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色彩的对比教材分析

合集下载

第1课色彩的对比(教案)-人教版

第1课色彩的对比(教案)-人教版
-色相对比的协调:学生在搭配色彩时可能难以达到和谐的效果,需要学习如何协调色相对比。
-解决方法:提供色轮,讲解色相对比的规律,如互补色、邻近色等,指导学生进行色彩搭配练习。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色彩的对比》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不同颜色放在一起会产生怎样的效果?”比如,红衣服搭配绿裤子,为什么会显得那么抢眼?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色彩对比的奥秘。
-纯度对比:强调纯度对比在色彩搭配中的重要性,如何运用纯度对比使色彩更加鲜明,提高画面的视觉吸引力。
-举例:分析名作中鲜艳与灰暗色彩的搭配,如莫奈的《睡莲》中的纯度对比运用。
-色相对比:引导学生了解色相对比的原理,掌握如何运用色相对比使画面更具和谐与对比。
-举例:以梵高的《星夜》为例,探讨蓝色与黄色的对比如何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色彩对比的基本概念。色彩对比是指不同颜色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视觉上的明暗、鲜浊和色相的变化。它是提高画面视觉效果、增强表现力的重要手段。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幅梵高的《星夜》。这幅画作展示了色相对比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蓝色与黄色的对比创造出独特的视觉效果。
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我尽量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解释概念,并结合名作案例分析,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色彩对比的运用。但我也发现,对于一些理解能力较弱的学生,可能需要更多具体的例子和解释。因此,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以便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整体氛围较好。但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出现了偏离主题的现象。为了提高讨论效率,我决定在下次活动中明确讨论要求和主题,并适时给予引导和提示。

美术五年级上册说课稿《第1课 色彩的对比1》人教版

美术五年级上册说课稿《第1课 色彩的对比1》人教版

美术五年级上册说课稿《第1课色彩的对比1》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第1课色彩的对比1》是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对比的基本知识,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色彩对比的原理进行创作。

教材中安排了多个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探索色彩对比的效果,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他们对于色彩有一定的认识,但对比色彩的知识还很匮乏。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色彩对比的基本原理,提高他们的色彩运用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对比的基本知识,能够运用色彩对比的原理进行创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实践等方法,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色彩对比的基本原理,能够运用色彩对比进行创作。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运用色彩对比的规律,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分析、实践、合作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发现和创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标本、画册等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优秀的学生作品,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色彩对比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新课:讲解色彩对比的基本原理,让学生了解色彩对比的概念、作用和运用方法。

3.实践活动:安排多个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探索色彩对比的效果,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4.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鼓励他们分享创作心得,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5.总结反思: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5.1.1色彩的对比

5.1.1色彩的对比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课《色彩的对比》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色彩的对比》是一节色彩知识课。

色彩具有多样性,当两种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表现出差别,产生比较作用时,就产生了色彩对比。

色彩的对比包括色相对比、明度对比、冷暖对比等。

有些色彩的对比给人的感觉是强烈的、活跃的,有些色彩的对比则相对较为柔和。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习与感受色相之间产生的较为强烈的对比。

二、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已经建立了相当的色彩常识和情感体验,虽然在语言的准确表述上还有些困难,但生活经验和审美感受已经能够为他们提供足够的自信和相关的操作信息,只要经过教师的适当启发引导与同伴间的体验交流,并结合实践操作,完全可以达成学习目标。

三、教学目标1、学习色彩对比的知识,提高对色彩的感觉和辨识能力。

2、欣赏感受大自然、生活及美术作品中的色彩对比之美。

3、大胆尝试运用对比色进行美术创作。

四、教学重点学习色彩的对比关系,感受对比的形式美感。

五、教学难点艺术实践中对比色的选择和搭配。

六、课时安排:两课时七、教具准备课件、示范用绘画工具、学生自带色彩画工具。

八、教学流程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请观察两位高矮,不同的同学。

提问:它们有什么不同?你是怎么看出来的?2、你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对比现象?3、明确对比概念。

4、生活中有很多对比现象,在色彩世界也是一样,有很多对比。

5、出示课题板书<色彩的对比>二、自己动手,尝试体验1、明确色彩对比的概念.2、让学生找出自己彩色笔里色彩对比最强烈的两根3、引导学生分析色相环中的色彩,找出对比色。

4、总结:色相环中互为180度的色彩为强烈对比。

5、出示色卡,请学生挑出几组对比色。

提问:我们周围哪儿有对比色?(小组讨论)6、观察教材上的图片,找出有哪些对比色?给你什么感受?7、分析课本上画家作品。

提问:画面上用了哪些对比色?有什么作用?8、生活中的对比色。

(课件展示对比色在生活中的运用.)三、学生作业,教师指导。

《色彩的对比》说课稿

《色彩的对比》说课稿

《色彩的对比》说课稿下面,我着重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板书设计来谈谈我对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⑴《色彩的对比》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美术,教材第十册第四课的内容。

⑵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学习内容,是色彩系列的一部分。

即通过看、画、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⑶本节内容的学习,让学生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结合生活中的色彩对比,培养学生对于形式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从而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根据上述教材的分析,考虑到这个学龄的孩子对颜色知识具有初步的了解,但对色彩的初步运用还有限,缺少运用色彩基本知识和规律去感知色彩现象的能力,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制定如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2、教育教学目标:认知目标: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能初步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完成一幅作业。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分析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色彩对比现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3、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色彩的对比关系,感受对比的形式美感。

难点:艺术实践中对比色的选择和搭配。

下面,为了讲清重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二、教法学法1、美国学者布鲁巴克指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题。

”针对小学五年级儿童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我遵循“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

2、本节课我主要采取了情境设疑、引导启发、自主探究等方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

3、教育心理学指出:“合作、交流是人类生活的基本能力。

”美术课中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可以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到制作作品的乐趣。

4、运用多媒体课件这一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把枯燥的讲解变为生动直观的课件展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色彩的对比》人教新课标(2023秋)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色彩的对比》人教新课标(2023秋)
突破方法:教师提供绘画示范,引导学生进行实践,逐步培养他们在创作中运用色彩对比的能力。
(3)理解色彩对比在艺术作品中的作用: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色彩对比在艺术创作中的审美价值。
突破方法:赏析著名美术作品,分析色彩对比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4)小组合作与沟通:在小组讨论、评价过程中,学生可能存在沟通不畅、协作不力等问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色彩对比的基本概念。色彩对比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放在一起产生的视觉现象。它是视觉艺术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表现手法。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幅运用了色彩对比的画作。这个案例将展示色彩对比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增强作品的视觉效果。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明度对比、纯度对比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突破方法:教师提前设定讨论话题,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与重点紧密结合教材内容,旨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色彩对比的知识,提高创作实践能力,培养审美素养和团队协作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重点内容进行讲解和强调,针对难点采取有效方法帮助学生突破。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五、教学反思
在上完《色彩的对比》这节课后,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首先,我发现学生们对色彩对比的概念有了基本的认识,他们能够通过观察生活中的实例,感受到色彩对比带来的视觉冲击。但在实际操作中,如何运用色彩对比来创作出满意的作品,学生们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讲授过程中,我尽量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解释色彩对比的类型和原理,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们直观地感受到色彩对比的效果。然而,理论知识的传授与实践操作的指导之间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色彩对比的应用,我考虑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一些互动环节,例如邀请学生们上台演示色彩搭配,让大家一起分析其效果,从而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第1课《色彩的对比》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美术第1课《色彩的对比》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课《色彩的对比》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目的是通过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并结合生活中的色彩对比,培养学生对形式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从而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而设置的课程。

五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的美术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色彩知识,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审美体验也为学习本课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1. 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能初步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完成一幅作品。

2. 通过欣赏,分析生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色彩对比之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3. 大胆尝试运用对比色进行美术创作。

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习色彩对比规律,感受对比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艺术实践中对比色的选择与搭配。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出示图片教师语言:有句俗话叫做“红花须得绿叶衬”,这句话反映了什么?红花绿叶相互映衬,缺一不可,如果没有绿叶的陪衬,即使再姿态万千的花也不会受到人过多的青睐,同理,绿叶没有红花的衬托,也会显得单调失色。

红色和绿色是一组对比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对比色的知识。

2.出示课题教师语言:对,是色彩的对比在发挥作用!我们生活在多姿多彩的世界里,衣食住行中充满着色彩。

仔细观察生活中的色彩现象,你会发现处处有着对比。

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色彩的对比》一课。

板书课题:《色彩的对比》。

(二)讲授新课1. 介绍色彩文化2. 什么是对比色3. 生活中与美术作品中的对比色4. 色彩搭配比例5. 色彩对比知识的用法(三)学生实践要求:1. 确定一组对比色。

2. 选择一种对比色的协调方法,应用本课所学知识设计剪纸的色彩搭配,并做简短说明。

注意:画面中可以有多种色彩对比形式。

(明度对比、纯度对比等)(四)评价总结教师语言:我们欣赏一下同学们的作品。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对比色的相关知识,感受了色彩对比的美丽,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运用到今天所学的知识。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课《色彩的对比》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 第1课《色彩的对比》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课《色彩的对比》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并识别色彩对比的概念。

2. 学生能够运用色彩对比的知识创作美术作品。

3. 学生能够描述和评价色彩对比在美术作品中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索色彩对比的效果。

2. 学生通过创作活动,实践色彩对比的应用。

3.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享和学习色彩对比的技巧。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色彩对比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发展审美感知和艺术欣赏能力。

3. 学生增强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内容1. 色彩对比的概念:介绍色彩对比的基本概念,包括色相对比、明度对比和纯度对比。

2. 色彩对比的效果:讲解色彩对比在视觉和心理上的效果,如突出、动感、空间感等。

3. 色彩对比的应用:展示和分析色彩对比在绘画、设计等领域的应用实例。

4. 色彩对比的创作:指导学生运用色彩对比进行美术创作,如绘画、拼贴等。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学生理解和掌握色彩对比的基本概念。

2. 学生能够运用色彩对比创作美术作品。

3. 学生能够评价和欣赏色彩对比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学生对色彩对比的深入理解和灵活应用。

2. 学生在创作中恰当运用色彩对比,达到预期效果。

3. 学生对色彩对比的审美评价和艺术欣赏。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色彩对比的图片、PPT、色彩卡片、美术作品实例。

2. 学具:画纸、颜料、画笔、剪刀、胶水等美术创作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色彩对比强烈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新授:讲解色彩对比的概念、效果和应用,结合实例进行分析。

3. 实践: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探索和实验色彩对比的效果。

4. 创作:学生独立或合作创作美术作品,运用色彩对比。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作品,进行自评、互评和教师评价。

6. 总结: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色彩对比在美术创作中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色彩的对比》2. 提纲:- 色彩对比的概念- 色彩对比的效果- 色彩对比的应用- 色彩对比的创作3. 关键词: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突出、动感、空间感等。

苏少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课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说课稿2

苏少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课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说课稿2

苏少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课色彩的对比与和谐》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第1课色彩的对比与和谐》是苏少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的一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的基本知识,通过实例让学生感受和体验色彩对比与和谐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材中安排了多个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色彩认知和绘画基础,他们对于色彩的感知和运用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的理论知识,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并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和审美能力。

3.培养学生运用色彩对比与和谐原理进行创作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的基本知识。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和运用色彩对比与和谐原理进行创作。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讲授法:讲解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的基本知识。

2.演示法: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感受和体验色彩对比与和谐的魅力。

3.实践法: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理解和掌握色彩对比与和谐原理。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实例,让学生感受色彩对比与和谐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的基本知识,让学生理解色彩对比与和谐的概念和原理。

3.演示: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体验色彩对比与和谐的效果。

4.实践:让学生进行实践活动,运用色彩对比与和谐原理进行创作。

5.展示:展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分享学习的成果。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基本知识。

2.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应用实例。

3.学生作品的展示。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学生对色彩对比与和谐知识的掌握程度。

2.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和创新能力。

3.学生作品的质量和对色彩对比与和谐的应用能力。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课色彩的对比》说课稿1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课色彩的对比》说课稿1

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1课色彩的对比》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第1课色彩的对比》是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第一课,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对比原理。

教材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认识和运用色彩对比的知识,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绘画基础,对色彩有一定的认识,但对比原理还是第一次接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实例中发现色彩对比的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通过实践活动,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对比原理。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对比原理。

2.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绘画技巧。

3.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和欣赏色彩对比的美。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色彩对比的原理。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和欣赏色彩对比的美。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讲授法,讲解色彩对比的原理。

2.采用示范法,展示色彩对比的实例。

3.采用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他们的绘画技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两幅色彩对比鲜明的画作品,引导学生发现和关注色彩对比的现象,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色彩对比的原理,让学生了解色彩对比的基本知识。

3.示范:展示色彩对比的实例,使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对比原理。

4.实践: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运用对比原理进行绘画创作。

5.展示:展示学生的作品,引导学生互相欣赏、评价,发现和总结对比原理在作品中的应用。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对比原理在绘画和生活中的重要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色彩对比原理的定义。

2.色彩对比的类型(如:冷暖对比、明暗对比、互补色对比等)。

3.色彩对比在绘画中的应用。

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评价主要从学生的绘画作品和课堂表现两个方面进行。

绘画作品主要评价学生对色彩对比原理的应用和表现,课堂表现主要评价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 色彩的对比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 色彩的对比 人教新课标

五年级上册美术教案-1 色彩的对比一、教学目标1.了解色彩对比的概念。

2.掌握常用的色彩对比方法。

3.能够在画面中运用色彩对比来制造视觉效果。

二、教学重点1.常用的色彩对比方法。

2.运用色彩对比来制造视觉效果。

三、教学难点1.如何在画面中运用色彩对比来制造视觉效果。

四、教学方法1.讲解法:通过教师讲解理论知识进行教学。

2.实例法:通过丰富的案例进行教学,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五、教学内容1、色彩对比的概念色彩对比,是指在画面中,由于不同颜色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形式上的差异性。

通俗一些的说法就是,将两种或两种以上颜色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产生出较明显的色差,就是色彩对比。

2、常用的色彩对比方法1.对比法:将两个鲜明对比的颜色放在一起,形成鲜明反差,例如黑白、红绿等等。

2.冷暖对比法:将冷色与暖色放在一起对比,冷暖之间的反差能够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

3.色相对比法:将不同的色相(如红、黄、蓝等)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能够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

4.互补色对比法:将互补色(如红绿、蓝橙等)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能够形成强烈的对比效果。

3、运用色彩对比来制造视觉效果1.突出重点:在画面中使用对比色,能够突出画面中的重点部分,引起观众的关注,形成视觉焦点。

2.增强美感:使用色彩对比能够增强画面的美感,让画面更加鲜明、生动。

3.表现情感:使用不同的色彩对比能够表现出不同的情感,例如红黄色的调配可以表现出热情、活力的感觉,而蓝色可以表现出冷静、沉着的感觉。

六、教学步骤1、导入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图片,让学生感受颜色对比的强烈效果。

例如黑白对比的图片、红绿对比的图片等等。

2、讲解教师讲解色彩对比的概念、常用的对比方法以及运用对比方法制造视觉效果的相关理论知识。

3、案例分析通过教师展示一些案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色彩对比的方法和技巧。

4、练习让学生画一些简单的图案,使用不同的色彩对比方法,制造出视觉效果。

5、总结教师对学生进行总结,让学生回顾、总结学习到的知识点和技能。

苏少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课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教学设计2

苏少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课 色彩的对比与和谐》教学设计2

苏少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课色彩的对比与和谐》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第1课色彩的对比与和谐》是苏少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的基本知识,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运用对比与和谐的原则,创作出富有视觉冲击力和美感的美术作品。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对比与和谐的概念、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的方法和技巧,以及如何运用对比与和谐进行美术创作等。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对色彩有一定的认识和掌握,他们也能够运用色彩进行简单的美术创作。

但是,对于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的概念和方法,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通过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对比与和谐的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的基本知识。

2.培养学生运用对比与和谐的原则,进行美术创作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审美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对比与和谐的概念和运用。

2.如何引导学生运用对比与和谐进行美术创作。

五.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以生动有趣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对比与和谐的知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对比与和谐的概念、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的方法和技巧,以及相关的美术作品等。

2.学生准备绘画用品,如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色彩对比强烈的美术作品,引发学生对色彩对比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PPT,向学生介绍对比与和谐的概念,以及色彩的对比与和谐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展示一些运用对比与和谐原则进行创作的美术作品,让学生对对比与和谐有更直观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教师示范如何运用对比与和谐的原则进行美术创作,然后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绘画练习。

在学生绘画过程中,教师进行个别指导,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学生互相评价,教师进行总结性评价,强化学生对对比与和谐知识的掌握。

《第1课色彩的对比》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12五年级上册

《第1课色彩的对比》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美术人教版12五年级上册

《色彩的对比》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色彩对比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并运用不同色彩的对比关系。

通过学习,学生将能够:1. 了解色彩的三大要素(色相、明度、饱和度);2. 学会分辨色彩对比的类型,如强对比、中对比和弱对比;3. 初步运用色彩对比于简单的绘画作品中,提升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二、教学重难点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色彩对比的概念及其分类,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色彩对比于实际创作中。

教学将着重于:1. 讲解色彩对比的原理及其在美术作品中的作用;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感受不同色彩对比的效果;3. 指导学生尝试运用色彩对比进行简单的创作实践。

三、教学准备为确保本课教学的顺利进行,需要准备以下教学工具和材料:1. 色彩轮、色卡等色彩教具;2. 美术教材及色彩对比的范例图片;3. 绘画工具(如水彩笔、颜料、调色盘等);4. 投影仪或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教学内容。

通过上述准备,我们将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直观的学习环境,助力学生更好地掌握《色彩的对比》这一课程的知识点。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课程的开始,教师首先会通过展示一系列色彩对比鲜明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感受色彩的魅力。

这些图片可以是自然风景,如日出日落、蓝天白云与绿叶等,也可以是生活中的物品,如彩色的气球、缤纷的果盘等。

教师将询问学生:“你们看到了哪些颜色?这些颜色给你们带来了怎样的感受?”这样的提问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让他们初步感知色彩的对比。

二、新课讲解接下来,教师将详细讲解色彩的对比概念。

首先,解释什么是色彩的对比,包括色相对比、明度对比和饱和度对比等。

然后,通过具体的例子,如红与绿、黄与蓝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不同色彩对比带来的视觉效果。

此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运用色彩对比,如服装搭配、家居装饰等。

三、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会让学生动手实践,通过绘画的方式感受色彩的对比。

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发放颜色卡片,让学生自行选择对比色进行搭配。

《色彩的对比》教学设计1

《色彩的对比》教学设计1

色彩的对比教学背景分析:《色彩的对比》是人教版的小学美术教材第十册第一课的内容,根据《美术课程标准》所确立的阶段目标,确定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学习内容,是色彩系列的一部分。

即通过看、画、做等方法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的形式美感,能初步运用色彩的对比只是完成一幅作品。

2.能力目标:通过欣赏、分析生活中的艺术作品中的色彩对比现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我国民间工艺品中的色彩运用,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热爱生活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2.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色彩的对比关系,感受对比的形式美感。

难点:艺术实践中对比色的选择与搭配。

3、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语言组织教学,互动游戏《正反义词》。

1、教师:同学们,在课前我们先来做个小互动,《正反义词》大家都会吧?那我们就来看一看那位同学反应最快。

长—、高—、胖—、黑—、同学们表现的很棒,都能快速的答出它们的反义词,那我们现在上课。

2、同学们,老师刚才考察了大家的反应能力,现在在考察一下大家的观察力。

这是有一张图片,哪一只蝴蝶更吸引你?生:各种回答。

师:答案不确定。

那我们来看下一张图片。

出示下一张,师:看看哪一只蝴蝶更吸引你?生齐答:第二只。

师:非常确定。

为什么紫色蝴蝶更吸引你,因为在黄色花衬托下,显得更加鲜艳。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现象吗?生:对比。

师:今天老师和大家一起学习色彩的对比。

板书课题(色彩的对比)二、讲授新课1、下面我们来一起来看色相环。

2、师出示基本的色彩颜料,请同学们观察并在色相环上指出相应的色彩。

3、总结对比色规律。

六种常见的对比色红-绿黄-紫蓝-橙对比强烈(板书)游戏连连看。

4、分析教材画家作品中如何运用对比色,及民间艺术品中对比色的作用。

美术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1课 色彩的对比1》人教版

美术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1课 色彩的对比1》人教版

美术五年级上册教学设计《第1课色彩的对比1》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第1课色彩的对比1》是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的对比概念,包括色彩的冷暖、明暗、纯度等方面的对比。

通过学习,让学生能够自觉地运用对比手法,使作品更具表现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理论讲解、色彩对比练习和创作实践三个部分。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色彩认知和绘画基础,但对色彩对比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深入。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各种色彩,但往往忽略了色彩对比的重要性。

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从理论知识入手,通过实践练习,提高对色彩对比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色彩对比的概念,学会运用色彩对比使作品更具表现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理论讲解、实践练习和创作展示,提高学生的色彩对比运用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美术的热爱,激发学生探索色彩对比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色彩对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色彩对比运用到实际创作中,提高作品的表现力。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色彩对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示范法:展示色彩对比的实例,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色彩对比练习,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互动法:引导学生相互交流、评价,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六. 教学准备1.教具:PPT、彩笔、水粉、画纸等。

2.素材:色彩对比的图片、作品等。

3.教学环境:宽敞的教室,便于学生展示和交流。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色彩对比的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这些作品为什么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色彩的对比。

2.呈现(10分钟)讲解色彩对比的基本概念,包括色彩的冷暖、明暗、纯度等方面的对比。

通过PPT展示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和理解色彩对比的效果。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色彩对比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色彩的对比》说课稿

《色彩的对比》说课稿

《色彩的对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色彩的对比》。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色彩的对比》是人教版美术教材中的一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色彩对比知识是色彩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色彩感知能力和表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节课的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色彩对比的概念、类型(如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等)以及色彩对比在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的应用。

通过学习这些内容,学生能够初步掌握色彩对比的基本规律,并能够运用色彩对比的知识进行简单的美术创作。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_____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色彩基础知识和绘画能力,但对于色彩对比的理解和运用还不够深入。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尝试新鲜事物,具有较强的表现欲望。

然而,他们在观察、分析和表达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色彩对比的概念和类型,掌握色彩对比的基本规律,并能够运用色彩对比的知识进行简单的绘画创作。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讨论和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色彩表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对比的魅力,激发学生对色彩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色彩对比的概念、类型和基本规律,以及色彩对比在绘画中的应用。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灵活运用色彩对比的知识进行富有创意的绘画创作。

五、教法与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我将采用以下教法和学法:1、教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大量的图片、作品等直观素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色彩对比的效果。

(2)讲授法:讲解色彩对比的概念、类型和基本规律,使学生对色彩对比有系统的认识。

《色彩的对比》说课稿和教案(共四篇)

《色彩的对比》说课稿和教案(共四篇)

《色彩的对比》说课稿(一)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五年级色彩知识的加强课.本课的宗旨在于让学生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初步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完成一幅作业, 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色彩造型能力.二、学生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五年级学生,这个年级的孩子对颜色知识具有初步的了解,但对色彩的初步运用还有限,缺少运用色彩基本知识和规律去感知色彩现象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知识性目标:感受对比色和运用对比色能力目标: 通过欣赏,分析生活和艺术作品中的色彩对比现象,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发展性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在绘画中体验色彩美、感受艺术美,引导学生发挥创造性的思维。

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四、说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学习色彩的对比关系,感受对比色的形式美感难点:艺术实践中对比色的选择和搭配五、说教法学法在教学中,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改变长久以来美术教学只重视技能训练、知识传授,而忽视学生心灵感悟、情感体验的生成和发展的现象,我针对小学五年级儿童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思想,通过情景创设,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意识;通过评价激励,引导学生积极互动,体会创作的快乐,发展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六、说教学过程设计第一环节:情境设疑,导入新课上课时我先让学生观察:教室里学生多还是老师多?从而很自然的在学生心目中引入了对比这一概念,接下来启发学生说说现实生活中的对比现象, 再进一步比较两张色卡亮度上的区别,让学生发现色彩世界里的对比更加微妙丰富,从而引出课题<<色彩的对比>>第二环节: 引导探究1.理性的认识对比色首先,课件出示色相环: 让学生自主探讨在色相环中,哪些色彩对比最强烈?在总结学生的回答时,我用对比色在课题前粘贴了一个醒目的对比色花环,使学生进一步加强了对于对比色彩的认识.2.感受生活中的对比色屏幕上出现水果,水族箱实物图片,学生很快就会发现画面上很多物体色彩对比非常强烈,接着我再进一步启发学生思考: 我们的身边还有哪些物体是对比色?让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加深对对于对比色的理解第三环节:欣赏评析在这一环节中,我特意选了法国画家卢梭的油画作品:启发学生观察作品中""万绿丛中一点红"的艺术效果. 问: 这幅作品主要运用了哪几组对比色?这些对比色在画面中所占的比例又有什么特点?哪一中颜色看上去更加鲜艳?通过观察分析让学生了解,在同一幅作品中,两种对比色不能画的面积一样大,或是两种颜色都太纯.从而使学生掌握运用对比色的基本规律.通过以上环节的学习,为同学们接下来地创作指明了方向,帮助他们扫除了作业中的障碍。

《色彩的对比》说课稿和教案(共三篇)

《色彩的对比》说课稿和教案(共三篇)

《色彩的对比》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号选手,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美版小学美术《色彩的对比》。

我主要从教材分析、说教学方法与策略、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步骤向大家详细地讲解我对这节课的安排。

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内容,是为了使学生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结合生活中的色彩对比,培养学生对于形式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从而“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而设置的课程。

五年级学生经过几年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色彩基础知识,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审美体验也为他们学习本课奠定了基础。

为此我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讲解和欣赏,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色彩对比。

(2)过程与方法: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让学生感受对比的形式美感并能初步运用对比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感知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学习色彩对比规律,感受对比的形式美感,应用对比规律。

教学难点:如何选择与搭配强烈对比和柔和对比的色彩。

二、说教法学法:基于对教学内容的分析和学生认知水平的了解,我确定了以下教法和学法:教法:1、引导发现法:美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需要的是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引导学生学会审美,用会审美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大自然中的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形成健康的审美观。

2、问题探究法: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环境中,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思考,经过整理分析解决问题。

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学生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抽象的色彩知识,同时又为学生创设了宽松的学习气氛。

学法:1、音乐联想法:音乐和美术一样都是情感艺术,不同之处在于音乐之美来自于听觉,美术之美来自于视觉。

在本课教学中我用音乐调动学生的感官,用视听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

2、情感体验法:每一种色彩都是具有情感的,几种色彩组合起来更是蕴涵丰富的情感信息,而这些信息是无法用语言来传递的,只有理解了、体会了才能产生共鸣。

第1课 色彩的对比(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

第1课 色彩的对比(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

第1课色彩的对比(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五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对比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和运用色彩对比。

2. 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感知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对美术作品的欣赏水平。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创作,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色彩对比的基本概念: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

2. 色彩对比的运用:色彩对比在美术作品中的应用和效果。

3. 色彩对比的实践: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创作,运用色彩对比进行绘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色彩对比的基本概念,能够识别和运用色彩对比。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创作,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色彩对比明显的图片,引起学生对色彩对比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

2. 新课导入:讲解色彩对比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的定义和特点。

3. 案例分析:展示一些运用色彩对比的美术作品,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作品中的色彩对比效果,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4. 实践操作: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创作,运用色彩对比进行绘画,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5. 总结与评价: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1.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新思维,引导他们通过观察、实践和创作,运用色彩对比进行绘画。

2.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他们能够掌握色彩对比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方法。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引导他们欣赏和分析美术作品中的色彩对比效果,提高他们的美术素养。

六、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学习色彩的其他知识,如色彩的搭配、色彩的象征意义等。

2. 学生可以尝试运用色彩对比进行其他形式的美术创作,如版画、水彩画等。

3. 学生可以参观美术馆或画廊,欣赏和分析一些运用色彩对比的经典美术作品,提高他们的美术鉴赏能力。

小学美术人教五年级上册第1课色彩的对比新版教材第一课色彩的对比教案

小学美术人教五年级上册第1课色彩的对比新版教材第一课色彩的对比教案

色彩的对比(一)、教材分析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一个学习内容,是色彩系列的一部分。

教材中编入了北京故宫养心门的图片。

养心门红与绿、蓝与橙等颜色的强烈对比使人赏心悦目,再加上绿树与红墙相呼应、蓝天和橙色的琉璃瓦相映衬,使养心门更加绚丽多彩。

民间工艺品中,无论是泥玩具还是民间工艺布鞋中,对比色的搭配使色彩更加丰富,富于装饰性。

教材中还编入了马尔克的《林中之路》、蒙德里安的《百老汇的爵士音乐》。

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感悟对比色在绘画作品中的强烈、跳跃等美感。

(二)、教学内容与目标认知目标:学习和了解色彩的视觉规律,引导学生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能初步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完成一幅作业。

能力目标:通过欣赏、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感悟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生活的情感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习色彩的对比关系,感受对比的形式美感。

难点:艺术实践中对比色的选择与搭配。

(四)、学习材料教科书、图画纸、水粉工具材料或彩笔等。

教学活动的过程: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带工具情况。

二、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本册中色彩系列的一部分。

教师出示课题:《色彩的对比》我们今天将会对色彩有一个更进一步的了解。

三、先学后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1、出示学习目标:1)、学习色彩的对比关系,感受色彩对比的形式美感。

2)、能初步运用色彩的对比知识完成一幅作业。

3)、指名读学习目标(20秒钟)师:了解对比色感受对比色用对比色画一幅画使我们今天的学习任务。

2、复习旧知识1)、同学们是否还记得以前学过的色彩三原色和三间色吗?那么我们来做一个小小的检测好吗?2)、请两个学生说出三原色、三间色并从彩色纸中找出三原色、三间色色纸(教师按学生说的板书三原色、三间色)3)、其他学生在下面自己在笔盒中找出三原色、三间色。

4)、请学生根据板书说出间色与原色之间的关系(两个原色组成一个间色,而其他颜色无法组成原色)2、出示自学指导(一)(意图:了解什么是对比色)默看书上第8页的小资料,理解什么是色彩对比?根据对比色的定义仔细观察9页中学生手中拿的色纸想一想:这几种颜色是否有明显的反差?那么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原色和间色的关系,冷色和暖色之间的关系)1分钟后教师检测看谁观察的仔细分析的准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色彩的对比教材分析:《色彩的对比》是一节色彩知识课。

色彩具有多样性,当两种以上的色彩以空间或时间关系相比较,表现出差别,产生比较作用时,就产生了色彩对比。

色彩的对比包括色相对比、明度对比、冷暖对比等。

有些色彩的对比给人的感觉是强烈的、活跃的,有些色彩的对比则相对较为柔和。

本课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习与感受色相之间产生的较为强烈的对比。

教学目标: 1. 学习色彩对比的知识,提高对色彩的感觉和辨识能力。

2. 欣赏感受大自然、生活及美术作品中的色彩对比之美。

3. 大胆尝试运用对比色进行美术创作。

教学过程: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色彩的对比,感受学习色彩对比的重要性。

⑴理解什么是对比和什么是色彩的对比。

⑵观看课件,观察生活中及美术作品中色彩的对比,理解色彩之间存在对比的意义。

通过欣赏身边的色彩或是美术作品中的色彩让学生思考“如果世间万物只有一种色彩你会感觉怎样?”让学生明白正是因为色彩之间的对比作用,所以我们的世界才是现在这样的五彩斑斓,充满活力。

抓住重点,学习色彩对比的知识。

色彩的对比分色相对比、明度对比、纯度对比、冷暖对比等。

本节课所学的色彩对比主要是指色彩之间所呈现的比较强烈的色相对比。

色相对比是指因色相之间的差别而形成的对比。

这种对比在生活及美术作品中无处不在,在各种不同颜色的对比中,以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之间形成的对比最为强烈,由于它们之间是互为补色关系,所以我们称之为补色对比。

教学时,可以先从补色对比入手进行教学,着重引导学生感受比较强烈的色彩对比之美。

欣赏感受色彩对比之美,要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一定要把色彩知识的学习与感受生活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

例如:可以带领学生欣赏色彩对比比较强烈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绘画作品中都使用了哪些主要的颜色?这些颜色之间的对比程度怎样?你认为画家用这样的色彩对比想表达什么?画面上的色彩对比给你什么样的感受?指导学生用对比色创作美术作品。

(3)让学生运用对比色在纸上进行绘画创作。

在绘画创作之前,教师要提示学生思考:你创作的主题是什么,是否适合用对比色来表现,为什么?你打算利用怎样的对比色来作画?你想利用这样的对比色表达怎样的感受?学生作品完成后,在讲评活动中,大家谈论的主题也要一直围绕着感受与认识色彩对比来进行。

教学反思:第二课色彩的调和教材分析:《色彩的调和》是继色彩的对比之后的又一节色彩课,本课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和了解调和之美。

从色彩学的角度来说,只要存在两种及两种以上颜色,颜色之间就会形成色彩对比关系,只不过是色彩之在间的对比关系有强对比和弱对比之分而已。

《色彩的对比》一课中,我们重点让学生感受色彩之间存在的比较强烈的对比,而《色彩的调和》一课则着重于让学生体验色彩之间因为存在着弱对比关系而形成的比较协调的色彩感觉。

一般来说,当我们说起色彩的调和时,主要是指邻近色和同类色。

在色轮中,凡在60°范围之内的颜色之间的对比关系都比较弱,我们称之为邻近色。

同类色指的是在同一色相中不同颜色的变化,我们称之为同类色。

同类色或邻近色的相互搭配使用,给人协调统一、层次丰富的美感。

教学目标:1. 学习色彩知识,理解色彩调和的含义。

2. 欣赏大自然中、生活中及绘画作品中的色彩,感受协调的色彩所富有的美感。

3. 能够运用色彩的调和知识创作美术作品。

教学过程:(1)复习色彩的对比知识,把学生的注意力从色彩的强对比引到色彩的弱对比上来,让学生理解色彩调和的含义。

可以同时出示一幅色彩对比很强烈的作品和一幅色彩对比比较弱的作品,让学生说说对这两幅作品色彩的不同感觉,并在色相环中,找一找这些色彩所在的位置,看看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有什么规律。

通过这一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探索得出结论:一般来说,在色相环中,色相对比距离为120°~180°的为强对比类型,色彩的对比效果强烈、醒目、有力、活泼、丰富,但也不易统一而具有刺激性。

而色彩之间的距离在60°范围之内的颜色,相对对比关系弱,给人一种和谐统一的美感。

我们可以把呈现这类对比关系的色彩称之为相互调和的色彩。

(2)清晰界定邻近色和同类色的含义。

色彩的调和包含两方面的含义,我们称邻近色和同类色是相互调和的色彩。

在教学中,通过观察、对比等美术活动,让学生清楚地了解邻近(出示课件)可以选择比较典型的风景、设计作色和同类色的概念。

品或绘画作品来让学生观察和感受临近色之间的关系。

(比如朱红与橘黄,朱红以红为主,里面略有少量黄色;橘黄以黄为主,里面有少许红色,虽然它们在色相上有很大差别,但在视觉上却比较接近。

在色轮中,凡在60°范围之内的颜色都属邻近色的范围)。

同类色则比邻近色更加接近,它主要指在同一色相中不同的颜色变化。

如红颜色中有紫红、深红、玫瑰红、大红、朱红、橘红等等种类,黄颜色中又有深黄、土黄、中黄、橘黄、淡黄、柠檬黄等等区别。

3本课的教学目的不只是让学生用相调和的色彩画一幅画,而是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感受色彩的调和之美。

在教科书的第7 页,最为典型的图片为“变色龙”,变色龙是一种能根据周围环境色彩的变化而调整自己身体颜色的有趣动物,它随时随地都在保持着自己身体的颜色与周围环境的颜色相调和。

可以以“变色龙”为例来让学生感受色彩的调和及其作用。

提问学生:你们见过变色龙吗?变色龙有什么特点?变色龙为什么要变色?变色龙是怎样通过改变颜色来保护自己的?你在生活中还见到过哪些类似的动物或现象?通过这一轮的讨论,让学生对相互调和的色彩有个直观的感受。

(4)重点欣赏绘画作品中是怎样运用协调的色彩的。

以《初踏黄金路》为典型作品供学生欣赏。

向学生提问:画面的色彩给你什么样的感觉?主要色调是什么?通过欣赏活动使学生感受到色彩的调和在绘画作品中的运用非常重要,它能够使整个画面色彩协调统一。

(5)指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

本课的学习活动是让学生运用调和色来创作一幅美术作品,作品的主题可以自定。

绘画时提醒学生提前构思画面的主色调,学生作品完成后,可进行展览讲评。

教学反思:第三课用表现性色彩来表现教材分析:纵观人类历史上不同时期的绘画作品,可以发现画家在设色时基本有两种做法:一种是写实性方法,再现画家眼中感受到的客观世界色彩的真实,我们称之为再现性色彩。

另一种是画家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主观地选择、搭配色彩,以表现画家自己的主观情感和审美理想,我们称这类色彩为表现性色彩,也有人称之为主观性色彩。

色彩的主观性表现是色彩教学的重要课题之一。

在美术教学中,我们不但要引导学生观察、认识及表现现实生活中真实的色彩,同时也要让学生知道,色彩是绘画艺术再现和表现的重要手段,色彩的表现方法并不只局限于再现性色彩的表现,人类的情感是非常丰富的,每一种颜色在每一个人的眼中都有着特殊的表情作用,每一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去观察、感觉和表现色彩。

教学目标: 1. 欣赏与感受不同色彩表现形式的绘画作品。

2. 了解表现性色彩的特点。

从自己的主观感受出发,打破脑海中“固有色”的限制,用主观性色彩创作美术作品。

3. 提高对色彩的驾驭及表现能力,表达自己对色彩的独特感受。

教学过程:儿童在低年级阶段用色彩绘画时从来没有考虑过色彩的像与不像的问题,他们挥洒自如,想用什么色画就用什么色画,可以说这个时期的孩子是自然而然地采用了表现性色彩来画画。

但是,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对客观世界的关注越来越多,绘画的风格也越来越倾向于写实,他们开始认为那些形象真、色彩像的画才是好画,反而并不容易认同那些充满激情的表现性色彩绘画。

所以要随时纠正孩子的片面观念,引导学生了解不同表现形式的美术作品,开阔学生的艺术眼界。

“主观色1、在开始上课时,有必要让学生先知道什么是“主观”彩”“表现性色彩”和“用表现性色彩来表现”。

⑴可以出示色板给学生,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的颜色是什么,为什么?⑵可以让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什么颜色的衣服,为什么?⑶可以带领学生欣赏教科书中第11 页左上角的学生作品,讨论作者是怎样运用色彩来表现这个人物的?你从作者对色彩的运用中感受到了什么?如果由你来选择你认为适合的色彩来表现人物的不同情绪你会怎么选,为什么?鼓励学生大胆地利用自己的色彩语言去进行表现。

(出示课件)欣赏画家名作,了解画家对色彩表现的不同方法。

重点感受与认识那些从画家主观感受出发创作的表现性绘画。

,以强烈而丰富的金黄色阶,表现出向日如凡高的《向日葵》葵的生命力,蕴涵着画家对生命、阳光独特的理解和感受。

通过欣赏、交流与讨论,使学生了解再现性色彩和表现性色彩的各自特点。

然后再重点选取一幅或几幅表现性色彩来进行讨论,讨论可以围“画家这样运用色彩你有什么感受”绕着“这幅作品给你怎样的感觉”“这类作品的共同特点是什么”等。

通过一系列的欣赏评述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每一位画家对色彩、线条等艺术语言都有自己独特的理解方式。

创作过程:本节课可以让学生选择喜欢的人或风景自定主题绘画。

在学生开始作画之前,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用色,引发他们的创作热情,让他们将自己的创造性以及童心童趣展现于色彩当中,发展学生的艺术个性,表现丰富多彩、富有个性的画面。

评价:以自评为主进行讲评活动。

学生的作品完成之后,可以开展“我心绘我色”为主题的讲评活动,讲评时建议以学生的自我介绍为主,说说自己是怎样选择色彩来表现的,自己画面上的色彩表现了自己什么样的感受教学反思:第四课我喜欢的艺术家教材分析:对于一般人来说,能否欣赏一幅绘画作品常常是以能否“看懂”为标准,他们欣赏的一般步骤是画的是什么?画得像不像?画家画这种形象的寓意是什么?如果都回答出来了,便认为是看懂了,如果回答不出来,便认为是看不懂。

这种方法就是一种传统的“讲故事”的方法,对于绘画作品的欣赏往往过多地借助“文学性”的描述。

当然,用这种方法欣赏一般性的具象绘画是可以的,因为画得像,看得明白,才容易引起联想、产生共鸣。

但是我们必须明白,一幅绘画作品的好坏,却不是以“像”或“不像”来衡量的。

就艺术而论,欣赏一件绘,而在于绘画作品中所辐射出画作品,首先不在它“像”或“不像”的某种观念、某种思想或情绪,能否紧紧地抓住观赏者的心弦,能否给人以充分的艺术享受,并使人从中获得某种启迪和教育。

而我们要想更好地了解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就应该明白:没有一个时代的美术不是在它特定的时间、地点、文化背景上产生的。

本课的教学,旨在通过搜集资料,运用观察、欣赏、交流等手段,引导学生了解齐白石、徐悲鸿、毕加索、米勒、罗丹或者其他著名艺术家的代表作品及艺术特色,从而学会欣赏艺术作品,逐渐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教学目标: 1. 能够初步认识和了解中外美术史上至少三位艺术家的主要艺术成就和代表作品。

2. 通过了解艺术家及其代表作品,培养自己的审美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