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学习共同体 提升教学有效性
合作学习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
合作学习提升课堂教学有效性——2A M2U1 I can swim教后感谈起合作学习,大伙儿并非陌生,眼下几乎是所有的课堂,尤其是公布教学,都能够看到合作学习。
的确,合作学习让教师从讲台上走下来,拉近了师生的距离,但略加注意,咱们会发觉,许多合作学习往往成了表面上的组合学习。
如何科学有效地利用合作学习策略,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是我所试探的问题。
一.合作学习的概念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一起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合作性学习。
二.合作学习的必要性合作这一学习方式的引入,使课堂教学变得加倍有活力和生机。
小组合作学习的益处在于让全部学生都有开动脑筋锻炼思维的机遇。
学生彼此启发、彼此帮忙、一起解决问题的群体协作精神能培育学生之间团结、和谐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
小组合作学习培育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而且培育了学生试探问题全面的好适应。
低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以口语教学为主,通过交际的方式能够帮忙学生达到语言习得的目的。
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通过小组活动、全班活动、师生活动、结对活动等形式,采取对话、故事、游戏、角色扮演等形式,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将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目标落到实处。
三.合作学习与课堂实践合作学习作为一种组织形式,只有与实际的教学成效结合起来才能评判是不是必要。
本堂课中我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开展活动中尽力做到四个有利于:有利于增强学生间学习进程、学习行为和学习成效的信息反馈;有利于增强学生合作意识,又为每一个学生发表意见提供机遇,使学生养成独立试探、勇于抒发己见的心理品质;有利于学生高效学习,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有利于创设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机制。
A.Pre-task时期我通过一个“开火车”的游戏,让学生在小组内展开:What can you do? Ic an…的问答,不仅帮忙学生温习了旧知,也为后续性学习作了铺垫。
接着我要求学生将自己介绍给好朋友,不仅提供给了学生开口语用的机遇,同时也为他们制造了相互交流学习的机遇,学生参与度很高。
教师学习共同体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教师学习共同体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摘要】本文主要研究教师学习共同体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在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然后在详细讨论了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构建方式、实践案例分析以及实证研究。
最后在结论部分强调了教师学习共同体的重要性,提出了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启示,同时指明了未来研究方向。
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一种有益于教师专业成长的教学团体,通过共同学习和协作,促进教师间的专业发展和提升教学质量。
本文的研究结果对教育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也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方向。
【关键词】教师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发展、教师教育、教师培训、教育专业、专业成长、知识共享、教学实践、教学改进、教学质量、教师团队、教学经验、教学资源。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以及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师学习共同体逐渐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一种重要途径。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们可以通过共同学习、协作研究和反思实践,提升专业水平,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目前对于教师学习共同体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尤其是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
本研究旨在探讨教师学习共同体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机制,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研究将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深入探讨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方式及其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实际效果,为未来的教师专业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1.2 研究意义教师学习共同体对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学习共同体可以提供一个共同的学习平台,让教师们可以分享经验、交流观点,共同成长。
通过共同体学习,教师们可以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养。
教师学习共同体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
教师从共同体中获取更多的教学资源和信息,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们也可以从教师学习共同体中受益,获得更好的教学指导和帮助。
教师学习共同体还可以推动教师们不断反思、探索、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和实践方式。
“共同学习”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共同学习”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摘要: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一直是“绝对权威”与“绝对服从”的关系。
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必须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师生、生生之间必须建立新型的学习关系。
只有这样,教师和学生才能获得共同的成长。
而“共同学习”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与实施,对于实现师生之间共同发展目标大有助益。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共同学习”真正做到了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
关键词:共同学习;课堂教学;高效;教学实践《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
因此,教师和学生要共同树立学生为主体的意识,以学生为本,关注每—名学生的发展,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努力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较好地发展自己的潜能。
这就要求教师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构建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新型学习方式建立的教学模式,教师不只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激励者,更应该是一个不断探究的学习者、创新者;既是学生的导师,又是学生的同学。
2018年1月,滦州市教育局小学教研室李青主任主持研究的课题《小学“共同学习”高校课堂教学模式构建研究》被立项为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十三五”规划课题,从而拉开了滦州市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序幕。
“共同学习”是指学习的参与者共同完成学习目标。
“共同学习”的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共同、高效完成学习目标的过程。
“共同学习”提倡的是学习参与者之间要建立起“伙伴关系”。
具体包含五层意思:教师和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伙伴;学生和学生是共同成长的伙伴;教师和教师是专业发展的伙伴;领导和教师是成就事业的伙伴;家长和老师是携手教育孩子的伙伴。
以伙伴感召伙伴,以人为本,师生共同发展。
该课题的研究为我市小学课堂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对于促进教师与学生整体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思路。
一、“共同学习”模式,让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共同学习”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包含如下四大环节:1.共提学习目标;2.同研学习疑难;3.共展学习效果;4.同享学习收获。
学习共同体在中小学教育中的构建
学习共同体在中小学教育中的构建在当前教育改革潮流的引领下,学习共同体的概念逐渐成为中小学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
学习共同体不仅是教育理论的创新,也是教育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核心在于通过建立一个互帮互助、共同成长的学习环境,促使师生、家长以及社区等多方形成紧密的联系,从而提升教育质量与学生的综合素养。
学习共同体的构建首先始于对教育环境的重新审视。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学生作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师则是知识的传递者。
这种单向的教学模式往往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减弱,知识的掌握也较为肤浅。
学习共同体强调的是知识与经验的共享,倡导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通过多元化的交流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在这一模式下,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多是学习的指导者与促进者,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潜力与兴趣。
课程的设计是学习共同体构建的重要步骤。
中小学教育阶段的课程设置应当灵活多样,既要满足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又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与兴趣点。
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尤为适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通过项目研究、实践活动等方式,将课堂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理解和掌握知识。
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之间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角色分工等形式,培养团队协作能力与问题解决能力,而教师则可以通过观察与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促进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在学习共同体中,家长的参与同样至关重要。
教育是一项需要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努力的事业。
通过组织家长会、开放日、亲子活动等多种形式,使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不仅能够增强家长对学校活动的理解与支持,还能让家长更深入地了解孩子的学习与成长。
家长与教师的密切沟通,可以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的成长创造更为良好的环境。
与此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家校互动平台,使得家长能够及时获取孩子在校学习的动态,增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
除了家庭的参与,社区的力量也不可忽视。
学校应积极拓展与社区的合作,通过共同教育项目、社区服务活动等形式,让学生走出校园,融入社会。
构建学习共同体,再造教师学习文化
构建学习共同体,再造教师学习文化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育者们开始越来越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习文化的建设。
构建学习共同体,并且再造教师学习文化,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议题。
通过诸多举措,包括建立学习型组织、激发教师学习热情、建立协同合作机制、优化学习资源配置等,来激发教师的潜能,提升教育水平和素质。
一、构建学习共同体学习共同体是指一组成员在共同关心的问题上进行合作,并结合各自的实践经验,持续学习和改进的社会关系。
构建学习共同体,有助于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要构建学习共同体,首先需要搭建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让教师们能够开放心态,融入协作学习的氛围中。
需要建立明确的学习目标,明确任务和责任,让成员在共同的目标下团结协作。
在共同体中要建立有效的学习机制,包括学习资源的共享,学习成果的反馈和总结,以及制定学习路线,确保学习效果。
构建学习共同体,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学校领导要提供有力的支持,制定相关政策,给予教师相应的学习时间和空间,建立学习共同体的制度保障。
可以通过团队建设和团队活动来提升学习共同体的凝聚力,增进成员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还可以通过举办讲座、交流会、研讨会等形式,为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让他们能够自由学习,自主成长。
二、再造教师学习文化教师学习文化是指学校组织的学习活动、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以及教师的学习态度、学习行为和学习方式等。
再造教师学习文化,可以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提高其专业水平。
要重视教师的知识更新和专业发展,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学习,倡导终身学习。
要构建多元化的学习形式,不仅仅是传统的培训和进修,还可以采用在线学习、微课堂、自主学习等多种形式,满足不同教师的学习需求。
要优化学习资源配置,给予教师充足的学习资源支持,包括时间、空间、经费等,确保他们能够顺利实现学习目标。
再造教师学习文化,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实现。
学校领导要提倡并营造学习型组织的文化氛围,引导教师主动参与学习,鼓励他们不断完善自己的专业知识。
教师的学习共同体建设与反思
教师的学习共同体建设与反思教师的学习共同体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其核心在于通过建立教师之间的合作和共学机制,推动教师专业成长,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学习共同体的建设不仅关乎教师的个人成长,更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效果与学校的整体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通过分享经验、互助学习、共同反思,形成了一个包容、支持的专业成长环境。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首先需要明确共同体的目标与价值观。
教师们应当围绕教育教学中面临的问题,例如课堂管理、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等,形成共同的愿景和使命。
在明确目标的基础上,教师社区的成员能够清晰地了解彼此的期望与需求,从而更有效地展开合作与交流。
同时,共同体内的教师需持有开放的心态,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教学反思,这有助于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在学习共同体的实际操作中,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们可以定期举办会议,讨论教学中的困惑与心得,分享成功的教学实例。
有效的沟通不仅能增进教师之间的理解,还能促进思想的碰撞,激发新的教育理念与实践。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们应保持倾听的态度,尊重每位成员的发言,让所有人都能在共同体中找到归属感。
除了定期的交流会议,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也能够为学习共同体的建设提供便利。
在线学习平台、社交媒体等工具可以帮助教师们跨越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进行知识的分享与学习。
例如,教师们可以通过网络研讨会或者线上论坛,讨论特定的教学话题,或分享使用某种教学工具的经验。
这种灵活多样的交流方式,使得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不再受限于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极大地拓宽了学习的深度与广度。
在学习共同体的运作过程中,反思是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反思不仅是教师自我成长的基础,也是共享学习经验、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每位教师在教学实践后都应主动进行反思,思考自己的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的反馈是否积极、教学方法是否得当等。
在共同体中,教师可以互相观摩、互相学习,通过集体反思,找出教学中的不足,明确改进的方向。
教学中的学习共同体构建
学习共同体是指学习者之间建立起来的一种共同目标、共同利益和共同承诺的群体,它强调学习者之间相互合作、相互支持,共同构建一个积极、合作的学习环境。
在教学中,构建学习共同体不仅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还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下面将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来探讨如何在教学中构建学习共同体。
首先,教师在构建学习共同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该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共同体中来。
教师首先要营造一个开放、包容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分享观点,并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声音。
同时,教师还应该在课堂中设计一些小组活动和合作项目,让学生有机会相互交流、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工具,搭建一个学习共同体的在线平台,让学生在课堂之外也能进行学习交流,拓展学习空间,增强学习者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其次,学生在构建学习共同体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学生应该树立一种“我是学习共同体的一份子”的意识,主动参与到学习共同体中来。
在课堂中,学生要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勇于提出问题,与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探讨问题的解决方案。
在小组活动和合作项目中,学生要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团队成员,发挥自己的特长,共同完成任务。
此外,学生还可以通过参加学术讨论会、学习小组等方式,拓展学习共同体的范围,与更多的学习者进行交流、互动,共同提高学习效果。
总之,构建学习共同体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有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效果,培养学习者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共同构建一个积极、合作的学习环境,才能真正实现学习共同体的目标,让每一个学习者都能在这个共同体中得到成长和提高。
学习共同体在教师成长中的角色
学习共同体在教师成长中的角色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与实践方式,近年来在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与传统的个人学习和独立成长模式不同,学习共同体强调教师之间的协作与互动,通过共同分享经验、资源和支持,促进每位教师的成长。
以下将对学习共同体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进行深入探讨。
从基础上讲,学习共同体是由一群有共同目标和兴趣的教育工作者组成的群体,他们在教育活动中相互学习、相互支持,形成一种知识共享和职业发展的文化。
这种模式为教师提供了一个安全、支持的环境,鼓励他们开放与他人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与同伴的互动,教师不仅可以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还能够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实践。
在教师成长的过程中,学习共同体提供了多维度的支持。
一方面,教师可以通过共同体中的资源共享获得最新的教育研究成果和教学策略。
无论是通过集体讨论、工作坊还是在线平台,教师们能够及时获取与自己学科相关的重要信息,从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
研究显示,参与学习共同体的教师在知识更新和教学能力提升方面表现出更明显的进步,这正是因为他们能够快速吸收和应用他人的成功经验。
另一方面,学习共同体的存在也为教师提供了反思与反馈的机会。
在一个开放的讨论氛围中,教师们可以自由地分享自己的教学实践,互相观察和评价。
这种反馈不仅限于同伴之间的建议和鼓励,更有助于教师对于自身教学方式的反思,从而发现不足之处并进行改进。
反思性实践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学习共同体则为这种反思提供了必要的环境和支持。
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学习共同体能够促进教师之间的情感支持,这对于教师的职业倦怠和心理压力的缓解至关重要。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学生行为问题、课程压力和家长期望等,这些可能导致职业倦怠感的加重。
然而,在学习共同体中,教师之间的相互理解与支持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些挑战。
通过分享自己的感受和经验,教师可以减少孤独感,增强归属感,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
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引言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指一群教师共同学习和成长的群体,他们在一起分享经验、交流想法,并为改进教学质量而努力。
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有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学质量,实现学校教育目标。
本文将就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进行探讨。
一、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概念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指一群教师在一个共同的目标或者利益下,通过互相交流、合作和反思,实现教学能力的提高和专业成长的过程。
在教师学习共同体中,成员之间相互支持,相互学习,共同实现个人和集体的发展。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包括教师的参与、学校的支持、以及一系列的机制和制度的保障。
在教师学习共同体中,教师可以通过观摩、合作、分享等形式相互学习,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和实践,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1.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2. 提高教学质量3. 促进团队合作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有助于促进团队合作。
教师在共同体中可以共同讨论问题,相互倾听,共同解决教学中的困难和挑战。
通过合作,教师们可以形成紧密的团队关系,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4. 促进学校的发展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有利于促进学校的发展。
共同体中的教师在学习和成长的过程中,可以使学校形成更加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促进学校的持续发展。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存在,可以提高学校的整体教学水平,为学校的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1. 建立专业学习的平台学校可以建立专门的学习平台,为教师提供分享教学资源、交流教学经验的机会。
这样的平台可以是线上的,也可以是线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教师们进行专业学习和经验交流。
2. 开展观摩和合作学校可以鼓励教师们进行课堂观摩和合作教学,互相学习、互相借鉴。
通过观摩别人的教学,教师可以发现自己的不足,通过合作,可以借鉴别人的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3. 创设专业发展的氛围学校可以创设积极向上的教学氛围,鼓励教师们进行专业发展。
这种氛围的创设需要学校领导的支持和学校制度的保障。
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下,教师才会有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
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引言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指一群教师基于共同目标和信念,通过协作和交流,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实现共同成长和发展的学习社群。
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对于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推动学校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何为教师学习共同体、教师学习共同体的重要性、教师学习共同体构建的途径等方面展开讨论。
教师学习共同体是指一群教师在共同的目标和理念指引下,通过交流合作实现自身的共同成长和发展。
教师学习共同体是一个具有一定规模的组织,其成员之间可以像共同体一样分享资源,分享经验,共同成长。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需要形成一种信任和尊重的关系,促使成员之间乐于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资源,也乐于接受他人的帮助和支持。
1.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可以使教师之间建立起贴近实际、丰富多彩的学习氛围,促使教师通过交流合作,共同解决教学中的难题,分享成功经验,提高教学水平。
教师之间形成有效的学习共同体,可以促使他们互相学习,互相借鉴,互相激励,从而有效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2. 促进学校发展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可以促使学校形成一个成员之间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促进的学习氛围,从而推动学校整体改进,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师学习共同体可以促使学校形成一种积极的文化氛围,使得学校的整体发展更加有效。
3. 增强教师的专业认同感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往往会面临一些难题和压力,而教师学习共同体可以为教师提供一个共同认同感的空间,让他们在共同价值观和信念的指引下,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路径,增强教师的专业认同感,提高工作积极性和成就感。
1. 建立共同目标和价值观要构建教师学习共同体,首先需要明确共同的目标和价值观,通过明确教育教学的核心理念和目标,使得教师们在追求个人发展的也能够共同追求学校整体的发展与进步。
2. 激发共同体精神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和研讨,激发教师间的共同体精神,让他们认识到共同体的力量,学会借助共同体的力量自我成长。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_理念、原则与策略
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_理念、原则与策略引言: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是一种新兴的教育发展模式,旨在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增强教师的发展能力,并促进学校的学习型组织建设。
本文将从理念、原则与策略三个方面,探讨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构建与实施。
一、理念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是建立在合作、分享和互助的理念之上的。
它强调教师不再孤立地进行个体教学实践,而是通过与同伴的合作,共同探讨教学问题、分享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能力。
这种共同体的思想能够有效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提高学校整体的教育质量。
二、原则1. 平等原则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合作应该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
每个教师都应被尊重、被重视,他们的经验和见解都应受到认可。
没有教师能比另一位更好或更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业领域和特长。
因此,在共同体中,应该鼓励彼此平等、尊重地交流,分享不同的观点和经验。
2. 支持原则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的核心就是为教师提供支持和帮助。
学校管理者和学科组长应该积极促进共同体的建立,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包括时间、资源和培训等。
同时,学校还应制定明确的政策,鼓励教师参与共同体建设,让教师感受到学校对他们的重视和关怀。
3. 自主原则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应该尊重教师的自主性和个体需求。
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和专业目标,共同体应该为教师提供多元化的学习机会和选择,让教师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学习和发展。
同时,教师也应主动参与共同体的建设和管理,共同制定共同体的学习目标和规则。
三、策略1. 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应该有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学校可以与教师一起制定共同体的学习目标,明确每个教师在共同体中的角色和任务。
同时,还需要制定明确的时间表和计划,确保共同体的学习活动能够有序进行。
2. 建立有效的交流渠道和平台教师专业学习共同体建设需要建立有效的交流渠道和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和互助。
可以通过定期的集体教研活动、学科组会议、在线社群等方式,让教师有机会交流教学经验、分享资源和解决问题。
学习共同体五大“共享”,提升教研活动有效性——以“百变魔尺”教研活动为例
077教学科研JiaoXueKeYan教师·TEACHER2018年7月Jul.2018“你对民歌还是这种印象么?”数值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喜欢的学生从14人上升至32人,占74%;一般6人,占13%;不喜欢9人,占19%。
这说明学生对民族音乐的不理解,是有原因的。
民族音乐本身就是根植于民族自身的音乐,一个不了解这个民族文化的人是很难体会到的。
教师需要用各种形式让学生理解这个作品创作的人文环境和作品的形成环境。
这样做了,学生才能从骨子里去理解和喜欢民族音乐。
三、感受音乐的温度就是要感受音乐中的力量音乐文化可以体现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独有的思维方式,它是民族的基石。
一个国家受文化的影响越深,就会越肯定自己的根源[5]。
2017年9月我有幸参加了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举办的苏少版《音乐》教科书“歌唱教学”专题培训会。
在这次会议上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第二附属小学黄美华老师执教了一堂《编花篮》的歌唱教学课。
在这节课的导入部分,黄老师巧妙地用河南方言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在一首欢乐、明快的流行歌曲《河南人,中!》的引导中,学生们马上学会了河南方言里表示肯定的“中”(第三声)。
当时学生学完以后的第一反应就是“好玩”。
在场的老师也被学生们的奶声奶气说出的“中”逗笑了。
学生和听课老师马上被抓住了眼球,很好奇下面还会如何学习河南的民歌。
在学习歌曲《编花篮》的过程中,黄老师用河南戏曲中的“提颈”动作让学生们克服歌曲难点,同时让学生们了解了河南戏曲文化中的“豫剧”动作。
两句歌词“编,编,编花篮,编个花篮上南山”的处理上,黄老师用了最简单的四声标注来教学生:编(第二声)编(第二声)编(第二声)花(第二声)篮(第四声),编(第二声)个(第四声)花(第二声)篮(第四声)上(第四声)南(第二声)山(第二声)。
学生在手舞足蹈中马上就学会了这两句河南的歌词,并学得不亦乐乎。
在场的听课老师也都学会了,同时都有这种感受:“河南的方言这么好听啊。
学习共同体在提高教育质量中的意义
学习共同体在提高教育质量中的意义在当今全球化和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教育质量的提升已成为各国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
在这一过程中,学习共同体的概念逐渐受到重视。
学习共同体不仅是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和理念,它在教育质量的提升方面具有深远的意义。
学习共同体强调个体之间的互动、合作与共享,推动了教育的多元化和灵活性,改善了学习者的学习体验,提高了教育成果。
学习共同体的核心在于“共同体”这个概念,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不同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模式,学习共同体提倡多方参与和合作学习。
在学习共同体中,学生、教师、家长及社区成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创造一个互相支持和协作的学习环境。
这种模式有助于打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界限,促进知识和资源的共享,形成一个充满活力的学习生态系统。
通过学习共同体,学生能够在真实的社会情境中学习和实践,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研究表明,学习者在互动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不仅深刻而持久,而且能够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样一个环境中,学生不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变成了积极的参与者和贡献者。
通过与同伴的合作,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复杂的概念,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考能力。
教师在学习共同体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学习的引导者和支持者。
他们通过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为学生创造丰富的学习经验,及时给予反馈,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学习需求和目标。
在这种互动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平等与合作,教师的角色转变能够提升教育的有效性。
家长在学习共同体中的参与也至关重要。
通过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家长不仅能够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还能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研究发现,家长的支持与参与能够显著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社会适应能力。
当家校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时,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和态度会得到积极的提升。
当学习共同体与社区密切结合时,教育的质量进一步提高。
社区成员的参与不仅能够为学习共同体提供丰富的资源和信息,还能够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与见习机会。
浅谈构建“学习共同体”在体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根据 每年 国家 体质测 试上 报数 据 分析 ,学 生 的身 体 素质 各 项指 标 呈下 降趋势 ,而 且 时 不 时 的 会 有 学 生 ,体 育 运 动 过 程 中发 生 晕 厥 、猝死 的消 息 。据 了解 各学 校安 排体 育 课很 少 ,且 在 体育 课 上学 生 们 的积极性 也不 高 ,一 味 的听从 老 师 的 口令 ,学 生 被 动 的进 行体 育 练 习 ,缺乏 主动 锻炼 运 动 意 识 ;而 且 各 类 学 校 体 育 教 师 比较 缺 乏 ,老 师的授 课项 目比较单一 ,授 课 方式 缺 乏新 意 与创 新 ,很 难 吸 引学生 ,从 而课堂 上放 羊 的现象 严 重 ;另外 ,学 校 体育 设 施 少 ,很 难 满足 学生 的锻炼 需 求 ,甚 至 很 多学 校 除 了 上 课 时 间外 ,有 些 场 地 、场 馆不进 行开 放 ,导致经 常进 行 体育 锻 炼 的学 生 太少 ,学 生 没 有 养成 体育 锻炼 的习惯 。为 此 ,我 们 可 以通过 在 体育 教 学 中组 建 学 习共 同体来 改善体 育课 的教 学效 果 ,加 强师 生 、同 学 间 的沟通 与 交 流 ,提 高学 生整体 的身 体素 质 。
关键词 :体 育教 学 ;学习共 同体 ;团结 协作 中图分 类号 :G 8 0 7 文 献标 志码 :A 1 学 习共 同体 的概念 文 章编 号 :1 6 7 1 — 1 6 0 2( 2 0 1 6 )2 0— 0 1 6 0 — 0 1
( 1 )体 育学 习共 同体 的构建有 利于 加 深师 生 、同学 间 的沟 通 与
创建学习共同体
创建学习共同体,促进“高效课堂”贾钢“高效课堂”是以小组合作学习,师生共同建立学习共同体为基础的学习方式,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高效”。
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之一,“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更是把小组合作学习作为其核心内容,以此实现师生教学、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
1、师生创建学习共同体,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条件。
“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是以问题为主线,以评价为手段,以任务驱动为途径而开展的一系列有效教学活动。
完成这一系列教学活动的前提是师生必须共同创建一个学习共同体。
2、明确目标和责任,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的关键。
以小组为单位,师生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实现的主要学习方式。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目标和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所以,合作学习也是一种目标导向活动,只有明确学习目标和责任分工,才能使合作有顺序、高效率。
合作学习小组建设中,小组成员应有明确的责任分工,要求每个学生都必须承担一定的学习任务,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明白各自承担的角色。
3、加强指导与调控,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高效率的保证。
4、培养合作技能,呈现互助性“高效课堂”。
当学生个体有了明确的学习任务时,才能促进个体的学习。
教学尤其突出了“合作学习,共同探究、自我展示”这个以任务驱动为核心的学习过程,使学习任务聚焦在学生身上。
合作学习小组建设就是以任务驱动的各个环节为线索,对合作学习的方法与过程进行探索,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获得感知,增长技能,体验合作学习的愉悦,充分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5、展示合作成果,呈现体验式“高效课堂”。
“先学后导,问题评价”教学模式是一种学生高度参与的体验式课堂。
展示合作学习成果,是其重要的环节。
学生背景不同,基础有差异,对事物、问题的看法有不同之处。
在小组合作时,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暴露个人想法,组员之间可以分享彼此的观点和学习收获。
传统教育中的教师学习共同体
传统教育中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在传统教育的范畴内,教师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改革理念,致力于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教学质量。
教师学习共同体(Teacher Learning Community, TLC)是指一群教师基于共同的教育目标和价值观,通过协作、分享资源、交流经验和反思实践,促进彼此的学习和专业成长。
通过对这一概念的深入探讨,可以发现其对提高教育质量、改善学生学习成效以及增强教师职业满意度具有重要意义。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在教育改革的语境中,呼唤教师之间的合作与支持,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教育需求。
伴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单纯依靠个体教师的努力已经无法满足教育改革的需求,强调团队协作、共同进步的学习共同体模式逐渐成为教师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在传统教育中,教师往往独立备课和授课,缺乏系统的相互学习机制。
这种单打独斗的教学模式不仅导致教师之间的信息孤岛,还会影响课堂教学的创新与改进。
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有助于打破这种孤立状态,通过集体智慧的碰撞,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专业支持。
教师们在共同体内可以分享教学策略、学习新颖的教育技术,并获得同行的反馈和建议,这样的互动能够有效提升教育工作的质量。
在实践中,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包括定期的教研活动、研讨会、观摩教学、工作坊等。
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帮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还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
在共同体中,教师们通过观察彼此的课堂教学,进行反馈和讨论,能够及时识别教学中的问题,并寻找解决方案。
这种互动不仅促进了教师专业知识的更新,更重要的是增强了教师的自信心和归属感。
建立有效的教师学习共同体,需要一定的条件和支持机制。
领导层的支持至关重要,学校管理者应当鼓励教师参与协作,并为此提供必要的时间和资源保障。
此外,明确的共同目标也是教师学习共同体成功的关键。
每个参与者都应当对共同体的目标有清晰的理解,以确保集体努力朝着相同的方向前进。
有关课堂教学中“学习共同体”的文献综述
有关课堂教学中“学习共同体”的文献综述课堂教学中的“学习共同体”是指学生、教师和教学资源之间的互动与共享,通过构建共同体,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学习。
学习共同体不仅仅是一个概念,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和方法,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以及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学习共同体的概念、特征、构建方法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深入探讨学习共同体对于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一、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学习共同体是由社会学家卢曼提出的概念,指的是一个由成员之间通过共享知识、经验和资源构建起来的学习社区。
在学习共同体中,成员之间相互依赖和互动,共同促进学习的发展和进步。
学习共同体的核心理念是学习者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社会中的一部分,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实现共同学习和共同进步。
学习共同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 共享资源: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可以共享各种学习资源,包括知识、经验、教学材料等,通过共享资源,学习者可以得到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帮助,促进学习的发展和进步。
2. 社会互动:学习共同体的成员之间可以进行积极的社会交往和合作,通过讨论、合作、分享等方式进行学习,促进学习者之间的情感交流和认知共建。
3. 共同目标: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共同追求着学习的目标,通过共同努力和合作实现个体和集体的发展,形成共同的学习氛围和文化。
4. 反思和改进:学习共同体的成员可以通过反思和改进来促进学习的发展和进步,不断优化学习过程,提高学习的效果和质量。
以上特征体现了学习共同体的本质和核心理念,即通过共享资源和社会互动,实现共同目标并不断反思和改进,促进学习的发展和进步。
构建学习共同体需要遵循一定的方法和策略,在课堂教学中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进行:1. 创设情境:教师可以通过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和场景,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和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3. 鼓励分享: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分享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想法,激发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促进共同学习和进步。
构建学习共同体,再造教师学习文化
构建学习共同体,再造教师学习文化教育的本质是学习,学习的核心是教师。
教师的学习文化不仅是个人成长的需要,更是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关键所在。
在当今日新月异的社会背景下,教师的使命和责任更加重大,教师的学习文化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
构建学习共同体,再造教师学习文化,已迫在眉睫,成为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构建学习共同体是指组织成员通过参与、合作和共同学习,共同解决问题、改进教育实践和提高教育质量的一种组织形式。
在教育领域,构建学习共同体有助于整合资源、分享经验、提高学习效果和增强学习动力,更有利于教育实践的创新和改进。
在构建学习共同体的过程中,教师们可以互相启发、共同探讨和合作解决问题,形成团队合作和学习互助的文化氛围,实现教师个体学习与成员群体学习的有机结合。
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和学科资源的生产者,而教育实践是知识与经验的分享和融合。
构建学习共同体不仅有助于教师个体素质的提高,更能促使教育资源的共享、创新和整合,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师队伍的建设。
只有通过共建学习共同体,才能实现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教育质量的改进和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再造教师学习文化的紧迫性再造教师学习文化是指通过改变教育环境和氛围,塑造教师学习的习惯、态度和价值观,使教师个体学习成为一种共同做法,形成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型教育的新文化。
在当今信息时代,再造教师学习文化至关重要,这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个体的学习效果,更有助于促进学校和教育组织整体的发展和进步。
教师是学习的引领者和示范者,而学习文化是一种学习的风气和氛围。
再造教师学习文化不仅需要教师个体的努力和觉悟,更需要学校和组织的支持和帮助。
只有形成尊重学习、鼓励学习和推动学习的组织文化,才能激励教师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实现学习思维和学习习惯的转变,促进教师队伍学习文化的积极转变。
构建学习共同体首先需要营造良好的组织环境和氛围,搭建学习平台和资源共享的机制。
学校作为教师学习共同体的重要载体和平台,需要充分发挥组织和管理的作用,搭建教师学习交流的渠道和机制,促进教师学习资源的整合和分享。
如何运用合作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成效
如何运用合作学习方式提高教学成效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提高教学成效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不懈追求的目标。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创新且有效的教学方式,逐渐受到广泛关注和应用。
那么,如何巧妙地运用合作学习来提升教学质量呢?首先,明确合作学习的目标至关重要。
教师在设计合作学习活动之前,应当清晰地知道通过这次合作学习,学生需要掌握哪些知识、技能或培养什么样的价值观。
例如,在一堂数学课上,如果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某种复杂的解题方法,那么合作学习的任务可以设定为小组共同探讨多种解题思路,并总结出最优解法。
只有目标明确,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才能有的放矢,避免陷入盲目和混乱。
合理分组是合作学习成功的基础。
分组不能随意,而应综合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等因素。
一般来说,每个小组应包含不同层次的学生,这样可以实现优势互补。
比如,将善于思考但表达能力稍弱的学生与思维敏捷、善于表达的学生分到一组,让他们在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同时,还要注意小组的规模,小组人数过多可能导致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人数过少又可能限制思维的多样性,通常以 4 6 人为宜。
为了确保合作学习的顺利进行,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清晰的任务和指导。
任务应当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又不能过于困难,让学生感到无从下手。
例如,在一次语文写作课上,教师可以给出一个主题,如“家乡的变化”,然后要求小组共同讨论写作思路、收集素材、分工撰写不同段落,最后整合成一篇完整的文章。
在布置任务的同时,教师还要向学生说明合作的规则和流程,比如如何分工、如何交流、如何解决分歧等。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好引导和监督的作用。
教师不能置身事外,而是要穿梭于各个小组之间,观察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当发现小组出现交流不畅或者方向偏差时,教师要适时介入,引导他们回到正确的轨道上。
同时,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对于表现出色的小组或个人要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建构学习共同体提升学生素养的有效途径
建构学习共同体提升学生素养的有效途径建构学习共同体是指一个集体学习的社区,其成员可以共同探索、创造和分享知识。
在建构学习共同体中,学生不仅仅是知识的接受者,更是知识的创造者和共享者。
通过参与建构学习共同体,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下面是提升学生素养的有效途径。
创建一个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
教师可以通过积极的言行和激励性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学生在积极的学习氛围中可以更加专注、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
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
学生在建构学习共同体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如图书、网络资料和实践机会,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和探索问题,提高综合素养。
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知识分享。
学生在建构学习共同体中可以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相互支持,通过团队合作和知识分享来解决问题和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合作学习的任务和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第四,提供挑战性的学习任务。
学生在建构学习共同体中可以面对一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通过思考和合作来解决问题。
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提高学生的学术素养和创新思维。
第五,提供有效的反馈和评价。
在建构学习共同体中,教师可以通过及时的反馈和评价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和提供学术支持。
反馈和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激励学生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术素养。
建构学习共同体是一个提升学生素养的有效途径。
通过积极的学习氛围、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合作学习和知识分享、挑战性的学习任务,以及有效的反馈和评价,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自己的学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词汇习得是学生各方面能力培养与形成的基础。
让学生在学习共同体中通过参与、合作、探究等方式进行词汇学习,不仅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还能提高学生获取和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词汇教学;学习共同体;能力培养没有一定量的词汇,则无法用我们所学的句法结构进行有效的交际。
因此,词汇学习是第二语言习得的基础 [1]。
高中生要提升四项基本技能(听、说、读、写)及综合运用能力,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用英语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2],而这一切能力的提升都离不开词汇,学生词汇量的大小对能力提升起着决定性作用。
学生的发展来自于合作,同伴间的积极互动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平等、互帮互助、合作的同伴关系,能最大限度地激活学生的内在机能,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形成独立自主、团结友爱的精神,激发其强烈的认识、创造与社会积极性。
学习共同体是合作学习的一种,通过构建学习共同体来开展词汇教学,能提升学生词汇学习的效率。
一、运用学习共同体前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一)明确学习共同体的概念学习共同体能激发学习者的活动参与意识,增强集体凝聚力,提升个人责任感,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长远发展。
共同体可采取小型的组织形式,由班级中的各个小组合作构成。
(二)增强学习者的共同体意识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讲座等多种渠道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在一个团队中学习,感受到团队对自己的价值与意义。
学习共同体是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各成员拥有共同的目的、期望、知识、志趣与情感,这些共同的精神因素将团体内的成员凝聚在一起,遵守共同的规则,具有一致的价值取向与偏好,满足学习者自尊与归属的需要。
这种归属感与认同感以及从其他成员身上得到的尊重感,有利于增强学习者对共同体活动的参与程度,维持他们持续、努力地参与学习活动。
建立与维持学习共同体的有效途径是沟通。
因为具有共同的赖以相互维系的精神因素,共同体的成员在沟通与交流的情况下会增强凝聚力,学习者与同伴、辅导者能进行交流与合作,共同建构知识,分享知识。
(三)科学构建学习共同体的方法学习共同体的构建要做到科学、有效。
鉴于高中目前普遍采用班级制教学,小型的学习共同体在当前教学实践中颇受欢迎。
教师将学生按照不同的个性心理(性格、需要、动机、信念等)、发展潜力与英语学习能力等分成几大层次,再从每一层次中随机抽取一名学生,构成一个异质学习共同体。
共同体内学生个性、能力、学业各层次都有,合作学习中可互相帮助与学习、取长补短。
教师也可以把处于同一层次的学生组成同质学习共同体。
共同体的学习目标相近,实现赶超的现实性强,激励作用显著。
共同体的组织方式可灵活多样。
两人可完成单词、短语及词汇所在句子背诵、听写检查等任务。
四至六人可参与课堂讨论,会话操练,词汇造句或利用词汇编写文章并互批、交流等。
八人以上可开展词汇记忆、表演等竞赛。
教师也可将学生按照层次分为“基本组”“专家组”等,或根据需要安排临时共同体。
共同体成员的任务要合理,分工要明确。
组长一般英语基础较好,组织能力比较强。
每个组成员的分工采取轮换制,创造机会让性格内向或基础较差的学生展示自己。
(四)引导成员个体优化自身学习过程在新课改的大潮下,教育的首要问题就是培养学生个体学习的自主性。
英语教学活动要赋予学生更多的思考、动手和交流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用英语收集、处理与获取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与反思等能力。
教师要关注学习共同体内的学优生与学困生,引导学习个体养成良好的词汇学习习惯,在相互借鉴、反思中优化自我词汇学习过程。
个体优化自身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与创新思维的过程。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起点,是创造的开始。
只有学生善于发现问题,才有产生创新的冲动。
课堂设计词汇教学活动时,教师要尊重学生,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提问;要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
教师应该是学生的引导者,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
从方法、思维、价值观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
二、学习共同体在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一)借助词典学习教材中的新授词汇在英语学习中,大量词汇的记忆让学生望而生畏,成了提高学生英语水平的瓶颈。
因此,教师在新授教材中的词汇时,可让学生组成小型学习共同体(最好不要超过4人),教师引导共同体内各成员借助词典分工查找关键词的词义、词形变化及重点搭配,然后相互交流,互通有无。
这样不仅减轻了学生词汇学习的压力,也为学生相互借鉴高效的学习方法搭建了平台。
在借助词典学习新授词汇中,学习共同体内各成员对词汇学习的认识应该保持基本一致,避免有人查得细致,有人查得粗略,否则会因双方反差过大而合作难以维持。
教师可先安排一段“试验期”,一个学习共同体内每个成员要查的单词是相同的,查完之后相互比较,然后共同磨合或者重新组合,寻找志同道合的合作者。
在两人合作中,更要防止包办或依赖的情况发生。
因为查词典本身就是一种技能(特别是对词义的选择和辨析的理解),一个学生如果不查词典,这种技能就无法提高。
如在开展《牛津高中英语》(下同)module 1 unit 1 school life单元词汇教学时,教师可选出部分关键词汇要求学生先按词汇数量进行任务划分,明确查找要求。
如查devote时,要找出形容词(devoted)、名词(devotion)及常见搭配,如be devoted to (doing) sth, devote oneself to(doing) sth, the devotion to sb/sth和devote time/energy/attention to doing sth以及必要的例句。
然后学生课前查词典,完成各自的任务。
课堂上,共同体内各成员交流分析各自的词汇。
这样,学生学习词汇的压力减轻了,学习也变得更主动了,改变了教师满堂灌的现象,发挥了合作的作用与优势。
学生在动手中体会,在合作交流中提升了语言交际能力。
(二)整合归纳深化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在中学阶段,学生应该重点学习和掌握最基本的、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
一般来说,教科书收入的词汇多为这类词汇,所以学生应该全面掌握教科书中的词汇。
教材语篇中某个单词出现的频率越高,就说明这个单词越重要、越关键,课文中这些关键词汇的教学是词汇教学的重中之重。
这些关键词汇在不同语境、上下文中意义不一,影响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
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应引导学生关注这些高频、关键词汇,利用整合归纳等教学方法深化课文中的关键词汇。
教师在强化某些关键词汇时,可利用图表归纳、呈现多种例句、设置语境开展词汇运用创作等方式引导学生通过在语境中了解词汇,引导学生整合归纳,整理归类,通过归纳比较,达到巩固和复习词汇的目的。
例如,module 1 unit 1的阅读板块, as一词在文中出现了六次。
为了让学生了解as 的不同用法,清楚as在文中的不同意思,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以学习共同体为单位,找出文中所有含有as的句子,掌握其在句中的意思及语法功能。
此外,引导学生通过查找资料,小结归纳as的常见用法,并提供相应的例句。
这样,学生在共同体的学习中,借助于学习、查找、讨论,不仅自己理清了as的不同意思及用法,通过用自己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更便于其他同学的理解与掌握,从而达到学生共同提高的目的。
(三)多种形式巩固课文中的重点词汇传统的重点词汇复习往往通过学生听写、教师批改来进行,但这样的方式费时费力。
实践表明,通过学习共同体,采用多种形式来巩固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可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巩固的方式除了听写,还可采用单词接龙、问题抢答、对话表演、英语书法比赛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学习共同体的竞争、讨论、合作、游戏等活动中促进每个学生可持续发展。
即使是听写,也可以通过学习共同体内的互批互改,让学生在相互比较中查找差距,发现问题,巩固所学。
听写后可立即把批改的规则与要求告诉学生,让学生在共同体内互批,小结共同体内成员的听写情况,并分析错误原因,从学生层面来调动学生学习词汇的热情。
(四)竞赛游戏扩充课外阅读中的词汇课外阅读中的词汇也是组成学生所掌握词汇量的重要部分,教师不能放任不管,但也不能等同于课内阅读中的生词对待,否则会大大增加学生学习的负担。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学生在课外通过学习共同体内成员间的竞赛游戏,让学生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在竞赛游戏中不知不觉学习了词汇,复习了词汇,巩固了词汇,促进了学生词汇的积累。
笔者常用的竞赛游戏有如下两种。
1.摸彩教师把词汇写在单个的纸条上,并将这些纸条放在纸袋中作为彩票。
游戏中一位组员从纸袋中摸出一张纸,对纸上的单词用英语或肢体语言解释,其他成员猜测纸条上的单词。
如果有人猜中,猜中和摸题的成员各得1分,纸条放在一旁,然后轮到下一位成员摸题;如果没人猜中,摸题者扣一分,纸条还是放回纸袋。
当纸袋中没有纸条时统计分数,得分最多者获胜。
2.下词汇棋词汇棋是由学生喜欢的飞行棋改编而来。
词汇棋主要由棋盘、棋子、骰子和题库组成。
棋盘(见图1)中的def, tf, mc分别表示定义题(definition)、对错题(true or false)、多项选择题(multiple choice)。
针对棋盘中的三种题型,结合某一时段课外阅读中的词汇,教师给每种题型设计一定数量的题目,每个题目写在一张便签上,答案可写在背面,并把这三种题型分别放在对应的纸袋中。
大概的游戏规则类似飞行棋,不同的是棋子每到一处,棋子的主人要根据方格中的题型从对应题库中随机抽取题目并回答。
如果答对了,保住了当前的位置,把题目放回纸袋,然后轮到下一位;如果答错了,将棋子回到起点,看过答案再把题目放回纸袋。
最先到达终点者获胜。
经过教师科学构建学习共同体,借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活动,在共同体内各成员的互帮互助下,学生词汇学习的效率得到极大提高,为学生英语学科能力的全面发展、个性化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