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1从算式到方程(人教版七年级数学)
3.1.1一元一次方程-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课件(共20张PPT)
解法二;设快车所用的时间为t小时,则慢车所用的
时间为(t+1)小时,则可列列方程为:
60(t+1)=70t, 求出时间t后再代入求路程。
能列算式吗?
2020/9/9
学习赢得智慧人生
8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归纳:列方程时,要先设未知数, 然后根据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含 有未知数的方程
例2 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1) 用一根长24 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 形的边长是多少? (2)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 h,预计每月 再使用150 h,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 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 h? (3) 某校女生占全体学生数的52%,比男生 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3.1 从算式到方程
3.1.1 一元一次方程
2020/9/9
学习赢得智慧人生
1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学习目标
1.通过处理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从算术方法到代数 方法是一种进步.
2.掌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以及解的概念, 学会判断某个数值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的解.(重 点) 3.初步学会如何寻找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列出 方程. (难点)
70t
70 140 210 280 350 420 490 …
2020/9/9
学习赢得智慧人生
15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
随堂练习 检验-2,2,3,5哪个是方程 2x-3 = 5x-15的解?
怎样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
先将数值代入方程左右两边进行计算, 若左边=右边,则是方程的解,反之,则不是.
2020/9/9
2020/9/9
学习赢得智慧人生
10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优秀教案:3.1《从算式到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等概念,会估算方程的解,会检验一个数是否是方程的解.2.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体会数学建模思想.3.让学生体会我们的生活处处有数学,对数学产生亲近感,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方程、一元一次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概念.教学难点:从实际问题中找出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教法: 指导法学法: 小组研讨法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问题1:一辆客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A 地出发沿同一公路同方向行驶,客车的行驶速度是车70km/h ,卡车的行驶速度是60km/h ,客车比卡车早1h 经过B 地,A ,B 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学生合作探究:小组讨论各个数量之间的运算关系,尝试列出算式.教师总结:由于客车比卡车早1h 经过B 地,则可计算出卡车行驶的时间:()76070170=-÷⨯(h ),则A ,B 两地的路程:420607=⨯(km )上述计算过程中的数量关系不是特别明显,我们是否能找到一种更加直接的求解方法呢?问题2:如果设A 、B 两地的路程是x km ,你能分别列出表示客车和卡车从A 地到B 地的行驶时间吗?从两车的时间相差1 h ,你能列出关于x 的方程吗?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确定各个量之间的运算关系.师生合作探究:我们可知两车的时间相等关系:卡车行驶时间-客车行驶时间=1h 教师总结:本题主要数量关系是速度路程时间÷=. 可列出方程:17060=-x x ① 问题3:你还能列出其他方程吗?如果能,你依据的是哪个相等关系?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师生合作探究:能否利用路程相等列出方程?教师总结:客车行驶路程=卡车行驶路程可以设客车行驶时间为x h ,则卡车行驶时间为(x +1)h , 则()16070+=x x .也可以设卡车行驶的时间为x h ,则客车行驶的时间为(x -1)h.则()x x 60170=-.以上的利用列方程的解题过程告诉我们:列方程时,要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方程.二、范例学习例1.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1)用一根长20cm 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2)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h ,预计每月再使用150h 小时,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小时?(3)某校女生占全体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学生多少个?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找出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师生合作探究:(1)正方形的周长与边长是什么关系?(2)规定时间=已使用时间+月数 每月再使用时间(3)女生人数+男生人数=总人数教师总结:(1)设正方形的边长为x cm.列方程:244=x .(2)设x 个月后这台计算机使用时间达到2450 h 。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 从算式到方程
例5 下列式子变形是否正确,若正确,其依据分别是什么?
(1)如果a=b,那么a+c=b-c;
(2)如果a=b,那么 a b ;
3 3
(3)如果a-b+c=0,那么a=b-c; (4)如果a2=4,那么a=2. 解:(1)等式的左边加c,右边减c,故错误.(2)等式的 两边同时除以3,故正确,其依据是等式的性质2.(3)等 式的两边同时加上b-c,故正确,其依据是等式的性质1.
(4)等式的左边乘2,右边除以2,故错误.
解答此类问题要分别看等式的两边是如何变化
的,是否是加、减同一个数或乘同一个数或除以
同一个不为0的数.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
一般步骤 利用等式的 性质解一元 一次方程 (1)利用等式的性质1,使一元一次方程左边是未 知数,右边是常数;(2)利用等式的性质2,使未 知数的系数化为1,从而解出方程 (1)方程变形的依据:要严格按照等式的性质,即 方程两边同时进行完全相同的四则运算,否则会破
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 如果a=b,那么ac=bc;如果 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 仍相等
a b a=b(c≠0),那么 c c
理解等式的性质要注意两个“同”:①同时.等式两边要 知识解读 同时加、减、乘或除以,不能遗漏任何一边;②相同.同 时加、减、乘或除以的数必须是相同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等式的其他性质: ①对称性:若a=b,则b=a;②传递性:若a=b,b=c,则
解析:① 4.3÷x=7×1.5,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②3x+2,含有未知数,但不是等式,不是方程;③3x+5< 5,含有未知数,但不是等式,不是方程;④4a-2.5b=1.8, 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纳雍县七中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从算式到方程3.1.1一元一次方程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 从算式到方程一、新课导入1.课题导入:同学们,我们在小学数学学习中见过像2x=50,3x+1=4,5x-7=8这样的简易方程,那么它叫什么方程?方程有什么作用?怎样列方程和解方程呢?这是本章要研究的主要问题,这节课我们通过具体问题感受方程这一重要数学工具的作用.(板书课题)2.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等概念.②掌握检验某个值是不是方程的解的方法.(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寻找相等关系、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的能力.(3)情感态度体验用估算方法寻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培养学生求实的态度.3.学习重、难点:重点: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以及方程思想.难点:从列算式到列方程的思维习惯的转变.二、分层学习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第78页到第79页例1之前的内容.(2)自学时间:8分钟.(3)自学要求:认真阅读课本,了解如何通过列含未知数的等式来表示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同时,同学之间可以展开讨论,从算式到方程对解决问题有什么作用或好处?(4)自学参考提纲:①课本“问题”中涉及到路程、时间和速度三个关系量,它们之间存在下列关系:路程=时间×速度,或时间=路程÷速度或速度=路程÷时间.②请你用算术方法解决这个“问题”.70×607060=420 km③a.如果设A,B两地相距x km,客车的行驶速度是70 km/h,卡车的行驶速度是60km/h ,那么从A 地到B 地客车和卡车所用时间可用式子70x 和60x 来表示. b.因为客车比卡车早1 h 经过B 地,所以卡车行驶的时间-客车行驶的时间=1,于是可列等式:60x -70x =1,只要通过这个等式解出未知数x 的值 ,就得到问题的答案. ④③中的解法与②中的解法有什么不同?你更喜欢哪种解法?②中为算术法,③中为方程法,一种直接计算,另一种通过设未知数列等式关系进行计算.更喜欢方程法.⑤什么叫方程?等式一定是方程吗?方程和等式有什么关系?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等式不一定是方程,但方程一定是等式,方程包含于等式.⑥如果设从A 地到B 地客车所用的时间为x h ,那么从A 地到B 地卡车所用的时间为7060x h,依据相等关系:7060x -x=1,你还能列出别的方程吗? ⑦你能归纳出列方程的步骤吗?先设出未知数,分析题意得出其中的等量关系,再列方程.2.自学:学生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教师巡视课堂了解学生在自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②差异指导: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点拨和指导.(2)生助生:小组内同学们互相交流、研讨,共同解决疑难问题.4.强化:(1)方程的定义及等式和方程的关系.(2)列方程的步骤:①用字母表示未知数.②找出问题中的相等关系.③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即列出方程.(3)设未知数的方法:有“直接设未知数”和“间接设未知数”两种.(4)从课本问题中,同学们看到了列方程比较方便,而列算式很困难,所以从算式到方程是数学的进步.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第79页从例1开始的所有内容.(2)自学时间:6分钟.(3)自学方法:认真阅读课文,分析例1中所列方程的等号两边式子表示的实际意义,学会找列方程所需要的等量关系,并分析归纳这些方程的特点.(4)自学参考提纲:①解释例1所列的每个方程的等号两边的式子的意义,寻找列出这些方程时所依据的相等关系分别是什么?4x=24,等号左边表示正方形四条边长的和,等号右边表示正方形的周长.1700+150x=2450,等号左边表示这台计算机已使用的时间与在x月里使用的时间和,等号右边表示x月后计算机的使用总时间.0.52x-(1-0.52)x=80,等号左边表示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差,等号右边表示女生比男生多的人数.列方程时等号左右两边表示的量相等.②例1中三个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并且等号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③下列式子哪些是方程?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A.2x+1B.2m+15=3C.3x-5=5x+4D.x2+2x-6=0E.-3x+1.8=3yF.3a+9>15B、C、D、E是方程,B、C是一元一次方程.2.自学:学生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教师巡视课堂,充分了解学生自学的情况.②差异指导: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点拨和指导.(2)生助生:小组内同学进行相互展示交流、研讨纠错.4.强化:(1)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明确其三要素.(2)归纳列方程的方法.(即教材第80页“归纳”的内容)(3)练习.①已知方程(1-a)x2+2x-3=2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a=1.②教材第80页“练习”的第1、2、3、4题.1.设沿跑道跑x周,由题意,得400x=3000.2.设购买甲种铅笔x支,则购买乙种铅笔(20-x)支,根据题意得0.3x+0.6(20-x)=9.3.设上底为x cm,则下底为(x+2) cm,由题意,得12(x+2+x)×5=40.4.方法一:设小水杯的单价是x元,则大水杯的单价是(x+5)元,由题意10(x+5)=15x.方法二:设大水杯的单价是y元,则小水杯的单价是(y-5)元,由题意,得10y=15(y-5).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第80页“归纳”下方至“练习”之前的内容.(2)自学时间:3分钟.(3)自学方法:阅读课文,明确什么是解方程,什么叫方程的解,以及如何检验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4)自学参考提纲:①阅读下面方程的解的检验方法(注意格式):当x=5时,方程1700+150x=2450的左边=1700+150×5=1700+750=2450.右边=2450.∴左边=右边.∴x=5是方程1700+150x=2450的解.仿照此方法检验:x=1000和x=2000中哪一个是方程0.52x-(1-0.52)x=80的解?当x=1000时,方程左边=0.52×1000-(1-0.52)×1000=40.当x=2000时,方程左边=0.52×2000-(1-0.52)×2000=80.∴x=2000是方程的解.②由上面过程可知: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出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2.自学:学生可结合自学指导进行自学.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明了学生会不会检验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②差异指导:对自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点拨和指导.(2)生助生:小组内学生相互展示交流,共同研讨提高.4.强化:(1)解方程和方程的解的意义.(2)方程的解的检验方法.三、评价1.学生的自我评价:由学生谈自己如何进行自学和合作交流的,对自己的学习成果和表现进行自我评价.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教师对本节课学习中同学们的表现、成效和不足之处进行总结点评.(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本课时教学要整体贯穿以下数学思想:(1)突出数学的应用意识,可由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入课题;(2)强调学生自主探索新知识,利用交流完善对新知识的理解;(3)体现思维的层次性,教师先引导学生用算术方法解题,再引导他们列方程表示,在比较中体会方程的作用;(4)渗透建模思想,指导学生通过设未知数,列代数式,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形成抽象能力.一、基础巩固1.(10分)下列等式中,是方程的是(D )①3+6=9②2x-1③13x+1=5④3x+4y=12⑤5x2+x=3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③④⑤2.(10分)下列各式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C )A.3x-2=yB.x 2-1=0C.x 3=2D.3x=23.(30分)根据条件列出等式:(1)比a 大5的数等于8 a+5=8(2)b 的三分之一等于9 13b=9(3)x 的2倍与10的和等于18 2x+10=18(4)x 的三分之一减y 的差等于6 3x-y=6(5)比a 的3倍大5的数等于a 的4倍 3a+5=4a(6)比b 的一半小7的数等于a 与b 的和 12b-7=a+b4.(10分)x=3,x=0,x=-2,各是下列哪个方程的解?(1)5x+7=7-2x;(2)6x-8=8x-4;(3)3x-2=4+x.解:x=3是方程(3)的解,x=0是方程(1)的解,x=-2是方程(2)的解.二、综合应用(每题15分,共30分)5.(30分)列方程:(1)某校七年级(1)班共有学生48人,其中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的45多3人,这个班有男生多少人? (2)把1400元奖学金按照两种奖项奖给22名学生,其中一等奖每人200元,二等奖每人50元,获得一等奖的学生有多少人?解:(1)设这个班有男生x 人,则女生人数为(45x+3)人.根据“男生人数+女生人数=总人数”列方程得:x+(45x+3)=48. (2)设获得一等奖的学生有x 人,则200x+50(22-x )=1400.三、拓展延伸(20分)6.(10分)小明从家到学校时,每小时行5千米,按原路返回家时,每小时行4千米,结果返回的时间比去学校的时间多花10分钟,小明家到学校有多远?(用两种方法列方程)解:方案一:设小明家离学校x 千米,由题意,得4x -5x =1060方法二:设小明去学校时花了y 小时,则小明家到学校的距离为5y 千米.由题意,得5y 4-y=106010.1 统计调查一.选择题(共14小题)1.为了一定的目的而对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称为()A.抽查B.调查C.核查D.普查2.下列不属于抽样调查的优点是()A.调查范围小B.节省时间C.得到准确数据D.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3.下列调查方式中正确的是()A.为了了解外地游客对我市景点“世界之窗”的满意程度,采用普查的方式B.为了了解兵工厂生产的一批炮弹的爆炸半径,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C.为了了解全班学生的身高情况,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D.为了了解宝安电视台某栏目的收视情况,采用普查的方式4.要了解一所中学七年级学生的每周课外阅读情况,以下方法中比较合理的是()A.调查七年级全体学生的每周课外阅读情况B.调查其中一个班的学生每周课外阅读情况C.调查七年级全体男生的每周课外阅读情况D.调查七年级每班学号为3的倍数的学生的每周课外阅读情况5.下列调查中,适合使用全面调查的是()A.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B.了解北京电视台《红绿灯》栏目的收视率C.了解全国中学生体重情况D.了解某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率6.为了了解天鹅湖校区2019﹣2020学年1600名七年级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取了100名学生的体重,就这个问题,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1600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B.1600名学生是总体C.每个学生是个体D.100名学生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7.某校为了了解七年级800名学生期中数学考试情况,从中抽取了1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了统计,下面5个判断中正确的有()个.①这种调查的方式是抽样调查;②800名学生是总体;③每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④100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⑤样本容量是100.A.1 B.2 C.3 D.48.某学校初、高六个年级共有2000名学生,为了了解其视力情况,现采用抽样调查,如果按10%的比例抽样,则样本容量是()A.2000 B.10 C.200 D.10%9.为了调查某校初三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況;以下样本最具代表性的是()A.该年级篮球社团的学生B.该年级部分女学生C.该年级跑步较快的学生D.从每个班级中,抽取学号为10的整数倍的学生10.要了解某中学1500名学生的课外拓展学习的情况,以下抽样方法中比较合适的是()A.调查全体女生B.调查全体男生C.选取七、八、九年级各100名学生调查D.选取人数最多的年级300名学生进行调查11.为了解本校学生课外使用网络情况,学校采用抽样问卷调查,下面的抽样方法最恰当的是()A.随机抽取七年级5位同学B.随机抽取七年级每班各5位同学C.随机抽取全校5位同学D.随机抽取全校每班各5位同学12.为了了解南京市八年级学生的身高情况,请你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将解决上述问题要经历的几个重要步骤进行排序.①用样本估计总体;②整理数据;③设计调查问卷;④分析数据;⑤收集数据.则正确的排序为()A.⑤③②④①B.③⑤②①④C.③⑤②④①D.③⑤④②①13.要估计鱼塘中的鱼数,养鱼者首先从鱼塘中打捞了50条鱼,在每条鱼身上做好记号后把这些鱼放归鱼塘,再从鱼塘中打捞出200条鱼,发现只有两条鱼是刚才做了记号的鱼,假设鱼在鱼塘内均匀分布,那么估计这个鱼塘的鱼数约为()A.1750条B.1250条C.5000条D.2500条14.为了估计湖中有多少条鱼.先从湖中捕捞n条鱼作记号,然后放回湖里,经过一段时间,等带记号的鱼完全混于鱼群中之后再捕捞,第二次捕鱼共m条,有k条带记号,则估计湖里有鱼()A.条B.条C.条D.条二.填空题(共5小题)15.下列调查四项调查:①本市居民对“垃圾分类”有关内容的了解程度,②本市初中生对全国中小生“安全教育日”2019年主题“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了解情况,③选出本校跳高成绩最好的学生参加全区比赛,④本市初中学生每周课外阅读时间情况,其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方式开展调查的是.16.为了解我市2018年中考数学的情况,从全市4.78万考生中抽取了1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进行分析,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17.为了了解被拆迁的1200户家庭对拆补偿方案的满意度,主管部门调查了其中80户家庭,有72户对方案表示满意,8户表示不满意,在这一抽样调查中,样本容量是.18.某区进行了一次期末考试,想了解全区7万名学生的数学成绩.从中抽取了10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以下说法:(1)这1000名考生的数学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2)每位学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3)7万名学生是总体;(4)1000名学生是总体.其中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19.为了解我县初中 2.3万名学生平均每天的读书时间,请你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将统计的主要步骤进行排序:①从2.3万名学生中随机抽取400名学生,调查他们平均每天的读书时间;②分析数据;③得出结论,提出建议;④利用统计图表将收集的数据整理和表示.合理的排序是.(只填写序号)三.解答题(共4小题)20.如果整个地区的观众中,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的人数比3:4:3,要抽取容量为500的样本,则各年龄段分别抽取多少人合适?21.指出下列问题中的总体、个体、样本;(1)为了估计某块玉米实验田里的单株平均产量,从中抽取100株进行实测;(2)某学校为了了解学生完成课外作业的时间,从中抽样调查了50名学生完成课外作业的时间进行分析.22.每天你是如何醒来的?某校有4 000名学生,从不同班级不同层次抽取了400名学生进行调查,下表是这400名学生早晨起床方式的统计表:起床方式人数/人别人叫醒172闹钟88自己醒来64其他76回答下列问题:(1)该问题中总体是;(2)样本是,样本容量是;(3)个体是;(4)估计全校学生中自己醒来的人数为人.23.某厂拟生产一种七年级使用的文具,但无法确定颜色,为此委托贝贝同学进行调查,贝贝调查了七年级(2)班的50名同学,结果是喜欢红色的20人,喜欢黄色的10人,喜欢绿色的15人,喜欢蓝色的5人.(1)你认为贝贝的调查结果能反映实际情况吗?(2)为更准确地为厂商提供信息,调查时应注意什么问题.人教新版七年级下学期《10.1 统计调查》2020年同步练习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4小题)1.为了一定的目的而对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称为()A.抽查B.调查C.核查D.普查【分析】根据普查的定义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为了一定的目的而对考察对象进行的全面调查,称为普查.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普查的定义,属于基础题,注意基本定义的掌握.2.下列不属于抽样调查的优点是()A.调查范围小B.节省时间C.得到准确数据D.节省人力,物力和财力【分析】抽样调查的优点:范围小,省人力、物力和时间,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解答】解: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全面调查了和抽样调查,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3.下列调查方式中正确的是()A.为了了解外地游客对我市景点“世界之窗”的满意程度,采用普查的方式B.为了了解兵工厂生产的一批炮弹的爆炸半径,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C.为了了解全班学生的身高情况,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D.为了了解宝安电视台某栏目的收视情况,采用普查的方式【分析】由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解答】解:A、为了了解外地游客对我市景点“世界之窗”的满意程度,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错误;B、为了了解兵工厂生产的一批炮弹的爆炸半径,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正确;C、为了了解全班学生的身高情况,采用普查的方式,错误;D、为了了解宝安电视台某栏目的收视情况,采用样调查的方式,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时,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4.要了解一所中学七年级学生的每周课外阅读情况,以下方法中比较合理的是()A.调查七年级全体学生的每周课外阅读情况B.调查其中一个班的学生每周课外阅读情况C.调查七年级全体男生的每周课外阅读情况D.调查七年级每班学号为3的倍数的学生的每周课外阅读情况【分析】利用抽样调查中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要了解一所中学七年级学生的每周课外阅读情况,抽取的样本一定要具有代表性,故调查七年级每班学号为3的倍数的学生的每周课外阅读情况,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抽样调查的可靠性,注意:如果抽取的样本得当,就能很好地反映总体的情况,否则抽样调查的结果会偏离总体情况.5.下列调查中,适合使用全面调查的是()A.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B.了解北京电视台《红绿灯》栏目的收视率C.了解全国中学生体重情况D.了解某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率【分析】根据普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解答.【解答】解:A、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适合抽样调查;B、了解北京电视台《红绿灯》栏目的收视率适合抽样调查;C、了解全国中学生体重情况适合抽样调查;D、了解某班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晓率适合全面调查;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应选择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选用普查.6.为了了解天鹅湖校区2019﹣2020学年1600名七年级学生的体重情况,从中抽取了100名学生的体重,就这个问题,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1600名学生的体重是总体B.1600名学生是总体C.每个学生是个体D.100名学生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分析】根据样本、总体、个体的定义,进行分析即可.总体:我们把所要考察的对象的全体叫做总体;个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做个体;样本:从总体中取出的一部分个体叫做这个总体的一个样本.【解答】解:A、1600名七年级学生的体重情况是总体,故此选项正确;B、1600名七年级学生的体重情况是总体,故此选项错误;C、每个学生的体重情况是个体,故此选项错误;D、100名学生的体重情况是所抽取的一个样本,故此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样本、总体、个体,关键是掌握样本、总体、个体的定义.7.某校为了了解七年级800名学生期中数学考试情况,从中抽取了100名学生的数学成绩进行了统计,下面5个判断中正确的有()个.①这种调查的方式是抽样调查;②800名学生是总体;③每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是个体;④100名学生是总体的一个样本;⑤样本容量是100.A.1 B.2 C.3 D.4【分析】总体是指考察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察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本题考察的对象是我校八年级学生期中数学考试成绩,从而找出总体、个体,再根据被收集数据的这一部分对象找出样本,最后再根据样本确定出样本容量.【解答】解:①很明显,这种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故正确;②总体是七年级800名学生期中数学考试成绩.故错误;③个体是七年级每个学生的期中数学考试成绩,这个说法正确.正确;④100名学生的期中数学考试成绩才是总体的一个样本.故错误;⑤100是样本容量,故正确,故正确的说法有①③⑤共3个.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总体、个体与样本,解题要分清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与样本.关键是明确考察的对象,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察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样本容量是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不能带单位.8.某学校初、高六个年级共有2000名学生,为了了解其视力情况,现采用抽样调查,如果按10%的比例抽样,则样本容量是()A.2000 B.10 C.200 D.10%【分析】总体是指考查的对象的全体,个体是总体中的每一个考查的对象,样本是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而样本容量则是指样本中个体的数目.我们在区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这四个概念时,首先找出考查的对象.从而找出总体、个体.再根据被收集数据的这一部分对象找出样本,最后再根据样本确定出样本容量.【解答】解:2000×10%=200,故样本容量是200.故选:C.【点评】考查了总体、个体、样本、样本容量,解题要分清具体问题中的总体、个体与样本,关键是明确考查的对象.总体、个体与样本的考查对象是相同的,所不同的是范围的大小.样本容量是样本中包含的个体的数目,不能带单位.9.为了调查某校初三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況;以下样本最具代表性的是()A.该年级篮球社团的学生B.该年级部分女学生C.该年级跑步较快的学生D.从每个班级中,抽取学号为10的整数倍的学生【分析】抽取样本注意事项就是要考虑样本具有广泛性与代表性,所谓代表性,就是抽取的样本必须是随机的,即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对象都要有所体现.【解答】解:根据样本要随机,不能抽查特定人群,所以A、B、C选项中的抽查方式不具备随机性,D选项抽查方式具有随机性,因此最具有代表性;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抽样调查的可靠性,注意抽样必须具有代表性以及随机性.10.要了解某中学1500名学生的课外拓展学习的情况,以下抽样方法中比较合适的是()A.调查全体女生B.调查全体男生C.选取七、八、九年级各100名学生调查D.选取人数最多的年级300名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利用抽样调查的中样本的代表性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要了解全校学生的课外拓展学习的情况,抽取的样本一定要具有代表性,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抽样调查的可靠性,抽样调查抽取的样本要具有代表性,即全体被调查对象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11.为了解本校学生课外使用网络情况,学校采用抽样问卷调查,下面的抽样方法最恰当的是()A.随机抽取七年级5位同学B.随机抽取七年级每班各5位同学C.随机抽取全校5位同学D.随机抽取全校每班各5位同学【分析】根据分层抽样获取的样本与直接进行简单的随机抽样相比一般能更好地反映总体.其特点是:通过划类分层,增大了各类型中单位间的共同性,容易抽出具有代表性的调查样本,该方法适用于总体情况复杂,各单位之间差异较大,单位较多的情况.【解答】解:为了解本校学生课外使用网络情况,学校采用抽样问卷调查,抽样方法最恰当的是随机抽取全校每班各5位同学.故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抽样调查的可靠性,正确理解抽样调查的意义是解题关键.12.为了了解南京市八年级学生的身高情况,请你运用所学的统计知识,将解决上述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复习练习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知识点复习练习3.1 从算式到方程3.1.1 一元一次方程基础题知识点1 方程的概念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1.下列各式中,是方程的是(A ) A .7x -3=3x +5B .4x -7C .22+3=7D .2x <52.下列各式中,不是方程的是(C ) A .2x +3y =1B .-x +y =4C .3π+4≠5D .x =8知识点2 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等号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3.(昆明月考)下列关于x 的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B )A .ax =5B .x =0C .3x -2=yD .-2x =3 4.如果方程(m -1)x +2=0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那么m 的取值范围是(B )A .m≠0B .m≠1C .m =-1D .m =0 5.若方程2x a -2-3=0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a =3.知识点3 方程的解6.(临沧期中)方程1-3y =7的解是(C )A .y =-12B .y =12C .y =-2D .y =27.在0,1,2,3中,0是方程13x -12=-12的解. 8.x =3是方程①3x =6;②2(x -3)=0;③x -2=0;④x +3=5中②的解.(填序号)知识点4 列方程9.设某数是x ,若比它的2倍大3的数是8,可列方程为(B )A .2x -3=8B .2x +3=8 C.12x -3=8 D.12x +3=8 10.(杭州中考)已知甲煤场有煤518吨,乙煤场有煤106吨,为了使甲煤场存煤是乙煤场的2倍,需要从甲煤场运煤到乙煤场,设从甲煤场运煤x 吨到乙煤场,则可列方程为(C )A .518=2(106+x )B .518-x =2×106C .518-x =2(106+x )D .518+x =2(106-x )11.李红买了8个莲蓬,付50元,找回38元.设每个莲蓬的价格为x 元,根据题意,列出方程为50-8x =38. 易错点 对一元一次方程概念理解不透而致错12.(昆明月考)若方程(a -1)x |a|-2=3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则a 的值为-1.中档题13.(民大附中月考)下列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有(A )①23-x =23-y ;②2x -4=x -1;③x +1-3;④3x -2x =3;⑤2x -4>5.A.2个B.3个C.4个D.5个14.以x=-3为解的方程是(C)A.3x-7=5-x B.6x+7=1-12xC.2-8x=20-2x D.11x+2=5(1+2x)15.检验下列各题括号内的值是否为相应方程的解:(1)2x-3=5(x-3){x=6,x=4};(2)4x+5=8x-3{x=3,x=2}.解:(1)x=4是方程的解.(2)x=2是方程的解.16.已知y=1是方程my=y+2的解,求m2-3m+1的值.解:把y=1代入方程my=y+2中,得m=3,当m=3时,m2-3m+1=1.17.(教材P80练习变式)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列出方程:(1)《文摘报》每份0.5元,《信息报》每份0.4元,小刚用7元钱买了两种报纸共15份,他买的两种报纸各多少份?(2)水上公园某一天共售出门票128张,收入912元,门票价格为成人每张10元,学生可享受六折优惠.这一天出售的成人票与学生票各多少张?解:(1)设买《文摘报》x份,则买《信息报》(15-x)份,根据题意列方程,得0.5x+0.4(15-x)=7.(2)设出售成人票x张,则出售学生票(128-x)张,根据题意列方程,得10x+60%×10(128-x)=912.综合题18.在一次植树活动中,甲班植树的株数比乙班多20%,乙班植树的株数比甲班的一半多10株.设乙班植树x株.(1)列两个不同的含x的式子,分别表示甲班植树的株数;(2)根据题意列出含未知数x的方程;(3)检验乙班、甲班植树的株数是不是分别为25株和35株.解:(1)根据甲班植树的株树比乙班多20%,得甲班植树的株数为(1+20%)x;根据乙班植树的株数比甲班的一半多10株,得甲班植树的株数为2(x-10).(2)(1+20%)x=2(x-10).(3)把x=25分别代入方程的左边和右边,得左边=(1+20%)×25=30,右边=2×(25-10)=30.因为左边=右边,所以x=25是方程(1+20%)x=2(x-10)的解.这就是说乙班植树的株数是25株,从上面检验过程可得甲班植树的株数是30株,而不是35株.3.1.2 等式的性质基础题知识点1 等式的性质等式的性质1 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即:如果a =b ,那么a±c =b±c.等式的性质2 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即:如果a =b ,那么ac =bc ;如果a =b (c ≠0),那么a c =b c . 1.下列等式变形中,错误的是(D )A .由a =b ,得a +5=b +5B .由a =b ,得a -3=b -3C .由x +2=y +2,得x =yD .由-3x =-3y ,得x =-y2.若x =y ,且a≠0,则下面各式中不一定正确的是(D )A .ax =ayB .x +a =y +a C.x a =y a D.a x =a y3.已知m +a =n +b ,根据等式的性质变形为m =n ,那么a ,b 必须符合的条件是(C )A .a =-bB .-a =bC .a =bD .a ,b 可以是任意有理数或整式4.在下列各题的横线上填上适当的数或整式,使所得结果仍是等式,并说明根据的是等式的哪一条性质以及是怎样变形的.(1)如果-x 10=y 5,那么x =-2y ,根据等式的性质2,两边乘-10; (2)如果-2x =2y ,那么x =-y ,根据等式的性质2,两边除以-2;(3)如果23x =4,那么x =6,根据等式的性质2,两边乘32; (4)如果x =3x +2,那么x -3x =2,根据等式的性质1,两边减3x .知识点2 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解以x 为未知数的方程,就是把方程逐步转化为x =a (常数)的形式,等式的性质是转化的重要依据.5.解方程-23x =32时,应在方程两边(C ) A .同乘-23B .同除以23C .同乘-32D .同除以326.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x 2+1=2的结果是(A ) A .x =2B .x =-2C .x =4D .x =-47.(梧州中考)方程x -5=0的解是x =5.8.由2x -1=0得到x =12,可分两步,按步骤完成下列填空: 第一步:根据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1,得到2x =1;第二步:根据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除以2,得到x =12. 9.(教材P83习题T4变式)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1)8+x =-5;解:两边减8,得x =-13.(2)4x =16;解:两边除以4,得x =4.(3)3x -4=11.解:两边加4,得3x =15.两边除以3,得x =5.易错点 对等式性质理解不透致错10.有两种等式变形:①若ax =b ,则x =b a ;②若x =b a,则ax =b.其中(B ) A .只有①对B .只有②对C .①②都对D .①②都错中档题11.下列是等式2x +13-1=x 的变形,其中根据等式的性质2变形的是(D ) A.2x +13=x +1 B.2x +13-x =1 C.2x 3+13-1=x D .2x +1-3=3x 12.(贵阳中考)方程3x +1=7的解是x =2.13.若x =1是关于x 的方程3n -x 2=1的解,则n =12. 14.利用等式的性质解下列方程:(1)-3x +7=1;解:两边减7,得-3x =-6.两边除以-3,得x =2.(2)-y 2-3=9; 解:两边加3,得-y 2=12. 两边乘-2,得y =-24.(3)512x -13=14; 解:两边加13,得512x =712. 两边乘125,得x =75.(4)3x +7=2-2x.解:两边减7,得3x =2-2x -7.两边加2x ,得5x =-5.两边除以5,得x =-1.15.有只狡猾的狐狸,它平时总喜欢戏弄人,有一天它遇见了老虎,狐狸说:“我发现2和5是可以一样大的,我这里有一个方程5x -2=2x -2.等式两边同时加上2,得5x -2+2=2x -2+2, ①即5x =2x.等式两边同时除以x ,得5=2.” ②老虎瞪大了眼睛,听傻了.你认为狐狸的说法正确吗?如果正确,请说明上述①、②步的理由;如果不正确,请指出错在哪里?并加以改正. 解:不正确.①正确,运用了等式的性质1.②不正确,由5x =2x ,两边同时减去2x ,得5x -2x =0,即3x =0,所以x =0.综合题16.能不能从(a +3)x =b -1得到x =b -1a +3,为什么?反之,能不能从x =b -1a +3得到等式(a +3)x =b -1,为什么?解:当a =-3时,从(a +3)x =b -1不能得到x =b -1a +3,因为0不能为除数. 从x =b -1a +3可知,a +3≠0.根据等式的性质2可知,从x =b -1a +3可以得到等式(a +3)x =b -1.3.2解一元一次方程(一)——合并同类项与移项第1课时合并同类项基础题知识点1利用合并同类项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将方程中的同类项进行合并,把以x为未知数的一元一次方程变形为ax=b(a≠0,a、b为已知数)的形式,.然后利用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同时除以a,从而得到x=ba如:(1)合并同类项:x-2x+4x=3x;4y-2.5y-3.5y=-2y.(2)解方程-7x+2x=9-4的步骤是:①合并同类项,得-5x=5;②系数化为1,得x=-1.1.对于方程8x+6x-10x=8,合并同类项正确的是(B)A.3x=8 B.4x=8C.-4x=8 D.2x=82.方程x+2x=-6的解是(D)A.x=0 B.x=1C.x=2 D.x=-23.下列是小明同学做的四道解方程题,其中错误的是(B)A.5x+4x=9→x=1B.-2x-3x=5→x=1C.3x-x=-1+3→x=1D.-4x+6x=-2-8→x=-54.解下列方程:(1)6x-5x=3;解:合并同类项,得x=3.(2)-x+3x=7-1;解:合并同类项,得2x=6. 系数化为1,得x=3.(3)x2+5x2=9;解:合并同类项,得3x=9.系数化为1,得x=3.(4)6y+12y-9y=10+2+6.解:合并同类项,得9y=18.系数化为1,得y=2.知识点2列方程解决“总量=各部分量之和”问题5.某数的3倍与这个数的2倍的和是30,这个数为(C)A.4 B.5C.6 D.76.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字是十位上数字的3倍,且它们的和为12,则这个两位数是39.7.三个连续奇数的和为27,则这三个数分别为7、9、11.8.一条长1 210 m的水渠,由甲、乙两队从两头同时施工.甲队每天挖130 m,乙队每天挖90 m,则挖好水渠需要几天?解:设需要x天才能挖好水渠,则130x+90x=1 210.解得x =5.5.答:挖好水渠需要5.5天.9.(教材P88练习T2变式)麻商集团三个季度共销售冰箱2 800台,第一季度销售量是第二季度的2倍,第三季度销售量是第一季度的2倍,试问麻商集团第二季度销售冰箱多少台?解:设麻商集团第二季度销售冰箱x 台,则第一季度销售量为2x 台,第三季度销售量为4x 台.根据总量等于各部分量的和,得x +2x +4x =2 800.解得x =400.答:麻商集团第二季度销售冰箱400台.中档题10.如果x =m 是关于x 的方程12x -m =1的解,那么m 的值是(C ) A .0B .2C .-2D .-611.已知某三角形的周长为60 cm ,三边长之比为3∶4∶5,则最短边的长为15cm.12.在一张普通的日历中,相邻三行里同一列的三个日期之和为30,这三个日期分别为3、10、17.13.解下列方程:(1)0.3x -0.4x =0.6;解:合并同类项,得-0.1x =0.6.系数化为1,得x =-6.(2)5x -2.5x +3.5x =-10;解:合并同类项,得6x =-10.系数化为1,得x =-53.(3)x-25x=3+6;解:合并同类项,得35x=9.系数化为1,得x=15.(4)16x-3.5x-6.5x=7-(-5).解:合并同类项,得6x=12.系数化为1,得x=2.14.足球的表面是由若干个黑色五边形和白色六边形皮块围成的,黑白皮块的数目比为3∶5,一个足球表面一共有32块皮,黑色皮块和白色皮块各有多少?解:设黑色皮有3x块,白色皮有5x块.根据“足球表面一共有32块皮”,可得3x+5x=32.解得x=4.所以3x=3×4=12,5x=5×4=20.答:黑色皮有12块,白色皮有20块.15.(苏州中考)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有关数据显示,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美国人均淡,中、美两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之和为13 800 m3,问中、美两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各为多少水资源占有量的15(单位:m3)?解:设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为x m3,则美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为5x m3.根据题意,得x+5x=13 800,解得x=2 300.则5x=11 500.答:中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为2 300 m3,美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为11 500 m3.综合题16.(教材P87例2变式)有这样一列数,按一定规律排列成-1,2,-4,8,-16,…,其中某三个相邻数的和是768,则这三个数各是多少?解:设所求三个数分别为-x,2x,-4x,由题意,得-x+2x+(-4x)=768.解得x=-256.所以-x=256,2x=2×(-256)=-512,-4x=-4×(-256)=1 024.答:这三个数分别是256、-512、1 024.第2课时 移项基础题知识点1 利用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把等式一边的某项变号后移到另一边,叫做移项.1.下列变形中属于移项的是(C )A .由2x =2,得x =1B .由x 2=-1,得x =-2 C .由3x -72=0,得3x =72D .由2x -1=3,得2x =3-12.解方程2x -5=3x -9时,移项正确的是(B )A .2x +3x =9+5B .2x -3x =-9+5C .2x -3x =9+5D .2x -3x =9-53.关于x 的方程3x =4x +5的解是(C )A .x =5B .x =-3C .x =-5D .x =3 4.解方程6x +90=15-10x +70的步骤是:①移项,得6x +10x =15+70-90;②合并同类项,得16x =-5;③系数化为1,得x =-516. 5.解下列方程:(1)4x =9+x ;解:移项,得4x-x=9.合并同类项,得3x=9.系数化为1,得x=3.(2)4-35m=7;解:移项,得-35m=7-4.合并同类项,得-35m=3.系数化为1,得m=-5.(3)8y-3=5y+3;解:移项,得8y-5y=3+3.合并同类项,得3y=6.系数化为1,得y=2.(4)4x+5=3x+3-2x.解:移项,得4x-3x+2x=-5+3.合并同类项,得3x=-2.系数化为1,得x=-23.知识点2根据“表示同一个量的两个不同的式子相等”列方程6.某部队开展植树活动,甲队35人,乙队27人,现另调28人去支援,使甲队人数与乙队人数相等,则应调往甲队的人数是10,调往乙队的人数是18.7.(教材P91习题T5变式)小华的妈妈在25岁时生了小华,现在小华妈妈的年龄是小华的3倍多5岁,求小华现在的年龄.解:设小华现在的年龄为x岁,则妈妈现在的年龄为(x+25)岁.根据题意,得x+25=3x+5.解得x=10.答:小华现在的年龄为10岁.易错点 解方程时,移项不变号或误将不移动的项也变号8.解方程:x -3=-12x -4. 解:移项,得x +12x =-4+3. 合并同类项,得32x =-1. 系数化为1,得x =-23.中档题9.某同学在解方程5x -1=■x +3时,把■处的数字看错了,解得x =-43,则该同学把■看成了(D ) A .3B .-1289C .-8D .810.(昆明期末)若方程2x -kx +1=5x -2的解为-1,则k 的值为-6.11.如果5m +14与m +14互为相反数,那么m 的值为-112. 12.“栖树一群鸦,鸦树不知数,三只栖一树,五只没去处,五只栖一树,闲了一棵树.请你仔细数,鸦树各几何?”在这一问题中,若设树有x 棵,通过分析题意,鸦的只数不变,则可列方程:3x +5=5(x -1).13.对于有理数a ,b ,规定运算※的意义是:a ※b =a +2b ,则方程3x ※x =2-x 的解是x =13. 14.解下列方程:(1)2x -19=7x +6;解:移项,得2x -7x =19+6.合并同类项,得-5x =25.系数化为1,得x =-5.(2)x -2=13x +43.解:移项,得x -13x =2+43. 合并同类项,得23x =103. 系数化为1,得x =5.15.(教材P88问题2变式)(天门中考改编)清明节期间,七(1)班全体同学分成若干小组到革命传统教育基地缅怀先烈,若每小组7人,则余下3人;若每小组8人,则少5人.该班共有多少名同学?解:设一共分为x 个小组.由题意,得7x +3=8x -5.解得x =8.则7x +3=7×8+3=59.答:该班共有59名同学.16.小明到书店帮同学买书,售货员告诉他,如果用20元钱办理“购书会员卡”,将享受八折优惠.(1)请问在这次买书中,小明在什么情况下办会员卡与不办会员卡一样?(2)当小明买标价为200元的书时,怎样做合算,能省多少钱?解:(1)设小明在买x 元的书的情况下办会员卡与不办会员卡一样.则x =20+80%x.解得x =100.答:小明在买100元的书的情况下办会员卡与不办会员卡一样.(2)20+200×80%=180(元).200-180=20(元).答:当小明买标价为200元的书时,应办理会员卡,能省20元钱.综合题17.当m 为何值时,关于x 的方程4x -2m =3x +1的解是x =2x -3m 的解的2倍?解:因为关于x 的方程x =2x -3m 的解为x =3m ,所以关于x的方程4x-2m=3x+1的解是x=6m. 将x=6m代入4x-2m=3x+1中,得24m-2m=18m+1.移项、合并同类项,得4m=1.所以m=14.3.3 解一元一次方程(二)——去括号与去分母第1课时 去括号基础题知识点1 利用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时的去括号和有理数运算中的去括号类似,都是利用乘法分配律,其方法: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同;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反.1.将方程2x -3(4-2x )=5去括号,正确的是(C )A .2x -12-6x =5B .2x -12-2x =5C .2x -12+6x =5D .2x -3+6x =52.方程2(x -3)+5=9的解是(B )A .x =4B .x =5C .x =6D .x =73.解方程4(x -1)-x =2(x +12)的步骤如下:①去括号,得4x -1-x =2x +1;②移项,得4x -2x -x =1+1;③合并同类项,得x =2,其中做错的一步是(A )A .①B .②C .③D .①②4.解方程:5(x -4)-3(2x +1)=2(1-2x )-1.解:去括号,得5x -20-6x -3=2-4x -1.移项,得5x -6x +4x =2-1+20+3.合并同类项,得3x =24.系数化为1,得x =8.5.解下列方程:(1)3(x +4)=x ;解:去括号,得3x +12=x.移项,得3x -x =-12.合并同类项,得2x =-12.系数化为1,得x =-6.(2)1-(2x +3)=6;解:去括号,得1-2x -3=6.移项,得-2x =6-1+3.合并同类项,得-2x =8.系数化为1,得x =-4.(3)12(x -2)=3-12(x -2). 解:去括号,得12x -1=3-12x +1. 移项,得12x +12x =3+1+1. 合并同类项,得x =5.知识点2 去括号解方程的应用6.甲、乙两人骑自行车同时从相距65千米的两地相向而行,2小时相遇,若乙每小时比甲少骑2.5千米,则乙每小时骑(C )A .20千米B .17.5千米C .15千米D .12.5千米7.父亲今年30岁,儿子今年4岁,9年后父亲的年龄是儿子年龄的3倍.易错点 去括号时漏乘某些项或弄错符号导致错解8.解方程:2(3-4x )=1-3(2x -1).解:去括号,得6-4x =1-6x -1.(第一步)移项,得-4x +6x =1-1-6.(第二步)合并同类项,得2x =-6.(第三步)系数化为1,得x =-3.(第四步)以上解方程正确吗?若不正确,请指出错误的步骤,并给出正确的解答过程.解:第一步错误.正确的解答过程如下:去括号,得6-8x =1-6x +3.移项,得-8x +6x =1+3-6.合并同类项,得-2x =-2.系数化为1,得x =1.中档题9.下列是四个同学解方程2(x -2)-3(4x -1)=9的去括号的过程,其中正确的是(A )A .2x -4-12x +3=9B .2x -4-12x -3=9C .2x -4-12x +1=9D .2x -2-12x +1=910.对于非零的两个有理数a ,b ,规定a ⊗b =2b -3a ,若1⊗(x +1)=1,则x 的值为(B )A .-1B .1 C.12 D .-1211.若式子4-3(x -1)与式子x +12的值相等,则x =-54. 12.解下列方程:(1)3x -2(10-x )=5;解:去括号,得3x -20+2x =5.移项,得3x +2x =20+5.合并同类项,得5x =25.系数化为1,得x =5.(2)3(2y +1)=2(1+y )+3(y +3);解:去括号,得6y +3=2+2y +3y +9.移项,得6y -2y -3y =-3+2+9.合并同类项,得y =8.(3)12x +2(54x +1)=8+x. 解:去括号,得12x +52x +2=8+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2x =6.系数化为1,得x =3.13.若方程3(2x -2)=2-3x 的解与方程6-2k =2(x +3)的解相同,求k 的值.解:由3(2x -2)=2-3x ,解得x =89. 把x =89代入方程6-2k =2(x +3),得 6-2k =2×(89+3).解得k =-89.14.(教材P94例2变式)一架飞机在两城市之间飞行,风速为24 km/h ,顺风飞行需要2 h 50 min ,逆风飞行需要3 h .求无风时飞机的飞行速度和两城之间的航程.解:设无风时飞机的飞行速度为x km/h ,则顺风时飞行的速度为(x +24) km/h ,逆风飞行的速度为(x -24) km/h.根据题意,得176(x +24)=3(x -24).解得x =840. 则3(x -24)=2 448.答:无风时飞机的飞行速度为840 km/h,两城之间的航程为2 448 km.综合题15.某次义务劳动,有甲、乙两个工地,甲工地有27人在劳动,乙工地有19人在劳动.现在又有20人来参加义务劳动,要使甲工地人数为乙工地人数的2倍,问应分别调往甲、乙两工地各多少人?解:设应调往甲工地x人,则调往乙工地(20-x)人.根据题意,得27+x=2[19+(20-x)].解得x=17.则20-x=3.答:应调往甲工地17人,调往乙工地3人.第2课时 去分母基础题知识点1 利用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1)去分母的方法:依据等式的性质2,方程两边各项都乘所有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将分母去掉.(2)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①去分母;②去括号;③移项;④合并同类项;⑤系数化为1.1.解方程3y -14-1=2y +76去分母时,方程两边都乘(B ) A .10 B .12 C .24 D .62.(曲靖期末)解方程x -14=3-1+2x 8去分母正确的是(A ) A .2(x -1)=24-1-2xB .2(x -1)=24-1+2xC .2(x -1)=3-1-2xD .2(x -1)=3-1+2x3.解方程13-x -12=1的结果是(D ) A .x =12 B .x =-12C .x =13D .x =-134.(济南中考)若式子4x -5与2x -12的值相等,则x 的值是(B ) A .1 B.32 C.23D .2 5.(滨州中考)依据下列解方程0.3x +0.50.2=2x -13的过程,请在前面的括号内填写变形步骤,在后面的括号内填写变形依据.解:原方程可变形为3x +52=2x -13.(分数的基本性质) 去分母,得3(3x +5)=2(2x -1).(等式的基本性质2)去括号,得9x +15=4x -2.(去括号法则或乘法分配律)(移项),得9x -4x =-15-2.(等式的基本性质1)合并同类项,得5x =-17.(系数化为1),得x =-175.(等式的基本性质2)6.解下列方程:(1)2x -13=x +24; 解:去分母,得4(2x -1)=3(x +2).去括号,得8x -4=3x +6.移项,得8x -3x =4+6.合并同类项,得5x =10.系数化为1,得x =2.(2)x -32-4x +15=1; 解:去分母,得5(x -3)-2(4x +1)=10.去括号,得5x -15-8x -2=10.移项,得5x -8x =15+2+10.合并同类项,得-3x =27.系数化为1,得x =-9.(3)2x +13=1-x -15. 解:去分母,得5(2x +1)=15-3(x -1).去括号,得10x +5=15-3x +3.移项,得10x +3x =-5+15+3.合并同类项,得13x =13.系数化为1,得x =1.知识点2 去分母解方程的应用7.某工厂计划每天烧煤5吨,实际每天比计划少烧2吨,若m 吨煤多烧了20天,则m =150.8.王强参加了一场3 000米的赛跑,他以6米/秒的速度跑了一段路程,又以4米/秒的速度跑完了其余的路程,一共花了10分钟,问王强以6米/秒的速度跑了多少米?解:设王强以6米/秒的速度跑了x 米,则王强以4米/秒的速度跑了(3 000-x )米.根据题意,得x 6+3 000-x 4=10×60. 解得x =1 800.答:王强以6米/秒的速度跑了1 800米.易错点 去分母时,漏乘不含分母的项9.(株洲中考改编)在解方程x -13+x =3x +12时,方程两边同时乘6,去分母后,得2(x -1)+6x =3(3x +1).中档题10.若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2x -k 3-x -3k 2=1的解是x =-1,则k 的值是(B ) A .27B .1C .-1311D .011.(民大附中月考)式子x +24的值比2x -36的值大1,则x 的值是0. 12.(昆明月考)轮船沿江从A 港顺流行驶到B 港,比从B 港返回A 港少用3 h ,若静水时船速为26 km/h ,水速为2 km/h ,则A 港和B 港相距504km.13.解下列方程:(1)x -13-x +26=4-x 2; 解:去分母,得2(x -1)-(x +2)=3(4-x ).去括号,得2x -2-x -2=12-3x.移项,得2x -x +3x =2+2+12.合并同类项,得4x =16.系数化为1,得x =4.(2)x -x -12=2-x +25; 解:去分母,得10x -5(x -1)=20-2(x +2). 去括号,得10x -5x +5=20-2x -4.移项,得10x -5x +2x =-5+20-4.合并同类项,得7x =11.系数化为1,得x =117.(3)x +12=6-2x -13; 解:去分母,得3(x +1)=36-2(2x -1). 去括号,得3x +3=36-4x +2.移项,得3x +4x =-3+36+2.合并同类项,得7x =35.系数化为1,得x =5.(4)x 0.7-0.17-0.2x 0.03=1. 解:原方程可化为10x 7-17-20x 3=1. 去分母,得30x -7(17-20x )=21.去括号,得30x -119+140x =21.移项、合并同类项,得170x =140.系数化为1,得x =1417.14.小明以每小时8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到达乙地,回来时走的路程比去时多3千米,已知速度为9千米/时,这样回来时比去时多用18小时,求去时甲、乙两地路长. 解:设去时甲、乙两地的路长为x 千米,则 x 8+18=x +39.解得x =15. 答:去时甲、乙两地的路长为15千米.综合题15.某同学在解方程2x -13=x +a 3-2去分母时,方程右边的-2没有乘3,因而求得的方程的解为x =2,试求a 的值,并求出原方程的解.解:根据该同学的做法,去分母,得2x -1=x +a -2.解得x =a -1.因为x =2是方程的解,所以a =3.把a =3代入原方程,得2x -13=x +33-2,解得x =-2.小专题5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题组1 移项、合并同类项解一元一次方程1.解下列方程:(1)56-8x =11+x ;解:-8x -x =11-56,-9x =-45,x =5.(2)43x +1=5+13x. 解:43x -13x =5-1, x =4.题组2 去括号解一元一次方程2.解下列方程:(1)4x -3(20-2x )=10;解:4x -60+6x =10,4x +6x =60+10,10x =70,x =7.(2)4y -3(20-y )=6y -7(9-y ); 解:4y -60+3y =6y -63+7y , 4y +3y -6y -7y =60-63,-6y =-3,y =12.(3)4x -8(x +1)=4-2(x +3). 解:4x -8x -8=4-2x -6, 4x -8x +2x =4-6+8,-2x =6,x =-3.题组3 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3.解下列方程:(1)2x -13-2x -34=1; 解:4(2x -1)-3(2x -3)=12, 8x -4-6x +9=12,8x -6x =4-9+12,2x =7,x =72.(2)16(3x -6)=25x -3; 解:5(3x -6)=12x -90, 15x -30=12x -90,15x -12x =-90+30,3x =-60,x =-20.(3)2(x +3)5=32x -2(x -7)3;解:12(x +3)=45x -20(x -7),12x +36=45x -20x +140,12x -45x +20x =-36+140,-13x =104,x =-8.(4)2x -13-10x +16=2x +12-1; 解:2(2x -1)-(10x +1)=3(2x +1)-6,4x -2-10x -1=6x +3-6,4x -10x -6x =3-6+2+1,-12x =0,x =0.(5)0.1-2x 0.3=1+x 0.15. 解:原方程整理,得1-20x 3=1+100x 15. 去分母,得5(1-20x )=15+100x.去括号,得5-100x =15+100x.移项,得-100x -100x =15-5.合并同类项,得-200x =10.系数化为1,得x =-0.05.周周练(3.1~3.3)(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B )A.2x +2=3B.3x -12+4=3x C .y 2+3y =0D .9x -y =2 2.方程3x +6=2x -8移项后,正确的是(C )A .3x +2x =6-8B .3x -2x =-8+6C .3x -2x =-6-8D .3x -2x =8-63.解方程2(x -3)-3(x -4)=5时,下列去括号正确的是(D )A .2x -3-3x +4=5B .2x -6-3x -4=5C .2x -3-3x -12=5D .2x -6-3x +12=5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A .若a =b ,则a c =b dB .若a =b ,则ac =bdC .若ac =bc ,则a =bD .若a =b ,则ac =bc5.方程2-2x -43=-x -76去分母,得(C ) A .2-2(2x -4)=-(x -7)B .12-2(2x -4)=-x -7C .12-2(2x -4)=-(x -7)D .12-(2x -4)=-(x -7)6.(咸宁中考)方程2x -1=3的解是(D )A .x =-1B .x =-2C .x =1D .x =27.小马虎在计算16-13x 时,不慎将“-”看成了“+”,计算的结果是17,那么正确的计算结果应该是(A ) A .15B .13C .7D .-18.小明准备为希望工程捐款,他现在有20元,以后每月打算存10元,若设x 月后他能捐出100元,则下列方程中能正确计算出x 的是(A )A .10x +20=100B .10x -20=100C .20-10x =100D .20x +10=100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24分)9.已知x =-2是方程3(x +a )=15的解,则a =7.10.若式子2-k 3-1的值是1,则k =-4. 11.(临沧期中)如果5x +3与-2x +9互为相反数,那么x 的值是-4.12.(文山期中)已知(x -2)2+|3y -2x|=0,则x =2,y =43. 13.轮船从甲地顺流而行9小时到达乙地,原路返回11小时才能到达甲地,已知水流速度为2千米/时,则轮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20千米/时.14.已知a 、b 、c 、d 为4个数,现规定一种新的运算,⎪⎪⎪⎪⎪⎪a b c d =ad -bc ,那么当⎪⎪⎪⎪⎪⎪ 2 4(1-x ) 5=18时,x =3.三、解答题(共44分)15.(24分)解方程:(1)(曲靖期末)x +12-1=43x ; 解:3(x +1)-6=8x ,3x +3-6=8x ,3x -8x =-3+6,-5x =3,x =-35.(2)3x -2(20-x )=6x -4(9+x );解:3x -40+2x =6x -36-4x ,3x =4,x =43.(3)2-2x +13=1+x 2; 解:12-2(2x +1)=3(1+x ),12-4x -2=3+3x ,-7x =-7,x =1.(4)x -10.3-x +20.5=1.2. 解:10x -103-10x +205=1.2, 5(10x -10)-3(10x +20)=1.2×15,50x -50-30x -60=18,20x =128,x =325.16.(8分)学校分配学生住宿,如果每室住8人,那么还少12个床位;如果每室住9人,那么空出两个房间.求房间的个数和学生的人数.解:设房间数为x,由题意,得8x+12=9(x-2).解得x=30.则学生人数为8×30+12=252.答:房间的个数为30,学生的人数为252.17.(12分)有一叠卡片,自上而下按规律分别标有6,12,18,24,30,…这些数.(1)你能发现这些卡片上的数有什么规律吗?请将它用一个含有n(n≥1)的式子表示出来;(2)小明从中抽取相邻的3张,发现其和是342,你能知道他抽出的卡片是哪三张吗?(3)你能拿出相邻的3张卡片,使得这些卡片上的数字之和是86吗?为什么?解:(1)6n.(2)设中间一张标有数字6n,那么前一张为6(n-1)=6n-6,后一张为6(n+1)=6n+6.根据题意,得6n-6+6n+6n+6=342.解得n=19.则6(n-1)=6×18=108,6n=6×19=114,6(n+1)=6×20=120.答:所抽的卡片为标有108、114、120数字的三张卡片.(3)不能,因为当6n-6+6n+6n+6=86时,n=43,不是整数,所以不可能抽到相邻3张卡片,使得这些卡片9上的数字之和为86.3.4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第1课时 产品配套问题与工程问题基础题知识点1 产品配套问题解决配套问题时,关键是明确题目中的相等关系,它是列方程的依据.一般来说,题目中有两个等量关系,根据其中一个等量关系设未知数,根据另一个等量关系列方程. 1.有一个专项加工茶杯的车间,一个工人每小时平均可以加工杯身12个,或者加工杯盖15个,车间共有90人.安排加工杯身的人数为多少时,才能使生产的杯身和杯盖正好配套?设安排加工杯身的人数为x ,则加工杯盖的为(90-x )人,每小时加工杯身12x 个,杯盖15(90-x )个,则可列方程为12x =15(90-x ),解得x =50.间接设法:设共生产杯身x 个,共生产杯盖x 个.则生产杯身的工人为x 12个,生产杯盖的工人为x 15个,则可列方程为x 12+x 15=90.解得x =600.x 12=60012=50,x 15=60015=40. 2.(教材P101练习T1变式)(曲靖中考)某种仪器由1个A 部件和1个B 部件配套构成.每个工人每天可以加工A 部件1 000个或者加工B 部件600个,现有工人16名,应怎样安排人力,才能使每天生产的A 部件和B 部件配套?解:安排x 人生产A 部件,安排(16-x )人生产B 部件.由题意,得1 000x =600(16-x ).解得x =6.所以16-x =10.答:安排6人生产A 部件,安排10人生产B 部件,才能使每天生产的A 部件和B 部件配套.知识点2 工程问题(1)解决工程问题时,常把总工作量看作1,并利用“工作量=人均效率×人数×时间”的关系考虑问题.(2)用一元一次方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是:①设未知数;②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其中的等量关系,并由此列出方程;③解方程;④检验解的正确性与合理性,并写出答案.3.(教材P101练习T2变式)一件工作,甲单独做需要1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需要15小时完成,甲、乙合作需要x 小时完成,则可列方程为x 10+x 15=1,解得x =6. 4.一批文稿,若由甲抄30小时可以抄完,若由乙抄20小时可以抄完,现由甲抄3小时后改由乙抄余下部分,则乙还需抄18小时.5.(昆明月考)整理一批图书,如果由一个人单独做要用30 h ,现先安排一部分人用1 h 整理,随后又增加6人和他们一起又做了2 h ,恰好完成整理工作.假设每个人的工作效率相同,那么先安排整理的人员有多少? 解:设先安排整理的人员有x 人,由题意,得130x +130(x +6)×2=1, 解得x =6.答:先安排整理的人员有6人.中档题6.某工程,甲独做需12天完成,乙独做需8天完成,现由甲先做3天,乙再参加合作,求完成这项工程共用的时间.若设完成此项工程共用x 天,则下列方程正确的是(D )A.x +312+x 8=1 B.x +312+x -38=1 C.x 12+x 8=1 D.x 12+x -38=1 7.某服装厂有工人54人,每人每天可加工上衣8件,或裤子10条,应怎样分配人数,才能使每天生产的上衣和裤子配套?设x 人做上衣,则做裤子的人数为(54-x )人,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8x =10(54-x ),解得x =30.8.某瓷器厂共有120个工人,每个工人一天能做200只茶杯或50只茶壶.若8只茶杯和1只茶壶为一套,则安排40人生产茶壶可使每天生产的瓷器配套.9.学校图书管理员整理一批图书,由一个人做要80小时完成,现在计划由一部分人先做8小时,再增加2人和他们一起做16小时完成这项工作.假设这些人的工作效率相同,具体应该先安排多少人工作8小时?解:设应先安排x 人工作8小时,根据题意,得8x 80+16(x +2)80=1. 解得x =2.答:应先安排2人工作8小时.10.(民大附中月考)某车间有22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1 200个螺钉或2 000个螺母,1个螺钉需要配2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应安排生产螺钉和螺母的工人各多少名?解:设分配x 名工人生产螺母,则(22-x )名工人生产螺钉,由题意,得2 000x =2×1 200(22-x ),解得x =12.则22-x =10.答:应安排生产螺钉和螺母的工人分别为10名,12名.综合题11.甲、乙两人想共同承包一项工程,甲单独做30天完成,乙单独做20天完成,合同规定15天完成,否则每超过1天罚款1 000元,甲、乙两人经商量后签订了该合同.(1)正常情况下,甲、乙两人能否履行该合同?为什么?(2)现两人合作了这项工程的75%,因别处有急事,必须调走1人,问调走谁更合适些?为什么?解:(1)能履行合同.设甲、乙合作x 天完成,则(130+120)x =1,解得x =12. 因为12<15,所以两人能履行合同.(2)调走甲更合适.由(1)知,两人合作完成这项工程的75%需要的时间为12×75%=9(天).剩下6天必须由某人做完余下的工程,故他的工作效率为25%÷6=124,因为130<124<120,故调走甲合适.。
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 3.1.1 一元一次方程 优秀教学PPT课件
【素养提升】 18.(12分)某通讯公司推出两种手机付费方式:甲种方式不交月租费, 每通话1分钟付费0.15元;乙种方式需交18元月租费,每通话1分钟付费 0.10元.两种方式不足1分钟均按1分钟计算. (1)如果一个月通话x分钟,那么用甲种方式付费应付话费多少元?用乙 种方式应付话费多少元? (2)如果求一个月通话多少分钟时两种方式的费用相同,可以列出一个怎 样的方程?它是一元一次方程吗? 解:(1)甲种方式应付话费0.15x元,乙种方式应付话费(18+0.10x)元 (2)0.15x=18+0.10x,是一元一次方程
17.(10分)根据题意列出方程: (1)《文摘报》每份0.5元,《信息报》每份0.4元,小刚用7元钱买了两种 报纸共15份,他买的两种报纸各多少份? (2)水上公园某一天共售出门票128张,收入912元,门票价格为成人每张 10元,学生可享受六折优惠.这一天出售的成人票与学生票各多少张? (只列方程) 解:(1)设买《文摘报》x份,则买《信息报》(15-x)份,根据题意列方 程,得0.5x+0.4(15-x)=7 (2)设出售成人票x张,则出售学生票(128-x)张,根据题意列方程,得 10x+60%×10×(128-x)=912
当x = 4,5,6时呢?
1.若k是方程 2x=3 的解,则 4k+2=______.
2.若 xn2 4 0 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
n=______.
3.已知方程 x a 1 1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则
a=______.
1. 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等号两 边都是整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回顾思考
1.你知道什么叫做方程吗?
方程: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3、1从算式到方程
2.谈谈自己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体会,如何将问题转化为方程模型。
3.分享在小组讨论中的收获,以及与其他同学的互动体验。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检验学生对方程知识的掌握程度,特布置以下作业:
1.基础巩固题:完成教材第3.1节后的练习题1、2、3,重点巩固方程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解方程的基本方法。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我会设计以下几类题目:
1.基础题目:旨在巩固方程的基本概念和解法。
2.提高题目:旨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拓展题目:旨在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练习过程中,我会关注学生的解题方法、步骤和答案,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难以将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尤其是将问题转化为方程的能力较弱。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对实际问题与数学模型之间联系的理解,帮助学生建立方程思想。
此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合作交流、探究学习的认识尚浅,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在此基础上,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他们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主动的心态。
4.反思总结题要真实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设计:3、1从算式到方程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算式与方程的概念及其之间的关系,能够识别并写出不同类型的方程。
2.学会使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掌握移项、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基本运算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第3章:3.1.1从算式到方程(教案)
-系数化为1时,学生可能会对分数的运算处理不当,导致解题失误。
举例: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为何在解方程时可以同时加减或乘除等式两边,可以通过具体示例,如3x + 5 = 14,演示如何将等式性质应用于方程求解。对于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方程的难点,可以设计一些贴近生活的题目,如“小华买了3本书和5支笔,一共花了14元,求每本书的价格”,帮助学生找到等量关系并建立方程。
3.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素养,通过分析方程的解,对数据进行比较和判断,提高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4.激发学生的数学抽象思维,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代数表达方法,培养从具体到抽象的数学思维能力。
5.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将所学方程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数学应用能力。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方程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方程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五、教学反思
今天我们在课堂上一起探讨了《从算式到方程》这一章节的内容。回顾整个教学过程,我觉得有几个地方值得反思和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第3章:3.1.1从算式到方程(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第3章:3.1.1从算式到方程。本节课主要内容包括:
1.理解等式和方程的概念,掌握等式的性质和方程的解法。
2.学习用字母表示数,掌握代数式的书写和简化。
3.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包括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等基本步骤。
人教版_ 七年级上册_第三章 3.1.1一元一次方程课件(共27张PPT)
问题6: 判断下列m的值是不是方程3m+2=6–m的解? (1)m=2 (2)m=1
解: (1)把m=2分别代入方程的左边和 右边. 左边= 8 , 右边= 4 因为左边 ≠ , 右边,
所以m=2 不是 原方程的解.
问题6: 判断下列m的值是不是方程3m+2=6–m的解? (1)m=2 (2)m=1 解: (2)把m=1分别代入方程的左边和右边 . 左边= 5 ,
一切问题都可以转化为数 学问题,一切数学问题都可以 转化为代数问题,而一切代数 问题又都可以转化为方程。因 此,一旦解决了方程问题,一 切问题将迎刃而解。
——笛卡儿
笛卡儿,1596年3月 31日生于法国都兰城。 笛卡儿是伟大的哲学 家、物理学家、数学 家、生理学家,解析 几何的创始人。
问题7:
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列出方程。 (1)环形跑道一周长是400 m,沿跑道跑多少周, 可以跑3000 m? 解:设跑x周,依题意得, 400x=3000 (2)甲种铅笔每支0.3元,乙种铅笔每支0.6元, 用9元钱买了两种铅笔共20支,两种铅笔各买了 多少支? 解:设买甲种铅笔x支,乙种铅笔(20-x)支, 依题意得展
希腊数学家丢番图(公元3–4世纪) 的墓碑上记载着: 他生命的六分之一是幸福的童年; 再活了他生命的十二分之一,两颊长起了细细的胡须;
他结了婚,又度过了一生的七分之一;
再过五年,他有了儿子,感到很幸福; 可是儿子只活了他全部年龄的一半; 儿子死后,他在极度悲痛中过了四年,也与世长辞了。 根据以上信息,你能知道丢番图的寿命吗?
右边= 5 ,
因为左边 = 右边, 所以m=1 是 原方程的解. 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叫做方程的解
中国人对方程的研究有悠久 的历史,“方程”一词最早出现 于《九章算术》.《九章算术》 全书共分九章,第八章就叫“方 程”. 宋元时期,中国数学家创立 了“天元术” ,即用“天元”表 示未知数进而建立方程,“立天 元一”相当于现在的“设未知数 x”. 14世纪初,我国元朝数学家 朱世杰创立了“四元术”,四元 指天、地、人、物,相当于四个 未知数.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1《从算式到方程》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1《从算式到方程》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3.1《从算式到方程》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和分数的基础上,开始接触代数的知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概念,学会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从而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方程,理解方程的含义,并掌握方程的解法。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整数和分数有了深入的理解。
但是,对于代数知识,尤其是方程,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发现方程,理解方程,并掌握解方程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方程的概念,理解方程的含义。
2.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掌握方程的解法,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方程的概念,方程的解法。
2.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丰富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方程,理解方程。
2.启发式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规律,掌握方法。
3.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之间相互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实例,用于引导学生认识方程。
2.准备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对方程的理解。
3.准备课件,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认识方程。
例如:小明有2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数是小明的3倍,请问小红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尝试用数学语言表述这个问题,从而引出方程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呈现一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方程来解决。
例如:甲车和乙车同时出发,甲车每小时行驶60公里,乙车每小时行驶80公里,请问甲车追上乙车需要多少时间?引导学生发现实际问题中存在的等量关系,并将其转化为方程。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呈现的实际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在这个环节中,重点让学生掌握方程的解法,并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
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1一元一次方程(图文详解)
为x元,则依题意可列出下列哪一个一元一次方程式( )
(A)15(2x20)=900
(B)15x202=900
(C)15(x202)=900 (D)15x220=900
【解析】选C.每份礼物的价格是(x+202)元,15份礼
物的价格是15(x202)元.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七年级上册数学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3.1.1 一元一次方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了解什么是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 2.体会字母表示数的好处、画示意图有利于分析问题、找 相等关系是列方程的重要一步、从算式到方程(从算式到 代数)是数学的一大进步. 3.会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通过列方程解决问题.
4.已知数x-5与2x-4的值互为相反数,列出关于x的方程. 解:由题意得:(x-5)+(2x-4)=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1.方程、方程的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2.根据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用一元一次方程表示问 题中的数量关系. 注: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 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一般地,要检验某个值是不是方程的解,可以用这个 值代替未知数代入方程,看方程左右两边的值是否相等.
任取x的值 代入 不成立
1 700+150x=2 450 成立
得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七年级数学上册-算式到方程3.1.1从算式到方程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 从算式到方程3.1.1 一元一次方程【知识与技能】(1)理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解方程、方程的解的含义,会检验一个数是否为某个一元一次方程的解.(2)初步学会如何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一种进步,体会方程思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方程.多媒体课件教师提问:你知道什么叫方程吗?学生回答: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教师:你能举出一些方程的例子吗?由学生举例,教师总结、板书课题.一、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出示以下问题:某校初中一年级328名师生乘车外出春游,已有2辆校车可以乘坐64人,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多少辆?教师提问: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有哪些方法?学生小组内讨论,看能否用算术方法解,然后考虑用方程如何解决,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中去,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师总结:(方法一)算术法:(328-64)÷44=264÷44=6(辆).(方法二)列方程法:设需要租用x辆客车,那么这些客车共可乘坐44x人,加上乘坐校车的64人,就是全体师生共328人,可得44x+64=328.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此问题的解决方法,而且要让学生通过对比算术法与方程法,去体会列方程过程中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针对以上方程,教师提问:像上面这样的方程,你能给它起一个名字吗?学生阅读教材,体验方程的表达方式,并说说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结合算术法,你能试着解出这个方程吗?得到的结果对所列的方程来说具有什么特点?学生可能利用逆运算求解,得出所求的结果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特点,教师加以肯定,教师归纳总结有关方程的概念:①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作方程.(44x+64=328,44,64,328为已知数,x为未知数)②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等号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方程叫作一元一次方程.③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中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教师:想一想,你是怎样列出方程的?找学生代表回答解题思路.教师归纳: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二、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方程,如果是,指出已知数和未知数,并说明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如果不是,说明理由.①5-2x=1;②y2+2=4y-1;③x-2y=6;④2x2+5x-8;⑤3×2=1;⑥(x-1)·(x+2)(x+1)=0;⑦1+x=x+1;⑧|x|=-2【解】①是一元一次方程,5,-2,1是已知数,x是未知数;②是方程,2,4,-1是已知数,y 是未知数;③是方程,-2,6是已知数,x,y是未知数;④不是方程,因为不是等式;⑤不是方程,因为不含有未知数;⑥是方程,-1,2,1,0是已知数,x是未知数;⑦是一元一次方程,1是已知数,x是未知数;⑧是方程,-2是已知数,x是未知数.例2在课外活动中,张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年龄大多是13岁,就问同学:“我今年45岁,几年以后你们的年龄是我年龄的三分之一?”赵敏同学很快说出了答案为3年.她是这样算的:1年后,老师46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4岁,不是老师年龄的三分之一;2年后,老师47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5岁,也不是老师年龄的三分之一;3年后,老师48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6岁,恰好是老师年龄的三分之一.你能否用方程的方法来解答呢?(只列方程即可)【建议】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两种方法各自的特点,只要学生能谈出一两点体会,教师都应当加以鼓励.最后,教师给出总结:(用算术方法解)未知数不参加列式,表示计算过程,根据题里已知数和未知数间的关系,确定解题步骤,再列式计算;(用方程解)未知数用x表示,x参加列式,表示相等关系,根据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含有x的等式.【解】赵敏同学的方法是算术方法,用方程的方法解答如下:设x年后学生的年龄是老师年龄的三分之一,则可列方程为13+x=13(45+x).例3检验下列各数是不是方程4x-3=2x+3的解.(1)x=3;(2)x=8.【解】(1)把x=3分别代入方程等号的左边和右边,得左边=4×3-3=9,右边=2×3+3=9.左边=右边.所以x=3是方程4x-3=2x+3的解.(2)把x=8分别代入方程等号的左边和右边,得左边=4×8-3=29,右边=2×8+3=19.左边≠右边.所以x=8不是方程4x-3=2x+3的解.1.引出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等基本概念,并且对“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设未知数,列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析问题的过程进行了归纳.2.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体会方程的意义,领悟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会进行简单的辨别.教材P83习题3.1,第1,3,6,7题。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3.1.1 一元一次方程 教案
一元一次方程授课类型:新授课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1小节一、教材分析(一)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从算式到方程中第一课时内容.整节共计2课时,本课时侧重理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含义,以及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小学阶段,已学习了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还学习了最简单的方程,前一章“整式”也为这一节做了充分的准备.通过方程的学习,学生慢慢体验到未知数参与运算的好处,用方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即培养学生建模的思想),进而激发学生学习方程的心理需求,为以后学习二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垫基础.方程是应用广泛的数学工具,它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占重要地位.(二)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1.理解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2.能够通过分析实际问题,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教学难点: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二、学情分析在知识方面,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习了用算式方法解应用题,还学习了最简单的方程,新知教学有较好的基础;在技能方面,学生已接触过用方程解应用题,感受到算式解应用题和方程解应用题的不同,并对画示意图、用字母表示数有初步的了解.而且初一学生,已经有初步的概括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综合知识;在情感方面,求知的欲望强烈,喜欢探求真知,具有积极的情感态度.三、目标分析(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本节的学习,掌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了解什么是方程的解,并能够从实际问题抽象出数学等量关系;2.体会字母表示数的好处、画示意图有利于分析问题、找相等关系是列方程的关键一步,感受从算式到方程(未知数可以参与运算)的优越性.(二)过程与方法1.会将实际问题抽象数学问题,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渗透建立方程模型的思想;2.认识列方程解决问题的思想以及用字母表示未知数、用方程表示相等关系的符号化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经历从生活中发现数学和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树立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创新意识;2.学习中品尝成功的喜悦,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好数学、用好数学的信心,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并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四、教法学法分析(一)教法分析本课分三大部分,其中第二部分“怎么学”是本节课的重点.在第二部分,设计三个不同形式的实际生活问题,学生通过思考这三个问题归纳总结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以及特征.在例题讲解部分,运用问题驱动学生积极思考、讨论,并发现利用方程解决应用题的常规思路.学什么怎么学效果怎样(复习引入)(通过实例分析,进行方法特征归纳)(学生练习与小结作业) (二)学法分析本课时主要难点在于学生通过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面对这一难点,本节课采用师生合作的学习方式,由教师通过设置问题分解难度,再由全体学生通过动手、观察、分析等方法进一步学习,体现师生的“双主体”地位.(三)教学手段本课主要采用以powerpoint 为操作平台,界面活泼,操作简单,在需要的情况下,能有效支持多种其它技术.五、教学过程分析(一)复习引入——学什么(4min)问题1:x的2倍加上5等于21,可列出方程_______________;问题2:y的3倍等于y与7的差,可列出方程______________;问题3:长方形的宽为x,长比宽多3,如果长方形周长为22,则可列出关于x的方程_____________.提问:请你根据题目提供的等量关系,列出相应的方程.【设计意图】以小学知识为基础,学生可以很快得到上述三个问题的答案,学生 从这三个问题中回忆小学所学方程的概念.先渗透给学生利用条件列等式的想法,分散本节课难点.(二)新课讲授——怎样学(20min)【环节一(8min)】 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方程(1)用一根长为24cm 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为多少? (思路:4×边长=24 边长=24÷4;边长未知可设为x ,则可得4x =24)(2)一台电脑已经使用1700h ,预计每个月再使用150h ,经过多少个月这台电脑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h ?(3)我校女生人数占全体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我校有多少学生? (学生在解决该题时可能会遇到困难,教师提醒(或帮助)学生画示意图来帮助分析,初步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像上述方程一样,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且未知数的次数为1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对比:【设计意图】通过三道简单应用题,学生归纳总结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进而发现其特点.并通过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对比,正确区分开两者.(简单练习)下列式子是一元一次方程吗?①83-x ②1254=+y ③1=+y x ④0=x ⑤x x 212=-⑥42-=+-x x ⑦723=+a ⑧52=+b a【环节二 例题讲解(8min)】汽车匀速行驶途径王家庄、青山、秀水三地的时间如表所示所示,翠湖在青山、秀水两地之间,距青山50千米,距秀水70千米.王家庄到翠湖的路程有多远?【设计意图】通过画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问题,也向学生初步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数 形).(思考1)从上图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必要时可以提示学生从时间、路程、速度、四地的排列顺序等方面去考虑。
2023-2024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第三章3.1从算式到方程
3.1从算式到方程1.理解和掌握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2.能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方程的解.3.明确方程和等式的关系.4.理解和掌握等式的基本性质.5.能应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1.能根据问题的数量关系列方程.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1.体会一元一次方程作为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的数学模型所带来的方便.2.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重点】1.能根据实际问题列简单的方程.2.能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难点】从应用题中找相等关系列方程.3.1.1一元一次方程1.初步学会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2.理解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的概念.3.掌握检验某个值是不是方程的解的方法.4.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1.通过处理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的一种进步.2.培养学生根据问题寻找相等关系,根据相等关系列出方程的能力.1.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热爱生活的乐观人生态度.2.培养学生求实的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重点】1.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相关概念.2.寻找相等关系,列出方程.【难点】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正确地列出方程.【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1,2,3,4,5).【学生准备】复习小学学过的方程.导入一:一辆客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A地出发沿同一公路同方向行驶,客车的行驶速度是70 km/h,卡车的行驶速度是60 km/h,客车比卡车早1 h经过B地.A,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你会用算术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吗?[设计意图]通过问题与生活情境的引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与学习热情.导入二:变魔术好玩吗?那我们现在就来试一下: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写下一个数,不要说出来,按照老师说的继续做下去,将你刚才写出来的数乘2,再加上4,再除以2,再减去3.好了,现在将你的结果告诉我,我就能说出你开始的时候在练习本上写下的数,神奇吗?学习了本节课的内容之后,同学们一定就可以明白其中的奥秘了![设计意图]通过这个情境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节了课堂气氛.导入三:卡片显示,观察卡片上的式子,你能填上适当的数吗?卡片上式子分别为:3+□=8,○-2=7,5×?=1,△÷2=3,43=()6.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设计意图]由最简单的题目导入,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体现面向全体学生的课标意识,增加趣味性,调节课堂气氛.活动1:问题探究思路一【课件1】出示教材第78页问题,提出问题:【问题1】路程、时间、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在匀速运动过程中,时间、速度、路程之间的关系是时间=路程速度.【问题2】用列表的方法找等量关系,如果设A,B两地间的路程为x km,请你完成下面的表格:路程/km速度/(km/h)时间/h客车卡车【问题3】请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设A,B两地间的路程是x km根据客车比卡车早1 h经过B地,可得方程x60-x70=1.【教师说明】我们知道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将能够从上述的方程解出未知数的值x=420,从而求出A,B两地间的路程是420 km.通常情况下,用x,y,z等字母表示未知数,法国数学家笛卡儿是最早这样做的人,我国古代用“天元、地元、人元、物元”等表示未知数.[知识拓展](1)方程中未知数的表示可以使用字母x,也可以使用其他一些字母,如y,z等.通常用字母a,b,c表示已知数.(2)方程中未知数可以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如x+y=12,2x-y=z+1等.(3)方程都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如2+4=6.[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学生的讨论、交流,发现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路二1.定义方程,回顾举例.师:大家知道什么叫方程吗?生: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师:你能举出一些方程的例子吗?学生举例,教师总结.【课件2】判断下列式子是不是方程.(1)1+2=3;(2)x+2>1;(3)1+2x=4; (4)x+y=2;(5)x2-1;(6)x2=x+2; (7) x+3-5; (8)x=8.2.根据题意列方程.【课件3】一辆客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A地出发沿同一公路同方向行驶,客车的行驶速度是70 km/h,卡车的行驶速度是60 km/h,客车比卡车早1 h 经过B地.A,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师生活动】学生分组活动,讨论看能否用算术方法解,交流后考虑用方程如何解决,最后小组内同学交流.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中去,要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在用算术法解时,是否遇到了麻烦?用方程可以轻松解决吗?让学生感受方程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优势.解:设A,B两地间的路程是x km,根据客车比卡车早1 h经过B地,可得方程x60-x70=1.【建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还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可以让他们进行小组间的交流,也可以根据题意画一个表格讨论,看一看各小组所列的方程是否一致,以开拓学生的思路,从而掌握更多的解题方法.【设计意图】通过对列方程解决问题的学习,使学生感受方程方法和算术方法之间的差异,为进一步学习方程做准备.活动2:归纳列方程的步骤思路一学生先说一说,然后教师归纳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两个步骤:(1)用字母表示问题中的未知数(通常用x,y,z等字母表示);(2)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比较】比较列算式和列方程两种方式的特点,建议用小组讨论的方式进行,可以把学生分成两部分分别归纳两种方法的优缺点,也可以每个小组同时讨论两种方法的优缺点,然后向全班汇报.列算式:只用已知数表示计算程序,依据是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方程:可用未知数表示相等关系,依据是问题中的等量关系.【思考】对于上面的问题,你还能列出其他方程吗?如果能,你依据的是哪个等量关系?可考虑按以下的顺序进行:(1)学生独立思考;(2)小组合作交流;(3)全班交流.【试一试】【课件4】小雨、小思的年龄和是25岁.小雨年龄的2倍比小思的年龄大8岁,小雨、小思的年龄各是几岁?如果设小雨的年龄为x岁,你能用不同的方法表示小思的年龄吗?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加以引导:小思的年龄可以用两个不同的式子25-x和2x-8来表示,这说明许多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可以用含字母的式子来表示,由于这两个不同的式子表示的是同一个量,因此我们又可以得到25-x=2x-8.这样就得到了一个方程.[设计意图]通过对问题解决方法的学习,进一步使学生感受列方程的一般步骤,即先找等量关系,再列方程.思路二【问题1】你能谈谈列方程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吗?你是怎样一步步列出方程的?学生讨论交流,然后回答.【问题2】算术法和方程法有什么不同?你能谈谈你的认识吗?两种方法的比较:从形式上看:算术法与方程法有什么不同的情况出现?从思路上看:刚才做题的想法有什么不同?(教师根据学生口述列表,便于比较)用方程解用算术方法解形式上:未知数用字母表示,参加列式;思路上:根据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形式上:未知数不参加列式;思路上:根据题中已知数和未知数间的关系,确定解答步骤,再列式计算【强调】在两个方面的区别中,未知数能不能参加列式决定了怎样分析,并且决定了列式的不同特点.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时,教师不必苛求学生回答得很全面,只要学生能谈出一两点体会,教师都应当加以鼓励.[设计意图]通过对思路的归纳、总结,使学生感受列方程的一般过程和思路,体验列方程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活动3: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课件5】(教材例1)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1)用一根长24 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2)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 h,预计每月再使用150 h,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时间达到规定的检修时间2450 h?(3)某校女生占全体学生数的52%,比男生多80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教师可以做如下提示:(1)选择一个未知数,设为x.(2)对于这三个问题,分别考虑:用含x的式子表示正方形的周长;用含x的式子表示这台计算机x个月的使用时间;用含x的式子分别表示男生和女生的人数.(3)找到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让学生观察并讨论所列方程等号两边式子的关系,教师归纳:(1)方程等号两边表示的是同一个量;(2)左右两边表示的方法不同.简单地说:列方程就是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表示同一个量.【问题1】以上各题,你能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来表示另一个量,再列出方程吗?【师生活动】让学生小组讨论,然后分组汇报交流.解题过程略.[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自主尝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2】上述方程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师生活动】在学生观察、讨论上述方程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各方程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等号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个未知数.“一次”:未知数的次数是1.[知识拓展]在判断一个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时,要注意:△必须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是1;△分母中不含有未知数.如果方程不是最简形式,先变形,化成最简形式后再判断.【问题3】你认为该怎样进行估算?【师生活动】可以采用“尝试——发现——归纳”的方法:让学生尝试后发现,要求出答案必须用一些具体的数值代入,看方程是否成立,最后教师进行归纳.可以用列表的方法进行尝试,也可以像下面那样按程序进行尝试.在此基础上给出概念: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一般地,要检验某个值是不是方程的解,可以用这个值代替未知数代入方程,看方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知识拓展](1)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可把这个数代入方程的两边,若方程的两边相等,则该数是方程的解;反之,则不是方程的解.(2)方程的解与解方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方程的解是一个结果,是具体的数值,而解方程是一个变形的过程.[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与归纳,得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使学生感受列方程的过程,树立建模思想.思路二【课件5】教师出示教材例1.【师生活动】学生分组交流讨论完成,教师巡视,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当关注学生能否恰当地设未知数,能否根据题意正确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必要时教师可参与到小组当中,和学生一起探讨交流,也可以给学生适当的提示与点拨.师:像上边这样的方程,你能给它起一个名字吗?你是从哪个角度给它命名的?学生阅读教材,体验方程的命名方式,并说一说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想一想,以上几个问题你是怎样列出方程的?可以把你的思路过程表示出来吗?【归纳】分析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实际问题一元一次方程对于问题(1),我们已经列出方程,可以发现当x=6时,4x的值是24,这时方程4x=24的两边相等,则x=6叫做方程4x=24的解.师:解方程就是求出使方程等号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这个值就是方程的解.你能求出1700+150x= 2450的解吗?我们可以根据下面的流程图求解,给x一个值,代入方程,看一看方程两边是否相等,不相等再换一个试一试,依次进行下去,直到找到方程的解为止.【思考】这里是不是单纯盲目地去“碰”呢?师生讨论解决.[设计意图]通过对列方程的思路的进一步学习,使学生掌握列方程的一般步骤,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根据所列方程认识一元一次方程的有关概念.1.方程.准确把握方程的两个条件:一、必须含有未知数;二、必须是等式.两者缺一不可.2.一元一次方程.从三个方面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一、一元一次方程首先属于整式方程,即方程两边不含分母,或虽含分母,但分母中不能有未知数.二、一元,即方程中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此未知数可以出现多次,但只能是同一未知数,同一个方程中不能出现两个不同的未知数.三、一次,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指的是化为一般形式ax+b=0(a≠0)后,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3.方程的解和解方程.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方程的解是指使方程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具有名词性,而解方程是求方程解的过程,具有动词性.1.在下列式子:△2x -1;△2x +1=3x ;△|π-3|=π-3;△t +1=3中,等式有 ,方程有 .(填入式子的序号)解析:一元一次方程必须满足三个条件:(1)未知数的次数是1;(2)是整式方程;(3)只含有一个未知数.等式有△△△,方程有△△.答案:△△△ △△2.根据“x 的2倍与5的和比x 的12小10”可列方程为 . 解析:由题意列方程为2x +5=x2-10.故填2x +5=x2-10. 3.x =2是下列方程的解吗?(1)3x +(10-x )=20; (2)2x 2+6=7x.解析:把x =2代入上述方程,看等号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解:(1)x =2不是3x +(10-x )=20的解. (2)x =2是方程2x 2+6=7x 的解.3.1.1 一元一次方程活动1:问题探究 方程的定义活动2:归纳列方程的步骤活动3:学习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例1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一、教材作业 【必做题】教材第80页练习. 【选做题】教材第83页习题3.1第1,2,3题. 二、课后作业 【基础巩固】1.下列式子是方程的有 ( ) 35+24=59;3x -18>33;2x -5=0;2x +15=0.A .1个 B.2个 C.3个 D.4个2.小明准备为希望工程捐款,他现在有20元,以后每月打算存 10元,若设x 月后他能捐出100元,则下列方程中能正确计算出x 的是 ( ) A.10x +20=100 B.10x -20=100 C.20-10x =100D.20x+10=1003.小悦买书需用48元钱,付款时恰好用了1元和5元的纸币共12张,设所用的1元纸币为x 张,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A.x+5(12-x)=48B.x+5(x-12)=48C.x+12(x-5)=48D.5x+(12-x)=484.检验下列各小题后面括号里的数是不是它前面方程的解.(1)3y-1=2y+1(y=2;y=4);(2)3(x+1)=2x-1(x=2;x=-4).【能力提升】5.希望中学九年级(1)班共有学生49人,当该班少一名男生时,男生的人数恰好为女生人数的一半.设该班有男生x人,则下列方程中正确的是()A.2(x-1)+x=49B.2(x+1)+x=49C.x-1+2x=49D.x+1+2x=496.甲、乙两数的和为10,且甲数比乙数大2,求甲、乙两数,正确的方程是()A.设乙数为x,则(x+2)+x=10B.设乙数为x,则(x-2)+x=10C.设甲数为x,则(x+2)+x=10D.设甲数为x,则x-2=107.为创建园林城市,某城市将对城区主干道进行绿化,计划把某一段公路的一侧全部栽上桂花树,要求路的两端各栽一棵,并且每两棵树的间隔相等.如果每隔6米栽1棵,则树苗缺22棵;如果每隔7米栽1棵,则树苗正好用完.设原有树苗x棵,则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正确的是()A.6(x+22)=7(x-1)B.6(x+22-1)=7(x-1)C.6(x+22-1)=7xD.6(x+22)=7x【拓展探究】8.在初中数学中,我们学习了各种各样的方程.以下给出了6个方程,请你把属于一元方程的序号填入圈(1)中,属于一次方程的序号填入圈(2)中,既属于一元方程又属于一次方程的序号填入两个圈的公共部分.△3x+5=9;△x2+4x+4=0;△2x+3y=5;△x2+y=0;△x-y+z=8;△xy=-1.【答案与解析】1.B(解析:35+24=59,是等式但不含未知数,所以不是方程;3x-18>33,含未知数但不是等式,所以+15=0都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所以都是方程.故选B.)不是方程;2x-5=0与2x2.A(解析:由题意知x月存10x元,又现在有20元,因此可列方程10x+20=100.故选A.)3.A(解析:1元纸币为x 张,那么5元纸币为(12-x )张,所以x +5(12-x )=48.故选A .)4.解析:把每个方程后面的两个数分别代入原方程,如果左右两边相等,那么这个数就是方程的解,反之则不是.解:(1)把y =2代入原方程的左、右两边,左边=3×2-1=5,右边=2×2+1=5,左边=右边,所以y =2是方程3y -1=2y +1的解;把y =4代入原方程的左、右两边,左边=3×4-1=11,右边=2×4+1=9,左边≠右边,所以y =4不是方程3y -1=2y +1的解. (2)把x =2代入原方程的左、右两边,左边=3×(2+1)=9,右边=2×2-1=3,左边≠右边,所以x =2不是方程3(x +1)=2x -1的解;把x = - 4代入原方程的左、右两边,左边=3×(- 4+1)=- 9,右边=2×(- 4) -1=- 9,左边=右边,所以x =- 4是方程3(x +1)=2x -1的解.5.A(解析:由题意得女生有2(x -1)人,根据题意得2(x -1)+x =49.故选A .)6.A(解析:设乙数为x ,根据甲数比乙数大2,则甲数为x +2,根据题意得出(x +2)+x =10.故选A .)7.B(解析:根据首、尾两端均栽上树,每间隔6米栽一棵,则缺少22棵,可知这一段公路长为6(x +22-1);若每隔7米栽1棵,则树苗正好用完,可知这一段公路长又可以表示为7(x -1),根据公路的长度不变列出方程即可.)8.解析:一元方程指的是含有一个未知数的方程;一次方程指的是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方程;而一元一次方程指的是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方程.解:如图所示.这节课在设计上重点体现学生的自主探索.首先在引入时,问题设计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学生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探究过程在对教材例题的处理上,让学生探索方程解法与算术解法的优劣,从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进行比较,自己得出结论,较传统的教学活动而言,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着重于学生的探索活动,强调了学生的自我发现在方程的解的概念这部分的处理上的重要性.1.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局限于教材中的问题和例题,限制了学生的思维.2.对于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的分析和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的确定,教师没有重点指导.3.在探索方程的解的过程中,没有让学生主动去探索尝试.教师要能灵活地运用教材,并加以创造.可以设计一些其他的应用问题,让学生寻找等量关系.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可以让学生通过判断、辨析等手段加以强化.明确一元一次方程的“一元”和“一次”两个重要的特点.在探索方程解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去想、小组合作去探究方程的解,教师一定要相信学生,给学生自主思考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自己得到答案.练习(教材第80页)1.解:设沿跑道跑x 周可以跑3000 m,则400x =3000.2.解:设甲种铅笔买了x 支,则乙种铅笔买了(20-x )支,所以0.3x +0.6(20-x )=9.3.解:设上底为x cm,则下底为(x +2)cm,所以5(x+x+2)2=40,即5(2x+2)2=40.4.解:设小水杯的单价为x元,则大水杯的单价为(x+5)元,根据题意得10(x+5)=15x.下列各式中,是方程的为()A.3=5-2B.3+4xC.5a-6=3D.2x+3>4x-5〔解析〕本题考查方程的定义.A选项为一个等式,但等式中不含有未知数,故不是方程;B选项含有未知数,但不是一个等式,也不是方程;D选项含有未知数,但不是等式,故也不是方程.故选C.〔解题策略〕方程有两个条件:(1)式子中必须含有未知数;(2)式子必须是等式.检验0,1,2三个数是否为方程3(x+1)=2(2x+1)的解.〔解析〕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原方程的解,必须用这个数替换方程中的未知数,并计算方程左、右两边的值是否相等.解:将x=2分别代入原方程左、右两边,左边=3×(2+1)=9,右边=2×(2×2+1)=10.左边≠右边,所以x=2不是原方程的解.将x=1分别代入原方程左、右两边,左边=3×(1+1)=6,右边=2×(2×1+1)=6.左边=右边,所以x=1是原方程的解.将x=0分别代入原方程左、右两边,左边=3×(0+1)=3,右边=2×(2×0+1)=2.左边≠右边,所以x=0不是原方程的解.〔解题策略〕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称为方程的解.判断一个数是不是原方程的解,直接根据条件代入方程的两边进行计算即可.3.1.2等式的性质1.了解等式的两条性质.2.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3.培养观察、分析、概括及逻辑思维能力.1.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相互合作的能力.2.初步体验解方程的化归思想.1.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认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2.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有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养成按客观规律办事的良好习惯.【重点】理解和应用等式的性质.【难点】应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天平、砝码、等质量木块若干.【学生准备】复习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每小组准备天平、砝码、等质量木块若干.导入一:师:哪位同学能谈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学生思考后回答.用估算的方法我们可以求出简单的一元一次方程的解.你能用这种方法求出下列方程的解吗?(1)3x-5=22;(2)0.23-0.13y=0.47y+1.第(1)题要求学生给出解答,第(2)题较复杂,估算比较困难,让学生进行简单尝试.师:通过估算的方法,我们可以求得方程的解,可是我们也看到,通过估算求解,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能得到正确的答案,而且有的方程要利用这种方法求解很困难.有没有相对简单的方法,使我们可以获得方程的解呢?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解方程.[设计意图]通过对上节课内容的回忆和教师提出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进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导入二:小明和王力同学玩跷跷板,当他们位于跷跷板两端的时候,跷跷板恰好处于平衡的位置.这时,李强和小丽也来了,如果他们二人的体重相等,他们这时也分别坐到跷跷板两端,这时候是否仍然平衡?[设计意图]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初步感受等式的性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求知欲望,从而进行下面的学习.活动1:等式的性质思路一1.实验演示.教师先提出实验的要求: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的过程,思考能否从中发现规律,再用自己的语言叙述你发现的规律,然后按如图所示的方法演示实验.(教师可以进行两次不同物体的实验,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代表发言.)2.集体归纳.在学生叙述发现的规律后,教师进一步引导:等式就像平的天平,它具有与上面的事实同样的性质.比如“8=8”,我们在两边都加上6,就有“8+6=8+6”;两边都减去11,就有“8-11=8-11”.提出问题1:你能用文字来叙述等式的这个性质吗?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必须说明:等式两边加上的可以是同一个数,也可以是同一个式子.提出问题2:等式一般可以用a=b来表示,等式的性质1怎样用式子来表示?如果a=b,那么a±c=b±c.字母a,b,c可以表示具体的数,也可以表示一个式子.3.巩固性质1.(教材例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1)x+7=26.〔解析〕所谓“解方程”,就是要求出方程:的解“x=?”.因此我们需要把方程转化为x=a(a 为常数)的形式.怎样才能把方程x+7=26转化为x=a的形式呢?解:方程两边减7,得:x+7-7=26-7,于是x=19.【思考1】如果x-2=3,那么x-2+2=3+2,依据是,即x=;【思考2】如果x+3=-10,那么x=;依据是;【思考3】如果-2x-9=-12,那么-2x=,依据是;【思考4】如果2m+n=p+2m,那么n=,依据.4.观察下列实验,你又能发现什么规律?你能用实验加以验证吗?在学生观察上图时,必须注意图上两个方向的箭头所表示的含义,观察后再让学生用实验验证,然后让学生用两种语言表示等式的性质2.文字语言: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符号语言:如果a=b,那么ac=bc;如果a=b(c≠0),那么ac =bc.(教材例2)利用等式的性质解方程:(2)-5x=20.解:方程两边同除以-5,得:-5x -5=20-5,于是x=-4.【思考1】如果3x=5,那么3x×(-2)=5×(-2),即-6x=;【思考2】如果-2x=6,那么x=;【思考3】已知x=3y,那么-5x=;【思考4】已知-13x=2,那么x=;。
3.1.1-从算式到方程PPT(共26张)
4.请用“尝试改进法”估计下列方程的解:
(1)15=2x-3
(2)
51
x- =-
12
3
1 4
x 2x-3
…6 7 …9
… 9 11 … 1 5
x …1
… 1
2
1 5
… 5
12
x-
1 3
1 12
-1 8
…
1 700+150x 1 850 2 000 2 150 2 300 2 450 2 600
…
当x=5时,1 700+150x的值是2 450,方程1 700+150=2 450中的未知 数的值应是5.
第20页,共26页。
2.判断下列括号(kuòhào)内的数是否为方程的解:
(1)5x 1=x-1 (x 取3 ,-3) (2) x 2 +2x -3 =0 (1,-1,-3) 8
示数的不对之处,并正确表示。
(1) b •3
(3)2 1 a 3
(5) 2-a米
3b ✓(2) b÷ 4
7a✓ 3
(4)5 a米 4
✓
(2-a)米 ✓
1 b或 b 44
✓
(6) (a+b)2
2(a+b) ✓
第15页,共26页。
练一练,看谁答得对?
一,判断题
1,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fāngchéng) ( ) 2.未知数的次数都是一次的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
二,填空 1,某数x的½与3的差是7,列方程为:_______ 2,某数y的25%与15的和等于它的45%,列方程为:_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从算式到方程课后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3.1从算式到方程课后练习一、单选题(共12题)1.长江比黄河长 ,黄河长度的6倍比长江长度的5倍多 ,设长江长度为 ,则下列方836km 1284km xkm 程中正确的是( )A. B. 5x −6(x −836)=12846x −5(x +836)=1284C. D. 6(x +836)−5x =12846(x −836)−5x =12842.我国古代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有“多人共车”问题:今有三人共车,二车空;二人共车,九人步.问人与车各几何?其大意是:每车坐3人,两车空出来;每车坐2人,多出9人无车坐.问人数和车数各多少?设车x 辆,根据题意,可列出的方程是( )A. 3x﹣2=2x+9B. 3(x﹣2)=2x+9C.D. 3(x﹣2)=2(x+9)x 3+2=x 2−93.如果 为有理数,那么下列等式不一定成立的是( )x =y,a A. B. C. D. 1−y =1−x x 2=y 2x a =y a ax =ay 4.若方程 的解为 ,则a 的值为( )2x +a 2=4(x −1)x =3A. -2 B. 10 C. 22 D. 25.小刚骑车从学校到家,每分钟行150 m ,某天回家时,速度提高到每分钟200 m ,结果提前5 min 到家,设原来从学校到家骑x (min ),则可列出的方程为( )A. 150x=200(x+5)B. 150x=200(x-5)C. 150(x+5)=200xD. 150(x-5)=200x6.学校在一次研学活动中,有n 位师生乘坐m 辆客车,若每辆客车乘50人,则还有12人不能上车;若每辆客车乘55人,则最后一辆车空了13个座位.下列四个等式:① ;② ;③;④ .50m +12=55m −1350m −12=55m +13n −1250=n +1355n +1250=n −1355其中正确的是( )A. ①②B. ①③C. ③④D. ①④7.如果关于 的方程 的解是 ,那么 的值为( )x 3x +2a +1=x −6(3a +2)x =0a A. B. C. D. −1120−1320−201313208.已知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 的解为 ,则 的值为( )2x m −2+a =4x =−1a +m A. 9 B. 7 C. 5 D. 49.x 、y 、c 是有理数,则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若x =y ,则x+2c =y+2cB. 若x =y ,则a﹣cx =a﹣cyC. 若x =y ,则D. 若 ,则x =yx c =y c x c =y c 10.若关于 的方程 有正整数解,则满足条件的所有 值之和是( ).x x −6=(k −1)x k A. 0 B. 1 C. -1 D. -411.如果(4﹣m )x |m|﹣3﹣16=0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那么m 的值为( ) A. ±4 B. 4 C. 2 D. ﹣412.若x =-1是关于x 的方程2x +3a +1=0的解,则3a +1的值为( ) A. 0 B. -2 C. 2 D. 3二、填空题(共6题)13.某班在一次捐款活动中共捐出159元,比平均每人捐3元多24元,若设该班有x 人,根据题意可得方程:________.14.已知关于x 的方程 的解为x =1,则a =________.x −a 2=2x +1315.若关于x 的方程(2﹣m )x |m|﹣1+2=0是一元一次方程,则m 的值为________.16.若关于x 的方程 的解为 ,则k 的值是________.3x +2k =3x =−117.某中学的学生自己动手整修操场,如果让七年级学生单独工作,需要 完成;如果让八年级学生7.5ℎ单独工作,需要 完成.如果让七、八年级一起工作 ,再由八年级单独完成剩余部分,求一共需5ℎ1ℎ要多少小时能完成.设共需要x 小时完成,则可列方程________.18.若x+2与﹣5互为相反数,则x 的值为________.三、综合题(共4题)19.若方程 的解与关于 的方程 的解互为倒数,求 的值.2(3x +1)=1+2x x 6−2k 3=2(x +3)k 20.已知关于x 的方程 ,在解这个方程时,粗心的小琴同学误将 看成了 ,从而2a −3x =12−3x +3x 解得 ,请你帮他求出正确的解.x =321.当m 为何值时,关于x 的方程2(2x-m )=2x-(-x+1)的解是方程x-2=m 的解的3倍?22.A 、B 两座城市相距40千米,甲骑自行车从A 城出发前往B 城,1小时后,乙才骑摩托车从A 城出发前往B 城,已知乙的速度是甲的2.5倍,且乙比甲早30分钟到B 城,求甲、乙两人的速度各是多少?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 D解:设长江长度为 ,则黄河长度为(x -836)km ,依题意得,xkm 6(x −836)−5x =1284故D .【分析】根据长江比黄河长 , 设长江长度为 ,则黄河长度为(x -836)km ,再根据黄河长836km xkm 度的6倍比长江长度的5倍多 , 可列出相应的付出,从而解答即可。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1一元一次方程--从算式到方程课件
问题:一辆客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A地出发沿同一方向行驶, 客车的行驶速度是70km/h,卡车的行驶速度是60km/h,客车 比卡车早1小时到达B地,A、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
方法比较:
算术方法:
列出的算式表示用算术方法解题的计算过 程,其中只含有已知数; 方程方法:
方程使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的等式, 其中既含有已知数,又含有用字母表示的未 知数,使问题的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关系 很容易表示,解决问题就比较方便.
视察归纳: 下面的几个方程有什么共同点?
x x 1 60 70
70x 60x 1
4x 24;
1700 150x 2450;
0.52x (1 0.52)x 80
12x 3y 7;
2x 2 2x 3 0
3
x
20
1
30
x
1
小试身手
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12x 1;
× 4 3x 1.8 3y;×
22m 15 3; √ 53a 9 15; ×
33x 5 5x 4 √6x2 2x 6 0 ×
尝试提升
完成课本80页的练习第1题和第2题 (1)解:设沿跑道跑x圈,可以跑3000m
400x=3000 (2)解:设甲种铅笔买了x支,则乙种铅笔 买了(20-x)支 ;
0.3x+0.6(20-x)=9
回顾思考
上述问题中我们时如何列出方程的呢? 什么是方程呢?你能举出一个方程的例子 吗?
小试身手
判断下列各式哪些是方程?
13 2 5; × 42x y 0; √
23x 5 2x 1; √ 5a b 3; ×
32x 6
× 6x2 2x 6 0√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从算式到方程课件
快车每小时比 慢车多走10km
时间:快车比慢车早1h经过B地
相同的时间,快车 比慢车多走60km
慢车 610hkm 快车走了6h
A
快车 B
算式:60 ÷(70-60)×70=420(km)
(2)如果将AB之间的路程用x表示,用含x的式子表示 下列时间关系: 慢车 1h
A
快车 B
快车行完AB全程所用时间:7x0 h 慢车行完AB全程所用时间:6x0 h
上面我们列出的方程有什么特点?
温馨提示: 1、含有未知量的个数 2、未知量的次数 两方面考虑。
它们都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 一元一次方程: 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方程。
【总结提升】 判断一元一次方程的三个条件 (1)必须只含有一个未知数. (2)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 (3)等号两边都是整式.
检测目标
3.已知下列方程:①x-2= ②0.3x=1;③ x 5;
2
④x2-4x=3;⑤x=0;⑥x+2y=0,其中是一元一次方程
的有( B )
A.2个
B.3个
C.4个 D.5个
检测目标
4.甲乙两数的和为10,并且甲比乙大2,求甲、
乙两数.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D )
A.设乙数为x,则x+2=10 B.设乙数为x,则(x-2)+x=10 C.设甲数为x,则(x+2)+x=10 D.设乙数为x,则(x+2)+x=10
列出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1.设:恰当的设出未知数,用字母X表
示问题中的未知量
关键
2.找:寻找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
3.列:利用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 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遨游太空
(1)“嫦娥一号”是我国目前发射的最远距离的卫星,距 地球的距离约为38万公里,比我国以前发射的最远距 离的卫星离地面的9倍还多2万公里。我国以前发射最 远距离的卫星离地面的多少万公里? 若设我国以前发射的最远距离 的卫星离地面 x 万公里那么 “嫦娥一号”距地球的距离用 含的式子表示为 9x+2 万公里.
( 是 ) (4)0.32m-(3+0.02m)=0.7 ( 是 )
小试身手
1.下列各式中,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 (1) 5x=0 (2)1+3x
(3)y² =4+y
1 4X ( 5) X
(4)x+y=5 (6) 3m+2=1–m
小试身手
2、方程 3x 2 6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 3 a=_____,3a-3= _____ 2 3、方程(a+6)x2 +3x-8=7是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 程,则a= _____ -6 。
讲解概念:
2x-3=5x-15
把X=3代入方程的左边 2X-3=2×3-3=3 把X=3代入方程的右边 5X-3=5×3-15=0
左边≠右边
X=4,5,6时呢?
X=4叫做方程2x-3=5x-15的解.
使方程等号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方程的解.
关注十七大
十月的北京云淡风清,秋高气爽。党的十七大于 10月15日在北京召开。参加大会的女代表人数占全 体代表人数的20%,比男代表人数少1320人,问参加 十七大的人大代表共有多少人? 解:设参加十七大的人大代表有x人,女代表 的人数 20%x 人,男代表的人数 (1-20%)x 人,
a 1
4. 在式子:①2x -1 ,②1+7=2+6 , ③ 1-3x = x +1 ,④x + 2y = 3, ⑤x2 +3x -1 = 0 中,方程有 , 一元一次方程有 (填序号) 怎 么
?
做
5.若方程 3 x n-2 +4 = 5(x是未知数)是 一元一次方程,则 n = 。 6.关于 x 的方程 (a -2)x 2 + a x + 1 = 0 是一元一次方程,则 a = 。
回顾反思:
列出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1.设:恰当的设出未知数,用字母X表示问 题中的未知量 2.找:寻找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
关键
3.列:利用实际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1.三个概念: 什么是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 、方程的解 2.列方程的步骤: (1)设未知数为x,并用x表示已知量 (2)找出等量关系 (3)列出方程 3. 会用“代入法”检验方程的解
(3)某校女生占全体学生的52%,比男生多80 人,这个学校有多少学生?
讲解概念
9x+2=38 4x=24 1700+150x=2450 0.52x-(1-0.52)x=80 像这样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指数都 是1(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练习1:判断下列方程是不是一元一次方程: (1)2x+3y=0 (2) x2 –3x+2=0 (3)x+1=2x-5 不是 ) ( ( 不是)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验教材七年级上册
3.1从算式到方程
3.1.1 一元一次方程
音乐能激发或抚慰情怀,绘画 使人赏心悦目,诗歌能动人心弦, 哲学使人获得智慧,科学可改善物 质生活,但数学能给予以上的一切。
自研自探
:
预习课本78页-80页,思考以下问题 1、什么是方程? 2、什么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3、一元一次方程满足的条件是什么? 4、用自己语言归纳出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5、什么是方程的解?如何验证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
列出方程: (1-20%)x-20%x =1320
或(1-20%)x-1320 =20%x
或20%x +1320=(1-20%)x
挑战自我
隔墙听得客分银, 不知人数不知银. 七两分之多四两, 九两分之少半斤.
(注:在古代1斤是16两,半斤就是8两)
古诗文意思: 有几个客人在房间内分银子,每 人分七两,最后多四两,每人分 九两,最后还差八两,问有几个 人?有几两银子?
“嫦娥一号”距地球的距离为38万公里
列出方程: 9x+2=38
讲解概念
列方程时,要先设字母表示未知数,然后根据 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方程(equation).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如:9x+2=38
例1 根据下列问题,设未知数并列出方程 (1)用一根长24cm的铁丝围成一个正方形, 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 (2) 一台计算机已使用1700小时,预计每月再 使用150小时,经过多少月这台计算机的使用 时间达到规定的修检时间2450小时?