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位护理对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后期肌痉挛的影响解读

合集下载

重度颅脑损伤病人肢体康复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重度颅脑损伤病人肢体康复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

重度颅脑损伤病人肢体康复护理要点及注意事项重度颅脑损伤后患者常出现各项合并症,常见的有肢体瘫痪、感觉障碍、认知障碍、植物状态等。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提升,该疾病目前经过抢救后可以有效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但抢救成功后的患者常会遗留肢体功能障碍,最终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产生直接影响。

对此,需要采取对应的康复护理措施进行改善。

现对相关内容进行如下介绍:1 急性期性期康复护理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微抬下颌,双唇微开,确保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患者的口、鼻等部位的分泌物;气管切开患者应每日行气管切开护理2次;及时评估患者做好气道湿化、雾化吸入;吸痰护理 ,避免因为分泌物影响患者呼吸而导致并发症。

1.1良肢位摆放指导1.重度颅脑损伤后患者需要长期卧床,因为损伤引起了大脑皮质高级中枢出现功能紊乱,所以会表现为姿势异常。

异常的卧位会导致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程度加重。

所以需要协助患者取合理的卧床姿势。

平卧时在两侧肩部和上臂下方垫软垫,保证充分前伸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

两侧臂和大腿下方垫软垫,以免出现髋关节外旋。

足跟垫软垫,保持双足中立位。

每隔2h为患者更换一次体位;健侧卧位:健侧在下,患侧在上,头部垫枕,上肢伸展位不超过90°,患侧肩胛骨向前外伸,前臂旋前,掌心向下,患侧下肢屈曲位、踝关节放长枕上; 患侧卧位:患侧在下,健侧在上,头部垫枕,患臂外展前伸旋后,患肩向前拉出,肘伸展,掌心向上,下肢屈曲位,健腿屈髋屈膝向前放长枕上,健侧上肢放在胸前的枕上或躯干上(本卧位不适用脊髓损伤患者)1.2肢体按摩以促进血液循环和淋巴回流,每次训练前先按摩,以刺激功能活动、按摩时由轻到重,范围从小到大,先慢后快。

如患者存在深静脉血栓,禁止开展上述操作。

1.3关节活动度训练在患者病情恢复稳定后再进行训练。

早期以被动活动为主。

从大关节到小关节,循序渐进进行训练。

如患者伴发感觉障碍,注意不要过度牵拉,以免引起关节脱位或损伤周围软组织。

icu体位管理制度

icu体位管理制度

icu体位管理制度一、ICU体位管理的重要性ICU患者因病情严重,需要进行机械通气、血管插管等治疗,导致患者长期处于卧床状态。

长期卧床会导致肌肉和关节的功能受损,增加患者发生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压疮等并发症的风险。

因此,对ICU患者进行科学的体位管理,有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二、ICU体位管理的原则1. 保持舒适:ICU患者病情严重,需要进行各种治疗和观察,因此在体位管理时要保证患者的舒适度,如避免压迫导致疼痛、保持合适的体位等。

2. 预防并发症:ICU患者长期卧床易发生压疮、下肢静脉血栓、肌肉萎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因此在体位管理中要预防这些并发症的发生。

3. 合理调整:ICU患者由于病情变化、治疗需要等原因,需要不断调整体位,因此在体位管理中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要适时调整体位。

4. 安全为先:ICU患者病情严重,需要进行各种治疗和观察,因此在体位管理过程中要优先考虑患者的安全,如避免意外伤害、防止呼吸道阻塞等。

三、ICU体位管理的具体方法1. 仰卧位:仰卧位是ICU患者最常见的体位,适用于进行呼吸机治疗的患者。

同时要注意保持颈部、膝部等部位的支撑,避免压迫导致并发症的发生。

2. 俯卧位:俯卧位适用于某些特殊情况下的ICU患者,如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患者。

俯卧位能够改善患者的气体交换和通气血流比例,减少呼吸机依赖时间。

3. 侧卧位:侧卧位适用于ICU患者的体位转换,避免长时间处于同一体位导致的压疮和肌肉萎缩。

同时,侧卧位也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和舒适度。

4. 半卧位:半卧位适用于ICU患者的舒适度和护理需要,同时可以预防压疮等并发症的发生。

在半卧位时要保证患者头部和身体的支撑,避免呼吸道阻塞。

5. 特殊体位:针对某些特殊病情和治疗需要,ICU患者可能需要特殊的体位管理,如头部抬高位、足部垫高位等。

四、ICU体位管理的实施1. 制定体位管理方案:对于ICU患者的体位管理,需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体位管理方案,包括体位选择、转换频率、保护措施等。

康复抗痉挛体位

康复抗痉挛体位
推动了康复医学领域的发展
康复抗痉挛体位技术的成功应用,为康复医学领域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和方法,推动了该 领域的进一步发展。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01
个性化治疗将成为主流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患者需求的不断提高,个性化治疗将成为康
复抗痉挛体位技术的主流趋势。未来,我们将更加注重患者的个体差异
,制定更加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04
CHAPTER
患者教育与心理支持
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
康复抗痉挛体位知识
向患者和家属普及康复抗痉挛体位的概念、意义、适应症和禁忌 症等基础知识。
体位摆放技能培训
指导患者和家属正确掌握康复抗痉挛体位的摆放方法,包括卧姿、 坐姿、站姿等不同体位的调整技巧。
日常生活能力培训
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日常生活能力培训计划,提高患 者在抗痉挛体位下的生活自理能力。
多喝水
鼓励患者多喝水,增加尿量, 减少尿路感染风险。
定期翻身
对于卧床患者,应定期翻身, 避免长时间压迫同一部位皮肤 。
加强排痰
对于卧床患者,应鼓励其深呼 吸、咳嗽排痰,或采取吸痰措 施。
早期活动
对于制动患者,应在医生指导 下尽早进行床上活动或下床活 动。
处理方法指导
压疮处理
肺部感染处理
对于已经发生的压疮,应保持创面清洁干 燥,避免感染;同时采取减压措施,如使 用气垫床等。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抗痉挛体位适用于多种疾病和症状,如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帕金森病 等引起的肌肉痉挛。
禁忌症
对于某些患者,如存在严重骨质疏松、关节不稳定或骨折等情况,抗痉挛体位 可能不适用或需要谨慎使用。此外,对于孕妇和特殊人群,也需要在医生指导 下进行。

新型体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新型体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新型体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引言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脑部损伤,常常导致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对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护理中,新型体位护理干预已经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探讨新型体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护理方法。

一、重型颅脑损伤的并发症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常出现多种并发症,包括感染、褥疮、呼吸道问题、神经肌肉问题等。

这些并发症不仅会延长患者的治疗周期,还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可能导致患者的死亡。

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至关重要。

二、新型体位护理干预新型体位护理干预是一种以调整患者体位为核心的护理方法,通过科学合理地调整患者的体位,可以减少患者的压疮发生率、促进呼吸道通畅、减少感染的发生等。

近年来,新型体位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新型体位护理干预对并发症的影响1. 减少压疮的发生率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长期卧床,容易出现压疮。

新型体位护理干预可以通过定时翻身、科学合理地使用枕头等方法,减少患者的长时间压迫,有效降低了患者的压疮发生率。

2. 促进呼吸道通畅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常存在呼吸道问题,新型体位护理干预可以通过调整患者的体位,使得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有利于患者的呼吸功能恢复。

3. 减少感染的发生科学合理的体位护理可以保持患者的皮肤清洁干燥,减少皮肤受损和感染的机会,有效降低了患者感染的发生率。

四、新型体位护理干预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新型体位护理干预不仅可以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通过科学合理的体位调整,不仅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还可以保持患者的舒适感,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促进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利于患者的康复治疗。

新型体位护理干预还可以促进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康复。

科学合理的体位调整有助于促进患者的各项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康复率,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出院。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期间体位和床头抬高角度的选择对患者颅内压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期间体位和床头抬高角度的选择对患者颅内压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Nursing Science 2019年第4卷第29期V ol.4, No.29, 2019124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期间体位和床头抬高角度的选择对患者颅内压和脑灌流情况的影响夏小娟(宜兴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江苏宜兴 214200)【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期间体位和床头抬高角度的选择对患者颅内压和脑灌流情况的影响。

方法 选择我院治疗的84例颅脑损伤患者,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参照组(42例)与观察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参照组将床头抬高30°平卧,观察组将床头抬高40°平卧,分别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1d、2d、3d的颅内压水平以及脑灌注水平变化情况。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d颅内压(9.91±1.54)mmHg,术后2d颅内压(12.84±2.12)mmHg,术后3d颅内压(12.25±1.44)mmHg明显低于参照组(14.25±2.28)mmHg、(17.59±2.69)mmHg、(16.62±1.85)mmHg P<0.05;观察组术后1d脑灌注压(88.58±3.46)mmHg,术后2d颅内压(83.39±3.87)mmHg,术后3d颅内压(86.34±3.84)mmHg明显高于参照组(72.21±3.36)mmHg、(70.57±3.52)mmHg、(72.25±2.55)mmHg P<0.05。

结论 对重症颅脑损伤的患者术后将床头抬高40°平卧,能有效降低颅内压,提高脑灌注压,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护理期间;床头抬高角度;颅内压;脑灌注压【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6-2479.2019.29.124.02重症颅脑损伤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常见病,病情进展快,具有较高的死亡率[1]。

体位转换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研究

体位转换护理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命体征的影响研究

变了其重力势能 , 而引起压强能的改变 , 从而使血压降低 。
32 体 位转换对重型颅脑创伤患 者 的呼 吸无 明显影 响 呼吸 .
情况下 , 给予翻身护理 , 患者仰卧 , 双手 放于腹部 , 两腿 屈 曲, 护
士 俩 人 站 在 床 边 同 一 侧 , 人 护 住 患 者 头 部 、 部 和 腰 部 , 人 1 颈 一
理措施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34 2 护理要严格规范 t .. 护理人员 在进行 相关护 理过程 中 , 应 至少 2人合 作进 行 , 严格 按照标 准规范操 作 , 要 动作轻 柔无震
3 讨 论
动 。对 于轴 索损伤 的患者 , 在体 位转 换时 , 严格保 持 头部 与 应
1 资料 与 方 法
均无统计学意 义, 体位转 换对患 者的血压并 无不 良影 响。但应
注意的是 : 每次测量 血压时需 测量位 于心脏下位 或平位 的上肢 血压。因有研究显示 : 正常人侧 卧位 时双上肢 血压有 明显差 异 , 平卧位双上肢血压无 明显差异 , 左侧卧位左上肢 、 右侧 卧位右上
维普资讯
河北 医药 20 年 8月 第 3 卷 第 8 08 0 期
H bi dclora,u ee Mei u l g a J n l
!0 v
N. 0

14 29
护 理 园地 ・
体位转换 护理对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命体 征 的 影 响研 究
本 次
以 元±s 表示 , 采用 检验 ,P <00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 义。 体位转换后即刻及 1 、0 6 i 0 3 、0m n时各 项 生命体 征 与体位
研究显示 , 在体位转换后 即刻 、0 3 、0mn的患者心率与体位 1 、0 6 i

早期良姿体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后期肌痉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早期良姿体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后期肌痉挛及平衡功能的影响

The e e to a l a e o o d p s u e o u c e s a m nd ba a c u to o f c fe r y c r fg o o t r n m s l p s a l n e f nc i n f
s r ke pa e t to t ns i
Taj Junl f us g e mbr 01V 11, o 6 i i ora o rn, c e 2 1, o 9 N . nn N i D e .
获 得正 常功 能 ; 脏腑 经络 上 , 从 八段 锦有通 脏腑 经络 的作 用 , 具有 调 理脾 胃、 吐故纳 新 、 消除疲 劳 、 健脑 安神 、 疏肝 利胆 等功 效 。 患者 在运 动锻 炼 中可 以充 分打 开胸 廓 . 加肺 通气 量和 心脏 血液 灌注 增 量 , 而增 强 心肺 功能 , 从 使肺 活 量大 幅度上 升 。 利 于抒 发胸 中之 有
早 期 良姿体 位 护 理对 脑 卒 中患者 后期 肌 痉挛 及 平衡 功 能 的影 响
何云燕 安 中平
( 津市环 湖 医院 , 天 天津
30 6 ) 000
摘 要 目的 : 早 期 良姿 体 位 治 疗 , 急 性 缺 血 性 脑 卒 中 偏 瘫 患 者后 期 痉 挛 及 平 衡 功 能 的 影 响 。 法 : 择 急 性 缺 m 性脑 卒 中偏 探讨 对 方 选 瘫患 者 8 0例 ,O例 为 治 疗 组 , 施 早 期 良姿 体位 治 疗 ;O例 为 对 照 组 , 实 施 早期 良姿 体 位 治 疗 。 此 外 , 组 均 进 行 相 同 的综 合 4 实 4 未 两
I 步 气, 消除 胸 闷 , 能疏 理肝 气 , 息慢 性 肝 炎患 者 的不 良情 绪 , 并 平 使 [ ] 陈 瑞领 . 行锻 炼 对 慢性 乙型 肝 炎 患 者 肝功 能 和 生 活 质 量 的 影 响 阴. 国I 中 I 缶床康 复 ,0 3 7 1 )1 9— 7 9 2 0 ,(2 :7 8 19 患 者 的情 感 功 能 ( RE) 心 理健 康 ( 和 MH) 显 著改 善 。 中 医认 为 等 2 心 M】 E 中 “ 主筋 , 疏 泄条 达 ” 八 段 锦 的练 习过 程 中包 含 了许 多 抻筋 拔 [ ] 汪 向 东 . 理 卫 生 评 定 量 表 手 册【 ■ 京 : 国心 理 卫 生 杂 志社 , 肝 喜 , 1 9 .2 — 3 9 91 4 1 3 骨 的伸展 性 动作 , 柔 和缓 慢 , 且 可导 引行气 , 调畅 气 血 。柔 和 缓慢 3 肝 病 的运 动 能让 人 体充 分 放 松 自然 ,更好 地 发 挥人 体 自身 的调 节功 [ ] 中 华 医 学 会传 染 病 与 寄 生虫 病 学 分 会 、 病 学 分 会 . 毒 性 肝 炎 防 治方 案【 . 华传 染 病 杂 志 ,0 19 1 :6-2 J中 】 2 0 , ( )5 - 6 能, 因而 有利 于机 体 的全面 康复 。 而患 者 的总体 健康感 觉 ( H) 故 G 4] 太田智弘. 炎的康复治疗『 . 学疗法 ,9 6,8 8 184 肝 J理 】 19 5 :3— 3 良好 , 积极 配合 各项 治疗 和 护理 。患者 在躯 体功 能 ( F 的改 善的 [ P) [ ] 林 颖娜 , 5 汪卫 东 , 张容 瑞 , . 同养 生 功 法 对 2型 糖 尿 病 患 者 生 等不 基础 上增 强 了回归 社会 的信 心 ,从 而提 高 了各项 社会 功 能 (F 。 S) 存 质量 及 糖 代 谢 的影 响 【. 京 中 医药 ,0 9 2 ( )9 1 J北 】 2 0 ,8 1 :- 2 家庭关 系 、 社会 关 系更加 密切 融 洽。 (0 10 — 5收 稿 ,0 1 1— 0修 回 ) 2 1- 1 2 2 1- 0 1 总之 , 段 锦属 于 中 、 强度 的有 氧 运 动 , 八 小 它有 柔 又 刚 , 有 具

体位护理对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后期肌痉挛的影响

体位护理对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后期肌痉挛的影响
情况 , 人 回病 房 , 送病 向病 房护 士 介 绍 手术 过 程 及 病情 , 并在第 2d探访病 人 。②器 械 护 士卸 下镜 头
擦洗 , 检查有无损伤, 然后放在专用的盒子 内。各 种导线擦洗干净 , 整理盘好 , 注意弯曲部、 连接部用 软毛 刷 刷 洗擦 净 , 人 固定 的盒 内[ 放 。有 专 人 保 管, 盘绕圈直径不小于 3 擦洗时轻柔 , 0c m, 切忌粗
例 电视 镜下 切除术 及术 中密 切配合 , 均取得 满意疗 效 。因此 , 主动 的术 中配合具 有重要 的 临床 意义 。
参考 文献
[ ] 陈鸿义 , 1 王
版 社 ,9 7 1 19 :5.
①手 术结 束 患者 离 开 时巡 回护 士 检查 患 者 的
血压 、 脉搏 、 呼吸 、 尿量及胸腔闭式引流的水柱波动
内血肿 1 例 , 4 原发脑伤 6例 , 其中单 纯脑损伤 2 1 例, 复合性脑损伤 2 例 。对 照组 中, 3 例, 8 男 1 女
1 , 8例 年龄 9岁 ~6 岁 , 均 3 1 平 5岁 ; 伤原 因 : 致 车 祸伤 2 4例 , 坠落 伤 2 0例 , 打击 伤 5例 ; 伤 类 型 : 损 脑 挫裂伤 2 5例 , 内血 肿 1 , 脑 干伤 5例 , 脑 9例 原发
在病 人人 院后首 先要进 行 肌张力 的评估 , 采用
维普资讯
46 7
长治 医学 院学 报
M S A 评定方法[l 2, 并作出记录 , 同时对患侧肢体进 行正确的体位护理。
2 护 理
222 下肢 : .. 包括髋关节、 膝关节、 足踝关节的屈 曲与伸展 , 节的内外展 、 髋关 内外旋 以及足踝关 节
的内外 转 。

新型体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新型体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新型体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作者:黄笑邓瑛瑛刘月雯黄丛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20年第03期【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新型体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70例,依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新型体位护理干预。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结果:通过进行不同的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昏迷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完成后,研究组患者的颅内压和平均动脉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脑灌注压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完成后,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新型体位护理干预后,可以帮助患者改善其昏迷情况,有效降低颅内压和平均动脉压,提高脑灌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常规护理新型体位护理并发症生活质量doi:10.14033/ki.cfmr.2020.03.0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20)03-0-03[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new posture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complications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Method: A total of 70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methods from March 2017 to February 2019 in our hospital, according to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study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used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study group used new postural nursing intervention model. The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and the influence on the quality of life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 Through different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a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Intracranial pressure and mean arterial study group pressure in patient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The complication rate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quality of life of 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The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by new postur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help patients improve their coma, effectively reduce intracranial pressure and mean arterial pressure, improve cerebral perfusion, reduce complications,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Key words]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Routine nursing New posture nursing Complication Quality of lifeFirst-author’s address: Nanfang Hospital of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15, China大多數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受伤严重会长时间昏迷,伤口也会处于高度的应激状态[1],并且还存在不能自主进食,常常会因为营养不良而导致抵抗力明显下降,这样就容易发生严重并发症,从而影响治愈效果,增加病死率[2]。

重症开颅术后患者的体位护理对颅内压、平均动脉压及脑灌注压的影响

重症开颅术后患者的体位护理对颅内压、平均动脉压及脑灌注压的影响

重症开颅术后患者的体位护理对颅内压、平均动脉压及脑灌注压的影响作者:孙杰刘炳兰雷员华来源:《中国当代医药》2017年第10期[摘要]目的探讨重症开颅术后患者的体位护理对颅内压(ICP)、平均动脉压(MAP)及脑灌注压(CPP)的影响。

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2月于我院接受开颅术治疗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40例。

所有患者均进行0°、10°、20°、30°以及40°体位的改变,分别比较不同体位时患者的ICP、MAP及CPP,并作相关性分析。

结果患者体位在0~40°时ICP水平呈逐渐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重症;体位;颅内压;平均动脉压;脑灌注压[中图分类号] R6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7)04(a)-0172-03Influence of posture nursing on intracranial pressure,mean arterial pressure and 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 in patients with critical conditions undergone craniotomySUN Jie LIU Bing-lan LEI Yuan-huaDepartment of Surgery Ward Two,the Second People′s Hospital,Shenzhen Baoan People′s Hospital (Group) in Guangdong Province,Shenzhen 518108,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posture nursing on intracranial pressure (ICP),mean arterial pressure (MAP) and 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 (CPP)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conditions undergone craniotomy.Methods A total of 40 patients with 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 who were provided with craniotomy from March 2015 to February 2016 were selected.All patients were nursed in 0°,10°,20°,30° and 40° postures.The ICP, MAP and CPP were compared in different positions,and the correlation analysis was performed.Results The level of ICP was gradually decreased ranging from 0° to 40°with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P[Key words]Critical condition;Posture;Intracranial pressure;Mean arterial pressure;Cerebral perfusion pressure颅脑损伤属于外科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该病具有病情重、复杂多变、并发症发生高、致残率高以及病死率高的特点[1]。

重症开颅术后患者的体位护理对颅内压、平均动脉压及脑灌注压的影响

重症开颅术后患者的体位护理对颅内压、平均动脉压及脑灌注压的影响

重症开颅术后患者的体位护理对颅内压、平均动脉压及脑灌注压的影响【摘要】本文探讨了重症开颅术后患者的体位护理对颅内压、平均动脉压及脑灌注压的影响。

在体位护理对颅内压的影响部分,分析了不同体位对颅内压的影响机制;在体位护理对平均动脉压的影响部分,探讨了体位改变对血压稳定的作用;在体位护理对脑灌注压的影响部分,讨论了体位调整对脑灌注的改变。

文章还总结了体位护理的选择和注意事项,以及在重症开颅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结论部分强调了体位护理对患者的重要性,指出了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指导意义,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这些内容将为临床提供对重症开颅术后患者进行有效体位护理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重症开颅术后患者、体位护理、颅内压、平均动脉压、脑灌注压、选择、注意事项、应用、重要性、临床实践、指导意义、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重症患者是指疾病相对较重或病情发展较快,需要密切监护和治疗的患者。

在重症患者中,脑外伤是一种较为常见且严重的情况,可能需要进行开颅手术以减轻颅内压。

开颅手术后患者往往反应不同,需进行细致的护理和管理。

研究体位护理对重症开颅术后患者的影响是十分必要的。

深入了解体位护理在不同情况下对颅内压、平均动脉压和脑灌注压的影响,可以为临床实践提供更为科学的指导,为患者的康复提供更为有效的支持。

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重症开颅术后患者的体位护理对颅内压、平均动脉压及脑灌注压的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具体的指导。

具体目的包括:分析不同体位护理方式对患者颅内压的影响,探讨体位护理对平均动脉压的影响机制,研究体位护理对脑灌注压的调节作用,总结体位护理的选择和注意事项,探讨体位护理在重症开颅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情况,以及评估体位护理在临床实践中的指导意义和重要性。

希望通过这些研究内容,为优化重症开颅术后患者的护理提供依据,为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供科学支持。

2. 正文2.1 体位护理对颅内压的影响体位护理是重症开颅术后患者护理中的重要措施之一,它对颅内压、平均动脉压和脑灌注压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新型体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新型体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新型体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1. 引言1.1 研究背景关于新型体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目前尚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的研究。

有必要对新型体位护理干预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揭示其对患者康复的具体作用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依据。

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型体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为提高患者护理质量和康复效果提供理论支持。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新型体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具体目的包括:1. 分析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情况和影响因素;2. 探讨新型体位护理干预在减少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方面的作用;3. 评估新型体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4. 分析影响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和建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旨在为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质量和生活质量提供依据和参考,为临床实践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1.3 研究意义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严重的脑部损伤,常常会引发许多并发症,并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目前的体位护理中,传统的护理方法已经存在一些局限性,无法完全满足患者的需求。

引入新型体位护理干预对于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新型体位护理干预的引入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通过采用科学的体位护理方法,可以减轻患者在床位上的压力,有效预防压疮的发生。

新型体位护理干预还可以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促进循环系统的血液循环,减少深静脉血栓的风险。

这些都将直接影响患者的康复速度和康复效果。

通过本研究探讨新型体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影响,可以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更有效的护理方法,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缓解患者和家属的心理压力,为患者的康复之路提供更多可能。

研究新型体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体位变化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的影响

体位变化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的影响

体位变化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及脑灌注压的影响作者:毛婷婷来源:《健康周刊》2018年第04期【摘要】目的:观察体位变化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ICP)及脑灌注压(CPP)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我院5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应用随机数表法分2组,均给予常规外科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n=28)患者取抬高床头30°卧位,而研究组(n=28)患者取床头抬高40°卧位,比较两组术后24h、48h、72h的ICP、CPP变化状况。

结果:研究组术后24h的ICP值(9.84±1.76)mmHg、术后48h(13.95±2.36)mmHg、术后72h(13.21±2.63)mmHg,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关键词】重型颅脑损伤;床头抬高;不同角度;颅内压;脑灌注压重型颅脑损伤(TBI)为神经外科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其中,颅内压增高则是重型颅脑损伤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患者受创后多会出现脑细胞肿胀、血脑屏障受损,进而发生脑水肿,脑体积变大而使颅内压增高。

颅内压增高若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则会导致脑代谢功能障碍,脑灌注压降低、脑疝形成等后果,严重的还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临床上主要采用开颅清除血肿、脱水等方法降低颅内压。

但有研究报道[1],无论采用何种治疗手段降低颅内压均需依赖患者自身内环境调节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而这种内环境调节则与周围环境、患者体位等有密切的关系。

本研究为观察体位变化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脑灌注压的影响,特选择56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展开研究。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我院56例重型颅脑损伤病患,均符合重型颅脑损伤的诊断标准,格拉斯哥昏迷表(GCS)评分均≤8分,且患者术后去枕平卧位测量的颅内压水平>21 mmHg,无高血压病史;排除伴颅内动脉痉挛和狭窄,躁动无法配合临床工作,或因病情需要无法取头高体位者。

探析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期体位护理效果观察

探析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期体位护理效果观察

探析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期体位护理效果观察摘要】目的:观察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康复期体位护理的具体措施与效果分析。

方法:回顾2009年7月-2013年12月我院科室收治重症颅脑损伤50例患者康复期的临床病理与护理方法。

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对患者使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与护理措施。

结果:重症颅脑损伤护理中正确的体位护理可以降低脑水肿、颅内压等,对患者的神经意识以及后期恢复有显著的影响。

结论:正确的体位护理有利于重症颅脑的康复,同时减少患者的后遗症以及并发症,有利于全身功能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病痛。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体位护理;对比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9-0245-02重症颅脑损伤主要是指头部受到重创引起的损伤,严重的有可能危害患者生命安全以及生活质量。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死亡率较高,且病症多变、病程进展快。

随着治疗水平和护理水平的提高,病死率和致残率有所下降,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肢体活动不便、有意识的情况下,随时会加重病情,引发脑疝等情况,不利于护理。

所以,体位正确的护理非常重要,对患者实行高效、科学、及时的体位护理,有利于颅脑损伤患者功能的恢复,对生命质量的提高有着巨大的作用。

对我院2012年3月-2013年12月科室收治重症颅脑损伤50例康复期患者的临床病理与护理方法的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我院2012年3月-2013年12月科室收治重症颅脑损伤50例患者进行临床试验,男性为42例,女性为8例,年龄15~70岁,对所有患者进行检查均有外伤史,其8例脑挫裂伤合并颅内血肿,9例脑干损伤合并脑挫伤,11例脑干损伤,7例硬膜下血肿和硬膜外血肿,15例脑挫裂伤。

其中20例合并脑脊液漏,19 例合并有颅骨骨折或颅底骨折,11例合并有其他部位复合伤。

全部患者的病理均由CT证实。

30例急诊进行了开颅骨瓣减压术与清除血肿,11例急诊进行了血肿清除,9例进行了钻孔引流术;其中28例使用了呼吸机辅助,22例进行气管切开,患者都留置鼻饲管行肠内进行营养治疗[1]。

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肢体运动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肢体运动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康复护理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肢体运动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摘要】目的:分析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实施康复护理对肢体运动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80例,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40例。

甲组患者实施手术和常规护理,乙组在此基础上推行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干预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IHSS)与肢体运动功能量表评分(FM)。

结果:乙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FM运动功能量表评分远远高于甲组患者,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颅脑外伤患者手术后推实施康复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和神经功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颅脑损伤;康复护理;神经功能;肢体运动颅脑外伤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损伤,受到暴力作用下引起的头部损伤,伴有一定运动障碍和认知功能障碍,严重威胁到人们生命安全。

而传统的护理干预方式局限性较大,颅脑外伤患者常规护理干预效果较差,难以满足患者身体康复需要。

而康复护理模式的实施,有助于改善颅脑外伤患者的肢体运动和神经功能,改善生活质量,康复时间大大缩短。

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5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颅脑损伤患者80例,将其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40例。

患者通过颅脑CT与核磁共振检查确诊,明确患者具有头部外伤史。

男52例,女28例,年龄23岁~66岁,平均年龄(40.2±6.5)岁;受伤原因击打伤害42例,车祸伤21例,爆炸伤10例,坠落伤7例。

受伤部位,额颞部25例,颞顶部16例,额颞部30例,额颞顶9例。

1.2 方法甲组患者实施手术和常规护理,实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和瞳孔。

患者保持卧床休息,意识清醒者可以提高床头15°~30°,昏迷者采取侧卧位,技术清理呼吸道中的分泌物,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定时帮助患者翻身,避免压疮和其他并发症出现;综合评估患者营养状况,调整饮食结构,并指导患者进行简单的康复锻炼[1]。

探讨体位护理在抗痉挛中的重要性

探讨体位护理在抗痉挛中的重要性

探讨体位护理在抗痉挛中的重要性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对健康的要求逐渐提高。

现在处处都在普及健康教育,医院更是一个普及健康教育的首选地方,健康教育指的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我们个体和群众掌握卫生保健知识,能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自觉的采纳有益于身体健康的行为和教育活动。

对抗痉挛患者而言,体位护理是较为重要的治疗措施,直接影响护理成功率及预后,合理而正确的体位护理,可以增加护理成功率、减少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因此,体位护理对抗痉挛患者的治疗尤为重要。

标签:体位护理;抗痉挛;护理1体位护理在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的口头宣教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抗痉挛患者虽然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了解了一些简单的体位护理知识,但还不能达到理想的康复转归、缩短病程、降低致残率,并且许多体位护理是在出院后完成的,失去了医护人员的监控,无法维持体位护理的动态平衡。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首先,护理人员认识不足或部分护理人员未受过抗痉挛体位护理方面的专业培训,对体位护理的意义认识不足,实施方法欠缺。

在进行体位护理教育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只是单纯的口头宣教,缺乏床边示教的教育手段;其次,护理人员应用医学术语太多,如髋关节置换术后股四头肌的等长和等张收缩等术语,不能激发患者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使得大部分患者康复实施无效;再次,患者的依从性较差也是导致康复教育无法顺利进行的重要原因。

临床上,依从性差的患者主要有六类。

一类是由于患者得知疾病的不可治愈,如脊髓横断、骨折合并神经损伤等,产生消极情绪,拒绝治疗。

第二类是避开现代医学,不切实际的想要寻求偏方或者特效疗法的患者,他们没有面对疾病的正确心态,通常对护理人员的能力和宣教的内容持怀疑态度。

第三类是自制力差的患者,通常见于病程较长、年龄偏大或偏小,害怕体位护理带来疼痛,故对自己要求不严格,对医护人员的宣教将信将疑,并存有侥幸的心理。

第四类是家庭经济困难患者,虽已得知康复的重要性,却无力承担特殊辅助器的治疗费用,不能实施正规的体位护理。

新型体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新型体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新型体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引言重型颅脑损伤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创伤,常常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体位护理干预已被广泛用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和康复中。

传统的体位护理干预存在一些局限性,因此需要新型的体位护理干预来更好地解决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新型体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一、新型体位护理干预的定义与特点新型体位护理干预是指针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特殊情况和症状,设计出的针对性体位护理方法。

其特点包括:1. 个性化: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症状,量身定制合适的体位护理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2. 多元化:结合传统体位护理方法,加入新技术和新理念,形成多元化的体位护理干预模式。

3. 功能性:不仅仅是改变患者的体位,更重要的是通过特定的体位护理干预来达到改善患者症状和预防并发症的目的。

二、新型体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并发症的影响1. 颅内压升高: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伴随颅内压升高的情况,传统的体位护理干预难以有效缓解这一问题。

而新型体位护理干预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特殊的体位,如头低脚高位、头侧卧位等,以便及时减轻颅内压,预防颅内高压的并发症。

2. 吸引性肺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常因长期卧床和呼吸道清洁受限而易患吸引性肺炎。

新型体位护理干预可以通过改变患者的体位,促进肺部通气和呼吸道清洁,预防吸引性肺炎的发生。

3. 姿势性低血压:卧床时间过长易引起患者出现姿势性低血压,而新型体位护理干预可以通过改变患者的体位,促进血液循环和提高血压,预防姿势性低血压的发生。

4. 深静脉血栓:长期卧床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易出现深静脉血栓,而新型体位护理干预可以通过改变患者的体位,促进血液循环和防止血栓形成,预防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三、新型体位护理干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1. 促进康复:通过改变患者的体位,可以促进患者的肌肉活动和关节活动,有利于康复训练和功能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行体位护理联合床头抬高角度干预的效果及对颅内压、脑灌注压的影响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行体位护理联合床头抬高角度干预的效果及对颅内压、脑灌注压的影响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行体位护理联合床头抬高角度干预的效果及对颅内压、脑灌注压的影响摘要:目的:探究体位护理联合床头抬高角度干预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颅内压、脑灌注压的影响。

方法:抽选68例本院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行体位护理及床头抬高角度干预,分析患者颅内压等变化情况。

结果:在无其他因素的干扰下,床头角度抬至30°患者平均动脉压、颅内压较低。

结论:体位护理的效果较好,能够缓解患者的病情,改善其功能恢复情况,床头抬至30°能降低颅内压,维持有效脑灌注,缓解患者在生理、心理上的不适情况,进而帮助患者维持住院护理期间的良好心理状态,有效减少护理过程中不良事件的发生概率,保障患者的健康与安全,进一步促进科室护理质量及医院整体治疗水平的提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体位护理;床头抬高角度;颅内压研究发现,对患者进行体位护理、适当抬高床头,能使颅内压降低。

本研究主要挖掘体位护理、床头抬高角度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有关讨论及结果报道如下:1.资料和方法1.1资料本研究主要抽选68例本院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患者年龄为24至75岁,均龄(45.89±17.14)岁,其中男性36例,女性32例。

对所有患者治疗及护理过程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

1.2方法1.2.1基本要求:(1)按照规定流程对被选取为研究对象的者进行常规体检及常规治疗措施。

主治医师向患者介绍治疗方式,同时体位护理及床头抬高角度干预的优势以及治疗后者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对患者做好安全指导,提高患者对治疗及护理工作的配合度[2]。

(2)按照科室规定与要求对患者予以治疗,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

给予患者体位护理,需对患者的基本情况和信息进行记录,提醒并监督患者严格按照医嘱。

1.2.2 具体措施:(1)亚低温治疗,控制平均动脉压>90mmHg,检测患者血压、心率、生命体征。

(2)患者呈仰卧位,颅内压监护头架固定。

(3)患者呈平卧位、床头抬高10°、20°、30°四种体位,行头颅多普勒超声检测,采集数据,休息后,换另一体位再采集数据[3]。

体位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分析

体位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分析

体位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体位护理在神经外科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神经外科患者作为护理观察对象,采用随机分组原则,建立对照组(n=43)与观察组(n=43),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落实体位护理,比较护理后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和术后并发症。

结果:观察组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而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4.65%)低于对照组(18.60%),两组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

结论:将常规护理方式应用于神经外科护理中,可促进患者恢复,而联合使用体位护理后,可增强护理作用,提升护理效果。

【关键词】体位护理;神经外科患者;生命体征;并发症在对神经外科手术治疗后患者护理中,不同护理方式应用效果存在差异,以往护理中主要使用常规护理措施,随着临床护理学发展,愈加重视相应措施应用,各种有效措施作用得到发挥。

而体位护理作为临床中较为常用措施,可提升对患者病情改善效果[1]。

基于此,本次研究将我院收治的86神经外科患者作为护理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后采用不同方式进行护理,比较护理结果,并对体位护理方式进行分析,具体探讨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以随机数字表法对我院2018年1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86神经外科患者进行分组,并设置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为43例。

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29-75岁,平均年龄(48.1±4.3)岁,疾病类型:椎管内肿瘤15例、小脑半球肿瘤12例、顶枕部肿瘤10例、颞枕部肿瘤6例;观察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30-74岁,年龄均值(47.9±4.4)岁,疾病类型:椎管内肿瘤16例、小脑半球肿瘤13例、顶枕部肿瘤9例、颞枕部肿瘤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P>0.05)。

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式,主要措施包含:密切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并做好相关检查工作;保持床位柔软舒适程度以及病房环境干净整洁性;于受压力大位置铺垫海绵垫;做好对患者相关导管规定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位护理对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后期肌痉挛的影响
【关键词】脑外伤体位护理肌痉挛良姿位脑外伤病人,特别是重度颅脑损伤病人,往往存在肢体功能障碍。

由于发病早期医患均把注意力放在危重患者生命体征监控和疾病本身的治疗上,忽略了早期康复护理,从而导致继发性功能障碍的发生[1]。

如肢体肌张力增高、肌肉痉挛、关节挛缩畸形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为下一步康复带来了很大困难。

为此,自2005年3月~2006年3 月,选定GCS≤8分的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单肌痉挛一项,通过早期体位护理干预进行目标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筛选标准①入院GCS评分≤8分;②受伤前无其它疾病;③无四肢及重要脏器复合伤;④伤后昏迷时间超过6 h。

1.2 一般资料按筛选标准将2005年3月~2006年3月住院的98例重度颅脑损伤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中,男性35例,女性14例,年龄8岁~57 岁,平均34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8例,坠落伤18例,打击伤3例;损伤类型:脑挫裂伤29例,脑内血肿14例,原发脑伤6例,其中单纯脑损伤21例,复合性脑损伤28例。

对照组中,男31例,女18例,年龄9岁~61岁,平均35岁;致伤原因:车祸伤24例,坠落伤20例,打击伤5例;损伤类型:脑挫裂伤25例,脑内血肿19例,原发脑干伤5例,其中单一损伤16例,多种损伤33例。

1.3 方
法在病人入院后首先要进行肌张力的评估,采用MAS评定方法[2],并作出记录,同时对患侧肢体进行正确的体位护理。

2 护理 2.1 早期正确的体位摆放 2.1.1 仰卧位:头偏向一侧,将肩胛置于外展、上旋位,下垫一小枕;肩关节置于外旋、外展位,腕肘伸直,腋下可置一大枕头防止上肢内收,手指伸展或微屈,拇指外展,手心可握一毛巾卷等半球状物体以防止手指屈曲。

但在痉挛期要避免抓硬物体以防刺激掌心引起抓握反射。

髋侧后外侧部放一适当枕头,使髋关节微屈、内旋;月国窝后上方可放一小枕,使膝关节略屈,并避免小腿受压防止足屈加重;软瘫期则可用丁字板将足固定于背屈、外翻位,以防止下垂、内翻,痉挛期则宜避免足底受刺激而引起阳性支持反应加重痉挛模式。

亦可将下肢置于屈膝、屈髋位,足底着床,大腿内收位。

2.1.2 患侧卧位:此体位宜尽量使肩胛处于上旋、前伸位,肩前屈、前伸,肘伸直,手掌面朝上,拇指分开。

健腿可放在共腿前面,自然屈髋,下面放一枕头,这种体位可以使患髋伸直,而其它体位时患髋总是屈曲的,久之易使髋后伸受限。

另外患侧卧位可使瘫侧关节早期受到一定压力,增加本体感觉输入,有利于缓解痉挛、抑制痉挛模
式。

2.1.3 健侧卧位:将一枕头平放于胸前,使患侧肩胛前伸,上臂伸展放于枕上,注意勿内旋,肘关节尽量伸展或微屈,手指伸直,掌面朝床头,注意勿屈指、垂腕。

患腿下亦放一枕头,使髋部处于内旋、屈曲位,膝自然屈曲,头下可不放枕头或低枕为宜,目的是使躯干向健侧伸展,抑制紧张性反射。

2.1.4 半俯卧位:采用半俯卧位可以预防髋、膝屈曲,头偏向患侧,上肢呈上举位,肩关节呈前屈外展位,肘关节轻屈,腕关节微屈,各指微屈,患侧髋、膝关节轻屈,踝关节保持中立位。

此外,该体位也可变为健侧、患侧半俯卧位,上下肢各关节放置原则不变。

2.2 肢体的被动运动初做时,每天1次~2次,然后根据病情可增加多次,每个关节活动2次~5次,这种方法胜过不规则或长时间但
次数少的运动方法。

2.2.1 上肢:包括肩关节、肘关节、手腕关节的伸展、屈曲、内外转以及手指关节间的伸展与屈曲。

2.2.2 下肢:包括髋关节、膝关节、足踝关节的屈曲与伸展,髋关节的内外展、内外旋以及足踝关节的内外转。

2.3 持续牵张训练首先被动牵引痉挛所影响的关节到其活动范围的极限,而后由护士双手握住需要牵张关节的两端,固定关节的近端部份,牵拉关节的远端肢体,牵张持续15 s~30 s,重复5次~10次。

3 结果(见表1)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痉挛程度比较 (χ2)经χ2检验:实验组入院后2 d与出院前MAS评估比较P<0.01。

在本组实验中,对照组与实验组入院后2 d的M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49例病人入院后两天行体位护理干预后,其肢体的痉挛程度均得到了很好的控制和改善。

而在对照组中,入院评估本来属于1和1+痉挛的病人到后期均有不同程度加重,两组病人出院前MAS评估
P<0.01。

因此,如果早期不进行控制痉挛的体位护理,会导致更严重的继发性功能障碍。

4 讨论 4.1 文献报道,采取正确的体位护理是控制痉挛保持肢体良好功能的关键[3]。

国外文献[4]也指出,正确的体位控制,可以降低肌张力,提高躯体功能,改善预后。

在脑损伤急性期,由于是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可能引起四肢或单侧肢体中枢性瘫痪,表现为肌张力高,在很短时期内就可能引起关节挛缩和变性,肌腱粘连,肌肉萎缩,如果在此期采取治疗性体位护理,可降低瘫痪肢体的肌张力,减轻麻痹肢体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障碍,缓解痉挛。

4.2 陈巍[5]等文章中指出,由于2 W~3 W卧床不动而导致的关节挛缩,需要2个~3个月的时间才能恢复正常的关节活动范围。

而2 W~3 W是疾病恢复的时间,该时间段的体位护理,绝大多数是由神经外科临床护士来承担的,如果能对患者进行有效的体位护理,将意义深远,本研究资料也说明此,对缓解痉挛、加速病人神经功能和肢体恢复有积极意义。

而目前的护理现状是,护士对翻身、叩背、防止压疮及坠积性肺炎等并发症意识非常强,但对有肢体障碍患者良肢位的摆放和如何保护肩关节、预防肢体痉挛等认识远远不够。

因此,有必要在临床护士中加强这方面知识的宣教及培训;同时对家属也进行宣教、指导,让其意识到体位正确摆放的重要性,并参与护理。

【参考文献】[1]赵军,陈巍.基层医院中脑卒中常见并发症的康复治疗[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3,9(6):342~343.( ) [2] Bohannon RW,Smith MB.Interrater
reliability on a Modified Ashworth Scale of muscle Spasticity [J],Pher Ther,1987,67:206~207. [3]汪银花.脑血管病的整体护理.实用护理杂志,1998,10:522.[4] Currie DM,Mendiola
A.Cortical thumb orthosis for children with spastic hemiplegic cerebral palsy.Phys Med Rehabil.1987,68(4):214~216. [5]陈巍,纪树.继发性功能障碍预防知识在康复教育中的意义[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5,11(8):681~6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