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教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

合集下载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重要知识点汇总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重要知识点汇总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重要知识点汇总考点 1:著名的儿童教育思想学前教育原理这一模块中的高频考点——著名的教育家的儿童教育思想,在历年国考资格证客观题考察中都有涉及,其中应格外注意福禄贝尔、蒙台梭利、陈鹤琴、陶行知几位的幼儿思想及著名代表作。

福禄贝尔:代表作:《人的教育》 ;教育思想:第一位阐明游戏价值理论的人;创设的教具称为恩物 ;提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1840年,命名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

蒙台梭利:代表作:《童年的秘密》教育思想:提出吸收性心智;提出“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是关键”;重视感觉教育。

陈鹤琴:主要贡献:提出“活教育”五;“指活动”课程;重视家园合作 ;被称为我国“幼儿教育之父”。

陶行知:主要贡献:提出“生活教育、大众教育、乡村教育”;提出“六大解放”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

考点 2:《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纲要》《指南》,这两部幼教法规在近两年国考中均有涉及,题型涵盖单选题、简答题、论述题。

如2015 年下半年单选题《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中的教育目标较多使用“体验”“感受”“喜欢”“乐意”等等词汇,这表明幼儿园教育强调 ;简答题为什么不能把《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作为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的幼儿 ?请说明理由 ;2016 年上半年论述题:教师尊重幼儿个体差异的意义与举措等,在此提醒广大考生,今年下半年国考考试中此考点依旧重要,备考时应格外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纲要》1.教师应如何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2.对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估应考虑的方面?《指南》1.《指南》实施应考虑的几个方面?其中每一个方面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各领域的学习与发展目标 ?以上是为各位考生罗列的必看知识点,详情可参考《纲要》和《指南》的具体内容。

考点 3:游戏的分类根据不同的种类可以将游戏分成很多类型,在历年考试中常以单选题的形式出现,结合题干中的案例选择正确的游戏种类,其中最常考的有:1.按照教育的作用和目的:创造性游戏 (表演游戏、角色游戏、结构游戏 )和规则性游戏 (体育游戏、音乐游戏、智力游戏 )2.按照社会性发展的水平:偶然的游戏、旁观的游戏、单独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其中应重点关注后三种游戏的年龄阶段和游戏特点)3.按照认知发展水平:感觉运动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游戏、规则游戏。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必背知识大全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必背知识大全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必背知识大全(红色字体为特别重要知识)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一、备考指导:本章主要考查考生学前儿童发展知识和了解幼儿的能力。

要求考生熟悉婴幼儿生理与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年龄阶段特征、个体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和了解幼儿的基本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了解幼儿。

本章内容主要以单项选择题和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考生需重点掌握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幼儿认知、情绪情感、个性、社会性等方面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在复习时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对于单项选择题和简答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备考。

二、高频考点提要1.婴幼儿发展的涵义;2.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遗传、环境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3.婴幼儿发展的发展理论。

4.婴幼儿发展的一般特点: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

5.婴幼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与发展趋势。

6.幼儿身体发育的规律和特点;幼儿动作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7.幼儿注意、感觉知觉、观察力、记忆、想象、思维、言语的发展。

8.情绪情感的含义、分类、功能、一般趋势、特点、心理价值。

9.个性的结构、特性、形成、性倾向性的发展。

10.幼儿气质、性格、能力、自我意识、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与意义。

11.幼儿亲子、同伴关系、性别角色、攻击性行为和学前独生子女社会性的发展。

三、重点知识1、婴幼儿发展的涵义、过程及影响因素等(1)涵义:婴幼儿发展,指婴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生理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2)过程:从胚胎形成到出生,从出生到幼儿期不同阶段的连续生长发育的过程。

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孩子出生后第一年的前半年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

(3)影响因素:遗传、环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2、儿童发展理论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1)成熟势力说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他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是成熟和学习两个因素,成熟与内环境有关,而学习与外环境有关,其中生理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备考干货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备考干货

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幼儿园《保教知识与能力》备考干货1.幼儿保教常识(1)婴儿动作发展的正确顺序:抬头一翻身一坐一爬一站一走。

(2)缺锌(ZinC)会导致幼儿食欲减退。

(3)维生素(Vitamin)是人和动物所必需的某些微量有机化合物。

缺乏维生素A 可能会导致夜盲症和干眼症。

缺乏维生素B可能会导致口角炎、脚气病等。

缺乏维生素C 会导致免疫功能下降,甚至导致坏血病。

缺乏维生素D可能会导致佝偻病。

(4)自闭症(孤独症)的主要特征为不同程度的言语发育障碍、人际交往障碍、兴趣狭窄和行为方式刻板。

(5)在正常情况下,幼儿每日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1小时。

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包括户外体育活动时间)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寄宿制幼儿园不得少于3小时。

(6)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上限)一般为:小班(3周岁至4周岁)25人,中班(4周岁至5周岁)30人,大班(5周岁至6周岁)35人,混合班30人。

寄宿制幼儿园每班幼儿人数酌减。

2.幼儿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1)夸美纽斯《母育学校》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学前教育的专著,集中体现了夸美纽斯的学前教育思想。

他还编写了《世界图解》指导儿童学习,这是历史上第一部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看图识字课本。

他还是世界上最先提出学校教育应当实行班级授课制的人。

(2)埃里克森埃里克森认为,人要经历八个阶段的心理社会演变,这种演变成为心理社会发展(psycho-socia1deve1opment)o这些阶段包括四个童年阶段、一个青春期阶段和三个成年阶段。

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的幼儿园阶段:①婴儿期,信任对怀疑(0—1.5岁):发展任务是培养信任感②儿童期,自主对羞怯(1.5—3岁):发展任务是培养自主性③学前期,主动感对内疚感(3—6岁):发展任务是培养主动性(3)卢梭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

他的教育思想主要见于其小说体著作《爱弥儿》。

卢梭在《爱弥儿》里最早提出不要把儿童当做“小大人”。

他被认为是最先发现了“儿童”的教育家。

幼儿教资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重要知识点

幼儿教资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重要知识点

幼儿教资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重要知识点简述研究幼儿心理时应坚持的原则.(I)客观性原则。

(2)发展性原则。

(3)教育性原则。

2、如何培养幼儿的想象力(1)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言语表现力(2)在文学艺术等多种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的发展的条件(3)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的想象(4)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5)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教育契机,引导儿童进行想想(6)引导儿童的想象符合客观规律3、《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中对幼儿健康教育的要求。

(1)建立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让以幼儿园生活的愉快,形成安全感依赖感;(2)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排泄等个人生活卫生习惯和爱护公共卫生的习惯;(3)指导幼儿学习自我服务技能,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4)开展多种有趣的体育活动,特别是户外的大自然的活动,培养幼儿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并提高其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5)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和活动进行安全、保健等方面的教育,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6)在走、跑、跳、钻、爬、攀等各种体育活动中,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灵活性。

4、简述幼儿中暑时应如何处理。

1.将幼儿移至阴凉、通风处,解开其衣扣,让其躺下休息。

2.用凉毛巾冷敷头部,用电扇或扇子扇风,助其散热。

3.,给病儿人丹、十滴水。

4.给病儿喝一些清凉解暑的饮料。

5、幼儿教师应如何培养儿童眼的保健?(1)教育学前儿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2)为学前儿童创设良好的采光条件、适宜的读物和教具。

(3)定期给学前儿童测查视力。

(4)教育学前儿童注意眼的安全和卫生。

(5)照顾视力差的学前儿童。

(6)培养和发展学前獐的辨色力。

6、简述影响学前儿童生长发育的后天因素。

(1)营养。

(2)疾病。

(3)体育锻炼和劳动。

(4)生活制度。

(5)药物。

(6)季节和气候。

(7)社会因素。

7、《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对于科学教育的目标。

(1)有好奇心,能发现周围环境中有趣的事情:(2)喜欢观察,乐于动手动脑、发现和解决问题。

保教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复习提纲

保教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复习提纲

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一,婴幼儿发展的含义,过程,影响因素★★含义: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心理有规律量变的过程,生理质变特点:方向性和顺序性影响因素:外部客观因素遗传连续性和阶段性环境和教育不平衡性主体内部因素个别差异性二,儿童发展理论流派,观点,代表人物★华生——行为主义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理论美国心理学家刺激与反应(S—R)“冷处理”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成熟势力说美国心理学家观察学习“双生子爬梯实验”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瑞士心理学家维果斯基——心理发展观前苏联心理学家感知运动,前运算,最近发展区具体运算,形式运算精神分析流派弗洛伊德奥地利精神病学家(4个阶段)埃里克森美国心理学家(8个矛盾)三,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发展趋势★年龄阶段特征0到3岁0到1个月身心高速发展1到6个月认生6到1 2个月抬头,翻身,坐,爬,站,走手眼协调依恋关系1到3岁2岁形成言语和思维3到6岁3到4岁小班情绪,模仿,直觉4到5岁中班游戏,具体形象思维,规则5到6岁大班好学好问,抽象逻辑思维,心理发展趋势简单到复杂具体到抽象被动到主动零乱到成体系四,身体发育,动作发育,基本规律和特点★★★身体的发育体重与身高动作的发展头尾大小、无有肌肉的发展近远整体到局部骨骼的发展五,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感觉视觉知觉形状注意无意记忆形象记忆艾宾浩斯听觉大小有意情绪记忆遗忘曲线触觉方位运动记忆“先快后慢”痛觉时间逻辑记忆观察力想象无意、有意思维直觉行动言语口语不完整句(1到2岁)再造,创造具体形象完整句(2岁以后)想象,现实抽象逻辑书面语言六,情绪,情感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情绪特点易冲动情绪情感的特点社会化基本情绪哭高级情感道德感不稳定丰富和深刻化笑美感外露性自我调节化恐惧理智感七,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个性一个人全部心理活动的总和气质胆汁质神经系统强度个性倾向性多血质(巴甫洛夫)平衡性个性心理特征粘液质灵活性自我意识抑郁质性格活泼好动影响性格因素遗传自我意识3岁掌握“我”喜欢交往家庭自我认识好奇好问幼儿园教育自我评价模仿性强社会环境自我体验易冲动,自制力差社会实践活动自我控制社会性发展人际关系依恋无差别(出生到3个月)亲子关系民主型性别行为有差别(3到6个月)专制型亲社会行为特殊的情感联结(6个月到2岁)放任型攻击性行为八,个体差异形成的原因★★原因客观因素遗传因素主观因素需要自我意识孕期状况兴趣爱好心理状态生理成熟能力性格环境和教育因素九,观察,谈话,作品分析,实验等基本研究方法★★★心理学研究方法观察法观察时间长期定期观察内容全面重点实验法自然实验法(现场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谈话法作品分析法问卷法结构式/封闭式非结构式/开放式综合性十,身体发育,心理发展,容易出现的问题或障碍★常见问题发育迟缓体格行为演练的基本方法全身松弛法运动系统脱敏法语言肯定性训练肥胖症睡眠障碍夜惊梦魇艾里斯理性情绪辅导遗尿症ABC理论多动症高峰发病年龄为8到10岁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情绪障碍焦虑沮丧恐惧行为问题任性自损第二章学前教育原理一,教育的本质,目的,作用。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必背知识大全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必背知识大全

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必背知识大全引言: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是对准备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人员的专业知识和能力进行评估的重要渠道。

其中,《保教知识与能力》作为考试的一个重要考点,涉及到了幼儿教育的核心内容。

本文将为大家梳理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考点的必背知识,帮助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

一、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幼儿期是儿童成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了解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对于幼儿教育至关重要。

在考试中,我们总结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点:1.1 幼儿的生理特点- 幼儿的身体发育特点:例如体型小、生理功能未完全发育等。

- 幼儿的感觉器官特点:例如视力、听力、触觉等感觉器官发育情况。

- 幼儿的运动能力发展:例如大运动和精细运动能力的逐渐增强。

1.2 幼儿的心理特点- 幼儿的思维特点:例如无中心思维、缺乏逻辑推理能力等。

- 幼儿的情感特点:例如情绪波动大、喜怒无常等。

- 幼儿的社会性特点:例如喜欢模仿、容易受他人影响等。

二、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原则是指在幼儿教育中遵循的一些基本规律和原则,能够指导教师的教育行为。

在考试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1 以幼儿为本- 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例如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 重视幼儿的身心发展:例如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2.2 综合发展- 平衡幼儿的发展:例如关注幼儿在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等多方面的发展。

- 整体培养幼儿的素质:例如促进幼儿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全面成长。

2.3 亲情教育- 与家庭密切配合:例如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共同促进幼儿的发展。

- 引导家长正确教育观念:例如指导家长正确对待幼儿教育,促进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协同发展。

三、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素养作为幼儿园教师,除了具备专业知识外,还需要具备一定的职业素养。

在考试中,我们需要重点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3.1 师德师风- 建立师生和谐关系:例如树立良好的师生互动关系,以身作则影响幼儿的行为习惯。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知识点归纳
一、儿童保育的基本原则
儿童保育是指满足儿童发展需要,关心和照顾儿童,给予他们正确的
教育,帮助他们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

儿童保育的主要原则有:
1、从儿童本身出发的原则。

无论孩子多么大,他都是他自己的主人,其生活的权利和义务应该得到法律保护和尊重。

2、从家庭出发的原则。

家庭是儿童的第一个社会,是孩子最熟悉的
环境,也是孩子形成性格和学习技能的最佳场所。

3、以人为本的原则。

以人为本的保育原则是一种以社会的发展为根
本的保育理念,是服务于孩子的保育方法。

4、以关爱为本的原则。

这意味着要关心孩子,尊重他,以一种真诚、有爱心的态度去对待孩子,关心他,陪伴他,尊重他,培养他团结、友爱、勇敢、坚定的品质。

5、以激励、发展为本的原则。

给予儿童正确的激励,不断激发他们
的潜能和活力,促进儿童的发展。

6、以全面发展为本的原则。

儿童应该得到全面发展的机会,全面发
展的实现是孩子身心发展的主要目标。

二、儿童保育的主要内容
1、营养保育:营养保育是儿童保育最基本的内容,也是最重要的内容,它涉及到儿童营养的选择、计划、科学的饮食结构、完善的体育锻炼
活动等,旨在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和身体的抗病能力。

保教知识与能力考前必背

保教知识与能力考前必背

保教知识与能力考前必背一、保教知识考前必背在备考保教考试时,准备一些保教知识是非常必要的。

这些知识会涉及到保教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巧等方面。

下面是一些保教知识考前必背的内容:1.保教的定义和目标:保教,即保育教育,是指对婴幼儿进行照顾和教育的工作。

保教的目标是促进婴幼儿的身心全面发展。

2.保教的原则和方法:保教工作应遵循的原则包括:关爱原则、综合原则、适应性原则、参与性原则等。

在保教过程中,应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如游戏教育、实践活动、情景教育等。

3.婴幼儿的生理发展:婴幼儿的生理发展是指身体各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的变化。

了解婴幼儿的生理发展,有利于科学地进行保教工作。

4.婴幼儿的心理发展:婴幼儿的心理发展包括认知、情感、社会等多个方面。

了解婴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有助于开展合适的保教活动。

5.婴幼儿护理:婴幼儿的护理工作包括喂养、睡眠、生活习惯等方面。

在保教考试中,会考察婴幼儿护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二、保教能力考前必背除了保教知识,备考保教考试时,还需要提升自己的保教能力。

下面是一些保教能力考前必背的内容:1.沟通能力:保教工作需要与婴幼儿及其家长进行有效沟通。

在考试中,会考察应对不同情况下的沟通技巧和策略。

2.观察能力:观察是保教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要学会从婴幼儿的行为、表达、情绪等方面来观察他们的需求和发展情况。

3.教育能力:保育教育是保教工作的核心任务之一。

在考试中,需要展示出设计和实施适合婴幼儿发展的教育活动的能力。

4.团队合作能力:保教工作常常需要与其他工作人员进行合作,如教师、家长、医生等。

在考试中,会考察你是否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

5.管理能力:保教工作也要求具备一定的管理能力,如组织和管理活动、材料等。

在考试中,会考察你的管理能力和组织能力。

总结保教知识和能力是备考保教考试的重点内容。

准备这些内容时,要注重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的结合,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同时,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和模拟演练,提高应对各种问题的能力。

保教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笔记

保教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笔记

保教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笔记
一、学前教育的原则
保教结合原则: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需要同时关注儿童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为儿童提供全面的保育和教育工作。

游戏化教学原则:教师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教育,使教育过程更加生动有趣,提高儿童的学习兴趣。

教育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教育活动应该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要设计多样化的活动,满足儿童发展的需要。

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原则:在一日活动中,各个活动之间要相互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以发挥最大的教育效果。

二、幼儿园班级管理
管理目标:最终目的是实现班级的整体发展目标,包括儿童的发展和教师的管理工作。

管理原则:高效性原则是班级管理的重要原则,要求教师合理利用资源,提高管理效率。

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教育管理、生活管理、物品管理和环境管理等。

三、儿童发展目标
身体健康:儿童需要在集体生活中保持情绪安定愉快,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具备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心理健康:儿童需要知道必要的安全保健常识,学习保护自己。

同时,他们也应该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

四、特殊儿童管理
特殊儿童:有些地区由于人口分布等因素,只能采用混龄班形式的学前教育,对特殊儿童的管理也需要特别注意。

管理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特殊儿童,教师需要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以满足他们的特殊需要。

以上是保教知识与能力必背考点笔记的总结,希望对考生有所帮助。

保教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梳理

保教知识与能力重点知识梳理

第一章学前小孩发展一、少儿发展的含义:少儿发展是指个体生理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的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二、遗传素质是少儿身心发展的生理基础和物质前提。

三、少儿身心发展的影响要素:1、遗传素质(遗传素质决定了少儿身心发展的可能性、遗传素质决定了少儿身心发展的基本过程、遗传素质也决定了少儿的某些个别差别)2、环境:环境是指少儿接触到的四周人和物的总和。

(物质环境是少儿生计的物质基础、精神环境是少儿心剪发展的精神粮食)四、少儿发展的基本理论:1、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基本看法(A.感知运动阶段(0 —2 岁) B.前运算阶段 (2 — 6、7 岁 ) )五、关于认识发展中少儿的教课方法:A.临床教课法 B.两难故事法 C.社会交往法 D.活动法。

六、埃里克森少儿发展八段论:( 1)婴儿期( 0~岁):成立基本相信 . ⑵小孩期(~3 岁):自主与害羞和思疑的矛盾,最重假如进食和排泄训练。

⑶学龄早期主动对内疚(3~ 5 岁):独立性的形成⑷学龄期( 6~ 12 岁),勤劳对自卑的矛盾,学校的表现,⑸青春期(12~ 18 岁):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杂乱的矛盾,需要伙伴关系。

3-6 岁小孩要解决: 1、发展其主动性,2、获取相应的性别角色。

4、5 岁小孩面对主动自觉与退却内疚的危机,教师应给与少儿充足的自我探究与试试的时机,以发展其自主人品,知足少儿摊手和创建的需要。

七、少儿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察看法:有计划、有目的的察看少儿在一般生活条件下言语和行为的变化,并依据察看的结果判断少儿心剪发展的特色和规律。

(从时间上分:长久察看、按期察看。

从内容分:全面察看、要点察看)2、实验法:有计划地控制各样条件,特备惹起或改变某一条件,来研究少儿心理特色的变化。

(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a、随机取样和随机安排。

b、对实验情形和实验条件进行严格控制。

c、实验结果量化。

d、使用大批的实验仪器。

)) 3、讲话法。

4、作品剖析法。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各章节重点知识汇总

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各章节重点知识汇总

第一章学前儿童发展第一节婴幼儿发展概述一、婴幼儿发展的含义婴幼儿发展是指婴幼儿在成长过程中,生理和心理两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与质变过程。

二、婴幼儿发展的影响因素婴幼儿发展影响因素包括客观因素<遗传、成熟>和主观因素<环境和教育、主观能动性>。

第二节儿童发展理论一、成熟势力说美国心理学家格塞尔——成熟势力说简称成熟论。

观点: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有两个:成熟和学习。

成熟是发展的重要条件。

理解:双生子爬梯实验教育(需记):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尚未成熟时要耐心等待。

二、行为主义观点1、华生的经典行为主义美国心理学家华生——行为主义学派的创始人。

观点:人的发展完全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

需记:华生的环境决定论2、斯金纳的操作行为主义美国心理学家斯金纳——强化理论。

理解:(1)正强化:由于一个刺激的加入而增强了一个操作性行为发生的概率。

如:表扬、小红花奖励等。

(2)负强化:由于几个刺激的排除而加强了某一操作性行为发生的概率。

如:批评、惩罚等。

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观察和模仿>观点:观察学习是通过观察并模仿他人而进行的学习。

他强调观察学习在行为发展中的作用。

理解:班杜拉关于观察学习的经典实验三、精神分析理论1、奥地利的西蒙•弗洛伊德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

需记:❥三个主要的、连续的阶段:(1)本我:遵循快乐的原则。

(2)自我:遵循现实的原则。

(3)超我:遵循道德的原则。

❥心理和行为发展划分由低至高的五个渐次阶段(1)口唇期<0~1岁>(2)肛门期<1~3岁>(3)性器期<3~6岁>(4)潜伏期<6~11岁>(5)生殖期<12岁以后>2、美国的埃里克森——人格发展理论。

同时也是美国现代最有名望的精神分析理论家之一。

需记:埃里克森提出的八个阶段:❥信任感对不信任感(0岁~1、1.5岁)❥自主感对羞耻感、怀疑感(1、1.5岁~3、4岁)❥主动感对内疚感(3、4岁~5、6岁)❥勤奋感对自卑感(6岁~11岁)❥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1、12岁~17、18岁)❥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自我整合对绝望感(成年晚期)<前四点为需记,后四点需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学前儿童发展(一)理解婴幼儿发展的涵义、过程及影响因素等◆涵义:婴幼儿发展,指婴幼儿在成长的过程中,身体和心理方面有规律地进行量变与质变的过程。

生理的发展是心理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过程:从胚胎形成到出生,从出生到幼儿期不同阶段的连续生长发育的过程。

年龄越小生长发育越快,孩子出生后第一年的前半年是生长发育最快的时期。

◆影响因素:遗传、环境、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二)了解儿童发展理论主要流派的基本观点及其代表人物,并能运用有关知识分析论述儿童发展的实际问题◆成熟势力说——格赛尔——双生子爬梯实验,他认为支配儿童心理发展的是成熟和学习两个因素,成熟与内环境有关,而学习与外环境有关,其中生理成熟是推动儿童发展的主要动力◆经典行为主义——华生——他认为心理的本质是行为,S-R 理论,即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系——环境决定论◆操作行为主义——斯金纳——强调行为的习得与及时强化有关◆社会认知——班杜拉——强调观察学习在行为发展中的作用——自我强化:人能观擦自己的行为,并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由此强化或处罚自己◆精神分析——弗洛伊德——本我:快乐原则;自我:现实原则;超我:道德原则。

0~1 岁,口唇期;1~3 岁,肛门期;3~6 岁,性器期;6~11 岁,潜伏期;12 岁以后,生殖期◆人格发展理论——埃里克森——8 个阶段:基本信任对基本不信任、自主对羞怯或疑虑、主动感对内疚感、勤奋感对自卑感、同一性对角色混乱、亲密对孤独、创造对停滞、完善对失望◆认知发展理论——皮亚杰——三山实验——四个影响因素:成熟、自然经验、社会经验、平衡化——四个年龄阶段:0~2 岁,感知运动阶段(感知觉和动作活动,利用或形成某些低级行为图式);2~7 岁,前运算阶段(表象或内化了的感知或动作,自我中心,不可逆性,没有守恒概念,相对具体性);7~11 岁,具体运算阶段(守恒概念,可逆性);11 岁以后,形式运算阶段(可逆性、补偿性和灵活性)◆文化历史理论——维果斯基——三个观点:文化的重要性;语言的角色;最近发展区(儿童现有的水平和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的最小差异)——最近发展去的大小是儿童心理发展潜能的主要标志——提出“教学应当走在发展的前面”(三)了解婴幼儿身心发展的年龄阶段特征、发展趋势,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的适宜性◆婴儿期的年龄特征——0~1 个月:抓握反射(达尔文反射);巴宾斯基反射(脚掌);巴布金反射(手掌)——1~6 个月:手眼协调和开始认生都发生在5~6个月◆幼儿前期的年龄特征(1~3 岁)——真正形成人类心理特点的时期——言语的形成(初步掌握本族语言的时期)、思维的萌芽(2 岁出现)、自我意识的萌芽(2岁,掌握了代名词“我”)◆3~4 岁的年龄特征: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爱模仿;思维仍带有知觉行动性◆4~5 岁的年龄特征:爱玩、会玩、活泼好动;思维具体形象;开始接受任务;开始自己组织游戏◆5~6 岁的年龄特征:好学、好问;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个性初具雏形;开始掌握认知方法(四)掌握幼儿身体发育、动作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身体发育的特点:身长中心点随着年龄的增长下移;体围发育的顺序是由上而下,由中心而末梢;婴幼儿各器官系统的发育不平衡,有先后快慢的差别(儿童肌肉的发育有两个高峰,一个是在(五)6 岁以后,一个是性成熟期以后;肺的发育要在青春期才完全成熟)◆身体发育的规律:幼儿身体发育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幼儿身体发育的速度是波浪式的(第一个突增期在 2 岁以前;第二个突增期在青春期);幼儿身体发育是具有程序性的(从出生到发育成熟,头颅增长一倍,躯干增长两倍,上肢增长三倍,下肢增长四倍);各系统的发育是不均衡的但又是统一协调的(神经系统的发育在胎儿时期和出生后一直是领先的)◆动作发展的规律:从整体到局部,首尾规律,近远规律,大小规律,无有规律(五)掌握幼儿认知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一)注意◆注意:一种心理状态,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特点是指向性和集中性◆无意注意:事先没有预订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有预订目的并且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注意的规律注意的选择性:由幼儿的兴趣和情绪引起,与幼儿的理解水平和幼儿的经验有密切关系,受强化方式的影响注意的稳定性:(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3 岁幼儿能够集中注意 3~5 分钟左右,4 岁幼儿可持续注意 10 分钟左右,5~6 岁的幼儿能保持注意 20 分钟左右)——影响因素:注意的对象新颖、生动,形象鲜明;活动的游戏化;注意与幼儿操作活动的结合;幼儿的身体状况注意的分配: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几种不同的对象与活动上。

例如:幼儿可以边唱歌边做动作,或边搭积木边聊天等。

教师应该创造条件帮助儿童加强动作或活动练习,使幼儿对所进行的活动比较熟练,至少对其中的一种活动掌握得比较熟练,做起来不必花费多少注意或精力。

注意的广度:影响因素——注意对象的特点;活动的任务和个人的知识经验◆幼儿注意的分散的原因:无关刺激的干扰;疲劳;目的要求不明确;注意转移的能力差;不能很好地进行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转换◆幼儿注意分散的防止:避免无关刺激的干扰;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活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的交互作用;合理地组织教育活动(二)感觉◆感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视觉敏度:即视力,人分辨细小物体或远距离物体细微部分的能力颜色视觉:区分颜色细微差别的能力幼儿的听觉感受性有很大的个别差异◆感觉规律感觉适应:指刺激物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感觉对比:同时对比,继时对比联觉: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感觉的补偿作用:盲人的听力比一般人灵敏(三)知觉——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受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视觉悬崖——深度知觉形状知觉——圆形、正方形、半圆形、长方形、三角形、八边形、五边形、梯形、菱形镜面示范——动作以幼儿的左右为基准3岁——上下,4 岁——前后,5 岁——以自身为中心辨别左右,7 岁——以他人为中心辨别左右,以及两个物体之间的左右方位幼儿方位知觉的发展早于方位词的掌握◆知觉规律知觉的选择性:对象与背景的差别(教师的板书、挂图和实验演示,应当突出重点,加强对象与背景的差别);对象的活动性(教师应尽量多地利用活动模型、活动玩具以及幻灯、录像等,使幼儿获得清晰的知觉);刺激物本身各部分的组合(在绘制挂图时,为了突出需要观察的对象或部分,周围最好不要附加类似的线条或图形,注意拉开距离或加上不同的色彩,老师讲课的声调应抑扬顿挫)◆知觉的理解性——使幼儿对当前的知觉对象能够正确而迅速地理解,平时就必须从各方面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并注意通过联系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知觉的整体性——教师的教学过程中,从各方面丰富幼儿的知识经验◆知觉的恒常性——当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了时候,知觉的映像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四)观察力的发展:目的性加强;持续性延长;细致性增加;概括性提高;观察方法的形成(五)记忆:人脑对过去经验的反映,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再现三个基本环节遗忘规律——先快后慢倒摄抑制和前摄抑制——背诵短文时,前后端的内容容易记住,中间的内容难记且易遗忘短时记忆的容量为 5~9 个◆记忆发展特点:记忆保持时间的延长;无意识记占优势,有意识记逐渐发展(有意识记的发展,是幼儿识记发展中最重要的质的飞跃);较多运用机械识记,意识识记开始发展;形象记忆占优势,语词记忆逐渐发展;幼儿记忆的意识性和记忆策略逐渐发展◆记忆策略的形成:反复背诵或自我复述;使记忆材料系统化;间接的意义识记◆幼儿记忆能力的培养:为幼儿提供形象、鲜明、生动、富有浓厚情绪色彩的识记材料;向幼儿提出具体、明确的记忆任务;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帮助幼儿理解识记的材料;教给幼儿运用记忆策略(六)想象——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建立新形象的过程无意想象——没有预订目的,在一定刺激的影响下,不由自主地进行的想象有意想象——根据预订目的,在一定意志努力下自觉进行的想象再造想象——根据言语的描述或图形符号的示意,在人脑中形成相应事物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根据一定目的和任务,不依据现成的描述,在人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某种新形象和心理过程◆幼儿想象的特点:以无意想象为主,有意想象开始发展;再造想象为主,创造想象开始发展◆想象有时和现实混淆:把渴望得到的东西说成已经得到;把希望发生的事情当成已发生的事情来描述;在参加游戏或欣赏文艺作品时,往往身临其境,与角色产生同样的情绪反应。

◆幼儿想象发展的策略:丰富幼儿的表象,发展幼儿的语言表现力;在文学艺术等多种活动中,创造幼儿想象发展的条件;在游戏中,鼓励和引导幼儿大胆想象;在活动中进行适当的训练,提高幼儿的想象力(七)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幼儿早期——直觉行动思维;幼儿中期——具体形象思维;幼儿晚期——抽象逻辑思维◆思维发展的特点——具体性、形象性、经验性、拟人性、片面性、固定性◆理解发展的特点——从对个别事物的理解,发展到理解事物的关系;从主要依靠具体形象来理解事物,发展到依靠语言说明来理解;从对事物做简单、表面的理解,发展到理解事物较复杂、较深刻的含义;从理解与情感密切联系,发展到比较客观的理解;从不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发展到逐渐能理解事物的相对关系◆思维能力的培养——创设直接感知和动手操作的机会,根据幼儿思维的直观行动性进行培养;不断丰富幼儿的感性知识,根据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进行培养(八)言语1~1.5岁——单词句阶段1.5~2 岁——双词句阶段4岁——出声的自言自语——形式:游戏言语、问题言语句子类型——从不完整句到完整句;从简单句到复合句;从陈述句到多种形式的句子幼儿发音的错误大多发生在辅音◆在实践活动中提高幼儿的言语能力——有目的、有计划的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发展幼儿言语能力的重要途径;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提供幼儿交往的机会;把言语活动贯穿于幼儿的一日活动之中;教师良好的言语榜样;注重个别教育(六)掌握幼儿情绪、情感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

◆情绪的分类:心境——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激情——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应激——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作出的适应性反应道德感——小班幼儿指向个别行为如打人是不好的;中班幼儿喜欢告状;大班幼儿看小人书时把坏人的眼睛挖掉理智感——好奇好问,“破坏”行为◆情绪情感的功能:适应功能;动机功能;组织功能;信号功能;保健功能◆依恋(婴儿寻求并企图保持与另一个人亲密的身体和情感联系的倾向)的类型——陌生情境实验——安全型、回避型、反抗型◆影响依恋的因素——抚养质量(母亲的敏感性和反应性),儿童的特点(外在的体貌特征、身体的健康情况和内在的气质特点),文化因素◆情绪的发展:社会化、丰富化和深刻化、自我调节化、控制与掩饰成分增加◆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易冲动性、不稳定性、外露性7、掌握幼儿个性、社会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并能够在教育活动中应用◆个性——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组合◆个性的心理结构: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气质、性格、能力)、自我意识(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个性的基本特征——独特性、整体性、稳定性、社会性活动动机:从动机互不相干形成动机之间的主从关系;从直接、近景动机占优势发展到间接、远景动机占优势;从外部动机占优势发展到内部动机占优势◆气质胆汁质:精力旺盛,反应迅速,脾气暴躁,情绪明显表露于外,但持续时间不长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喜欢与人交往,善于适应环境变化,注意与兴趣容易转移,情绪表现明显,但易变黏液质:安静稳定,反应缓慢,沉默寡言,交际适度,能克制自己,注意稳定但不容易转移抑郁质:行为孤僻,反应迟缓,具有较高的感受性,善于觉察他人不易觉察的细节,情绪反应深刻、持久,不表现于外,具有内倾性◆幼儿性格的年龄特点:活泼好动,喜欢交往,好奇好问,模仿性强,好冲动◆影响幼儿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遗传、家庭、幼儿园教育、社会环境、社会实践活动◆能力发展的特点:多种能力的显现与发展;智力结构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出现了主导能力的萌芽,开始出现比较明显的类型差异;智力发展迅速◆自我认识——自我观察、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尊感、自信心;自我调节——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社会性发展的内容:亲子关系和同伴关系(人际关系),性别角色(社会性),亲社会行为和攻击性行为(道德发展)◆亲子关系:民主型、专制型、放任型影响因素:父母的性格、爱好、教育观念及对幼儿发展的期望对其教养行为有直接的影响;父母的受教育水平、社会经济地位、宗教信仰以及父母之间的关系状况等;幼儿自身的发育水平和发展特点◆同伴关系:受欢迎型、被拒绝型、被忽视型、一般型◆影响因素:早期亲子交往、幼儿自身的特征、活动材料和活动性质性别角色:2~3 岁——知道自己的性别,并初步掌握性别角色知识3~4 岁——自我中心地认识性别角色5~7 岁——刻板地认识性别角色影响因素:生物因素、社会因素◆移情——导致亲社会行为最根本、最内在的因素,是亲社会行为的动力基础、前提或动机◆影响攻击性行为的因素:父母的惩罚、大众传播媒介、强化、挫折(直接挫折)◆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突出问题:任性、依赖性、自私、不合群胆小◆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问题:产生原因——缺失、独特、家长和子女关系;教养方式特点——溺爱、过分保护◆影响学前期独生子女社会性发展的教育:家庭教育、幼儿园集体教育(八)理解幼儿发展中存在个体差异,了解个体差异形成的原因,并能运用相关知识分析教育◆差异类型:智力发展的差异性、性格差异、性别差异、学习类型差异◆差异形成原因:遗传和环境◆适宜性教学法的主要方式:资源利用模式、补偿模式、治疗模式、个别化教育方案、性向与教学处理交互作用模式◆学前教育阶段应如何实施适宜性教学幼儿园:平衡协调发展多种智能;进行个别化的学习;社区化的学习;自由探索,完整记录;有多元化思维和多元角色扮演的专业师资;家长和教师良好互动教师:教学方式——在探索型主题活动中促进幼儿多元智能的发展;从多元智能的各个方面对幼儿给予综合的、全面的评价;在课程实施中让有幼儿按照自己的方式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评价方式——从多种领域评价幼儿的发展;展示儿童的优势;评价凸显激励作用,珍视和鼓励每一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九)掌握观察、谈话、作品分析、实验等基本研究方法,能运用这些方法初步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和教育需求◆观察法——在自然条件下,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得对所要研究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观察、记录和评价的一种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