这部分知识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设计意图:教师让学生自主探究出多种不同的解决问题方法,其中利用画图替代实物操作,作用不可小视,数形结合,比实物操作更抽象;而列式和推理已初步摆脱具体形象思维。

学生亲历了由“具体——半抽象——抽象”的探究过程,在全过程中感知、体验等量代换的数学思想。


四、智力闯关
看来同学们是真学会了,现在我们就要用这种等量代换的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我们来一个“智慧闯关”的活动,看看我们能不能智闯三关。

第一关:动物乐园露一手
动物园里有什么有意思的故事呢?动物们在玩体重大比拼。

谁能把画面的内容说给大家呢?
独立思考,同桌交流后发言。

(一只鹅的重量等于两只鸭的重量,两只鹅就等于4只鸭的重量,可以把下面的两只鹅换成4只鸭,这样4只鸭比4只鸡重,所以,一只鸭就比一只鸡重。

)(两只鹅比4只鸡重,所以,一只鹅比两只鸡重,可以把一只鹅换成两只鸭,两只鸭比两只鸡重,所以,一只鸭就比一只鸡重。

)我们已经顺利通过第一关,就赶紧进入第二关吧!
第二关水果超市亮小脸
同学们经常吃水果吧,我们去水果超市逛逛吧!看图你获得哪些信息?需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呢?
同学们勇闯了两关,表现优异,还继续吗?那我们就进入最后一关。

第三关数学天地展风采。

可以独立思考,也可以同桌研究,还可以动笔尝试解答。

同学们果真不同凡响,老师真佩服你们。

祝贺你们闯关成功!我们在高兴的同时,来思考一个问题,前面我们解决的问题虽然都是换,但是有的是数量,有的是重量,还有的是……
我们今天所学的“等量代换”中的“等量”,可以是同等质量,也可以是同等价钱、同等数量……
五、课外拓展:古代与现代的等量代换。

我们再来了解一下从古至今是怎样进行等量代换的。

我们先从古时候说起,那个时候没有货币,也就是没有钱进行买卖就好以物换物。

现代的等量代换有一个新名字叫易货。

易货在日常经济生活中其实已经无处不在。

【设计意图:展示古代与现代的“等量代换”,让学生感到既新鲜、又好奇,从而也了解“等量代换”这一数学思想来源于生活,真正感受到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