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岩溶注浆工艺试验方案
岩溶注浆施工方案
岩溶注浆施工方案岩溶注浆施工方案2.4岩溶地区路基施工本试验段岩溶路基里程为DK2170+800~839.13,全长39.13m,设计采用注浆加固处理。
由于本段部分为水塘地段,注浆处理前需采用草袋围堰抽水清淤。
2.4.1草袋围堰抽水清淤2.4.1.1施工工艺流程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围堰施工工艺流程图2.4.1.1施工方法(1)围堰前,按设计断面测量定位,清除堰底处淤泥及杂物等。
(2)草袋围堰装填粘土,不得含有垃圾、木块等杂物,封口严密,不得漏土。
(3)堆码时平整密实,相互错缝。
(4)堰顶宽度1m,堰外边坡为1:1.5;堰内坡度为1:0.5。
(5)草袋围堰采用粘土填心。
(6)围堰施工期间密切监视围堤渗漏情况,及时做好堤堰加固和堰内排水。
(7)采用潜水泵排水。
(8)按照设计宽度和厚度采用人工配合挖掘机挖除淤泥,自卸汽车运至弃土场。
2.4.2岩溶地基加固施工岩溶地基加固施工是本试验段的重点工程之一,单独编制重点工程施工方案,详见第五章第一节。
第1岩溶路基地基加固施工节 1 工程概况线路DK2170+800~839.13段,全长39.13m,为岩溶路基,采用注浆加固处理。
该段地势较为平坦开阔,水塘密布。
水塘淤泥厚度1~1.5m。
地层岩性:除上覆人工填土外,其下一般为:(1)粉砂~砾砂,浅黄~褐黄色,稍密~中密,饱和,厚度6~8m。
岩土工程分级为I级。
(2)粉质粘土,褐黄色,软~硬塑,厚度0~2m,岩土工程分级为Ⅱ~Ⅲ级。
(3)灰岩,浅灰~灰色,微风化。
岩溶发育,局部为溶洞。
地下水较发育。
2 劳动力组织安排路基岩溶处理施工队,共17人,负责该段岩溶路基注浆加固处理施工。
劳动力组织序号工种人数工作内容1 班长 1 负责指挥协调各工序操作,控制加固质量2 钻机工 2 正确操纵钻机成孔,检查维修机械3 浆液配制搅拌工4 浆液的配制及搅拌4 司泵 2 统计材料用量,记录泵送时间5 电工 1 负责电器设备的安装和安全使用6 普工 6 固结套管,清洗输料管道等7 记录员 1 负责施工记录、兼质量检查员工作3 主要设备配置主要机械设备配置表序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用途1 钻机无锡30型台2 成孔2 拌浆机 SM-200 台 2 制备浆液3 搅拌式贮浆桶 SS-400 只4 过滤杂质,储备浆液4 液压注浆泵 SYB50/50 台 3 压注浆液5 流量压力自动记录仪 SPQ-850 台 4 显示流量压力和总注浆量4 工期安排岩溶路基注浆施工计划安排在2005年5月16日开工,2005年6月30日完工,共安排45天完成。
岩溶注浆施工方案
工程概况京沪高速铁路是中国第一条高速铁路,沿途线路跨越许多不良地基,其中四标一项目部路基 DK672+823.25~DK675+283.82 段内为岩溶路基,全线范围内均需采用岩溶注浆。
岩溶注浆采用先导勘探法,遵循“先探后灌,探灌结合”的原则,先进行物探及部分钻孔作为先导勘察孔,探明岩溶发育、分布情况,再进行相应处理。
经钻探显示本段地基岩层以页岩和灰岩为主,溶洞高度在 0.6 米到 6 米之间,且溶洞内充填褐色粘土,溶洞大小不一。
2 岩溶注浆的目的(1)由于岩溶地区的地下水位随时间的变化会发生变化,而水位的改变会造成该地段地层的强度下降,从而导致路基基底的承载力下降,从而危及路基的安全,通过岩溶注浆,可以封闭土、石帷幕,阻隔上层滞水与岩溶水的联系,保持地下水位的稳定。
(2)由于页岩灰岩中溶沟、溶隙、溶洞发育,在上部地层受到较大压力时可能造成该段地层塌陷,从而严重危及路基的安全。
施工时根据先导勘探孔揭示路基地层中的岩溶发育情况,加固深度由探灌结合孔确定,为碳酸盐岩基岩中第一层溶洞标高,或一般为岩土界面以下 5~6m,对溶岩进行注浆加固,从而确保页岩灰岩地层的稳定。
由以上两点可以看出岩溶注浆的目的是形成隔水帷幕,加固地基、减小沉降、提高地基承载力满足线路运行要求。
3 工艺要点与技术措施(1)岩溶注浆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1。
图岩溶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图图 1 岩溶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图(2)工艺要点及技术措施① 施工准备施工场地预先平整,并沿钻孔位置开挖沟槽和集水坑。
在每次注浆施工前,对钻机、注浆泵、拌浆机等机械进行检查、调试、维修,使其保持良好的状态。
② 定孔位根据设计要求由测量班准确放出注浆孔位置:路堤地段孔位呈梅花形布置,每排的孔数根据路堤的宽度进行调整,以左中线上的点为控制点,向左右两侧延伸,最外侧要加固到路堤坡脚线外 5 米;路堑地段布控采用正方形布置,以左中线上的桩位控制点,向两侧延伸,最外侧要加固到水沟侧沟平台上。
岩溶路基注浆施工方法及工艺
岩溶路基注浆施工方法及工艺1.施工工艺岩溶注浆施工工艺流程见图注浆施工工艺流程图2.施工方法⑴测量放线严格按设计图纸测量放线布置孔位,采用地质钻机成孔,遵循自周边向中间、先台尾部位后其它部位、先大后小的施工原则。
⑵钻孔按测量的孔位进行钻探,钻进过程中,钻机安放保持水平,钻杆保持垂直。
探孔统一编号,并详细记录探孔位置、水位、覆盖层厚度,溶洞高度、岩溶发育程度及溶洞充填情况等内容,并取芯拍照,形成补充勘察报告,并将补充勘探结果报设计单位以便进一步确定岩溶地基处理措施。
⑶注浆对于需要注浆的孔位应进行统一编号,注明施工次序后逐一进行注浆施工。
注浆材料:选用水泥浆液,采用32.5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0.8~1;掺加水玻璃时,掺量为水泥量的8~20%。
水泥砂浆液中水:水泥:砂一般为(0.8~1):1:1。
注浆压力:岩溶发育时0.3~0.5MPa,极发育时0.1~3MPa,岩土界面时最大不超过1.0MPa。
注浆深度:岩层岩溶中等发育及以上,覆盖层厚度不小于3.0m时,加固覆盖层及岩层深度总计15.0m;覆盖层厚度大于3.0m时,加固岩层以上覆盖层厚度3.0m,岩层厚度12.0m;可见溶洞地段,应加固至溶洞底部以下不小于2.0m。
加固深度范围以下的溶洞,对稳定性评价不满足要求的地段进行处理。
除按照以上操作规程外,还需满足如下要求:①注浆钻孔位移不宜超过0.5m;②钻孔成孔后,应用清水冲洗孔壁,调整材料配合比和注浆压力等技术参数;③注浆孔应跳孔施钻,跟孔注浆。
注浆孔应自路基坡脚向线路中心顺序进行,先两侧后中间,保证注浆质量,注浆孔有空洞时灌注中粗砂或水泥浆液直至溶洞充填后才能进行注浆。
④注浆过程中,如压力骤然上升或浆液流量突然加大,或注浆加固区外出现跑浆、冒浆现象,应立即停注,查明原因并处理后再恢复注浆。
⑤注浆过程应加强地面观测记录(水平位移、冒浆点的位置、地面沉陷等)。
⑥注浆全过程应做好技术资料和基础数据的记录、整理和分析工作。
路基岩溶注浆施工方案
目录1.编制依据..............................................................................2.工程概述 ..............................................................................3.工程自然特征与地质特征.................................................................4.资源配置计划 ..........................................................................4.1.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计划:..............................................................4.2.劳动力配置计划......................................................................4.3.机械、设备配置计划..................................................................5.施工方法与施工工艺.....................................................................5.1.注浆试验............................................................................5.1.1.试验目的........................................................................5.1.2.注浆试验工艺流程................................................................5.1.3.试验施工方法....................................................................5.2.施工准备............................................................................5.2.1.施工现场........................................................................5.2.2.施工设备........................................................................5.3.施工方法............................................................................5.4.注浆前设备调试......................................................................5.5.浆液配制............................................................................5.6.注浆 (9)5.6.1.注浆管路系统的试运转............................................................5.6.2.注浆顺序........................................................................5.7.不同类型溶洞注浆方法 (10)5.7.1.填充较少的溶洞注浆..............................................................5.7.2.填充量较多的岩溶注浆............................................................5.7.3.当遇有较大溶洞或注浆出现异常情况时..............................................5.7.4.适合如下条件时应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5.8.注浆结束标准........................................................................5.9.施工过程控制........................................................................6.质量控制与要求 ........................................................................7.质量保证措施 ..........................................................................8.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措施.................................................................8.1.安全保证体系........................................................................8.2.安全管理............................................................................8.3.人员安全........................................................... 错误!未定义书签。
路基岩溶注浆施工方案
目录1.编制依据..........................................................................2.工程概述...........................................................................3.工程自然特征与地质特征 .............................................................4.资源配置计划.......................................................................4.1.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计划: ...........................................................4.2.劳动力配置计划 ...................................................................4.3.机械、设备配置计划 ...............................................................5.施工方法与施工工艺.................................................................5.1.注浆试验 .........................................................................5.1.1.试验目的.....................................................................5.1.2.注浆试验工艺流程 .............................................................5.1.3.试验施工方法.................................................................5.2.施工准备 .........................................................................5.2.1.施工现场.....................................................................5.2.2.施工设备.....................................................................5.3.施工方法 .........................................................................5.4.注浆前设备调试 ...................................................................5.5.浆液配制 .........................................................................5.6.注浆 ........................................................................ -9 -5.6.1.注浆管路系统的试运转 .........................................................5.6.2.注浆顺序.....................................................................5.7.不同类型溶洞注浆方法 ........................................................ -10 -5.7.1.填充较少的溶洞注浆 ...........................................................5.7.2.填充量较多的岩溶注浆 .........................................................5.7.3.当遇有较大溶洞或注浆出现异常情况时 ...........................................5.7.4.适合如下条件时应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 ......................................5.8.注浆结束标准 .....................................................................5.9.施工过程控制 .....................................................................6.质量控制与要求.....................................................................7.质量保证措施.......................................................................8.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措施 .............................................................8.1.安全保证体系 .....................................................................8.2.安全管理 .........................................................................8.3.人员安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岩溶注浆施工方案
DⅠK1355+380~DⅠK1356+060段岩溶注浆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DⅠK1355+380~DⅠK1356+060段路基设计施工图。
2、客运专线铁路路基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
3、《客运专线铁路路基施工技术指南》。
4、我单位编制的《武广客运专线路基工程地基处理施工工艺》。
二、工程概况及设计加固范围、深度1、工程概况本段路基属于岩溶及松软土路基。
基底灰岩岩溶较发育,地下水处于岩土界面附近,随季节变化,特别是雨季,地下水上下波动急骤,在潜蚀、真空抽吸的作用下,而形成溶洞并发展成坍陷等。
坍陷影响路基稳定和行车安全,需加固处理。
本区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为:(2)1:黏土、粉质粘土,棕黄色,流塑,Ⅰ。
(2)2:黏土、粉质粘土,褐黄色,软塑,Ⅱ。
(2)3:黏土、粉质粘土,褐黄色,硬塑偏软,Ⅲ。
(2)5:圆砾土,褐黄色,密实,饱和,Ⅲ。
(2)6:中砂,棕黄色,松散,Ⅱ。
(6)1:灰岩,灰色,强风化,Ⅳ。
(6)2:灰岩,灰色,弱风化,Ⅴ。
本段水文地质条件:地下水不发育,仅少量基岩裂隙水,水样无侵蚀性,地表水PH=7.54,地下水PH=7.38。
2、设计加固范围、深度本段岩溶注浆孔间距为5m,梅花型布置。
路堤地段加固范围至路堤坡角外约5m,路堑地段加固范围至侧沟平台外缘。
具体以设计图平面、横断面标注范围为准。
本段土层帷幕厚3m,加固厚度为入基岩深度5m,注浆孔深4~15m。
若施工过程中遇溶洞,孔深至底板下1.0m,应先用粉煤灰或砂浆充填后再压浆。
三、岩溶注浆施工方案本段设注浆孔757孔/12990m3(其中:先导勘探孔227孔),其与其他主要工序施工顺序为:清表及挖方施工-----地基注浆加固----按设计标高地表平整----CFG桩施工----脚墙施工 ----碎石垫层----路基填筑及过渡段、挖方边坡防护----其他附属工程,按此施工顺序分段平行交叉作业。
本段地基注浆施工方案分施工准备、钻孔及注浆、注浆效果检查、其他注意事项四方面表述如下:1、施工工艺(1)劳动力组织、人员配备:现场负责人1人,专业队长1人,负责全面施工质量和安全;技术人员4人(负责施工过程技术控制工作及对注浆过程的各项参数进行记录),试验员1人、专职质检工程师及安全检查工程师各1人。
路基岩溶注浆试验专项方案
鲁南高速铁路临沂至曲阜段LQTJ-3标段路基岩溶注浆试验段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鲁南高铁LQTJ-3标项目经理部二○一七年五月目录1、编制依据及范围ﻩ11、1 编制依据ﻩ11、2 编制范围 (1)2、工程概况 (1)3、整治设计原则及试验目得 (2)3、1 整治宽度ﻩ23、2 整治范围及深度 (2)3、3 试验目得ﻩ34、岩溶注浆试验参数得初步选定 (3)4、1 注浆压力......................................................................................... 34、2 浆液配合比ﻩ34、3 注浆深度 (3)4、4 注浆范围ﻩ35、施工布置 (3)6、岩溶注浆施工 (4)6、1 设备配置ﻩ46、2 人员配置 (4)6、3施工准备..................................................................................... 46、4工艺流程 (5)6、5 注浆工艺 (6)7、注浆检查ﻩ87、1 瞬态面波法检测 (8)7、2电测深法剖面ﻩ87、3 压水试验检测ﻩ87、4 注水试验检测 (9)8、附表 (9)岩溶注浆工艺试验施工专项方案1、编制依据及范围1.1编制依据(1)《路基岩溶整治设计图》;(2)鲁南高速铁路有限公司路基岩溶注浆管理办法(试行);(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TB10751-2010);(4) 《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5)《铁路工程地地质钻探规程》(TBJ10014-2012);(6)《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7)《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8)《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DL/T5055-2007);(9)《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12);(10)本项目所在地水文、气象、地质及现场勘测获得得资料1.2编制范围DK245+280~ DK245+448、2、DK246+380~DK246+471、22、DK249+600~DK249+755、DK250+385~DK250+695、DK250+955~DK251+585路基岩溶整治长度1354、42m。
路基岩溶注浆试验专项方案
鲁南高速铁路临沂至曲阜段LQTJ-3标段路基岩溶注浆试验段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中国铁建大桥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鲁南高铁LQTJ-3标项目经理部二○一七年五月目录1、编制依据及范围 (2)1.1 编制依据 (2)1.2 编制范围 (2)2、工程概况 (2)3、整治设计原则及试验目的 (4)3.1 整治宽度 (4)3.2 整治范围及深度 (4)3.3 试验目的 (5)4、岩溶注浆试验参数的初步选定 (5)4.1 注浆压力 (5)4.2 浆液配合比 (5)4.3 注浆深度 (5)4.4 注浆范围 (5)5、施工布置 (6)6、岩溶注浆施工 (6)6.1 设备配置 (6)6.2 人员配置 (7)6.3 施工准备 (7)6.4 工艺流程 (7)6.5 注浆工艺 (8)7、注浆检查 (11)7.1 瞬态面波法检测 (11)7.2 电测深法剖面 (11)7.3 压水试验检测 (11)7.4 注水试验检测 (11)8、附表 (11)岩溶注浆工艺试验施工专项方案1、编制依据及范围1.1编制依据(1)《路基岩溶整治设计图》;(2)鲁南高速铁路有限公司路基岩溶注浆管理办法(试行);(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TB10751-2010);(4)《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5)《铁路工程地地质钻探规程》(TBJ10014-2012);(6)《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7)《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8)《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DL/T5055-2007);(9)《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12);(10)本项目所在地水文、气象、地质及现场勘测获得的资料1.2编制范围DK245+280~ DK245+448.2、DK246+380~DK246+471.22、DK249+600~DK249+755、DK250+385~DK250+695、DK250+955~DK251+585路基岩溶整治长度1354.42m。
岩溶注浆施工技术方案
岩溶注浆施工技术方案编制人:复核人:技术负责人:2010年11月14日岩溶注浆施工作业指导书1、DK822+325.792~DK822+522.082段地基属不(欠)稳定区可溶岩加固,总体上采用“探灌结合”的注浆处理原则;本区段采用岩溶注浆加固,加固范围为坡脚外5m,加固深度不小于10m,对基岩埋置较深地段,按基岩以下5m,以上3m为注浆区控制。
钻孔间距为5m,梅花形布置。
岩溶钻孔注浆整个施工中贯彻边探边灌、探灌结合的原则,选取30%钻孔作为先导勘探孔,进一步探明岩溶发育情况,以确定合理的岩溶地基处理相关参数和施工工艺。
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周围是否有水利设施和地下水位情况,有异常时应积极上报。
裸露型岩溶路基(含路),采用挖除换填与注浆相结合的孔口注浆处理方案,浅埋型岩溶路基采用注浆帷幕和地基处理相结合的处理方案。
一般先注浆再进行地基处理。
2、施工工艺和施工顺序2.1 施工准备提前作好岩溶注浆孔位布置平面图,施工技术交底等技术工作。
2.2 测量准备:原地表标高测量放线、监理复核,根据岩溶注浆孔位平面布置图,对各孔位进行放样,并测量、记录对应的孔口地面高程。
2.3 现场准备:接通施工用水、电,钻机试运行,确保设备能正常运行;检测所有注浆设备状态,确保设备能正常运转,合理设置水泥棚和搅拌设备及附属设施;对现场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岗前培训。
2.4 材料准备:水泥、水玻璃、缓凝剂、粉煤灰、水等现场原材料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按指定位置放置。
3、钻孔根据放样孔位,钻机精确定位。
根据探灌相结合的原则,钻孔分为先导勘探孔和一般注浆孔,首先施钻30%的先导勘探孔,特试验段先导勘探孔完成后上报,再进行二序孔的施工。
①钻进:采用合金及金刚石钻头回转钻机钻进成孔,成孔孔径土层为110mm,岩层为91mm;②成孔过程中,由地质编录员及时对岩芯进行编录,分层记录不同土层和岩层的深度、岩溶发育的情况以及地下水位的深度。
4、封孔①钻孔完成后,采用水泥浆对注浆PVC管进行固定。
岩溶注浆工艺性施工方案
目录1.编制依据..................... -1 -2.工程概况...................... -1 -3.试验目的...................... -1 -4.施工工艺流程.................... -2 -5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 (3)6.主要施工机械设备配置................ -5 -7.施工人员组织.................... -5 -8.原材料要求..................... -5 -9. .............................................................. 质量检测评定标准......................... -6 -10. ........................................................ 施工注意事项.............................. -8 -11.环境保措施.................... -9 -12.安全保证措施.................. -9 -岩溶注浆工艺性施工方案1.编制依据(1)沪昆客专8标安顺本车站D1K805+71& D1K807+600路基岩溶分期整治设计图纸。
(2)铁建函[2010]769号《关于新建长沙至昆明铁路客运专线初步设计的批复》、《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3)现行设计规范、铁路工程质量验收标准及其它有关文件资料。
(4)工地现场调查、采集、咨询所获取的资料。
(5)整治范围内路基岩溶定测及补定测地质勘察报告和地质(物探)平、剖面图。
(6)我单位类似工程施工积累的施工经验及设备。
2.工程概况2.1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安顺西车站段(D1K805+500- D1K807+600 ,位于安顺市郊区,地处云贵高原侵蚀中低山丘陵地貌,地形相对平坦,地面高程1330〜1345m路基形式为路堤,路基最大填土高度为13m覆盖层为坡残积Q4dl+El粘土,土层厚度2〜8m 具有弱膨胀性。
岩溶注浆验证孔专项施工方案
路基岩溶注浆验证孔专项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2、《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铁建设【2005】160号)3、《新建铁路武汉至咸宁城际铁路施工图设计路基设计总说明及详图集》4、《新建铁路武汉至咸宁城际铁路施工图路基工点设计图》5、《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TB10014-1998)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7、相关行业有关岩溶注浆施工规程。
二、工程概况该区段线路起讫里程为DK15+376.94~DK22+872.95,包含路基长度为3348.75m。
其中需要进行岩溶注浆地段为DK16+840~DK17+064.34,DK17+649.58~DK17+795,DK18+309~DK18+356.75,DK18+695.56~DK18+720,DK20+143~DK20+645,全长943.96米。
对岩溶发育、注浆量大的地段,应追加适当的补充注浆孔,设3~5%的注浆验证孔,验证孔主要布置在岩溶发育等薄弱部位,验证孔同样应作为补注浆孔进行注浆。
三、验证孔布置原则1、各段验证孔数量按其岩溶注浆总孔数的3~5%布置。
2、根据现场钻孔记录表及注浆记录表,在溶洞较发育、注浆量大的区域增加验证孔数量。
3、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布置孔位,既要保证施工便利性又能让注浆起到最佳效果。
4、在钻孔过程中应动态的调整3%~5%的验证孔比例,如遇地质条件较差地段时可适当增加验证孔数量。
5、尽量在路基面范围进行验证孔的布孔,边坡区域考虑采用部分斜孔施工,利于有代表性的检验施工质量以及使补注浆施工更好的增强施工质量(斜孔断面见下图3-1,斜孔平面布置图见附件一)。
图3-1 斜孔布置断面图四、验证孔孔位布置及数据表验证孔孔位见表4-1,平面布置示意图见附件一所示。
表4-1 验证孔孔位布置表五、施工组织及工期安排5.1.施工组织机构5.1.1人员配置为优质高效地完成工程的施工任务,根据工程特点以及岩溶注浆工程数量,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
岩溶注浆试注方案定稿版
目录一、编制依据和原则 (3)1.1编制依据 (3)1.2 编制原则 (3)二、编制范围 (4)三、工程概况 (4)3.1路基设计概况 (4)3.2路基地质概况 (4)3.3试验段内断面图 (7)四、试注目的及内容 (7)4.1 试注目的 (8)4.2 试注内容 (8)4.3 试注现场地质勘查 (8)五、试注的地点、数量、孔长、孔径、试注处的地质情况 (8)六、临时工程 (9)6.1 施工便道 (9)6.2 施工、生活用电 (9)6.3 给水干管路 (9)七、试注施工机具选择、施工工艺、进度安排 (9)7.1 施工人员安排 (9)7.2 施工技术准备 (9)7.3 施工技术准备 (9)八、施工工艺 (10)8.1岩溶注浆施工工艺介绍 (10)8.2 岩溶注浆施工工艺 (10)8.3重点控制 (17)九、质量控制及检验 (19)9.1质量控制 (19)9.2质量检验 (19)十、质量保证措施 (20)10.1、技术交底制度 (20)10.2、技术质量培训制度 (20)十一、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20)11.1安全措施 (20)11.2管理措施 (20)11.3 施工注意事项 (22)十二、临时用电安全管理措施 (22)十三、环保水保措施 (23)十四、特殊季节施工保证措施 (23)14.1雨季施工保证措施 (20)14.2夏季施工保证措施 (20)14.3 夜间施工保证措施 (20)十五、试验数据整理 (24)十六、编写试验总结 (24)一、编制依据和原则1.1编制依据(1)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铁路总公司相关规章制度、地方政府(省、直辖市)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条例、规定。
(2)《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4)《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5)《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2-2009)(6)《铁路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Q/CR 9004-2015(7)《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规程》Q/CR9602-2015(8)湖北汉十城际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施工组织设计管理办法(试行)》(鄂汉十铁工[2015]39号)。
岩溶注浆试验施工方案
岩溶注浆试验施工方案一、试验前准备工作1.检查地质状况:了解岩溶地质特征,包括溶洞、溶洞裂缝、断层等情况,确定试验注浆部位。
2.试验注浆方案设计:根据地质情况、试验目的和要求,确定注浆材料和注浆参数。
3.准备试验材料和设备:准备好所需的注浆材料、注浆设备及工具等。
4.安全措施:制定相关安全操作规程,保证试验过程中的安全。
二、试验操作流程1.准备工作:将所需试验材料置于试验现场,检查试验设备和工具是否完好。
2.试验孔钻进:根据设计要求,使用岩芯钻机或岩屑钻机,在试验注浆部位钻进一个孔洞。
3.清洗孔洞:通过向孔洞内注入清洁水,将孔洞内的杂质冲洗干净。
4.检测孔洞:使用测井仪器对孔洞内的地质情况进行检测,例如孔洞直径、倾斜度、水位等。
5.注浆操作:将注浆材料按设计的比例调配后,采用高压注浆设备将注浆材料注入孔洞内,注意控制注浆压力和速度。
6.注浆监测:在注浆过程中,对注浆压力、流量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测,以确保注浆效果。
7.注浆结束与孔洞封堵:注浆达到设计要求后,将注浆管拔出并用水泥砂浆等材料封堵孔洞。
8.监测与评价:对注浆后的地下岩石进行监测,评价注浆效果和工程稳定性。
三、试验后处理及监测1.处理孔洞及试验设备:清理试验现场,妥善处理注浆孔洞和试验设备。
2.监测和评价:对试验注浆部位进行长期监测,评估注浆效果和工程稳定性。
该岩溶注浆试验施工方案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操作流程和监测手段,对地下岩石进行注浆改良,从而提高其力学性质和稳定性。
试验前的准备工作和试验操作流程的严谨性和规范性,以及试验后的处理和监测,将对注浆效果和工程的安全稳定性起到重要作用。
在施工过程中,要注重安全操作,确保人员的身体安全和试验设备的完好,同时要随时关注注浆参数和监测数据,及时调整操作策略以达到设计要求。
路基岩溶注浆施工方案
路基岩溶注浆施工方案摘要:岩溶是水对地表及地下可溶性岩石的化学溶解和机械破坏剥蚀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不良地质现象,它对路基存在极其严重的危害作用,也对道路行车安全构成隐患.通过对某工程岩溶地区路基注浆施工工艺及遇到的不同类型溶洞或裂隙所采用的不同控制及检测方法的介绍,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经验借鉴。
关键词:路基;岩溶注浆;施工技术1、自然条件1.1地形地貌呈现低山丘陵区,谷地、丘陵相间分布,地势起伏较大,地下水以第四系空隙潜水及岩溶水为主,地下水较发育,谷地区地下水埋深0.3~5m;丘陵区地下水埋深10~20m。
地下水受季节影响明显。
1.2主要技术标准铁路等级:Ⅰ级,客货共线;正线数目:双线;设计速度:正线200km/h;设计荷载:中-活载。
2、施工组织安排2.1施工准备2.1.1.场地准备:用TY220推土机清除注浆范围内表土、杂物,地表斜坡地段进行台阶处理,台阶高度2m,然后用PY160平地机进行整平,最后采用压路机碾压,做好排水工作,确保不积水,达到钻机就位条件。
2.1.2.技术准备:确定先导勘探孔位置,采用地质钻机成孔,钻进过程记录好钻进地层地质情况,并记录完整。
及时将资料提供给设计,确定注浆的范围及深度。
2.1.3.材料准备:现场储备相关材料,材料应该是试验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并批准进场的材料。
3、主要施工方案、施工方法3.1.施工顺序岩溶注浆施工顺序:测量放样→钻机就位→钻孔→注浆。
3.2.施工工艺及方法3.2.2.施工方法岩溶填充注浆处理采用钻孔注浆的方法,把水泥浆液压入一定范围内的溶洞、岩溶通道、裂隙,将其填充密实,待其凝结硬化后,使岩溶基础整体加固,提高路基承载能力。
对全填充溶洞一般采用单液注浆;对空的岩溶通道、较大溶洞和裂隙处,视其具体情况先灌入中粗砂、碎石和水泥砂浆对溶蚀腔体进行充填,凝固一段时间后再进行钻孔注浆。
当岩层内存在地下水活动、漏失量大时,可采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注浆进行处理。
路基岩溶注浆及方案
目录第一节工程概述 (1)一、编制依据 (1)二、编制范围 (1)三、工程概况 (1)四、整治原则 (2)五、工程重点难点 (4)六、主要施工工序 (5)第二节施工组织 (5)一、施工准备 (5)二、施工方案 (5)三、施工进度控制 (10)四、人、机、料情况 (10)五、管理机构图 (11)六、施工质量、安全保证措施 (11)七、附图附表 (14)第一节工程概述一、编制依据1.昆阳至玉溪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路基岩溶整治设计图(D2K20+558.42~D2K35+902.52)2. 昆阳至玉溪铁路扩能改造工程铁路岩溶路基注浆施工质量检测实施细则。
3.昆阳至玉溪铁路扩能改造工程铁路路基岩溶整治注浆施工实施细则。
二、编制范围1.D2K20+558.42~D2K35+902.52段路基岩溶注浆三、工程概况1.工程简介本线观音寺2号隧道出口(D2K20+558.42)至大梨铧营双线特大桥小里程台尾端(D2K35+902.52)段,岩溶地貌发育,地貌为高原溶蚀低中山,岩性主要为大龙口组(Pt1d)灰岩、泥灰岩、白云质灰岩等,峰林、洼地、漏斗、溶洞、暗河、落水洞等较发育;据钻探、物探资料揭示,沿线可溶岩段的岩溶为弱~强烈发育,地下溶蚀破碎严重,溶蚀裂隙、隐伏溶洞发育,溶洞在主要地下水的季节变动带沿溶蚀裂隙向水平方向发育,多为空溶洞,充水,部分为半充填至全充填,充填物多为硬塑粉质粘土。
段内地下水主要以孔隙潜水、基岩裂隙水、岩溶水等形式存在。
岩溶水对岩溶路基影响较大,昆阳群大龙口组(Pt1d)岩性为灰岩、角砾状灰岩、板岩等地层,岩溶发育,地下水易接受大气降水补给,通过溶洞、暗河等岩溶通道以暗河、泉水集中排泄为主,排泄区主要位于盆地边缘地带,排泄高程一般在1650~1800m间。
刺桐关断层下盘区域,灰岩发育,线路沿攒坝塘村附近有多处泉点出露,水量较大,为岩溶泉;泉点出露高程为1790~1810m。
玉溪盆地西缘飞井水库发育大型岩溶泉—九龙泉,为9个暗河泉组成,泉点出露高程为1655.4~1653.8m;据玉溪幅综合水文地质资料,该暗河向近正北方向延伸,流量为728.36l/s,为飞井水库的主要补给源。
路基岩溶注浆工艺试验
路基岩溶注浆工艺试验嘿,朋友!今儿咱们来聊聊路基岩溶注浆工艺试验这档子事儿。
您知道吗,这路基岩溶注浆就好比给大地的“病体”进行一次精准的治疗。
就像咱们人生病了要找对药方一样,这路基要是有了岩溶的问题,那也得有一套恰到好处的解决办法,这办法就是咱们要说的注浆工艺试验。
那这工艺试验到底是咋回事呢?简单来说,就是在正式大规模施工之前,先搞个小规模的测试,看看咱选的材料、用的方法、定的参数是不是真的能把这路基的岩溶问题给解决喽。
比如说吧,咱们得先选好注浆的材料,这材料就像是治病的药,要是选得不对,那效果可就大打折扣啦!是用水泥浆呢,还是化学浆?这可得好好琢磨琢磨。
水泥浆就像是个大力士,力气大,价格实惠,可有时候碰到一些特别顽固的“病灶”,它可能就有点力不从心啦。
化学浆呢,就像个机灵鬼,对付一些复杂的情况有一手,可价格相对就高一些。
您说这选材料是不是得慎重?再说说这注浆的压力。
压力小了,浆液进不去,那不是白忙活?压力大了,又怕把路基给撑坏喽,这可真是个技术活!就好比给气球打气,气少了气球瘪瘪的,气多了又怕给撑爆了。
还有啊,这注浆的顺序也有讲究。
是从这边开始注,还是从那边开始注?是一个点一个点地来,还是一片一片地弄?这就像是给一幅画上色,顺序错了,那画面可就乱套啦。
您想想,要是不做这个工艺试验,就贸然大规模施工,那万一出了问题,不就像是没头的苍蝇乱撞,损失可就大啦!通过这个工艺试验,咱们能找到最适合的材料、最恰当的压力、最合理的顺序,就像给病人量身定制了一套治疗方案,药到病除!所以说啊,这路基岩溶注浆工艺试验可太重要啦,它就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战斗前的演习,只有演习好了,真正上战场的时候才能打胜仗!您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路基岩溶注浆工艺试验方案
鲁南高速铁路路基岩溶注浆工艺试验方案1编制依据(1)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2)《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
(3)《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10027-2012)。
(4)《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TBJ10014-2012)(5)《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12)(6)《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7)《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DL/T 5055-2007)(8)《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9)《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2010)(10)《多道瞬态面波勘察技术规程》(JGJ/T143-2004)(11)相关地质资料。
(12)新建鲁南高速铁路费县北站DK168+706.692~D1K170+061.800段路基岩溶整治设计图(鲁南临曲施路(岩)-05)。
(13)新建鲁南高速铁路费县北站站场设计图(鲁南临曲施(站)-02)。
(14)鲁南高速铁路临沂至曲阜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15)现场调查报告、施工能力及类似工程施工工法、科技成果和经验;本单位为完成本标段工程拟投入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机械设备等资源情况。
2工程概述2.1工程概况2.1.1费县北站概况费县北站位于山东省费县北部城北镇南侧、永清庄北侧,S234省道以西,车站距既有费县站约6km,距费县政府约8mk。
车站设到发线 4 条(含正线 2 条),设 450m×9.0m×1.25m 旅客站台 2 座,站台均设置等长度雨棚。
8m 宽旅客进出站兼行包功能地道 1 座,车站设65m×45m 配电所、35m×30m 给水所、35m×30m 污水处理站,另设信号楼场坪、单身宿舍、工区场坪各一处。
费县北站为中间站,站房中心里程DK169+400,车站平面设计范围为DK168+706.69(桥台)~DK170+061.8(桥台),全长1335.108m;路基工点设计范围DK168+706.692~DK170+061.8,全长1335.108m,其中DK169+097~DK169+237段,长140m,采地基用CFG 桩加固,其余段地基采用换填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南高速铁路路基岩溶注浆工艺试验方案1编制依据(1)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
(2)《铁路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TB10106-2010)。
(3)《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10027-2012)。
(4)《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TBJ10014-2012)(5)《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DL/T5148-2012)(6)《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2007)(7)《水工混凝土掺用粉煤灰技术规范》(DL/T 5055-2007)(8)《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1-2010)(9)《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2010)(10)《多道瞬态面波勘察技术规程》(JGJ/T143-2004)(11)相关地质资料。
(12)新建鲁南高速铁路费县北站DK168+~D1K170+段路基岩溶整治设计图(鲁南临曲施路(岩)-05)。
(13)新建鲁南高速铁路费县北站站场设计图(鲁南临曲施(站)-02)。
(14)鲁南高速铁路临沂至曲阜段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15)现场调查报告、施工能力及类似工程施工工法、科技成果和经验;本单位为完成本标段工程拟投入的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机械设备等资源情况。
2工程概述工程概况费县北站概况费县北站位于山东省费县北部城北镇南侧、永清庄北侧,S234省道以西,车站距既有费县站约6km,距费县政府约8mk。
车站设到发线 4 条(含正线 2 条),设 450m××旅客站台 2 座,站台均设置等长度雨棚。
8m 宽旅客进出站兼行包功能地道 1 座,车站设65m×45m 配电所、35m×30m 给水所、35m×30m 污水处理站,另设信号楼场坪、单身宿舍、工区场坪各一处。
费县北站为中间站,站房中心里程DK169+400,车站平面设计范围为DK168+(桥台)~DK170+(桥台),全长;路基工点设计范围DK168+~DK170+,全长,其中DK169+097~DK169+237段,长140m,采地基用CFG桩加固,其余段地基采用换填处理。
主要项目为地基处理、填挖土石方、旅客进出站地道 1 座、边坡防护等附属工程。
岩溶注浆设计范围岩溶注浆设计范围及概况 DK168+~D1K170+段双线填方(速度目标值350Km/h)无砟轨道地段岩溶路基,整治段落路基长度。
DK168+953~DK169+053段、DK169+747~DK169+847段为车站道岔区注浆加固加密区域。
岩溶注浆主要设计参数(1)注浆孔按孔间距由大到小分序布置,岩溶整治区域按分序注浆布置。
(2)Ⅰ序孔(先导孔)间距7m,正方形均布;Ⅱ序孔在Ⅰ序孔(先导孔)正方形中心内插加密,Ⅰ序孔(先导孔)、Ⅱ序孔形成菱形布置,Ⅰ序孔(先导孔)与Ⅱ序孔间距为5m。
(3)DK168+953~DK169+053段、DK169+747~DK169+847段,为Ⅱ序孔注浆加密地段,其平面布置方式为在Ⅰ、Ⅱ序孔中间内插加密,加密后的孔间距为。
(4)钻孔注浆按“探灌结合”分序(Ⅰ、Ⅱ序)分阶段进行,先施工Ⅰ序孔(先导孔),其中Ⅰ序孔(先导孔)的30%为勘探孔,勘探孔应均匀分布在整治段落内。
Ⅰ序孔(先导孔)中的勘探孔在施工过程中按勘探孔技术要求施钻,取芯并编制柱状图,根据揭示的地下岩溶形态由地质专业作出判定,再确定Ⅱ序孔具体实施范围。
(5)正线路堤地段加固范围至路堤坡脚外,车站站线整治至路堤坡脚处。
(6)注浆深度钻孔深度以费县北站左线、右线、2股道及4股道注浆加固纵断面图标注范围为准,具体以实际钻探地质情况进行调整,由设计单位具体决定。
设计原则:①裸露型岩溶:基底有溶洞时注浆加固至洞底以下不小于2m;基底不存在溶洞时,处理至路肩高程下5米。
②覆盖型岩溶:地表覆盖层厚度小于30m地段,以钻孔压密注浆封闭土石界面(基岩面上3m,下5m),形成隔水帷幕。
在加固深度范围内有溶洞时,则钻孔注浆至溶洞底板以下2m,上部钻孔采取充填注浆封孔。
(7)土层和岩溶发育破碎带注浆孔孔径130mm,基岩注浆孔孔径91mm。
Ⅰ序先导孔1062个,先导勘探孔319个,注浆孔1062个。
地质概况该段上覆第四系全新统洞穴堆积层(Q/4ca)空洞、半充填溶洞、溶洞(黏性土充填)、溶洞(碎石土充填),坡残积(Q/4dl+el/)粉质黏土,局部分布种植土(Q/4pd/);下伏基岩为奥陶系中下统马家沟组五阳山段(O/2+1mw/)泥晶灰岩。
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无侵蚀性,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的环境作用等级为L1。
结合调查测绘综合评价:本段岩溶属强烈发育,易塌陷。
3试验目的根据设计及验收标准,施工前应进行工艺性试验,通过试验确定相关施工参数以指导我区段内所有岩溶路基施工。
(1)通过试验核实设计地质情况;(2)通过试验确定相关设备的组合模式及配备数量;(3)通过试验确定相关工艺性参数。
即选择代表性场地进行注浆、注水试验,确定注浆压力、注浆量、水灰比、外加剂类型及掺量等施工参数。
4试验地点(1)DK169+400~DK169+600,长200m,为试验段,以确定本段注浆参数。
(2)按岩溶注浆施工图进行施工放样。
确定Ⅰ序孔(先导孔)的平面施工位置,确定先导孔探查孔并编号,按设计技术要求先开展Ⅰ序孔(先导孔)中勘探孔的成孔施工,根据钻孔结果—溶蚀破碎、钻孔见洞等情况,经设计院地质情况分析,对勘探孔进行分类,按类型进行封孔、压水、注浆工艺试验,每一类型钻孔试验孔数不少于3孔。
本次试验拟选取岩溶发育区3个点,溶蚀破碎带区3个点,进行压水、注浆工艺试验。
编号现场决定。
(3)试验段进行注浆时(仅施工该范围内I序孔),设计、施工、监理及业主四方必须到场见证注浆过程。
5试验时间2017年4月10日开始实施试验工作,至2017年5月10日完成现场试验工作,待达到一定强度后组织相关检验工作(加固地基采用面波检测或压水试验配合钻孔取芯等综合方法进行注浆效果检测及评价),及时完成相关总结报告以指导大面积施工。
6试验方案施工总体方案岩溶整治施工按“先探后灌、探灌结合”的原则进行,通过先导探查孔钻探,对岩溶段路基整治范围的覆盖层、岩层进一步探察,充分了解并掌握该区域下伏岩溶发育程度、岩溶空间分布情况,为后续岩溶注浆提高充分、准确的探察资料。
注浆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水灰比:1-1:1,注浆压力:岩溶发育时~,极发育时~,在岩土界面时逐渐加大注浆压力至~,最大不超过。
材料机械设备人员配置材料及机械设备(1)水泥选用袋装普通硅酸盐水泥、砂、粉煤灰;(2)钻机选型:根据地质情况及选定的试验点拟采用XY-150地质钻机6台;(3)注浆泵:采用3SNS型注浆泵3台,该泵为三缸单作用柱塞式定量泵,最大工作压力可达10Mpa,注浆机的注浆压力一般控制在~之间,注浆套管采用φ90无缝钢管;(4)带搅拌装置的搅浆桶:使用射流式搅拌机,能使水泥浆液搅拌均匀,容量为500L。
主要人员配置(1)成立工艺试验方案领导小组组长:常立军副组长:刘春亭、张续文组员:陈桦锟、徐国清、王位圣、何海玉、兰天、王伟超、于廷洋、谢高歌、陈振、孙茂珍。
(2)成立工艺试验方案实施工班由五工区架子队负责本次工艺试验任务具体管理工作,地基处理钻探注浆工班负责该段先导孔钻孔、先导勘探孔勘探及注浆试验孔注浆工艺试验。
钻探注浆工班人员配置见表6-1。
表6-1 钻探注浆工班人员配置表浆液配比选用水泥净浆:水:水泥=~;岩溶注浆过程中浆液配的合比应按实际情况进行调整,遵循先稀后浓的原则,依吸浆情况逐步加浓液;当灌入量较大时可据情况采用浓一级的浆液灌注。
通常当连续注浆单孔超过15吨水泥不见升压或吸浆量下降时,采用提高浆液浓度措施。
岩溶路基注浆施工工艺先导孔钻探时按设计图统一编号,利用30%的注浆孔做为补充勘探孔进一步查清岩溶发育情况,勘探孔宜均匀布置,其具体布置按工点设计图布置(鲁南临曲施路(岩)-05)。
补充勘探时详细描述勘探情况(勘探孔位置、水位、覆盖层厚度、岩溶溶蚀情况、溶洞高度及溶洞充填情况等),并完成补充勘探报告,孔底遇有溶洞时,应钻入洞底不小于。
路堑地段应开挖至路基面后进行补充勘探。
勘探补充勘探结果报设计单位以便进一步确定岩溶地基处理措施,在未确定岩溶地基处理措施前不得进行岩溶注浆施工。
本试验点拟选择6个孔做注浆工艺性试验,试验结果报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审批后大面积施工。
岩溶注浆要遵循“探灌结合”原则,封闭土石界面,形成隔水帷幕。
要求:路堤地段加固范围至路堤坡脚外约5m,路堑地段加固范围至侧沟平台外边缘。
①裸露型岩溶为消除地基不均匀性并防止地面塌陷及变形,采用挖除换填或注浆相处理方案。
当基底存在溶洞时,注浆加固至洞底以下不小于2m。
当基底不存在溶洞时,处理至路肩高程下5m。
溶洞顶板厚度大于15m地段一般不作整治设计。
当顶板破碎、溶洞跨度较大时,采取安全顶板厚度法判别确定是否需要注浆整治。
若顶板厚度达不到要求(完整顶板厚跨比不小于,非完整顶板厚高比不小于),则要采取钻孔注浆至溶洞底板以下2m。
②覆盖型岩溶地表覆盖土厚度小于30m地段,以钻孔压密注浆封闭土石界面(基岩面上3m,下5m),形成隔水帷幕;在加固深度范围有溶洞时,则钻孔注浆至溶洞底板以下2m。
上部钻孔采取充填注浆封孔。
注浆孔按设计要求采用正方形布置,先导孔间距7×;施工工艺流程岩溶地段注浆工艺流程施工准备(1)调查地下管线分布情况,防止钻孔伤及地下管线和当地水井,防止污染水源;(2)施工前进行场地清理,完善临时防、排水设施,水田地段应疏干地表水。
场地平整,设置必要的排水坡,防止地表水下渗;(3)完成工艺试验段全部孔位放样,并测量、记录孔口地面高程;(4)接通施工用水、电,钻机试运行,确保设备能正常开钻;(5)准备注浆用的水泥等,并对进场原材料进行检验;(6)按浆液配比制备注浆液;(7)检测所有注浆设备状态,确保设备能正常运转;(8)对现场操作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岗前培训。
钻孔⑴依据注浆平面布置图施放钻孔位置,钻机就位对中,孔位偏差不大于10cm,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开钻前必须保证机身平稳。
当因避让管、线等客观原因需对孔位进行调整,且距离大于50cm时,需报设计、监理单位核准。
准确测量钻孔前原始地面高程。
⑵钻孔到一定深度,可采取钢护管护壁,钻孔深度按设计要求入基岩不小于5m。
若遇溶洞钻孔至底板下2m即可终孔。
注浆套管嵌入基岩。
⑶土层和岩溶发育破碎带注浆孔终孔孔径不小于130mm,基岩注浆孔终孔孔径不小于91mm,注浆孔应进行统一编号,注明施工次序。
⑷钻孔采用跳孔施钻,首先在两侧外缘进行注浆,再在中部进行,中部钻孔一方面作为两侧注浆效果的检查孔,又作为下道工序的注浆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