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故都的秋》导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故都的秋”导学案
课型:新课执笔;陈德银组别:高一语文组审核: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中重要的字词,加强朗读训练,体会文章的韵味;
2、赏析美景,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
3、体会深情,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4、品味语言,学习运用语言的技巧;
5、读写结合,学生学习小散文。
重难点分析:重点,目标2、4;难点,目标5
教法学法:教法,以诵读为主,适当点拨,学生自学完成任务。
学法,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第一课时
一、导入:“悲哉秋之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历来古人对秋都是悲秋的,那么我走近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去领略他又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样的秋呢?
二、学习目标:
1、掌握有关作者情况及掌握课文中的字词;
2、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文章的韵味;
三、课堂活动安排:
活动一:
1、了解有关作者情况
要求:学生自己看“导学讲练”中有关作者情况,边看边勾画,看完后填空。
郁达夫,原名,浙江富阳人。1913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创造社,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部。1938年底赴新加坡,从事报刊编辑和抗日救亡工作。1942年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著称。代表作为《》《》《》《》《》《》《》《》
2、看导学讲练背景探寻,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活动二:朗读课文
1、自己朗读,边读边注音;
2、听录音范读体会文章的韵味美及感知课文内容。
活动三:完成导学讲练中的基础题。
第二课时
一、阅读《故都的秋》做以下各题(共23分)
1、仔细阅读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6分)
2、故都的秋的景色总特点是什么?(3分)
3、文章的第二段没有直接写北国的秋,而是写江南的秋,这有什么作用?(6分)
4、作者在写故都北平的清秋景象时,集中描绘了五幅画面,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这五幅画面。(6分)
5、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又一次以北国之秋与江南之秋作对比,有什么作用?(4分)
第三课时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1.第一段主要写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2、第1自然段中写作者从杭州赶上北平的目的是:;
他这样做的原因是:。
3、“不远千里”这个成语在本文中的作用是:。4.北国之秋有怎样的特点?这样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答:
5.第二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为什么宕开一笔,先写江南之秋?
答:
6.“混混沌沌”、“半开半醉”在文中指怎样的状态?
答: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b)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c)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
驯鸽的飞声。(d)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e)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f)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1、b句中作者列举了五处饱含秋意的景观,但用笔极简,其原因是()A.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都为人所写过,作者要另辟蹊径,故而一笔带过。
B.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不足表现作者的情感,仅以此衬托,故而用简笔。
C.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一般人只是感觉得到却说不出来,故而一笔带过。
2、作者从、、方面来描绘清晨在院中见到的景象,读来亲切感人。这是因为作者把个人的心情与故都的秋色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的眷恋,的落寞。
3、d句中说:“自然而然地感觉到十分的秋意”,那么,e句中的评议是否多余?
答:
4、作者在f句中要求在“牵牛花”下还需有“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作为“陪衬”,是因为( )
A.只有这样,才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秋天的气氛才会显得更加和谐。
B.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更加体会到秋的意韵,理解作者无可奈何的心情。
C.只有这样,才能显出牵牛花昂扬的生命力,借以比喻作者不息的追求。
5、⑦“蓝朵”一词是的意思。作者用这个词而不用别个词是因为
。
第四课时
三、阅读下面两段话,回答1-3题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1.这两段写槐树的落蕊和秋蝉的残声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2.第一段描写了怎样的景色?突出了故都之秋怎样的特点?
答:
3.第二段主要采用什么手法来写?写秋蝉就“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的意图是什么?
答:
4、最后一句中“这些深沉的地方”是指
5、文中“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意思是
6、“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这一段文字是写
7、“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本文开头和它相照应的句子是
8、选出对下段文字分析理解最正确的一项()
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A.作者用明白如话的语言,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上,寥寥数笔,勾勒出槐树的落蕊,把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