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狱相顺正谊明道_春秋繁露_的修己治人之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卷 第1期2010年1月
高 校 教 育 管 理Journa l of H i ghe r Educa ti on M anag e m ent
V o.l 4N o .1
Jan .2010
教狱相顺正谊明道
)))5春秋繁露6的修己治人之道
施 克 灿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历史与文化研究院,北京100875)
摘 要:董仲舒是汉代最著名的经学大师之一,哲学家和教育家,有/汉代孔子0之称。在先秦儒学向汉代经学的转变过程中,董仲舒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他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主张/独尊儒术0使儒学神学化、经学化、社会化上。董仲舒的主要著作5春秋繁露6着重从重德教、辅刑罚,万民之性、待教而善,/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0,必仁且智以及教师观等方面,来分析董仲舒的修己治人之道,可以使高教管理者对古代儒家伦理管理思想有更深的理解。
关键词:董仲舒;5春秋繁露6;教狱相顺;正谊明道
中图分类号:G 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381(2010)01-0061-05
收稿日期:2009-11-07
作者简介:施克灿,副教授,教育学博士,从事中国教育史研究。
董仲舒(前179)前104年),广川(在今河北省景县境内)人,是汉代最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生活在/文景之治0和/雄才大略之武帝0的汉王朝极
盛时代,他对5公羊春秋6与5易经阴阳6学有特别的研究,学识渊博。汉景帝时,因专精5春秋6而被选任为博士,但因景帝崇高黄老之术,故其主要活动是收徒讲学,/下帷讲诵0。武帝时命各地推荐贤良方正之士以备咨询,董仲舒连对三策,内容是关于天人关系,故称/天人三策0。汉武帝对他的建议十分赞许。对策后,他担任江都易王刘非的国相,他对刘非讲了/春秋大一统0的精神,提出/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0,以此暗示刘非不要称霸,应尊重中央皇权。公元前125年,董仲舒又做了胶西王刘端的国相,后于公元前121年辞职回家,从此结束了他的仕禄生活。晚年致仕在家,专心从事写作与讲学。
董仲舒一生著述甚多,5汉书#艺文志6著录123篇,大部分已亡佚。流传至今的只有一部由后人辑录的5春秋繁露617卷82篇,由于书中篇名和5汉书#董仲舒传6所载/说5春秋6事得失,5闻举6、5玉杯6、5蕃露6、5清明6、5竹林6之属,复数十篇,十余万言,皆传于后世0不尽相同,现存5春秋繁露6中有5玉杯6、5竹林6等篇名,而无5闻举6、5蕃露6、5清明6等篇,故后人疑其不尽出自董仲舒一人之手。5春秋繁露6系后人辑录董仲舒遗文而成书,书名为辑录者所加,隋唐以后
才有此书名出现。现存最早的5春秋繁露6版本,是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江右计台刻本,传本很多,主要有清5四库全书6本,光绪五年(1879年)定州王氏谦德堂刻5畿辅丛书6本,附张驹贤5校正6十七卷,又有5四部备要6本及1975年中华书局铅印本。最详尽的是苏舆所撰5春秋繁露义证6点校本收入中华书局5新编诸子集成6中。
一、5春秋繁露6及其思想倾向
董仲舒潜心钻研5公羊春秋6,学识渊博。5春秋繁露6也是一部推崇公羊学的著作。董仲
舒用公羊春秋的微言大义来改造先秦儒学,并容纳刑、名、法术、道、墨、阴阳家思想,以天人关系问题为中心,建立了一套新的儒学。
董仲舒毕生致力于为当时政治、社会新秩序提供理论的根据。照5春秋繁露6的说法,由于人是天的一部分,所以人的行为的根据,一定要在天的行为中寻找。他采用了阴阳家的思想,认为天与人之间存在密切联系。从这个前提出发,他把主要来源于阴阳家的形上学的根据与儒家政治、社会哲学结合起来。
汉语的/天0字,有时译为H eaven (主宰之天)、有时译为nature(自然之天),而在董仲舒哲学中两者兼而有之。他认为/天0是宇宙人间的最高主宰,/百神之大君也0。/天0既有神学人格性,又有自然物质性。5春秋繁露6把自然现象和
社会现象进行神秘化的比附,认为天按照自己的形体制造了人,人是天的副本,人类的一切都是天的复制品,这就是/天人合一0的思想。天通过阴阳、五行之气的变化而体现其意志,主宰社会与自然。以此为依据,他提出了/天人感应0论,即天人之间相互感应,天能对人类进行严格的赏罚。在他看来,皇帝是天给人类社会设立的最高统治者,是天之子,/替天行道0,是唯一合法执行/天意0的人,要服从/天意0,就要服从皇帝,这就是神化君权的/君权神授0思想。代天而治民的君主,其行为的好坏,能直接影响天。如君主施行仁政,上天就会降下/符瑞0或/祥瑞0现象,以示天的奖励或授命;如果君主施行暴政,上天就会降下灾异现象,以示/谴告0,而这种谴告也是天对君主的爱护与挽救。董仲舒把自然事物伦理化,把自然的天赋予了人格,而这种思想的基本精神,是为了论证封建王朝社会秩序与自然规律之间的统一性,他认为天人之间的彼此感应、协调统一,才能取得整个/天人0结构的均衡、稳定和持久,这既是/天道0,也是/人道0;既是自然事物的运行法规,也是人间世事的统治秩序。
5春秋繁露6还用五行相生的关系来附会社会人事,认为/天0的意志是通过/阴阳五行0来表现的。其准则是/阳贵而阴贱0,/亲阳而疏阴0,他用这套理论来说明人们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如君、父、夫属阳,臣、子、妻属阴,是配合君、父、夫的存在而存在的,要绝对服从。/阴者阳之合,妻者夫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之合。物莫无合,而合各有阴阳。0(5春秋繁露#基义6)虽然它承认矛盾的两个方面的性质、地位不同,但阳和阴双方,一主一从,一尊一卑的地位是永不可改变的,更不能转化,这是/天之常道0,/天不变,道亦不变0。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三纲五常0思想,以/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0为/三纲0,以/仁、义、礼、智、信0为/五常0。所谓/纲0,网之大绳也,即纲领、主宰。五常是三纲的调整和补充,/常0有不变的意思,五常是五种不变的德性。董仲舒还进一步说:/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0,他认为/三纲0来源于/天0,其目的是从理论上确证专制君主的绝对权威和君臣父子的严格的统治秩序。
5春秋繁露6的贡献在于适应了当时政治上统一的需要,把战国以来的各家学说以及儒家各派,在5春秋6公羊学的名义下融汇起来,以哲学上的神学主义,政治上的封建专制为基础,提出了一套较为完备的思想体系,作为维护封建中央集权统治的理论依据。尽管以后各个王朝的哲学形态有所改变,但这一思想一直在封建社会中占统治地位。
二、5春秋繁露6中的修己之道
(一)万民之性、待教而善
董仲舒继承了先秦儒家通过人性来论证教育功能的思想。在人性论问题上,他调和孟荀的/性善0论和/性恶0论,认为人性是/天0创造人类时所赋予的一种先验的素质,可善可恶,他说: /性者,天质之朴也0(5春秋繁露#实性6)。人的这种素质,包括性和情两方面,由性而有仁,由情而有贪。性相当于天的阳,情相当于天的阴,故/身之名取诸天,天两有阴阳之施,身亦两有贪仁之性0 (5春秋繁露#深察名号6)。这就是说,天有阴阳,故人性中亦有善与恶的要素。董仲舒不同意孟子的性善说,他说:/善如米,性如禾。禾虽出米,而禾未可谓米也。性虽出善,而性未可谓善也。米与善,人之继天而成于外也。非在天所为之内也。天所为,有所至于止。止之内谓之天,止之外谓之王教。王教在性外,而性不得不遂0(5春秋繁露#实性6)。正如米与禾的关系一样,要使性成善,由/可能0变为/现实0,需通过人为的教育活动,才能使之进而为善,故曰:/今万民之性,待外教然后能善;善当与教,不当与性0(5春秋繁露#深察名号6)。既然人们的性有待于外加的教育才能为善,则善当属于教育的范畴,而不属于性的范畴。董仲舒认为教育不但可以防止恶性,培养善性,而且还可以把人培养成任何类型的人。
董仲舒还提出了/性三品0说,他把人性分为三品,即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圣人之性为上品,认为这是天生的/过善0之性,是其他人先天不可能、后天又不可及的,指的是统治阶级最上层的比较少数的一些人,如帝王、周公、孔子一类人物。斗筲之性为下品,他认为下品无善质,近于禽兽,教化是无用的,只能采用刑法对付他们。/中民之性0代表万民之性,有善质而未能善,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即待圣王教化后方能成/善0,但却不可能成为圣人,他们是主要的教育对象。王者的教化就是对人性的加工,王者是奉天命来教化人民的。/人受命于天,有善善恶恶之性,可养而不可改,可豫而不可去,若形体之可肥轹而不可得革也。是故虽有至贤,能为君亲
62高校教育管理第4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