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不可独谋不可众
曾国藩: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曾国藩: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2016-03-25政商阅读曾国藩是春秋战国时代曾子的七十世孙。
他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他因为在学问和事功方面的成就而备受后世推崇。
读懂曾国藩人生“六戒”,就学到了他的做人做事之道。
第一戒: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一直都能获利的事不要做,所有人都想得到的地方不要前去。
危城莫入!所有人都向往渴求的,可能有有害。
前半句说:不可贪求过多!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
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也不可能有长久获利的事情,如果有这种能够一直获利的事情,那只能说这种事是表面现象或者骗局,这时候一定要保持头脑清。
后半句是说的安全,众人争执、争斗的地方你不要去,容易惹麻烦或者招致祸患。
《论语》上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这句话里的争,也可以理解为,争利。
意思是说,大家都去争抢的利益,你就不要去争抢了,因为那肯定是薄利。
第二戒: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不要因为别人小的缺点就忽视他的优点,不要因为小小的恩怨就忽略了别人的大恩。
人只要做事就会犯错,这两句话都是告诉我们,不要因为别人的一点小过失,一点道德上的小瑕疵,一点小恩怨,就全盘否定别人的好,忘记别人的恩情。
《礼记》上说,“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意思是喜爱一个人而知道其缺点,厌恶而知道其优点。
这就是告诫我们,在待人接物的时候,一定不要太感情用事,一定要客观、公正地看待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第三戒: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经常说别人短处的人,经常夸耀自己长处的人,可以说是“存心不厚,识量太狭。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
”经常谈论别人的短处,夸耀自己的长处,不仅是情商低的表现,也必然给自己招来怨恨,埋下祸乱的种子。
汉高祖刘邦曾经随便和韩信讨论各位将领的才能。
刘邦问道:“像我自己,能带多少士兵?”韩信说:“陛下不过能带十万人。
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利可共不可独,谋可寡不可众 格局 人生感悟
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利可共不可独,谋可寡不可众格局人生感悟曾国藩是春秋战国时代曾子的七十世孙。
他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他因为在学问和事功方面的成就而备受后世推崇。
读懂曾国藩人生“六戒”,就学到了他的做人做事之道。
第一戒: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不要做总能盈利的事,也不要去每个人都想得到的地方。
不要进入成卫!每个人都向往的东西可能是有害的。
前半句说:不要贪多!中天动,满月失,盛世衰。
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事,也不可能有长久有利可图的事。
如果真有这种东西能一直盈利,那只能说是表面现象,或者是骗局。
这个时候,你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
后半句是说的安全,众人争执、争斗的地方你不要去,容易惹麻烦或者招致祸患。
《论语》上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这句话里的争,也可以理解为,争利。
意思是说,大家都去争抢的利益,你就不要去争抢了,因为那肯定是薄利。
第二戒: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不要因为别人的小缺点而忽略别人的优点,也不要因为别人的小委屈而忽略别人的大恩大德。
人只要做事,就会犯错。
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不要因为别人的小过错、道德缺陷和积怨,就完全否定别人的好,忘记别人的好。
《礼记》上说,“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意思是喜爱一个人而知道其缺点,厌恶而知道其优点。
这就是告诫我们,在待人接物的时候,一定不要太感情用事,一定要客观、公正地看待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第三戒: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经常说别人短处的人,经常夸耀自己长处的人,可以说是“存心不厚,识量太狭。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
”经常谈论别人的短处,夸耀自己的长处,不仅是情商低的表现,也必然给自己招来怨恨,埋下祸乱的种子。
汉高祖刘邦曾经随便和韩信讨论各位将领的才能。
刘邦问道:“像我自己,能带多少士兵?”韩信说:“陛下不过能带十万人。
”刘邦说:“那对你来说呢?”韩信回答:“像我,越多越好。
曾国藩: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曾国藩: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导读:曾国藩的学问和事功方面的成就不仅为外人所称道,甚至有人评价其“内圣外王”。
曾国藩为人处事的成功得益于他的人生“六戒”,明确知道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
曾国藩是春秋战国时代曾子的七十世孙。
他是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他因为在学问和事功方面的成就而备受后世推崇。
读懂曾国藩人生“六戒”,就学到了他的做人做事之道。
第一戒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一直都能获利的事不要做,所有人都想得到的地方不要前去。
危城莫入!所有人都向往渴求的,可能有害。
前半句说:不可贪求过多!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
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也不可能有长久获利的事情,如果有这种能够一直获利的事情,那只能说这种事是表面现象或者骗局,这时候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
后半句说的是安全,众人争执、争斗的地方你不要去,容易惹麻烦或者招致祸患。
《论语》上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这句话里的争,也可以理解为,争利。
意思是说,大家都去争抢的利益,你就不要去争抢了,因为那肯定是薄利。
第二戒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不要因为别人小的缺点就忽视他的优点,不要因为小小的恩怨就忽略了别人的大恩。
人只要做事就会犯错,这两句话都是告诉我们,不要因为别人的一点小过失,一点道德上的小瑕疵,一点小恩怨,就全盘否定别人的好,忘记别人的恩情。
《礼记》上说,“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意思是喜爱一个人而知道其缺点,厌恶而知道其优点。
这就是告诫我们,在待人接物的时候,一定不要太感情用事,一定要客观、公正地看待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第三戒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经常说别人短处的人,经常夸耀自己长处的人,可以说是“存心不厚,识量太狭。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
”经常谈论别人的短处,夸耀自己的长处,不仅是情商低的表现,也必然给自己招来怨恨,埋下祸乱的种子。
清朝曾国藩《六戒》原文及解析
清朝曾国藩《六戒》原文及解析《六戒》原文第一戒: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第二戒: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第三戒: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第四戒: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第五戒: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第六戒: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解析第一戒: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一直获利的事情不要做,所有人都在争夺的地方不要前去。
危城莫入!所有人都向往渴求的,可能有害。
前半句说不可贪求过多!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
世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如果有能够一直获利的事情,也许只是表面现象或者骗局,这时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
后半句在说安全。
众人争斗的地方不要去,容易招致祸患。
《论语》上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争也可理解为争利。
那就是说大家都去争抢的利益,你就不要去了,即使争到了也是薄利。
第二戒: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不要因为别人的小缺点就忽视他的优点,不要因为小恩怨就忽略了别人的大恩。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是人都会犯错。
不要抓住别人的一点小过失,小瑕疵不放。
也不要因为一点小恩怨,就全盘否定别人的好,忘记别人的恩情。
《礼记》云,“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意思是对你所喜欢的人,要知道他的缺点,不可偏袒;对你所厌恶的人,要知道他的优点,不可抹杀。
我们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不要感情用事,不要因为自己的好、恶而产生偏见。
第三戒: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
”经常谈论别人的短处,夸耀自己的长处,不仅是情商低的表现,更会给自己招来怨恨,埋下祸乱的种子。
汉高祖刘邦曾和韩信讨论各位将领的才能。
刘邦问他:“你觉得我可以带兵多少?”韩信:“最多十万。
”刘邦不解:“那你呢?”韩信自豪地说:“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嘛!”韩信后来被杀,不能说与他这种性格无关。
曾国藩人生六戒五勤
曾国藩人生六戒五勤1、第一戒: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翻译:一直都能获利的事不要做,所有人都想得到的地方不要前去。
《论语》有云:“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危城莫入,大家争得头破血流的地方就不要去了,大家争夺的利益就不要争夺了,肯定是薄利2、第二戒: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翻译:不因别人的小缺点而忽视其他优点,不因小恩怨而忽略了别人的大恩。
《礼记》有云:“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人无完人,不要急着否定一个人,时刻挂念恩德,才能交到真朋友3、第三戒: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翻译:经常说别人短处的人其实,实则在掩饰自己的短处,经常夸耀自己长处的人,实则嫉妒or忌惮他人的长处俗话说:“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
”经常谈论别人的短处,夸耀自己的长处,不仅是情商低的表现,也必然给自己招来怨恨,埋下祸根4、第四戒: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翻译:钱不可“私吞”,但决策可以“独断”利益,往往是众人都渴望得到的,如果谁独占了利益而不与大家分享,那么一定会招致怨恨,甚至成为众矢之的。
谋划事情,一定要跟有主见的几个人一起,而不要与众人一起谋划事情5、第五戒: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翻译:普通人失败的原因是“缺勤”,有才人失败的原因是“侍傲”对于一般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才气,只有勤奋工作才能成就事业,所以最忌讳一个“懒”字。
而那些有才的人,虽然可凭才气走捷径,更容易成功,但也容易孤傲自大,固步自封,不肯向别人学习,最终也会失败。
6、第六戒: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翻译:凡是办大事,首先需要有深厚的阅历和识见,并以才能作为辅助;凡是要成就大事的,一半在于人的谋划,另一半就要看天意了,看时机会不会来到。
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办大事需要“眼脑并用”,成大事需要“天人合一”。
7、身勤:险远之路,身往验之;艰苦之境,身亲尝之翻译:作为一名领导者,险路得亲自走一遭,困境得亲身体验一回,否则无以服人8、眼勤:遇一人,必详细察看;接一文,必反复审阅翻译:识人需用眼,阅文需用心9、手勤:易弃之物,随手收拾;易忘之事,随笔记载翻译:知道容易丢,记得随手捡起,知道容易忘,记得随手记下。
利不可独,独利则败;谋不可众,众谋则泄
利不可独,独利则败;谋不可众,众谋则泄
解析:
利不可独,独利则败;谋不可众,众谋则泄的意思是:
利益可以分给其他人而不应该自己一个人占有,自己占有,最后肯定无利益可涂。
谋划什么事情的时候不用很多人一起想,一旦人多了就容易泄露秘密。
出处:一共有两处出处。
1.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宋代林逋《省心录》
释义:利益可以共同享用而不可以独占,出谋划策要人少而不可人多。
2.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独利则败,众谋则泄。
———曾国藩《曾国藩文集·治兵语录》
这句话旨在说明,人要有长远的眼光,不要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而自毁前程,而要放眼未来,利益分享方能收到人心。
而谋略却不能过于表露,以防被人利用,造成失败。
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深度好文)
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深度好文)《省心录》中云:“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做人,不可独占利益,如果不与众人分享,就会招人怨恨,终会陷入危难;做事,不可公之于众,若与众人商议大事,就会各行其是,终究难成气候。
人生在世,做人要思虑周详,做事要长远打算,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一、利不可独俗话说:“独食难肥。
”一个人独自享用好处,在精神上也难以得到真正的满足。
在利益面前,若独自霸占好处,不与他人共享,只会众叛亲离,最终无利可图。
从前,有一头驴和一匹马一起去镇上驮东西。
回家路上,驴驮着沉重的货物压得它喘不过气来,逐渐体力不支。
于是,驴对马说:“这些货物对你来说不算什么,帮我驮一点,减轻我的负担吧。
”马稍作思索便欣然答应,将驴身上的货物都驮到自己身上继续走。
快要到家时,驴想独占功劳,灵机一动,便不怀好意地对马说道:“帮我驮了这么久,你也累了吧,我来驮吧,把你的货物我也帮你驮。
”疲累的马没有多想,便接受了驴的好意,将货物全放到驴身上。
到家时,主人只看见马什么都没驮,而驴则累得气喘吁吁。
于是,便说道:“这头驴真有劲,不像这匹马一点用都没有。
不如将这匹马卖了算了,还能省下不少钱,反正有这头驴就够了。
”此后,所有的货物都是这头驴来驮,驴最终被活活累死。
趋利,乃人之本性,若为了争夺利益,处处算计他人,终将得不偿失。
做人,别总想着自己独占好处,见利忘义,只会得罪他人,让自己吃大亏。
真正聪明的人,都懂得分享利益,善于谋求更大的发展,赚到的还是自己。
面对利益,一定要懂得取舍之道,学会让利,有利分享,才能得到长远的好处。
二、谋不可众《战国策》有言:“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
”聪慧之人从不会与俗人合流,成大事者从不会与众人谋划。
谋求大事,若与众人商议,不一定能得出有价值的结论,还会影响自身选择。
东汉末年,董卓荒淫无道,残暴狂妄,朝野上下人人自危。
汉献帝初平三年,作为大司徒的王允忍无可忍,暗自谋划除去董卓。
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继续回答后台读者的提问:
“谋可寡而不可众,利可共而不可独”,应该怎样理解这句话?
“谋”是为什么可寡而不可众?
谋就是智谋,谋划。
有个词叫“阴谋”,现在是贬义,其实原本“谋”就是要“阴”,保密是第一位的,人越少知道越好。
你看诸葛亮给赵云三
个锦囊,还叮嘱在什么情况下拆,具体的内容没拆开前谁也不知道。
要是嚷嚷的全天下都知道了,那还叫“谋”吗?间谍是干嘛的?不就
是刺探对方“计谋”的吗?
谋是一种智力行为,有脑子的人有几个?大家在一起七嘴八舌,那最
多叫收集意见,集思广益,不叫“谋”。
有一个词叫“多谋善断”,其实谋不怕多,因为最后有个主事的善“断”就可以。
关键的问题还是有脑子的人少。
所以“谋可寡不可众”,说的主要的还是“保密”。
“利可共而不可独”就更好理解。
事大家一起干,仗大家一起打,好
处全被你一个人拿去,长期下去,谁还和你混,还听你的,跟你一起干?
所以“利”不是可共的问题,而是必须共的问题。
曾国藩:利不可独,谋不可众之欧阳历创编
曾国藩:利不可独,谋不可众利可共而不可独人心趋利避害,这是本能。
有利益好处的地方,往往大家都盯着。
如果有人独占了利益而不与大家分享,那么一定会招致怨恨,甚至成为众矢之的,带来后患,结果就是通常说的“独利则败”。
所以一个人面对利益要懂得权衡取舍,拿自己该得的那份,甚至有时候为了避免后患,舍弃部分自己应该得的利益。
曾国藩早期以道义号召众人与他一起抵挡太平军,认为有道义就足够了,就能感召别人,“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但是他慢慢发现最初投奔他的人都去了胡林翼那里,于是就问幕僚赵烈文:“众皆出我下,奈何尽归胡公?”赵烈文回答:“人皆有私,不能官,不得财,不走何待?”(人都有私心,在你那里得不到官,也发不了财,不走还等什么?)曾国藩又问:“当如何?”(那该怎么办?)赵烈文回答:“集众人之私者,可成一人之公!”(利用众人的私心来做事,可以成就一个人的公义!)曾国藩连连点头,从此以后对有功的部下大力奖赏,特别是担任钦差大臣、两江总督以后,经常利用一切机会保荐幕僚当官。
于是曾国藩的幕府大盛,人才济济。
同时曾国藩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注重针对不同人的不同需求,采取“武人给钱,文人给名”的措施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军心一统,为最终成就平定太平军的功业奠定了基础。
有时候一些真正的好人和君子做事并不成功,可能是因为他们无可挑剔的品德,以及眼里揉不得沙子的德行苛求,往往会使他们低估最基本的常识,忽略普通人参与事业的本能动机,把道德上的瑕疵视为不可饶恕的过错,并将别人的付出和牺牲视为职责之内的理所当然。
个体可以在道德上追求无止境的完善,但是面对群体要宽容普通人的比较庸常的动机。
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做事情不是追求理想,只是讨生活,毕竟英雄好汉也有老婆孩子,庶民百姓只愁柴米油盐。
所以做人固然要品行端正,做事却要灵活变通。
“人以利动”,这是基本的人性事实。
道义可以号召少数人,却不一定能笼络大部分人;品德高尚可以让人尊敬,却不一定能让人服从。
曾国藩:利不可独,谋不可众之欧阳物创编
曾国藩:利不可独,谋不可众利可共而不可独人心趋利避害,这是本能。
有利益好处的地方,往往大家都盯着。
如果有人独占了利益而不与大家分享,那么一定会招致怨恨,甚至成为众矢之的,带来后患,结果就是通常说的“独利则败”。
所以一个人面对利益要懂得权衡取舍,拿自己该得的那份,甚至有时候为了避免后患,舍弃部分自己应该得的利益。
曾国藩早期以道义号召众人与他一起抵挡太平军,认为有道义就足够了,就能感召别人,“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但是他慢慢发现最初投奔他的人都去了胡林翼那里,于是就问幕僚赵烈文:“众皆出我下,奈何尽归胡公?”赵烈文回答:“人皆有私,不能官,不得财,不走何待?”(人都有私心,在你那里得不到官,也发不了财,不走还等什么?)曾国藩又问:“当如何?”(那该怎么办?)赵烈文回答:“集众人之私者,可成一人之公!”(利用众人的私心来做事,可以成就一个人的公义!)曾国藩连连点头,从此以后对有功的部下大力奖赏,特别是担任钦差大臣、两江总督以后,经常利用一切机会保荐幕僚当官。
于是曾国藩的幕府大盛,人才济济。
同时曾国藩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注重针对不同人的不同需求,采取“武人给钱,文人给名”的措施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军心一统,为最终成就平定太平军的功业奠定了基础。
有时候一些真正的好人和君子做事并不成功,可能是因为他们无可挑剔的品德,以及眼里揉不得沙子的德行苛求,往往会使他们低估最基本的常识,忽略普通人参与事业的本能动机,把道德上的瑕疵视为不可饶恕的过错,并将别人的付出和牺牲视为职责之内的理所当然。
个体可以在道德上追求无止境的完善,但是面对群体要宽容普通人的比较庸常的动机。
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做事情不是追求理想,只是讨生活,毕竟英雄好汉也有老婆孩子,庶民百姓只愁柴米油盐。
所以做人固然要品行端正,做事却要灵活变通。
“人以利动”,这是基本的人性事实。
道义可以号召少数人,却不一定能笼络大部分人;品德高尚可以让人尊敬,却不一定能让人服从。
“谋可寡而不可众,利可共而不可独”
“谋可寡而不可众,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利可共而不可独”是晚清重臣曾国藩“六戒”中的第四戒。
曾国藩可以说是晚清分量最重的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之一,是毛主席早年最为崇敬的人物之一。
毛主席曾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
可见,曾国藩的思想对毛主席来说是影响至远的。
如果要具体分析曾国藩对毛主席的影响,“六戒”正是一个很好的切入口。
那么,我们具体来看看究竟是哪“六戒”:第一戒: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第二戒: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第三戒: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第四戒: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第五戒: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第六戒: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如果逐条分析,可能会陷入长篇大论,那么我们还是以题主提到的第四戒“谋可寡而不可众,利可共而不可独”来作具体分析吧。
毛主席很膺服曾国藩扎实、厚重的人生风格,曾在读书笔记《讲堂录》里抄写了很多曾国藩的话,如“涤生日记,言士要转移世风,当重两义:曰厚曰实。
厚者勿忌人;实则不说大话,不好虚名,不行架空之事,不谈过高之理。
”这其实就是经世致用的湘学士风,用毛主席后来的话说则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的核心就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就像“谋可寡而不可众”,因为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中,这就是“寡”。
因为少数人会细心考察,努力求证,因此得出的结论往往是正确的,接近事实真相的。
而一旦一个谋略,一次战略规划沦入到了开会众人讨论,众口不一,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吵来吵去不仅耽误了时间错过了用谋的最佳时机,最后往往是用举手表决的方式决定行动方向。
这样一来,可谓说得不偿失。
有时甚至会使革命,或者说事业陷入到极大的困境。
最显著的例子就是长征途中四渡赤水过程中关于“打不打打鼓新场”这个问题的讨论。
当时,红军的领导层除了毛主席一人反对外,几乎所有人都举手同意攻打打鼓新场。
曾国藩:利不可独,谋不可众之欧阳文创编
曾国藩:利不可独,谋不可众利可共而不可独人心趋利避害,这是本能。
有利益好处的地方,往往大家都盯着。
如果有人独占了利益而不与大家分享,那么一定会招致怨恨,甚至成为众矢之的,带来后患,结果就是通常说的“独利则败”。
所以一个人面对利益要懂得权衡取舍,拿自己该得的那份,甚至有时候为了避免后患,舍弃部分自己应该得的利益。
曾国藩早期以道义号召众人与他一起抵挡太平军,认为有道义就足够了,就能感召别人,“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但是他慢慢发现最初投奔他的人都去了胡林翼那里,于是就问幕僚赵烈文:“众皆出我下,奈何尽归胡公?”赵烈文回答:“人皆有私,不能官,不得财,不走何待?”(人都有私心,在你那里得不到官,也发不了财,不走还等什么?)曾国藩又问:“当如何?”(那该怎么办?)赵烈文回答:“集众人之私者,可成一人之公!”(利用众人的私心来做事,可以成就一个人的公义!)曾国藩连连点头,从此以后对有功的部下大力奖赏,特别是担任钦差大臣、两江总督以后,经常利用一切机会保荐幕僚当官。
于是曾国藩的幕府大盛,人才济济。
同时曾国藩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注重针对不同人的不同需求,采取“武人给钱,文人给名”的措施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军心一统,为最终成就平定太平军的功业奠定了基础。
有时候一些真正的好人和君子做事并不成功,可能是因为他们无可挑剔的品德,以及眼里揉不得沙子的德行苛求,往往会使他们低估最基本的常识,忽略普通人参与事业的本能动机,把道德上的瑕疵视为不可饶恕的过错,并将别人的付出和牺牲视为职责之内的理所当然。
个体可以在道德上追求无止境的完善,但是面对群体要宽容普通人的比较庸常的动机。
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做事情不是追求理想,只是讨生活,毕竟英雄好汉也有老婆孩子,庶民百姓只愁柴米油盐。
所以做人固然要品行端正,做事却要灵活变通。
“人以利动”,这是基本的人性事实。
道义可以号召少数人,却不一定能笼络大部分人;品德高尚可以让人尊敬,却不一定能让人服从。
曾国藩:利不可独,谋不可众之欧阳音创编
曾国藩:利不可独,谋不可众利可共而不可独人心趋利避害,这是本能。
有利益好处的地方,往往大家都盯着。
如果有人独占了利益而不与大家分享,那么一定会招致怨恨,甚至成为众矢之的,带来后患,结果就是通常说的“独利则败”。
所以一个人面对利益要懂得权衡取舍,拿自己该得的那份,甚至有时候为了避免后患,舍弃部分自己应该得的利益。
曾国藩早期以道义号召众人与他一起抵挡太平军,认为有道义就足够了,就能感召别人,“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但是他慢慢发现最初投奔他的人都去了胡林翼那里,于是就问幕僚赵烈文:“众皆出我下,奈何尽归胡公?”赵烈文回答:“人皆有私,不能官,不得财,不走何待?”(人都有私心,在你那里得不到官,也发不了财,不走还等什么?)曾国藩又问:“当如何?”(那该怎么办?)赵烈文回答:“集众人之私者,可成一人之公!”(利用众人的私心来做事,可以成就一个人的公义!)曾国藩连连点头,从此以后对有功的部下大力奖赏,特别是担任钦差大臣、两江总督以后,经常利用一切机会保荐幕僚当官。
于是曾国藩的幕府大盛,人才济济。
同时曾国藩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注重针对不同人的不同需求,采取“武人给钱,文人给名”的措施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军心一统,为最终成就平定太平军的功业奠定了基础。
有时候一些真正的好人和君子做事并不成功,可能是因为他们无可挑剔的品德,以及眼里揉不得沙子的德行苛求,往往会使他们低估最基本的常识,忽略普通人参与事业的本能动机,把道德上的瑕疵视为不可饶恕的过错,并将别人的付出和牺牲视为职责之内的理所当然。
个体可以在道德上追求无止境的完善,但是面对群体要宽容普通人的比较庸常的动机。
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做事情不是追求理想,只是讨生活,毕竟英雄好汉也有老婆孩子,庶民百姓只愁柴米油盐。
所以做人固然要品行端正,做事却要灵活变通。
“人以利动”,这是基本的人性事实。
道义可以号召少数人,却不一定能笼络大部分人;品德高尚可以让人尊敬,却不一定能让人服从。
曾国藩:利不可独,谋不可众之欧阳与创编
曾国藩:利不可独,谋不可众利可共而不可独人心趋利避害,这是本能。
有利益好处的地方,往往大家都盯着。
如果有人独占了利益而不与大家分享,那么一定会招致怨恨,甚至成为众矢之的,带来后患,结果就是通常说的“独利则败”。
所以一个人面对利益要懂得权衡取舍,拿自己该得的那份,甚至有时候为了避免后患,舍弃部分自己应该得的利益。
曾国藩早期以道义号召众人与他一起抵挡太平军,认为有道义就足够了,就能感召别人,“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但是他慢慢发现最初投奔他的人都去了胡林翼那里,于是就问幕僚赵烈文:“众皆出我下,奈何尽归胡公?”赵烈文回答:“人皆有私,不能官,不得财,不走何待?”(人都有私心,在你那里得不到官,也发不了财,不走还等什么?)曾国藩又问:“当如何?”(那该怎么办?)赵烈文回答:“集众人之私者,可成一人之公!”(利用众人的私心来做事,可以成就一个人的公义!)曾国藩连连点头,从此以后对有功的部下大力奖赏,特别是担任钦差大臣、两江总督以后,经常利用一切机会保荐幕僚当官。
于是曾国藩的幕府大盛,人才济济。
同时曾国藩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注重针对不同人的不同需求,采取“武人给钱,文人给名”的措施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军心一统,为最终成就平定太平军的功业奠定了基础。
有时候一些真正的好人和君子做事并不成功,可能是因为他们无可挑剔的品德,以及眼里揉不得沙子的德行苛求,往往会使他们低估最基本的常识,忽略普通人参与事业的本能动机,把道德上的瑕疵视为不可饶恕的过错,并将别人的付出和牺牲视为职责之内的理所当然。
个体可以在道德上追求无止境的完善,但是面对群体要宽容普通人的比较庸常的动机。
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做事情不是追求理想,只是讨生活,毕竟英雄好汉也有老婆孩子,庶民百姓只愁柴米油盐。
所以做人固然要品行端正,做事却要灵活变通。
“人以利动”,这是基本的人性事实。
道义可以号召少数人,却不一定能笼络大部分人;品德高尚可以让人尊敬,却不一定能让人服从。
曾国藩:利不可独,谋不可众之欧阳法创编
曾国藩:利不可独,谋不可众利可共而不可独人心趋利避害,这是本能。
有利益好处的地方,往往大家都盯着。
如果有人独占了利益而不与大家分享,那么一定会招致怨恨,甚至成为众矢之的,带来后患,结果就是通常说的“独利则败”。
所以一个人面对利益要懂得权衡取舍,拿自己该得的那份,甚至有时候为了避免后患,舍弃部分自己应该得的利益。
曾国藩早期以道义号召众人与他一起抵挡太平军,认为有道义就足够了,就能感召别人,“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但是他慢慢发现最初投奔他的人都去了胡林翼那里,于是就问幕僚赵烈文:“众皆出我下,奈何尽归胡公?”赵烈文回答:“人皆有私,不能官,不得财,不走何待?”(人都有私心,在你那里得不到官,也发不了财,不走还等什么?)曾国藩又问:“当如何?”(那该怎么办?)赵烈文回答:“集众人之私者,可成一人之公!”(利用众人的私心来做事,可以成就一个人的公义!)曾国藩连连点头,从此以后对有功的部下大力奖赏,特别是担任钦差大臣、两江总督以后,经常利用一切机会保荐幕僚当官。
于是曾国藩的幕府大盛,人才济济。
同时曾国藩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注重针对不同人的不同需求,采取“武人给钱,文人给名”的措施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军心一统,为最终成就平定太平军的功业奠定了基础。
有时候一些真正的好人和君子做事并不成功,可能是因为他们无可挑剔的品德,以及眼里揉不得沙子的德行苛求,往往会使他们低估最基本的常识,忽略普通人参与事业的本能动机,把道德上的瑕疵视为不可饶恕的过错,并将别人的付出和牺牲视为职责之内的理所当然。
个体可以在道德上追求无止境的完善,但是面对群体要宽容普通人的比较庸常的动机。
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做事情不是追求理想,只是讨生活,毕竟英雄好汉也有老婆孩子,庶民百姓只愁柴米油盐。
所以做人固然要品行端正,做事却要灵活变通。
“人以利动”,这是基本的人性事实。
道义可以号召少数人,却不一定能笼络大部分人;品德高尚可以让人尊敬,却不一定能让人服从。
曾国藩:利不可独,谋不可众之欧阳道创编
曾国藩:利不可独,谋不可众利可共而不可独人心趋利避害,这是本能。
有利益好处的地方,往往大家都盯着。
如果有人独占了利益而不与大家分享,那么一定会招致怨恨,甚至成为众矢之的,带来后患,结果就是通常说的“独利则败”。
所以一个人面对利益要懂得权衡取舍,拿自己该得的那份,甚至有时候为了避免后患,舍弃部分自己应该得的利益。
曾国藩早期以道义号召众人与他一起抵挡太平军,认为有道义就足够了,就能感召别人,“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但是他慢慢发现最初投奔他的人都去了胡林翼那里,于是就问幕僚赵烈文:“众皆出我下,奈何尽归胡公?”赵烈文回答:“人皆有私,不能官,不得财,不走何待?”(人都有私心,在你那里得不到官,也发不了财,不走还等什么?)曾国藩又问:“当如何?”(那该怎么办?)赵烈文回答:“集众人之私者,可成一人之公!”(利用众人的私心来做事,可以成就一个人的公义!)曾国藩连连点头,从此以后对有功的部下大力奖赏,特别是担任钦差大臣、两江总督以后,经常利用一切机会保荐幕僚当官。
于是曾国藩的幕府大盛,人才济济。
同时曾国藩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注重针对不同人的不同需求,采取“武人给钱,文人给名”的措施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军心一统,为最终成就平定太平军的功业奠定了基础。
有时候一些真正的好人和君子做事并不成功,可能是因为他们无可挑剔的品德,以及眼里揉不得沙子的德行苛求,往往会使他们低估最基本的常识,忽略普通人参与事业的本能动机,把道德上的瑕疵视为不可饶恕的过错,并将别人的付出和牺牲视为职责之内的理所当然。
个体可以在道德上追求无止境的完善,但是面对群体要宽容普通人的比较庸常的动机。
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做事情不是追求理想,只是讨生活,毕竟英雄好汉也有老婆孩子,庶民百姓只愁柴米油盐。
所以做人固然要品行端正,做事却要灵活变通。
“人以利动”,这是基本的人性事实。
道义可以号召少数人,却不一定能笼络大部分人;品德高尚可以让人尊敬,却不一定能让人服从。
曾国藩六戒
曾国藩六戒《六戒》原文第一戒: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第二戒: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第三戒: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第四戒:利可共而不可独,谋可寡而不可众。
第五戒: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第六戒: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解析第一戒: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
一直获利的事情不要做,所有人都在争夺的地方不要前去。
危城莫入!所有人都向往渴求的,可能有害。
前半句说不可贪求过多!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
世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如果有能够一直获利的事情,也许只是表面现象或者骗局,这时一定要保持头脑清醒。
后半句在说安全。
众人争斗的地方不要去,容易招致祸患。
《论语》上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争也可理解为争利。
那就是说大家都去争抢的利益,你就不要去了,即使争到了也是薄利。
第二戒: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
不要因为别人的小缺点就忽视他的优点,不要因为小恩怨就忽略了别人的大恩。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只要是人都会犯错。
不要抓住别人的一点小过失,小瑕疵不放。
也不要因为一点小恩怨,就全盘否定别人的好,忘记别人的恩情。
《礼记》云,“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意思是对你所喜欢的人,要知道他的缺点,不可偏袒;对你所厌恶的人,要知道他的优点,不可抹杀。
我们评价一个人要客观公正,不要感情用事,不要因为自己的好、恶而产生偏见。
第三戒: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
”经常谈论别人的短处,夸耀自己的长处,不仅是情商低的表现,更会给自己招来怨恨,埋下祸乱的种子。
汉高祖刘邦曾和韩信讨论各位将领的才能。
刘邦问他:“你觉得我可以带兵多少?”韩信:“最多十万。
”刘邦不解:“那你呢?”韩信自豪地说:“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嘛!”韩信后来被杀,不能说与他这种性格无关。
曾国藩六戒
曾国藩六戒第一戒久利之事勿为,众争之地勿往一直都能获利的事不要做,所有人都想得到的地方不要前去。
危城莫入!所有人都向往渴求的,可能会有害。
前半句说:不可贪求过多!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
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也不可能有长久获利的事情,如果有这种能够一直获利的事情,那只能说这种事是表面现象或者骗局,这时候一定要保持头脑清。
后半句是说的安全,众人争执、争斗的地方你不要去,容易惹麻烦或者招致祸患。
《论语》上说,“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就是这个意思。
当然,这句话里的争,也可以理解为,争利。
意思是说,大家都去争抢的利益,你就不要去争抢了,因为那肯定是薄利。
第二戒勿以小恶弃人大美,勿以小怨忘人大恩不要因为别人小的缺点就忽视他的优点,不要因为小小的恩怨就忽略了别人的大恩。
人只要做事就会犯错,这两句话都是告诉我们,不要因为别人的一点小过失,一点道德上的小瑕疵,一点小恩怨,就全盘否定别人的好,忘记别人的恩情。
《礼记》上说,“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意思是喜爱一个人而知道其缺点,厌恶而知道其优点。
这就是告诫我们,在待人接物的时候,一定不要太感情用事,一定要客观、公正地看待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第三戒说人之短乃护己之短,夸己之长乃忌人之长经常说别人短处的人,经常夸耀自己长处的人,可以说是“存心不厚,识量太狭。
”俗话说,“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
”经常谈论别人的短处,夸耀自己的长处,不仅是情商低的表现,也必然给自己招来怨恨,埋下祸乱的种子。
汉高祖刘邦曾经随便和韩信讨论各位将领的才能。
刘邦问道:“像我自己,能带多少士兵?”韩信说:“陛下不过能带十万人。
”刘邦说:“那对你来说呢?”韩信回答:“像我,越多越好。
”韩信后来被杀,不能说与他这种性格无关。
曾国藩这句话的意思,入目三分地画出了可这种人的精神肖像。
那种经常谈论别人缺点的人,内心其实是借此在掩饰自己的缺点;经常夸耀自己长处的人,内心其实是嫉妒或者想掩盖别人的长处罢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不可独谋不可众
利可共而不可独
人心趋利避害。
有利益好处的地方,往往大家都盯着。
如果有人独占了利益而不与大家分享,那么一定会招致怨恨,甚至成为众矢之的,带来后患,结果就是通常说的“独利则败”。
所以一个人面对利益要懂得权衡取舍,拿自己该得的那份,甚至有时候为了避免后患,舍弃部分自己应该得的利益。
曾国藩早期以道义号召众人与他一起抵挡太平军,认为有道义就足够了,就能感召别人,“振臂一呼,应者云集”,但是他慢慢发现最初投奔他的人都去了胡林翼那里,于是就问幕僚赵烈文:“众皆出我下,奈何尽归胡公?”
赵烈文回答:“人皆有私,不能官,不得财,不走何待?”(人都有私心,在你那里得不到官,也发不了财,不走还等什么?)
曾国藩又问:“当如何?”(那该怎么办?)赵烈文回答:“集众人之私者,可成一人之公!”(利用众人的私心来做事,可以成就一个人的公义!)
曾国藩连连点头,从此以后对有功的部下大力奖赏,特别是担任钦差大臣、两江总督以后,经常利用一切机会保荐幕僚当官。
于是曾国藩的幕府大盛,人才济济。
同时曾国藩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注重针对不同人的不同需求,采取“武人给钱,文人给名”的措施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结果自然是皆大欢喜,军心一统,为最终成就平定太平军的功业奠定了基础。
有时候一些真正的好人和君子做事并不成功,可能是因为他们无可挑剔的品德,以及眼里揉不得沙子的德行苛求,往往会使他们低估最基本的常识,忽略普通人参与事业的本能动机,把道德上的瑕疵视为不可饶恕的过错,并将别人的付出和牺牲视为职责之内的理所当然。
个体可以在道德上追求无止境的完善,但是面对群体要宽容普通人的比较庸常的动机。
对大多数普通人来说,做事情不是追求理想,只是讨生活,毕竟英雄好汉也有老婆孩子,庶民百姓只愁柴米油盐。
所以做人固然要品行端正,做事却要灵活变通。
“人以利动”,这是基本的人性事实。
道义可以号召少数人,却不一定能笼络大部分人;品德高尚可以让人尊敬,却不一定能让人服从。
韩信这样评价项羽:“项王对待长辈谦恭,对待弱者仁慈,对待病者体恤,但这不过是妇人的美德。
项王对待立功的健儿吝于赏赐,对待勇武的壮士不予提拔。
因此,英雄豪杰终究要离他而去。
”
刘邦问陈平:“我与项王有什么区别?”陈平回答说:“大王粗野傲慢,项王谦逊有礼。
”刘邦又问:“那你为什么弃项王而归我?”陈平回答:“对于有功之人,大王不吝惜恩赐,项王则很少封赏。
”
正因为项羽不愿意与有功之臣分享天下的利益,也就没有多少人愿意追随他,最终就是一个“独利则败”的结局,而刘邦则把自己的所得利益与部下共享,得了天下。
谋可寡而不可众
谋划事情,一定要跟有真知灼见的几个人一起讨论,而不要听众人的泛泛之论。
正如古人所说,“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也类似于今天的“重大决策专家咨询论证”。
对个人来说,决策一些人生里的重大事情,也无法与众人商量。
因为一些人生大的决策关乎个人的世界观,有自己独特的眼光、心胸与气度,自己看准了,去做就是了,如果和别人商量,恐怕也很难被别人说服。
别人的立场不一样,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一定理解你的想法,反而七嘴八舌的,会动摇你的意志,也会破坏你的信心和情绪。
集思广益的前提是对有价值的看法而言的,而有价值的看法往往不会很多。
《淮南子·人间训》:“今万人调钟不能比之律,诚得知者,一人而足矣。
”参与决策的人的数量并不等于质量,低层次的智慧累加并不能产生高远的智慧,所谓“众谋则泄。
”
曹操说:“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有道之人,有真知灼见的人,是完全可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特立独行的。
另一方面,一些谋划也不宜让很多人知道,韩非子说:“事以密成,语以泄败。
”《三国演义》中的董承就是一个例子,董承四处游说文武能臣,要拿下曹操。
刘备、种辑、吴子兰、王子服,甚至董承的小妾,都知道他的密谋。
董承自以为“滴水不漏”,谁料他的小妾与家奴秦庆童暗通款曲。
秦庆童出于旧恨,立即跑去向曹操告密。
结果可想而知,一干人等都被曹操杀害。
在今天就是工作生活中的一些决策也不必四处宣扬,唯恐众人不知,很多事情要低调地去做,不要太张扬,因为只有低调、不张扬地去做,阻力才小,障碍才少,等事情做起来了,有些可能的障碍无形中就消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