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状遗传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说课稿

合集下载

20.3《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案1

20.3《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案1

第3节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基因的组成和性状表现的关系;
2、掌握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型和表现
型等概念;
3、通过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基因的组成和性状表现的关系;;
2、通过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三、教学难点
1、通过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电教手段、实验教具
多媒体
五、教学过程设计
母亲,一条来自父亲。

位于染色体
子的?(指导学生学习课本
提出问题:。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北师大版八年级生物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掌握性状遗传的基本概念和术语。

2.了解性状遗传的规律性。

3.能够解释和描述常见的遗传现象。

4.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遗传基本概念的讲解和理解。

2.遗传现象的实验探究和解释。

3.遗传规律的总结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遗传基本概念和性状遗传规律。

2.实验法:设计简单的遗传实验,帮助学生理解遗传现象。

3.探究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发现和总结遗传规律。

四、教学内容1.遗传基础知识介绍。

–基因、染色体和基因型、表现型的概念。

–显性遗传和隐性遗传的区别。

–伴随遗传和基因互换的概念。

2.性状遗传的探究。

–性状遗传的实验设计和观察方法。

–一、二代的基因型、表现型和比例的推算。

–性状遗传规律的总结和应用。

3.常见的遗传现象。

–单因素遗传和多因素遗传的比较。

–对偶基因和基因多态性的概念。

–杂交和自交的区别。

4.遗传病的介绍。

–常见的遗传病的类型和表现特点。

–预防与治疗的措施。

五、教学步骤第一步:引入通过生活实例或图片,介绍遗传的概念和遗传现象。

第二步:讲授讲解遗传基本概念和性状遗传规律,并与学生讨论相关问题。

第三步:实验设计简单的实验或给出实验数据,帮助学生理解遗传现象和推算基因型、表现型比例。

第四步: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发现遗传规律,并总结应用到生活中的例子。

第五步:归纳归纳总结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和难点,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

第六步:拓展介绍遗传病的知识,并展开相关讨论。

第七步:复习通过小测验、课外作业等方式巩固和复习本节课的知识点。

六、教学评估1.通过课堂教学和小测验等方式,测评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2.根据学生的表现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3.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和交流,以增强学生的学科兴趣和创新意识。

七、教学反思以学生为中心,通过探究法和实验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同时,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相关术语和规律,以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第三节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案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三节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案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第3节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学目标:1.简述基因和性状的关系。

2.区分基因和等位基因、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表现型和基因型。

3.说出配子在遗传中的作用。

4.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5.通过揭示性状的遗传规律,认识性状遗传的本质。

教学重难点:重点:1.等位基因的概念。

2.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难点:等位基因分离随不同配子传递给下一代。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基因在体细胞内成对存在。

性状表现与基因组成有什么关系呢?为什么有些亲代的性状在子代中没有得到表现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就会找出答案。

听讲,思考问题。

创设问题,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二、问题引导探究新知(一)性状表现决定于基因组成1.孟德尔发现了遗传规律展示孟德尔图像及其成就。

讲解孟德尔高茎和矮茎豌豆杂交实验。

2.基因与性状的关系(1)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听讲、识记,了解孟德尔在遗传研究中的重要成就。

通过“名人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展示人的某一相对性状的图片(如耳垂的有无),指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第102页相关内容,回答问题:①一般情况下怎么表示有无耳垂的基因?②什么是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显性性状、隐性性状?阅读教材,小组合作,回答问题:①一般情况下,我们用英文字母的大小写(如A、a)表示控制有无耳垂的基因。

②在成对的基因中,两个不同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在等位基因中,能得到表现的基因称为显性基因,没有表现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称为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称为隐性性状。

通过观察人的相对性状引入,贴合学生生活,学生乐于接受。

通过自主阅读、讨论、交流、回答,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

③控制耳垂有无的基因组合有哪几种?分别表现为什么性状?④什么是基因型和表现型?(2)针对学生的回答作出简单评价,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①由于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成对的基因不同才出现了等位基因。

一等奖教学设计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

一等奖教学设计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是义务教育教科书《生物学》(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20章第3节。

本节课涉及的新概念较多,内容抽象,是本章的教学难点。

本节既是上一节“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的延续,又是下一节“人的性别遗传”的基础,同时也是高中生物知识的重要铺垫,所以本节知识在教材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核心内容。

据《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主题部分,要求教师帮助学生形成的重要概念有:“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基因携带的遗传信息是可以改变的”。

结合教材分析,将本节课的重要概念确定为:“遗传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具有规律性”。

二、教学对象分析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学生已经建立了“有性生殖后代是亲本的两性生殖细胞形成受精卵发育而来”、“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构成”、“基因是包含遗传信息的DNA片段,是控制性状的基本遗传单位”等概念,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本节课内容抽象,初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尚未成熟,不易理解,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联系生活实例,或运用直观教学手段,通过类比、图例等方式化抽象为形象。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描述基因和性状的关系。

2.区别基因和等位基因。

3.说明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

4.区别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5.说出配子在遗传中的作用。

6.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二)过程和方法1.通过精心设问,培养、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自主学习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通过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类比及知识迁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揭示性状的遗传规律,使学生认识性状遗传的本质,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世界的基本观点。

2.通过介绍孟德尔的科学探索之路,使学生认同科学发展需建立在一代代人的不断奋斗之上。

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等位基因的概念;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性状遗传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教案附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性状遗传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教案附教学反思

性状遗传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教学目标:1、能够简单描述基因与性状的关系2、知道基因与等位基因的关系3、知道生物性状的基因型和表现型4、能够明白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之间的关系5、能够明白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之间的关系6、知道基因随配子(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7、能够用图解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8、能够分析生活中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与隐性的关系,并且能够根据性状把生物的基因(该相对性状)组成分析表达出来9、学生通过调查遗传现象、分析遗传现象,从而学会调查、锻炼分析问题的能力10、生要逐渐学会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在实践中感受知识的重要性、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重点和难点:1、等位基因的概念2、基因随配子(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3、用图解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4、分析生活中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显性与隐性的关系,并且根据性状(该相对性状)把生物的基因组成分析表达出来重点和难点的解决办法:1、采用现存的教学挂图2、采用自制的简易教学用具3、采用学生的调查资料4、采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述法、调查、分析法、讨论法课前准备:1、自制等位基因等简易教学用具2、安排学生周末回家调查自己的父亲、母亲和自己的耳有没有耳垂,并做好记录3、学生小组课前准备乒乓球8个,其中4个写上A,4个写上a;2个小纸盒4、学生复习《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5、制作多媒体课件计划课时:2课时课的设计思路:1、教师与学生共同回顾《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2、提出等位基因的概念3、给学生推出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以及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4、讲述一个性状的基因组成和性状表现的关系5、学生发布自己的课前调查结果6、通过学生发布调查结果,会发现有的同学和父母的性状完全相同,有的同学和父亲或者母亲的性状相同,而有的同学和父母的性状完全不同。

此时可以让学生思考,甚至提出一些疑问,从而激发学生共同去探索问题,也可以给一点时间让学生尝试解答提出的疑问7、师生共同学习基因随配子(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之后让学生进行讨论、交流运用刚才所学知识能否解释自己和父母之间性状的关系8、到此,学生可以根据父母的基因组成分析得出后代的基因组成和后代的性状表现。

八年级生物上册《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案、教学设计

八年级生物上册《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案、教学设计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性状遗传规律的理解和应用,遗传图解的绘制与分析。
2.难点:孟德尔遗传规律中分离和组合的原理,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复杂关系。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采用启发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他们自主探索性状遗传的规律性。
2.提问方式:通过提问“为什么我们会和父母长得像?”“遗传现象是如何发生的?”等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导入新课:在学生产生疑问的基础上,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
(二)讲授新知
1.基本概念:讲解基因、染色体、性状等基本概念,阐述它们之间的关系,为学生理解遗传规律打下基础。
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如豌豆杂交实验、果蝇遗传实验等,让学生亲身感受遗传规律。
5.案例分析:分析常见遗传疾病的遗传方式,让学生了解遗传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6.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遗传规律在农业、医学等领域的应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7.课堂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性状遗传的规律性和实际应用。
1.认知水平:学生对基因、染色体等基本概念有一定了解,但可能对性状遗传的规律性掌握不够深入,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践活动加以引导和巩固。
2.兴趣点:学生对生活中的遗传现象充满好奇,如亲属间的相似长相、遗传疾病等。可以利用这些兴趣点,激发学生学习本章节的热情。
3.思维特点:八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逐渐增强,但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将抽象的遗传规律具体化、形象化,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动画、视频等,将抽象的遗传概念形象化,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

第3节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学设计

第3节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学设计

第3节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一、学习目标1、简述基因与性状的关系;2、区别基因和等位基因;3、区别基因型和表现型;4、区别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5、区别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6、说出配子在遗传中的作用;7、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学习重点1、等位基因的概念;2、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学习难点等位基因的分离随不同的配子传递给下一代。

自主学习一、性状表现决定于基因组成1、等位基因——在成对的基因中两个的基因称为等位基因。

如Aa,Bb等。

2、显性基因——在等位基因中占主导地位,得到表现的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

3、隐性基因——在等位基因中,得到表现,会被掩盖的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

4、显性性状——由基因控制的性状,成对基因可能是显性基因(AA),也可能是等位基因(Aa)。

5、隐性性状——由基因控制的性状,成对基因必须都是隐性基因(aa)。

二、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6、在生物的传宗接代的过程中,(生殖细胞)是连接上下代的桥梁,是传递的唯一媒介,基因可随代代相传。

性状遗传的原因是控制性状的基因随着配子代代相传。

合作探究1、生物体表现出隐性性状时,则控制该性状的原因是()A、两个都是显性基因B、两个都是隐性基因C、必一为显性,一为隐性D、以上皆有可能2、纯种甜玉米和纯种非甜玉米进行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甜玉米果穗上有非甜玉米籽粒,而非甜玉米果穗上却无甜玉米籽粒。

原因是()A、甜性性状是显性B、非甜性状是显性C、相互混杂D、相互选择3、黑色公羊与一只白色母羊交配,生了一只黑色小羊,则公羊、母羊和小羊的基因组成(白色基因是显性基因,用B表示,黑色基因是隐性基因,用b表示)是()A、BB、bb、bb B、bb 、Bb、bbC、Bb 、Bb 、bbD、bb、BB、bb4、在生活中一对有耳垂的夫妇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子女,有耳垂为显性性状,用B表示,无耳垂为隐性性状,用b表示,那么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A、BB 、BbB、BB 、bbC、Bb 、bbD、Bb、Bb当堂检测1、某细胞中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下列图解中正确的是()2、配子中所含染色体的数目是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A、1/4B、1/2C、1倍D、2倍4、受精卵中成对出现的基因()A、全为隐性B、全为显性C、为一显性一隐形D、以上都有可能5、决定面颊上有酒窝的基因(D)为显性,决定无酒窝的基因(d)为隐性。

北师大版八上生物 20.3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 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八上生物 20.3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 教案设计

教学设计《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简述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型和表现型等七个概念。

明确Aa为等位基因,A基因掩盖了a基因,所以A基因为显性基因,a基因为隐性基因;所以Aa表现为显性性状。

(2)能够根据基因型(基因组成)判断生物的表现型(性状表现);根据表现型推断基因型。

(3)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2、能力目标:(1)通过对“七个概念”的概念展示,训练语言表达能力。

(2)设置“为什么一对双眼皮(Aa)的夫妇会生出一个单眼皮(aa)的孩子呢?”,通过探究锻炼逻辑推理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了解性状遗传的本质,初步体验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①等位基因、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②根据基因型判断表现型,根据表现型推断基因型。

③基因随配子传递给下一代的图解(即遗传学图解)。

2.难点:①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②基因随配子传递给下一代的过程中,染色体及位于染色体中的基因的行为。

三、教学准备:微课、PPT、透明和红色的硬纸片。

四、教学过程:要注意些什么?孩子的基因型及其比例,孩子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三、课堂检测三、课堂检测。

导练。

导疑。

四、总结、作业谈收获板书提纲:遗传规律: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的两条染色体上,一个来自父方,另一个来自母方,在形成配子时彼此分离,基因随着配子(生殖细胞)的结合传递给下一代。

六、教学反思:。

性状遗传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教学设计与反思

性状遗传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教学设计与反思

第3节性状遗传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教学设计)授课人教学目标1.能够简述描述基因与性状的关系;2.知道基因与等位基因的关系;3.知道生物性状的基因型和表现型;4.能够明白显性基因与隐性基因之间的关系;5.知道基因随配子(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6.能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教学重点等位基因的概念教学难点基因随配子(生殖细胞)传递给后代教学方法讲述法、分析法、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导入1、温故知新:什么是性状?什么是相对性状?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2、以“小骏的烦恼”引出本节主题——第3节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第1课时根据已有知识回答了解孟德尔孟德尔是奥地利植物学家,1865年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是现代遗传学之父,是遗传学这门重要学科的奠基人。

他创立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定律。

1一、性状表现决定于基因组成等位基因显性基因、显性性状、隐性基因、(一)认真阅读P102的相关内容:1.找概念:①显性基因②隐性基因③等位基因④显性性状⑤隐性性状⑥基因型⑦表现型2.思考:(1)显性基因、隐性基因如何表示?(2)等位基因如何判断?(二)基因控制生物性状遗传学认为,性状表现是由相应的特定基因控制的。

如人的有耳垂的性状是由有耳垂的基因(A)决定的,无耳垂的性状是由无耳垂的基因(a)决定的。

一个人是有耳垂还是无耳垂,决定于这个人的基因组成。

(三)1、展示图片,引出等位基因的概念。

(位于一对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两个不同基因)2、进一步引出显性基因的概念和与显性性状之间的关系;隐性基因的概念和与隐性性状之间的关系。

3、像等位基因那样,它表现出什么性状?4、根据实例讲解基因型和表现型。

(基因型是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如AA、Aa、aa等;表现型是生物个体的某一具体性状表现,如有耳垂、无耳垂等)(四)学以致用:1、在下列基因组合中,表现出相同性状的是( )A.Ee和EE B.EE和ee C.Ee和Ff D.Ee和ee2、下列图解能正确表示等位基因的是()学生自主预习寻找答案举例学生根据之前的预习对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加深理解。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第一课时)讲述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第一课时)讲述

父 父母的基因 亲 生殖细胞 的基因 受精卵可能 具有的基因 儿子(或女 儿)的基因 和性状
有 耳 垂
母 亲
无 耳 垂
有耳垂
有耳垂
无耳垂 无耳垂
活动:预测一对夫妇所生子女的 性状表现
我来用:怎样判断性状的显性与 隐性
• 1在人类中,左利手(惯用左手)与右利手( 惯用右手)是一对相对性状,由等位基因R-r 控制。一对右利手的夫妇,生了一个左利 手的子女。
2 等位基因
定义:成对的基因中,两个不同的基 因。控制生物的相对性状。
A
a
B
b
3 基因型和表现型
基因型: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如AA,BB等。 表现型:生物个体的某一具体的性状表现。
基因型AA或Aa
基因型aa
遗传物质是怎样传递的呢?
父亲 母亲
精子
受精
生长 发育
受精卵 卵细胞
新个体
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第三节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
学什么
• • • • • • •
学习目标
1、简述基因和性状的关系, 2、区别基因和等位基因。 3、区别基因型和表现型。 4、区别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5、区别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6、说出配子在遗传中的作用。 7、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 传规律。
我来学
孟德尔 (1822-1884) 孟德尔是现代遗传学之父, 是这一门重要生物学科的奠 基人。他于1865年发现遗传 定律。孟德尔进行了长达8年 的豌豆实验。通过人工培植 这些豌豆,对不同代的豌豆 的性状和数目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计数和分析。发 现了生物遗传的基本规律,并得到了相应的数学关系 式。人们分别称他的发现为“孟德尔第一定律”和 “孟德尔第二定律”,它们揭示了生物遗传奥秘的基 本规律。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案1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案1

课题:第3节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一、教学目标1、了解基因的组成和性状表现的关系;2、掌握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型和表现型等概念;3、通过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了解基因的组成和性状表现的关系;;2、通过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三、教学难点1、通过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学习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第3节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一、性状表现决定于基因组成1、等位基因2、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3、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复习:什么是性状?什么是相对性状?导入:染色体在体细胞种是成对存在的,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母亲,一条来自父亲。

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在体细胞中也是成对存在的。

那么成对存在的基因是怎样控制性状的表现呢?同学们:奥地利植物学家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解释了性状遗传的规律。

我们用有无耳垂的例子来说明。

请大家学习课本P102页的内容,并学习什么叫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基因型和表现型等概念?老师运用课件,加深学生的理解。

主动思考和回答问题:学生主动思考、讨论。

并能把各个概念找出。

六、练习判断下列描述的正误(请在正确的描述后的括号内打“√”,在错误的描述后的括号内打“×”)。

(1)在遗传过程中,父亲的基因遗传给儿子,母亲的基因遗传给女儿 。

( )(2)隐性性状是指不能表现出来的性状。

( ) (3)能够遗传的性状都是显性性状。

( )(4)基因型不同的生物体,其表现型有可能相同。

( ) 七、板书设计第3节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一)性状表现决定于基因组成 1、等位基因2、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3、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4、基因型和表现型 (二) 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4、基因型和表现型二、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老师提出问题:父母亲的性状是如何通过配子的基因传递给孩子的?(指导学生学习课本P103页的内容)并讨论找到以下问题的答案1、什么是配子?配子在遗传中有什么作用?2、在生殖发育过程中,体细胞与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怎样变化的?3、受精时,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意味着什么?成对的基因又发生了什么变化?老师运用课件,把基因的分离和组合过程给予演示。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案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案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案《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案《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案1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所授为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20章第3节的内容。

这节内容在初中和高中阶段都是主干知识,但却是初中教学的难点之一,涉及的概念较多,内容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

教学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了解等位基因之间、基因和性状之间的关系,以及配子在遗传中的作用,最后能够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如何让学生从宏观的“性状”表现了解到微观的“基因”在遗传中所起的作用,并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内容,是授课的关键。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简述基因和性状的关系;2、区别基因和等位基因,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基因型和表现型;3、说出配子在遗传中的作用;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找概念,锻炼认真阅读的良好习惯;2、通过精心设问,锻炼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3、通过分组展示汇报活动,锻炼表达能力;4、运用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和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的规律。

解释生活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讨论、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增强团队合作意识;2、认同生物的性状表现是有其物质基础的,性状遗传是有规律可循的。

三、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绝大多数处在14—15岁的年龄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大脑机能正逐步完善,生理、心里不断发展。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掌握了“性状”和“相对性状”等概念,并知道了体细胞中染色体与基因的关系,这对学习本节课起到了一定的铺垫作用。

但学生要从宏观的“性状”表现了解到微观的“基因”在遗传中所起的作用,并从中总结出规律性的内容仍具有一定的难度。

本节内容涉及的是学生身边的生活现象,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浓厚,积极性较高。

因此,教学设计应立足从学生基础出发,从实例出发,概念教学引导学生从感知到理解到提升认识,难点教学可采用小组讨论,合作互助等方式,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开展教学。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20.3《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优秀教学案例

北师大版生物八年级上册20.3《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优秀教学案例
2.组织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中的表现,找出不足并加以改进。
3.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等遗传现象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遗传现象。
3.小组合作: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使学生在互动中获取知识,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4.遗传图解的应用:通过讲解和练习遗传图解,使学生掌握遗传图解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运用图形化工具分析问题的能力。
5.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爱生命,关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使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同时,得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提升。
3.讲解可遗传变异与不可遗传变异:分析两者之间的区别,使学生明确变异的类型。
4.运用遗传图解,分析实例中的遗传过程,让学生掌握遗传图解的方法和技巧。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布置讨论任务: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讨基因的显性与隐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小组内进行讨论,分享彼此的理解和观点,互相解答疑问。
2.提问:“你们知道遗传是如何进行的吗?基因的显性与隐性有何区别?”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
3.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如细胞的基本结构、遗传与变异的概念,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讲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通过具体实例,解释基因的显性与隐性及其表现形式。
2.介绍性状遗传的规律性:阐述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引导学生理解性状遗传的规律性。
3.通过对性状遗传规律性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生物世界的奥秘,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性状遗传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说课稿

性状遗传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说课稿

性状遗传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说课稿《性状遗传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说课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简述基因和性状的关系;②区别基因和等位基因;③区别基因型和表现型;④区别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⑤区别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⑥说出配子在遗传中的作用;⑦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2.能力目标:①通过精心设问,培养、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②通过对性状遗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③通过资料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目标:通过揭示性状的遗传规律,使学生认识性状遗传的本质,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世界的基本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①等位基因的概念;②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难点:等位基因分离随不同的配子传递给下一代。

三.教学方法:讲述法、调查、分析法、讨论法四.教学过程1.复习:2.引入:通过课件的演示说明孟德尔个人及其对遗传学的意义。

引入新课提出问题授课(一)性状表现决定于基因组成学生阅读教材P105 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a)什幺是等位基因?b)什幺叫显性基因?什幺叫隐性基因?c)什幺叫显性性状?什幺叫隐性性状?d)显性基因和显性性状的关系?隐性基因和隐性性状的关系?[来源:学,科e)什幺叫基因型?什幺叫表现型?它们有怎样得关系?总结概念:1.等位基因2.显性基因,显性性状,隐性基因,隐性性状3.基因和性状的关系引导启发:根据前面所讲的“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在体细胞中是成对的”,控制耳垂的这对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可以有几种情况?再根据刚才所讲的,这三种情况中,哪些表现出显性性状(有耳垂)?哪些表现出隐性性状(无耳垂)?总结概念:基因型。

表现型。

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

(二)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过渡:父亲的右耳垂基因或者母亲的无耳垂基因是如何传递给孩子的?生阅读教材P106 第一自然段,并讨论找到以下问题的答案1.什幺是配子?2.配子在遗传中有什幺作用?3.在生殖发育过程中,体细胞与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是怎样变化的?受精时,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意味着什幺?4.成对的基因又发生了什幺变化?教师总结:师生共同分析什幺情况下一对有耳垂的夫妇可能生出无耳垂的子女?用遗传图解分析解答问题:亲代Aa(有耳垂)×Aa(有耳垂)配子类型Aa(精子)Aa(卵细胞)子代基因型AAAaAaaa子代表现型有耳垂有耳垂有耳垂无耳垂结论:这对夫妇分别可产生两种类型的配子,即A 和a,当含无耳垂的精子a 和无耳垂卵细胞a 结合时,其子女将表现出无耳垂。

【市说课比赛】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说课课件

【市说课比赛】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说课课件

3、小组合作探究二:类比模型完善和展示
3、小组合作探究二:简化类比模型
可用简单的点和线来代表基因和染色体,用 X型的线代表具有姐妹染色单体的染色体
简化模型,提高模型的可操作性。
五、教学过程
合作探究3 合作探究2 合作探究1 创设情境
4、小组合作探究三:类比模型转化为概念模型
培养学生应用图解解释说明问题的能力, 达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的重要概念
1 从童星和身边同学的性状入手 ,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性和积极性 。
2 把教材中“有无耳垂”变为 同学更为熟悉的“单双眼皮”, 并围绕这主线的对概念层层建构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3 利用情感提升,培养学生感恩 父母、珍爱生命、积极向上的情感
操千曲尔后晓声 观千剑尔后识器
——刘勰
谢 谢!
xxxxxxx中学 xxx
三、教学目标
•说出配子在遗传中的作用。 知识目标 •用遗传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通过逻辑推理法构建类比模型和概念模型掌握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能力目标 •运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解释生活中出现的相关 现象和问题。
情感态度 价值观目

• 使学生了解生命个体的独特性和生物的遗传性,培 养学生感恩父母、珍爱生命积极向上的情感。
创设情境
1、观察回答两张童星照和一张班级同学照的眼皮性状
调 动 学 生 的 学 习 兴 趣 和 积 极 性
从 童 星 和
身 边 同 学
的 性 状 入
手 ,
五、教学过程
合作探究1 创设情境
2、小组合作探究一:类比模型构建来自评价2、小组合作探究一:类比模型修正和展示
在模型的建构中帮助学生达成 “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的概念

20章《第3节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 教案2

20章《第3节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 教案2

《第3节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简述基因和性状的关系;2、区别基因和等位基因;3、区别基因型和表现型;4、区别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5、区别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6、说出配子在遗传中的作用;7、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二)能力目标1、通过精心设问,培养、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2、通过对性状遗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3、通过资料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揭示性状的遗传规律,使学生认识性状遗传的本质,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世界的基本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1、等位基因的概念;2、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3、等位基因分离随不同的配子传递给下一代。

三、教学过程复习:什么是性状?(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总称为相对性状)染色体在体细胞种是成对存在的,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母亲,一条来自父亲。

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在体细胞中也是成对存在的。

基因就是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表现。

引入:通过课件的演示说明孟德尔个人及其对遗传学的意义。

引入新课:孟德尔是德国的一个传教士,他通过对豌豆认真、科学、仔细的研究,发现了遗传学的两个基本规律,也说明了前面我们学习的你和你们父母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差异的原因。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性状遗传的基本规律。

提出问题:我们以自己的身体为例,认识自己身上的性状,以此为例来说明遗传的规律。

现在有这么一个例子:一对夫妇,一位有耳垂,一位无耳垂,生的孩子有耳垂;另一对夫妇都有耳垂,却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

这是为什么?前面我们学习了性状由基因控制,而体细胞种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这成对的基因怎样控制生物性状呢?(一)性状表现决定于基因组成生阅读教材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什么是等位基因?什么叫显性基因?什么叫隐性基因?什么叫显性性状?什么叫隐性性状?显性基因和显性性状的关系?隐性基因和隐性性状的关系?什么叫基因型?什么叫表现型?它们有怎样得关系?遗传学认为,性状表现是由相应的特定基因控制的。

20.3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学设计新版北师大版8

20.3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学设计新版北师大版8

《性状遗传有必定的规律性》教课方案班级科目生物上课时间1.简述基因型和生物性状的关系;并能举例说明基因和等位基因等有关看法的关系;2.经过活动认识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以及辨识出一对基因在染色知识与能力体得地点;学会依据生物的性状表现,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3.学会依据生物的性状表现,写出生物的基因型。

教课目标经过精心设置的一系列问题,锻炼学生的逻辑思想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经过认识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使学生认识性状遗传的实质,培感情态度养学生运用唯心主义世界观认识世界的基本看法和学生的科学精与价值观神。

教课要点难点要点:①等位基因;②基因型与表现型的关系;③活动:制作一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使其理解一平等位基因在一对染色体上的地点。

2. 难点:①等位基因与基因型的关系②一平等位基因在一对常染色体上的地点。

教课过程环节一:复习:什么是性状?什么是相对性状?导入:一对夫妻,一位有耳垂, 一位无耳垂 , 生的儿女有耳垂;而另一对夫妻都有耳垂,却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儿女?导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性状遗传有必定的规律性环节二:激发兴趣,学习新课1.展现学习目标(1)简述基因型和性状的关系;(2)差别基因和等位基因;(3)差别基因型和表现型;(4)差别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5)差别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2.向学生介绍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3. 经过展现染色体和一系列的问题一步一步指引学生形成等位基因、显性基因、隐性基因的看法。

察看一对染色体。

系例问题:(1)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什么?(2)基因位于细胞的什么地方?(3)什么是一对染色体?(4)什么叫做一平等位基因?4.找一找,数一数。

稳固本环节的知识点环节三:寓教于乐,自主学习1. 给我们 AA, aa 这样两个同样的基因取个名字吧?引出“表现型”和“基因型”的知识点。

2.表现型和基因型的看法基因型:在遗传学中,生物个体的基因构成,如AA、Aa、 aa 等用字母表示的,叫做这个个体的基因型。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第一、二课时)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第一、二课时)
观察
思考、讨论、绘图
思考,完成填图
汇报
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提问:现在可以解释为什么双眼皮的父母生出了单眼皮的孩子吗?
组织学生绘制遗传图解。
组织学生汇报
总结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思考
讨论、完成遗传图解
汇报
归纳,总结
结束
布置课下作业:结合P99的调查表分析自己家族的一种性状遗传,写出每个人的基因型。分析自己是如何获得这种基因型的。
课题名称: 第20章 第三节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第一课时)




知识目标
1.区别基因和等位基因、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表现型和基因型。
2.能说出配子在遗传中的作用。
能力目标
利用已学过的知识尝试解释遗传问题,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表达、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揭示性状的遗传规律,使学生认识性状遗传的本质,初步确立运用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世界的基本观点。
课下完成
板书设计:
第三节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
一 性状表现决定于基因组成
显性基因 控制 显性性状
1.等位基因
隐性基因 控制 隐性性状
2.基因型与表现型
二 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1.成对的基因分别位于成对染色体上。
2.成对的基因在形成配子时相互分离。
3.基因随着配子的结合传递给下一代。
课题名称: 第20章 第三节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3.等位基因的概念
4.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教学难点
等位基因分离随不同的配子传递给下一代
教学方法
讲授与讨论相结合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性状遗传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说课稿
《性状遗传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说课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简述基因和性状的关系;
②区别基因和等位基因;
③区别基因型和表现型;
④区别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⑤区别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⑥说出配子在遗传中的作用;
⑦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2.能力目标:
①通过精心设问,培养、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②通过对性状遗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③通过资料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揭示性状的遗传规律,使学生认识性状遗传的本质,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世界的基本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①等位基因的概念;
②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难点:等位基因分离随不同的配子传递给下一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