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族儿女手拉手》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我们都是中华儿女 2 各族儿女手拉手》教学设计_14
《各族儿女手拉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了解其他各民族,树立理解、尊重、友爱的民族情感。
能力:学习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培养问题思考和探究的习惯。
知识:知道各族儿女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了解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人民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共同维护着国家的安定和民族的团结。
知道我国政府为了保护民族文化,促进和发展少数民族的繁荣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
学情分析从学生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对于“各民族共同创建我们的祖国”和“民族手足情”的了解,许多学生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如何让农村小学五年级学生真正理解“共同创造”和体会“民族手足情”,需要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情感的激发,来提高他们的认识。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农村学生在学习本课时,课外获取相关信息有一定难度。
本课的学习内容相对学生的实际生活有一定距离。
这些都可能是农村学生学习中的盲点和问题,需要教师开拓学生的视野。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知道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各族人民用智慧和汗水共同创造的,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人民要相互理解和尊重,共同维护国家安定和民族的团结。
教学难点是进一步树立学生平等、尊重、团结友爱、共同发展的民族观念,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针对学生实际,要想突破重难点,可通过大量鲜活的视频及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如各民族人民灿烂的文化成果和杰出人物等资料的展现,让学生懂得在民族大家庭中,各族人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
在寻找“民族之星”的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通过《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故事,体会中华民族大团结与友好合作源远流长,同时,启发学生了解为了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定作出杰出贡献的人们,再次深刻体会民族团结手足情的含义。
小论坛活动让学生多方面了解我国政府为了尊重和关爱少数民族发展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使学生明白每一个公民有责任、有义务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定,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情感。
五年级品社《各族儿女手拉手》学案
五年级品社《各族儿女手拉手》学案五年级品社《各族儿女手拉手》学案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了解其他各民族,树立理解、尊重、友爱的民族情感。
能力:学习收集、整理、分析资料,培养问题思考和探究的习惯。
知识:知道各族儿女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了解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人民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共同维护着国家的安定和民族的团结。
知道我国政府为了保护民族文化,促进和发展少数民族的繁荣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
教学重点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各族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携手共同发展,共同维护祖国的安定团结。
教学难点进一步树立学生的民族观,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歌曲《青藏高原》,收集整理反映各族儿女的共同创造的成果、杰出人物的相关资料,制作。
学生准备:调查中华民族家庭中的杰出儿女(特别是少(2)我国政府为了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促进少数民族的稳定与发展,采取了哪些积极的措施?教师可以结合近些年x藏、x疆一部分别有用心的人搞民族分裂给当地和中国带来的不良后果,以及我国政府和当地汉族和少数民族群众为加强民族团结采取的行动等,从正反两个方面让学生体会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并意识到增进民族团结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
2.友谊传递活动:学生用写一句话、唱一首歌、跳一段舞等多种形式表达自己祝福民族大团结的美好情感。
总结:中华民族倡导安定团结、相互理解、共同发展,为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保障少数民族与汉族享有同样的参政议政权利,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我国政府采取了许多有利的措施。
让我们也为民族大团结而努力吧!(板书:尊重关爱共同发展)【设计意图:使学生明白每一个公民都有责任、有义务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安定,同时,增进他们的民族情感,激发民族自豪感。
】板书设计各族儿女手拉手民族团结手足情深尊重关爱共同发展反思从学生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对于“各民族共同创建我们的祖国”和“民族手足情”的了解,许多学生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认识上,如何让农村小学五年级学生真正理解“共同创造”和体会“民族手足情”,需要运用多种手段进行情感的激发,来提高他们的认识。
各族儿女手拉手教案
各族儿女手拉手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中国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和相同之处;2.掌握宪法法律保障民族团结的有关规定;3.了解各民族在文化、语言、宗教等方面的特点。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及其重要性;2.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3.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1.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2.培养学生的宽容、友爱、合作精神;3.提高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和相同点;2.如何引导学生思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3.如何让学生明确宪法法律保障民族团结的有关规定。
三、教学内容(一)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和相同点1.各民族的服饰、食品、习俗、节日等方面的比较;2.对于多元文化的看法。
(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1.民族团结对国家和社会的意义;2.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三)宪法法律保障民族团结的有关规定1.宪法的规定;2.《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条例》的规定;3.关于维护民族团结的法律法规。
四、教学方法(一)启发式教学法在授课中适当加入启发式教学,让学生自行发现、探索、研究、思考及创新,培养其批判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讨论式教学法选取一些具有争议性的课题,让学生自行发表看法,进行多角度的讨论和辩论。
(三)情景教学法在课堂上安排一些综合实践活动,增加学生的参与感和实践感,增强其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五、教学评估(一)知识测评考查学生对于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和相同点的理解与掌握程度。
(二)能力测评考查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合作意识和交际能力。
(三)态度测评考查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友爱精神、合作意识和民族团结意识。
六、教学资源1.相关的宪法法律法规;2.各民族的服饰、食品、习俗、节日等相关材料;3.学生的个人电脑和相应的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进度安排第一课时:导入和预热,引导学生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第二课时: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差异和相同处,引导学生理解与包容多元文化。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各族儿女手拉手》 优质课 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各族儿女手拉手》优质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各族儿女手拉手》是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的一篇课文,本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讲述各个民族之间的友谊和团结,让学生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应该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和谐共处。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让学生感受到不同民族之间的情感纽带,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意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认知能力,对我国的多民族文化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可能存在着对其他民族的偏见和误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各民族之间的差异,培养他们的民族团结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情,知道各民族之间应该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和谐共处。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社会交际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各民族的情感,增强他们的民族团结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理解我国的多民族国情,知道各民族之间应该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和谐共处。
2.难点:培养学生正确处理民族关系的能力,消除对其他民族的偏见和误解。
五. 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和团结。
2.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交际能力。
3.案例教学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刻理解民族关系的重要性。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程内容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2.案例:收集一些关于各民族之间友谊和团结的案例。
3.课堂讨论:提前准备好一些关于民族关系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我国的各民族风貌,引导学生关注我国的多元文化。
2.呈现(10分钟)呈现课文《各族儿女手拉手》,让学生自读课文,感受各民族之间的友谊和团结。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围绕课文内容,分组讨论各民族之间如何平等相待、互相尊重、和谐共处。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各族儿女手拉手》 优质课 教学设计
【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各族儿女手拉手》优质课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各族儿女手拉手》是人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的一篇优质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有趣的故事和富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从而使学生懂得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族人民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和睦相处。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社会经验和认知能力,对我国的多民族特点有所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认识不足,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缺乏深刻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各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知道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各族人民的感情。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和宗教信仰。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有趣的故事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各民族文化。
2.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故事素材、视频资料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活动方案,准备好所需教具。
3.提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课堂讨论做好准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貌,引导学生关注各民族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我们都是中华儿女 2 各族儿女手拉手》教学设计_5
《各族儿女手拉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各族儿女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的贡献。
2、了解各族人民相互理解和尊重,共同维护者国家的安定和民族的团结。
二、教学重点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各族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共同创造的,各族人民要相互理解,相互尊重,携手共同发展,共同维护祖国的安定团结。
三、教学难点进一步树立学生的民族观,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以实际行动维护民族团结。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收集整理反映各族儿女的共同创造的成果、杰出人物的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调查和了解身少数民族对祖国作出的贡献和个人事迹。
五、课时安排:1课时。
六、教学过程【活动一共同创造中华文明】1、教师播放视频,提问学生:从视频中你了解了什么知识?2、学生观看各族人民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贡献的图片,学生思考和回答人民贡献给我们的生活、国家发展带来的影响。
3、拓展:学生介绍自己收集和了解的中华民族的贡献,谈谈自己的体会和感受,教师补充说明。
4、小结:各族儿女在相互交流与融合中,为中华文明的创造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5、教师板书:共同创建我们的祖国【活动二优秀的中华儿女】1、教师引导生自主学习课本P84-91页,学习课本里各族人民共同抗击外敌的感人故事。
2、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分享课前准备的民族英雄的个人事迹,3分钟后,每小组派一个代表进行汇报,谈谈感想和体会。
3、小结:各族儿女为创造和守卫我们的祖国奉献力量,他们都是优秀的中华儿女。
4、教师板书:各族儿女手拉手【活动三民族团结手足情】1、教师展示图片一系列图片,引导学生思考和体会情感。
(1)学生观看玉树地震后和重建后的图片,思考支持玉树重建的各方力量,体会各族人民共同抵御灾难的民族情意。
(2)学生学习和了解我国人民建立青藏铁路的艰辛,体会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创建祖国的情感。
(3)学生观看神舟十一号火箭升空视频,感受我国科技创新的成就,谈谈体会。
2、教师引导学生谈谈为维护国家和平发展和民族团结,我们可以怎么做?3、小结:各族人民相互理解和尊重,共同维护者国家的安定和民族的团结。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各族儿女手拉手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各族儿女手拉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知道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及其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我国主要的少数民族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
三、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真正理解并体会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 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如图片、视频等。
2. 学生分组,准备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我国的民族分布,引导学生关注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 学习少数民族:教师展示少数民族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少数民族的特点和文化。
3.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的少数民族的文化和习俗。
4. 分享感悟:学生代表分享自己对于民族团结的感悟,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做到尊重、理解和包容不同民族。
5.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
6.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内容,试着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民族团结的理念。
六、教学内容:1. 深入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深入了解各民族的节日、饮食、服饰、建筑等方面的特点。
2. 探讨民族团结的意义:引导学生思考民族团结对个人、家庭、民族、国家的重要意义。
七、教学过程:1. 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要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和习俗?2. 讲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讲解各民族的节日、饮食、服饰、建筑等方面的特点。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4. 探讨民族团结的意义: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民族团结对个人、家庭、民族、国家的重要意义。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各族儿女手拉手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各族儿女手拉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亲如一家。
2. 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和关爱其他民族同学的优秀品质。
3. 提高学生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各民族共同进步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 让学生懂得在我国,各民族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和睦相处。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尤其是关爱其他民族同学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树立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2. 培养学生在与少数民族同学交往中的文明礼仪和良好习惯。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如图片、故事、视频等。
2. 学生准备关于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特色等方面的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图片、故事、视频等形式,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内容:1. 教师讲解我国的主要民族及其分布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准备的关于各民族的风俗习惯、文化特色等方面的资料。
3.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各民族之间应该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和睦相处的重要性。
3. 小组讨论: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与少数民族同学友好相处?”2.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讨论成果在全班分享。
4. 情景剧表演: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情景剧表演,模拟与少数民族同学交往的场景。
2. 学生通过表演,培养在与少数民族同学交往中的文明礼仪和良好习惯。
5. 总结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并提出自己在与少数民族同学交往中的改进措施。
6. 课后作业:1. 学生编写一篇关于“我与少数民族同学的故事”的作文。
2. 家长参与评价,了解学生在家庭中与少数民族同学交往的表现。
六、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观民族博物馆或民族风情园,增加对各民族文化的了解。
2. 开展“手拉手”活动,促进各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友谊。
五年级上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各族儿女手拉手_人教新版
《各族子女手拉手》教课方案教课目的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乐于认识其余各民族,建立理解、尊敬、友善的民族感情。
能力:学习采集、整理、剖析资料,培育问题思虑和研究的习惯。
知识:知道各族子女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作出了贡献。
认识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人民互相理解和互相尊敬,共同保护着国家的平定和民族的团结。
知道我国政府为了保护民族文化,促使和发展少量民族的繁华采纳了很多踊跃的举措。
教课要点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各族人民的智慧和汗水共同创立的,各族人民要互相理解,互相尊敬,联手共同发展,共同保护祖国的平定团结。
教课难点进一步建立学生的民族观,激发学生民族骄傲感,以实质行动保护民族团结。
教课准备教师准备:歌曲《青藏高原》,采集整理反映各族子女的共同创立的成就、优异人物的有关资料,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检查中华民族家庭中的优异子女(特别是少量民族的)的有关资料,认识身旁不一样民族人们的职业和生活状况。
检查各级人民尊敬、关爱少量民族地域的政策和行动。
课时安排2课时。
第 1 课时达成话题“共同创立我们的祖国”的教材内容。
第 2 课时达成话题“民族团结手足情”的教材内容。
教课过程第1课时活动一共同创立中华文明1. [出示图片:物质文明贡献 ]联合情境问题指引学生议论:从上边的介绍中你明白了什么?有些什么感觉?你们还知道我国各民族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哪些贡献吗?2. [出示图片:精神文明贡献]合情境引学生:在你身,有哪些民族特点的物和文学作品呢?你喜?什么?小:中五千年的文化,是各族子女在互相沟通与交融中共同造的,每个民族都中文明的展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板:共同建我的祖国)【意:学生感觉到多彩的民族特点,丰富着我的中文化,也影响着我的精神生活。
】活二秀的中子女1.[播放件:你知道他是哪个民族的]引学生情境行沟通:他是哪个民族的呢?你认识他的事迹?小:在我国史上,涌出多来自不一样民族的英豪好汉、科学家、文学家⋯⋯ 2.制作荣耀卡。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各族儿女手拉手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各族儿女手拉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认识到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2. 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2. 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3. 尊重和理解各民族的文化差异4. 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5. 爱国主义精神的培养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了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及其相互关系。
2. 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念,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四、教学难点:1. 如何使学生真正理解各民族之间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关系。
2. 如何培养学生尊重和理解各民族的文化差异。
3. 如何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五、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等基本知识。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各民族之间的互助、合作实例,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民族关系。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在讨论中学会尊重和理解各民族的文化差异。
4. 采用情景教学法,创设相关情境,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5.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思考民族问题,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我国各民族的照片,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多民族特点。
2. 讲解民族分布特点:介绍我国民族的分布特点,如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等。
3. 分析民族关系:讲解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关系,强调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重要性。
4. 讨论文化差异:让学生举例说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差异,并引导学生尊重和理解这些差异。
5. 情境教学:创设相关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与不同民族的同学交往。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评价其对民族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关注其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和尊重态度。
各族儿女手拉手教案
各族儿女手拉手教案一、教案背景在当今社会,我国各族儿女的相互交流和了解已经变得尤为重要。
通过民族团结教育,促进各族儿女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本教案以“各族儿女手拉手”为主题,设计了一系列活动和课程,以增进各族儿童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了解和认识各个民族的文化特点和传统习俗。
2.培养尊重和欣赏各民族的多样性和差异性。
3.培养各族儿童之间的友谊和团结意识。
4.提高各族儿童的自我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教学内容1. 民族文化展示通过展示各个民族的传统服饰、乐器、舞蹈等文化特色,帮助各族儿童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背景和表达方式。
可以组织学生分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民族进行调研和展示,以互相学习和交流。
2. 各族故事分享邀请各个民族的儿童代表来校进行故事分享,讲述自己民族的传统故事和寓言。
通过各族儿童的分享,让其他族群的儿童了解和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
3. 各族美食品尝组织一次各族美食品尝活动,邀请各族儿童或家长带来自己民族的传统美食。
在活动中,可以让儿童尝试其他民族的食物,并了解其独特的风味和做法,增加彼此之间的沟通交流。
4. 民族音乐体验组织音乐欣赏活动,介绍各个民族的传统音乐和乐器。
可以播放各个民族的音乐录音,让各族儿童感受不同音乐风格的魅力。
也可以邀请音乐专家或民族音乐家现场演示和解说,加深各族儿童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
5. 各族艺术创作鼓励各族儿童进行艺术创作,例如绘画、手工艺等方面。
通过进行各民族特色艺术创作的体验,提高各族儿童对自己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同时,通过展示各个族群的艺术作品,增进各族儿童对其他民族艺术的欣赏和尊重。
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形式讲解各民族的文化特点和习俗。
2.体验法:组织各族儿童参与各种体验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不同文化的独特风貌。
3.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各族儿童互相学习和合作,共同完成各类任务。
4.反思法:每次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和总结,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第2课《各族儿女手拉手》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
---------------------------------------------------------------最新资料推荐------------------------------------------------------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第2课《各族儿女手拉手》教案课件PPT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第 2 课《各族儿女手拉手》教案课件 PPT 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第 2 课《各族儿女手拉手》教案课件 PPT 教学设计五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第四单元第 2 课《各族儿女手拉手》教案课件 PPT 教学设计全册PPT 课件下载页面:http:///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案--各族儿女手拉手教学目标:1、知道各族儿女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2、了解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人民相互理解与尊重,共同维护着国家的安定和民族的团结。
3、知道我国政府为胺了保护民族文化,促进和发横展少数民族的繁荣采取了许硒多积极的措施。
教学重葵点:知道各族儿女为中华民伴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芋贡献。
了解在中华民族因大家庭中,各族人民相互理需解与尊重,共同维护着国家拷的安定和民族的团结。
句教学难点:知道我国政府为屿了保护民族文化,促进和发甚展少数民族1 / 4的繁荣采取了许型多积极的措施。
活动准瘸备:1、师生共同收集、整焰理中华历史上各族儿女共同截创造的劳动结晶,杰出人物倒的成果、事迹等,可以是图唯片、实物、文字、音像等。
咎 2、了解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涉的各种民族政策。
3、收集晾民族友好往来的故事。
4、规分小组以调查访问、阅读书命报、上网查阅、收看新闻等呢渠道了解各级人民政府采取范的各种民族政策,写成调查身报告的形式准备交流。
教学稻时间:四课时求第一薛课时一、活动主题:共同创秘建我们的祖国二、活动过程锌:劳动结晶展示导众语: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莱,是各族儿女在相互交流与猴融合中共同创造的,每个民理族都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屹了贡献。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我们都是中华儿女 2 各族儿女手拉手》教学设计_5
2、各族儿女手拉手一、教学内容《品德与社会》人教版五年级上第四单元第二课:各民族儿女手拉手(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1.知道各族儿女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2.了解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人民相互理解与尊重,一起维护着国家的安宁和民族的团结。
3.知道我国政府为了维护民族文化,促进和发展少数民族的繁荣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
三、教学重点:知道各族儿女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四、教学难点:知道我国政府为了维护民族文化,促进和发展少数民族的繁荣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
五、活动准备:1.师生一起收集、整理中华历史上各族儿女一起发明的劳动结晶,杰出人物的效果、事迹等,可以是图片、实物、文字、音像等。
2. 课件六、教学设计(一)情景导入师:同学们,我们来听一首歌曲。
播放歌曲蒙古长调《都仁扎那》师:听到优美的旋律,你想到了茫茫大草原吗?(二)探究:共同创建中华文化1.课件播放:蒙古族长调是一种独特的演唱方式。
长调旋律悠长舒缓、声多词少、气息绵长。
它以草原人特有的语言表达着蒙古族人民的感受,是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2. 介绍马头琴3.介绍乐器:热瓦普、艾捷克、胡习塔尔4.木卡姆是维吾尔族用歌唱和乐器伴奏的舞蹈。
木卡姆艺术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人类口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5.《格萨尔王传》是世界上最长的一部史诗。
它通过对英雄人物事迹的描述,反映了藏族人民古代的社会生活和习俗,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和史学价值。
6.织锦是流行于许多少数民族的手工业。
其中壮锦以棉纱为经,丝线为辅,织成色彩绚丽、纹样精美的织品。
旗袍黄道婆7.汉朝时(公元前138年),汉武帝派张骞首度出使西域带回此物,人们不知其真正的名称,观其形好似我们的萝卜,只是个体小而已,因是自“胡地”而来,就定名为“胡萝卜”了!传说石榴也是张骞从西域带回来的。
小麦大豆师:各族人民不只一起缔造了中华文明,而且在不同时期在团结一心,共赴灾难。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各族儿女手拉手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各族儿女手拉手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知道我国主要的民族及特点。
2. 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
3. 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民族团结建设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我国的主要民族及特点2. 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3. 民族团结的意义4. 学生如何积极参与民族团结建设三、教学重点1. 我国的主要民族及特点2. 民族团结的意义和学生如何积极参与民族团结建设四、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2. 如何激发学生积极参与民族团结建设的意识五、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我国的主要民族及特点、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民族团结的意义。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积极参与民族团结建设,分享讨论成果。
4. 采用情景模拟法,设计情景剧,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亲身体验民族团结的实践。
教案内容依次按照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和教学方法进行编写。
每个章节的教学内容应包括理论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情景模拟等多种教学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民族的图片、资料和视频。
2. 准备情景剧剧本和学生角色分配。
3. 准备讨论问题和答案。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情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各民族特点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我国的主要民族及特点,让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宗教信仰等。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和民族团结的意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积极参与民族团结建设,分享讨论成果。
5. 情景模拟: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亲身体验民族团结的实践。
6.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1. 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看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
各族儿女手拉手教案
各族儿女手拉手教案引言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关键时期。
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需要团结各族人民,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基础教育是培养国家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环节,因此,推动各族儿女手拉手的教育工作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各族儿女手拉手教案,以促进各族儿女之间的团结与交流。
教育目标1.培养各族儿女之间的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和相互学习的意识;2.增强各族儿女的国家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3.培养优秀的综合素质和良好的道德品质;4.培养乐观向上、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5.培养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内容和方法1.国情教育:通过讲述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文化,激发各族儿女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与自豪感。
可以安排参观历史文化名城、博物馆等活动,丰富各族儿女的国情教育。
方法:开展专题讲座、观看纪录片、组织参观活动等,以多样化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国情的兴趣。
2.民族风情教育:通过深入了解各族的风俗、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促进各族儿女之间的交流和学习。
可以组织各族文化展示、传统手工艺制作等活动,培养各族儿女的文化自信心和创造力。
方法:邀请各族师生代表进行民族文化展示,组织学生学习各族传统手工艺等。
3.交流合作教育:通过开展跨族群的交流活动,促进各族儿女的交流与合作,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友谊。
可以组织各族运动会、艺术节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平等相待的意识。
方法:组织各族学生参加跨族群活动,如运动会、合唱比赛等,以促进交流和合作。
4.情感教育:通过引导学生关心他人、协助他人、帮助他人等行为,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友爱之情。
可以组织关爱活动、青少年志愿者服务等,让各族儿女在实践中增进情感交流。
方法: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公益活动等,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意识。
教学评估1.问卷调查:定期组织学生填写调查问卷,了解学生对各族儿女手拉手教育活动的反馈和感受。
从问卷结果中评估教育效果,并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教学改进。
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我们都是中华儿女 2 各族儿女手拉手》教学设计_11
各族儿女手拉手【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我们都是中华儿女》中的第二课《各族儿女手拉手》,本单元旨在让学生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文明是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不同的民族在生活习惯、风土人情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要理解并尊重差异。
【教学目标】:1、了解各族儿女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的贡献。
2、体会各族人民团结友爱,相互理解与尊重,共同维护着国家的安定。
3、了解我国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建设民族文化、保护当地的风俗,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
【教学重难点】:1、了解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人民相互理解与尊重,共同维护着国家的安定和团结。
2、了解我国政府为了发展经济、建设民族文化、保护当地的风俗,采取了许多积极的措施。
【教学准备】:1、收集、整理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劳动结晶、杰出人物事迹等。
2、了解少数民族当地的风土人情,学会尊重与理解。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地图导入,初步了解各民族大致分布。
1、出示地图,考考大家:有哪些少数民族生活在这儿?2、看来,在这广袤的土地上,不仅生活着汉族,还生活着其他少数民族。
虽然我们是不同的民族,但我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华儿女,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课本《各族儿女手拉手》。
二、开启“发现之旅”,体会团结与尊重。
活动一:民族美食篇1、现在就让我带着大家开启一段发现之旅,让我们走进“舌尖上的中国”,开启民族美食篇。
2、出示小组交流要求,汇报。
3、结语:同学们介绍了这么多的美食,给我们带来了一场味觉的享受,各族儿女在音乐、文学、服装、科技等方面带来的丰富体验,它们让中华民族的文化更加灿烂、辉煌。
活动二:民族英雄篇1、在旅行中,我还听到了一些闪光的名字,如马本斋,简要介绍。
2、课前老师也让大家搜集了民族英雄小故事,谁来说说?3、结语:各族人民不仅共同缔造了中华文化,在国难当头的时刻,各族儿女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敌入侵。
活动三:建设发展篇1、在旅途中,几幅图让我感触颇深:正是它让交通变得更加便捷,同时也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标志性工程,让西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翻开了民族发展的新篇章。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各族儿女手拉手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案:各族儿女手拉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认识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2. 培养学生尊重、理解、包容不同民族文化的态度。
3. 引导学生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内容:1. 我国的主要民族及分布特点2. 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传统节日3.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4. 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民族团结5. 青少年如何为民族团结做贡献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教师简要介绍我国的多民族国情,引导学生关注各民族之间的友谊。
二、自主学习1. 学生课前收集有关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传统节日的资料。
2. 课堂上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点评并总结。
三、课堂讨论1.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 学生举例说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民族团结。
四、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有关民族团结的正面案例,引导学生分析、总结。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提出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为民族团结做贡献。
五、总结提升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2. 学生发表自己对民族团结的认识和体会,树立民族团结的意识。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和传统节日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和体会。
3. 学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民族团结,为民族团结做贡献的行动。
六、课堂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民族之间的交流场景,增进学生对各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
2. 开展民族团结知识竞赛,测试学生对民族团结知识的掌握程度。
3. 举办民族团结手抄报比赛,让学生通过手抄报的形式展示自己对民族团结的认识。
七、课后作业2. 调查身边的民族团结实例,了解他们在日常生活是如何维护民族团结的。
八、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民族博物馆,深入了解我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
2. 邀请民族专家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各民族的特点。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各族儿女手拉手教学设计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课《各族儿女手拉手》教学设计哈尔滨市红阳小学胡明明【教学目标】1、知道各族儿女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2、了解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人民相互理解与尊重,共同维护着国家的安定和民族的团结。
【教学重点】1、知道各族儿女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2、了解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各族人民相互理解与尊重,共同维护着国家的安定和民族的团结。
【教学难点】知道在不同时期各民族儿女团结一心维护祖国统一,共建祖国。
【教具准备】1、师生共同收集、整理中华历史上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劳动结晶,杰出人物的成果、事迹等,可以是图片、实物、文字、音像等。
2、收集民族友好往来的故事。
【课型】新授【教学设计】一、新课导入中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是各族儿女在相互交流与融合中共同创造的,每个民族都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今天,我们一起分享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劳动成果,感受中华大家庭的团结。
(出示课题《各族儿女手拉手》)二、新课教学活动一:共同创建我们的祖国1、读教科书84-85页,了解各族儿女为中华文化的发展创造了哪些成果和作出了哪些贡献。
2、师播放视频3、指名介绍。
(师板书)(1)首先让我们先来看看在种植方面吧:我们小麦原来生长在哪里?是谁把它的种植技术带到了中原?(2)我们大豆的老家就在中国的哪里?早在两千六百多年前,东北的谁就掌握了大豆的栽培技术?(3)我们水稻原来长在哪里?多少年前这块土地上就生活着我们的祖先?4、在畜牧方面,许多民族都培育出了良种牲畜;在医药方面,民族医药是民族医药宝库中的瑰宝,并在世界医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
5、音乐绘画:有哪些民族儿女曾经在音乐绘画方面做出巨大贡献?新疆维吾尔族的歌舞艺术:木塔舞已经申报了联合国非文化艺术遗产成为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个宝贵的财富。
此外啊,还有少数民族的印染技术等。
所有这些,都体现了我国各民族的聪明才智和对祖国文化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族儿女手拉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知道各族儿女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贡献,各民族儿女结合一心,共建祖国。
2、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民族手拉手,结合奋进的强健凝聚力,感受民族结合、统一,为祖国带来的安定,富强与昌盛。
3、指导学生学生收集整理反映各族儿女共同创造的成果和资料,引导学生从互联网或课外书寻找“民族英雄”,把收集到的资料在班上交流。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知道各族儿女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贡献。
知道在例外时期各民族儿女结合一心维护祖国统一,共建祖国。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孩子们,这是什么?(哈达)你了解这个民族吗?你还知道哪些少数民族?二:新授:
活动一:了解各民族的文化
1、分组汇报。
2、你还知道哪些民族食品走向全国各地嘛?(饮食文化)
3、说到民族乐器,你知道的还有哪些?
(出示各种民族乐器图片)这么多的从各民族流传出来的民族乐器交融在一起奏出了一曲曲动人心弦的乐曲。
(播放马头琴演奏的乐曲)
4、如果你是常年漂泊海外的游子此时听到祖国的民乐,心中想说什么?如果你是一位外国友人呢?
(学生汇报)
小结:中国的民乐如今已经走出国门走向世界,这是各民族共同智慧的结晶。
活动二:寻找民族英雄的足迹。
孩子们,各民族不仅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在困难当头,民族危亡的时候,更是结合一心,维护国家的统一,共同抵御外来侵略,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篇章。
1、播放视频,从这个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各族儿女积极投身建设之中,为祖国的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你了解哪些?
2、出示亲藏铁路图。
(这就是青藏铁路,这条铁路的胜利修建,另据这个组儿女的共同心血,这修建的背后藏着很多感人的故事,你知道吗?)
小结:在和平年代的今天,在祖国遇到灾难时,各族儿女手拉手,同舟共济。
3、出示:汶川地震的画面。
4、对于这个日子,每个中华儿女至今都记忆犹新。
(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毁了居住在那儿的各民族儿女的家园,但是地震没有震惊他们对生的希望,没有让汶川毁灭,是什么让他们从悲哀中走出,并如此坚强呢?)全国各民族儿女和政府的支援、救援的情况。
5、全国各民族儿女和政府是怎样支援、救援中都涌现了哪些感人的故事,你知道吗?
6、回忆一下,当时你和家人还有周围的人是怎么做的呢?
从你们的表达中我感受到此时小小的你们已经和各族儿女手拉手和灾区同胞们风雨同舟。
小结:我们都是中华儿女,我们都是炎黄子孙,我们只有一个祖国妈妈,在祖国危险的时候、遇到困难的时候、在祖国建设的最前沿,各民族的人们互相结合,无数的优异中华儿女用他们的实际行动表达了对祖国的爱。
三、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一定有很多收获和体会吧,把你的感受和同学们说说,也可以把你的了解告诉你的家人和朋友,相信有了大家的一起努力,各个民族定会更加结合友爱,携手并进,共同富强我们的祖国,使中华文化更加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