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暑期新九语)第2讲《诗词鉴赏二》2019年8月5日

合集下载

19版高考第二部分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知识清单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Word版含解析-语文备课大师【全免费】

19版高考第二部分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知识清单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Word版含解析-语文备课大师【全免费】

落下斑驳的月影, 清澈的泉水在青白的 石头上潺潺流过, 发出悦耳的响声。 这 两句诗写景状物由高到低,动静结合, 诗句所描写的景致很好地体现了作者 对山中景物流连忘返的心情 (3)白描。白描就是用最朴素、最简练 的笔墨,不事雕饰,不加烘托,抓住描 写对象的特征, 如实地勾勒出人物、 事 件与景物的情态画面 (4)细节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着重刻 画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等细节,而 使人物形象丰满、鲜明、生动。如赵师 秀的《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 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 棋子落灯花。 ”最后一句就是典型的细 节描写。 诗人等着朋友如约前来, 左等 右等,朋友还不来,已经过了夜半了。 百无聊赖之际, 便自娱自乐, 一个人摆 棋谱玩。一个“敲”,一个“落”,传 神地刻画出诗人看似悠闲, 实则因久等 不至而产生的焦虑心理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所表示的意 议论 见。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这是诗的后两句,点出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 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直抒胸臆, 是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 事 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 如 苏轼《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 凉。 ”作者感情如江河直下, 直抒对亡 妻的怀念之情 间接抒情包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托 物言志)和借古讽今(见下表)和情景交 融 表达作者强烈的爱 (1)借景抒情是作者通过对某种景物的
本是一种国画技法,一般是在 需要强调的地方浓墨重彩,使 渲染 画面形象的某一方面更为突 出。用于艺术创作,就是从正 面着意描写
家雨”“处处蛙”渲染一种 气氛,衬托夜的深和夜的静。 韦应物的《赋得暮雨送李胄》 中的“微雨”“暮钟”“漠 漠”“冥冥”“浦树远含 滋”都是在渲染一种离别时 伤感的气氛

(2019年暑假新八语)第3讲《古诗文阅读指导3》2019年8月7日

(2019年暑假新八语)第3讲《古诗文阅读指导3》2019年8月7日

第3讲《古诗文阅读指导3》一知识概要上节课我们讲解了诗词鉴赏中思想情感这部分内容的解题技巧,这节课我们继续讲解诗词鉴赏中写法技巧的鉴赏解题方法。

(试题回放)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问题】: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

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常见提问形式:1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技巧或写作手法)?或就某一诗句表现手法(修辞手法)的分析。

2.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或要求从情景关系角度对诗歌(诗句)进行赏析。

3:这首诗是怎样构思的?或要求分析诗歌的构思之妙。

【知识联系】1.表现手法包括联想、想象、象征、渲染、抑扬、对比、烘托衬托、以乐写哀、以小见大、比兴等。

2.诗歌中常见的表达方式:记叙(记叙描写顺序:远——近大——小高——低俯——仰虚——实动——静)描写(描写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实写、虚写、正面、侧面、反面,描写还包括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有声有色、白描等。

)抒情(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间接抒情则有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

)3.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用典、互文、反复等。

4.思路结构方面的术语包括照应、铺垫、承上启下、层层深入、卒章显志、画龙点睛等。

答题步骤:答题步骤:(1)纵观全诗,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3)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二、典型例题例题1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中考模拟题)华清宫(吴融)四郊飞雪暗云端,惟此宫中落便干。

绿树碧檐相掩映,无人知道外边寒。

过华清宫(李约)玉辇升天人已尽,故宫惟有树长生。

君王游乐万机轻,一曲霓裳四海兵。

(1)两首诗描写了不同时期的华清宫,请指出它们主要运用哪种相同的表现手法,并作简要说明。

例题2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

(2019暑期新九语)第1讲《诗词鉴赏一》2019年8月3日

(2019暑期新九语)第1讲《诗词鉴赏一》2019年8月3日

第1讲《诗词鉴赏(一)》一、知识概要:考情分析:古诗词鉴赏作为文学作品欣赏的内容之一,成为中考必备的一类题型。

考查的内容较多是常识记忆、画面描述、内容品读,常就情感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作一些理解分析;题型以填空和简答为主,主客观兼顾,思维创新、弘扬个性的开放题成为常态。

理清一些鉴赏的思路,点拨指导解题的技巧,加强有效的训练,才能提高得分率。

二、鉴赏思路点拨及方法指导(一)鉴赏字词1.动词。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修饰语。

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也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

3.特殊词。

在诗文中,有一些词本身与众不同,我们能很快找到它们:(1)叠词。

叠词作用不外两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

如“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其一》刘禹锡)(2)表颜色的词。

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

欣赏时,可以抓住能表现色彩组合的字眼,体会诗歌的浓郁的画意与鲜明的节奏。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中,黄、翠、白、青四种颜色,点缀得错落有致,而且由点到线,向着无限的空间延伸,画面静中有动,富有鲜明的立体节奏感。

(二)鉴赏诗句鉴赏的诗句一般都是诗人精心提炼的名言、警句。

它是诗歌中最富有艺术魅力、能非常生动精确地表达情感和主旨、具有高度的典型性、能引起后人共鸣的句子。

(三)品味语言风格古诗中常见的语言特点有以下用语:1、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

如“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2、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不加修饰。

如陶渊明的诗歌。

3、绚丽:其特点是富丽的辞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情思。

如李商隐的诗歌。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课《梅岭三章》说课稿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课《梅岭三章》说课稿

九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第2课《梅岭三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梅岭三章》是九年义务教育语文部编版下册第二课的内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描绘了梅岭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诗文内容,分析诗中的意象,品味诗中的词句,以及体会诗人的情感。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培养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诗词鉴赏基础,他们对于古典诗词的语言、结构和表达技巧有一定的了解。

但同时,他们也面临着课业压力大、学习任务重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理解和欣赏诗文,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诗文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品味诗中的词句。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文内容,分析诗中的意象,品味诗中的词句。

2.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培养他们的语文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梅岭的美丽景色,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文内容。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以梅岭的美丽景色为切入点,引导学生进入诗文的学习。

2.自读: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文,理解诗文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

3.讲解:对诗文进行详细讲解,分析诗中的意象,品味诗中的词句。

4.探讨:学生进行合作探讨,交流对诗文的理解和感悟。

5.赏析:引导学生欣赏诗文的优美词句,体会诗人的情感。

6.总结:对本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文中的意象和诗人的情感。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应突出诗文的主题,展示诗中的意象和诗人的情感。

可以采用关键词的形式,将诗文的主要内容呈现在黑板上,方便学生理解和记忆。

2019版高考总复习语文文档:第二部分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精讲 Word版含解析

2019版高考总复习语文文档:第二部分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精讲 Word版含解析

(一)古代诗歌中14类语言特色精讲(二)唐宋主要诗人的语言风格特点古代诗歌中6大类意象集释1.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1.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学案二掌握7大题材,运用要领解读诗歌课时跟踪练1.[送别怀人诗]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

送韩十四江东觐省①杜甫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

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

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

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

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句“老莱衣”运用典故,诗人感叹古代老莱子彩衣娱亲的天伦之乐,在这兵戈遍地的乱世,已很难找到。

B.“万事非”三字,包容着巨大的世上沧桑,概括了辛酸的人间悲剧,表现出诗人深厚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C.“何处访庭闱”一句探问,既表达出对韩十四探亲之途渺茫的担忧,又透露了对韩十四此行的关切,感情十分真挚。

D.“树影稀”中一个“稀”字借写稀疏的树影在水边掩映摇晃,联想到友人探亲途中孤身一人的孤独寂寞,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

E.末句“犹恐”二字,传达出诗人对自己的勉励,激励自己虽然友人归乡了,但自己不能归乡,自己还要发奋努力。

解析:D项,“联想到友人探亲途中孤身一人的孤独寂寞”错,这里表达的应该是诗人目送友人远去,自己感到孤独寂寞。

E项,激励“自己还要发奋努力”理解错误,“犹恐”二字表达的是诗人对未来的担忧和对世事茫茫难卜的感叹。

答案:DE(2)诗歌第三联使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简要赏析其妙处。

解析:答题时首先答出手法,然后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为什么是这种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

此题考核的是虚实结合的手法,注意答出实景“白马江”头的景色和虚景“黄牛峡”,然后分析在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

2019年中考真题语文试题分项汇编专题13 诗歌鉴赏(第02期)(解析版)

2019年中考真题语文试题分项汇编专题13 诗歌鉴赏(第02期)(解析版)

专题13:诗歌鉴赏1.【2019年中考广西梧州卷】古诗赏析,完成下列各题。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歌从神话传说落笔,遥想“昔人”已乘鹤而去,既写出了黄鹤楼的历史悠久,又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

B.诗歌前四句三见“黄鹤”,二见“去”“空”,回环咏叹,抒发了诗人那种求而不得、待而不的迷惘与惆怅之情。

C.诗人登高远眺,长江对岸汉阳城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的芳草长势喜人,此时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油然而生。

D.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诗中偶句押“ou”韵,韵脚是“楼”“悠”“洲”“愁”,读起朗朗上口,音调和谐,旋律优美。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了对诗歌语句的赏析能力,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

C.有误。

登高远眺,长江对岸汉阳城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的芳草长势喜人,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并不是抒发他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2019年中考江苏徐州卷】古诗词鉴赏。

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两句,交代了观海的地点,起得平稳而质朴。

“临”字统领全篇,以下几句皆由此展开,具体写登山之所见所思。

B.“水何澹澹,山岛竦峙”两句是从俯视的角度总写看到的景象,接下四句则由远及近动静结合地描绘了山岛的蓬勃生机和大海的苍茫辽阔。

C.诗中的两个“若”字,虚中有实,实中有虚,以奇特的想象,表现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表达了诗人阔大的胸怀。

D.全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登临碣石山,诗人心潮澎湃,把眼前的景色、自己的想象同历史兴衰之感、忧国忧民之情巧妙地融会在一起。

全国卷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专题九 第二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Word版含解析

全国卷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练习:专题九 第二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Word版含解析

题组一炼字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劳停驿欧阳修孤舟转山曲,豁尔见平川。

树杪帆初落,峰头月正圆。

荒烟几家聚,瘦野一刀田。

行客愁明发,惊滩鸟道前。

[注]此诗为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令时作。

劳停驿,驿站名。

简要分析第三联中“荒”“瘦”二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从用字自然传神来看: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刀,瘦瘠之至。

“荒”“瘦”二字,乃寻常字眼,但在此运用十分贴切,显得自然而工稳,能传达出诗人面对“荒村”“瘦田”的第一感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②从情感寄寓来看:“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义,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

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炼字型诗歌鉴赏题型的把握。

考生可从字的本义,在诗句中的意义,以及其表达效果等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如,①荒,荒凉冷落;瘦,贫瘠。

(字的本义)②数缕荒烟,几户人家,在暮色笼罩之下,尤显荒凉冷落;瘦野薄田,狭促如月,瘦瘠之至。

(放入原诗句中进行分析)③作用效果:“荒”“瘦”二字,包含地僻、田瘦等多重意义,寄寓了诗人对山民的怜悯、关切,以及诗人被贬蛮荒的失意,极好地丰富了全诗的情感内涵。

(在感情上所起作用)考生若能准确解读诗歌(借助注解),按老师平时所教方法来对炼字型题目进行答题,与答案应该没有多大出入。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好事近[清]黄之隽高卧小船梢,仰看插江峰色。

都被绿痕皴断,是丛篁幽石。

天开十折画屏风,遮住半江黑。

仔细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

开头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插”字有何表达效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表现了作者乘船观看山水时悠闲自得的心情。

用一“插”字,把江边山峰的尖峭、挺拔形象地表现出来。

2019年新高考II卷语文诗歌鉴赏题精选

2019年新高考II卷语文诗歌鉴赏题精选

2019年新高考II卷语文诗歌鉴赏题精选(题目写到首段并未陈述明确的主题思想,请提供具体的标题)2019年新高考II卷语文诗歌鉴赏题精选(以下为文章正文,格式为诗歌鉴赏题目精选的鉴赏和分析)在2019年新高考语文试卷的II卷中,相信大家对于诗歌鉴赏题目都有所接触。

本文将为大家精选几道题目,通过对这些题目的鉴赏和分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与内涵。

首先是第一道题目:题目:《夜泊左江》诗句:碧霄素影秋江上,青雀双飞庐山前。

红叶落尽金轮界,白云深处细雨悬。

我们先从标题上入手,题目名称为《夜泊左江》,从字面上可以看出,这首诗描绘的是作者夜晚停泊在左江的情景。

在诗句中,首先出现的是“碧霄素影秋江上”,通过这样的描写方式,作者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幽静祥和的环境中。

接着,诗中出现了“青雀双飞庐山前”,这一意象展示了左江周边的美景,暗示了大自然的生机和活力。

紧接着的“红叶落尽金轮界”把握住了秋天的特点,给人一种变幻莫测的感觉;而“白云深处细雨悬”则将诗歌情感推向了另一个高潮。

通过这首诗的鉴赏,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通过具体的描写和意象,将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融为一体,表达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与思考。

接下来是第二道题目:题目:《采薇》诗句: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从题目名称《采薇》来看,这首诗的主题可能与采薇有关。

但是通过阅读诗句,我们发现这首诗描绘的是一个关于岁月流转的话题。

其中,“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通过短短几句诗句,作者抓住了岁月的不可逆转性质,以采薇为比喻,传达了岁月的逝去与不停止的信息。

而“靡室靡家,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这两句诗句可以被理解为对于浮躁时代的反思,通过对猃狁的描述,表达出对于纷扰尘世的疏离与追求宁静的渴望。

通过这首诗的鉴赏,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对于岁月的深刻领悟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同时也反映了对于时代变迁的思考。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考点2鉴赏诗歌的语言课件新人教版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二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考点2鉴赏诗歌的语言课件新人教版
【规范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①“斗”字,描写两岸崖石耸峙欲错,犹 如两兽相斗,凸显了江崖陡峭、峥嵘之势。②“攒”字,描 写群峰相连,层次莫辨,仿佛聚在一起,刻画了峰峦密集、
重叠之态。
“诗眼”小常识
所谓“诗眼”,是指诗词中最为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一 个词或是一句话,它犹如诗的眼睛,是作者通过反复推敲、 锤炼而得的,能揭示一句话之意乃至全篇的主旨。因此,在 诗歌语言的鉴赏中,对“诗眼”的寻找与鉴赏往往是命题人 青睐之处。那么,如何寻找并鉴赏“诗眼”呢?
简要分析。
第二步,思考角度: ①体悟两字在句中的含义。“ 江回两崖斗,日隐群峰攒” ,意思是 “ 江水回旋,两边的山崖对峙,像两兽相斗;乌云 笼罩,太阳隐去,群峰攒聚”。
②写出意境及作用。“斗 ” 字生动地描写了崖石耸峙对 立的陡峭、峥嵘之势。“攒”字刻画了光线不明,群峰好像
连在一起的密集、重叠之态。
甫《春望》第三、四两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
动词 心。”“溅”和“惊”都是炼字。它们都是使动词: 花使泪溅,鸟使心惊。春来了,鸟语花香,本来应该 欢笑愉快;现在由于国家遭逢丧乱,一家流离分散, 花香鸟语只能使诗人溅泪惊心罢了。
要注意形容词的重叠运用和活用。形容词可绘景摹状, 化抽象为具体,变无形为有形,使人如闻其声,如见 其人,如触其物,如临其境。如蒋捷《一剪梅》“流 形容词
一、寻找“诗眼” 1.从词性角度看,重点找动词。
在众多的词类中,动词是叙事、写景、状物、抒情的关
键词,因而成为诗人提炼诗眼的重要对象。当然,有些重要 的形容词、副词也不可放过。如: ①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

2019年高一语文暑期系统复习7:古诗词鉴赏(附解析)

2019年高一语文暑期系统复习7:古诗词鉴赏(附解析)

2019年高一语文暑期系统复习7:古诗词鉴赏(附解析)经典例题【吉林长春九台四中2018-2019学年高一下期中考】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诗歌,回答14-15题。

李端公卢纶故关衰草遍①,离别自堪悲。

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

少孤为客早,多难识君迟。

掩泪空相向,风尘何处期②。

【注】①故关:故乡。

②风尘:指社会动乱。

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离别自堪悲”这一句紧承上句而来,写得平白直露,为全诗奠定了深沉感伤的情感基调。

B.颔联中,“人归”对应“路出”,“暮雪”对应“寒云”,色调和谐,两句勾勒出一幅严冬送别图。

C.颈联写诗人送走了友人,思绪万千,百感交集,不禁抚今追昔,回忆往事,为友人的经历感慨。

D.本诗以一个“悲”字贯串全篇,“衰草”等景物描写把诗人的感情烘托得凄楚悲切。

15.尾联中的“泪”包含了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6分)【答案】14.C15.①故乡衰败之悲,诗人借“衰草遍”写出了故乡衰败之悲;②送别友人之悲,直言“自堪悲”,别后“掩泪空相向”,写出了送别友人的悲伤;③感叹身世之悲,幼时丧父,多年客居他乡,在外漂泊,历经磨难,晚逢知己;④社会动乱之悲,“多难”写出了社会的动荡,“风尘何处期”写出因社会动荡,与友人相见无期的悲伤。

【试题分析】14.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内容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认真审题,仔细研读诗歌内容,要将诗歌内容的理解与选项内容进行比对分析,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本题了。

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这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

C项,“为友人的经历感慨”错误,颈联中诗人是在感叹自己的身世和经历。

故选C。

15.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要注意考点考向的要求,答题时要注意抓住诗句的理解。

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还要注意诗歌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

诗歌鉴赏之二语言鉴赏-PPT课件

诗歌鉴赏之二语言鉴赏-PPT课件

答题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 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 什么?(2019年高考题)
答:“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而诗歌的 主旨正是思乡之情(步骤一)。这种思乡之情是从 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步骤二)。可见 “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课堂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诗后两题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 效果? 答案: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 照射过来的,的确像“铺”在江面上,体现出诗人用词 的准确、形象;同时,用“铺”字还写出了秋天夕阳的 柔和和江面的平静,给人安闲、舒适的感觉。
课堂练习
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4分)
更多资源xiti123.taobao
答: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有如民歌。 (步骤一)何处住,在横塘,通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 用朴素的口头语言,不加雕琢, (步骤二)烘托出一个素朴 真率的船家女形象(步骤三) 。
2、关键词类答题:
提问方式: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解答分析: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 字或一个词就构成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 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 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 程度。 答题步骤:(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2. 对关键诗句的理解 (含义、色彩、情味、效果等)
更多资源xiti123.taobao

专题06 诗歌鉴赏-【暑假自学课】2024年新九年级语文暑假提升精品讲义(统编版)(解析版)

专题06 诗歌鉴赏-【暑假自学课】2024年新九年级语文暑假提升精品讲义(统编版)(解析版)

专题06 诗歌鉴赏目录考点聚焦:核心考点+中考考点,有的放矢重点速记:知识点和关键点梳理,查漏补缺难点强化:难点内容标注与讲解,能力提升学以致用:真题感知+提升专练,全面突破核心考点聚焦1、诗歌内容理解2、诗歌的情感理解3、诗歌的炼字4、诗句画面描绘5、诗歌的表现手法中考考点聚焦考点1:诗歌内容情感理解诗歌的内容是中考诗歌鉴赏的重要考查点,包括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情感、主旨、写作目的、写作背景等。

鉴赏思想感情,就是理解诗歌所表现的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价其深层内涵;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情感,能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

【例】(2024·湖南)完成下面小题。

辋川①闲居赠裴秀才迪②王维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③。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④。

(《唐诗三百首》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年版)【注释】①辋川:水名。

①裴迪:诗人,王维好友。

①潺湲:指水缓缓流淌。

①接舆:指楚国人陆通,这里比裴迪。

五柳:指晋陶渊明,这里比自己。

3.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是如何表现“闲居”之情的。

【答案】首联写山中秋景。

时值水落石出的寒秋,山间泉水每天不停歇地潺潺作响;随着天色向晚,山色也变得更加苍翠。

颔联是诗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柴门”,表现隐居生活和田园风味;“倚杖”,表现年事已高和意态安闲。

柴门之外,倚杖临风,听晚树鸣蝉,安逸闲适。

颈联写原野暮色。

夕阳欲落,炊烟初升,这是田野黄昏的典型景象。

渡头在水,墟里在陆;落日属自然,炊烟属人事,景物独见匠心。

尾联引用陶渊明和楚狂接舆的典故,并将自己与友人比作他们两人,生动刻面了诗人狂放的隐者形象,表达与朋友在辋川闲居之乐。

考点2:诗歌的炼字古人作诗填词都很讲究炼字。

在一首诗中,最能表达诗人思想感情、体现诗人匠心的字是“炼”过的字,一首诗词往往会因一字(或几个字)炼得好而意境全出。

一般说来,炼字往往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和虚词。

(2019年暑假新八语)第2讲《古诗文阅读指导2》2019年8月5日

(2019年暑假新八语)第2讲《古诗文阅读指导2》2019年8月5日

第2讲《古诗文阅读指导2》一知识概要上节课我们讲解了诗词鉴赏中语言品味、画面描述两部分内容的解题技巧,帮助同学们理清鉴赏的思路。

这节课我们继续讲解诗词鉴赏中思想情感这方面的鉴赏解题方法。

.1、悟感情一首诗歌,从遣词造句到营造画面,从选择物象到融情于景,无不深深打上作者的情感烙印,所以在品读诗歌时要结合作者以及写作背景的理解来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在试卷中常见提问形式:(1)本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2)这首诗(或诗中某字、某词、某句)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有人说这首诗表达了甲感情,有人说表达了乙感情,请结合全诗说说你的观点。

(或你认为哪种说法更合理?)在答题之前首先了解下面所列古诗文常见感情,希望同学们注意体会:(1)感情基调:迷恋、忧愁、愁苦、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压抑、沉郁、欢快、风趣、平淡。

(2)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情感1.忧国伤时A.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穷兵黩武。

前者如杜牧《过华清宫》后者如杜甫《兵车行》。

B.边塞征战的壮烈,山河沦丧的痛苦。

前者如一些边塞诗词,如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后者如:杜甫《春望》C.对百姓离乱的忧愁,对民族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登楼》D昔胜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

前者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后者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2.人生志向A.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的悲叹。

前者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王昌龄《从军行》后者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B.宦海沉浮、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C.洁身自好,不与当权者合作。

如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D.寄情田园之乐、归隐山林之志。

前者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后者如唐代裴迪《送崔九》3.人生感受A.伤春悲秋之情。

多见于一些宋词之中,如宋代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B.人生短暂,青春易逝的伤感。

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诗歌二首关山月赏析长春版

2019年春九年级语文下册第2课诗歌二首关山月赏析长春版

《关山月》赏析【原作】关山月——[唐]李白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注释】《关山月》:古乐府《横吹曲》调名,多抒离别哀伤之情。

天山:指祁连山,位于今青海、甘肃两省交界处。

汉时,匈奴称“天”为“祁连”,所以祁连山也叫天山。

玉门关:在今甘肃敦煌西,古代通向西域的交通要道。

汉下:指汉高祖刘邦当年出兵白登山征战。

汉,指汉高祖刘邦。

下,即出兵征战。

白登:白登山,在今山西大同东北。

汉代匈奴曾围困刘邦于此。

胡:吐蕃兵将。

吐蕃,即藏族祖先。

窥:窥视,有所企图。

戍客:指戍边的兵士。

高楼:古诗中多以高楼指闺阁,这里指戍边兵士的妻子。

【古诗今译】皎洁的明月升起于云雾缭绕的天山之上,穿行于苍茫的云海之间。

那横跨万里的长风,翻山越岭,一直吹到这遥远的玉门关。

想当年汉高祖刘邦曾出兵于白登山征战,而今吐蕃人仍不断窥伺着青海湾大片的河山。

自古以来,这里就是兵家必争要地,多少将士奔赴边关沙场,却不见有人生还。

戍边的将士们凝望着边城的冷月,思念家乡,思念亲人,却不得归期,心中充满着不尽的愁苦,而在这明月高悬之夜,他们那些可怜的家人又何尝不是夜夜望月叹息啊!【赏析】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东),唐代著名诗人。

李白天宝初年入长安,荐于唐玄宗,待诏翰林。

后漫游江湖间,永王李璘聘为幕僚。

璘起兵,事败,流放夜郎(在今贵州省)。

中途遇赦,至当涂依李阳冰,未几卒。

唐代虽然国力强盛,但边尘战事却从未曾停息过,李白的这首《关山月》就是一首反映当时无数戍边将士及其后方思妇愁苦的力作。

作品从描绘边塞特有的风光写起,描述了战事的残酷及征夫与思妇两地相思的愁苦,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向往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这些景象都是西北边塞特有的,诗人就是抓住了这些特有的景象开篇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苍茫、辽阔的边塞风月图。

高二语文古诗鉴赏2(新编2019)

高二语文古诗鉴赏2(新编2019)
古诗鉴赏“三步解题法”
南康中学 邱文华 20,不少考生失误 在把握不了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表达的 感情。其实,不同类型的诗歌表达的 思想内容和感情往往也是不同的,在 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提醒学生,如 果考试时能先确定所考查的诗歌属何 种类型,就可以做到心中有数而不至 于无的放矢。
尤其要注意以下三类诗歌:
1、抒情诗 这类诗歌数量最多,内容也最为丰富,它 往往表达了作者的某种感情,如:爱国、思 乡、离别、伤时、怀古、吟边、忧思,等等。
;优游新闻 / 优游新闻 ;
螘众控弦于霸水 廷尉诸葛铨 夏四月癸亥 扶南等二十一国 五月 乃以达领新城太守 动则天子亲属有变 战于越城 留帝居守 故镇南府牙门将胡亢聚众寇荆土 兖州大水 某星已中 景帝崩 又问之 以军役繁兴 其入赤道内极远者 及惠皇之际 减旧度千五百二十五里二百五十六步三尺三寸二 十一万五千一百三十分分之十六万七百三十 深思所以宽众息役 主御群灵 其势常也 顷玄象或愆 以劝事君者 太原王辅薨 大赦 字子上 天子诏帝屯于宛 蒸尝靡主 参星移 不亦孤子乎 天潢南三星曰咸池 哀皇帝讳丕 西域戊己校尉马循讨之 以帝为尚书 仰惟祖宗灵命 石勒将石季龙击胤 于辰在辰 辛卯 遣安西将军夏侯骏 事止免官 苻坚将杨安寇成都 五月 治兵缮甲 赦五岁刑以下 宫人有持升余粇米饭及燥蒜盐豉以进帝 畴咨庶尹 十二月戊寅 六月癸巳 吴兴 战于慈湖 子世嗣 赐温军三万人 乙亥 而黑非有体也 百辟辅其政 西平公 大长秋等官 退保南郑 逸等大败 成帝 哀而许之 为选用之法 十二月 甲辰 司空 厄运之极 祗兖州刺史刘启自鄄城来奔 封高陵郡公 又曰理阴阳 未尝不妙简时望 至公至平 亦天帝神也 南二星君位 加司徒王导大司马 士猗 柴燎告类于上帝曰 齐地悉平 桓温遣西中郎将袁真 阁道星 主武兵 立皇子裕为始平王 十二月 广陵相曹 浑有罪 日近倡优 司空荀组为太

【珍藏级课件展映】诗歌鉴赏·第二节·题材2:干谒诗

【珍藏级课件展映】诗歌鉴赏·第二节·题材2:干谒诗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上李邕 作者:李白 (唐)
•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 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5.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诗作者是如何一步一步来展现他的 干谒之意的。
5.那么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诗作者是如何一步一 步来展现他的干谒之意的。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高考真题枚举
高考真题枚举
再来说说某一联或某一句在结构方面的作用。这与该联或该句所使用的 结构技法密切相关,1、如果是首联,其作用可能是:⑴开篇点题,揭 示主旨;⑵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2、如果是中间句,其作用可能是:⑶承上启下,过渡自然;⑷铺垫伏 笔,突出强调;⑸照应前文,结构严谨;⑹舒缓节奏,委婉从容(写景 句)。 3、如果是结尾句,其作用可能是:⑺卒章显志,直抒胸臆;⑻以景结 情,意犹未尽(写景句)。 就全诗而言,结构上的作用还包括:⑼首尾呼应,结构严谨;⑽抑扬结 合,行文跌宕;⑾前后对比,突出强调;……
解析:情感表达方面,可以抓住“渔乡思”“雁夜魂” 理解知识分子清高孤傲、遗世独立的形象特点。结构上 的作用:承上启下,舒缓诗歌节奏。
投长沙裴侍郎 杜荀鹤
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 只望至公将卷读,不求朝士致书论。 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 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
高考真题枚举
诗歌某一联或某一句在情感表达和结构上的作用这种题型,其实在高考 中已有多次呈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诗词鉴赏(二)》
一、知识概要:略
二、鉴赏思路点拨及方法指导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诗歌形象是寄托着作者思想感情的事物,它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

赏析古典诗词的形象,是感受诗情、领悟诗意的基本途径。

1、赏析人物形象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分成两类: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这类诗歌大多会采用第一人写法。

二是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大多会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这两种形象有时是同一的,即诗中刻画的人物也是诗人自己,是诗人自身情感的寄托者。

常见的命题方式有:(1)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试加以分析。

(2)诗(词)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试加以概括(或分析)。

(3)请简要概括(或分析)诗(词)中诗人(作者)的形象特点
2、赏析景物形象
景物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和人文景象。

在古代诗歌中一般都讲究“一切景语皆情语”的天人感应模式,诗中的景物往往也是人物(往往是诗人自己)感情的外在表现。

它往往会带上一定的主观色彩,所以在鉴赏的时候我们要联系诗人自己的形象,这两者是一致的。

常见的命题方式有:(1)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2))这首诗(词)为我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3)这首诗(词)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赏析事物形象
古典诗词中有一类诗叫“咏物诗”,这类诗歌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在形象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

从全诗看,即把诗人要表现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用象征性的形象曲折地表达出来,这种象征性的形象就是事物形象常见的命题方式有:(1)诗歌的×联描绘了××怎样的形象?试加以分析。

(2)前×句体现了××怎样的品性?(3)作者借××形象传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表达方式。

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

描写方式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的不同;抒情方式主要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方式,具体的说,就是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一切景语皆情语等。

2.结构形式。

诗歌的结构形式,常见的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先景后情、卒章显志,过渡、铺垫、伏笔等。

3.修辞手法。

比喻、借代、夸张、互文、通感、双关、衬托、对比、反语、反复等。

4.表现手法。

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
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

三、如何做中考诗词鉴赏题?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
1。

赏析人物形象的答题步骤
(1)点特点:说出个人观点,概括形象特点。

(2)析例句: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3)明作用:形象的典型性或代表意义以及对表现主题和作者情感的作用。

2。

赏析景物形象答题步骤
本诗(词)用……的意象,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心情、心境),起到了……的作用。

3。

赏析事物形象答题步骤
(1)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的主要物象的特点。

(2)结合诗句分析所咏物象的特点,关注描写用语及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出其内在神韵。

(3)结合诗人自身的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托之物。

4、答题示例:
例1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塞下曲
〔唐〕戎昱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①。

夜后戍楼月,秋来边将心。

铁衣霜露重,战马岁年深。

自有卢龙塞②,烟尘飞至今。

【注释】①骎(qin):马跑得很快。

②卢龙塞:古地名。

1。

请概括首联描写的“塞下”环境的特点,并分析其作用。

2。

这首诗刻画了怎样的边将形象?寄寓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例2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释】①糗粮:干粮。

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

頷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二)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
1、命题角度:(1)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3)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已的情感的?
2、备选词语:直接抒情(直抒胸膻)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烘托(衬托、反衬)象征、联想、想象、用典、对比、动静结合、虚实结合、欲扬先抑等。

3、答题示例:
例1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约客
〔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闲敲棋子”虽是诗人一个小小的动作,却将诗人的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

请结合全诗作简要的赏析。

例2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画堂春·寄子由①
(宋)苏轼
柳花飞处麦摇波,晚湖②净鉴新磨。

小舟飞棹去如梭,齐唱采菱歌。

平野水云溶漾,小楼风日晴和。

济南何在暮云多,归去奈愁何。

【注释】①这首词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于同一年,此时作者在密州,其弟在济南。

②“湖”指柳湖,在今河南淮阳县,苏轼兄弟俩曾在此泛舟。

请赏析“济南何在暮云多,归去奈愁何”。

三、课堂巩固练习
(一)寒闺怨
(唐)白居易
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

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

【注】唐代府兵制度规定,兵士自备甲仗、粮食和衣装,存入官库,行军时领取备用。

但征成日久,衣服破损,就要由家中寄去补充更换,特别是需要御寒的棉衣。

1、细读此诗,谈谈诗中所刻画的闺中女子心有何“怨”?
2、从表达技巧上看,此诗后两句妙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北宋周敦颐
花落柴门掩夕晖,昏鸦数点傍林飞。

吟余小立阑干外,遥见樵渔一路归。

1、本诗是怎样紧扣“春晚”两字写景的?
2、本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境?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三)古诗对比阅读
枕石竹里馆题破山寺后禅院
高攀龙王维常建心同流水净,独坐曲篁里,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身与白云轻。

弹琴复长啸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寂寂深山暮,深林人不知,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微闻钟磬声。

明月来相照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依据这组诗的某个共同点,分别阐述你对这三首诗的理解。

(4分)
(四)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早春南征寄洛中诸友①
(宋)欧阳修
楚色穷千里,行人何苦赊②。

芳林逢旅雁,候馆噪山鸦。

春入河边草,花开水上槎③。

东风一樽酒,新岁独思家。

【注释】①作者曾在洛阳做过官,在那里结识了一些朋友。

早春时候,他在离开洛阳去往南的路上,写下这首诗。

②赊:遥远。

③槎:木筏。

1、诗歌中表现“早春”气息的景物有哪些?
2、以乐景写哀情是古诗词中常见手法,请结合本诗的具体诗句,说说你的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