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沉积过程的储层表征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沉积学中的沉积环境演化与油气资源勘探技术创新研究方法

沉积学中的沉积环境演化与油气资源勘探技术创新研究方法

沉积学中的沉积环境演化与油气资源勘探技术创新研究方法沉积学是地质学的重要分支领域之一,研究自然界中地面及水下的沉积物的形成、演化过程以及沉积环境的变化。

在沉积学的研究中,了解沉积环境的演化对于油气资源的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沉积学中的沉积环境演化与油气资源勘探技术创新的研究方法。

一、沉积环境的演化沉积环境的演化是指地质历史中沉积条件的变化过程。

了解沉积环境的演化对于油气资源的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找到更有利于油气聚集的沉积层。

沉积环境的演化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 古地理环境古地理环境是指地球古代时期的地表地貌、海洋及湖泊演化过程。

通过对古地理环境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古代地质历史时期地表形态的变化以及陆地和海洋的分布情况,从而推测出可能存在油气资源的地区。

2. 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导致沉积环境演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全球气候的变化会引起海平面的上升或下降,从而改变沉积物的分布情况。

同时,气候变化也会对植被的分布、河流的沉积过程等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油气资源的分布。

3. 海洋动力学过程海洋动力学过程指的是海洋中流体运动的过程,主要包括洋流、潮汐、海浪等。

这些动力学过程可以改变海洋底部的沉积物分布,对于形成有利于油气资源聚集的沉积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二、油气资源勘探技术创新研究方法在沉积学中,油气资源勘探是一个重要的应用领域。

为了更有效地勘探和开发油气资源,研究人员不断开展技术创新,采用各种研究方法来提高勘探的成功率。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油气资源勘探技术创新研究方法:1. 3D地震勘探技术3D地震勘探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地震勘探方法,通过获取三维地震反射波数据,可以对地下构造进行高精度的成像和解释。

这种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准确地推断油气资源的存在和分布情况。

2. 电磁测井技术电磁测井技术是一种利用电磁波进行测量的方法,可以帮助研究人员获取地下岩石的电性参数。

这些参数可以用来判断地下是否存在含油气的岩石,并提供有关油气资源的分布情况的信息。

沉积学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沉积学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

沉积学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沉积学是研究沉积物的组成、特征、成因及环境演化过程的一门学科。

沉积学的研究对象是全球范围内的各种沉积物,包括海洋、湖泊、河流和沙漠等地质环境。

沉积学的繁荣与地质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等学科密切相关。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沉积学的研究持续推进,涌现出许多新的研究成果,广泛应用于资源开发、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预测等领域。

一、沉积学的基本概念1. 沉积物的定义沉积物是指初始状态在液体或气体中悬浮的物质,经过重力作用沉降并固结形成的固体物质。

沉积物的形成包括物质的输入、输运、沉积和固结四个过程。

沉积物的类型包括沉积岩、沉积物和表生层。

2. 沉积相的分类沉积相指沉积物在发生时所处的水或地理环境,包括海相、湖相、河相和沙漠相等。

不同沉积相的物质来源、沉积速率、沉积物质量和物质组成等特征均不相同。

3. 沉积学的研究方法沉积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借助各种手段进行研究。

例如,通过样品采集和实验室分析技术来研究沉积物的颗粒组成和结构、沉积速率和时代、沉积相和成因等。

同时,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古生物学等学科也为沉积学提供了有力的研究方法。

二、沉积学的研究进展1. 沉积物的源和作用沉积物的源是河流、山脉、冰川、火山和陆地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研究沉积物的来源有助于了解形成这些物质的原因和过程,并指导资源勘探和管理。

除了源的研究,土地利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也会影响沉积物的形成、堆积和演变。

对这些因素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更好地预测、评估和管理环境问题。

2. 沉积物的成因沉积物的成因主要包括物理沉积和化学沉积两种。

物理沉积指的是重力、水流、风力和冰雪等作用下物质由高处向低处沉积。

化学沉积则是指物质通过水文、气体或生物作用形成新的化合物。

了解这些沉积物成因有助于确定沉积物古气候和古环境,帮助识别矿物资源和石油天然气等。

3. 沉积物的组成和特征沉积物的组成和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其来源、沉积环境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

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

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

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学研究进展沉积学的发展整体上经历了从萌芽到蓬勃发展,再到现今的储层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地震沉积学等派生学科发展阶段。

这期间,沉积学的形成和发展一直服务于油气和其他沉积矿产的勘探和开发。

到目前为止,针对层序研究,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已比较系统、成熟。

但在层序内部体系域划分、裂谷盆地层序地层模式研究及层序地层控制因素分析等方面仍然需要开展大量的研究工作才能使沉积体系及层序地层学研究更精细。

1 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层序地层学是近20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其基础是地震地层学与沉积相模式的结合。

层序的概念最初由Sloss(1948)提出,当时将层序作为一种以不整合面为边界的地层单位。

但层序地层学的真正发展阶段是在P. R. Vail, R. M. Mitchum, J.B.Sangree1977年发表了地震地层学专著之后,层序的概念定义为“一套相对整合的、成因上有联系的地层序列,其顶底以不整合或与这些不整合可对比的整合为界”,并将海平面升降变化作为层序形成与演化的主导因素。

1987年Vail和Wagoner等在AAPG上发表的文章首次明确了层序地层学的概念,开始了层序地层学理论系统化阶段,提出了体系域等一系列新概念,建立了层序内部的地层分布规律和成因联系。

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层序地层学理论出现了多个分支学派,丰富发展了理论,也扩展了应用领域。

层序地层学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现已发展为与岩石地层、年代地层、生物地层及地震资料相结合的综合阶段,并且已从在理论上有争议的模型演化成一种在实践上可采纳的方法(蒋录全,1995)。

1.1 国内外层序地层学研究现状层序地层学理论建立之初是以海相层序地层为基础的,国外应用较多的有三种海相层序概念模式,发展至今,理论上形成了Vail层序地层学、Cross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Galloway成因层序地层学三大主流派系。

沉积层序与成因层序的最根本区别在于层序界面的不同,沉积层序以不整合和与该不整合可对比的整合面为界,强调海平面变化是层序形成的主导控制作用;成因层序是以最大海侵面为界,强调从成因角度选择界面;高分辨率层序认为基准面变化是层序发育的控制因素,以基准面由下降转为上升的转换点为层序边界。

浅析沉积环境对页岩储层的影响

浅析沉积环境对页岩储层的影响

浅析沉积环境对页岩储层的影响1. 引言1.1 页岩储层的重要性页岩储层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油气储层,其在全球能源领域中具有重要地位。

页岩储层是指由沉积在海上或陆地的页岩矿物颗粒组成的岩石层,具有高含量的有机质,能够释放出大量的油气资源。

随着传统石油和天然气资源逐渐枯竭,页岩储层的开发和利用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补充能源途径。

页岩储层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页岩储层拥有丰富的油气资源储量,可以有效解决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短缺问题。

页岩储层的开发技术逐渐成熟,可以实现高效、可持续的生产,对能源供应具有重要意义。

页岩储层的富集程度高,储层性能好,开发潜力大,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1.2 沉积环境对页岩储层的影响意义沉积环境是指岩石沉积过程发生的地理环境,包括陆相和海相沉积环境。

对于页岩储层来说,沉积环境对其形成和储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沉积环境决定了岩石的成分和结构,进而影响页岩的物理性质和储层特征。

在不同的沉积环境下形成的页岩可能具有不同的孔隙结构和渗透能力,从而影响页岩储层的储集和产能。

沉积环境还会影响页岩储层的生烃条件。

不同的沉积环境下受到的生烃作用及生烃物质来源不同,这将直接影响页岩储层的含气量和气质。

对于勘探开发者来说,了解不同沉积环境对页岩储层的生烃影响是十分重要的。

沉积环境还与页岩储层的古地理条件和流体运移有密切关系,进而影响页岩气的运聚特征和分布规律。

深入研究沉积环境对页岩储层的影响,可以为更精准的页岩气勘探提供重要参考。

在如今页岩气资源开发的热潮下,了解沉积环境对页岩储层的影响意义更加重要,有助于科学高效地勘探和开发页岩气资源。

2. 正文2.1 页岩储层的形成页岩储层是一种具有良好封闭性和富含有机质的沉积岩层,在地下储集了丰富的天然气资源。

它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受到沉积环境、有机质来源和成岩作用等因素的影响。

页岩储层的形成可以追溯到古代海洋生物的死亡和沉积。

当水体中有机质丰富而缺乏氧气时,有机质会在不被氧化的情况下逐渐沉积,形成有机质丰富的泥炭。

储层构型分析法研究现状与展望

储层构型分析法研究现状与展望

储层构型分析法研究现状与展望滕彬彬,武爱俊,邓文秀(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山东东营 257061) 摘 要:本文概括论述了20多年来储层构型分析法的重大研究进展:从对野外露头和现代沉积的研究逐渐转入到对地下储层的分析;从简单的露头剖面测量到多种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储层构型分析法与其它分析方法相结合;从对河流沉积体系的研究逐渐应用到其它冲积沉积体系中去,但目前仍以河流沉积研究为主,以曲流河点砂坝研究最多。

最后,本文指出了储层构型分析法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储层构型分析法;储层非均质性;河流相;地下储层 储层构型分析研究实质上是描述储层内部的非均质性,最终用于进一步挖潜剩余油,提高油气采收率。

自M iall于1985年正式提出储层构型分析方法至今的20多年时间里,储层构型分析方法不断完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众多国内外地质学者们掀起了储层构型分析的热潮,他们纷纷投入到对野外露头沉积和地下储层的储层构型分析研究中去,并将储层构型分析法与各种新技术、新手段相结合,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认识,从而使储层构型分析方法研究得到了很大发展。

1 储层构型分析法的提出1977年,Allen在第一届国际河流沉积学会议(卡尔加里)明确提出了fluv ial architectur e的概念,将其描述为河流层序中河道和溢岸沉积的几何形态及内部组合。

1985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地质系教授A.D.M iall[1]吸纳Allen思想之精髓,提出了应用于河流沉积相分析的储层构型分析方法(architectural elem ent analy sis),主要研究内容为岩相类型划分、沉积界面划分和构型单元描述。

其核心思想是,地层由代表沉积间隔的界面和连续沉积的沉积单元构成,界面和沉积单元由于跨越了不同的时间尺度而组成了一个等级体系,其中不同等级的界面限定了不同的沉积单元,而由三级到五级界面限定的基本沉积单元即是构型单元,具有各自不同的岩石相组合、外部几何形态、展布方向和垂向剖面。

储层沉积学讲稿(80)

储层沉积学讲稿(80)

储层沉积学(试用教材)罗静兰主编(博士研究生选修课程,80学时)2003年1月绪论一、储层沉积学基本涵义沉积学(Sedimentology)是本世纪30年代由沃尔德(Wadell,1932)提出的一个术语,它主要是由沉积岩石学(Sedimentary Petrology)中沉积岩的形成作用中的基础理论部分扩大和发展起来的。

而储层沉积学(Reservoir Sedimentology)又是以实用角度从沉积学中派生出来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油气储层沉积物(岩)和沉积作用的科学。

第十三届国际沉积学大会(1SA,1990)正式应用该术语并引入文献,表明沉积学与油气勘探和开发的关系十分密切,其在阐明生、储、盖层的形成和分布规律等方面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沉积学和储层沉积学的基本涵义及主要研究内容是:1.沉积学是研究沉积物(岩)和沉积作用的科学。

包括研究未曾成岩和已经成岩的天然沉积物(岩),以及它们在自然环境中沉积作用的过程和机理(Reeding,1978)。

沉积学作为地质科学中的一个分科,它与流体力学和地层古生物学密切相关,与物理学、化学、海洋学、气象学、水文学和土壤学等也有重要联系。

由于有关学科的相互交叉和渗透,以及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通过对现代沉积物的研究(陆上和水下)和实验模拟,逐渐使沉积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随着矿产资源,特别是燃料资源(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等)勘探开发事业的巨大发展,使沉积学从以理论研究为主,逐渐成为一门具有较强应用基础性质的学科。

2.储层沉积学主要是研究碎屑岩储层和碳酸盐岩储层形成、演化、分布及其基本特征(成分、结构、构造等)的一门科学,是沉积学理论与油气勘探开发实践密切结合的结果。

一般来讲,石油和天然气生于沉积岩中,也主要储集在沉积岩中,从沉积岩石学、沉积学以及岩相古地理学深化对各类油气储层形成机理的研究,可以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因此,储层沉积学的形成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实际意义。

储层损害和保护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储层损害和保护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储层损害和保护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 研究目标储层损害是指在油气开采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其他因素导致储层岩石物理性质的改变,从而降低了储层的产能和可采程度。

储层保护技术旨在预防或修复储层损害,保障油气田的可持续开发。

本报告旨在深入研究目前储层损害和保护技术的研究现状,并分析未来的发展趋势。

2. 研究方法本次研究采用了文献调研和实验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检索相关学术期刊、会议论文和专利数据库,收集了大量关于储层损害和保护技术的研究成果。

然后,对这些文献进行综合分析,总结出当前主要的研究方向、方法和应用案例。

最后,通过实验验证和数据分析,进一步验证了部分文献中提到的关键技术或观点。

3. 研究发现3.1 储层损害的类型和机理储层损害可分为物理性质改变、化学反应和流体运移三个方面。

其中,物理性质改变包括孔隙度减小、渗透率降低、弹性模量变化等;化学反应主要涉及酸碱侵蚀、矿物溶解沉淀等;流体运移方面主要指油水相互作用导致的剩余油饱和度升高等。

这些损害机制相互交织,对储层产能影响较大。

3.2 储层保护技术的研究方向目前,储层保护技术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向:•防止储层损害:通过合理的生产操作措施,减少或避免对储层的不良影响;•修复受损储层: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手段恢复受损储层的物性;•强化储层保护:利用新材料、新技术提高储层的抗损害能力。

3.3 储层保护技术的研究方法针对不同的储层损害类型和机理,研究人员采用了多种方法来开展储层保护技术的研究,主要包括:•实验室模拟实验:通过制备、处理和测试储层样品,模拟真实油气开采过程中的损害机理和效应;•数值模拟和计算机模型:利用数学模型和计算机仿真技术,对储层损害过程进行建模和预测;•地质工程实践:在实际油气田中进行试验、监测和改良,验证并优化储层保护技术。

3.4 储层保护技术的应用案例目前,储层保护技术已经在许多油气田中得到了应用。

例如,在酸化剧烈蚀损区域,通过注入缓蚀剂来减缓酸侵蚀速率;在高含水期或水驱过程中,通过注入聚合物改善油水分离效果;在地下封堵作业中,使用微生物堵剂来修复渗透率降低的储层等。

沉积地球化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_陈云华

沉积地球化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_陈云华

沉积地球化学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X陈云华(成都理工大学,成都 610059) 摘 要:沉积地球化学是一门沉积学与地球化学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而产生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

本文详细介绍了沉积地球化学的研究现状,最后总结了沉积地球化学研究两个大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沉积地球化学;研究现状;发展趋势;沉积岩1 沉积地球化学的概念沉积地球化学是一门沉积学与地球化学相互渗透、相互结合而产生的新兴边缘学科。

是以沉积物和沉积岩为对象,研究其在沉积——成岩过程中所含元素及稳定同位素的迁移、聚集与分布规律来判断、恢复沉积古环境。

现在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沉积地球化学特点不仅有助于恢复确定古环境(古气候、古盐度、古水温、氧化——还原条件和古水深等),还可以判断当时海平面变化旋回,为层序地层学研究提供证据。

2 沉积地球化学的研究内容沉积地球化学研究的对象内容涉及面甚广,归纳起来主要涉及到两个大的领域:研究沉积中的化学成分、化学元素及同位素的分布与分配、分散与集中、共生组合与迁移也就说是“研究物质的化学运动和变化过程”,研究控制和影响元素和同位素运动和变化的各种因素,亦即沉积物质中化学运动和变化过程中的控制因素。

研究内容涉及到沉积岩形成的全过程:风化产物在搬运过程中的元素的迁移形式和沉积分异规律及影响因素;沉积物中元素的沉积方式、机制、元素集中、分散规律及控制因素;成岩作用过程中元素及同位素的转移、分配及化学机制;元素和同位素分配和组合,元素在沉积岩中的丰度、赋存状态、分配规律;地史时期沉积岩中化学成分的地球演化历史、规律;有机地球化学的演化及其在沉积成矿的作用。

3 沉积地球化学研究现状3.1 元素地球化学主要研究沉积岩中元素的静态和动态变化,及控制因素。

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同时也是地壳中的元素再分配和重新分布的过程。

沉积物在风化、搬运、沉积过程中,不同的元素可以发生一些有规律的迁移、聚集,沉积区的大地构造背景、古气候、源区母岩性质、沉积盆地地形、沉积环境和沉积介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对元素的分异和聚集均有影响。

储层损害和保护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储层损害和保护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储层损害和保护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一、引言储层损害是指在油气开采过程中,由于地质、物理、化学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储层性质发生改变,从而影响油气的产出。

储层保护技术则是针对储层损害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旨在保护储层,延长油气田的寿命。

本文将探讨当前储层损害和保护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二、储层损害分类1.地质因素:包括断层、褶皱、岩性变化等;2.物理因素:包括压力变化、温度变化等;3.化学因素:包括水溶液作用、酸蚀等。

三、常见的储层保护技术1.注水:通过向井口注入水来维持油气田内部压力平衡,防止压力过低导致油气无法产出;2.注聚合物:通过向井口注入聚合物来提高油气田内部黏度,防止流动速度过快导致产量下降;3.注气:通过向井口注入气体来维持油气田内部压力平衡,防止压力过低导致油气无法产出;4.注酸:通过向井口注入酸性溶液来溶解储层中的碳酸盐矿物,增加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提高油气产量。

四、当前研究现状1.储层损害预测技术:利用地震勘探、测井等技术对储层进行预测和评估,以便及时采取保护措施;2.储层改造技术:通过改变储层物理、化学性质,提高其渗透率和孔隙度,以增加油气产量;3.智能化技术:利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对油气田进行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并解决储层损害问题。

五、未来发展趋势1.深度开采技术:随着常规油气资源的逐渐枯竭,未来将会加大对深海、深部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新型保护技术:如利用生物技术改善储层环境,提高油气产量;3.绿色开发技术:如利用可再生能源、节能环保技术等,实现对油气田的可持续开发。

六、结论当前,储层损害和保护技术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未来,需要加强对新型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实现对油气田的可持续开发。

地震沉积学原理及研究进展

地震沉积学原理及研究进展
建立阶段:曾洪流(1998、2001、2003、2005)、 Miall(2002)、Posamentier(2003、2004)、Schlager (2000)、朱筱敏(2006)等先后提出了“地震沉积学” 相关概念,其中朱筱敏在2006年全国古地理及沉积 学学术会议上提出“地震沉积学”的概念较为全面。 2005年和2010年先后在美国Houston召开了第一 届和第二届国际地震沉积学学术会议,推动了地震 沉积学的快速发展(朱筱敏,2013)。朱筱敏(2006)将 “地震沉积学”定义为“以现代沉积学、层序地层学和 地球物理学为理论基础,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及地质 资料,经过层序地层、地层切片、地震属性分析、岩心 岩性和沉积相刻度研究,确定地层岩石宏观特征、砂 体成因、沉积体系演化、储层质量及油气分布的地质
收稿日期:2016一09—25
2016年第11、12期
朱其等 地震沉积学原理及研究进展
155
研究。 地震沉积学主要包括地震岩性学和地震地貌学
两大分支。地震岩性学是将三维地震数据体转换为 测井岩性数据体,在岩性数据体中利用各井点岩性 测井(如GR、SP)以很小的允许误差与井旁道建立 关系,以确保储层段井数据与地震数据的最佳匹配 (曾洪流等,2011)[2]。地震地貌学是将地震数据进一 步转换为沉积相图。地震地貌学关键是在地震数据 中提取明确地质意义的多种属性,使反射界面的地 貌特征和沉积体系在地震属性平面图上直观成像
内容和研究方法仍然需要完善和提高,这对于勘探目的层分析和油藏开发精细描述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地震沉积学;地震沉积学原理;地震沉积学研究进展
号:1006—7981(2016)11、12一0154一04
地震沉积学是在沉积学、地震地层学、层序地 层学、地震储层预测技术等学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边缘交叉学科;简单地讲,地震沉积学是应用地震信 息研究沉积岩及其形成过程的学科[1-4]。“地震沉积 学”问世要追溯到1998年,曾洪流,Henry,Riola等 在((geophysics》上发表利用地震资料制作切片的论 文,并首次使用了“地震沉积学”[1]。

致密储层孔隙结构表征技术及发展趋势_蒋裕强

致密储层孔隙结构表征技术及发展趋势_蒋裕强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LSCM)是 利 用 激 光 点 作 为
荧光的激 发 光 并 通 过 扫 描 装 置 对 标 本 进 行 连 续 扫 描,通过空间共轭光 阑 (针 孔)阻 挡 离 焦 平 面 光 线 而 成像的一种显微 镜。 它 集 显 微 技 术、高 速 激 光 扫 描 和计算机图像处理 技 术 于 一 体,包 括 激 光 光 源 和 共 聚焦扫描探测器、偏光 显 微 镜 和 Z 轴 聚 焦 步 进 马 达 以及计算机数据和图像处理系统。该显微镜的放大 倍 数 可 达 10 000 倍 ,分 辨 率 高 ,可 分 层 扫 描 ,重 建 三 维立体图像
2.1 聚焦离子束显微镜技术 聚焦离子束技术(FIB)的 系 统 是 用 聚 焦 离 子 束
代替扫描电 镜 (SEM)及 投 射 电 镜 (TEM)中 所 用 的 电子束作为仪器光源的显微分析加工系统。其成像 原理与扫描电子显 微 镜 基 本 相 同,都 是 利 用 探 测 器 接收激发出的 二 次 电 子 来 成 像;主 要 差 别 在 于 FIB 适用离子束作为照 射 源,离 子 束 具 有 比 电 子 大 的 电 量及质量。聚焦离 子 束 轰 击 样 品 表 面,激 发 出 二 次
的关键。致密储层的物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微 观 - 超 微 观 孔 隙 结 构 ,主 要 包 括 孔 喉 大 小 及 其 分 布 、 孔喉空间的集合 形 态、孔 喉 间 的 连 通 性 等。 致 密 储 层的孔喉大小主要为微纳 米 级 别[2](图 1)。 利 用 传 统的孔喉表征技术方法已经不能满足致密储层的微 观孔隙结构研究,必 须 采 用 高 精 度 的 实 验 技 术 才 能 实现。因此要实现非常规油气资源的有效勘探和开 发 ,就 必 须 加 强 对 致 密 储 层 微 观 - 超 微 观 孔 隙 结 构 的 研究。除应用常规的储层实验评价技术外,场发射电 镜、聚焦离子束、纳米 CT 等高分辨率设备,能有效辨 识储层中纳米级孔隙类型及其分布,极大地推动了非 常规致密储层纳米级孔隙结构的精细表征。

储层表征与建模

储层表征与建模

储层表征与建模储层表征与建模是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储层进行表征和建模,可以帮助工程师更好地了解储层的地质特征、储层中的油气分布情况以及储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从而更好地进行石油勘探开发。

储层表征是指对储层进行地质学、物理学和化学学等方面的综合描述和分析。

它包括对储层岩石类型、岩石结构、质地、孔隙类型、孔隙度、渗透率、压力、饱和度等多方面信息的描述。

不同储层的地质构成会有所不同,因此储层表征需要根据实际地质情况进行分类和细化。

首先,对储层的岩石结构进行描述。

岩石结构是指岩石中各个粒子之间的排列方式,包括岩石的成分、化学结构、结晶状态、晶粒度、含水量等因素。

在储层表征中,需要对岩石的成分、结晶状态和晶粒度进行综合描述,其中成分的描述包括岩石的矿物质组成、化学成分和地球化学特征等;结晶状态的描述包括晶体形态、晶体大小和晶体排列方式等;晶粒度的描述包括粗细程度、均匀性和分布情况等。

其次,对储层的孔隙类型、孔隙度和渗透率进行描述。

孔隙度是指储层中孔隙体积所占的比例,是一个重要的物理参数,直接关系到油气的运移和储存能力。

因此,对孔隙度的描述需要从不同尺度上进行,分别描述微观孔隙、介观孔隙和宏观孔隙。

渗透率是指储层中油气流动能力的大小,是另一个重要的物理参数。

在储层表征中,需要对渗透率的大小、分布和变化进行描述,这样可以更好地了解储层中油气的运移方式和储存能力。

最后,对储层的压力、饱和度和物性等方面进行描述。

压力是指储层中油气所受的压力,包括孔隙水压和地层压力等,需要进行准确的测量和分析,通过建立压力场模型,可以帮助预测油气运移和储存的情况。

饱和度是指储层中油气所占的比例,是根据测量数据和流体力学原理进行计算的。

物性包括油气相对密度、粘度、温度等参数,对储层中油气的运动规律和物理特性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进行详细的物性分析和测量。

除了储层表征,建立储层模型是石油勘探开发过程中的另一个重要步骤。

刘宝珺院士-中国沉积学的回顾和展望-

刘宝珺院士-中国沉积学的回顾和展望-

二、我国沉积岩石学的总结提高阶段
50 年代末至 60 年代初,虽然时间不长,但也 是我国沉积岩石学发展较快的时期,实际工作积 累的大量资料,使得有可能在一些方面进行规律 性的总结,提高认识。沉积岩方面的工作得到很 大重视,因而能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就学科 本身来说,也逐渐有了比较成熟和行之有效的方 法。但在理论上,尚未建立起学科本身的有科学 逻辑的和一定实验数据和理论推导作为基础的完 整的理论体系,仍然是以直觉的观察和感性的推 理作为其认识论和地球观。
二、我国沉积岩石学的总结提高阶段
我国沉积岩石学研究的大量开展,积累了丰 富的资料,促进了科研和教育工作。 1961 年由 戴东林主编的《沉积岩石学》以及由曾允孚、 刘宝珺主编的《沉积相及古地理教程》以及刘 宝珺主编的《沉积岩研究方法》公开出版,作 为高校统编教材,同时也是各部门有关技术人 员的参考书,传播很广。在石油部门由吴崇钧 主编的《沉积岩石学》亦在同年公开出版。这 些教材、专著的出版,结束了由外国学者的著 作占领我国高校课堂的局面。
一、我国沉积岩石学的奠基阶段
由于钢铁工业对锰矿石的需要,对锰矿床进行了 大规模的找矿工作,研究人员总结了锰的沉积环境及 地球化学相,获得了很好的成果。叶连俊关于中国锰 的沉积条件的研究有很大影响。这项研究也带动了沉 积的铁、铝、磷矿的研究,出现了不少基于沉积作用 的规律性的分析和总结的较好成果,对于找矿实践起 了明显的指导作用。此时期,沉积岩石学的研究受到 了有关部门的重视,许多有关单位建立起专门的沉积 岩实验室,开展了关于沉积岩矿物学和结构学的研究 ,最普遍的是粒度分析和重矿物方面的分析。
一、我国沉积岩石学的奠基阶段
在 50 年代我国全面学习前苏联的状况下 ,沉积岩石学领域也不例外,学校的教材以 及实际工作的参考书均取自苏联学者的著作 。当时可以说,成为沉积岩石学的基本理论 的只有两个,一是沉积分异作用,二是将今 比古的原则(或称现实主义原则)。事实上后者 来源于 19 世纪的欧洲学者,它只是一种较为 原始的直觉的认识,与 80 年代所提倡的“对 比沉积岩石学”有很大差异。

储层特征研究范文

储层特征研究范文

储层特征研究范文
储层特征研究是石油地质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主要关注的是油
气储层的物性特征、空间分布规律以及储层演化等问题。

通过研究储层特征,可以有效评估和预测储层的储量、渗透率以及储层的可采性,为油气
勘探开发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在储层特征研究中,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储层岩性特征:储层的岩性特征与岩石的成分、结构、纹理等密切
相关。

通过岩心、岩石薄片的观察和分析,可以了解储层的岩石种类、成分、孔隙类型及分布、孔隙度、渗透率等岩石物性参数。

2.储层物性特征:储层的物性参数包括渗透率、孔隙度、孔隙连通度、饱和度等。

这些参数对于评价储层的贮藏能力、流体运移特性和储层的可
采性具有重要意义。

3.储层空间分布规律: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和地震勘探,可以获得储层
在空间上的分布规律。

研究储层的空间展布特征,可以考察储层的连通性
以及油气在储层中的分布情况,为有效勘探储量和预测储量提供依据。

4.储层演化过程:由于地质变动和沉积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储层的演
化过程会对储层特征产生重要的影响。

通过研究储层的演化过程,可以了
解储层的形成机制、演化历史和储层的保存条件,为储层预测和评价提供
科学依据。

总的来说,储层特征研究对于油气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研究储层特征,可以更好地认识储层的物性参数和空间展布规律,对
储层的储量、渗透率以及可采性进行合理评估和预测,为油气勘探开发提
供科学依据,提高勘探的成功率和经济效益。

粗粒三角洲沉积成因与储层表征方法

粗粒三角洲沉积成因与储层表征方法

粗粒三角洲沉积成因与储层表征方法
粗粒三角洲是指由河流携带较粗大颗粒的沉积物,形成的三角洲地貌。

其沉积成因与储层特征是沉积学研究的重点之一。

本文将介绍粗粒三角洲的成因以及常用的储层表征方法。

粗粒三角洲的形成主要受到河流输沙能力、海涌作用、洪水频率和潮汐影响等因素的影响。

河流输沙能力决定了沉积物的粒度分布,较强的输沙能力会使颗粒较粗的沉积物聚积于三角洲前缘。

海涌作用会使沉积物发生重排,形成潮坪和潮沟等特征。

洪水频率会影响三角洲的形态发育,频繁的洪水会导致三角洲的扇状展布。

潮汐对于三角洲的发育也起到一定的作用,它可以调节沉积物的分布和形态。

粗粒三角洲的储层特征主要表现为孔隙度和渗透率较好。

由于沉积物颗粒较大,孔隙度相对较高,有利于储集和运移地下流体。

此外,沉积物的粗大颗粒也使得渗透率提高,有利于油气的储集和开采。

常用的粗粒三角洲储层表征方法主要包括岩心观察、物性测试和地震资料解释等。

岩心观察可以直接获取沉积物的成分和结构特征,帮助判断储层的含油气性和储集性。

物性测试可以测定储层的孔隙度、渗透率和饱和度等参数,为储层评价提供定量数
据支撑。

地震资料解释可以通过分析地震反射界面和速度变化等信息,揭示储层的空间分布和连通性。

综上所述,粗粒三角洲的沉积成因与储层特征是石油地质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通过深入研究粗粒三角洲的成因机制和储层特征,可以为油气勘探和开发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同时,不断发展和完善储层表征方法,将有助于更准确地评价和预测储层的储集性和勘探潜力。

沉积序列演化研究

沉积序列演化研究

沉积序列演化研究地球历史长达数十亿年,陆地和海洋的面貌也在不断地变化着,同时沉积序列也在不断地演化着。

通过研究这些沉积序列的演化,可以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历史和未来。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相关的知识。

1. 沉积序列的概念沉积序列是指在一定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由同一种或多种沉积物形成的岩层。

它是地球历史演化的重要记录,在不同的层位上,记录了过去的环境和气候变迁,也是石油、天然气等重要能源的主要勘探对象。

2. 沉积序列演化的原因沉积序列的演化是由于多种因素的作用,包括古气候、构造作用、海平面变化、物质输入等。

这些因素的作用导致了不同时间和空间下沉积环境的变化,从而导致了不同性质的沉积物的堆积。

3. 沉积序列演化的分类按照沉积相变化的方式,可以将沉积序列演化分为两类:正向演化与负向演化。

正向演化是指沉积相由浅水向深水、由陆相向海相等方向演化。

负向演化是指沉积相由深水向浅水、由海相向陆相等反方向演化。

4. 沉积序列演化的研究方法沉积序列演化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地层学、古地理学、沉积学和古气候学等。

其中,地层学是研究地层和地球历史演化的学科,其研究方法包括地层组合、摺皱构造等。

古地理学是研究古地理环境演化的学科,其方法包括地貌和沉积相学等。

沉积学是研究各类沉积物形成过程和沉积相演化的学科,其研究方法包括岩石学、地球化学等。

古气候学是研究过去气候演化及其与环境、生物演化等关系的学科,其研究方法包括古气候指标和模拟模型等。

5. 沉积序列演化的意义沉积序列演化对于了解地球历史、预测未来环境变化、评价能源资源等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沉积序列演化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历史演化的规律,预测未来环境变化趋势,评价勘探开发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的前景。

6. 沉积序列演化的挑战与机遇沉积序列演化的研究面临着技术手段上的挑战。

由于沉积序列演化受多种因素的作用,其变化也是复杂多样的,而且受研究时间、空间等因素的限制,沉积序列的表征和分析也面临一定的困难。

细粒沉积岩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细粒沉积岩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细粒沉积岩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摘要:细粒沉积岩是沉积学中相对薄弱的领域,其研究水平远低于粗粒碎屑岩。

然而,随着页岩气、致密油等非常规油气的勘探开发,细粒沉积岩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结合国内外细粒沉积岩的研究现状,从岩石定义、层序划分、储集特征、油气勘探现状等方面对我国细粒沉积岩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为今后细粒沉积岩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关键词:细粒沉积岩;研究现状;非常规油气一、细粒沉积岩的研究现状(一)定名及分类传统的细沉积岩类型的划分以沉积物来源作为其基本类型划分依据,如陆源碎屑岩、火山碎屑岩等,再以其成分、结构、构造作为进一步的划分依据,如砂岩、粉砂岩、泥岩等,而这种定性的岩石定名方案已无法满足当前细粒沉积岩的研究需要。

国内细粒沉积岩主要采用三端元的分类方法,对细粒沉积岩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类,即以矿物含量的10%,25%和50%分为四类,以粉砂、黏土和碳酸盐为3个组分端元,参照传统的沉积岩命名方式,并结合其矿物含量及沉积构造特征,将细粒沉积岩划分为粉砂岩、黏土岩、碳酸盐岩及混合型细粒沉积岩四类。

第四类混合型细粒沉积岩又可根据其主要矿物含量划分为硅质碎屑型细粒沉积岩、碳酸盐型混合细粒沉积岩。

同时,结合研究区特点,还提出了有机质、碳酸盐和黏土矿物的三端元分类方法。

(二)层序地层划分层序的发育的控制因素主要有构造、古气候、物源供给、海(湖)平面升降4个参数的影响,不同的层序格架内具有不同的响应特征。

采用分子地层学对研究区沉积相的进行了精细划分,并建立和完善层序地层格架,揭示了古沉积环境重建中微生物的存在和类型。

采用矿物成分、岩相、地球化学、测井曲线及古生物等指标来划分三-四级层序及准层序。

以“成因控层”原理为指导,以气候、相对湖平面及物源输入3种成分的组合变化来指代层序主控因素的变化及其间的相互作用,结合岩性组合,划分出了层序格架,为深水细粒沉积层序地层分析提供了解决方案。

(三)存储特征研究泥页岩的存储特性主要受到矿物组成及岩石类型、有机质类型及丰度、微观孔隙结构、成岩作用及埋藏演化等因素影响。

储层构型研究进展与展望_席海波

储层构型研究进展与展望_席海波

2013年12月第33卷第4期 四川地质学报 Vol.33 No.4 Dec., 2013428储层构型研究进展与展望席海波1,陈袁1,王强2,李鑫3,朱一鸣4,李垚5(1.西南石油大学,成都 610500:2.四川石油天然气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华阳 610213;3. 延长油田定边采油厂勘探开发研究所,陕西榆林 718600;4.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生产测井中心,陕西榆林 718500;5.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第六采油厂采油工艺研究所,陕西榆林 718600)摘要:本文从储层构型概念出发,概括了国内学者对河流相、冲积扇、三角洲等不同沉积领域的储层构型研究方法和取得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了归纳总结了现阶段储层构型研究所遇到问题,最后针对目前的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储层构型研究的发展趋势,这将对研究储层非均质性、剩余油分布及提高油气采收率等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关键字:储层构型;河流相;储层非均质;剩余油分布中图分类号:P618.1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995(2013)04-0428-02DOI:10.3969/j.issn.1006-0995.2013.04.010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陆相注水开发油田己经进入了高含水和高采出程度的“双高”开发阶段,自然递减的幅度上升,剩余油的分布也越来越复杂,挖潜难度也越来越大。

所以,寻找极其复杂的剩余油将是油田面对的重大课题。

储层构型研究将储层描述由微相发展到成因砂体内部的层次结构研究,并将砂体形成过程、机制、内部层次结构、非均质性等有机结合为一体,因此储层构型的研究对于挖潜剩余油、提高油气采收率、增加产量等将具有重要意义。

1 储层构型概念的提出储层构型是指沉积砂体内部由各级次沉积界面所限定的砂质单元和不连续“薄夹层”的几何形态、规模大小、相互排列方式与接触关系等结构特征[1]。

其概念在储层沉积学研究方面的应用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70年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7卷第30期2017年10月科学技术与工程Vol.17 N o.30 O ct. 2017 1671 —1815(2017)030-0110-11 Science Technology an d E ngineering©2017 Sci.Tech.E ngrg.石油、天然气工业基于沉积过程的储层表征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秦国省1邹存友1! 赵亮1秦国利2吴文丽2(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1,北京100083%胜利油田东辛采油厂2,东营257062)摘要沉积过程的分析是从沉积成因角度恢复和再现地质体的沉积演化过程,同时是阐明沉积地质体形成机理的重要研 究手段。

基于沉积过程的储层表征以沉积成因为切入点,通过合理的重建储层沉积过程表征储层,更有利于储层形成机理的 研究。

近年随着沉积学的发展及相关学科科学技术的进步,沉积过程的研究呈现全面发展的态势:利用现代沉积提供的不同 时段沉积影像资料,获取不同时期沉积特征进而重建连续的沉积演化过程;通过物理沉积模拟实验,在短时间内再现和重建 沉积过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在给定合理参数的前提下定量模拟沉积过程;利用露头结合探地雷达,精细刻画储层内部结 构,进而探讨沉积过程理解储层形成机理;在地下密井网条件下,应用多井所揭示的沉积构型特征及其之间的关系,结合地震 连续切片成果,明确储层三维空间展布,在沉积学原理指导下恢复其演化过程。

各种研究方法为储层沉积过程的研究提供了 技术支持,同时各方法又存在其自身的不足,有待进一步完善。

今后储层沉积过程的研究应在完善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不断 融合发展,综合多方面的资料,借鉴不同方法所给予的启示,最终合理的重建沉积过程更好的表征储层并揭示储层形成机理。

关键词沉积过程 储层表征 现代沉积 沉积模拟中图法分类号TE121.3; 文献标志码A沉积过程的重建和恢复对于理解沉积岩的形成、沉积相的展布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是“沉积路径 体系,(sediment-routing system)研究的核心(1]。

目前 地质学家在对沉积地质体刻画表征渐趋成熟的基础 上更多探讨地质体的形成机理,沉积过程的研究(即沉积地质体的形成过程)已逐渐成为他们孜孜以求的 目标[2—4]。

沉积过程的分析启蒙于对早期现代沉积 过程的直接观察[5],随着科学实验的发展,物理模拟 实验再现沉积过程很好地促进了沉积过程的分析,近 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动了数值沉积模拟等现代科学 技术的发展,引领了沉积过程分析的研究方向,现代 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要更是推动沉积过程分析开始 关注地下储层的沉积过程分析[6,7]。

纵观沉积过程的 分析研究历史,发展了诸多研究方法推动了这一领域 的研究,本文旨在总结沉积过程分析各研究方法应用 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探讨有待发展的方向及重点攻关2017年3月31日收到国家重大科技专项(2016Z X05010-005)资助第一作者简介&秦国省(1988—),男,博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油气田开发。

E-m ail:q in8002008@163. co m。

!通信作者简介&部存友(1978—),男,博士,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油气开发及战略规划。

E-m ail:1047186552@q q.cm。

引用格式:秦国省,邹存友,赵亮,等.基于沉积过程的储层表征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7, 17(30): 110—120Q in G u o slie n g,Z o u C u n yo u,Z h a o L ian g,e t al.R e s e a rc h p r o g r e s s a n d d e v e lo p m e n t te n d e n c y o f r e s e r v o ir c h a r a c te r iz a tio n b a s e d o n s e d im e n ta r y p r o c e s s[J].S cie n ce T e c h n o lo g y a n d E n g in e e rin g, 2017,17(30 ): 110—120领域,以进一步促进储层沉积过程的研究,为明确储 层形成机 的 础。

1沉积过程研究方法及进展沉积过程是连接沉积岩与原始沉积物的纽带,古老的沉积岩层通过怎样的沉积过程形成现今的面 貌,所观测到的现代沉积物未来又会是怎样的面貌,这些问题促使地质学家不断探索,业已发展了现代 沉积观测、物理沉积模拟、数值模拟、野外露头精细 描述和地下储层多井及地震分析等方法。

1.1现代沉积观测现代沉积观察是最原始且最实用的地质研究方 法,充分体现了地质学“将今论古”的研究思想。

现 代沉积观测通过对沉积地质体的连续观察记录其形 成过程和沉积特点,进而研究其沉积机理。

现代沉 积观测可以直观、完整和准确的再现地质体的形成 程,程的 析 的意义。

期对于现代沉积的观察主要依靠实地考察和取样[8—10],观察范围较局限且工作量较大,近年航空 遥感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现代沉积的观察和研究向更 高效、更全面的方向发展。

1957年前苏联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开 启了利用遥感技术研究地球演化的序幕,后续美国 发射的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一陆地卫星(L a d s t)更是推动了遥感技术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

早在 20世纪60 ~70年代国外学者就以利用遥感图片进30期秦国省,等:基于沉积过程的储层表征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111河 角洲的研究工作,其中研究最多且最详的当数密西西 角洲的研究。

I v r 通过航片 星照片等 资料明确Atchafalaya 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分为4 :① 角 的泛初期河道的形成;②河道-河口水下天然堤的形成;③河道的与延伸;④朵体的合并及向上游的加积作用[11]。

中学者河三角洲的研究较多,利用遥感资料 河三角洲的冲淤 化做 的研究⑴―16]。

沈秉北通 地雷 呼 岸曲流河的测量,明确了典型曲流河的化过程[1"]。

马 、等通过遥感信息法(卫星图像)研究了不同[背河道的发育特征并,不同发育的水河道的差[18]。

师永民和王新民等通青海湖现代 的考察明确的特征[19,20]。

王军等研究鄱阳湖现代 ,明确了水位变化 河道的[21]。

2005年,谷歌公司推出的Google Earth 软 ,它方位、高率、的优点,为地质学 解现今地质面貌、 地质过程的视角[22—24]。

通该 的瑞典北博腾省萨加特 角洲不同时期河流-三角洲的特征差异,可明到河流的改道角洲朵体移的方向(图1)。

! 2物理沉积模拟拟起源于19末,继1894年次在玻璃水槽中观察到 沙运动形成的波痕后[25], 地质学家为 察 现象进而解释其成因(主为河床底形变化 应 构造的解释) 不等的水槽模拟实验[26—28], 2080〜90年代已发展为湖盆 的砂 拟,以好的研究砂体形成过程化[29—36]。

同时,益于科学技术的发展,量、观察 的出现使 程中 现象 的定量化更推动了物拟向更高层次迈进[37]。

学研究机构设立 的实验室 研究,最代表性的当数科 多州立大学工程研究中心的水地貌实验装置、瑞士联邦工业学院D e l 模拟实验室和日 波大学模拟实验室[38]。

拟方法为地质学 解 程开辟的研究空间, 构造及简单地质体(如河流等#成因机理解释中发挥作用。

目,拟正向 的地质 拟 深入的础方向发展。

地质体的形成一水流冲刷携带而成,其形成过程受水动力学及地貌特征的控制,该地质体的模拟已成熟[39-«]。

而 形成受多重水动力学因素(碎屑 引同控制#和阵发性因素(如冲积扇)的地质 拟还 尝 ,Wang 等模拟了扇三角洲的 程,明确了扇三角先期表现为,后期表现为加的特征[42], 的 河道 扇三角洲的改造及存的(图2[42])。

础的主要集中年发速的以页岩为代表的成因及构造解释方面和议较多的 成因机制中。

.构造Juergen Schieber 通过水槽模拟实验明确页岩 的并不是静止悬降形成的,其形成仍受一定的水流控制,故而 页岩中发育微型层理[43]。

技术 机理的重新解释中发挥 的作用,Shanmugam 于2000年进的砂质碎屑水槽 验 察 砂质碎屑 的程现象(图3[44]),揭 砂质碎屑是的一形式[44]。

图1瑞典北博腾省萨加特湖三角洲沉积演化过程Fig . 1 T h e sed im en tary process of Saggat delta in N o rb otten province,Sw edish112科学技术与工程17卷图2扇三角洲沉积过程物理模拟平、剖面特征(据文献(42 ]有修改)Fig . 2 Plane an d profile characteristics of physical sim u lation fan delta ( m od ified fro m Ref . (42 ])图3砂质碎屑流沉积过程中所观察到的沉积现象及成因解释(44]Fig . 3 Physical sim u lation sedim en tary characteristics an d their in terp retation s of san d y d ebris flows (44]! 3数值模拟数值模拟技术的发 益于计算机技术的发$ 的 方程方便的实现优势使得数值模拟技术 业得到 泛的应用[45-47]。

1975年Bridge 在精细研究曲流河 特征的础曲流河的形成二维的数值模拟[48],这一应用数值模拟拟研究中的序幕。

随后,层地层的发展使得数值模拟更注 地层格架的建立,对层地层格架的模拟:趋 成熟[49,5%]。

目 地层格架模拟建立的前提下,地质注格架的应特征积程的研究。

数值模拟模型建立在严密的水动力学、沉积动力学及物质守恒等方程之上,同时 现各维度及视角的直接模拟,而不 析和物拟等特定的理想 [51—53]。

因,数值模拟方法 程表征中发挥 来的作用。

机理方面,数值模拟 量化明确流水速度、砂量等因 形成的控制作用,如Edmonds 等通过对河 形成的数值模拟明确了不同的流速河口坝形成特征不同[54]&水多为主,在弱水向加积为主,流量、流速、地形坡 带同控制了河的形成(图4[54])。

的数值模拟领域 一定的突破,目 现模拟整角洲等 的 程[55](图5[55])。

图4河口项的形成过程的数值模拟(据文献[54],有修改)Fig . 4 N um erical sim u lation of fo rm ation process of m o u th bar ( m od ified fro m Ref . [ 54 ])秦国省,等:基于沉积过程的储层表征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113图5三角洲形成的数值模拟过程[55]Fig . 5 N um erical sim u lation of tlie fo rm atio n of delta [ 55 ]! 4野外露头精细描述研究具有直观、精确等特点,同时露与地 层 的地质演化过程,是层研究的理想对象[56,5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