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最痛苦的灵魂
第08课 《阿Q正传》(课件) 高中语文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2022年)
直到1917年以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鲁迅看到了黎明的曙光, 所以当他为新时代呐喊时,自然会以辛亥革命为背景,以当时的事情 为题材进行创作,借以总结失败的历史教训,“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 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见《呐喊·自序》)这大概就是鲁迅创 作《阿Q正传》的真实目的了。
学习目标
01. 学会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02. 深入理解阿Q的精神胜利法。 03. 探讨阿Q为何具有超越时代、
民族的意义和价值。
《阿Q正传》的问世
《阿Q正传》于1921年12 月4日至1922年2月12日在 《晨报副刊》上连载,署名为 巴人,后被收入《呐喊》中。 《阿Q正传》出版后,深受中国 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现已 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上广 泛流小传说。共包括九章的内容,课
思考:通过以上信息,我们可以看到, 阿Q是一个怎样的人?
无名无姓,无家无根 地位低下 没有家人,大龄未婚 无依无靠
没有固定收入、穿破夹袄,头有癞疮疤
贫困 总结: 阿Q是一个地位低下、无依无靠、贫困的雇农。
六无奴隶:一个无姓、无名、无籍贯、无行状、无家、无固定职业
优胜记略
阿Q胜利 大致、简单的记录
问题探究
6、阿Q“摩着”小尼姑的头“呆 笑”,对刻画阿Q起何作用?
“摩着”这个词的意思是来回摩 擦,用力不大,却充满占人便宜 的色情成分,形象的表现出阿Q性 格中一种流氓无赖的嘴脸。
“呆笑”则写出了他欺软怕硬的 丑态。
合作探究
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的灵魂
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的灵魂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的灵魂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它代表着人们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对国家利益的无私奉献。
这种精神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统,贯穿于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之中。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爱国主义的内涵以及现代社会中的体现等方面来探讨爱国主义精神对中华民族的重要意义。
一、历史背景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历经了众多的战争和外来侵略。
这些战乱和侵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
然而,正是在这些困境中,中华民族催生出了众多的英雄和有爱国精神的先驱。
他们为了保卫家园、捍卫国家尊严,舍生忘死,不畏艰险。
典型的代表如岳飞、文天祥等人,他们的忠诚和不屈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人。
二、爱国主义的内涵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独有的高尚情感,包含着广泛而深刻的内涵。
首先是对祖国的深厚情感和归属感。
中国人视祖国为血脉相连的母亲,母亲的怀抱是温暖、安全和依靠的象征。
无论身在何处,中国人始终记挂着家乡的山川河流,牵挂着国家的荣誉和利益。
其次,爱国主义意味着对国家利益的无私奉献。
爱国主义者始终把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计个人得失,舍小家为大家,以整体利益为重。
最后,爱国主义是一种责任与担当的体现。
作为有中国血统的民族成员,每个人都应该肩负起维护民族尊严和主权的责任,为国家的繁荣和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现代社会中的体现在现代社会中,爱国主义精神仍然在中华民族的心中发扬光大。
无论是灾难时期还是国家需要时,中国人民总是团结一心,展现出强大的凝聚力和责任感。
例如,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全国上下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自觉遵守防控措施,纷纷捐款捐物,守望相助。
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
另外,在国际舞台上,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为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作出了许多贡献。
例如,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与发展。
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向世界展示了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并为国际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心灵与灵魂的探索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心灵与灵魂的探索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一个多元化的文学体系,涵盖了丰富的文学作品和思想。
在这个广袤的文学领域中,心灵与灵魂的探索一直是作家们关注的焦点。
他们试图通过文学的形式,揭示人类内心深处的痛苦、挣扎和追求,探索人类灵魂的奥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心灵与灵魂的探索。
首先,中国现代文学通过对个体心灵的关注,展现了人类内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在《呐喊》中,鲁迅通过对社会底层人物的描写,揭示了他们内心的苦闷和无力感。
他们的心灵被压抑和扭曲,无法实现自我价值和追求幸福。
这种对心灵的关注不仅出现在现实主义作品中,也在现代派文学中得到体现。
例如,余华的小说《活着》中,通过对主人公福贵一生的追踪,展现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福贵的心灵在历经了生活的苦难和人生的无常后,逐渐觉醒,意识到生存的意义和尊严。
这种对个体心灵的关注,使得中国现代文学更加贴近人类的内心世界,引发读者对自身内心的思考。
其次,中国现代文学通过对灵魂的探索,探讨了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
在鲁迅的《狂人日记》中,通过对主人公狂人的内心独白,探讨了人类存在的荒谬和无常。
狂人认为人类追求的一切都是虚幻和荒谬的,人的灵魂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意义。
这种对灵魂的探索,引发了人们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同样地,在钱钟书的小说《围城》中,通过对主人公方鸿渐的描写,探讨了人的灵魂被困于社会和个人的束缚中。
方鸿渐的灵魂在现实生活的压力下,逐渐丧失了自我,变得迷茫和无助。
这种对灵魂的探索,使得中国现代文学具有了更加深刻的思想内涵,引发了人们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思考。
此外,中国现代文学还通过对心灵与灵魂的探索,传递了对人性的思考和关怀。
在莫言的小说《红高粱家族》中,通过对主人公三兄弟的描写,探讨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三兄弟在历史的洪流中,经历了各种痛苦和挣扎,但他们的内心始终保持着一种对自由和尊严的追求。
这种对人性的思考和关怀,使得中国现代文学具有了更加深刻的人文关怀,引发了人们对人性的思考和反思。
鲁迅《阿q正传》赏析
日本作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大江健三郞:
“我现在写作随笔的最根本的动机,也是为了 拯救日本、亚洲乃至世界的明天。而用最优美的 文体和深刻思考写出这样的随笔,世界文学中永 远不可能忘却的巨匠是鲁迅先生。在我有生之年, 我希望向鲁迅先生靠近,哪怕只能挨近一点点。 这是我文学和人生的最大愿望。”
朱学勤《想起了鲁迅、胡适与钱穆》:
2014-12-29
27
知识分子题材: [1]深受科举制度毒害的文人知识分子
《孔乙己》中的孔乙己 《白光》中的陈士成
[2]伪道学家
《肥皂》中的四铭 《高老夫子》中的高尔础
[3]辛亥革命以后到五四落潮时期由叛逆而趋于彷 徨和歧路中的知识分子
《在酒楼上》中的吕伟甫 《孤独者》中的魏连殳 《伤逝》中的子君和涓生
2014-12-29 28
第一讲赟 中国现代最苦痛的灵魂:鲁 迅
《 阿 正 传 》 像: 中 国 民 族 自 画
Q
(一)阿Q形象的典型意义
1、精神胜利法
(1)面对屈辱现状时 ‚我们先前——比你阔的多啦!你算是 什么东西!” ‚我的儿子会阔的多啦!” 被人打:‚我总算被儿子打了,现在的 世界真不像样……” 然而不到十秒钟,阿Q也心满意足的得胜的 走了,他觉得他是第一个能够自轻自贱的人, 除了“自轻自贱”不算外,余下的就是“第 一个”。状元⒆不也是“第一个”么?“你 算是什么东西”呢!?
们。”(《呐喊·自序》)
2014-12-29 9
二 关于“出路”的探索
求学南京 1898 年(18岁), 至南京学“洋 务”。
读《全体新论》、《化学卫生论》 等
读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天演论》
进化论思想与传统思想相结合, 形成“历史中间物意识”。
生命的过客---读鲁迅的《过客.野草》_读后感
生命的过客---读鲁迅的《过客.野草》觉醒王晓明先生曾指出鲁迅先生的灵魂是现代中国最苦痛的灵魂。
我起初并不以为然,然而随着对人生思考的不断深入,慢慢地对这句话有了认同,并被鲁迅先生的生命哲学深深地吸引。
所以,我总是试图深入到先生那伟大灵魂的最深处,聆听他对生命的教诲,使自己能认清生命的本质。
为什么鲁迅先生的灵魂最苦痛?他究竟看到了生命的什么呢?带着这些疑问,我幵始在鲁迅先生的作品中寻找答案。
尼采曾说过,有两种痛苦者,一种是为生命的充裕而痛苦的痛苦者,他们想要一种酒神艺术,同样也想要-1种悲剧人生观和对人生的洞察~然后是为生命的贫乏而痛苦的痛苦者。
那么,鲁迅是为生命的充裕还是贫乏而痛苦的呢?我难以作出判断,也许是两者兼有吧。
但是有…点我敢肯定,那就是鲁迅的痛苦是与他对生命深刻的洞见分不幵的,正是有了对生命的深刻洞见才有了对生命的觉醒。
让我们先来看《过客》中的一组对白:“翁---客官,你请坐。
你是怎么称呼的。
客---称呼? ~我不知道。
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只一个人……翁---阿阿。
那么,你是从哪里来的呢?客---(略略迟疑,〉我不知道。
从我还能记得的吋候起,我就在这么走。
翁---对了。
那么,我可以问你到哪里去么? 客"~自然可以。
但是,我不知道。
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这么走,要走到一个地方去,这地方就在前面……”从这组对白中,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先生对生命提出了最深刻的质疑,对人存在的意义表现出最大的困惑。
生命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又是什么?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呢?问题一旦提出,就不能不去面对。
先生是如何回答的呢? “我不知道”,“从我还能记得的时候起,我就只一个人”,“要走到一个地方去,这地方就在前面”,他真地对生命一无所知吗?我想不是的,正因为先生对生命的本质有了深刻的洞见才会这样说的。
那么,生命到底是怎么样的呢?生命是孤独的,任何人生来注定只能是他0己,永远无法与他人彻底沟通,这便意味着孤独。
中国现代文学——鲁迅
五、鲁迅思想
(一)鲁迅思想的最独特之处,就是对人的自由和解放的
探索。鲁迅表达思想的方式是批判,社会批判和文化批
判。他不是正面构建,指出一条光明大道,而是反面批 判 。用怀疑主义的思维方式,在对整个人类社会、文明 质疑的基础上,对社会、文明进行批判的。鲁迅总是在 人们习以为常的事实或不证自明的“真理”中发现荒谬
的,然后进行猛烈的否定和批判。“从来如此就对吗?”
鲁迅往往是冒天下之大不韪,揭示出人类社会、文明阴 暗、残酷的一面。
(二)鲁迅思想的时代性和超越性
1、对中国传统封建文化的非人性的批判。在新文学第一 篇小说《狂人日记》中,鲁迅提出了一个惊人的命题 “仁义道德吃人”。鲁迅又从日常生活和细节中对中 国传统文化劣根性进行批判 2、对中国知识分子的奴性的批判。中国知识分子的最大 悲剧就一直跪倒在皇权的脚下,从来没有站起来过。 中国知识分子从来就是“亡我奴”。鲁迅率先发现了 这一秘密。 3、对人性的阴郁和残忍的认识。《孔乙己》《祝福》等。 4、鲁迅的人生观可以用四个字概括:自由意志。人生的 最大意义就在于自由意志的实现。《过客》就是鲁迅 人生哲学——自由意志的最充分的体现。
第三章 文化巨人——鲁迅
一、鲁迅简介 1 、生卒年代。生于 1881 年 9 月 25 日,
卒于 1936 年 10 月 19 日 ,浙江绍 兴人,与其胞弟周作人以“周氏 兄弟”而闻名于“五四”时期。 三十八岁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 《狂人日记》时,始用“鲁迅” 为笔名。 2、生平:少年时代。青年时代。 日本留学。回国“幻灭” 。 排遣寂寞。彷徨之路。文艺论争。
狂人形象探讨
• 再次,在小说的结尾,有这样的一句话:“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 我,当初虽然不知道,现在明白,难见真的人!”鲁迅此处冠以 “我”有“四千年履历”,并把“真的人”与“我”相对,暗示着 “我”并非具体存在的人而是一种艺术设置,当然,“我”只能是 人,只有人才能承载某种人的意识,但在《狂人日记》中,这个人 又不会是真实的具体的“迫害狂”病人,鲁迅作为艺术家不会像医 生和心理研究者那样,去记录描述一个病患者的征状。在《狂人日 记》中,假如从一个“迫害狂”患者的角度来看,鲁迅对其所作的 能充分表现这一患者的特征规定是极少的,“我”无名无姓,没有 病因解释,没有病史说明,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也有极宽的范围。 而另一方面,鲁迅又极为精细传神地把握“迫害狂”这类患者的共 同特征。
师——附答案+七年级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
七年级初中语文现代文阅读理解训练题(一)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白猫金梦北京的冬天特别冷,空气中悬浮的每一个分子都带着凛冽的刀刃。
冬天来了,天也就黑得更早了。
我最怕的就是这个了。
因为我住的地方是那种老式的小区,六层楼,没电梯,路灯时好时坏,不大的空地上紧凑地摆放着老年健身器材。
从大门口到我住的楼栋,需要经过一条细长的小路。
蜿蜒的小路两旁种满了参天大树,树影在漆黑的夜色里像狗的牙齿一样交错,张牙舞爪。
因此,冬天来临之后,在我眼里,我下班回家的路就变得十分凶险。
因为,我怕黑。
不知道是小区的物业大妈没有收齐上个季度的管理费,还是小区的用电压力太大,就在冬至的那天,我手里提着速冻水饺从公交车上下来走到小区门口的时候,停下了脚步——这条可怕的小路,居然没有路灯。
我站在那里迟疑了很久,想要等等看,看会不会有人正好经过这条小路,这样我好能搭个顺路。
可十分钟过去了,我依然孤身一人傻傻地站在那里。
寒风不停地往我的袖口里灌,终于我鼓足了勇气,使劲儿跺了几下脚,然后掏出了手机,打开光源。
刚刚迈出步子,我就后悔了。
手机光源很微弱,我只要一移动,周围树的影子便也会跟着动起来。
这种效果和在电影院看3D的恐怖片一模一样。
就在我不知所措的时候,一个微弱的声音吸引了我紧绷的神经。
“喵。
”我抬头看过去,是一只丰满的白猫,慵懒地卧在一旁低矮的围墙上,不注意的话,还以为是一团侥幸逃过阳光的积雪。
“嗨。
”我颤抖着声音叫它。
它似乎看穿了我的恐惧,无奈地站起,拱了拱身体,然后跳下围墙,走在我的前面。
我急忙跟上去。
就这样,它走在前面,我走在后面。
我看着它摇摆的胖尾巴,就再也注意不到两旁的树木了。
它一言不发地走着,一直到这条路的尽头。
在它无声的陪伴下,我也顺利地回到了家。
我吃着热乎乎的水饺,心里充满感激。
第二天,我拿了一些馒头和香肠放在包里。
晚上下班之后,果然看到了那只白猫卧在墙头等我。
看到我过来,它轻轻叫了一声,便又开始了陪伴我走夜路的旅程。
鲁迅复仇赏析
鲁迅复仇赏析
鲁迅的复仇(Revenge of Lu Xun)是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作为一
部短篇小说,它很好地反映出鲁迅作为一个忧患者痛苦的心灵,他有敏锐的观察力,深刻
的思想,幽默的文风使他的小说被认为是中国新文学的崛起的头脑灵魂。
在小说《复仇》中,鲁迅描述了一名因家道中落失而投入了辛苦的社会问题的主人公。
鲁
迅的文学主题就是他反映的人们的痛苦,以及他们在这些痛苦中难以承受的绝望情绪。
他
一直在强调,只有从根本上改变社会结构,不允许任何恶习存在,确保民主和自由,才有
可能拯救中国人民的痛苦现状。
因此,小说《复仇》描述的是一个硬汉李清照,他心怀愤慨,在为中国人民谋求复仇时勇
敢地去抵抗自己痛苦的命运。
他在斗争中,不仅仅追求利益,更为了责任和正义。
他的动
作表明了中国人民的活力和气质,他的故事也为新中国的实现开辟了一条道路。
此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就是,在新文学革命的鲁迅作品中,复仇是一个很重要的题材,是令文学家和读者全身心投入的作品,也是文艺复兴的重要动力。
在贫贱险恶的社会背景下,以复仇行动来反映压迫人民的苦难和令文艺复兴产生共鸣,为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作
准备。
总之,鲁迅的复仇小说对整个华文文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它为社会的变革提供了独特的视角,也为人们提出了渴望进步的讯息,从而开创了新文学价值的伟大时代。
鲁迅《阿Q正传》初中读后感范文1500字(通用6篇)
鲁迅《阿Q正传》初中读后感范文1500字(通用6篇)鲁迅《阿Q正传》初中读后感范文1500字(通用6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心中会有不少感想,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鲁迅《阿Q正传》初中读后感范文1500字(通用6篇),欢迎大家分享。
鲁迅《阿Q正传》初中读后感1500字1《阿Q正传》最初发表于《晨报副刊》,后收入《呐喊》。
是鲁迅唯一的一部中篇小说。
鲁迅在谈到这篇小说的写作动机时曾经说过,主要是为了揭示“国人的灵魂。
”(《阿Q正传·英文版序》)鲁迅在这篇小说中表现出来的改造“国民性”的思想;鲁迅对阿Q表现表现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
小说的中心人物是乡村流浪汉阿Q的。
《阿Q正传》通过阿Q和他周围人的冷漠形象地揭示了中国农民的麻木和不觉悟,揭示了人性的弱点。
也折射出中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致命弱点。
阿Q是一个贫苦的流氓无产者的典型。
阿Q是个受压迫的农民。
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
无名无姓。
有个姓氏却被赵太爷剥夺了。
只能靠打短工为生活。
——“别人舂米,他便舂米;别人插秧,他便插秧。
”阿Q性格的最主要的特征是“精神胜利法”。
所谓的“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实中无法获得满足只好在精神上、在幻想中寻求自我安慰。
小说中的《优胜记略》和《续优胜记略》都是他的这种精神胜利法的表现“行状”。
归纳起来,精神胜利法的主要特征有:自欺欺人、自我安慰。
阿Q只求在精神上战胜对方,既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死要面子又欺软怕硬,麻木健忘而糊涂终生。
比如,被人打了,就用“儿子打老子”来自我安慰;别人说他混得差,他就用“祖先比你阔”来搪塞。
具有惊人的健忘症。
前面被人打了,转身之间忘得一干二净。
转嫁痛苦,耍无赖。
畏强凌弱是他性格的重要特点之一。
刚刚被强者假洋鬼子用“哭丧棒”打得鼻青脸肿,转眼之间就去欺辱小尼姑,强行摸小尼姑的头,还说“为什么和尚摸得,我摸不得”。
偷了别人家的萝卜,却要萝卜说话,但“精神胜利法”不是阿Q最根本的特征,他的根本性格是缺乏起码的自我意识和个性意识。
鲁迅研究论文
从《阿Q正传》看鲁迅的使命意识和孤独意识内容提要:鲁迅是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他独特的个性气质和强烈的生命意识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试图从文艺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其内省自觉、深沉坚韧的气质和极强的使命意识、内向抑郁的气质和强烈的孤独意识对小说《阿Q正传》的影响。
关键词:《阿Q正传》个性气质使命意识孤独意识鲁迅是中国现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堪称现代中国的脊梁、现代中国的灵魂。
他的精神、他强烈的生命意识、他的作品及其中鲜活的人物形象,影响着一代代中国人、警醒着一代代中国人。
《阿Q正传》是鲁迅最著名的小说之一。
鲁迅用犀利的笔法彰显其内省自觉、深沉坚韧的气质与强烈的使命意识、内向抑郁的气质与浓厚的孤独意识,塑造了阿Q这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一、鲁迅的个性气质及生命意识人的个性气质及生命意识的形成与其成长经历和生活环境密不可分。
鲁迅出身于浙江绍兴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家族,他13岁时,祖父因科场案下狱,不久父亲病逝,迫于生计,他随母亲到绍兴乡下皇甫庄舅父家避难,被视为乞食者。
在家道中落的过程中,他目睹族人之间的倾轧,饱尝了世态炎凉。
鲁迅曾说“有谁从小康人家堕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路途中,可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1]此后他对社会人生总是一种阴郁的把握方式。
然而从野孩群中获得的那种“野兽性”[2]又偏偏使他不向黑暗势力和封建礼教低头,外力与内力的相互作用使一种鲜为人知的惆怅与悒郁、痛苦与悲伤的孤独情绪油然而生。
青少年时期的人生际遇给鲁迅留下了寂寞与孤独的精神印记。
[3]后留学日本,在异域受到的白眼和轻蔑,尤其是“幻灯片事件”使这位来自贫弱中国的留学生亲自体验了民族歧视的耻辱,这一切在鲁迅心中留下深刻的烙印;对叔本华、尼采悲观主义哲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化、加强了他精神中的寂寞与孤独。
鲁迅出生没落大家,从小受到包括儒家正统文化及佛、道等非正统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的熏陶,南京和日本求学期间,大量阅读了西欧近代文学、哲学、自然科学著作,又使他对西方文化有了深刻的了解,尤其是叔本华、尼采的生命意识与超人学说、基尔凯郭尔、施蒂纳的非理性主义对孤独个体生命形态的体认。
]“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读穆旦《被围 …
“人生最苦痛的是梦醒了无路可以走”——读穆旦《被围者》作者:张洁宇(人大老师)《被围者》是穆旦写于1945年2月的一首作品,此时距他的第一部诗集《探险队》出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
如果说,《探险队》时期的穆旦更多地表达了一个灵魂与历史的“探险者”的激亢姿态的话,那么,《被围者》则更多地体现了一种现代人——特别是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灵魂受难、精神搏求的沉郁而又坚忍的品格。
全诗始于一个设问:“这是什么地方?”这个声音显然是“被围者”的,他茫然、困惑,恰似一个刚刚从昏迷或噩梦中苏醒过来的人,在重新打量自己置身的环境。
当然,这个“梦醒”决不是生理意义上的“睡醒”,而是精神层面上的“觉醒”,即是一种从思想精神的混沌状态进入清醒世界的象征。
说得更明白一点,这应该是一个在精神上刚刚获得启蒙的灵魂的声音。
这个声音让人很容易忆起鲁迅等一代五四时期启蒙知识分子的姿态与话语方式,所不同的是,这个声音在穆旦的笔下,明显带有了一种从崇高圣坛返归日常经验世界的效果。
接下来,“被围者”从空间的茫然感又转入了对时间秩序的怀疑:“时间/每一秒白热而不能等待,/堕下来成了你不要的形状。
”这里,出现了全诗的第一个矛盾:人对时间的期待是热切的,或者说,“过去”对于“未来”的期待是热切的,但现实却往往是,当“未来”变成“现在”的时候,人才发现它与所期待的是如此不同,它已变成了一个“你不要的形状”。
这再次让人联想到鲁迅作品中经常出现的那个关于“希望”与“绝望”,以及“反抗绝望”的主题。
穆旦处理的其实是同样的主题:失望颠覆了希望,绝望扼死了梦想。
“天空的流星和水,那灿烂的/焦躁,到这里就成了今天/一片沙砾”。
从这里开始,诗中就不断地出现这种相互矛盾着的意象,它们无不来自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落差,造成了希望与失望间的纠缠与撕扯。
“被围者”最后终于发现,“所有的暂时/相结起来是这平庸的永远”。
这虽然违背了少年人所惯于接受的那种人生逻辑,但他以“被围”的代价换取了一个清醒然而痛苦的觉识,并由此否定了原有的渺茫的欺骗和廉价的许诺。
3《大堰河——我的保姆》课件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第一单元
艾青的诗神是忧郁的;这浸透了诗人灵魂、永远摆脱不掉的忧郁,是构成艾青诗歌艺术个性的基本要素之一。我们可以把它叫做“艾青式”的忧郁。 在抗日战争的炮火中,当艾青辗转于中国的“北方”时,不仅理解了“载负了土地的痛苦的重压”的北方农民的现实苦难,而且对这“古老的国土”所“养育”的“世界上最艰苦与最古老的种族”的感时愤世、忧国忧民的传统产生了心灵的契合。从小感染到的“农民的忧郁”与“飘泊情愫”遂升华到新的时代的高度。这忧郁里,浸透着诗人对祖国、人民极其深沉的爱,更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忠实与思索。
(1)“土地”的意象里,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爱国主义是艾青作品中永远唱不尽的主题。把这种感情表现得最为动人的,是他的《我爱这土地》。
1.土地意象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顺的拂晓……——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诗名为什么用“大堰河”而不用“大叶荷”?
诗中的大堰河确有其人,其故事也都是真实的。也就是说,诗人完全按照事实,写出了诗人心中对保姆的逼真感情。然而,这首诗又不是在写大堰河:她成了一个象征,大地的象征,一个中国土地上辛勤劳动者的象征,一个伟大母亲的象征。(河流寓意母亲)
《大堰河——我的保姆》是带有一定叙事性的抒情诗。
( 爱恋 感激)
( 同情 诅咒)
动妇女的赞美 对XXX万万劳
叙事
抒情
概括主题思想
这首抒情长诗,以深沉、真挚的感情,歌颂了贫农妇女大堰河勤劳、善良的美好品质,描写了她的悲惨命运,并诅咒和揭露了造成她悲剧命的黑暗社会。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灵魂与救赎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灵魂与救赎中国现代文学作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承载着丰富的灵魂与救赎的主题。
在这个主题下,作家们通过各种形式和手法,探索着人性的深处,寻找着灵魂的救赎之路。
中国现代文学的灵魂主题主要体现在对人性的关怀和探索上。
作家们通过对人物的刻画和情感的描写,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在《围城》中,钱钟书以讽刺的手法揭示了人们对于自由和幸福的追求,以及现实中的困境和束缚。
在这个作品中,人们的灵魂被困在一个看似美好却充满虚伪和束缚的城堡中,他们渴望自由,渴望摆脱束缚,但却又无法逃脱。
这种对人性的关怀和揭示,使得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共鸣,思考自己的生活和处境。
除了对人性的关怀外,中国现代文学还通过对历史和文化的反思,呈现了灵魂的救赎之路。
在《红高粱家族》中,莫言以家族的兴衰为线索,展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痛苦和荒诞。
通过对家族成员的命运和遭遇的描写,莫言探索了中国人民在历史的洪流中寻找自我和救赎的过程。
在这个作品中,人们的灵魂被历史的洪流所冲击,他们经历了无尽的苦难和磨难,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和价值,找到了自己的救赎之路。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灵魂与救赎主题还体现在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上。
作家们通过对社会问题的揭示和批判,呼吁人们对于社会的关注和改变。
在《活着》中,余华以一个普通农民的命运为线索,揭示了中国社会在历史的冲击下所经历的痛苦和荒诞。
通过对主人公的生活经历和遭遇的描写,余华探索了人们在社会的压迫和剥削下寻找自我和救赎的过程。
在这个作品中,人们的灵魂被社会的压迫所摧残,他们经历了无尽的痛苦和折磨,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也逐渐认识到自己的尊严和勇气,找到了自己的救赎之路。
中国现代文学中的灵魂与救赎主题不仅体现在小说中,也体现在诗歌和戏剧中。
在现代诗歌中,诗人们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探索了灵魂的深处和救赎的可能。
在现代戏剧中,剧作家们通过对人物的冲突和矛盾的揭示,呈现了灵魂的挣扎和救赎的过程。
九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7《风波》探究阅读 鲁迅笔下农民和知识分子的形象 鄂教版
《风波》探究阅读——鲁迅笔下农民和知识分子形象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民是鲁迅小说中描写的重要对象。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鲁迅是第一个把农民作为小说中的主要形象来描绘的作家 , 鲁迅先生对中国农民的思想、精神剖析相当深刻。
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画出了古老中国麻木而愚昧的灵魂,在沉默和静穆中显现出具有浓黑色调的悲愤。
在《风波》里,我们看到了生活在清朝末年到辛亥革命时期中国农村中的中国农民的生活、精神的方方面面。
《风波》取材于 1917 年 6 月“张勋复辟”的史实,描写了这场“皇帝坐龙庭”的“风波” 在一个远离京城的江南水乡给中国农民带来的精神上、思想上、心理上的种种冲击。
九斤老太愤愤不平:——“一代不如一代”;七斤因“皇帝坐了龙庭”而自己早没了辩子唉声叹气,诚惶诚恐,七斤嫂为此捏着一把汗,嘴硬心虚;赵七爷又一次穿上了“于他有庆,于他的仇家有殃”时才穿的竹布长衫,且来到七斤家门前的土场上恫吓七斤:“听到风声了吗?长毛的时候,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没有辫子、该当何罪”,村人们对此也乱了方寸。
可是当那“龙卷风”在瞬间卷过之后,一切又回复了原样。
风波过后,一切如旧,人们又回复到了那安于天命、不思忧虑的“田家乐”中苟且安生了,可悲剧却不知不觉地延续到了新一代的身上。
鲁迅先生把这样的社会现实集中到一个普通的江南水乡,浓缩在七斤家门前的土场上,围绕着“一条辫子”描写出了各种各样的人对“皇帝坐龙庭”的不同反应,“借一斑略窥全貌,以一目尽传精神”可谓大手笔。
《故乡》以作者自己返回故乡的生活经历,写出了闰土二十多年前后的惊人变化,揭示出中国农民不幸的命运和遭际。
少年的闰土充满了活力,捕鸟、刺獾,看瓜无不在行;二十多年的岁月,却把闰土变成了六个孩子的父亲,“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他不再称呼“我”叫“迅哥儿”了,而改口叫“老爷”,多么惊人的变化。
鲁迅先生对闰土寄托了更多的同情,尤其是对他的后辈,认为“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过的生活过的”,且把希望寄托在奋斗,在对命运的抗争的明天;——“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中外传记鲁迅观后感800字初二范文
中外传记鲁迅观后感800字初二范文中外传记鲁迅的观后感800字初二范文1在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鲁迅,他并不完全,只是真正的鲁迅的一部分,萧红写的这篇文章,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这个神一般的人物,中国文坛的传奇:鲁迅。
朋友们时常谈到寂寞,在像这样的冬夜里我也是深感寂寞的一人。
我们常常觉得缺少什么似的,常感到一种未曾填满的空虚。
我们也许是在心胸里描写着华丽的舞台,美妙的音乐或新鲜的戏剧罢,眼前向我们躺着的呢,只是一条冰冻的道路;虽然路旁未必没有几株裸树,几个叫花子,几堆垃圾或混着黄灰的残雪,然而够荒凉的了。
云卷云舒,花开花落,总有一些事情让我们的心灵泛起涟漪。
鲁迅先生的文章,就有这样神奇的效果。
从中国小说发展的角度看,鲁迅的小说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称得上是一次深刻的革命。
他用“借一斑而略知全豹”的手法,从普通的日常生活事件中提炼情节,揭示现代中国人的灵魂,在有限的篇幅中塑造了具有无限生命力的艺术典型。
鲁迅的小说提供了外为中用,在继承民族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外国,发展我国新文学的经验,还提供了以现实主义为基础,兼有浪漫主义的手法,吸收其他多种艺术表现手法的营养,使艺术方法多样化的经验。
他以自己独特的小说创作实践,实现了中国小说现代化的转变。
对于作者的这篇文章,我想多少会有一点个人的情感在里面,萧红从小得不到父爱,没有家庭的温暖,她把鲁迅当作老师和父亲。
原来的一双对人间有些怀疑的眼睛,一下子便明亮起来;一个孤立无援的贫弱女孩子一下子找到了自己的家。
鲁迅先生的一家同这个东北的姑娘一见如故。
鲁迅先生喜欢她,关怀她;许广平同情她,爱她,处处照应她。
甚至连小海婴也不愿意离开这位年轻的、梳着两条小辫子的东北阿姨。
萧红成了鲁迅先生家中的常客,亲密得宛如一家人。
萧红在文坛上健步地奔跑。
人们看到她前进的脚印下,也流着一位慈祥老人的汗珠,这位老人正是伟大的鲁迅。
在那个艰苦的年代,如果没有鲁迅先生,也就没有萧红。
她很可能默默无闻地寂寞下去,甚至颓唐地毁灭自己。
痛苦的灵魂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二难困境——鲁迅五十年,毛泽东十年祭
作者: 李新华
作者机构: 上海高等教育局研究所
出版物刊名: 当代青年研究
页码: 10-12页
主题词: 毛泽东;中国现代化进程;鲁迅;灵魂;中国传统文化;二难处境;中国历史;中国国民性;
时代;五十年
摘要: <正> 鲁迅(1881~1936)毛泽东(1893~1976)所处的中国正是夜烛已经燃尽,熹光却还微薄的时代。
一百多年的大浪陶沙,仍未洗尽贫困、落后、愚昧的污垢。
伴随着巨大的历史困惑,我反思的目光终于停留在时代祭坛的两位伟人的身上。
鲁迅和毛泽东的一生折射出了中国现代化进程在传统樊篱下抗争、奋斗而又苦痛、艰难的二难处境。
将有价值的人生撕毁了给人看的悲剧,在这两。
中国近代屈辱历史演讲稿
中国近代屈辱历史演讲稿中国的近代史,是屈辱的,是抗争的,是不屈的。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几篇中国近代屈辱历史演讲稿,希望能帮到你哟。
中国近代屈辱历史演讲稿篇一大家好!泰戈尔说过:“天空没有留下翅膀的痕迹,而我已经飞过。
”中国,在历史的长河中,不断坚强,不断强大,展翅飞翔。
看到黄河,才知道什么叫澎湃;遥望砥柱山,才懂得什么叫雄伟;看到长城,才知道什么叫气贯长河。
但是,当我翻开中国近代史这幅长长的画卷,我才真正理解到什么叫坚强,什么叫屈辱,什么叫辉煌。
看到静安寺那口警世钟了吗?当年,就是在这里,懦弱的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看到圆明园的断壁残垣了吗?当年圆明园的熊熊烈火映红了北京的天空。
在梦中,我看到北洋水师的鲜血染红了蔚蓝的海水,我看到谭嗣同坚毅的表情,无畏的微笑??历史上,中华民族经历了多少浩劫,经历了多少苦难?我们永不会遗忘屈辱的过去,那几百年的国耻家恨仍刻骨铭心,昨天的日历里,记载着太多太多的硝烟滚滚,太多太多的悔恨和无奈,曾几何时,强盗入室,瓜分山河;曾几何时,家园残破,亲人流离失所!这切肤揪心的痛苦与耻辱,我们的心灵还在流血!处处扼咽喉,天下何处是神州?但我们仍然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气骨。
在“山河破碎风飘絮”之时,多少仁人志士梦寐不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们开始“求知于世界”,“开眼看世界”,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和道路,然而,他们的斗争却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
太平天国运动成为南柯一梦;戊戌变法犹如一声春雷,却只持续了仅仅百天;辛亥革命,历经挫折,却最终失败……在无数次的失败中,我们不禁要问,中华民族难道不能再次崛起?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中国的命运从此将续写新的篇章。
从此,漫漫长夜里亮起了一盏明灯。
忘不了,李大钊在军阀的绞架前倒下;叶挺“誓死不低下高昂的头”;闻一多在白色恐怖下拍案而起,无数先烈们在建立共和国的战斗中,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换来了中华民族的新生;忘不了,那些在前线,在岗位上倒下去的党员,群众,那些默默无闻的所有人,他们用生命续写生生不息的篇章;忘不了汶川地震中奔走操劳的温,还有那些最可爱最坚强的解放军战士,那些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他们拥有最顽强的精神,永远屹立!今天,改革开放的大潮已遍及神州,在党的领导下,东方雄狮已经醒来。
鲁迅《集外集》杂文集:《人与时》
鲁迅《集外集》杂文集:《人与时》鲁迅《集外集》杂文集:《人与时》引导语:《人与时》出自鲁迅《集外集》杂文集,此诗用象征和写实的手法,寓托了诗人深邃的哲理思辩,使全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人与时〔1〕一人说,将来胜过现在。
一人说,现在远不及从前。
一人说,什么?时道,你们都侮辱我的现在。
从前好的,自己回去。
将来好的,跟我前去。
这说什么的,我不和你说什么。
【注解】〔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一八年七月十五日《新青年》第五卷第一号,署名唐俟。
鲁迅杂文的特点我本人以前对杂文类的文章可以说孤陋寡闻,在经过鲁迅杂文的学习渐渐的杂文的特点有一丝丝的明白.虽然我只有迷迷糊糊的感念.但经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在网上的了解,开始对杂文艺术有大致框架的了解.以下就是我本人对鲁迅杂文特点的叙述.杂文是鲁迅(1881--1936)一生运用最多的文学形式.通过杂文,鲁迅显现出他不屈不挠与旧势力战斗到底的革命者形象.他的杂文多收于《三闲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和《且介亭杂文末编》中.鲁迅杂文所含甚“杂”,主要内容有两大特点:1、它反映的中国社会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从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历史面貌.如单从某一篇看,他的杂文所评述的多是具体、细小、平常之事,但汇在一起却是一个完整的社会形象.因此,他的杂文又很具概括性和代表性.2、鲁迅的一生关注中国的国民性改造问题,这一工作主要是由他的杂文来完成的.鲁迅杂文形象性很强,他文章中的说理、论辩、批判、驳论等逻辑力量都是透过鲜明的形象来体现的,因而他的杂文具有浓郁的艺术色彩.鲁迅杂文的文体自由多变,短评是他常用的形式.他的文风或严峻凛然,或清新隽永,或锋芒毕露,或泼辣犀利,或意味深长,多姿多彩不拘一格.他的杂文是现代文学中有重大影响的一种文体.鲁迅说:“其实‘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古已有之’的,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那就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体,各种都夹在一处,于是成了‘杂’.”这种广义上的杂文,确如鲁迅所说,是“古已有之”的,但在这种广义杂文基础上发展起来,具有了独立含义的中国现代杂文,却是鲁迅的一种独立创造.是鲁迅赋予了杂文这种文体一种新内涵,使其有了完全独立的思想艺术特征,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思想史上成了一座光辉的丰碑.不论从历史事实上进行观察,还是从社会中的思想和社会文艺发展的辩证规律进行分析,我们都能看出,鲁迅杂文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直接产物.它是在中国反封建思想的斗争中产生的,是适应鲁迅解剖中国传统封建文化及其在现实社会中的思想表现的思想艺术需要而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后,当时的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便写了一些类似杂文的文章,并在《新青年》上开辟了“随感录”栏.从1918年起,鲁迅开始在《新青年》“随感录”栏发表杂感文章,以后又在《晨报副刊》、《京报副刊》、《国民新报副刊》、《语丝》、《莽原》、《猛进》等多种报刊上发表杂文,并开辟专栏,予以倡导.杂文便逐渐以一种独立文体的面貌出现在社会公众的面前,而鲁迅则是写杂文最多、最好的作家.鲁迅说,杂文“萌芽于‘文学革命’以至‘思想革命’”,这是对杂文产生根源的概括说明.鲁迅杂文的发展和演变是一个不断绵延流动的过程.从鲁迅杂文的形成——发展——成熟期.可见他的杂文蕴涵多少的心血和汗水,简直就他本人精神灵魂的浓缩吗.鲁迅一生经历了中国历史上最苍老的最困苦的时期.所以他的杂文是了解中国那段历史最好的方式.就是因为生活在那个时代,所以鲁迅后来对自己的创作追求作过说明,说他写小说的目的是要使中国人民觉悟起来,“改良这人生”,因此小说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他最关注的是下层社会“不幸的人们”,创作了许多以农民和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小说,开拓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描写题材.鲁迅在观察与表现他的小说主人公时,始终关注的是“病态社会”里的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精神“病苦”.因此,在《药》里,他仅用一床“满幅补钉的夹被”暗示了华老栓一家生活的贫困,正面展开描写的是他们吃人血馒头的精神的愚昧.在《故乡》里,最震撼人心的不是闰土的贫穷,而是他一声“老爷”所显示的心灵的隔膜.《祝福》的深刻性正在于描写了祥林嫂在封建神权下所感到的恐怖.鲁迅同样严峻地揭示了知识分子的精神创伤与危机:辛亥革命时期独战多数的英雄,在强大的封建传统的压力下,像一只蝇子飞了一个小圈子,又回来停在原地点,在颓唐消沉中消磨着生命(《在酒楼上》);五四时期勇敢地冲出旧家庭的青年男女,眼光局限于小家庭凝固的安宁与幸福,既无力抵御社会经济的压力,爱情也失去力量,只能又回到旧家庭中(《伤逝》).鲁迅还说过,他写小说,是因为青少年时代许多痛苦的记忆,使他不能忘却.于是,当年在日本幻灯片里所看到的那些围观的麻木的中国人(鲁迅称之为“看客”),就不断地出现在他的小说中:在《孔乙己》里,主人公的不幸(包括他被丁举人残忍地打断了腿),没有引起周围人的任何同情,大家只是围观着取笑他;在《祝福》里,人们争先恐后地赶去听祥林嫂讲述“阿毛被狼吃了”的“故事”,并不是出于同情,而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在无聊的生活中寻求点刺激.而这些人在听厌了之后,又立刻唾弃,对祥林嫂加以又冷又尖的笑.人们就是这样鉴赏着他人的痛苦,这不仅是麻木,更显示了一种人性的残酷.而在《药》里,小说真正的主人公夏瑜怀着“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的信念,自觉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老百姓却急忙忙赶着去“看”他被杀,茶馆里的茶客更把他的受害作为闲聊的谈资.先驱者的一切崇高的理想与流血牺牲,全都成了毫无意义的表演.在这些描写的背后,读者不难感觉到,鲁迅用一种悲悯的眼光在“看”.他的小说正是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鲁迅如此无情地揭示人的精神病态,是为了揭露造成精神病态的“病态的社会”.鲁迅由此开拓出“封建社会吃人”的主题,不仅是对人的肉体的摧残,更是对人的灵魂的毒害与咀嚼.最充分地体现了鲁迅小说的这种“民族自我批判”(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改造国民性”)特点的,无疑是他的代表作《阿Q正传》.鲁迅自己说,他写这篇小说是为了画出“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并且说“我还恐怕我所看见的(阿Q)并非现代的前身,而是其后,或者竟是二三十年之后”.于是,中国的读者也就永远记住了,并且永远摆脱不掉这位头戴毡帽的阿Q.鲁迅在他身上发现的是“精神胜利法”:尽管阿Q处于未庄社会最底层,在与赵太爷、假洋鬼子,以至王胡、小D的冲突中,他都是永远的失败者,但他却对自己的失败命运与奴隶地位,采取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辩护与粉饰的态度.或者“闭眼睛”:根本不承认自己的落后与被奴役,沉醉于没有根据的自尊之中:“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或者“忘却”:刚刚挨了假洋鬼子的哭丧棒,啪啪响过以后,就忘记一切而且“有些高兴了”.或者向更弱小者(小尼姑之类)发泄,在转嫁屈辱中得到满足.或者“自轻自贱”,自甘落后与被奴役:“我是虫豸——还不放么?”在这些都失灵以后,就自欺欺人,在自我幻觉中变现实的失败为精神上的虚幻的胜利:说一声“儿子打老子”就“心满意足的得胜”了.甚至用力在自己脸上连打两个嘴巴,“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也就心平气和,天下太平.而一旦造起反来,也是做着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奴役他人的梦.因为鲁迅,人们终于认识到自己与他人身上的这种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是中华民族觉醒与振兴最严重的思想阻力之一.因此,小说的结尾,阿Q在走向法场前的一瞬间,突然感到可怕的狼一样的“眼睛”在“咬他的灵魂”,高声一叫:“救命……”所有的中国人读到这里,都被震动了.小说后来翻译成多种外文,许多外国读者也在自己或同胞身上发现了阿Q,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就表示,阿Q让他想起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这或许表明,阿Q的“精神胜利法”揭示的是一种人类精神现象;鲁迅的《阿Q正传》可以说是一部“为人类写作”的作品,它不仅是最早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代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自立于世界文学之林的伟大代表.通过我对书本和网络的了解综合以上都是我对鲁迅文章的自身的体会和分析,看了那么多关于鲁迅杂文特点的分析我不仅对他的文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还对鲁迅本人有了深刻入微的了解.我在分析他的杂文的时候仿佛也同时在解剖他的灵魂他的思想.我真是对知识增进不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中国最痛苦的灵魂大家都说鲁迅的作品很难懂,但它到底难懂在什么地方?有一种说法就是鲁迅作品文字很难懂,或者说它的写作背景搞不清楚。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因为现在研究鲁迅的著作,比鲁迅的著作多得多。
你随便找一本来,它就会给你介绍社会背景、有关的知识。
我觉得,难就难在要真正地弄懂鲁迅很不容易。
到底他在想什么?到底他要讲什么?要知道他真正的意思非常困难。
为什么这么说呢?鲁迅自己有过说明,他说“我所想的和我所写的不一样”,“我为自己写作和为他人写作是不一样的”。
这就很麻烦了。
我们所读到的是他所写的,但和他为自己写的、他所想的不一样。
他的大多数著作都是为他人写的,那么,我们怎么能知道他自己的意思是什么呢?鲁迅自己也有一个解释,他说很多人都说我说的是真话,当然,我也并不想讲假话,但是,我并没有把我所想讲的话完全地说出来,我只是把我想说的一部分讲出来了,很多人都说我很冷酷,第一是冷,第二是冷,第三是冷。
如果有一天,我把我心里所想讲的话,就是那些最黑暗、最悲凉、最可怕的话说出来,如果还有一个人愿意听我讲话,那么这个人就是我的真正的朋友。
不仅如此,鲁迅在1936年去世之前,还写过一篇文章《我要骗人》。
这个题目确实非常触目惊心。
他讲了这么一桩事:在一个冬天的早晨,我走出家门,碰见一个小女孩,这个小女孩她是来募捐的。
中国每年都不断地会有水灾或旱灾,这小女孩就是为灾民募捐的。
而在当时,正是处于国民党的腐败政府的统治之下,所以鲁迅很清楚地知道,这小女孩所募的款,是不可能落在灾民手里的。
用鲁迅的话来说,辛辛苦苦地募来的钱,恐怕连水利局的老爷们抽烟还不够。
因此,在鲁迅看来,她的募捐是完全没有意义的。
但是面对着这个热情、天真的孩子,能告诉她说她做这事没意义,别做了吗?我不能这么说。
不但不能说,还必须对她说:“小孩子,你做的事非常有价值,我一定支持你。
”鲁迅于是拿出一大笔钱来给这个小女孩,这小女孩非常感动,说先生你实在太好了,我不要这么多钱,钱太多了。
于是鲁迅牵着她的小手,走到一个商店,用大钱兑来小钱,再把小钱交给小女孩。
小女孩紧紧地握住鲁迅的手,说先生你太好了,我代表全体灾民,对你表示感谢。
于是那小女孩走了。
鲁迅看着这小女孩越走越远,他的手上还可以感觉到这个小女孩手的温暖,但是正是这温暖像火一样烧灼着鲁迅的心,因为他骗了这个孩子。
但是鲁迅反过来想,我能不骗这孩子吗?我能不骗人吗?他又举了个例子说,我有一个八十岁的老母亲,她已经很老了,所以她天天梦想着死后能够上天堂。
尽管我明知道死后没有天堂,但是我必须骗我的母亲说,老人家你做了一辈子善事,你死后一定上天堂。
鲁迅进而想到,当今之中国,难道是披露真实的时候吗?我们能够把我们真实的想法都说出来吗?不能。
于是“我要骗人”。
不知道诸位听了这个故事怎么想,说实在,我每一次看到这文章,都受到一种震撼。
我觉得一个人要说真话固然很难,但是,能够像鲁迅这样正视自己时时刻刻不得不说假话的困境,这需要更大的勇气。
我们每一个人时时刻刻都面临着这样一个两难的选择,事实上我们每个人时时刻刻都在那里说假话。
但是有谁像鲁迅这样敢于正视自己,渴望着说真话,但是又不能不说假话、不能不骗人的这样一种深层的困境,有几个人敢于正视这一点?所以鲁迅说,我是不能把我心里想的话全部说出来,我只能说一部分。
那么怎么理解为自己说和为他人说的不一样呢?鲁迅有一个说明,他说我的写作是为三种人写的。
一种人是那些为中国的独立、自由、民主、平等、富强而艰苦奋斗的志士仁人们。
这样一些志士仁人,他们在中国的生活是非常艰难的,他们非常孤独、寂寞,因此,我必须在一旁为他们呐喊助威。
所以我必须说一些光明的话,说有希望的话,我不能说很悲凉的话,因此我就在夏瑜的坟上加上红白的花圈。
尽管鲁迅对夏瑜坟上有没有红白花圈,夏瑜是不是后继有人,是心存怀疑的,但是他必须加上这样一个红白的花圈。
鲁迅说他写作的第二种对象是一些正在做着好梦的青年,也许正包括在座的诸位。
面对正在做着好梦的这些青年,他又怎么忍心去打破他们的好梦呢?是不是太残酷了呢?鲁迅写作的第三种对象非常特别,他说,我是为我的敌人而写作的。
他说我经常吃鱼肝油,注意我的身体健康,不是为我的老婆,也不是为我的孩子,而是为我的敌人。
就是不要让那些敌人生活得那么美满,就要在他们面前老站着那么一个黑色魔鬼似的鲁迅。
站在那儿,他们觉得不舒服,我的目的就达到了。
既然是为我的敌人写作的,我就不能把我内心的痛苦说得太多,我不能在敌人面前显示我的痛苦。
因为一显示,敌人就会说了,你看,鲁迅多痛苦呀。
我有痛苦,我独自承担。
我一个人跑到丛林中,自己舔干净身上的血迹,我决不在敌人面前显示我的任何痛苦。
因此,无论是对那些孤独的寂寞的中国的志士仁人,还是对那些做着好梦的青年,或者是敌人,鲁迅都不能把他内心的痛苦,内心里最黑暗、最悲凉、最可怕的思想和盘托出,他必须有所遮蔽。
这就是说,鲁迅的作品就像冰山一样,有浮出水面的,但底下隐藏着更多东西,他的意思就表现在浮现和隐蔽之间。
而且从根本上说,一个人的思想,特别是一个人属于他自己的独特的一种生命体验,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
一旦用语言表达了,这思想就被简单化了,甚至可能被曲解了。
所以鲁迅说,“当我沉默的时候,我感到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我感到空虚。
”真正的鲁迅是那个属于沉默的鲁迅,你看默默无言的鲁迅,才是真实的。
因此,鲁迅的很多最珍贵的思想,随着他的去世,我们看不到了。
这不仅是鲁迅,可以说人类一切最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他们都把自己的思想带进棺材里去了,这是人类永恒的悲剧。
但是话又说回来,鲁迅毕竟留下了一些东西。
他说,为我自己写的和为他人写的不一样。
这就告诉我们,鲁迅作品有两类,而在他为自己写作的作品里面,可能有更多的、更真实的鲁迅。
今天人们谈论得最多、读得最多的鲁迅作品,譬如《呐喊》、《彷徨》的大多数,以及鲁迅的杂文,基本上都是为他人写作的。
或者是为了那些孤独的改革者、中国的脊梁,或者是为了那些做着好梦的青年,或者是为了他的敌人写作的。
真正为他自己写作的,鲁迅自己交代得很清楚,就是《野草》。
鲁迅说,《野草》里面有我的哲学,而且他说,《野草》是属于我自己的。
他不希望青年们看他的《野草》,那是完全属于他个人的东西,是最具有鲁迅个性、最属于鲁迅个人话语的一个作品。
鲁迅的《野草》就成为我们去接近鲁迅灵魂的一个窗口,或者提供了一个途径,我们可以通过《野草》去了解那些也许是更真实的鲁迅的思想。
当然,即使是《野草》,也仍然有所遮蔽,只不过相对于其他作品来说,它遮蔽得少一点。
因此,《野草》里充满着更多的可怕的、悲凉的、充满绝望之意的那样的鲁迅的声音。
今天我来漫谈鲁迅,主要是和同学们讨论鲁迅的《野草》,讨论鲁迅的《野草》里的哲学。
鲁迅自己说,他的《野草》是在夜间写作的。
所谓夜间写作意味着什么呢?鲁迅说过,一个人在白天和在晚上是不一样的。
在白天,包括此刻,我们都穿着衣服,都戴着一个面具。
譬如我现在是戴着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的面具出现在诸位面前的,这个面具对我是有所遮蔽的。
到了晚上,特别是到一个人独处的时候,面具摘下了,衣服脱下了,面对一个赤裸裸的自我。
但是还不行,因为还有皮肤,这皮肤也是个遮盖物,因此必须把皮肤掀开来,露出里面那个血淋淋的筋肉,那才是最真实的。
这是血淋淋的真实,但是有多少人敢于正视它呢?在这个意义上说,鲁迅的《野草》是一个地狱,当我们面对《野草》的时候,就有一个问题:你敢不敢正视血淋淋的真实。
如果你敢,你就进去;你不敢,用鲁迅的话来说,“趁早离开”。
今天在座的诸位也有一个选择:进去还是离开?我想我们还是进去吧!在进去之前,还要交代两点:第一,《野草》是散文诗。
诗是很难讲的,诗只能去领会;诗是含混的,要你去感悟。
你觉得有那个味道,又说不出来,那你就读懂诗了,一讲诗就完了。
我今天要讲课,但必须明确告诉大家,我讲课是冒着将鲁迅简化甚至歪曲的风险的。
举个例子,当年北大俞平伯教授讲宋词,选了几首词念完,说:“好啊,好词!好词!好啊!”就不说了,课就结束了。
(笑声)面对这样的老师,这样的讲课法,你怎么做学生?就要看你会不会听了。
会听课的学生,你就会琢磨:这么多宋词中,俞先生为什么选择这几首?俞先生说“好词好词”决不是随便说的,然后你自己去读,去体会。
到最后你体会到了,你也摇头晃脑:“哎呀,好好好!”你就懂了。
读文学都该这么读法,别去搞那套一二三四五,中心思想、段落大意,那就糟了。
读《野草》也是这么种读法,读得似懂非懂就是懂了。
(笑声)我今天讲课,是不得已而为之,听完我的讲课,如果在座的有二百人,五个人回去认真读《野草》的原著,我这个演讲就达到目的了。
你一读原著,我任务就完了,你应该把我所讲的忘掉,这叫“过河拆桥”。
因此,讲课最主要的目的,不是讲一些什么东西,而是诱惑同学觉得《野草》“好啊好啊”就行了。
第二,鲁迅的哲学是非常丰富和复杂的。
鲁迅自己说过,有两种思想在不断起伏,一是人道主义思想,一是个性主义思想。
《野草》集中讨论什么问题呢?是讨论作为个体的生命,它的深层困境这样一个问题。
所以《野草》是有一定的限度的,它展现的是鲁迅哲学的一个侧面,而不是全部。
下面我就分点来说了。
第一方面,鲁迅把个体生命放在从过去到现在到将来这样一个历史的纵坐标中,来考察人的个体生命的生存困境。
首先是讲“将来”。
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一般人常想,改变一个环境就行了,把希望寄托到将来。
所以人类关于将来,有种种幻想,譬如西方世界有乌托邦,中国世界有大同,都是属于人们的对未来的想象。
人们总是想象未来是无限完美、完善的、没有矛盾、没有斗争的一个终结点,鲁迅把它概括成关于“黄金世界”的想象。
对此,鲁迅提出了一个疑问:如果有一天真的到了黄金世界,还有没有黑暗?鲁迅回答说,有,不但有,还会有将叛徒处死刑的事情发生,还会有新的死亡。
为什么呢?鲁迅讲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他说人总是这样的:曾经阔气的人想复古,正在阔气的人想维持现状,还没有阔气的人想改革;过去如此,现在如此,永远如此。
到了黄金世界也是一样,当然黄金世界里“阔气”的概念可能跟今天不大一样,但是那个时候仍然有曾经阔气、正在阔气、还没有阔气的人。
而那些正在阔气的人,常常是掌握权力的人。
还有人想继续革新,在正在掌握权力的、正在阔气的人的眼睛里看来,他就是叛徒。
那些人就会利用他们所掌握的权力将这些革新者处以死刑。
就是说,在一般人认为,好像黄金世界是个没有矛盾、没有斗争的世界,但是鲁迅却看见了新的矛盾、新的斗争,甚至看见了新的死亡。
这就是《野草·墓碣文》里所说的“于天上看见深渊”。
人们看见是天堂的地方,鲁迅看见的是深渊。
由此,鲁迅得出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结论:“至善至美的东西是不存在的。
”围绕这样一个命题,鲁迅展开了一些论述。
譬如他说,十全十美的人是不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