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繁露

合集下载

春秋繁露原文及译文

春秋繁露原文及译文

春秋繁露原文及译文原文:仁者,爱人也。

昔者晋灵公杀庖厨以善饮食,非不厚自爱也,然而不得为淑人者,不爱人也。

不爱,奚足谓仁?兵已加焉,乃往救之,则《春秋》弗美。

未至,豫备之,则美之,善其救害之先也。

夫救早而先之,则害无由起,而天下无害矣。

观物之动而先觉其萌,绝乱塞害于将然而未形之时,《春秋》之志也。

其至明矣。

是以知明先,而仁厚远。

故王者爱及四夷,霸者爱及诸侯,安者爱及封内,危者爱及旁侧,亡者爱及独身。

独身者,虽立天子诸侯之位,一夫之人耳,无臣民之用矣。

如此者,莫之亡而自亡也。

故曰:仁者爱人,不在爱我,此其法也。

义者,非谓正人,谓正我也。

虽有乱世枉上,莫不欲正人。

奚谓义?昔者楚灵王讨陈蔡之贼,非不能正人也,而《春秋》弗与,不得为义者,以其身不正也。

潞子之于诸侯,无所能正,《春秋》谓之有义,以其身正也。

故曰:义在正我,不在正人,此其法也。

是义与仁殊。

爱在人,谓之仁;义在我,谓之义。

君子求仁义之别,然后辨乎内外之分。

是故内治反理以正身,据礼以劝福;外治推恩以广施,宽制以容众。

《春秋》刺上之过,而矜下之苦。

以仁治人,义治我,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此之谓也。

故求诸己,谓之厚;求诸人,谓之薄。

自责以备,谓之明;责人以备,谓之惑。

是故以自治之法治人,是居上不宽也;以治人之法自治,是为礼不敬也。

居上不宽,则伤厚而民弗亲;为礼不敬,则伤行而民弗尊。

弗亲则弗信,弗尊则弗敬。

仁义之处可无论乎?虽有天下之至味,弗嚼,弗知其旨也;虽有圣人之至道,弗论,不知其义也。

译文:仁,就是爱别人。

从前,晋灵公杀厨子来改善饮食,并非不厚爱自己,这样却不能算是善良的人,是因为(他)不爱别人。

不爱(人),哪里值得称为仁呢?敌人已经来攻打了,才去救他,那么《春秋》就不赞美(这种做法)。

(敌人)没到(的时候),预先防备,(《春秋》)就赞美他,赞美他能事先预防祸害。

在(祸害产生)之前就先预防,那么祸害就无从产生,天下就没有祸害了。

观察事物的发展,事先发现它的苗头,把祸乱消灭在将要发生而没有成形的时候,(这)是《春秋》的思想。

春秋繁露赏析

春秋繁露赏析

春秋繁露赏析《春秋繁露》是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之一,由东汉末年刘安所著。

它以黄帝、尧舜、禹、汤和文王等古代伟大君主治理国家的智慧为基础,探讨了政治、伦理、礼仪、教育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对《春秋繁露》进行赏析,从中挖掘其思想内涵和文化意义。

一、思想内涵《春秋繁露》以“道”为核心,强调君主治理国家应恪守道义。

书中明确提及“德”、“信”、“理”、“礼”等概念,将其置于治理国家的首要位置。

其中,“德”指君主的品德和道德修养,“信”指君主言行一致、守信用,“理”强调治理国家要依据客观规律,“礼”则强调礼乐教化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通过这些概念,书中反复强调了君主应当具备高尚的德行,以此为根基来执政,使国家繁荣昌盛。

此外,《春秋繁露》还强调了民众和君主势力的互动关系。

书中提到了君主与臣下、父母与子女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强调了秩序和和谐的重要性。

它认为,君主应以身作则,引领民众向善,而民众则应忠诚于君主,服从其统治。

二、文化意义《春秋繁露》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具有深远的文化意义。

首先,它传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书中强调了道德、德治和礼乐的重要性,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儒家思想的核心主张,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次,《春秋繁露》对后世的政治理论和治国方略产生了重要影响。

它提出了君主应当讲德治国、以德行令民、舍私从公等观念,这些观念为后世的政治家和君主们提供了治国理政的重要参考。

此外,《春秋繁露》还对教育和家庭伦理产生了重要影响。

书中关于教育与家庭的论述,强调了父母的责任和子女的孝道。

它主张家庭和教育对个人素养的培养至关重要,影响了后世家庭教育观念的形成。

三、艺术风格《春秋繁露》以散文的形式进行叙述,形式简练、生动。

作者运用了大量的典故和寓言,以浅显易懂的方式向读者传递智慧。

同时,书中的语言流畅优美,篇章通顺,增强了读者的阅读体验。

此外,书中的章节安排严谨有序,内容层次分明。

不同章节之间有明确的主题转换,使整个著作构建起一个完整的逻辑框架。

初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董仲舒《春秋繁露》原文及翻译(通用)

初中语文 课外古诗文 董仲舒《春秋繁露》原文及翻译(通用)

董仲舒《春秋繁露》原文及翻译董仲舒原文:《春秋》之所治,人与我也。

所以治人与我者,仁与义也。

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仁之于人,义之于我者,不可不察也。

众人不察,乃反以仁宽己,而以义设人,逆其理,鲜不乱矣。

莫欲乱,而大抵常乱,以暗于人我之分,而不省仁义之所在也。

是故《春秋》为仁义法,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

我不自正,虽能正人,弗为义;人不被其爱,虽厚自爱,不为仁。

仁者,爱人也。

昔者晋灵公杀庖厨以善饮食,非不厚自爱也,然而不得为淑人者,不爱人也。

不爱,奚足谓仁?兵已加焉,乃往救之,则《春秋》弗美。

未至,豫备之,则美之,善其救害之先也。

夫救早而先之,则害无由起,而天下无害矣。

观物之动而先觉其萌,绝乱塞害于将然而未形之时,《春秋》之志也。

其至明矣。

是以知明先,而仁厚远。

故王者爱及四夷,霸者爱及诸侯,安者爱及封内,危者爱及旁侧,亡者爱及独身。

独身者,虽立天子诸侯之位,一夫之人耳,无臣民之用矣。

如此者,莫之亡而自亡也。

故曰:仁者爱人,不在爱我,此其法也。

义者,非谓正人,谓正我也。

虽有乱世枉上,莫不欲正人。

奚谓义?昔者楚灵王讨陈蔡之贼,非不能正人也,而《春秋》弗与,不得为义者,以其身不正也。

潞子之于诸侯,无所能正,《春秋》谓之有义,以其身正也。

故曰:义在正我,不在正人,此其法也。

是义与仁殊。

爱在人,谓之仁;义在我,谓之义。

君子求仁义之别,然后辨乎内外之分。

是故内治反理以正身,据礼以劝福;外治推恩以广施,宽制以容众。

《春秋》刺上之过,而矜下之苦。

以仁治人,义治我,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此之谓也。

故求诸己,谓之厚;求诸人,谓之薄。

自责以备,谓之明;责人以备,谓之惑。

是故以自治之法治人,是居上不宽也;以治人之法自治,是为礼不敬也。

居上不宽,则伤厚而民弗亲;为礼不敬,则伤行而民弗尊。

弗亲则弗信,弗尊则弗敬。

仁义之处可无论乎?虽有天下之至味,弗嚼,弗知其旨也;虽有圣人之至道,弗论,不知其义也。

(取材于董仲舒《春秋繁露》)注释:【1】潞子:小部落的首领。

董仲舒春秋繁露译文 春秋繁露原文及译文

董仲舒春秋繁露译文 春秋繁露原文及译文

董仲舒春秋繁露译文春秋繁露原文及译文董仲舒是西汉的著名思想家,他的主要著作是《春秋繁露》,这本书里面究竟在讲什么事情,我们有必要仔细读一读,这样才能真正了解董仲舒这个人的思想是什么,由此也才能知道他为什么在西汉武帝时对独尊儒术,罢黜百家的政策起到了关键作用。

此书的第一篇,是《楚庄王》,我来对此篇的部分内容做一个分析,对于《繁露》的原文及清人的《义证》,就不再引用原文了,直接来分析这些文本是说什么。

根据其原文及清人注释的资料,可以看出这是要对相关史事是怎么回事做出说明,并涉及到春秋公羊传对相关史事是有怎样的看法,并由此引出了一些重要观点。

对以上内容仔细分析,其中的重要内容归纳如下:1、《春秋》的笔法问题,是公羊传最为重视的,是公羊学的特点,董仲舒在这一点上做了大量的阐释与发挥。

2、春秋笔法表达的大义:就此段所说,大义不仅仅是一条而是有多项,要仔细阅读原文及义证所说的事情而条疏出来。

如善与恶,罪与讨,诸侯能不能专讨专封,诸侯的贤及其权力的关系,诸侯惩恶与对待天子的关系等。

3、《春秋》对汉代的影响。

这在史记以及汉人相关论述中能看出来,义证中经常提到。

要仔细梳理分类。

4、董仲舒对相关史事的阐释。

与公羊传的说法进行比较,看董对相关史事以及其中问题的看法。

上面的原文与义证之注中有很多材料可以说明这些问题。

5、对比公羊传的说法与董的说法,反映出什么问题?即董在繁露中对春秋及公羊传的发挥有哪些超出了春秋和公羊传的原文及说法,是发展与补充,也就是儒家学说的发展变化的问题。

就董在此段的论述来分析一下都有什么内容:庄王之行贤,而徵舒之罪重。

所谓的罪,就是徵舒于宣公十年弑其君平国。

而庄王的贤,见《史记》陈世家:孔子读史记至楚复陈,曰:贤哉楚庄王,轻千乘之国而重一言。

以贤君讨重罪,其于人心善,若不贬,孰知其非正经?虽然是以贤讨罪,但专讨非诸侯的事,所以要贬他这种行为。

《春秋》常于其嫌得者,见其不得也。

嫌得,苏注:“嫌于得褒。

董仲舒《春秋繁露》

董仲舒《春秋繁露》

董仲舒《春秋繁露》董仲舒所著《春秋繁露》是汉代重要著作。

《汉书·艺文志》著录《董仲舒》百二十三篇,《公羊、董仲舒治狱》十六篇,没有《春秋繁露》书名。

《汉书·董仲舒传》说:"仲舒所著,皆明经术之意,及上疏条教,凡百二十三篇。

而说《春秋》事得失,《闻举》、《玉杯》、《蕃露》、《清明》、《竹林》之属,复数十篇,十余万言,皆传于后世。

"现存《春秋繁露》中有《玉杯》、《竹林》等80余篇。

没有《闻举》、《蕃露》、《清明》、等篇。

"蕃露"与书名"繁露"相近。

今本有"精华"篇而无"清明"。

黄云眉《古今伪书考补证》一书认为《春秋繁露》是伪书。

这种说法不为学术界承认。

日本学者田中麻纱已从《春秋繁路》论五行的九篇中发现前四篇与后五篇的思想是抵触的,因此怀疑这些文章可能不是董仲舒的著作。

这些问题还需要讨论。

学术界董学研究者一般还是认为《春秋繁露》是董仲舒所著,是研究董学的基本可信的资料。

董仲舒作为经学大师,下帷讲经,学者云集。

他颇有教学经验和教育思想,培养的学生很多。

通五经,为博士,任梁相的有褚大;精通《春秋》的有吕步舒。

任长史,奉命处理淮南狱,以(《春秋》义正之,"天子皆以为是"。

另一学生吾丘寿王从董子学《春秋》后,高材通明。

在汉武帝面前出谋划策,汉武帝以为"天下少双,海内寡二"。

在朝廷上曾驳公孙弘,违群僚议,都得到汉武帝的赞赏。

还有赢公"守学不失师法",在昭帝时任谏大夫,授徒传业,成为名师。

学生为郎、谒者、掌故者有一百多人。

董氏子孙"皆以学至大官"。

学生成才,证明董仲舒教育的成功。

在《春秋繁露》中,教育思想比较丰富,约有以下八个方面:(一)重德教,辅刑罚统治者对待被统治者总要使用软硬两手,软的是德化教育,硬的是刑法惩治。

西汉中期董仲舒作春秋繁露,较系统地阐述

西汉中期董仲舒作春秋繁露,较系统地阐述

董仲舒《春秋繁露》简析《春秋繁露》是中国汉代哲学家董仲舒所作的政治哲学著作。

《春秋繁露》推崇公羊学,发挥“春秋大一统”之旨,阐述了以阴阳五行,以天人感应为核心的哲学-神学理论,宣扬“性三品”的人性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的伦理思想及赤黑白三统循环的历史观,为汉代中央集权的封建统治制度奠定了理论基础。

据《汉书·董仲舒传》记载,董仲舒说《春秋》事得失,作《闻举》、《玉杯》、《蕃露》等数十篇。

《蕃露》是他讲《春秋》诸篇中的一篇。

“蕃”与“繁”古字相通。

《史记》说“蕃露”原是冠冕的一种装饰,缀玉而下垂。

贾公彦在《周礼·春官大司乐》中作疏说:“前汉董仲舒作《春秋繁露》。

繁:多;露:润。

为《春秋》作义,润益处多”,认为《春秋繁露》是对《春秋》大义的引申和发挥。

现存《春秋繁露》有17卷,82篇。

由于书中篇名和《汉书·艺文志》及本传所载不尽相同,后人疑其不尽出自董仲舒一人之手。

《春秋繁露》系后人辑录董仲舒遗文而成书,书名为辑录者所加,隋唐以后才有此书名出现。

一、《春秋繁露》的创作初衷作者董仲舒是汉代的经学大师,他不仅博学多识,担任过朝廷的大官,而且“居庙堂之高则思其民”,决心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来促进国家的强盛。

而且在当时,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恢复与发展,人民因为战争而终日慌乱不安的心也终于平静。

经济得到发展,政治上中央集权得到了加强。

中央集权统治急需一种理论体系来巩固,于是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主张应运而生。

董仲舒在当时的社会上不仅是远近闻名、人人尊重的大学者,而且他做官理事的能力又非常出色,他曾两任汉朝分封国的国相。

因此,有这样一位能力不俗,又具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为汉代武帝出谋划策,皇帝当然会欣然接受。

《春秋繁露》作为董仲舒的代表作,主张在以往儒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强化集权统治,这样的思想正是汉武帝想要的。

汉武帝有着建立千秋大业的雄伟壮志,首先就要有支持他统治的完备思想体系的支持。

董仲舒《春秋繁露》古诗词原文及译文

董仲舒《春秋繁露》古诗词原文及译文

董仲舒《春秋繁露》古诗词原文及译文董仲舒原文:《春秋》之所治,人与我也。

所以治人与我者,仁与义也。

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仁之于人,义之于我者,不可不察也。

众人不察,乃反以仁宽己,而以义设人,逆其理,鲜不乱矣。

莫欲乱,而大抵常乱,以暗于人我之分,而不省仁义之所在也。

是故《春秋》为仁义法,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

我不自正,虽能正人,弗为义;人不被其爱,虽厚自爱,不为仁。

仁者,爱人也。

昔者晋灵公杀庖厨以善饮食,非不厚自爱也,然而不得为淑人者,不爱人也。

不爱,奚足谓仁?兵已加焉,乃往救之,则《春秋》弗美。

未至,豫备之,则美之,善其救害之先也。

夫救早而先之,则害无由起,而天下无害矣。

观物之动而先觉其萌,绝乱塞害于将然而未形之时,《春秋》之志也。

其至明矣。

是以知明先,而仁厚远。

故王者爱及四夷,霸者爱及诸侯,安者爱及封内,危者爱及旁侧,亡者爱及独身。

独身者,虽立天子诸侯之位,一夫之人耳,无臣民之用矣。

如此者,莫之亡而自亡也。

故曰:仁者爱人,不在爱我,此其法也。

义者,非谓正人,谓正我也。

虽有乱世枉上,莫不欲正人。

奚谓义?昔者楚灵王讨陈蔡之贼,非不能正人也,而《春秋》弗与,不得为义者,以其身不正也。

潞子之于诸侯,无所能正,《春秋》谓之有义,以其身正也。

故曰:义在正我,不在正人,此其法也。

是义与仁殊。

爱在人,谓之仁;义在我,谓之义。

君子求仁义之别,然后辨乎内外之分。

是故内治反理以正身,据礼以劝福;外治推恩以广施,宽制以容众。

《春秋》刺上之过,而矜下之苦。

以仁治人,义治我,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此之谓也。

故求诸己,谓之厚;求诸人,谓之薄。

自责以备,谓之明;责人以备,谓之惑。

是故以自治之法治人,是居上不宽也;以治人之法自治,是为礼不敬也。

居上不宽,则伤厚而民弗亲;为礼不敬,则伤行而民弗尊。

弗亲则弗信,弗尊则弗敬。

仁义之处可无论乎?虽有天下之至味,弗嚼,弗知其旨也;虽有圣人之至道,弗论,不知其义也。

(取材于董仲舒《春秋繁露》)注释:【1】潞子:小部落的首领。

春秋繁露集解原文与解析

春秋繁露集解原文与解析

春秋繁露集解原文与解析春秋繁露,是中国古代经典文献之一,其作者为东汉末年学者刘向。

作为一部独特的历史文献,春秋繁露包含了大量有关礼仪、仪式、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内容,为后人研究古代历史、思想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思路。

本文将从原文与解析两个方面详细地探讨春秋繁露集解。

原文部分春秋繁露涵盖了丰富的内容,主要以问答形式展现。

下面我将选取其中的一段原文进行解析:贵出亲切离朋独行,行则不乱,朋亲皆散,常门人望,如地偶然约。

行何不足诡哉!然此因循,有去无所之而已。

解析部分这段原文主要讲述了贵人在行动时应该保持独立、自信的态度。

文中的贵人是指具有高贵地位的人,他们在行走过程中应该遵守礼仪,不乱于风波中,同时也应以真实的态度对待亲友。

在行动时,朋友亲人可能会有各自的去向,但贵人无需去追随他们,因为这样做只会让自己迷失方向。

作者认为,贵人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独特性。

他们不需要依附于别人,也不会因为别人的离去而感到迷茫。

相反,他们应该坚守自己的原则和准则,不随波逐流。

贵人独行时,周围的人会对他们产生敬重和仰慕之情,就如同地上珍贵的珠宝,被人偶然地约见一般。

虽然在行动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许多奇怪的情况和人物,但贵人不必过于在意和解释,只需要坚守于自己的原则即可。

这段原文通过明确的语言展示了贵人的独特品质和行为准则,强调了他们应该保持自己的独立性和独特性。

作者使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贵人比喻为稀有的地上珍宝,并通过形容“如地偶然约”来突出他们的珍贵和不易接触的特点。

通过这种形象生动的比喻,读者更容易理解贵人应该保持独立行动的思想。

繁露还包含了许多类似的问答,通过提出问题和给出解答的形式,表达了作者对于古代礼仪、政治、文化等方面的思考和见解。

这种问答的形式简洁明了,容易引起读者的兴趣和思考。

本文仅对春秋繁露集解进行了简要介绍,并选取了一段原文进行了解析。

春秋繁露是一部非常重要的古代文献,对于了解古代社会、文化以及思想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春秋繁露积善篇原文与解析

春秋繁露积善篇原文与解析

春秋繁露积善篇原文与解析春秋繁露是中国古代经部之一,由南朝梁代丘光庭所撰。

其中的《积善篇》一章,是许多人向往的道德准则和人生原则。

本文将为您呈现《春秋繁露积善篇》的原文,并对部分内容进行解析。

一、《积善篇》原文春秋繁露云:夫君子以仁义礼智信为四德,以丧乱饥寒苦为四境,以善人无后为难。

知艰难之道,而不以为倚,是谓积善。

二、解析1. 仁、义、礼、智、信: 这五个字代表了君子的品德和修养。

仁指的是仁爱之心,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义指的是正义和道义,对是非善恶的判断;礼指的是礼仪和礼节,是一种对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的尊重;智指的是智慧和思考,是对问题的理性分析和判断;信指的是诚实守信,对他人和社会保持信任和信念。

2. 丧乱饥寒苦: 这四个词描述了困苦的四种境遇。

丧指的是丧失亲人或财产等的痛苦;乱指的是社会动荡和秩序紊乱;饥指的是饥饿和贫困;寒指的是寒冷和缺乏温暖。

这四种境遇代表了生活中常常会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3. 善人无后: 这句话强调了善行的重要性。

在古代中国社会,继承家族血脉并延续后代被视为一种重要责任和目标。

然而,如果一个人行善积德却无法延续自己的后代,这在社会中被认为是一种悲哀和难题。

因此,这句话提醒人们要注重修身养性和培养良好品德。

4. 知艰难之道,而不以为倚: 这句话强调了面对艰难困境时的态度。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如丧失亲人、社会动乱、经济困难等。

这句话教导我们要明白困难所在,但不要依赖别人或依赖外部条件来解决问题,而是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和智慧去面对和克服困难。

总结:《春秋繁露积善篇》提供了一种美好的价值观和人生原则,强调了仁义礼智信等品德的重要性,以及在困难境遇中的正确态度。

通过理解和遵循这些原则,我们可以塑造自己的品格,行善积德,迎接生活中的挑战并取得成功。

董仲舒《春秋繁露》原文翻译

董仲舒《春秋繁露》原文翻译

董仲舒《春秋繁露》原文翻译(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成语大全、谜语大全、汉语拼音、美文、教案大全、实用模板、话题作文、写作指导、试题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idioms, riddles, pinyin, American writing, lesson plans, practical templates, topic essays, writing instructions, test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materials Format and writing, please pay attention!董仲舒《春秋繁露》原文翻译董仲舒原文:《春秋》之所治,人与我也。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原文及译文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原文及译文

春秋繁露为人者天原文及译文为生不能为人,为人者天也。

人之人本于天,天亦人之曾祖父也。

此人之所以乃上类天也。

人之形体,化天数而成;人之血气,化天志而仁;人之德行,化天理而义;人之好恶,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人之受命,化天之四时。

人生有喜怒哀乐之答,春秋冬夏之类也。

喜,春之答也;怒,秋之答也;乐,夏之答也;哀,冬之答也。

天之副在乎人,人之情性有由天者矣。

故曰:受禄于天,定爵于天,成名于天。

唯人独能偶天地。

人有三百六十节,偶天之数也;形体骨肉,偶地之厚也;上有耳目聪明,日月之象也;体有空窍理脉,川谷之象也;心有哀乐喜怒,神气之类也。

观人之体一,何高物之甚,而类于天也。

物旁折取天之阴阳以生活耳,而人乃烂然有其文理。

是故凡物之形,莫不伏从旁折天地而行,人独题直立端尚,正正当当。

是故所取天地少者,旁折之;所取天地多者,正当之。

此见人之绝于物而参天地。

是故圣人法天而立道,亦溥爱而亡私,布德施仁以厚之,设谊立礼以导之。

春者天之所以生也,仁者君之所以爱也;夏者天之所以长也,德者君之所以养也;秋者天之所以收也,义者君之所以罚也;冬者天之所以藏也,刑者君之所以禁也。

天之副在人,人之情性有由天者矣,故曰:王者配天,谓其道。

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

天人所同有也。

人仅仅依靠自身的力量是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的,人之所以成为人是由于天的作用。

人作为人,其根源在于天,天可以说是人的曾祖父。

这就是人之所以与天相似的原因。

人的形体,是依照天的运行规律而形成的;人的血气,是由天的意志转化为仁爱之情;人的德行,是根据天理而形成正义之感;人的好恶,是由天的温暖清凉之气转化而来;人的喜怒,是由天的寒暑变化转化而成;人所禀受的天命,就如同天的四季更替。

人生中存在喜怒哀乐的反应,就如同春秋冬夏四季一样。

喜悦,是对春天的回应;愤怒,是对秋天的回应;快乐,是对夏天的回应;悲哀,是对冬天的回应。

天的特征在人身上有所体现,人的情性有来源于天的因素。

春秋繁露仁义法原文及译文

春秋繁露仁义法原文及译文

春秋繁露仁义法原文及译文
《春秋繁露》是明代文学家吴澄所著的一部文集,其中包含了
许多关于仁义法的原文和译文。

以下是其中一些重要的原文及译文:
1. 原文,仁者,人之所以为人也;义者,人之所以为义也;法者,人之所以为法也。

译文,仁是人作为人的本质;义是人作为道德的本质;法是
人作为法度的本质。

2. 原文,仁者以人为本,义者以礼为本,法者以法度为本。

译文,仁者以人为中心,义者以礼为根本,法者以法度为基础。

3. 原文,仁者,人之所以能为善也;义者,人之所以能为正也;法者,人之所以能为治也。

译文,仁者是人之所以能够行善的根本;义者是人之所以能
够行正的根本;法者是人之所以能够行治的根本。

4. 原文,仁者,人之所以能为人也;义者,人之所以能为义也;法者,人之所以能为法也。

译文,仁者是人之所以能够成为真正的人的根本;义者是人
之所以能够成为真正的义人的根本;法者是人之所以能够成为真正
的法律遵守者的根本。

这些原文及译文展示了《春秋繁露》中关于仁义法的核心思想。

通过这些文字,我们可以理解到仁、义、法在人类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它们相互关联的关系。

仁是人性的本质,义是道德的准则,法
是社会秩序的保障。

只有通过仁义法的合理运用,人类社会才能实
现和谐与进步。

董仲舒《春秋繁露》古诗词原文及译文

董仲舒《春秋繁露》古诗词原文及译文

董仲舒《春秋繁露》古诗词原文及译文董仲舒原文:《春秋》之所治,人与我也。

所以治人与我者,仁与义也。

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仁之于人,义之于我者,不可不察也。

众人不察,乃反以仁宽己,而以义设人,逆其理,鲜不乱矣。

莫欲乱,而大抵常乱,以暗于人我之分,而不省仁义之所在也。

是故《春秋》为仁义法,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

我不自正,虽能正人,弗为义;人不被其爱,虽厚自爱,不为仁。

仁者,爱人也。

昔者晋灵公杀庖厨以善饮食,非不厚自爱也,然而不得为淑人者,不爱人也。

不爱,奚足谓仁?兵已加焉,乃往救之,则《春秋》弗美。

未至,豫备之,则美之,善其救害之先也。

夫救早而先之,则害无由起,而天下无害矣。

观物之动而先觉其萌,绝乱塞害于将然而未形之时,《春秋》之志也。

其至明矣。

是以知明先,而仁厚远。

故王者爱及四夷,霸者爱及诸侯,安者爱及封内,危者爱及旁侧,亡者爱及独身。

独身者,虽立天子诸侯之位,一夫之人耳,无臣民之用矣。

如此者,莫之亡而自亡也。

故曰:仁者爱人,不在爱我,此其法也。

义者,非谓正人,谓正我也。

虽有乱世枉上,莫不欲正人。

奚谓义?昔者楚灵王讨陈蔡之贼,非不能正人也,而《春秋》弗与,不得为义者,以其身不正也。

潞子之于诸侯,无所能正,《春秋》谓之有义,以其身正也。

故曰:义在正我,不在正人,此其法也。

是义与仁殊。

爱在人,谓之仁;义在我,谓之义。

君子求仁义之别,然后辨乎内外之分。

是故内治反理以正身,据礼以劝福;外治推恩以广施,宽制以容众。

《春秋》刺上之过,而矜下之苦。

以仁治人,义治我,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此之谓也。

故求诸己,谓之厚;求诸人,谓之薄。

自责以备,谓之明;责人以备,谓之惑。

是故以自治之法治人,是居上不宽也;以治人之法自治,是为礼不敬也。

居上不宽,则伤厚而民弗亲;为礼不敬,则伤行而民弗尊。

弗亲则弗信,弗尊则弗敬。

仁义之处可无论乎?虽有天下之至味,弗嚼,弗知其旨也;虽有圣人之至道,弗论,不知其义也。

(取材于董仲舒《春秋繁露》)注释:【1】潞子:小部落的首领。

春秋繁露玉杯原文及译文

春秋繁露玉杯原文及译文

《春秋繁露·玉杯》
原文:
“为人君者,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万民以正四方。

四方正,远近莫敢不一于正,而无有邪气奸其间者。

是以阴阳调而风雨时,群生和而万物得,诸福之物,可致之祥,莫不毕至,而王道终矣。


译文:
作为君王,首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然后端正朝廷。

朝廷端正了,才能端正百官。

百官端正了,才能端正万民。

万民端正了,四方也就安定了。

四方安定了,远近的人就都会来归服。

这样,就没有邪气冲犯天地之间了。

因此阴阳调和,风调雨顺,万物生育,五谷丰登,各种吉祥幸福的事物就都到来了,从而国泰民安,这就是称王天下的道理。

解析:
《春秋繁露·玉杯》强调了君主的道德修养和政治责任对于国家安定和繁荣的重要性。

董仲舒认为,君主应该首先端正自己的思想,然后通过朝廷、百官、万民来端正整个国家。

只有四方安定了,才能够实现阴阳调和、风调雨顺、万物生育、五谷丰登等吉祥幸福的事物。

这种思想体现了儒家强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董仲舒通过对于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的观察和理解,阐述了自己的政治哲学思想,为后世的儒家思想发展奠定了基础。

— 1 —
— 2 —。

《春秋繁露》经典名句及译文解析(共33句)

《春秋繁露》经典名句及译文解析(共33句)

躬自厚而薄责于外。

译文:反躬自问要严厉一点,而责备别人要宽松一点。

——《春秋繁露·仁义法第二十九》大富则骄,大贫则忧。

译文:过分富贵就容易骄奢,过分贫穷就容易忧愁。

——《春秋繁露·度制第二十七》得志有喜,不可不戒。

译文:得志成功之时,不能不有所警惕。

此言得志成功更应谨慎,切不可得志忘形,否则便会祸生患至。

——《春秋繁露·竹林》天地之生万物也以养人。

译文:天地生育万物是用来养活人的。

——《春秋繁露·服制像第十四》善无小而不举,恶无小而不去。

译文:善事没有因为小而不作的,恶事没有因为小而不去除的。

——《春秋繁露·盟会要第十》乱国之臣,虽不墓杀,其罪皆宜死。

译文:扰乱国家的臣子,即使不是篡权就君,他的罪过也该处死。

——《春秋繁露·楚庄王第一》父不父则子不子,君不君则臣不臣。

译文:如果父亲不像父亲的样子,那么儿子就不像儿子的样子:如果君主不像个君主的样子,那么臣子就不像的臣子的样子。

——《春秋繁露’玉杯第二》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

译文:使百姓服从君主,使君主服从于天,这是春秋的大义啊。

——《春秋繁露·玉杯第二》不知则问,不能则学。

译文:不懂的就要问,不会的就要学。

——《春秋繁露·执贽》能使万民往之,而得天下之群者,无敌于天下。

译文:能够让万民之心归往,得到天下万民的拥戴,一定是无敌于天下的。

——《春秋繁露·灭国上第七》不能致功,虽有贤名,不予之赏。

译文:不能立功,即使有贤名,也不能给予他奖赏。

此言奖赏要依功而行,而不能根据一个人的名誉好坏。

——《春秋繁露·考功名》仁之法在爱人,不在爱我;义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

译文:仁的法则在于爱别人,不在于爱自己;义的法则在于端正自己,不在于端正别人。

——《春秋繁露·仁义法第二十九》治身者以积精为宝,治国者以积贤为道。

译文:善于调养自身的人,以积蓄精力为最宝贵;善于治理国家的人,以积聚贤才为正确的途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秋繁露〖春秋繁露〗十七卷。

汉董仲舒(前179一前104)撰。

仲舒,广川(今河北枣强)人,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专治《春秋公羊传》;曾任博士、江都相和胶西王相,汉武帝举贤良文学之士,他对策建议:“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为武帝所采纳,开此后两干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除此书外,尚有《董子文集》。

此编为作者阐释儒家经典《春秋》之书,书名为“繁露”,《四库全书总目》云:繁或作蕃,盖古字相通,其立名之义不可解。

《中兴馆阁书目》谓“繁露”冕之所垂,有联贯之象;《春秋》比事属辞,立名或取诸此,亦以意为说也。

此书篇名与《汉书·艺文志》及《双书·董仲舒传》的记载不尽相同;《汉书·艺文志》只言《公羊董仲舒治狱》十六篇;《汉书·董仲舒传》所载“《玉杯》、《蕃露》、《清明》、《竹林》、皆为所著书名,数十篇,十余万言;今存《玉杯》、《竹林》则为《春秋繁露》中之篇名,因此,后人疑其不尽出董仲舒一人之手,宋儒程大昌攻之尤力,但《四库全书总目》却认为,书虽未必全出仲舒,但其中多根极理要之言,非后人所能依托。

仲舒在书中极力推崇《公羊传》的见解,阐发“春秋大一统”之旨,把封建统一说成是天经地义而不可改变。

他认为自然界的天就是超自然的有意志的人格神,并且建立起了一套神学目的论学说,把人世间的一切包括封建王权的统治都说成是上天有目的安排,将天上神权与地上王权沟通起来,为“王权神授”制造了理论根据。

同时,又以阴阳五行学说将自然界和社会人事神密化,理论化,作出各种牵强比附,建立“天人感应”论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神学体系。

如仲舒创造的“人副天数”说,将人身的骨节、五脏、四肢等等,比附为一年的日数、月数,以至五行、四时之数,人身五脏与五行符、外有四肢与四时符,从而得出“为人者,天也”的理论,认为人类自身的一切都由天所给予。

用天有阴阳来比附人性,谓“天两有阴阳之施,身亦两有贪仁之性”,意即天道兼备着阴阳两种作用,人身也兼备着贪仁两种本性等等。

概括而言,仲舒的神学体系包括“三纲”、“五常”、“三统”、“三正”、“性三品”诸说。

在《基义》篇里,谓君臣、父子、夫妇之义,皆取之阴阳之道。

君为阳,臣为阴;父为阳,子为阴;夫为阳,妻为阴。

是故仁义制度之数,尽取之天。

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综合前论,即是所谓的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三纲”。

并把“仁、义、礼、智、信”五种封建道德伦理规范,与金、木、水、火、土之五行相比附,则为“五常”。

“三统”与“三正”实际上是仲舒的历史观。

秦汉以前古书记载有夏、商、周三代,仲舒遂认为夏是黑统,商是白统,周是赤统,改朝换代只不过是“三统”的依次循环,只是“改正朔,易服色”,在历法和礼仪上作形式上的改换。

夏以寅月为正月,商以丑月为正月,周以子月为正月,三代的正月在历法上规定不同,故被其称作“三正”,在仲舒看来,一个新王朝出现,无非在历法上有所改变,衣服旗号有所变化,此即为“新王必改制”,表示一新个王朝重新享有天命。

从“三统”、“三正”论中不难看出,仲舒否认历史的发展,王朝的更迭只是形式上的改变,实质上却是绝对不变的。

所谓的“性三品”,即是圣人生来性善,小人生来性恶,中人之性,则可善可恶,性善圣人则是天生的统治者,中人之性则可以教化,逐渐变善,至于小人则是“斗筲之性”,只能接受圣人的统治。

总之,此书内容反映了作者的整个哲学思想体系,这种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学说的思想体系,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与影响。

传本很多,主要有清《四库全中》本,光绪五年(1879)定州王氏谦德堂刻《畿辅丛书》本,附张驹贤《校正》十七卷,又有《四部备要》本及1975年中华书局铅印本。

苏舆撰《春秋繁露义证》点校本收入到中华书局《新编诸子集成》裏面"凡物必有合。

合必有上,必有下,必有左,必有右;……此皆其合也"西汉中期,战乱频仍的诸侯王国割据局面基本结束,生产得到恢复与发展,中央集权得到巩固与加强,出现了经济繁荣和政治大一统的局面。

适应统一的中央集权的需要,董仲舒的神学唯心哲学思想便应运而生。

他的哲学思想主要反映在所著的《春秋繁露》中。

《春秋繁露》有17卷,82篇。

由于书中篇名和《汉书·艺文志》及本传所载不尽相同,后人疑其不尽出自董仲舒一人之手。

《春秋繁露》系后人辑录董仲舒遗文而成书,书名为辑录者所加,隋唐以后才有此书名出现。

我国现存最早的《春秋繁露》版本,是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江右计台刻本,现藏于北京图书馆。

注本很多,最详尽的是苏舆的《春秋繁露义证》。

董仲舒潜心钻研《公羊春秋》,学识渊博,故时人称其为"汉代孔子"《春秋繁露》也是一部推崇公羊学的著作。

《春秋繁露》宣扬"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

认为天是有意志的,是宇宙万物的主宰,是至高无上的神。

《繁露》把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进行神秘化的比附,认为天按照自己的形体制造了人,人是天的副本,人类的一切都是天的复制品,这就是"天人合一"的思想。

天通过阴阳、五行之气的变化而体现其意志,主宰社会与自然。

草木随着季节变化而生长凋零,都是天的仁德、刑杀的表现;社会中的尊卑贵贱制度,都是天神"阳贵而阴贱"的意志的体现。

君、父、夫为阳,臣、子、妇为阴,所以君臣、父子、夫妇的关系就是主从关系。

"天子"是代替天在人间实行统治的,君主之权是天所授予的,并按天的意志来统治人民,这就是神化君权的"君权神授"思想。

《繁露》还用五行相生相胜的关系来附会社会人事,如将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比为父子;木居左,金居右,火居前,水居后,土居中央,比为父子之序,等等。

这样就把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概念——阴阳和五行变成了体现天的意志和目的,神化封建制度的工具。

《繁露》还大力宣扬"天人感应"说。

认为"天"不但为人世安排了正常秩序,还密切注视人间的活动,监督正常秩序的实现。

如果人间违背了封建道德即天的意志,君主有了过失而不省悟,天便会降下灾异警告,这就是所谓"谴告"说。

反之,如果君主治理天下太平,天就会出现符瑞。

可见,封建统治者与天是相通、相感应的。

如果能按照天的意志行事,维持正常的统治秩序,就可长治久安。

根据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繁露》提出了先验主义的人性论、性三品说。

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三个品级:圣人之性,中民之性,斗筲之性。

圣人之性为纯粹的仁和善,圣人不用教化,是可以教化万民的。

斗筲之性是只有贪和恶的广大劳动人民,这些人即使经过圣人的教化也不会成为性善者,对他们只能加以严格防范。

中民之性具有善的素质,经过君主的教化便可以达到善。

这三个品级的人性,都是天所赋予的。

这一套性三品的人性论,是孔子"惟上智与下愚不移"(《论语·阳货》)人性论的发展。

《繁露》全面论证了"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形而上学思想。

所谓"道",是根据天意建立起来的统治制度和方法,《繁露》用形而上学的观点加以分析判断,认为这个道是永恒的、绝对的。

它说:"凡物必有合。

合必有上,必有下;必有左,必有右;必有前,必有后;必有表,必有里;有美必有恶;……此皆其合也。

阴者阳之合,妻者夫之合,子者父之合,臣者君之合。

物莫无合,而合各有阴阳。

"(《基义》)这里,它承认对立面的普遍存在,具有一些辩证法的因素。

但它认为这些对立面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协调服从的关系,否定矛盾双方的斗争。

虽然它承认矛盾的两个方面的性质、地位不同,但阳和阴双方,一主一从,一尊一卑的地位是永不可改变的,更不能转化,这是"天之常道"。

然而,历史的发展并非一成不变的,王朝更替时有发生,为了解释这一现象,董仲舒提出了"三统"、"三正"的历史发展观。

我国农历的十一月、十二月、正月可以作为正月(岁首),每月初一日为朔日,朔日有从平旦(天刚亮的时刻)、鸡鸣、夜半为开头的三种算法。

每一个新王朝上台后,都要改变前一个王朝的正、朔时间,这叫改正朔。

如果新王朝选择农历正月为岁首,则尚黑色;如选择十二月为岁首,则尚白;如选择十一月为岁首,则尚赤色,这就是所谓"正三统"。

每个正朝都应按照自己的选择改换新的服色,这叫"易服色"。

不管如何循环变化,维护封建统治的道和天一样,是永远不变的。

"王者有改制之名,无改道之实"(《楚庄王》)。

所以,"三统"、"三正"也是董仲舒借天意之名宣扬"天不变道亦不变"的理论武器,目的是长期维护封建统治。

《春秋繁露》所反映的董仲舒的认识论,是建立在神学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上的,是为天人感应的神学目的论服务的。

人类、宇宙万物及其变化都是天意的安排,所以,人的认识也就是对天意的认识,只要认真考察自然现象,或通过内心自省,就不难体会到天意。

董仲舒认为"名"反映的不是事物,而是天意,它是由圣人发现的,并赋予事物以名,"事各顺于名,名各顺于天"(《深察名号》),即天的意志决定人的认识,人的认识决定万事万物,完全颠倒了名与实、主观与客观的关系,是一条唯心主义的认识路线。

《春秋繁露》大力宣扬"三纲"、"五常"的封建道德观,为封建等级制度和伦常关系的合法性制造舆论。

早在春秋时期,孔子便提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论语·颜渊》)的思想,后来韩非发展了这一思想,并为"三纲"划出了一个明晰的轮廓:"臣事君,子事父,妻事夫,三者顺则天下治,三者逆则天下乱,此天下之常道也。

"(《韩非子·忠孝》)董仲舒对此加以继承和神化,第一次提出:"王道之三纲,可求于天。

"(《基义》)他说:"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

"(《基义》)虽然尚未提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的正式条文,但其意思已很明确了,待西汉末成书的《礼纬》就把"三纲"的条文具体化了。

三纲以君为臣纲为主,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从属于君为臣纲的,最根本的是要维护君权的统治。

董仲舒在答汉武帝的策问时曾提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在《春秋繁露》中又加以详尽论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