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师生共用导学稿

合集下载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导语: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了解诗的内容,在了解整首诗的基础上理解诗的重点句,体会诗句表达怎样的情感。

欢迎大家参考借鉴!教学目标:1、学习《石灰吟》、《竹石》2、引导学生了解诗的内容,在了解整首诗的基础上理解诗的重点句,体会诗句表达怎样的情感。

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了解诗的内容,在了解整首诗的基础上理解诗的重点句,体会诗句表达怎样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我们继续学习《古诗三首》的《石灰吟》与《竹石》这两首古诗。

二、新课(1)初步感知大意以自学、汇报为主① 《石灰吟》A逐句理解“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千锤万凿:指用铁锤击,用钢钎凿。

若等闲:好像很平常。

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对待烈火焚烧、锤炼看作很平常的事。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粉身碎骨”指石灰使用时,要碎散成粉末。

浑不怕:一点也不怕。

浑:全,都。

清白:指石灰的颜色纯白,没有斑点。

B整体了解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② 《竹石》A逐句理解“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你看,它的根深深地扎入断裂岩缝中间,像一只手紧紧地抓住岩石,像一口钢牙牢牢地咬定青山。

这句诗的意思是:牢牢咬住青山决不放松,竹根扎在破裂的山岩之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磨:折磨。

“坚进”坚定强劲。

任:任凭。

尔:你。

遭受无数磨难打击,它还是那样坚韧挺拔;不管是东风西风,还是南风北风,都不能把它吹倒,不让它屈服。

B整体理解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诗歌的意思。

(2)感悟诗歌情感①初步感知诗歌情感这两首诗,分别描绘的是石灰与竹子,说一说,石灰与竹子给你分别留下怎样的印象?石灰:开采石灰时非常艰苦,烧制石灰时面对严峻的考验。

朗读,读出石灰的面对各种考验泰然自若。

竹子:长在高山岩石中的竹子。

它高大挺拔,扎根艰难与顽强。

看图,感受竹子的坚强。

最新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6 古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6 古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

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六年级上册课文:16 古诗三首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理念:根据古诗的特点,本教学以情为主线,体现以读为本的教学思想,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读中品情;力图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去体验、感受、升华、拓展;使学生自主地与文本、与诗人进行跨时空的心灵对话,感悟诗中内涵,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诗人借物喻人、咏物明志的写法。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默写《石灰吟》。

2.理解诗中词语和诗句的意思,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诗人借物喻人、咏物明志的写法,3.学会“锤、凿、焚”3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诵读古诗,理解诗意。

教学难点:感悟诗中内涵,学习诗人借物喻人、咏物明志的写法。

课前准备:1.搜集有关诗人的资料,了解诗人的生平与作品。

2.了解石灰的一些知识,如石灰的原料、大概的生产过程等。

3.搜集有关竹的诗句和项羽的资料。

课时安排:三课时教学过程:语文(S)教学设计教材:语文(S)四年级下册课文:2 只拣儿童多处行板块: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思路:冰心的语言清新朴实,细腻动人。

文中所描绘的也是孩子游玩时的景象,写得真实,一读就懂,但如何在阅读时,调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起心里的反应,读懂作者的心,是个难点,需要老师在学生和文本中间架设起桥梁。

所以,在本课教学设计体现以下几点:1.根据《课标》精神和教材特点以及学生发展特点,在课中让学生根据自身特点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引导他们以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倡导他们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加深理解。

2.通过朗读训练,感受到春天的花儿和儿童是那么生机勃勃,令人快乐。

成功地实现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学生在学习课文的同时,身心受到了一次爱的洗礼,精神世界得到了一次提升。

教学目标:1.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联系课文内容,理解“儿童不解春何在”这句诗的意思,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最新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6 古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语文S版六年级语文上册16 古诗三首教案(教学设计)

7. 《石灰吟》是于谦十六岁时写下的一首诗,正值 热血青年的于谦慷慨激昂地吟诵道„„(诵读全诗)真
是诗如其人啊!《石灰吟》就是于谦一生的写照。
四、感情朗读背诵 1. 自由读,读出韵味和节奏。 2. 指名读。 3. 练习背诵。
五、书写和默写 指导书写“锤 、凿、焚”,抄写并默写《石灰吟》。
六、布置作业 搜集陈毅的《青松》、王安石的《梅花》,读一读,背
烧好像是很平常的事。)
2. 让学生完整地说说全诗的意思,不确切的地方师
生补充。
(全诗意思:石灰经受了千锤万凿才从深山里出来,
烈火焚烧也好像是很平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全然不
2
语文(S)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6 古诗三首
怕,只要能把清白留在人间。)
3.(展示第五屏)了解石灰的知识。 4. 读了有关石灰的介绍,你有什么感受?(学生谈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诗人的资料,了解诗人的生平与作品。 2.了解石灰的一些知识,如石灰的原料、大概的生产过程等。 3.搜集有关竹的诗句和项羽的资料。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1
语文(S)六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16 古诗三首
设计过程
设计说明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一)同学们,诗歌就像是一粒粒耀眼的珍珠,在
补充石灰的知识 和于谦的生平资料,
谈自己的体会。)
在对比中感受他们经
5. 正是因为石灰经过了如此复杂而艰难的演变过 程 历的相似之处,体会
,所以诗人于谦才这么动情地写道„ „ ( 诵读全诗)
作者坚强不屈的品
6. 你觉得作者仅仅是在赞扬石灰吗?(不是。)那你 觉 质,领悟借物抒情的
得他还在写谁呢?(自己。)这种写法就是咏物明志。 写法。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语文教案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语文教案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语文教案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背诵古诗。

2、了解“夏日绝句”的时代背景,进一步理解古诗内容。

3、理解古诗,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借古讽今,借赞颂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讽剌南宋统治者屈辱偷生,逃跑妥协的行径,表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4、朗读并背诵古诗。

学情分析:全诗虽只有短短的二十字,却是精髓的凝练。

这首诗起调高亢,诗人在一开始就表明了人生价值取向:人活着就要作人中的豪杰,为国家建立功业;死了也要为国捐躯,成为鬼中的英雄,爱国激情,溢于言表。

可是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只顾自己逃命,抛弃中原河山,不顾百姓死活;在此情景下,诗人忆及当年英雄项羽,突围乌江,乌江亭长劝他渡江回江东,重整齐鼓,项羽觉得自己无颜见江东父老,宁死不屈,杀敌数百后自刎。

全诗用质朴的语言,无情鞭挞、谴责南宋当权派的无耻行径,铿锵雄健,透露出诗人满腔激愤感慨。

重点难点:1、通过学生自主探究,进一步领会理解古诗内容。

2、通过合作交流,感悟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一、课前渲染播放MTV《霸王别姬》二、导入:1.师:古今中外,你知道哪些英雄?中国人向来成王败寇,但两千多年前的楚汉战争,曾出现过这样一位大名鼎鼎、叱咤风云的英雄,他却是因失败告终,而倍受尊崇的悲剧式人物,他就是西楚霸王――项羽。

你了解项羽吗?2.历史上有许多文人墨客写文章评述过项羽,其中最著名的是八百多年前的南宋诗人李清照的《夏日绝句》。

历史上女性作家本就廖若晨星,李清照独出群芳,是最优秀的一个。

她学识渊博,才华出众,工于诗词,精通音律,善作书画。

在诗词创作方面,她的盛名不仅可与宋朝的苏轼、陆游、辛弃疾比肩,甚至可直追前代大师如李白、杜甫、白居易等。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位女词人,共同欣赏李清照写的《夏日绝句》。

3.了解李清照。

(1084-约1151)自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人,著名女词人。

生于北宋元封七年,逝于临安,享年七十二岁。

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古诗三首

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古诗三首
六年级语文上册导学案古诗三首
课题
17、古诗三首
课型
讲读课文
授课
时间
2课时
教学
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古诗的意境,了解诗句的意思,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想象能力以及互相交往、合作学习的能力。
3.欣赏诗中描写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自然景物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爱美情趣和审美能力。
学生想一想夏天还有哪些事物生长迅速,仿照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这一环节,培养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观察能力。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三、总结拓展
1.黄河的磅礴气势,江南的美丽春色,乡村的青山绿水,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们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为我们的祖国而骄傲。
2.描写自然风光的诗还有很多,同学们在课下可以自己找来读一读,背一背,积累下来。
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生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女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表现诗人奋发有为的精神和豪迈浪漫的气魄。
(适时板书:奋发有为的精神豪迈浪漫的气魄)
出示两个课件,一是提示学生要用以前学过的方法来学习古诗,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按部就班地进行学习;二是提供自学提纲,放手让学生去学习,既目标明确,有章可循,又不拘形式,方法灵活,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的。
2.指名朗读古诗。
3.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①九曲:弯曲,形容黄河弯弯曲曲的样子。
②浪涛风簸:波浪滔天,大风颠动。
③天涯:天边。
④直上:一直到达。
4.学生连起来说说诗意。
(弯弯曲曲的黄河汹涌奔腾,卷来万里泥沙,大浪翻涌,狂风怒吼,仿佛来自天涯。如今可以沿着黄河直上九天银河,一起走进牛郎织女的家。)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师生共用导学稿

语文S版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师生共用导学稿

六年级语文(上)师生共用导学稿课题:16古诗三首课型:新授课执笔:何会岩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认识“焚”,会写“锤、凿、焚”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千锤万凿、焚烧、粉身碎骨、千凿万击”等词语2.引导学生了解诗的内容,在了解整首诗的基础上理解诗的重点句,体会诗句表达怎样的情感。

3.指导学生朗读、背诵、默写这三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了解诗的内容,在了解整首诗的基础上理解诗的重点句,体会诗句表达的情感。

教学时间:2课时第一课时(预习课)教学过程:一、初读古诗,读准字音,画出并识记生字词。

在读准基础上通过出声朗读,体会古诗的韵律节奏感,达到上口、入耳。

二、再读古诗,解诗意。

通过看注释提示、插图、查阅字(词)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等方法把握古诗大意,逐句理解诗意。

三、细读古诗,悟诗情。

1、前两首诗分别描绘的是石灰、竹子,说一说,石灰、竹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夏日绝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诗人仅仅是在赞美竹子、石灰吗?体会“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四、品读感悟,感情升华反复细读,读出诗的感情。

五、写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六、字词检测。

1、看拼音、写字词。

Fen shao qing bai jian jing qian chui wan zao( ) ( ) ()()Ren jie gui xiong deng xian fen shen sui gu( ) ( ) ( ) ( )2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及表达的情感1、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意思:表达情感: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而东西南北风。

意思:表达情感: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意思:表达情感:第二课时(展示课)一、字词展示,各组长把本组错题上共性问题写到黑板上。

教师重点讲解。

二、课文内容展示。

1、先小组交流,组内达成共识。

组长安排好发言人。

2、全班交流。

3、指导朗读及背诵。

三、释疑问难。

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全班交流。

最新语文S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优秀教案第3课时(精品)

最新语文S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优秀教案第3课时(精品)

《古诗三首》教案 3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习诗中的生字词。

2.理解诗句的意思。

二、过程与方法鼓励学生查资料,讨论,自读自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李清照崇高伟大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奋发图强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诗中的生字词。

教学难点学习李清照崇高伟大的爱国精神,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奋发图强的精神。

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李清照的生平及项羽的有关资料。

课时安排3 课时课时 1。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1.播放《射雕英雄传》片段(荡气回肠的音乐,激烈残酷的战争场面给学生以强烈的震撼)2.师导入:刚才,同学们看到的是电视剧《射雕英雄传》的片段,虽然是武侠片,可是它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上一段屈辱的历史。

由于金兵大肆入侵中原,北方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多少人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多少人饱受战争之苦,这其中就有一位著名的女词人李清照。

今天我们就来感受一下她的爱国情怀。

(板书课题)二、新课学习(一)学习古诗1.用多媒体出示全诗。

(在激昂的琵琶声中,诗句一一出现,师富有感情地大声朗读。

)2.提问:同学们听出老师带着怎样的感情读这首诗吗?(悲愤、激昂)谁来试着读一读?3.请三、五名同学大声朗读,其他同学评一评,谁读得好,为什么?4.全班同学有感情地大声朗读。

(用多媒体课件,入情入境,一下子将学生带入诗中描绘的意境中,因此,学生读得非常有感情。

)(二)分小组讨论,理解诗句含义。

1.理解第一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学生讨论后发言:活着要做人中豪杰;死了,也要成为鬼中英雄。

2.理解“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学生讨论后发言:至今人们还怀念项羽,佩服他宁死不肯逃回江东。

3.思考讨论:(1)“项羽”是什么人?李清照为什么“至今思项羽”?(说说项羽的故事。

)秦朝末年,统治者的残暴激起了人民的不满,各路豪杰纷纷起义抗秦,项羽率领八千江东子弟渡江转战中原,消灭秦军主力,立下赫赫战功,秦朝灭亡后,与刘邦争夺天下,最终,项羽兵败亥下,退至乌江渡口。

s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6、《古诗三首》教案

s版六年级上册语文16、《古诗三首》教案

瓦金完小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案《16.古诗三首》教案(s版上册16课)备课教师杜文钧执教教师杜文钧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指导学生认识hi“焚”字,会写“锤、凿、焚”。

能正确读写“千锤百炼、焚烧、粉骨碎身、千锤万击”等词。

2、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朗读、背诵、默写这三首古诗。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了解诗的内容,在了解整首诗的基础上理解诗的重点句,体会诗句表达怎样的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每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教学难点: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从中感受自然美和情操美。

主要教法读思议品诵教学课时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执教时间:2016 年11 月日节教学要点 1.学习《石灰吟》《竹石》。

2.引导学生了解诗的内容,在了解整首诗的基础上理解诗的重点句,体会诗句表达怎样的情感。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达标检测一、新知探究一、谈话导入。

(用时:5分钟)同学们,我们来学习《古诗三首》的《石灰吟》与《竹石》这两首古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用时:10分钟)11.初步感知大意:以自学、汇报为主。

2.逐句理解。

3.整体了解: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4.教师总结。

三、品读课文。

(用时:20分钟)1.指导学生用同样的自学方法1.了解这两首诗的内容。

2.背诵古诗。

1.“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经受千锤万凿才出深山,把烈火焚烧、锤炼看作很平常的事。

2.“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看图,感受竹子的坚1.观察每组字的字形,并分别组词。

2.体会下列诗句表达的作者的感情。

(1)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千磨万击还坚劲,学习《竹石》。

2.引导学生感悟诗歌情感: 初步感知诗歌情感: 这两首诗,分别描绘的是石灰与竹子,说一说石灰与竹子分别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教师小结:这就叫做“托物言志”。

石灰与诗人之间有什么联系?4.同学们,今天我们学的古诗,具有什么特点?四、布置作业。

小学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导学案

小学六年级上册《古诗三首》导学案

《古诗三首》导学案学习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3. 学习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4. 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培养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

学习重点难点:1. 重点: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2. 难点:领悟古诗的意境,学习古诗的表达技巧。

学习过程:一、自主学习1. 我会读。

()()()()()浪淘沙九曲天涯莺啼酒旗2. 我会写。

huáng hé wàn lǐ shā rú qū组词:()()()()()()()3. 重点字讲解。

淘:是()结构,偏旁是()。

可以组词。

造句:。

书写指导: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淘”的右半部分“匋”要写得紧凑,撇和竖弯钩要舒展。

涯:是()结构,偏旁是()。

可以组词。

造句:。

书写指导: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涯”的右半部分“厂”要写得稍扁,“圭”的两个“土”字大小一致。

4. 多音字。

()曲()5. 解词义。

浪淘沙:;天涯:;二、合作探究1. 了解课文背景。

(1)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三位诗人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

(2)了解古诗所反映的时代背景和文化内涵。

2. 通读古诗,理清脉络。

(1)每首古诗分别写了什么内容?(2)可以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主要意思是什么?3. 思考:(1)每首古诗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古诗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4. 对照注释和查阅的资料来理解古诗的意思。

(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这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2)“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慨?(3)“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这句诗中“等闲”是什么意思?诗人是如何描写春天的景色的?5. 分析每首古诗的意境和语言特色。

三、展示交流1. 各小组依次推举发言人汇报小组成果。

(1)朗诵古诗,展示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导学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三首》导学案》
课前准备
1.制作课件:作者的图片,西湖的图片。(教师)
2.借助拼音自学生字词;朗读课文,搜集诗人资料。(学生)
课时安排
[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环节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教学提示

一、名句导入,引出课题。(用时:4分钟)
1.出示诗词名句,接上下句。
2.导入: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些写景的词句旨在表达情 感,并非单纯的写景。这节课我们再学习两首写景的诗词,让我们走进诗词中的景,感受作者的情。
1.进行接上下句的词句练习,教师要选择写景的句 子
2.对句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注意时间。3.提示学生借助注释学习。
&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5分钟)
]
1.介绍作者及写作背景。
2.提出自读要求:
自读《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读正确,读流利。
3.通过看插图,查找工具书,尝试说说两首诗词的大概意思。
3.本诗的灵感可谓突出一个“醉”字,醉于酒,更醉于山水之美,进而赋成即景佳作,可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来感悟“醉”。
;
三、拓展诵读(用时:12分钟)
1.出示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 雨》。感受作者的不同写法。
2.指导朗读,了解大意。3.简单介绍:体会西湖的美。(出示图片)
4.再次说说《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的西湖雨景的特点:狂放。作者是通过描写疾风骤雨来表现的。
2.继续学习古诗,板书诗题。
3.引导学生解诗题。
什么时间,在什么地方,谁做了什么
1.背诵《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读诗题:《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3.根据教师提示,结合书上注释,说诗题的意思。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教学设计、导学案
(4)是什么景物触动了孟浩然的思乡之情呢?(日暮)
(5)对比想象“日暮图”,感知“愁”绪。
(6)一咏三叹“月近人”,悟“愁”心。




小组合作展示交流




试着背诵这首古诗
结学
拓学
学习了这首古诗,我们已然成为了孟浩然的朋友、知己,体会到了他在日暮时分“人在江中、心随月去”的满怀愁绪.


宿建德江
( 语文 )学科导学案
3.古诗词三首(第一课时)
宿建德江
教师
复议
学习目标:
1.读准多音字“泊”,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宿建德江》。
2.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理解古诗内容。
3.在品读过程中,体会诗人忧愁的情感。
一、初读古诗,读出韵味
1.自由读诗,读通读顺。
2.赛读古诗,读出节奏。
二、交流资料,了解背景
烟渚日暮野旷→愁←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解诗题。
(1)“宿”是什么意思?
(2)“建德江”是一个地名,诗题的意思就是——留宿在建德江。三、Fra bibliotek象品读,明意悟情
(一)明诗意。
(二)悟诗情。
1.品味“愁”字。
(1)齐读“日暮客愁新”,知“愁”意。
(2)“愁新”就是新愁的意思,作者的新愁是什么呢?
(3)你怎么知道他是思乡之愁呢?你是从这行诗的哪个字看出来的?“客”是指谁?诗人把自己说成是客?

语文S版六年级上:第16课古诗三首教案

语文S版六年级上:第16课古诗三首教案

16.古诗三首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认识“焚”,会写“锤、凿、焚”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千锤万凿、焚烧、粉身碎骨、千凿万击”等词语。

2.引导学生了解诗的内容,在了解整首诗的基础上理解诗的重点句,体会诗句表达怎样的情感。

3.指导学生朗读、背诵、默写这三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引导学生了解诗的内容,在了解整首诗的基础上理解诗的重点句,体会诗句表达的情感。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谁记住了本单元的主题?为什么称为“民族之魂”?本文要学的这三首古诗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它们所反映的“民族魂”是什么呢?我想通过这一课的学习,大家一定会有所了解。

板书课文题目。

学生朗读课文。

二初读古诗,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1.学生读课文,初步感知大意,画出生字、新词,以自学、汇报为主。

2.教师相机指导。

3.学生结合工具书理解词语。

千锤万凿:无数次的捶打。

等闲:平常。

清白:指人高尚的情操。

破岩:破裂的岩石,指石缝。

坚劲:坚韧劲拔。

三学习古诗《石灰吟》1.逐句理解,出示诗句: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师: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将烈火的烧炼看得平平常常,一点儿也不在乎。

这句诗写出了石灰的烧制过程,突出表现了石灰可贵的品质。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师:“浑”是什么意思?这句话你又怎样理解?“浑”是全的意思。

这句话是说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这世界上,即使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2.师:这仅仅是在说石灰吗?学生:不是,作者是在借石灰表明自己的志向。

师小结:是啊,作者实际上是表达了自己为国为民建功立业,永垂青史的伟大志向。

3.学生再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整首诗的意思。

四学习古诗《竹石》1.逐句理解,出示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你看,它的根深深地扎入断裂的岩缝中间,像一只手紧紧地抓住岩石,像一口钢牙牢牢地咬定青山。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3古诗词三首(说课稿)

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3古诗词三首(说课稿)

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3古诗词三首(说课稿)古诗词三首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课文《古诗词三首》。

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这五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教材分析:1.《古诗词三首》是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本组教材以“走进大自然”为专题展开,《古诗词三首》这篇课文为我们展示了两首诗《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和一首词《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这三首诗词都是描写自然景色的。

2.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同学已经学过不少古诗词,对研究诗词有一定的方法,已经初步学会了正确朗读,把握了朗读节奏;知道利用注释和查字典的方法在弄懂重点词语的基础上理解诗句,懂得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诗意等。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课程标准“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在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的基础上,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1.熟读并背诵古诗词,感知古诗词大意。

2.使学生体会到诗中画面的优美意境,并从中感悟到诗人的情感。

3.经由过程进修,使学生感触感染故国语言文字的精妙。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体会到诗中画面的优美意境,并从中感悟到诗人的情感。

三、说教学方法XXX说:“儿童是用色彩、形象、声音来思维的。

”所以教学本首诗,我采用“诵读法”“重点字词剖析法”“情景教学法”“设景想象教学法”来睁开教学。

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来创设情境,体现“快乐读美文,轻松学古诗”的教学理念,并达到突破教学重难点的目标。

四、说教学进程具体教学进程从以下几个环节睁开:一)激发情感,谈话导入。

从以前学过的诗词动手,激发学生进修兴趣,导入新课,使学生集中精力来进行新课的进修。

让教学在师生对话中睁开,消除了学生上课伊始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形成了“未成曲调先有情”的良好课堂基调。

课堂教学也因为学生的入情,而进入了积极的状态。

二)品读古诗,认识作者。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精品教案+说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3课《古诗词三首》精品教案+说课稿

新课教学()分钟二、品读古诗,认识作者。

1.认识生字:德、鹊、蝉、稻。

学会正确读写。

2.认识诗歌的作者,简介。

【出示课件2】孟浩然,唐代诗人。

汉族,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以写田园山水诗为主。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

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苏轼的词属于豪放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

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东济南)人。

他的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

3.读出节奏。

学生先自读,教师指导:【出示课件3】并板书:宿建德江[唐]孟浩然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3.反复多读几遍这首诗,通过查字典,结合课文注释,想想词语的意思,想想这首诗大体写什么。

把不理解的地方勾画出来,小组讨论。

三、再读古诗,理解诗意。

1.再读古诗,想想每句诗的意思,可以与同学合作。

2.汇报:用自己的话说说每句诗的意思。

3.根据学生回答,教师适时小结出各诗句的意思。

【出示课件4】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学生自读后教师指导,并出示课件,使学生能够把握准诗词的节奏,正确朗读诗歌,同时,这也是正确理解诗词的第一步。

客子心头。

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4.全班齐读此诗。

四、想象诗境,悟其感情。

1.教师有感情朗读,学生闭目想象。

2.学生发言,把想到的画面说给大家听。

3.学生采用不同形式的朗读,边读边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4.全班交流,教师适时点拨引导。

(诗中虽只有一个“愁”字,却把诗人内心的忧愁写得淋漓尽致。

)5.自由读诗,要求带着和诗人一样的感情朗读。

6.练习背诵。

五、总结学法,自学新诗。

1.总结学习方法:【出示课件5】初读诗句──了解大意──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悟其感情(板书:初读诗句──了解大意──理解诗意──体会诗境──悟其感情)2.用总结的学习方法尝试学习《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小学六年级语文《古诗三首》导学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古诗三首》导学案
2.阅读其他描绘植物的古诗。
课后链接
查找描写梅花的文章或古诗读一读
板书设计:
《早梅》
白玉条似玉
傍西桥不知……花先发
如雪疑是……雪未消
教学反思:
古诗教学中,我在创设自由、和谐、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的基础上,以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活化古诗词的形成过程,重新焕发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在古诗教学中鼓励学生将自己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有利于师生间的交流和沟通,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古诗三首》导学案设计
课题
古诗三首
课时
6
学科
语文
年级
六年
主备人
备课时间
9.12
授课时间
9.18
执教人
教学
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认识4个生字。
2、背诵三首古诗。
3、体会诗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想象诗中描绘的优美诗境。
重点
难点
朗读背诵三首古诗。
学习
准备
想象诗中描绘的优美意境。
教学过程
环节
导学案
2.小组学习,向同学和老师请教。
精读
点拨
深化
理解
学路导航二:
讨论、交流
教师对学生的提问予以点拨后,要求学生把各句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
2.在读的基础上,绽开丰富的想象,并把想象到的景象用语言描绘出来。
达标
测评
总结
提升
有感情的朗读体会
1.认读文中的生字词,背诵三首古诗。
情境
导入
预习
检测
学生自由初读课文
1.读准字音。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导学案古诗词三首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导学案古诗词三首
重点点拨学生体会比喻的写法。
感受藏在诗中的画。
3.引导学生感受诗题中的“醉”。
引导学生思考:诗人因什么而“醉”?
4.结合诗人资料,说说读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1.跟着老师轻声朗读,读出节奏。
自由畅谈自己理解的字词意思,结合课文插图交流自己感知的形象。
2.(1)听读,闭上眼睛想象画面。
(2)交流想象的画面,并读出情感。
喝醉:诗人喜欢喝酒,此时已是醉了。
陶醉:诗人看到西湖雨景,被陶醉了。
4.结合诗人的背景资料,说说从本首诗中读到了什么。
(诗人愉快的心情。)
1.关注学生的朗读节奏是否正确,读出韵律。可以有不同的节奏,不能生硬地统一,合理即可。
2.古诗的学习离不开朗读、想象。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想象,并组织多种形式朗读并进行指导。
诗人苏轼在六月二十七日这天,在望湖楼喝醉了以后写下了这首诗。
注意指导学生读好诗题的停顿,有助于理解诗题的意思。
二、品读悟情(用时:20分钟)
1.读准、读通诗句。
(1)教师示范朗读,引导学生跟读。
(2)指名读,相机正音。
2.再读,想象入境。
(1)听读并想象画面。
(2)引导学生交流想象到的画面,并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4.教师引导学生交流初读情况。
泊:停船靠岸。
渚:水中间的小块陆地。
5.指导朗读,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强调本课要求掌握的3个生字的读音。
1.用一句话介绍自己了解到的两位作者以及写作背景。
2.自由读《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读正确,读流利。
3.尝试说说这两首诗词的意思。
4.独立解决一些字词。
1.进行接上下句的词句练习,教师要选择写景的句子。

古诗词三首统编版六年级小学(上)语文导学PPT教案

古诗词三首统编版六年级小学(上)语文导学PPT教案
古诗词三首统编版六年级小学(上) 语文导学PPT教案
年 级:小学六年级 学 科:语文(统编版)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图片来自于网络
添加标题
学习目标
1.有感情朗读并背诵《宿建德江》《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2.理解诗意,能想象诗句所描写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情感。
《丑奴儿近》
作者
【宋】辛弃疾
创作背景
公元1181年-1192年期间创作。这段时间,辛弃疾
因被罢官,在江西上饶地区的带湖闲居。
景物
明月、鹊……
心情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丑奴儿近》
作者
【宋】辛弃疾
创作背景
公元1181年-1192年期间创作。这段时间,辛弃疾
因被罢官,在江西上饶地区的带湖闲居。
景物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 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 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 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 转溪桥忽见。
图片来自于网络
作者写了哪些景物?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 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 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 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 转溪桥忽见。
千峰云起,骤雨一霎儿价。更远树斜阳,风景 怎生图画?青旗卖酒,山那畔别有人家。只消山水 光中,无事过这一夏。
午醉醒时,松窗竹户,万千潇洒。野鸟飞来, 又是一般闲暇。却怪白鸥,觑着人欲下未下。旧盟 都在,新来莫是,别有说话?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
《丑奴儿近》
作者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导学案《古诗三首》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导学案《古诗三首》教案
(三)细细品读,感悟诗境
1.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朗读课文,想一想,这首诗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讨论交流:诗歌的前两句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来自天边,奔腾千里的壮丽图景,表现了黄河的雄伟壮丽。
2.赏析“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想象一下牛郎织女的家是什么样子。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讨论交流:这首绝句用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以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奔波。直上银河,同去牛郎织家,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是一种朴实无华直白的美。
九曲(qū):形容黄河形容黄河水转变很多。九,在古代表示多数。 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 天涯:天边。
银河:古人以为黄河和银河相通。
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他和织女因触怒天帝,被分隔在银河两岸,每年只许他们在农历七月初七相会一次。
3.全班交流诗句的意思。 明确全诗意思:
弯弯曲曲的黄河河流漫长,夹带着大量的黄沙,黄河波涛汹涌,奔腾澎湃,来自天边。现在我要迎着风浪直上银河,走到牛郎、织女的家门口。
2.指导观察。
3.教师示范,相机指导。重点指导“簸”。
4.积累。
1.读一读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
2.观察生字在书写时需要注意的地方,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字写得正确、美观。
3.观察教师的范写,注意“簸”和“涯”的笔顺。
4.积累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正确、工整地抄写在积累本上。
教师示范书写时,要引导学生认真观看教师执笔姿势、运笔的动作,感受汉字的结构美。
2.了解《江南春》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
课前准备
1.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古诗三首》导学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语文《古诗三首》导学案

18《古诗三首》导学案课题古诗三首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会写“涯、莺”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默写《江南春》。

3.抓住关键词句,理解诗歌内容。

4.诵读古诗,学习诗中对偶、拟人的修辞方法。

教学重难点1.抓住关键词句,说说《浪淘沙》是怎样写出黄河的雄伟气势的。

2.了解《江南春》作者抓住了哪些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

课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师)2.预习字词,朗读课文,搜集有关描写春天的古诗。

(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教学提示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用时:5分钟)1.板书课题。

2.欣赏黄河视频,激发学习兴趣。

3.认识作者。

1.齐读课题。

2.根据画面,说说自己的感受,表达对黄河的赞美之情。

3.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作者的资料。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如果有质疑,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

1.指导学生自读课文,自学生字。

2.检测生字掌握情况。

(1)同桌互相考一考。

(2)拆卡片游戏检查生字。

(3)认识多音字“簸”。

(4)读词语。

颠簸簸箕簸箩簸谷簸动1.自由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圈出生字,借助拼音读一读生字,口头给生字组词。

2.(1)同桌互相考一考生字,注意倾听。

(2)读一读卡片上的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3)注意字音:“浪淘风1.教师根据学生的认读情况相机进行指导多音字的读音:“九曲”中的“曲”读阴平,“簸”在“浪淘风簸”中读上声。

2.易错读音:“畦”读qí。

3.引导学生读好停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用时:12分钟) 3.指名读文,检查课文朗读情况,读准古诗的节奏。

簸”中“簸”的读音为bǒ;“南朝”中“朝”的读音为cháo。

(4)多种方式认读词语3.读古诗,注意读准字音,注意断句。

顿: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3分钟) 1.介绍作者:刘禹锡。

2.结合注释,理解古诗。

3.你能从哪些词体会到黄河雄伟壮观?4.朗读第三、四句,想象一下牛郎织女家是什么样子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上)师生共用导学稿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认识“焚”,会写“锤、凿、焚”3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千锤万凿、焚烧、粉身碎骨、千凿万击”等词语
2.引导学生了解诗的内容,在了解整首诗的基础上理解诗的重点句,体会诗句表达怎样的情感。

3.指导学生朗读、背诵、默写这三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诗的内容,在了解整首诗的基础上理解诗的重点句,体会诗句表达的情感。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预习课)
教学过程:
一、初读古诗,读准字音,画出并识记生字词。

在读准基础上通过出声朗读,体会古诗的韵律节奏感,达到上口、入耳。

二、再读古诗,解诗意。

通过看注释提示、插图、查阅字(词)典、联系上下文和生活积累等方法把握古诗大意,逐句理解诗意。

三、细读古诗,悟诗情。

1、前两首诗分别描绘的是石灰、竹子,说一说,石灰、竹子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夏日绝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诗人仅仅是在赞美竹子、石灰吗?体会“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

四、品读感悟,感情升华
反复细读,读出诗的感情。

五、写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六、字词检测。

1、看拼音、写字词。

Fen shao qing bai jian jing qian chui wan zao
( ) ( ) ()()
Ren jie gui xiong deng xian fen shen sui gu
( ) ( ) ( ) ( )
2写出下面诗句的意思,及表达的情感
1、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意思:
表达情感:
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而东西南北风。

意思:
表达情感:
3、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意思:
表达情感:
第二课时(展示课)
一、字词展示,各组长把本组错题上共性问题写到黑板上。

教师重点讲解。

二、课文内容展示。

1、先小组交流,组内达成共识。

组长安排好发言人。

2、全班交流。

3、指导朗读及背诵。

三、释疑问难。

先在小组内交流自己不懂的问题,然后全班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