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敬畏自然_语文_初中_尉崇江_3137000225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敬畏自然教学设计
莒县招贤镇中心初级中学尉崇江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识记、理解本课生字词;品味文章富有意蕴的哲理性语言,提升驾驭语言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学生预习,搜集资料,教师引导;抓住文章的关键句,揣摩理解本文富有哲理性语句的深刻含义,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道理,增进对自然的认识,树立环保意识;培养科学理性精神。

教学重点
品味文章富有意蕴的哲理性语言,揣摩理解本文富有哲理性语句的深刻含义
教学难点:
辨证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科学理性精神;培养探究性阅读能力。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①预习文章,自学字词,弄清文意。

②查询、搜集、整理有关自然界与人类关系的图片或文字资料。

教师:①准备与自然、保护自然相关的图文资料。

②准备有关爱护自然的名言、故事、资料等。

教学过程:
一、展示图片,激情导入
多媒体展示图片,让学生认识自然,认识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生看后谈感受,师给以评价:
自然是我们人类的母亲,人类一直享受着她的恩惠,在她的怀抱中成长、繁衍、壮大。

高天流云,大漠孤烟,青山绿水,春华秋实……无一不是它对人类的馈赠。

然而,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地球上出现了越来越严重的生态问题。

人类曾宣称要征服自然,而大自然也以她自己的方式向人类发出了严重警告:沙尘暴、泥石流、海啸、飓风……让人类面时时面临着巨大的灾难。

那么,人与自然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严春友老师的文章《敬畏自然》,一同去寻找答案。

(板书:敬畏自然)
二、整体感知,探究课文
(一)、解题,多媒体展示作家作品。

严春友,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主要作品有《西方哲学新论》《大自然的智慧》《宇宙全息统一论》(与王存臻合著)等。

(二)、预习检测(多媒体分步展示生字、词语。

)
①蓬蒿():。

②狼藉():。

③咫尺():。

④相形见绌():。

⑤美味佳肴():
(三)、阅读课文,探究解答
(师生角色互换,教师以学生的身份向学生进行请教,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
1、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根据屏幕所展示的问题,依次进行解答。

(多媒体逐步展示下列问题。

)
(1)、对待自然,人类常抱有怎样的态度?
明确:对待自然,人类常抱有对立的态度。

(2)、针对这样的观点态度,作者是如何评价的?请找出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一个词语。

明确:自不量力。

(3)、作者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评价?请根据提示,找出相应的根据。

从二者历史时间上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二者关系上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从二者智慧的高低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宇宙已有200亿年历史,人类知识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人类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自然的智慧是大海,而人类的智慧只是一个小水滴。

(4)、作者认为我们人类应对自然持有怎样的态度?
明确:敬畏自然。

(5)本文由人们常持的态度,作出了评价,并提出了自己的根据,最后得出了结论,作者是怎样阐述自己的道理的?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根据议论文的结构给课文分层。

(设计说明:读是理解课文的前提,教师在朗读中提出具体要求,学生会在朗读中更用心,既训练了基本能力,又从整体上把握了课文内容。

然后,根据课文内容,教师提出相应的问题,并提示学生进行纵向联系,掌握文章主要内容,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从而也自然而然的归纳出了文章的说理方法。

)
学生讨论后课件展示。

三、赏读课文,分析问题
1、看着人类这种狂妄的表现,大自然一定会窃笑——就像母亲面对无知的孩子那样的笑。

“这种狂妄的表现”指什么?明确:常常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

表示作者评价的词是哪个?明确:狂妄
“窃笑”的依据是什么?明确1.人类打开的空间只不过是咫尺之间。

2.今人也会变为古人。

3.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

2、人类的认识史仿佛是纠错的历史,一代一代地纠正着前人的错误,于是当我们打开科学史的时候,就会发现科学史也是犯错误的历史。

你能举例说明吗?明确:
由“地心说”到“日心说”
由“万有引力”到“相对论”
由“上帝造人说”到“古猿进化说”
3、阅读第五自然段,回答问题:
请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大自然的智慧是无与伦比的。

为什么说“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乃至“灰尘”也是大自然的“艺术品”?
苍蝇蚊子固然讨厌,但其身体构造和生理机制十分奇妙,同样灰尘虽小,内部分子结构却很复杂,体现了大自然创造的精妙绝伦。

4、作者从哪些方面具体比较了“相形见绌”?
①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
②人类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
③大自然“懂得”用美学原则创造各种事物以至人体。

“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
5、你知道宇宙中有哪些“沉默的声音”?明确:
山崩之前是寂然无声的,但山体在不断破坏,石头里有“生命的呐喊”。

沉默的星星里隐藏着宇宙诞生、发展的信息。

冰冷的化石中有生物怎样进化的答案
阅读第十段,回答问题: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我们的弟兄”指什么?
为什么称之为“弟兄”?
6、作者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试试
能否从文中找到答案。

因为人们常把自然与人类对立起来,宣称要征服自然,这有合理的一面,但走向极端往往违背自然规律,破坏自然,导致自然界的惩罚。

只有认识自然的伟大,爱护自然,人类才能与自然和谐发展。

因为人类与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是宇宙生命的组成部分,尽管生命的存在形式不同,生命形态有高低之别,但都是平等的生命,都是兄弟,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四、阅读课文,讨论文章的论证方法
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学生小组讨论明确,并从文中找出具体例子分析。

五、美句赏读,品味语言
在本文中,有许多句子,不仅语言优美,而且富有哲理。

请选出你最喜欢的一句,给大家大声朗读出来,并说出你喜欢的原因。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修辞、含义等方面的点拨,并板书修辞手法:对比、拟人、反问等。

)
示例:
(1)、“殊不知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只是大自然机体上普通的一部分,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普通的一部分一样。


明确:“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比喻人类在大自然面前的愚妄无知,“正像一株小草只是她普通的一部分一样”,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里作者将人类和大自然进行对比,生动的说明了二者之间的关系。

(2)、人类为自己取得的这些成就而喜形于色,然而,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
用比喻的方法形象地说明人类开采煤碳、石油,天然气以及其他各种矿物,留下了无数矿坑,也就破坏了地貌和地层结构,很可能酿成后果,危及人类自身。

形象地写出人类面临的危机。

(3)、宇宙之所以创造智慧生物是为了进行自我认识,为了欣赏她自己壮丽无比的美。

拟人,说宇宙创造了人类是有目的的创造,这等于宇宙长出了大脑,有了自我认识的工具,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

(4)、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兄弟。

明确:比喻宇宙的一切,包括人类,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它们与我们是平等的生命。

“弟兄”体现了宇宙间的一切生命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

六、从课文中找出几个反问句,并把它们变换成一般陈述句,然后比较一下,这两种句式的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学生小组讨论,从文中找出并分析其作用
归纳:反问句及其作用
反问句是一种用疑问句式来表达确定意思的修辞方法。

用否定句来反问,表达的是肯定意思;
用肯定句来反问,表达否定的意思。

反问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加重语言的力量,激发读者的感情,给读者造成深刻的印象。

七、拓展探究,联通生活
关于“人与自然”的问题,通过对课文的分析,我们理解了作者的观点:人应该敬畏自然,把自然界中的万物当成兄弟,平等对待。

可是现实生活中是这样的吗?当今世界人与自然的关系到底如何?请联系你课外阅读中所积累的人与自然之间的故事、案例和其他资料,谈谈你的体会和意见。

(分组推荐一名同学发言。

)
(设计说明:“联通生活”这一环节,让学生将课文内容与生活链接起来,进一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
六、结束语
同学们,课文结尾作者呼吁:“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我们也要向全世界大声疾呼:“我们要生存,我们要发展!我们需要一个和谐的自然。

敬畏自然,保护环境,是你的责任,也是我的责任,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有句俗语说得好:“心动不如行动”,朋友们!让我们携起手来,为你,为我,为我们的子孙后代,为了我们的地球母亲,积极行动起来吧!
七、作业布置
如果你是“敬畏自然”活动的形象代言人,你准备发起哪些活动来扩大影响,提高大家对敬畏自然的正确认识?请拟写一份可行的活动计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