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课堂还给学生”渗透小学教学方法案例

合集下载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寇肖娟在姜魏巍老师执教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替换”一课中,姜老师力图让学生课前先学,以学定教。

课堂上,姜老师让学生在小组内热烈的交流,认真的请教。

小组汇报时,学生自信大方地表达,其他同学质疑和建议。

这都让我们看到,课前先学给学生带来的思考,让他们有话可说。

教师在一旁点拨时看似随意、轻松,但非常适时,针对性很强,充分地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更难能可贵的是,姜老师时常让学生静下来梳理,回顾上一阶段的收获,如让学生说说有什么新的收获,比较这两种换法,更喜欢哪一种等。

这种做法一方面是对一个阶段知识的梳理,另一方面更是对学生倾听习惯的培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到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做到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如何做到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和丰县夏孜盖乡中心小学----许琼自课程改革以来,各校都在想办法转变过去老一套的教学方式,教师们也在不断地学习和探索,用自己亲身的教学实践逐步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模式,探索适合教师教,适合学生学的教学方法。

在探索的过程中,诸多教师都提出了,要把教学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

在多年的教学中,我也在思索和总结,怎样才能真正做到把我们的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呢?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在这里谈几点肤浅的认识,仅供大家参考。

一、要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首先我们教师要把学习探索的机会留给学生。

过去的教学主要是采用教师讲解为主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教师从上课讲到下课,学生很少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机会。

新的课标提出了注重学生学习探究的过程。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把学习探究的机会留给学生,如果学生连学习探究的机会都没有,又何谈把课堂还给学生呢?说来容易做到难,在平时的教学中,大多老师都急于求成,每当学生学习中遇到困难的知识时,教师总是自己把学生想知道、想去思考探索的问题急于告诉学生,剥夺了学生自己思考探索的机会。

为了把新的教学理念和个人的教学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在教学圆的周长这节课中我是这样做的:让班里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组里的每个学生都准备不同大小的圆形。

首先,每个学生量出自己手中圆形的周长、直径,再通过计算分析出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学生再在组里去探索总结出圆的周长总是所在圆直径的三倍多一些这一规律。

教师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这一规律。

我们应该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去发现总结规律,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要做到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还应把课堂的时间还给学生。

当老师的都知道,学习探究需要一个过程,有过程就需要有时间。

在平时,我也听过我校年轻老师的公开课、示范课。

一些老师虽然做到了把学习的机会留给学生,但是她们只是从形式上这样做,未能真正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时间,往往都是提出一个问题,还没有容学生去思考,去合作探讨,紧接着就让学生回答。

小学语文教学教案——将课堂还给学生

小学语文教学教案——将课堂还给学生

---------------------------------------------------------------范文最新推荐------------------------------------------------------ 小学语文教学教案——将课堂还给学生苏版第十册《郑和远航》一文重点介绍了郑和第一次下西洋的情况,并点明郑和七次远航的重大意义。

表现了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和出色的航海技术。

课文第四自然节,介绍了郑和远航所到的国家,写了郑和与所到国家的人民进行友好交往。

课文对友好交往的细节描写较少。

我尝试以问题切入,从引导学生读懂、读好课文入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去丰富交往的细节。

如郑和向国王递交国书、赠送礼品时,双方对话的内容;当地老百姓惊叹不已,会些什么话等。

课前指导学生查阅资料,了解明朝的国势,郑和七下西洋的背景、目的------整个教学过程采用朗读法、讲解法、讨论法。

但我在教学中发现,由于时代、文化的隔阂,学生对这些文字的空白处要作深入的个性解读是有一定困难的;同时,学生随着年级的增高,上课发言举手的很少,课堂发言我只能无奈地采用点将式或开火车式等,讨论时前后左右,交流时,发言的总是那么几个同学,而且复制、粘贴同学语言的情况较多。

1 / 6如何才能让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求的理念得到实施呢?如何才能刷新学生的语言,展现每个学生的优势呢?新课标提倡更多地关心学生学习时的情意状态。

语文教学是通过语言文字塑造的艺术来影响学生的,因此语文教学不单单是认识活动,同时也是情感活动。

教师要发挥教育智慧给每位学生创设施展才能的平台,促成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精心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满足个体的需要。

怎么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动力,巧妙地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发展的舞台?不仅训练学生的大脑和双手,更让每个学生的情感细胞也兴奋起来,从而发展学生的情感智慧?才接手这个班时,我就发现这个班的学生天真活泼,爱表演,有好几个同学还是学校艺术团的台柱子。

把课堂还给学生(通用5篇)

把课堂还给学生(通用5篇)

把课堂还给学生(通用5篇)把课堂还给学生(通用5篇)把课堂还给学生篇1[教学案例]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新兴的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在课堂教学中,我从调动学生积极性出发,积极探索,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演练结合”的教学模式,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在教学《在文章中插入艺术字》一课,我就采用了这种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课堂上,我首先把学生带入了小记者采访的情境中,用形象生动的画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展现漂亮的艺术字,这些字有的形状不同,有的颜色不同,有的带有阴影效果,有的带有三维效果,学生们看到这么多漂亮的字,兴趣很浓,争先恐后地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老师,这么漂亮的字是怎么做出来的?”“我们能学会吗?”“我想做出别的样儿,行吗?”学生们的声声提问,道出了他们强烈的求知欲。

这时,我因势利导,提出教学内容,要求以小组为单位,互相探讨,提出:“你学会多少就汇报多少,看那组同学的方法和别人的不一样?”这一番话真的起了作用。

“学会多少就汇报多少”,不拘一格,给学生留下更多的自由空间;“看那组同学的方法和别人不一样?”则具有挑战性,大大调动了学生探究知识的积极性。

教室里呈现出积极参与、主动思考、热烈交流的景象,学生的精力都高度集中在解决问题上。

看书时,同学们神情专注,在字里行间寻找答案;讨论时,有的学生边说边操作,有的还指点比划,唯恐被人听不动;交流时,各小组同学各抒己见,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仿佛他们就是小小电脑专家。

自学后的自由发言,积极踊跃:有的说:“单击‘插入’菜单,选‘图片’中的‘艺术字’调出艺术字库窗口,在窗口中选一种式样,单击‘确定’,出现‘编辑艺术字’对话框,在对话框中输入文字,然后单击‘确定’在文章中就出现了漂亮的文字。

”有的说:“老师,我不是那样做的。

那样操作太麻烦,我发现工具栏中有一个图标,它是插入艺术字小按钮,我一单击它,就出现艺术字库窗口,这样很方便。

”有的说:“我按alt+i,弹出插入下拉菜单,也可以找到图片—艺术字。

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高密市第二实验小学高爱玲近几年来,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和发展,产生了令人担忧的现象,那就是在一些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刻意追求教学手段的新奇和花样的不断翻新,结果课上学生热热闹闹,课下难见实效。

您看——一、案例描述聪明伶俐的小虎,您一看就不会相信他“笨”。

那为啥一见“单词记忆”这样的任务就头痛呢?常跟小虎在一起的小龙,是小虎的老师,常常在一起做作业;您在说小龙比小虎聪明吗?结论别下得太急,因为,小虎也是小龙的老师呀:小龙对语法知识“一塌糊涂”,但小虎无论老师课堂精讲是还是看书自学,哪怕是同学课堂举两个对比例子,都就一眼看“明”了。

同样,玉宇对语音知识感到模糊,而皎皎又对一些意思相近的英语知识,总是感到模模糊糊、难以区分。

小竹同学由于说话怯场,常引得同学们的讥笑,在一些小组的活动中,经常拖后腿,招来组员的不满和责备,这令小竹很自鄙,渐渐他在英语课上不愿开口,即使英语老师让他发言,他也由于紧张不能顺利表达自己的想法。

面队教师失望的表情和叹息声,小竹感到自暴自弃。

二、反思如果用原来的教法上课,这几位小朋友就由于各种原因,而对英语学习失去信心,班级内大约有近20%左右的学生近似于他们,随着学习内容的增多和学习难度的加大,这一比率会越来越高,甚至部分学生还会出现厌学情绪。

使得英语教学中,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益的提高。

目前许多小学普遍存在班级学生过多的现象。

考虑到教学进度,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一般很难顾及学习困难生;而英语基础好的学生则受到教师的青睐,获得语言实践的机会相对较多。

英语学习困难的学生自制力一般都比较差,加之教师的忽视,导致他们的注意力游离于课堂之外,甚至产生自暴自欺的情绪。

在公开课中,不少教师为了不影响授课效果,不愿意给英语学习困难生表现的机会,在平时这些学生似乎也的不到表现的机会,得到语言实践的机会越少,则语言运用能力越差,形成恶性循环年,在之后的英语学习学习中,这些学生不愿开口学英语,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更是一落千丈。

把课堂还给学生(11月教学故事)

把课堂还给学生(11月教学故事)

把课堂还给学生山家湾子小学张春波自古以来,教师就是“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站在讲台上可算是津津乐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整节课教师在上面激情满怀、讲得滔滔不绝,而孩子们呢?开始还精神饱满,不一会儿就开始打蔫了,张三开始走神,做小动作,李四开始没精打采,王五打瞌睡,再精彩的表演孩子孩子们却视而不见。

这时老师纳闷了:老师在上面讲得大汗淋漓,孩子们在下面没精打采,究竟是哪出问题了呢?是啊,今天我在上课的时候竟然发现有一个女生已经昏昏欲睡,我在反思究竟问题出在哪里?为什么总是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来我发现,上课时我总喜欢自己在前面讲课,给学生自己探究,学习的机会太少。

学生总是不停地接收会产生疲惫,厌倦心理,自然就不会有学习的兴趣。

今天,在上课的时候我开始尝试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在学习过《地震中的父与子》之后,我让学生根据上一课我讲解的方式自学第十八课《慈母情深》,给她们自学、讨论的时间,之后我选取平时口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为大家讲授这节课。

学生的讲解给了我很大的惊喜。

我发现学生的讲解比我更全面,能够讲解课文生僻字,然后逐词逐句的分析,何为“慈母情深”。

学生的讲解更能带动大家的学习兴趣,因为她能够与学生更全面具体的互动,知道学生所感兴趣的是什么。

而且让我更意外的是,这位同学能够把我平时上课讲的“读中感悟”用在自己的讲课中。

不断引导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情朗读课文,体会母爱的伟大和我对母亲的敬仰之情。

在课堂结尾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写一封给妈妈的信。

并给予评价。

这节课上完以后,我有了很大的感触,以前是我放不下孩子们,怕他们不会,没有让孩子们动手动脑,就真不会了。

由此看来,不是孩子们不积极,不配合,而是我们霸占的孩子们的课堂,是老师的越俎代庖造就了他们的惰性,他们不需要思考,更觉得乏味,相反,当一个“懒”老师,孩子们也就勤快了,他们把学习当成是自己的事情来完成,因此更积极,更仔细,更细心。

因此,以后的课堂我会放手让学生自己学,自己探究,真正做到教师是课堂的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把课堂还给学生,打造高效课堂五河县五河小学黄江燕

把课堂还给学生,打造高效课堂五河县五河小学黄江燕

把课堂还给学生,打造高效课堂《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因此,我们在课堂上必须从课堂演讲者变成学生的引导者,多给学生帮助和引导,让学生主动明确学习目标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正确评价自己学习成果,发掘自己语言潜能,让他们切实体会到“我的课堂我做主”。

那么,怎样才能在保证课堂高效的同时,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呢?经过六年的一线教育的教实践和思索,结合我校现状,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创新能力。

《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提到,学生学习过程更多的是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爱因斯坦也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创新往往是从怀疑开始的,怀疑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从一定意义上讲,学习的过程就是质疑、释疑的过程。

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我们必须有意识地培养生的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所以,教学中我们不仅要鼓励学生质疑课本`,还要赞赏学生独特的的见解和表达,在老师鼓励下,每个学生都养成自觉质疑的习惯,学生的质疑水平也就会不断提高,质疑的问题也会越来越有价值。

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发挥英语学习的主体作用。

例如在课堂上,我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Do you like tomatoes?”大多数学生会根据课本回答:”Yes, I do.”或是”No, I don’t.”但有的同学不满足书本会上单一的回答方式会创新地回答:”Yes, I do.My sister likes tomatoes,too.”或者:”No, I don’t. But my friend Jen likes tomatoes.对于学生这些独特的表达,我会马上给予赞赏并鼓励其他同学学习模仿去创造出自己的句子。

把课堂还给学生——小学英语快乐课堂实例

把课堂还给学生——小学英语快乐课堂实例

教学创新新课程NEW CURRICULUM“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是叶澜教授“新教育基础”改革的核心部分和精华内容,是现阶段素质教育下课堂改革的方向。

下面笔者将阐述如何把小学英语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快乐地学习英语。

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在自己创设的小游戏中反复地表演,不厌其烦地充当着各种角色,这种天性就是学习英语最适合的方式。

那就让我们教师把课堂“还”给他们,让他们用玩的方式享受“说”英语的快乐。

一、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去创作,去想象想象力是人在已有形象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

陶行知先生在他的六大解放思想中提出了首先要解放儿童的头脑,使之能思。

这里的“思”应该是让学生自己多去探索,多想象,多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小学阶段的孩子处于想象力迅速形成和发展的最佳阶段,他们的想象力最丰富,他们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总是瞪大眼睛去观察、去想象、去发问。

我们一定要珍惜儿童的好奇心,并设法进一步激发这种好奇心。

如,教学“May I...”句型时,书本内容为:李明问妈妈可以去北京吗?可以去天安门吗?……学生创作的情境为:一个小女孩遇到了一棵愿望树,她诚恳地对愿望树老爷爷说:“May I go to theU.K.?May I go the the Big Ben?(刚刚学完英国等国家,在这里运用)愿望树老爷爷笑着说:“Yes,you may,you are good girl,please come in my body,I can come with you...”学生还准备了白胡子作为道具,真是惟妙惟肖。

在场的学生和我都被吸引住了。

看到了吧,学生还是具备成为童话大王的天赋的!二、语法教学让学生当“老师”,为老师纠正错误英语语法的习得过程中更应该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动嘴练习。

因为语法来源于语言,先会熟练地使用语言才能上升到语法规律的感悟。

学习英语是离不开语法的,越是不同于我们母语思维习惯的知识,越不要大量地讲解,学生听多了,只有头晕脑涨,不敢张嘴的感觉,要帮助他们大量应用,使死板的语法变成有趣的对话。

把课堂还给学生(1)

把课堂还给学生(1)

把课堂还给学生作者:曾素华来源:《中外教学研究》2014年第03期记得是这样一道练习题:从小兔家走50米经过广场再走70米到学校,从小兔家走40米经过商场再走90米到学校;比较这两条路怎样走比较近?在处理练习题时,学生做的方法很多,为了不打消他们的积极性,我让学生一一上台展示:有的学生做出了:50+70=120米,40+90=130米,120仅仅一道练习题让我发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多走近他们,多表扬他们,让他们的才智能够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零距离的师生关系为学生创建了一个自由发展的平台,合作伙伴的默契使学生的解题方式、思维、视野开阔,相信在自由的空间里有了兴趣作“调味剂”,学生们会更加可爱!从上面的教学片断中,我们应该有所感悟。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自主表现的空间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练、自己去学,就给了部分学生表现的良机,就如有的学生很想成为表演者,就大胆邀请老师参与他的表演,通过表演来实现他的愿望;有的学生想当小老师,就组织一些有共同爱好的同学一起来练习,培养了学生的组织能力;有的学生在练习时想出了新方法,得到了老师的肯定,那劲儿别提有多得意了。

教师的责任不是把学生训练成像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人,而是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创造潜能,让学生拥有独特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思考的空间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就是给教师本身的课堂教学有反思和及时调整的空间和机会。

尤其是在数学这一科目当中,如果课堂教学中在适当的时候留给学生有思考的时间,不仅学生有自由、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而且教师也可以利用这短暂的时间反思前面的教学,及时获取学生的反馈信息,调整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尽量减少教学失误。

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这种及时、自动地在教学过程中的反思,能确保教学工作高质高效地进行。

三、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提问的空间给学生提问的时空,就是给教师本身一个学习的机会。

把课堂还给学生案例1

把课堂还给学生案例1

把课堂还给学生——《认物体》教学片段的案例与反思课堂教学应该是富有生命活力的,富有生命活力就需要教师积极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及时捕捉学生中不时迸发出的敢于创新的火花,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下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P64的内容“认物体”的一个教学片段。

师:(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搭好积木并交流后)同学们搭的积木真漂亮,你能把桌上的积木按照一定的标准分分类吗?请你分一分?(学生个个兴致盎然地分类)师:你是怎样分类的?为什么?生1:我按颜色来分,红的一堆,绿的一堆。

生2:老师,我是这样来分的,一堆是滚动的,另一堆是不能滚动的。

生3:我按形状来分,方的一堆,圆的一堆。

师:同学们的方法真多,我们现在就来按能不能滚动来分一分。

(学生按要求把实物分成两堆)师:请你把这些不能滚动的物体再分成两类,行吗?(学生继续分)生1:我按颜色来分。

生2:我按物体的大小来分。

生3:我按形状来分,一类是每一面都是方的;还有一类的面不是方的。

师:(拿起正方体)它的每一个面都是方的,谁能给它起个名字?(生:正方体)。

你能从积木中找出一个正方体吗?(生操作)师:(出示一块长方体的积木)它是不是正方体?为什么?生:它不是正方体,它的面不是方方的,是长的。

师:谁能给它也取个名字呢?生:长方体。

师:拿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数一数、摸一摸,比一比有什么相同的?生:都有6个面。

师:你是怎样数的?生1:我是一对一对数的。

生2:我先数一圈有四个,再数上下两个。

生3:老师,他们都有八个尖尖的角。

师:在哪儿,给大家看看,你观察得真仔细。

反思:上面的学习,学生学地相当积极主动,而且思维灵活多样,富有创造性。

我认为教学成功的关键在于教师把“课堂”完完全全地还给了学生,克服了“教师本位”,突出了学生主体。

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让学生动手积极操作。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要认识一个客体,就必须动之以手”。

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案

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案

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案一、引言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育理念。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2. 教学内容:介绍“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及其重要性。

探讨如何在课堂上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及重要性。

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如何在课堂上实现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二、理论篇:什么是“把课堂还给学生”?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概念。

分析“把课堂还给学生”的优势和意义。

2. 教学内容:解释“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含义。

分析“把课堂还给学生”对学生的积极作用。

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概念及其意义。

案例分析法:分享成功实施“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案例,让学生了解实际效果。

三、实践篇:如何在课堂上实现学生自主学习?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内容:介绍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分析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自主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在课堂上实现自主学习,分享心得和经验。

四、实践篇:如何在课堂上实现合作学习?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合作学习的意义和价值。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2. 教学内容:解释合作学习的概念和重要性。

探讨如何在课堂上组织合作学习活动。

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合作学习的概念和重要性。

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活动,锻炼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总结与展望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和总结“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及实践方法。

激发学生对“把课堂还给学生”的兴趣和热情。

2. 教学内容:回顾“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及实践方法。

展望未来教育发展趋势,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的重要性。

3. 教学方法:讲授法:总结“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及实践方法。

把课堂还给孩子,让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人-张倩

把课堂还给孩子,让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人-张倩

把课堂还给孩子,让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人临渭区西张小学张倩初次这样想的时候,是自己的亮相课上的很糟糕,自己在讲台上张牙舞爪、费尽力气、唾沫横飞的讲述,只换来孩子们迷茫的直视,在那一刻我感觉到了孩子们不喜欢这堂课,或者说孩子们不喜欢我?那天讲完课,我就去请假了,一个原因是孩子确实病了,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想要逃避,想要静一静,好好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到底哪里出错了?怎样才能让孩子喜欢我?喜欢我的课?把课堂还给孩子,让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人,是我反思后得到的结果;在育红小学共同体交流会上,杨晓蓉主任的报告中也提到了这句话,她的肯定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时时刻刻把这句话放在备课时;放在上课时;放在反思时。

那么究竟我们教师该怎么做?才能把课堂还给孩子,让孩子成为课堂的主人,今天我就结合我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我是怎么做的。

一、教学设计时,以学生的活动为主体设计。

这学期我才开始的小学教育,小学孩子们比初中的孩子听话,更没有学科上的偏心,她会很单纯的喜欢你的课,因此,你的课上的好不好,从她们天真无邪的脸上完全可以看出来的。

开始每次给二年级学生上美术课,我总是能看见一个女孩子端端正正的坐在那里听讲,眼睛上带着眼镜,迷茫的直视着我。

有时候,我会不好意思的回避她的目光。

亮相课就是选的二年级,那一堂课我设计了精美的课件,在家里给老公一遍一遍表演着,上课的时候,我给孩子们表演着,我提的问题孩子们举手的很少,一遍一遍的启发,都没有用,勉强把该讲的讲完了,让孩子活动的时候,她们才活跃了起来。

后来在反思中,我想应该是精美的课件孩子们见的多了,也就没有好奇心了。

我的课堂是上给孩子们的。

激不起它们的兴趣那等于零,反思自己的错误,再一次设计二年级的课时,我把重心放在了孩子们的身上。

比如在《摆花样》这节导课环节的设计,我让孩子们用带来的材料先自己摆一个花样激发兴趣,再开始教学。

学生活动时采用小组合作,小组作品展览的形式。

在《好吃的水果》一课设计中,活动一:让每个学生模仿自己爱吃的水果,让其他孩子猜。

将课堂还给学生--实践学生主体性教学案例

将课堂还给学生--实践学生主体性教学案例
3 : 1 9 世纪 5 0年代 长江流域有 3 0 0 0多艘沙船 ,但十 几年 后 , 在 外 国轮船 航 运 业 的挤 压 下 , 沙船 锐 减 , 仅剩 4 0 0余 艘 。 材料 4 : 1 8 8 2年 , 顺天 乡试发榜 , 《 申报》 记者以快马将 两江 地区( 江苏、 江西、 安徽 ) 中试 名 单 送 到 天 津 , 用 电报 传 到 上 海 , 次 日见 报 , 江 南 士子 仅 隔 2 4小 时就 获 知 考 试 的 结 果 。 材料 5 : 1 9 0 9年 , 北京 市政 道 路 修 缮 改 造 工程 正蓬 勃 展 开 , 民间竹枝词称赞道 : “ 正阳门外最堪夸 , 王道 平平不 少斜 。点缀 两边 好 风 景 , 绿杨 垂柳 马缨 花 。 ” 请 归 纳分 析 近 代 中 国交 通 和 通讯 发 展 变化 的 特 点 、 影响 。 对于这个探究题 的突破 , 我首先引导学生将材料中有关的 信息提取出 , 再进行归类。学生在教 师的引导下都能很快地将 有关信息提取解答 出来。 这样不仅培养 了学生基本 的解题答题 能力 , 也使教学任务在教师的提点下 由学生 自主突破完成。
三、 总 结 反 思
路, 全世界 的眼睛都在望着我们 , 必须成 功 !” “ 无论成功或 失 败, 决不是我们 自己的成功和失败 , 而 是我 们国家 的成功 和失 败 !” 在这种强大 的爱 国热情的支撑下 , 历经四年 , 京张铁路终
于在 1 9 0 9年 9月全线通 车 , 原计 划六年 完成 , 结果 只用 了四 年就提前完成 , 工程费只有外 国人估计的五分之一 。中国人扬 眉 吐气 !
星期三 ,我按照预定 的设计 开始上课 ,因为课 时安排不 足, 我单刀 直人地从 铁路 、 水运 、 航空再 到邮政 电信一个 个讲 下来 , 学生 在铁路 、 水运前 几个 内容 尚能精力 集 中, 但 由于知 识点类似 , 到后面学生基本 已经开始走神 。很明显我犯 了一个 错误 : 为了赶课时而忽略学生的学习效果 。 在接下来另一个班 的教 学中 , 我把 全班分成 四个组 , 每个 组分 别代表 : 铁路 、 水运 、 航空、 邮政和 电信 , 让 每组学 生独立 完成各 自的发展史并找 出重点。另外 ,我对教 材再次进行梳 理, 总结 出“ 近代中国交通和通讯变化 的特 点 、 影 响” 作为活动

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案

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案

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案一、引言课程名称:把课堂还给学生的教案课时安排:1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为课堂的主人,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2. 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确保学生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活动。

2. 教学材料和资源准备。

二、课程内容第一节:课堂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课堂规则,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

2. 引导学生回顾以往的学习经历,探讨哪种学习方式更有效。

第二节:自主学习1. 教师提出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2. 学生分组,进行合作学习。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第三节:小组讨论1. 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引导学生展开小组讨论。

2. 学生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

3. 教师点评,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四节:课堂展示1. 各小组派代表进行课堂展示,分享学习成果。

2. 学生互相评价,教师总结点评。

第五节: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感受,提出改进意见。

3. 教师记录学生反馈,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三、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2. 收集学生反馈,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意见。

3. 定期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教学建议1. 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给予他们足够的学习空间。

2. 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注重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课后作业1. 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完成相关课后作业。

2. 教师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反馈。

3. 学生根据教师反馈,进行学习调整。

六、课堂活动设计与实践1. 教师根据课程内容,设计富有启发性和实践性的课堂活动。

2. 学生参与活动,动手实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给予鼓励和评价。

七、学生自主评价1. 学生在课后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总结收获和不足。

把课堂还给学生--研修学习案例(要素)

把课堂还给学生--研修学习案例(要素)
4.问题探究及收获
围绕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原则,实行再次备课,同时确立本次校本研修的主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调整后的教学设计中,学生能够发挥主体性,发展个性。教师在整个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协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
5.评析与反思(如有需要注明参考文献、网络资源)。
撰写案例时请注意包括以下要素和内容:
1.案例题目:把课堂还给学生
2.主题背景(情境描绘、人物、问题发生的原因等)
新课改精神注重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如何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水平。
3.事件本身及问题解决的过程(详写)
该如何来完成课堂角色的真正转换?带着困惑我们请来了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英语学科教研员车建琴老师,她的一番话给我们带来很大启示:作为教师要深入地理解学生是如何学习的,他们的智慧是如何建构的。一切的教学设计和技术应用都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教材、活动设计、技术应用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充分表达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增强学生使用英语的水平。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
只有真正理解学生是如何学习的,他们的智慧是如何建构的,教学设计和技术应用才能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的“学”服务,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只有当一名教师真正完成了角色的转换,才能将课堂还给学生。
把课还给学生——研修学习案例(要素)
案例描绘: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初期,扑面而来的研修模式变化、学习共同体建设、研修活动展开、引领性课程、如何备课、上课、如何做好老师等诸多教育教学活动,以前给我们带来困惑与感动;工学矛盾,写日志、传资源、使用研修工具等繁琐之事及技术操作难题,以前给我们带来苦恼与惊喜,让我们以研修案例的形式记录下自己在研修路上的感知与顿悟。

把课堂还给学生 --小组合作篇 红旗路小学 语文组

把课堂还给学生 --小组合作篇 红旗路小学 语文组





汇 交 探
报 流 讨
三、课堂充分利用
教师主导: 创境激趣 启发引导 点拨解惑
捕捉信息 合作学习环节:
调整训练
确立目标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小组合作学习特征之一就是全员参与。 组织交流 评议小结 巩固测标
三、课堂充分利用
学生主体: 自学寻疑 参与探究 听讲见解
多向交流
灵活运用
合作学习环节: 确立目标 组织交流
把课堂还给学生
——小组合作篇
红旗路小学
语文组
一 、科学合理建组 二 、长期有效培训 三 、课堂充分利用 四 、评价促进合作
一 、科学合理建组
“组内异质,组间同质” 性别、能力、学业成绩、 个性特点、守纪状况等方 面的合理差异 各组公平竞争 产生更多思维的火花 达到各方面的各有所长, 能力互补
二、长期有效培训
合作技能
试一试这样说,这、、、、”
“我是这样想的、、、、、


鼓掌,竖起大拇指,赞许地微笑“你说的这点对大家很有帮助 。”“你的发言很好,声音响亮,”“你的方法很好”、、、 、、、 “这里我还不太明白,能否再说一遍。” “我来帮助你。” 当组内噪音过大可以做出暂停手势 “大家好,下面由我们小组来汇报,我代表大家发言、、、、 、、” “我不同意、、、、、” “我的交流完毕,请大家为我补充” “我想补充、、、、、” “我有新的看法” “我觉得还可以这样、、、、” “谢谢你的补充” “我有新的看法” “我有同感”
自主学习 评议小结
合作探究 巩固测标
三、课堂充分利用
重点问题
指对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和发展关系密切的内容, 包括对有关句段的理解,对课文主要意思的把握以 及运用语文的规律等。

试论小学数学教师将课堂“归还”于学生的方法

试论小学数学教师将课堂“归还”于学生的方法

试论小学数学教师将课堂“归还”于学生的方法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如何将课堂“归还”于学生呢?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任务除了传授数学知识外,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至关重要。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将课堂“归还”于学生的方法。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的方式,将课堂交流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在课堂上,教师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更像是学习的导航者和引导者。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启发式的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去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可以通过观察一些具体的实物或图片,让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并尝试寻找解决办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这样一来,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将更多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从而激发出他们的求知欲和创造力。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将课堂“归还”于学生。

合作学习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它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小组讨论的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合作,共同解决一些问题。

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通过讨论和合作找出更多解决问题的思路,还可以及时反馈和纠正彼此的错误,从而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提倡翻转课堂的方式,将课堂“归还”于学生。

翻转课堂是一种颠覆传统教学模式的新型教学方式,它可以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局限性,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录制视频、制作PPT等来传达基础知识,然后在课堂上通过讨论、实验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解决问题。

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方式将更加灵活多样,不再是单一的知识输入,而是更多地体现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学习兴趣。

小学数学教师可以通过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方式,将课堂“归还”于学生。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一些自主的学习和研究。

先学后导,把课堂还给学生——以“编织小挂件”为例谈小学劳技课堂教学模式

先学后导,把课堂还给学生——以“编织小挂件”为例谈小学劳技课堂教学模式

先学后导,把课堂还给学生——以“编织小挂件”为例谈小学劳技课堂教学模式传统的劳技课堂教学模式“先示范,后模仿”,为了使学生尽快掌握制作方法,教者要进行详尽的示范,讲授代替了探究;为了让学生完成作品,教师省去了学生创新的时间……一切问题的答案都由教师全盘托出,学生变成一个技法的模仿者,虽然亲历了实践,却没有思考,虽然解决了问题,却仅有模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主动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得到提高,不利于新知的形成和技能的掌握。

“先学后导”课堂教学模式,动手实践的同时更多是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能力,课堂上教师只讲学生容易混淆、容易出错、容易遗漏以及想不通、想不深的知识,增加学生说、学生做、学生交流的时间,真正做到减少无效学习。

“先做后导”不仅能够让学生习得技能,还能完成自我创新,让劳动与技术课的教学更高效。

本文教者以浙江省劳技教材“编织小挂件——三股辫的编织”编写为例,对小学劳动技术课教学中的“先做后导”教学模式进行阐述。

一、问题引入,找准起点《周易·蒙卦》“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最大的学习动力,学生只有对劳技感兴趣了,才能主动去学习相关的知识与技能。

新课导入时的情境设制,是为了让学生感受身边的事物,并对它产生充分的联想,活跃学生的思维,激发动手制作兴趣。

《编织小挂件》一课中,教者首先抛给学生这样一个问题:“老师带来了一根绳子,同学们会编织吗?”出示学生创作,之后教者又让孩子欣赏漂亮的挂件,这只是一些简单又常见的绳结,接着教者讲述绳结的由来及历史演变,“绳结由古老的记事功能演变到现在的装饰手法……你对编织有哪些了解?会编织三股辫吗?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教学起点,轻松自然的导入新授环节。

课堂情境的创设、问题的提出都来自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与孩子的实际情况、亲身的经历紧密联系,因而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借导学单,自主尝试华盛顿儿童博物馆的墙壁上有这样一段名言:听见的,过眼云烟;看到的,铭记在心;做过的,刻骨铭心。

把课堂还给学生

把课堂还给学生

- 160 -校园英语 /基础教育把课堂还给学生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锦江小学/沈君珠一、案例背景PEP 《小学英语》第二册各单元Part A Let ’s say 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字母拼读教学。

为了能让学生扎实而牢固地掌握这些字母的发音,在课堂上应尽可能地采用多种深受学生欢迎的教学方法,使字母教学真正摆脱听、说、读、写的枯燥训练。

为此,许多英语教师在教学设计中总是紧紧围绕这一教学理念,精心设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一个又一个的“精彩课堂”。

然而在精彩之余也会留有许多遗憾,如有时为了按既定的任务完成教学任务,遏止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有时为了照顾个别而忽略了大部分,等等。

同样,这种“精彩课堂”下的遗憾也在我身上发生着……二、片段一描述“Good morning ,everyone ”,“Good morning ,Miss Shen ”。

像往常一样,我开始了又一新课的教学。

按照惯例我先教完了Unit2Part A Let ’s say “Ee ”的发音,然后让学生说一说含有Ee/e/的单词有哪些,并且开展了小组之间的竞赛,比一比哪个组说出的单词最多。

果然,比赛一开始,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一只只小手在我的眼前晃动;一声声“Me ,me …”在我耳边响起,我不禁为自己的创意而得意!“那么多人都要回答,该从哪一组开始呢?”为了照顾到每一个小组,我就从第一组开始,每组叫一位学生,等他说出一个单词,我就以“You are clever.Sit down ,please.”示意他坐下,以便接下去的几组也有时间、有内容可说。

这样的竞争,学生也会很开心地接受一个五角星的奖励而坐下去。

小组一个接一个地说着各自想出来的单词。

好几个轮回过去了,就当我要开始教下一个字母的时候,身旁的杜志恒却举起了小手,说:“Miss Shen ,我还想说!”当时我很吃惊,因为在我预设的教学中,除了这么些单词之外,应该不会有学生还能想出更多的单词了,于是“捣蛋”两个字马上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为了不让该生趁机扰乱我的课堂,也为了抓紧时间继续我下面的教学,我脱口而出:“OK ,stop here.Please tell me after class.”这个学生被我这样一句话给搪塞过去了,课堂又恢复了“正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把课堂还给学生”渗透小学教学方法案例作者:钱瑞
来源:《读写算·基础教育研究》2016年第12期
【摘要】新课改精神注重以学生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

强调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会思考、学会如何学习,培养终身学习的能力。

教学中的重点不再只是“教师该教些什么”,而应是“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这些条件”,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关键词】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学案例
一、背景
“把课堂还给学生”是上海华东师大叶澜教授创设的“面向21世纪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实验课题的理论精髓。

为了能更好地理解“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一教育理念,选取用了一个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后的一个拓展学习材料:掷一掷来说明这一理念的本质,并该节课由云南省示范小学:金康园学校张良老师执教。

二、教学案例实录
案例: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单元的拓展学习材料,课题:掷一掷
班级:金康园小学五年级(3)班
时间:2015年11月0日上午第一节课
教师:金康园小学张良老师执教
教学过程:
(该教学案例主要包括三个教学活动。


活动一:
1.师:有个地主叫巴依老爷,经常欺压百姓,这一天巴依老爷又想出了个诡计,想要再一次提高穷人的田租,在这危难时刻阿凡提来了,他代表穷人跟巴依老爷进行谈判,谈判决定,双方利用掷骰子比胜负,如果八一老爷输了,他将不再加租,比赛方法是:将同时掷颗骰子得到的这些“和”分两组,一组是“5、6、7、8、9”这五个数,记为A组。

另一组是“2、3、4、10、11、12”六个数,记为B组。

双方各选一组“和”掷出的次数多,哪方就获胜。

巴依老爷选择了数字多的B组,阿凡提选择了数字较少的A组。

2.师:请同学们想一想,巴依老爷和阿凡提谁会赢?
3.师:掷一个骰子,朝上的面可能掷出哪些数?
4.师:一起掷两个骰子,得到两个数,想一想,他们的和可能有哪些?先自己想一想,再和同组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活动二:做游戏
游戏一:
1.师在课件上出示游戏规则:一起掷两个骰子20次,如果和是5,6,7,8,9,算阿凡提赢,否则巴依老爷赢,并把数据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游戏双方赢得次数合计
巴依老爷(2、3、4、10、11、12)
阿凡提(5、6、7、8、9)
2.师:通过刚才的游戏,你们发现了什么?
游戏二:
1.师:你们自己再来掷一掷,看看和是哪些数的可能性大。

四人一组,两人轮流掷,一人报“和”,和是几,一人就在几的上面涂上一格。

涂满其中任意一列,游戏结束。

2.师:游戏结束了,认真观察本组的统计图,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小组间互相交流一下。

3.每个学习小组派代表发表各组的意见,甲小组说:“和是5,6,7,8,9的可能性大,阿凡提会赢”。

乙小组说:“和2,3,4,10,11,12的可能性小,阿凡提赢得可能性大”。

丙小组说:“我们组的统计结果和你们的一样”。

活动三:
1.师:为什么和是5,6,7,8,9的可能性大?而和是2,3,4,10,11,12的可能性小呢?
2.请同学们将每行与每列上的数字相加,得出的和填写在表格里。

3.师:我们来看一下为什么阿凡提赢得可能性大。

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出2、3、4、5、6、7、8、9、10、11、12.各点数出现次数以及出现的情况有那些:
因此,A组中的数字(5、6、7、8、9)除此案次数事:4+5+6+5+4=24,组数字(2、3、4、10、11、12)出现次数为:1+2+3+3+2+1=12.所以,阿凡提赢的可能性大。

三、案例分析
对于本节课的数学活动设计和实施,要考虑活动的目的是什么?活动的层次又是什么?(三组活动的目的和层次分别为:)
①第一组活动的主题是:“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教师创设了一个故事情境,让学生去猜测巴依老爷和阿凡提谁会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兴趣昂然的状态下去积极的思考、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②第二组活动“做游戏”,其内涵是进行随机实验,目的是为探究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老师把课堂给予学生,让学生在实验中实际操作去验证猜想、充分交流自己在实验中发现的问题和对此问题的看法。

③第三组活动属于“归纳与概括”环节,此环节教学目的是:在老师的引导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初步感悟概率的基本研究方法。

学生的认知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从一种行为的验证引向一种理性的验证,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由此,得到了这节课的教学组织流程: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探究:猜想、实验、交流——归纳与概括——小结
金康园小学数学组根据他们学校学生学习水平的发展阶段,提出小学教学有三个水平:听懂;学会;熟练。

金康园小学教研组数学教研组将这节课的学习水平定为“听懂”,即学生能从课堂学习中获取信息,明白信息的涵义,能进行信息输出与交流。

让学生带着轻松愉悦的心情,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落实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体现了“把课堂还给学生”这一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郑道晓.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J].教学与管理.2016(6)
[2]张果玲.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J].课程教育研究.2015(10)
[3]尹晓辉.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神采飞扬[J].课程教育研究.2013(8)
作者简介:钱瑞,女,1988-,云南师范大学职业技术与教育学院;研究方向:小学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