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案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性状遗传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了解性状遗传的规律性。
3.能够解释和描述常见的遗传现象。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遗传基本概念的讲解和理解。
2.遗传现象的实验探究和解释。
3.遗传规律的总结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遗传基本概念和性状遗传规律。
2.实验法:设计简单的遗传实验,帮助学生理解遗传现象。
3.探究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发现和总结遗传规律。
四、教学内容1.遗传基础知识介绍。
–基因、染色体和基因型、表现型的概念。
–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的区别。
–伴随遗传和基因互换的概念。
2.性状遗传的探究。
–性状遗传的实验设计和观察方法。
–一、二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和比例的推算。
–性状遗传规律的总结和应用。
3.常见的遗传现象。
–单因素遗传和多因素遗传的比较。
–对偶基因和基因多态性的概念。
–杂交和自交的区别。
4.遗传病的介绍。
–常见的遗传病的类型和表现特点。
–预防与治疗的措施。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通过生活实例或图片,介绍遗传的概念和遗传现象。
第二步:讲授讲解遗传基本概念和性状遗传规律,并与学生讨论相关问题。
第三步:实验设计简单的实验或给出实验数据,帮助学生理解遗传现象和推算基因型、表现型比例。
第四步: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发现遗传规律,并总结应用到生活中的例子。
第五步:归纳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和难点,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第六步:拓展介绍遗传病的知识,并展开相关讨论。
第七步:复习通过小测验、课外作业等方式巩固和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
六、教学评估1.通过课堂教学和小测验等方式,测评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2.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3.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和交流,以增强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创新意识。
七、教学反思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探究法和实验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同时,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术语和规律,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初中生物公开课教案《性状的遗传》教学设计与反思
初中生物公开课教案(性状的遗传)教学设计与反思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别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举例说出身边生物的性状和相对性状。
2.描述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
3.举例说出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概念和关系。
4.尝试用遗传图解说出亲代与后代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
〔二〕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用图解的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感情目标: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重点和难点:重点:能利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解说明性状由基因操纵难点:举例说明性状由基因操纵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成龙与房祖明父子的照片〕师:你觉得他们两个哪些地方长的像呢?同学们都长得很像你父母。
你来说说,你哪些地方长得象父母?生:积极致辞。
师:刚刚我们谈到的这些特征,在生物学上用一个名词来表示,叫做性状。
师:通过刚刚的交流,了解自己有许多和父母相似的特征,也有许多地方和爸爸妈妈又不一样的特征。
也就是说为何父母有的性状我们也有,而父母没有的性状我们也可能会有。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进入第三节性状的遗传探究之中。
师:首先,我们来认识生物的性状,请同学观察图片。
二、讲授新课〔一〕生物的性状师:这四幅图片主要呈现的是哪种特征?生:看到花色、果蝇翅膀的长短、鹦鹉的羽色和鸡冠的形状。
师生:这些指的是生物的形态、结构特征。
〔多媒体展示西红柿的图片〕师:它的味道、吃起来的口感这种生理特征是观察不出来的,需要品尝才了解,比方说人的血型,也需要检测才能了解,这也属于生理特征。
生理特征也属于生物的性状。
师:刚刚同学们答复以下问题的时候,你发觉了他们的表现有何不同?生:有很多同学是举的右手,少数同学举的是左手。
师:这位同学观察的很认真。
惯用左、右手这种行为方法也属于生物性状。
师:哪位同学来给性状下个定义?生: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法,叫做性状。
师:下面请同学们结合屏幕,在小组内相互观察对方的这些明显的性状。
师:通过观察你有哪些发觉呢?生:积极致辞。
《性状遗传的规律性》教学设计
《性状遗传的规律性》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简述基因与性状的关系;2、区别基因与等位基因、基因的显性与隐性、基因型与表现型等;3、能用图解的方式来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4、生活中实践运用遗传规律来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二、设计思路:本课本人主要引入三个有趣的遗传问题(现象),采用多媒体手段,较为直观生动地解决这三个问题,从而说明遗传的规律性。
三、学情分析:初中阶段的学生在初步学习遗传知识的基础上,很想用遗传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遗传现象。
本课从三个有趣现象入手,正中他们的好奇心,有了兴趣,本节课学起来就不难了。
四、重、难点:重点:等位基因、基因显隐性、一对性状的遗传规律;难点: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五、课前准备:多媒体认真制作。
六、:ⅰ、复习引入:教师用幻灯片展示人体的一些相对性状:如:有无耳垂;单双眼皮等。
接着教师也用课件提出三个遗传问题:两个有耳垂的夫妻能够生一个没耳垂的孩子吗?两个单眼皮的夫妇可以生一个双眼皮的孩子吗?父为o型血,母为ab型血,生个孩子却是a型的,有可能吗?(让学生在笔记本上做好判断,教师也在黑板角落简单注明备忘)ⅱ、新课:教师:幻灯片展示:有耳垂与无耳垂图片;学生:回顾基因的概念(可以决定性状的dna片断)。
教师:简述有耳垂基因(b)与无耳垂基因(b)学生:回顾人体基因的成对性,分析b与b有三种成对(组合)情况;教师:简述:bb-有耳垂、bb-无耳垂;那bb呢?教师:展示等位基因幻灯,阐述b将b掩盖;学生:明白bb表现为b-有耳垂。
教师:同时简述什么是基因型与表现型。
教师:提问:每个人都一个由受精卵发育而来,而受精卵却由一个精子与一个卵子两个细胞结合而成,为什么孩子的染色体不是46+46=92条呢?学生:认识到:精子与卵子中染色数目只有一半(23条),23+23=46,才保证统一。
教师:展示受精卵形成的动画幻灯。
好,下面我们一起来解决刚才提出的三个问题:教师:幻灯片展示:有耳垂×有耳垂=无耳垂的图解幻灯;学生:思考:①各箭头代表什么意思?②子女中bb的可能有多大?教师:总结,有可能。
第三节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案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3节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学目标:1.简述基因和性状的关系。
2.区分基因和等位基因、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表现型和基因型。
3.说出配子在遗传中的作用。
4.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5.通过揭示性状的遗传规律,认识性状遗传的本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1.等位基因的概念。
2.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难点:等位基因分离随不同配子传递给下一代。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基因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
性状表现与基因组成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有些亲代的性状在子代中没有得到表现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就会找出答案。
听讲,思考问题。
创设问题,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二、问题引导探究新知(一)性状表现决定于基因组成1.孟德尔发现了遗传规律展示孟德尔图像及其成就。
讲解孟德尔高茎和矮茎豌豆杂交实验。
2.基因与性状的关系(1)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听讲、识记,了解孟德尔在遗传研究中的重要成就。
通过“名人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示人的某一相对性状的图片(如耳垂的有无),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102页相关内容,回答问题:①一般情况下怎么表示有无耳垂的基因?②什么是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显性性状、隐性性状?阅读教材,小组合作,回答问题:①一般情况下,我们用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如A、a)表示控制有无耳垂的基因。
②在成对的基因中,两个不同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在等位基因中,能得到表现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没有表现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称为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
通过观察人的相对性状引入,贴合学生生活,学生乐于接受。
通过自主阅读、讨论、交流、回答,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③控制耳垂有无的基因组合有哪几种?分别表现为什么性状?④什么是基因型和表现型?(2)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简单评价,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①由于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成对的基因不同才出现了等位基因。
人的性状和遗传-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
人的性状和遗传-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的性状的种类和遗传规律。
2.掌握人的性状遗传的基本知识。
3.能够解释单基因和多基因遗传的现象。
4.能够运用遗传规律解释人群中性状的分布情况。
5.能够分析人的性状是如何受到环境因素影响的。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1. 人的性状和遗传的基本概念人的性状包括各种外部和内部特征,如身高、眼睛颜色、血型等。
而性状的遗传与基因有关。
基因是携带遗传信息的基本单位,每种基因决定一个性状。
人的每个性状都由两个基因决定,一个来自母亲,一个来自父亲。
2. 单基因遗传单基因遗传是指某种性状由一个基因决定。
例如人的血型就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的现象。
血型分为A、B、O、AB四种,每种血型由一个基因决定,具体遗传规律为IA、IB、i三种基因组成。
若两个基因都为IA,则为A型血;若两个基因都为IB则为B型血;若一个为IA,一个为IB,则为AB型血;若两个基因都为i则为O型血。
3. 多基因遗传多基因遗传是指某种性状由多个基因决定。
如人的身高、体重等性状都是多基因遗传的现象。
多基因遗传的分布呈正态曲线,即符合常态分布规律,大部分人都在平均值附近,少部分人超出平均值。
4. 遗传的规律(1)隐性基因规律:对于单基因遗传中,若一个性状由两个相同基因决定,则表现为该性状。
若一个基因为显性基因,一个基因为隐性基因,则表现为显性基因所决定的性状。
若两个基因都为隐性基因,则表现为隐性基因所决定的性状。
(2)交叉互换规律:基因在生殖细胞的分裂过程中有可能互相交换,从而改变了性状的表现。
(3)自由组合规律:每个基因的组合是相互独立的,不受其他基因的影响。
5. 环境因素对遗传的影响在多基因遗传中,环境因素对性状的表现具有影响。
例如同样的基因组成的双胞胎,在不同的环境中生活,身高体重等性状也会有区别。
三、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介绍人的性状和遗传的基本概念,以及单基因遗传和多基因遗传的规律。
高中生物常见性状教案
高中生物常见性状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常见的遗传性状及其遗传规律。
2. 掌握性状的表现形式和遗传方式。
3. 学会利用遗传规律解释家族性状的传递。
教学内容:
1. 遗传性状的分类: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2. 性状的表现形式:首次法、重组法和亲本法。
3. 遗传规律:孟德尔遗传定律。
教学步骤:
一、导入:
通过一个实例引入,让学生了解遗传性状的重要性和意义。
二、讲解:
1. 遗传性状的分类及表现形式。
2. 孟德尔的遗传定律:隐性性状和显性性状的遗传规律。
三、实验:
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性状的遗传规律,并记录实验结果。
四、讨论:
学生自由讨论实验结果,并总结不同性状的遗传规律。
五、反馈:
请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复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六、作业:
布置作业,让学生练习遗传性状的相关知识。
教学资源:
1. 实验器材:豌豆种子、培养皿、试管等。
2. PPT:用于讲解遗传性状的内容。
教学评估:
通过实验结果和讨论的表现来评估学生对遗传性状的理解程度。
教学延伸:
可以引入一些相关的实例让学生更深入了解遗传性状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作用。
02教案《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及规律性》(钱秀英)
考点3 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3.2 形成配子时,染色体的行为 例2 下图中A-F 6个配子,可能属于该种生物形成的配子是( ABCD )
体细胞
A
B
C 配子 D
E
F
考点3 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3.3 形成配子时,染色体上的基因的行为
父
母
A
A
A 精子 A a
考点3 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3.4根据遗传规律求后代的概率 例3一对夫妇都是双眼皮,生的一个孩子是单眼皮。 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单眼皮的机率是多少? 步骤1:写出性状的遗传图解,如图; 步骤2:判断显隐性: 无中生有,可知患病为隐性,正常为显性。 步骤3:根据性状写出基因型,如图; 亲代 配子 正常
Aa
正常
Aa
患病
aa
Aa A a Aa
Aa A Aa a
步骤4:根据遗传规律写出其他基因:孩子的两个a, 子代 AA 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如图;
aa
步骤5:根据父母基因型求后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概 基因型:AA:Aa:aa=1:2:1 率,如图: 表现型:双眼皮:单眼皮=3:1
祝同学们中考 取得好成绩!
父亲产生精子,母亲产生卵细胞, 精子和卵细胞受精结合形成受精卵, 受精卵再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发育成下一代。
考点3 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3.2 形成配子时,染色体的行为
父
体细胞 精子 受精卵 体细胞 卵细胞
母
分离 规律:在形成配子时,体细胞中成对的染色体要相互 ,分别 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因此配子中的染色体数目要 减少一半 。
八年级生物上册《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性状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遗传图解的绘制与分析。
2.难点:孟德尔遗传规律中分离和组合的原理,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复杂关系。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自主探索性状遗传的规律性。
2.提问方式:通过提问“为什么我们会和父母长得像?”“遗传现象是如何发生的?”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导入新课:在学生产生疑问的基础上,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
(二)讲授新知
1.基本概念:讲解基因、染色体、性状等基本概念,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学生理解遗传规律打下基础。
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如豌豆杂交实验、果蝇遗传实验等,让学生亲身感受遗传规律。
5.案例分析:分析常见遗传疾病的遗传方式,让学生了解遗传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遗传规律在农业、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7.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性状遗传的规律性和实际应用。
1.认知水平:学生对基因、染色体等基本概念有一定了解,但可能对性状遗传的规律性掌握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践活动加以引导和巩固。
2.兴趣点:学生对生活中的遗传现象充满好奇,如亲属间的相似长相、遗传疾病等。可以利用这些兴趣点,激发学生学习本章节的热情。
3.思维特点:八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逐渐增强,但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将抽象的遗传规律具体化、形象化,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视频等,将抽象的遗传概念形象化,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生物初中性状遗传算教案
生物初中性状遗传算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遗传的基本概念和性状的遗传规律
2. 掌握遗传交叉的概念和方法
3. 能够运用遗传原理解释生物的性状遗传过程
教学内容:
1. 遗传的基本概念
2. 性状的遗传规律
3. 遗传交叉的概念与方法
教学重点:
1. 遗传的基本概念
2. 性状的遗传规律
教学难点:
1. 遗传交叉的概念与方法
教学准备:
1. 课件、教材
2. 实验器材:豌豆、计量杯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图片或实例引出遗传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遗传的重要性和意义。
二、讲解(15分钟)
1. 讲解性状的遗传规律,包括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概念,基因的表现形式等。
2. 介绍遗传交叉的概念和方法,让学生了解遗传信息是如何在后代中传递和混合的过程。
三、实验操作(20分钟)
1. 对实验器材进行检查和准备,让学生操作实验器材。
2. 进行豌豆杂交实验,让学生亲自感受遗传交叉的过程。
四、讨论(10分钟)
在实验结束后,进行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心得和体会,引导学生总结遗传交叉的规律和方法。
五、小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遗传的重要性和性状的遗传规律,引导学生复习课堂知识。
六、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包括对本节课知识的复习和相关习题的完成。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性状的遗传规律,掌握遗传交叉的方法,提高了对遗传原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遗传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案)
三、学情分析:
我校是基本设施完善的省一级达标学校,有
充足的多媒体教室方便学生感性地学习知识, 这为本节课成功地处理重点和难点奠定了基 础。 我校的学生大多来自城市,家庭条件较好, 有一定的关于“基因”的知识,但其它知识 便知之甚少了。因此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力 求从学生的基础和教学要求出发,充分调动 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了解 “性状遗传有一定规律”的原理,的基因在体细 胞中是成对的”。
四、教学过程:
概念:
等位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两个不同基 因。如A、a。 在等位基因中,有一个基因是占主导地位的,它 会掩盖另一个基因的作用,使其没有表现,这个基因 称为显性基因;它控制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没有表现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它控制的性状为 隐性性状。
2、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板书)
前面我们在第19章已经学过,人是由受精卵发育 而来的。受精卵是由精子和卵细胞在输卵管结合而成 的。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和分化,形成人体的各种组 织和器官,再由各种组织和器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个 体。在这个个体中所有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位于成 对的染色体上,是随着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而结合, 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 在生物体进行生殖时,这成对的基因又会随着成 对染色体的相互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不同的精子或 卵细胞。
五、练习:P107/思考与练习
四、教学过程:
板书:
在生物的传种接代过程中,配子(生殖细
胞)是联系上下代的桥梁,是传递遗传物 质的惟一媒介,基因是可以随配子代代相 传的。
四、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
亲 什么情况下 代 这对有耳垂 的父母可能 生出无耳垂 配 子 的子女?
有耳垂 Aa
精 子 卵 细 胞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第二十章《第3节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学设计
八年级学生在前期的生物学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生物的基本特征、遗传物质DNA等概念,为本章节的学习奠定了基础。然而,对于性状遗传的规律性,学生可能还较为陌生,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启发。此外,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但可能缺乏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2.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从简单的性状遗传案例入手,引导学生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并通过小组讨论、师生互动等形式,帮助学生掌握分离与组合原理。
3.针对遗传交叉实验这一难点,设计模拟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结果,从而深入理解遗传交叉的原理。在此过程中,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解答学生的疑惑。
4.引导学生运用遗传图解分析复杂的性状遗传现象,通过实例讲解、课堂练习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布置一道开放性思考题,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如:“假设有一种植物,其花朵颜色由基因控制,现有红色和白色两种基因。请你设计一个实验,探究这两种基因的遗传规律。”
5.推荐阅读:为学生提供一些关于性状遗传的拓展阅读材料,如科普文章、遗传学家的故事等,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
6.在线学习任务:利用学校提供的在线学习平台,让学生观看相关教学视频,完成在线测试,巩固所学知识。
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第二十章《第3节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性状遗传的概念,掌握性状遗传的规律性,能够运用遗传图解分析性状的遗传过程。
2.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能够运用基因的分离与组合原理解释性状的遗传现象。
3.学会使用遗传交叉实验的方法,探究性状遗传的规律性,提高实验操作与观察能力。
第3节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学设计
第3节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一、学习目标1、简述基因与性状的关系;2、区别基因和等位基因;3、区别基因型和表现型;4、区别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5、区别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6、说出配子在遗传中的作用;7、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学习重点1、等位基因的概念;2、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学习难点等位基因的分离随不同的配子传递给下一代。
自主学习一、性状表现决定于基因组成1、等位基因——在成对的基因中两个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如Aa,Bb等。
2、显性基因——在等位基因中占主导地位,得到表现的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
3、隐性基因——在等位基因中,得到表现,会被掩盖的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4、显性性状——由基因控制的性状,成对基因可能是显性基因(AA),也可能是等位基因(Aa)。
5、隐性性状——由基因控制的性状,成对基因必须都是隐性基因(aa)。
二、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6、在生物的传宗接代的过程中,(生殖细胞)是连接上下代的桥梁,是传递的唯一媒介,基因可随代代相传。
性状遗传的原因是控制性状的基因随着配子代代相传。
合作探究1、生物体表现出隐性性状时,则控制该性状的原因是()A、两个都是显性基因B、两个都是隐性基因C、必一为显性,一为隐性D、以上皆有可能2、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进行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有非甜玉米籽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却无甜玉米籽粒。
原因是()A、甜性性状是显性B、非甜性状是显性C、相互混杂D、相互选择3、黑色公羊与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了一只黑色小羊,则公羊、母羊和小羊的基因组成(白色基因是显性基因,用B表示,黑色基因是隐性基因,用b表示)是()A、BB、bb、bb B、bb 、Bb、bbC、Bb 、Bb 、bbD、bb、BB、bb4、在生活中一对有耳垂的夫妇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子女,有耳垂为显性性状,用B表示,无耳垂为隐性性状,用b表示,那么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A、BB 、BbB、BB 、bbC、Bb 、bbD、Bb、Bb当堂检测1、某细胞中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下列图解中正确的是()2、配子中所含染色体的数目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A、1/4B、1/2C、1倍D、2倍4、受精卵中成对出现的基因()A、全为隐性B、全为显性C、为一显性一隐形D、以上都有可能5、决定面颊上有酒窝的基因(D)为显性,决定无酒窝的基因(d)为隐性。
第20章第3节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课件(北师大版)
D.以上都有可能
8.小明能卷舌,母亲也能卷舌,但父亲不能卷舌。仅此, 是否可推出能卷舌基因是显性基因?为什么?
不能。 因为无论能卷舌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其 子女都有可能出现卷舌的现象。
23对
23对
生殖细胞染色体数 23条
受精卵染色体数
23对
23条 子 女
父母基因型
Aa × Aa
配子可能 A
aA
a
含有的基因
子女基因型 A A A a A a a a
子女表现型
规律
生物(人类)进行有性生殖时成对基因随成对 的染色体分离而相互分离,分别进入到不同的配子 (精子或卵细胞)中,独立地遗传给它的后代。
1.等位基因:
对在控
成对的基因中两个不同基因。
2.显性基因: 等位基因中占主导地位,能
够得到表现的基因(大写字母如:
A
a a
的的制 染,性 色成状 体对的 上的基 。基因
A表示)。
因是 位成
3.隐性基因:等位基因中没得到表现的基因(a)。 于 对
成存
4.显性性状: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5.隐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第二十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第3节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随堂训练
一对夫妇,一位双眼皮,一位单眼皮,生的 孩子双眼皮;另一对夫妇都是双眼皮,生的孩子 却是单眼皮,这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
父
母
一对夫妇,一位有耳垂, 一位无耳垂,生的子女有 耳垂;
而另一对夫妇都有耳垂, 却生了无耳垂的子女。
在遗传学中,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
基因型
பைடு நூலகம்AA
八年级生物上册《性状的遗传》教案、教学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课堂的开始,我将以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为什么会长得像我们的父母吗?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就能解答这个疑问。”接着,我会讲述一个关于家族遗传特征的实例,例如:“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双眼皮,母亲是单眼皮,他们的孩子既有双眼皮的,也有单眼皮的。这是为什么呢?”通过这个故事,引发学生对性状遗传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4.设计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遗传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5.注重课堂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1.导入新课:以一个家族遗传特征的实例作为导入,引发学生对性状遗传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知识讲解:通过讲解基因与性状的关系,引导学生理解遗传规律。结合实例,帮助学生掌握显性、隐性等遗传规律。
4.遗传与环境:阐述遗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性状表现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提出以下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1.举例说明生活中的遗传现象,讨论遗传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分析遗传图解,探讨遗传病的发生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2.学生在分析实际遗传问题时,可能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需要教师通过实例分析、指导,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3.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可能对遗传病等问题存在误解,需要教师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遗传图解的绘制和解读感到困惑,教师应耐心指导,逐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和观察能力。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案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案《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案《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案1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所授为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20章第3节的内容。
这节内容在初中和高中阶段都是主干知识,但却是初中教学的难点之一,涉及的概念较多,内容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
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等位基因之间、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以及配子在遗传中的作用,最后能够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如何让学生从宏观的“性状”表现了解到微观的“基因”在遗传中所起的作用,并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内容,是授课的关键。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简述基因和性状的关系;2、区别基因和等位基因,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基因型和表现型;3、说出配子在遗传中的作用;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找概念,锻炼认真阅读的良好习惯;2、通过精心设问,锻炼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3、通过分组展示汇报活动,锻炼表达能力;4、运用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和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规律。
解释生活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2、认同生物的性状表现是有其物质基础的,性状遗传是有规律可循的。
三、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绝大多数处在14—15岁的年龄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大脑机能正逐步完善,生理、心里不断发展。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掌握了“性状”和“相对性状”等概念,并知道了体细胞中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这对学习本节课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
但学生要从宏观的“性状”表现了解到微观的“基因”在遗传中所起的作用,并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内容仍具有一定的难度。
本节内容涉及的是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浓厚,积极性较高。
因此,教学设计应立足从学生基础出发,从实例出发,概念教学引导学生从感知到理解到提升认识,难点教学可采用小组讨论,合作互助等方式,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开展教学。
初中八年级生物教案-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节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优秀
第三节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
第二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十章第三节,包括两个内容:性状表现决定于基因组成、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本节是在学生理解和掌握了遗传与变异的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讲述性状遗传的规律性。
内容涉及的概念较多,是本章教学难点之一。
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等位基因之间、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以及配子在遗传中的作用,能够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二、学情分析
初二的学生虽然对新鲜事物有浓厚的兴趣和探索欲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对本节内容学起来会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通过提前发放导学案让学生复习上节相关概念以及预习后面内容有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区别基因和等位基因、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表现型和基因型
说出配子在性状遗传中的作用
简述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利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2、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性状遗传规律的活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合作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揭示性状的遗传规律,使学生认识性状遗传的本质,初步确立运用唯物主义世界的基本观点.
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增加学生对生物学和生活的关注和热爱
教学重难点:
重点:①等位基因的概念;
②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难点:等位基因分离随不同的配子传递给下一代。
四、教法:直观教学法、小组讨论法
五、学法:合作学习法、讨论法
六、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性状遗传具有一定的规律性
一、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解。
生物性状的遗传教案规律
生物性状的遗传规律一、课时安排本课程应在高中生物基础课程的生物遗传学板块中进行。
时间安排为两节课时,共90分钟。
二、教学目标本课程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和理解生物性状的遗传规律,包括单基因遗传和多基因遗传,以及遗传的性别影响、异位效应和其他遗传变异。
三、教学内容1.基因、等位基因和表现型2.单基因遗传:显性和隐性基因,孟德尔遗传规律,遗传分离和重新组合3.多基因遗传:Mendelian分布、多基因表现和基因互作4.遗传的性别影响:X连锁遗传和Y单染色体遗传5.遗传的异位效应:基因印记和父母贡献6.其他遗传变异: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和遗传测定等四、教学方法1.讲授:介绍生物性状遗传规律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案例分析:以实际例子进行遗传规律的解释和演示3.小组讨论:指导学生在小组内分析不同生物性状的遗传方式和原因4.个人研究:建议学生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或互联网搜索,进一步了解遗传规律和遗传学的应用五、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生物性状的遗传规律,包括单基因和多基因遗传、性别影响、异位效应和其他遗传变异难点:较为复杂的生物遗传学原理和遗传规律,需要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探索六、教学评估1.课堂测试:测试学生对所学知识和原理的掌握情况2.研究报告:要求学生通过查阅文献或自行实验,撰写关于遗传规律应用的研究报告3.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和分享关于生物性状遗传规律的理解和见解4.学生实验:设计具有探究性质的实验,评估学生对遗传规律的应用能力七、教学实施1.教学材料和器材:a.PowerPoint或黑板教学材料b.生物学教科书c.实验室器材(如果需要进行实验演示)d.互联网搜索材料2.先决条件:学生需要具备关于基因和DNA的基本知识3.教学过程:a.介绍单基因和多基因遗传规律b.解释遗传分离和重新组合的作用c.讨论基因互作和多基因表现d.分析遗传的性别影响和异位效应e.介绍其他遗传变异f.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g.进行实验演示和学生实验4.教学效果: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生物性状的遗传规律,并具备探究遗传规律和遗传学应用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杜集中心学校小组自主六环节学案设计人 2013年月日
八年级下册性状遗传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班组姓名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简述基因和性状的关系;
②区别基因和等位基因;
③区别基因型和表现型;
④区别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⑤区别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⑥说出配子在遗传中的作用;
⑦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2.能力目标:
①通过精心设问,培养、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②通过对性状遗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③通过资料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揭示性状的遗传规律,使学生认识性状遗传的本质,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世界的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
①等位基因的概念;
②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教学难点:
等位基因分离随不同的配子传递给下一代。
教学设计:
一、快乐自学;
概念:
等位基因
显性基因
显性性状
隐性基因
隐性性状
基因型和表现型
二.合作探究
父母的基因(如耳垂基因)是如何传递给子女的?
三、精彩展示:
一对有耳垂的夫妇,为什么会生一个无耳垂的子女呢?
四、点拨归纳:
1.性状表现决定于基因组成
2.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五、轻松演练:
1.下列哪位生物学家在豌豆杂交实验过程中发现了遗传规律()。
A、达尔文
B、孟德尔
C、袁隆平
D、林奈
2.一个人是有耳垂还是无耳垂,决定于这个人的()。
A、基因组成
B、染色体组成
C、DNA组成
D、蛋白质组成
3.受精卵中的成对基因()。
A、全部都是显性基因
B、一为显性基因,另一为隐性基因
C、全部都是隐性基因
D、以上均有可能
4.某人是无耳垂(隐性性状),那么他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基因是
()。
A、AA
B、aa
C、A或a
D、a
5.上一代把遗传物质传递给下一代是通过()
A、受精卵
B、配子
C、蛋白质
D、性状
6.A与a分别代表有耳垂和无耳垂的基因。
若亲代都有耳垂,其基因型均为Aa,试问其子代耳垂性状表现的比例是()。
A、3/4是有耳垂,1/4无耳垂
B、1/4有耳垂,3/4无耳垂
C、1/2有耳垂,1/2无耳垂
D、全部有耳垂
六、创新反思:
一对惯用右手的夫妻能不能生下一个左撇子?若他们再生一个孩子预测未来子女的有关基因型和性状表现。
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较难,大多数学生掌握不好。
它理论性较强,难度大,以前的老师也觉察到了。
所以我在本章的教学过程中重视讲解法的作用,对于一些学生难于探究的问题,我多借助讲解法的优势,并结合画图的方式进行讲述。
我优选了基础训练一部分题目,精讲精练,然后在布置一部分题目加深巩固。
特别是孟德尔定律的显隐性性状,以及后代中出现的几率,这部分题目最难。
还有根据表格来判断后代的显隐性性状和后代出现的几率,学生就是掌握的不好。
在课堂上我提出的问题让学生来解决,然后展开讨论,遇到不同的答案先不急于确定,让学生多提出不同的意见,最后学生实在没有了,我再公布答案,这样答对的学生更有自信,学生思维也得到了锻炼,加深了印象,这需要老师给予鼓励,不论是正确还是错误。
理越辩越明嘛。
一部分同学上课回答不好老师提出的问题,我也给与鼓励,让他考虑一番再作答,对于故意不学习的给予适当的批评,希望他改正学习态度。
对于上课中遇到冷场时,要反思是不是给予的题目较难,并找到课本上相应的内容再来理解一番;对于讨论的较热烈的场面要加以保护吧,在争论中知识掌握的更扎实,牢固。
如果讨论中完不成课我看也值,简单的地方加快节奏,调整一下教材内容。
通过对这部分复习,学生首先在基础知识方面有所加深,促进了学生能力的发展,读图能力,图解能力,教学内容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设计还算合理。
就是因为教材内容难,教师还是参与了讲解,学生的主体地位落实的不好,希望以后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