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导学学习案

合集下载

2.2氯及其化合物--【导学案】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师用版)

2.2氯及其化合物--【导学案】2024-2025学年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师用版)

2.2氯及其化合物【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1、了解氯气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和原理2、了解氯离子检验的方法【预习新知】(一)氯气的性质一、氯气的化学性质与碱的反应:①Cl2+NaOH——(主要用来吸收多余Cl2)②Cl2+Ca(OH)2——(工业用来制取漂白粉)漂白粉露置在空气中久置变质失效的化学方程式为:、。

1.(1)漂白液的有效成分是NaClO,漂白粉的有效成分是Ca(ClO)2,其中漂白原理是ClO-+H+ HClO(实际漂白者),完成下列反应方程式:Ca(ClO)2+HCl(稀)——。

Ca(ClO)2+CO2+H2O——。

(2)抗洪救灾中,防疫部门向灾民发放的漂白粉片或漂粉精用于饮用水消毒。

漂白粉片或漂粉精为何要密封保存在阴暗处?。

2.次氯酸具有漂白作用,为什么不用HClO直接漂白,而要转换成次氯酸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氯气的用途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氯气除用于消毒、制造盐酸和漂白剂外,还用于制造氯仿等有机溶剂和多种农药。

(一)氯气的实验室制法三、氯气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理MnO2+4HCl(浓)。

离子方程式:。

在这个反应中:①盐酸作用?。

(一)氯离子的检验【思考探究】(一)思考探究1、含有4 mol HCl的浓盐酸与足量的MnO2反应,能生成1 mol Cl2吗?提示:不能,因为随着反应的进行,盐酸的浓度变小,MnO2与稀盐酸不反应,故生成的Cl2小于1 mol。

2、如何检验氯气已经收集满?提示:将湿润的淀粉­KI试纸放到瓶口,若淀粉­KI试纸变蓝,则已收集满。

3、若在某无色溶液中加入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溶液中一定含有Cl-吗?为什么?CO-与Ag+反应也生成白色沉淀。

提示:不一定含Cl-,234、检验Cl-时为何要加入稀硝酸酸化?CO-等离子的干扰。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导学案(全套)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导学案(全套)

第一章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学习目标】1.了解实验安全的重要性,了解一些常见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

2.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学习重点】实验安全常识、常见安全事故的处理方法【预备知识】一、你记得这些仪器在使用时的注意事项吗?1.酒精灯a.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另一盏酒精灯。

b.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酒精。

c.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盖熄,不能用嘴吹灭。

d.万一洒出的酒精着火,不要惊慌,应该立即用铺盖。

e.使用前检查灯内是否有酒精,酒精占容积。

2.试管给试管里的药品加热,不要垫石棉网,但要先进行预热,以免试管炸裂,若为液体时,则不超过1/3,试管倾斜,管口不;若为固体,应平铺底部,管口略向,以免水蒸气冷凝倒流炸裂试管。

同时,加热时用试管夹夹试管的位置___________。

3.量筒在量液体时,要根据___________来选择大小恰当的量筒(否则会造成较大的误差),读数时应___________。

同时,不能在量筒内___________,不能在量筒内___________,不能在量筒内___________。

4.托盘天平要放置___________,使用前要___________,砝码和游码要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物体不能直接放在天平的盘中,称量时注意物体___________。

5.烧杯给烧杯加热时要___________,不能用火焰直接加热烧杯。

用烧杯加热液体时,液体的量以不超过烧杯容积的___________为宜,以防烧杯内沸腾时液体外溢。

烧杯加热时,烧杯外壁___________,烧杯加热腐蚀性药品时,可将一表面皿盖在烧杯口上,以免烧杯内液体溅出。

二、你记得这些操作吗?1.在实验室,我们如何取用药品呢?2.在实验室,我们如何称量药品呢?3.在实验室,对仪器的洗涤有什么要求吗?4.如何检验下列装置的气密性?【基础知识】一、你了解实验室吗?1.你知道哪些药品在存放和使用时有特殊规定吗?2.在实验室如何防止火灾的发生?如果着火了怎么办?3.发生烫伤怎么办?4.你知道化学灼伤吗?要是不小心发生了化学灼伤怎么办?5.你知道哪些行为会引起爆炸或仪器爆裂吗?如何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6.你知道哪些行为会导致中毒吗?如果发生了中毒该怎么办呢?7.你知道实验室里的灭火器材、煤气开关、电闸等在哪儿吗?8.你会用灭火器吗?二、你认识这些仪器或装置吗?【过关训练】1.下列做法是否正确,若不正确,请予改正。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导学案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导学案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 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一件段:回顾知识1.化学的定义2. ,是人类最早的化学现象。

3.到21世纪初,人类发现和合成的物质种,而组成他们的基本成分——元素,却只有种。

4.写出物质的化学式:二氧化碳、水、氧气第二阶段:学习新知预习导学:1.物理变化是指变化。

如水的三态变化,铝压成铝箔、抽成铝线等。

2.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化学变化常伴有、、、、等现象。

3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是什么?物质的化学性质,一定要在中才能表现出来。

例如石蜡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镁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铁在潮湿的空气中生成铁锈等性质。

物质的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即能表现出来。

例如、、、、沸点、硬度、密度、导电性、传热性等。

4.记住如下元素的符号:碳C 氢H 氧O 氮N 氯Cl 硫S 磷P 钾K 钙Ca 钠Na镁Mg 铝Al 锌Zn 铁Fe学习研讨:实验现象(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物质成分变化前变化后实验1:水加热实验2:胆矾研碎实验1、2有什么共同特征?㈠、物理变化1、概念:叫做物理变化。

2. 特征..: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只是形状、状态(气态、液体、固体)的变化。

实验现象(变化前后物质的颜色、状态)物质成分变化前变化后实验3胆矾+氢氧化钠实验4:石灰石+盐酸实验3、4有什么共同特征?这两个变化都有生成,这种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我们日常看到木材燃烧,铁生锈等都是化学变化。

㈡、化学变化1.概念:叫做化学变化。

(又叫化学反应)2.特征:①,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②常伴随能量变化,常表现为吸热、放热、发光等。

[讨论] 判断一个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应依据什么?二、物质的性质㈠、化学性质物质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如:蜡烛能燃烧;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在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以、易、难等。

例如:①木柴燃烧—化学变化;木柴能燃烧—化学性质②铁生锈——化学变化;铁(在潮湿的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二)物理性质物质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这里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有两层含义:一是不需要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二是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导学案(全册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导学案(全册含答案)

目录绪言化学是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1)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2)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课题1 空气(1)课题1 空气(2)课题2 氧气(1)课题2 氧气(2)课题3 制取氧气(1)课题3 制取氧气(2)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 水的组成课题2 分子和原子课题3 水的净化课题4 爱护水资源第四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 原子的构成*课题2 元素*课题3离子*课题4化学式与化合价(1)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2)课题4 化学式与化合价(3)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1)*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 C60(2)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 C60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1)*课题3 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2)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课题1 燃烧和灭火*课题2 燃料和热量课题3 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附:带”*”号的有课件绪言学习目标:1.说出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2.列举化学与人类的关系──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3. 知道化学学习方法。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化学的学习方法。

评价设计:通过评价样题检测目标1、2、3,达标率100%。

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什么?。

2.化学有什么用?你能寻找出生活中与化学无关的实例吗?3.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史是短暂的吗?4.怎样学化学?根据自己的学习规律思考一下如何学化学?5.填空:①物质是由构成的,的破裂和重新组合是化学变化的基础。

这就是说,在化学变化中,会破裂,而不会破裂,但会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奠定了近代化学的基础。

②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

6.记住如下物质的化学式碳:C 氧气:O2二氧化碳:CO2铁:Fe 水:H2O 过氧化氢:H2O2学习研讨:1.什么是化学?【演示1】:向白纸上喷溶液,同学们仔细观察,出现什么现象了?【演示2】在一支试管里加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然后加入少量的碳酸钠溶液,观察现象。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RJ)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RJ)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课题1分子和原子【学习目标】1.认识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粒子构成的。

2.认识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3.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重点难点】1.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化学反应的实质。

学习内容一分子【学习指导】阅读课本第48-50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小的粒子构成的。

2.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分子的性质: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分子之间有一定间隔,且分子之间的间隔受热增大,遇冷减小;分子不停地运动,且温度越高运动越快。

【讨论交流】1.某兴趣小组做以下实验探究分子的运动,请完成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1)实验一: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小烧杯中滴入2至3滴酚酞试液,再向其中滴加浓氨水。

由实验一得出的结论有:________。

(2)实验二(如图甲所示):烧杯B中的现象是______,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______。

(3)为使实验结论准确可靠,该兴趣小组设计了实验三(如图乙所示)作为对比实验,你认为有无必要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

2.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温馨点拨】1.(1)酚酞遇蒸馏水不变色,酚酞遇氨水变红色。

(2)溶液变成红色;氨分子不断运动到B烧杯中,溶于水形成氨水,酚酞遇氨水变红色。

(3)没有必要,此实验已经做过。

2.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物理变化时,只是分子之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分子本身不变;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别的物质的分子。

【名师归纳】分子具有以下特征:(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分子总是不断地运动;(3)分子间有间隔。

【反馈练习】1.下列事实不能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的是(A)A.柳絮纷飞B.花香四溢C.给轮胎打气时气体被压缩D.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2.吸烟有害健康,非吸烟者往往会因吸烟者吸烟而造成被动吸烟,这是因为(A)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的质量很小3.如图所示实验主要说明(B)A.分子很小B.分子间有间隔C.分子在不断运动D.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学习内容二原子【学习指导】阅读课本第50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RJ)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RJ)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

第一单元走进化学世界课题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1课时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学习目标】1.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

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3.学习对实验现象观察、描述和分析的方法。

【重点难点】1.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定义。

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学习内容一物理变化【学习指导】阅读课本第6~7页的实验1-1(1)和1-1(2),简单介绍一下实验仪器及药品。

老师做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讨论交流】请举出生活中物理变化的几个例子。

【温馨点拨】生活中物理变化的例子,木头制成课桌、瓷器破碎、车胎爆裂、汽油挥发等。

【名师归纳】1.做化学实验时,应该重点观察试剂(如水、胆矾、石灰石)的颜色、状态、气味等在实验前后的变化,思考为什么发生变化。

2.物理变化中物质本身并没有发生改变,只是在状态、形状、颜色等方面发生了改变。

【反馈练习】1.厨房里的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D)A.煤燃烧B.刀生锈C.菜腐烂D.水蒸发2.从化学的视角来看,下列名句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C)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B.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C.冰,水为之,而寒于水D.曾青(指CuSO4溶液)得铁则化为铜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BCDE。

A.铁铸锅B.木头制桌椅C.汽油挥发D.灯泡发光E.香水挥发F.蜡炬成灰学习内容二化学变化【学习指导】阅读课本第7页实验1-1(3)和1-1(4),简单介绍一下实验装置。

老师做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1.如何在化学实验中学会观察?2.请举出生活中化学变化的几个例子。

【温馨点拨】1.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环节,要了解物质发生的变化,必须从观察入手,在观察中思考,对观察到的变化条件、现象和结果进行科学地分析归纳,我们就可以得出结论。

2.生活中化学变化的几个例子:铁生锈、煤燃烧等。

【名师归纳】发光、放热、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都不能作为判断发生化学反应的依据。

高三化学导学案【三篇】

高三化学导学案【三篇】

导学案是经教师集体研究、个⼈备课、再集体研讨制定的,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素质教育要求为⽬标编写的,⽤于引导学⽣⾃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的学习⽅案。

⽆忧考⼩编整理了⾼三化学导学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盐类⽔解》教学重点:1.影响盐类⽔解的因素,与⽔解平衡移动。

2.盐类⽔解的应⽤。

教学难点:盐类⽔解的应⽤。

教学设计:【复习】师⽣共同复习巩固第⼀课时相关知识。

(1)根据盐类⽔解规律分析醋酸钾溶液呈性,原因 ;氯化铝溶液呈性,原因 ;(2)下列盐溶于⽔⾼于浓度增⼤的是A. B. C. D.【设疑】影响盐类⽔解的内在因素有哪些?【讲解】主要因素是盐本⾝的性质。

组成盐的酸根对应的酸越弱,⽔解程度也越⼤,碱性就越强,越⾼。

组成盐的阳离⼦对应的碱越弱,⽔解程度也越⼤,酸性就越强,越低。

【设疑】影响盐类⽔解的外界因素主要有哪些?【讲解】(1)温度:盐的⽔解是吸热反应,因此升⾼温度⽔解程度增⼤。

(2)浓度:盐浓度越⼩,⽔解程度越⼤;盐浓度越⼤,⽔解程度越⼩。

(3)外加酸碱能促进或抑制盐的⽔解。

例如⽔解呈酸性的盐溶液加⼊碱,就会中和溶液中的,使平衡向⽔解⽅向移动⽽促使⽔解,若加酸则抑制⽔解。

【设疑】如何判断盐溶液的酸碱性?【讲解】根据盐的组成及⽔解规律分析。

“谁弱谁⽔解,谁强显谁性”作为常规判断依据。

分析: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 溶液是显酸性?还是显碱性?为什么?【设疑】如何⽐较溶液中酸碱性的相对强弱?【讲解】“越弱越⽔解”例题:分析溶液与溶液的碱性强弱?∵的酸性⽐酸性强。

∴⽔解程度⼤于⽔解程度。

∴溶液碱性强于溶液碱性。

【设疑】如何⽐较溶液中离⼦浓度的⼤⼩?【讲解】电解质⽔溶液K存在着离⼦和分⼦,它们之间存在着⼀些定量关系,也存在量的⼤⼩关系。

(1)⼤⼩⽐较:①多元弱酸溶液,根据多元酸分步电离,且越来越难电离分析。

如:在溶液中,;②多元弱酸正盐溶液,根据弱酸根分步⽔解分析。

如:在溶液中,;③不同溶液中同⼀离⼦浓度的⽐较要看溶液中其他离⼦对其影响因素。

高中化学导学案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导学案习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化学导学案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导学案习题附参考答案

【高中化学导学案】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导学案(习题附参考答案)新课标高中化学必修一全册导学案(习题附参考答案)目录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含答案)化学实验基本方法(2)(含答案)化学实验基本方法(3)(含答案)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1)(含答案)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2)(含答案)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复习课物质的分类(含答案)离子反应⑴(含答案)离子反应(2)(含答案)氧化还原反应⑴(含答案)氧化还原反应⑵(含答案)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复习课金属的化学性质(含答案)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含答案)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含答案)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课(1)(含答案)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复习课(2)(含答案)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主角——硅(1)(含答案)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1)(含答案)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2)(含答案)硫和氮的氧化物(1)(含答案)硫和氮的氧化物(2)(含答案)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单元复习(含答案)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课前预习◇【知识回顾】1.试剂的存放易挥发类:见光易分解类:常见易挥发类试剂有:常见易分解类试剂有:2.试剂的取用固体试剂的取用(以KClO3,Zn为例进行分析)液体试剂的取用(以浓硫酸为例进行分析)3.固液试剂的加热方法4.化学实验常用仪器有哪些?使用时有哪些注意事项?反应类仪器:量器类:其他常用仪器:以上仪器中能直接加热的有:不能直接加热的有:5.常见气体的收集方法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接近空气不易溶于水的:密度接近空气易溶于水的:6.实验室常见安全事故的处理【自学内容】1.实验室安全应注意的问题2.掌握一些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课堂互动◇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班级姓名学号【学习目标】1.掌握基本实验操作2.了解化学实验的安全常识(重点)。

【学习过程】1.初中知识回顾〖探究活动〗学生回答课前预习题目,教师点评〖教师释疑〗指出实验中重点部分〖思考与交流〗(1)下列试剂保存方法正确的是()A.浓硫酸难挥发,可以敞口放置 B.高锰酸钾与有机物可以放在一起残液可以倒入下水道中 D.酒精可C.剩余的BaCl2以密封在无色试剂瓶中(2)下列各操作正确的是()A.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B.用托盘天平称量固体药品时,砝码放在左盘C.量取液体时,视线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D.稀释浓硫酸,应将水沿器壁慢慢注入酸中(3)下列做法存在安全隐患的是()A.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先加热氧化铜后通氢气B.皮肤上沾有少量浓硫酸时,立刻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稀碳酸氢钠溶液C.配制浓硫酸与酒精混合液时,3体积的浓硫酸缓慢倒入1体积的酒精中D.用烧瓶加热液体时投入碎瓷片2.要做到实验安全,应注意遵守实验室规则,了解安全措施,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等问题。

导学案——化学试验基本方法精华版

导学案——化学试验基本方法精华版

导学案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1[学习目标]1、通过对化学实验安全的了解,做到安全操作实验。

2、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的标志。

3、能说出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4、能记住化学实验室常用仪器的使用方法。

【知识储备1】化学实验安全1、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应贴的图标是(),盛放烧碱的试剂瓶应贴的图标是(),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装运汽油的油罐车应贴的图标是(2.常见实验事故的处理①少量浓硫酸溅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NaHCO 3溶液②浓NaOH溶液洒到皮肤上,用大量水冲洗,再涂硼酸溶液③酒精等有机物在实验台上着火,用湿抹布、石棉或沙子盖灭,不能用水灭火④钠、钾着火,不能用泡沫灭火器或水扑灭,应用干燥的沙土盖灭。

⑤液澳洒到皮肤上或苯酚沾到皮肤上,用酒精清洗⑥误食重金属盐,立即口服蛋清或牛奶⑦温度计水银球不慎碰破,撒上硫粉进行处理3.实验安全操作的六防①防中毒:进行有毒气体(如Cl2、CO、NO、NO2、H2S等)的实验要在通风橱内进行,以免中毒。

②防失火③防爆炸:点燃可燃性气体(H2、CO、CH4、C2H4等)或用CO、H2还原Fe2O3、CuO之前,一定要检验气体的纯度;Na、K与水反应时,取用量一定要少。

④防暴沸:配制硫酸的水溶液或硫酸的酒精溶液时,要将密度大的浓硫酸缓慢倒入水或酒精中;加热液体混合物时要加碎瓷片或沸石。

⑤防炸裂:普通玻璃制品都有受热不均匀易炸裂的特性,使用时要做到:a.试管加热时要先预热;b.做固体物质在气体中燃烧的实验时要在集气瓶底部预留少量水或铺一层细沙。

⑥防倒吸:加热法制取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或吸收溶解度较大气体时,要注意熄灭酒精灯前先将导管从液体中拿出。

【知识储备2】药品存放1. 一般试剂的存放方法①根据药品的状态:固态药品应放在广口瓶中;液态试剂应放在细口瓶中。

②根据药品的感光性:见光易分解的药品贮存在棕色试剂瓶中,见光不分解的药品贮存在一般瓶中。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答案上册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答案上册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答案上册【篇一: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全册)】t>列宁红军小学尉风林符川初级中学九年级化学导学案【篇二: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全册)】——————————————————班级——————————————————学科——————————————————教师——————————————————导学须知教师在导学活动中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宽松、富有吸引力的学习氛围的创造者,思维矛盾的挑动者,茫然无助时引路人、示范扶持者,攀登历练的加油助威者,成功进步时的喝彩者?? 一、导学“八认真” 1. 认真搜集资料 2. 认真备导学案 3. 认真上高效课 4. 认真辅优补差 5. 认真实习实作 6. 认真批改作业 7. 认真考核评价 8. 认真反思总结二、导学“六要素”1. 教材要让学生读2. 问题要让学生提3. 过程要让学生说4. 规律要让学生找 5. 实验要让学生做 6. 结论要让学生下三、导学“五原则”1. 胸中有纲2.心中有书3.脑中有题4.目中有人5.手中有法四、学习“三方式”备导学案时重点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三个维度加以设计。

自主学习:包括三个子过程,即自我监控、自我指导、自我强化。

自我监控是指学生针对自己的导学过程所进行的一种观察、审视和评价;自我指导是指学生采取那些致使学习趋向学习结果的行为,包括制定学习计划、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组织学习环境等;自我强化是指学生根据学习结果对自己作出奖赏或惩罚,以利于积极的学习得以维持或促进的过程。

也就是说学习者对为什么学习、能否学习、学习什么、如何学习等问题有自觉的意识和反应。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指学习者不是一个人单独地开展学习活动,完成学习任务,而是以小组或团队的形式去完成共同的任务,开展活动时有明确的责任分工,又互相帮助。

它表现为: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导学案 第一单元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1课时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药品的取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导学案 第一单元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1课时 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药品的取用

第1课时化学实验常用仪器及药品的取用【学习目标】1.认识和使用化学实验中的常见仪器。

2.了解实验室中药品存放和取用的规则。

3.能遵守化学实验室的规则,初步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学习重点】识记初中化学常用仪器及仪器使用的注意事项;药品取用规则;认识危险化学品标识。

【学习难点】认识常见的化学实验仪器,了解药品放置的规则;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时的注意事项。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中,用药匙或镊子取用。

2.取用药品时,如果实验中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地液体取1~2 mL,固体只要盖满试管底部即可。

3.取用一定体积液体药品时,常使用量筒。

读数时,量筒必须放平,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4.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要平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

二、新知导学知识点一实验室常用仪器试管夹坩埚钳铁架台试管夹燃烧匙蒸发皿烧杯锥形瓶量筒托盘天平集气瓶广口瓶细口瓶滴瓶玻璃棒玻璃棒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酒精灯知识点二药品的取用方法【引导自学】请同学们自主阅读教材P18的相关内容,了解药品的取用规则,完成下列题目。

1.实验室化学药品取用规则(1)三不原则: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孔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的气味;不得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2)节约原则:严格按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

若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1~2ml,固体只需盖滿试管底部即可。

(3)处理原则:实验时剩余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能随意丢弃,更不能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的容器内。

2.固体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里。

(2)固体粉末一般用药匙或纸槽取用。

操作要领:“一斜二送三直立”。

(3)块状药品一般用镊子夹取。

操作要领:“一横二放三慢竖”。

3.液体药品的取用(1)液体药品通常盛放在细口瓶中。

(2)倾倒法——取用不定量(较多)液体。

先取下瓶塞,倒放在桌上,再用右手拿起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使液体缓慢倒入试管,倒完时,要将瓶口在试管口轻轻地刮一下,盖上瓶塞,标签向外,放回原处。

高中化学必修1导学案(完整版)

高中化学必修1导学案(完整版)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第1课时化学实验安全)【明确学习目标】1、复习掌握正确的基本实验操作方法,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学习重点)2、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了解实验室一般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方法。

【相关知识点回顾】说说实验室下列做法的目的是什么?(1)取用化学试剂时不能用手直接去取或不能用鼻子直接闻气体。

(2)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缓缓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3)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纯度。

(4)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混合物制取氧气结束时,先移去导气管,再移去酒精灯。

(5)禁止给燃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

【预学能掌握的内容】一、化学实验安全2、了解安全措施。

(1)实验室中常用酒精灯进行加热,从安全的角度分析使用酒精灯时,应注意的问题:①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以免失火。

②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

③熄灭酒精灯时,必须用酒精灯帽盖灭。

不可用嘴去吹。

④不慎碰倒起火,应立即用湿抹布盖灭。

⑤向酒精灯里添加酒精时,不能超过酒精灯容积的2/3。

(2)化学药品可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五官以及皮肤的伤口侵入人体而引起中毒。

为防止中毒,应注意几点:①应设有良好的通风设备,使空气畅通。

使用、制备有毒气体和有烟雾的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外加尾气处理装置。

②禁止在实验室内饮食和存放食品,餐具不准带进实验室,实验完毕后要用水把手洗干净。

③皮肤上有伤口时,不能接触有毒物质,否则会经伤口进入人体而造成中毒。

④不可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3)实验过程若不慎发生意外事故也不必惊慌,要学会如下紧急处理:①玻璃割伤等其他“机械类”创伤,应先除去伤口的玻璃等,再用双氧水擦洗消毒,最后敷药包扎。

②烫伤应找医生处理。

③酒精及有机物燃烧,小面积着火,应迅速用湿布或沙子盖灭。

④大量浓酸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溶液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浓酸溅到皮肤上,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洗并涂上NaHCO3溶液,严重的须就医。

河南省沁阳市第一中学高一化学导学案第一章第一节导学案()

河南省沁阳市第一中学高一化学导学案第一章第一节导学案()

【学习目标】复习巩固初中学习的基本操作,树立安全意识,能识别化学品安全使用标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工作习惯。

【学习重难点】复习初中所学的基本操作:药品的取用、物质的加热、仪器的洗涤、天平的使用等,过滤、蒸发等分离方法。

【使用说明】1.认真阅读教材,把重要的知识点画出来;2.本节内容为复习初中所学知识,在高中化学教学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为本节课后面的内容作铺垫。

【自主学习】1、实验安全注意事项①不用口接触实验室的仪器和药品。

②加热液体的试管不准,加热过程中的实验仪器不能,应放在上。

③稀释浓硫酸时一定要将缓慢注入中并不断搅拌以散发热量。

④若用加热的方法制取气体、用排水法收集完气体时,应先,再。

(原因)⑤做有毒气体实验时,应在中进行,并对尾气处理(方法有:).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应,尾气应或适当处理2、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1)药品的取用(3)托盘天平的使用①调零防腐先调节天平,潮湿或腐蚀的药品必须放在中称量,其他药品用大小一样质地相同的纸②左物右码左盘放,右盘放③先大后小取用砝码先取质量的,再取的④归零放盒称量完毕,应把游码移回零处,砝码放回砝码盒(4)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方法是3、化学实验过程中意外事故的处理①浓酸洒在实验台上,先用中和,后用水冲洗;浓酸溅到皮肤上,先,再.严重的须就医。

②浓碱洒在实验台上,先用中和,然后用水冲洗干净。

浓碱沾在皮肤上,先,再涂溶液.严重时要就医。

③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扑灭,烫伤(灼伤)要就医。

④金属钠、非金属磷等失火要用扑盖。

4。

、过滤⑴实验用品:⑵操作步骤:①仪器的组装,原则:②溶解:玻璃棒的作用③过滤:注意一贴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二低三依靠玻璃棒的作用思考:①经过一次过滤后,溶液仍然浑浊,怎么处理?②经多次过滤后,溶液还浑浊,可能是什么原因?③取少量过滤后的溶液以便其它离子的检验。

5、蒸发(1)使用蒸发皿应注意的事项:①②(2)蒸发时应注意:①②【达标检测】一、基础达标1、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 )2、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危险品标志,装运乙醇的包装箱应贴的图标是()A B C D 3、实验室进行NaCl 溶液蒸发时,一般有以下操作过程:①放置酒精灯②固定铁圈的位置③放上蒸发皿④加热搅拌⑤停止加热、余热蒸干其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①②③④B .①②③④⑤C .②③①④⑤D .②①③④⑤ 4/下列关于使用托盘天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称量前先调节托盘天平的零点 B .称量时左盘放被称量物,右盘放砝码C .潮湿或具有腐蚀性的药品,必须放在玻璃器皿里称量,其他固体药品可直接放在天平托盘上称量 D .用托盘天平可以准确称量至0。

化学金典导学案

化学金典导学案

化学金典导学案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规律以及能量变化的科学。

在化学学习过程中,金典导学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工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

本文将针对化学金典导学案进行详细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其作用和使用方法。

金典导学案是指经过精心设计的学习案例,通过引导学生进行问题分析、知识点梳理、归纳总结等学习活动,帮助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的知识。

金典导学案通常包括学习目标、学习任务、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过程、学习评价等内容,通过系统的学习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

化学金典导学案的设计要符合化学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需求,既要注重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又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和学习兴趣的激发。

在设计化学金典导学案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兴趣,设定学习目标和学习任务,选择适合学生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设计学习过程和学习评价,促进学生学习的有效进行。

化学金典导学案的使用方法也非常重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按照导学案的学习要求,认真学习学习内容,完成学习任务,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学会学习方法,学会学习思维,学会学习自学,学会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习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第1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第1单元课题2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课题2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1.认识到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

2.初步学会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和描述的方法。

3.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出结论。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认真阅读课本第11—13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问题: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

学习化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实验,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等,可以发现和验证化学原理,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并获得新的化学知识。

2.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用小刀可切2.1.燃烧时,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的过程中,你发现罩在火焰上方的烧杯内壁有黑色物质,黑色的物质是什么?2.点燃的蜡烛熄灭时,冒白烟,白烟是什么?烟是固体小颗粒,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雾是小液珠。

1.记蜡烛燃烧实验的现象和结论,看谁记得又快又好,在同学中树立化学学习的标兵。

2.通过观察蜡烛的燃烧以及对燃烧产物的实验探究,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D )A.火焰温度最高处是内焰B.蜡烛燃烧只生成二氧化碳C.燃烧能发光、不放热D.熄灭后的白烟是蜡烛的蒸气冷凝而成的固体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1.阅读课本第14-15页的有关内容,完成实验探究。

2.每小组同学取出实验仪器,按照书本的提示,小组同学相互配合完成实验。

注意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的填写(装有空气的是A,装有呼出气体的是B)。

人呼出气体中的在做实验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步骤2中,(1)如何给装满水的瓶子盖上玻璃片,不这样会有什么后果?(2)集气时,出现哪种现象表明已集满?集满后应怎样放置集气瓶?步骤4中滴入澄清的石灰水后,为何要振荡?步骤3中燃着的小木条是如何放置的?放在瓶口行不行?做完每个步骤后,填写实验报告时,各小组的同学要积极发言,使现象和结论在语言表达方面更合理。

玻璃片的粗糙面应向下,现象是能用器官感知的,结论是根据现象得到的。

1.各小组相互之间说一说如何收集一瓶气体?2.每两个同学一组,相互之间说一下探究人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这个实验的操作方法、现象和结论,直到熟练为止。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导学案 第一单元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2课时 物质的加热、仪器的连接和洗涤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导学案 第一单元 课题3 走进化学实验室 第2课时 物质的加热、仪器的连接和洗涤

第2课时物质的加热、仪器的连接和洗涤【学习目标】能正确使用酒精灯、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常见仪器的洗涤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学习重点】药品的加热、玻璃仪器洗涤等基本实验操作;了解各实验的操作要领。

【学习难点】装置的气密性检查。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三部分,其中外焰温度最高。

2.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不能对着有人的方向,试管与桌面约成45度角。

3.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胶塞时,应先把要插入的一端用水润湿,再稍稍用力转动将其插入。

4.玻璃仪器洗净的标准:玻璃仪器内壁附着的水既不聚成水滴,也不成股流下。

二、新知导学知识点一酒精灯的使用【引导自学】请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20~P21,根据前面学习的知识,解答下列问题。

(1)绝对禁止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2)绝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应该用火柴点燃;(3)用完酒精灯后,必须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去吹;(4)如果洒出的酒精在桌上燃烧起来,应立刻用湿抹布扑盖。

(5)酒精灯内酒精含量不能少于酒精灯容量的1/4,也不能多于酒精灯容量的2/3。

知识点三给物质加热【引导自学】请学生自主阅读教材P21,掌握物质加热的操作要点。

(1)试管外壁应该干燥,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2)夹持试管时,应将试管夹从试管底部往上套,夹持部位在距试管口近1/3处,握住试管夹的长柄,不要把拇指按在短柄上;(3)如果加热固体,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如果加热液体,试管口要向上倾斜,与桌面成45°角;(4)加热时先预热,使试管在火焰上移动,待试管均匀受热后,再用外焰固定在盛放药品的部位加热;(5)加热时试管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试管底部不能和酒精灯的灯芯接触;(6)加热后的试管,不能立即接触冷水或用冷水冲洗。

【小组讨论】1.试管外壁若有水,为什么要先擦干再加热? 防止试管炸裂2.加热液体时,液体体积为什么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防止液体沸腾时冲出试管而伤人3.加热后的试管,为什么不能立即接触冷水?防止试管炸裂知识点三连接仪器装置1.连接方法(1)把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要插入塞子的玻璃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使它插入。

《有机化学基础》导学案

《有机化学基础》导学案

《有机化学基础》导学案有机化学基础导学案第一章:有机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性质有机化学是研究有机物的结构、组成、性质和反应的科学领域,是化学领域中最为重要和广泛的一个分支。

一、有机化合物的特点有机化合物是由碳原子构成的化合物,具有以下特点:1. 碳原子具有四个价电子,可以形成稳定的化学键。

2. 有机化合物的分子通常由碳、氢和其他非金属元素构成。

3. 有机化合物通常具有较低的融点和沸点,一般为液体或固体。

4. 有机化合物的反应性较高,容易发生各种化学反应。

二、有机物的命名有机物的命名是有机化学的基础。

有机物的命名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 确定主链:根据碳原子数最多的链作为主链。

2. 确定取代基:其他连接在主链上的基团。

3. 给取代基编号:从最近的端开始编号,确保编号最小。

4. 确定取代基的位置:用数字表示在主链上的位置。

5. 列举取代基:按字母顺序列举所有取代基。

三、有机物的分类有机化合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饱和烃:只包含碳碳单键的化合物,如烷烃。

2. 不饱和烃:含有碳碳双键或三键的化合物,如烯烃和炔烃。

3. 芳香化合物:具有芳香性质的化合物,如苯和苯的衍生物。

4. 有机官能团:具有特殊化学性质的基团,如羟基、羰基和氨基等。

第二章:有机化学反应有机化学反应是指有机化合物之间或有机化合物与其他物质之间发生的化学反应。

有机化学反应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加成反应加成反应是指在反应中两个或多个反应物结合形成一个产物。

常见的加成反应有以下几种类型:1. 烯烃的加成反应:烯烃与其他物质之间发生加成反应,如烯烃的氢化反应。

2. 醇的加成反应:醇与其他物质之间发生加成反应,如醇的酸化反应。

二、取代反应取代反应是指有机物中原有的基团被其他基团取代的反应。

常见的取代反应有以下几种类型:1. 水解反应:有机物中的某个基团被水分子取代。

2. 卤代反应:有机物中的某个基团被卤素取代。

3. 烷基化反应:有机物中的氢原子被烷基基团取代。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导学案(附参考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全册导学案(附参考答案)

绪言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学习目标:1、知道化学是什么;2、了解化学的研究内容;3、通过收集材料、查阅资料、讨论交流、实践活动等具体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4、通过具体事例,体会化学与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认识化学学习的价值。

情景导入:【知识回顾】①小学自然中学过,我们生活的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有许多性质;②日常生活中我们熟悉的现象,如蜡烛可以燃烧、铁器会生锈等;③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导入新课:畅想式提问或故事讲解或图示介绍,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观察老师表演的魔术(实验):(1)白纸显红字,(2)水变“牛奶”,“牛奶”变水;想一想: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已学过的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等知识)能否解释?讨论交流:提到“化学”,同学们能联想到什么?【问题1】:化学是什么呢?对我们的生活、生产、社会进步起到什么作用呢?自主学习:用2分钟阅读书P1-2页找出相应的答案。

学生活动:展示课前搜集的有关化学在衣、食、住、行、新能源、新材料方面发挥的作用。

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加工及整理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讨论交流:化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小结:化学的作用:化学能使人们进一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保护自然。

一、化学的研究对象教学设计意图:通过设置合理的问题、适当的课件及简单容易的小实验,让学生轻松自如的把握化学研究的几个方面。

【问题2】:我们生活在美好的物质世界里,每天都在与哪些物质打交道?讨论交流:学生相互交流,个别阐述。

1、组成【问题3】:你想到过这些熟悉的物质中都含有什么吗?自主学习:用2分钟阅读书P2-3页找出相应的答案。

讨论交流:学生思考并尝试回答,物质由元素组成。

小结:物质由元素组成。

2、结构【问题4】:蔗糖、木材、酒精等物质中所含元素种类是相同的,可物质性质差异很大,你知道其中的原因吗?展示金刚石、石墨微观结构图:讨论交流:小结:物质的结构不同,性质不同。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导学案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 导学案

《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理解燃烧的概念,知道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认识燃烧反应的特征和能量变化。

3、了解常见的燃料及其利用,增强环保和节能意识。

二、学习重点1、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燃料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三、学习难点1、探究燃烧条件的实验设计和分析。

2、对燃料充分燃烧的理解和应用。

四、知识梳理(一)燃烧的概念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二)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能燃烧的物质,如木材、纸张、汽油等。

2、氧气(或空气)燃烧需要助燃剂,一般情况下是氧气。

3、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着火点)每种可燃物都有其特定的着火点,着火点是物质固有的性质,不能改变。

(三)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

例如:扑灭森林火灾时,设置隔离带,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阻止火势蔓延。

2、隔绝氧气(或空气)例如: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使锅内的油与氧气隔绝。

3、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例如:房屋着火时,用水灭火,水蒸发吸热,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四)燃烧反应的特征1、发光、发热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光能和热能。

2、化学反应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

(五)能量变化燃烧通常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和光能。

(六)常见的燃料1、化石燃料(1)煤主要成分是碳,还含有少量的氢、氮、硫、氧等元素。

(2)石油主要由各种碳氢化合物组成。

(3)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CH₄)。

2、新能源(1)氢能燃烧产物是水,无污染,是一种理想的清洁能源。

(2)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3)风能清洁、可再生。

(七)燃料的充分燃烧1、意义使燃料充分燃烧可以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

2、条件(1)要有足够的空气(2)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五、实验探究探究燃烧的条件实验用品:红磷、白磷、热水、烧杯、薄铜片、氧气等。

实验步骤:1、在薄铜片的两端分别放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和白磷。

2、向热水中的白磷通入氧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一.共价键:1.定义:例:H2、Cl2、HCl等从电子云的角度分析就是电子云(或原子轨道)的重叠。

2.本质:3.形成的条件:①②③4.类型:σ键和π键:思考:1.两个H在形成H2时。

分析:开始相互作用作用表现为吸引,放出能量;进一步靠近时,表现为排斥作用,能量升高。

2. 氮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拨,通常难与其他物质发生发生化学反应。

请写出氮分子的电子式和结构式。

讨论分析氮分子中氮原子的原子轨道是如何重叠形成共价键的?小结:1.σ键:特点:(1)(2)讲解:共价键按其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可分为单键、双键、叁键。

例:H2、O2、N2用结构式表示为;H-H、O=O、N≡N思考:它们之间的化学键都是σ键吗?分析:2. π键:特点:(1)(2)(3)3. σ键和π键的关系:单键双键叁键σ键数π键数5.共价键的特征:方向性和饱和性:(1) 一般情况下,原子的价键数目等于它的未成键的单个电子数,即排对成键后,就不能再与另外的电子配对了。

(2) 原子轨道重叠成键时,重叠程度的大小决定共价键的牢固程度。

思考:所有的共价键都有方向性吗?二.键参数---- 键能、键长和键角:(一)键能:提问:N2和H2反应在常温下很难进行,而F2和H2在冷暗处发生爆炸。

为什么?要求:阅读课本表2-1,结合化学反应的本质思考。

小结:1.定义:2.单位:3.规律:(1)一般来说,共价键的键能越大,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越多,化学键越牢固。

思考:如何判断反应进行的难易?a.反应物的键能:键能越大,断键越。

b.生成物的键能:键能越大,释放的能量,新键越容易形成。

c.如果矛盾了,看的多少。

(2)△H = 反应物键能总和—生成物键能总和。

(二)键长:课本表2-2:思考:键长是什么?它怎样描述共价键的强度?1.定义:说明:并不是半径之和,而是平均距离。

2.规律:一般来说,键长越长,原子核间距离,键的强度,键能越小。

(三)键角:讨论:怎样知道多原子分子的立体构型呢?1.定义:2.应用;确定分子的。

3.完成下表:分子共价键夹角分子的立体构型图示CO2 1800H2O 1050NH3 10728′CH4109028′BH3 1200【小结】键能的大小可以说明共价键的强弱,由键的强弱可以推测分子的热稳定性;键长的大小可以反映键能的大小,可以推测共价键的牢固程度;键长和键角可以决定分子的立体结构。

三.等电子体:1.定义:2.特点:3.如何找等电子体?(1)由同周期的前后元素代替,例:CO和N2;有时需要改变微粒的电性,例:CO2和NO2+(2)找同主族元素代替,例:O3和SO2练习题1.下列分子中存在π键的是()A. H2B. Cl2C.N2D. HCl2.分子中一般不能独立存在的化学键是()A. 极性共价键B. 非极性共价键C.σ键D.π键3.下列物质的变化过程中,共价键明显被破坏的是()A. I2的升华B.氯化钠颗粒被粉碎C.HCl溶于水得到盐酸D.从NH4HCO3闻到刺激性气味4.H2S分子中两个共价键的夹角接近90。

其原因是()A.共价键的饱和性B. S原子电子排布C.共价键的方向性D. S原子中p轨道的形状第二节:分子的立体构型一.学习目标:1.了解分子的立体构型。

2.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杂化轨道理论、和配位键。

二.关键点:1.了解分子的立体构型。

2.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杂化轨道理论。

复习:1.写出H、C、N、O的电子式。

2.根据共价键的饱和性和方向性,推测它们形成共价键的数目。

3.填空:中心原子代表物立体构型电子式结构式中心原子结合的原子数无孤电子对CO2 直线形CH4 正四面体CH2O 平面三角形有孤电子对H2O V形NH3 三角锥形【新课】一.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1.应用:预测分子的立体结构。

思考:哪些因素能决定分子的立体结构呢?(1)(2)(3)思考:成键的电子对和孤对电子对之间的排斥力大小是如何的?想一想:为什么?2.判断方法;(1)确定中心原子(A)的价层电子对数。

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 。

①确定σ键的电子对数:就是与中心原子连接的数。

②确定中心原子(A)的孤电子对数。

孤电子对数 =Ⅰ.对于分子:a 为价电子数即最外层的电子数。

Ⅱ.对于阳离子:a 为中心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电荷数 Ⅲ. 对于阴离子:a 为中心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电荷数 x 为结合 的数目。

b 为B 原子最多能接受的电子数。

H = 1:其他 = 8-价电子数。

填空:分子或离子 中心原子axb孤电子对数 σ键的电子对数 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CO 2 H 2O SO 2 CO 32- BF 3 NH 3 SO 32-(2)确定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原则:价层电子对数目 234价层电子对构型(VSEPR 模型)键角实例(3)确定分子的空间构型:方法:例:NH 4+H 3O +价层电子对数价层电子对构型孤电子对数分子或离子的构型实例2 直线0 直线CO23 三角形0 三角形BF31 V形SO24 四面体0 正四面体CH4、NH4+1 三角锥形NH32 V形H2O5 三角双锥形0 三角双锥形PCl56 正八面体0 正八面体SF62 正方形XeF4二.杂化轨道理论:复习:用轨道表示式表示C、N、O思考题:(1) 为什么甲烷分子中4个C-H的键长、键能、键角都是相同的?(2) NH3的空间构形是三角锥形,键角107018′,而NH4+中是正四面体,键长、键能、键角都是相同的?1.概念:例:碳原子基态时:1S2 2S22P X12P Y1,那么化合价应为二价,而一般都是四价,因为2S轨道上的一个电子跃迁到2P轨道上,形成2S1 2P1X2P Y12P Z1。

2.表示:3.杂化轨道的类型:(1)SP杂化(以BeCl2为例)Be: 2S2 2P0→ 2S12P1 → 2条SP特点:练习:CO2分子的形成。

(2)SP2杂化(以BF3为例)B: 2S22P1→ 2S1 2P X12P1Y→3条 SP2特点:(3)SP3杂化(以CH4为例)C: 2S2 2P2→ 2S1 2P X12P Y12P Z1 →4条SP3特点:小结:(1)杂化轨道与参与杂化的原子轨道数相同,但能量不同。

(2)只有能量相近的轨道才能杂化。

(3)原子轨道的杂化只有在形成分子的过程中才会发生。

(4)杂化轨道形成的化学键全部是σ键。

二.如何判断分子或离子的中心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1)根据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确定。

(2)根据中心原子的VSEPR模型确定其。

根据VSEPR模型:VSEPR模型直线形平面三角形正四面体杂化轨道类型例CO2、BeCl2 SO2、SO3、HCHO CH4、NH3 、H2O思考:①为什么CH4、NH3、H2O的中心原子都采用了SP3杂化可是分子的立体构型不一样?②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和杂化轨道类型有什么关系?讨论交流填空:化学式杂化轨道数杂化轨道类型分子的立体构型C2H2C2H4BF3CH2O练习填空:中心原子的孤电子对数代表物分子的立体构型杂化轨道数杂化轨道类型0 CO2 直线形CH2O 平面三角形CH4 正四面体1 SO2 V形NH3 三角锥形2 H2O V形练习题1.下列对SP3 、SP2、SP杂化轨道间的夹角的比较中,所得结论正确的是()A.P杂化轨道间的夹角最大B. SP2杂化轨道间的夹角最大C.SP3杂化轨道间的夹角最大D. SP3 、SP2、SP杂化轨道间的夹角相等。

2.下列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相同的是()A.CO2和H2O B.CH4和NH3 C.BeCl2与BF3 D.C2H2和C2H43.下列有关轨道夹角和空间构型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轨道间的夹角是1800的分子,其空间构型都是直线形。

B.轨道间的夹角是1200的分子,其空间构型都是平面三角形。

C.轨道间的夹角是109028ˊ的分子,其空间构型都是正四面体形。

D.轨道间的夹角是900~109028ˊ的分子,其空间构型可能是V形。

4. D、E、X、Y、Z是元素周期表中的前20号元素,且原子序数逐渐增大,它们的最简单的氢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依次是正四面体、三角锥形、正四面体、V形、直线形。

回答下列问题:(1)Y的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是。

(2)上述5种元素中能形成酸性最强的含氧酸的元素是,写出该元素的任意三种含氧酸的化学式。

(3)D和Y形成的化合物,其分子的空间构型为。

三.配合物理论教学目标:1.了解配位键和配合物的概念2.掌握配位键和配合物的表示方法3.能简单的说明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实验2-1】观察:CuSO4 CuClCuBr2 NaCl K2SO4 KBr2·H2O固体颜色溶液颜色归纳总结:1.Na+、K+、Cl--、Br-、SO42-- s是。

2.溶液的颜色是由于Cu2+和H2O结合形成。

配合物复习:共价键的概念?举例说明。

讲解:NH3 + H+ = NH4+(一)配位键:1.定义:2.形成条件:3.表示方法:用“”由提供孤电子对的指向接受的。

例:(二)配合物:1.定义:2.组成:[Cu(NH3)4]SO4为例。

[Cu(NH3)4]2+是;SO42-是;Cu2+叫;NH3叫;N叫;4叫配位数。

(一般为中心原子或离子化合价的倍)思考:电子给予体除了水,还有其他吗?【实验2-2】1. 取1mL CuSO4溶液,滴加稀氨水。

现象:2. 向上述溶液中,加入2mL无水乙醇。

现象:方程式:【实验2-3】FeCl3溶液中滴加KSCN现象:方程式:结论:过渡金属离子对多种配位体具有很强的结合力。

【实验】在[Cu(NH3)4]2+ 中滴加盐酸。

现象:思考:用平衡移动的原理说明?3.配合物的电离:[Cu(NH3)4]SO4 = [Cu(NH3)4]2+ + SO42--[Cu(NH3)4]2+Cu2+ + 4NH34.配合物的稳定性:结论:一般是稳定的。

下列因素会影响:(1)中心原子或离子的半径越小越。

(2)当中心原子或离子相同时,配位原子的电负性越大越。

题型训练1. 下列分子或离子中都存在着配位键的是( )A.NH3、H2O B.NH4+、H3O+C.N2、HClO D.[Cu(NH3) 4]2+、PCI32.下列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形成配位键的条件是一方有空轨道一方有孤对电子。

B、配位键是一种特殊的共价键。

C、配位化合物中的配体可以是分子也可以是阴离子。

D、共价键的形成条件是成键原子必须有未成对电子。

3.下列对配合物的稳定性判断正确的是()①[Co(NH3)6]2+﹥[Co(NH3)6]3+ ②[AlF6]3-﹥[AlBr6]3-③[Cu(NH3)4]2+﹥[Zn(NH3)4]2+(Cu2+的半径小于Zn2+)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4.0.01 mol氯化铬在水溶液中用过量的硝酸银溶液处理,产生0.02 mol的AgCl沉淀,则此氯化铬最可能是()A.[Cr(H2O)6]Cl3B. [Cr(H2O)5Cl]Cl2·H2OC. [Cr(H2O)4Cl2]Cl·2H2OD. [Cr(H2O)3Cl3]·3H2O第三节:分子的性质一.学习目标:1.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能判断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