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幕遮》_2
范仲淹《苏幕遮》赏析
范仲淹《苏幕遮》赏析范仲淹《苏幕遮》赏析《苏幕遮·怀旧》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词作。
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乡愁的词。
下面是范仲淹《苏幕遮》赏析的内容,欢迎阅读!苏幕遮·怀旧宋代:范仲淹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留人睡一作:留人醉)译文碧云飘悠的蓝天,黄叶纷飞的大地,秋景连接着江中水波,波上弥漫着苍翠寒烟。
群山映着斜阳蓝天连着江水。
芳草不谙人情,一直延绵到夕阳照不到的天边。
默默故乡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除非夜夜都做好梦才能得到片刻安慰。
不想在明月夜独倚高楼望远,只有频频地将苦酒灌入愁肠,化作相思的眼泪。
注释⑴苏幕遮:原唐教坊曲名,来自西域,后用作词牌名。
又名“云雾敛”“鬓云松令”。
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
⑵“波上”句:江波之上笼罩着一层翠色的寒烟。
烟本呈白色,因其上连碧天,下接绿波,远望即与碧天同色,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
⑶“芳草”二句:意思是,草地绵延到天涯,似乎比斜阳更遥远。
“芳草”常暗指故乡,因此,这两句有感叹故乡遥远之意。
⑷黯乡魂:因思念家乡而黯然伤神。
黯,形容心情忧郁。
乡魂,即思乡的情思。
语出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⑸追旅思(sì):撇不开羁旅的.愁思。
追,追随,这里有缠住不放的意思。
旅思,旅居在外的愁思。
思,心绪,情怀【赏析】此词抒写乡思旅愁,以铁石心肠人作黯然销魂语,尤见深挚。
“碧云天,黄叶地”二句,一高一低,一俯一仰,展现了际天极地的苍莽秋景,为元代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一折所本。
“秋色连波”二句,落笔于高天厚地之间的浓郁的秋色和绵邈秋波:秋色与秋波相连于天边,而依偎着秋波的则是空翠而略带寒意的秋烟。
这里,碧云,黄叶,绿波,翠烟,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
“山映斜阳”句复将青山摄入画面,并使天、地、山、水融为一体,交相辉映。
《苏幕遮》(周邦彦)2
温故知新
炼字题答题步骤: (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2)展开联想和想象把该字放入原 句中描述景象。 (3)手法 (4)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 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探寻规律
问题探究二:
词的下片是怎么抒发作者情感的?
“五月渔郎相忆否?”
对写法
不直接说自己思念友人,而反 写不知旧友是否忆我,不仅把自己 对故乡、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表达得 更细腻真切 ,而且使得不落俗套 的意境又进一层。
·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宋 杨万里《小池》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宋 杨万里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苏幕遮
周邦彦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感受诗词创造的意象和丰富意境,
品味诗意。
能力目标:
掌握词的表现手法,培养诗歌鉴赏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问题二:词的下片抒情,抒发了一种什么情感?
思乡之情
问题三:
作者上片写荷花,下片直接写思乡, 你觉得突兀吗?想想联系上下两片感情 纽带的是哪个意象?
风荷。词人的家在南方,可是他长期 羁留京城,旅居他乡。此时家乡的西子 湖畔,必定满是“水面清圆,一一风荷 举”的景致。 词人从眼前的“风荷”想到了家乡, 进而发出这样的感叹:故乡是那样遥远, 我何时才能回去呢?
深 入 赏 析
水面清圆,也
“一一”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 疏密相间、高低起伏的层次感刻画得惟妙 惟肖。 “风”字动态美,把微风吹过荷塘,荷 叶妩媚、娇羞的姿态不动声色地勾勒出来。 “举”字写出了荷婷婷玉立的姿态, 把荷茎修长挺立的精气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能力。
情感目标: 了解作者,体会词中作者的情感。
周邦彦《苏幕遮》
这些意象有何特点?组成了一个什么样的意境?
清新自然,从容淡雅
任务二: 揣摩情感,析词人之情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对写法 所谓“对写法”,即从对面写
来,也叫对面落笔,主客移位,把 深挚的情思表达得委婉含蓄。
李师师因歌此词。道君问 谁作,李师师奏云“周邦彦词 ”道君大怒……
蔡云“上意如此,只得迁 就”,得旨“周邦彦职事废弛 ,可日下押出国门”。
拓展迁移
隔一二日,道君复幸李师师家,不见李师师。问其家, 知送周监税。道君方以周邦彦出国门为喜,既至,不遇。坐 久,至更初,李始归,愁眉泪睫,憔悴可掬。道君大怒云“ 尔去那里去”。李奏“臣妾万死。知周邦彦得罪押出国门, 略致一杯相别。不知官家来。”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 拟人手法。 ➢ “呼” ——鸟雀欢呼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 ➢ “窥” ——鸟雀东张西望的神态 ➢ “语”——鸟雀因天气放晴的欢快之态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王国维曾评:“‘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此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人间词话》)
对写法举例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
萸少一人。”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高适《除夜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杜甫《月夜》
明代王嗣奭在《杜臆》中说:“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已进一
层。念及儿女不能思,又进一层。”周邦彦此词,有异曲同工之妙。
《苏幕遮》(周邦彦)
苏幕遮 周邦彦
rù
qīn kuī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
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
jí
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
pǔ
梦入芙蓉浦。
思考:本词主要写了什么景?抒发的什么情?
本词主要写的景是荷塘美景,抒发的是思乡 之情。
上阙写景,下阕抒情。
拟人。 “举”字,立刻让读者联想到荷茎 在用力托着一个亭亭玉立的少女一样,使荷叶 有了生机,有了神韵。
上片写景。 一二句写室内之境,焚香消暑,取心定
自然凉之意。 三、四句写室外之景,“鸟雀呼晴”,
一“呼”字,极为传神,暗示昨夜雨,今朝 晴。“侵晓窥檐语”,更是鸟雀多情,窥檐 而告诉人以新晴之欢,生动而有风致。
风荷摇曳图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王国维曾称道:“美成《 苏幕遮 》词,‘叶上 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此真能得荷 之神理者。”试分析“荷之神理”体现在哪里。
“一一”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 高低起伏的层次感刻画得惟妙惟肖。
“风”字动态美,把微风吹过荷塘,荷叶妩媚、 娇羞的姿态不动声色地勾勒出来。
五、六句写荷塘美景,“水面清圆,一 一风荷举”,清新美丽、动态可掬,一个 “举”字,全词站立了起来,动景如生。
下片(抒情)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思乡之情
如何理解
故乡遥,何日去?
荷花点燃了词人的思 乡情,他的家乡在钱塘 吴门,那里的西湖——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 日荷花别样红。” 于是词人喃喃自语:
上片(写景)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新《苏幕遮》(周邦彦)(2)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久”字体现了作者对飘泊 生活尤其是仕途生活的厌倦, 在其它作品中词人一再以“京 华倦客”自称,可见他早已淡
泊功名而魂系故乡。
风荷。词人的家在南方,可是他
长期羁留京城,旅居他乡。此时家 乡的西子湖畔,必定满是“接天莲 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 致。 词人从眼前的“风荷”想到了 家乡,进而发出这样的感叹:故乡 是那样遥远,我何时才能回去呢?
品析语言
• 鸟雀呼晴,侵晓窥言语。 •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 风荷举。
拟人的手法
把鸟儿们东 张西望的神 态表现得活 灵活现。
呼:更显人性化,表 现出小鸟欢快的叫声 和活泼灵动的神态。
鸟雀在窗外欢呼着,庆祝天气由雨转晴。在词人眼里,鸟雀仿佛有 人一样的喜怒哀乐,他们也会“呼”也爱“窥”,如同调皮的孩子一般 活波可爱。
鸟雀呼晴 侵晓窥檐语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真能得荷花之神理者也
“一一”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 疏密相间、高低起伏的层次感刻画得惟妙 风荷图 惟肖。 “风”字动态美,把微风吹过荷塘,荷 叶妩媚、娇羞的姿态不动声色地勾勒出来。 “举”字写出了荷亭亭玉立的姿态, 把荷茎修长挺立的精气神表现得淋漓尽致。
• 讨论、探究:词的下片诗人抒发 了他的思乡之情,那么他抒发情 感的方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词坛成就 2、体味周邦彦词中语言清丽自然 的特点。 3、理解周邦彦词以咏雨后荷花为 中心表现思念故乡的情怀。
走近作者
周邦彦(1057-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 钱塘人,中国北宋词人,妙解音律,善于作 词,羁旅愁思是他词作的重要题材,咏物 也是周词的主要题材,周邦彦是继柳永之 后北宋最有影响力的婉约派词人。周词语 言富丽精工,音调和谐,讲究格律,被称 为“词中老杜”,“词家之冠”。技法上 成为婉约词的集大成者。 周邦彦的词以富艳精工著称,但这首《苏 幕遮》“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清新 自然。
周邦彦苏幕遮全文翻译及赏析
周邦彦苏幕遮全文翻译及赏析导读:《苏幕遮》【宋】周邦彦燎沉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解释】沉香:一种名贵香料。
“燎沉香”即烧香。
溽(rù)暑:潮湿的暑气。
呼晴:唤晴。
旧时有鸟鸣可占晴雨的说法。
侵晓:快到早上时。
吴门:旧时苏州为吴郡治所,称吴门。
长安:长安(今西安)是汉、唐故都,后世以“长安”借指京都。
小楫(jí):指短小的船桨。
浦:水边。
翻译:细焚沉香(名贵香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旧有鸟鸣可占雨之说),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的“言语”。
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隔夜的雨,水面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都挺出水面。
(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今钱塘),长久地客居长安。
五月,故乡的我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小船,我的梦中来到了荷花塘(词中指杭州西湖)。
【赏析】读书求仕,是古代文人普遍的人生选择,一旦踏入仕途,便游宦四方,长期远离家乡,难免不思念故乡的亲人与风物,因此,思乡成为古代诗词中的永恒主题,最能引发天涯游子的共鸣。
思乡的情怀往往借助作家记忆中印象最深刻的故乡景物来表达,周邦彦的这首《苏幕遮》正如此,它以荷为媒介,表达对故乡杭州的深深眷念。
此词上片描写盛夏早晨的风景:词人一早醒来,便嗅到昨夜点燃的沉香依旧弥漫在空气中,令人烦闷的暑热也已退去。
窗外传来鸟儿叽叽喳喳的欢叫声,据说鸟鸣声能预测晴雨,莫非天已放晴?词人抬头朝窗外望去,只见天色才微微放亮,鸟雀在屋檐上跳来跳去,晃动着头脑争噪不停,似乎也在为雨后新晴而喜悦。
盛夏酷暑时节,难得有这样一个清爽的早晨,词人漫步荷塘边,只见荷叶上的雨珠在朝阳下渐渐变干,看上去更加碧绿净洁,一张张圆圆的荷叶铺满水面。
一株株荷花亭亭玉立在荷叶间,微风吹过,微微颤动着更显丰姿绰约。
苏幕遮《苏幕遮-碧云天》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
苏幕遮《苏幕遮-碧云天》原文、注释、译文及赏析【原文】《苏幕遮-碧云天》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①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释】①黯(an):心情忧郁。
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旅思(si,读去声):客中情思。
与上文“乡魂”为互文,一意两笔。
【译文】白云悠悠,长空万里湛碧;落叶飘飘,大地一片澄黄。
明艳的秋色吻向那浩淼的秋江,江上袅袅寒烟染上了绿水的波光。
绿水连着碧天,远山映照着斜阳,芳草萋萋更伸向斜阳外的远方。
客愁乡思缠绕不放,怎教人不黯然神伤。
多少个不眠之夜啊,难得有几回好梦还乡。
不要独倚高楼,明月皎皎而故乡渺茫。
不要酒浇愁肠,一点点,一滴滴,都化作了思乡的清泪千行。
【集评】清·彭孙遹:“范希文《苏幕遮》一调,前段多入丽语,后段纯写柔情,遂成绝唱。
”(《金粟词话》)清·黄苏:“按文正一生并非怀土之士,所为乡魂旅思以及愁肠思泪等语,似沾沾作儿女想,何也?观前阕可以想其寄托。
开首四句,不过借秋色苍茫以隐抒其忧国之意。
‘山映斜阳’三句,隐隐见世道不甚清明,而小人更为得意之象。
芳草喻小人,唐人已多用之也。
第二阕因心之忧愁,不自聊赖,始动其乡魂旅思。
而梦不安枕,酒皆化泪矣,其实忧愁非为思家也。
文正当宋仁宗之时,敭历中外,身肩一国之安危。
虽其时不无小人,究系隆盛之日。
而文正乃忧愁若此,此其所以先天下之忧而忧矣。
”(《蓼园词选》)【赏析】此思乡怀远之作,寥园寄托之说,失之穿凿。
上片写秋景,一无萧瑟寂寥之气,但见色泽浓丽,境界阔远,此以乐写哀之法。
“山映”三句景愈转愈远,情愈转愈深,由眼前芳草天涯,悄悄透出缕缕秋思。
上下片过渡自然,情韵含蓄。
下片承“芳草无情”转入抒情。
乡魂旅思,点题。
以下月夜难寐、独倚高楼、举杯销愁三层渲染,尤以结拍二句绝妙。
李白“举杯消愁愁更愁”,以流畅明快见长,而范词则以曲意柔婉取胜。
苏幕遮全诗译文
苏幕遮全诗译文
《苏幕遮》全诗译文:
白云满天,黄叶遍地。
秋天的景色映进江上的碧波,水波上笼罩着寒烟一片苍翠。
远山沐浴着夕阳天空连接江水。
岸边的芳草似是无情,又在西斜的太阳之外。
黯然感伤的他乡之魂,追逐旅居异地的愁思,每天夜里除非是美梦才能留人入睡。
当明月照射高楼时不要独自依倚。
端起酒来洗涤愁肠,可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苏幕遮》原文: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
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苏幕遮》全文带拼音
《苏幕遮》全文带拼音sū mù zhē cōng míng-sòng cí绿水难忘落花时一片幽香两处闻抚松吟坐闲斜晖病树前头谁是主?shā hū xīn满地残红难觅迹锦鳞豪客何足贵啼鹃声里终缠绵无情似自忍别离jié sī chú黄泉漫漫笑尘飞西江月静独归思当时圣主忽相随君去欢娱谁共谁?解析:《苏幕遮》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词,以苏子瞻的字“遮”中的邢字句为题。
全词以苏轼从刑部任职调往浙东时的心情和情感变化为主题,诗意深邃,意境优美。
词的第一部分描述了景色,描绘了流水和风景的美丽,借以抒发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其中“绿水难忘,落花时”描绘了绿水长流,回忆难忘;“一片幽香,两处闻”表达了诗人在异地也能闻到熟悉的幽香,对家乡的记忆深刻。
第二部分描写了作者心情的变化,诗人坐在松树下吟诗,透露出诗人心境的淡然和悠闲。
诗中“病树前头谁是主?”的一句具有隐喻意味,表达了诗人对外界无常和人事无常的感慨,传达出对人生的思考。
第三部分是对别离之痛的描写,表露了诗人对分别的痛楚,喻示了离别之苦的痛苦。
诗句“满地残红难觅迹,锦鳞豪客何足贵”抒发了诗人在离别后追求友谊和寻找知己之苦与无奈。
第四部分主要描述了思念之情,描绘了诗人孤独的心境和对归途的思念,表现了离人思归的忧伤和无奈。
“无情似自忍别离,黄泉漫漫笑尘飞”意味着诗人无命的伤痛与焦虑。
最后一部分是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描绘了作者在夜晚流连时产生的对人生和时光的思考。
其中的“西江月静独归思”的一句表达了诗人归途中深沉的思索和对故土的眷恋。
诗的结尾“当时圣主忽相随,君去欢娱谁共谁?”反映出诗人的孤独和对离别的无奈。
整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内心情感的交织描绘,展现了诗人思乡、思亲、思友的情感,以及对人生离别与无常的思考,既能体现个体的情感体验,又充满了普世的人生意义。
苏幕遮(怀旧)导学案2
《苏幕遮》导学案【学习目标】1、“因声求气”、“吟咏诗韵”,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2、品味语言,体会意境,培养鉴赏诗词的能力。
3、体会范仲淹词的阔远之境,把握范仲淹的羁旅乡思之情。
【自主学习】一、作者简介:范仲淹(989—1052年)(即太宗端拱二年——皇祐四年)同朝,为北宋名臣,政治家,文学家,吴县(今属江苏)人,汉族。
少年时家贫但好学,当秀才时就常以天下为己任,有敢言之名。
曾多次上书批评当时的宰相,因而三次被贬。
宋仁宗时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
元昊反,以龙图阁直学士与夏竦经略陕西,号令严明,夏人不敢犯,羌人称为龙图老子,夏人称为小范老子。
1043年(宋仁宗庆历三年)范仲淹对当时的朝政弊病极为痛心,提出“十事疏”,主张建立严密的仕官制度,注意农桑,整顿武备,推行法制,减轻傜役。
宋仁宗采纳他的建议,陆续推行,史称“庆历新政”。
可惜不久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不能实现,因而被贬至陜西四路宣抚使,后来在赴颍州途中病死,卒谥文正。
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范仲淹喜好弹琴,然平日只弹履霜一曲,故时人称之为范履霜。
他工于诗词散文,所作的文章富政治内容,文辞秀美,气度豁达。
他的《岳阳楼记》一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两句,为千古佳句。
也是他一生爱国的写照。
二、诵读词作,初步感知1、初读要求:读准字音2、诵读:注意节奏、语气、重音,初步把握作者情感。
三、自主学习,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理解作品内容)本词主要表达什么情感?2.上片和下片分别侧重写什么?三.赏析探究(一)上阕1、找出词的一二两句中所写的意象,说出意象所显示的特点。
2、三四两句中的意象又是什么?它能让人想起什么来?3、上片的“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在全诗中有什么作用?(二)下阕1、下片的“好梦”指什么?为什么说“明月楼高休独倚”?2、下片写“黯乡魂,追旅思”,这种“思乡和羁旅”之愁,作者是想如何排遣?3、赏析“山映斜阳天接水。
《苏幕遮》
此词声律谐美,语意高妙,笔力千古,绝非时手可及。
现代学者的研究观点及成果展示
要点一
北京大学教授萧丽华
要点二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方智范
此词意境深远,既有传统文化的底蕴,又有现代的审 美情趣。
此词用字精准,意象生动,表现了作者高超的驾驭语 言的能力。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苏幕遮》
2023-11-08
目录
• 作品背景介绍 • 作品内容解析 • 作品影响及价值 • 作品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 作品的推广与传承 • 相关评论与研究成果
01
作品背景介绍
创作时间及历史背景
创作时间
《苏幕遮》的创作时间一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特 别是与西夏的边境战争,对当时的社会和人民生活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
02
作品内容解析
主题思想
思乡之情
该词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深深思念,以景生情,情景交融,抒发了对故乡和亲人 的眷恋之情。
忧国忧民
作者借景抒怀,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和人民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人物形象
愁苦的游子
词中描绘了一个漂泊在外的游子形象,他思念故乡,却又无法归去,内心充满了愁苦和无奈。
忧心的爱国者
作者以自己的身世和国家命运为背景,塑造了一个忧心忡忡的爱国者形象,他为国家的兴衰和人民的疾苦而忧心 忡忡。
作者介绍及创作风格
作者介绍
作者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苏州吴县人。他是北宋时期杰出的政治 家、文学家,参与过多次改革,并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
创作风格
范仲淹的词作以豪放、激昂而著名,其作品多反映社会矛盾和个人情感,具有 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苏幕遮》作为他的代表作之一,充分体现了他的创 作风格。
苏幕遮燎沉香古诗带拼音版
苏幕遮燎沉香古诗带拼音版古诗带拼音版sū mù zhē liáo chén xiāng苏幕遮燎沉香zhōu bāng yàn周邦彦liáo shěn xiāng ,xiāo rù shǔ。
niǎo què hū q íng ,qīn xiǎo kuī yán yǔ。
燎沈香,消溽暑。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yè shàng chū yáng gàn xiǔ yǔ、shuǐ miàn qīng yuán ,yī yī fēng hé jǔ。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gù xiāng yáo ,hé rì qù。
jiā zhù wú mén ,ji ǔ zuò zhǎng ān lǚ。
故乡遥,何日去。
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
wǔ yuè yú láng xiàng yì fǒu 。
xiǎo jí qīng zh ōu ,mèng rù fú róng pǔ。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古诗翻译细焚沉香,来消除夏天闷热潮湿的暑气。
鸟雀鸣叫呼唤着晴天(旧有鸟鸣可占雨之说),拂晓时分我偷偷听它们在屋檐下的“言语”。
荷叶上初出的阳光晒干了昨夜的雨,水面上的荷花清润圆正,荷叶迎着晨风,每一片荷叶都挺出水面。
(看到这风景)我想到遥远的故乡,何日才能回去啊?我家本在吴越一带,长久地客居长安。
五月,我故乡的小时候的伙伴是否在想我,划着一叶扁舟,在我的梦中来到了过去的荷花塘(词中指杭州西湖)。
古诗赏析《苏幕遮·燎沉香》是宋代词人周邦彦创作的一首小令词,主要表达作者的思乡之情。
【全宋词】《苏幕遮》范仲淹词作鉴赏
【全宋词】《苏幕遮》范仲淹词作鉴赏【作品介绍】《苏幕遮·碧云天》是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词作,被选入《宋词三百首》以及中学语文教科书。
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乡愁的词。
此词上片着重写景,下片重在抒情。
全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绚丽多彩的笔墨描绘了碧云、黄叶、寒波、翠烟、芳草、斜阳、水天相接的江野辽阔苍茫的景色,勾勒出一幅清旷辽远的秋景图,抒写了夜不能寐、高楼独倚、借酒浇愁、怀念家园的深情。
其主要特点在于能以沉郁雄健之笔力抒写低回宛转的愁思,声情并茂,意境宏深,展现了范仲淹词柔媚的一面。
【原文】苏幕遮⑴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⑵。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⑶。
黯乡魂⑷,追旅思⑸,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注释】⑴苏幕遮:词牌名。
宋代词家用此调是另度新曲。
又名《云雾敛》《鬓云松令》。
双调,六十二字,上下片各五句。
⑵波上寒烟翠:江波之上笼罩着一层翠色的寒烟。
烟本呈白色,因其上连碧天,下接绿波,远望即与碧天同色。
正所谓“秋水共长天一色”。
⑶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意思是,草地绵延到天涯,似乎比斜阳更遥远。
“芳草”常暗指故乡,因此,这两句有感叹故乡遥远之意。
⑷黯乡魂:因思念家乡而黯然伤神。
黯,形容心情忧郁。
语出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⑸追旅思(sì):撇不开羁旅的愁思。
追,追随,这里有缠住不放的意思。
旅思,旅居在外的愁思。
思,心绪,情怀。
【白话译文】碧云飘悠的蓝天,黄叶纷飞的大地,秋景连绵江中水波,波上弥漫苍翠寒烟。
群山映斜阳蓝天连江水。
芳草不谙人情,一直延绵到夕阳照不到天边。
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除非夜夜都做好梦,在好梦中才能得到片刻安慰。
不想在明月夜独倚高楼望远,只有频频地将苦酒灌入愁肠,一杯杯都化作相思的眼泪。
【创作背景】这首词作于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至庆历三年(1043年)间,当时范仲淹正在西北边塞的军中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主持防御西夏的军事。
苏教版高中语文唐诗宋词选读 苏幕遮(燎沉香)》(一等奖课件) (2)
周 邦 彦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受诗词 创造的意象和丰富意境。
2、过程与方法:理解古代 诗歌中的景和情的关系,品 味诗歌的情感美。(重点)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 鉴赏诗歌的能力。(难点)
初读 整体感知
从结构看,词的上下片分别侧重写 什么?
上片写景,下片抒情。
上片的景中有哪些意象?这些意象 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景与情的关系
见景生情
拓
见景 生情
展 延 伸
《闺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 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枝头杨柳色,
悔教夫婿觅封侯。
闺中少妇春日赏景,见美景而伤 己身,触动思念丈夫之情。
作者的感情受眼前景所触动引起 联想而生发,景是触发感情的缘由。
拓展练习
望江南 超然台①作 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望, 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讨论探究
词的下片诗人抒发了他的思乡之 情,那么他抒发情感的方式有什么特 别的地方?
从故乡的朋友(渔郎)对自己的 想念来写思乡之情。
五月渔郎相忆否? 小楫轻舟,梦如芙蓉浦。
不直接说自己思念友人,而用设问反写不知 旧友是否忆我,不仅把自己对故乡、对朋友的思 念之情表达得更细腻真切,而且不落俗套。
链接比较 月夜 杜甫
思乡之苦隐藏在清圆的荷叶下,遗忘在五月 的江南,渔郎的轻舟上……
深化主题
词中除了流露出作者强烈的思乡之 情外,还寄托了其他什么情感?
从作者对故乡的强烈思念中,对小楫轻舟 泛游芙蓉浦的自在生活的深情向往中,也能依 稀地感到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回归自然 的宁静生活的向往。
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段落 极其分明,但是情景之间关联密切,想 想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周 邦 彦
漳州一中 黄安娜
“苏幕遮”唐玄宗时教坊曲名,来自
西域。 幕,一作“莫”或“摩”。慧琳 《一切经音义》卷四十一《苏莫遮 冒》修:“‘苏莫遮’西域胡语也, 正云“飒磨遮”。此戏本出西龟兹 国,至今犹有此曲。此国浑脱、大 面、拨头之类也。” 后用为词调。曲辞原为七言绝句体, 以配合《浑脱舞》。
髓。
——简约的构图美
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一一‛:荷叶在水面上
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
低起伏,颇具层次感。
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风‛造成左右摇摆的力 ‚举‛代表向上的力 荷茎修长挺拔、英姿 飒爽,在风中‚举‛,具 有动感,尤见精神。
貂婵图
苏教语文-免费资源站:
下片由荷花生发开去,梦回故乡。
全诗明白如话,不加雕饰,然意境深远。
从作者对故乡的强烈思念中,对小楫轻舟
泛游芙蓉浦的自在生活的深情向往中,也能依
稀地感到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对回归自然
的宁静生活的向往。
古代描写荷花的部分诗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池】杨万里
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
呼: 窥: 表现出小鸟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 把鸟儿们东张西望的神态表现得活灵活现。 鸟雀在窗外欢呼着,庆祝天气由雨转晴。在词 人眼里,鸟雀仿佛有着人一样的喜怒哀乐,她们也 会‚呼‛也爱‚窥‛,如同调皮的孩子一般活波可 爱。
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这首词虽写久居汴京与消夏思归的情思,但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焉。 ——【爱莲说】周敦颐
《苏幕遮》,却是‚清水出芙
蓉,天然去雕饰‛,在周词中
可算是少数的例外。
《苏幕遮》
周邦彦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 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 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 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 梦入芙蓉浦。
燎沉香,消溽暑
时间:梅雨季节的清晨 室内环境:雨后的房间里面又潮又湿 心情:如房间的环境一样,闷闷的 室内活动:燎沉香——消溽暑 焚香消暑,取心定自然凉之意
问题二: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整幅画面清新淡雅。
五月盛夏的汴京早晨,消暑用的沉香散 发出淡淡的香味。(嗅觉) 昨夜刚下完雨,天放晴了,鸟儿在屋檐 下欢快地叫着,吱吱喳喳,异常可爱 (听觉)。 初升的太阳照着屋外茂盛的荷花,荷叶 上的雨珠渐蒸干。清平的水面上挺立着 一枝枝荷花在风中摇摆(视觉) 。
周邦彥
字美成,号清真居士。
一生在仕途上不得意,几度奔波于地方州
县,深切感受到漂泊的滋味,于是羁旅愁思成
为他词作的重要题材。
精通音律,能自度曲,曾替朝廷管理音乐。
著有《片玉集》,也称《清真集》。
周词语言富丽精工,音调和谐,讲究格 律,被称为‚词中老杜‛,技法上成为婉约 词的集大成者。
周词以雕刻取胜,但这首
他的乡愁很深,可出语淡然.
五月渔郎相忆否
不直接说自己思念友人,而用设问反写不知
旧友是否忆我,不仅把自己对故乡、对朋友的思
念之情表达得更细腻真切,而且不落俗套。
‚诗中老杜,非先生不可。‛
——王国维《清真先生遗事》
月夜
今夜鄜州月, 遥怜小儿女, 香雾云鬟湿, 何时倚虚幌,
杜甫
闺中只独看。 未解忆长安。 清辉玉臂寒。 双照泪痕干?
——“公本思家,偏想家人思己,已进一层。 念及儿女不能思,又进一层。”
小楫轻舟, 梦入芙蓉浦。
思乡之切以至梦中飞度,恍若已回故乡,与友
人小楫轻舟畅游于芙蓉浦。
这首词写游子的思乡情结,写景写人写情写
梦皆语出天然,不加雕饰而风情万种。
思乡之苦隐藏在清圆的荷叶下,遗忘在五月
的江南,渔郎的轻舟上……
词分上下两片。上片主要描绘荷花姿态,
林 西 施 图
苏教语文-免费资源站:
杨贵妃图
苏教语文-免费资源站:
王昭君图
苏教语文-免费资源站:
词的上片写景: 问题一:上片的景中有哪些意象?
意象:沉香、鸟雀、初阳、荷 叶、水面、荷花
故乡遥,何日去?
荷花点燃了词人的思乡情,他的家乡在 钱塘,那里有西湖的荷花——‚接天莲叶无 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于是词人喃喃自 语:故乡是那样遥远,我何时才能回去呢?
家住吴门, 久作长安旅。
‚久‛字体现了作者对飘泊生活尤其是仕途 生活的厌倦,在其它作品中词人一再以‚京华倦 客‛自称,可见他早已淡薄功名而魂系故乡。
却以描绘荷花的风神而著称于世。 Nhomakorabea王国维曾评:‚美成《青玉案》词,‘叶上
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此真能得
荷之神理者。‛(《人间词话》)
叶上初阳干宿雨, 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水面是水平的,‚清圆‛的荷叶以及荷叶上
的雨滴是圆的,而亭亭玉立的荷茎又是垂直的。
这种几何图形般的简约造型,让读者过目不
忘,似得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