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西江月

合集下载

辛弃疾《西江月》原文和翻译

辛弃疾《西江月》原文和翻译

辛弃疾《西江月》原文和翻译1、辛弃疾《西江月》原文和翻译辛弃疾《西江月》原文和翻译原文: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译文:明亮的月光惊起了枝头的喜鹊,清爽的夜风吹来了蝉儿的鸣叫。

稻花飘香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听得阵阵田蛙歌唱。

稀疏的星星刚还远挂天边,转眼滴滴细雨酒落山前。

过去的小客店还在村庙的树林旁,道路转过溪水的源头,它(指茅店)便忽然出现在眼前。

2、《宋史·辛弃疾列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宋史·辛弃疾列传》原文及翻译宋史原文:辛弃疾字幼安,齐之历城人。

时虞允文当国,帝锐意恢复,弃疾因论南北形势及三国、晋、汉人才,持论劲直。

以讲和方定,议不行。

留守叶衡雅重之,衡入相,力荐弃疾慷慨有大略。

召见。

寻知潭州兼湖南安抚。

盗连起湖湘,弃疾悉讨平之。

又以湖南控带二广,与溪峒蛮獠接连,草窃间作。

乃度马殷营垒故基,起盖砦栅,招步军二千人,马军五百人。

先以缗钱五万于广西买马五百匹,诏广西安抚司岁带买三十匹。

时枢府有不乐之者,数沮挠之,弃疾行愈力,卒不能夺。

经度费巨万计,弃疾善斡旋,事皆立办。

议者以聚敛闻,降御前金字牌,俾日下住罢。

弃疾受而藏之,出责监办者,期一月飞虎营栅成,违坐军制。

如期落成,开陈本末,绘图缴进,上遂释然。

时秋霖几月,所司言造瓦不易,问:“须瓦几何?”曰:“二十万。

”弃疾曰:“勿忧。

”令厢官自官舍、神祠外,应居民家取沟敢瓦二,不二日皆具,僚属叹伏。

军成,雄镇一方,为江上诸军之冠。

时江右大饥,诏任责荒政。

始至,榜通衢曰:“闲籴者配,强籴者斩。

”次令尽出公家官钱、银器,召吏民各举有干实者,量借钱物,逮其责领运籴,不取子钱,期终月至城下发粜,于是连樯而至,其直自减,民赖以济。

时信守谢源明乞米救助,幕属不从,弃疾曰:“均为赤子,皆王民也。

”即以米舟十之三予信。

帝嘉之,进一秩,以言者落职。

弃疾雅善长短句,悲壮激烈,有《稼轩集》行世。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诗词赏析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诗词赏析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诗词赏析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代: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溪桥一作:溪头)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

注释西江月:词牌名。

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

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鸣蝉:蝉叫声。

旧时:往日。

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社,土地神庙。

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见:同“现”,显现,出现。

赏析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

公元1181年(宋孝宗淳熙八年),辛弃疾因受*臣排挤,被免罢官,开始到上饶居住,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

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因而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

词中所说的黄沙岭在上饶县西四十里,岭高约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

下有两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亩。

这一带不仅风景优美,也是农田水利较好的地区。

辛弃疾在上饶期间,经常来此游览,他描写这一带风景的词,现存约五首,即:《生查子》(独游西岩)二首、《浣溪沙》(黄沙岭)一首,《鹧鸪天》(黄沙道上即事)一首,以及此词。

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

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

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诗意与赏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诗意与赏析
》(黄沙岭)一首,《鹧鸪天》(黄沙道上即事)一首,以及此词。
诗意
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以上四句纯然是抒写当时当地的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却是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因此,与其说这是夏景,还不如说是眼前夏景将给人们带来的幸福。
不过,词人所描写的夏景并没有就此终止。如果说词的上阕并非寥廓夏景的描绘,那么下阕却显然是以波澜变幻、柳荫路曲取胜了。由于上阕结尾构思和音律出现了显著的停顿,因此下阕开头,词人就树立了一座峭拔挺峻的奇峰,运用对仗手法,以加强稳定的音势。“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在这里,“星”是寥落的疏星,“雨”是轻微的阵雨,这些都是为了与上阕的清幽夜色、恬静气氛和朴野成趣的乡土气息相吻合。特别是一个“天外”一个“山前”,本来是遥远而不可捉摸的,可是笔锋一转,小桥一过,乡村林边茅店的影子却意想不到地展现在人们的眼前。词人对黄沙道上的路径尽管很熟,可总因为醉心于倾诉丰年在望之乐的一片蛙声中,竟忘却了越过“天外”,迈过“山前”,连早已临近的那个社庙旁树林边的茅店,也都没有察觉。前文“路转”,后文“忽见”,既衬出了词人骤然间看出了分明临近旧屋的欢欣,又表达了他由于沉浸在黄稻花香中以至忘了道途远近的怡然自得的入迷程度,相得益彰,体现了作者深厚的艺术功底,令人玩味无穷。

西江月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

西江月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

西江月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西江月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西江月原文、翻译及全诗赏析1月,小舟坐水眠空。

雾窗春色翠如葱。

睡起云涛正拥。

¤往事回头笑处,此生弹指声中。

玉笺佳句敏惊鸿。

闻道衡阳价重。

”次韵酬之。

时余方谪宜阳,而洪归分宁龙安月侧金盆堕水,雁回醉墨书空。

君诗秀色雨园葱。

想见衲衣寒拥。

蚁穴梦魂人世,杨花踪迹风中。

莫将社燕等秋鸿。

处处春山翠重。

创作背景黄庭坚于崇宁甲申年(公元1104年)在荆州作《承天院塔记》,被执政者指摘其中很多语句“幸灾谤国”,除名编管宜州(今广西宜山),由鄂州出发,二月过洞庭湖,经过湖南长沙、衡阳、零陵等地赶赴宜州贬所。

黄庭坚在长沙遇到惠洪,至衡阳而有唱和之词。

赏析这首《西江月》词八句,两句一组,分为四组意思。

上下片前两句写自己,后两句及惠洪。

写自己处前虚后实,写惠洪处前实后虚。

每片两意过接处,纯以神行,不著痕迹。

山谷为江西诗派始祖,此篇亦是以诗法为词。

《苕溪渔隐丛话前集》卷四十七引录其语云:“诗文不可凿空强作,待境而生,便自工耳。

每作一篇,先立大意;长篇须曲折三致意,乃可成章。

“所谓”不凿空强作,待境而生“,就是有情事,有感受要写,才写。

此首虽是和韵词,而有实事,有真情,绝非泛泛应酬之什。

写法上虽短篇亦有层次,有曲折。

上片由衡阳舟中的自己,转到长沙旅次的惠洪,用以连结的枢纽就是不久前的接席论诗,与此时的便道寄词。

下片由南行途中的湘水流域匝月勾留,回溯导致此行的生平政治遭遇,瞻望还要走下去的千里程途。

首句“月仄金盆堕水”语本于杜甫《赠蜀僧闾丘师兄》诗:“夜阑接软语,落月如金盆”;又苏轼《铁沟行赠乔太博》诗:“山头落日侧金盆。

”仄同侧,金盆山谷词中形容圆月,加以“堕水”二字,切合湘江夜宿舟中所见。

次句“雁回醉墨书空”说出了春到衡阳这点意思。

衡山有回雁峰,其峰势如雁之回转。

相传雁南下至衡阳而止,遇春而回飞向北。

又雁飞时排成“一”字或“人”字,称雁字。

首两句成工整对偶,以律诗锻炼之笔,写水天空阔之景,点出眼前时地,而逐客迁流,扁舟迫窄,种种感慨,已暗藏其中。

古诗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翻译赏析

古诗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翻译赏析

古诗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翻译赏析《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是宋朝文学家辛弃疾。

其古诗全文如下: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前言】《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

这首词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

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

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

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抒写夏夜的山村风光。

情景交融,优美如画。

恬静自然,生动逼真。

是宋词中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佳作。

【注释】⑴西江月:词牌名。

⑵黄沙:江西省上饶县黄沙岭乡黄沙村。

黄沙道:是指从该村的茅店到大屋村的黄沙岭之间约20公里的乡村道路,南宋时是一条直通上饶古城的比较繁华的官道,东到上饶,西通江西省铅山县。

⑶明月别枝惊鹊:苏轼《次韵蒋颖叔》诗:“明月惊鹊未安枝”。

⑷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⑸鸣蝉:蝉叫声。

⑹旧时:往日。

⑺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⑻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社,土地神庙。

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⑼见:同“现”,显现,出现。

⑽忽见:忽现,指小店忽然出现。

【翻译】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诗人急急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弯,茅店忽然出现在他的眼前。

【赏析】辛弃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他被弹劾罢官,回到带湖家居,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

辛弃疾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和同情民间疾苦,这首词正作于辛弃疾闲居上饶带湖期间。

辛弃疾《西江月》原文翻译及赏析

辛弃疾《西江月》原文翻译及赏析

辛弃疾《西江月》原文翻译及赏析辛弃疾《西江月》原文翻译及赏析引言:《西江月》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小编整理了辛弃疾《西江月》原文翻译及诗歌赏析,欢迎大家阅读!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

路转溪桥忽见。

白话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吹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谷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我急急地从小桥过溪想要躲雨。

往日,土地庙附近树林旁的茅屋小店哪里去了?拐了个弯,茅店忽然出现在眼前。

赏析此词中所说的黄沙岭在上饶县西四十里,岭高约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

下有两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亩。

这一带不仅风景优美,也是农田水利较好的地区。

辛弃疾在上饶期间,经常来此游览,他描写这一带风景的词,现存约五首,即:《生查子·独游西岩》二首、《浣溪沙·黄沙岭》一首,《鹧鸪天·黄沙道中即事》一首,以及这首《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辛弃疾的这首词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

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

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

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

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

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诗句赏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诗句赏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诗句赏析 导语: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人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创作的 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

此词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西江 月夜行黄沙道中 》诗句 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代: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赏析 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

公元 1181 年 (宋 孝宗淳熙八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开始到上饶居住,并在此生 活了近十五年。

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 因而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

词中所说的黄沙岭在上饶县西四十里, 岭高约十五丈, 深而敞豁,可容百人。

下有两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亩。

这一带不仅风 景优美,也是农田水利较好的地区。

辛弃疾在上饶期间,经常来此游览,他描写 这一带风景的词,现存约五首,即:《生查子》(独游西岩)二首、《浣溪沙 》(黄沙岭)一首,《鹧鸪天》(黄沙道上即事)一首,以及此词。

辛弃疾的这首 《西江月》 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 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 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 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

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 突兀的枝干之上。

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 引起“别枝”摇曳。

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

夜间的鸣叫声不 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

总之,“惊 鹊”与“鸣蝉”两句动中寓静, 把半夜“清风”、 “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 悠然神往。

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 田野, 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与情趣所浸润, 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1/5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赏析(集锦6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赏析(集锦6篇)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赏析(集锦6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的赏析1【原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赏析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解释】《西江月》:唐玄宗时教坊曲名,后用为词调。

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

别枝惊鹊:枝,另一枝,有“使……‘别枝’〞之意。

社:土地神庙。

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见〔xi&agra一ve;n〕:出现,呈现。

【翻译】树上睡梦中的喜鹊被光明的月光惊醒了,以为天亮了,从一根树枝跳到了另一根树枝上;轻轻吹拂的夜风不时送来蝉儿的阵阵鸣叫。

田野里稻花的芳一香阵阵飘来,热闹的蛙儿似乎在诉说着丰收的年景。

天边偶尔还可以看得见点点星光在闪耀,转瞬之间山前竟然稀稀疏疏地下起了雨来。

抓紧避雨吧,可一向熟识的茅店竟找不到了,拐过一段弯路跑到小溪的桥上,嘿,土地庙树林边的那家茅舍小店突然呈现在眼前。

【赏析】辛弃疾〔1140-1207〕,南宋杰出的爱国词人。

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先后任湖北、江西、湖南安一抚使等职。

任职期间,曾实行过各种强兵富国措施。

他一生坚持抗金,但遭到主和派的打击,因此,曾长期闲居江西农村,熟识了乡村生活。

他的词风格多样,而以豪放为主,与苏轼并称“苏辛〞。

作品有《稼轩长短句》。

这首词就是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

作品在构思上颇有特点,上下两阙分别抓住特点描写了不同的环境,不同的事物。

上阙:重点写晴朗的夜晚。

词人抓住“明月〞、“清风〞、“稻花〞、“蛙声〞的特点,描绘了一个清朗、幽静、丰收在望的夜晚。

词人从视觉上以“惊鹊〞“别枝〞突出月光之光明;从听觉上以“半夜鸣蝉〞反衬夜半清风之煦暖,以“说丰年〞渲染“蛙声〞之浑厚雄壮喧闹;从嗅觉上以“稻花〞飘来的芳一香给人丰收的想象。

简短四句话,寥寥几种事物的勾画,一个清朗、幽静、温馨、恬淡、悦耳、丰收在望的喜人景象就呈如今读者面前了。

十月的古诗词

十月的古诗词

十月的古诗词
1.《西江月·十月谁云春小》
宋·范成大
十月谁云春小,一年两见风娇。

云英此夕度蓝桥。

人意花枝都好。

百媚朝天淡粉,六铢步月生绡。

人间霜叶满庭皋,别有东风不老。

2.《宿灌阳滩》
唐·戴叔伦
十月江边芦叶飞,灌阳滩冷上舟迟。

今朝未遇高风便,还与沙鸥宿水湄。

3.《塞上曲》
宋·黄庭坚
十月北风燕草黄,燕人马肥弓力强。

虎皮裁鞍鵰羽箭,射杀山阴双白狼。

青毡帐高雪不湿,击鼓传觞令行急。

戎王半醉拥貂裘,昭君犹抱琵琶泣。

4.《见梅有感一首》
宋·王阮
十月潇湘尽放梅,南枝仍避北枝开。

客愁无奈春消息,肠断江南驿使来。

5.《萤火》
唐·杜甫
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阳飞。

未足临书卷,时能点客衣。

随风隔幔小,带雨傍林微。

十月清霜重,飘零何处归。

【全宋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宋词赏析

【全宋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宋词赏析

【全宋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宋词赏析【作品介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南宋词人辛弃疾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

这首词是辛弃疾被贬官闲居江西时的作品。

描写黄沙岭的夜景。

明月清风,疏星稀雨,鹊惊蝉鸣,稻花飘香,蛙声一片。

词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描写,写出夏夜的山村风光,表达了诗人对丰收之年的喜悦和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原文】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⑹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注释】①西江月:词牌名。

②黄沙:黄沙岭,在江西上饶的西面。

③别枝惊鹊:惊动喜鹊飞离树枝。

④鸣蝉:蝉叫声。

⑤旧时:往日。

⑥茅店:茅草盖的乡村客店。

⑦社林:土地庙附近的树林。

社,土地神庙。

古时,村有社树,为祀神处,故曰社林。

⑧见:同“现”,显现,出现。

【白话译文】天边的明月升上了树梢,惊飞了栖息在枝头的喜鹊。

清凉的晚风仿佛传来了远处的蝉叫声。

在稻花的香气里,人们谈论着丰收的年景,耳边传来一阵阵青蛙的叫声,好像在说着丰收年。

天空中轻云漂浮,闪烁的星星时隐时现,山前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从前那熟悉的茅店小屋依然坐落在土地庙附近的树林中,山路一转,曾经那记忆深刻的溪流小桥呈现在他的眼前。

【创作背景】辛弃疾在南宋做到封疆大吏,但他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他被弹劾罢官,回到带湖家居,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

辛弃疾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和同情民间疾苦,这于辛弃疾闲居上饶带湖期间。

【赏析】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

公元1181年(宋孝宗淳熙八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开始到上饶居住,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

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因而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

词中所说的黄沙岭在上饶县西四十里,岭高约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

初中古诗《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赏析

初中古诗《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赏析

初中古诗《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赏析《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是宋代词人辛弃疾贬官闲居江西时创作的一首吟咏田园风光的词。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作者:辛弃疾原文: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

(溪头一作:溪桥)赏析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

公元1181年(宋孝宗淳熙八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开始到上饶居住,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

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因而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

词中所说的黄沙岭在上饶县西四十里,岭高约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

下有两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亩。

这一带不仅风景优美,也是农田水利较好的地区。

辛弃疾在上饶期间,经常来此游览,他描写这一带风景的词,现存约五首,即:《生查子》(独游西岩)二首、《浣溪沙》(黄沙岭)一首,《鹧鸪天》(黄沙道上即事)一首,以及此词。

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

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

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

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

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

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

此时此地,词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言表。

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甜蜜之感。

张孝祥《西江月-阻风山峰下》原文、注释及译文

张孝祥《西江月-阻风山峰下》原文、注释及译文

张孝祥《西江月-阻风山峰下》原文、注释及译文
【原文】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宋·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注释】
西江月:词牌名。

阻风:被风所阻。

波神:水神。

放:弄起。

鳞鳞(línlín):像鱼鳞一样的(细浪)。

风回:转换风向。

宵(xiāo):晚上。

何妨(fáng):有什么关系呢?
水晶宫:指神话传说中水神所住的地方。

霓裳:即《霓裳羽衣曲》,是唐代最著名的歌舞曲。

准拟(zhǔnnǐ):一定。

岳阳楼:今湖南岳阳城西门城楼,面临洞庭湖。

【大意】
小船行驶在宽广坦荡的湖面上,一路上两岸都是美好的秋景。

仿佛是水神有意留住我欣赏夕阳西下的美景,晚霞映照的水面上,闪动着鱼鳞般的波纹。

如果明天能转为顺风就好了,那么今晚露宿江上又有什么关系呢?在船上听那一阵阵波涛的声响,就好像龙宫里演奏的美妙悦耳的音乐,这光景一定就像登上岳阳楼眺望洞庭湖那样令人心旷神怡。

辛弃疾田园词10首

辛弃疾田园词10首

辛弃疾田园词10首以下是辛弃疾的10首田园词:1、《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2、《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3、《浣溪沙·父老争言雨水匀》父老争言雨水匀。

眉头不似去年颦。

殷勤谢却甑中尘。

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

梨花也作白头新。

4、《玉楼春·三三两两谁家女》三三两两谁家女,听取鸣禽枝上语。

提壶沽酒已多时,婆饼焦时须早去。

小炉生火薄粥鱼,古柳垂阴当路午。

醉眼天地入船窗,十载江湖无限恨。

5、《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

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6、《江郎山和韵》三峰一一青如削,天际孤云将野鹤。

万壑千岩如画图,劳君收拾归诗轴。

作栏干、添花竹,翠深红隙。

更小驻、解鞍厨头,且莫教、鸡黍供宾仆。

7、《行香子·白露园蔬》白露园蔬。

碧水溪鱼。

笑先生、网钓还锄。

小窗高卧,风暖烟微。

正梅柳、弄春如许。

8、《丑奴儿·此生自断天休问》此生自断天休问,独倚危楼。

独倚危楼,不信人间别有愁。

君来正是眠时节,君且归休。

君且归休,说与西风一任秋。

9、《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10、《踏莎行·赋稼轩集经句》进退存亡,行藏用舍。

小人请学樊须稼。

衡门之下可栖迟,日之夕矣胡不归?这些田园词表现了辛弃疾对乡村田园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也展示了他创作中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思想情感。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鉴赏及译文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鉴赏及译文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鉴赏及译文导读:《西江月·阻风山峰下》鉴赏及译文《西江月·阻风山峰下》宋代:张孝祥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译文满载着一船的秋色,行驶在广阔平展的江面上。

水神有意留住我观看夕阳西下的美丽景色,吹起鳞鳞波浪,泛起波光,让我再不能行往远方。

如果明日风向回转,天气变好,那么今夜露宿于此又有什么关系呢?阵阵波涛声好似龙宫中奏演的《霓裳羽衣曲》,明天准能在岳阳楼上欣赏洞庭湖的美景胜状。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注释山峰:指黄陵山。

(黄陵山在湖南湘阴县北洞庭湖边。

湘水由此入湖。

相传山上有舜之二妃娥皇、女英的庙,世称黄陵庙。

词题一作“黄陵庙”。

词句也稍有差异)鳞鳞:形容波纹细微如鱼鳞。

风回:指风向转为顺风。

水晶宫:古代传说水中的宫殿。

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乐舞名。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鉴赏《西江月·阻风山峰下》上片写行船遇风受阻,泊舟山下的所见与感受。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开头两句,写风尚未起时的风光。

“一船秋色”由作者的感受着笔,勾勒出时令特征,引人遐想,可以想见,此时周围的'山色浓郁苍翠,万物生机勃勃,开花的花朵艳丽,结果的果实累累;“十里湖光”写出湖面宽广坦荡。

这两个对偶句用“满载”和“平铺”相对,将湖光和山色一并画出,前句说美丽的秋景尽收眼底;后句说无风时湖水平稳,远远望去,就象“平铺”在那儿。

水光山色,交相辉映,船上人心旷神怡,其乐无穷。

此二句纯属写景,而作者张孝祥欣悦之情尽在其中,即所谓景中有情。

“波神”二句说,水神有意留住我观看夕阳西下的美丽景色,放起鱼鳞般的波纹。

这是写的天气咋变,微风初起时的湖上景色,也是变天的前兆。

有经验的船工势必要抛锚停舟,采取应急措施,因为这霞光辉映,“鳞鳞细浪”过后,将是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写的“浊浪排空”、“樯倾楫摧”的恶劣天气。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全诗赏析-古诗-赏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全诗赏析-古诗-赏析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全诗赏析-古诗-赏析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

公元1181年(宋孝宗淳熙八年),辛弃疾因受奸臣排挤,被免罢官,开始到上饶居住,并在此生活了近十五年。

在此期间,他虽也有过短暂的出仕经历,但以在上饶居住为多,因而在此留下了不少词作。

词中所说的黄沙岭在上饶县西四十里,岭高约十五丈,深而敞豁,可容百人。

下有两泉,水自石中流出,可溉田十余亩。

这一带不仅风景优美,也是农田水利较好的地区。

辛弃疾在上饶期间,经常来此游览,他描写这一带风景的词,现存约五首,即:《生查子》(独游西岩)二首、《浣溪沙》(黄沙岭)一首,《鹧鸪天》(黄沙道上即事)一首,以及此词。

辛弃疾的这首《西江月》前两句“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面看来,写的是风、月、蝉、鹊这些极其平常的景物,然而经过作者巧妙的组合,结果平常中就显得不平常了。

鹊儿的惊飞不定,不是盘旋在一般树头,而是飞绕在横斜突兀的枝干之上。

因为月光明亮,所以鹊儿被惊醒了;而鹊儿惊飞,自然也就会引起“别枝”摇曳。

同时,知了的鸣叫声也是有其一定时间的。

夜间的鸣叫声不同于烈日炎炎下的嘶鸣,而当凉风徐徐吹拂时,往往特别感到清幽。

总之,“惊鹊”和“鸣蝉”两句动中寓静,把半夜“清风”、“明月”下的景色描绘得令人悠然神往。

接下来“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把人们的关注点从长空转移到田野,表现了词人不仅为夜间黄沙道上的柔和情趣所浸润,更关心扑面而来的漫村遍野的稻花香,又由稻花香而联想到即将到来的丰年景象。

此时此地,词人与人民同呼吸的欢乐,尽在言表。

稻花飘香的“香”,固然是描绘稻花盛开,也是表达词人心头的甜蜜之感。

而说丰年的主体,不是人们常用的鹊声,而是那一片蛙声,这正是词人匠心独到之处,令人称奇。

在词人的感觉里,俨然听到群蛙在稻田中齐声喧嚷,争说丰年。

先出“说”的内容,再补“声”的来源。

以蛙声说丰年,是词人的创造。

以上四句纯然是抒写当时当地的夏夜山道的景物和词人的感受,然而其核心却是洋溢着丰收年景的夏夜。

古诗西江月·阻风山峰下翻译赏析

古诗西江月·阻风山峰下翻译赏析

古诗西江月·阻风山峰下翻译赏析《西江月·阻风山峰下》作者为宋朝诗人张孝祥。

其古诗全文如下: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

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

水晶宫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前言】《西江月·阻风山峰下》是宋代词人张孝祥创作的一首词,此词写了作者离开长沙途中被风雨所阻的情景,表现了词人面对困境时积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以及对山水的热爱。

【注释】1、山峰:指黄陵山。

(黄陵山在湖南湘阴县北洞庭湖边。

湘水由此入湖。

相传山上有舜之二妃娥皇、女英的庙,世称黄陵庙。

词题一作“黄陵庙”。

词句也稍有差异)2、“波神”句“谓行船被风浪所阻。

波神,水神。

3、鳞鳞:形容波纹细微如鱼鳞。

4、风回:指风向转为顺风。

5、水晶宫:古代传说水中的宫殿。

6、霓裳:即《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乐舞名。

7、“准拟”句:意谓准顶岳阳楼上观赏湖光山色。

岳阳楼,在湖南岳阳城西门上,面对洞庭湖。

【翻译】满载着一船的秋色,行驶在广阔平展的江面上。

仿佛水神留我看夕阳,微风吹起鳞鳞波浪,泛起波光。

明日风向转为顺风更加好,那么今夜露宿又有什么关系呢?水中的宫殿像是在演奏霓裳羽衣曲,当到达岳阳时,一定在岳阳楼上观赏湖光山色。

【赏析】上片写行船遇风受阻,泊舟山下的所见与感受。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

”开头两句,写风尚未起时的风光。

“一船秋色”由作者的感受着笔,勾勒出时令特征,引人遐想,可以想见,此时周围的山色浓郁苍翠,万物生机勃勃,开花的花朵艳丽,结果的果实累累;“十里湖光”写出湖面宽广坦荡。

这两个对偶句用“满载”和“平铺”相对,将湖光和山色一并画出,前句说美丽的秋景尽收眼底;后句说无风时湖水平稳,远远望去,就象“平铺”在那儿。

水光山色,交相辉映,船上人心旷神怡,其乐无穷。

此二句纯属写景,而作者欣悦之情尽在其中,即所谓景中有情。

“波神”二句说,水神有意留住我观看夕阳西下的美丽景色,放起鱼鳞般的波纹。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作背景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作背景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作背景《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作背景《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以自然朴素的语言,给我们展现了一幅鲜明逼真的田野风光图。

下面是小编分享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作背景,更多内容请关注文学网名著阅读栏目。

这首词作于辛弃疾闲居上饶带湖期间。

黄沙,即黄沙岭,在江西上饶县西,风景优美,所谓“溪山一片画图开”(辛弃疾《鹧鸪天·黄沙道中即事》)。

辛弃疾在其附近建有书堂,经常往来于黄沙道中。

辛弃疾在南宋曾做到封疆大吏,但他那英伟磊落的议论和果断干练的作风,特别是力主抗战恢复的政治主张,却遭到同僚的嫉恨和最高统治阶层的打击。

宋孝宗淳熙八年(1181),他终于被弹劾罢官,回到带湖家居,过着投闲置散的退隐生活。

辛弃疾一直重视农业生产和同情民间疾苦。

在任湖南转运副使期间,他曾奏进《论盗贼札子》,为民请命,历数百姓“嗷嗷痛苦之状”,指出“官逼民反”的事实,大声疾呼朝廷要“以惠养元元为意”。

他在罢官闲居以前就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

”遂以稼轩名,自号稼轩居士。

而长期的农村闲居生活,更使他接近了农村,和农民建立了较深的感情,以至农村的一事一物都引起他极大的兴趣。

因而他对农民的疾苦很关切:“父老争言雨水匀,眉头不似去年颦。

殷勤谢却甑中尘。

”(《浣溪沙》) 风调雨顺,老百姓不致饿肚子了,他也感到很高兴。

在这些农村词中,辛弃疾是把和平宁静的农村同污浊倾轧的“市朝”对立起来的。

“古今陵谷茫茫,市朝往往耕桑。

”(《清平乐·题上卢桥》)他在官场里遭受排挤迫害,而在农村可以得到暂时的慰藉,寻求精神的寄托。

正如他的朋友陆游说的那样:“农家农家乐复乐,不比市朝争夺恶”(《岳池农家》)。

正是在这种复杂感情的促使下,辛弃疾才写出了像《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这样轻快活泼的农村词,也只有联系作者的身世遭遇和思想抱负,我们才能更深刻地体会到这类词的妙处。

这是辛弃疾中年时代经过江西上饶黄沙岭道时写的一首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晶宫”,俗谓“龙宫”
“霓裳”,即《霓裳羽衣曲》
词人明明听到的是大风掀起波涛的阵阵翻滚声,
他却运用自己奇特的想象,把水声比作龙宫演奏 的悦耳动听的音乐。
12
面对不期而至的风浪,行程受阻,词人没
有恼怒烦躁,却借此机会欣赏湖光山色,
展开浪漫的想象。可以读出词人在任何环 境下都能泰然处之的旷达胸襟。
13
8
作者不但描写了洞庭的美景,还展 开了自己丰富的想象,找出那些想 象,说说这样的想象在表达上有什 么作用?从中你能读出作者怎样的 心情?
9
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粼粼细浪。 这是写的天气乍变,微风初起时的湖上的景色, 也是变天的前兆。此时作者由自我想象而进入一
种主观幻觉心理的境界。词人不说自己的行船为
写字补到第十课
19
第三单元 宋词集粹(下)
谢 谢 观 看!
20
“波神留 我看斜阳” “ 今 宵露宿何 妨 ”
7
词 中 描 绘 了 哪 些 景 色 ︖
“一船秋色”作者勾勒出时令特征,引人遐想,可
以想见,此时周围的山色浓郁苍翠,万物生机勃勃,
开花的花朵艳丽,结果的果实累累。
“十里湖光”湖面宽广坦荡,水光粼粼。
“斜阳”点明时间是傍晚。 “细浪”说明天气变化,要起风。 风浪下阵阵波涛声。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
2
洞庭湖旧称“云梦泽”
号称“八百里洞庭”
3
第三单元 宋词集粹(下)
准 拟 岳 阳 楼 上 尾句设想龙宫既然奏欢庆之乐,明日准时好天气,
因而明天准能在岳阳楼上欣赏洞庭湖的美景胜状。
“准拟”两字可以读出词人始终保持着乐观平静
的心态,充满了对美好未来的信心。
14
背 景 介 绍
宋孝宗乾道四年秋八月,张孝祥离开湖南长沙, 到达湖北荆州(今江陵)任职。他在给友人黄子
默的信中说:“某离长沙且十日,尚在黄陵庙下,
17
小结
本词写航船遇风受阻的情景,写景、抒情,乃
至对“明日”的想象,着笔轻松,没有半点沮丧之
处。全词语言浅易而意境幽雅,读来只觉作者对山
水无限热爱之情,以及作者面对困难时,表现出的 旷达、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18
作业
抄写本词到积累、本上背诵、全词《一课一练》相 关练习 《开放阅读》训练3和4 《走进文言文》第二单元全部
西 江 月 ·阻风山峰下
张孝祥
4
西江月·阻风山峰下 张孝祥 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 我看斜阳,放起鳞鳞细浪水晶宫
里奏霓裳,准拟岳阳楼上。
ní cháng nǐ
5
作 者 介 绍
张孝祥(1132-1169),字安国,别号于湖 居士,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
波臣风伯,亦善戏矣。”因此这首词是他在赴途
中所作。
15
结合背景,从词中你读出了作者什么样的人生态度? 词人承接了苏轼的词风,“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 何妨?”一句中尤其是“何妨”写出词人面对风遏行 舟的心境。正如苏轼《定风波》词中所写:“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那样泰然自如。不过他的内心深处 还是切望风向转变,尾句“准拟岳阳楼上”他说:如 果明天能够转为顺风的话,那么一定要观赏雄伟壮阔 的洞庭风光。
16





“满载”和“平铺”相对,将湖光和山色一并画 出,前句说美丽的秋景尽收眼底;后句说无风 时湖水平稳,远远望去,就像“平铺”在那儿。 水光山色,交相辉映,船上的人心旷神怡,其 乐无穷。作者欣悦之情全部展现出来。
“鳞鳞” 运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风 吹水面。掀起阵阵如鱼鳞般的细微波纹。
大风所阻,不得行驶的实况,相反却抒写自己幻
觉——水神热情地邀请他欣赏那美好的夕阳景色:
晚霞映照的水面,闪动着像鱼鳞般的波纹。
10
这种浪漫主义手法,把现实与想象,幻
觉心理与时空变化,非常和谐地描绘在
一幅画面上,使人感到似幻似真,从而 增强了词的艺术魅力。衬托出作者此时
的心境十分安闲自在。
11
水 晶 宫 里 奏 霓 裳
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乾道五年(1169)
夏于芜湖病死,葬南京江浦老山。年三十八 岁。有《于湖居士文集》、《于湖词》传世。 《全宋词》辑录其223首词。 其词早期多清丽婉约之作,南渡后转为慷慨 悲凉,多抒发爱国思想,激昂奔放,风格近 苏轼。
6
品读想象·深入理解 找找看哪些词能够照应题目中的“阻”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