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导学案

合集下载

《故都的秋》 导学案

《故都的秋》 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品味文本语言,体会作者对故都秋的独特感受。

2、分析故都秋景的特点,理解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3、探究作者的情感态度,体会文中的文化内涵。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品味文中细腻、清新而又典雅的语言。

(2)理解作者通过描绘故都秋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难点(1)体会作者在文中流露的主观情感与客观景物描写的融合。

(2)领悟文中深沉的民族文化底蕴。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

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自传色彩,在艺术上注重主观情感的抒发,常有坦率的自我暴露和自我表现。

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迟桂花》等。

2、写作背景《故都的秋》创作于 1934 年 8 月。

当时,郁达夫由于受到白色恐怖的威胁,从上海迁居到杭州,过着一种隐逸的生活。

1934 年 7 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

四、预习检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驯(xùn)鸽槐(huái)树扫帚(zhou)落蕊(ruǐ)平仄(zè)嘶(sī)叫房檩(lǐn)细腻(nì)廿(niàn)四桥2、解释下列词语。

(1)混混沌沌:形容糊里糊涂、无知无识的样子。

(2)领略:了解事物的情况,进而认识它的意义,或者辨别它的滋味。

(3)颓废:意志消沉,精神委靡。

五、文本研读1、作者眼中的故都的秋有怎样的特点?作者认为故都的秋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

2、文中描绘了哪些故都的秋景?文中描绘了秋院、秋槐、秋蝉、秋雨、秋果等秋景。

3、作者是如何通过这些秋景来体现故都秋的特点的?(1)秋院:“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

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这里通过对牵牛花颜色和秋草的描写,体现了秋的清、静。

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故都的秋》导学案

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教学参考1203 0959《故都的秋》导学案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领悟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散文的能力。

2、品味本文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深沉的爱国之情。

学习重点1、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学习难点1、体会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2、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学习方法1、美读法。

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比较赏析法。

3、组织讨论法。

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基础知识:(A级)一、课前预习1、:郁达夫(1896~1945),作家。

浙江省富阳县人。

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

2、字词混沌()潭柘寺()驯鸽()落蕊()平仄()椭圆()二、理清思路本文的思路线索是什么?三、课文理解1.读第1、2自然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2. 本文中哪部分内容最能体现这种故都秋味呢?3. 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几幅画面,选出你最喜欢的画面多读几遍思考,它是怎样体现“清、静、悲凉”的故都秋味的?(读完之后我们找同学起来谈谈)4、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五幅故都秋景,那么,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5、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6.读第12自然段,你认为本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哪一句?7.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1)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的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请用一个字来概括。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学习重难点 (1)三、预习检测 (2)四、中心思想 (3)五、段落划分 (4)六、写作手法 (5)七、读文感知 (6)八、经典语句解读 (7)九、预习检测答案 (8)一、学习目标《故都的秋》学习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通过学习本文,掌握文章的主旨大意,理解作者对故都秋景的细腻描绘和深沉情感。

品味文章中的优美语言,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内心感受的技巧。

感受作者笔下的故都秋韵,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眷恋之情,从而培养对自然美的欣赏能力和对生活的热爱。

二、学习重难点《故都的秋》学习重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把握文章情感是学习的重点。

郁达夫在文中将故都的秋景与深沉的思绪相融合,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对故都的眷恋之情。

因此,理解并体会作者的情感是理解全文的关键。

文章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这些手法既增强了语言的美感,又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掌握并欣赏这些修辞手法,是理解文章艺术特色的难点。

学习《故都的秋》需要重点关注文章情感的把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通过深入研读和体会,才能真正领略到文章的魅力。

三、预习检测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苦涩屋檐萧索落蕊B. 幽远混钝落寞平仄C. 训鸽细腻凋谢意境D. 点缀颓废赏玩蟋摔2.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凋谢(diāo)潭柘寺(zhè)一椽(chuán)B. 细腻(nì)平平仄仄(zē)椭圆(tuǒ)C. 文钞(chāo)橄榄(lǎn)嘶叫(sī)D. 鲈鱼(lú)鲑珍(xié)驯鸽(xùn)二、填空题1. 《故都的秋》是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_______(填写作者姓名)的作品。

2. 文章开头部分提到从青岛到北平来的理由是要饱尝这_______。

3. 文章按照顺序依次描绘了北平秋天的五幅画面,请写出其中三幅画面的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都的秋》 导学案

《故都的秋》 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体会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品味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

2、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提高散文鉴赏能力。

3、培养对自然美的感受力,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品味故都的秋的独特韵味,理解作者的情感。

(2)赏析文中的景物描写,学习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

2、难点(1)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的复杂情感。

(2)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独特感悟。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郁达夫(1896 年 12 月 7 日-1945 年 9 月 17 日),原名郁文,字达夫,幼名阿凤,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作家、革命烈士。

郁达夫是新文学团体“创造社”的发起人之一,一位为抗日救国而殉难的爱国主义作家。

在文学创作的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种反帝抗日组织,先后在上海、武汉、福州等地从事抗日救国宣传活动,其文学代表作有《沉沦》《故都的秋》《春风沉醉的晚上》《过去》《迟桂花》等。

2、写作背景从 1921 年 9 月至 1933 年 3 月,郁达夫曾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 年 4 月由上海迁居到杭州,1934 年 7 月,郁达夫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今北京),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这篇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四、预习内容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驯()鸽槐()树扫帚()细腻()平仄()颓()废潭柘()寺一椽()破屋廿()四桥2、解释下列词语(1)混混沌沌:(2)疏疏落落:(3)不远千里:3、阅读课文,思考:(1)作者笔下的故都的秋有怎样的特点?(2)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表现故都的秋的特点?五、课堂探究1、整体感知(1)文章开头,作者为何“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2)文章结尾,作者为何说“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2、文本研读(1)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来表现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请举例分析。

故都的秋 导学案(教师用)

故都的秋 导学案(教师用)

《故都的秋》导学案【学习目标】一、自学目标:1、了解作者。

2、熟悉课文,读准字音,认准字形,注意句读。

3、了解本文的脉络结构,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

二、导学目标1、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和本文严谨的呼应结构。

2、体味本文紧扣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和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之情,掌握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三、固学目标1、运用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2、分享收获与问题,培养学生反思能力。

学习方法:“三环五学”:先学后教再思;独学—对学—群学—班学—固学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学习目标】一、自学目标:1、了解作者。

2、熟悉课文,读准字音,认准字形,注意句读。

3、了解本文的脉络结构,领略故都的秋声、秋色、秋味。

二、导学目标1、把握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和本文严谨的呼应结构,2、学习对比映衬的手法,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

3、体味本文紧扣故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体会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之情。

三、固学目标学会赏析优美文段的方法,体会故都的秋的特点。

【学习流程】一、了解作者。

(独学)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独学)三、学习全文前两段和最后两段。

(独学、组学、班学)四、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赏析第一幅图景。

(独学、对学、组学、班学)【学习过程】一、独学——自主学习:自主阅读、自主检测、自主反馈(12分钟)1、关于作者(自主阅读课下注释,标记重点,然后填空。

1分钟)郁达夫,原名,浙江省富阳人,现代著名,。

2、自读课文,解决字词(在课文中勾画出好词好句和不认识的字词,注意课下注释。

然后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注意字形。

6分钟)凋.零混混沌沌....潭柘.寺一椽.破屋喇.叭槐蕊.扫帚..细腻.不能自已.衰.弱平平仄仄..萧索..歧.韵似.的夹.在中间着.着夹.袄3、自己速读课文,整体感知(在书上标出段落,划分层次;勾画、批注,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独特感受;圈点勾画写了哪几幅图景,并简要概括。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故都的秋》导学案和教案

统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故都的秋》导学案和教案

第14课故都的秋教案一、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作者郁达夫及其作品,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深入体会故都的秋的特点。

2、能力目标:体会课文“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特点。

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3、情感目标:结合时代背景,整体感知课文,体会作者对古都的深深眷恋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作者笔下的北国之秋的特点(“清、静、悲凉”),体会作者赞美自然风景的真情、内心的忧思与落寞以及深沉的爱国之情。

2、难点:学习本文情景交融、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表达技巧和修辞手法。

三、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朗读法、讨论法及点拨法四、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秋天,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墨客。

大家可以想到有哪些关于秋的古诗词呢?碧云天,黄叶地,西风紧,北雁南飞。

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王实甫《西厢记》)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杜牧《山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二首》)从上述这些诗句我们可以看出,秋天多含萧瑟凄凉之意。

然而刘禹锡却与别人不同,独独爱秋。

著名的散文家郁达夫对秋也异常喜爱。

他以自己个性鲜明的思想,选择了独特的角度,运用与众不同的手法,写出《故都的秋》这篇散文精品。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郁达夫的《故都的秋》,看看郁达夫笔下的秋是怎样一种景象?“秋”景如何?“秋”意怎样?2、作者作品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

1921年组织创建了创造社,出版了新闻学最早的白话短篇小说集《沉沦》,震动了文坛。

抗日战争爆发后,赴武汉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并到新加坡积极宣传抗日活动,后流亡到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1了解作者在描写故都景象时突出“清”“静”“悲凉”的特点,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自然景物的客观色彩和作者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巧妙融合的艺术手法。

学习对比、前后呼应的写法。

学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艺术手法。

讨论法、朗读法和勾画圈点法【知识链接】1.自读作者信息,识记划线内容。

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和小说杂剧。

曾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等发起创造社。

1921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的影响。

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

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

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

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

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背景简介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一、预习检验1.阅读全文,借助课下注解和工具书,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混混沌沌()潭柘寺()落蕊()一椽破屋()廿四桥()房檩()颓废()鲈鱼()2.解释下列词语⑴混混沌沌:⑵一椽破屋:⑶落寞:⑷一叶知秋:⑸不能自已:二、理解题目1.“故都”两字指明,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课文《故都的秋》导学案

课文《故都的秋》导学案

课文《故都的秋》导学案课文《故都的秋》导学案课文《故都的秋》导学案《故都的秋》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文章“景”和“情”和谐统一的写作特点。

2、体会作者在秋景中所寄托的感情。

3、联系文中所写的五幅秋景图,进一步掌握散文稿“形”与“神”的关系。

4、根据自己的主观色彩,有意识地选择几处景物,写几个片段。

【重点难点】1、会分析本文情与景的关系。

2.能个性化解读本文的内涵【知识链接】1、作家、写作背景知识;2、学习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的写法。

【学法指导】讲解式、启发式、朗读式结合的教学方法。

【学习过程】一、课前准备:1、请每位同学准备导入词,组内交流,课堂展示:2、简介作者:3、介绍本文写作背景:4、朗读全文,扫清字词障碍,预划重点句(感知语义丰富、蕴有内涵的关键语句,作为领会作者思想感情的信息依据)检查《导与练》填写的情况。

5、自读课文,整体把握:(1)、调动各种感觉器官,“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标出呈现色彩的景物,划出传递声响的物名。

(2)、开动脑筋联想想象,“游景点题画面感秋意”,看看郁达夫带领我们游览了那些景点?给每幅图景题一个恰切的名字。

二、课堂学习过程:1、课前串词。

2、学生板书课题(书写水平)C3、简介作者:A4、介绍本文写作背景:A5、朗读全文,扫清字词障碍,预划重点句(感知语义丰富、蕴有内涵的关键语句,作为领会作者思想感情的信息依据)检查《导与练》填写的情况。

B6、整体感知:⑴把握本文主旨。

B⑵概括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总体感受。

B⑶写出作者对故都之秋的情感。

B7、情感赏析:⑴向往:①作者为什么对故都的秋强烈向往? BC②作者是怎样表达向往之情的?C⑵颂赞:①作者为什么对故都的秋深情赞颂?BC②作者如何赞颂故都的秋?C③用简洁的词语概括本文主要描绘的故都秋景图。

C④请选择一幅或两幅秋景图品味赏析。

D⑶眷恋:①品味本文最后一段。

C②作者如此的眷恋,是否还饱含着别的意味?D【课堂检测】《听课手册》课堂演练部分AB【作业布置】练习册阅读部分BC【自我反思】1、目标达成情况abcd2、学习参与程度ABCD3、需要改进方面ABCD。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教师版本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教师版本

《故都的秋》导学案教师版本《故都的秋》导学案高一·必修二《故都的秋》导学案【学习目标】1.体味作者深沉的爱乡情怀,品读作品语言;2.把握文章脉络,学习作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自主预习】1.给以下加点字注音混沌〔〕〔〕细腻〔〕房檩〔〕....潭柘寺〔〕.一椽〔〕.喇叭〔〕〔〕..槐树〔〕.夹袄〔〕.颓废〔〕.橄榄〔〕〔〕..普陀山〔〕.譬如〔〕.廿四桥〔〕.平仄〔〕.馍〔〕.落蕊〔〕鲈鱼〔〕..2.相似字形辨析柘〔〕_________ 椽〔〕_________ 纣〔〕_________ 拓〔〕_________ 缘〔〕_________ 忖〔〕_________ 厮〔〕_________ 嘶〔〕_________ 衬〔〕_________撕〔〕_________3.郁达夫,原名_________,籍贯___________,现代________家、_______家。

4.本文写于______年,结合历史知识,当时的中国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检测】1.“故都的秋〞在作者笔下有什么特点?那些话表达了他对故都的秋的眷恋?2.释题:题目是文章的线索,其中“故都〞明确了____________________,“秋〞明确了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什么不用“北平的秋〞代替?【温故知新】1.我们学过那些写秋天的文章和古诗?写下你知道的。

2.上题的秋都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思考讨论】“预习检测〞“南国之秋〞分别有何作用,请找出并分析?3.细读课文,他共描绘了几幅“故都秋景图〞?给这些秋景图起一个名字。

【课堂精讲】1.体味作者一笔带过香山红叶、陶然亭芦花、钓鱼台柳影这些最具有代表性的景色,转而写平淡小景的写法和作用。

“故都秋景图〞每幅图的写作手法和特点及其作用。

【课堂随练】1.以下各项说法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 D 〕1《故都的秋》导学案高一·必修二A.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驯鸽的飞声〞“牵牛花的蓝朵〞“槐树的落蕊〞“扫帚的丝纹〞,以及“秋蝉的残声〞“秋雨凉风〞等景物,都是为了表现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

《故都的秋》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故都的秋》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

《故都的秋》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共3篇《故都的秋》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1《故都的秋》导学案(人教版高一必修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和分析诗歌的意境和表达方式,领略作者的感受与思考。

2. 掌握一些诗歌鉴赏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3. 理解和感受唐代文学的艺术及其价值。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文学素养,增强其综合语言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故都的秋》的诗歌欣赏和分析。

2. 唐代文学的艺术特点及其价值。

3. 诗歌鉴赏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过程1. 课前预习让学生预习本课课文,了解诗歌的背景及作者的生平和创作特点。

同时要求学生认真品味诗歌,感受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2. 课堂讲解首先,讲解唐代文学的艺术特点和价值,并与现代文学做一些比较和对比,加深学生的体会和理解。

接着,讲解诗歌鉴赏和分析的基本方法,包括审题、找出诗歌的核心意思、寻找艺术手法(比喻、拟人、对仗、假设等)、找出诗歌的情感倾向和主旨、探究诗歌与生活的关系等等。

最后,结合指导学生对《故都的秋》进行分析和欣赏。

学生可以就以下问题进行探究:1) 诗歌的主题和中心是什么?2) 诗歌的情感表达和情绪转折如何?3) 诗歌的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是怎样的?4)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和价值观有哪些?5) 诗歌与我们现实生活有何联系?3. 课后作业基于上课吸收的知识,让学生分析另一首唐诗作品,了解独立思考与创新的能力。

四、教学评估教师根据上课情况,评估学生的诗歌分析和欣赏能力,对于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补充。

针对学生自己选个唐诗进行分析和写作,评定学生的诗歌分析和写作能力。

五、教学总结在此次导学案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主要着重介绍了唐代文学的艺术特点和价值,以及诗歌鉴赏和分析的基本方法以及具体实践。

希望学生们可以通过本堂课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提高自己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唐代文学的艺术特点和价值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学习了诗歌鉴赏和分析的基本方法。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以及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情感。

2. 通过对文本的深入解读,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

3. 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描绘,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提高对生活的感悟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重点:理解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以及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情感。

2. 难点:如何将文本的解读与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的培养相结合。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秋天的视频或展示一些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本课的主题。

2. 初读文本:让学生自由朗读文本,整体感知文本的内容和情感。

3. 深入解读: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解读文本,理解故都的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以及作者在文中流露出的情感。

4. 拓展延伸: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文本中的一些关键问题,如“作者为什么会对故都的秋有如此深厚的感情?”等,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

5. 课堂小结:对本课的内容和情感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对文本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6.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与本课相关的作业,如写一篇关于自己家乡秋天的短文等。

四、教学反思
1.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发挥他们的主动性。

2. 在解读文本时,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深层含义,培养他们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

3. 在作业布置时,要注意与教学内容相关,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和实际情况。

《故都的秋-郁达夫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

《故都的秋-郁达夫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

《故都的秋-郁达夫》导学案一、导言《故都的秋》是闻名作家郁达夫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描写北京的秋天,展现了作者对田园的眷恋之情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

本文通过对《故都的秋》的深入进修,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摩登文学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郁达夫及其代表作品《故都的秋》的背景和主题;2.理解《故都的秋》中的意象和象征;3.分析《故都的秋》对北京的描写及作者的情感表达;4.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郁达夫及其代表作品《故都的秋》的背景和主题;难点:分析《故都的秋》中的意象和象征。

四、教学内容1.郁达夫及其代表作品《故都的秋》的背景介绍;2.《故都的秋》的主题和意象;3.《故都的秋》中对北京的描写和作者的情感表达。

五、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郁达夫及其代表作品《故都的秋》,引导学生思考秋天在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并提出本节课的进修目标。

2.进修《故都的秋》(30分钟)学生阅读《故都的秋》,重点关注作者对北京秋天的描写和情感表达,理解文章中的意象和象征,分析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方式。

3.讨论与思考(2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故都的秋》中的意象和象征,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探讨作者选择描写北京秋天的用意和意义。

4.总结与拓展(1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文章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北京在不同季节的表现方式及其象征意义,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

六、教室作业1.写一篇读后感,表达对《故都的秋》的理解和感受;2.选择一幅图片,配以文字,表达对北京秋天的印象。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郁达夫及其代表作品《故都的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结合其他作品,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文学视野,培养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理解。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环节一: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郁达夫郁达夫(1896-1945),名,字。

浙江富阳人。

现代著名,。

他出生于书香门第之家,据说他家藏书4万卷,郁达夫在少年时就全都翻阅过,打下了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基础。

大学期间开始接触外国文学,又增加了丰富的外国文学与文化的素养。

2.人物轶事英勇牺牲1945年的8月29日,也就是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的两周,郁达夫没有迎来凯旋的欢呼,却迎来了他的噩耗。

那晚8时许,郁达夫正在家中与几位朋友聊天,忽然有一个土著青年把郁达夫叫出去讲了几句话,郁达夫随即回到客厅,与朋友打个招呼就出去了,从此便再也没有回来。

1985年9月27日,中国官方新华社报道:中国现代著名作家郁达夫被日本宪兵杀害之事已从日本学者铃木正夫收集的第一手资料得到证实。

3.了解写作背景本文写于1934年8月。

从1921年9月至1933年3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近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的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4.解题本篇写于30年代。

题目明确而深沉:“故都”指。

这“秋”是“故都”所特有的,因而笼罩了一种文化色彩,“故都的秋”也就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5.了解“散文”(一)散文的特点1.形散而神不散“形散”是说散文取材广泛自由,不受时空的限制,表现手法也不拘一格,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

“神不散”,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

2.意境深邃散文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通过一定的艺术手法,表达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故都的秋导学案含答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含答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了解写作背景,理解题目的含义教学重难点诵读感知北国之秋的特点名师精讲一、了解背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旧中国,战乱连年,民生凋敝,连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

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并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当时的国家是山河破碎,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作者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尝了人生的愁苦和哀痛。

作者在此处境下,他思想苦闷,想用创作救国,可创作又枯竭,于是,只有过着一种游山玩水的闲散寂寥的苦闷生活。

1934年郁达夫经青岛辗转千里,又回到了故都北平。

多年来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及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使得郁达夫对眼前的“故都的秋”感受很特别。

二、理解题目。

“故都”北平,即现在的北京,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 “故都”两字指明了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对象,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题目明确而深沉。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

在把握本文主旨时,要注意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时代性。

社会风云和个人遭际在作者心里投下阴影,以致对故都清秋的“品味”夹杂着一些苦涩。

三、整体感知1.阅读文章1、2段,概括北国之秋的特点?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文章两次提到“南国之秋”分别有何作用,请找出并分析?写南国之秋主要是为了形成对比,衬托北国秋景之美,秋味之浓,同时显示作者对故都之秋的热爱、赞美和眷恋。

作者在开头部分点出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的特点后,接着写到了江南之秋。

但那里“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又时常多雨而少风”,因此,“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导学案

高中语文《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故都的秋》导学案(一)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郁达夫的思想和创作风格。

2、领悟作者流露在文中的主观情感,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3、品味文章明白晓畅、简洁清丽的语言。

过程与方法目标:1、培养学生有感情地诵读散文的能力。

2、品味本文语言,提高语言鉴赏能力及掌握运用语言表达的一些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作者在山河破碎、内外交困的现实下,赞美自然风物的真情以及内心的忧思及落寞;体会作者深沉的爱国之情。

学习重点1、引导学生对故都秋景的特点进行分析。

2、掌握文章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的写法。

学习难点1、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2、引导学生推敲文中悲凉、伤感的情调的由来,从深层次理解此文的丰富内涵。

学习方法1、美读法。

反复诵读,体味意境。

2、比较赏析法。

3、组织讨论法。

如对“清,静,悲凉”等秋的特点的深层把握。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基础知识:(A级)一.课前预习1、作者:郁达夫(1896~1945),作家。

浙江省富阳县人。

与郭沫若、成仿吾等组织了。

2、字词混沌..()潭柘.寺()驯.鸽()落蕊.()平仄.()椭.圆()二、理清思路本文的思路线索是什么?三.课文理解1.读第1、2自然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

2. 本文中哪部分内容最能体现这种故都秋味呢?3. 这一部分主要写了几幅画面,选出你最喜欢的画面多读几遍思考,它是怎样体现“清、静、悲凉”的故都秋味的?(读完之后我们找同学起来谈谈)4、作者分别从不同角度为我们描绘了五幅故都秋景,那么,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5、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

6.读第12自然段,你认为本段的中心句应该是哪一句?7.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1)、作者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的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请用一个字来概括。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

《故都的秋》导学案导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领会课文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浑然一体的艺术风格。

2.了解作者在描写故都风物时为何要突出“清”、“静”、“悲凉”的特点,从而体会作者是如何把自然风物的客观色彩和作者内心世界的主观色彩巧妙融合的艺术手法。

3.体会课文疏朗不羁的行文与精到细腻的笔触相结合的语言特点。

(二)能力培养目标1.训练学生在阅读中快速把握文章意蕴,并作适当归纳的能力。

2.在了解作者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训练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3.陶冶学生性情,提高审美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体会作品的感情色彩同当时的时代背景的内在联系,理解一个正直文人不满于现实又无法找到出路的苦闷心境。

进而让学生懂得当时国民党白色恐怖的严酷。

(四)重点、难点学会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

基础积累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歧(zhī)韵一椽(yuán)嘶(sī)叫耗(hào)子B.潭柘(zhè)寺落蕊(ruǐ)橄榄(lǎn)落寞(mò)C.普陀(tuó)山房檩(lǐn)陪衬(chèn)夹袄(ǎo)D.廿(niàn)四桥着(zhuó)衣混沌(dùn)椭(tuǒ)圆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姿态赏玩即使黄城人海B.细腻清闲啼唱尘沙灰土C.田圆深沉严厉不能自已D.蓑弱悠闲陶然回味不永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象样。

B.“唉,天可真凉了——”(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C.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

D.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4.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位于眉山市的“三苏祠”园内廊庑相连,池沼掩映,竹木参天,殿宇轩敞,极具南国流风遗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故都的秋》导学案【学习目标】1、领悟作者在文中流露出来的主观感情,学习本文以情驭景、借景抒情的写法。

2、体会作者笔下秋的意境,品味课文中精到细腻的语言。

3、体会作者对故都的秋的赞美之情以及文中流露出的悲凉、伤感之音。

【学时安排】三学时【学习过程】第一学时学习要点:1、了解作者及背景。

2、扫除字词障碍,理清文脉。

一、自主学习1、作者信息郁达夫(1896-1945),原名郁文,浙江富阳人。

现代著名的小说家、散文家。

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从小熟读唐诗宋词和小说杂剧。

曾赴日本留学,与郭沫若等发起创造社。

1921年7月第一部小说集《沉沦》问世,产生巨大的影响。

先后在北大、武昌师大、广东大学任教。

1930年3月参与发起成立左联”。

抗战爆发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后流亡苏门答腊岛坚持抗战。

1945年9月被日本宪兵杀害。

郁达夫的作品风格清新,抒情浓烈,有感伤情调,有时流露出颓废色彩。

主要作品有《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出奔》《她是一个弱女子》等,在不同程度上揭露了旧社会的罪恶,向封建道德大胆挑战,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带有颓废情绪。

散文以游记著称,情景交融,文笔优美,自成一家。

2、背景简介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用相当大的精力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和进行创作。

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在游山玩水过程中,写了许多游记,这是他在这段时期创作的主要收获,为我国现代游记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中国的大都会,我前半生住过的地方,原也不在少数;可是当一个人静下来回想起从前,上海的闹热,南京的辽阔,广州的乌烟瘴气,汉口武昌的杂乱无章,甚至于青岛的清幽,福州的秀丽,以及杭州的沉着,总归都还比不上北京——我住在那里的时候,当然还是北京——的典丽堂皇,幽闲清妙。

❖五六百年来文化所聚萃的北平,一年四季无一月不好的北平,我在遥忆,我也在深祝,祝她的平安进展,永久地为我们黄帝子孙所保有的旧都城!——郁达夫《北平的四季》二、诵读感知(一)朗读课文解决字词障碍混混.沌沌.()()潭柘.寺()一椽.()驯.鸽()疏疏落..落()()陪衬.()点缀.()落蕊.()细腻.()潜.意识()落寞.()嘶.叫()蟋蟀.()夹.袄()平平仄.仄()歧.韵()颓.废()譬.如()廿.四桥()普陀.山()鲈.鱼()大蟹.()(二)解题“故都”指什么地方?作者为什么不称“北平的秋”而叫“故都的秋”呢?明确:北平、北平曾作过元、明、清三个朝代的都城,可谓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突出北平历史悠久。

现在的都城是南京,“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

人们对“从前的”、“过去的”的事物往往会产生怀念、眷恋等感情。

譬如:漂泊在外者称自己魂牵梦萦的家乡为“故乡”,对与自己友情深厚的朋友称“故人”。

因此从标题看,这是一篇饱含着深沉的眷恋之情的情景交融的文章。

(三)整体感知课文1、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有什么特点?找出文章的文眼句。

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2、快速阅读,从文章中找出直接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情感的句子,看看郁达夫对北平的秋天怀着怎样的情感?明确:第一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他为赏秋不辞辛劳,可见爱秋之切!)最后一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

”(他为这秋色宁愿付出生命的三分之二。

可见爱秋之深啊!)情感:向往、迷恋、眷恋2、文章主要写作对象为故都的秋,试梳理作者的写作思路。

明确:第一部分(第1、2段):总写作者对北国、江南之秋的不同感受,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

第二部分:(3-11段),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记叙故都纷繁多彩的秋天景象,赞美北国之秋。

记叙部分,采用并列结构,根据“清”“静”“悲凉”这一特色上的联系,逐一描述了故都的自然风物。

议论部分,从理喻的角度,进一步赞颂秋,赞颂北国的秋。

第三部分(12、13段)总括全文,与总起部分照应,再次强调南国之秋的色味不及北国之秋,直抒作者对故都之秋无比眷恋之情。

第二学时学习要点:重点研习五幅画面,掌握情景交融的特点。

一、研习文章第一部分1、课文为什么不写火一般的香山红叶,明镜似的昆明湖水,对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等极具北京秋景特色的画面也一笔带过?明确: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在他内心投下了忧虑和冷落的阴影,他追求“清”“静”,并笼罩着淡淡的“悲凉”。

正因为这样,他言下的秋味、秋色和秋的意境与姿态,自然也笼罩了一层主观感情色彩。

文章不写富有“暖色”的香山红叶,也不写游人如织的颐和园,而写“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在破腰壁中,静对着”蓝色的牵牛花。

文章紧扣“清”“静”“悲凉”这三个带文眼性的词,来描写景物的特点。

对景物的描绘,作者往往只用寥寥数笔略作勾勒,便将读者带进了故都之秋的清、静、悲凉之中。

2、文章两次提到“南国之秋”分别有何作用,请找出并分析?明确:草木凋得慢(快),空气来得润(干),天的颜色显得淡(浓)混混沌沌(模糊不清)——清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得透(彻底)、十足——饱尝小结:第2段和第13段在结构上形成了前后呼应。

都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突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北国之秋胜于南国,从而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

二、研习文章第二部分1、郁达夫先生选取了哪些画面来写故都的秋?(学生阅读圈点,教师引导学生找关键词、关键句。

)明确:从3--11自然段,主要有5幅画面。

第3段秋院静观(破屋秋色),第4段秋槐落蕊(街头落蕊),第5段秋蝉残鸣,第6—10段秋雨话凉(闲话秋凉),第11段胜日秋果(清秋佳果)。

2、作者在对这些景具体的描绘中,是如何体现故都秋“清、静、悲凉” 的特点的呢?(圈出文中体现秋天色彩的词语,标出传递声响的物名。

从“秋色”和“秋声”两个角度来品味一下故都的“秋味”。

)【秋色】青天(蓝绿)蓝朵(蓝色)秋草(枯黄)落蕊(灰白)树影(暗灰)灰土(灰色)灰沉沉的天(灰色)青布(蓝绿)枣树(淡绿微黄)【板书】①那么这些色彩有什么特点?(红、橙、黄等颜色称为暖色系,绿、青、蓝等颜色称为冷色系)明确:冷色。

②故都北京,即使是在郁达夫那个时代,秋天里,明艳之色有,繁市之境在,作者为何避而不写?明确:主要的是与作者当时的心境有关,由于作者当时心情不好,因此不喜暖色,不好热闹。

(让我们来看看郁达夫在写作这篇散文的时候的什么样的一种精神状态,插入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1936年2月离杭赴福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

在这段时间里,他思想苦闷,创作枯竭,过得是一种闲散安逸的生活,并花了许多时间到处游山玩水,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为了排遣现实带给他的苦闷和离群索居的寂寞。

1934年7月,郁达夫“不远千里”从杭州经青岛去北平,再次饱尝了故都的“秋”味,并写下了优美的散文——《故都的秋》。

“白色恐怖,使郁达夫心境不好;他心境不好,所以喜好冷色调,总想找宁静处”。

作者在写这些描写色彩的词不仅体现了是故都秋“清”的特点,也是作者情感色彩的外显。

【秋声】鸽声帚声蝉声衰弱风雨声人声静【板书】③接下来我们来听听故都的秋声,主要有哪些声音呢?明确:“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衰弱的残声”“便息列索落的下起雨来了”“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说……”。

3、3-11自然节写了故都秋天的哪些风物,试以3、4自然节为例说说这些画面是如何体现文眼的?5幅图:牵牛花(秋花、秋院静观)、槐花落蕊(秋槐)、秋蝉残声、秋雨凉风、枣树奇景(秋果)。

举例分析:(1)牵牛花:“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的蓝朵”是在写“静”;“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一椽破屋来住着”、“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既是在写“静”,又突出了“清”;“疏疏落落”的衰草,体现了“悲凉”。

(2)槐树落蕊:整段渲染了寂静的气氛,突出了“静”。

“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几句,给人以清静悠闲的感觉,突出了“清”。

“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几句,抒发了悲秋之感,紧扣了“悲凉”。

三、小结第三学时学习要点:鉴赏手法,品味语言,体味情感。

一、研习文章第三部分读最后两个自然段,思考下列问题:1、作者认为南国的秋与北国的秋的最大的区别在哪个方面?文中两次提到南国之秋有什么作用?答:味。

北国的秋——清、静、悲凉南国的秋——慢、润、淡都是以江南之秋来衬托故都的秋,突出作者的主观感受----北国之秋胜于南国,从而表达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热爱。

2、第13段描写南国之秋,“比起北国之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摸,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分析其妙处。

答:比喻。

作者用了四组对比来形象地比喻南北秋之味的不同。

北国之秋就像“白干、馍馍、大蟹、骆驼”,让人感到味烈、味深、味浓、味久,而南国之秋就像“黄酒、稀饭、鲈鱼、黄犬”,让人感到味润、味浅、味淡、味短。

这四个比喻从饮食文化入手,让人从饮食中的“味”去领悟秋之“味”,让人从形象的“味”去品味抽象的“味”,意象丰富生动,令人读后回味悠长,明了于胸。

3文章首尾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首尾呼应,意境升华)二、小结。

⊙本文通过对北平秋色的描绘,赞美了故都的自然风物,抒发了向往、眷恋故都之秋的真情,并流露出忧郁、孤独的心境。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都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中间部分从记叙和议论两方面描述故都纷繁多彩的清秋景象。

首尾照应,回环往复;中间部分充分展开,酣畅淋漓。

同时,作者运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将苦涩的“品味”与生动的景物描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造出一种特殊的神韵。

三、拓展延伸1、对比阅读刘禹锡《秋词》。

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①问:《秋词》中表达了诗人的什么心境。

用什么手法表现的?(豁达乐观的心境,运用对比)②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为何刘禹锡只写冲天而上的云鹤?有何深意?(借鹤飞冲天的形象表明心志,抒发绝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

)2、仿用句式练习1)、用《故都的秋》文章中的秋景做意象,仿马致远的《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写一首小令,写出《故都的秋》的意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