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罗尔斯分配理论的中国解读(一)
罗尔斯分配理论的中国解读(一)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是基于西方文化背景,更确切地说,是基于美国的现实背景提出来的。
在罗尔斯看来,当今美国社会已经解决了政治方面的平等,但在经济方面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现象。
因此,他的正义理论,尤其是差别原则,主要是解决经济的不平等问题。
本文并不打算对富有争议的差别原则进行批判性考察,而只就其理论本身进行分析,找出与中国语境的切合点,凸现它与当代中国对话的可能性,为进一步解读罗尔斯理论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意义提供一点思路。
一、罗尔斯的差别原则罗尔斯的差别原则理论主要是一种公平的经济分配理论,是在批判当代“流行”观点发展起来的。
他认为,在我们的社会里,支持经济分配的流行方式是诉求“机会平等”的理念。
当且仅当存在着获取职务和地位——它们会带来相应的收入和名望——的公平竞争时,收入和名望的不平等才被认为是合理的。
这里暗含着不论较不利者是否从这种不平等中收益,这种不平等收入都是公正的。
成功或失败都应该是我们自由选择和努力的结果,是我们自己挣来的,而不是被赋予的。
在一个机会平等的社会里,收入的不平等是公正的,因为成功是一种“奖励”,它只给那些“应该得到”的人。
然而,罗尔斯对此持反对意见。
他认为,这个观点确实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因为在分配职位时确实要有机会平等,这破除了社会的不平等带来的恶果,但是,还有一种不应得的不平等被这种观点所忽视。
社会的不平等的确不应得,仅仅因为这种不应得的不平等就使得某人的命运变坏,这当然是不公平。
但自然的不平等难道就应得?正如没有人天生就应该属于某个特定的阶级、性别或种族一样,没有人生来就应该是残疾或智商极高。
所以,分配不应该受到从道德的角度看是任意的因素的影响。
自然天赋与社会境况都只是纯粹的运气,但人们的道德权利却不应该依据纯粹的运气。
据此,罗尔斯运用他独特的社会契约方法,借助诸如“原初状态”和“无知之幕”等理论解释性装置,发展了他自己的原则。
他认为,在“无知之幕”的理想状态下,人们同意并享受公民的平等自由权利以及政治社会的一切条件,如机遇、职位和其他公共事物或公共物品。
分配正义:中国的理论与实践
而 愈来愈 引 人关 注 。在 中 国 , 会 分 配 是 否 正义 , 社
在 现代 西方 大 多数正 义 理论 研究 者 们 的眼 中 ,
对 于 国家 理念 而言 , 已经 演变 成 为 一个 促 进社 会 矛 正 义 的现 实性 是 功利 的 , 因此 分 配 的正 义成 为现代 盾 和解 、 成社 会 和 谐 的政 治 哲 学 问题 ; 于 政府 学者 们研 究 的重点 , 论是 罗 尔 斯 、 齐 克 , 是 沃 达 对 无 诺 还
而言, 已经成为衡量其政治 良心 的政治伦理 问题 ; 尔泽 , 都十分注重对分配正义的研究。并且他们各
对公 民而 言 , 一 个其 判断 是 否真 正 享 有 国 民待 就是 遇 的标准 问题 。 中国需要 从 观念 、 值 、 度 、 价 制 实践
主义 事业稳 定健康 发 展 。
一
等 多层面对 分配 正义 进行 全方 位 探 讨 , 以促 进社 会 怎样 实现 共 同体 的最 大 价 值 等 。应 该 说 这 些分 配
、
分 配 正 义 研 究 不 应 该 仅 仅 是 西 方 正
义理论的传统 , 它更应 该是 社 会主 义 中国正
义 理 论 的核 心 问题
国家在分配中的作用 、 政府 和社会 的关 系、 社会福
从未停歇, 赋予 了它极为 丰富的内涵 。不过 , 在人 有极其深刻的影响 , 因为每一种社会关 系“ 首先是 作 为 利益关 系表 现 出来 ”2n 所 以人们 通 常把 社 L( , J 类 历经 的如 此众 多的分 配实 践 中 , 有一 个 甚 至 比物
质匮乏条 件下 分配 还要 麻烦 、 要 更挑 战人类 智 慧 还
陈毅 君 , 曾恩 全
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
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摘要:分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
文章主要对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产生、发展及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时期的发展研究为主线,具体运用历史与现实统一的分析方法,探讨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在中国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并创造性的把按劳分配的方式与其他分配方式相结合,从而丰富了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
关键词:马克思;按劳分配;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一、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一)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形成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经历了长期的发展过程。
在19世纪50年代末,马克思阐述了按劳分配的分配方式的方法论原则和按劳分配的思想,这时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已初步形成。
1.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思想来源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在对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亚当.斯密相关的经济思想研究过程中,根据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分配方式的不公平,提出了“按才分配”的思想。
傅立叶的“按劳动、资本、才能比例分配”的思想认为每个人的劳动收入的多少应以他的劳动数量为基础,并提出劳动报酬应以劳动种类为标准,他的这种思想相对圣西门“按才能分配”的思想是一种较大进步。
欧文的“按劳动时间计酬”的思想设想在公社里每个人都要“各尽所能”地劳动,而公社“对于劳动和知识,一般是按照所耗费的时间给酬的。
”[1](P.380)欧文的这一思想在他的学生勃雷那里得到了完善。
勃雷并明确的提出了对个人消费品实行按劳分配的观点。
欧洲杰出的空想社会主义者创立了按劳分配理论,虽然有自己的历史局限性,但都推动了按劳分配理论的向前发展。
这些分配理论为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提供了思想材料。
马克思在批判地吸收空想社会主义者思想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按劳分配理论。
2.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形成过程马克思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发展、灭亡的规律,资本主义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必然会被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所代替。
在共产主义社会实现以前,社会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应以按劳分配为标准。
分配理论与中国现行分配方式的研究
(二)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分配理论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分配理论是简单的按劳分配论。 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1760~1825年)认为,在从事有益工作的 人联合的社会----“实业制度”中,由于一切特权都将被取消,“个 人的地位将取决于他们的能力,报酬将取决于他们的业务。” 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1771~1858年)用自己的财产在美国印地安 纳洲组织的“新协和公社”中实行按劳分配。后来,在他的“合作公 社”中设计收入分配时指出:“这种社会的成员将通过简易、正常、 健康和合理的工作,生产出满足其消费欲望还有余的、为数极多的剩 余产品。因此,可以让每个人都随便到公社的总仓库去领取他所要领 的任何物品。” (三)马克思科学的按劳分配理论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把亚当·斯密的“三个根本源 泉”理论概括为“斯密教条”进行严厉批判,指出一切收入和一切可 交换价值的源泉归根结底来自劳动创造的价值,从而创立可科学的劳 动价值论。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剥削阶级集团 如何瓜分剩余价值,预见了社会主义分配问题。马克思认为收入分配 制度是一定的经济制度和生产关系的反映。在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 即社会主义阶段:整个社会将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劳动者除了个人的
革。政府出台的政策也主要是针对收入过低而采取的措施。可概括
为:(1)国民收入流程上开始了改革,包括调整国家、企业和个人的
第三次分配:理论、实践与政策建议
第三次分配:理论、实践与政策建议一、概述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分配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之后,第三次分配作为一种新型的分配方式,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第三次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之后,通过道德、文化、社会机制等多种手段,对社会资源进行再次分配的过程。
它强调社会公平和正义,旨在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本文将对第三次分配的理论基础、实践案例以及政策建议进行深入探讨。
我们将阐述第三次分配的理论依据,包括社会公平理论、正义理论等,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我们将通过案例分析,展示第三次分配在不同领域、不同地区的实践情况,揭示其在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和挑战。
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践经验,我们将提出一系列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第三次分配的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通过本文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深化对第三次分配的理解,推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为实现社会公平、正义和和谐稳定做出贡献。
1. 第三次分配的概念及其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第三次分配,也被称为社会分配,是指在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之后,通过社会公益事业的方式,对个人收入进行自愿、非强制性的再次分配。
它主要依赖于社会道德、公众自觉以及慈善组织的力量,以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缩小贫富差距,推动社会和谐稳定。
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第三次分配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第三次分配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要手段。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初次分配主要基于市场效率和贡献,再分配则主要由政府通过税收和社会保障制度进行。
这两种分配方式难以完全消除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公。
第三次分配通过社会公益事业,能够进一步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第三次分配对于提升社会福祉、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慈善捐赠、志愿服务等公益活动,不仅可以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条件,还能提升整个社会的福祉水平。
同时,这种公益行为有助于增强社会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三次分配还能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浅析“按劳分配”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浅析“按劳分配”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按劳分配”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分配制度中的一种分配方式,其理论基础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和社会主义分配原则来分析,实践经验则可以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劳动力市场和分配制度改革等方面进行探讨。
从理论基础来看,“按劳分配”可以追溯到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
劳动价值论认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劳动的时长和强度是衡量价值的标准。
按劳分配正是基于这个理论基础,根据劳动者所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进行分配。
按劳分配既体现了劳动者个体劳动的价值,也是劳动者得到相应报酬的一种正当方式。
按劳分配也符合社会主义分配原则。
社会主义追求公平与效率的统一,而按劳分配能够体现这一目标。
按劳分配有助于激励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劳动者的努力工作和提高生产效率。
按劳分配也能够防止贪污腐败等现象的出现,保障了广大劳动者的权益。
从实践经验来看,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劳动力市场形成了一种多元化的分配体制。
劳动力市场的形成使得劳动者有了更多选择的余地,他们可以通过选择不同的工作岗位和行业来获得更好的报酬。
劳动力市场的竞争也使得劳动者不得不通过提高技能和学习新知识来增加自身的竞争力,进而获取更高的报酬。
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为按劳分配提供了一种良好的实践环境。
我国对分配制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劳动力市场的繁荣也推动了分配制度的不断完善。
从集体所有制到个人所有制的转变,从保障型分配到激励型分配的转变,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
我国积极探索和实施绩效工资、股权激励、分红等多种分配方式,使得按劳分配更加灵活多样化,体现了更高效率和公平公正的原则。
“按劳分配”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相辅相成,共同支持了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分配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背景下,按劳分配也将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的繁荣和发展。
浅析“按劳分配”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浅析“按劳分配”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1. 引言1.1 按劳分配的概念按劳分配是指按照个体劳动量或劳动贡献的大小来确定分配资源、财富和待遇的原则。
这一分配方式认为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应当得到相应的回报和待遇。
根据按劳分配的原则,个体在社会经济活动中所作出的劳动越多,获得的报酬也就应当越多,这符合劳动者的劳动贡献与所得之间的公平关系。
按劳分配的基本思想是以劳动为本位,以劳动者的付出为决定性因素,对各种劳动形式和生产要素进行合理的价值评估和分配。
按劳分配强调个体劳动的价值和作用,让个体根据自己的劳动贡献来分享社会财富,激发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社会的发展和稳定。
按劳分配的实践要求建立完善的劳动权利保障制度,确保劳动者能够公平地参与、分享和获得劳动成果,促进社会公正和稳定。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一,是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的重要基础。
1.2 按劳分配的理论基础按劳分配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劳动价值论和公平正义理论。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劳动价值论认为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劳动时间是决定商品价值的基本因素,因此按劳分配是符合劳动价值论的一种分配方式。
按劳分配的理论基础也包括公平正义理论,即按照每个人的贡献来分配资源,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通过按劳分配,可以激励人们更加努力工作,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社会财富的总量,从而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按劳分配的理论基础也在社会主义国家得到了实践,例如在苏联和中国等国家建立了按劳分配的制度。
在中国的实践中,按劳分配通过各种形式逐步完善,包括按劳分配的按劳分配的劳动力价格确定、劳动力价格标准定额制、共有制单位利润分配、外部因素影响等等。
实践表明,按劳分配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加以解决和完善。
2. 正文2.1 马克思主义对按劳分配的理论探讨马克思主义对按劳分配的理论探讨主要体现在对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基础上。
浅析“按劳分配”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浅析“按劳分配”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项基本原则,是现代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一种分配形式。
其理论基础可以追溯到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认为,劳动是创造财富的源泉,因此,分配应该以劳动的贡献为基础。
这一理论认为,每个人的劳动贡献是不同的,因此分配的结果也应该是不同的,这就是“按劳分配”的基本原则。
在实践中,“按劳分配”最早呈现出的是“工分制”,即各项工作由国家或企业定额配给相应的工分。
后来,根据实际情况出现了一些分配方式,比如按照劳动时间或生产的数量分配工资等。
这些方式都是以劳动贡献为核心,根据不同的工作量、工种、难度等因素进行合理分配。
通过这种方式,每个人的贡献得到了相应的回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也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在中国的实践中,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坚持“按劳分配”的理论和实践。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实行了“农村土地改革”,这种改革就是依据“按劳分配”的原则,在保障土地分配的公平性的同时,鼓励农民积极生产,提高农业产值和个人收入水平。
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推行了物质和非物质两种分配方式相结合的新型分配制度。
这种分配制度除了保障了劳动者的基本生活以外,还鼓励劳动者通过自主劳动来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
这使得劳动者能够享受到自己辛勤劳动所创造的成果,提高了劳动积极性和生产力。
总之,“按劳分配”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一项基本原则,它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分配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在实践中,通过该原则的贯彻,我们能够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生产积极性,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进一步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
收入分配理论及对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启示论文
收入分配理论及对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启示论文按劳分配就是按劳动者为社会提供的劳动量来分配个人消费品,实行等量劳动相交换的原则。
可分配的份额不是社会总产品,劳动所得不是不折不扣的,下面是收入分配理论及对我国收入分配改革的启示。
按劳分配具有无法比拟的先进性,它反对凭借生产资料无偿占有他人劳动,否定不劳而获和少劳多得。
其局限性集中体现在按劳分配中的平等权利是资产阶级权利,平等只是在于以同一尺度劳动作为分配的标准上,不平等是以承认劳动能力差异的天然特权和同等劳动能力而因家庭人口不同带来的富裕差别而言的。
按劳分配理论中国化历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十分重视分配关系问题,一方面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另一方面根据中国的实际提出要允许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靠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党的十三大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方式不可能是单一的。
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中指出:个人收入分配要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体现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
党的十六大指出:调整和规范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目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所面临的困境(一)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悬殊、收入结构不合理国际上普遍认为基尼系数超过0.4这个警戒线就会危机社会稳定。
国际权威机构的研究表明,2011年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突破0.5。
由此可见我国收入差距已较大,财富越来越集中在少数人手中。
目前我国的个人收入结构呈金字塔型,中等收入者阶层数量严重不足。
在发达国家,中等收入者比重一般在40%60%以上,而2003年我国中等收入者比重仅为19%。
这种金字塔型收入结构挫伤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不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威胁着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浅析“按劳分配”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浅析“按劳分配”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分配制度,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分配制度强调按照个人劳动的贡献来确定个人应得的收入和物质待遇,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原则,旨在激励人们努力工作,提高生产力。
本文将从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两个方面对按劳分配进行浅析。
一、按劳分配的理论基础按劳分配的出发点是以劳动为分配的核心要素,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
按劳分配适应于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有着以下几个理论基础:1. 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按照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商品价值的基础。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了社会财富,因此按劳分配体现了劳动者的劳动绩效和贡献,符合社会主义经济规律。
2. 体现公平正义原则按劳分配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公平正义原则,即个人的收入应该与其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相一致。
这样的分配制度有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有利于减少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的稳定。
3. 有利于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力按劳分配制度鼓励每个劳动者通过自己的劳动来获得报酬,劳动多者得到的报酬也相对较多,这样可以有效地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力,进而促进社会生产和经济发展。
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分配制度,有其坚实的理论基础。
它是以劳动为基础的分配形式,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符合社会主义的经济规律,有利于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按劳分配的实践经验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分配方式,在我国得到了长期的实践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经验与成果。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有关按劳分配的实践经验:1. 健全完善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在按劳分配的实践中,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劳动者权益保障制度,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这包括加强劳动法律法规的宣传和落实,建立劳动者参与分配决策的机制,保障劳动者的基本工资、福利待遇和劳动安全环境等。
分配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分配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摘要】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如何进行分配,马克思进行了设想,提出他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理论。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大地上建立起来后,毛泽东和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实际,探索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问题,虽然他们也有过一些失误,但是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分配理论。
【关键词】马克思分配理论毛泽东邓小平共同富裕一、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分配理论的设想在未来的社会中怎样进行分配?是按照贡献分配还是按照需要分配?这是从工人运动一开始就讨论的问题。
马克思关于新社会中分配问题的论述是同区别共产主义的两个阶段联系在一起的,他把分配关系看作是对“社会生产机体”和“生产者的发展程度”的说明,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刚刚废除之后,两种因素都还没有达到成熟程度,还不能实行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
马克思写道:“我们这里所说的是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哪个旧社会的痕迹。
所以,每一个生产者,在做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给予社会的一切……他们从社会方面领得一张证书,证明他们提供了多少劳动(扣除他们为社会基金而进行的劳动),而他凭这张证书从社会存储中领得和他所提供的劳动量相当的一份消费资料。
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全部领回来。
”因此,马克思认为,按劳分配原则是以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整个社会关系,首先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决定的。
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如果不是把需要拉平和缩减,则按需分配是以生产力发展到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达到的高水平为前提的;第二,只有克服了从阶级社会因袭下来的对劳动的对劳动的态度和旧的劳动分工,劳动才变成所有的人的生活的第一需要。
这同样,也是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范围内才能达到的。
因此,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对劳动效率进行经济刺激是必要的。
浅析“按劳分配”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
浅析“按劳分配”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指按照个人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来确定分配比例,通过劳动创造的价值来决定个人的收入和财富分配。
按劳分配体现了社会主义的公平原则,激励了劳动者的积极性,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本文将就按劳分配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进行浅析。
一、按劳分配的理论基础按劳分配符合社会主义公平和正义的原则。
在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积累和分配极不平等,导致了社会阶级分化和贫富差距的扩大。
而按劳分配则是一种相对公平的分配方式,充分尊重了每个人的劳动成果,有效地减少了收入差距,有利于构建一个更加公正的社会。
二、按劳分配的实践经验自从社会主义制度确立以来,按劳分配作为基本的分配方式,得到了广泛的实践和推广。
在中国,按劳分配在农村和城市都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农村,实行的是“包产到户”和“按劳分配”的制度。
农民根据自己的劳动和土地的质量不同,分得的收入也不同。
这样的分配方式激励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也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在城市,按劳分配体现在工资分配上。
按劳分配的工资制度,充分尊重了劳动者的付出和贡献。
劳动者通过努力工作,提高了单位和企业的生产效率,也就获得了相应的回报。
这样的分配方式有效地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力,也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和壮大。
在国际上,按劳分配的实践也得到了认可。
苏联和东欧国家在20世纪上半叶曾经实行过按劳分配为主体的经济体制,取得了较大的成功。
苏联在短短几十年内完成了从落后到先进、从贫穷到富裕的转变,证明了按劳分配的实践是可行的。
尽管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原则,有着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但在现实中也面临着不少挑战。
按劳分配在分配公平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由于个体的劳动质量和数量的不同,很难做到绝对公平,容易出现收入不均等的情况。
在现代经济中,按劳分配也面临着效率低下的问题。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很难简单地根据劳动的数量和质量来衡量一个人的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分配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变革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分配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变革【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分配制度经历了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变革。
在理论上,马克思主义分配理论得到了创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分配理论也逐渐形成。
实践中,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收入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与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也得到创新。
这些变革不仅使我国分配制度不断完善,还促进了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奠定了基础。
通过不断的探索与实践,我国的分配制度正逐步走向更加科学、公平的方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力。
【关键词】改革开放、分配制度、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计划经济、市场经济、收入分配、农村土地承包经营制度、完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变革、实践变革、基础。
1. 引言1.1 改革开放背景改革开放是我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步入了现代化建设的新时代。
改革开放的背景是我国经济长期落后、困境深重,亟需改革开放以突破经济发展的瓶颈。
改革开放政策的提出是对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反思和对国际环境的认识的结果,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伟大创举。
改革开放的主要动力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改革开放的基本思想是稳定国内经济,推进改革开放,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道路。
改革开放的基本任务是把我国经济搞上去,把经济建设作为中心任务,改变颓势,实现经济的振兴。
改革开放的根本目的是要打破封闭状态,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国际合作,发展国内经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改革开放的核心是推行市场化经济改革,以市场为导向,以市场为依托,以市场为准绳,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创造更多的发展机会。
改革开放的原则是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坚持改革开放的方向,坚持与时俱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1.2 分配制度的重要性分配制度的重要性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分配制度是社会经济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水平、社会公平与正义、国家的社会发展和稳定。
马克思的生产与分配理论与我国的分配实践
质 就是 生 产关 系 的 历史 性质 , 分配 关 系不 过表 示 生 产 平 而 言 。 “ 在 工 人 们 喝 汤 的那 个 汤 盆 里 盛 着 国 民劳 动 关 系的一 个方面 。 ” ① 马克思 的论述 说 明了, 处 在 与 的全 部 产 品 , 他 们 不 能 舀 出更 多 的 汤 , 既不 是 因为 汤 生 产 总 过 程 中 的 生产 关 系 决 定 了 分 配 关 系 , 而 不 是 盆 的容 量 小 , 也不 是 因 为汤 盆 里 盛 的 东 西 少 , 只 因为
关 系表 现 生 产关 系的一 个 方面 生产 决 定分 配 , 是 马 克思 政 治经 济 学 的一 个 非常
重 要 的基 本 原理 , 马 克 思指 出 : “ 分配关系 , 是 同 生产 导 致 两极 分化 和 经 济危机 过程 的历 史规 定 的特 殊社 会 形 式 , 以及 人们 在 他们 生 相 对 于 资产 阶级 而 言 , 工人 的低 工 资不 是从 绝 对
伦 理道 德色 彩 和 “ 理 性 原则 ” 的虚幻 , 把分 配 问题 的根 实 力量 , 回 归到 了客观 性和 物质 性 。
2 . 生产 与 分 配之 间的 矛 盾 对立 扩 大和加 深 时 , 会
1 . 一 定 的 分配 关 系是 一 定 生产 关 系的表 现 , 分 配 源放 置 于 生产 中, 从 实践 中寻 找发现 和 解 决 问题 的现
活 的再 生 产过 程 中互 相所 处 的 关系 相适 应 的, 并 且 是 意 义 上说 的 , 而 是从 扣 除物 价 因素 之 后 的实 际工 资 来 由这 些 形 式和 关 系 产 生 的 。这 些 分 配 关 系 的历 史 性 说 , 更 是 从 资本 所得 与 工人 所 得 的对 比之 中的相 对 水
罗尔斯分配理论的中国解读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是基于西方文化背景,更确切地说,是基于美国的现实背景提出来的。
在罗尔斯看来,当今美国社会已经解决了政治方面的平等,但在经济方面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现象。
因此,他的正义理论,尤其是差别原则,主要是解决经济的不平等问题。
本文并不打算对富有争议的差别原则进行批判性考察,而只就其理论本身进行分析,找出与中国语境的切合点,凸现它与当代中国对话的可能性,为进一步解读罗尔斯理论对中国现实问题的意义提供一点思路。
一、罗尔斯的差别原则罗尔斯的差别原则理论主要是一种公平的经济分配理论,是在批判当代“流行”观点发展起来的。
他认为,在我们的社会里,支持经济分配的流行方式是诉求“机会平等”的理念。
当且仅当存在着获取职务和地位——它们会带来相应的收入和名望——的公平竞争时,收入和名望的不平等才被认为是合理的。
这里暗含着不论较不利者是否从这种不平等中收益,这种不平等收入都是公正的。
成功或失败都应该是我们自由选择和努力的结果,是我们自己挣来的,而不是被赋予的。
在一个机会平等的社会里,收入的不平等是公正的,因为成功是一种“奖励”,它只给那些“应该得到”的人。
然而,罗尔斯对此持反对意见。
他认为,这个观点确实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因为在分配职位时确实要有机会平等,这破除了社会的不平等带来的恶果,但是,还有一种不应得的不平等被这种观点所忽视。
社会的不平等的确不应得,仅仅因为这种不应得的不平等就使得某人的命运变坏,这当然是不公平。
但自然的不平等难道就应得?正如没有人天生就应该属于某个特定的阶级、性别或种族一样,没有人生来就应该是残疾或智商极高。
所以,分配不应该受到从道德的角度看是任意的因素的影响。
自然天赋与社会境况都只是纯粹的运气,但人们的道德权利却不应该依据纯粹的运气。
据此,罗尔斯运用他独特的社会契约方法,借助诸如“原初状态”和“无知之幕”等理论解释性装置,发展了他自己的原则。
他认为,在“无知之幕”的理想状态下,人们同意并享受公民的平等自由权利以及政治社会的一切条件,如机遇、职位和其他公共事物或公共物品。
马克思分配正义理论及当代中国实践
收入 差 距不 断扩 大 ,贫 富悬殊 日益 明显 。如何做 到 分配 正 义 ,是 一个 重太 的现 实 问题 。因 此 ,重新解 读 马克 思分 配 正 义理 论 ,寻求 社会 主义 市场 经济 与 马克 思分 配正 义理 论
的契合 点 ,这对 于促 进我 国分 配 正义 的实现 具有 重 大 的理 论和 现 实意 义 。
配 正 义 的两 项 原 则: 按劳 分 配与 按 需分 配 。马 克 思指 出, 在 共产 义社 会低 级 阶段 实行按 劳分 配 。因为这 一 阶段 占统 治地位 的生 产关 系 是生产 资料 公有 制 ,但 由于 “ 权 利绝 不
利 益 分 配 一 直 都 是 经 济 领 域 关 注 的 重 点 。随 着 改 革 能超 出社会 的经 济 结构 以及 由经济 结构 所制 约 的社会 的文 开放 和 社会 主义 市场 经济 体 制的 建立和 发 展 ,分配 问题 愈 化 发 展 ” ,此 阶 段 刚 刚从 旧社 会 中脱 胎 出来 ,在 经 济 、道 来 愈受 到人 们 的关注 。分配 正义 关系 到经 济 的持续 健康 发
理论。
一
切 人 的 自由发 展 的条 件 。 ”这 就是 马 克 思 的分 配 正义 思
马 克思 从分 配正 义 的基 本理念 出发 ,通 过对 资 本主 义 想 的 真正 目的所在 。 社会 的异化 劳动 和私 有 制的批 判 以及对 未 来社会 分 配模 式 二 、当前 我国 分配正 义面 临的 困境
的各 种 形式 的分 配 ,也就 是 说,社 会组 织或 个人 依 据一 定 的价值 体 系 对参 与 分 配 的对 象所 实 施 的一 种 合 理化 对待 ,
是对 人 们利 益关 系 的一种 调 节,其 核 心是 分配 的公 正性 和 个 人 的能力 自由地 劳动 。这时 ,人 与人 之间才 实现 了真 正
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在我国的实践与发展
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在我国的实践与发展目录目录一、绪论 (1)(一)研究动因与意义 (1)(二)研究现状 (1)(三)研究方法 (3)(四)论文创新点 (4)二、马克思的按劳分配理论 (5)(一)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提出与形成 (5)1.批判地吸收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分配思想 (5)2.对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规律的考察研究 (6)(二)马克思按劳分配理论的科学内涵 (7)1.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按劳分配的实现前提 (8)2.“等量劳动相交换”是按劳分配的原则 (9)3.进行必要扣除之后的消费资料是按劳分配的对象 (9)4.“劳动券”是按劳分配的实现形式 (9)(三)按劳分配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10)三、按劳分配理论的中国化历程 (11)(一)起初阶段——单一按劳分配 (11)1.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 (11)2.毛泽东对按劳分配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11)3.按劳分配在现实中的偏差 (12)(二)成长阶段——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2)1.对分配制度进行新探索 (12)2.多种分配方式参与分配应运而生 (13)3.邓小平对按劳分配理论的创新 (14)(三)成熟阶段——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14) 1.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生产要素参与分配 (14)2.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15)3.江泽民和胡锦涛对按劳分配理论的突破 (15)四、我国收入分配领域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17)(一)我国收入分配领域所面临的突出问题 (17)1.收入分配不公,引发社会矛盾增多 (17)2.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两极分化严重 (19)东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二)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21)1.所有制改革下的资源占有上的不均衡 (21)2.资本效益的扩大与劳动价值的淡化 (22)3.“官本位”“物本位”思想驱使了分配领域中的乱象 (23)4.“效率优先”政策导向泛化及抑制分配不公的作用不足 (24)五、按劳分配理论指导下完善我国收入分配体系的对策 (25) (一)坚持并巩固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25)1.坚持和完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 (25)2.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25)3.提高劳动报酬在分配中的比重 (26)(二)建立市场型的收入分配机制 (26)1.实行“工资共决”模式 (26)2.要建立和完善统一的劳动力要素市场 (27)3.强化对企业工资分配的监督检查,健全支付保障机制 (27) (三)调整和完善收入分配政策,规范收入分配秩序 (28)1.对公务员薪酬机制进行整改,全面铲除灰色收益 (28)2.优化并完善收入分配的全局调控体系 (28)3.促进国企体制的变革 (29)(四)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政府宏观调控的能力 (29)1.最大限度地发挥税收的平衡作用 (29)2.着力提升政府的转移支付水平 (30)3.深化经济及政治体制改革 (30)结论 (32)参考文献 (33)致谢 (35)绪论一、绪论(一)研究动因与意义分配是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一重要环节,也是社会生产关系的一重要方面。
收入分配理论与中国收入分配现实
收入分配理论与中国收入分配现实引言在一个社会经济体系中,收入分配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不同的收入分配理论对于如何合理分配社会资源有着各自的观点和解决方案。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在过去几十年中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发展,但与此同时,收入分配差距也逐渐扩大,给社会经济稳定带来了挑战。
本文将探讨收入分配理论与中国收入分配现实之间的关系,分析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收入分配理论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理论主张,在一个理性的市场经济中,人们在各种选择之间会基于边际效用进行选择。
根据边际效用理论,收入的合理分配应当以追求整体社会效用最大化为目标。
这意味着收入应当按照个人贡献来分配,通过激励个人为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对效用理论相对效用理论提出,人们对收入的满足程度与其收入相对于他人的水平有关。
相对效用理论认为,人们在追求财富时更加关注自己与他人的比较,而不仅仅是自己的绝对收入水平。
因此,相对效用理论主张收入分配应当关注收入差距,通过减小差距提高整体社会的幸福感。
社会契约理论社会契约理论认为,社会的经济秩序是通过人们基于互相利益的契约建立起来的。
在一个社会契约的框架下,收入的分配公平性和效率性是同等重要的。
社会契约理论主张,收入应当根据人们所付出的努力和贡献进行合理分配,并通过社会保障的方式来弥补收入差距。
中国收入分配现实在中国的快速经济发展过程中,收入分配的差距不断扩大,给社会带来了许多问题。
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收入差距指数(Gini 系数)在过去几十年中逐渐上升,接近甚至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
这种不均衡的收入分配导致了社会经济不稳定和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增加。
造成中国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原因有多方面,其中包括:经济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调整中的困难,城乡差距的扩大,教育和医疗资源的不平等分配,以及部分富豪利用特权获取巨大财富等。
这些问题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挑战,如社会不满情绪的增加,贫富差距的进一步扩大以及社会不公平现象的加剧。
收入分配理论与中国收入分配现实
收入分配理论与中国收入分配现实一无论是作为一种思潮还是作为一门科学,经济学都肩负着不断改善人类生活的神圣使命。
对稀缺性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是完成这种使命的根本条件,这基本上是经济学家们的共识。
但对于收入分配是否有助于改善人类生活,经济学家们的观点却表现出很大的差异。
新古典经济学家把收入分配问题仅仅看作是一般价格形成问题中的一个方面。
在他们看来,只要市场机制能够充分发挥作用,生产要素按其价格所获得的收入就是公平合理的。
旧福利经济学把国民收入的总量和国民收入分配的均等程度作为经济福利提高的充分条件。
而新福利经济学则把收入分配排除在福利增加的条件之外。
社会福利函数论者认为经济效率只是社会福利达到最大化的必要条件,收入分配的公平才是充分条件。
但由于阿罗不可能定理的困惑,经济学家始终未能找到满足经济效率与公平分配的最优组合点的条件,这就给研究收入分配问题留下了极大的理论空间。
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崛起和美国“新政”的大规模实施,收入再分配已成为西方经济学和政府用来对付不平等现象的主要手段,西方国家风靡一时的“福利国家”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兴起的。
但是,20世纪70年代中期西方国家爆发了经济停滞与通货膨胀并发的“滞胀”,引致凯恩斯经济学危机,自由主义经济学思潮再度崛起。
瑞典社会民主党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大选中的失败、80年代初撒切尔夫人和里根在英、美的上台,都是在这种背景下发生的。
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管理成本的上升和对效率的负面影响,“福利国家危机论”一直比较流行。
但福利国家在提供信息和保健服务、消除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预防社会分化和利益冲突等方面所发挥的独特作用又难以否认。
不仅如此,西方国家强大的社会生产力又为政府实行再分配政策提供了丰厚的物质基础。
加之收入分配的过于悬殊不仅可能影响效率,而且其本身就与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念相冲突。
因此,收入分配问题重新成为西方经济学界关注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配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作者:孙婧
来源:《商情》2008年第14期
【摘要】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如何进行分配,马克思进行了设想,提出他关于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分配理论。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大地上建立起来后,毛泽东和邓小平,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实际,探索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问题,虽然他们也有过一些失误,但是提出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科学的分配理论。
【关键词】马克思分配理论毛泽东邓小平共同富裕
一、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分配理论的设想
在未来的社会中怎样进行分配?是按照贡献分配还是按照需要分配?这是从工人运动一开始就讨论的问题。
马克思关于新社会中分配问题的论述是同区别共产主义的两个阶段联系在一起的,他把分配关系看作是对“社会生产机体”和“生产者的发展程度”的说明,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刚刚废除之后,两种因素都还没有达到成熟程度,还不能实行共产主义的按需分配。
马克思写道:“我们这里所说的是这样的共产主义社会,它不是在它自身基础上已经发展了的,恰好相反,是刚刚从资本主义社会中产生出来的,因此它在各方面,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哪个旧社会的痕迹。
所以,每一个生产者,在做了各项扣除之后,从社会方面正好领回他给予社会的一切……他们从社会方面领得一张证书,证明他们提供了多少劳动(扣除他们为社会基金而进行的劳动),而他凭这张证书从社会存储中领得和他所提供的劳动量相当的一份消费资料。
他以一种形式给予社会的劳动量,又以另一种形式全部领回来。
”
因此,马克思认为,按劳分配原则是以共产主义第一阶段整个社会关系,首先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来决定的。
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如果不是把需要拉平和缩减,则按需分配是以生产力发展到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能达到的高水平为前提的;第二,只有克服了从阶级社会因袭下来的对劳动的对劳动的态度和旧的劳动分工,劳动才变成所有的人的生活的第一需要。
这同样,也是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范围内才能达到的。
因此,在共产主义社会第一阶段对劳动效率进行经济刺激是必要的。
二、中国分配理论的实践与发展
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是“各尽所能,按劳取酬”,这是中国共产党人早就了解的社会主义原则之一。
但其认识和实践上都经历了一个曲折发展的过程。
(一)毛泽东时期按劳分配的思想与实践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建立,使按劳分配具备了经济前提。
我国在最初的贯彻按劳分配时产生过许多的矛盾和偏差。
中共中央多次指出:无论在全民所有制或集体所有制,都必须实行按劳分配。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的性质,只有生产力发展到某种程度才会引起生产关系的某种变革,这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条基本原理”。
毛泽东认为我国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是很低的,在这种情况下“企图过早地否定按劳分配的原则而代之以按需分配的原则,也就是说,企图在条件不成熟的时候勉强进入共产主义,无疑是一个不可能的空想”。
中国共产党同时提出,按劳分配应该按照劳动的数量和质量,付出合理的报酬,按劳分配的“劳”包含“数量”和“质量”的双重意义,又具体体现在效率和效益上,它是一个统一的标准和尺度,又适用于全体劳动者,体现了分配的公正和公平性。
一般来说,中国共产党对按劳分配的原则和理解基本上是正确的。
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按劳分配就是“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多劳多得,不劳动者不得食”。
1958年,在中国大地上,人民社化运动狂飙突起。
人民公社建立后,实行了工资制和供给制相结合的制度。
在中国共产党的一部分人中产生了混淆集体所有制和全民所有制的界线,主张“放弃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采取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原则”、“超越社会注意阶段而跳入共产主义阶段”的空想。
1958年大跃进之后,中国共产党内“左”倾开始抬头并逐渐站上风,使人们对按劳分配的理解和贯彻发生了偏误。
这限制了中国分配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二)邓小平时期按劳分配的思想与实践
邓小平十分重视坚持按劳分配原则,反对平均主义,他把坚持按劳分配作为坚持社会主义的一个根本原则问题加以强调。
结合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实践,探索我国分配制度的特点,提出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1.坚持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原则。
社会主义所以必须实行按劳分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的。
(1)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经济前提。
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实现了人们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关系,排除了个人凭借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来无偿的占有他人劳动成果。
(2)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和劳动还没有成为生活的第一需要,而仅仅是个人谋生的手段,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3)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
按劳分配的主题地位,体现在按劳分配是全社会领域中主题的分配原则,也体现在它是公有制经济内部主体的分配原则。
2.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除按劳分配还存在以下几种分配方式:(1)按劳分配以外的劳动收入;(2)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收入;(3)经营收入;(4)资产收益;(5)资本收入。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收入分配制度的一大特点。
按劳分配以外的多种分配方式,其实质就是按对生产要素的占有状况进行分配,生产要素主要包括:资本、劳动力、土地、技术信息、管理才能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客观必然性在于:(1)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决定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多种经营方式决定多种分配方式存在;(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实行多种分配方式。
把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
3.正确处理好分配中的几个问题
首先,要正确处理好“共富”和“先富”的问题。
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目标和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最重要表现。
怎样才能实现共同富裕,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探索。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和允许人们在收入分配方面存在差别,并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差距的扩大,有其客观必然性。
所以,邓小平提出“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通过先富带后富,先富是为了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
其次,要正确处理好公平和效率的问题。
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认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允许收入差别存在前提下,必须注重社会公平和解决两极分化的问题。
党的十六大指出: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基本原则。
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次分配注重公平;理顺收入分配秩序,合理调节少数垄断性行业的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严厉打击腐败和非法致富,加大政府注意支付的力度,把协调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作为发展的重要目标,努力改善社会关系和劳动关系。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3]洛尔夫·德鲁贝克.马克思、恩格斯论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M].洛阳:河南人民出版社,1980.
[4]郭圣福.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认识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作者单位:山东淄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着力培养高素质新型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