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全册 8_3 空气的“力量”教案 (新版)沪科版

合集下载

八年级物理 8.3 空气的“力量”教案 (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 8.3 空气的“力量”教案 (新版)沪科版

8.3 空气的“力量”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一、教材分析: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二、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8.3空气的“力量”-教案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8.3空气的“力量”-教案

教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8.3空气的“力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的第八章第三节,主要讲述了大气压的存在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具体内容包括:1. 大气压的概念和测量;2. 大气压强的应用,如吸管吸饮料、覆杯实验等;3. 气压与天气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气压的概念,学会用实验方法测量大气压值,并理解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2. 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掌握大气压强的应用,提高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大气压的测量方法,以及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2. 教学重点:大气压的概念,大气压强的测量实验,以及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气压计、吸管、杯子等);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吸管吸饮料的原理,引发学生对大气压的思考。

2. 知识讲解:介绍大气压的概念,解释大气压的测量方法,如气压计的使用。

3. 实验演示:进行覆杯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大气压的存在。

4. 课堂讨论:分析生活中大气压强的应用实例,如吸管吸饮料、离心力等。

5.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大气压值,并记录实验数据。

6. 作业布置:让学生结合实验结果,分析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1. 大气压的概念;2. 测量大气压的方法;3. 大气压强的应用实例;4. 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本节课的实验数据,描述大气压与天气的关系。

2. 答案:根据实验数据,大气压与天气有一定的关系,如晴天大气压较高,阴天大气压较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讨论,让学生了解了大气压的概念和测量方法,以及大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中,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和讨论,对大气压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8.3空气的“力量”教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8.3空气的“力量”教案2023-2024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教案:8.3 空气的“力量”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内容来自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8.3节空气的“力量”。

本节课主要讲述气压的概念,了解气压与高度的关系,以及大气压强的应用。

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空气的压力,并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气压的概念,知道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2. 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大气压强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气压的概念及其测量。

2. 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3. 大气压强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压计、玻璃管、水银柱、实验器材。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用吸管吸饮料,引出气压的概念。

2. 讲解:讲解气压的定义、单位以及测量方法。

介绍气压与高度的关系,通过实验演示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3. 实践:让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气压随高度的变化。

4. 应用:介绍大气压强的应用,如吸管吸饮料、呼吸、抽水机等。

5. 讨论:让学生讨论气压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举例说明。

六、板书设计1. 气压的概念2. 气压与高度的关系3. 大气压强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气压的概念及其测量方法。

2. 请说明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3. 请举例说明大气压强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气压的存在,通过实验和讲解,使学生理解气压的概念和气压与高度的关系。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使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进一步研究气压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气象学、工程学等。

也可以让学生探索气压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如呼吸、血压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气压与高度的关系一、气压的定义气压是指单位面积上所受到的气体分子的撞击力。

气压的大小与气体分子的数量、温度和体积有关。

在地球表面上,大气层对地面产生的压力就是大气压强。

八年级物理全册8_3空气的“力量”教案2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8_3空气的“力量”教案2新版沪科版

8.3 空气的“力量”教学目标1、明白什么是大气压强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例子。

2、明白得大气压强产生的缘故,并能简单说明一些日常生活中大气压强的现象。

3、明白大气压强的值最先是由托里拆利实验而测定。

教学重难点重点:大气压强的存在及产生的缘故。

难点:说明生活中大气压产生的现象。

实验器材演示用:杯、硬纸片、试管、水槽、马德堡半球实验仪学生用:每人两个挂东西的小吸盘教学方式讨论法、分析法、教学法、练习法、念书自学法等、教学进程一、温习提问、引入新课提问:1、固体压强计算公式? 2、液体压强计算公式?做几个趣味大气压小实验,引发学生求知欲,以说明产生的缘故为切口引入新课。

二、投下学案、展现疑点教师投下学案,学生依据学案看书自学,自学完成后请同窗依照自己的明白得补充完整学案第一部份空白内容从而明确本节课的知识点,而且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

并出示以下问题引发学生试探:1、咱们生活在大气层的最底部,什么缘故空气会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产生压强?而且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2、能说明讲义中所示的实验吗?试一试看。

3、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了什么?你能计算出压在每一个半球上的大气压力吗?4、请回答图1所提出的问题。

那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图15、若是托拆利实验中,倒置在水银槽中的玻璃管倾斜,会显现什么情形?1标准大气压等于多少帕斯卡?若是托里拆利实验用水来完成的话,玻璃管至少需要多长?三、合作探讨、解决疑难(一)大气压强:1、请同窗们阅读讲义“马德堡半球实验”与同窗讨论,从中能取得的哪些信息?(学生回答:证明大气压强是存在的大气压强专门大)。

2、教学地的周围让厚的空气层包围着,包围着的地的空气层又叫大气层,咱们就生活在大气海洋的底层。

大气层的厚度大约有几百千米,由氮气、氧气等多种气体组成,其中,大部份气体散布在距离地球表面几十千米厚度的范围内。

空气,也像液体那样能够流动,一样,空气内部向各个方向也都有压强。

大气对当在它里的物体的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八年级物理全册 8.3 空气的“力量”教案 (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 8.3 空气的“力量”教案 (新版)沪科版

第3节空气的“力量”【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大气压的存在.知道大气压强的数值是很大的.2.理解托里拆利实验原理.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能力.4.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能力.5.培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过程与方法1.对托里拆利实验原理进行分析,使学生掌握推理的方法.2.渗透等效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马德堡半球实验的学习,使学生爱科学;在对托里拆利实验原理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理性思维的成就.【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大气压的存在.知道大气压强的数值是很大的.2.理解托里拆利实验原理.教学难点:理解托里拆利实验原理【导学过程】【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学们,今天罗老师先要来当一回魔术师,给大家表演两个魔术。

这里有两根内径差不多大的试管,它们重叠起来倒置后,如果不用手托住,你们猜猜会不会掉?在大试管里注入大半试管的水,将小试管慢慢插入大试管中,这时把两管同时倒立过来,注意了,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请学生回答:小试管不但不往下掉,还往上升呢。

)再来一个:我桌上有一个鹌鹑蛋,大家看好了,现在我要让小烧瓶把蛋整个吞下去。

看我变变变,瞧,进去了!刚刚的两个小魔术是不是老师施了魔法呢?不是的,学完“大气压强”这一节内容后,同学就知道为什么了。

【自主预习案】一、大气压的存在1.产生原因:大气受作用且具有2.特点:大气向方向都有压强。

3.现象:用吸管吸饮料、覆杯实验、塑料吸盘挂钩等。

二、大气压的测量1.托里拆利实验:通过玻璃管内外水银面的,间接显示大气压的大小。

2.标准大气压:通常把高 mm水银柱所产生的压强,作为1个标准大气压,Po= Pa,3.气压计:常用的测量大气压的仪器有两种:气压表和气压计4.变化:(l)海拔越高,气压;(2)还跟有关。

5.液体沸点随气压的变化:随着大气压的减小,液体的沸点也会6.大气压的应用:【课堂探究案】探究点一: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思考〗液体由于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液内部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八章 第3节《空气的“力量”》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

八年级物理全册 第八章 第3节《空气的“力量”》教案 (新版)沪科版-(新版)沪科版初中八年级全册物

第三节空气的“力量”达标测评一、单选题1、如果把笼罩着地球的大气层比作浩瀚的海洋,我们人类就生活在这“大气海洋”的底部,承受着大气对我们的压强-------大气压。

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马德堡半球实验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B.标准大气压的数值为1.01×106帕,(760MM汞柱)C.大气压的大小与大气的密度有关,离地面越高的地方,大气压也越大D.人的心情通常跟晴天和阴雨天大气压的高低变化有关2、下列关于大气压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一个标准大气压能支持水柱10m高,B.山顶上的大气压比山脚下的大气压高,0C,D.同一地区大气压也是变化的.3、下列事例中,利用大气压作用的是()A.小王将新鲜空气吸入肺里B.医生用针筒把药水推入病人肌肉中C.小李用图钉把地图钉在墙上D.深水潜水员要穿特制的抗压潜水服4、以下各事例中不足利用大气压来工作的是()A.高压锅 B.抽水机C.拔火罐 D.吸盘式挂衣钩5、将一满罐“纯净水”(高约40 cm)开口朝下放在水中,如图所示,结果是()A.仍是满罐水;B.水将流出一部分;C.水将全部流出;D.以上答案都不对。

二、非选择题6、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气压越高,沸点也越高。

小敏在实验室观察水的汽化现象时,发现水沸腾后,温度计内液面稳定在图10所示的位置,该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由此可以知道:小敏所在区域的大气压强____(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个标准大气压。

7、用高压锅煮食物时,锅内水的温度在升高的过程中,水的内能随之;因为高压锅良好的密封性,使水蒸气不易外泄而增大了锅内气压,提高了水的,从而提高水温,所以容易煮熟食物。

8、氢气球升到高空时会破裂,其主要原因是高空的大气压____ ___(填“高”或“低”),球内的气压____ 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将球胀破。

9、茶壶的茶盖上都有一个小孔,你知道为什么要设计这个小孔吗?如果没有这个小孔会发生什么现象?请你利用所学的知识阐明其中的道理。

2017春八年级物理全册 8.3 空气的“力量”教案 (新版)沪科版

2017春八年级物理全册 8.3 空气的“力量”教案 (新版)沪科版

8.3空气的“力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2)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

(3)能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能设计并进行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用大气压对日常生活一些现象的解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2)通过一些趣味小实验、魔术表演等,让学生体会大气压的神奇。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大气压现象。

2.能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矿泉水瓶1个、玻璃杯一只、硬纸片、试管(大小各一只)、注射器一只、广口瓶、棉球、煮熟的鸡蛋。

板书:
第三节空气的“力量”
1.大气压强的定义:空气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种压强称为大气压强,
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重力作用,空气具有流动性。

3.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强存在且很大。

作业:P162 1、2、3题。

8.3空气的“力量”(教案)2024-2025学年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8.3空气的“力量”(教案)2024-2025学年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8.3 空气的“力量”(教案)20242025学年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孩子的学习应该是快乐的,寓教于乐是我设计每一堂课程的核心理念。

在设计“空气的‘力量’”这一课程时,我采用了实验和游戏相结合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中,感受空气的力量,理解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

一、设计意图在设计本节课时,我希望孩子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实践,感受到空气的存在,理解空气也是一种力量。

同时,通过课程的开展,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认识空气,理解空气的存在和作用。

2. 让孩子们通过实验,感受空气的力量。

3. 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孩子们通过实验,感受空气的力量。

难点:让孩子们理解空气也是一种力量。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球、吸管、塑料瓶、胶带、尺子。

2.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个塑料瓶、一支吸管、一个气球。

五、活动过程1. 引入:我拿出一个气球,问孩子们:“你们知道气球为什么会飘起来吗?”孩子们纷纷举手回答,我引导他们思考空气的作用。

2. 实验一:我给每个孩子发一个塑料瓶、一支吸管和一个气球,让他们用吸管把气球吹起来,然后把气球放在塑料瓶口,用塑料瓶罩住气球。

孩子们发现,即使他们把塑料瓶拿开,气球也不会掉下来,这是因为空气的压力。

3. 实验二:我让孩子们用吸管把气球吹起来,然后用尺子轻轻压住气球,孩子们发现,即使他们用很大的力气吹气球,只要尺子在,气球就不会胀大。

这是因为空气的压力。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孩子们通过实验,感受空气的力量。

难点:让孩子们理解空气也是一种力量。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让孩子们回家后,找一找生活中的空气力量现象,并用图片或者文字记录下来,下节课和大家分享。

通过这个活动,我希望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空气的力量,并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在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关注每个孩子的学习情况,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孩子,我会耐心地引导他们,帮助他们理解空气的力量。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导教学设计:8.3-空气的力量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导教学设计:8.3-空气的力量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导教学设计:8.3-空气的力量一、设计背景本教学设计是针对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第8章《空气的力量》的教学内容进行导学和教学设计的。

这一章节主要介绍了空气的特性和空气的力量对物体的作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空气的存在和力量的作用,进一步认识到空气力量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空气的特性和对物体的作用;•掌握通过实验观察、探究空气的力量;•学会使用相关的物理概念和词语描述空气力量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验和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造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关注环境保护,认识到空气是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热情和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空气的存在和特性;•空气力量对物体的作用。

2.教学难点:•如何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来认识空气力量。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科书、实验器材、实验记录册等;•学生准备:课前预习教材内容,准备实验记录册、实验器材(如气球、吹风机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利用图片等素材,让学生观察不同物体在空气中的运动情况,引出空气对物体的作用。

2. 导入知识•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回顾空气的存在和特性,如空气的透明性、可压缩性等。

3. 实验探究•设计实验1:用气球证明空气有弹性。

–实验步骤:1.在气球上打一个小孔,用吹风机吹气球,观察气球的变化。

2.移开吹风机,观察气球的变化。

–实验记录:•吹气球时,气球会变大、膨胀;•停止吹气后,气球会慢慢恢复原状。

–实验分析及讨论:•由实验过程可以看出,气球膨胀是因为空气的力量使气球变大,停止吹气后,空气的力量减弱,气球逐渐恢复原状。

•设计实验2:用吹风机证明空气的力量。

–实验步骤:1.将吹风机打开,学生手持吹风机,将吹风机对准一张纸,在一定距离上方吹气。

八年级物理全册8.3空气的“力量”学案(新版)沪科版

八年级物理全册8.3空气的“力量”学案(新版)沪科版

8.3 空气的“力量”一、预习目标及范围1、预习目标(1)了解大气压是客观存在的;(2)了解测量大气压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3)了解大气压强的值和大气压强的单位。

(4)了解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大气压强值可用气压计来测量;(5)了解生活中利用大气压的实例。

2、预习范围教材第8章第三节内容二、预习要点___________叫大气压强。

2.标准大气压 p0= _______________.3.海拔越高,空气越_______,大气压___________。

三、预习检测1.小华同学想用空易拉罐来体验大气压强的存在,下列操作不能达到目的是()A.用酒精灯加热空易拉罐一段时间后,将易拉罐封闭B.将空易拉罐密封后,放入密闭的玻璃钟罩内,用抽气机将钟罩内的气体抽出C.用吹风机对着空易拉罐口吹风D.用注射器抽取密封易拉罐中的空气2(多选).如图所示的是“估测大气压的值”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分析中错误的是()A.为计算活塞的横截面积,要测出注射器的全部长度B.测量活塞受到的大气压力时,利用了二力平衡的知识C.针筒和活塞发生相对运动过程中,活塞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D.如果装置漏气会造成大气压的测量值偏小3.甲同学做托里拆利实验,测得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为76cm,乙同学采取下面哪个措施可以改变这个高度差()A.把实验移到高山上去做B.往水银槽内加少量水银C.用粗一些的玻璃管做实验D.将玻璃管倾斜一些角度探究案一、合作探究1、大气压强问题: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周围被厚厚的空气层所包围,即大气层,也有流动性,地球上的物体(包括人)都浸在其中。

那么大气对浸它里面的物体是否有压强呢?说说你的猜想并用你日常所见一些现象来支持你的猜想。

初步分析讨论出结论:从以上的现象,我们可以看到,我们生活其中的大气对我们应该是有压强的.但是,纯讨论出的结论是否完全正确呢?所以我们还得从科学实验探究中验证是否有大气压强。

科学实验探究:请用给出的仪器,设计一~二个验证是否有大气压强的实验,并解释现象实验1 把浸过酒精的棉花用火柴点燃投入事先准备好的空瓶中,用剥了皮的熟鸡蛋堵住瓶口,稍后,鸡蛋被吸入瓶内.实验2 给茶杯中装满水,盖上硬纸片,倒置过来发现水和硬纸片都不下落.实验3 拿一空铁皮罐,放少许水,罐口打开,放在火上将水烧开。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8.3空气的力量(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8.3空气的力量(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2.强调作业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教师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吸管喝饮料、抽水机工作等,引导学生发现大气压强的存在,激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法将抽象的物理概念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2.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途径,使学生了解大气压强与高度、温度等的关系,提高其运用控制变量法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能够在生活中发现物理、体验物理、运用物理。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例,发现大气压强的存在,感受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利用实验方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大气压强的作用,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
2.实验教学:本节课运用了多个实验,如覆杯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大气压强的作用。实验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验观察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本节课通过设计具有挑战性和综合性的任务,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合作。这种教学策略培养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培养其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同时,通过生动的语言、形象的操作、有趣的实验,将抽象的物理概念生活化,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提高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大气压强的概念,理解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能够运用大气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4.反思与评价:本节课注重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这有助于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改进能力。同时,教师的评价和指导也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自信,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八章 8.3 空气的“力量” 教案

新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第八章 8.3 空气的“力量” 教案

8.3 空气的“力量”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能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

(2)知道托里拆利实验和标准大气压的大小。

2.能力目标(1)进一步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和探究能力。

(2)能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生产实际相结合。

(3)培养物理科学实验探究研究方法3.德育目标(1)学会与人合作,共同学习。

(2)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教学模式】激趣——质疑——讨论——反馈【教学过程设计】1.引入新课取2个大小不同的试管,在大试管内装一半的水,将小试管套在外面,我们将看到什么现象?(设计意图:用比较新颖的实验,学生会感到十分惊讶、好奇。

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好奇心能产生对科学的浓厚兴趣,促使学生去探索,去研究,这就迅速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教学演示实验1:瓶吞鸡蛋将蘸有酒精的棉花点燃后扔进集气瓶中,然后将鸡蛋塞在集气瓶口,我们能看到的现象:鸡蛋被吸入瓶子中。

演示实验2:冷水浇塑料瓶实验拿一空塑料瓶,倒入热水,然后将热水倒掉,盖上瓶盖,小心放入水槽,然后用冷水浇塑料瓶,观察塑料瓶发生的变化。

通过这2个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空气内部各个方向都存在压强,称为大气压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进行猜想的能力。

注重实验的趣味性,目的是为了更大限度的引发学生的兴趣,教学进行到这里,学生已经完全认识到大气压强存在的事实,这时教师趁机引导、组织学生进行实验体会大气压强。

)提问学生:对于大气压强,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实验探究1:空气的“力量”取2个小吸盘,将吸盘对接,挤出其中的空气,然后拉开吸盘,感觉拉开吸盘时所用的力。

演示实验3:马德堡半球实验,并用视频演示马德堡半球实验。

通过以上例子,让学生感受到大气压强是十分大的。

学生实验探究2:利用玻璃杯和纸片完成实验。

将玻璃杯装满水,用纸片盖住,将杯子倒置,纸片不会掉下。

引导学生分析,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纸片紧紧的贴在玻璃杯上。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学设计8.3空气的力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学设计8.3空气的力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教学设计8.3空气的力量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空气的组成及其特性,理解空气的密度、压强等基本概念;
2.学习并掌握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计算方法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学习并掌握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4.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空气的力量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现,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大气压强的测量方法,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2.实践与应用:
-观察生活中与空气力量相关的现象,如风吹树叶、飞机起飞等,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设计并完成一个小实验,验证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3.拓展与思考:
-探讨大气压强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如气象现象、建筑结构等;
(五)总结归纳
1.知识梳理:对本节课的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等知识点进行梳理,强化学生的记忆。
2.归纳总结: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认识空气的力量,理解物理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强调环保意识,教育学生关注空气质量,保护我们的生活环境。
五、作业布置
1.基础知识巩固:
-完成课本第8.3节后的练习题,加深对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理解;
2.提出问题:为什么飞机能在空中飞行?吹气球时,气球为什么会膨胀?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问题,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创设情境:通过展示相关图片、视频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空气的力量,为新知的讲解奠定基础。
(二)讲授新知
1.大气压强:
-概念:介绍大气压强的定义,即大气对物体单位面积的压力;
-产生原因:分析地球周围大气对物体产生的压力,解释大气压强的产生原因;

8.3空气的“力量”教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8.3空气的“力量”教案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册

8.3 空气的“力量”教学目标1.理解大气压产生的原因,能说出大气压存在的实例,能用大气压解释简单的现象核心素养1.利用实验和生活实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对科学的求知欲;2.通过完整的实验探究过程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地进行实验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知道大气压的大小可以用气压计来测量,了解大气压随高度的增大而降低的关系教学难点通过大气压的存在和测量实验探究活动,激励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创新意识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饮料是怎么被吸上来的?分析:吸掉管内空气→内部气压降低→饮料被大气压“压”向嘴里是大气在“压”在生活中的种种与“吸”有关的现象.如吸饮料、吸墨水、吸药液、真空吸盘等例子,都是利用大气压的作用为人类服务的。

如何测量大气压的数值?二、新课讲解实验器材:水银,1米以上的长玻璃管,水银槽,一米的刻度尺实验步骤:(1)一只手握住玻璃管中部,在管内灌满水银,排出空气;(2)用另一只手指紧紧堵住玻璃管开口端并把玻璃管小心地倒插在盛有水银的槽里,待开口端全部浸入水银槽内时放开手指;(3)将管子竖直固定,当管内水银液面停止下降时,读出此时水银液柱与水槽中水平液面的竖直高度差。

下列情形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玻璃管倾斜玻璃管加粗管中混有空气倾斜粗细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管中混有空气,液面高度会下降。

大气压强跟高度的关系登山运动员,到了高山地区,由于大气压的明显减小,空气稀薄,会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高度增加,人的感觉越明显。

可见,大气压随高度是可以变化的。

结论:大气压强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但是减小得并不均匀。

大气压强:1、定义:大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叫大气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2、产生原因:空气受重力作用且具有流动性实验一:覆杯实验问题:将杯子竖直或倾斜放置时,纸(玻璃)片为没什么掉下来?论:空气对浸在其中的物体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3、马德堡半球实验(历史上第一次证明大气压存在)证明大气压存在,且很大托里拆利实验(历史上第一次测量大气压值)气压的变化:1、大气压随海拔变化: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液面上的气压越大,液体的沸点越高;反之,气压越低,液体的沸点越低。

2024-2025学年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八章:8.3空气的”力量“教案

2024-2025学年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八章:8.3空气的”力量“教案

20242025学年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第八章:8.3空气的”力量“ 教案在设计这个教学方案时,我希望能够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能够理解空气的力量,以及空气对物体的影响。

我打算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自己发现空气的力量。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存在和空气的力量。

2.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空气对物体的影响。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验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空气的存在和空气的力量。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空气对物体的影响。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气球、塑料瓶、水、针筒、胶带、尺子。

学具:记录本、笔。

四、活动过程:1. 引入: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到空气的力量。

我会拿一个气球,然后用针筒抽取一部分空气,气球会因为空气的减少而缩小。

我会问学生,这是为什么?学生会回答,因为空气被抽走了。

我会进一步引导学生,空气是有力量的,它可以让气球膨胀,也可以让气球缩小。

2. 活动一:我会给学生每人一个塑料瓶,让他们用手挤压塑料瓶,他们会发现,塑料瓶因为空气的压缩而变小。

我会让学生记录下这个现象,并让他们思考,这是什么力量导致的?学生会回答,是空气的力量。

3. 活动二:我会让学生用针筒抽取塑料瓶内的空气,他们会发现,塑料瓶因为空气的减少而变瘪。

我会让学生记录下这个现象,并让他们思考,这是什么力量导致的?学生会回答,是空气的力量。

4. 活动三:我会让学生用尺子测量塑料瓶的体积,然后用针筒抽取塑料瓶内的空气,再次测量塑料瓶的体积。

学生会发现,塑料瓶的体积因为空气的减少而变小。

我会让学生记录下这个现象,并让他们思考,这是什么力量导致的?学生会回答,是空气的力量。

五、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理解空气的力量。

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空气对物体的影响。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这节课,我希望学生能够理解空气的存在和空气的力量。

在课后,我会让学生写一篇反思,让他们回顾这节课的学习过程,以及他们的学习体会。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教案:8.3《空气的“力量”》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教案:8.3《空气的“力量”》

沪科版八年级全一册物理教案:8.3《空气的“力量”》我的教案:8.3《空气的“力量”》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验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思路,通过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做实验,观察和感受空气的力量,以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们理解空气的存在和作用,认识到空气也是一种重要的资源,需要我们共同保护和节约。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基本性质,知道空气的存在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和交流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节约和保护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基本性质,知道空气的存在和作用。

难点: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感受空气的力量,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和交流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气球、塑料袋、吸管、盆子、水等。

学具:记录本、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上课之初,我拿出一个气球,问学生们:“你们知道气球里面是什么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是空气!”我接着问:“那么,空气有没有力量呢?”学生们纷纷摇头,表示不知道。

于是,我告诉他们,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一下空气的力量。

2. 实验一:我拿出一个塑料袋,向里面吹气,然后把塑料袋系紧,让它成一个球状。

我问学生们:“你们猜,如果我把这个塑料袋放在水里,它会怎么样?”学生们有的说会沉下去,有的说会浮起来。

我告诉他们,我们来试试看。

我把塑料袋放入盆子中,盆子里装有水。

结果显示,塑料袋浮在了水面上。

我解释道,这是因为塑料袋里的空气产生了浮力,所以它能够浮在水面上。

3. 实验二:我拿出吸管,告诉学生们,我们来做一个吹乒乓球的实验。

我把一个盆子放在讲台上,盆子里装有水,水中有一个乒乓球。

我用吸管吹乒乓球,乒乓球在水中飘来飘去。

我问学生们:“你们观察到了什么?”学生们说,他们看到了乒乓球被空气推动着。

我解释道,这是因为我们吹出的空气产生了力量,推动了乒乓球。

4. 实验三:我拿出两个气球,一个吹得很大,一个吹得较小。

8.3空气的“力量”教案2024-2025学年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8.3空气的“力量”教案2024-2025学年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

8.3空气的“力量”教案20242025学年学年沪科版物理八年级全一册我设计这节课的初衷是想让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直观地感受到空气的力量,增强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意识。

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感受物理现象,理解空气的力量。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空气的压力和流动,感受空气的力量。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意识。

在教学难点和重点上,我将其定位于学生能够理解空气压力的产生和作用,以及能够通过实践活动,自己设计实验,观察和感受空气的力量。

在活动的重难点上,我将其定位于学生能够理解空气压力的产生和作用,以及能够通过实践活动,自己设计实验,观察和感受空气的力量。

在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中,我会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力量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如何利用空气的力量为我们的生活服务。

同时,我也会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了解更多关于空气的力量的知识。

这节课,我希望能够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空气的力量,增强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意识,同时,也能够让他们理解到,物理知识并不是抽象的,而是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连的。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我选择了气球、塑料瓶、水等简单的实验器材,这些器材不仅能够直观地展示空气的力量,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实验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有空气的压力,空气的压力是如何产生的。

这个细节是我认为需要重点关注的,因为通过这个细节,学生能够理解空气压力的产生和作用,从而更好地感受空气的力量。

另一个我认为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自己设计实验,观察和感受空气的力量。

这个环节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还能够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意识。

在实验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设计实验才能更好地观察和感受空气的力量。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备课素材第八章第三节空气的“力量”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备课素材第八章第三节空气的“力量”教案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全册备课素材第八章第三节空气的“力量”教案在设计这节课的时候,我主要围绕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空气的压力和其对物体的影响这一目标。

我希望通过这节课,让学生能够从实践的角度去理解物理学中的概念,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空气压力的概念,了解空气压力对物体的影响,并通过实验观察到空气压力的存在。

同时,我也希望学生能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提高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在教学难点和重点上,我将其设定为让学生理解并掌握空气压力的概念,以及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到空气压力的存在。

我认为,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了空气压力的概念,并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到它的存在,才能说他们真正掌握了这个知识点。

为了进行这节课的教学,我准备了一些简单的实验器材,如气球、水杯、吸管等。

同时,我也准备了一些教学资料,如空气压力的相关知识介绍,以及一些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

在活动过程上,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引入,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到空气压力的存在。

然后,我会结合实验结果,引导学生理解空气压力的概念,并让他们通过实验操作,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个概念。

我会通过一些随堂练习,检查学生对空气压力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在活动重难点上,我认为最大的难点是如何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到空气压力的存在,并理解其概念。

因此,在活动过程中,我会特别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并适时给予他们指导,以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完成实验,并从中理解和掌握空气压力的概念。

在课后反思和拓展延伸上,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效果主要取决于学生对实验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

因此,我会在课后及时反思教学过程,看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并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进行一些拓展延伸的教学,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空气压力的知识。

总的来说,我相信通过这节课的设计和教学,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和掌握空气压力的知识,并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观察思考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教学设计中,我认为有几个重点和难点需要特别关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3空气的“力量”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

(2)能说出几个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事例。

(3)能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

2.过程与方法
经历科学探究过程,能设计并进行验证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用大气压对日常生活一些现象的解释,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的欲望。

(2)通过一些趣味小实验、魔术表演等,让学生体会大气压的神奇。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大气压现象。

2.能用大气压强解释简单的现象。

教学方法
演示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
矿泉水瓶1个、玻璃杯一只、硬纸片、试管(大小各一只)、注射器一只、广口瓶、棉球、煮熟的鸡蛋。

板书:
第三节空气的“力量”
1.大气压强的定义:空气内部各个方向都有压强,这种压强称为大气压强,
简称大气压或气压。

2.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重力作用,空气具有流动性。

3.马德堡半球实验证明大气压强存在且很大。

作业:P162 1、2、3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