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及实例(94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元教学设计的方法
①一篇带多篇。教师抓住一篇课文的教学重点、 学习难点和疑点、教材特点等进行精讲,并 教给学生学习方法,其他课文老师略讲。
②举一反三,以讲带练。教师认真教读一篇, 其他各篇给学生自学。
③用系统论的方法处理教学,把联系紧密或有 相同之处的教材放在同一单元里去分析,把 一个单元的教材放在全册教材中去考查。
在这基础上,学生再比较三味书屋之乐与百 草园之乐的异同。讨论后,同学们各抒己见, 或说“异”,或说“同”,言之有理即可。
最后,得出课文的主旨:通过对百草园和三 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儿童热爱自然, 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水 到渠成,同学们都能心悦诚服的接受。
《花脸》
一文将我们带到了那个散发着浓浓的民俗风 情的北方小镇。小闺女们带绒花、穿红袄, 涂着浓浓的胭脂团儿;男孩子们忙着放鞭炮, 这过年热闹的景象给我们现代的城市少年带 来的是强烈的视觉冲击。而这其中那个威壮 不凡的“关老爷”花脸的形象更是给人留下 了深刻的印象,文中对“我”看花脸、戴花 脸的心理和动作写得十分细腻、生动,不妨 通过朗读,展开想象去亲自体验一下。
是一篇小小说,构思精巧,悬念迭起, 布局缜密。写了“我”的生活中突然来了个 强者,一个让自己窘迫不安的同龄人——表 哥。“我”生怕被表哥比下去,既忐忑不安 又暗暗较劲,那高度的紧张通过故事发展层 层递进,既是情节的逐步明朗,也写出了一 个少年的成长,那是一个努力维系着自己心 理平衡的艰难过程。
文言文★
④对照阅读,分类比较,归纳总结。
单元教学设计的优点
①有利于引导学生学会用系统方法处理学习内 容,既见树木,也见森林。
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指导学生掌握 规律,扩大他们的知识面。
③有利于缩短教学时间,加快教学进度,提高 教学效率。
单元内容
本单元由六篇课文组成,其中四篇为现代 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花脸》、 《口哨》、《表哥驾到》
二篇文言文:《陈太丘与友期》和《两小 儿辩日》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向我们展示了一幅幅生动的画面,这画面中 蕴含着作者强烈的感情。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是鲁迅儿时生活和学习过的地方,文章通过 对两处生活的回忆,不仅是写童年趣事,也 品味出人生的沉重话题。作者把两个完全不 同的地方放在同一篇文章中写,一处色彩明 丽、趣味盎然,一处枯燥乏味、沉闷压抑, 形成鲜明的对比。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设计及实例
单元教学设计的特点
①从制定教学目的要求看,着眼于一组文章, 而不是一篇文章。
②从教学设计环节看,把几篇课文视为一个整 体,通盘考虑教与学、讲与练、读与写、听 与说的具体内容和方法。
③从认识论的角度看,单元教学是从事物的联 系中认识事物,从事物的若干侧面来认识事 物的整体,或从对比辨析中认识事物的特征。
问题:
那该如何用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来理解篇 幅不算短的文章主旨呢?我就采用了两个形 式精粹、含蕴丰富的问题,带动对全文的阅 读品析,达到了删繁就简的艺术效果。
解决方法:
首先,通过默读课文,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内容。结合课前导引,让学生了解课文展现 的是鲁迅先生美好的童年生活:灿烂的春光 中有童真,无味的冬天里也有童趣;自由的 玩耍中充满幻想,严肃的学习中也不乏快乐。
八年级第一学期《爱在人间》
《爱在人间》教学篇目

冰心
小巷深处 林 莉
为我唱首歌吧 艾德里安
与爱相约 萨拉米斯•伊舍凯舍
那么,鲁迅先生写《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否就 是此意图呢?历来,对本文的中心是有争论的?一 种意见认为,本文的主题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 另一种意见认为,不在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在以 往教学时,我曾经也犹豫过,但最终还是按照教参 教学。这次,我在备课时,反复认真地阅读了课文, 查阅了更多的相关资料,我认为,本文的主题思想 理解为:“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 忆,表现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 欢乐的心理。”可能更为准确,本文的主题并不在 于批判封建教育制度。
《口哨》
透过“我”吹口哨这一普通的情节,表 达了对生命的感悟。不同年龄、不同经历的 人对生命的认识和感悟也是不同的。作者自 身的境遇本身就是对生命进行顽强抗争的极 好例子。而她对生命的呼唤,在口哨中体现 得如此强烈,只有真正感同身受之后,读者 的心灵才会与作者的感悟碰撞出共鸣的火花 来。
《表哥驾到》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然后,是学习本文的重点了。首先提出一个 铺垫性问题:百草园是乐园,在三味书屋, 少年鲁迅是不是就没有乐趣了呢?——切入 课文第二部分
在这基础上,提出学习本文的主问题:三味 书屋的乐趣与作者在百草园时所体会到的乐 趣相同吗?——引导学生用心阅读课文第一 部分,并自觉把前后两部分的内容进行比较。
对课文主旨的再认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学案例
背景:
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是传统的 经典的初中教学篇目。新教材将此文收集在六年级 (上)的“同龄人的故事”一单元内。我在以往教 学此文时,一般从课题“从……到……”入手,然 后将“百草园的生活”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作对 比分析,得出传统教学对本文的中心理解:通过百 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和三味书屋里枯燥无味的生活 相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的心 理,批判了封建教育制度对儿童的束缚和损害。
《陈太丘与友期》通过陈元方与其父 “友”的一番对话,说明了我们为人处事应 信守诺言的道理。
《两小儿辩日》通过写两小儿在“辩斗” 太阳距离人远近的问题时,询问孔子,但孔 子“不能决也”。我们应学习古人为认识自 然、探求真理而善于动脑、大胆质疑的精神 及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 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接着,采用以往常用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从 课题入手,理清课文脉络。“从……到……” 表示这篇文章大致包括两部分,同时也告诉 我们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1~8自然段为 第一部分,写百草园的生活;10~24自然 段为第二部分,写三味书屋的生活;第9自 然段为过渡段。两部分之间表现了作者由童 年的游戏、玩乐到长大读书的成长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