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故都的秋》导学案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精读、圈点批注等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2、品味语言,揣摩秋味,感受故都秋景中蕴含的情感。
3、鉴赏本文以情驭景的写法。
课前预习【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年12月7日-1945年9月17日),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原名郁文,字达夫,出生于浙江富阳满洲弄(今达夫弄)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是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
代表作有《怀鲁迅》《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
郁达夫从少年时代起就爱读小说、戏曲,对中国古典诗文和小说戏曲有浓厚的兴趣。
他始终没有完全摆脱中国旧式传统文人的积习,深受传统文化浸润。
生平经历:①两岁丧父, 全家祖孙六人,靠母亲一人支撑。
(母亲在1937年七七事变时活活饿死。
)生活拮据,使他性格抑郁,感情脆弱。
少年随大哥留学,遭到异样的歧视与白眼,造成他独特的抑郁性格与气质。
②青年时期他积极投身社会活动,却屡遭打击,1933年柔石等被杀害后国民党加强了对郁达夫的监视与迫害,为了躲避迫害,他移家杭州,生活失意,颠沛流离。
③日本占领东北,现实的黑暗在作家的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孤独冷落的阴影,使之笔下的秋显露出悲凉的特点。
【预习作业】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凋.谢( ) 落蕊.( ) 点缀.( ) 混.混沌.沌( ) 平平仄.仄()嘶.叫() 歧.韵( ) 颓废..( ) 疏.疏落.落( ) 潭柘.寺( )2.自主学习(1)诵读全文,找出郁达夫笔下的秋的特点,把握作者对北平的秋天的感情。
(2)作者具体写了哪些故都的秋景?划出你喜欢的一处,用旁批的形式写点鉴赏的文字。
(3)通过预习课文,你有什么疑问,请写在下面。
课堂学习(一)自学交流(二)重点鉴赏1、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处秋景,具体说说它是怎样体现故都之秋的特点的。
(鉴赏提示:抓住修饰景物描写的关键词语,如形容词、动词等;抓住景物描写的角度,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意象本身的特点、内涵。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课题《故都的秋》课时:第二课时课堂笔记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学习以情显景,以情驭景的手法;掌握以动衬静,对比的写作手法。
过程与方法:在诵读和品读中感受故都的画面美,在小组讨论中体会文章背后作者的性格特点。
情感与态度: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在文中流露出的那种悲凉、伤感之情。
学习重点1、引导学生分析故都的秋的特点。
2、掌握文章情景交融的写法。
学习难点1、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和悲凉、伤感之音。
2、引导学生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学习过程【回顾】一、基础知识1、字词注音匪:fēi愆:qiān将:qiāng载:zài 于:xū说:tuō徂:cú汤:shāng裳:cháng 靡:mǐ隰:xí角:jiǎo2、简介《诗经》二、整体把握(一)学生自由朗读后齐读课文。
注意正音、句读和节奏。
(诵读的节奏:“二、二”节拍)(二)学生根据注释,试翻译课文,互释疑问。
(三)全诗理解这首诗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同学简要复述诗歌的主要内容。
完成本文结构图:情节表现手法事件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赋)恋爱第二章:男女恋人相思、结婚(赋)第三章:女子感叹“于嗟女兮,无与士耽!”(比兴)婚变第四章:概说“三岁食贫”,“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比兴)第五章:追述婚后生活(比兴)第六章:表明决绝的态度(赋)决绝(四)找出赋比兴手法在本文中的应用全文用赋,“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比兴:“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以斑鸠贪吃桑葚为例告诫女子不要为爱着迷。
(孔子“过犹不及”)以桑叶新鲜润泽的自然情状喻女子年轻貌美之情状,也指两人恋爱时情意浓密;以桑叶枯黄掉落的自然情状比喻女子年老珠黄之情状,也指氓变心感情枯竭。
同时由桑树引发对自己年长色衰,惨遭遗弃的叙述,这是“兴”。
整体看有以桑叶由鲜嫩而枯黄来比喻爱情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
三、相关链接【研习】一、精析文本【学法建议】切入点:女子对这段爱情婚姻状况最清醒的认识体现在哪里?《氓》叙述的正是一个古老的、至今仍在无数次重复上演的生活故事:一个痴情女子负心郎的爱情婚姻悲剧。
《故都的秋》导学案2
《故都的秋》导学案2
《故都的秋》导学案2
年级科目:高一语文审核:班级:
设计者:时间:学生:
【学习目标】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
2、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3、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稿“形”与“神”的关系。
4、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地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
【重点难点】1、会分析本文情与景的关系。
2.能个性化解读本文的内涵
【知识链接】1、作家、写作背景知识;
2、学习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
【学法指导】讲解式、启发式、朗读式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习过程】
一、课前准备:
1、请每位同学准备导入词,组内交流,课堂展示:
2、简介作者:
3、介绍本文写作背景:
4、朗读全文,扫清字词障碍,预划重点句(感知语义丰富、蕴有内涵的关键语句,作为领会作者思想感情的信息依据)
②作者是怎样表达向往之情的?C
⑵颂赞:
①作者为什么对故都的秋深情赞颂?BC
②作者如何赞颂故都的秋?C
③用简洁的词语概括本文主要描绘的故都秋景图。
C
④请选择一幅或两幅秋景图品味赏析。
D
⑶眷恋:
①品味本文最后一段。
C
②作者如此的眷恋,是否还饱含着别的意味?D
【回顾小结】(师生共同)
【课堂检测】《听课手册》课堂演练部分AB
【作业布置】练习册阅读部分BC
【自我反思】师生共同反思D
1、目标达成情况abcd
2、学习参与程度ABCD
3、需要改进方面ABCD。
02 《故都的秋》导学案(教师版)
《故都的秋》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
2、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3、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稿“形”与“神”的关系。
4、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地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
【学习重点】1、本文写故都的秋天,为何不详写故都秋天的著名风景?2、本文题为“故都的秋”,文中却多次提到南国之秋,为什么?【学习过程】一、题解“故”字,饱藏着眷念热爱故都之情。
“秋”揭示了本文的描写角度。
全题点出地点和节令,洗练含情。
很值得品味。
“故都”表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题目明确而又深沉。
文章将自然的“客观色彩”——故都的秋色,与作家内心的“主观色彩”——个人心情,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秋中有情的眷念,情中有秋的落寞。
“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全文紧扣“清”“静”“悲凉”落笔,以情取景,以景显情,信手写来情景浑然一体。
二、作者及时代背景郁达夫(1896—1945),现代作家。
浙江省富阳县人。
1913年留学日本,曾广泛涉猎外国文学,深受近代欧洲、日本各种社会思潮和文艺作品的熏陶。
1922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活动,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创造社”,并曾在北京大学、武昌师范大学、中山大学任教。
19 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
后流亡到苏门答腊。
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茫茫夜》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也带有颓废情绪。
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出版有《达夫全集》《达夫散文集》《达夫游记》《达夫日记》《郁达夫选集》等。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导学案:2故都的秋
编制人:宝玉梅马艳丹审查人:宝国华使用时间:2016年11月领导署名:《故都的秋》导教案【学习目标】1.赏析本文秋景,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形交融的艺术手法。
2、领会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以及谨慎响应的构造。
3、累积现代汉语知识。
背景链接学习过程一.预习(一) 1.课内部分。
运用工具书,给括号前的字注音散文钞()一椽()嘶()叫耗()子潭柘()寺落蕊()橄榄()落寞()普陀()山房檩()衬托()夹袄()廿()四桥着()衣混沌()椭()圆(2)多音字夹()袄折()腾落()枕衣着()夹()板折()叠落()下着()急夹()肢窝折()耗冷淡()着()数(3)增补注音部分疏浚()逡()巡唆()使崇山峻()岭怙恶不悛()侠()士面颊()海峡()狭()路相遇汗流浃()背供()给烘()托哄()骗山洪()暴发垂拱()而治酝酿()书声琅琅()豁然爽朗()炽()情霎()时纤()维锃()光瓦亮黜()免隽()永肄()业浸渍()哺()育对峙()泉水淙淙()剿灭()摒()除不啻()谑()而不虐铿()锵休憩()惬()意纵横捭()阖辍()学恪()守洞窟()防患未然()畸()形抓阄()栉()风沐雨塑()造折()本解剖()饕()餮()(二)默写以下字形(1)课内部分凋落比如廿四桥驯鸽混沌潜意识梧桐平仄潭柘寺歧韵着衣屋檩落蕊一椽破屋饱尝艰辛恣行无忌颓丧色彩迟缓安闲领会秋味钟声悠久花木凋落姿态万千回味不永鲈鱼大蟹急躁不安俨然类画隐逸安适依恋之情迟缓安闲落寞寥寂以情驭景见微知著不可以自制秋蝉嘶叫(2)辨形组词潭 zhè()寺陪 chèn()q (í )岖开 tu ò()cǔn()度q (í)途péi()伴落 mò()咳 sou()bèi()蕾冷 mò()sh (ù)口péi()偿m (ó)棱两可l ǎ()叭(3)增补部分卓尔非凡、遐迩有名、流言流言、蜚声影坛、获益匪浅、匪夷所思、斐然成章、文才斐然自轻自贱、文采飞扬、翻了一番、展转反侧、要言不烦、贯通融会、幡然悔过、就范、返聘防备不矜不伐久负盛名、物阜民丰、深孚众望、俯首帖贴耳、肺腑之言、认罪伏法伏罪、翻云覆雨、孤注一掷、重蹈覆辙、翻天覆地、一副春联、一副象棋、全副武装一副笑容、货真价实、副作用、副职、辐射、负面影响、幅员辽阔、一幅油画、无以复加附笔风声 - 说笑风生付出-寅吃卯粮、俯视俯拾皆是、阻碍、奋斗图强、阳奉阴违(三)熟记以下近义词1.承偌: :对办某事作出应允承诺:答应,赞同2.忽视:不重视,多指存心的。
《故都的秋》导学案(修改版)
姓名:______________ 班别: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故都的秋》导学案导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领会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风格。
2.了解作者在描写故都风物时为何要突出“清”、“静”、“悲凉”的特点,从而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和作者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巧妙融合的艺术手法。
(二)能力培养目标1.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蕴,并作适当归纳的能力。
2.在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训练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体会作品的感情色彩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理解一个正直文人不满于现实又无法找到出路的苦闷心境。
进而让学生懂得当时国民党白色恐怖的严酷。
(四)重点、难点学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文题背景题目解说:“故都”(北平)点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
题目呈现一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优美境界。
背景资料: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曾投入了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并进行文学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
在这其间,郁达夫的确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在游山玩水的过程中,他写了许多游记。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此文。
秋诗秋词1.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2.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杜牧《齐安郡中偶题》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刘禹锡《秋词》4.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2.《故都的秋》导学案20131204
2.《故都的秋》导学案编者:姜治学吕震付勇审核:代素琴学习小组:姓名:使用时间:2013年12月日【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1、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2、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散文的能力。
2、品味本文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学法指导】1、比较赏析法。
2、组织讨论法。
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第二课时一、课前自测1、作者:郁达夫(1896~1945),浙江省富阳县人。
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
2、给加点字词注音混沌..()潭柘.寺()驯.鸽()落蕊.()平仄.()二、整体感知本文的思路线索是什么?三、课文分析1、读第1、2自然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2、本文中哪部分内容最能体现这种故都秋味呢?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几幅画面?3、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4、读第12自然段,你认为本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哪一句?5、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1)作者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的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请用一个字来概括。
(2)为了说明上述区别,作者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四、各抒己见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在此文中是颂秋呢,还是悲秋?【课内基础达标】1、下列句中的划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切的一项是()①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②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萧索的来的。
2—2《故都的秋》导学案
导入新课
2、背景:1934 年 8 月。 7 月避暑在杭州携 妻儿到青岛住一月后 到北平。
3、作者:原名郁文, 学 生 互 浙江富阳人。现代作 检、 交流、 家 。 1896.12 - 增 补 内 1945.9。 容;
就是一个心灵世界” ,今天,我们 就从《故都的秋》走进郁达夫的 心灵世界,看看他之于秋,品味 到的又是什么—— 展示课题—— 检查学生预习及学案完成情 况—— 作者及背景介绍—— 明确目标 二、认定目标 (多媒体展示本节课目标) 三、探究文本 (一)破题感知 “故都”北平 , 即现在的北 京,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 而叫“故都的秋”呢? 明确:北平曾作过元、明、 清三个朝代的都城 , 可谓历史悠 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历史悠久。 “故”有“从前的”、 “过去的”的意思。 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 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 譬如 : 漂泊在外者称自己魂牵梦 萦的家乡为“故乡”,对与自己友情 深厚的朋友称“故人”。从“秋”字可 以看出,文章描写的是秋景。因此 从标题看,这是--篇饱含着眷恋深 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 (二)听读课文 1、听录音朗读或师范读。 2、学生默读,读准字音,把 握好节奏,初步感知作者心灵的 搏动和作品描述的美景。 ①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写 出故都的秋怎样的特点。 ②圈点勾画、品味 3.4 自然 段描写中“五官开放”的句子,看 其如何达到有声有色、有动有静 的效果,并体会作者深沉细腻的 感受和情思。 ③从哪些句段中体察到“悲 凉”,如何看待“悲凉”? (三)分析选材视点 1、思考:有人写秋声,有人写秋 形,有人写秋色,郁达夫写的是 什么?注意找出文中关键性的词 句。
2、听秋声 四问: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 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 写这么多声音,是不是人声 鼎沸、热闹非凡呢?为什么? 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 蝉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 如《雨霖铃》中的起句便是“寒 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 那凄切的寒蝉已令人柔肠寸断, 蝉声更令人备感冷清。在故都, 家家户户都有蝉鸣,还是蝉衰弱 的残声。 文章所渲染的那种冷清, 寂寞的氛围也就不言而喻了。置 身此时,其寂寞又要跟何止一个 “愁”字了得。 师:假如你是一个孤独的飘 零者, 身处在如此寂静的秋天里, 心里会有什么感受? 3、品秋味 问 1、在心情不好的情况下, 越静越孤独越痛苦。如果你处在 这样冷清的秋色和寂静的秋天, 你心里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情 感?
人教版语文高一-语文第2课故都的秋学案人教版必修2
精心校对版《故都的秋》导学案习学目标:1、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2、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3、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一、自读作者信息,识记划线内容。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
现代著名的、。
他是的主要成员之一。
1921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问世。
1923年写了小说和。
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
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1952年经中央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夏衍先生曾说“达夫是一个伟大的爱国者,爱国是他毕生的精神支柱。
”郁达夫的一生,胡愈之先生曾作这样的评价:在中国文学史上,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的名字,在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纪念碑上,也将永远铭刻着郁达夫烈士的名字。
二、背景简介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三、基础知识1、为下列划线的字注音混混沌沌....( ) 槐.树()扫.帚()落.蕊()潭柘.寺()一椽.破屋()廿.四桥()蟋蟀..( )嘶.叫()房檩.()平平仄仄..()譬.如()颓.废()鲈.鱼()细腻.()着.凉()驯.养()萧索..()2泡卷干落教师寄语: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寻出路,却是一种学习的过程,我们应当在这过程3、辨字组词嘶()缀()蕊()椽()凋()拓()啼()厮()辍()芯()掾()雕()柘()谛()4.解释下面词语混混沌沌:不能自已:潜意识:落寞:颓废:领略:一叶知秋:一椽屋:四、合作探究:阅读课文,回答问题1、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文中哪句话告诉我们的?2、文中第二段和第十三段写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手法?起何作用?3、具体描写北国之秋的段落有哪些?作者描写了哪些景象?4、从这些景物描写中,你能体会作者怎样的心境?精心校对版。
《故都的秋-郁达夫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
《故都的秋-郁达夫》导学案一、导言《故都的秋》是闻名作家郁达夫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写北京的秋天,展现了作者对田园的眷恋之情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本文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深入进修,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摩登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郁达夫及其代表作品《故都的秋》的背景和主题;2.理解《故都的秋》中的意象和象征;3.分析《故都的秋》对北京的描写及作者的情感表达;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郁达夫及其代表作品《故都的秋》的背景和主题;难点:分析《故都的秋》中的意象和象征。
四、教学内容1.郁达夫及其代表作品《故都的秋》的背景介绍;2.《故都的秋》的主题和意象;3.《故都的秋》中对北京的描写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郁达夫及其代表作品《故都的秋》,引导学生思考秋天在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并提出本节课的进修目标。
2.进修《故都的秋》(30分钟)学生阅读《故都的秋》,重点关注作者对北京秋天的描写和情感表达,理解文章中的意象和象征,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方式。
3.讨论与思考(2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故都的秋》中的意象和象征,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探讨作者选择描写北京秋天的用意和意义。
4.总结与拓展(1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章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北京在不同季节的表现方式及其象征意义,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
六、教室作业1.写一篇读后感,表达对《故都的秋》的理解和感受;2.选择一幅图片,配以文字,表达对北京秋天的印象。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郁达夫及其代表作品《故都的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其他作品,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培养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理解。
高中必修二《故都的秋》导学案及练习
人教新课标版高中必修二《故都的秋》导学案及练习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反复研读,简要概括作者的这篇新闻报道回顾了怎样一段历史。
【二】预习内容1、资料链接背景资料:从 1921 年到 1933 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 1933 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 1936 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因此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34 年7月,郁达夫“ 不远千里” 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 秋” 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2、作者简介郁达夫:(1895~1945)现代作家。
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由于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避居杭州,写了大量寄情山水,排遣郁闷的散文。
1938年底赴新加坡,从事报刊编辑和抗日救亡工作。
1942年流亡到苏门答腊,化名赵廉隐居下来。
不久,当地日本宪兵部强迫他去当翻译,暗中保护和营救了不少当地志士和华侨,并获悉了日本宪兵部许多秘密罪行。
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1952年,中央人民政府追认他为“为民族解放殉难的战士”,并在他的家乡建亭纪念。
【三】基础巩固识字注音潭柘.寺()椽.子()房檩.()歧.韵()馍馍.()混沌()扫帚()夹板()夹袄()混水摸鱼()扫地()夹肢窝()字形辨认驯()歧()凋()椽()钏()岐()惆()喙()词语释义混混沌沌:颓废:岐韵:词义辨析⑴姿态·姿势①我有点讨厌美国总统这么轻率地使用‘最重要盟友’这个词,有超过300名军人在阿富汗丧生的是英国,而不是法国,对我来说,这比任何政治姿态..都更重要。
”②如果你觉得后排座椅的靠背过于平直,可以将后排靠背放倒,让乘客保持半躺的姿势..享受旅途。
故都的秋导学案含答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了解写作背景,理解题目的含义教学重难点诵读感知北国之秋的特点名师精讲一、了解背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旧中国,战乱连年,民生凋敝,连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并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当时的国家是山河破碎,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作者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尝了人生的愁苦和哀痛。
作者在此处境下,他思想苦闷,想用创作救国,可创作又枯竭,于是,只有过着一种游山玩水的闲散寂寥的苦闷生活。
1934年郁达夫经青岛辗转千里,又回到了故都北平。
多年来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及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使得郁达夫对眼前的“故都的秋”感受很特别。
二、理解题目。
“故都”北平,即现在的北京,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 “故都”两字指明了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对象,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深沉。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
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
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三、整体感知1.阅读文章1、2段,概括北国之秋的特点?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文章两次提到“南国之秋”分别有何作用,请找出并分析?写南国之秋主要是为了形成对比,衬托北国秋景之美,秋味之浓,同时显示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赞美和眷恋。
作者在开头部分点出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后,接着写到了江南之秋。
但那里“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又时常多雨而少风”,因此,“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优质课一等奖高中语文必修二《故都的秋》导学案
以诗解文,故都的秋味儿(导学案)一、温故而知新《人间词话》两则:①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
否则谓之无境界。
②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
“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
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
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
二、诗歌储备①遍地叶落送晚秋,芦花一夜成白头②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③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狄花秋瑟瑟④独坐悲双鬓,空堂欲二更。
⑤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
――王维的《秋夜独坐》⑥“以鸟鸣春,以雷鸣夏,以虫鸣秋,以风鸣冬”。
――韩愈⑦江柳影寒新雨地,塞鸿声急欲霜天。
——白居易⑧蒹葭曙色苍苍远,蟋蟀秋声处处闻。
——皇甫冉《使至寿州寄刘长卿》⑨鸿声断续暮天远,柳影萧疏秋日寒。
——李颀《送李大贬南阳》⑩草间蛩响临秋急,山里蝉声薄暮悲。
——王维《早秋山中作》⑾寂寞此心新雨后,槐花高树晚蝉声。
——元稹《封书》⑿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白居易《长恨歌》⒀行宫见月伤心色,夜雨闻铃肠断声.⒁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⒂牵牛非佳花,走蔓入荒榛。
开花荒榛上,不见细蔓身。
谁翦薄素纱,浸之青蓝盆。
水浅浸不尽,下余一寸根。
嗟尔脆弱草,岂能凌霜晨——苏辙《赋园》⒃掔(qiān)木根以结茝(chǎi)兮,贯薜荔之落蕊。
⒄西宫南苑多秋草,落叶满阶红不扫。
――白居易《长恨歌》⒅落蕊(花开终会花落)重芳(花落又会花开)三、问题导读①散文具有诗歌气质,为什么?②故都的秋是什么味儿?(文眼、关键词)③故都的秋味儿,与江南的秋味儿比起来,有什么劲儿?(找关键词句,最后提炼一两个词来概括)④他是有多爱这故都的秋味儿?⑤他为什么这么爱这故都的秋味儿?(引导,他为什么不爱香山的红叶?不写“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湘江之秋,不写“睛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的胜秋之景?)⑥“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选用了哪些意象描写心中的故都之秋的?(简洁概括在下面)⑦参考以上诗句,联系哪些意象能读出郁达夫心中的故都秋味儿?四,课后作业对以下问题进行整理回答,并对以上诗歌储备内容进行分类背诵。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1单元第2课《故都的秋》学案2
《故都的秋》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
2、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3、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稿“形”与“神”的关系。
4、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地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
【重点难点】1、会分析本文情与景的关系。
2.能个性化解读本文的内涵【知识链接】1、作家、写作背景知识;2、学习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
【学法指导】讲解式、启发式、朗读式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习过程】1、适当介绍作者及其作品的艺术特色。
郁达夫的小说、散文中有或多或少的伤感,甚至带有颓废色彩,如《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
这种伤感除了有个人情感特点的原因外,更主要的是时代在作者心灵打下的烙印。
2、强化朗读,注重有感情的朗读。
在朗读中领会,在朗读中鉴赏。
3、有重点地分析一些段意。
自由讨论,指导点拨。
知识链接1.关于秋的描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万类霜天竞自由”,感受到的是秋天的壮丽。
杜甫登高,笔下出现了“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的悲凉秋景。
柳永在秋中辞别、徘徊,目之所及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和“杨柳岸晓风残月”,他笔下的秋是凄苦的。
2.简介作者及其艺术风格、本文的写作背景。
郁达夫(1896—1945)现代著名作家,浙江省富阳人。
自1913年始留学日本10年,饱受了屈辱和歧视。
1922年回国后,一方面在大学任教,一方面搞创作,是“创造社”的重要成员。
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
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
家庭的变故、国家的现状,激起了作者无限愤慨,后流亡苏门答腊,坚持抗日战争。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第一单元2 故都的秋 郁达夫导学案(4)
《故都的秋》导学案学习目标:1、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
2、学习本文以情驭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法。
学习过程:一、整体阅读,体会情感。
1.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作者对北平的秋天有什么样情感?快速浏览课文,勾出相关语句。
特点:清、静、悲凉情感:作者对故都的秋是喜爱理由:①“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恋之情,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②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他为赏秋不辞辛劳,可见爱秋之切。
③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他为这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可见爱秋之深。
2.阅读第二和倒数第二自然段,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写故都之外的南国之秋?对比,目的是抑彼而扬此,突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北国之秋比南国之秋更够味,更合作者的心境,从而表现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
二、细读文章,品味景物。
1、请细读文章3——11段,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作者描绘的几幅“故都秋景图”。
明确:有五幅画面1、第三段,秋院(小院秋晨)2、第四段,秋槐(秋槐落蕊)3、第五段,秋蝉(秋蝉残声)4、第六---十段秋雨(秋雨话凉)5、第十一段,秋果(秋日异果)2、反复诵读,品味词句,这几幅画面如何表现“清、静、悲凉”的特点?(1)、观秋色:碧绿的天色一丝一丝的日光(清冷)破屋、破壁腰秋草(冷落、萧条)牵牛花的蓝朵、落蕊、(静)“静对”、“细数”(静)(2)、听秋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静)(反衬)秋蝉残鸣(悲凉)息列索落的雨声(悲凉)缓慢悠闲的人声(静)(3)、品秋味落蕊轻扫秋雨凉人(静、悲凉)总结:郁达夫写故都的秋,紧扣“清、静、悲凉”的特点,不用浓墨重彩,而是用平凡的词语,表达了平凡的秋色、秋声、秋味和平凡的人。
三、知人论世1、此文写于1934年,此时的中国,连年战乱,民不聊生,郁达夫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受人生愁苦和哀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故都的秋”导学案
课型:新课执笔;陈德银组别:高一语文组审核:
学习目标:
1、掌握本课中重要的字词,加强朗读训练,体会文章的韵味;
2、赏析美景,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
3、体会深情,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
4、品味语言,学习运用语言的技巧;
5、读写结合,学生学习小散文。
重难点分析:重点,目标2、4;难点,目标5
教法学法:教法,以诵读为主,适当点拨,学生自学完成任务。
学法,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第一课时
一、导入:“悲哉秋之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历来古人对秋都是悲秋的,那么我走近郁达夫的《故都的秋》,去领略他又给我们带来的是什么样的秋呢?
二、学习目标:
1、掌握有关作者情况及掌握课文中的字词;
2、朗读课文,初步体会文章的韵味;
三、课堂活动安排:
活动一:
1、了解有关作者情况
要求:学生自己看“导学讲练”中有关作者情况,边看边勾画,看完后填空。
郁达夫,原名,浙江富阳人。
1913年赴日本留学,1921年参与发起成立创造社,1922年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经济部。
1938年底赴新加坡,从事报刊编辑和抗日救亡工作。
1942年流亡到苏门答腊,1945年日本投降后被日本宪兵秘密杀害。
郁达夫的创作风格独特,成就卓著,尤以小说和散文著称。
代表作为《》《》《》《》《》《》《》《》
2、看导学讲练背景探寻,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
活动二:朗读课文
1、自己朗读,边读边注音;
2、听录音范读体会文章的韵味美及感知课文内容。
活动三:完成导学讲练中的基础题。
第二课时
一、阅读《故都的秋》做以下各题(共23分)
1、仔细阅读课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6分)
2、故都的秋的景色总特点是什么?(3分)
3、文章的第二段没有直接写北国的秋,而是写江南的秋,这有什么作用?(6分)
4、作者在写故都北平的清秋景象时,集中描绘了五幅画面,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这五幅画面。
(6分)
5、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又一次以北国之秋与江南之秋作对比,有什么作用?(4分)
第三课时
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1.第一段主要写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2、第1自然段中写作者从杭州赶上北平的目的是:;
他这样做的原因是:。
3、“不远千里”这个成语在本文中的作用是:。
4.北国之秋有怎样的特点?这样写在全文中有何作用?
答:
5.第二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为什么宕开一笔,先写江南之秋?
答:
6.“混混沌沌”、“半开半醉”在文中指怎样的状态?
答: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
(b)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
(c)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
驯鸽的飞声。
(d)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
(e)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
(f)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1、b句中作者列举了五处饱含秋意的景观,但用笔极简,其原因是()A.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都为人所写过,作者要另辟蹊径,故而一笔带过。
B.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不足表现作者的情感,仅以此衬托,故而用简笔。
C.这些景观虽富于秋的特色,但一般人只是感觉得到却说不出来,故而一笔带过。
2、作者从、、方面来描绘清晨在院中见到的景象,读来亲切感人。
这是因为作者把个人的心情与故都的秋色自然地融化在一起,的眷恋,的落寞。
3、d句中说:“自然而然地感觉到十分的秋意”,那么,e句中的评议是否多余?
答:
4、作者在f句中要求在“牵牛花”下还需有“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作为“陪衬”,是因为( )
A.只有这样,才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秋天的气氛才会显得更加和谐。
B.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更加体会到秋的意韵,理解作者无可奈何的心情。
C.只有这样,才能显出牵牛花昂扬的生命力,借以比喻作者不息的追求。
5、⑦“蓝朵”一词是的意思。
作者用这个词而不用别个词是因为。
第四课时
三、阅读下面两段话,回答1-3题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像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细微极柔软的触觉。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
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
这秋蝉的嘶叫,在北平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
1.这两段写槐树的落蕊和秋蝉的残声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2.第一段描写了怎样的景色?突出了故都之秋怎样的特点?
答:
3.第二段主要采用什么手法来写?写秋蝉就“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的意图是什么?
答:
4、最后一句中“这些深沉的地方”是指
5、文中“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意思是
6、“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这一段文字是写
7、“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本文开头和它相照应的句子是
8、选出对下段文字分析理解最正确的一项()
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
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
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
A.作者用明白如话的语言,从视觉、听觉、味觉、触觉上,寥寥数笔,勾勒出槐树的落蕊,把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
B.作者运用白描式的语言,凭自己的主观感情色彩,把秋天槐树的特征,有动有静地表现出来,文字像轻轻飘浮的白云,感情热烈明快。
C.作者用简洁清丽的语言,从自己的主观感觉上,描写了槐树的落蕊。
文字细腻清新,充满诗情画意,使读者忘却了悲秋的心理。
D.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从感觉上描写了槐树的落蕊,“物”“我”之间完美的交融和统一,表达出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
四、阅读下面片断,回答1-2题
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
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
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1.文中画线部分在表达方式上属于部分,这一句话的含义是
2.“不能自已”的意思是;在文中的表达作用是
五、阅读下面两段话,回答1-3题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譬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
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1.文中列举南国廿四桥、钱塘江、普陀山、荔枝湾的秋景真的不美吗?作者说它们“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用意是什么?
答:
2.画线句子用来比喻什么?请指出其本体和喻体。
用这样的比喻有什么好处?
答:
3.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