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上4第17课-2奇妙的克隆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17课《奇妙的克隆》(第2课时)教学设计(2) (新版)新人教版
17奇妙的克隆一、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概述课文内容。
2、理解说明的思路,掌握说明的方法。
3、培养学生探求科学的兴趣和辩证思考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继续对说明方法进行学习和巩固,理清作者思路并体会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二课时一、师生探究在学生掌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前提下组织学生进行有关说明方法、说明语言、课文内容拓展深入方面的学习。
(过渡)本文是一篇科普文,“科”为其“科学性”,重在内容;“普”为其“普及性”,重在语言。
二者完美结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说明了深奥尖端的生物技术。
1、研读第一小节“克隆是什么”出示问题组:a.用一句话告诉大家“克隆”是什么。
b.如果课文一开始就告诉大家克隆是无性繁殖,名称来源于希腊文,效果好吗?c.举孙悟空的例子有什么作用?探究小结:科普短文重在“普”,作者从常见且容易理解的生物现象写起,将高深的科学技术说得生动形象,明白晓畅。
接着又从词源追溯“克隆”原意,进一步弄明白了克隆含义。
用《西游记》中妇孺皆知的故事,更将科学技术写得富有趣味。
方法辨析:这一小节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其作用分别是什么?通过上面小结,学生可以得出相应结果,教师再作归纳。
二、合作探究a.第二小节与第三小节有何关系?b.请找出这两小节中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语句。
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c.找出使用的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
(学生讨论,教师引导并明确)提示:第二小节为第三小节写“克隆绵羊‘多利”’的诞生提供了科学基础,做好了行文的铺垫,并且按由低等动物到高等动物(鱼类、两栖类、哺乳类)的说明顺序。
三、拓展延伸分组讨论:克隆人是福音,还是恶兆?教师可以提供网上、报上的各种言论帮助学生思考,同时也应紧紧抓住课文结尾引用的著名分子生物学家J•D•沃森的话,对学生的辩论进行点拨。
四、学生小结请各小组学生针对本文的学习,以“我学到了……”进行小结。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7课《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及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
17、《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2、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
【重难点突破】引导学生熟读课文,了解每个部分的内容,进而分析文章的写作顺序及说明方法。
基本上是按照什么是克隆,如何进行克隆,怎样使克隆健康发展这样的顺序来安排材料的。
【教材分析】文章用了四个小标题,使全文内容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先写克隆的含义,接着写克隆实验,再写克隆的发展,作后写克隆对人类的造福和人类对克隆的思考。
行文脉络十分清楚,说明事理步步推进。
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把艰深的科学道理做了深入浅出的说明。
【学情分析】本文尽管是一篇科学说明文,但所说明的对象是同学们感兴趣的话题,因此可以引入与克隆有关的故事和克隆的最新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的热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西游记》大家都很熟悉,其中孙悟空有个绝活让我们羡慕不已——他经常在紧要关头从身上拔一把猴毛变成一大群和他一模一样的猴子。
当然这只是我国明代大作家吴承恩奇妙想象下的精彩描写。
但这一想象却在今天成了可能,这就是克隆。
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奇妙的克隆领域去探究一番。
二、检查预习: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繁衍.()囊.胚期()蟾蜍.()蝌.蚪()鄞.县()性腺.()胰蛋白酶.()分泌.()濒.临()孵.化()2、根据所给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彼此和平相处,没有冲突。
()(2)指不容易做到的事居然能做到,非常可贵。
((3)悲伤和喜悦的心情交织在一起。
()(4)形容本领大,办法多。
()(5)存在于事物内部不容易发现或发觉的。
()3.选词填空。
(8分)(1)繁衍繁殖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后代,这就是无性()。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奇妙的克隆》教案及反思(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奇妙的克隆》教案及反思(新版)新人教版《奇妙的克隆》教学目标:1、速读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概括文章要点,逐步提高阅读科普文章的能力。
2.尝试理解语言,了解本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特点。
3.培养学生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和辩证思维能力。
重难点: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体会语言准确严谨,感受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教学过程:一、动画片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跟随遗传学家谈家桢先生一起走进奇妙的克隆世界。
二、整体感知1.克隆是动词还是名词?2.克隆的“奇迹”在哪里?三、品读“克隆鲫鱼出世前后”这一部分。
1.疏通字词2.胚胎蟾蜍鳞片和脊椎动物安全可靠克隆鲫鱼出生前后发生了什么?提示关键句子:“在克隆鲫鱼出现之前”/“鱼类换核技术的成熟和两栖类换核的成功,使一批从事良种培育工作的科学家激动不已”/“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
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学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3.找出本部分使用的描述方法并体验其功能。
举例子――使深奥的道理通俗易懂,使说明更具体,增加说服力。
列数字――使说明更科学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4.找出并评论反映语言准确性的单词或句子(圈注),引导学生体验严谨、求实、执着的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下面句子中用红色标注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灰色小鼠的胚胎细胞核转移到黑色小鼠的去核受精卵中后,在试管中人工培养四天,然后转移到白色小鼠的子宫中。
经过数百次灰色、黑色和白色的手术后,白老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老鼠。
四、问题探究:“关于“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场喜忧参半的游行”。
1.围绕“克隆人”,人们有那些讨论?2.为什么喜忧参半?你能再举一个例子吗?核能可用来发电,能量巨大,其过程不会排放巨量的污染物质到大气中,不会造成空气污染,节约资源且成本较低。
但一旦发生核物质泄露,就很可能对环境、生命造成毁灭性灾难。
目前,家庭中常用的各种喷雾杀虫剂、灭蚊药片和蚊香可以保护我们免受蚊虫叮咬。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4单元 第17课《奇妙的克隆》教案 新人教版(2021年整理)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第17课《奇妙的克隆》教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第17课《奇妙的克隆》教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第17课《奇妙的克隆》教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17课《奇妙的克隆》一、【教学目标】1。
进一步了解说明顺序和说明方法。
2.引导学生养成搜集信息,筛选信息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二、【重点难点】1.了解有关克隆的知识和克隆研究的动态。
以学生自读为主,通过思考题指导学生自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阅读中的疑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理解文章结尾的一段话,将课文的主旨内化为学生对生活、人生、道德的认识,由课内走向课外,抓住契机,树立大语文观。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语古希腊有位哲学家曾经说过“世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但是,现在情况却有了变化,有一种新兴生物技术“克隆”,或许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克隆是什么呢?它奇妙在哪里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奇妙的克隆”。
我们先来看一下大名鼎鼎的克隆羊“多利”是如何诞生的。
整体把握1.请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克隆”?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提示:(1)最初:“克隆"就是无性繁殖;时至今日:凡来自一个祖先,经过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也叫“克隆”.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群体叫无性繁殖系(也叫克隆)。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奇妙的克隆》教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奇妙的克隆》教案克隆是什么?克隆是无性繁殖的新兴生物技术。
以下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奇妙的克隆》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奇妙的克隆●教学设想由于这是一篇高新科技说明文,如果采用一般的讲授法,学生很难对学习内容感兴趣,所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与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是本课学习成功的关键。
因此,在本课阅读学习中,拟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参与教学。
课前设置预习题,布置学生通过运用字典、词典和网络图书资料自学生字新词,了解作者相关情况和文中出现的一些科学术语。
课中组织学生自学、分组合作讨论并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参与教学,活跃气氛,激发兴趣,突破重难点。
课后布置想象作文,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不断探索自然奥秘的激情。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积累词语,掌握“囊、克隆、胚胎、蟾蜍、鳞片、脊椎、两栖”等词的读音、字形、词义;理解“繁衍、相安无事”的词义,并学会运用。
2.了解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
过程与方法1.整体感知文意,根据阅读要求训练学生筛选信息,概括内容要点,逐步提高阅读科普文的能力。
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并理解这样安排的好处。
3.理解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学习科学家们严谨、求实、锲而不舍的态度和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观,全面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的统一。
●教学重点1.了解有关克隆的知识和克隆研究的动态。
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把握本文所运用的说明方法。
●教学难点理清“克隆鲫鱼出世前后”的说明顺序,理解这样安排的原因。
●教学方法以学生自读为主,教师设计思考题指导学生自读。
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多媒体课件解决阅读中的疑难问题。
最后设置自由问答环节,给喜欢钻研的同学一个空间,由兴趣引领他们在科学的道路上前行。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投影仪、多媒体电脑布置预习题●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激趣导入,了解作者我国四大名着之一《西游记》想必大家一定是喜欢看吧,其中孙悟空一遇危急情况会从身上拔根猴毛吹口气就会变出许多小猴来帮忙的情节,大家一定非常熟悉。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17 奇妙的克隆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概括文章要点并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
2.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探究本文有条理地说明事理的方法。
3.体会课文深入浅出的说明方法,揣摩文章准确、严谨的语言;学习科学家们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锲而不舍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1.理清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及巧妙新颖的结构安排。
2.体会课文深入浅出的说明方法,揣摩准确、严谨的语言特点。
学情分析本文介绍克隆知识很有条理,语言形象、生动、典雅,贴近生活。
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本文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本文蕴含的克隆知识以及个别专业术语较深奥,八年级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老师应结合生物常识重点突破。
学生对说明常识的把握没有问题,并且能够通过反复阅读、品析语言来感悟文章的思想内涵。
八年级学生习惯在小组内交流后再发表看法,因此应该适当的给学生多创造一些合作学习探究的机会。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设计者:)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采访导入教师导入语:有位著名的遗传学家要来我们班作一个关于克隆的报告,你最希望了解哪些有关克隆的知识?预设1:我希望了解什么是克隆。
预设2:我希望了解克隆怎么进行。
预设3:我希望了解克隆有什么意义。
教师导入语:其实,这位专家就在我们眼前,他就是著名遗传学家谈家桢,今天,我们就跟随谈老先生去进行一场关于克隆的奇妙旅行。
(板书课题)二、克隆之旅:明特征——写了什么内容教师引导语:下面我们来读课文,为了便于大家顺畅阅读,我们先订正一些字的音,扫清阅读障碍(幻灯片出示字音,师生订正),相信大家已经迫不及待开始旅行了,我们一起来读课文(师生合作朗读课文),尝试概括谈老先生主要为我们介绍了哪些方面的克隆知识。
边读边思考,然后分小队进行搜集信息知识竞赛。
幻灯片出示问题:1.朗读课文,作者为我们介绍了克隆的哪些知识?2.读后思考、合作交流a.什么是克隆?有何特征?b.“多利”的诞生有什么重大的意义和影响?c.克隆技术能够给人类带来哪些益处?学生合作交流,教师巡视课堂,参与各小组讨论,一方面掌握讨论情况,一方面进行疑点点拨。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课件:第17课《奇妙的克隆》(共49张PPT)
举例子、下定义、作诠释、列数字
h
克隆鲫鱼出世前后
h
1.这节是否按时间的先后来说明“克隆试验”呢? 这样安排有何好处?
“克隆试验”按两条线索说明: 一是从中国的写到外国的,突出我国科
学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贡献;
二是从鱼类、两栖类再到哺乳类, 体现 “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为下文克 隆羊的诞生作铺垫。
h
需掌握的字的读音
繁衍( yăn )
囊胚期( náng pēi )
蟾蜍(chán chú )
蝌蚪( kē dōu )
鄞县(yín)
性腺( xiàn )
胰蛋白酶(yíméi)
分泌( mì )
濒临(bīn )
孵化( fū )
需掌握的多音多义字
一撮 zuŏ
切实 qiè
牲畜 chù
撮
切
畜
撮合 cuō
切割 qiē
h
课文中找出能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 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
3、“……依靠高超的外科手术从爪蟾蝌蚪的肠上 皮细胞、肝细胞、肾细胞中取出核,并把这些细 胞的核精确地放进已被紫外线破坏了细胞核的卵 细胞内。” 4、“经几百次灰、黑、白这样的操作以后,白色 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
h
课文中找出能表现科学家严谨、求实、锲 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
5、“经过247次失败之后,他们在1996年得到 了一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
6、“……用极细的吸管从卵细胞中取出核。…… 立即送入取走核的‘苏格兰黑面羊’的卵细胞 中。……然后,将胚胎巧妙地植入另一只母羊的 子宫里。”
h
2、文章主旨 本文向读者介绍关于克隆的科 学知识,同时提醒人们要全面 地看待科学技术的发展,文章 用了四个小标题,首先说明了 克隆的含义,接着介绍了克隆 的实验,克隆的发展,最后介 绍克隆技术对人类的造福及对 克隆的思考。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知识点复习:奇妙的克隆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知识点复习:奇妙
的克隆
一、重点字词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胚pēi胎蟾蜍chán chú 两栖qī类
分泌mì 濒bīn临繁衍yǎn
2.用恰当的词语填空。
(1))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孙悟空经常在紧要关头拔一把猴毛变出一大
群猴子,猴毛变猴就是克隆猴。
(2)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二、重点句子背记知识清单
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
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
三、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奇妙的克隆》的作者是谈家桢。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的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知识点复习:奇妙的克隆,大家还满意吗?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相关链接:
15-16学期初二上册语文第13课复习要点:苏州园林八年级上册语文第12课复习知识点:桥之美。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奇妙的克隆》课件新人教版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奇妙的克隆》课件新人教版奇妙的克隆——谈家桢从事遗传学教学和研究逾60年,是我国遗传学发展的奠基人之一。
生物学家谈家桢复旦大学教授获得首届上海市教育功臣的殊荣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两栖(胚胎(qipeibupufuchanchu)开)))(辟)分泌(pimi))哺乳(匍匐(蟾蜍(濒临(bin囊胚(nangpei)繁衍(fanyan))1.克隆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一株草莓依靠它沿地“爬走”的匍匐茎,一年内就能长出数百株草莓苗富贵竹插枝即活仙人掌每块落地就生根1.克隆是什么?克隆是无性繁殖的新兴生物技术.2.克隆技术已经取得了哪些成就?鱼类(鲫鱼鲤鲫鱼)两栖类(非洲爪蟾黑斑蛙)哺乳类(鼠)3.克隆羊“多利”是如何创造出来的?我国成功繁殖克隆兔体形要比普通兔大许多2002年5月克隆牛顺华第一只克隆猴4、本节从哪些方面写了克隆技术造福人类?三个方面(1)可有效的繁殖具有“高附加值的牲畜”(2)可用来挽救珍稀动物(3)对于人类疾病的防治、寿命的延长具有重要意义5.为了说明“克隆是什么”,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举例子:列举人们熟悉的生物现象来说明,把艰深的科学知识说得简明易懂。
作诠释:对克隆一词溯源并解释。
引用:引《西游记》中拔毛变猴的故事,生动形象说明。
6.这部分是否按时间的先后来说明“克隆试验”呢?这样安排有何好处?“克隆试验”按两条线索说明:一是从中国的写到外国的,突出我国科学家在克隆研究中的成就和贡献;二是从鱼类、两栖类再到哺乳类,体现“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为下文克隆羊的诞生作铺垫。
中国克隆实验突出我国科学家的贡献外国克隆实验植物界克隆鱼类动物界克隆两栖类哺乳类低级“多利”诞生高级符合认知的规律。
初二语文第17课《奇妙的克隆》
文学风格与特点
80%
语言简练、通俗易懂
作者运用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比 喻,将复杂的科学原理阐述得通 俗易懂,使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克 隆技术的相关知识。
主题思想
文章通过介绍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表达了作者对科 技进步的肯定和赞美,同时引发读者对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关系 的思考。
情感表达
作者在描述克隆技术的奇妙之处时,充满了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和 好奇心;在探讨克隆技术伦理道德问题时,则表现出对人类命运 和社会发展的关切和担忧。
03
克隆技术发展与影响
跨学科融合创新思考
生物学与文学的跨学科 融合
克隆技术与文学创作的 结合点
跨学科融合创新的意义
生物学与文学看似是两个截然不同的 领域,但实际上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 联系。生物学可以为文学创作提供丰 富的素材和灵感,而文学则可以通过 艺术的手法表现生物学的知识和精神 。将生物学与文学相结合,可以产生 出更加生动有趣、富有内涵的作品。
06
知识拓展与跨学科链接
生物学相关知识拓展
克隆技术的定义和原理
克隆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将含有遗传信息的体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细胞中,使其发育成与供体细胞基因型完全 相同的个体。克隆技术的原理基于细胞核的全能性,即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克隆技术的发展历程
自1996年第一只克隆羊“多莉”诞生以来,克隆技术经历了不断的发展和完善。目前,克隆技术已经应用于多个领 域,如畜牧业、医学、濒危物种保护等。
如何看待科技发展与伦理道德关系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第17课《奇妙的克隆》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奇妙的克隆》第一节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有关克隆的科学知识。
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辨别说明方法及作用。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提取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学生速读课文,提取筛选信息,感知课文内容。
2、通过问题研讨,运用说明文的知识解读文本。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锲而不舍的科学态度和求真创新的科学精神。
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这学期我们开设了名著阅读课,很多同学都在阅读《西游记》,其中孙悟空有个本领让我们羡慕不已——他经常在紧要关头从身上拔一把猴毛变成一大群和他一模一样的猴子。
当然这只是我国明代大作家吴承恩奇妙想象下的精彩描写。
但这一想象却在今天成了可能,这就是克隆技术。
今天我们就一起到奇妙的克隆领域去探究一番。
二、资料平台——他是谁?教师提问:我国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是谁?是谁将“基因”一词带入中文,并建立中国第一个遗传学专业,创建中国第一个遗传学研究所,组建中国第一个生命科学院?谈家桢,生物学家,从事遗传学教学和研究逾60年,作为我国现代遗传学的奠基人之一。
三、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填空:这是一篇向我们介绍()知识的科普文章,说明类别属于()说明文。
课文分四个小标题,分别介绍了()、克隆鲫鱼诞生前后、()、克隆技术造福人类发明等内容。
师引:看来大家对本文的说明对象和说明类型有了了解,那么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就是通过提取信息和筛选信息的方法来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辨别说明方法。
四、深入研读,探究方法。
(一)快速阅读课文第一部分,提取信息回答问题。
1、在文中找出能说明天生具有克隆本领的动植物的共同点的语句?(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
)2、找出文中直接告诉我们什么是“无性繁殖”,什么是“克隆”的语句。
(“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这就是无性繁殖”。
“凡来自一个祖先的无性繁殖的后代群体也叫克隆”)3、作者在向我们讲解什么是克隆这个概念时,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作用分别是什么?(举例子——葡萄茎、仙人掌、草莓等,列举人们熟悉的生物现象来说明,把深奥的科学知识说得简明易懂。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7课《奇妙的克隆》(第2课时)课件新人教版
类,也可殃及人类,
而且(ér qiě)科学
造福人类和殃及
人类的速度、程
度在同步增长,如
核能的发现和利
用。
第十四页,共19页。
2.科学的发展越来越从自然 界逼近了人类本身,越来越深入 地触及人类的伦理、道德和法律 以及人类心灵(xīnlíng),如克隆 人问题。
第十五页,共19页。
3.科学发展(fāzhǎn)也会引发人类道德伦理 观的变革和更新。如何确立并完善现代社会 伦理道德价值观,使之既能指导科学技术的发 展(fāzhǎn),又能适应科技的进步,理性而德 性地运用科学之剑,使之为人类造福,这将是 现代社会必须探讨和面对的问题。
第一页,共19页。
预习检测
说明 对象
说明 顺序
实验 对象
克隆— 克隆含义— (无性繁殖 —克隆实验
鱼类
来自一个祖 和发展(按生
先,经过无 物进化,由低 两栖类
性繁殖产出 到高)——
的一群个体 克隆造福人
哺乳类
)
类
研究 成果 鲫鱼 鲤鲫鱼 爪蟾蜍 黑斑蛙 鼠 多利羊
时间
1979
1962 1978 1996
第十六页,共19页。
课堂小结
本文的作者谈家桢毕生(bìshēng)致力于遗传学研究, 可以说,科学就是他的生命。我们阅读课文时,从字里行间 就能感受到他对科学的热爱与崇敬。课文的题目是“奇妙 的克隆”,“奇妙”就是神奇美妙,我想不沉浸到对科学的 热爱中的人是不能体会这种奇妙所在的。愿同学们能够学 习这种可贵的科学精神并以自己的行动继承和发扬它,在 科学的道路上走得更高、更远!
第十二页,共19页。
自由(zìyóu)问答——质疑、释疑
“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 人们,科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 集的进行曲。科技越发展,对 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 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 道德和法律等问题。”这段话 该如何(rúhé)理解呢?
原八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奇妙的克隆》课件2(新版)新人教版
1.朗读课文,圈画文中生字词。
繁衍.(yǎ n)
蟾.蜍.(chá n chú )
胰.蛋白酶.(yí )(mé i) 分泌.(mì)
濒.临(bī n) 孵.化(fū )
囊.胚.期(ná ng pē i) 脊.椎.(jǐ zhuī )
两栖.(qī ) 哺.乳.(bǔ rǔ )
2.理解课文的重点词语。
第十九页,共26页。
3.阅读下面的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聚焦克隆人 “世界(shìjiè)上第一个克隆人已降生!”法国科学家布里吉特·布瓦瑟利耶25 日宣布的这一消息,给世界(shìjiè)送来了一个瞠目结舌的“礼物”。不管布瓦 瑟利耶宣称的克隆女婴是真是假,有一点似乎可以越来越肯定——随着技术 的发展,克隆人迟早会问世!尽管包括中国政府在内的许多国家政府,都明 确表示反对和禁止有关克隆人的实验。但与此同时,世界(shìjiè)各国支持克 隆人的也大有人在,其中包括一些学术界的权威科学家。今天,当人类怀着 忐忑不安的心情关注、等待着这一事件最新进展的时候,我们采撷了不同领 域的部分权威专家关于“要不要克隆人”针锋相对的观点。这两种观点的报道 ,绝不意味着我们支持克隆人。但我们相信,真理——总是越辩越明,专家 们充满睿智的观点,相信能给读者带来更深层次的思考。
【交流点拨】文中按生物顺序来安排的,是由低级到高级。这样 的顺序符合人们认知的规律。另外,无性繁殖属于低级繁殖,动植 物越进化、越高级,就越难进行无性繁殖。这一顺序说明了克隆技 术在不断(bùduàn)地发展。
作者没有按照时间顺序来介绍“克隆”实验,而是用两条线索来组 织材料:一条是以中外科学实验为线索,这样写突出了中国科学家 在克隆实验方面的成果和贡献;一条是以实验对象即由鱼类、两栖 类到哺乳类为线索来安排材料,这样写便于认清克隆技术发展的脉 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 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科技越发 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 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 如何理解这段话呢?
2.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 技进步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科技越发 展,对社会的渗透越广泛深入,就越有可能 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等问题。 如何理解这段话呢?
克隆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可造福人类也 可殃及人类。值得我们欣慰和骄傲的是, 面对 克隆, 人类表现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富有成熟 理性和远见。如果克隆技术真是上帝放在人类 面前的又一只潘多拉魔盒, 那么人类将满怀自 信地伸出两手,一只手叫智慧或灵性, 它让克 隆技术为我所用, 造福世界, 另一只手叫理性, 它将控制和防止克隆技术走向反面。这也就是 要“兴利除弊”!科学家们会智慧、理性地运 用科学之剑,使之为人类造福!
喜:
最有效、最方便地使这种羊扩大繁殖 (扩大具有高附加值的动物种群) 有效挽救珍稀动物 对于研究癌生物学、研究免疫学、研究人的寿命 等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用克隆法为人类自身提供“配件”。
克隆黄心树—峨眉含笑,我
国特有品种,国家二级保护
濒危品种。
克隆油樟——中国桉叶油
克隆拟单性木兰 国家三级保护濒危 品种
A.可以这样说,关于克隆的设想,我国明代的 大作家吴承恩已有精彩的描述。(这里指想象,假想) B.鲤鱼细胞核和鲫鱼卵细胞质居然能相安无事。 (相处没有冲突,没有问题) C.鱼类、两栖类克隆的成功自然而然地使科学 家把目光投向了哺乳类。(不经外力作用而如此) D.我国的大熊猫是国宝,但自然交配成功率低, 因此已濒临绝种。(面临,面对)
总的来说,科学需要大胆奇特的想象。中国人 民自古以来具有奇特丰富的想象。早在唐宋时期的 李白苏轼就有登月的梦想,而如今竟真的成了现实。 明朝的吴承恩的分身术竟然就是今天的克隆技 术……愿同学们能够学习并以自己的行动继承和发 扬这种可贵的科学精神。因为毛主席说过:世界是 我们的,也是你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希望 大家能够在科学的道路上走的更高、更远!
由此可见,科学的道路,注定要经受考验, 失败成其艰辛,而艰辛才正成其价值和魅力。用 马克思的一句话来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 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 到光辉的顶点。所以,没有科学家们无私无畏的 付出是得不来成功的。科海泛游靠的是渊博的科 学知识、精湛的科学技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坚持不懈、永不言败的科学精神。
1.从怀孕三个月的“芬多席特”六龄母 羊的乳腺细胞中取出核,立即送入取走核的 “苏格兰黑面羊”的卵细胞中。 为什么从“怀孕三个月的母羊”的细胞 中取出核?“多利”是否仍然是胚胎细胞克 隆的结果?
1.从怀孕三个月的“芬多席特”六龄母 羊的乳腺细胞中取出核,立即送入取走核的 “苏格兰黑面羊”的卵细胞中。 为什么从“怀孕三个月的母羊”的细胞 中取出核?“多利”是否仍然是胚胎细胞克 隆的结果?
课堂小作文:
克隆人正款款向我们走来,倘若将来 真有那么一天,你被克隆了! 请尽量发挥你的想象,描绘你被克隆 的历程以及被克隆后的生活,并以此为话 题,说说你的感受。
我国成功繁殖克隆兔 体形要比普 通兔大许多
2002年5月 中旬成功地 繁殖了一只 胚胎细胞克 隆兔
克隆羊“阳阳”(左) 和
2002年4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十六日 美国第一 头克隆牛 “艾米” 产下牛犊。
北京第二头克隆牛
国内首例双胞胎克隆牛
美国克隆 成功的雌性猕 猴是世界上首 例克隆成功的 灵长目动物
悲:
实际上,目前对克隆人的问题,反对的声音 一直是主流。反对者中,最强大也最有制约效果 的莫过于各国政府。1998年初美国一位名叫理查 德·锡德的科学家率先提出,他将进行克隆人实 验,目的是为患不育症的夫妇繁衍后代,是为 “克隆人”风声初起。当时,俄罗斯和英国等国 就纷纷通过法案,禁止克隆人,违者将受重罚; 法国、意大利等19个欧洲国家很快签署了严厉禁 止克隆人的协议;科学界的主流意见也是坚决反 对。而宗教界特别是天主教反对旗帜举得最高; 欧盟委员会也发表声明,坚决反对克隆人。
痛失爱女的父母,希望通过克隆技术使儿 女复活,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就“克隆 人”这一个体而言,他会生活在“我是一个死 去的人的复制品”这样一个阴影中,这对他的 心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 人类基因的多样性是人类进化的生物学基 础,而那些科学狂人要制造的所谓“不朽的生 命”,实际上是同一基因的翻版,这就有可能 减少基因的多样性,不利于人类本身的进化。 所以,无论从个体、整体,还是从社会进化、 生命伦理角度看,都应该坚决反对克隆人的行 为。
怀孕母羊的乳腺细胞是动物体内执行特殊功 能、具有特定形态的所谓高度分化的细胞。 1998年2月,曾有科学家对多利作为细胞克隆 动物的真实性提出质疑:在怀孕的动物体内,可 能会有少量胚胎细胞沿血液循环系统到达乳腺部 位,因此这些科学家提出:多利是否仍然是胚胎 细胞克隆的结果。后来经DNA分析证明,多利的确 是体细胞克隆的产物,并不存在胚胎细胞混杂的 可能性。
有可能引起许多有关的伦理、 道德和法律等问题。
按照生命伦理学的观点,科学技术 要从长远利益出发,造福于人类。它必 须遵循“行善、不伤害、自主和公正” 这四项国际公认的伦理原则。“多利” 羊的克隆成功经过了200多次的失败,出 现过畸形或夭折的羊。而克隆人更为复 杂,无疑会遇到更多的失败,如果制造 出不健康、畸形或短寿的人,将是对人 权的一种侵犯。
3.文章说: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 请你用你熟悉事例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3.文章说:对科学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 请你用你熟悉事例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 本文的作者谈家桢院士100年的生命里, 有70年是全身心致力于遗传学,可以说,科 学就是他的生命。我们阅读文章字里行间都 能感受到他对科学的热爱与崇敬。文章的题 目“奇妙的克隆”,“奇妙”就是神奇美妙, 我想不沉浸到对科学的热爱中的人是不能体 会这种奇妙所在的。
(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C ) A.分泌(mì) 渗透(sèn) 胚胎(pēi) B.两栖(xī) 乳腺(xiàn) 哺乳(bǔ) C.脊椎(jǐ) 爪蟾(chán) 濒临(bīn) D.草莓(méi) 繁衍(yǎn) 匍匐茎(jì ng)
(2)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D )
(4)试指出下列句子的说明方法。
①时至今日,“克隆”的含义已不仅仅是“无 性繁殖”,凡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 作诠释 体,也叫“克隆”。 ( ) ②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 出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 多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 列数字 ) ③我国著名学者童第周在1978年成功地进行了 黑斑蛙的克隆试验。 ( 举例子 ) ④这种鱼有“胡须”,生长快,完全像鲤鱼, 但它的侧线鳞片数和脊椎骨的数目与鲫鱼相同,而 且鱼味鲜美不亚于鲫鱼。 作比较 ( )
小辩论
辩论要求: ⑴语言清晰、流畅,有条理性, 声音洪亮。 ⑵观点明确,论据充足。 ⑶在驳斥对方观点时应该有 “理”,更应该有“礼”。
反对克隆人
1.克隆技术现在还不成熟,克隆人可 能有很多先天性生理缺陷。 2.克隆人的身份难以认定,他们与被克隆者之间 的关系无法纳入现有的伦理体系。 3.克隆技术有可能被滥用,成为恐怖分子的工具。 4.从生物多样性上来说,大量基因结构完全相同 的克隆人,可能诱发新型疾病的广泛传播,对人类 的生存不利。
支持克隆人
1.不让我们克隆人,就是不让我们修正我 们的错误,人类历史难道能够这样构造吗? 2.当然应该‘克隆’人,如果谁第一个掌握了这个 技术,他就是我真正的、也是唯一的竞争对手。
3.克隆人绝对是科学上了不起的进步,克隆技术必 将创造21世纪的辉煌。
4.人体商业化是人类经济活动中无与伦比的成就, 毫无疑问,克隆技术的出现将为世人创造一个最为 广泛和深远的市场。
(3)下列句子中不含反义词的一项是 ( A )
A.凡此种种,都是生物靠自身的一分为二或自 身的一小部分的扩大来繁衍后代,这就是无性繁殖。 B.这种鲫鱼并没有经过雌、雄细胞的结合,仅 仅是给卵细胞换了个囊胚细胞的核,实际上是由换 核卵产生的,因此也是克隆鱼。 C.经几百次灰、黑、白这样的操作以后,白色 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 D.有关“克隆人”的讨论提醒人们,科技进步 是一首悲喜交集的进行曲。
5.经过247次失败之后,他们在1996年得到了一 只名为“多利”的克隆雌性小绵羊。 6.用极细的吸管从卵细胞中取出核。与此同时, 从怀孕三个月的“芬多席特”六龄母羊的乳腺细胞 中取出核,立即送入取走核的“苏格兰黑面羊”的 卵细胞中。手术完成之后,用相同频率的电脉冲刺 激换核卵,让“苏格兰黑面羊”的卵细胞质与“芬 多席特”母羊乳腺细胞的核相互协调,使这个“组 装”细胞在试管里经历受精卵那样的分裂、发育而 形成胚胎的过程。然后,将胚胎巧妙地植入另一只 母羊的子宫里。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第17课
奇妙的克隆
第二课时
执教:王屹青
概括课文内容。 理清说明顺序。 掌握说明方法。
1.快读阅读课文。要求不回读、不指读。 2.请从课文中找出能表现科学家严谨求 实、锲而不舍的态度与精神的句子。 3.仔细体会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1.用鲫鱼囊胚期的细胞进行人工培养,经过385 天59代连续传代培养后,用直径10微米左右的玻璃 管在显微镜下从培养细胞中吸出细胞核。 2.在189个这种换核卵细胞中,只有两个孵化出 了鱼苗,而最终只有一条幼鱼渡过难关,经过80多 天培养后长成8厘米长的鲫鱼。 3.依靠高超的外科手术从爪蟾蝌蚪的肠上皮细 胞、肝细胞、肾细胞中取出核,并把这些细胞的核 精确地放进已被紫外线破坏了细胞核的卵细胞内。 4.经几百次灰、黑、白这样的操作以后,白色 小鼠终于生下了三只小灰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