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 总结
初三物理实验总结
初三物理实验总结初三物理实验总结(精选8篇)总结在一个时期、一个年度、一个阶段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
总结怎么写才不会流于形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三物理实验总结(精选8篇),欢迎大家分享。
初三物理实验总结1在这学期的工作中,在学校领导的指导下,本人努力完善实验室管理,促进物理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现把本学期的物理实验室管理工作总结如下:1、注意安全并加强实验室财产和仪器的保管、维护、借出、收回、使用等方面的规范化管理。
2、做好所有仪器的清点、上架和造册登记,做到整洁、规范,项目清楚。
3、熟悉了新增仪器的基本性能和使用方法,做好仪器的保养和维护,对危险品按照要求进行安全处理。
对学校购置的新仪器及时安装调试交付使用。
4、做好防尘、防火、防虫、防毒品挥发等防患措施。
5、做好易耗品和仪器破损登记。
6、配合科任教师准备好各个演示实验及学生分组实验,为实验教学带给方便。
并常协助教师进行仪器调配、改善、布置,以适合实验需要,提高课堂实验教学质量。
7、按质按量完成了本学期的各项工作任务,高二年级实验考试合格率为100%,并获得教师的一致好评。
8、坚持出勤值班,维护教学秩序,为教师学生及学校有关方面使用实验室带给方便。
9、做好安全、卫生清洁工作,同时强化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对发现有问题的学生及时地对进行批评教育。
10、理解有关主管部门检查。
虚心理解意见和推荐,总结经验,改善实验室管理工作。
11、同时我还认真完成了学校分配给我的其它工作。
总之,物理实验教学,是物理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这一学期以来,我用心、主动、热情的为物理教师及学生服务,开展好实验教学,为学生学好物理创造了前提条件。
但是,还存在一些不足和缺点,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更加努力弥补不足,减少缺点,使自己的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
初三物理实验总结2物理实验室是学生学习和进行物理实验的主要场所,是物理探究学习的主要资源学校领导一贯高度重视物理实验室建设,今年又新添了仪器和设备,为每个学生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初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8篇
初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8篇初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篇1一、重视利用实验室现有的物品,加强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教学1、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根据教学内容和校本课程配备足够的教具、学具,以满足教师和学生探究活动的全部需求。
2、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和教学方法,做好实验准备,不断增加和更新仪器设备,以保证演示实验和探究实验教学。
3、重视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实验,全面培养学生的设计和创新能力。
二、努力提高学生分组实验的教学效果,全面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水平1、实验教师要提前做好仪器、药品、材料的准备工作,教师上课前应先试做,以确保实验顺利进行。
2、要求学生课前做好实验预习,对实验目的、原理、步骤和方法作全面了解,保证课上顺利地实验。
3、学生第一次接触的实验,教师应先示范,装置复杂、难度大的实验,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步完成。
4、实验时,教师应要求学生按课本要求,按实验步骤进行操作,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分析思考,得出结论。
5、在实验课上,教师、实验教师要巡回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在实验结束时,要做全班讲评,对失败的实验要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有条件的允许学生重做。
6、指导学生根据实验报告的项目,做好实验记录,并按要求写出实验报告。
三、定期开放实验室,让每个学生都动手,发挥实验室资源的效益,利用身边的物品、材料为物理实验提供便利,并且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和小创造。
四、在充分利用实验室现有资源,搞好物理实验教学的同时,还要搞好教学仪器整理、建档、修理,并做好记录,全面服务于整个物理教学。
五、全面做好初三毕业班实验技能考试的准备工作,做到准备充分、仪器到位、措施得力、操作规范、技术过硬、报告准确、成绩优秀。
初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篇2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实验对理解和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对物理知识的巩固和运用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学期我对实验进行了探究性的研究,现对本学期工作进行总结。
一、确定指导思想,强化教学目标加强实验教学的研究,尽量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把演示实验改为边讲边实验,通过挖掘教学内容的学术性,有机地把课内探索延伸到课外。
物理初三实验知识点归纳总结
物理初三实验知识点归纳总结初三物理实验知识点归纳总结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
下面是初三物理实验的知识点归纳总结。
一、力的实验知识点1. 弹力实验:弹簧的特性可以通过加载不同的质量块,在弹簧的伸缩过程中观察质量块的位移和弹簧的变形情况,了解弹力与伸缩量的关系。
2. 摩擦力实验:滑动摩擦力和静止摩擦力在倾斜平面上放置物体,在不同的角度和摩擦系数的情况下,测量物体的加速度,通过比较重力和滑动摩擦力或静止摩擦力的大小,了解摩擦力与物体质量和摩擦系数的关系。
3. 浮力实验:物体在水中的浮沉条件将不同形状的物体放入水中,观察物体的浮沉情况,并记录浮力的大小和物体的体积,通过分析比较,了解物体浸没的条件和浮力的原理。
二、光的实验知识点1. 光线的传播实验:光的直线传播在黑暗的环境中,利用点光源发射光线,观察光的传播路径,验证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定律。
2. 运用反射定律实验:光的反射定律利用反射仪或反射板,照射入射光线,观察反射光线,测量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并比较分析,验证光的反射定律。
3. 光的折射实验:光的折射定律在实验中将光线从空气射入介质中,观察光线的折射方向,通过测量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验证光的折射定律。
三、电的实验知识点1. 电池组成实验:电池的极性通过连接电池和灯泡,观察灯泡的亮暗情况,确定电池的极性并区分正负极。
2. 串、并联电路实验:电流的分布利用电池、导线和灯泡构成串联和并联电路,测量电流和电压,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了解串联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分布情况。
3. 电阻的测量实验:电阻的大小利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阻的电流和电压,通过计算得到电阻的大小。
四、声的实验知识点1. 声音的传播实验:声音的传播路径利用声源和麦克风,观察声音的传播路径和传播特性,例如声音的直线传播、反射和衍射等。
2. 音叉的共振实验:共振现象利用音叉和共鸣管进行实验,通过调整共鸣管的长度,观察共振现象,了解音叉的共振频率和共鸣管的共振条件。
初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范文汇总6篇
初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范文汇总6篇初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篇1一、思想方面一个学期以来,我思想积极要求进步。
爱岗敬业。
努力工作。
工作中关心自己任教的班级,爱护自己所教的学生。
服从领导,团结同志。
每天早来晚走。
主动承担教研组内的服务性工作。
身受学校领导、同志的好评和同学们的欢迎。
二、教学方面1、做到了精心备课。
一个学期以来,我积极参加集体备课。
认真与组内同志一起研究制定学期工作总结计划。
研究新课程标准,研读新教材。
与组内同志在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和研究学生实际情况的前提下,一起落实每一个单元、每一课时教学内容的三维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
确定科学的能够创设教学情境、便于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
做到了集众家教学之长处,克己之短处。
非常明显的提高了自己的备课质量。
2、做到了认真上课上好课是干好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
本学期我非常重视上课这项工作。
每节课都提前5分钟进入教室等候上课。
以自己的行为扼制了学生上课迟到的现象。
同时,也满足了学校的“上满40分钟课”的要求。
课堂上我面向全体学生。
尽最大努力让每一名学生得到发展。
给他们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创造获得成功的机会。
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努力做到课开始,趣以生;课进行,趣正浓;课结束,趣尤存。
课堂上我注重培养每一名学生的个性特长。
尽最大努力让每一名学生的天资通过组织合作学习的方式在课堂上得到利用。
同时,让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在组织合作学习中得以培养和锻炼。
同学们在教师的引导下互相学习,互相帮助。
一部分学生真正充当了课堂上小先生的作用。
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各方面水平在合作学习中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3、积极参加物理科研工作本学期我代表我们学校去参加地区的说课比赛,从中我学到了很多新的教育理念,并且取的了较好的成绩。
对于我个人的业务水平是一个很大的提高。
一个学期的工作做了许多,回顾起来确实有许多工作值得我去回味。
有成功让我高兴的地方,也有失败让我痛心的地方。
物理实验教学工作总结15篇
物理实验教学工作总结15篇物理实验教学工作总结1八年级物理物理实验具备培养学生观察和动手能力的功能,更有培养学生动脑、启迪思维、开发潜能的作用,为使今后物理实验教学顺利有效开展,七年级、八年级八年级物理物理实验教学开展率按计划全部完成。
现将本学年初中八年级物理物理实验教学做如下总结:一、尊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在平时的学生物理实验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当物理实验得不到正确结果时,学生常常是马虎应付,物理实验课堂一片混乱,铃声一响学生不欢而散;当老师催要物理实验报告时,他们就按课本上的理论知识填写物理实验报告;还有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应该做的物理实验项目,就抄袭他人的物理实验结果,或凭猜测填写物理实验结论等等。
这样就不能达到物理实验教学目标。
可见,对八年级物理物理实验教学,必须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物理实验教学技能,势力严谨细致、认真科学的态度,要尊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完成物理实验教学的任务,才能达到理想的目的。
二、认真完成物理实验环节,注重操作引导在物理实验教学工作中,无论是物理实验员准备物理实验,教师演示物理实验,或者指导学生物理实验,以及对待物理实验的严格态度等方面,处处,时时,事事都要体现教师的言传身教,只有教师教得扎实,学生才能学得牢固。
因此,严格搞好物理实验课的“备、教、导”是上好物理实验课不可缺的基本环节。
1、备好物理实验课是上好物理实验课的首要条件教材中要求做的物理实验,无论简单也好复杂也好,都必须要备好课,写好切实可行的教案,并且在物理实验课之前要亲自动手做一遍,即预备物理实验。
教师做了,才可能指导学生如何应对操作过程中每一个细节可能出现的问题,看到物理实验现象,学到真正的物理实验方法和科学知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若不备课,不亲自做物理实验,凭空想象,黑板上做物理实验,那就没有明显效果,更没说服力了。
甚至会出现,全体学生物理实验失败等不该发生的现象。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总结8篇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总结8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总结篇1本学期,在学校的安排下,我担任了八年级一、二班和九年级三班的教学工作。
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在继续推进我校“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同时,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物理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
为更好的搞好今后的教学,特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一、教学目标达标情况课堂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
本学期我以活化、优化、个性化为导向,联系学生实际情况,认真钻研教材教法,抓课本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强化教学过程中的相互学习、研讨,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感悟化学的科学魅力与价值.二、课堂教学,我加强了师生和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实践者,为保证新课程标准的落实,我把课堂教学作为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的学习环境,把学生在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都能够充分发展作为教学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把物理教学看成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
共同发展的过程,在教研组长、集体备课组长的带领下,紧扣新课程标准,和我校“探究式教学”的教学模式。
在有限的时间吃透教材,根据本班学生情况积极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创造性地开展教学。
积极开展学校的教研活动、和集体备课,促进了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从而整体提高备课水平,课前精心备课,撰写教案,实施以后趁记忆犹新,回顾、反思写下自己执教时的切身体会或疏漏,记下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或困惑,是教师最宝贵的第一手资料,教学经验的积累和教训的吸取,对今后改进课堂教学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评是十分有用。
较强的物理思想方法得于渗透。
学生在观察、操作、实验、讨论、交流、猜测、分析和整理的过程中,公式的形成、获得、应用了然于心。
提倡自主性“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
物理实验的总结归纳初中
物理实验的总结归纳初中在初中物理学习中,实验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亲身体验物理现象,深入理解物理原理。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实验进行总结归纳,以便于复习和回顾。
实验一:杠杆平衡实验杠杆平衡实验是初中物理学中最基础的实验之一。
我们可以利用杆杆的杠杆原理来研究物体的平衡状态。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一根杆杆和一些重物,首先将杆杆固定在一个支点上,然后在杆杆上放置重物,通过调整重物的位置,使得杆杆平衡。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学习到杠杆原理和力矩的概念。
实验二:测量弹簧的弹性系数实验测量弹簧的弹性系数是初中物理学中常见的实验内容。
在实验中,我们需要一根弹簧、一个质量砝码组和一个测力计。
首先,我们将弹簧垂直悬挂,并将质量砝码组挂在弹簧上,然后测量弹簧伸长的长度。
通过测力计测量挂在弹簧上的力,并根据胡克定律,可以计算出弹簧的弹性系数。
这个实验可以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弹簧的弹性特性。
实验三:光的直线传播实验光的直线传播是光学中一个重要的实验内容。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利用光的直线传播特性来研究光的传播规律。
我们需要一块直线透镜和一束光源,将光源照射到透镜上,观察光线经过透镜后的变化。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学习到光的折射原理,了解透镜的作用,进一步探索光的传播规律。
实验四:电流的闭合实验电流的闭合实验是电学中的基础实验之一。
我们可以利用电路实验装置进行电流的闭合实验。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电流的流动规律和电路中的元件。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需要组装一个简单的电路,包括电源、导线和灯泡等。
通过接通电源,我们可以观察到灯泡的亮起,从而得出电流的闭合原理。
通过以上的实验总结归纳,我们可以发现初中物理实验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通过实验,我们能够巩固和加深对物理原理的理解,提高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物理实验,探索更多有趣的现象和规律,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精神。
总之,初中物理实验是我们学习物理的重要途径,通过实践来加深知识的学习。
初中物理一些实验结论
一些实验结论:1.声音是振动而产生的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3.声音的音调管理层振动的频率有关。
频率越大,音调越高4.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
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5.光在同种均匀介质沿直线传播。
6.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沅路可逆7.平面镜成像规律:①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②像与物垂直镜面③像与物的大小相等④像是虚像8.凸透镜成像规律:两倍焦距左右定大小;一倍焦距左右定虚实。
9.熔化: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凝固:晶体凝固过程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10.蒸发快慢与液化温度;液体表面积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沸腾:液体沸腾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11.内能: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少,测试降低。
12.比热容:物体吸热的多少与物质比热容,物体质量和升高的温度成正比。
物体吸热能力强是指比热容大1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压力一定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压力越大摩擦力越大14.杠杆平衡条件:F1L1=F2L215.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积有关。
接触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压力一定时接触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16.液体压强特点:①液体内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②同一深度向各个方向的压强都相等③同一液体内部压强随深度的增大而增大④同一深度液体内部压强还与液体密度有关。
17.浮力的大小与液体密度和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与浸没液体的深度无关。
18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速度和物体的质量有关。
速度越大质量越大物体的动能就越大。
重力势能的大小与物体被举高的高度和物体的质量有关。
高度越高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19.电阻大小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温度有关。
20.欧姆定律:电压一定时,电流跟电阻成反比;电阻一定时,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21.电流热效应:通电导体产生的热量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与电阻成正比与通电时间成正比。
初中物理实验总结(通用5篇)
初中物理实验总结(通用5篇)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给我们下一阶段的学习和工作生活做指导,不如立即行动起来写一份总结吧。
你所见过的总结应该是什么样的?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初中物理实验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初中物理实验总结篇1一、强化安全意识,确保实验室安全确保实验室安全,明确实验室职责,定期检查,建立管理责任人自查,强化安全意识。
以实验室安全责任人为主、实验指导教师配合、校领导关心支持、学生配合,确保实验室不出现各种安全事故。
二、完成实验教学任务实验室工作人员积极配合指导教师,精心准备实验,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教学效果良好。
更新思想观念,改革内容方法,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
按照三星中学"做实,做强"的发展步骤,深化改革,扎实工作,为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扎实、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优秀学生。
三、实验室日常工作的完成加强对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做好对低值易耗品的管理。
健全报损制度、仪器领用制度。
实现计算机管理。
四、仪器设备购置协助学校做好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补充,仪器的论证选型购买等工作,加强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的完好率。
做好本年度仪器设备购置,充分考虑学科发展趋势,坚持结合实际,适当超前。
五、做好实验室工作文件建立管理工作为三星中学的实验室评估合格,做好实验室的教学计划、日常管理、安全工作、工作日志等各种工作文件的归类、归档、整理工作。
初中物理实验总结篇2本学期我担任初三5-6班的物理教学任务,在此期间我认真执行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计划,转变思想,积极探索,改革教学,把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和物理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新设想结合起来收到较好的效果。
一、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业务学习、教研活动。
为了不断提中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和业务学习、教研活动,向老教师学习和交流取长补短。
二、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
初中物理实验结果及分析总结
初中物理实验结果及分析总结物理实验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重要环节之一。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亲身体验物理现象,并观察、记录、分析实验数据,从而深入理解物理理论。
本文将对几个常见的初中物理实验进行结果及分析总结,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内容和背后的物理原理。
1. 用杯子吊绳子实验实验过程:将一根绳子系在两个杯子的底部,拉紧绳子,再用尺子测量两个杯子的中心距离。
然后,将绳子剪断一小段,再将两端吊在两个杯子的底部,再次用尺子测量两个杯子的中心距离。
实验结果:在第一次测量时,两个杯子的中心距离较小。
当绳子被剪断后吊在两个杯子的底部时,两个杯子的中心距离变大。
分析:这个实验展示了一个物理原理,即悬挂物体的质量对支撑物之间的距离有影响。
当绳子未被剪断时,两个杯子之间的距离较小,说明悬挂的绳子承受了较大的张力。
而当绳子被剪断后吊在两个杯子的底部时,两个杯子之间的距离变大,说明悬挂的绳子承受的张力变小。
这是因为剪断绳子后,质量的作用力减小,进而导致了悬挂绳子的张力减小。
2. 测量平衡管内水的高度实验实验过程:取一根平衡管,将其一端浸入一杯装满水的容器中,然后倾斜平衡管,直到水位在平衡管两侧保持相等。
用尺子测量水位高度。
实验结果:在平衡管两侧的水位相等,并且高度与容器内的水位相同。
分析:这个实验展示了一个物理原理,即液体自动保持水平。
当平衡管的一端浸入水中并倾斜时,液体会自动在平衡管中保持水平。
这是因为液体的压力是均匀的,不受形状和容器的影响。
因此,平衡管两侧的水位相等且与容器内的水位相同。
3. 测量弹簧的弹性系数实验实验过程:将一物体系在一根弹簧上,并测量其与弹簧的伸长长度。
然后逐渐增加物体的重量,再次测量其与弹簧的伸长长度。
实验结果:随着物体重量的增加,与弹簧的伸长长度也相应增加。
分析:这个实验旨在测量弹簧的弹性系数,即单位长度的弹簧伸长力。
根据胡克定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加力成正比。
因此,物体的重量增加,弹簧所受的拉力也增加,从而导致与弹簧的伸长长度增加。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优秀8篇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优秀8篇初中物理实验报告篇一器材找一个底面很平的容器,让一个蜡烛头紧贴在容器底部,再往容器里倒水,蜡烛头并不会浮起来;轻轻地把蜡烛头拨倒,它立刻就会浮起来。
可见,当物体与容器底部紧密接触时,两个接触面间就没有液体渗入,物体的下表面不再受液体对它向上的压强,液体对它就失去了向上托的力,浮力当然随之消失了。
现在,你能提出为潜艇摆脱困境的措施了吗?“浮力是怎样产生的”,学生对“浮力就是液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和向下的压力之差”这一结论是可以理解的,但却难以相信,因此做好浮力消失的实验是攻克这一难点的关键,下面介绍两种简便方法。
[方法1]器材:大小适当的玻璃漏斗(化学实验室有)一个、乒乓球一只、红水一杯。
步骤:(1)将乒乓球有意揿入水中,松手后乒乓球很快浮起。
(2)用手托住漏斗(喇叭口朝上,漏斗柄夹在中指和无名指之间),将乒乓球放入其中,以大拇指按住乒乓球,将水倒入漏斗中,松开拇指,可见乒乓球不浮起,(这时漏斗柄下口有水向下流,这是因为乒乓球与漏斗间不太密合)。
(3)用手指堵住出水口,可见漏斗柄中水面逐渐上升,当水面升至乒乓球时,乒乓球迅即上浮。
(若漏斗柄下口出水过快,可在乒乓球与漏斗接触处垫一圈棉花,这样可以从容地观察水在漏斗柄中上升的情况。
)[方法2]器材:透明平底塑料桶(深度10cm左右,口径宜大些,便于操作)一只、底面基本平整的木块(如象棋子、积木、保温瓶塞等)一个、筷子一根、水一杯。
制作小孔桶:取一铁扦在酒精灯上烧红,在塑料桶底面中央穿一小孔、孔径1cm左右,用砂纸将孔边磨平即成一小孔桶。
步骤:(1)将木块有意揿入水中,松手后木块很快浮起。
(2)将木块平整的一面朝下放入小孔桶中并遮住小孔,用筷子按住木块,向桶中倒水。
移去筷子,可见木块不浮起。
(这时小孔处有水向下滴,这是因为木块与桶的接触面之间不很密合)。
(3)用手指堵住小孔,木块立即上浮。
上述两例针对实际中物体的表面不可能绝对平滑这一事实,巧妙地利用“小孔渗漏”使水不在物体下面存留,从而使物体失去液体的向上的压力,也就失去了浮力,结果本应浮在水面上的乒乓球和木块却被牢牢地钉在了水底,不能不令学生叹服。
初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
初中物理实验总结大全实验一:测量物体的质量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培养学生的测量技巧和数据处理能力,同时加深对质量的概念的理解。
实验原理利用弹簧秤测量物体的质量。
实验步骤1.将弹簧秤挂在支架上,并将指针对准零点。
2.将待测物体挂在秤钩上,待秤钩静止后读数。
3.记录测量结果。
4.重复上述操作,测量不同物体的质量。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多次实验,我们测量了不同物体的质量,并记录了如下数据:物体质量(g)铅笔 5书本250橡皮擦10钢珠50可以发现,不同物体的质量存在差异,通过本实验可以准确测量物体的质量。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实践,我们掌握了利用弹簧秤测量物体质量的方法,并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实验二:测量物体的密度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体积,计算物体的密度,并加深对密度概念的理解。
实验原理物体的密度可以通过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来计算,公式为:密度 = 质量 / 体积。
实验步骤1.称量待测物体的质量,并记录结果。
2.使用尺规测量物体的三个面的长、宽、高,并计算出体积。
3.根据质量和体积的比值计算出物体的密度。
4.重复上述操作,测量不同物体的密度。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多次实验,我们测量了不同物体的密度,并记录了如下数据:物体质量(g)体积(cm^3)密度(g/cm^3)铁块100 50 2橡皮球10 5 2木块80 40 2可以发现,不同物体的密度存在差异,通过本实验可以准确测量物体的密度。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的实践,我们掌握了通过质量和体积计算物体密度的方法,并对密度的概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实验三:测量物体的弹性系数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物体的弹性系数,了解物体的弹性特性。
实验原理根据胡克定律,物体的形变与受力之间存在线性关系。
实验步骤1.将弹簧挂在支架上,并拉伸一定长度。
2.将不同质量的球体挂在弹簧上,测量弹簧的伸长长度。
3.计算弹簧的弹性系数。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多次实验,我们测量了不同质量的球体对弹簧的伸长长度,并记录了如下数据:质量(g)弹簧伸长长度(cm)10 220 430 6通过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到不同质量的球体对弹簧的伸长长度与质量之间的线性关系,从而计算出弹簧的弹性系数。
初中物理实验归纳知识总结
初中物理实验归纳知识总结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原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实验中常见的实验内容和实验原理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一、力的实验1. 弹簧测力计实验弹簧测力计实验是研究弹簧的力学性质的一种常见实验。
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在弹簧上悬挂不同重量的物体,并观察弹簧的伸长量。
通过测量伸长量与物体重量的关系,可以得到弹簧的弹性系数,从而了解力的大小和弹簧的性质。
2. 牛顿第一定律实验(平衡力实验)牛顿第一定律实验是研究物体在平衡状态下受力情况的一种实验。
实验中,我们可以利用吊钩、弹簧测力计和木块等装置来观察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时的受力情况。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验证牛顿第一定律,即物体在受力平衡时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二、光的实验1. 光的直线传播实验光的直线传播实验是用来观察光的传播路径的一种实验。
在实验中,我们可以利用直射光线通过小孔或在证明纸上描绘光路来探究光的传播性质。
实验结果表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直线传播的。
2. 光的反射实验光的反射实验是用来研究光在反射过程中的规律的一种实验。
实验中,我们可以利用镜子和光源,观察光在镜子上的反射现象。
通过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光的入射角、反射角以及反射定律等概念。
三、电的实验1. 平行板电容器实验平行板电容器实验是研究电容器电容量与电场强度、电容板面积和电容板间距之间关系的一种实验。
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用电源、电容器和电压表来构建电路,通过改变电容板之间的间距或电场强度等因素,计算电容量的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电容量与电场强度成正比,与电容板面积和电容板间距成反比。
2. 异质材料导线的电阻实验异质材料导线的电阻实验是研究导线电阻与导线材料、导线截面积和导线长度之间关系的一种实验。
实验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电源、导线和电流表来构建电路,通过测量不同导线的电流和电压,计算电阻值。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13篇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13篇一、提出问题: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像?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二、猜想与假设: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相等。
像与物分别是在平面镜的两侧。
三、制定计划与设计方案:实验原理是光的反射规律。
所需器材:蜡烛(两只),平面镜(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纸,火柴,实验步骤:1.在桌面上平铺一张16开的白纸,在白纸的中线上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把平面镜垂直立在这条直线上。
2.在平面镜的一侧点燃蜡烛,从这一侧可以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点燃蜡烛的像,用不透光的纸遮挡平面镜的背面,发现像仍然存在,说明光线并没有透过平面镜,因而证明平面镜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虚像。
3.拿下遮光纸,在平面镜的背后放上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当所放蜡烛大小高度与点燃蜡烛的高度相等时,可以看到背后未点燃蜡烛也好像被点燃了。
说明背后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4.用铅笔分别记下点燃蜡烛与未点燃蜡烛的位置,移开平面镜和蜡烛,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白纸上所作的记号,量出点燃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和未点燃蜡烛(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比较两个距离的大小。
发现是相等的。
四、自我评估:该实验过程是合理的,所得结论也是正确无误。
做该实验时最好是在暗室进行,现象更加明显。
误差方面应该是没有什么误差,关键在于实验者要认真仔细的操作,使用刻度尺时要认真测量。
五、交流与应用:通过该实验我们已经得到的结论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像与物体的连线被平面镜垂直且平分。
例如,我们站在穿衣镜前时,我们看穿衣镜中自己的像是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与人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当我们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会看到镜中的像也在向我们走近。
我们还可以解释为什么看到水中的物像是倒影。
平静的水面其实也是平面镜,等等。
>初中物理实验报告3光学中研究光的本性以及光在媒质中传播时各种性质的学科。
初中物理实验心得体会10篇
初中物理实验心得体会10篇初中物理实验心得体会1演示实验是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不可缺少的环节,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对于初中生来说,成功的演示实验更加容易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下面我就谈谈在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心得和体会:1.创新物理演示实验教具能增强演示效果,增大演示可见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演示实验有其它教学手段不能替代的作用,为增加演示效果,增大实验的可见度,我在实际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例如用气球做压强实验,用自制特大果冻做光的直线传播实验,在演示串、并联电路时,我自制了一块大型演示板和超长导线,将电池盒、开关、灯座及灯泡,等科学地排布在其上,把挂在黑板上,通过长导线和桌面上的演示电表相连,醒目大方,全班同学都能看清楚,线路连接一目了然,演示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2.实施小实验、小制作教学手段在日常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通过小实验和小制作的完成,可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物理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生学习物理的难度,导致了一些学生对学习物理产生畏学、厌学情绪,如果能在改进课堂教学的前提下,通过学习体会亲自制作和实践的乐趣,就可激起他们学好物理的信心。
如自制小孔成像照相机、潜望镜、望远镜、简易天平、电动机、等,既能锻炼学生的动手制作能力,同时可培养动脑思考的习惯和动手创新的能力。
3.创新实验教学的方法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实验,观察是实验的第一步,为使学生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教师应该首先让学生自由观察。
待观察一段时间后,老师再提出问题。
肯定有部分学生观察方法不当,老师可指导学生重新观察,这样做一定可以加深印象。
另外,一些成功率较高的实验也可以由学生去演示,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总之,演示实验的创新能使学生学会学习,增加了锻炼的机会。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应该不断思考,不断创新,让演示实验为教学做出更大的贡献。
初中物理全部实验总结归纳
初中物理全部实验总结归纳物理实验是初中物理学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身参与、动手操作,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本文将对初中物理实验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实验内容和方法。
一、力和运动实验1.小车匀速直线运动实验实验目的:验证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实验步骤:在光滑水平桌面上放置小车,用线轴提起小车后,松手让小车自由滑动,记录小车滑动的时间和位置。
实验结论:小车的位移随时间的增加呈线性关系,速度恒定,表明小车滑动呈匀速直线运动。
2.斜面上物体的自由落体实验实验目的:验证自由落体运动与斜面无关。
实验步骤:将斜面固定在竖直面上,将小球从斜面顶端释放,用计时器测量小球自斜面上滚到地面所用的时间。
实验结论:不同斜面上小球自由落体所用的时间相同,说明自由落体运动与斜面的倾角无关。
二、光学实验1.平面镜成像实验实验目的:研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步骤:将平面镜立在光滑桌面上,放置物体在平面镜前方,通过移动物体和屏幕的位置观察成像情况。
实验结论:平面镜成像遵循以下规律:实物距离和像距离相等,物体和像之间在镜面法线上。
2.凸透镜成像实验实验目的:研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实验步骤:将凸透镜放置在适当位置,放置物体在凸透镜的前方,通过移动物体和屏幕的位置观察成像情况。
实验结论:凸透镜成像遵循以下规律:物距和像距的倒数之和等于透镜焦距的倒数。
三、电学实验1.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实验实验目的:研究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
实验步骤:通过连接电源、灯泡和开关,搭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观察灯泡的亮度变化和开关的影响。
实验结论:在串联电路中,灯泡依次连接,电流相等,电压分配不均匀;在并联电路中,灯泡并联,电流分配不均匀,电压相等。
2.伏安特性实验实验目的:研究电阻与电流、电压之间的关系。
实验步骤:通过连接电源、电阻丝和电流表,改变电压和电流的值,记录电流表的读数。
实验结论: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阻越大,电流越小。
中学物理实验报告10篇及分析
中学物理实验报告10篇及分析实验一:简单机械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简单机械实验,探究摩擦力和力的平衡。
实验步骤:
1. 将一块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物体的质量并记录。
2. 在物体上加上一块具有一定质量的重物,测力计测量物体的质量,并记录测得的力值。
3. 将物体放在平衡辐射光滑斜面上,调整斜面的角度,直到物体静止不动。
4. 测力计测量物体在斜面上的质量,并记录测得的力值。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当斜面的角度增加时,物体在斜面上的质量也随之增加。
这说明斜面的倾斜角度会影响物体的平衡状态。
另外,实验中测得的力值也可以用来计算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以及力的平衡情况。
实验二:电路实验
实验目的:通过电路实验,探究串联和并联电路的特性。
实验步骤:
1. 将两个电阻器连接在一起,并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电流和
电压的数值。
2. 将两个电阻器改为并联连接,并再次测量电流和电压的数值。
实验结果分析:
通过实验我们发现,串联电路中电流的数值相同,而电压的数
值相加;而并联电路中电流的数值相加,而电压的数值相同。
这说
明电阻器的串联和并联连接方式对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分布有影响。
这些结果对于电路的设计和分析非常重要。
......(继续编写其他实验报告和分析)。
关于初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6篇
关于初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6篇关于初中物理实验工作总结1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主要方法, 也是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建立基本概念、培养科技精神的一个重要手段。
在教学的全过程中要贯穿实验这一条主线, 要想达到这一目标, 必须把握好“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和“探究实验”这三个关键环节。
1 演示实验教学要做到“精、真、显”演示实验是指为配合教学内容而由教师操作示范的实验。
它能化抽象为具体, 化枯燥为生动, 把要研究的物理现象清楚地展示在学生面前,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帮助他们掌握物理概念和规律。
“精”是要精心准备, 要在选题、仪器、教案、教法等各个方面进行充分准备。
在选题上, 对于教材中提供的演示实验要作为首选, 但要结合实际。
在仪器上, 要在课前认真检查实验所需仪器的性能, 必要时可以先做一遍实验,确保仪器的完好。
在备课上, 教师要对教材进行认真分析, 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 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
在教法上, 教师要对授课内容有整体把握, 对何时进行实验, 在实验中有什么现象, 根据这些现象引导学生应归纳出什么规律或总结出什么结论, 学生会提出哪些问题要在课前考虑清楚。
“真”教师在演示实验的过程中也必须保证过程的真实性和结论的可靠性。
因此一定要尽可能保证实验的成功。
要保证实验成功, 除了在课前充分准备外, 还要求教师有深的理论功底和较刻苦的钻研精神。
一旦实验中出现了问题, 教师一忌忙乱, 二忌简单, 三忌虚假, 教师对出现的问题要迅速地分析原因, 找出错误的所在, 并向学生做出正确的解释,尔后重新开始实验直到得出正确的结论。
“显”是显明易见, 演示实验的目的就是要使全体学生有直观的印象, 并通过其建立正确的物理概念。
2 “学生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实验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己动手, 通过亲自实践, 验证物理规律、加深对教材理解的教学手段。
学生亲自操作、观察、记录、分析和总结物理现象, 是对知识的再认识、再学习和再提高。
精选物理实验工作总结范文5篇
精选物理实验工作总结范文5篇播种盼望,确保质量:准时工作,严守承诺,我们要和环境适应并且成就我们自己。
那么关于相关的总结该怎么写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物理试验工作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
物理试验工作总结1八年级物理物理试验具备造就学生视察和动手实力的功能,更有造就学生动脑、启迪思维、开发潜能的作用,为使今后物理试验教学顺当有效开展,七年级、八年级八年级物理物理试验教学开展率按打算全部完成。
现将本学年初中八年级物理物理试验教学做如下总结:一、敬重客观规律,坚持实事求是在平常的学生物理试验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当物理试验得不到正确结果时,学生时时是马虎应付,物理试验课堂一片混乱,铃声一响学生不欢而散;当教师催要物理试验报告时,他们就按课本上的理论学问填写物理试验报告;还有的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不成应当做的物理试验工程,就抄袭他人的物理试验结果,或凭推测填写物理试验结论等等。
这样就不能到达物理试验教学目标。
可见,对八年级物理物理试验教学,必需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物理试验教学技能,势力严谨细致、谨慎科学的看法,要敬重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实实在在地引导学生完成物理试验教学的任务,才能到达志向的目的。
二、谨慎完成物理试验环节,注意操作引导在物理试验教学工作中,无论是物理试验员打算物理试验,老师演示物理试验,或者指导学生物理试验,以及对待物理试验的严格看法等方面,到处,时时,事事都要表达老师的言传身教,只有老师教得扎实,学生才能学得坚固。
因此,严格搞好物理试验课的“备、教、导”是上好物理试验课不行缺的根本环节。
1、备好物理试验课是上好物理试验课的首要条件教材中要求做的物理试验,无论简洁也好困难也好,都必需要备好课,写好切实可行的教案,并且在物理试验课之前要亲自动手做一遍,即预备物理试验。
老师做了,才可能指导学生如何应对操作过程中每一个细微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看到物理试验现象,学到真正的物理试验方法和科学学问,造就学生发觉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假设不备课,不亲自做物理试验,凭空想象,黑板上做物理试验,那就没有明显效果,更没劝服力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二力平衡实验目的:认识二力平衡的条件。
实验原理:二力平衡原理实验器材:带羊眼圈的小木块(6厘米×8厘米×2厘米)(参看图1.7-1),测力计2支,刻度尺,粉笔,小车,线,定滑轮2个,等质量小盘2个,砝码若干。
实验步骤:1.在实验桌上用粉笔划一条直线,直线两端桌子边缘处安上两个定滑轮。
将小车放在直线中段,用粉笔在桌面上画出小车的四边。
然后将小车两端用线系好绕过定滑轮后下端各吊一个质量相等的小盘。
往两个小盘里分别放上质量不相等的砝码,可看到小车向砝码较重的一方运动。
2.往两个小盘里放上质量相等的砝码,可看到小车保持静止。
(图1.7一2)。
这时小车受到的两个小盘及其所载砝码的重力相等。
这样,又可以得出上述的二力平衡条件。
3.将小车一端撤去挂线及重物,换成用手握持测力计。
让小车保持静止,记下测力计示数。
然后用测力计测出另一端小盘及挂线和砝码的总重,可看到两次读数相等,由此再一次证实了二力的平衡条件。
二、做功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实验目的:探究功和能量的关系实验原理:能量守恒原理实验器材:一端封闭的铜管一个、橡皮塞一个、粗棉绳一根、乙醚、铁夹一个实验步骤:1.先将铜管固定在铁夹上如图12.在铜内注入约1/3管高的乙醚,盖上橡皮塞,不要塞太紧3.把棉绳套在铜管上,双手反复拉动棉绳使铜管变热,继续摩擦铜管即可看到橡皮塞跳出注意事项:1.乙醚易燃,使用时注意安全2.实验完毕将乙醚倒入原瓶三、阿基米德定律实验目的:验证阿基米德定律。
实验仪器:阿基米德定律演示器,自制圆柱体,小石块,染色水,煤油,自制的“气体的浮力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1.重做“浮力的大小”一节实验,复习“圆柱体排开水的体积与浸入水中体积相等”的结论。
2.在测力计与圆柱体之间加挂塑料小桶,按图1.41-1分步进行演示,观察圆柱体浸入水中前,浸入一部分(如1/2)、全部浸没和每次浸入后圆柱体排开的水倒入塑料小桶时,测力计上视重的变化,得出圆柱体所受浮力的大小等于圆柱体排开的水重。
3.用自制圆柱体取代塑料圆柱体重做一次,观察测力计视重的变化,再次证明浮力的大小跟圆柱体自身的材料性质无关。
4.将水换成煤油,观察圆柱体浸入前、浸没后、和圆柱体排开的煤油倒入塑料小瓶,测力计上视重的变化,得出圆柱体所受浮力的大小跟排开的液体的密度有关;浮力的大小等于圆柱体排开的煤油重,同时引导学生将结论中的“水”改为“液体”。
5.用细线系住小石块取代圆柱体,重复做一遍,使结论中的“圆柱体”扩展为任意形状的一般物体。
6.用图1.41-2装置演示物体在气体中所受浮力的大小。
调节重物,使杠杆平衡.在烧瓶中放入石灰石,注入盐酸,把发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用橡皮管注入水槽,当水槽内充满二氧化碳气体时,观察密封纸筒受到二氧化碳气体的浮力而浮起,杠杆失去平衡。
再把二氧化碳气体注入上面的空心纸桶内,当注满时,杠杆又恢复平衡。
说明浸入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封纸桶,受到二氧化碳气体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的二氧化碳气体受到的重力。
注意事项1.实验方法要交代清楚,不要一开始就把全套仪器端出来,先不挂小桶演示,再加挂小桶演示,要指出加挂小桶的意图;要演示圆柱体的体积与塑料小桶的容积相等;要说明溢水杯的作用;要指出浸入体积与排开体积和浮力大小与排开液体(气体)受到的重力之间的数量关系。
学生对实验装置、原理、方法、步骤明确了解是本实验收到预期效果的关键,教师必须交代清楚。
2.实验层次要分明。
如浸入前、底面刚接触液面、浸入一部分、全部浸没、浸没在不同深度、沉到底部,每步都要有明确的观察重点,有意澄清一些错觉,得出准确结论。
四、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同实验目的: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本领是否相同。
实验原理: 1、不同的物质吸收热量的本领不同; 2、知道什么是物质的比热容; 3、研究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热量的不同,要采取控制变量法。
实验器材:铁架台两个,500ml的烧杯两个,相同规格的加热器两个,搅拌器两个,秒表,量筒,水、煤油、温度计两支。
实验步骤:取两个相同的烧杯,甲杯里装400克水,乙杯里装200克水,使它们都处于室温,给它们加热到沸腾,观察加热的时间是否相同。
然后取同样多的水400克,甲杯加热到100o C ,乙杯加热到80 oC ,观察加热的时间是否相同。
取400克的水和煤油分别加到烧杯中,给它们加热相同的时间,观察它们升高的温度是否相同。
实验结论:给相同质量和相同温度的水和煤油加热,使它们吸收相同的热量,煤油上升的温度高。
要使它们上升的温度相等,对水的加热时间更长些。
可见,不同的物质,吸热的本领不同(水和煤油相比,水的吸热本领强)。
五、探究焦耳定律实验目的: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哪些因素有关。
实验原理:根据煤油在玻璃管里上升的高度来判断电流通过电阻丝通电产生电热的多少。
实验采用煤油的目的:煤油比热容小,在相同条件下吸热温度升高得快;煤油是绝缘体。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烧瓶两个、电热丝(阻值不同)两个、煤油、秒表等。
实验步骤:如图所示,把两个阻值相同的电阻丝接入电流不同的电路中,观察相同时间内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
把阻值不同的两个电阻丝串联在电路中,观察相同时间内温度计的示数变化情况。
实验结论(焦耳定律):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
公式:2Q I Rt 。
六、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及使用实验目的: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和原理,练习使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实验器材:滑动变阻器,小灯泡,电流表,开关,电池组,导线若干。
1.介绍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和结构。
(1)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2)结构:电阻线是由电阻率大的合金线制成。
(3)铭牌:滑片上标出的数字“50Ω2A”,其中50Ω表示最大阻值,2A表示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4)元件符号:2.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1)串联在电路中,连接时要接“一上一下”的接线柱。
(2)弄清滑片移动时,变阻器接入电阻线长度怎样变化,电阻怎样改变,电路中电流怎样变化?(3)使用前应将滑片放在变阻器阻值最大位置。
(4)使用前要了解铭牌。
铭牌上标有变阻器的最大电阻值和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
实验步骤:1.按图1连接电路图2图1图22.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观察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3.分析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与滑片移动方式的关系。
实验结论:1.滑动变阻器连接的方法是一上一下,各接一个;2.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接入电路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流。
七、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目的:探究电流与电的关系;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原理: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电阻不变,改变电压观察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控制电压不变,改变电阻,观察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实验器材:电源、开关、导线、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实验步骤:探究1:(1)按图1连接电路,注意在连电路时,开关断开。
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之前,检查电路,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置于阻止最大处。
图1(2)移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阻R两端的电压,记录电流值和电压值。
重复实验步骤记录三组对应的电压和电流值。
(3)完成表1表1(4)观察表中数据,得出电流与电压的关系。
探究2:(1)仍按照图1所示电路实验。
(2)选取合适的电压值,并保持电压值不变,变化电阻R的阻止,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保持电压不变,记录相应的电阻和电流值。
(3)完成表格表2(4)观察表中数据,得出结论。
总结:综合分析两个实验表格中的数据,寻找电流,电压和电阻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注意事项:电流表电压表连接时注意电流从电表的正极进入,负极流出。
注意合理使用电流表电压表的量程。
八、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目的:探究平面镜成的是实像还是虚像,是放大的还是缩小的,所成的像的位置是在什么地方。
实验原理:光的反射定律。
实验器材:蜡烛(两只),平面镜(能透光的),刻度尺,白纸,火柴。
实验步骤:1.在桌面上平铺一张16开的白纸,在白纸的中线上用铅笔画上一条直线,把平面镜垂直立在这条直线上。
2.在平面镜的一侧点燃蜡烛,从这一侧可以看到平面镜中所成的点燃蜡烛的像,用不透光的纸遮挡平面镜的背面,发现像仍然存在。
说明光线并没有透过平面镜,因而证明平面镜背后所成的像并不是实际光线的会聚,是虚像。
3.拿下遮光纸,在平面镜的背后放上一只未点燃的蜡烛,当所放蜡烛大小高度与点燃蜡烛的高度相等时,可以看到背后未点燃蜡烛也好像被点燃了。
说明平面镜背后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
4.用铅笔分别记下点燃蜡烛与未点燃蜡烛的位置,移开平面镜和蜡烛,用刻度尺分别量出白纸上所做的记号,量出点燃蜡烛到平面镜的距离和未点燃蜡烛(即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比较两个距离的大小,发现是相等的。
实验结论: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连接被平面镜垂直平分。
注意事项:1.尽可能选薄一些的玻璃,否则会看到两个不重合的像。
2.平板玻璃一定要保证垂直放置,两只蜡烛大小应一样并垂直放置以方便观察和研究。
3.怎样判定蜡烛A与它的像B重合:手移动B,当看见B与A的像变成一只点燃的蜡烛,从不同的角度看,都看到B的芯上有火焰,B正好跟A的像重合。
这时,用笔贴近A和B的下端,描出它们与纸的接触线,得到两个小圆。
这两个小圆的圆心,就是A和B得位置。
九、反射定律实验目的:总结光射到物体表面上发生反射的规律,1.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实验原理:反射定律。
实验器材:光的反射演示器,其结构如图2.3-1所示,M是一块平面镜,镶在一块木板上,白色光屏E垂直固定在木板上,白色光屏F可以绕垂直于镜面的ON轴转动,E、F屏上画有以O为圆心的圆弧,上面标有刻度。
平行光源,低压电源。
实验步骤1.调整光源的位置,使一束光沿平面E内任一直线AO射到平面镜上的O点。
绕ON轴转动平面F,寻求由O点反射的光线,只有当平面F和平面E在同一平面内时,才能在F上见到反射光线,平面F在其他位置时,F上都没有反射光线。
得出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的结论。
2.平面F和E处在同一平面时,观察到光的反射,从E、F屏上读出入射角、反射角的值,得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3.在平面E内改变入射光线的角度,重复步骤2。
总结得出反射定律。
4.先使平面F和E成任一夹角。
转动光源的位置,在E平面内看到反射光线。
转动平面E找到入射光线和法线所在的平面,加深对反射定律的理解。
实验结论光射到物体表面上发生反射的规律:1.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