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人民时评合集
2011年7月时事
2011年7月时事一、国内部分:1.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7月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2.7月11日是第二十二个世界人口日,今年世界人口日的主题是“面对70亿人的世界”。
当日,在天津召开的“7·11世界人口日”纪念大会上,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李斌表示,中国占世界人口的比重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2%下降至2010年的19%,人口增长模式发生转变,生育水平显著下降。
老龄化趋势加快、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新时期人口发展的突出矛盾。
3.拉萨至贡嘎机场高速公路通车典礼7月17日下午举行。
拉萨至贡嘎机场高速公路是西藏第一条高速公路,2009年4月28日开工,路线全长37.8公里,工程概算总投资15.9亿元。
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7月19日在北京发布了《第2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4.85亿,较2010年年底增加277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6.2%,较2010年提高1.9个百分点。
5.7月19日古城拉萨彩旗招展,雪域高原万众欢腾。
19日上午,西藏各族各界干部群众2万多人欢聚在布达拉宫广场,热烈庆祝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
6.据公安部有关部门负责人称,厦门特大走私案首要犯罪嫌疑人赖昌星于7月23日被加拿大有关部门遣返回国。
7.7月23日20时27分,北京至福州的D301次列车行驶至温州市双屿路段时,与杭州开往福州的D3115次列车追尾,造成D301次列车4节车厢掉落高架桥。
截至24日凌晨2时30分,“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已造成32人死亡,191人受伤。
8.北京时间7月26日,中国载人深潜5000米级海试现场传来捷报,“蛟龙”号在第二次下潜试验中成功突破5000米水深大关,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057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的历史。
9.北京时间7月27日5时44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第九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标志着中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又迈出坚实一步。
2011年7月-12月时事政治
2011年7月时事政治一、国内部分:1.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7月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2.在7月5日召开的2011中国(重庆)民营经济发展论坛上,我国民营经济总量已占到GDP的50%以上。
3.中央水利工作会议7月8日至9日在北京举行。
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
4.7月11日是第二十二个世界人口日,今年世界人口日的主题是“面对70亿人的世界”。
5.拉萨至贡嘎机场高速公路通车典礼7月17日下午举行,它是西藏第一条高速公路。
6.7月19日,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庆祝大会在拉萨布达拉宫广场举行。
6.厦门特大走私案首要犯罪嫌疑人赖昌星于7月23日被加拿大有关部门遣返回国。
7.7月26日,“蛟龙”号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057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的历史。
8.“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
9.7月27日5时44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第九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
二、国际部分:1.第六十五届联合国大会7月14日南苏丹共和国为联合国第193个会员国。
2.7月16日宣布,东京将申办2020年夏季奥运会,将2020年夏季奥运会定位为“复兴奥运”。
3.7月27日骆家辉将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华裔驻华大使。
2011年8月时事政治一、国内部分:1.8月1日零时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网正式开通。
2.从8月11日至10月15日,在全疆开展“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犯罪”专项行动。
3.卫生部部长陈竺8月18日在“第二届中国卫生论坛”上表示,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实现了全覆盖。
4.“西部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实施15周年暨“西部之光”访问学者培养工作7周年工作研讨会8月27日在乌鲁木齐召开。
5.29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举行首届中非民间论坛,主题是“发展伙伴关系,共促中非友好”。
二、国际部分:1.俄罗斯总统助理德沃尔科维奇8月2日表示,俄罗斯叶卡捷琳堡将申办2020年世博会。
2011年7月份人民日报人民时评汇总
目录2011年07月04日“招生掐架”暴露教育功利化之害 (2)2011年07月05日用透明解开公路收费之“结” (3)2011年07月06日治理者如何面对“失当批评” (4)2011年07月07日对事故瞒报必须“零容忍” (5)2011年07月08日谁来填补高温关怀的“制度真空” (5)2011年07月11日“最美妈妈”激发社会向善力量 (6)2011年07月13日高铁,仅有速度还不够 (7)2011年07月14日土地违法如何不再“此起彼伏” (8)2011年07月15日清除“任期政绩”异化的土壤 (9)2011年07月18日频频垮桥是重要警醒 (10)2011年07月21日用好“4.85亿网民”的宝贵资源 (11)2011年07月25日高速时代尤须系好“安全带” (12)2011年07月26日记取“温州温暖”的力量 (13)2011年07月27日三公经费能否“晒”出公平公正 (14)2011年07月28日“城市的良心”需要制度支撑 (15)2011年07月29日让公布遇难者名单成为制度 (16)2011年07月04日“招生掐架”暴露教育功利化之害考生有自主选择权,高校应凭自身影响力吸引人,而不是用欺骗、攻讦和利诱等手段“绑架”考生高校招生,往往被喻为“大战”。
近日,这场大战再起硝烟。
复旦大学称有人假冒该校老师欺骗考生修改志愿,更有教师在微博上直指“李鬼”来自上海交大。
上海交大则紧急回应,称不存在上述行为。
且不论真相如何、谁是谁非,这样的过招,在某种程度上折射高校招生时争夺优质生源的乱象。
从自主招生的“北约”、“华约”抱团“掐尖”,到去年北大清华公布的新生状元数相互“打架”,高分考生作为“稀缺资源”,屡屡让各个学校费尽心机。
的确,优质生源是决定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但是,考生有自主选择权,高校应凭自身影响力吸引人,而不是用别的什么手段,如果罔顾规则甚至触犯法律,则不仅损及学校声誉,更会给学生留下令人失望的“第一课”。
2011年一周时事政治热点汇总7月25日 7月31日
一周时事政治热点汇总7月25日7月31日一周关键词:温家宝总理在“7·23”事故现场答记者问孤儿补助标准提高“三公”经费“蛟龙”号首次中韩国防战略对话中国旧航母改造《全民消防安全宣传教育纲要》《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烈士褒扬条例》国防教育扼制恶意注册商标安全隐患专项排查整治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制GDP质量排名第九颗“北斗”卫星温家宝总理在“7·23”事故现场答中外记者问7月28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温州察看“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现场,悼念遇难者,看望受伤人员,对伤亡人员家属表示深切慰问,并回答中外媒体记者的提问。
针对事故发生之后,社会和群众对于事故原因和处置工作的质疑,温家宝认为,应当认真听取群众的意见,严肃对待并且给群众一个负责任的交代。
事故发生以后,国务院立即成立了事故调查组,这个组是个独立的组,它包括安监部门,也包括监察部门,还包括检察部门,这个小组将通过现场勘测、技术取样、科学分析、专家论证,得出一个实事求是的,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结论。
并且,依照国家的法律法规,严肃追究直接责任者和领导责任。
事故调查工作已经开始,我们要求事故调查处理的全过程要公开透明,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
针对记者“如何使国际社会重拾对中国高铁的信心”的提问,温家宝指出,温州动车追尾事故提醒,要更加重视高铁建设中的安全问题,要实现速度、质量、效用和安全的统一,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我相信有关部门会认真汲取这起事故的教训,从多方面改进工作,特别是突破关键技术,加强管理,使中国的高铁真正安全起来,才能在世界站得住,有信誉。
”关于有记者“此次事故现场处理是否过于匆忙”的提问,温家宝回应说,我觉得事故处置的最大原则,就是救人,千方百计救人。
还是那句老话,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尽百倍的努力。
铁道部门有关方面是否做到这点,要给群众一个实事求是的回答。
2010年下半年-2011年最新人民时评、新华时评、半月谈时评
第一编新华时评●公开真相会引发恐慌?荒唐!新华网北京7月21日电(记者周芙蓉)近日,“钴60将爆炸”的谣言在河南杞县流传,造成部分群众恐慌,逃离家乡,前往附近县市“避难”。
网上谣言源于一个多月前杞县利民辐照厂发生的卡源故障。
6月7日,该厂在完成辐照辣椒粉作业后,因被辐照的货物倒塌,造成放射源护源架倾斜,致使放射源未能降入源井内,发生了卡源故障。
卡源故障会不会造成辐射和污染、会不会影响群众生命健康,是群众最急切想知道的。
然而故障发生后一个多月内,当地政府始终没有公开发布信息。
直到7月13日,开封市政府才举行了新闻发布会。
而正是在这一个多月里,“钴60将爆炸”的谣言借助互联网在当地传播,部分群众逃离家乡“避难”。
迟到的政府新闻发布会,面对已经四处蔓延的谣言,显得软弱无力。
17日,“杞县发生核泄漏”“杞县核泄漏造成多人死亡”等谣言仍在通过互联网和手机短信流传。
当天下午,一些群众乘坐出租车、三轮车、拖拉机等交通工具从多个方向离开杞县。
为什么事发一个多月,政府不公开发布信息辟谣?开封市环保局有关负责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解释:一方面是因为情况不严重,没有辐射和污染;一方面是为了避免引起恐慌。
对这样的解释,人们恐怕只能报以荒唐可笑的评价。
谣言止于公开真相,这是极其浅显的道理。
杞县利民辐照厂卡源故障是否属于“核泄漏”、是否会造成环境污染、是否危及当地群众生命健康,政府最有条件了解事情真相,最有责任及时、详细地公布事情真相。
只要及时公布真相,群众自然会作出正确反应。
即便真的发生了“核泄漏”事故,及时公布真相也有利于及时疏散群众、保护群众。
反之,掩盖问题、回避矛盾,只能使谣言满天飞,社会秩序混乱。
杞县部分群众选择相信谣言,不是他们不愿意相信当地政府,而是当地政府不相信群众、不尊重群众的知情权。
在中央高度关注民生问题的今天,当地政府的这种行为令人痛心。
●让社保的阳光普照全民“要是‘老保’真的能跟着人走,那以后我们农民工再也不用‘退保’了,希望这一天早点到来!”2009年2月,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和《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向社会各界公开征求意见,一位人民网网友在留言中表达了对这两个文件的美好期待。
人民网人民时评7月份
阶梯电价“探路”仍需继续姜泓冰举凡涉及民生利益、牵动社会利益格局的改革事项,惟有信任百姓、尊重民意,才能获得真心拥护,保证政策的顺利实施。
7月1日,除西藏和新疆外的29个省区市,一齐步入居民用电阶梯电价时代。
从两个月前的“闻调色变”,到5月份全国各省区市“集中听证”、6月份陆续公布实施方案,阶梯电价终于在备受关注、纷纷扰扰中有了定局,平静上路。
不过,阶梯电价方案的落地实施,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而对以水、电、气先行先试的中国资源价格改革来说,阶梯电价无疑更是一次“探路先锋”。
水、电、气、煤这类资源的价格改革,既牵涉长长的产业链条,又关乎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特别是中国各地差异很大。
这些领域的价格改革,重要紧迫却又格外敏感。
以此次电价新政为例,越来越受重视的“节能减排”行动、越来越巨大的发电企业亏损额,令改革势在必行。
但电是每个家庭的日常必需品,即便有的地方苦口婆心强调“不会使大多数家庭电费增加”,也难免引发公众的“恐涨心理”。
此前水价调价、汽油涨跌,几乎每一个地方、每一次听证,都会引来关注、担忧乃至质疑。
因此,资源价格改革中,改革的合理性与民意的承受度该如何理顺、求得平衡,是一个新课题。
尽管,还有一些省份的电价方案没有在7月1日前按规定公布,还有一些地方的群众对最敏感的“阶梯”首档电量额度不满,但客观地说,大部分地方电价的调整方案,是一次政府与民意间良性互动的体现。
一方面,不少地方政府在方案制定过程中,能拿出诚意倾听民声、正视民意;另一方面,从媒体到消费者,日渐懂得要“主张”不要“抱怨”,用好听证会等正常渠道来主张权利。
我们看到,“民意质量”在提高,不少消费者不再只是走过场的“听证帝”,大胆说话、理性主张,甚至出现过没有一名消费者代表对听证方案表示完全赞同的情况;我们也看到,“民意地位”在上升,许多地方的最终方案里,吸收了不少民意。
最典型的一例,便是居民首档用电量标准平均覆盖了近九成百姓的日常需要,高出有关部门最初设计的80%目标。
时政要闻(2011年7月至8月)
时政要闻(2011年7月至8月)作者:陈春兰来源:《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11年第09期[国内要闻]★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回顾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程和取得的伟大成就,总结党和人民创造的宝贵经验,提出新的历史条件下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目标任务,阐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全面推向前进的大政方针。
★7月11日是第二十二个世界人口日,今年世界人口日的主题是“面对70亿人的世界”。
当日,在天津召开的“7·11世界人口日”纪念大会上,国家人口计生委主任李斌表示,中国占世界人口的比重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2%下降至2010年的19%,人口增长模式发生转变,生育水平显著下降。
老龄化趋势加快、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偏高、流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新时期人口发展的突出矛盾。
★7月13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表示,据初步测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204 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
★7月17日下午,拉萨至贡嘎机场高速公路通车典礼举行。
拉萨至贡嘎机场高速公路是西藏第一条高速公路,2009年4月28日开工,路线全长37.8公里,工程概算总投资15.9亿元,将拉萨市区到贡嘎机场的行车时间缩短了半个小时。
★北京时间7月27日5时44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将第九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中国北斗导航系统组网的第四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
第九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北斗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建设又迈出坚实一步。
★7月31日至8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分支行行长座谈会在河南郑州召开。
会议认为,2011年以来,面对极其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环境,人民银行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金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稳步推进金融改革发展,切实维护金融稳定,有效提升金融服务与管理水平,促进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11年6月、7月、8月国内国际时事政治热点汇总
针对“事故带来了重大冲击,铁道部方面应进行哪些改革来让中国民众和海外人士重新恢复对中国的信心”的提问,温家宝表示,全国人民、整个民族要振奋精神,团结一致,更加努力地学习和工作,特别是在科技事业上,要有自己的发明、自己的品牌、自己的知识产权、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品,这不是说一说就可以办得到的,这需要大力发展科技事业,突破关键技术,使我们的技术设备更安全、更可靠、更具有竞争力。对于中国的未来,无论是发展和建设,还是科技和教育,我都是充满信心的,并且为实现这一目标而继续努力奋斗。
3.日本参议院6月20日下午通过《复兴基本法案》。该法规定将新设“复兴厅”,负责重建计划的拟定、协调及落实,并发行“复兴债”以确保重建资金来源,以及成立“复兴特区”以实行土地、税收等各种特殊政策。政府拟于近期任命复兴担当相。由于还需要制定相关法律,“复兴厅”预计将于明年成立,目前由政府的“复兴对策总部”行使其职能。该总部由全体阁僚组成,首相担任部长,官房长官和复兴对策担当相任副部长。在岩手、宫城和福岛3个重灾县将分别成立“当地对策总部”,由副大臣或政务官出任部长。 4.第六十五届联合国大会6月21日通过安理会对现任秘书长潘基文的连任推荐,其第二个5年任期自2012年1月1日起。在随后发表的就职演说中,潘基文对会员国的信任和支持表示感谢,承诺将秉承《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加强伙伴关系,共同致力于应对全球挑战,使联合国更好地为世界人民服务。
省考申论复习必备7月份 人民时评
7月份人民时评人民日报人民时评:卢沟桥提醒我们什么如果我们真的对历史失忆,历史或许就不惮以同样的方式重演日子过得匆匆,各种忙碌,各种琐屑,让人难以瞻前顾后。
偶一抬首,便是“七七”——卢沟桥事变75周年纪念日。
对中华民族而言,这个陈年的伤口,曾经是那样鲜血淋漓。
尽管这个伤口,一直如风湿痼疾一般,每到阴晴不定的时节,就会隐隐作痛。
比如,几乎同一天,日本宣称要促成钓鱼岛有关岛屿的“国有化”,中国外交部则表示,中国领土不容买卖。
各种现实故事,其实一直在真切地提醒我们,历史不能轻易遗忘。
遗忘,对一些人来说,是刻意的回避和粉饰;对另一些人来说,是对历史事件的习惯性麻木和漠然。
如果我们真的对历史失忆,历史或许就不惮以同样的方式重演——因此,为了后人,也为了曾经的伤痛,为了永不遗忘,我们有必要继续发掘并传扬历史的真相。
要“永不遗忘”,不仅需要教科书的传扬、纪念馆的再现、节日的组织活动,恐怕,当下更重要的,是让历史真正成为“人民的历史”。
比如,在孩子们的系统教育中,以庄严和科学的态度,向他们呈现真实的、全面的历史;比如,在重大历史事件中,澄清更多的历史细节,记录“小人物”的经历与痛楚;比如,从还健在的历史亲历者中,抢救性地发掘真相、还原真相……对一个拥有五千年记忆的古国而言,历史漫长得足以令后人忽略太多的细节、太多个体人物的命运。
一卷史册,本纪、列传之类,全是帝王将相,弄个把江湖人物进去,就算很另类很照顾了。
至于小小百姓,在五千年的叙事中,有多少人关注呢?不要说太远的过去,就是近百年的中国史事诸如八年抗战,尽管我们有很多概念性、结论性的宏大叙事,数亿中国民众的抗战故事,也有《四世同堂》、《亮剑》等大批优秀作品在呈现讲述,但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许多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故事,正随着当事人生命的飘零,在历史长河里不留一丝痕迹。
几天前,由崔永元策划的纪录片《我的抗战2》在一家门户网站首播,这是一部类似口述实录式的历史文献片。
人民社评
2011年9-12月《人民日报》人民社评(上) 2012-07-15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字体:大中小】在铭记历史中汲取复兴力量--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六周年2011年09月03日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有些重大历史时刻,往往因其影响深远,成为一个民族的恒久记忆和人类文明的启示性资源,不仅属于历史,更属于未来。
今天,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纪念日。
这是人类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纪念日,是中国人民和全世界一切爱好和平的国家和人民的盛大节日。
在这个庄严的时刻,我们向全国参加抗日战争的老战士、爱国人士和抗日将领,向所有为抗战胜利建立了卓著功勋的海内外中华儿女表示崇高敬意!向支援和帮助过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外国政府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感谢!向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英勇献身的烈士们表示深切怀念!向惨遭侵略者杀戮的无辜死难者表示沉痛哀悼!在半个多世纪前那场慷慨悲壮的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以巨大的民族牺牲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对于中华民族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这场伟大胜利,标志着中华民族的大转折。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的胜利。
这场胜利,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促进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觉醒,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显著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加快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伟大转折点。
这场伟大胜利,拓展了民族精神的新疆界。
波澜壮阔的全民族抗战中,全体中华儿女用鲜血和生命,筑起了捍卫祖国的钢铁长城,丰富升华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誓死不当亡国奴的民族自尊品格,万众一心、共赴国难的民族团结意识,不畏强暴、敢于同敌人血战到底的民族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勇于依靠自己的力量战胜侵略者的民族自强信念,开拓创新、善于在危难中开辟发展新路的民族创造精神,坚持正义、自觉为人类和平进步事业贡献力量的民族奉献精神。
2011年7月时事政治
2011年7月时事政治一、国内部分:1、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7月1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
3、在7月5日召开的2011中国(重庆)民营经济发展论坛上,全国工商联主席黄孟复指出,我国民营经济总量已占到GDP的50%以上。
4、月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2010年度中央预算执行等审计查出问题的整改工作,批准《“十二五”支持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建设项目规划方案》。
6、7月11日是第二十二个世界人口日,今年世界人口日的主题是“面对70亿人的世界”。
11、7月19日上午,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庆祝大会在拉萨隆重举行。
12、7月26日,中国载人深潜5000米级海试现场传来捷报,“蛟龙”号在第二次下潜试验中成功突破5000米水深大关,并成功回收至“向阳红09”船。
经确认,此次下潜试验完成了既定目标,最大下潜深度达到5057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的历史。
13、7月23日,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截至29日,事故已经造成35人死亡,210人受伤。
二、国际部分:1、2011年6月30日至7月1日,中国、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五核国落实《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成果会议在法国巴黎举行。
3韩国江原道平昌市获得2018年冬奥会主办权。
7、东京将申办2020年夏季奥运会。
东京都政府将2020年夏季奥运会定位为“复兴奥运”,作为日本走出东日本大地震灾后阴影向世界展示风采的舞台。
2011年8月时事政治一、国内部分:8、深圳第二十六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8月12日晚在广东省深圳市隆重开幕,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本届大运会开幕。
10、8月13日,工信部近日公布数据显示,2011年1月至5月,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55.2%,超过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费国美国(53.5%)。
二、国际部分:6、日本菅直人内阁8月30日集体辞职,野田佳彦于8月30日参加国会首相提名选举,成为日本历史上第95任、第62位首相。
《人民日报》7月经典时评
背!《人民日报》7月经典时评,学霸们都悄悄珍藏了1每一位站上赛场的运动员,都是胜者东京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的赛场上,一位已经58岁的运动员笑眯眯地进场,对阵比自己小了40多岁的韩国女孩申裕斌,经过7局长达66分钟的苦战之后遗憾落败,结束了自己的第五次奥运征程。
她就是卢森堡的倪夏莲。
作为奥运会乒乓球历史上年纪最大的参赛者,倪夏莲近日受到很多关注,网友评论说“这就是奥运精神吧”“太厉害了”“这位阿姨有点迷人”……其实,东京奥运会上像倪夏莲这样的参赛选手还有很多。
“坚持”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不易。
久久为功的道理大家都懂,可当真正面对困难的时候,当信心被现实打倒在地的时候,当成功之门只给希望留了一条缝的时候,有多少人还能够矢志拼搏付出、咬牙坚持到底呢?那些永不放弃的人,究竟是为了什么?我国铅球运动员巩立姣对此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没有什么比梦想更值得坚持。
”坚持从来不是无意义的重复,而是奇迹的宠儿。
在本届奥运会男子67公斤级举重比赛中,中国选手谌利军在落后11公斤的情况下逆风翻盘,最终以332公斤的总成绩获得了金牌,有人感叹,“顶住压力,看着泪目,谌利军拿回了属于自己的荣誉,这五年辛苦了!”回看这几年,谌利军不是因为腿部抽筋抱憾于2016年里约奥运会,就是因为右臂伤病饮恨于2020年全国锦标赛,伤病如影随形,却绊不住圆梦的步伐。
即使站上东京奥运会的赛场后,他也面临了“两次抓举失败”和“裁判对对手成绩改判”的惊心时刻。
一路走来,谌利军始终坚守着自己的梦想,坚持就是他“想拿奥运冠军”憋着的一口气。
坚持从来不是把路走绝,而是绝处逢生。
夺得男子跳水双人3米板冠军后,谢思埸哭了。
25岁的他明明已经是队里的老将,却哭的像个孩子。
他说:“奥运金牌什么滋味?我真的说不清楚,那一瞬间,五味杂陈,酸甜苦辣都有。
”5年前,因左脚脚踝经历过两次重大手术,谢思埸没有进入里约奥运会名单,医生曾断言他无法再参加跳水。
接连的打击让他一度有过放弃的念头,但他最终选择努力和坚持。
2011年热点素材与写作应用(7月—10月)_2000字
2011年热点素材与写作应用(7月—10月)_2000字作文初中作文高中作文小学作文作文网七月素材一:女学生错过合影复旦校长道歉复旦大学举行2011届本专科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
在致辞中,校长杨玉良坚持说了一件让他“万分羞愧”的事情。
原来,复旦某学院的一女学生,在拍毕业照时帽子掉在了地上,低头去捡时不巧错过了合影的瞬间。
虽然摄影师当场补拍了一张,昨天发到同学手里的却还是那张缺了一人的毕业照。
女生去找学院要求重印所有同学的毕业照,学院却推脱是照相馆的责任,让她自己去交涉,还认为其小题大做。
万般无奈之下,女生只得打电话询问每一个同学,是否愿意一起分担重印的费用。
杨校长为了一张毕业照向学生们道歉,并寄语大家守护每一颗心灵,在未来让心灵和想象力一起展翅飞翔。
写作应用:1、爱是教育的灵魂2、真诚的悔过与反思等素材二:日本“复兴奥运”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7月16日在东京举行的日本体育协会和日本奥委会(JOC)成立100周年纪念仪式上正式宣布,东京将申办2020年夏季奥运会。
东京都政府将2020年夏季奥运会定位为“复兴奥运”,作为日本走出东日本大地震灾后阴影向世界展示风采的舞台。
写作应用:1、苦难是试金石2、奋起等素材三:窃听门事件2011年7月4日,英国《卫报》披露新闻集团旗下《世界新闻报》非法窃听失踪少女米莉及其家人的电话,干扰警方破案。
丑闻在英国媒体、政界、警方引起巨大反响,继而带出越来越多的窃听丑闻。
英国王室、社会名流、政坛要员、谋杀案受害者家属等都成为新闻报的窃听对象。
《世界新闻报》是英国最畅销报纸《太阳报》的周日版,迄今已有168年历史。
因窃听门事件于7月10日被迫关停。
新闻集团是全球最大的媒体企业集团之一。
主要的股东和首席执行官是默多克,差不多70%的公司销售来自在美国。
事件发生后默多克不得不亲手关闭《世界新闻报》,并放弃了收购“天空”的计划,但仍然挡不住风暴向其他地方蔓延。
2011年7月18日事件的揭发者肖恩-霍尔在家中死亡。
时事点评之一
时事点评之一:请你结合以下的时政材料,自拟题目,运用初中思想品德所学知识进行评论。
材料一:2011年6月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启动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研究部署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材料二:2011年6月22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立全科医生制度,审议并原则通过《戒毒条例(草案)》材料三:2011年8月1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开展高速铁路及其在建项目再检查,适当降低新建高速铁路运营初期的速度,对拟建铁路项目重新组织安全评估。
材料四:2011年8月1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工作。
材料五:2011年9月2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安全生产“十二五”规划》,部署建立完整、先进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对《中华人民共和国资源税暂行条例》材料六:2011年10月2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讨论通过《疫苗供应体系建设规划》,决定开展深化增值税制度改革试点。
材料七:2011年11月9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做好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只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讨论通过《“十二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
材料八:2011年11月1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建设青海三江源国家生态保护综合实验区,讨论原则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修正案(草案)》。
材料九:2011年12月6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促进就业规划(2011-2015年)》。
材料十:2011年12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国家药品安全规划(2011-2015年)》。
材料十一:2012年2月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支持小型和微型企业健康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招生掐架”暴露教育功利化之害姜赟考生有自主选择权,高校应凭自身影响力吸引人,而不是用欺骗、攻讦和利诱等手段“绑架”考生高校招生,往往被喻为“大战”。
近日,这场大战再起硝烟。
复旦大学称有人假冒该校老师欺骗考生修改志愿,更有教师在微博上直指“李鬼”来自上海交大。
上海交大则紧急回应,称不存在上述行为。
且不论真相如何、谁是谁非,这样的过招,在某种程度上折射高校招生时争夺优质生源的乱象。
从自主招生的“北约”、“华约”抱团“掐尖”,到去年北大清华公布的新生状元数相互“打架”,高分考生作为“稀缺资源”,屡屡让各个学校费尽心机。
的确,优质生源是决定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但是,考生有自主选择权,高校应凭自身影响力吸引人,而不是用别的什么手段,如果罔顾规则甚至触犯法律,则不仅损及学校声誉,更会给学生留下令人失望的“第一课”。
乱象产生,源于招生已成一些高校的“面子工程”。
比拼状元数,比拼分数线……一旦生源被看成衡量高校实力的重要标准,学校下任务、定指标、许重奖,承受巨大压力的招生工作出现无序竞争,也就在所难免。
从一些高校为提高分数线只设一个招生计划,到一校猛打另一校招生热线致使线路繁忙,各种奇招、怪招迭出,便是明证。
一些情况值得注意:招生的过程和结果表面上公开透明,但是招生人员“私下”的活动——包括动用各种关系进行的种种许诺、游说等——却始终暗潮涌动。
而对于高考招生,缺少法规细则进行引导规范,也没有相关罚则让“越轨者”止步。
既有重重压力,又有规则缺失,不正当竞争怎能不愈演愈烈?实际上,“生源崇拜”只是“分数崇拜”的延续。
高分不等于优质,招收的高分考生多也不等于学校一流。
这样的常识,我们已经讨论了很多年,却还是难成共识。
这当中,有选材标准单一的原因,有评价体制不够合理的原因,也有高校自身教育思想、教育观念的原因。
如果把高校招生看成基础教育的终点,招生掐架背后的“生源崇拜”会反馈到基础教育的过程,“分数至上”、“应试为先”的魅影,将难以挥去。
而如果把高校招生看成高等教育的起点,那么,这样极端功利化竞争也会影响到高校的教育方向,让一些学生从一开始就曲解了成功的含义。
一切以优质生源为先,这样的认识本身正佐证着对于教育结果的功利化评判和对于教育本质的功利化认知。
从“被就业”牵扯出的高校就业率造假,到各种大学排行榜背后的利益链条,再到号称“没有4000万身价不要来见我”的教授,这种种事件,与招生乱象一样,都反映着教育功利化的迷思。
大学是创造社会理想的地方。
当津津乐道于“分数线”、“状元数”,当为了“掐尖”而不惜掐架,高校不妨问一问自己:我们的社会,究竟需要怎样的大学?说到底,高校追求的不应是“分数化政绩”,而应是文化传薪人、社会守望者的使命和责任。
用透明解开公路收费之“结”刘先云缺乏公路建造成本、资金来源、收费去向等信息的披露,收费清理只会囿于各方“口水仗”从京藏高速公路大堵车,到郑州黄河大桥等“名桥”违规收费;从一些地方公路超期收费,到高昂物流成本助推蔬菜价格上涨……公路收费问题引发舆论持续关注,换来相关管理部门积极回应:交通运输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出通知,开展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
日前,山东省率先公布实施方案,明确8种公路立即停止收费。
相关部门严格要求,各地积极响应,收费公路的清理相信能“给广大群众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但也要看到,违规收费现象仍然比较普遍,清理执行仍有难度。
种种问题背后,是在收费问题上的各执己见。
公众抱怨收费数额高、时间长,加剧了交通拥堵;主管部门却解释贷款尚未还清,公路维护费用高昂,不收费反而造成交通拥堵。
而在争议最大的“收费还贷”上,审计报告显示部分公路早已收回成本,如首都机场高速1993年修建时贷款7.65亿元,到2005年底收费就已达32亿元。
但数据也显示,公路贷款加重地方债务负担,到2005年底18个省份收费公路银行贷款余额高达8000多亿元,被透支的“公路收费权”一旦停摆,将影响到地方财政状况。
公路收费问题成为难解的结,从根本上都指向这一笔“糊涂账”——缺乏公路建造成本、资金来源、公路性质、收费标准以及收费去向等信息的详细披露,只会使公众与主管部门、运营企业争执不清,难以清理。
只有实现收费相关信息的公开,才能防止公路变成“私路”,沦为少数部门和个人损公肥私的工具。
按《收费公路管理条例》规定,政府还贷公路的车辆通行费,“必须全部用于偿还贷款和有偿集资款,不得挪作他用”。
而媒体披露部分地区百公里公路养活400余人的消息,却让人怀疑:高额过路费有多少真正用于指定用途?这暴露出,在信息不透明的情况下,有关部门和企业内部可能存在效率低下、利益交换等深层次问题。
如果没有公路收费信息的公开,公路成了地方政府的“摇钱树”和“政绩工程”,修路冲动还会加剧。
如此一来,大修大建会导致债务问题更加突显,增加金融风险隐患和民众负担。
应该说,当前全面取消收费公路并不现实,政府部门很难有足够的资金确保现有庞大公路体系的建设与养护。
然而,在通胀高企的背景下,过高的物流成本推高物价,已然与宏观调控方向相悖。
相关主管部门和企业更应结合专项清理工作,及时公布收费公路有关信息,全面接受社会监督,积极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和支持。
要规范公路违规收费,遏制地方的投资冲动,必须推动公路收费相关信息的彻底公开。
唯有如此,才能还民众以知情权,还公路以公益性,还地方政府以应当之角色。
治理者如何面对“失当批评”范正伟如果不让讲错话,就不会有人讲真话;如果拒绝接受“失当批评”,就会逐渐滑向拒绝接受一切批评近日,河南南阳一市民在“书记市长网上留言板”上抱怨该市“交通整治行动”变为“罚钱”行动,鼓动市民“闯红灯”。
对此,有关方面回复称,该市民的想法和呼吁“完全是逆潮流而动”,“公安机关将密切关注你的煽动性言论是否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再视情处置。
”尽管后来该市民承认言语过激,有关方面也回帖表达歉意,但这样的互动还是让人感慨良多。
公允地说,尽管此次回复有点“雷人”,但南阳有关方面的网络问政还是有不少值得肯定之处:不同于有些地方的漫无期限,在一个小时内就做出回复;也不同于屡屡复制的“万能回复”,仔细查阅市民留言并逐条回应。
然而,如此的“雷人回复”却让人“伤不起”——不管是对政府努力还是民众热情。
南阳有关方面之所以“霸气外露”,大概与留言“无端谩骂”、鼓动违章有关。
毋庸讳言,现实中尤其是网络上,民众表达有时比较率性、夹杂情绪,甚至“捕风捉影”。
因此,比关注个案更值得探讨的是,治理者如何面对这些“失当”乃至“错误”的批评、质疑。
现实中,有极端落伍“跨省追捕”的,有看似超脱“置之不理”的,有兴之所至“霸气外露”的。
南阳这一事件显然属于第三种。
受发帖者的情绪感染,与网民扳腕较劲,却惟独缺少深思:网络互动的初衷为何?过激情绪的根源在哪儿?政府工作是否完美无缺……倘若能在这些方面多做一些反思,回应时就能少一些火气、减几分霸气,有效引导民众理性看待问题。
所谓无风不起浪,民众的某些批评或许带有情绪,但情绪的背后往往潜藏着真实问题,治理者如果只盯住表面情绪,只顾“以牙还牙”,就无法见微知著,从更深层次看问题;更不能防患于未然,从根本上纾解民忧、化解民怨。
其实,参与就是认同,牢骚意见里往往包含着民众的信任期待,而这恰恰是宝贵的治理资源。
正因如此,重庆合川区委书记王作安表示:“凡是针对合川的骂帖,一律不准删除。
”也正因如此,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坦言“不怕群众发脾气,不怕群众骂娘”,强调网络问政应该是平等地问、虚心地接受,不计态度、不问来历。
进一步讲,即便批评真的失当,只要不是诽谤造谣,治理者同样需要宽容对待。
一方面,相对于有关部门而言,公民所掌握的信息资源毕竟有限,使得批评监督不可能绝对准确;另一方面,批评监督是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政府接受批评监督,也包括接受不准确的批评监督。
如果不让讲错话,就不会有人讲真话;如果拒绝接受“失当批评”,就会逐渐滑向拒绝接受一切批评。
民心可敬、民意可畏、民气可用。
正如胡锦涛总书记“七一”讲话所言,“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
”治理者只有正确面对“失当批评”,才能最大限度减少“失当言行”,从而更好地培植信任资源、夯实治理基础。
对事故瞒报必须“零容忍”何勇我们或许永远也做不到“零事故”,但对重大事故的瞒报迟报行为绝不能留下容忍空间渤海湾,840平方公里的清澈海域,相当于一个城市的面积,一夜之间一类水变成劣四类。
7月5日,国家海洋局通报中海油蓬莱19—3油田漏油造成的初步后果。
此时距6月4日海底溢油事件发生已过去31天。
虽然中海油方面称“没有瞒报”,但一个月时差或许折射出企业对环境责任和社会责任的逃避,对公众知情权和监督权的漠视。
《海洋环境保护法》明确规定:事故之后,须“及时向可能受到危害者通报”。
看看中海油方面的“事故之后”吧,不是以沉默应对媒体,就是以删帖应对网络,而对于水污染程度如何、水产品是否被污染、会不会对人造成不良影响等情况,被动公开都谈不上,更遑论向沿岸渔民、社会公众主动通报了。
虽然我们一再强调“安全重于泰山”,但在很多领域仍难实现“零事故”——包括漏油事故。
正因此,及时通报尤显重要。
如果说,发生事故确是“成因复杂”,甚至有“意想不到”的情况,但之后采取瞒报,则完全是一种“人为因素”,性质当有所不同。
近年来,对于突发事件、公共事件的早报、快报,已基本成为共识。
然而一些大型企业在信息公开方面还非常欠缺。
2010年7月中石油大连新港漏油事件、紫金矿业污染事故等,都是如此。
这背后自然是特别简单的利益考量:一方面,披露事故造成股价下跌,形成巨大的直接损失;而另一方面,瞒报缓报、多方公关把大事化小,“捂盖子”收益惊人。
“不可能在较短时间内得出准确结论”,有关方面如此解释这一个月“时差”。
但我们看到,早在6月21日,已经有网友微博爆料,引起各界高度关注。
真假传言甚嚣尘上,管理机构如果一味按照自己的节奏走,置之不理,既不利于以正视听,还可能激化事态。
查清原因、给出结论固然需要专业严谨,但事实的及时发布、过程的及时公开有时候更为重要。
如果结论一时无法得出,难以评估事故造成的风险,为此而做的调查、采取的防范措施、应有的公共预警等,更应及时告知公众,给公众一个明白,还社会一个安心。
而且,也只有及时公开相关情况,才能形成强大的外力监督,促使问题尽早查清、更好解决。
这几年,面对舆论,不少企业甚至管理部门常会采取“鸵鸟战术”或“羊群策略”:面对舆论把头埋进沙里,希望时间长了风头过了;实在挺不住,让小羊先出来叫几声,老羊躲在后面观风声。
这样的策略实质是逃避责任。
其实,在信息时代,鸵鸟也好、羊群也罢,不过是掩耳盗铃,最终,只会危及公众切身利益,影响企业长远发展,损害政府无形资产。
面对这样的结局,当深思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