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全文
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全文民政部11日发布《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如有意见请发至电子邮箱:zhxf@,wzp@,意见征求截至2011年2月28日。
全文如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征求意见稿)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立起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与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党的十七大确立的“老有所养”的战略目标和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及《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全国老龄委办公室和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意见的通知》,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 现状和问题自1999年我国步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并日益呈现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空巢化趋势明显,需要照料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剧增等态势。
截至2009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67亿,占总人口的12.5%,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人1899万,占老年人口的11.4%。
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任务十分繁重。
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各地出台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支持力度,使我国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
养老机构数量不断增加,服务规模不断扩大,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截至2009年底,全国各类收养性养老机构已达4万个,涵盖福利院、养护院、敬老院、荣军养老机构、老年公寓等多种类型,养老床位达289万张,比1999年增长了近2倍。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社区日间照料服务逐步拓展,已建成含日间照料功能的综合性社区服务中心1万个,留宿照料床位1.5万张,日间照料床位3万张。
居家养老服务从无到有,从点到面,取得了较好进展,一个以保障高龄、独居、空巢、失能和低收入老人为重点,借助专业化养老服务组织,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等服务的居家养老服务网络初步形成。
北京市民政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北京市民政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民政局•【公布日期】2021.10.15•【字号】京民研发〔2021〕165号•【施行日期】2021.10.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民政综合规定正文北京市民政局关于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规划》已经市政府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北京市民政局2021年10月15日北京市“十四五”时期民政事业发展规划第一部分规划背景一、发展基础“十三五”时期,全市民政系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标对表总书记“北京民政要在全国干得最好”的殷切嘱托,牢固树立看民政首先从政治上看的理念,不断根植“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的深厚情怀,全力兜好首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底线,推进建立党建引领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建立健全公平可及的基本社会服务体系,首都民政事业发展迈上了新台阶。
(一)民政发展的总体设计更加科学。
树立看民政首先从政治上看的理念,持续增强民政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公益性、底线性。
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巩固夯实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三大职责体系。
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明确建设“最有温度、最接地气、响应群众诉求最快部门”的目标。
高质量完成社会工委和民政部门合署办公改革,加强党对民政工作的领导,推动形成民政事业发展“党政合一、双轮驱动”新的体制机制优势。
坚持改革创新,持续推进以社会化、产业化、信息化、体系化为重点的民政“四化改革”,实现了民政轻装上阵,释放了民政发展动能。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民政系统迅速行动,全力组织疫情防控,各类民政服务机构有力保障服务对象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全市社区工作者日夜奋战在城乡社区抗疫一线,社会力量踊跃捐款捐物,社会工作者、志愿者主动投身疫情防控,有力彰显了民政力量、民政作用。
“以房养老”指望得上吗?
银行 、 险公司等金 融机构 , 者在综合 保 后 评 估 借 款人 年 龄 、 生命 期 望 值 、 房产 现
值, 以及 预计 房主 去世 时房 产估 值 等因 素后 , 每月给房主一笔 固定的钱 , 房主可
定赡养 人可 以作 为借款 人 , 即子女 可 以
通过 住房抵押贷 款方式为父母提供 养老 资金 。与此 同时 ,养 老按揭 ” “ 要求 老年 人 或法 定赡养 人有 多套 房屋 , 中一 套 其
商业 保险企业 开发 推广老年人 意外伤害 保险产 品 , 并采 取政 府引导 、 个人 交费 、 企 业让 利相 结合 方式 , 点探 索建 立长 试 期 照料护理保 险。 对 于 此 次 在 规 划 中 提 出 “ 房 养 以
老” 进行 论证研究 , 针对企业 的相关鼓励
措施也在研究 中。
热 点聚 焦 …………………………………………………………………………………………………………………………………. .
‘ ‘ 以房养老" 指望得 上吗?
口本刊 综合
1月2 日 O 1 发布的《 北京市 “ 十二五” 时期 老龄 事业发展规划》 提出 , 北京市鼓励商业保险企业 、 商业银行或住房公积金管理部 门, 建立公 益性 中介机构以开展“ 以房养老” 试点业务 。中信银行也率先破题 , 在业界率先推 出养老按揭业务 , “ 将 以房养老” 在实操 方面 推进了一步。继之而起 , 上海市 、 山东省以及温州市也纷纷试水 “ 以房养老”在 中国社会 “ , 跑步进入老龄化” 的当下 , 这种新养老模 式
“ 以房养 老 ” 被称 为 “ 房反 向抵 也 住 押 贷款” 倒按 揭” 是指 老人将 自己的 或“ , 产 权 房抵 押给金 融机 构 , 以定期取 得一
北京十二五规划全文(整理版)
北京十二五规划全文(整理版)篇一:北京市十二五规划全文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全文(2022-2022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序言跨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们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经历了国际金融危机洗礼的全球经济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国内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首都北京在成功实现“新北京、新奥运”战略构想之后,开始步入新的发展阶段,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风险挑战,制定科学的战略安排对首都立足新的阶段变化、向更高发展水平迈进至关重要。
《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是首都着眼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全面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战略的五年规划,是首都深入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在新的起点上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的重要规划。
本规划主要阐明市委市政府的战略意图,明确“十二五”期间首都发展的战略目标、重点任务和发展路径,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本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是:《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共北京市委关于制定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2年)》的批复。
第一篇新时期的战略选择第一章过去五年的发展成果“十一五”时期是北京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振奋精神、顽强拼搏、克服重重困难,成功举办了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盛会,圆满完成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筹办任务,积极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有力推动了全市的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圆满完成。
过去五年是首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最高、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首都经济实现重大跨越。
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4%,总量达到13777.9亿元,人均超过1万美元。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17.02.28•【文号】国发〔2017〕13号•【施行日期】2017.02.28•【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老年人保障正文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的通知国发〔2017〕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2017年2月28日“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为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推动老龄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健全养老体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规划背景第一节“十二五”时期的成就“十二五”时期我国老龄事业和养老体系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确定的目标任务基本完成。
老年人权益保障和养老服务业发展等方面的法规政策不断完善;基本养老、基本医疗保障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逐年提高;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养老床位数量达到672.7万张;老年宜居环境建设持续推进,老年人社会参与条件继续优化;老年文化、体育、教育事业快速发展,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老年人优待项目更加丰富、范围大幅拓宽,敬老养老助老社会氛围日益浓厚,老年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明显增强。
专栏1“十二五”期间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主要指标完成情况主要指标完成情况预期目标完成率(%)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亿人)3.543.5799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亿人)5.054.5112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比例(%)81.180101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待遇年均增长率(%)10.77152农村五保供养平均标准年均增长率(%)15.37219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亿人)13.313.2101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养老床位数(张)30.330101基层老年法律援助覆盖面(%)9875131老年协会城乡社区创建率(%)81.987.594老年教育参与率(%)3.5570老年志愿者占比(%)1010100第二节“十三五”时期的形势“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也是我国老龄事业改革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的重要战略窗口期。
北京《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设计指南》宣贯
既有住宅适老化改造设计指南宣贯培训材料01 编制背景与编制过程CONTENT 02 编制原则与章节安排0304 指南特点重点内容编制背景与编制过程 PART ONE从2014年至今,居家适老化改造一直是国家相关养老政策的一大重点。
尤其在健康中国战略指导下,居住环境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受到了更多关注。
◆2019年,民政部在《关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的实施意见》中提出“推进居家和社区适老化改造”、“2020年底前,结合打赢脱贫攻坚战,鼓励地方采取政府补贴等方式,对所有纳入特困供养、建档立卡范围的高龄、失能、残疾老年人家庭给予最急需的适老化改造”。
◆2019年,国务院在《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中提出“打造老年宜居环境,实现健康老龄化。
到2022年和2030年,65至74岁老年人失能发生率有所下降,65岁及以上人群老年期痴呆患病率增速下降”。
◆2017年,国务院在《“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中强调健全“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与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2014年,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在《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中指出“现有住房的适老化改造将是未来老龄产业的增长亮点”。
北京老旧小区较多,为了更好落实居家养老,不断探索并鼓励既有住宅及社区的适老化改造。
家庭养老床位及居家康复护理的实现均需要环境支持。
◆《2020年北京市老龄健康工作要点》中提出“鼓励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高龄、失能老年人提供上门巡诊、家庭病床、居家康复护理等服务”。
◆2020年,北京市《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中提出“推进家庭养老床位建设”、“推进居家社区适老化建设”等。
◆《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中指出“老年人家庭进行设施无障碍改造的,区、县人民政府应当给予指导。
”◆《北京市“十三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中指出“本市正处于中度老龄化阶段,人口老龄化体现出规模大、增速快、不均衡等突出特点。
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北京市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北京市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公布日期】2021.04.15•【字号】•【施行日期】2021.04.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老年人保障正文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北京市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北京市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方案》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贯彻落实。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市民政局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财政局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北京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北京市医疗保障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2021年4月15日北京市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健康委、民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深入推进本市医养结合发展,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扩大医养结合服务供给(一)鼓励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
医疗机构结合辖区及自身实际可举办养老机构。
公立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收费标准原则上应当以实际服务成本为基础,综合市场供求状况、群众承受能力等因素核定。
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增加的床位日常重点用于老年、康复、护理、安宁疗护服务。
探索医疗机构运营养老服务机构。
完善居家医疗服务收费政策,充分发挥价格的杠杆调节作用,提高公立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的积极性。
(责任单位:市卫生健康委、市民政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市医保局,各区政府)(二)增加养老机构医养结合服务资源。
通过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星级评定等方式,鼓励大中型养老机构内设医疗机构。
具备条件的养老机构可引入医疗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将部分养老床位转化为康复、护理、安宁疗护床位。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点新城建设实施规划的通知
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点新城建设实施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1.10•【字号】京政发[2012]1号•【施行日期】2012.01.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点新城建设实施规划的通知(京政发[2012]1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市属机构:现将《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点新城建设实施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附件: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点新城建设实施规划北京市人民政府二〇一二年一月十日北京市“十二五”时期重点新城建设实施规划(二〇一二年一月)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发展实施引导第三章发展建设重点第四章规划实施保障第一章总则第一条重要意义“十二五”时期是实施《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的第二个五年建设时期;是首都在新的起点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新城完善功能、提高水平、形成系统、规模发展的重要阶段。
通州、顺义、亦庄等重点新城作为调整城市空间结构、疏解中心城人口和功能的主要载体,迎来高水平建设现代化新城的重要机遇期。
充分发挥重点新城在首都现代化进程中的巨大潜力和重要作用,对于推进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发展战略,促进实现“两个率先”的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条规划范围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确定的市域城镇体系,本次规划范围为通州新城、顺义新城、亦庄新城。
同时结合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与大兴区行政资源整合的新要求,规划统筹研究了亦庄新城与大兴新城的整合发展,所涉及的相关内容统称为“亦庄-大兴新城”。
第三条指导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实现“两个率先”的战略目标,新城建设以“强化重点、示范带动;分类发展、全面推进”为基本原则,坚持规划先行、政策创新、机制适应、改革突破的基本方针,以全市统筹的产业布局带动提升新城产业层次和产业特色,以市级及新城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积极改善新城的生活服务水平,以高标准的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新城的市政及交通支撑条件,加快形成与承载首都功能相配套、与区域城市群相协调的现代化综合新城。
关于“十二五”时期的发展
融危机冲击,国际经济格局正在发生重要变化条件下的 五年规划。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有过十一个五年规划, 改革开放前5个,改革开放后6个。前十个称“计
划”,从“十一五”开始称“规划”。从“一五”到 “七五”称“国民经济计划”,从“八五”开始称“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或者规划。从五年规划的制
世纪50年代末期提出“超英赶美”,60-70年代提出2000 年实现四个现代化;还有些具体的目标,例如 1980年实 现农业机械化,等等,都是不
可能达到的战略目标,按照这样的要求搞规划,谁也搞 不好。改革开放以来,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步走” 战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
建和谐社会”,这些大的战略定位和部署对了,加上对 外开放后能够以国际视野看待中国的发展,经济社会发 展规划才有可能比较符合实际。现在,国际金融危
,大部分也是中低端加工装配环节产品,国内增加值不 高。国际市场资源价格上涨加大了我国制造业成本,削 弱了我国产业的竞争力。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使我
国产品在国际市场受到限制。这次金融危机的冲击,使 我国投资与消费、内需与外需结构不合理的矛盾进一步 凸显,转变发展方式更显得刻不容缓。广义地说,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 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的广泛领域的深刻变革。狭义 地说,我认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精神,可以
机最危急的时刻已经过去,但世界经济复苏缓慢,还有 不少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发达国家失业率居高不下, 国际金融市场脆弱,主权债务危机,外汇市场矛盾
尖锐,这些风险又大多相互关联。美国实行量化宽松的 货币政策,给世界经济带来新的不确定因素,也使我国 面临更为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我们既要巩固和扩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西城区“十二五”时期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发展规划的通知
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西城区“十二五”时期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07.03•【字号】西政任[2012]10号•【施行日期】2012.07.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城乡建设综合规定正文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北京市西城区“十二五”时期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发展规划的通知(西政任〔2012〕10号)区政府各委、办、局,各街道办事处,各有关单位:现将《北京市西城区“十二五”时期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一二年七月三日北京市西城区“十二五”时期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发展规划(二○一二年七月)目录序言第一章“十一五”时期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发展工作成果回顾一、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发展基础二、“十一五”时期保护与发展的主要工作成效保护意识不断提高保护规划深入推进文物保护取得积极成果重点街区整治成效显著人居环境不断改善三、存在的主要矛盾和问题人居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投入模式有待进一步深化城市服务保障能力有待提升体制机制和政策法规仍需完善保护与利用的认识尚未完全统一第二章“十二五”时期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发展工作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一、指导思想二、总体目标古都风貌特色进一步彰显保护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居民生活环境进一步改善可持续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三、基本原则坚持整体保护坚持传统特色坚持以人为本坚持文化引领坚持不断创新第三章“十二五”时期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发展工作的重点一、分类引导,合理规划调整功能分区传统居住型功能服务型综合发展型二、以人为本,加快人口疏解有序疏解人口妥善安置外迁居民改善留住居民生活环境三、点、线、面结合,重点推进“四大工程”(一)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加快文物腾退修缮传承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二)环境改善工程加强“一轴一线一带”周边环境提升分类推进有价值建筑修缮整治增强基础设施服务保障能力优化美化生态环境(三)产业提升工程扶持文化创意产业规范调整商贸产业适度发展旅游产业(四)重点街区打造工程打造什刹海人文生态涵养发展区打造大栅栏及琉璃厂文化创意聚集区打造法源寺文化体验区打造白塔寺配套服务区打造皇城文化展示中心打造南闹市口功能服务区第四章“十二五”时期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发展工作的保障措施完善政策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实施机制强化规划引导作用注重专家论证和群众参与多渠道筹集保护发展资金积极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序言作为首都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西城区是北京三千年建城史和八百年建都史的肇始之地,历史传承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产丰富。
第三次全国老龄工作会议主要精神
第三次全国老龄工作会议主要精神2011年10月21日,第三次全国老龄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会议深入分析了当前我国老龄工作和老龄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全面部署了今后一个时期的老龄工作任务。
现将有关会议精神传达如下:一、回良玉副总理讲话主要精神回良玉副总理强调:人口老龄化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必须认真应对的一个重大课题,是关系全局的一件大事和要事。
要在全社会树立积极的人口老龄观,弘扬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落实“十二五”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加快完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加快建设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推动我国老龄事业迈上新台阶。
回良玉副总理说: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就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老龄事业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有力推动老龄事业的快速发展。
“十一五”期间,我国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各项目标全面完成,养老保障取得突破性进展,老龄服务体系扎实推进,老年教育、文化、体育事业较快发展,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在实践中我们也得到很多启示和经验:发展老龄事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发展老龄事业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统筹规划,坚持政府主导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坚持保障老年人权益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坚持解决当前问题与长远战略谋划相统一。
这些启示和经验弥足珍贵,应当在今后的老龄工作中坚持和完善。
回良玉副总理指出:在充分肯定我国老龄事业取得成绩的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到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的严峻性、老龄问题的特殊性和老龄工作的紧迫性。
我国已是世界是老年人口最多、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老年人口、高龄老人增速加快乐,空巢老人增多,未富先老、区域不平衡、农村老龄人口比例高等问题突出。
对于我国人口老龄化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必须高度重视。
要树立积极的人口老龄观,全社会要积极接纳老年人,形成良好氛围;各方面要积极做好老龄工作,促进老年人的“保障、健康、参与、发展”。
招警考试面试热点:莫让“孝老假”成为“水中月”
1招警考试面试热点:莫让“孝老假”成为“水中月”华图招警考试频道发布:公安招警考试面试热点:莫让“孝老假”成为“水中月”。
招警面试热点已成为招警面试中的重中之重,熟悉面试热点,就相当于一条腿已经迈进了成“公”之门,而剩下的,只需要在其他细节上稍加努力。
因此储备足够的热点知识,才可能在面试中有幸碰到自己准备过的热点问题,出口成章的答出自己风格,以赢得考官青睐。
招警面试热点已成为招警面试中的重中之重,熟悉面试热点,就相当于一条腿已经迈进了成“公”之门,而剩下的,只需要在其他细节上稍加努力。
因此储备足够的热点知识,才可能在面试中有幸碰到自己准备过的热点问题,出口成章的答出自己风格,以赢得考官青睐。
今天,华图招警考试频道小编带你聚焦热点事件,以不同视角全面解析招警面试热点,带给你不同的认知领悟。
【热点背景】日前,记者从北京市民政局获悉,北京市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北京市“十三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
这也是北京市首次将老龄事业发展规划上升为重点专项规划。
规划提出,北京将打造“老年友好型城市”,鼓励用人单位给予员工“孝老假”。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72.6%的受访者觉得“孝老假”有必要,但84.3%的受访者担心“孝老假”难以落实。
让假期真正成为员工福利,57.5%的受访者建议保障带薪休假。
(9月13日《中国青年报》)【华图分析】设立“孝老假”,体现出一种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关怀,政府支持年轻人用实际行动来孝敬老人,多数受访者也认为很有必要,它能让整个社会形成“尊老”“敬老”的良好氛围。
然而,受访者的担心也并非空穴来风,在许多带薪休年假制度尚且无法落实的单位,“孝老假”不过只是看上去很美的“福利”。
从现实需求角度,我们自然欢迎“孝老假”出台。
不过,从现实执行角度看,“孝老假”的前景却让人不容乐观。
严格地说,“孝老假”是从“探亲假”中细化出来的一个分支,相当于“子假”与“母假”的关系。
老龄事业十二五规划
老龄事业十二五规划老龄事业十二五规划:构建健全的养老体系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龄事业的发展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议题。
为了应对老龄化的挑战,我国制定了老龄事业十二五规划,旨在构建健全的养老体系,保障老年人的权益和福祉。
一、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在十二五规划中,我国将加强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以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首先,加大养老机构建设力度,提供更多高品质的养老服务。
其次,推动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建立健全社区养老服务网络,方便老年人就近享受服务。
此外,还将加强家庭养老服务的支持,提供家庭护理、居家养老等服务,让老年人在家中得到更好的照应。
二、促进老年人就业和创业在老龄事业十二五规划中,我国将重点关注老年人就业和创业问题。
通过鼓励企业提供适合老年人的工作岗位,促进老年人就业。
同时,加强职业培训,提升老年人的就业竞争力。
此外,还将鼓励老年人创业,提供创业支持和政策优惠,匡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和经济独立。
三、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老龄事业十二五规划还将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首先,加强老年人健康教育,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其次,加强老年人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
同时,推动老年人健康体检和健康档案建设,为老年人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
四、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老龄事业十二五规划强调加强老年人权益保障,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
首先,加强老年人法律援助和维权服务,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其次,加强老年人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
此外,还将加强老年人社会参预和志愿服务,让老年人在社会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五、加强老龄事业管理和人材培养在老龄事业十二五规划中,我国将加强老龄事业的管理和人材培养。
首先,建立健全老龄事业管理体制,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职责和任务。
其次,加强老龄事业人材培养,提高老龄事业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此外,还将加强老龄事业信息化建设,提高老龄事业管理的科学性和效率。
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公布日期】2021.11.10•【字号】京老龄委发〔2021〕2号•【施行日期】2021.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老年人保障正文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关于印发《北京市“十四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京老龄委发〔2021〕2号市老龄委各成员单位,各区老龄委:《北京市“十四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已经市老龄委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市老龄委将对各成员单位、各区老龄委落实情况进行督促检查。
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2021年11月10日北京市“十四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序言老龄事业是民生保障的重要内容,是社会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认真编制和实施《北京市“十四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对于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促进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本规划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着眼于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提出“十四五”时期的战略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首都老龄事业改革发展的行动纲领。
本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及与北京市老龄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等编制。
本规划期限为2021年——2025年。
第一部分规划背景一、发展现状“十三五”时期全市老龄工作取得长足发展,确定的目标任务基本完成。
五年来,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和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着眼首都城市发展全局,坚持从优化顶层设计、创新体制机制、强化政策创制和完善服务体系建设等多方面着力,初步构建起老龄事业发展的总体架构,服务保障水平显著提升。
——老龄工作体系日趋完善。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老龄工作,“十三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被列为市级重点专项规划。
2024年北京市老年人口现状和变化趋势分析报告
一、现状分析1.老年人口数量:根据北京市人口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底,北京市老年人口数量达到了270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比重约为18%。
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2024年的207万人,老年人口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2.老年人口结构:北京市老年人口主要集中在60-74岁的人群中,占老年人口总数的61%;75岁以上的人群占老年人口总数的33%,7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例逐年增加。
3.老年人口性别比例:北京市老年人口性别比例失衡,男性老年人口占比明显高于女性。
男性老年人口占比约为55%,女性老年人口占比约为45%。
4.老年人口居住分布:老年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区域,其中通州和海淀区老年人口数量最多。
农村地区相对较少。
二、变化趋势分析1.老年人口数量持续增加:北京市老年人口数量预计在未来几年内还将持续增加。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口数量将进一步增加。
2.老年人口年龄结构进一步老龄化: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北京市老年人口的年龄结构将进一步老龄化。
7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比例可能继续增加。
3.老年人口性别比例逐渐改善:随着社会进步和性别平等观念的普及,老年人口性别比例逐渐得到改善。
未来几年内,男女老年人口比例可能趋向平衡。
4.老年人口居住分布差异逐渐缩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村发展的提升,老年人口居住分布差异可能逐渐缩小。
农村地区将提供更多适宜老年人居住的条件。
三、政策建议1.加强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服务:加大投资力度,推动老年人健康管理和服务的发展,提高老年人口的健康水平。
2.加强老年人社会保障:完善老年人社会保障制度,提高退休金和养老金水平,解决老年人经济困难问题。
3.优化老年人居住环境:加大对老年人居住环境的改善力度,建设更多老年人安乐、便利和适宜居住的社区和养老院。
4.强化老年人社会参与:鼓励和支持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高老年人的自尊和自信。
5.加强老年人法律保护:制定和完善老年人权益保护相关法律法规,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
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形势与政策课件之“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八 改善民生 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 划纲要(草案)》提出,坚持民生优先,完 善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 住房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基 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 体人民。
281
形势与政策课件之“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231
形势与政策课件之“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要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坚持减缓和适 应气候变化并重,充分发挥技术进步的作用,完善 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要 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增强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广泛 开展国际合作。
——要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落实节约优先战 略,全面实行资源利用总量控制、供需双向调节、 差别化管理,大幅度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提升 各类资源保障程度。要大力推进节能降耗,加强水 资源节约,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加强矿产资源勘查、 保护和合理开发。
301
形势与政策课件之“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坚 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 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稳步提高保障水平。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险制 度、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积极发展社会 福利和慈善事业。
311
形势与政策课件之“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坚持走中国 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作为首要目标,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 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 争能力。要增强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粮食综 合生产能力达到5.4亿吨以上;推进农业结 构战略性调整、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健全农 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111
——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成效显著。耕地保有 量保持在18.18亿亩。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 量降低3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提 高到0.53。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 达到11.4%。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 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 低17%。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化 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分别减少8%,氨 氮、氮氧化物排放分别减少10%。森林覆盖 率提高到21.66%,森林蓄积量增加6亿立方 米。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1〕2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现将《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国务院二○一一年九月十七日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加快发展老龄事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中发〔2000〕13号),制定本规划。
一、背景(一)“十一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一五”时期是老龄事业快速发展的五年。
养老保障体系逐步完善,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连续五年提高,基本养老保险实现了省级统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开始试点并逐步扩大范围。
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稳步提高。
老年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制度逐步建立,城乡计划生育家庭养老保障支持政策逐步形成。
老龄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在城市深入开展并逐步向农村延伸,养老服务机构和老年活动设施建设取得较大进步。
老年教育、文化、体育事业较快发展,老年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
全社会老龄意识明显增强,敬老爱老助老社会氛围日益浓厚,老年人权益得到较好保障。
老龄领域的科学研究、国际交流与合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广大老年群众坚持老有所为,积极参与经济社会建设和公益活动,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面临的形势。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老龄事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
长期以来,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老年群众,不断采取积极措施,推动老龄事业发展进步,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为老龄事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但是,在快速发展的老龄化进程中,老龄事业和老龄工作相对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
主要表现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尚不完善,公益性老龄服务设施、服务网络建设滞后,老龄服务市场发育不全、供给不足,老年社会管理工作相对薄弱,侵犯老年人权益的现象仍时有发生。
北京市2016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精选文档】
北京市2016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精选文档】, 北京市2010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在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和各区县老龄工作委员会的配合下,北京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编制完成《北京市2010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
经报北京市统计局审批同意,现向社会发布。
本报告中的数据均截止到2010年底。
一、北京市户籍老年人口信息(一)全市老年人口基本信息截至2010年底,全市户籍总人口1257.8万,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35万(比上年增加8.4万),占总人口的18.7%;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35.1万,占总人口的2.8%。
男性老年人口112.8万,女性老年人口122.2万。
非农业人口182.3万,农业人口52.7万。
(二)分区县老年人口基本信息全市16个区县中,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排在前三位的是朝阳、海淀和西城,分别为40.4万、36.4万和28.7万。
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本区县总人口比例排在前三位的是丰台、朝阳和西城,分别为21.6%、21.4%和21.4%。
表1 北京市2010年分区县人口老龄化状况老年人口数老年人口比例老年人口数老年人口比例区县区县 (万人) (%) (万人) (%)东城区 20 20.9 顺义区 9.7 16.7西城区 28.7 21.4 昌平区 8.5 16朝阳区 40.4 21.4 大兴区 9.6 16丰台区 23 21.6 门头沟区 4.7 19.1石景山区 7.5 20.7 怀柔区 4.4 16海淀区 36.4 16.6 平谷区 6.7 16.9房山区 12.4 16.1 密云县 6.8 15.8通州区 11.7 17.7 延庆县 4.5 16.3(三)分功能区老年人口基本信息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分别为48.7万、107.3万、51.9万和27.1万,占本功能区总人口的比例分别为21.2%、19.5%、16.5%和16.7%。
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
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公开稿)1 规划背景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提高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努力把北京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促进“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建设,积极应对北京人口老龄化的严峻形势,解决当前养老服务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按照市委、市政府相关工作部署,自2009年起,市规划委和市民政局共同组织编制了《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至2010年底基本编制完成初稿。
此后,根据市政府要求,市规划委会同区县政府、市民政局、市国土局、市发改委、市国资委等部门,梳理和落实了2015年前有条件建设的集中养老设施用地。
同时,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和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京政发[2013]32号)、《关于加快本市养老机构建设的实施办法》(京政办发[2013]56号)对编制成果进行完善补充,进行专家评审,并征求相关委办局意见,形成了《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专项规划》最终成果。
1.1 规划依据1.1.1 政策文件(1)《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意见》(国办发[2006]6号)2006年2月(2)《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市人民政府令第63号)2000年10月(3)《关于加快养老服务机构发展的意见(京民福发[2008]543号)》2008年12月(4)《北京市市民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九养”)办法》2009年10月(5)《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2005年1月(6)《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作的实施意见》(京发[2009]17号)2009年6月(7)《老年人权益保护法》2013年7月(8)《养老机构设立许可办法》2013年7月(9)《养老机构管理办法》2013年7月(10)《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发[2013]35号)2013年8月(11)《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意见》(京政发[2013]32号)2013年10月(12)《关于加快本市养老机构建设的实施办法》(京政办发[2013]56号)2013年10月(13)《北京市居家养老服务条例》2015年5月1.1.2 规范标准(1)《城镇老年人设施规划规范》(GB 50437-2007)(2)《北京市城市建设节约用地标准(试行)》(京政办发[2008]19号)(3)《老年养护院建设标准》(建标144-2010)(4)《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建设标准》(建标143-2010)(5)《养老设施建筑设计规范》(GB50867-2013)(6)《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指标》(京政发[2015]7号)(7)《关于住宅适老性规划设计有关意见的通知》(市规发[2015]164号)(8)《关于印发<北京市养老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技术要点>(试行)的通知》(市规发[2014]1946号)1.2 规划范围和规划期限1.2.1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覆盖市域16406平方公里。
2024年北京养老机构市场前景分析
2024年北京养老机构市场前景分析引言北京市的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养老机构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本文将对北京市养老机构市场的前景进行分析。
1. 市场概况北京市养老机构市场规模逐年扩大,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
目前,北京市已有多家养老机构涌现,提供养老服务,但供不应求的矛盾依然存在。
2. 市场需求分析2.1 人口老龄化趋势随着北京市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口增长迅速,对养老机构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预计未来几年,人口老龄化将进一步加剧,养老机构市场需求将进一步扩大。
2.2 家庭单独居住模式的转变以往,家人一起生活是中国传统的养老方式,但近年来,随着家庭结构变迁,越来越多的老人选择独自居住。
这导致了对养老机构的需求增加,老人需要依靠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和照顾。
3. 市场竞争分析3.1 机构数量与服务质量尽管北京市的养老机构数量逐渐增加,但市场上仍存在着质量参差不齐的问题。
一些机构服务质量不高,未能满足老人真正需求。
因此,提升服务质量是养老机构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优势的重要因素。
3.2 价格竞争部分养老机构通过降低价格来吸引客户,但这可能导致服务质量下降,同时对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养老机构需要在价格和服务质量间取得平衡,提供高品质的服务。
4. 市场前景分析4.1 政策支持北京市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养老机构发展的政策,如提供税收和土地优惠政策。
政府的支持将推动养老机构市场的快速发展。
4.2 技术与创新随着科技的发展,养老机构将借助各种技术手段提供更好的服务。
例如,智能养老设备和健康监测技术的应用,将提高养老机构的服务水平,满足老年人多样化的需求。
4.3 机构运营模式的改进养老机构需要改进运营模式,提供更加个性化、定制化的服务,满足老年人的不同需求。
例如,提供社交活动、康复护理、文化娱乐等一系列综合性服务,从而增强机构的竞争力。
5. 总结北京养老机构市场前景广阔。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可逆转,养老机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序言规划意义:老龄事业是党和政府的一项重要社会事业,是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
编制实施北京市“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积极、主动、科学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需求,对推动首都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规划性质:本规划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眼“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建设,以完善养老保障体系、构建养老服务体系、健全老龄工作体系为目标,提出“十二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是《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有关内容的延伸和细化,是指导全市做好老龄工作的重要依据。
编制依据:《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首都老龄工作相关法律、法规、政策。
规划期限:2011年—2015年。
第一部分规划背景一、发展现状“十一五”期间,本市围绕实现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目标,在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完善老年医疗保障体系,加强社会敬老优待服务,构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等方面稳步推进,《北京市“十一五”时期老龄事业发展规划》目标任务得到积极落实。
(一)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覆盖城乡全体人口。
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建立了广覆盖、多层次、可持续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在制度上实现城乡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养老保障的目标。
建立了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科学调整机制,196.6万名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逐年上调。
建立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17.2万名参保人员享受到保险待遇。
建立了福利养老金制度,61.3万名无社会保障城乡老年居民享受福利养老金待遇。
建立了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的城乡老年社会救助体系,4万名老年人应保尽保。
建立了新型农村五保供养制度,实现了五保人员供养模式从村民互助向公共财政供养的转变。
建立了高龄津贴制度,2.2万名9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享受高龄津贴。
完善了征地超转人员生活保障制度。
实行了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老年父母奖励扶助制度。
(二)老年人医疗保障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建立了覆盖城乡全体居民的医疗保障制度,老年人医疗待遇水平不断提高,医疗费用负担逐步减轻。
完善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不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
制定了城镇无医疗保障老年人大病医疗保险制度,18万名老年人每年享受参保费用补贴。
提高了征地超转人员的医疗保障水平。
进一步健全了覆盖老年人群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以老年人为服务重点的康复医院、护理院正在试点,临终关怀医院(或病区)已出现。
大、中型医疗机构为老年人提供“六优先”(挂号、就诊、化验、检查、交费、取药)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将老年医疗服务作为重点,大力推行社区首诊制并为老年人提供“三优先”(就诊、出诊、建立家庭病床)服务,为老年人免费建立健康档案,普及老年人健康知识,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
(三)敬老优待项目取得重大突破。
充分利用现有公共服务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日常生活、文体娱乐等方面共11项优待措施。
为160万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办理优待卡,老年人持卡免费乘坐市域内969条线路公交车,部分公园、景区、文化活动中心、博物馆(院)、公共体育场馆、老年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等场所为老年人提供免费或优惠服务。
市、区老年心理咨询热线(96156)为老年人提供免费心理咨询服务。
社会法律服务机构为老年人免费或优惠提供法律咨询和援助服务。
(四)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创新发展。
牢固树立大民政理念,提出了“9064”养老服务新模式和新目标(即:到2020年,90%的老年人通过社会化服务在家庭养老,6%的老年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在社区托老,4%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服务机构集中养老),制定实施了《北京市市民居家养老(助残)服务(“九养”)办法》,建立了居家养老(助残)券服务制度和百岁老年人补助医疗制度,大力发展社区服务,加快发展养老服务机构,养老床位总数达到71589张,基本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多元化投资、多层次发展、专业化服务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格局。
(五)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
开辟适合老年人使用和活动的文化娱乐场所,配备相关设施,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
实施“山区星光计划”,共投入资金近3亿元,城乡老年人福利服务设施初具规模,成为老年人养老服务、文化娱乐、健身休闲的场所。
积极开展社区老年人文化娱乐和体育活动,配备适合老年人使用的体育器材。
积极发展老年教育,整合教育资源,培育学习品牌,探索实践终身学习的实现形式和途径。
积极组织有益于老年人科学养老和文化养老等方面的选题出版。
(六)老龄社会宣传力度不断加大。
围绕各项老龄政策,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的宣传报道,增强老年人和社会各界对政策的知晓度,大力倡导和弘扬敬老风尚。
建立了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发布制度。
认真做好老年人信访接待工作。
高度重视并积极配合市人大对落实老年法律法规开展的执法检查,认真办理市人大代表和市政协委员对发展老龄事业提出的建议、议案、提案。
“十一五”时期,首都老龄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养老保障制度覆盖全体人口,社会敬老优待服务惠及城乡老年人,养老服务体系实现创新发展,各项目标和任务全部实现,养老体系基本框架已经初步形成,老年人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大幅提高,为“十二五”时期首都老龄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十一五”期间老龄事业发展主要指标完成情况①“160万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办理优待卡”加“70万60-64岁老年人办理优待证”。
②“34.1万8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加“8万名重度残疾人”。
二、面临形势“十二五”时期,是首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时期,全市发展呈现新的阶段性特征和要求,实施“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战略部署,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赋予了老龄工作新的历史使命,同时也对老龄事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标要求。
(一)人口老龄化发展形势2010年,全市户籍人口中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为235万,占户籍人口的18.7%。
“十二五”时期,老年人口将以年均17万的数量增长,老年人口比例将增加2.8个百分点,处于快速增长期。
到2015年,户籍人口中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320万,占户籍人口的23%;65周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212万,占户籍人口的15%;80周岁以上人口将达到54万,占户籍人口的4%。
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将成为未来一个时期基本的市情特征之一。
当前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当于发达国家和地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水平。
在当时,这些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一套完备的老龄工作机构,规范的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法规体系,养老福利事业向多元化模式发展,构建了政府监管下的养老服务社会化、市场化运作机制,开始由重在养老机构建设向加快发展社区照料和居家养老服务转变。
面对日益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和老年人口日益增长的养老保障和养老服务需求,本市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的压力更加凸显,统筹解决人口数量、质量、结构、分布问题的形势更加紧迫,加快发展社会养老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需求的任务更加繁重,构建老年宜居社会环境氛围的需要更加强烈,健全老龄工作体制机制的要求更加急迫。
(二)老龄事业发展机遇“十二五”时期,是首都在新的起点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老年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应从物质、精神、制度、人才、文化等方面做好准备,促进老龄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对老龄事业发展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十二五”时期,本市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出发,更加注重人文关怀,更加注重首善之区和谐社会建设,提高北京在世界城市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都老龄事业要适应新形势、新发展的需要,高瞻远瞩,未雨绸缪,学习借鉴国内外发达城市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先进经验,制定首都应对人口老龄化战略,为实现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的目标做出贡献。
2.首都经济发展和完善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的新要求,为老龄事业发展提供了动力2010年,本市地区生产总值13777.9亿元、人均超过1万美元,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切实完善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实现经济繁荣和社会和谐,不仅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的客观要求,也是扩大内、需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着力点。
老龄事业是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要抓住机遇,围绕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的养老需求,进一步提升保障水平,丰富服务供给,构建首都特色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
3.人口抚养比低和低龄老年人口比重大,为老龄事业发展赢得时间创造了条件“十二五”时期, 15至59周岁人口的比重维持在70%以上,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抚养比在21%-25%之间,总抚养比在36%-41%之间。
劳动力供给相对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是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时期。
同时,老年人口中70周岁以下低龄老年人口占总体老年人口的近一半,对日益增长的养老资源和医疗资源的服务需求压力相对较小,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要抓住时机,加速养老资源配置,完善养老保障体系和养老服务体系,健全老龄工作体系,全面推进老龄事业发展。
4.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为加快推进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了机遇和支持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快建立健全养老社会服务体系,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将作为“十二五”时期及今后发展社会养老服务事业的指导方针。
要充分抓住发展机遇和各种有利条件,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把社会养老服务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上,按优先发展原则来制定政策,增加投入,健全体制机制,规范管理,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扩大内需和促进就业,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的能力,满足老年人多样化服务需求,使老年人的生活更有尊严、更加便利、更加舒适、更加温馨、更加幸福。
第二部分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工作目标,坚持“党政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工作方针,牢固树立大民政理念,从首都地位和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和特点出发,积极、主动、科学应对人口老龄化,注重发挥家庭和社区功能,优先发展社会养老服务,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完善老龄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营造良好养老社会环境,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不断满足老年人的多层次需求,稳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为实现积极老龄化和健康老龄化,加快建设“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和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