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里夫人和一克镭》与《爱因斯坦与原子弹》课件

合集下载

居里夫人PPT课件

居里夫人PPT课件
居里夫人
(1867-1934)法国籍 波兰科学家,研究 放射性现象,发现 镭和钋两种放射性 元素,一生两度获 诺贝尔奖。
这是1892年, 居里夫人在 巴黎上学时 的一幅肖像 画。
居里夫妇 在实验室
19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年第二次 获得诺贝尔奖。
必须有坚忍不拔的精神 自己要有信心 尽我所能 执著地、勤奋地工作 努力集中在一个目标上 致力于科学研究
坚忍不拔
树立信心 全力以赴 执著勤奋
集中目标
献身科学
永远追求安静的工作和简单的家庭生活
追求安静
没有闲暇和热情去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不图财富
奢望是在一个自由国家中
追求自由
尽量克制自己的敏感
沉醉于科学
珍惜时间 沉醉科学
归类:
思想理念
树立信心 不图财富 沉醉科学 追求安静
(一)科学的宗旨是探讨 真理,而不是“谋求物质 上的利益”。
环境需求
追求自由 珍惜时间 集中目标
(二)科学工作需要自, 需要宁静,需要时间。
工作态度
坚忍不拔 执著勤奋
(三)科学研究需要献身
精神。
研讨赏析
1、“少女时期„„求学的岁月”为什么“孤 独”也是一种美好快乐的记忆? 2、作者说“人类也需要梦想家”,“梦想 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 3、为什么作者说,科学家也应该是“一个小 孩儿”?这反映作者怎样的心态?

居里夫人和一克镭爱因斯坦与原子弹PPT 北师大版 (共18张PPT)

居里夫人和一克镭爱因斯坦与原子弹PPT 北师大版 (共18张PPT)

文章主题
本文通过几位科学家劝说罗斯 福总统研制原子弹的事情,表现了 爱因斯坦在科学方面的伟大成就以 及他热爱和平的情怀.
学习写法
1、情节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2、人物描写符合人物身份.
作为伟大的科学家, 居里夫人和爱因斯坦有哪 些相同的地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心扑在科学研究上,不为金钱所动.
3、居里夫人一想到没完没了的排场和追捧就 感到害怕,难免她为什么还答应去美国?
4、课文写居里夫人的美国之旅是从哪几方面 来写的?
三个方面:对媒体采访的不适应;对美 国人的热情友好感到疲倦;对赠送的一 克镭拒不接受为己有.
文章主题
本文记叙了居里夫人发现镭美 国政府给予她的嘉奖和荣誉,可是 居里夫人对巨额财产毫不动心,体 现了她不慕荣利、潜心科学研究质 朴、高尚的人格魅力.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格言 220、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221、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冯两努——香港著名推销商) 222、绊脚石乃是进身之阶。 223、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 224、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225、积极思考造成积极人生,消极思考造成消极人生。 226、人之所以有一张嘴,而有两只耳朵,原因是听的要比说的多一倍。 22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228、有事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229、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 230、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都看到某种忧患。 231、出门走好路,出口说好话,出手做好事。 232、旁观者的姓名永远爬不到比赛的计分板上。 233、怠惰是贫穷的制造厂。 234、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不为失败找理由,要为成功找方法) 235、如果我们想要更多的玫瑰花,就必须种植更多的玫瑰树。 236、伟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与别人共处逆境时,别人失去了信心,他却下决心实现自己的目标。 237、世上没有绝望的处境,只有对处境绝望的人。 238、回避现实的人,未来将更不理想。 239、当你感到悲哀痛苦时,最好是去学些什么东西。学习会使你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240、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一步步艰辛地向上爬 241、世界上那些最容易的事情中,拖延时间最不费力。 242、坚韧是成功的一大要素,只要在门上敲得够久、够大声,终会把人唤醒的。 243、人之所以能,是相信能。 244、没有口水与汗水,就没有成功的泪水。 245、一个有信念者所开发出的力量,大于99个只有兴趣者。 246、环境不会改变,解决之道在于改变自己。 247、两粒种子,一片森林。 248、每一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249、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50、大多数人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但却罕有人想改造自己。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居里夫人和一克镭》课件

北师大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4单元《居里夫人和一克镭》课件

感知课文内容 独立完成
1、从文章的标题看文章写一件什么事儿 ? ( a 谁 b 做了什么事 )
2、谁能具体说说这件事?
( a 谁的提议 ? b 其他人怎么做的?c 过程隆 重吗?d 居里夫人是不是接受了馈赠?)
探究人物刻画 小组内互帮互学 一
读课文(1-----16)找出下面几个关键词语 , 通过这些词语看出居里夫人是怎样的人?
• 羞怯、忧郁、心不在焉、毫不设防、
• 雍容、坚韧、温良、选择、 柔和 (结合具体语境)
“心不在焉”并不是对人没有礼貌,心思在科研上
“毫不设防”对别人没有敌意和防备。 “柔和” 对自己的选择带来的后果心境平和、
无怨无悔。 “羞怯、忧郁、雍容、坚韧、温良”
这是一些描写神色、神态的词语
居里夫人是怎样一个人?小组总结
在成名的道路 上,流的不 是汗水而是 鲜血,他们 的名字不是 用笔而是用 生命写成的。
-----居里夫人
居里夫人和一克镭
华铭
学习目标:
一、掌握部分字词。 二、掌握有关的文学常识。 三、了解居里夫人并学习体会居里夫人
伟大的人格魅力。 四、熟读课文,学习文章塑造人物的
方法。
我了解的居里夫人
玛丽•居里(1867-1934),波兰裔法国女物 理学家、化学家,她出生在波兰,真正的名字 叫玛丽,因为嫁给了法国年轻的学者彼埃 尔·居里,后来被称为居里夫人。
坚韧 雍容 rèn yōng
心不在焉 诧异 羞 怯 喧嚣
yān cha xiū qiè xiao
这几个词的意思过去你知道吗?
心不在焉:心思不在这里,形容精力不 集 中。焉 代词,这里。
鱼贯而入:像鱼一样一个挨着一个地 接连着进入。
聆听: 听。 喧嚣: 声音杂乱;不清净。叫嚣;喧嚷。 诧异: 惊讶;觉得奇怪

《居里夫人和一克镭》PPT课件 (共10张PPT)

《居里夫人和一克镭》PPT课件 (共10张PPT)

背景资料:
居里夫人,即玛丽•居里,1867年11月7日出生于波兰华 沙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家境贫寒,1894年以优异成绩 通过了巴黎学院的结业考试,并获得了波兰留学生奖学金。 1895年与皮埃尔•居里结为夫妻。1898年7月,在两人的 共同努力下,除发现了新元素外,同年12月又发现了镭。 1903年,居里夫人通过了博士论文《放射性物质的研究》 的答辩,奠定了在放射形研究方面的基础。1903年12月 居里夫妇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此后,皮埃尔•居里因车 祸不幸丧生。居里夫人在强忍悲伤的同时,全身心地投入 到科学事业中,成为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1911年, 居里夫人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1934年7月4 日,居里 夫人由于过多接触放射性物质,患恶性贫血症而去世。
写法借鉴
1、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课文在写居里夫人时,多处运用了外貌描写, 表现其兀兀穷年、呕心沥血的科学工作态度, 塑造了一个为科学工作而忽略生活,忽略梳妆 打扮的人物形象。
2、运用烘托手法突出任务个性品质。
3、运用细致的对话,表现细微的人物心理。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 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论语》 译:君子总是从善良的或有利于他人的愿望出发,全心全意促使别人实现良好的意愿和正当的要求,不会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 、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 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9.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论语》 译:君子不会夸夸其谈,做起事来却敏捷灵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周易》 译:同心协力的人,他们的力量足以把坚硬的金属弄断;同心同德的人发表一致的意见,说服力强,人们就像嗅到芬芳的兰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周易》 译: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群的技艺,也不会到处炫耀、卖弄。而是在必要的时刻把才能或技艺施展出来。 12.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 译:自满于已获得的成绩,将会招来损失和灾害;谦逊并时时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论语》 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知缘斋主人 14.言必信 ,行必果。 ——《论语》 译:说了的话,一定要守信用;确定了要干的事,就一定要坚决果敢地干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论语》 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 1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论语》 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7.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 译:君子总是责备自己,从自身找缺点,找问题。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别人,找别人的缺点和不足。 18.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 译:君子心胸开朗,思想上坦率洁净,外貌动作也显得十分舒畅安定。小人心里欲念太多,心理负担很重,就常忧虑、担心,外貌、动作也显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 ,站不稳的样子。

《居里夫人和一克镭》课件

《居里夫人和一克镭》课件

脉络梳理
居 里 夫 人 和 一 克 镭 起因:麦隆内夫人拜访居里夫人→对镭的需求 美国奢华的欢迎阵势 过程: 科学团体的欢迎仪式→对名利的排斥
美国总统正式的赠送仪式
结果:居里夫人拒绝成为镭的个人所用者→对 事业的追求,对科学的信仰
课文小结
本文记叙了居里夫人发现镭后美国政府 给予她的嘉奖和荣誉,可是居里夫人对巨额 财产毫不动心,体现了她不慕名利,潜心科 学研究,质朴、高尚的人格魅力。
终于有一天,玛丽和彼埃尔日思夜想的镭出现了。
那天晚上,他们回到家中后迟迟不能入睡。居里
夫人的心里尤其感到一种不安定,她便站起来拉着
丈夫说:“走,我们到那里去好吗?”
“那里”就是他们的实验室。他们趁着月色急 急地往实验室赶去,仿佛听见镭在轻轻呼唤他们。
夫妇两人沿着街道,走过工厂、空地,走过一
片住宅区,最后走进了他们的小小的实验室。
背景资料
居里夫人,即玛丽•居里, 1867年11月7日出 1903 年 12 月居里夫妇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生于波兰华沙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1894年以优 此后,皮埃尔•居里因车祸不幸丧生。居里夫人 异的成绩通过了巴黎学院的结业考试,并获得了 在强忍悲伤的同时,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事业 波兰留学生奖学金。 1895年与皮埃尔•居里结为夫 中,成为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 1911 年,居 妻。 1898年7月,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除发现了 里夫人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 1934年7月4 日, 新元素外,同年 12月又发现了镭。1903年,居里 居里夫人由于过多接触放射性物质,患恶性贫
2.内容概括:
本文记叙了居里夫人接受美国人赠送一克镭的 经过,赞美了她对人类、对科学无私奉献、淡泊名
利的高贵品质。

《爱因斯坦与原子弹》优教课件1

《爱因斯坦与原子弹》优教课件1

寒噤: 因受冷或受惊而身体颤动。
聒噪: 声音杂乱;吵闹。 非同小可: 形容事情重要或情况严重,不能轻视。 心不在焉: 心思不在这里。指不专心,精神不集中。
整体感知
背景资料
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热爱物理学,把毕
生精力献给了物理学的理论研究。他的相对论开创了物理
学的新纪元。人们称他为20世纪的哥白尼、20世纪的牛 顿。爱因斯坦也是一位进步的科学家,他有强烈的正义感 和社会责任感,人民永远纪念他。 秦关根的《爱因斯坦》用传记的形式描写了爱因斯坦
研读课文
2 人物描写符合人物身份。 不论是人物的语言描写还是动作描写,均十分符 合人物的身份。例如写爱因斯坦“用拳头托住下巴 颌……”说明爱因斯坦对此事的关注程度;又如写罗
斯福总统的话:“亲爱的亚力克,这件事情由政府出
面组织,是不是不太合适呢?”体现了总统说话的委 婉。
聒噪声都没听到。 有力的揭示了爱因斯坦专注到听而不闻的程度。
这和前面漫不经心地敲烟斗形成的对照,恰恰是心情 的对照。
研读课文
合作探究
1.作者笔下的爱因斯坦是一个有更深的科学良知和
责任感的人:“大自然把原子能禁锢着。我们有权
利把它释放出来,用它去杀人吗?”
研读课文
西拉德提出了“自卫”的理由,并没有减轻爱因斯 坦的不安。他担忧如果原子弹制成以后,德国法西斯 “完蛋”了,原子弹仍然有可能用来杀害无辜的百姓。 西拉德提出可以“永不使用”,这充分说明他的天真。
与之相对照的是,爱因斯坦的老练和深沉:“能保证做
到这一点吗?”他缓慢地、低沉的说。在西拉德信心十 足地回答说“能”以后,爱因斯坦仍然警告他不要“过 分聪明”了。后来的事实证明,爱因斯坦的确比他的学 生更有历史远见。

爱因斯坦与原子弹PPT 北师大版 (共10张PPT)

爱因斯坦与原子弹PPT 北师大版 (共10张PPT)

检测预习
给下列生字注音:
寒噤(
聒( )噪

驱(
敦(
)赶
)促 ) ) )地
禁锢( 倦怠( 黑黝黝(
) ) )
港埠( 踱( 蓦(
合作探究
1、这一篇文章的核心是什么?它和 《居里夫人和一克镭》有什么不同? 2、爱因斯坦无疑是二十一世纪最伟 大的科学家,他为原子弹的制造提供 了理论基础。但是描写爱因斯坦时, 作者在文中显示出那几个特点?
背景资料
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 家。他热爱物理学,把毕生精 力献给了物理学的理论研究。 他的相对论开创了物理学的新 纪元。人们称他为20世纪的哥 白尼、20世纪的牛顿。爱因斯 坦也是一位进步的科学家,他 有强烈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 人民永远纪念他。 秦关根的《爱因斯坦》用 传记的形式描写了爱因斯坦的 一生,也通俗的介绍了相对论 的历史渊源、基本思想和意义。
写法借鉴
1、情节一波三折,引人 入胜。 2人物都是陪衬。一 般地说,陪衬人物都不容易写好,但是本文中 的陪衬人物,都有各自不同的个性。爱因斯坦 他善于公关,当与握有重权的人物交往发生挫 折时,精心设计了委婉的进言策略,不是正面 进攻,而是拉开时间的距离,讲历史故事,不 让对方处于被动的接受,而是进入自己设计的 逻辑空白,与自己的意图会合。这样就不是说 服对方,而是对方自己得出的结论。
这篇文章的核心是:爱因斯坦在决 定人类命运的关头的思想斗争。这 和《居里夫人和一克镭》不同,居 里夫人所涉及的是她的信念和美国 公众的炒作之间的矛盾,而爱因斯 坦面临的却是科学家的历史选择和 良知之间的矛盾。
1、文章并没有把他绝对神圣化,甚至也 没有把在科学上的成就绝对化。 2、作者没有把爱因斯坦当作天才的偶 像,而是把他当作一个人,一个有心理 活动过程的人,十分注意层层深入的表 现他的情绪发生变化的过程。 3、得知法西斯德国正在进行原子弹研 究,他的心情发生了变化,虽然说话声 音仍然“很低”,但是神情“很专注”。

《居里夫人和一克镭》与《爱因斯坦与原子弹》课件

《居里夫人和一克镭》与《爱因斯坦与原子弹》课件

核辐射能够改变人体DNA,导致基因突 变,相对而言,儿童由于发育较快,细胞分 裂频繁,遭核辐射后更容易患癌症。 截止到1945年年底,在日本广岛遭原子 弹袭击后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当地有14万 人死亡。期间出生的很多婴儿患有天生缺陷, 如头部萎缩或智力障碍。落入长崎,这次采 用的是钚,威力是广岛原子弹的两倍。广岛 和长崎因原子弹轰炸造成的伤害遗留至今, 幸存者饱受癌症、白血病和皮肤灼伤等辐射 后遗症的折磨。
的效果不一样。 《邓稼先》用同是核武器研究和设计大师的奥本海 默来进行比较,主要目的是突出邓稼先的优秀品 质。 《居里夫人》是把居里夫人的安静、羞怯性格与美 国公众的喧闹、炒作进行对比,突出了作为科学 家的居里夫人的高贵气质和品行。 《爱因斯坦》是把爱因斯坦和西拉德进行比较,突 出爱因斯坦的成熟与远见;把爱因斯坦的忧虑不 安与核武器的残酷血腥,与总统罗斯福的“倦怠 和厌烦”进行比较,突出他的科学良知和责任感。
广岛长崎核爆后遗症有: 1、1945年8月6日,美国在二战结束时在 日本广岛投掷世界第一颗原子弹。3天之后, 另一枚原子弹广岛长崎核爆后遗症有: 1、1945年8月6日,美国在二战结束时在 日本广岛投掷世界第一颗原子弹。3天之后, 另一枚原子弹落入长崎,这次采用的是钚, 威力是广岛原子弹的两倍。广岛和长崎因 原子弹轰炸造成的伤害遗留至今,幸存者 饱受癌症、白血病和皮肤灼伤等辐射后遗 症的折磨。
第四个方面:是他的忧虑变成了事实。在德 国法西斯已经毁灭,日本法西斯已经穷途日暮之
时,两颗原子弹没有必要爆炸了。数以十万计的
无辜百姓死于非命。这对爱因斯坦的科学良知已
经是一个严重的打击了,文章又强调他偏偏被称
为“原子弹之父”。这时的爱因斯坦肯定是十分 痛苦的,但是文章没有直接写他的内心是如何的

《居里夫人的三克镭》2PPT课件 图文

《居里夫人的三克镭》2PPT课件 图文

2.用恰当的关联词填空: 人类( )需要梦想者,( )需要 醉心于事业的大公无私的人。 居里夫人( )是镭的发现者,( ) 却如此困顿。 这( )是一次金钱的需求,( )是 一场呼唤公众理解科学,弘扬科学家品格 的社会教育。
1.为什么说这三克镭展示了一个科学 家的伟大人格?(讨论题)
从这三克镭的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科学家居里夫人 是个品德十分高尚而物质生活相当困顿的科学家。她的 思想境界是那么崇高,当她和她的丈夫在提炼出 第一 克镭的时候,便认为这一科学研究成果应该是“属于全 人类的”,随即便“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纯方法”, 丝毫不去考虑这是他们获得滚滚财富的大好机会。居里 夫人毫不谋取个人利益,以致自己的物质生活陷入困顿 的状态,她的实验室相当简陋,连做实验需要的一克镭 都买不起,要靠公众的捐赠。所以,从这三克镭的故事 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伟大的人格。
居里夫人简介
居里夫人(1867—1934),原名玛丽·斯可罗 多夫斯卡,波兰裔法国物理学家,是最早荣获诺 贝尔奖的女性。她勤奋努力,于1893年获得物理 学硕士学位,1894年又获得数学硕士学位。1903 年,居里夫妇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金。1911年 12月,居里夫人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居里夫人 终生为人类的幸福献身科学,从不计较个人的私 利和荣誉。她先后获得奖金10种之多、奖章16种 之多,以及100多个名誉头衔。
2.居里夫人的三克镭指的是哪三克镭?
答:三克镭指的是:居里夫人提炼出的一克镭;麦 隆内夫人为其募捐来的一克镭;为创设研究院,美 国公众再次捐赠的一克镭。
3.文中哪些事情展示了居里夫人对人类的 巨大贡献?
答: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并毫无保留地公布了镭的提 纯方法;在波兰创设了一所镭研究院,开展治疗癌症 工作等事迹展示了居里夫人的巨大贡献;实验室异常 简陋,买不起一克镭等又显示出居里夫人经济十分困 顿。这样写更加凸显出居里夫人的伟大人格。

《爱因斯坦与原子弹》ppt课件

《爱因斯坦与原子弹》ppt课件
爱因斯坦与原子弹
授课人:宁金爱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的相关文学常识 . 2、掌握文中生字词,读懂课文. 3、了解爱因斯坦的伟大成就,明 确本文的中心.
.
相关资料
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 家.他热爱物理学,把毕生精力 献给了物理学的理论研究.他的 相对论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 人们称他为20世纪的哥白尼、 20世纪的牛顿.爱因斯坦也是一 位进步的科学家,他有强烈的正 义感和社会责任感,人民永远纪 念他.
巩固提升
打开练习册69---70面, 思考回答提出的问题.
秦关根的爱因斯坦用传记 的形式描写了爱因斯坦的一生.
速读课,注意红字的读音
寒噤
忧心忡忡
聒噪
敦促
禁锢
港埠
合作探究
1、爱因斯坦和原子弹有哪些关 系
2、文章可分为几大部分 主要讲了什 么内容
3、文章的中心是什么
明确中心
这篇文章叙述了爱因斯坦在决 定人类命运关头的思想斗争以及原 子弹爆炸后的痛苦,表现了他作为科 学家的责任感和良知.他是一个热爱 科学,热爱和平的伟大的人.

《爱因斯坦与原子弹》PPT课件 (共10张PPT)

《爱因斯坦与原子弹》PPT课件 (共10张PPT)

译:见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过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就虚心请教,认真学习,想办法赶上他,和他达到同一水平;见有人存在某种缺点或不足,就要冷静反省,看自己
是不是也有他那样的缺点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8.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
3.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论语》
译:见到好的人,生怕来不及向他学习,见到好的事,生怕迟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恶人、坏事,就像是接触到热得发烫的水一样,要立刻离开,避得远远的。
4.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论语》
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
译:作为君子,应该有坚强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奋斗精神,努力加强自我修养,完成并发展自己的学业或事业,能这样做才体现了天的意志,不辜负宇宙给予君子的职
责和才能。
2.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三国志》刘备语
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爱因斯坦与原子弹
秦关根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生字词的音﹑形﹑义, 知道本文的有关文学常识及写作 背景。 2、学习文章叙事起伏跌宕、引人 入胜的写法。 3、品味文章精练、生动的语言。
P P T模板下载:www.1ppt.c om /m oba n/ 节日P P T模板:www.1ppt.c om /j ie ri/ P P T背景图片:www.1ppt.c om /be ij ing/ 优秀P P T下载:www.1ppt.c om /xia za 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www.1ppt.c om /zilia o/ 范文下载:www.1ppt.c om /fa nwe n/ 教案下载:www.1ppt.c om /j ia oa n/

18---跨越百年的美丽ppt

18---跨越百年的美丽ppt

工作环境恶劣
18.跨越百年的
终于经过三年又九个月,
他们从成吨的矿渣中提炼出 了0.1克镭。
工作时间漫长
18.跨越百年的
为了提炼镭, 为了提炼镭, 为了提炼镭, „„
18.跨越百年的
◆镭放射出的射线能破坏、杀死恶性细胞,可以 治疗癌症。镭,挽救了无数癌症病人的生命。 ◆把镭和硫化锌荧光粉混合后可以制成永久性发 光材料,涂在钟表和各种仪表上,可让这些物体在暗 处发光,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方便,如夜光表。
◆镭可以对金属材料的内部裂缝和缺陷进行无损 伤检验,给工业生产带来很大便利。
◆镭的发现,才有了科学家对原子结构的探秘。
才有了原子弹的爆炸,才有了原子时代的到来。
◆镭盐与铍粉的混合制剂,可作中子放射源,用 来探测石油资源、岩石组成等。
她从一个漂亮的小姑娘,一个端庄坚毅的女学 者,变成科学教科书里的新名词“放射线”,变 成物理学的一个新计量单位“居里”,变成一条 条科学定律,她变成了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 碑。 变成……新名词“放射线”
淡薄名利 科学献身精神

资料补充:镭是一种有剧毒的物质,居里夫
人由于长期提炼镭,慢性中毒得恶性白血 病,于1934年7月4日与世长辞了,医生的 证明是:夺去居里夫人生命的真正罪人是 镭。

镭放射出的射线能破坏人体内的恶性组织,因此 常用来治疗癌症,所以居里先生去世后,居里夫 人把千辛万苦提炼出来的,价值高达100万金法郎 以上的镭,无偿地赠送给了研究治癌的实验室。
5
我会读:
放射性元素
diàn


liăo


溶解
沉淀
烟熏火燎
迄今
6
1.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带疲倦的夫人走上讲台。 2.玛丽· 居里穿着一袭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 淡泊的神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比较三篇文章的语言特色。 答:三篇文章的语言风格不同。《邓稼先》 比较突出理性,更多概括性的文字,显得 更加平实。《居里夫人》《爱因斯坦》则 更有文学色彩,特别注意对人物的神态、 动作进行细节描写,显得更为生动。
4.比较三篇文章采用的写法及效果。 答:三篇文章都采用了对比的写法,但对比、衬托
内容研读
文章是从几个方面来表现爱因斯坦的形
象的?
第三个方面:是他从容的、优雅的、含蓄 第一方面:是普通的平凡的人,并不是在一 的、然而又是通俗的文风。他写给罗斯福的信, 切关键问题上,都有先见之明。 明明是要促使他下决心制造原子弹,但是,在文 第二方面:是伟大的科学家,他的似乎是多 字上却没有一处直接提到这一点。 余的忧虑,恰恰是历史的洞察力。
居里夫人什么样的品质”? 划是针对什么而言的?
写法借鉴
1.运用外貌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课文在写居里夫人时,多处运用了外 貌描写,表现其兀兀穷年、呕心沥血的科 学工作态度,塑造了一个为科学工作而忽 略生活,忽略梳妆打扮的人物形象。 2.运用烘托手法突出人物个性品质。 3.运用细致的对话,表现细微的人物心理。
爱因斯坦不喜欢上学,因为当时德国的学校不 准许学生提问题。爱因斯坦说他有一种在监狱中的 感觉。爱因斯坦曾对他的叔叔雅各布说他很讨厌数 学,尤其讨厌代数和几何。但是,他的叔叔雅各布 给了他很生动的启发,这给他的功课带来了很大的 变化。爱因斯坦完成了代数书上所有的习题。当其 他的同学还在学习初等数学时,他已经学习微积分 了。爱因斯坦决定要当一名数学和物理教师。 爱因斯坦曾就读于苏黎世联邦工学院,并以优 异的成绩毕业。但是,他却无法找到教师的工作, 后来,他在瑞士政府的专利局里就职。专利局的工 作很轻松,于是,他把好多时间用在了创立自己的 学说上。其中有一些就是关于相对论的理论。
1905年,爱因斯坦发表了一篇论文,虽然只 有35页,但却是科学史上最重要的文献之一。这 就是狭义相对论。我们只有明白了解释这一理论 的所有数学知识,才能把相对论完全理解,而这 些数学知识又是非常高深的。相对论的一些理论 似乎令人难以置信,但是实验却表明它们是完全 正确的。狭义相对论是用来描述自然现象的一些 基本理论,是关于时间、空间、质量、运动和引 力的学说。 在他发表了有关狭义相对论的论文10年后, 爱因斯坦又发表了另外一篇论文——广义相对论, 提出了有关引力、物质与能量之间的关系的新论 点。
工作。
玛丽和她的丈夫全身心投入到了工作中。他们每
天穿着沾满灰土、染着各种液体的工作服,守着锅中
沸腾的矿物,不停地用手中的铁棍搅动。煤烟和有毒
的气体刺激着他们的眼睛和嗓子,使他们十分难受。
这种工作艰苦、单调。一年、两年、三年,镭还是没 有出现。
因为太艰苦,丈夫想暂时停止工作,可是居里夫
人说:“不,我决不会放弃,相信我们一定会成功 的!”他们想像着镭会有一种美丽的颜色,工作累了 他们就会坐在一起聊聊这种新元素镭,这让他们激动 而兴奋。
两种方法来描写这一点。一是内心痛苦的外部效 果;二是他内心的幻觉和想象。
重点语句理解
1.“大自然把原子能禁锢着。我们有 权利把它释放出来,用它杀人吗?” 2.“这一千个太阳,没有给人世间带 来温暖和光明,却在世界上投下了一千个 阴影。”
课文总结
本文借原子弹的研制和使用的相关史实, 说明了爱因斯坦对原子弹的开发所引 起的间接作用,并以其良好初衷和事 实的巨大反差来告诫世人何平的重要 性,新式武器的研发应以造福人类为 最终目的。
第四个方面:是他的忧虑变成了事实。在德 国法西斯已经毁灭,日本法西斯已经穷途日暮之
时,两颗原子弹没有必要爆炸了。数以十万计的
无辜百姓死于非命。这对爱因斯坦的科学良知已
经是一个严重的打击了,文章又强调他偏偏被称
为“原子弹之父”。这时的爱因斯坦肯定是十分 痛苦的,但是文章没有直接写他的内心是如何的
痛苦,甚至连痛苦两个字都没有涉及。文章用了
脉络梳理
居 里 夫 人 和 一 克 镭 起因:麦隆内夫人拜访居里夫人→对镭的需求 美国奢华的欢迎阵势 过程: 科学团体的欢迎仪式→对名利的排斥
美国总统正式的赠送仪式
结果:居里夫人拒绝成为镭的个人所用者→对 事业的追求,对科学的信仰
课文小结
本文记叙了居里夫人发现镭后美国政府 给予她的嘉奖和荣誉,可是居里夫人对巨额 财产毫不动心,体现了她不慕名利,潜心科 学研究,质朴、高尚的人格魅力。
8、文中第二十九段中的“重大的日子到了”是 目的何在?
指什么? 3、文章第四段说明了什么? 9、文中第三十三段中的“居里夫人很小心的读 4、文中第十段“平静”一词说明了什么? 完”,“很小心”说明了什么? 5、文中第十三段“毫不犹豫”一词说明了什么? 10、文中第三十五至三十八段“说明并体现了 6、文中第十七段麦隆内夫人想到一个伟大的计
发现“镭”的故事
在居里夫妇发现镭元素之前,人们刚刚知道有
一种稀有金属叫做铀,能发出具有穿透能力的射线,
这就是X射线。居里夫人知道这个消息后,马上想 到也许还有别的物质也具有类似铀的放射能力。为
了证实这种猜想,他们开始做实验。
居里夫妇有一个用储藏室改造成的小实验室, 这间实验室没有地板,冬天冷夏天热,屋子里只有 一个坏了烟囱的火炉子、四张长短不齐的凳子和一 块破旧的黑板。他们就在这间实验室开始了艰苦的
(点击文章题目即可进入)
背景资料
居里夫人,即玛丽•居里,1867年11月7日出 1903年12月居里夫妇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生于波兰华沙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894年以优 此后,皮埃尔•居里因车祸不幸丧生。居里夫人 异的成绩通过了巴黎学院的结业考试,并获得了 在强忍悲伤的同时,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事业 波兰留学生奖学金。1895年与皮埃尔•居里结为夫 中,成为巴黎大学第一位女教授。1911年,居 妻。1898年7月,在两人的共同努力下,除发现了 里夫人又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1934年7月4 日, 新元素外,同年12月又发现了镭。1903年,居里 居里夫人由于过多接触放射性物质,患恶性贫
爱因斯坦的故事
1879年爱因斯坦生于德国的乌尔姆。爱因斯 坦的父亲是一个商人,他拥有一家生产电器设备 的工厂。在孩童时,爱因斯坦很沉静,他常常独 自一人来消磨时间。他语言表达迟缓,在阅读方 面也有困难。但是,他对事物的原理却特别感兴 趣,并经常提出许多问题。 在爱因斯坦5岁的时候,他的父亲给他一个罗 盘。他惊异地发现罗盘的指针总是指向北方,他 非常好奇,于是问父亲和叔叔是什么原因使指针 移动的。然而,他们关于磁性和引力的回答对孩 子来说确实太难了,但是,爱因斯坦还是花了很 多的时间来思考这一问题。
比较· 探究
阅读《邓稼先》《居里夫人》和《爱因斯坦》 三篇文章——
1.讨论他们在表达感情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答:形同点:三个人都是对人类科技事业做出重大 贡献的科学家;通过具体的事情表现科学家高贵 的精神品质和内心境界。 不同点:《邓稼先》中邓稼先对视业无比忠诚,最 无私的献身祖国国防事业、核武器研究事业; “最不引人注目”、“忠厚平实”、“诚实坦 白”、“从不骄人”、“朴实”、“无私”。 《居里夫人》所表达的感情是,因在科学研究领域 的杰出贡献,两次获得诺贝尔;通过麦隆内夫人 的眼睛,展现了居里夫人对科学事业和全人类的 彻底的、无私的高贵品质。 《爱因斯坦》所表达的感情是,最富于创造力的科 学家,荣获19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主要通过爱 因斯坦在决定人类命运的关头,表现了他的令人 敬仰的科学良知和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高度责任感。
1933年,爱因斯坦在希特勒掌握了大权时离 开了德国。他要住在一个拥有政治自由、宽容和 法律之下人人平等的国家。爱因斯坦来到美国继 续他的研究工作。 爱 因斯 坦 把 他 的 一 生 中 最 后 的 25 年 用 在 了 “统一场论”的研究中。他希望找到一个通用的 数学公式,把所有的物理学领域联系到一起。这 件工作爱因斯坦一直没有完成。1955年爱因斯坦 与世长辞了,享年76岁。
夫人通过了博士论文《放射性物质的研究》的答 血症而去世。 辩,奠定了在放射形研究方面的基础。
朗读全文,完成下面任务:
1.掌握生字词 2.把握全文内容。 3.梳理本文的结构层次。
1.生字词
雍(yōng)容 坚韧(rèn) 镭(léi) 羞怯(qiè) 心不在焉(yān) 惊骇(hài) 诧(chà)异 敦(dūn)促
经过四年的时间,居里夫妇战胜了艰难困苦,
证实了镭元素的存在。很多科学家原本不相信镭的
存在,现在在事实面前不得不承认了。他们对居里
夫妇表示敬佩。
返回本课目录
认识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热爱 物理学,把毕生精力献给了物理学的理论研 究。他的相对论开创了物理学的新纪元。人 们称他为20世纪的哥白尼、20世纪的牛顿。 爱因斯坦也是一位进步的科学家,他有强烈 的正义感和社会责任感,人民永远纪念他。
的效果不一样。 《邓稼先》用同是核武器研究和设计大师的奥本海 默来进行比较,主要目的是突出邓稼先的优秀品 质。 《居里夫人》是把居里夫人的安静、羞怯性格与美 国公众的喧闹、炒作进行对比,突出了作为科学 家的居里夫人的高贵气质和品行。 《爱因斯坦》是把爱因斯坦和西拉德进行比较,突 出爱因斯坦的成熟与远见;把爱因斯坦的忧虑不 安与核武器的残酷血腥,与总统罗斯福的“倦怠 和厌烦”进行比较,突出他的科学良知和责任感。
2.讨论三篇文章在布局方面的异同点。 答:相同点:三篇文章都采用承载内容、表 现人物的方式。 不同点:《邓稼先》采用小标题的方式,其 实是截取人物生活中的若干片段,按横式 排列,有侧重点地来分别表现人物的精神 品质和内心世界。 《居里夫人》《爱因斯坦》都采用比较复杂 的一个事件来表现人物。都是按照时间顺 序,在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中,逐层深入 地表现人物的可贵的精神品质。
门被打开后,玛丽轻轻地说:“亲爱的,别点
灯!我们不是希望镭有美丽的颜色吗?”彼埃尔点点 头,说:“那好,让我们来看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