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梁钢筋要求
框架梁,柱的配筋要求
框架柱得配筋与尺寸要求:【建筑抗震规范】6、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4【高规】6、4(1):柱纵向受力钢筋得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6、3、7-1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于建造在Ⅳ类场地且较高得高层建筑,最小总配筋率应增加0、1%。
(2):表6、3、7-1 柱截面纵向钢筋得最小总配筋率(百分率)注:①表中括号内数值用于框架结构得柱。
②钢筋强度标准值为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05;钢筋强度标准值小于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1。
③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上述数值应相应增加0、1。
(3):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
(4):矩形柱截面宽度与高度,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00mm,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00mm;圆柱得直径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50mm,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50mm。
(5):剪跨比宜大于2(不形成短柱);三级轴压比限值为0、85,二级为0、75;长短边之比不宜大于3;一级框架短柱得每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1、2%。
(6)纵筋配置原则:①满足最小(大)配筋率要求②柱纵筋间距不大于200,净间距不小于50。
一般取150-200。
(大于600得柱子,一侧至少配5根钢筋才能满足间距要求,先在pkpm中改瞧配筋就是否满足,再在施工图中进行手改。
)③上下层纵筋得钢筋直径等级差不超过2级。
(柱子,墙等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直径等级差不超过7mm,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2012)(7)箍筋配置原则:①柱箍筋加密区得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四级不宜大于300mm。
②柱箍筋加密范围:1)柱端,取截面高度(圆柱直径)、柱净高得1/6、与500mm得最大值。
2)底层柱得下端不小于柱净高得1/3。
3)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
4)剪跨比不大于2得柱(短柱)以及因为设置填充墙等形成得柱净高与柱截面高度比不大于4得柱、框支柱、一级与二级框架得角柱,取全高。
框架梁钢筋
框架梁的钢筋有:1.上部贯通筋;2.支座负筋(分边支座负筋和中支座负筋);3.架立筋;4.下部筋;5.腰筋(构造筋或受扭纵向钢筋);6.吊筋;7.箍筋;8.拉筋。
1.上部贯通筋上部贯通筋长度= 通跨净跨长+两端边支座锚固值根据抗震楼层框架梁边支座的锚固规定:①支座宽度> laE时,采用直锚,锚固长度为max{ laE,0.5hc+5d };②支座宽度< laE时,采用弯锚,钢筋伸至支座边(柱纵筋内侧),且平直段≥0.4laE时向下弯锚,弯起段长度为15d,锚固长度为max{ laE,边支座宽度-保护层+15d }.2.支座负筋:分边支座负筋和中支座负筋。
边支座负筋:在支座里的锚固长度同上部贯通筋;在边跨里的长度为:第一排负筋在边跨1/3净跨处截断,第二排负筋在1/4净跨处截断,即第一排边支座负筋= +边支座锚固长度第二排边支座负筋= +边支座锚固长度中支座负筋:第一排在支座两边的1/3净跨处截断,第二排在支座两边的1/4净跨处截断。
其中,净跨长度取相邻两跨的大值。
悬挑端负筋的截断点为3/4悬挑端净长。
即第一排边支座负筋=2× +支座宽度第二排边支座负筋=2× +支座宽度3.架立筋:起架立作用,当梁上部筋根数小于箍筋转角个数时设置。
在跨中1/3处设置,当梁上部既有贯通筋又有架立筋时,架立筋的搭接长度取150mm。
即架立筋= +2×llE (llE=150mm)4.下部筋:基础梁时上部和下部的钢筋均贯通,框架梁时下部钢筋一般为单跨贯通,当中支座两边梁底高差c/(hc-50)≤1/6时,支座两边相同直径的下部纵筋可连续布置。
下部筋在边支座的锚固同上部贯通筋,中支座锚固为max{ laE,0.5hc+5d }。
悬挑段伸入支座的锚固长度取12d。
即:边跨下部筋=边跨净长+边支座锚固长度+ max{ laE,0.5hc+5d } 中跨下部筋=中跨净长+ 2×max{ laE,0.5hc+5d }5.腰筋:分梁侧面构造钢筋和受扭钢筋:当为梁侧构造钢筋时,其搭接与锚固长度可取为15d;当为梁侧面受扭纵向钢筋时,其搭接长度为ll或llE(抗震);其锚固长度与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纵筋。
框架结构钢筋接头的连接和要求知识讲解
框架结构钢筋接头的连接和要求框架结构钢筋接头的连接和要求目前,建筑物抗震性能得到社会的普遍认识和重视,而钢筋工程的接头质量直接影响到结构构件传力及抗震性能,虽然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中对钢筋接头的位置作了一些定性描述,但对于墙、梁、柱、板等具体构件中,往往由于施工方片面强调节约钢材或钢筋加工下料、安装过程中对连接部位认识不足,导致钢筋验收时对接头部位争议仍较多,现结合相关图集,进行一些简单分析,在钢筋工程制作及安装过程中应注意控制,避免造成损失。
一、钢筋接头设置的基本规定1、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
2、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和两个以上接头。
3、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4、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
5、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规定的连接区,非连接区不应设置接头,如果实在避不开非连接区,需要结构设计师同意并对此做出变更。
6、同一连接区段内,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和规范的要求。
二、主要构件钢筋接头的连接区与非连接区及设置要求(一)柱钢筋接头1、柱根部(基础顶面、嵌固面)以上和梁底面以下≥500mm 且≥H n/6(H n/3)和≥h c区域为非连接区,且属于柱端箍筋加密区,此范围内不应设置柱钢筋接头,施工中应注意避开。
2、柱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层节点。
不应在中间各层节点内截断,接头应设在节点区以外。
(二)墙板钢筋接头1、h为楼板、暗梁或边框梁高度的较大值,剪力墙竖向钢筋应连续通过h高度范围。
2、端柱竖向钢筋连接和锚固要求与框架柱相同。
矩形截面独立墙肢,当截面高度不大于截面厚度4倍时,其竖向钢筋连接和锚固要求与框架柱相同或按设计要求设置。
(三)梁接头的设置要求1、当有抗震要求时,应采用等强度高质量的机械连接接头。
2、梁下部纵筋贯穿中间支座时,可在梁端Ln/4范围内连接,在此范围内连接钢筋面积百分率不应大于50%,相邻钢筋连接头应在支座左右错开设置。
梁、板、柱配筋规范要求
4、当柱截面短边尺寸大于400mm且各边纵向钢筋多于3根时,或当柱截面短边尺寸不大于400mm但各 纵向钢筋多于4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
5、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率大于3%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10d,且不应 200mm。箍筋末端应做成135°弯钩,且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10d,d为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 径;
5、在偏心受压柱中,垂直于弯矩作用平面的侧面上的纵向受力钢筋以及轴心受压中各边的纵向受 筋,其中距不宜大于300mm。 1、箍筋直径不应小于d/4,且不应小于6mm,d为纵向钢筋的最大直径; 柱 2、箍筋间距不应大于400mm及构件截面的短边尺寸,且不应大于15d,d为纵向钢筋的最小直径;
3、柱及其他受压构件中的周边箍筋应做成封闭式;对圆柱中的箍筋,搭接长度不应小于规范规定 锚固长度,且末端应做成135°弯钩,弯钩末端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5d,d为箍筋直径; 箍筋
轴压比
一、二、三、四级抗震等级的各类结构的框架柱、框支柱,其轴压比不宜大于轴压比限值,详见附 。对Ⅳ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柱轴压比限值应适当减小。
1、柱箍筋加密区箍筋的体积配筋率,应大于最小配箍率。(最小配箍率等于最小配箍特征值乘以 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与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之比。)
柱
2、对一、二、三、四级抗震等级的柱,其箍筋加密区的箍筋体积配筋率分别不应小于0.8%、0.6% 箍筋体积配筋率 0.4%和0.4%。 3、框支柱宜采用复合螺旋箍或井字复合箍,其最小配箍特征值应增加0.02采用,且体积配筋率不 于1.5%。 4、当剪跨比不大于2时,宜采用复合螺旋箍或井字复合箍,其箍筋体积配筋率不应小于1.2%;9度 烈度一级抗震等级时,不应小于1.5%。
框架柱、 框支柱
4、一级抗震等级框架柱的箍筋直径大于12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150mm及二级抗震等级框架柱的直径 小于10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200mm时,除底层柱下端外,箍筋间距应允许采用150mm;四级抗震等级 架柱剪跨比不大于2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 框架边柱、角柱及剪力墙端柱在地震组合下处于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向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应比 算值增加25%。 小偏心受拉纵筋 框架柱、框支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不应大于5%。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截面尺寸大于 配筋率 400mm的柱,纵向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当按一级抗震等级设计,且柱的剪跨比不大于2时, 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1.2%。
梁配筋总结原则
梁配筋框架梁的有关规定抗震结构截面要求纵向钢筋计算要求目的:通过“强柱弱梁”措施引导框架中的塑性铰首先在梁端形成,控制梁端塑性铰具有较大的塑性转动能力,以保证框架梁端截面具有足够的曲率延性。
在确定混凝土受压区高度时,可把截面内的受压钢筋计算在内。
构造要求【配筋面积】《混规》、《抗规》条文2【钢筋间距、直径要求】《混规》注:条文说明【框架梁钢筋选筋直径要求】(1)应考虑在边柱内的水平端锚固长度不小于l ae,例如:边柱的边长为300,则梁上下纵筋的最大直径为16mm(2)本着经济性原则,框架梁上部贯穿钢筋尽量用小直径钢筋,例如:支座处计算值贯通筋可采用<10cm2C14;10~12 cm2C16;12~15 cm2C18;15~18 cm2C20;配筋率要求1、非抗震2、《混规》有抗震要求《混规》《混规》《混规》适用于框架梁、次梁、连梁等形式的梁特别注意点铰接的次梁应当满足!!!!受扭纵筋《混规》注:构造要求1、通长钢筋注:通长钢筋指直径不一定相同,但不同直径的钢筋连接至少是搭接,且两端需受拉锚固的直线钢筋。
2、钢筋直径要求《抗规》柱截面为400*400时,钢筋直径应小于20原柱布置时应居中布置3、架立钢筋(一般次梁需用)《混规》4、图集06G901 1-1图集06G901 2-23、腰筋《混规》受扭腰筋:《混规》箍筋1、配置要求《混规》梁高在150~300区间时,箍筋间距宜取150mm。
第1条第2条第3条次梁没有抗震要求,最低要求满足本条即可。
2、加密区要求《混规》注:(1)对于300的框架梁,工程默认不论抗震等级为一级、二级、一般取两肢箍,对于梁宽大于300的梁,一般用四肢箍。
(2)当框架等级为一级时,如梁纵筋选用C16或C14,则加密箍筋间距分别不大于84mm及96mm。
(≤6d)3、非加密区注意点梁非加密区箍筋间距不易小于加密区的50%,但箍筋直径可以取不同值。
例如:某三级框架梁端配筋率大于2%,则加密区箍筋为C10@100(2),非加密区在满足计算要求的情况下可配C8@200(2),图中配筋方式为C10@200(2)/ C8@200(2)”。
框架梁钢筋绑扎要领及质量标准
框架梁钢筋绑扎要领及质量标准一、绑扎要领1、绑扎前首先要检查模板内是否已清理干净,如有杂物要将其清理干净。
2、检查主筋、箍筋的加工尺寸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内容包括:截面尺寸、135°弯钩、弯钩的平直长度等。
3、梁主筋铺设要先铺横向梁钢筋,再铺纵向梁钢筋,最后铺次梁钢筋。
梁上铁直径大于Φ20时,采用滚压直螺纹机械连接,连接时两端的钢筋要端平。
4、在各梁的上下角部主筋上划出箍筋的间距线来,划线时要注意各梁的加密范围及起步位置,起步箍筋位置应距框架柱外皮50毫米。
各梁的加密范围见下表:5、绑扎丝要依梁筋的直径进行切断,长度要适宜。
绑扎时四角要采用兜扣,中间采用十字交叉扣,主筋与箍筋要绑扎到位且牢固,不准有缺扣、松扣现象。
绑扎扣的尾丝长度为20~30毫米,且朝向梁内。
6、保护层垫块采用塑料定型垫块。
梁的侧面使用15毫米的圆形垫块,将垫块卡在箍筋的中间位置上,间距600毫米;梁的下面使用25毫米和15毫米的“U”形垫块,先放置25毫米的垫块于主筋下,再放置15毫米的垫块于主筋和箍筋的交叉处,间距400毫米依次放置。
垫块要从起步箍筋开始放置,放置后要与主筋或箍筋绑牢。
7、梁下铁的一排铁和二排铁之间要用Φ25的短钢筋头隔开,短钢筋头的长度为:梁宽度-50毫米。
梁上铁的一排铁和二排铁的间距用“S”形钩来控制,保证两排铁的间距为25毫米,“S”形钩的钢筋直径为φ10 。
二、质量标准:1、绑扎的箍筋要垂直于主筋,间距要均匀,整体梁骨架要水平方正。
2、滚压直螺纹机械连接接头钢筋外露丝扣为0.5~1丝。
3、绑扎扣要牢固,主筋要绑扎到位,绑扎扣的尾丝要全部朝向梁内。
4、允许偏差值:。
框支梁 配筋要求
框支梁配筋要求
框支梁的配筋要求包括以下几点:
1. 梁的截面宽度不应小于300mm,梁的截面高度不应小于跨度的1/10。
2. 箍筋的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
在梁端倍梁高且不小于1/5梁净跨范围内,以及上部墙体的洞口处和洞口两侧各500mm且不小于梁高的范围内,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
3. 沿梁高应设腰筋,数量不应少于2A14,间距不应大于200mm。
4. 梁的纵向受力钢筋和腰筋应按受拉钢筋的要求锚固在柱内,且支座上部的纵向钢筋在柱内的锚固长度应符合钢筋混凝土框支梁的有关要求。
5. 框支柱部分纵筋延伸到上层剪力墙楼板顶,能通则通,弯锚部分伸入梁或板内Lae。
6. 墙水平筋伸入端柱的长度取定:当满足直锚时为LAE,当不能满足直锚时为伸至端柱对边加弯折15D,平直段长度须>=。
7. 剪力墙水平筋应伸至墙端,并向内水平面弯折。
8. 转角剪力墙外侧水平筋应连续通过。
9. 楼层框架梁钢筋端支座采用直锚时为>=Lae且>=支座宽+5D。
10. 楼层框架梁钢筋端支座采用弯锚时为伸至柱纵筋内侧+15D弯折。
平直段长度必须>=,这是对设计的要求,如果不能满足此条件,须用较小规格钢筋代替。
11. 框架梁中间支座伸入支座内>= Lae且>=支座宽+5D。
12. 屋面框架梁上部钢筋在端支座的弯折长度为:1)伸到梁底;2) Lae;3) +20D(梁上部纵筋配筋>%)。
以上是框支梁配筋的基本要求,具体配筋方案需要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设计。
如有需要,建议咨询专业工程师或设计师进行评估和指导。
框架梁,柱的配筋要求
框架柱的配筋和尺寸要求:【建筑抗震规范】6.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4【高规】6.4 (1):柱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6.3.7-1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于建造在Ⅳ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总配筋率应增加0.1%。
(2):表6.3.7-1 柱截面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百分率)注:①表中括号内数值用于框架结构的柱。
②钢筋强度标准值为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05;钢筋强度标准值小于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1。
③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上述数值应相应增加0.1。
(3):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
(4):矩形柱截面宽度和高度,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00mm,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00mm;圆柱的直径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50mm,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50mm。
(5):剪跨比宜大于2(不形成短柱);三级轴压比限值为0.85,二级为0.75;长短边之比不宜大于3;一级框架短柱的每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1.2%。
(6)纵筋配置原则:①满足最小(大)配筋率要求②柱纵筋间距不大于200,净间距不小于50。
一般取150-200。
(大于600的柱子,一侧至少配5根钢筋才能满足间距要求,先在pkpm 中改看配筋是否满足,再在施工图中进行手改。
) ③上下层纵筋的钢筋直径等级差不超过2级。
(柱子,墙等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直径等级差不超过7mm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2012)(7)箍筋配置原则:①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 ,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 ,四级不宜大于300mm 。
②柱箍筋加密范围:1)柱端,取截面高度(圆柱直径)、柱净高的1/6、和500mm 的最大值。
2)底层柱的下端不小于柱净高的1/3。
3)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 。
4)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短柱)以及因为设置填充墙等形成的柱净高与柱截面高度比不大于4的柱、框支柱、一级和二级框架的角柱,取全高。
框架结构钢筋技术交底
〔1〕垫层:C15⑵桩芯砼:C40〔3〕承台、JLL、电梯井坑及侧壁砼强度等级为:C40,抗渗等级:P6。
〔4〕楼梯:与主体同时施工时,砼强度等级同主体结构;当不与主体结构同时施工时:砼强度等级C30。
〔5〕过梁、圈梁、构造柱、设备根底:C25。
3、受力钢筋锚固长度的规定:注:1.表中钢筋锚固长度均为直锚形式,当采用“弯锚〃形式时,受拉钢筋的最小锚固长度应三〔0.4la+15d〕,抗震锚固长度应三〔0.4laE+15d〕;其中,0.4la和0.4laE为钢筋水平段的最小长度,15d为钢筋90。
弯折的竖直段最大长度。
2.钢筋直径大于25时,锚固长度按照表中数值的1.1倍采用。
二、钢筋放样1、钢筋翻样应在详细了解所有有关图纸、设计交底、设计洽商等要求根底上,结合设计标准中的构造要求及施工验收标准的质量控制标准统一考虑,特别应注意满足抗震标准和图纸指定的抗震构造图集要求。
2、翻样时必须考虑钢筋的叠放位置和穿插顺序,考虑钢筋和过门窗洞口时的避让关系以确定加工尺寸。
应重点注意钢筋接头形式、接头位置、搭接长度、锚固长度等质量控制重点。
3、在满足标准和设计要求前提下应充分考虑施工可行性、可操作性,尽量为现场绑扎安装提供便利。
应充分考虑材料使用合理性,优化配料尺寸,尽量利用材料。
4、钢筋翻样的总体要求是:种类规格正确、形状尺寸准确、数量足够、施工方便、节约材料、满足标准、规程、标准、图纸等要求。
8、箍筋配制完毕,应按直径、尺寸大小分类码放。
9、钢筋加工的允许偏差四、钢筋绑扎严格按照结构设计总说明中的具体要求以及标准进行钢筋连接、锚固、搭接、绑扎安装和保护层厚度的控制等。
1、承台、根底梁钢筋绑扎工艺流程:清理垫层一桩顶承台连接钢筋绑扎一画承台钢筋位置线一绑扎承台下层筋一垫承台保护层一放置并固定马凳筋一绑扎承台上层筋一框柱插筋一根底梁钢筋绑扎一自检、校正一钢筋掩蔽验收。
〔1〕垫层清理干净,不得有杂物。
然后弹好轴线、墙柱、根底梁、承台边线,组织监理〔建设〕单位验线合格后开始根底钢筋绑扎。
次梁、框架梁配筋统一规定
次梁、框架梁配筋统一技术规定(试行)结构部次梁、框架梁配筋统一规定一、配筋指导思想精心设计、满足计算和构造、考虑经济、方便施工。
二、次梁配筋次梁指两端支座都不与柱或剪力墙平面内相连接的梁。
(一)钢筋拉通1、当梁支座受力钢筋截断点间距a≤1.5米时,梁角部两根钢筋拉通。
当a≥1.5米时,均采用212架立钢筋。
见下图。
2、井字梁井字梁角筋必须拉通,拉通原则,以最大支座配筋量配两个级差的钢筋后,以小直径作为角部拉通(如218+422, 218拉通),相交处配置附加钢筋。
3、次梁底部钢筋原则上底部纵筋相邻跨应匹配,以配筋面积最小的梁跨的配筋作为拉通钢筋,其他跨增加附加钢筋,避免相邻跨钢筋不通的情况,见下图。
4、当抗扭考虑角筋作用时,角部钢筋应拉通且应满足计算要求。
(二)断面高度不同,配筋不同时连续次梁在支座左、右跨两端梁截面高度相差较大,钢筋面积相差较大时,按大的配置支座钢筋,不考虑小断面出现超筋的问题。
(三)钢筋排数梁高 900时,钢筋排数不超过2排,梁高>900时,钢筋排数不超过3排,否则应采取加大钢筋直径、加大梁宽度或梁高度。
三、框架梁配筋框架梁指与柱或剪力墙平面内相连接的梁。
1、梁上部纵筋①抗震等级为一、二级时,按规范规定支座处最大钢筋量1/4拉通,且不应少于214,当为四肢箍时,2根角筋能满足1/4时,其他部分采用架立筋,见下图。
②抗震等级为三、四级及非抗震时,同一根梁上最大支座可配2个直径级差钢筋,以小直径两根钢筋通长。
当为四肢箍时,另配212架立筋。
③连续框架梁支座左、右梁负筋尽可能拉通,且配筋率均不应超过2.5%。
④同一根梁钢筋种类不宜过多。
2、梁下部钢筋原则同次梁,注意匹配问题四、钢筋种类1、同一梁截面正弯矩配筋或负弯矩配筋不可采用两种强度等级钢筋,如不应采用218+422。
小梁的面筋可与底筋不是一个等级。
2、架立钢筋及构造腰筋可与受力钢筋不是一个等级(即受力钢筋为HRB400级钢筋时,架立筋与构造腰筋可采用HRB335级钢筋)。
框架梁,柱的配筋要求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框架柱的配筋和尺寸要求:【建筑抗震规范】6.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4【高规】6.4 (1):柱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应按表6.3.7-1采用,同时每一侧配筋率不应小于0.2%;对于建造在Ⅳ类场地且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总配筋率应增加0.1%。
(2):表6.3.7-1 柱截面纵向钢筋的最小总配筋率(百分率)注:①表中括号内数值用于框架结构的柱。
②钢筋强度标准值为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05;钢筋强度标准值小于400MPa时,表中数值应增加0.1。
③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C60时,上述数值应相应增加0.1。
(3):柱总配筋率不应大于5%。
(4):矩形柱截面宽度和高度,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00mm,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00mm;圆柱的直径四级或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50mm,一、二、三级且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50mm。
(5):剪跨比宜大于2(不形成短柱);三级轴压比限值为0.85,二级为0.75;长短边之比不宜大于3;一级框架短柱的每侧纵向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1.2%。
(6)纵筋配置原则:①满足最小(大)配筋率要求②柱纵筋间距不大于200,净间距不小于50。
一般取150-200。
(大于600的柱子,一侧至少配5根钢筋才能满足间距要求,先在pkpm中改看配筋是否满足,再在施工图中进行手改。
)③上下层纵筋的钢筋直径等级差不超过2级。
(柱子,墙等竖向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直径等级差不超过7mm,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2012)(7)箍筋配置原则:①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四级不宜大于300mm。
②柱箍筋加密范围:1)柱端,取截面高度(圆柱直径)、柱净高的1/6、和500mm的最大值。
2)底层柱的下端不小于柱净高的1/3。
3)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
4)剪跨比不大于2的柱(短柱)以及因为设置填充墙等形成的柱净高与柱截面高度比不大于4的柱、框支柱、一级和二级框架的角柱,取全高。
梁、板、柱钢筋要点
梁纵向受力钢筋:伸入支座的根数不应少于2根,梁上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距不应小于30mm和1.5d,下部不应小于25mm和d,各层钢筋之间的净距不应小于25mm和d。
悬臂梁应有不少于根上部钢筋伸至悬臂梁的外端纵向受力钢筋至直径通长取12~25(12一般为架立钢筋和构造钢筋),不宜大于28。
一二三级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直径,对框架结构不应大于矩形截面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柱一般用到450、500以上,因此钢筋直径可以用到25,注意400宽的柱梁贯通纵筋只能用到20)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至少应各配置两根通长的纵向钢筋,对一、二级抗震等级,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均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受力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对于三四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
(抗震框架梁底部和顶部均应有通长筋,非抗震框架梁也考虑有)架立钢筋直径,跨度小于4m时,取8,4~6m时,取10,大于6m时,取12(架立钢筋主要考虑梁多肢箍转角无受力钢筋时布置,一般采用12)梁的腹板高度不小于450时,在梁的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
每侧纵向构造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的0.1%(矩形腹板高度取h0)非加密区箍筋间距不宜大于加密区箍筋间距的2倍框架梁指的是两端与框架柱相连以及两端与剪力墙相连且跨高比不小于5的梁。
抗震框架梁是指即抗震(大于等于6度),又是框架梁的情况;次梁以及非抗震区的框架梁都按非抗震框架梁要求走梁端的经济配筋率为1.2%~1.6%;跨中0.6%~0.8%挑梁底部钢筋与顶部钢筋之比也考虑满足0.5的要求;同时应加强配筋(2倍);箍筋全加密,梁支座负筋伸出柱边的长度为两边计算跨度较大值的1/4,两端支座钢筋在跨内碰头时(<200mm),考虑贯通注意顶部贯通纵筋要大于所有跨中顶部受压面积,不满足时考虑原位标注小跨度次梁由于支座为主梁,顶部支座和底部钢筋尽量采用直径小的钢筋(如14),以免纵筋在支座的锚固长度不够(11G101-1P86为12d);板配筋要点受力筋最小配筋率要求,卧置于地基上的混凝土板受拉钢筋配筋率可适当降低,不应小于0.15%。
梁配筋规范要求
钢筋混凝土梁纵向受力钢筋得直径,当梁高h≥300mm时,不应小于10mm;当梁高h<300mm时,不应小于8mm、一、《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3、4、1条沿梁全长顶面与底面应至少各配置两根纵向配筋,一、二级抗震设计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小于梁两端顶面与底面纵向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得1/4;三、四级抗震设计与非抗震设计时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0、2、8、2条偏心受拉得框支梁,其支座上部纵向钢筋至少应有50%沿梁全长贯通,下部纵向钢筋应全部直通到柱内、一、《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3、1条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中,计入纵向受压钢筋得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级抗震等级:x≤0、25*ho,二、三级抗震等级:x≤0、35ho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6、2、7条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尚应符合下列条件:x≤ξb*h0;钢筋等级为HPB300时,ξb=0、576钢筋等级为HRB335/HRBF335时,ξb =0、550钢筋等级为HRB400/HRBF400/RRB400时,ξb =0、518钢筋等级为HRB500/HRBF500时,ξb=0、482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3、4、1条梁端纵向受拉钢筋得配筋率不宜大于2、5%一、《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3、6第1条纵向拉钢筋得配筋率不应小于表11、3、6-1规定得数值;表11、3、6-1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得最小配筋百分率(%)┏━━━━━━┳━━━━━━━━━━━━━━━━━━━┓┃┃位置┃┃抗震等级┣━━━━━━━━━┳━━━━━━━━━┫┃┃支座(取较大值)┃跨中(取较大值) ┃┣━━━━━━╋━━━━━━━━━╋━━━━━━━━━┫┃一级┃0、40,80ft/fy┃0、30,65ft/fy┃┣━━━━━━╋━━━━━━━━━╋━━━━━━━━━┫┃二级┃0、30,65ft/fy ┃0、25,55ft/fy┃┣━━━━━━╋━━━━━━━━━╋━━━━━━━━━┫┃三、四级┃0、25,55ft/fy┃0、20,45ft/fy ┃┗━━━━━━┻━━━━━━━━━┻━━━━━━━━━┛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8、5、1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得最小配筋百分率(%),受弯构件不应小于0、2与45ft /fy得较大值、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0、2、8、1条梁上、下部纵向钢筋得最小配筋率,非抗震设计时分别不应小于0、30%;特一、一与二级分别不应小于0、6%、0、5%与0、4%、《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3、6第2条抗震设计时,梁端截面得底面与顶面纵向钢筋截面面积得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0、5,二、三级不应小于0、3、受弯构件得最大挠度应按荷载效应得标准组合并考虑荷载长期作用影响进行计算,其计算值不应超过表3、4、3规定得挠度限值、表3、4、3 受弯构件得挠度限值┏━━━━━━━━━━━┳━━━━━━━━━━━┓┃构件类型┃挠度限值┃┣━━━━━━━━━━━╋━━━━━━━━━━━┫┃吊车梁: 手动吊车┃lo/500 ┃┃自动吊车┃lo/600 ┃┣━━━━━━━━━━━╋━━━━━━━━━━━┫┃屋盖楼盖及楼梯构件┃┃┃当lo<7m时┃lo/200(lo/250) ┃┃当7m≤lo≤9m时┃lo/250(lo/300) ┃┃当lo>9m时┃lo/300(lo/400) ┃┗━━━━━━━━━━━┻━━━━━━━━━━━┛注:1、表中lo为构件得计算跨度;2、表中括号内得数值适用于使用上对挠度有较高要求得构件;3、如果构件制作时预先起拱,且使用上也允许,则在验算挠度时,可将计算所得得挠度值减去起拱值;对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尚可减去预加力所产生得反拱值;4、计算悬臂构件得挠度限值时,其计算跨度lo按实际悬臂长度得2倍取用、一、《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3、4、4条结构构件正截面得裂缝控制等级分为三级、裂缝控制等级得划分应符合下列规定:一级---严格要求不出现裂缝得构件,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不应产生拉应力;二级---一般要求不出现裂缝得构件,按荷载效应标准组合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拉应力不应大于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按荷载效应准永久组合计算时,构件受拉边缘混凝土不宜产生拉应力,当有可靠经验时可适当放松;三级---允许出现裂缝得构件,按荷载准永久组合并考虑长期作用影响计算时,构件得最大裂缝宽度不应超过表3、4、5规定得最大裂缝宽度限值、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3、4、5条结构构件应根据结构类别与本规范表3、5、2规定得环境类别,按表3、4、5得规定选用不同得裂缝控制等级及最大裂缝宽度限值Wlim、表3、4、5结构构件得裂缝控制等级及最大裂缝宽度限值┏━━━━━━┳━━━━━━━━━━━━━━┳━━━━━━━━━━━━━━┓┃┃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环境类别┣━━━━━━━━┳━━━━━╋━━━━━━━━┳━━━━━┫┃┃裂缝控制等级┃Wlim(mm)┃裂缝控制等级┃Wlim(mm)┃┣━━━━━━╋━━━━━━━━╋━━━━━╋━━━━━━━━╋━━━━━┫┃一┃┃0、3(0、4) ┃┃0、2┃┣━━━━━━┫┣━━━━━┫三级┣━━━━━┫┃二 a ┃┃┃┃0、1┃┣━━━━━━┫三┃┣━━━━━━━━╋━━━━━┫┃二b┃┃0、2 ┃二级┃━┃┣━━━━━━┫┃┣━━━━━━━━╋━━━━━┫┃三a、三 b ┃┃┃一级┃━┃┗━━━━━━┻━━━━━━━━┻━━━━━┻━━━━━━━━┻━━━━━┛注:1、表中得规定适用于采用热轧钢筋得钢筋混凝土构件与采用预应力钢丝、钢绞线及热处理钢筋得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当采用其她类别得钢丝或钢筋时,其裂缝控制要求可按专门标准确定;2、对处于年平均相对湿度小于60%地区一类环境下得受弯构件,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可采用括号内得数值;3、在一类环境下,对钢筋混凝土屋架、托架及需作疲劳验算得吊车梁,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应取为0、2mm;对钢筋混凝土屋面梁与托梁,其最大裂缝宽度限值应取为0、3mm;4、在一类环境下,对预应力混凝土屋面梁、托梁、屋架、托架、屋面板与楼板,应按二级裂缝控制等级进行验算;在一类与二类环境下,对需作疲劳验算得须应力混凝土吊车梁,应按一级裂缝控制等级进行验算;5、表中规定得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得裂缝控制等级与最大裂缝宽度限值仅适用于正截面得验算;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得斜截面裂缝控制验算应符合本规范第8章得要求;6、对于烟囱、筒仓与处于液体压力下得结构构件,其裂缝控制要求应符合专门标准得有关规定;7、对于处于四、五类环境下得结构构件,其裂缝控制要求应符合专门标准得有关规定;8、表中得最大裂缝宽度限值用于验算荷载作用引起得最大裂缝宽度、一、《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3、3、3条梁端箍筋加密区得长度、箍筋得最大间距与最小直径应按表6、3、3采用,当梁端纵向钢筋配筋率大于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应加大2mm、表6、3、3 梁端箍筋加密区得长度、箍筋得最大间距与最小直径┏━━━━┳━━━━━━━━━━┳━━━━━━━━━━━┳━━━━━━━━┓┃抗震等级┃加密区长度(mm) ┃箍筋最大间距(mm)┃箍筋最小直径(mm)┃┃┃(取较大值) ┃(取较小值) ┃┃┣━━━━╋━━━━━━━━━━╋━━━━━━━━━━━╋━━━━━━━━┫┃一┃2*hb,500┃hb/4,6d,100┃10┃┃二┃┃hb/4,8d,100 ┃8 ┃┣━━━━┫┣━━━━━━━━━━━╋━━━━━━━━┫┃三┃1、5*hb,500 ┃┃8┃┣━━━━┫┃hb/4,8d,150┣━━━━━━━━┫┃四┃┃┃ 6 ┃┗━━━━┻━━━━━━━━━━┻━━━━━━━━━━━┻━━━━━━━━┛注:1、d为纵筋直径,hb为梁截面高度、2、梁高不小于1m 时,梁端箍加密区箍筋得最大间距应允许为hb/6,但不应大于200mm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2、9、2条对截面高度h>800mm得梁,其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对截面高度h≤800mm得梁,其箍筋直径不宜小于6mm、梁中配有计算需要得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直径尚不应小于纵向受压钢筋最大直径得0、25倍、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0、2、8、3条框支梁支座处(离柱边1、5倍梁截面高度范围为)箍筋应加密,加密区箍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间距不应大于100mm、一、《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3、7条在非加密区得箍筋间距≤2倍得加密区箍筋间距、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表9、2、9┏━━━━━━┳━━━━━━━━━┳━━━━━━━━━┓┃梁高h(mm) ┃V>0、7*ft*b*h0 ┃V<=0、7*ft*b*h0 ┃┣━━━━━━╋━━━━━━━━━╋━━━━━━━━━┫┃≤300 ┃150 ┃200┃┣━━━━━━╋━━━━━━━━━╋━━━━━━━━━┫┃300<h≤500┃200 ┃300┃┣━━━━━━╋━━━━━━━━━╋━━━━━━━━━┫┃500<h≤800┃250 ┃350 ┃┣━━━━━━╋━━━━━━━━━╋━━━━━━━━━┫┃h>800┃300 ┃400 ┃┗━━━━━━┻━━━━━━━━━┻━━━━━━━━━┛一、《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表6、3、3 梁端箍筋加密区得长度、箍筋得最大间距与最小直径┏━━━━┳━━━━━━━━━━┳━━━━━━━━━━━┳━━━━━━━━┓┃抗震等级┃加密区长度(mm) ┃箍筋最大间距(mm) ┃箍筋最小直径(mm)┃┃┃(取较大值) ┃(取较小值) ┃┃┃一┃2*hb,500┃hb/4,6d,100┃10┃┣━━━━╋━━━━━━━━━━╋━━━━━━━━━━━╋━━━━━━━━┫┃二┃┃hb/4,8d,100 ┃8┃┣━━━━┫┣━━━━━━━━━━━╋━━━━━━━━┫┃三┃1、5*hb,500┃┃8┃┣━━━━┫┃hb/4,8d,150 ┣━━━━━━━━┫┃四┃┃┃6┃┗━━━━┻━━━━━━━━━━┻━━━━━━━━━━━┻━━━━━━━━┛注:1、d为纵筋直径,hb为梁截面高度、2、梁高不小于1m 时,梁端箍加密区箍筋得最大间距应允许为hb/6,但不应大于200mm、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0、2、8、3条框支梁支座处(离柱边1、5倍梁截面高度范围为)箍筋应加密,加密区箍筋直径不应小于10mm,间距不应大于100mm、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表9、2、9梁中箍筋得最大间距(mm)┏━━━━━━┳━━━━━━━━━┳━━━━━━━━━┓┃梁高h(mm)┃V>0、7*ft*b*h0 ┃V<=0、7*ft*b*h0 ┃┣━━━━━━╋━━━━━━━━━╋━━━━━━━━━┫┃≤300┃150┃200 ┃┣━━━━━━╋━━━━━━━━━╋━━━━━━━━━┫┃300<h≤500┃200 ┃300 ┃┣━━━━━━╋━━━━━━━━━╋━━━━━━━━━┫┃500<h≤800┃250 ┃350┃┣━━━━━━╋━━━━━━━━━╋━━━━━━━━━┫┃h>800┃300┃400 ┃《混凝土构造手册》图3、3、2当梁宽<400n=2, ≥400n=4一、《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3、8条梁箍筋加密区长度内得箍筋肢距:一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00mm与20倍箍筋直径得较大值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50mm与20倍箍筋直径得较大值四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300mm二、《混凝土构造手册》图3、3、2当梁宽<400 n=2,≥400 n=4一、《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11、3、9条一级:ρsv≥0、3ft/fyv二级:ρsv≥0、28ft/fyv三、四级:ρsv≥0、26ft/fyv二、《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2、9、3条当V>0、7ft*b*ho时,箍筋得配箍率ρsv(ρsv=Asv/(b*s)尚不应小于0、24ft/fyv、三、《高层建筑混凝土技术规程》10、2、7条框支梁最小配箍率:特一级:ρsv≥1、3ft/fyv一级:ρsv≥1、2ft/fyv二级:ρsv≥1、1ft/fyv非抗震区:ρsv≥0、9ft/fyv一、《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2、13条当梁得腹板高度hw≥450mm时,在梁得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得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bhw得0、1%,且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0、2、8、2条沿梁高应配置间距不大于200、直径不小于16mm得腰筋、一、《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9、2、13条当梁得腹板高度hw≥450mm时,在梁得两个侧面应沿高度配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不包括梁上、下部受力钢筋及架立钢筋)得截面面积不应小于腹板截面面积bhw得0、1%,且其间距不宜大于200mm、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0、2、8、2条沿梁高应配置间距不大于200、直径不小于16mm得腰筋、。
框架梁、板钢筋施工要求
框架梁、板钢筋施工要求
1、梁筋绑扎时,主梁与次梁同时进行。
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次梁钢筋在上,主梁筋在下。
2、纵筋直径≥φ20的钢筋其连接均为直螺纹接头,其余接头采用闪光对焊或绑扎搭接。
钢筋接头应错开主要受力部位,上部钢筋在跨中1/3连接,底筋不得在跨中1/3连接;在同一连接区段,钢筋接头百分率不大于50%。
3、主次梁交接处,除设吊筋(2φ20)外,在主梁上次梁两侧各设四道加密箍筋,其直径及肢数均同该跨箍筋。
4、箍筋弯钩叠合处,在梁中应交错绑扎在不同架立筋上。
5、楼板钢筋伸入梁内时,板底筋锚固长度≥15d及150;面筋锚固长度:Ⅰ级钢筋为250,Ⅱ级钢筋为35d。
板筋伸入钢筋砼墙体、框架柱时,面筋、底筋锚固长度均为35d。
6、在核心筒四角的楼板应设置斜放的加强钢筋,每侧各8φ14,间距100,放置在板厚的中部。
7、钢筋绑扎完后,在通道处铺设马道板,禁止在钢筋上面任意踩踏。
8、梁钢筋保护层,底筋每套2个PC25-10-32型,间距1m;侧面保护层每套4个PW25-6-13型,间距1.5m;楼板底筋保护层采用PC15-9-13型,设置间距600。
框架梁配筋有什么注意
框架梁配筋有什么注意在进行框架梁配筋时,一些注意事项是:1. 遵循相关标准:在进行框架梁配筋时,必须遵循相关的设计规范和标准,如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建筑设计规范等,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2. 分析荷载:在进行框架梁配筋时,必须准确分析和计算荷载。
荷载包括常规荷载、活荷载和地震荷载等。
通过合理的荷载分析,可以确定所需的配筋量和布局。
3. 梁的尺寸确定:在进行梁配筋时,需要根据荷载、跨距和支承条件等因素确定梁的尺寸。
尺寸确定后,才能进行配筋设计。
4. 准确计算受力状态:在进行框架梁配筋时,需要准确计算梁的受力状态,包括正弯矩、剪切力、弯矩等。
根据不同的受力状态,可以进行相应的配筋设计。
5. 注意截面性能:在进行梁配筋时,必须考虑梁的截面性能,包括截面的抗弯承载力、抗剪承载力和抗扭能力等。
通过合理的配筋设计,可以提高梁的截面性能,保证结构的安全性。
6. 考虑钢筋的可施工性:在进行配筋设计时,需要考虑钢筋的施工性。
钢筋的布置和连接应符合施工要求,并且便于施工人员操作和安装。
7. 合理选择钢筋材料:在进行梁配筋时,需要合理选择钢筋材料。
钢筋的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并具有良好的延性和承载能力。
8. 注意钢筋的保护层要求:在进行梁配筋时,需要注意钢筋的保护层要求。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需要有一定的保护层,以防止钢筋锈蚀和损坏。
9. 注意施工缝和连接部位:在进行梁配筋时,需要特别注意施工缝和连接部位的配筋。
这些部位的配筋设计应根据不同的受力和变形状态进行。
10. 进行配筋构造布置:在进行梁配筋时,需要进行配筋构造的布置。
通过合理的配筋布置,可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承载能力。
总之,在进行框架梁配筋时,需要综合考虑荷载、尺寸、受力状态、截面性能、施工性和材料选择等因素,以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同时,根据具体的设计要求和施工要求进行配筋设计,保证配筋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框架梁配筋率要求
框架梁配筋率要求一、框架梁配筋率要求咱来唠唠框架梁配筋率要求哈。
这配筋率啊,可是框架梁设计里超级重要的一事儿呢。
1. 什么是框架梁配筋率配筋率简单说就是钢筋的横截面积和梁的有效截面面积的比例。
就好比一个蛋糕里水果占整个蛋糕的比例一样,钢筋就是那水果,梁的截面就是整个蛋糕。
这配筋率可不能随便定,得根据好多因素来确定呢。
2. 影响配筋率的因素首先是梁的受力情况。
如果梁承受的荷载很大,像那些大型建筑里的框架梁,可能要承担很多层的重量,那配筋率就得高一些。
就像一个大力士,他得有更强壮的肌肉(钢筋)来支撑呀。
还有梁的跨度。
跨度大的梁,中间部分就更容易变形,这时候就需要更多的钢筋来抵抗变形,配筋率也就相应要提高。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也有关。
如果混凝土强度高,它自己就能承受一部分力,那钢筋可能就不需要那么多,配筋率就可以适当降低。
3. 规范中的配筋率要求在不同的建筑规范里,对框架梁配筋率有明确的下限和上限要求。
下限是为了保证梁有足够的承载能力,要是配筋率低于下限,梁就可能在受力的时候突然坏掉,那可就危险了。
上限呢,是为了防止配筋太多,出现超筋破坏。
超筋破坏就是钢筋太多了,混凝土还没发挥好它的作用,梁就先因为钢筋屈服而破坏了,这就很不划算啦。
一般来说,最小配筋率大概在百分之零点几到百分之一点几之间,具体数值还得看梁的类型(比如是抗震框架梁还是普通框架梁)、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因素。
最大配筋率也有规定,通常是百分之二到百分之三左右。
4. 实际工程中的考虑在实际工程里,设计师可不能只按照规范的最小值或者最大值来配筋。
得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像建筑物的重要性啊,如果是医院、学校这些重要建筑,可能会稍微提高配筋率来保证安全。
还有就是考虑经济性,不能一味地增加配筋率,那样会增加成本的。
而且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也要严格按照设计的配筋率来施工。
要是施工的时候钢筋放少了或者放多了,都可能导致梁的性能不符合要求。
5. 配筋率与结构安全的关系合适的配筋率是结构安全的关键。
梁配筋规范要求
注意部位参见规范纵向钢筋《砼规》P109,8.5.1《砼规》P118,9.2.7梁设计相关规定汇总结构类型相关规定砼结构构件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应不小于附表1规定的数值。
《砼规》P115,9.2.1《砼规》P115,9.2.6《砼规》P119,9.2.9梁3、梁上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30mm和1.5d;梁下部钢筋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
当下部钢筋多于2层时,2层以上钢筋水平方向的中距应比下面2层的中距增大一倍;各层钢筋之间的净间距不应小于25mm和d,d为钢筋的最大直径。
4、在梁的配筋密集区域宜采用并筋的配筋形式。
纵向受力钢筋2、截面高度大于800mm的梁,箍筋直径不宜小于8mm;对截面高度不大于800mm的梁,不宜小于6mm。
梁中配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拉钢筋时,箍筋直径尚不应小于d/4,d为受压钢筋的最大直径。
3、梁中箍筋的最大间距宜符合附表2的规定;当V大于0.7f t bh 0+0.05N po 时,箍筋的配筋率尚不应小于0.24f t /f yv 。
4、在梁中配有按计算需要的纵向受压钢筋时,箍筋应符合以下规定: 1)箍筋应做成封闭式,且弯钩直线段长度不应小于5d,d为箍筋直径。
2)箍筋的间距不应大于15d,并不应大于400mm。
当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5根且直径大于18mm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d,d为纵向受压钢筋的最小直径。
3)当梁的宽度大于400mm且一层内的纵向受压钢筋多于3根时,或当梁的宽度不大于400mm但一层内的纵向受压 钢筋多于4根时,应设置复合箍筋。
1、按承载力计算不需要箍筋的梁,当截面高度大于300mm时,应沿梁全长设置构造箍筋;当截面高度h=150mm~300mm时,可仅在构件端部l 0/4范围内设置构造箍筋,l 0为跨度。
但当在构件中部l 0/2范围内有集中荷载作用时,则应沿梁全长设置箍筋。
当截面高度小于150mm时,可以不设置箍筋。
框架梁配筋规格
框架梁配筋规格【原创实用版】目录1.框架梁的概念与作用2.框架梁配筋的原理3.框架梁配筋的规格选择4.框架梁配筋的注意事项正文1.框架梁的概念与作用框架梁是指由梁和柱组成的结构体系,主要承受建筑物的竖向荷载,并将其传递到基础上。
框架梁作为建筑物的主要承重构件,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
在框架梁结构中,配筋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框架梁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2.框架梁配筋的原理框架梁配筋的主要目的是增强梁的抗弯性能和抗剪性能。
在框架梁受力过程中,钢筋承受拉力,而混凝土则承受压力。
通过合理配置钢筋,可以有效降低梁的变形和挠度,从而保证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
3.框架梁配筋的规格选择框架梁配筋的规格选择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 梁的材料性能:包括混凝土的强度等级、钢筋的种类和强度等级等。
(2) 梁的截面尺寸:梁的截面尺寸决定了钢筋的截面面积,从而影响钢筋的承载能力。
(3) 梁的受力情况:根据梁的受力类型(如均布荷载、集中荷载等)和荷载大小,确定所需的钢筋规格。
(4) 规范要求:根据我国现行的建筑设计规范,选择合适的钢筋规格。
4.框架梁配筋的注意事项(1) 确保钢筋的质量:选择合格的钢筋材料,避免使用劣质钢筋,影响框架梁的安全性能。
(2) 钢筋的焊接和连接:钢筋焊接和连接的质量直接影响框架梁的强度和稳定性,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
(3) 钢筋的布置和锚固:合理布置钢筋,确保钢筋在混凝土中的锚固长度,以提高框架梁的抗震性能。
(4) 钢筋的防腐处理:对于暴露在空气中的钢筋,应进行防腐处理,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总之,框架梁配筋是框架梁结构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合理的配筋设计可以有效提高框架梁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寿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0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
6.3.4 梁的钢筋配置,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2.5%。沿梁全长顶面、底面的配筋, 一、二级不应少于2ф14,且分别不应少于梁顶面、底面两端纵向配筋中较大 截面面积的1/4;三、四级不应少于2ф12。 2 、一、二、三级框架梁内贯通中柱的每根纵向钢筋直径,对框架结构不应大 于矩形截面柱在该长的1/20;对其他结构类型的框架不宜大于矩形截面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 1/20,或纵向钢筋所在位置圆形截面柱弦长的1/20。
3 、梁端加密区的箍筋肢距,一级不宜大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
二、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四级不宜大于300mm。
2010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
6.3.3 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各项要求:
1 梁端计入受压钢筋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和有效高度之比,一级不应大于0.25,二、三级
不应大于0.35。 2 梁端截面的底面和顶面纵向钢筋配筋量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不应小于 0.5,二、 三级不应小于0.3。
3 梁端箍筋加密区的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最小直径应按表6.3.3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