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展心理学的观点看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合集下载

大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

大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

大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引言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身处人生的转折点,经历着从青少年到成年人的过渡阶段。

在这个关键阶段,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表现出独特性和多样性。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的主要心理特点,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并应对他们的心理需求。

自我认同与成长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自我认同的问题。

相比于中学生时期,他们需要重新定位自己在家庭、学校和社会中的角色。

这个过程中,他们会经历自我的探索、自我认知和建立自我价值观的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常常会感到迷茫和焦虑。

他们会面临来自家庭和社会的期望,同时也会面临自我期望和自我压力。

他们会思考自己的梦想和追求,同时也会反思自己的能力和发展方向。

这种自我认同的探索是大学生心理特点的重要体现。

压力与焦虑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包括学业压力、就业压力、经济压力等。

这些压力源自社会、家庭和个人的多个方面。

学业压力来自学习任务的增加和学习内容的复杂性,就业压力来自对未来职业的不确定性,经济压力来自家庭的期望和自身的经济状况。

这些压力会导致大学生的焦虑和紧张。

他们常常面临选择困难、时间压力和人际关系的挑战。

同时,他们也可能会因为对未来的担忧而感到不安和恐惧。

这种焦虑和紧张是大学生心理特点的重要体现。

自我意识与社交需求大学生对自我意识的追求和社交需求的增加也是其心理特点的一部分。

在大学期间,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个性、价值观和兴趣爱好。

他们希望建立自己独特的个人形象,并与他人建立深入的理解和联系。

大学是一个社交的环境,大学生会遇到来自不同地区和不同背景的同学。

在这种多元化的环境下,他们需要学会与人合作、沟通和解决冲突。

他们也希望通过社交活动和人际关系来获得支持、安慰和认同。

自我控制与自主性大学生在大多数情况下是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的。

他们需要学会制定学习计划、分配时间和管理自己的生活。

这种自我控制和自主性对于他们的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自我控制和自主性也是一种挑战。

大学生可能面临自制力不足、时间管理困难和情绪管理问题。

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智力是脑神经活动的针对性、广阔性、深入性 和灵活性在任何一项神经活动和由它引起并参与它 相互作用的意识性的心理活动中的协调反映。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第四种观点——智力是一种偏重于认识方面的能力 智力是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认
识方面的稳定心理特点的综合,它是足以保证人们有 效地进行认识活动,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 想象力和思维力等五个基本因素。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一、大学生认知的发展特点 认知发展是指个体认知的功能系统不断完善的
变化过程,其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指构成认知功能系统的各种不同心理成分
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不完整到完整的 发展过程。
二是指构成认知功能系统的各种心理成分的关 系逐渐趋于相互协调的发展过程。
记忆是一种复杂的心理活动,一个完整的记 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
识记的种类: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机械识 记和意义识记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机械识记是对识记的材料没有理解,依靠事物 的外部联系,经过机械重复进行的识记,也就是死 记硬背进行的识记。
意义识记是在对材料理解的基础上,依据材料 的内在联系,运用有关的知识经验而进行的识记, 即所谓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的识记。
资料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细节
明代朱棣发动靖难之役时,解晋与胡广、吴溥、 周是修、王艮、胡靖、方孝孺等七位名士相约要为建 文帝守节,以标千古风节。回家后,解晋便悄悄地指 派家人“瞧瞧胡广是什么动静”。家人回来说:“没什 么动静,见胡大人问‘猪喂了没有’?”解晋听了,心里 说:“一猪尚不肯舍,况肯舍命乎?”于是心安理得活 了下来。明成祖继位后,其位要为建文帝守节的名士 中,方孝孺壮烈而死,周是修被杀,王艮服毒自杀, 而胡广等四位“名士”老老实实做了“贰臣”。

大学生心理特点

大学生心理特点

同一性 对 同一性混乱
如果处理不善,就有可能产生心理
问题。 7
二、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
• (一)自我意识的定义 • 自我意识就是一个人关于自己、以及 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观念系统。 • 古希腊人把“能认识自己”看作是人 类的最高智慧。
8
• (二)自我意识的分类 • 1.从形式上看 • 自我意识表现为认知的、情感的、意志的,分别称为自我认识、 自我体验、自我调节。
19
• D、同一性达成 • 处于这种状态的青少年已解决了同一性 危机,他们对职业、性别定向、政治观念 、宗教信仰等已臻于定型定向,这是一种 成熟的同一性状态。
20
• (3)自我同一性可增强个体的自我力量 的作用
• 高自我同一性的大学生,有积极的自我意象 、高自尊,能够自我接纳并能有较多的自觉性, 能有计划地追求自己的目标;有良好适应机制。 • 而同一性失败,个体就会对自我缺乏清晰的 同一感,很难建立不因时间、环境或角色变化的 一致的人格,不能很好地适应社会,体验到孤独 、人格的分解和羞怯感,无法体验成就感。
3
• 3.交往性与闭锁性的矛盾。
随着年龄的增长,大学生逐渐开始发现自我、 认识自我、设计自我。但他们对自己内心世界的认 识还处在模糊不清、很难把握其实质的阶段。把一 些事情看得很“神秘”羞于对人启口,而把自己的 心灵之门关闭起来,常常莫明其妙地陷入孤独寂寞 归属感的 需要
的心境之中。然而,青年人又有着与人交往的强烈
18
• B、同一性早闭 • 这类青少年也没有从同一性危机中取得 任何经验,但对特定的目标、价值及社会 角色已过早地接纳来自家长或权威的意见 和安排,其间没有经过真正的价值评判。 • C、同一性拖延 • 处于这一时期的青少年正经历着同一性 危机并积极探索自己的价值定向,努力发 现能够增强自身竞争力的稳定的同一性。

大学生的情绪特点

大学生的情绪特点

大学生的情绪特点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情绪特点是多方面的,既有积极向上的一面,也有负面的情绪表现。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大学生的情绪特点。

一、求知欲强大学生正处在求知的阶段,对知识的渴望使他们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

当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时,会感到满足和快乐,这种积极的情绪会促使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

二、充满挑战大学生面临着各种挑战,包括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就业前景等。

在应对挑战的过程中,大学生会体验到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但也能够通过努力克服困难,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三、情感丰富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感容易波动,情绪也较为复杂。

他们可能会经历爱情、友情、家庭等方面的情感问题,表现为喜怒哀乐,时而兴奋,时而烦躁,表现出丰富多彩的情感特点。

四、渴望独立进入大学后,大学生开始迈向独立生活,需要自己处理学习、生活、人际关系等方方面面的问题。

在追求独立的过程中,他们会感受到自主权的喜悦,但同时也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压力。

五、追求自我成长大学生追求自我成长和完善,渴望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会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但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和坚持,最终会获得成功和成就。

六、压力释放由于各种压力的积累,大学生需要及时释放情绪,以保持身心健康。

他们可能通过运动、音乐、阅读等方式来放松自己,让自己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得到放松和舒缓。

总而言之,大学生的情绪特点是多元的、复杂的,既有积极向上的一面,也有负面的情绪表现。

在面对各种情感和挑战的时候,大学生要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平和心态,不断提升自己的心理素质和情绪管理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的种种变化。

【字数:576】。

发展心理学

发展心理学

1、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从受精卵开始到出生,成熟,直至衰老的生命过程中心理发展发展的特点和规律。

2、儿童的同伴关系:是儿童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儿童之间特别是同龄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它存在于整个人类社会。

3、依恋:婴儿与主要抚养着(通常是母亲)之间最初的社会性联结,也是情感社会化的重要标志4、性别认同:是对一个人在基本生物学特性上属于男或者女的认知和接受,即理解性别。

5、社会化:个体在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中获得他所处的社会的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和知识技能,成为独立的社会成员并逐步适应社会的过程。

6、年龄特征: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阶段中形成的一般特征(带有普遍性),典型特征(具有代表性)或本质特征(表示有一定的性质)。

7、角色采择:也称观点采择,是指儿童采取他人的观点来理解他人的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认知技能。

8、学习障碍:是指一个异质群体在听说读写推理和数学能力的获得和运用上有明显的困难和障碍。

9、爱情:男女间一方对另一方所产生的爱慕恋念的感情10、心理发展:一个人的心理(从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的基础上,逐步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

1、简述婴儿依恋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无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出生到3个月)第二阶段,有差别的社会反应阶段(3个月到6个月)第三阶段,特殊的情感联结阶段(6个月到2岁)第四阶段,目标调整的伙伴关系阶段(2岁以后)2、简述幼儿同伴关系/交往的作用:首先,同伴可以满足儿童归属和爱的需要以及尊重的需要;其次,同伴交往为儿童提供了学习他人反应的机会;再者,同伴还是儿童特殊的信息渠道和参照框架;此外,同伴还是儿童得到情感支持的一个来源。

3、小学儿童自我评价发展的特点(1)从顺从别人的评价发展到有一定独立见解的评价,自我评价的独立性随年级的升高而提高。

儿童逐步减轻对他人评价的依赖性,独立地进行自我评价的能力在不断发展。

(2)从比较笼统的评价发展到对自己个别方面或多方面行为的优缺点进行评价(3)小学儿童开始出现对内心品质进行评价的初步倾向,值得注意的是,直到小学高年级,儿童进行抽象评价和内心世界的评价的仍然不多。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集答案

高等教育心理学-试题集答案

1.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A.巴甫洛夫(经典条件发射的心理学)B.桑代克C.布鲁纳(教育目标D.奥苏泊尔(认知内驱力)2.注意属于个体心理构成中---------方面的表现。

A.心理动力 B.心理过程 C.心理状态 D.心理特征3.下列哪种方法属于调查研究法A.观察法B.谈话法C.个案法D.测量法4.研究大学生心理特点时,应考虑年级差异,从发展的角度来分析和认识影响的诸要素。

这是强调要遵循原则。

A.客观性B.发展性C.系统性D.教育性5.首先提出“教育心理学化”主张的学者是A.裴斯泰洛齐B.夸美纽斯C.赫尔巴特(意识廓)D.桑代克6.教育心理学是研究---------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A.德育与智育B.知识与技能C.动机与迁移D.学习与教学7.在正常教学班级开展教材教学实验研究,这是采用的研究方法A.自然实验法B.调查法C.观察法D.个案法第三章高校学生的学习心理概述1.下列心理现象中属于学习的是A.运动员吃兴奋剂提高了成绩B.环境适应C.个体进青春期后的变声D.感觉适应2. 某学生因不遵守纪律而被取消了参加某活动的资格。

这种管理方式属于A.正惩罚B.负惩罚C.负强化D.正强化3. “杀鸡给猴看”产生的强化效应是A.外在B.自我C.替代D.内在4.“对做好一份工作的奖励就是这份工作已做好了”,这隐含了下列哪类强化?A.外在B.自我C.替代D.消极5.某生上课害怕被点名回答问题,当他发现坐在教室后排并趴在桌上时,就不大可能被提问,于是他越来越多地表现出类行为。

从行为主义的观点来看,这是由于该生曾受到过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塑造6.在商业促销活动时,一些商家常常把幸运的获奖者放在他们的宣传中,想以此引起人们的A.替代性学习B.建构学习C.试误学习D.顿悟学习7.当一个不守纪律的学生表现出遵守纪律的良好行为时,教师撤销对他的处罚,这种管理方式属于A.正惩罚B.正强化C.负强化D.负惩罚8.下列不属于桑代克所提出的学习律的是A.强化律B.练习律C.准备律D.效果律9.学生李亦看到同学在体育课随便离开操场并没有遇到麻烦,他也就参与到了其中。

大学生心理特点

大学生心理特点

大学生心理特点引言大学时期是一个人成长和发展的重要阶段,很多人在这个时期经历了从青少年到成年人的转变。

大学生心理特点作为一个研究领域,关注的是大学生群体在心理上的共同特点和问题。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几个重要方面,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法。

1. 自我认同意识的强烈大学时期,学生们逐渐从家庭和社会角色中解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对自己的认同意识开始逐渐形成。

他们开始思考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目标,并试图找到与自己身份认同一致的社群。

因此,大学生往往对自己的形象和形象给予高度重视,并希望通过与其他人的交往来巩固自己的认同感。

解决方法:大学生应该积极参与社交活动,加入各种兴趣小组和社团,与不同的人交流,从中寻找与自己志同道合的伙伴。

此外,大学生还应该培养独立思考和价值观的能力,不要过分依赖他人的认同,保持对自己的独立判断。

2. 学业压力的增加大学时期,学生们面临着更大的学业压力。

他们需要应对更加复杂的学科知识,同时还要处理社交关系、家庭压力和未来职业规划等多重问题。

这些压力可能会导致焦虑、抑郁和自卑等心理问题。

解决方法:学生应该学会合理规划时间,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的时间,避免过度压力。

此外,他们可以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了解适应自己压力的方法和技巧。

3. 伴侣关系的变化大学时期,许多学生会经历第一次恋爱或者是寻找伴侣。

这种伴侣关系的变化给大学生的心理状态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他们需要适应新的感情状态,解决与伴侣的冲突和沟通问题。

解决方法:大学生应该对自己的感情关系保持理性和冷静的态度,避免过分依赖对方或者过分投入感情。

同时,他们应该学会有效地沟通和解决冲突,尊重他人的感受和需求。

4. 自我发展和职业规划大学时期,学生们开始意识到自己将来要从事什么职业,他们希望通过大学的学习和实践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好准备。

然而,很多学生在面临职业选择和未来不确定性时感到迷茫和焦虑。

解决方法:大学生应该积极探索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并尝试不同的实践机会,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和目标。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

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

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
提供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服务,帮助 大学生明确职业方向,提高就业竞争
力。
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应对能力
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
引导大学生认识自己的情绪、思维和行为模式,培养自我调节和 自我管理的能力。
应对压力和挫折
教育大学生如何应对压力和挫折,培养其积极的心态和应对能力。
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力
心理治疗
针对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提供心理治疗服务,帮助他们 恢复心理健康。
家庭支持和学校关怀
家庭支持
家长应关注子女的心理状态,提供情感支持和鼓励,建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学校关怀
学校应建立健全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关怀,关注学生的心 理健康。
社会支持和网络资源
社会支持
社会各界应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 题,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营造良 好的社会氛围。
抑郁
部分大学生在面对挫折、失落和 孤独时,可能会出现情绪低落、 悲观厌世等情况,严重时可能发 展为抑郁症。
人际关系问题
人际关系困扰
大学生在宿舍、班级、社团等环境中 ,可能会遇到人际关系问题,如沟通 障碍、冲突处理不当等。
社交焦虑
部分大学生在与人交往时,会感到紧 张、害怕和担忧,害怕被他人评价和 拒绝。
助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预防性干预
03
针对可能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采取预防性干预措施,如提供
心理训练和心理疏导,以降低心理问题的发生风险。
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适应能力
多元化培养
在大学教育中注重多元化培养,包括 学术、技能、艺术、体育等方面的教
育,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
鼓励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 活动,提高其社会适应能力和责任感。

第二讲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理论

第二讲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理论

(4)使新旧知识发生相互作用
奥苏伯尔说:
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结为一 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曰: 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已 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 进行教学。
第五章
大学生的知识获得
一、知识的表征
信息在人脑中呈现和储存的方式。 1、陈述性(描述)知识表征方式: 命题、表象、线性排序和图式。 2、程序性(操作)知识的表征方式:
(三)心理发展过程
乳儿期(0—1岁) 少年期(11、12—14、15岁) 婴儿期(1—3岁) 青年期(14、15—25岁) 幼儿期(3—6、7岁) 成年期(25—65岁) 童年期(6、7---11、12岁) 老年期(65---)
儿童性心理发展的五个阶段 :
(1)口欲阶段(0-1岁左右):婴儿的主要活动 为口腔的活动, 快感来源为唇、口、吸吮、吃、 吃手指。长牙后,快感来源自咬牙、咬东西。 (2)肛欲阶段(1-3岁左右):婴儿要接受排泄
( 4 )发现学习耗费时间多;接受学习有时间经 济方面的优越性。因此,发现学习不能成为传授 系统知识的主要方法。 ( 5 )发现学习能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增 强其内部动机;有助于培养学生发现的技巧。 ( 6 )发现学习不一定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不 一定是机械的。 ( 7 )无论是对于概念学习,还是对于规则学习, 目前并没有发现二者之中那一种学习方式占有优 势。有指导的发现在许多方面优于纯粹的发现学 习与接受学习。
用在智育上是诚实的方式,有效地教给任何年龄 阶段的任何儿童。
所谓“智育上是诚实的方式”是指教学方式与儿
童认知发展的阶段相匹配,这类似于一种“翻译”
工作。
启示:
(1)应注重一门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与基本

大学生心里特点分析报告

大学生心里特点分析报告

大学生心里特点分析报告引言大学生是当代社会的主要力量,他们所面临的学习、生活和社交压力都不同于其他阶段的人群。

因此,对大学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了解他们的内心状况,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心理教育和支持。

本报告将基于对大学生的调查和研究,探讨大学生心理特点,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和建议。

一、求知欲强烈大学生是学术知识的获取者和传承者,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

他们渴望了解新知识,拓宽视野,提升自己的学术能力。

通常,大学生会积极寻求各种学习机会,主动参加学术研讨会和学术竞赛,以满足自己的求知欲。

针对大学生求知欲的特点,学校教育应该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渠道,鼓励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和研究。

同时,还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途径,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

二、情感波动大大学生正处于生命中一个重要的转折期,他们面临着来自学业、职业、家庭等多方面的压力。

这些压力可能会导致大学生情绪的波动和不稳定。

在这个时期,大学生可能会经历情绪低落、焦虑、紧张、学习压力等问题。

为了帮助大学生应对情感波动,学校和社会应该共同努力。

学校可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服务,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情感,学会调节情绪。

社会可以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关怀,建立支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社会网络。

三、自我意识强烈大学生正处于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更加深入。

大学生逐渐产生了自我思考、自我管理和自我规划的意识。

他们希望像成年人一样独立决策,追求个性和自由。

针对大学生强烈的自我意识,学校和社会可以提供更多的参与和决策机会,让大学生发挥自己的主体性。

此外,学校和家庭教育也应该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明确自己的价值观和目标,引导他们合理规划自己的未来。

四、适应能力较强大学生通常会面临来自不同领域的新环境和挑战,需要快速适应。

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会表现出较强的适应能力。

他们积极融入新的社交圈子,与他人建立联系,拓展自己的人脉。

大学生心理特点(一)

大学生心理特点(一)

大学生心理特点(一)引言概述:大学生心理特点是指在大学阶段,学生在心理上呈现出的特定特征和行为表现。

大学生心理特点的研究对于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内心世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以及有效地开展心理辅导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探讨大学生心理特点。

正文:1.对未来的迷茫- 学业压力和就业压力导致大学生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感- 缺乏对职业规划和发展方向的明确认知- 对未来的担忧导致焦虑和压力感2.自我认知和认同危机- 大学生出现自我概念不全面的情况- 个体特点的形成与发展受到社会角色和期望的影响- 自我认同危机对心理健康和社交关系产生负面影响3.情绪波动和压力- 大学生情绪起伏较大,常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学业压力、人际关系问题和家庭期望等均是大学生压力的主要来源- 大学生缺乏应对压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4.自主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 大学生面临个人资源、时间、经济等方面的自主管理任务- 自我管理能力的不足导致学业成绩下降和学习计划无法有效执行- 成功地培养自主性和自我管理能力对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5.人际关系的调适和变化- 大学生从家庭和中学环境转入大学,面临人际关系的调整和变化- 过度依赖或孤立无援是大学生人际关系问题的常见表现- 积极主动地适应新的社交环境对大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心理健康至关重要总结:大学生心理特点的调查和研究有助于了解大学学习和生活中的心理需求,为大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

针对大学生对未来的迷茫、自我认知和认同危机、情绪波动和压力、自主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的发展以及人际关系的调整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

通过提供职业规划指导、心理健康教育和社交技巧训练等措施,可以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并提高其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

有关女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有关女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

有关女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文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女大学生已成为社会中一个重要群体,她们肩负着不少期望和压力,因此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相关问题,并提出一些解决途径。

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首先,女大学生面临着诸多压力,如学业压力、就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

她们在追求知识的同时也要兼顾社交和情感方面的需求,这种多重压力容易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

另外,社会对女性的期望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女大学生往往要在学业、事业和家庭之间找到平衡,这无疑增加了她们的心理负担。

其次,女大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也面临着身心发育的问题。

青春期的变化给她们带来了新的挑战和困扰,加之学业和社会压力的影响,使得女大学生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

解决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途径为了帮助女大学生维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我们需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

首先,个体自身应增强自我认知和应对能力,学会正确看待挫折和困难,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及时调节情绪。

此外,要注意保持规律作息、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其次,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为女大学生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咨询服务,帮助她们认识和解决心理问题,培养积极的心态和应对能力。

同时,建立健全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提供包括心理咨询、心理测评、心理疏导等在内的全方位服务,给予女大学生及时的支持和帮助。

此外,社会也应该为女大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

减少社会对女性的刻板印象和歧视,平等对待女性,提供更多职业发展和成长的机会,让女大学生在公平公正的环境下实现自我发展,减少心理压力和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

结语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为她们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和发展空间。

只有关注她们的内心世界,关爱她们的成长过程,才能让女大学生拥有健康快乐的大学生活,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愿女大学生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健康成长,收获更多的幸福与成功。

大一女生常见心理问题与疏导对策

大一女生常见心理问题与疏导对策

大一女生常见心理问题与疏导对策大学是一个新的环境,对大一新生来说,可能会产生一些新的心理问题。

特别是对于女生而言,面对新环境、新人际关系、学业压力等,有些问题可能会更加突出。

学校和家庭需要给予女生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下面就是一份关于大一女生常见心理问题与疏导对策的文章。

1. 适应问题:由于从高中到大学,环境和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一女生可能会感到适应上的困难。

特别是对于那些来自小城市,或者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女生来说,可能会感到更加吃力。

2. 人际关系问题:大学生活中,结交新朋友、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是必不可少的。

有些女生可能因为羞涩、不合群等原因,对于与新同学交往感到困难。

3. 学业压力问题:大学学业相对于高中而言,难度和压力都会大大增加。

如果大一女生对于学业能力不自信或者没有合理的学习方法,可能会产生学业上的焦虑和压力。

4. 情感问题:有些大一女生可能会面临异性关系、友情等方面的情感问题。

特别是在新环境下,情感问题可能会影响到她们的学习和生活。

二、疏导对策1. 学校心理辅导:学校应该加大力度,通过心理老师的辅导,帮助大一女生解决适应问题和人际关系问题。

学校也可以开展一些适合女生的心理辅导活动,帮助她们逐渐融入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 学业引导:学校可以在学业引导方面做一些工作,帮助大一女生更好地适应大学学业的要求。

为她们开设学习方法课程、导师制度等,让她们学会更加合理的学习方法,减轻学业压力。

3. 情感支持:学校可以鼓励大一女生多参加一些校园活动,结交更多的朋友,扩展自己的人际关系。

学校也可以组织一些关于情感问题的讲座或者活动,帮助她们更好地处理自己的情感问题。

4. 家庭支持:家庭也是大一女生情感支持的一个重要来源。

家长应该密切关注女儿的心理变化,多和她们沟通,给予她们鼓励和支持。

如果女生出现心理问题,家长也要及时引导和帮助她们解决。

大一女生常见的心理问题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关注和支持。

只有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才能帮助大一女生更好地度过大学的新生活,健康成长。

大学生中常见的人格发展缺陷及调适_0

大学生中常见的人格发展缺陷及调适_0

大学生中常见的人格发展缺陷及调适大学生中常见的人格发展缺陷及调适这里所说的人格发展缺陷是介于健康人格与病态人格即人格障碍)之间的一种人格状态,表现为人格发展的不良倾向。

据笔者从事大学生的体会来看,大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存在着不同程度上的人格发展缺陷,常见的主要有自卑、懒惰、拖拉、粗心、鲁莽、急躁、悲观、孤僻、多疑、抑郁、狭隘、冷漠、被动、骄傲、虚荣、焦虑、自我中心、敌对、冲动、脆弱等等。

1.自卑自卑感是对自己不满、鄙视、否定的情感。

进入大学后,有些大学生发现“外有”尤其是当学习、社交、文体方面显露出某些不足时就会陷入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之中,产生自卑心理。

因此,自卑往往是自尊心受挫的结果,没有自尊心也就不会有自卑感,过强的自卑感往往又以过强的自尊心表现出来。

有些大学生的敏感脆弱,经不起批评,原因即在于此。

如何才能走出自卑的阴影?对大学生来说,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人有所长也有所短,有所短也有所长,不要为自己的所短而自卑。

其次要进行自信心磨练,将目标定的小些,切合实际些,多积累成功的愉悦体验。

再次要确立合理的评价参照系和立足点,若以强者为标准则可能自卑,因而寻找适合自己的评价标准就显得很重要。

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理性的比较方式是多与自己作纵向比较而不是一味地与人作横向比较。

有了足够的自信心,自卑感就会悄然而退。

2.害羞害羞在大学生中并不少见。

比如不敢在大众场合发表意见,害怕与陌生人打交道,路上见到异性同学会手足无措,见到老师会难为情,说话感到紧张等等。

害羞是一个人自我防御心理过强的结果,他们常常过于胆小被动,过于谨小慎微,过于关注自己,自信心不足。

他们特别注意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总觉得自己时时处在众目睽睽之下,于是敏感拘束,一句话要在喉咙口反复多次,一件事总要左思右想,为此搞得神经紧张,坐立不安。

害羞之心人皆有之,但过分的害羞,不该害羞时害羞,尤其害羞成了一种习惯,则是有害的,它会导致压抑、孤独、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还会阻碍人际交往,影响一个人才能的正常发挥。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青年心理特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青年心理特点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青年心理特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指通过系统的教育和指导,帮助大学生增强心理健康意识,解决心理问题,提升心理素质,以达到全面发展的目标。

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需要充分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

本文将从认知发展、情感特点、社会互动和自我认同等方面探讨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认知发展在大学阶段,大学生的认知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他们逐渐从以往的“没有非黑即白”的思维方式转变为更加灵活多变的思考方式。

他们开始理解和接受复杂的社会问题,并展示了更强的思辨和创新能力。

因此,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可以引导大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特点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情感体验更加丰富和复杂。

他们可能面临的情感问题包括情绪波动、恋爱问题、自我认同和自尊心等。

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需要重视情感教育,帮助大学生认识并正确处理自己的情感问题。

通过提供情感支持和引导,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情感态度,增强情感管理能力。

社会互动大学生在进入大学后会面临新的社会环境和社交圈子。

他们需要适应新的关系网络,建立友谊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然而,由于社交压力和自我认同的困惑,他们可能面临社交焦虑和人际关系问题。

因此,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需要关注大学生的社会互动问题,提供社交技巧和沟通能力的培训,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积极的人际关系。

自我认同大学生是个体自我认同形成的重要阶段。

他们在探索自我身份和人生意义方面面临挑战和困惑。

他们可能经历职业选择迷茫、自我评价不足、对未来的焦虑等问题。

因此,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需要关注大学生的自我认同问题,鼓励他们积极探索自我,树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并提供适当的职业规划指导。

结语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充分理解青年心理特点。

通过了解他们的认知发展、情感特点、社会互动和自我认同等方面,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这有助于大学生更好地应对心理问题,提升心理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发展心理学》读后感

《发展心理学》读后感

《发展心理学》读后感《发展心理学》读后感(精选5篇)《发展心理学》读后感1看完了林崇德主编的发展心理学,读到书的最后,成年晚期的心理变化,60岁直至死亡的这个阶段,人的生理、心理、智力变化,逐渐的衰退,随着身体的落寞,我们随着环境被变化着,退化着,终究走入死亡或者消亡,亦或者是再生重生,集天地之灵气,聚气血的魂魄,再来亦或是不再回来。

“成年晚期的情绪、情感特点”,人到老年,由于生理上的老化,社会交往、角色地位的改变以及心理机能的变化,比较容易产生的消极情绪与情感,包括:冷落感想起母亲,不知不觉中,她的生活已开始“离群”,离我这个小家庭,离我的心理发展,离我的情感需要,便已力不从心的离开,像是一颗被剥开的果壳,脱离了对种子的依恋,不得已被分开。

孤独感想起有一次和母亲争吵,妈妈生气回她屋里,当我回过神去房间找她,看到她独自在屋子里来回渡步,第一次觉得母亲是如此的孤独,我与母亲说“妈妈,别生气,我不是故意的,我怎么感觉到你是那么的孤独”,母亲若有所思的哭了,而我埋住了汹涌的情感,转入至我的世界,像是母亲的世界我进去过,又出来了。

疑虑感母亲的敏感是正常的,我不明白为什么会一触即发,为什么会那么强烈的“自尊心”,心里口里的倔强,为什么住在自己女儿的家里还是觉得自己是个外人,生活的经验,事事的变化给母亲带来对生活的疑虑,在离生命终点越来越近的前头,我看不到她的忐忑,她还在生长着,带着热闹的心境,直到心灵越来越接近终点。

忧郁感母亲还算是一个乐观的人,我看不到她独自唉声叹气,报怨这个报怨那个,只是在她失去钱财或者看到我扔掉东西,她心疼的指责。

我不理解为什么母亲不在家看看电视,收拾屋子,做做饭,帮我管教孩子,和我们一起出去走走,她喜欢收废品,堆满了自己的屋子,每天从早忙到晚,干劲十足,精神饱满。

我必须尊重母亲的精神需要,在她的世界里她做出了最适合的选择,她没有走忧郁之路,她在想办法排解忧郁,我幻想的场景是我以自我为中心的要求,并不曾感知到母亲的真正需要,或者母亲已经放弃对我的需要,独立着找到了那份平衡。

女性心理学的知识点总结

女性心理学的知识点总结

女性心理学的知识点总结一、女性生理心理特点1、女性生理周期对心理的影响女性的生理周期通常是指月经周期,它对女性的心理状态有着显著的影响。

在经前期,女性可能出现情绪不稳定、易怒、抑郁等现象,这是由于生理激素水平的变化导致的。

而在月经期间,女性可能感到疲倦、身体不适,心情也会有所波动。

经后期,女性的情绪会逐渐恢复正常。

因此,了解并关注女性的生理周期对于维护女性的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2、孕期心理特点女性在怀孕期间往往会经历情绪波动,包括对孕育新生命的期待、对未来的焦虑、对身体的变化等方面的情绪。

此外,怀孕过程中可能会伴随着生理不适、身体疲惫等问题,这些都会对女性的心理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对怀孕期的女性要给予足够的关注和支持,以帮助她们度过这一特殊阶段。

3、更年期心理特点女性到了更年期会经历身体和生理上的一系列变化,如月经逐渐终止、激素水平波动等。

这些变化也会对女性的心理产生影响,包括情绪波动、易怒、抑郁等问题。

在更年期,女性要特别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同时也需要家人和社会的理解和支持。

4、雌激素对情绪的影响雌激素是女性身体中的一种重要激素,它不仅在体内调节生殖系统的功能,还对女性的情绪有着重要影响。

研究表明,雌激素水平的变化会导致女性的情绪波动,包括忧郁、焦虑等问题。

因此,女性在生理期间需要更加关注自己的情绪变化,并寻求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二、女性心理问题1、忧郁症女性在特定的生理阶段,如经前期、更年期等,更容易出现忧郁症的症状。

忧郁症会对女性的生活和工作产生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

2、焦虑症女性在面临婚姻、生育、职业等重大选择和压力时,更容易出现焦虑症的问题。

焦虑症会导致女性的情绪不稳定、失眠等问题,因此需要及时干预和治疗。

3、女性心理问题的发展女性心理问题的发展往往与社会环境、家庭教育、个人性格等多种因素有关。

了解女性心理问题的发展规律有助于更好地预防和干预这些问题的发生。

三、女性心理健康调适1、自我调适女性在面对生理周期、生活压力、婚姻家庭等方面的挑战时,可以通过自我调适来保持心理健康,包括学会放松、寻求支持、保持积极心态等。

青春女生心理教育心得体会

青春女生心理教育心得体会

青春女生心理教育心得体会
青春是一个充满激发和迷茫的时期,对于女生而言,心理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个阶段,我们要学会倾听自己的心声,探索自我,建立积极的心态。

首先,了解自己的情绪和情感是非常重要的。

青春时期的女生常常会感受到许多不同的情绪,如快乐、悲伤、愤怒等。

我们要学会认识这些情绪,并学会如何处理它们。

找到一个倾诉的对象,可以是亲密朋友、家人或辅导员,他们可以给予我们支持和理解。

同时,通过阅读、写作、绘画等方式,也可以表达自己的情感,缓解内心的压力。

其次,培养积极的心态是很重要的。

青春时期往往伴随着诸多的挑战和压力,如学业、人际关系等。

我们要学会积极面对这些挑战,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

勇于面对困难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要因为失败而气馁。

同时,也要与他人保持良好的关系,学会倾听和理解他人的观点。

最后,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必不可少的。

青春期是一个身体发育迅速的时期,我们要注重充足的睡眠、健康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将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总之,青春期是一个我们需要探索自我的时期,心理教育对于女生来说至关重要。

我们要学会接纳自己的情感和情绪,培养积极的心态,并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

这些都将有助于我们成长为自信、积极的女性。

洞悉女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洞悉女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洞悉女生心理健康教育心得体会
在进行女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我深切体会到了女生的心理需求与问题。

首先,女生更加注重自身形象与外貌,容易产生自卑情绪。

因此,在教育中,我们需要强调内在价值的重要性,鼓励女生建立积极的自我形象,增强自信心。

其次,女生在情感方面更为敏感,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关注她们的人际关系,教导她们有效沟通与处理冲突的技巧,以及保持良好的情绪管理能力。

同时,女生在面对学业压力、家庭问题、成长困惑等方面会经历各种困难。

因而,我们需要提供适时的心理支持和咨询,帮助她们解决困难,同时培养她们的应对能力和心理韧性。

此外,女生的身心发育和生理变化在青春期时期较为明显。

因此,我们应提供相关的生理知识和性教育,在尊重隐私的前提下,解答她们的疑惑和担忧。

最后,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家校合作,家长的支持和理解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学校和家庭的共同努力,才能全面关注女生的成长需求,并给予她们全面的心理关怀和支持。

总而言之,女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关注她们的形象感受、情感需求、困境解决、生理变化等方面。

只有通过综合的方法和关怀,才能帮助她们建立积极的心理健康,促进全面发展。

发展心理学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发展心理学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

整理课件
7
连续性与阶段性
整理课件
8
连续性与阶段性
分 化 — 层 次 模 型 ( differentiation- hierarchization model):发展被视为既 不是线性的,也不是阶段性的,而是对 早先简单、弥散、整体的心理状态的一 种分化,并且建立起更高水平上的整合 与层级组织。持这一模型的心理学家认 为,语言获得似乎就体现了这样的发展 模式。
在一定的条件下,发展的心理年龄特征 具有相对稳定性;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 条件等环境的改变,也有一定程度的可 变性。“成熟期前倾”就典型地反映了 由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导致青少年生 理发育的普遍提前,与此相应的心理年 龄特征也提早出现。
整理课件
39
发展的年龄特征
整理课件
40
发展的年龄特征
第一反抗期 年龄:2-4岁 特点:随着动作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活动空间得以拓展,导致自我意识与自 主能力的增强,对于大人的要求与命令, “我不要”、“偏不”成了常用语。
整理课件
41
发展的年龄特征
原因:孩子喜欢在活动中学习如何把握 某件事的进程。好玩的动作完全可以由 自己来操作与控制。不考虑事情的后果。
大人的过度反应强化孩子的行为。要 是父母的反应方式在他看来新奇有趣, 他还会重复去做。
整理课件
27
发展的关键期
整理课件
28
发展的关键期
关键期的最基本特征是,它只发生在生 命中一个固定的短暂时期。如小鸭的追 随行为典型地出现在出生后的24小时内, 超过这一时间,“印刻”现象就不再明 显。
整理课件
29
发展的关键期
心理学家运用关键期是指,人或动物的 某些行为与能力的发展有一定的时间, 如在此时给以适当的良性刺激,会促使 其行为与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反之, 则会阻碍发展甚至导致行为与能力的缺 失。一般认为有四个领域的研究可以证 实关键期的存在:鸟类的印刻、恒河猴 的社会性发展、人类语言的习得以及哺 乳动物的双眼视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发展心理学的观点看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王 英Ξ 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学生中女大学生所占的比例日益增大,这就给大学的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课题。

同为大学生群体成员的男女大学生在大学阶段的发展是有其共性的,但遵循这种共性对学生所进行的一般化的教育,往往缺少对女大学生具有的某些特点的关注,甚至还会形成教育的死角。

本文试从影响女大学生心理的各种因素入手,主要对女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层次、心理特点,心理矛盾及其思想教育等问题进行探讨,以期真正达到高校培养目标的实现。

一、影响女大学生心理特点的因素女大学生心理的发展与心理特点的形成,首先离不开社会因素。

在中国,传统的观念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沿袭几千年的对女性的社会偏见使女子的升学、求学、就业常常受到影响。

在西方社会,“男女平等”的实现也存在着许多泡沫成分,至于压制、扼杀也是时有发生的事实。

这都从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女性的智力发展和自身价值的实现。

以往有些研究心理学、生物学、教育学、社会学的学者也总是尽力去研究渲染女性的弱点,不挖掘其积极面,用种种不科学的理论和偏见蛊惑人们的思想,使得很多人对女性的研究与教育采取鄙视态度,影响了对女性人才的培养和使用,从而不可避免地增加了女大学生的心理矛盾和对其实施教育的难度。

其次,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也受其内部主体因素的影响。

从生理因素来看,女大学生认知结构上有明显的特点,她们形象思维较强、操作能力较弱,有较好的语言学习能力,这些显著特点以及男女两性差异所形成的某些障碍等,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女大学生的发展和思想教育效果。

例如:从个体发展的一般规律看,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在确定个体职业角色的同时还面临对其性别角色的进一步认识。

男大学生的职业角色与性别角色的关系具有较高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有利于他们增强自信心和确立较高的抱负。

但女大学生此时却会因性别角色与职业角色的矛盾而感到不安,受生理条件的限制或在事业与家庭之间奔波,这种职业角色与性别角色的矛盾常困惑着许多人。

所以,探讨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既要重视她们的心理矛盾,又要看到她们独特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做好教育工作。

同时这也是思想教育工作走向科学化的重要环节。

二、女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层次根据发展心理学的年龄与机能分析步骤,女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层次分析必须首先从她们所处的年龄阶段着手。

女大学生是从少女走向成熟的开始阶Ξ淮阴师范学院社科部讲师(淮阴223001)段。

现在女大学生的年龄一般是十七八岁到二十二三岁左右。

按照青年心理学对青年期的划分理论:青年初期(十五六岁到十七八岁),青年中期(十七八岁到二十一二岁),青年晚期(二十二三岁到二十七八岁),女大学生绝大多数处于青年中期。

低年级的女大学生有许多和高中生相似的心理特点,她们对生活抱有很多幻想成分,学业上充满必胜信心但偶有担忧。

随着客观条件与本身所处地位的明显变化,导致走向成熟的速度加快,她们学习认真,聪颖敏慧,但又容易产生满足感,因此,虽然成绩优良,但日后在事业上出类拔萃的却较少,这大多缘于她们心理素质方面的原由。

常常表现出学业、生活,人际关系上的笨拙感。

相对来讲,中高年级的女大学生则显得成熟多了,她们往往集少女的青春魅力、雅致、知识修养于一身,大方热情、积极进取,而且高年级女大学生已经有部分开始步入恋爱角色,情感的丰富不只是在情操品质培养上,也表现在对生活与事业的美好憧憬中。

女大学生处于青年阶段的中期,生理发展已基本成熟,心理发展迅速走向成熟而尚未完全成熟,主要表现在她们和所有大学生一样,有某些成人的思想、行为和见解,有自己看待事物的观点,但又在许多问题上仍无法摆脱家长的指导和教育,所需要的学校教育也更迫切。

所以女大学生的成熟是不全面的,是相对而言的。

大学期间是女大学生走向社会的过渡期。

在社会化内容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学习和培养,否则就易造成思维、生活能力与社会脱节的现象。

女大学生在大学期间是政治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开始逐步由父母的包办代替、伸手型生活走向社会实践之中,其科学观也在大学里日渐稳定,形成了特定的社会性心理。

大学教育对她们发展的影响是以往任何一个阶段的教育都无法比拟的。

作为女大学生的教育者和思想工作者,应该了解到她们的知、情、意、行等各方面的心理特点及两面性,避免以成人的眼光和标准看待要求她们,要用发展的眼光客观地进行引导和教育,恰当估计她们的心理发展的水平层次和承受挫折能力,本着理解、疏导、帮助的态度去做工作,使工作方式和态度顺应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论。

三、女大学生的心理特点11积极向上,追求知识,进取心强烈歌德曾说:“创造一切非凡事物的那种神圣的爽朗精神,总是同青年时代和创造力相联系在一起的。

”女大学生经过了中学和高考的选拔后,一般都具有较好的智力素质。

大学时期又是她们在注意、感觉、知觉、记忆及想象上处于极大发展的阶段—记忆的黄金时期。

注意的发展、辩证思维的渐成等,这些认知结构上的变化与发展,使女大学生形成了积极向上、追求知识的特点。

她们渴望成才,多途径地探求自我价值。

青年期自我意识的迅速发展与社会所提供的机会同时结合在女大学生身上,使她们迫切需要被社会承认、接受。

这样,成才的需要,对知识的渴求就得到了发展,并因她们自身的观察能力、语言模仿能力较强等这些能力上的特点,使她们可以在不同的专业、学科中汲取知识、发展提高素质、多方位成才。

而作为女性,她们又可以兼将韧性优势和执着追求、顽强不息的意志锻炼结合起来,在成功的道路上不断跋涉,不懈求索,使成功的可能性越来越大,成才面越来越广。

21情感奔放,富于青春活力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与愿望、观点而产生的内心体验。

女大学生新需要的增加,认识的提高导致她们的情感体验丰富,奔放的感情比一般的同龄人更明显。

大学光彩夺目的生活使女大学生可以充分发挥她们的聪明才智。

她们不仅成为学习中的佼佼者,也在大学里的文娱、社会活动等方面发挥才能,表现了特殊的才华与成绩。

女大学生是大学校园里独特亮丽的一部分,她们展现出女性高智人才的优势,也共同塑造着大学生的群体形象。

31向往真理、富于理想进入青年中期的女大学生在充满竞争的大学群体生活中比一般的同龄人更富于理想,乐于设计未来,喜欢憧憬并塑造自己的心灵、品质。

这就促进了她们积极人生态度的形成。

另外,由于对社会事物的认识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社会知识的增长和对自然界、人类社会、思维发展的规律的理解程度日益加深,使她们向往真理、勇于探索青春和人生、社会的价值。

在我国现阶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对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当代女大学生自我意识增强,她们不盲从,不轻信她人,强调主动性、积极性,既向往为社会作贡献,又要求社会尊重她们的个性,价值和尊严。

41需要增多,交往要求扩大女大学生从中学走进大学,生活领域不断扩大,尤其是她们接触着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受着时代潮流的簇拥,由此而产生的生理、心理、物质与文化的需要不断涌现。

特别是在精神文化生活上,自尊、自爱的强化,平等与独立的渴求等,使她们产生了寻求理解,加强沟通与交流的需要;学业上她们盼望成才,社会性实践比重的加大使得她们在参与改革的洪流中积极踊跃,希望自身素质得到全方位的提高。

在情感方面,女性细腻隐秘的特点使她们纷纷开始走向寻觅知音,期望能有一个理解沟通的伙伴,更渴望交结更多的朋友(包括男女)来彼此发展各自的兴趣,获得对方忠诚的友谊和爱情。

她们对未来的生活、事业、爱情的成功都充满了信心,这种自信心的作用和以往教育中成功、美好榜样的影响,使得她们满怀希望,心中所涌现的新需要极大地激发着她们的学习热情。

这一点我们可以在许多女大学生成功与成才的实例中觅到答案。

上述女大学生心理的特点构成了积极、健康的方面。

这些特点也成为女大学生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在事业与生活实践中迅速走向成熟的标志。

四、女大学生的心理矛盾同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重性一样,由于女大学生正处在成熟而未真正成熟的阶段,大学时代生活的繁杂、成功与失败、顺境与挫折、社会的与心理的不平衡等等,往往会导致各种矛盾出现。

所以,上述积极方面的特点也不是绝对的存在,只是伴随着生理基础与心理素质所达到的成熟阶段。

但如果遇到不利的客观因素或教育欠缺,则极易导致消极影响的产生。

这种发展过程中的心理不平衡和曲折往往使心理矛盾日益突出,需要教育者给予正确的评估和不断进行疏导,以促进其朝着健康的方面发展。

11闭锁性导致的孤独感与交往需求的矛盾从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来看,女大学生的身体已经基本成熟,这种成熟必然会影响到心理的变化,自我意识的觉醒使她们容易保存自己的内心想法,有一些思想与情感她们不轻易向别人吐露。

这种闭锁性心理会与大学生活领域的扩大产生不适应,引起心理闭锁,带来孤独感。

在许多学校组织的日常活动中,女生的参与也常常是被动的,随着年级的升高,这种现象日益突出,她们的参与领域越来越少,生活圈子越来越小,眼界越来越窄,除了学习成绩外,很少关心周围的人和事。

所以,一方面,各类社会活动的参与使她们心理上的封闭线有所松动,渴望交往需求的满足。

另一方面,面对交往中产生的波折和矛盾,社会中散布的对交往的封建保守的阴影使她们“欲说还休”。

此外,有些教育者工作方法上的不恰当,也会给女大学生心理上造成压力和障碍,限制、影响着闭锁心理的破除,加重孤独心理。

这些问题及其矛盾的解决不仅需要教育者去进行引导,而且,对广大思想教育工作者也是一个思想解放的考验。

21独立感与依赖性的矛盾女大学生在以往的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了一些人生看法。

大学生活的独立和自主性使这些看法不断稳定,并慢慢沉积下来。

她们能依据一定的标准去判断是非、善恶、美丑,善于独立提出和解决问题,喜欢探讨问题的原因及其实质。

女大学生往往喜欢以自己拥有的知识和“悟性”来对待来自家庭、学校乃至社会的约束,但她们又与家庭、老师、社会成员相互依赖。

我国的子女与家长的依赖性持续时间较长,他(她)不可能在大学期间完全独立生活,心理断乳难以在短期内实现,并且女大学生又在全社会占极少数,受宠、受照顾思想浓郁,缺乏实际锻炼。

这些客观情况都会导致她们在独立与依附之间长久徘徊。

31幻想与现实的矛盾女大学生进入生理成熟期,同任何青年期的想象水平一样,她们的想象往往以幻想形式表现出来,幻想也总是以创造自身所希望的形象为己任的。

积极、健康、有社会意义的幻想可以促进才智的发挥,但消极无益的幻想则是应该加以剔除的。

女大学生虽然已经能够依据一定的条件来考察想象的实现程度,但由于生活阅历和客观环境的限制,并不能完全消除与现实所产生的差异、矛盾。

社会对于女性的偏见与传统观念的沿袭,并没有专门为女大学生提供多少由幻想达成现实的道路。

挫折且不说,能从失败中走出来的女性也为数极少。

现实中,就是在倡导以“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的今日,女大学生分配难、就业难、被人才招聘拒之门外的事,屡见不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