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都应做的两大基因检测
肺癌术后是否需要基因检查
肺癌晚期也就意味着患者病情的恶化以及治疗难度的加大,但是并不代表患者只能放弃一切治疗机会,等待死亡,即使进行了手术,治疗也只是进行了一小部分,患者以及家属都不得不打起精神,继续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法。
有不少术后的肺癌患者都做了基因检测,却都一头雾水,那么肺癌术后是否需要基因检查呢?由于很多人都担忧,肺癌会遗传,所以有一些患者的直系亲属会选择去做基因检测,希望能够排查一下自身是否携带有致癌基因。
但是当前临床上针对这一方面的基因检查手段还是非常不成熟的,专家建议,若是因为怕患癌而去做基因检查还不如尽早的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来降低肺癌发生的可能性。
而手术后的肺癌患者做基因检测是为了测定是否适合靶向药的治疗。
靶向药是目前临床上比较新的一种治疗思路,它能够瞄准癌细胞发挥作用,在杀死癌细胞的时候,尽可能的减小对患者机体的损害。
提前做基因检测是为了确定是否有效,是否有必要做靶向治疗。
因此做不做基因检测并不是和手术相关,而是和靶向治疗相关。
在进行靶向治疗之前需要进行基因检测,如果基因突变了,就证明靶向药能够起到一定的杀癌效果;如果是基因没有突变,就以为着靶向药也无法起到杀癌效果,只能另寻他法。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即使基因突变,可以进行靶向药的治疗,也无法确保患者就可以高枕无忧了,靶向药用一段时间之后,容易产生耐药性,效果就没有初期阶段的效果好了。
因此为了实现更好的康复效果,即使是那些基因检测突变、可以进行靶向治疗的患者也有必要及时配合中医药的治疗,因为中医药可以从患者的内部入手,调节患者紊乱的内环境,改善患者的机体对靶向治疗的敏感程度,并且提升患者自身的免疫力和抵抗能力,有效的预防复发和转移,起到更好的长期效果。
郑州希福中医肿瘤医院就是一家利用纯中药治疗肺癌的专科医院,院长袁希福出身于百年中医世家,根据祖传的“袁氏阴阳疗法”以及自身30余年的临床经验,总结提出了中医抗癌“三联平衡理念”,主张在治疗肺癌的过程中,着眼于局部治疗的同时,更加重视全身的机能的调理,注重元气的充盛。
肺癌的遗传咨询与基因检测
肺癌的遗传咨询与基因检测肺癌作为世界范围内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具有高发病率和高致死率,已成为人们健康的威胁。
近年来,随着遗传咨询与基因检测的不断发展,对于肺癌的遗传风险的认识日益深入,遗传咨询与基因检测成为肺癌患者和高风险人群管理的重要手段。
一、遗传咨询1. 遗传咨询的概念遗传咨询是一种以遗传学为基础,通过对患者及其家族成员进行咨询和评估,旨在提供个性化的遗传风险评估和生命方式指导的服务。
在肺癌领域,遗传咨询主要针对与肺癌相关的致病基因突变以及家族性肺癌等遗传因素进行评估和指导。
2. 遗传咨询的流程(1)家族和个人史收集:通过详细了解患者的家族史和个人史,包括已知的肺癌病例、年龄、发病类型等,确定是否存在家族性聚集的现象。
(2)遗传咨询与评估:通过遗传咨询专家对患者和家族成员的遗传风险进行评估,包括疾病的风险、患病概率等因素。
根据评估结果,提供个性化的遗传风险评估和生活方式指导。
(3)信息沟通和告知:遗传咨询专家将评估结果告知患者和家族成员,并提供相关肺癌防治的建议和指导,帮助患者和家族成员更好地管理遗传风险。
二、基因检测1. 基因检测的原理和意义基因检测是通过对个体的DNA或RNA进行分析,检测个体遗传物质中与疾病发生相关的基因突变或变异。
肺癌基因检测可以帮助确定个体是否存在与肺癌相关的遗传突变,从而实现早期筛查、个体化治疗和疾病风险评估等。
2. 基因检测的常用方法目前,常用的肺癌基因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多基因靶向测序、单基因测序和基因芯片等。
其中,多基因靶向测序可以检测肺癌相关的数百个基因突变,包括EGFR、ALK、ROS1等与靶向治疗相关的突变。
单基因测序则主要用于检测一些特定基因的突变情况。
3. 基因检测的指导意义通过基因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和患者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例如,对于肺癌患者,如果基因检测结果显示存在EGFR基因的敏感突变,则可以选择靶向药物治疗;如果检测结果显示存在ALK基因的融合突变,则可以选择相关的靶向治疗。
CEA和SCC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CEA和SCC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的临床价值CEA和SCC是两种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它们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肺癌的筛查、诊断和疾病进展监测等方面。
CEA即癌胚抗原,是一种糖蛋白,主要来源于肝细胞及肺腺癌细胞,与许多恶性肿瘤相关。
SCC即鳞状细胞癌抗原,是一种角蛋白组成的肿瘤标志物,主要来源于鳞状细胞癌细胞。
肺癌主要分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两大类,而CEA和SCC联合检测在这两类肺癌的诊断中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CEA和SCC联合检测对于早期肺癌的诊断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早期的肺癌病灶通常较小,且症状不太明显,因此很容易被忽视。
而CEA和SCC作为肿瘤标志物,可以在肺癌早期出现异常变化,及时反映出机体的异常状态。
一些临床研究表明,对于早期肺癌患者,CEA和SCC联合检测的阳性率明显高于单独检测的阳性率,因此对于早期肺癌的筛查和诊断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CEA和SCC联合检测对于肺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
肺癌属于一种高度异质性的肿瘤,临床表现和组织学类型各异,因此常规的影像学检查和组织学检查往往无法满足对肺癌的准确诊断。
而CEA和SCC联合检测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肺癌进行诊断判断,尤其是对于小细胞肺癌和鳞状细胞癌等特定类型的肺癌具有更高的特异性。
CEA和SCC联合检测对于肺癌患者的疾病进展监测和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随着肺癌治疗的进行,对患者进行疾病进展监测和预后判断显得尤为重要。
而CEA和SCC联合检测可以有效地反映出肺癌患者治疗后肿瘤的生长情况和预后情况,有助于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和预后判断。
CEA和SCC联合检测对于肺癌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可以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率和准确率,有助于明确肺癌的病理类型,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判断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CEA和SCC联合检测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在炎症、肝功能受损和其他恶性肿瘤等情况下也可能出现阳性反应,因此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手段进行综合分析。
egfr检测内容
egfr检测内容
EGFR 检测是一种用于诊断和评估肺癌的重要方法,可以检测出肺癌细胞中 EGFR 基因的表达水平。
EGFR 是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其在肺癌细胞中的表达水平与肺癌的恶性程度、预后和治疗反应等方面密切相关。
EGFR 检测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免疫组化法 (IHC):IHC 是一种常用的 EGFR 检测方法,可以通过检测肺癌组织中 EGFR 的表达来诊断和评估肺癌。
IHC 可以使用单克隆抗体或多克隆抗体来检测 EGFR 的表达,通常需要使用染色强度和染色面积两个指标进行评估。
2. 基因测序:基因测序是一种用于检测 EGFR 基因变异的方法,可以用于评估肺癌患者的预后和治疗反应。
EGFR 基因变异与肺癌的恶性程度和治疗反应等方面密切相关,因此可以通过基因测序来检测EGFR 基因变异。
3. 荧光原位杂交 (FISH):FISH 是一种用于检测 EGFR 扩增和
突变的方法,可以通过检测肺癌细胞中 EGFR 基因的扩增和突变来诊断和评估肺癌。
EGFR 检测在肺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需要根据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肺癌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和临床意义
肺癌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和临床意义肺癌是一种恶性肿瘤,通常由于长期吸烟、环境污染或遗传因素而引起。
早期诊断对于肺癌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肿瘤标志物是一种用来表征肿瘤细胞产生的特殊蛋白质、糖类和遗传物质的指标,可以通过血液、尿液或组织样本进行检测。
本文将探讨肺癌的一些常见肿瘤标志物,以及它们在临床上的意义。
一、糖类标志物1. 碳酸氢根酶Ⅸ(CA-IX)CA-IX是一种酶类标志物,它的表达在肺癌细胞中较为常见。
CA-IX的检测可以用于早期诊断和疾病进展的监测。
此外,CA-IX还可以预测肺癌患者的预后和治疗效果。
2. 糖类抗原125(CA-125)CA-125是一种常见的肿瘤标志物,在肺癌患者中也有较高的表达水平。
CA-125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肺癌患者的治疗反应和预后。
二、蛋白质标志物1. 癌胚抗原(CEA)CEA是一种常见的肺癌标志物,它的提高与肺癌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CEA的检测可以用于肺癌的早期筛查、疾病监测和治疗效果评估。
2.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ENOA)ENOA是一种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常常表达在肺癌细胞中。
ENOA的检测可以用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和疾病进展的监测,同时也可以预测肺癌患者的预后。
三、遗传物质标志物1. 野生型肺癌基因(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肿瘤细胞中EGFR的突变与肺癌的发生、发展和预后密切相关。
EGFR的突变类型可以通过DNA分析来检测,这对于指导EGFR靶向治疗非常重要。
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VEGF是一种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的物质,在肺癌患者的血液中常常表达升高。
VEGF的检测可以预测肺癌患者的预后,同时也可以用于监测肿瘤治疗的效果。
综上所述,肺癌的肿瘤标志物检测在临床上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检测肺癌标志物,可以帮助医生进行肺癌的早期筛查、疾病监测、治疗反应评估和预后预测。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单一的标志物并不能完全确定肺癌的存在或预测患者的预后,因此综合多种指标的检测结果更具有临床意义。
肺癌的筛查方法
肺癌的筛查方法
肺癌的筛查方法
引言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导致许多人死亡的
主要原因之一。
尽管治疗方法在不断进步,但早期诊断仍然是提高患
者生存率的关键。
肺癌的筛查方法在过去几十年里得到了显著的改进,以便尽早发现潜在的病变。
本文将探讨肺癌筛查的各种方法,包括影
像学检查、生物标志物和其他创新性筛查方法。
1. 影像学检查
1.1 X射线
X射线胸片是最常用的肺癌筛查方法之一,但其对早期病变的敏感
性有限。
尤其对于小的非钙化肿块,X射线的检测能力相对较差。
然而,它仍然是许多地方用于初步筛查的经济有效工具。
1.2 CT扫描
低剂量螺旋CT(LDCT)扫描已成为肺癌筛查的重要工具。
研究表明,对于高风险人群,如吸烟者,LDCT可以在早期发现肺癌,提高治疗成功的机会。
它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但也伴随着辐射暴露
的风险。
因此,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风险因素来决定是否进行
LDCT筛查。
2. 生物标志物
2.1 血清标志物
研究人员一直在寻找血液中的生物标志物,这些标志物可以指示患
者是否患有肺癌。
一些常见的血清标志物包括CEA(癌胚抗原)、CYFRA 21-1(细胞角蛋白19片段)、和SCCA(鳞状细胞癌抗原)。
然而,这些标志物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限,不能独立用于肺癌的筛查。
2.2 基因标志物
随着基因组学研究的进展,研究人员已经鉴定出一些与肺癌风险相
关的基因标志物。
EGFR(表皮生长因子受体)、KRAS(Kirsten拉斯
基因)和ALK(无丝分裂原核。
血清CEA、CA125、CYFRA21-1、CT联检对肺癌诊断的意义
血清CEA、CA125、CYFRA21-1、CT联检对肺癌诊断的意义肺癌是目前全球范围内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排在前列的恶性肿瘤之一,早期诊断尤为重要。
目前,血清CEA(碳酸酐酶)、CA125(癌抗原125)、CYFRA21-1(细胞角质蛋白19片段)等生物标志物与CT联检常被用来协助肺癌的诊断。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些指标在肺癌诊断中的意义。
1、CEACEA是一种胎儿期产生的蛋白质,一般情况下成人体内只有极少量,但在许多肿瘤如乳腺、肺等癌细胞中却有明显升高的趋势。
研究表明肺癌患者血清CEA升高可见于早期肺癌,但其诊断灵敏度和特异性都不高,仅有50~70%的阳性预测值。
2、CA125CA125也被称为人体组织半滴定抗原,一般来说只有在女性体内排卵、怀孕等情况下才会表达出来。
但在一些恶性肿瘤如卵巢癌和非细胞型肺癌等,CA125水平明显升高。
在肺癌的诊断中,CA125的灵敏度较低,约为41.6%~57.1%,但特异性较高,可达到96.6%。
3、CYFRA 21-1CYFRA 21-1是目前诊断肺癌广泛使用的一种末端坏死标志物,其能反映出癌细胞角质蛋白的片段。
CYFRA21-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阳性率可以达到40%~70%,在鳞状细胞癌中特别高。
CYFRA21-1的诊断灵敏度能达到73%~90%,但特异性相对较低,仅为50%~75%。
但其值的连续性监测和随访的预测效果显著,可在疗效评估和转移筛查中起到重要作用。
4、CT联检CT联检是指通过CT技术对肺部进行扫描,结合其它检查手段如病理学、生物学等进行肺癌的综合分析。
目前,CT联检被广泛应用于结节病变的鉴别、肿瘤的定位和分期,以及恶性肿瘤的疗效评价等方面。
CT诊断肺癌的特点是灵敏度高、分辨率高,但缺乏肿瘤细胞分级分析的能力。
综上所述,CEA、CA125、CYFRA21-1以及CT联检在肺癌诊断中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但由于肺癌的特殊性,常常需要多种诊断手段相结合,才能够更加准确地确定诊断结果和治疗方案。
肺癌做基因检测注意什么
肺癌做基因检测注意什么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基因检测在肺癌的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和预后评估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进行肺癌基因检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
目前,常用的肺癌基因检测方法包括传统的基因突变检测、基因重排检测和基因表达检测,以及新兴的全基因组测序技术等。
根据具体的临床需求和病情特点,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和敏感性。
其次,选择合适的检测样本。
肺癌基因检测常用的样本包括肿瘤组织样本和体液样本,如血液、尿液和痰液等。
对于手术切除的肿瘤组织,可以直接提取DNA 进行基因检测;对于无法获得组织样本的患者,可以采集体液样本进行检测。
选择合适的样本对于提高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至关重要。
再次,筛选适用的检测基因。
肺癌基因检测主要包括驱动基因、免疫相关基因和预后相关基因等。
驱动基因是肺癌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基因,如EGFR、ALK、ROS1基因等;免疫相关基因与免疫治疗的疗效密切相关,如PD-L1、TMB等;预后相关基因能够预测患者的生存期和复发风险,如KRAS、TP53基因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疗需求,选择合适的检测基因可以为个体化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有力的依据。
此外,合理解读基因检测结果也是基因检测中的重要环节。
基因检测结果通常包括阳性和阴性,阳性意味着存在基因异常,阴性则表示基因正常。
但需要注意的是,阳性结果并不一定意味着患者就一定会发生肺癌,而阴性结果也不能排除患者发生肺癌的风险。
因此,应结合临床病史、检查结果和其他辅助检测手段综合判断。
最后,个体化治疗是肺癌的重要治疗策略之一。
通过基因检测可以明确患者的基因型,从而指导选择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例如,EGFR基因突变阳性的患者可选用靶向治疗药物,ALK基因重排阳性的患者可以应用相关的靶向药物。
个体化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因此在进行肺癌基因检测时要注意与临床治疗的紧密结合。
综上所述,肺癌基因检测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价值,正确选择检测方法、样本和基因,合理解读检测结果,并结合个体化治疗,能够为肺癌的早期诊断和个体化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基因检测项目清单
基因检测项目清单基因检测是一种通过分析个体基因组信息来评估其遗传特征和疾病风险的检测方法。
随着基因组学和生物技术的发展,基因检测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
以下是一份基因检测项目清单,涵盖了多个方面的基因检测。
1.遗传性疾病检测遗传性疾病是指由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如唐氏综合征、威廉姆斯综合征等。
基因检测可以帮助确定个体是否携带遗传性疾病的易感基因,从而为其提供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建议。
2.癌症基因检测癌症基因检测主要用于预测个体患癌症的风险、评估治疗效果和预测复发风险。
通过检测与癌症相关的基因突变,可以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监测计划。
3.药物代谢基因检测药物代谢基因检测可以帮助了解个体对药物的代谢能力和效果。
通过检测与药物代谢相关的基因变异,可以为患者提供合适的药物剂量和用药方案,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4.营养相关基因检测营养相关基因检测可以帮助了解个体对各种营养素的需求和代谢能力。
通过检测与营养相关的基因变异,可以为个体提供个性化的饮食和营养补充方案,促进健康。
5.运动基因检测运动基因检测可以帮助了解个体的运动能力和风险。
通过检测与运动相关的基因变异,可以为个体提供针对性的运动训练计划和预防措施,提高运动表现和减少运动损伤的风险。
6.行为与心理基因检测行为与心理基因检测可以帮助了解个体的性格特点、行为习惯和心理状态。
通过检测与行为和心理相关的基因变异,可以为个体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职业发展建议,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
7.表观遗传学检测表观遗传学检测主要关注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调控机制,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等。
通过表观遗传学检测,可以了解个体的表观遗传特征,预测疾病风险、评估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等。
肺癌检查指标解读
肺癌检查指标解读肺癌检查指标解读如下:1.癌胚抗原(CEA) :主要的作用是辅助肺癌的诊断,正常值≤5ng/ml,肺癌患者的CEA常> 60ng/ml。
2.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 :对检测肺鳞癌的敏感性比较高,通常阳性率达到70%,当患有肺癌时可能会出现细胞角蛋白19片段偏高的情况。
正常值通常< 3.3ng/ml。
3.糖类抗原199 (CA199) : 正常值< 37.00u/ml,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达到90%以上。
4.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 :如果NSE出现明显的升高,并且伴有动态的变化,则存在小细胞肺癌的可能性。
5.鳞状上皮细胞癌抗原(SCC) :简称SCC,正常标准值是0-1.5之间,鳞状上皮癌抗原通常多见于肺癌,不仅可以判断肿瘤的性质,还可以观察预后。
6. TTF-1: 75%-85%肺腺癌(+),与肿瘤分化程度正相关,分化越差(如浸润性粘液腺癌、胶样腺癌)则越可能表达缺失。
TTF-1也表达于肺神经内分泌肿瘤(NETs) ,包括类癌(典型类癌TC、非典型类癌AC)、50%的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LCNEC) 及90%的小细胞肺癌(SCLC) 。
鳞癌通常不表达TTF-1,故TTF-1主要用于腺癌与NETs鉴别。
7. Napsin A: 70%-90%的肺腺癌表达,与TTF-1相似,Napsin A在肺腺癌中表达也与组织学类型、分化程度具有相关性。
3%肺鳞癌表达Napsin A。
肺神经内分泌肿瘤不表达Napsin A (可用于肺腺癌与NETs鉴别)。
8. SP-A、SP-B: 主要见于分化程度较高的具有I型肺泡上皮细胞/Calar细胞分化特征的腺癌(分化较好)。
在差纷化肺腺癌中,常常表达缺失。
9. Cam5.2:几乎100%的肺腺癌(+),约35%的肺鳞癌和20%大细胞肺癌(+)。
特异性低,人体几乎所有类型的腺癌均表达。
请注意,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指标解读应结合医生建议和具体病情。
KRAS和EGFR检测在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
KRAS和EGFR检测在肺癌综合治疗中的作用在过去的几年里,我作为一名肺癌患者的治疗师,亲眼见证了KRAS和EGFR检测在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作用。
在这篇文档中,我将分享一些实际的案例,以及这些案例如何在治疗过程中得到改善。
KRAS基因突变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非常常见,特别是在腺癌患者中。
KRAS突变是驱动肿瘤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针对这一靶点的治疗策略对于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
案例一,是一位65岁的女性患者,被诊断为肺腺癌。
通过基因检测发现她携带了KRAS G12D突变。
基于这个结果,我们为她选择了针对KRAS突变的抑制剂。
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后,她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缓解,肿瘤体积缩小,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另一个案例是一位70岁的男性患者,同样被诊断为肺腺癌,基因检测发现他携带了KRAS G12V突变。
我们为他使用了针对KRAS突变的抑制剂,治疗效果显著,他的病情得到了控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除了KRAS检测,EGFR突变检测也在肺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EGFR突变在亚裔肺腺癌患者中较为常见。
案例三,是一位55岁的女性患者,被诊断为肺腺癌,基因检测发现她携带了EGFR L858R突变。
我们为她选择了针对EGFR突变的抑制剂,治疗效果非常好,她的病情得到了明显的缓解,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另一个案例是一位60岁的男性患者,同样被诊断为肺腺癌,基因检测发现他携带了EGFR T790M突变。
我们为他使用了针对EGFR T790M突变的抑制剂,治疗效果显著,他的病情得到了控制,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在肺癌综合治疗中,KRAS和EGFR检测起到了关键作用。
通过针对这两个靶点的抑制剂,许多患者的病情得到了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高。
然而,我们也注意到,由于耐药问题的出现,治疗过程中可能需要进行多次基因检测,以调整治疗策略。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案例中,有几个关键的细节需要我们重点关注。
基因检测在肺癌治疗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肺癌相关基因的遗传信息分析
肺癌相关基因的遗传信息分析肺癌是一种常见而且致命的癌症,每年都有数百万人被这种疾病所侵害。
肺癌的发展与许多因素有关,包括个人的生活方式和吸烟习惯,同时也和体内的基因有很大的关系。
深入研究肺癌相关基因的遗传信息分析,可以为肺癌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帮助。
1.肺癌的基因遗传学在人类基因组中,有许多基因参与了癌症的发生和发展,包括肺癌。
当这些基因发生突变,或者被过度表达,就会引起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目前,已经确认的肺癌相关基因包括EGFR、KRAS、ALK等。
这些基因的突变和异常表达,导致了肺肿瘤细胞的生长和分化异常,最终导致肺癌的发生。
2. 基因检测和肺癌防治了解肺癌的基因遗传学,对于选择肺癌患者的治疗方法和早期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基因检测已经成为了肺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检测肺癌细胞DNA中的基因变异和表达,可以为患者提供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也可以预测肺癌患病的风险。
例如,EGFR突变是肺癌中最常见的基因变异之一,其突变会导致患者药物的敏感性和耐受性发生变化。
不同的肺癌基因变异需要不同的治疗方法,了解基因变异信息可以帮助医生为患者提供更为合适的治疗方案。
此外,了解基因遗传信息也有助于肺癌的早期预防。
家族史是肺癌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许多肺癌患者都存在家庭聚集现象。
通过对肺癌相关基因的分析,可以预测肺癌的发生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
例如,临床研究观察到在肺癌病例中,KRAS基因的突变与家族性肺癌的发生有关系。
对于存在KRAS基因突变的人群,应该尽早进行相关监测和防治。
3. 基因组学进展带来的希望随着生物技术和数据科学的进步,对于肺癌相关基因的研究正在变得更加深入和精确。
目前,许多研究机构正在开展大规模的肺癌基因组研究,通过测序和比较肺癌患者和正常人的基因组,寻找肺癌相关的基因和通路,为肺癌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同时,基因编辑技术的出现也为肺癌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
通过基因编辑,研究人员可以直接改变肺癌细胞内的有害基因,并修复正常基因的功能,实现对肿瘤细胞的精准治疗。
分子病理检测项目
分子病理检测项目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分子病理学在诊断与治疗疾病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分子病理检测项目是通过分析个体的基因、蛋白质和其他分子水平的变化,从而提供精准的诊断和治疗方案。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分子病理检测项目,以及它们在临床中的应用。
1. 基因突变检测:基因突变是导致许多疾病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
通过检测个体的DNA序列,可以发现某些致病基因的突变,从而帮助医生进行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例如,乳腺癌患者中常见的BRCA1和BRCA2基因的突变,对于预测患者的遗传风险和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2. 基因融合检测:基因融合是一种常见的基因突变形式,它在某些癌症中尤为常见。
通过检测癌细胞中的基因融合事件,可以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某些靶向治疗药物。
例如,在非小细胞肺癌中,ALK和ROS1基因的融合会导致肿瘤的生长和扩散,而针对这些基因融合的靶向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率。
3. 微卫星不稳定性检测:微卫星是基因组中的短串联重复序列,在正常情况下会保持稳定。
然而,某些肿瘤中存在微卫星不稳定性(MSI),即微卫星序列发生错配或缺失。
通过检测肿瘤样本中的微卫星不稳定性,可以帮助诊断结直肠癌等肿瘤,并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如免疫治疗。
4. 微小RNA检测:微小RNA是一类长度较短的非编码RNA分子,它们在基因表达调控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某些微小RNA的表达异常与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通过检测患者体液(如血液、尿液)中的微小RNA水平变化,可以作为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方法。
例如,在肝癌患者中,某些特定的微小RNA的表达水平异常,可以用作早期诊断和预后判断的生物标志物。
5. 微生物基因组检测:微生物是人体内的共生生物,与宿主的健康密切相关。
通过分析微生物的基因组,可以了解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变化,从而评估它们对宿主健康的影响。
微生物基因组检测在研究肠道菌群与肠道疾病、皮肤菌群与皮肤病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联合检测四项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联合检测四项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其发病率高、易转移和预后差,一直以来都备受关注。
目前,肺癌的早期诊断一直是临床上的难题,因为早期肺癌往往没有明显的症状,患者往往在发现时已是晚期,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如何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率成为临床工作者亟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近年来,联合检测四项肺癌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下面将就此进行详细介绍和分析。
第一,联合检测四项肿瘤标志物有助于提高肺癌的早期诊断率。
四项肿瘤标志物分别是CEA(癌胚抗原)、CYFRA21-1(细胞角蛋白片段)、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CC 抗原(鳞状细胞癌抗原),这四种肿瘤标志物在肺癌中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它们的联合检测可以提高肺癌的诊断准确率,特别是在早期诊断方面,通过联合检测这四种肿瘤标志物可以更早地发现肺癌患者,有助于提高早期肺癌的诊断率,从而使患者能够及时接受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第二,联合检测四项肿瘤标志物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进行肺癌的分型和分级。
肺癌分为小细胞肺癌和非小细胞肺癌两大类,不同类型的肺癌对治疗的效果和预后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及时准确地进行分型和分级对于肺癌患者的治疗非常重要。
联合检测四项肿瘤标志物可以帮助临床医生进行肺癌的分型和分级,根据不同肿瘤标志物的水平,可以更准确地判断肺癌的类型和分级,从而为临床医生制定更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联合检测四项肿瘤标志物有助于评估肺癌的治疗效果和预后。
肺癌的治疗效果和预后与肿瘤的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在治疗过程中监测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可以帮助临床医生及时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并预测患者的预后。
通过联合检测四项肿瘤标志物,可以及时观察肿瘤标志物的变化,帮助临床医生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为患者提供更好的个体化治疗方案。
第四,联合检测四项肿瘤标志物有助于监测肺癌的复发和转移。
肺癌诊断几大检查手段
肺癌诊断几大检查手段肺癌正确的诊断少不了临床的几大检查手段,一般来说一个肺癌患者要做足如下几类检查才能进行确证,它们是:血液生化检查、肿瘤标记物检查、影像学检查。
一:血液生化检查对于原发性肺癌,无特异性血液生化检查。
肺癌病人血液碱性磷酸酶或血钙升高考虑骨转移的可能,血液碱性磷酸酶、谷草转氨酶、乳酸脱氢酶或胆红素升高考虑肝转移可能。
二:肿瘤标志物检查(1)CEA:30%~70%肺癌患者血清中有异常高水平的CEA,但主要见于较晚期肺癌患者。
目前血清中CEA的检查主要用于估计肺癌预后以及对治疗过程的监测。
(2)NSE:是小细胞肺癌首选标志物,用于小细胞肺癌的诊断和监测治疗反应,根据检测方法和使用试剂的不同,参考值不同。
(3)CYFRA21-1: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首选标记物,对肺鳞癌诊断的敏感性可达60%,根据检测方法和使用试剂的不同,参考值不同。
三:影像学检查(1)胸部X线检查:应包括胸部正位和侧位片。
在基层医院,胸部正侧位片仍是肺癌初诊时最基本和首选的影像诊断方法。
一旦诊断或疑诊肺癌,即行胸部CT检查。
(2)CT检查:胸部CT是肺癌的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检查方法,用于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分期及治疗后随诊。
有条件的医院在肺癌病人行胸部CT扫描时范围应包括肾上腺。
应尽量采用增强扫描,尤其是肺中心型病变的患者。
另外CT是显示脑转移瘤的基本检查方法,有临床症状者或进展期病人应行脑CT扫描,并尽可能采用增强扫描。
(3)超声检查:主要用于发现腹部重要器官及腹腔、腹膜后淋巴结有无转移,也用于颈部淋巴结的检查。
对于贴邻胸壁的肺内病变或胸壁病变,可鉴别其囊实性及进行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超声还常用于胸水抽取定位。
(4)骨扫描:对肺癌骨转移检出的敏感性较高,但有一定的假阳性率。
可用于以下情况:肺癌的术前检查;伴有局部症状的病人。
(5)进一步检查(可考虑转院检查):①疑难病例;②患者要求采取更全面的影像检查;③临床需要进一步的影像检查时:如欲判断胸壁或纵隔是否受侵;显示肺上沟瘤的范围;鉴别肿瘤复发、放射治疗后纤维化;排除颅内转移等需行MRI,在进行肺癌后分期及治疗后随诊需行PET-CT检查。
各个基因检测的意义
基因检测各项指标意义1、肺癌靶标检测及化疗药物:检测指标检测指标意义ALK基因融合阳性可使用CrizontinibVEGFR mRNA VEGFR过表达→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如BevacizumabEGFR突变 Exon19缺失, Exon21突变可使用EGFR-TKI药物,T790M突变易耐药KRAS突变突变→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吉非替尼、厄洛替尼易耐药BRAF突变突变→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吉非替尼、厄洛替尼易耐药PTEN表达NSCLC中PTEN在蛋白水平上的表达随NSCLC分化程度的降低、TNM 分期增高而降低,对NSCLC的浸润和转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蛋白水平表达越低,恶性度越高,预后越差,可作为判断NSCLC预后的指标之一PIK3CA突变突变→拉帕替尼、曲妥珠单抗易耐药EGFR基因表达过表达→可使用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MET拷贝数扩增-可使用CrizotinibERCC1 mRNA低表达-铂类敏感性增加BRCA1 mRNA低表达-铂类敏感性增加TYMS mRNA低表达-氟尿类敏感性增加TUBB3 mRNA低表达-紫杉醇类敏感性增加STMN1 mRNA低表达-紫杉醇类敏感性增加RRM1 mRNA低表达-吉西他滨敏感性增加TOP2A mRNA低表达-蒽环类不敏感TOP1 mRNA高表达-喜树碱类敏感二、胶质瘤靶标检测3、直肠癌靶标4、胃癌Her2基因过表达----赫赛汀(Herceptin)的使用Her2基因扩增----赫赛汀(Herceptin)的使用EGFR变异检测: TKI类药物西妥昔单抗(Cetuximab)的使用KRAS变异检测:耐药基因检测HERG1表达----瑞格非尼(Regorafenib)的使用MET扩增----ARQ-197(Tivantinib) 的使用VEGFR2表达----瑞格非尼(Regorafenib)的使用5、胃肠间质瘤C-KIT基因突变----D816V突变的检测,携带有C-KIT突变的胃间质瘤病人服用伊马替尼(Imatinib格列卫)有显著治疗效果。
肺癌基因检测,一文详解!
肺癌基因检测,一文详解!基因检测主要用于判断基因是否出现突变,以及是否存在致癌基因,为患者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指导常规化疗效果与预后评估。
最终的检测结果应由专业医生来判定。
当出现咳嗽、咳血、胸痛、胸闷等可疑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明确病因,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基因检测用什么样品做?做基因检测,是检测肿瘤细胞的突变,因此需要获取肿瘤细胞。
临床上通常有三种方式:1、术中肿瘤样品:肺癌手术中(或胸水中)得到肿瘤样品。
2、穿刺活检样品:通常是在局部麻醉下,使用很细的针刺入疑似肿瘤,来获取少量细胞用于分析。
这样创伤很小,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对患者影响小。
3、液体活检:肺癌的液体活检,主要是指通过分析血液里的癌细胞或者癌细胞释放的DNA进行分析,判断癌症突变类型。
这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晚期癌细胞,或者癌细胞的DNA,会经常跑到血液里面,现代技术有可能把它们捕获,进行分析。
什么时候需要基因检测?一般需要参考患者处于什么疾病阶段。
通俗来讲,肺癌疾病阶段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肺癌刚确诊的时候;第二个靶向治疗耐药以后;第三个是尝试了很多治疗都没有效果了以后,就是所谓的肿瘤终末期。
肺癌不同时期的选择标准和检测方法都是不一样的。
比如说肺癌刚确诊的时候,它的检测方法如果考虑经济因素的话,单个基因检测未尝不是一个好方法。
肺癌十基因肺癌十基因包括:EGFR、ALK、ROS1、BRAF、MET、HER-2、RET、NTRK1、PI3K、MEKI。
01EGFREGFR突变在亚裔、女性、腺癌、既往少量或无吸烟史等临床的患者中常见。
肺腺癌患者中,大约有15%的白种人和30%-50%的东亚人拥有EGFR基因突变。
而对于那些无吸烟史的东亚人,比例高达50-60%。
EGFR基因90%以上的突变发生在19号外显子缺失和21号外显子的L858R。
这两种突变位点适用于第一代EGFR靶向药物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
19外显子缺失和L858R突变之外的称之为罕见突变,如L861Q、G719X、S768I等,这些突变位点适合使用第二代靶向药物阿法替尼,即不可逆的EGFR和HER2双重抑制剂。
2024肺癌病理报告解读
2024肺癌病理报告解读病理检 病人ID姓名:… 科 别:陶一科病房 送检日期:2023-01-01病理号:00∞l年龄:…场床诊断:•"收到日期:2023-01-02 病理诊断是诊断肿瘤的〃金标准〃,其他任何检查,如CT x MRl 等,即使在影像上发现有肿块、病灶,都不能最终判断病变的性质、类型,确诊还要依靠病理诊断。
这是肿瘤治疗过程中,十分关键的依据。
报告上的信息将被用于指导患者治疗方案。
肿瘤病理诊断至关重要,并且其专业性也非常强。
我们拿到手的病理报告上有很多的医学术语,按照字面意思难以理解。
本文对肺和肺癌基本概念的描述和常见病人对医学术语的疑问和解答是为了帮助大家了解和看懂收到的活检或手术病理报告上的医学术语。
肺的正常结构当我们正常吸气,空气进入嘴巴或鼻子,然后通过气管进入肺。
气管分支成为支性 别:男 送检医师:病案号:12345气管(靠近肺的支气管),支气管分支成更小的细支气管。
在细支气管末端是微小称为肺泡或腺泡的气囊。
许多微小毛细血管穿过肺泡。
吸入的空气中的氧气通过肺泡的毛细血管吸收进入血液,把二氧化碳从身体里输送到肺泡中。
当呼气的时候二氧化碳被排出身体。
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是肺的主要功能。
肺癌的概念癌:恶性上皮来源的肿瘤统称为癌。
当人们说他们患有肺癌时,这通常指的是肺内恶性上皮来源的肿瘤,常见的上皮来源的有鳞癌和腺癌等。
根据癌发生发展阶段的不同,癌也开分为原位癌和浸润性癌。
肺原位癌:如果癌细胞只在支气管、细支气管或肺泡细胞的顶层,而没有侵入较深的底层,这种情况称为原位癌。
原位癌被认为是一种癌之前的一种状态。
完整切除后,病人治愈的可能接近100%。
肺癌:一旦这些细胞突破支气管、细支气管或肺泡的内壁,它就不是原位癌了,就可能被称为浸润性癌。
浸润性癌才认为是真正的癌症,因为细胞可以扩散(转移)出肺外到淋巴结以及你身体的其他部位。
一般所说的肺癌是指肺的浸润癌,即癌细胞已经从原位癌的阶段浸润侵入较深的底层,甚至侵犯气管食管等器官。
基因检测到底测多少个靶点为宜(以肺癌为例)
基因检测到底测多少个靶点为宜(以肺癌为例)⼀,哪些⼈群必须做基因检测靶向药的问世带来了患者⽣存的获益,选择合适的靶向药物需要进⾏相应的基因检测,因此基因检测成为了肿瘤治疗中必不可少的⼀个环节。
在NCCN的⾮⼩细胞肺癌指南⾥都把基因检测提升到和病理同等重要的⾼度。
总⾔之:★⾮⼩细胞肺癌患者都推荐去做检测,⽆论是早期,局部晚期或晚期。
★⼩细胞因为缺乏合适的药物靶点不推荐,对于神经内分泌类的也有可能发⽣突变,也推荐做。
★当然还有患者病理不明确且⽆法取到合适病理的患者,但基于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已经基本确定为肿瘤的患者也可以考虑基因检测。
★其他患者要求进⾏基因检测的情况。
⼆,测多少靶点最为合适基本原则是越后越多:耐药后及多线治疗后的患者因为肿瘤的异质性和复杂的耐药机制建议靶点相对要多,例如⼀线埃克替尼(凯美纳)或吉⾮替尼、或厄洛替尼耐药后的患者⾄少要选择9-15个基因靶点,因为类似的⼀代EGFRtki耐药的机制包括T790m, HER2 ,MET扩增,RET等等,所以尽可能的选择覆盖以上靶点的套餐;⽽单纯的只选择T790m检测往往会错失更多的靶向治疗机会。
当然三线或三线后的治疗检测可能需要更多的pannel,考虑免疫治疗的患者需要测TMB和pd-1/L1表达。
初治患者多少为宜:按照NCCN指南⾄少需要测EGFR,ALK,ROS1,当然也有初治患者会合并tp53,kras等情况,所以根据情况需要3-8个为宜。
哪些患者需要⼤PANEL:合并多种瘤种,诊断不确切,多线治疗后希望渺茫,对于靶向治疗渴望度较⾼的。
三、抽⾎或组织哪种更优⼤型临床研究benefit告诉我们,⾎液可以替代组织,当然组织仍然是⾦标准。
没有组织或者⼆次三次或四次的动态监测⾎液更为可及,⾎液更能代表全貌。
参考⽂献:WCLC20171017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王洁教授在世界肺癌⼤会上汇报的BENEFIT 研究 (CTONG1405) 数据四、哪种检测技术更优⽬前普遍建议NGS,尤其对于⾎液样本不建议ARMS.今⽇分享1、PDF:最新2017NCCN指南⾮⼩细胞肺癌V9中⽂版。
肺癌靶向治疗基因检测
肺癌靶向治疗基因检测各种条件都允许的话,我们建议是所有的患者都做检测。
首先应该检测EGFR基因,其突变阳性的概率在我国非小细胞肺癌人中能够达到30%以上,等于1/3的病人一线就适合吃TKI药物。
患者等待基因检测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两周,但是这个等待是值得的为决定治疗方案。
还有EML4-ALK另一类融合基因的检测,如果这个细胞发生融合基因表达阳性的话,另有靶向药物治疗,疗效类似于现在的易瑞沙、特罗凯、凯美纳对EGFR突变阳性病人治疗,但是发生率在我国加起来不过10%,我们优先做EGFR基因检测,再做EML4-ALK检测。
EGFR基因突变在白种人群里面,整体突变的机会低于百分之十几,而我们中国人全部非小细胞肺癌有30%多,纯腺癌能达到50%的突变。
虽然易瑞沙、特罗凯是西方公司发明的药物,但是实际上真的是给我们中国人带来的利益远远大于给西方人,有人称之为上帝给中国人带来的礼物。
从人群来说,一般就是女性、不吸烟、腺癌这一类的病人突变率甚至能高达百分之六七十,这一类是高突变的,另外年纪大的一些人可能突变率要比年龄小的一些人突变率高一点,70岁以上的突变率要高于50岁以下的突变率。
先化疗还是先靶向药物治疗,由医生,患者商讨后决定,但目前不主张同时使用,主要是不增加疗效。
另外,目前尚未发现先打化疗,无效后再吃TKI类的药物会降低了TKI类药物的疗效,放疗也是同样的,不会影响。
抗血管生成药物,还有单抗类的药物必须要跟化疗联合在一起才有效才能起到明显的效果。
至于放疗,有些药物是可以的,没有看到严重的不良反应。
肺的放疗跟TKI类的药物联合会不会增加放射性肺炎相关的研究,目前为止并没有看到明确的数据增加,但是毕竟目前的相关数据和相关的资料还不够特别充沛,但是在某些特定的病人某些在医生觉得需要的时候这样做我觉得是没有问题的。
1宜多食具有增强机体免疫、抗肺癌作用的食物,如薏米、甜杏仁、菱、牡蛎、海蜇、黄鱼、海龟、蟹、鲎、蚶、海参、茯苓、山药、大枣、乌梢蛇、四季豆、香菇、核桃、甲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癌患者都应做的两大基因检测
作者:望京医院肿瘤科芦殿荣副主任医师
各种条件允许的话,建议是所有肺鳞癌、肺腺癌的患者都做基因检测。
首先最应该检测的是EGFR基因,其突变阳性的概率在我国非小细胞肺癌人中约占30%以上,等于1/3的病人一线就适合吃TKI药物。
患者等待基因检测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一周至两周),并且部分医院该部分是医保的,尤其需要强调的是这个等待是值得的,因为这个结果对下一步治疗至关重要。
此外,还应该检测EML4-ALK融合基因,如果这个细胞发生融合基因表达阳性的话,另有靶向药物治疗,就是大众尚不熟悉的克唑替尼,但是发生率在我国加起来不过10%,我们优先做EGFR基因检测,再做EML4-ALK检测。
而不同基因检测的方法,所需要的时间也不尽相同。
以检测ALK基因为例,采用Ventana IHC这种免疫组化方法大约1—2天就可以出结果;采用FISH(荧光原位杂交)时大概需要3—4天出结果;采用PCR(聚合酶链反应)这种比较复杂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则大约需要5—7个工作日出结果(国际上要求两周之内出基因检测结果)。
不同的基因检测方法,费用各不相同。
其中,免疫组化检测相对便宜一点,大约需要几百元。
其它的基因检测方法,如FISH(荧光原位杂交)和PCR(聚合酶链反应)则稍贵,而且不同医院因为需要检测的基因位点数量不同,检测数量越多越贵。
更多肺癌康复资讯,请关注邻客健康管家(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