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大同镇防务研究

合集下载

有关明清时期大同资料的分类整理

有关明清时期大同资料的分类整理

论文所查资料整理:一、古籍1(清)张廷玉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卷八十一志第五十七“大同马市始正统三年,巡抚户睿请令军民平价市驼马,达官李原等通译语,禁市兵器、铜铁”。

“嘉靖三十年,以总兵仇鸾言,诏于宣府、大同开马市。

”卷八十志第五十六“宣、大重镇,不宜令奸商自择便利,但中宣府。

”帝可之。

已而俊等请以十六人中宣府,十一人中大同,竟从其请。

卷八十一五十七永乐初,西洋剌泥国回回哈只马哈没奇等来朝,附载胡椒与民互市。

有司请征其税。

卷八十二志八十五诸边及近京镇兵饷宣府:主兵、客兵大同:2(明)廖希颜,《三关志》十卷,嘉靖24年(1546年)发行本,微缩胶片。

3(明)杨时宁,《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三卷,万历二十九年(1601)影印本,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6年。

4(明)刘效祖:《四镇三关志》,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中国文献珍本丛书影印明万历四年刻本,北京出版社,2000年。

二、地方史志1(正德)《大同府志》,(明)张钦纂修,明正德十年(乙亥1515)刻嘉靖增修本,Z121.5,K290.48,中文开架阅览,GE2008\Z121.5\skq,北区中文图书区,工具书区,-1层工具书南区8架6层。

古籍馆清史文献中心,中文开架阅览,2003\Z121.5\skq。

2(順治)《雲中郡志》十四卷,(清)胡文燁纂修,清順治9年(1652)刻本。

8冊:圖. (綫裝) 馆藏 \地160.73\131\pgl\古籍馆地方志家谱阅览。

3(乾隆)《大同府志》,清乾隆四十一年修,四十七年重校刻本,(清)吴辅宏修;(清)王飞藻,(清)文光校订。

4(道光)《大同县志》,据清道光十年刻本影印,(清)黎中辅纂修。

5《大同市志》,要子瑾,姚斌主编,大同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北京:中华书局,2000. \DJ\K292.53\12\方志馆地方文献第一阅(明) 6《大同县志》,吉广仁,刘春主编,大同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北京:方志出版社, 2005。

明代大同得胜堡:边防重地与边贸枢纽

明代大同得胜堡:边防重地与边贸枢纽

明代大同得胜堡:边防重地与边贸枢纽◎ 郭琦 席会东得胜堡是明代大同镇长城北路指挥中心,位于大同城北约六十里,被誉为明代大同镇第一军堡。

得胜堡北二里处有得胜口,堡东一里处有饮马河,在周围方圆三里内还分布有多个军堡,形成以得胜堡为中心的边堡防御体系。

得胜堡见证了明蒙战和之转折,历史上著名的 “隆庆和议”就在这里举行,议和后得胜堡逐渐成为明蒙之间最大的贸易中心之一。

得胜堡集军事、居住、生产、贸易功能于一体,形成了军事防御与礼制空间共构的格局,见证了长城内外不同族群间的商贸畅通、文明互鉴。

边防重镇:明嘉靖得胜堡的营建与形制明嘉靖十八年(1539年),得胜堡在最初修建时名为“绥虏堡”,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大同分巡冀北道北东路参将由弘赐堡移驻于此,管理得胜、镇羌、弘赐、镇边、镇川、拒墙、镇河、镇虏八堡。

据杨时宁在《得胜堡图说》中记载,这里驻扎有2960名戍边将士,配备有1191匹军马,数量规模远高于周边军堡,直接反映出得胜堡是名副其实的“极冲之地”。

后经万历二年(1574年)包砖,万历三十二年(1604年)七月扩修后,堡名正式更定为“得胜堡”。

外看环境,得胜堡一带地势平坦开阔,无自然天险可守。

以得胜堡为核心,周边分布有专门用作明蒙交易的市场堡(也称四城堡)、连接中原和蒙古万里茶道的重要节点得胜口、饮马河水兵营房巡河堡,以及“塞外四堡”之首镇羌堡。

几堡建筑独立而功能关联,互为掎角之势,共同构成得胜堡群的军事防御系统。

内看格局,得胜堡规模远超附近军堡,仅开南面一道城门,并附有瓮城,四个角台为向外延展的斜型冲角,不仅避免正面面对敌人的火炮攻击,最大程度减少火炮对城台的破坏,还加强了堡城侧面的防御力量,能及时阻止企图在城角强行登城的敌人。

得胜堡内区域划分明确,格局完整,北部1/3为军事区,中部和南部2/3为居住区。

中南部街道格局为“三大街、六小巷”。

中央主大街是由南门引入的宽六米有余、呈南北走向的干道,便于传递警报信息和日常活动。

明世宗嘉靖三年大同兵变原因研究报告

明世宗嘉靖三年大同兵变原因研究报告

Let the process speak, and the process is the only way to turn what is said into what is done.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明世宗嘉靖三年大同兵变原因研究报告明世宗嘉靖三年大同兵变原因研究报告摘要:明代自正德以来,兵士哗变不断。

直至明亡,兵变问题都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而且大同、辽东等地,更是兵变多发地区。

兵变频发,其原因值得探究。

__希望通过对嘉靖三年大同兵变中,与兵变相关的人物及其史料的分析,一窥兵变的因缘。

一、兵变梗概及其严重性(一)兵变梗概1、背景明朝在推翻了元朝在中原地区的统治后,并没有乘胜将元朝政权完全推翻。

尽管建国初期曾进行过数次大规模的征伐,但并没有遇到北元主力。

而《明史》、《明实录》等史料中大捷之类的记载,经后人考证,多为歌功颂德之类的套话,并不是实情。

明朝既然没有与蒙古主力决战,那么蒙古的军事力量就不容小视。

虽然蒙古诸部在退居蒙古高原后时分时合,但总是明朝的一大威胁。

尤其到明朝中后期,明国力下降,对蒙古诸部已经由国初的主动出征变为消极防御。

这方面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河套。

明初,河套属明朝统治,明廷在东胜置有卫所。

后来,卫所不断向明朝内地迁移,蒙古诸部的领地则不断向南推进。

正德年间,边将尚有“搜套”之举。

而后,随着国力的下降和思想的保守,河套处于三不管的状态。

2、梗概面对蒙古诸部的侵扰,明朝边塞守将为减少损失,不得不筑堡遣兵戍守。

于是便有了《明实录》的那段记载:“张文锦筑水口等五堡,遣卒二千五百家戍之。

皆不乐往。

文锦严令趣之。

参将贾鉴望风杖其队长,督之行。

诸卒郭鉴、柳忠等遂倡乱,杀鉴,裂其尸。

是出塞上,屯于焦山墩。

文锦虑其勾虏,使副总兵时陈、游击叶宗招抚之。

还镇,文锦夜捕官队官关山等廉得其首恶,欲诛之。

诸卒恐,乃复相聚为乱。

比明,焚大同府门,入行都司,纵狱囚,焚都察院门。

文锦仓卒u垣,避匿宗室博野王所。

大同镇明长城军事遗址保护与利用策略研究

大同镇明长城军事遗址保护与利用策略研究

大同镇明长城军事遗址保护与利用策略研究中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八大奇迹之一,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和人类创造的奇迹之一。

其实质也是一部关于中国的荣辱史、名族的交融史、甚至关系到城市的建设史,可是这么多关于长城的实质意义和其发展历史、文化背景及其在当今时代背景下的生存状态正在被人们遗忘着、忽视着。

在历朝历代中,明代统治的二百余年里,对长城的修筑规模是最大的,从洪武到万历年间,先后对长城进行了二十余次的大规模修筑。

由于明王朝是在推翻元朝的统治基础上建立的,所以与蒙古游牧名族的冲突一直伴随其统治的始末,为了防止北部蒙古各部落的侵扰,特别重视北部地区的
边防,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长城防御体系进行完善和建设。

所以明代的长城在其防御系统设置、建构技术、材料的选择都是历代长城建设无法比拟的,是我国长城建设的顶峰时期。

为进一步加强长城防御体系,明王朝还将长城沿线的防御范围划分为九个防御区,分别驻有重兵防守,称为“九边”或“九镇”,九镇之一的大同镇居边塞之要害,为京师之藩屏。

明王朝统治期间,大同镇是防御蒙古贵族南侵的重要军事基地,在明代北部
边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意在通过对大同镇沿线明长城遗址的建造年代、建造结构、历史故事、保护现状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考察和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笔者的一点保护性利用构想,以得胜堡区域为例,通过对其现存遗址的原始
性保护,并结合其周边的景观文化包括自然风光、民族特色、人文精神等因素,
打造一个具有浓厚历史文化气息的长城文化带,可以包括旅游、教育、影视等各项文化产业在内。

这一构想不仅保护了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也为当地经济转型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是一个很好的研究课题。

明代大同地区军事聚落的形成和发展_张连文

明代大同地区军事聚落的形成和发展_张连文

··2012·2到严重威胁。

明朝历代皇帝都把北疆防卫作为极重要的国家大政来抓。

明太祖建都南京,对于北方的防卫,形成了“诸子守边”的格局[1](P222)。

成祖即位后采用了“皇帝守边”的政策,迁京师于北方重镇北平,建皇陵于近边塞的昌平。

从建国伊始,明代就在北部边境设卫置屯、修边筑堡。

永乐年间大体沿长城一线,逐次建立了九个边防重镇,即“设九边以卫中夏”,形成了一个以防卫京师为目的的防御体系。

“山西之形势,最为完固”,地形上,居京师上游,战略地位十分重要,所谓“京师之安危”,“系于山西也”[2]。

大同府(今山西大同)治于山西行都司,是九边重镇之一。

明初,“天下既定,度要害之地,系一郡者设所,连郡者设卫。

大率五千六百人为卫,一千二百人为千户所”。

“凡天下要冲及边防去处,奉旨创立卫所,拨军守御。

”[3]洪武四年(1371)置大同都司,八年(1375)十月改名山西行都指挥使司。

山西行都指挥使司领大同前、后、左、右、镇朔等14个卫,7个所,拥有官兵十万之众。

至万历时,有384卫24所。

大多数卫所驻地原本就是重要的军事防守要地或交通沿线聚落,有的是明代或明代以前的州县治所。

新设的卫城主要有:大同左卫城、云川卫、镇朔卫、大同右卫、高山卫、平虏城、新广武城等。

明朝前期在巩固边防上,很重视对长城的修缮和加固工作。

从洪武到正统十二年(1368~1447),对长城的修缮,主要是在魏、齐长城的基础上,增建了一些烟墩、烽堠、屯堡、关城、濠堑等,从而使长城发展为一道更为完备的防御体系。

其中沿长城的大同镇,治大同(今山西大同)。

管辖西起鸦角山(一名丫角山,在今山西偏关东北),东至镇口台(今山西天镇东北),全长647里的城段。

沿边也分东、西、北、中四路。

其中重要关隘有西路的平远堡、威远堡;中路的大同右卫、大石等处。

“洪武六年命大将军徐达等筹备山西、北平边。

”这是明代山西境内筑边墙的开始。

永乐时期,加强了北部边防工程,一方面在长城沿线设置关隘,另一方面修筑边墙城垣和边墙沿线的堡墩。

万历时期大同镇社会经济衰退的原因

万历时期大同镇社会经济衰退的原因
析 ,以此来 窥探 万 历 时期为何 会 出现 江河 日 下 的局 面 。
【 关键词 】万历时期 大同镇
社会经济
【 中图分类号 】 K 2 4 8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 6 7 4— 4 8 1 0( 2 0 1 5 ) 2 2 —0 1 0 9 — 0 3
大 同镇地处北方游牧 民族 与汉族 的交接地带 ,是农
大 同镇 的 农 业发 展水 平 。
3 .水利 年 久失修
明初 国势强盛 , 律法严明 , 从上到下都很关注水利 , 所以能取得较大的成就 但是 ,随着国运渐衰,法纪松
弛 ,导致众多河塘堰塞 ,抑或被豪强贵族所 占,百姓苦

1 0 9—
学园 I X U E Y U A N
农 业 生产 条件 的不 利性 1 . 劳动人 口数 量 减 少
明 朝 ,其前 、 中 、后 三 期 的人 口消 长 总 是 呈 现 不 稳 定 的 状 态 ,这 其 中包 括 民户 和军 户 ,因 为 屯 田制 度 的 长 期施 行 , 军 兵 也 成 了农 业 生 产 劳 动 力 的组 成 部分 。
沃之地 , 但多被权势之家所霸 占。如万历二年 , “ 十一月 辛未朔 ,户部言,大同一镇 ,原额屯粮七十余万石 ,军
同府 的人 口数处 于稳定增长 的阶段 ,自正德 到万历时 期几乎处 于停滞 的状态 ,甚 至出现负增长。这主要 与
战 争 、气 候 寒 冷 、 土地 承 载力 有极 大 的关 系 。 明 代 实 行 军 民分 籍 的户 籍 制 度 ,其 军 队数 量 一 直 被 视 为 国 家
据成化 《 山西通志 》记载 : 永乐十年 ,大同府有 1 6 3 6 7 户 1 1 4 6 2 9口。再看 中期大同府的人 口数 , 据成化 、万 历《 山西通志 》 ,正德 《 大同府志 》记载 :成化八年 ,

风云际会聚落城

风云际会聚落城

年),隆庆六年(1572年)砖包。

“本城为大同左辅,与高山城称两翼,且在云中、云东之介,西北险巇,东南夷坦,固屯伏夹应之所也,虏必过此,始能方轨连营,恣意肆掠。

今缮城设备,保障亦足资矣,但当四达之衢,肩摩毂举,答应烦困十倍他城,以此守备官有愿投牒而去者,禁约体恤,此为尤急也。

”聚落城对拱卫首都有重要作用,但最能体现“答应烦困十倍他城”地位的,是清末光绪年间慈禧太后西逃,曾经在这里驻跸。

太后居住的王家是四合院,临街是带木栅栏的两层窗户,当年通行的大门后来被改造成了一间居室,另从其西侧开了个小门。

大宅被王家子孙分成了两部分,中间是用城墙砖垒“聚落城”是明大同长城的一座军的隔墙,原先大门正对着砖雕“福”字照营,今天衍生成了一个较大的村庄,名叫壁。

正房东侧就是慈禧太后曾经下榻过的“巨乐村”,所在的乡镇叫“巨乐乡”,卧室。

屋内仍然是一百多年前的方砖铺属大同市云州区,位于大同镇城东30公地,尽管已经残破不平,主人依然遵照曾里。

在明大同镇的防务体系中,级别最高祖父的意见保持原样。

内屋也是两层门,的镇城在中间,聚落城在其东,高山城在屋里是自从接待过西太后就再没动过工的其西,聚落城与高山城呈犄角格局,对大大炕,女主人说,四乡八里的姐妹们都要同镇城形成左右拱卫之势。

特意来串门,走走这砖地,坐坐这大炕,聚落城创建于明弘治十三年(1500说是为沾沾皇室的“贵气”和“福气”。

◇ 刘 媛巨乐村整体经济相对较好,人口众多,村居齐整。

村里盛产甜美硕大的哈密杏,栽种面积很大,产量也很高,在周边地区有些名气。

聚落城的墙体基本完整,只东墙毁损多一些。

所有包砖已不存,尚有砖券门洞。

当地百姓说,这里曾经有很多佛庙道观,如今俱废,一位名叫高玉梅的老人家用了几年工夫,率众发愿修缮了其中的城隍庙。

从大同镇城到聚落城,先经过一个制高点马铺山。

沿张(家口)(大)同公路向东走,在三条涧村入口处离开公路,北折穿村而过,再走过两公里的漫坡山路,就到了马铺山,汉高祖刘邦成王败寇最关键的“白登之战”就发生在这里。

以敕文为中心看明初大同总兵

以敕文为中心看明初大同总兵

以敕文为中心看明初大同总兵以敕文为中心进行考察,我们发现明代藩屏京师的九边重镇大同镇形成于洪武八年(1375),但直到永乐元年(1413),吴高出镇大同,才有了第一任大同总兵。

与此同时,明廷一方面不断明晰完善大同总兵权限范围,一方面又通过镇内武将、内官、文臣来牵制总兵。

标签:大同镇;总兵;吴高;沈固有关明代九边建置时间的争论已很丰富,余同元先生、胡凡先生等人都有专门的著作问世,但遗憾的是有关明初大同镇镇戍总兵的讨论稍显不足。

笔者试以敕文为中心探析明初大同总兵的相关方面,不足之处,敬请鉴证。

一、明代大同镇总兵之设洪武二年(1369)春正月,大同并入明朝版图。

二月,大将军徐达遣都督同知张兴祖(汪兴祖)“将宣武、振武、昆山三卫士卒守大同,”①这是明廷在大同设置的最早驻守兵。

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首先,汪兴祖其人“屡收胡虏,威名益振”、“勋劳屡著,”②死后追封东胜侯,在军队中威望很高。

其次,在洪武三年六月,明廷“设陕西、北平、山西行都督府”③且让“都督同知汪兴祖为晋王府武傅兼山西行都督府同知,位居武傅谢德成之上”④可知当时汪兴祖在陕西、北平、山西等北边军事体系中权责最大,说明大同在建卫之前其军事级别就很高。

根据胡凡教授的“北边军镇的形成就是洪武初年都司和军卫的建立,都司是由卫一级军镇组成的防御体系,都司所在地就是一方军镇”⑤的理论,洪武二年二月应作为大同军镇建置之始。

其后,明廷逐步提高大同的军事建置规格。

如,洪武四年(1371)正月,“置大同卫都指挥使司,以耿忠为都指挥使,”⑥正式设大同都卫,当时“都卫节制方面,所系甚重……不许世袭”⑦且“都指挥使与布、按并称三司,为封疆大吏。

而专阃重臣,文武亦无定职,世犹以武为重”⑧当时的都指挥使俨然一方大吏,权责很重,并非永乐以后的都指挥可比。

洪武八年(1375)九月,明廷更“大同都卫为山西行都指挥使司,”⑨由都卫升为行都指挥使司,将大同纳入到全国性军事布防系统之中,标志着明代大同镇正式形成。

有关明清时期大同资料的分类整理

有关明清时期大同资料的分类整理

有关明清时期大同资料的分类整理论文所查资料整理:一、古籍1(清)张廷玉等,《明史》,北京:中华书局,1974年。

卷八十一志第五十七“大同马市始正统三年,巡抚户睿请令军民平价市驼马,达官李原等通译语,禁市兵器、铜铁”。

“嘉靖三十年,以总兵仇鸾言,诏于宣府、大同开马市。

”卷八十志第五十六“宣、大重镇,不宜令奸商自择便利,但中宣府。

”帝可之。

已而俊等请以十六人中宣府,十一人中大同,竟从其请。

卷八十一五十七永乐初,西洋剌泥国回回哈只马哈没奇等来朝,附载胡椒与民互市。

有司请征其税。

卷八十二志八十五诸边及近京镇兵饷宣府:主兵、客兵大同:2(明)廖希颜,《三关志》十卷,嘉靖24年(1546年)发行本,微缩胶片。

3(明)杨时宁,《宣大山西三镇图说》三卷,万历二十九年(1601)影印本,扬州: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86年。

4(明)刘效祖:《四镇三关志》,四库禁毁书丛刊影印中国文献珍本丛书影印明万历四年刻本,北京出版社,2000年。

二、地方史志1(正德)《大同府志》,(明)张钦纂修,明正德十年(乙亥1515)刻嘉靖增修本,Z121.5,K290.48,中文开架阅览,GE2008\Z121.5\skq,北区中文图书区,工具书区,-1层工具书南区8架6层。

古籍馆清史文献中心,中文开架阅览,2003\Z121.5\skq。

2(順治)《雲中郡志》十四卷,(清)胡文燁纂修,清順治9年(1652)刻本。

8冊:圖. (綫裝) 馆藏\地160.73\131\pgl\古籍馆地方志家谱阅览。

3(乾隆)《大同府志》,清乾隆四十一年修,四十七年重校刻本,(清)吴辅宏修;(清)王飞藻,(清)文光校订。

4(道光)《大同县志》,据清道光十年刻本影印,(清)黎中辅纂修。

5《大同市志》,要子瑾,姚斌主编,大同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北京:中华书局,2000. \DJ\K292.53\12\方志馆地方文献第一阅(明) 6《大同县志》,吉广仁,刘春主编,大同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北京:方志出版社, 2005。

明代边防研究综述

明代边防研究综述

明代边防研究综述
明代边防,是指明朝时期针对边疆地区的防御措施与战略安排。

受到周边民族居住地
的地理环境和政治形势的影响,明代边防经历了数次改革,形成了相对稳定的边防政策和
管理体系。

首先,明代边防的初始模式是在建文年间(1399年-1402年),为了对付北方的元军
和南方的倭寇,明朝建立了东北三镇和钦定八路军(明朝骑兵)。

东北三镇分别为宁远军、抚顺镇和彰武镇,分布在辽东半岛和长白山地区。

随着战争的结束,明朝开始逐渐削减边
防军队,到永乐年间(1403年-1424年)时,只剩下宁远军和北京宣武卫的卫兵布防。

其次,明代中期的边防战略发生了重大变化。

明朝开始在边疆地区兴建了“边塞城堡”和“屯田制度”,以此强化边防防御力量。

兴起了八关卫和边镇兵马,形成了与边境民族
对峙的态势。

八关卫是东北三镇的基础,在其基础上增设了四个卫,分别是山海关、定州卫、太行关、威海卫。

而采用“屯田制度”可以用来吸收边境民族人口,同时又可以用来
消化边疆民族。

最后,明代晚期的边防政策进一步细分,形成了“内外分防”模式。

在内防方面,明
朝开始拆除和迁移边塞城堡,改造成“新边镇”,以此加强对于敌方的情报搜集和监控。

外防方面,明朝加强了对外交的依赖,通过推行经济开放的政策,缓解了与边境民族的关系。

并且,明朝加强了对边疆军人的经济保障,提高了边防的战斗力。

总体来说,明代边防政策的演化受到了内外因素的影响,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安全和
边境稳定。

到了明朝晚期,边防政策以内外分防为核心,强化了对敌方情报的收集和监控,并且加强了军队的经济保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明长城大同镇军事聚落整体性研究

明长城大同镇军事聚落整体性研究

明长城大同镇军事聚落整体性研究
山西北部广袤的大同盆地及周围山区是明长城九边十一镇中大同镇防区所在地,境内有大量明代长城防御设施遗存。

长城不是一道孤立的边墙,它的建设与戍守均离不开军事聚落,大同镇所辖72座军事城堡就是晋北地区一类特殊的聚落形态,它们有着不同的规模、等级,在时空分布上也各具特色。

经过约600年的变革,这些早已失去了军事作用的聚落演化为人们居住、耕作的城镇、村庄而广泛分布于晋北地区。

因该地区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大部分的军事城堡保留了过去的形态与格局,蕴藏着大量的历史军事信息。

令人遗憾的是,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正在逐步的消失与灭亡。

本文试图整体性的研究大同镇的防御体系、大同镇军事聚落的历史演化和空间特点。

文章首先了解了该地区军事地理环境,介绍明长城及大同镇的设立背景。

继而,阐述了在明代两种主要军事制度之下大同镇所形成的军事管理层级和层次化防御体系。

在此基础上,以时间为线索讨论了大同镇军事聚落产生、发展、变迁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又以空间为依托分析了大同防区军事城堡的择址分布、规模尺度、城防布局、建筑特色等诸多方面。

这些内容有利于我们深化明代边防体系的研究,找出北方军事聚落的共性和特征,记录城堡现今的状况,引起对长城保护与利用的思考。

明代大同镇防务研究

明代大同镇防务研究

明代大同镇防务研究
明长城是继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以来,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长城防御工程。

为了加强长城的防务和指挥调遣长城沿线的兵力,明朝在长城沿线陆续建立了九个防守区——九边重镇,每镇设总兵领辖。

九镇之一的大同居边塞之要害,为京师之藩屏。

终明之世,大同镇是防御蒙古贵族南侵的重要军事基地,在明代北部边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经历几百年风雨,长城防御工事的城墙、墩台、城堡等,正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消失。

作者试图通过大同镇的一个军堡——败虎堡,展开对明代大同镇防务的论述,深化明代北部边镇、边防、民族关系的研究,拓展对大同镇区域史的研究,同时也引起对长城保护的深层思考。

文章首先概述大同镇的设立及其在明代北部边防中的地位。

然后以败虎堡为例,介绍大同镇长城防御工事的修建。

又根据败虎堡内碑刻遗存分析大同镇的区域历史,并考证了堡内“永宁碑”的立碑时间。

最后由把汉那吉败虎堡降明事件,述及标志明蒙关系重大转折的“俺答封贡”,大同镇的防御职能由此转化。

明代边防研究综述

明代边防研究综述

明代边防研究综述明代(1368年-1644年)边防是指明代时期国家边疆地区的军事防御体系和各种防御设施。

明代边防的研究对于了解明代时期国家军事防御体系、国家治理和边疆民族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明代边防的研究进行综述,从明代边防的体制建设、军事防御、边防建筑、与边疆民族关系等方面展开探讨,以期为明代历史研究提供参考。

一、明代边防的体制建设明代边防的体制建设主要包括防务制度、兵力部署和军事指挥体系等方面。

在明代,边防防务制度主要包括屯田、边军、土官等制度,通过这些制度,明代建立了相对完善的边防军事管理体制。

在兵力部署上,明代将边疆地区分为镇、寨、屯三个等级,通过兵力的合理配置,加强了对边疆的军事防御。

明代设立了边镇、屯田等地方官员,负责边疆地区的经济开发和军事防卫工作,形成了一套边防体制。

二、军事防御明代边防的军事防御主要包括军事装备、战术战略和军事指挥等方面。

在军事装备上,明代采用了火器、城墙、壁垒等先进武器和设施,提高了边防防御的能力。

在战术战略上,明代采用了巡逻防守、堡垒阵地、游击战等战术,有效地保障了边疆地区的安全。

在军事指挥方面,明代设立了将军、参将、游击将等军事指挥官,加强了对边疆军事的指挥和管理。

三、边防建筑明代边防建筑主要包括城墙、关隘、堡垒等军事设施。

明代时期,国家在边疆地区修筑了长城、边墙、关隘等军事设施,构筑了一道坚固的防线,阻挡了游牧民族的入侵。

在边境地区修筑了许多军事要塞和堡垒,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和防御。

四、与边疆民族关系明代边防的研究还需要关注与边疆民族的关系。

在明代时期,边疆地区主要面对蒙古、回纥、女真等游牧民族的威胁,明朝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与他们保持联系,采取内附、结亲等手段来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全。

明代还对边疆民族实行统戍、统贡政策,通过这些方式巩固了对边疆地区的统治。

总结来看,明代边防的研究是一个复杂而丰富的课题,涉及到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明代边防的体制建设、军事防御、边防建筑和与边疆民族关系,这些方面的研究和探讨都对于我们了解明代时期国家治理和边疆民族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宣大山西三镇图说》所见明代大同城边防体系

《宣大山西三镇图说》所见明代大同城边防体系

《宣大山西三镇图说》所见明代大同城边防体系
郭琦;席会东
【期刊名称】《资源导刊》
【年(卷),期】2022()22
【摘要】杨时宁组织编绘的边防图籍。

全书共三卷三册,采用一图一说形式,按镇、路、城堡逐级分别叙述宣府镇(镇城治所在今河北宣化)、大同镇(镇城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山西镇(镇城治所在今山西宁武)三镇各堡形胜、要害、边防情形。

现存主要有两个传本,一个是明万历秘阁彩绘本残卷,现藏于日本宫内厅书绫部,每卷前题《九边圣迹图》,每页图幅41.5cm×38cm。

另一个是明万历刊刻的足本,收入郑振铎1941年刻印的《玄览堂丛书》。

【总页数】2页(P41-42)
【作者】郭琦;席会东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丝绸之路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
【相关文献】
1.“守边”与“守堡”一一明代宣大绥宁及毗邻地区军事防御体系的发展及其对当地聚落形成的影响
2.明代宣大山西三镇长城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3.明代宣大山西三镇长城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4.明代宣大总督的专职助手
5.明代宣大总督的专职助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明代大同镇述略

明代大同镇述略

明代大同镇述略
张国勇
【期刊名称】《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007)003
【摘要】大同镇是明代九边之一,发挥着屏障内地的作用,它的很多方面如防御工程的修筑和军需补给等都有自己的特点,并深受时代的影响,可谓明代军事的缩影和明代政治的晴雨表.
【总页数】4页(P27-30)
【作者】张国勇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宋史研究中心,河北,保定,071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48
【相关文献】
1.略论明代大同镇战略地位与边防建设 [J], 李海林
2.明代大同镇开中盐法的实施及其嬗变 [J], 李海林
3.明代大同镇开中盐法的实施及其嬗变 [J], 李海林
4.明代大同镇屯田发展研究 [J], 白玉萍;孟万忠
5.明代大同镇粮食供应的地理圈层关系 [J], 李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同城墙的过去

大同城墙的过去
大同古城墙
天津大学2012学年寒假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建丙 王轲 2013.2.1
大同城市范围的演变
大同古城墙
1.城墙的过去
城墙的过去
大同古城航拍图与明代大同城市平面图
城墙的过去
城墙的兴建
明朝刚刚建立的第二年农历十月,明 朝名将常遇春率领郭英、谢成、郭子 兴等攻打大同。当时在大同的元朝右 丞相扩廓帖木儿闻风直奔甘肃,使大 同不战而克。从此,大同纳入明朝版 图。明朝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北元 蒙古就成为它的北边心腹要患。元裔 及北万其它蒙古游牧部落的贵族频频 入犯,迫使明王朝东起鸭绿江、西迄 嘉峪关,沿长城边线陆续设置了九个 边防重镇,委派将领,统兵守御。而 大同就是九边之一。所以,大同府也 称之为大同镇。 洪武五年(公元1372年),大将军 徐达督率军民在辽、金、元土城的基 础上“增筑”大同城。大同镇城的规 制便于此奠定。 时的大同镇城略呈正方形,东西边长 约1.5公里,南北边长1.75公里, 周长6.5公里,面积约2.63平方公 里。
城墙的过去
大同的古城墙,上可追溯到辽代,在明清是达到鼎盛, 在近代遭到严重的破坏,只留下倾颓的土墙。
2008年城墙开始重获新生,大同开始加速向前。
对任何事情,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观点,大同的城墙改 造也是如此。 有支持就一定有反对。
但是古城的改变显而易见。
古城的改变不会终止。
我们每个人都是改造者,我们怀着希望,期待一个更好 的明天。
城墙的扩建
城墙的过去
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七月,瓦刺部在太师也先的率领下,兵分四路,大举南下,也先亲统中路大军 直扑入同。明军仓猝应战,屡战失利,边陲告紧,形势危殆。七月十六日,明英宗在太监王振的怂恿挟持下, 贸然亲征大同,于是酿成震动朝野的“土木堡”惨败。 “土木之变”的前前后后,更加显示出大同在抵御北方“边患”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因此,大同城也随之 进一步扩建起来。在代宗景泰年间(公元1450——1457年),巡抚年富首于城北筑起一座小城,名曰操场 城,即北关(分东、西两部分,本地人谓之东、西营盘)。该小城城墙周长为3公里,高12米以上,东、南、 北各辟一门。东曰长春门、北曰元冬门(又称玄冬门)、南曰大夏门,与主城门相对。南、北二门之上皆建 有门楼,四角也筑有角楼。接着是英宗天顺年间(1457——1464年),巡抚韩雍续筑东小城、南小城,周 长各为2.5公里;并围以护城河,深约5米。东小城即东关,辟有四门。东曰迎恩门、北曰北园门、南曰南 园门,西门连接吊桥与主城相通,东、南、北三门之上都建有楼阁。南小城即南关,辟有四门,门洞进深约 13米。东门名迎晖,西门名永丰,南门名永和,北门与主城之月城门合一。其后是嘉靖三十九年(1560 年),巡抚李文进加高南小城2.6米;到隆庆年间(公元1567——1572年),巡抚刘应箕又将城墙增高 3.3米,增厚2.6米,“石砌砖包”,并建起四座门楼。这时的南关城墙也颇为雄壮了,高达三、四丈。 后来,南小城的北门楼改建为文昌阁,东、西门楼也易名为四仙阁和三星阁,南城墙东西两角也各建角楼一 座。 兴建了三关之后,又因“镇城孤峙,旁无辅卫”,所以又于天顺时,分别在城东和城西修筑了聚乐、高山二 堡。聚乐堡位于城东30公里处,宏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复加扩展。该堡呈正方形,堡墙周长1.5公里、 高10米余、厚5米多,辟二门,并建门楼。这两个堡城作为左右两翼,与大同城作犄角之势。至此,大同周 围不仅筑起了“三关”,而且又插上了“两翼”,使其军事布防较明初就更加严密了。

李海林明代大同镇分路防守体系的形成与演变

李海林明代大同镇分路防守体系的形成与演变

明代大同镇分路防守体系的形成与演变明代大同镇分路防守体系的形成与演变李海林摘要:明初,明廷为了加强对大同镇内部各卫所的有效管辖,于此地设置东、中、西三路。

至嘉靖年间,大同成为明蒙交战的核心地区,明政府为了加强防御,增强军镇内部的策应救援能力,打破长期以来的东、中、西三路分区防守体系,在此基础上重新划分各路,最多时达十路。

大同镇各路的分化演变,反映了在明蒙对峙关键时刻,明朝通过对整体防守区域实行细化分割政策,来增强区域防守应援能力,进而提升整体防御力量,达到抵御蒙古部族的战略目的。

关键词:大同镇;防守体系;形成;演变在明朝九边体制下,“路”是仅次于“镇”的军事辖区。

路是为了增强防御力量,协调一镇内部军事救援与策应能力而设。

各路之兴设废除都是根据当时的客观条件或是所处战略地位而定。

在整个军事体系中,路既受制于上一级镇的管辖,又管理下一级卫、所、军堡。

路由分守参将管辖,其职责为:“用心操练军伍,无事则修理墩台,抚恤士卒,遇警则领兵截杀,防御贼寇。

”①路在整个军镇体系中作用是非常关键的,但今人对此研究甚少。

(万历)《明会典》对各路设置情况记载简单,含混不清。

一些方志对各路设置时间、过程的记载亦存在错误。

因此,很有必要对“路”予以研究。

限于篇幅,本文仅就大同镇分路防守体系的形成与演变做一探讨,以使我们对明代大同镇整体防御体系的建构有更细致深入的认识。

一、东、中、西三路对于大同镇东、中、西三路的设置时间,史籍记载不清。

(万历)《明会典》提到“国初,镇城外分东、中、西三路”。

《皇明九边考》亦言“初,设大同府分封代王,外分东、中、西三路。

”②国初究竟指什么时期呢?这一问题值得探讨。

明初,东、中、西三路在实际意义上还不能等同于后来的“路”。

此时,“路”的设置只是为了便于管理,按地理方位对众多卫所进行分区,且没有固定的专人负责。

之后尽管镇城也设参将,但参将的具体职责并不是单独镇守一路,而是协助总兵管理全镇军务。

如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十一月,成祖“命都督佥事沈清为参将,副武安侯郑亨镇守大同”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代大同镇防务研究
明长城是继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以来,历史上又一次伟大的长城防御工程。

为了加强长城的防务和指挥调遣长城沿线的兵力,明朝在长城沿线陆续建立了九个防守区——九边重镇,每镇设总兵领辖。

九镇之一的大同居边塞之要害,为京师之藩屏。

终明之世,大同镇是防御蒙古贵族南侵的重要军事基地,在明代北部边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经历几百年风雨,长城防御工事的城墙、墩台、城堡等,正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渐消失。

作者试图通过大同镇的一个军堡——败虎堡,展开对明代大同镇防务的论述,深化明代北部边镇、边防、民族关系的研究,拓展对大同镇区域史的研究,同时也引起对长城保护的深层思考。

文章首先概述大同镇的设立及其在明代北部边防中的地位。

然后以败虎堡为例,介绍大同镇长城防御工事的修建。

又根据败虎堡内碑刻遗存分析大同镇的区域历史,并考证了堡内“永宁碑”的立碑时间。

最后由把汉那吉败虎堡降明事件,述及标志明蒙关系重大转折的“俺答封贡”,大同镇的防御职能由此转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